歷史變遷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11:46: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歷史變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歷史變遷

白銀的歷史變遷分析

在中國貨幣史上,白銀曾經獨樹一幟。明朝后期,白銀從四面八方大量涌入我國,我國貨幣往來及經濟交往主要以白銀為主,白銀漸漸占據著主要通貨地位,白銀的廣泛使用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我國外交往來及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白銀在金融史上的地位是其他貨幣無法取代的。鴉片戰爭以后,中國受到外國的侵略,政治經濟受到沖擊并逐漸走向衰弱,中國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導致了貿易逆差的出現,貿易逆差出現以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流入國,貿易逆差出現后,我國成為白銀流出國,身份也由之前的國際白銀市場的信用購買者,變成之后的需求者。19世紀30年代,因為世界銀價的上漲,我國白銀大量向外流出,于是,金融市場發生了動蕩,并出現了貨幣制度危機,我國發生了經濟衰弱及信用緊縮。為此,我國的幣制金融、民族經濟等都受到嚴重沖擊,并遭受到很大影響,由此,世界白銀商品的價格決定著我國白銀貨幣的價格。

一、白銀的廣泛使用

在我國古代,金是指一切金屬的統稱,人們還按照金屬顏色的不同,把金屬分為“五金”,五金包括:黑鐵、青鉛、赤銅、白銀、黃金。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因為金銀的稀缺,有了貴金屬的高貴地位。可以說,金的開采之后,才有了銀的開采及冶煉,在我國戰國時期的史冊里,就開始有了對銀的記錄。由于戰國時期不是以白銀作為主要貨幣進行流通,白銀更多是起到儀仗、裝飾、寶藏等的作用。到了秦始皇時期,秦始皇規定,不能把白銀作為貨幣進行流通,而只能起裝飾、寶藏的作用。元狩四年(119),張湯向漢武帝進諫鑄造白金幣,漢武帝采納了張湯的建議。白金幣由銀錫合金鑄造而成,在歷史上被稱為“白金三品”。當時,因為白金幣幣值太高,出現了許多盜鑄者,由于假幣與真幣真假難辨,致使白金幣使用受到很大影響,即便在遭受貶值的情況下仍不受大家歡迎,政府雖然一再維持,但收效甚微,于是,白金幣鑄造發行一年后就被廢除。到了兩漢時期,隨著中西方的貿易往來,我國有了絲綢之路,與此同時,阿拉伯人也開創出了華南沿海的貿易路線,于是,亞洲中部地區和西方的金銀幣流傳到了中國。到了隋唐和南北朝時期,在外來金銀幣的啟示下,中國一些達官貴族也開始鑄造金銀幣,作為進貢及賞賜的禮品。宋代和元代,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白銀貨幣開始被廣泛使用,政府的主要收入和開支,都是使用白銀。由于貿易經濟的相互往來,到了明朝中葉,白銀在我國被廣泛使用,人民群眾對白銀的需求量增大。在當時,我國白銀的來源主要有:

(1)在萬歷年間,在世界上興起了一股開礦的浪潮,而明政府由于自身對白銀的需求量增大,也開始有了開礦的舉動,使得我國白銀的產量大大增多;

(2)政府庫藏的白銀流入市場。明朝前期,政府曾經命令,禁止白銀在民間進行流通。后來,由于國外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我國對外貿易得到發展,使得當朝政府不得不解除了禁止使用白銀的禁令,禁令解除后,庫存的白銀在發放俸祿或軍餉時流入市場,這些白銀對貿易流通進行參與,使得市場上增加了白銀數量;

(3)因為國內外銀價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又由于對外貿易的擴張,外國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外國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后,使得中國白銀數量大大增多,白銀、黃金的比價由此受到影響,明清政府為了壓低金價,開始推行紙鈔,明清政府規定,白銀和黃金的比價為4∶1。到了15世紀初,白銀和黃金的平均比價則為6∶1,16世紀上半葉,比價則為7∶1,由于中國產生貿易逆差,外國白銀不斷涌進中國,到了19世紀下半葉,白銀和黃金的比價則由原來的8∶1升到10∶1,到崇禎年間上升到13∶1。值得一提的是,銀錢比價和金銀比價的這種變動,并不是表明市場上的需求減少,這是由于到了明朝后期,黃金成為貴重商品,而白銀已經成了主要的流通貨幣,而銅錢即使在一些交易中被偶爾使用,地位仍然不夠顯著,所以,白銀的比價并不隨著黃金、銅錢的比價而變動。由于貿易逆差的出現,國外的白銀大量流入我國,也說明了當時我國的商品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國外白銀涌入中國,進一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查看全文

侯官村歷史文化傳承與變遷

摘要:本文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進行田野調查,走訪鄉賢老者,以挖掘侯官村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展示侯官千年古村歷史風貌,喚起人們的文化記憶,讓更多的人記得住鄉愁,帶動更多的人關注中國鄉村文化。

