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7 09:31: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寄宿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寄宿制視察情況匯報
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最早提倡舉辦寄宿制學校以來,隨著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的深入,撤點并校的展開,寄宿制學校漸成農村義務教育的主流,辦學條件與寄宿生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第一輪農村寄宿制中學建設實施后,我市教育主管部門為了探索經驗,率先開展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試點工作。5月25日至27日,由市政協副主席帶隊,對我市農村寄宿制建設試點工作情況進行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12年,我市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試點正式啟動。2012—2008年投入市級教育附加費150萬元,分別在特區鄉小學、斷丘田小學、縣鄉小學開展試點。項目實施進展情況為:
(一)特區鄉寄宿制小學:2012年投入市級教育附加費25萬元,建設學生宿舍500平方米。該項目于年月動工建設,于2007年7月竣工,合同平價566元/平方米,實際建筑面456.6平方米,完成投資26.47萬元。可入住學生110人左右。
(二)縣鄉寄宿制小學:計劃建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580平方米,實際實施面積596平方米,其中:學生宿舍493平方米,學生食堂103平方米。投入市級教育附加費75萬元(含設備資金4萬元),其中:2012年25萬元,2008年50萬元。由于建設用地是糧食公司倉庫,在評估和劃撥過程中,耽誤較長時間。該項目于2009年4月才開工建設,基礎開挖完成后,由于無施工用電而停工。目前,由縣教育局出資購買變壓器,待地電公司安裝后即可施工,預計8月底竣工,可入住學生110人左右。
(三)斷丘田寄宿制小學:2008年投入市級教育費附加50萬元(含設備資金4萬元),建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總面積580平方米。該項目主體工程完工,正在進行裝飾工程施工,預計6月底全部竣工,9月份可投入使用,可入住學生110人左右。
寄宿制優勢提升自主論文
論文摘要:寄宿制學校在眾多的學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寄宿制學校中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欠佳,尤其在起始年級問題更為突出。因此,如何充分發揮寄宿制學校的~j-.-I和空間優勢,來提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較短的時間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已經成為眾多班主任老師急待解決的問題。
論文關鍵詞:寄宿制學校自主學習養成教育
筆者所在的這所學校是一所全封閉全寄宿制中學,來自省內外的學生在這里共同生活和學習。學校的學生基本上是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回家一次,其余的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十分充足的學習時間。在寄宿制學校,教室、校園、宿舍都是很好的學習場所,“學習化的生活”、“生活化的學習”是學校的一大特色。同時,班主任既要負責學生們的學習,還要照顧他們的生活。在寄宿制這樣一種全封閉的學習環境中,學校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而這更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但是,對于那些剛剛走進寄宿學習生活的學生們來講,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往往也是他們所欠缺的。另外,部分學生由于受社會、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響,自主學習的意識薄弱,對教師依賴性強,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能夠在已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一般不依賴于他人而能夠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主動、自覺地獲取知識、掌握技能、豐富情感、完善人格以及培養良好習慣的學習過程。自主學習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想學”、“能學”、“會學”。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在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第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一直以來,傳統的教學把學生當成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死知識,學生掌握的技能是沒有創新的技能。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而忽視了學生的地位。自主學習就得轉變這種觀點,使“要我學”成為“我要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學生在學習中不只是要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第二,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有利于自主學習的條件和環境。尤其是在課程和教材的設計上,要突出“以學生為主”,必須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便于學生接受和自主學習。寄宿制學校學生在校時間比較多,自習時間十分充足。因此,在教師制訂一定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通過這些自由時間,學生的自學能力大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辦好寄宿制小學 促進新農村建設
辦好寄宿制小學促進新農村建設
——關于××區××鎮建設農村寄宿制小學的思考
××區××中心小學××*
××區××鎮面積157平方公里,是××區面積的一半,人口近5萬人。全鎮現有中小學校24所、中小學生6592人,占人口13.2%。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2006年××區委、區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基本實現教育強區的戰略構想。如何實現區委的戰略構想?筆者作為長期在基層小學工作的教師和人大代表,下面以××鎮為例(該鎮是××唯一的老區鎮、典型的山區鎮)談談建設農村寄宿制小學和集中辦學的一些思考。
一、建設農村寄宿制小學的必要性
1、建設農村寄宿制小學是順應農村客觀形勢變化、滿足農民渴望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當前,農村人口形勢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一是農村人口結構上,隨著計劃生育效應的顯現,農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學適齡兒童急劇減少。近5萬人口的××鎮2005年小學適齡兒童僅353人,2006年小學適齡兒童也僅390人(不含煉化一體化拆遷安置戶子女),只相當于峰值期的37%,這一水平在今后一個時期將長期穩定。二是隨著中央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城鎮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負擔不斷減輕,農民渴望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愿望比以前更加強烈。這些變化,亟需農村義務教育進行適應性轉變。建設農村寄宿制小學,通過集中優勢資源,為農民子女提供優質教育,符合廣大群眾的愿望。三是隨著外出經商、務工的青壯年農民不斷增加,其留在家中子女的教育問題已成為亟待解決的農村社會問題。目前,××鎮農村青壯年外出經商、務工人員達2116人(其中父母雙方都外出的803人,父母單方外出的1313人),留守子女的人數達到2000多人,農村學生二分之一強屬“留守孩子”。而根據現在的趨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鎮農村“留守子女”數量不但不會減少,還會持續增長。積極發展農村寄宿制小學,使農村留守學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及時填補留守學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讓青壯年農民安心外出經商務工,將對建設新農村起到積極的作用。四是由于基礎教育點多線長,政府投入有限,小學教育資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多數農村小學舉步維艱,設備極其缺乏。以計算機為例,××鎮21所小學3956個學生,現有計算機230臺,其中中心小學70臺,村級小學160臺,分布在6所小學,全鎮生均只有0.058臺。因此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積極穩妥地發展農村寄宿制小學,使每一份有限的資源都用在教育的刀口上,促進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進而帶動初中、高中教育的協調發展。
