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0 17:53:4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研成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研成果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模式與對策建議

【內容摘要】科研成果轉化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體系中的四種主要模式及各自的優缺點,將科研成果的轉化過程劃分為三大階段并分析了各個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其他國家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成功經驗,提出我國科研成果轉化體系的優化對策,包括增加面向企業市場化需求的課題數量、完善科研人員績效評價體系、推進建設中試基地、發展科技中介服務市場和風險投資等。

【關鍵詞】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轉化模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更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科教興國戰略方針的指導下,我國的科技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取得了不少舉世矚目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創造社會價值、服務大眾,因此,除了要關注基礎科學的理論研究外,還要關注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我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指出,科研成果轉化能夠為社會帶來技術和工藝上的突破、產品和服務上的革新進而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高校作為高等人才培養基地,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設備以及資金,但是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并不高[1]。探究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模式、分析轉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轉化效率的優化對策,既是高校亟待破解的難題,也是學界長期關注的熱點話題。

一、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模式分析

科研成果轉化是指將論文、專利等形式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實現方式[2]。《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科技成果轉化可以通過內部轉化、外部轉化、合作實施等多種方式實現。據此,可以將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分為校辦產業、技術轉讓、校企合作和科研計劃四種模式。(一)校辦產業模式。校辦產業模式是指高校依法組建公司,利用學校的人力資源、科技資源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并參與市場以追求經濟利潤的模式,該模式要求高校具備雄厚的科研實力、充裕的資金以及有效的融資渠道[3]。校辦產業模式的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資源和人才資源,轉化路徑直接高效,有較強的技術支持能力和后續優化保障能力;缺點則是校辦企業中的科研人員缺少市場開發經驗,相對于企業而言,高校的市場開發能力處于天然劣勢。校辦產業模式在許多著名大學中取得了較為成功的實踐,比較典型的代表諸如清華紫光和北大方正,兩者均是高校的特色學科在科學地經營管理下成長起來的著名企業,并且極大推動了高校內部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二)技術轉讓模式。技術轉讓模式是指高校(出讓方),通過中介服務機構(中介方)與企業(受讓方)簽訂技術轉讓合同,將科研成果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轉移給企業以獲取經濟收益的模式[4]。該模式的優點在于高校和企業可以實現技術、資金和需求的“對話交流”,從而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資源。缺點是技術轉讓的過程較為繁瑣復雜,不僅如此,技術轉讓后的產品更新和后續服務優化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部分歐洲發達國家具有十分成熟的技術轉讓市場,例如德國、瑞典等國家存在許多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科技中介組織,能夠為科研成果的順利轉化提供便利和服務。(三)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高校和企業通過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充分發揮各自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優勢來成立專門的項目團隊對科研項目進行攻關,以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5]。校企合作模式的優點在于其具有敏捷、高效的轉化過程,高校和企業的直接對接保證了產品或轉化成果的供需統一,同時,長效的合作機制保證了產品的后續優化和改進服務。缺點則是校企合作的項目攻關團隊在運作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多頭領導、管理成本增加等負面影響。在實踐過程中,共建專業、共建實驗室、共建學院等校企合作是應用最廣泛、最成熟的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方式。(四)科研計劃模式。科研計劃模式是指政府制定國家整體科技發展戰略規劃時部署的一系列有計劃、有組織的科研成果轉化方式,這些科研成果涉及基建、軍工、航空航天等關乎國家中長期發展的科技需要,轉化過程由政府統一領導和宏觀調控。科研計劃模式的優點是其具有制度保障、執行力強、目的性強,在特殊時期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對于國家整體的科技戰略規劃而言,意義重大。缺點是由于科研成果轉化終點不是市場,不以盈利為目的,因此該模式缺少經濟活力,短期回報不明顯。

二、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問題分析

查看全文

高職院校科研成果檔案數據分析

采用計量分析的方法,分科研項目、論文、著作、作品和專利類別,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2008-2015年的科研成果進行了統計與梳理,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現了學校近8年的科研成果,便于學校充分掌握其科研現狀,為學校制定科研發展規劃、制定科研政策提供有效依據。文中所采用的數據來源于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科研成果登記檔案,納入統計的均為第一作者或獨著署名為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成果。