關鍵詞:侯官村;歷史文化;傳承與變遷

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的侯官村,是千年古村落,古稱“候官市”。她坐落于閩江畔,是閩江流域重要的交通要道。東、西、南被龍臺山、華棣山、鳳凰嶺(赤塘山)三座青山環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歷史上侯官村曾作為古候官縣的治所,長達160多年。城隍廟、漢鎮閩將軍廟、鎮國寶塔、龍臺石塔遺址等文物,見證了古候官縣歷史的興衰。2019年,侯官村入選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鎮(古村落)”名單,成為福州市唯一入圍的古村落。本文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進行田野調查,走訪鄉賢老者,以挖掘侯官村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展示侯官千年古村歷史風貌,喚起人們的文化記憶,讓更多的人記得住鄉愁,帶動更多的人關注中國鄉村文化。

一、千年古村文脈相承

“侯官”原為“候官”(清朝時“候”均寫作“侯”),為漢代時的官名,次于縣令。漢朝無諸從諸侯滅秦,又佐漢擊楚有功,漢高帝五年(前202)漢封無諸為“閩越王”,建都于東冶(今福州市屏山)。這是福建政區建置史上的第一個縣,縣治設在今福州鼓樓區屏山東南麓。冶縣范圍幾乎包括了今天福建全境,甚至江西的鉛山也在它轄管范圍內。據《閩都記》載:“(漢)孝昭元始二年(公元前85年)閩越遺民自立冶縣,屬會稽南部都尉。光武建武二年(26年)改冶縣為候官都尉,仍隸會稽”。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冶縣正式改名候官縣,候官作為地名亦由此時開始。侯官作為古縣,其管屬區域和名稱亦不斷改變。南朝時,從候官分出的原豐與候官合并為東部候官。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部候官為原豐縣,不久更名為閩縣,縣治在閩都坊內(今東大路省立醫院附近)。唐武德六年(623年),再置候官縣,縣衙搬到現在的上街鎮侯官村,地依縣名。古代福州以水路交通為主,候官通臨江濱,是福州西部的水陸交通和集市貿易中心,商販云集,熱鬧非凡。故而,在侯官置縣衙無可置疑。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候官因水而興,也因水而毀。因為它地處閩江下游,是閩江、螺江、烏龍江三江交匯處,所以洪水到來時容易遭到滅頂之災。據明王應山《閩都記》記載:“侯官市,古縣治也。唐武德六年,置縣螺江之北。貞元五年為洪水漂沒,觀察使鄭叔則奏移入州城”。民國《閩侯縣志》有更詳細記載:“侯官故城,在府西北三十里。唐武德中,析閩縣重置,治于此,通臨江滸。貞元五年,為洪水漂沒,八年,遷入郭內。故址侯官市。”從中得知唐貞元八年(792年),因水患嚴重,觀察使鄭叔奏請朝廷將縣治遷入福州道山路,初名“候官坊”,故址改稱為“候官市”。前后算來,唐代在侯官村設縣達160多年。到了清代,“候官縣”改為“侯官縣”,原“候官市”也隨之改為“侯官市”?!昂蚬佟苯ㄖ频孛烤购螘r改為“侯官”?歷史上無明文記載,但從方志等史籍載述看,從漢、吳至明代記述“候官”時均用“候”,閩侯縣博物館館藏明萬歷間的墓葬“買地券”仍稱候官,清初以后皆改稱“侯官”。其改字(稱)緣由,也無文字記載,只有《閩都記》卷六這樣記述:“官賢坊,在候官縣街口。舊名候官里,人以候闕日久,更今名。”據此說明,仕宦者忌諱“候官日久”,以為不吉利,故改里名候官為官賢,但并未說明縣名“候官”改為“侯官”的緣由,理由應相同。民國元年(1912年),閩縣、侯官縣合并為閩侯府。民國2年,改為閩侯縣,即民諺所說“閩縣與侯官領(合并)好”一事。自此,“侯官市”改為“侯官村”至今。民國22年刊本的《閩侯縣志》,對涉及閩地名“候”全以“侯”字替代。國家文字委員會與民政部曾聯合發文認定:在福州地域的地名中“候、侯”通用,但“侯”仍循舊音讀為“候”?!掇o海》《四角號碼新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新華詞典》等辭書也增加了相應條目,如《辭?!罚?999年縮印本):“候官,舊縣名,即侯官?!逡院蟆昂颉蓖ㄗ鳌昂睢薄:罟偾暄永m不斷的地名傳奇,是其成為福建省千年古村的重要依據,因此,有文史專家以“七代不變半毫音,千年只少一筆畫”來贊譽這段歷史佳話。