12008-2015年學校科研成果基本情況

1.1成果數量和科研人員數量

2008-2015年學校有檔案記錄的科研成果共計1577項,參與科研的人員累計648人。具體的科研成果數量和科研人員數量年度分布情況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學校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員基本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近三年,科研成果數量增長迅速,2015年成果數量是2008年的3.68倍:一方面是學校加強內涵建設,逐步重視科研工作,2012年成立了獨立的科研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科研政策措施,如科研獎勵制度、科研項目管理辦法,有效調動了教師科研積極性;另一方面學校規模化發展,教師規模擴大,到達年限需要晉升職稱的青年教師數量增加,有限的職數增加了職稱評審的競爭壓力,客觀上也調動了教師科研積極性。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成果數量相較于2009年有一個回落,諸多因素綜合作用造成了這一現象:2010年學校集中力量申報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全校教職工全力投入申報工作;科研工作具有周期性,科研成果的出版具有滯后性。

1.2科研項目情況

2008-2015年學校獲得立項的縱向科研項目共12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包括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項,省級各類項目97項,市級項目5項,校級項目19項,總研究經費818萬余元。具體的縱向科研項目年度立項情況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縱向科研項目立項數保持平穩增長趨勢,2010年相較2009年立項數減少,2009年湖南省教育廳新增了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申報,學校有4項課題獲得立項,之后兩年該課題沒有組織申報;2013年立項數達到頂峰,之后有所回落,2013年學校組織了第一批校級課題的申報,資助了19項課題研究。

查看全文

民辦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探討

[提要]隨著民辦高校迅速發展成為一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本文從協同創新視角出發,通過分析豫南地區民辦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現狀,找出在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協同創新

隨著高等學校的功能從人才培養向社會服務延伸,高等教育同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發展呈現一體化的趨勢。同時,伴隨科技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民辦普通高校不再是高等教育的邊緣補充,經過從補充型到發展型、從邊緣化到多元化的轉變,逐步演變成現代高等教育體系中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從政策層面進一步強化民辦高等教育在目前高等教育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社會層面上,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符合社會的需求,從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到區域的產業布局,社會認可度逐步提升。但和公辦高校相比,由于各種方面的原因,民辦高校的科研能力相對較弱,科研成果極少能夠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學校整體的發展與科研水平、教師隊伍的成長等諸多問題日益突顯,這和民辦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相背離。本文以豫南地區的民辦高校為例,探討在協同創新視角下科研成果轉化的現狀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最終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豫南地區民辦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現狀

總體而言,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相對偏低,2021年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水平。根據2021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匯編資料顯示,科研成果實現轉化較多的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院/所,如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微電子研究所等。在我國,東部地區是科技成果的主要產生地和承接地,豫南地區科技成果水平相對較弱。科技成果產出合同金額排名前三位的省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廣東;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排名前三位的省市依次是上海、廣東、江蘇。豫南地區民辦高校及科研院所現階段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科研成果轉化價值極低。以豫南地區的民辦高校為研究對象,根據行政區域的劃分,目前豫南地區包括南陽市、駐馬店市、信陽市3個地級市和鄧州市、固始縣、新蔡縣3個河南省直轄縣(市)。豫南地區共涉及4所民辦高校,即信陽學院、信陽航空職業學院、南陽職業學院、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其中本科院校有1所,專科院校有3所。通過對豫南地區民辦高校近三年的科研成果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以上幾所院校的科研成果轉化成果總量極少,價值極低,甚至沒有,科研成果轉化率偏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總體可以歸納為兩點:第一,從內因上分析,是由民辦高校的自身情況決定的,是由于學校的辦學定位、學校各項管理體制和區域性限制,高層次科研型人才的匱乏等原因造成的;第二,從外因上分析,現有的科研成果與外部市場的結合不夠緊密,科研成果的產出沒有緊扣市場需求,科研成果的產生不是由行業或企業驅動的,導致科研成果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轉化價值偏低,雖有個別實現科研成果轉化的實例,但是從長遠來看,缺乏與企業合作的持續性發展條件。當前,豫南地區的科研成果轉化模式更趨向于以產學研合作方式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例如建立產業研究院,與企業共同開展一些橫向課題,而以成果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數量極少,有的院校幾乎沒有。在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下,再加上傳統的民辦高校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教學型的運行模式,導致其科研成果的轉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處于較低水平,部分院校轉化數量為零,科研水平發展相對滯后,長期以來忽視科研成果轉化的問題,沒有更好地體現民辦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功能。從人才結構上看,豫南地區民辦高校中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占比較小,高質量科研型人才數量非常有限,這也直接導致了科研成果的產出量不高。從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上看,豫南地區民辦院校的大多數專任教師仍以碩士研究生為主,而相比于公辦院校,專任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較大,再加上近幾年各高校的評估工作,因此花在科研上的時間和精力就可想而知。從政策層面上看,豫南地區沒有雙一流學校,民辦院校在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申報上沒有優勢。另外,有的院校盡管有不少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科技成果轉化制度、規范和引導,導致科技成果沒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二、豫南地區民辦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稅收科研成果推廣調研報告