二、商貿重鎮市井繁華

查看全文

小議征地補償歷史變遷與創新

提要我國征地補償制度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沒有明確標準階段、規定年產值標準階段和輔助參考區片綜合價階段?,F行征地補償制度源于計劃經濟時期,存在諸多缺陷:產值倍數法不科學、補償范圍過窄且分配方式欠妥以及補償原則模糊。經過幾年的創新探索,2001年確立的征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今后應不斷完善征地補償制度,補償方式采用“公平補償”、擴大補償范圍、建立合理的補償費分配機制以及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關鍵詞:征地補償;歷史變遷;創新探索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張,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是必然趨勢,因此土地征收是各個國家或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制度(張全景、王萬茂,2003)。在征地過程中如何給予失地農民合理的補償、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早已成為管理部門和學術界關注的焦點。本文首先回顧我國征地補償制度的歷史變遷,指出我國征地補償制度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進而闡述了始于計劃經濟時期的征地補償制度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暴露出的缺陷。最后研究了幾個征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的創新探索成果,并以此為基礎,提出關于征地補償制度的若干改革構想。

一、我國征地補償制度歷史變遷

我國征地補償制度的歷史變遷,三個階段的主要政策及其核心內容具體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3年12月5日中央政府出臺了新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征地制度法規——《國家建設征用土地辦法》。規定首次提出了以年產值為標準的補償概念,強調“評議商定”以及“公平合理”。1958年實施的新《國家建設征用土地辦法》,補償標準的年限發生變化,補償范圍有所擴大,對補償費的發放也做了詳細規定,并且提出了安置失地農民的問題。這一階段制度的特點是:補償標準很低,靈活、不具有強制性,符合當時建立計劃經濟體制的要求。隨后的10年,土地征收制度的發展基本停滯。(柴濤修等,2008)

查看全文

北狄樂的歷史變遷分析論文

摘要:“北狄樂”是漢唐時期北方鮮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樂通稱。其發展經歷了原創、交融、分化等歷史變遷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進入北魏音樂機關,成為祭祀、享宴、郊廟音樂的一部分,其歌辭為華語系統,部分繼續在民間流傳,其歌辭仍為鮮卑語。華化的這部分歌曲通過戰爭、外交、民間等各種方式流傳到南方。在華胡音樂文化交流滲透中,“北狄樂”不斷地被漢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鮮卑語系統已完全消融于漢語的音樂文化系統中。“北狄樂”入華,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華樂,進入華樂系統后,“北狄樂”的性質改變了,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一部分。

關鍵詞:北狄樂;歷史變遷;流傳;華胡音樂交流

“北狄樂”是對北方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音樂的總稱,最早見于杜佑《通典》。《通典》曰:“北狄三國。鮮卑、吐谷渾、部落稽。‘北狄樂’,皆為馬上樂也?!盵1]《舊唐書·音樂志》曰:“北狄樂,其可知者鮮卑、吐谷渾、部落稽三國,皆馬上樂也。鼓吹本軍旅之音,馬上奏之,故自漢以來,北狄樂總歸鼓吹署?!盵2]從《通典》、《舊唐書》所載梁鼓角橫吹曲中人名、地名及《古今樂錄》的注解可知,“北狄樂”之名是一個函蓋極廣的概念,時間上函蓋了自漢魏晉南北朝到唐代,空間上函蓋北方的各民族,是鮮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的音樂總稱?!杜f唐書》所列曲名《慕容可汗》,《樂府詩集》載梁鼓角橫吹曲《慕容垂歌辭》、《慕容家自魯企由谷歌》等當為慕容氏歌曲。《北史·吐谷渾傳》載:吐谷渾,本遼東鮮卑徒河涉歸子也。涉歸一名弈洛韓,有二子,庶長曰吐谷渾,少曰若洛廆。涉歸死,若洛廆代統部落,是為慕容氏。涉歸之在也,分戶七百以給吐谷渾,與若洛廆二部。……于是遂西附陰山,后假道上隴。若洛廆追思吐谷渾,作《阿干歌》,徒河以兄為阿干也。子孫僭號,以此歌為輦后鼓吹大曲。[3]可見,《阿干之歌》為前燕慕容鮮卑的歌曲,與《慕容可汗》當是一個部落的歌曲。《鉅鹿公主》當為羌族歌曲?!杜f唐書·音樂志》云:“梁有《鉅鹿公主歌辭》,似是姚萇時歌,其辭華音,與北歌不同?!盵4]《部落稽》當為南部匈奴歌曲。因其國名北周才見于史籍,此歌有可能是北周后產生的。此外,梁鼓角橫吹曲中尚有《企喻歌辭》、《瑯琊王歌辭》、《高陽樂人歌》三首可考知其族別?!豆沤駱蜂洝吩唬骸啊镀笥鞲琛匪那?,或云后又有二句‘頭毛墮落魄,飛揚百草頭’。最后‘男兒可憐蟲’一曲是苻融詩,本云‘深山解谷口,把骨無人收?!盵5]符融乃前秦符堅之弟,則此曲為氐族歌曲。《瑯琊王歌辭》有“誰能騎此馬,唯有廣平公”之句,《樂府詩集》引《晉書·載記》曰:“廣平公,姚弼,興之子,泓之弟也?!盵6]是南安赤亭羌人姚弋仲之后??梢姡烁铻榍甲甯枨!稑犯娂芬豆沤駱蜂洝吩唬骸拔焊哧柾鯓啡怂饕??!盵7]高陽王即元雍,其事跡《魏書·高陽王傳》有載。由此可知,《高陽樂人歌》產生于元魏太和、永安年間,屬拓拔鮮卑歌曲。其它尚無可考定的曲調中可能亦有羯族歌曲,因為石勒滅前趙,建立后趙,到冉魏滅趙達三十年之久。

由上可知,《北狄樂》是對漢魏南北朝時期北方鮮卑、匈奴、羌、氐、羯等諸少數民族歌曲的通稱,因為中國古代中原漢人多以北狄、西戎、東夷、南蠻蔑稱四方少數民族,《唐書·音樂志》因其舊。自唐代始,便以“北狄樂”總稱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的民間音樂。(陳)智匠《古今樂錄》著錄的“梁鼓角橫吹曲”六十六首歌辭是“北狄樂”歌辭的主要文獻,現存于《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中?!氨钡覙贰钡陌l展變遷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歷史階段。

一使用母語歌唱時期

東晉十六國前期,亦即北魏代都時期的北方民歌多用自己本民族語言歌唱,以描寫本民族生活、歌頌民族部落首領和英雄為主要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民族史詩的性質?!拔菏蟻碜栽?、朔,肇有諸華,樂操土風,未移其俗”。[8]其間,慕容鮮卑發展較快,其音樂文化亦最發達。

查看全文

歐洲歷史格局變遷研究論文

提要

隨著市場經濟領域的全球化,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區域經濟政治組織在主權國家平臺上脫穎而出,歐盟在這方面展示了成功經驗,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們通過對整個歐洲國家歷史進程的反思,既可以看到歐洲走向統一的必然性,也能從歐盟的內部斗爭和曲折發展中,看到舊歐洲秩序的影子?!袄嬷辽稀?、“均勢原則”的傳統思想發揮的作用,嚴重障礙著真正統一的“大歐洲”的建立,而同樣產生于近代,以合作代替對抗的“歐洲協調”卻展現出強勁力量,使我們對歐洲的未來充滿希望。

關鍵詞:均勢主權國家利益至上歐盟統一

緒論

“歐羅巴”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舞臺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成就和特點,它對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有著直接的深刻影響,并且有時可以說是主導影響。它在近代以來的社會舞臺上展現出來的先進性,無疑代表著歷史發展的方向。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歐洲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為了共同的利益,開始走上統一道路。

九十年代前后,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加快了這一進程。歐盟成立以后,它在強化市場統一的同時,正謀求政治經濟的一體化,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同一聲音。這里,我試著從歐洲兩千多年分分合合的歷史變遷,談談今天歐盟統一下的歐洲格局思想。