一、令人深思的調查結果

最近我們對全區稅收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情況進行了比較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全區***、***、***共計**所***,問卷調查了***所***。同時在城區、城鄉接合部、鄉鎮挑選了有代表性的***所***,進行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深入調查。廣泛調查面**%,深入調查面**%。調查結果令人深思。

1.“推廣”和“應用”概念模糊。將“推廣”和“應用”混為一談,認為召開了成果交流會就叫開展了成果推廣應用工作。其實“推廣”只是前提,“應用”才是歸屬。“推廣”是應用的條件,“應用”是“推廣”的落實,是“推廣”的結果,是“推廣”的深化。召開了成果交流會僅僅是開展了成果推廣工作,至于推廣的效果如何,還得看應用的情況,所以一定程度上,開展成果應用工作難度大多了。任何成果都可以推廣,但不一定所有的成果都可以應用。

2.推廣和應用情況形成強烈反差。開展了稅收科研成果推廣工作的稅務機關占**%,而多數稅務機關在成果的涉及領域應用面僅占**-**%,應用效果好的全區僅有*%。這說明多數稅務機關僅僅是組織了交流學習就算了事,而不追究學習的效果。

教育科研成果推而不廣,應用效果差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成果應用的反思分析

查看全文

淺談科研成果本科課程資源轉化形式

摘要:科研成果進入課程課堂成為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本文結合自身實踐,對科研成果轉化為本科課程資源的必要性和主要形式進行了探討和分析。提出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理論教學內容、實驗教學項目、特色課程和特色教材、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等主要轉化形式,可以為科學研究與課程課堂相結合的途徑提供參考。

關鍵詞:科研成果;課程資源;轉化;地方高校

一引言

新時代教育理念對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本科教育居于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重要地位。2015-2017年,國務院、教育部等國家部委在提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之后,2019年,教育部又提出了一流專業建設,啟動了“雙萬計劃”(建設1萬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萬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一流課程的建設也逐漸得到重視,教育部也計劃到2020年,認定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7000門線下精品課程,共1萬門國家級的一流精品課程。在此背景下,統籌科研和課程的關系,促進全社會的、尤其是自身的科研成果向本科課程資源的轉化是進行課程建設重要途徑。

二科研成果向本科課程資源轉化的必要性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是新時期大學的四大職能,四者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人才培養是核心,科學研究是做好人才培養工作的前提條件。科研成果進入課程是科學研究支撐人才培養,實現四大職能的必要條件。對于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在《一流本科教育宣言》中明確提出“推動課程內容更新,將學科研究新進展、實踐發展新經驗、社會需求新變化及時納入教材;推動課堂革命,把沉默單向的課堂變成碰撞思想、啟迪智慧的互動場所”[1]。科研成果進入課程必將有助于建設高水平的教學體系和專業建設水平,是深化內涵建設的必然要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把“水課”變成“金課”。“金課”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特性,要求課程有一定的難度,課程需要融合知識、能力、素質;課程內容有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體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2]。而僅僅依靠書本上的內容是遠遠達不到“金課”的標準的。所以必須依靠科研成果充實課程。這是打造“金課”的必要途徑。

查看全文

科研成果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在美術院校教育中長期存在重教學、輕科研的問題,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需求。因此本文從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入手,旨在更好的將學術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達到教學牽引科研,科研促進教學,形成教學、科研、教學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美術院校辦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美術教學;科研

鄧小平同志指出:院校的任務,“一是教學,二是科研”。美術院校既是科學研究的前沿力量,又是中堅力量。只有逐步增加科學研究的比重,認真搞好科學研究,才能把美術院校建設成為既是教學的中心,又是科學研究的中心。美術院校的職能、任務與教學對象,都客觀地要求我們把科研與教學結合起來,多出成果,多出藝術人才.