查看全文

高等教育政策歷史變遷

一、傳統高等教育政策活動范式中的價值目標分析

從建國以后到結束的近30年間,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高等教育政策活動所形成的傳統范式,主要是一種單向度的政府選擇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國家中心與行政機關中心。因此,高等教育政策的價值目標選擇就是政府選擇,價值目標的實現就是黨和政府意志的貫徹執行。教育的價值目標從確立到實施都是通過政府的強制機制來實現的。高等教育活動的計劃、資源配置、過程管理、教育服務的提供等全部由政府負責。這一時期在我國教育領域,一方面面臨著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大量人才的客觀需要,另一方面則面臨著使勞動人民充分享受教育權利的現實任務。因此,當時教育政策的兩大目標或者價值取向,一是培養國家現代化建設急需的大量人才,二是為工農大眾服務,滿足廣大工農群眾的教育需求[2]。顯而易見,這是當時教育政策價值體系中的宏觀戰略目標,在這個根本的價值目標指導下,一方面國家選擇了效率優先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又實行了貫徹階級路線的政策導向。首先,效率優先價值目標的選擇及實施。國家經濟要盡快地恢復與發展并進行國家工業化建設,這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就要優先發展高等教育。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教育部門應當首先集中力量發展和改進高等教育。”[3]據統計,1953—1963年我國對高等教育的投資,約占國家教育投資總額的30%,而在大多數國家和正常情況下,這一比例應該不高于20%[4]。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教育部提出“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1952年下半年開始進行院系調整,主要是強化工科,建立了大量的工學院。其次,貫徹階級路線的政策導向及實施?!盀楣まr大眾服務,滿足廣大工農群眾的教育需求”也是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標,因此高校招生政策向工農大眾傾斜,后期發展為“階級路線”政策。這一時期,從工農干部和革命干部可以優先錄取、政治保送,到高校招生貫徹階級路線、政治掛帥,對考生進行政治審查,再到期間高校停了5年恢復招生后取消文化考試,招收初中畢業即可、但需經兩年以上勞動鍛煉或具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學員”,于是,“效率優先”讓位于貫徹階級路線,高等教育領域不再顧及效率和教育質量。這個時期,一方面,在效率優先、貫徹階級路線的價值取向和政策導向下,高等學校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組建和新建了許多單科性的工科院校,并集中較大力量辦好一批重點學校,培養了大量的國家建設急需的高質量專門人才,促進了我國經濟和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國家實行政治優先、面向工農的高校招生政策,滿足了工農群眾的教育需求,擴大了工農群眾的受教育機會,從制度上保證了工農群眾的受教育權利。另一方面,雖然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國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選擇,但是在當時的意識形態和政策理論氛圍下,對教育公平的理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貼上政治標簽,并打上時代烙印,因而不可避免地產生高等教育社會排斥問題。優先發展高等教育政策,實際上是一種精英主義的教育政策,體現了對“效率”的注重,排斥了普通教育的發展。而院系調整的政策更是對短期效益的追求,優先發展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工科專業和工科院校,拆散綜合性大學,建立大量的工學院,強化了工科,削弱了文科,嚴重排斥了短期內對經濟幫助不大的人文社會科學。經過1952年的院系調整,我國就沒有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大學。這影響了學科間的交叉滲透融合,阻礙了學校水平的提高,良好的人文科學環境被破壞。1949年,工科院校為28所,占13.7%;而1953年院系調整基本結束以后,工科院校增加為38所,占21.0%;到了1965年,工科院校猛增為127所,占當時高??倲档?9.3%。這一時期最嚴重的高等教育社會排斥是高校招生政策所導致的政治排斥。前17年的高校招生政策,保證廣大工農群眾的受教育權利,是以限制和排斥非勞動人民家庭子女的教育權為代價的,隨著黨內“左”傾錯誤思想日益嚴重,在階級斗爭理論的指導下,“高校要為工農大眾開門”、“工農群眾優先錄取”的“血統論”政策演變成為歧視性的“階級路線政策”。這一時期的高等教育社會排斥,基本上都是顯性社會排斥,即通過明確的制度、政策等將一部分人排除于接受高等教育的社會權利之外。在傳統高等教育政策活動范式中,國家中心的視角在社會結構中突出政治領域的價值,教育公平實際上只是階級內公平,階級內大眾主義,從而導致高等教育領域嚴重的政治排斥,并且給我國高等教育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既沒有體現公平,也失去了效率。

二、轉型時期高等教育政策活動范式的變遷及價值目標分析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其政策活動范式也開始了轉變,即由單向度的政府模式逐步轉變為政府一元主導,市場、社會、學校等多元并存模式。高等教育政策活動范式的變遷,首先是公共教育權力的變遷。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擴大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問題,這意味著我國高校管理權的下放和高等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一方面,它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放權,原先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權適度地向地方政府和學校下放;另一方面,它又是由內而外的權力轉移,高等教育管理權由體制內部分地轉到體制外。高等教育政策活動范式的變遷,既帶來了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多層次化和資金來源的多樣化,又導致了高等教育政策價值目標多重性、多樣性和復雜性,因而帶來了價值目標實現過程中政府、學校和社會的多方博弈。從國家來說,轉型時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宏觀戰略目標是:為適應新時期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提高民族素質,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顯而易見,這一時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價值取向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即在相對公平的基礎上實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標。在教育領域公平與效率之價值目標是永恒的主題,然而孰先孰后、孰輕孰重總是兩難的選擇,公共教育權力的變遷給教育領域的公平與效率問題及其關系帶來新的涵義。隨著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政策的活動范式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遷,高等教育政策價值目標從精英主義到高等教育大眾化,“效率優先”特征明顯。首先,恢復高考制度,擇優錄取,以知識標準取代政治標準,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價值觀重新確立,以學習能力為標準的競爭制度環境重新建立,從而保證了高等教育的質量,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效率的提高。其次,高等教育公共權力逐步下放和轉移,使高校有了一定的招生自主權,社會也有了辦高等教育的權力和機會。這不僅拓寬了高等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緩解了辦學經費的緊張與不足,也使更多有志青年一圓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之夢。再次,1999年以后我國高等學校大規模擴大招生,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這對加快高等教育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度高等教育的強烈需求,迅速造就規模宏大的專門人才隊伍,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深遠的意義。第四,在此期間為了“出好人才”,我國高等教育實行了重點大學制度。1978年2月國務院轉發了當時教育部《關于恢復和辦好全國重點高等院校的報告》,決定恢復原有的64所重點高校,并適當增加數量,使全國重點大學增至88所。到1981年底,又增至96所。此后國家確立了幾所重點大學作為國家“七五”、“八五”重點投資的學校,由此,拉開了“重點大學重點建設項目”工作的序幕。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先后兩次確立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工程,即以“211工程”和“985工程”為核心的高水平大學建設。從教育公平方面來說,教育具有公益性。我國《教育法》也明確規定:“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保?]實現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國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選擇。高等教育政策關于教育公平的價值目標主要在兩個層次實現:第一層次是受教育權利和機會的公平;第二層次是教育資源分配和提供教育服務的公平。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教育的公益性是通過由政府壟斷公共教育,利用政府的強制機制來實現的,因此壟斷公共教育使教育的公益性成為教育活動的一個必然結果。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既可能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也可能具有私人物品的屬性。在國家高等教育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利用市場機制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高等教育領域,提高現有高等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種應然的選擇。但是市場機制介入高等教育領域卻給實現教育公平帶來新的問題,其將導致追求公益與追求私益并存,因此公共政策對利益主體間關系的調整要比計劃經濟時代面對更多的沖突和矛盾。不同利益主體的需要及其價值追求越來越多地影響決策主體的選擇和決策過程。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的高等教育政策逐步消除了以往的排斥性政策,如家庭出身、年齡、婚姻等,在教育公平價值目標實現的第一層次重視教育權利和機會的公平,在第二層次致力于教育資源分配和提供教育服務的公平。但是在效率與公平的沖突和矛盾中,特別是在追求公益還是私益的博弈中,高等教育政策價值目標由觀念系統到行為系統的過程中發生了異化,由于權力資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等的參與、滲透和影響,使受教育權利和受教育機會、教育資源分配和提供教育服務無法做到公正公平,嚴重損害了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在高等教育領域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轉型時期高等教育不平等,主要表現為隱形社會排斥,即在一些看似平等的高等教育政策規定之下,卻因為文化傳統、金錢、權勢或政策規定執行過程中執行者的原因而造成某些群體在參與高等教育的活動中遭受到實際的不公正。比較突出的有高校擴招政策、重點大學制度和高考加分政策。高校擴招政策,一方面擴大高校招生規模,迅速培養規模宏大的專門人才隊伍,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度高等教育的強烈需求,加快了高等教育發展。另一方面,高校擴招政策導致了高等教育社會排斥,過高的學費,導致大學出現了一個龐大的“貧困生”階層,排斥了低收入居民和貧困農村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而且還帶來了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城鄉差距、階層差距。在國家重點高校,具有較強的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強勢社會階層的子女,占有較大的份額,而農村學生和弱勢階層的子女所占份額逐漸減少。教育資源、教育質量相對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較多的農村學生,同時,也集中了較多的高校貧困生。重點大學制度亦是有利有弊。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于科學技術以及高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國家先后兩次確立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工程,以“211工程”和“985工程”為核心的高水平大學建設取得顯著成績。但是重點大學制度也帶來一定的高等教育社會排斥問題。首先,重點大學制度失去了公平競爭的原則;其次,重點大學制度逐漸形成了新的高校分級制度;最后,重點大學制度進一步加大了東西部之間、地區之間高等教育的差距。作為公共政策的高考加分制度是為維護教育的公平與公正而出臺的,其初衷一是照顧“老、少、邊、窮”教育相對薄弱地區的考生,二是對有特長的學生、有貢獻的家庭考生予以獎勵,從而更好地體現社會公平、促進社會正義,鼓勵學校和家長培養學生的專長,引導學生發揮特長,促進教育全面發展。但是,在現實中,高考加分政策的執行違背了初衷,滋生了教育腐敗,嚴重損害了一部分群體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產生了社會排斥。