一、科研與美術教學的關系

對于一名大學的美術導師而言,應具備系統的美術、教育理論知識及過硬的專業技能,科學的教育方法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整個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教學工作中,教學和科研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部分,這兩個內容的協調和平衡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也直接關系著學校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因此必須得到充分的重視。綜合來看,教學和科研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可以看出,教學和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立的,但是同時在一些方面又是相對統一的。首先,從對立面來看,不可否認的是,教學和科研是存在沖突的,教學目的和科研目的具有明顯的不同。對于教學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進行知識的傳輸,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而科研則是對知識的創新與創造;從對個人素質的要求方面來看,教學除了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道德、人格以及表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在科研方面則主要側重對知識的創造性和智力的高要求,對表達能力、口才等方面要求較低;最后從時間上來看,因為一個教師的精力是固定并且有限的,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自然會減少科研方面的投入,從而影響到科研成果的質量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反之也是如此,因此處理好科研與教學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尤為重要的方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可以得到的結論則是教學與科研是相對統一的,同樣從目的角度來看,教學和科研的目的雖然在細微的方面有一定的沖突,但是在大的方向上都是以推動社會發展為共同目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因此可以說二者是統一的。另外在長遠的影響上來看,教學和科研是相輔相成的,互相起到促進和提高的作用。對于教學而言,首先,科研的創新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是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深化的基礎,并且能夠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多元化,從而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教學對科研也是有促進作用的,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育出優秀的人才,而優秀的人才同時也是在為未來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總結也會深化科研的內容。對于個人而言,教學是果,科研是根,所以要真正做到教學與科研的統一和諧就需要不斷研究教學手段和內容,避免出現教學的空洞,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同時要想得到優秀的教學成果必須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奠定好根基才能夠更好的結出教育的果實。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教學和科研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所以在我們具體的工作和考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工作性質來進行權衡。對于一位高校的美術教學和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重于教學的方式更為適合。因為大學生對于教師的學術水平要求更高,相對而言對于教師的表達和口才能力則要求較低。所以對于一位高校教師而言,保障更高的教學質量需要以學術質量為基礎,尤其對于大學的美術教學而言,科研不可忽視,沒有科研學校就難以出現名師。

二、美術教學中應用科研成果對美術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全文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分析論文

一造成各種成果轉化低下的原因

1.1高校科研成果脫離了社會的實際需要

科研成果本身的先進性、創造性、成熟度、可操作性是科研成果轉化的關鍵因素。[1]首先,很多高等院校立項的初衷就偏離了為社會服務的方向,立項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評職稱、漲工資、買房子等個人利益,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缺乏深刻認識,由此導致了立項的意義偏離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再者,由于長期以來受經濟辦學模式和研究模式的慣性所致,一部分從事科研人員在研究選題時,只注意文獻的檢索,專為學術而研究,成果遠離市場需求,遠離市場。在高校,許多教師和學生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這些想法和實踐得出的成果要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市場才是關鍵,科研成果需要十分契合市場的需求,有突出的競爭優勢才能夠吸引投資,得以轉化,但是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在這些方面往往很難完全符合市場的要求,從而很難將投資者的目光吸引過來。