三、反思與展望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政策的發展來看,在高等教育政策活動過程中,政策選擇主體首先面臨的就是效率和公平的問題。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高等教育權力在政府,無論是教育資源的配置還是教育利益的分配主要都是通過政府選擇來實施,政府選擇具有強制性。效率優先、實行階級內平等的高等教育價值目標通過明確的制度、政策得以實施,導致了高等教育政策的顯性社會排斥,歧視性的政治標準將一部分人排除于接受高等教育的社會權利之外。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活動范式則使得政策選擇主體面臨復雜得多的價值目標選擇,政府選擇與非政府選擇并存、追求公益與私益并存、追求效率與追求公平并存,不同利益主體的需要及其價值追求越來越多地影響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首先,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社會排斥,為了維護大多數人的受教育權利,而排斥了少數人;其次,政策制定的初衷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而在執行的時候,卻變了樣,弱勢群體受到排斥,嚴重違背了政策的初衷,違背了社會公平的原則,產生隱性的社會排斥。高等教育政策中顯性和隱性社會排斥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因為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過程中,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特定群體的利益、不同階層人群利益之間的矛盾所引發。建國初期和“”期間,“為工農大眾服務,滿足廣大工農群眾的教育需求”是高等教育政策的一項任務,因此高校招生政策向工農大眾傾斜,后期發展為“階級路線”政策。而出身不好的其他群體卻遭到排斥,無法平等地與工農大眾接受正常的高等教育?;謴透呖己笾两?,在實行效率優先和精英主義的基礎上,同時兼顧教育公平,取消階級路線政策,逐步取消年齡限制,實施加分政策等,高等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產生的顯性社會排斥逐漸消除。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引起的隱性社會排斥屢禁不止,某些群體利用手中權力、金錢等干涉高等教育政策的執行,使其從中獲益,而損害了其他群體的合法權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權力資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在高等教育政策社會排斥中的作用機制。它們在高等教育政策活動過程中紛繁復雜、盤根錯節,所造成的隱性社會排斥難以消除,嚴重影響了高等教育政策公平公正的價值目標的實現。因此,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目標基本實現以后,消除高等教育政策所產生的社會排斥,促進教育公平,推動高等教育的均衡發展,將是我國高等教育未來的基本價值目標和政策導向。第一,統籌區域教育發展,高等教育政策向西部地區傾斜,縮小東西差距。國家高等教育政策必須注重區域協調發展,特別是向西部地區傾斜,加大對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支持力度。首先,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加大國家對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使西部高等院校在軟件和硬件上得到進一步提高,縮小與東部高校的差距。其次,健全區域協調機制,形成以東帶西共同發展的格局,要健全互助機制,發達地區高校要采取對口支援、捐助等方式幫扶欠發達地區高校的發展。再次,要調整高等院校的布局,尤其是重點院校的布局,加大對西部招生的力度,在招生就業政策和人才培養與任用上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在國家助學貸款體系中提高對西部地區的資助比例和資助份額。第二,統籌不同類別學校發展,高等教育政策向普通高校和民辦高校傾斜,縮小普通院校與重點院校的差距、民辦院校與公辦院校的差距。國家必須把提高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促進不同類別高等院校之間的公平均衡發展作為政策的價值取向。首先,國家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應該向普通院校與民辦高校傾斜,加大對普通高校與民辦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使普通高校、民辦高校在招生與就業政策、申請學位等獲得與重點院校、公辦高校平等的地位,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其次,要健全互助機制,重點院校、公辦高校要采取對口支援、合作、捐助等方式幫扶普通高校、民辦高校,以促進普通高校與民辦高校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國家整體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第三,統籌不同群體的教育發展,高等教育政策向弱勢群體傾斜,堅決打擊教育腐敗,縮小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差距。高等教育政策必須對弱勢群體實行差別對待,采取特殊補償政策,彌補他們因先天不足和外在環境影響而造成的受教育機會的不公平,嚴厲打擊教育腐敗。首先,進一步完善以“獎學金、學生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基金、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簡稱“獎、貸、助、補、減”)為主體的多元化的貧困生資助政策體系,加大資助力度,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輟學。其次,改革高考加分政策、保送生制度,統一規范地方加分政策,明確高考加分的對象與標準,嚴格規范高考加分的操作過程,保留照顧性加分政策,取消鼓勵性加分和政策性加分,同時要保證公正、公開、透明,加強社會監督,堅決打擊教育腐敗,保護普通群體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以實現真正的教育公平。

查看全文

歷史格局變遷和歐盟統一思想論文

內容提要

隨著市場經濟領域的全球化,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區域經濟政治組織在主權國家平臺上脫穎而出,歐盟在這方面展示了成功經驗,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們通過對整個歐洲國家歷史進程的反思,既可以看到歐洲走向統一的必然性,也能從歐盟的內部斗爭和曲折發展中,看到舊歐洲秩序的影子?!袄嬷辽稀薄ⅰ熬鶆菰瓌t”的傳統思想發揮的作用,嚴重障礙著真正統一的“大歐洲”的建立,而同樣產生于近代,以合作代替對抗的“歐洲協調”卻展現出強勁力量,使我們對歐洲的未來充滿希望。

關鍵詞:均勢主權國家利益至上歐盟統一

緒論

“歐羅巴”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舞臺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成就和特點,它對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有著直接的深刻影響,并且有時可以說是主導影響。它在近代以來的社會舞臺上展現出來的先進性,無疑代表著歷史發展的方向。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歐洲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為了共同的利益,開始走上統一道路。

九十年代前后,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加快了這一進程。歐盟成立以后,它在強化市場統一的同時,正謀求政治經濟的一體化,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同一聲音。這里,我試著從歐洲兩千多年分分合合的歷史變遷,談談今天歐盟統一下的歐洲格局思想。

查看全文

歐洲歷史格局變遷和歐盟的統一思想

緒論

“歐羅巴”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舞臺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成就和特點,它對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有著直接的深刻影響,并且有時可以說是主導影響。它在近代以來的社會舞臺上展現出來的先進性,無疑代表著歷史發展的方向。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歐洲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為了共同的利益,開始走上統一道路。

九十年代前后,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加快了這一進程。歐盟成立以后,它在強化市場統一的同時,正謀求政治經濟的一體化,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同一聲音。這里,我試著從歐洲兩千多年分分合合的歷史變遷,談談今天歐盟統一下的歐洲格局思想。

本論

奧古斯都大帝的鐵騎巡弋三洲,拿破侖軍團橫亙大陸,歐洲就如古羅馬的大競技場,有著暴力傳統,人類文明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次大戰,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以它為核心。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在戰爭、流血、野心和獨裁充斥的歐洲,卻始終孕育著將區域文明導向統一的內在精神。

一、無邊界的古歐洲,各種文明的雜糅哺育了同質的古典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塑就歐洲內在的統一精神。

查看全文

競技體育思想文化歷史變遷及創新

1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思想文化內涵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競技體育是在政府的支持、培養和直接管理下發展起來的。我國政府對待競技體育的根本態度以及發展競技體育的方法論等意識領域內涵即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思想文化構成,這是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主觀動因,也可稱作我國政府和社會的競技體育意識。其具體內容包括了我國堅持和發展競技體育文化的基本觀念、根本態度、核心價值導向和重要思維方式。

2新中國以來我國競技體育的思想文化變遷及其特征

2.1競技體育思想形成初期:意識單純化(1949~1978年)

新中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在國際上還深受西方國家的排斥和抵制。為了在國際上確立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開拓與國際間交流和合作的環境,十分需要一個很好的平臺來展示新中國,好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認識這個新興的國家,記住她的名字、特征和形象。而競技體育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這就是賽場上的奏國歌升國旗。因此,利用競技體育的這一特殊文化活動形式向世界展示新中國的形象,為國家的政治目的服務,這正是當時我國參與國際競技體育大賽的重要政治訴求,充分體現了當時我國競技體育存在與發展的根本意義。1952年,新中國首次參加了奧運會。但離開幕式只有2天時國際奧委會仍然拒絕新中國參加奧運會。后來國際奧委會在赫爾辛基開會,以33票對20票通過了邀請中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決定。當邀請電到達北京的時候,赫爾辛基奧運會已經開幕。此時,總理就對中國代表團出征赫爾辛基的意義作出了批示:“一定要去,告訴大家,把五星紅旗插到奧運賽場就是勝利”[1]。1952年7月29日,“遲到”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在赫爾辛基奧運村舉行了升旗儀式,期間還參加了一些社交活動,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在赫爾辛基掀起了一陣“中國熱”,許多國家的運動員都為能夠得到一枚像章而感到榮幸[2]。1952年6月20~24日,在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分別為成立大會作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普及人民體育運動,為生產和國防服務”的重要題詞;大會通過的章程中明確寫道:“本會宗旨是在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根據共同綱領第48條:‘提倡國民體育’的規定與人民政府有關發展體育的政策,協助政府組織、領導并推進國民體育運動,為增進人民身體健康及為國防與生產服務?!盵3]題詞內容和大會章程充分體現了“為政治服務”的基本思想。1959年,容國團為我國獲得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激勵和鼓舞了運動健兒為國爭光,還激勵著中國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們奮發向上。隨著第1屆全國運動會的召開,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便形成了“為國爭光”的意識核心。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僵持,揭開了兩國改善關系的序幕,最終促使尼克松訪華實現了中美建交。在“乒乓外交”之后,聯合國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捌古彝饨弧钡某晒?體現了我國競技體育功能的拓展,在原來單一的“為國爭光”目標的基礎上增加了為政治外交服務的功能和任務。在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思想早期形成階段,保家衛國、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在國際舞臺上為政治外交做貢獻等,組成了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基本意識體系。而總體來看,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服務政治為根本目的,體現出當時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思想結構簡單、性質單純的基本特征。

2.2競技體育思想文化的發展時期:價值多元化(1979~2008年)

查看全文

留學教育歷史變遷論文

[摘要]在近代以來的中國社會發展歷史上,留學教育在思想啟蒙、文化傳播、人才培養、社會變革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據我國留學教育的性質和特征,結合近現代史的分期,將近代以來的留學教育分為四個時期,分階段進行歷史回顧,評述各時期的歷史貢獻或經驗教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

[關鍵詞]留學教育;高等教育;中國教育

Abstract:DuringthehistoricaldevelopmentsincemodernChina,overseaseducationhasbeenplayinganactiveandimportantroleinideasenlightenment,culturalexchange,talentcultivation,socialchangeandsoon.BasedonthecharactersiticsofChina''''soverseaseducation,withtheconsiderationonthestagedivisionofmodernChinesehitory,thispaperdividestheprocessofoverseaseducationintofourstages.Thenitreviewsthecontributionsandlessonsofeachstage.Finally,itdrawsaconclusion.

Keywords:overseaseducation;highereducation;Chineseeducation

中國留學教育歷史悠久,但政府有目的、有計劃地制定留學教育政策,派遣學生出國留學,始于19世紀中后期。在近代以來的中國社會發展變革過程中,留學教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積累了豐富的歷史遺產,為今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一、晚清時期的留學教育(1872~1911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