1.2企業的科研水平對高校的科研成果也嚴重的不適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科技創新和進步的主力軍,技術創新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前提。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可記得創新在企業中的作用,為了節省資金企業往往和乖哦等學校進行合作,利用高的那個學校的科研力量來增強企業的科研能力。但是企業對高校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高校的科技成果,最后必須通過企業的行為才能轉化為生產力。一方面企業需要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高校也有許多這方面科研成果,但由于許多企業缺乏對高等學校科研情況的深入了解,特別企業是對高等學校科研運行機制了解的更少,對高校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知之甚少,另一方面高校對企業的科技成果需求不甚了解,所以二者很難結合到一起。另外,一些企業熱忠于所謂的“概念”炒作,不愿意真正投資于高新技術,致使許多高新技術的轉化中途夭折。

1.3高等學校對立項的審核不夠嚴格

查看全文

科研成果評價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近年各級政府和高等學校對科學研究的投入不斷加大,公眾對投資回報的期望值也日益增高,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的投入進行嚴格管理,并以強有力的手段對科學研究的過程與結進行績效評估,以提高研究的質量、效益和效率。對國內外科研評價體系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和比較,以期對管理部門提高科學決策水平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1科研成果評價的概念及作用

科研成果即科研人員通過對一個問題的認識和研究,采用不同形式所表達出來的研究結果,如論文、著作、專利、標準、品種、產品、圖紙等。科研成果的評價即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對科研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判,以此來考察管理部門在資助科學方面的政策及相關措施,審查科研經費的使用效果,證明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成就,向公眾展示科學研究的價值。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科教興國已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各級政府及高校都加大了對科技的投入。如何加強科研管理,尤其是如何評價投資效益,成了投資者和科研管理部門考慮的重要問題。

1.1為科研管理提供信息

查看全文

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設計論文

摘要: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使科研管理工作實現動態實時跟蹤,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是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設計目標、功能模塊,探討了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為使科研管理規范化、科學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ASP;SQL數據庫

隨著院校科研實力日益增強,我院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迅速增長,科研管理部門針對論文及成果的管理難度加大,傳統的科研項目管理思維、管理方法、管理模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為適應自身發展的需求,以院校科研管理為應用背景,紛紛采購或者自主研發符合院校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科研項目和論文的信息化管理,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使科研項目管理科學化、規范化,進一步對科研項目實施流程監控,已成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

1目前我院教師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科研信息收集管理人工操作,缺乏系統、規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以往科研管理人員對科研論文、申報文件的主要處理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紙介質的手工處理,對科研信息的處理是通過人工統計、查詢來進行,工作量大,容易出錯,運做的效率低下。若能通過科研管理軟件,發揮計算機管理、網絡共享的優勢,將會及時、準確、有效的進行學院科研情況的處理,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

查看全文

學校教科研成果推廣情況匯報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斷涌現。學校在加強教科研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需要引進外面的一些適合于本校實際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將本校教師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廣應用,來營造學校教科研氛圍,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提升學校“科研興校”的品位。現將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廣情況介紹如下:

一.從本校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廣工作。

1.召開教師課題或論文成果學習研討會。

教師課題或論文成果學習研討會,每學期開一次。研討會的舉行,采取分組學習方式(如分文理科組),在研討會上,先讓獲得課題或論文成果獎的教師介紹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著重介紹自己的有效的經驗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紹時不照論文原稿讀,而輔之以講解,并有時間限制,然后圍繞著學校教師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學習的體會,分組展開研討,著重談自己對教科研成果的體會,說說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鑒,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議。研討時有記錄人做好研討情況匯總,并由代表在全體教師大會上作匯報。這種做法能提高教師的參與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學校得以有效推廣應用。

2.借助校本培訓的有效方式推廣成果。

(1)校級教研制度化,校際教研經常化。學校專門制訂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計劃,提倡教師相互聽課,共同探討教育思想和教學規律,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2)繼續實行備課組每周一次、教研組兩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制度。要求:每個組根據組內教師的空課時間合理安排,可以分時段;每次活動要有專題、有記錄、有實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問題會診、案例分析、實踐反思、觀摩討論等,并積極倡導即時交流、即時研討和即時反思。(3)實施“藍青工程”,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學校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師資培訓為突破口,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的奮斗目標,每個學年都為教齡未滿三年的新教師舉行隆重的新老教師結對儀式。平時通過聽課、學習、交流、指導,促進新老教師共同提高。期末,學校組織首席教師從課堂教學、聽課、匯報課、教學成績、獲獎及特色等方面對其進行全面考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