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歸屬感分析
摘要:教師的職業認同分為職業能力、職業意義、職業特征,以及對于領導、同事、學生、工作回報、工作條件的認同和對學校的歸屬感。筆者根據教育教學經驗,通過問卷調查和文獻研究等方式,可以明確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存在職業認同感較低、對學校的歸屬感偏弱的問題,影響學校教學與個人發展。本文對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歸屬感的現狀、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歸屬感偏弱的成因、增強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歸屬感的策略進行分析與探究,希望能夠更好地增強教師歸屬感。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學校;歸屬感;校園文化;經濟補助;精神文化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大力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關心鄉村教師的生活;重點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加強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的生活補助,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升補助的標準,惠及更多鄉村教師等。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要提高鄉村教師的基本待遇,加大對鄉村教師的培訓力度,讓培訓更具針對性與時效性等。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鄉村教師格外重視,但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師仍存在職業認同感與歸屬感較弱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改善。
一、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歸屬感的現狀
首先,教師并未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與教育目標。問卷調查發現,很多新上崗的鄉村教師只是將教書作為謀生的方式,而不是將其作為終生奮斗的事業,在入職之前并未真正了解教師職業的社會責任,并未認識到教育對于國家、社會和家庭的重要意義。其次,教師角色與生活角色存在割裂的情況。我們常說做人做事要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與知行合一,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參與者,更應該努力做到這一點。但是調查研究發現,很多教師在工作中能夠嚴于律己,為學生作出良好的示范,但是在生活中卻普遍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表現為不拘小節,日常生活中存在懶散等問題。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割裂感,不利于教師的職業發展,不利于教師個人長遠發展。再次,教師職業發展競爭性小與缺失歸屬感。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一般是在遠離城市的鄉鎮和農村地區工作,相較于城市地區的教師,普遍缺少培訓與提升的機會,不易接受或者不好落實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教師之間的競爭較小。最后,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師普遍安于現狀。在農村寄宿制學校中,學生數量相對較少,教學任務不太重,在教育教學方面很少有競爭的機會;通常學校提供食宿或者生活補助,生活壓力普遍較小。在以上工作與生活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師也就沒有動力在工作之余走出舒適區和學習新的技能。
二、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歸屬感偏弱的成因
寄宿制學生養成教育探析
摘要: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不良衛生習慣有諸多因素,很大程度上妨礙了學校的管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寄宿制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進行了一些膚淺的探索,以便更好地培養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關鍵詞:寄宿制;衛生習慣;養成
近年來,天祝藏族自治縣特別重視對教育的發展,加大對教育的資金投入,寄宿制學校的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由于自然條件艱苦、交通不便等方面的限制,許多離家較遠的鄉村孩子都必須集中在學校住宿就讀,由于他們在家里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給學校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如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本人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以身作則做表率,潛移默化增意識
在學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起到榜樣的作用。在學生眼里,教師的言行舉止是正確的、毋庸置疑的,是要堅決執行的。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從自我做起,從教學工作的點點滴滴做起,有意識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切實加強學生對衛生意識的提高。教師走進學校里,要養成見到紙屑垃圾就會撿拾的習慣,同時要求學生也要養成這樣的衛生習慣,在老師以身作則的感召下學生就會自覺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時時處處要“律己”和“垂范”,不要做高高在上的權威者,不要做指手畫腳的旁觀者,而要建立伙伴關系,努力率先垂范,身體力行,讓學生在教師的長期熏陶下影響他們的行為,讓學生有一種進到校園就會產生精神抖擻的感覺。
二、規范制度抓落實,強化行為求訓練
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探討
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最早提倡興辦寄宿制學校,2004年我國公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強調“以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為突破口,加強西部農村初中、小學建設”。據教育部門公布的數字,2004-2007年間,中央財政已為此投入100億元,建設學校7651所,惠及學生約200萬人。10多年來,我國農村寄宿制學校得到飛速發展,但是與此同時寄宿制學校管理中存在的也暴露出來,特別在安全管理方面,是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的薄弱環節。本課題就南昌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幾點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的對策及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南昌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基本情況
南昌縣是農業大縣,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全縣有學校306所,其中農村初中24所,小學258所,農村社會力量辦學3所,農村學校占學校總數93%以上。近年來,由于農村學校布點分散,學校規模小,條件較差等原因,加之農村富余勞動力加快向城市轉移,所以農村生源逐年減少。南昌縣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條件差,投入少,辦學效益不理想,年輕老師很難留得住,城鄉教學差距加大。為此南昌縣委、縣政府從2008年開始,在全縣開展農村寄宿制工程,調整農村中小學校布局,整合資源。自工程啟動以來,南昌縣財政分別對南新明德寄宿小學、涇口東風寄宿小學、幽蘭渡頭寄宿學校劃撥建設資金,用于學校新建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及附屬設施。目前,3所學校都已完工,截止到2016年,南昌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共有25所,在校學生數157990人,其中寄宿小學295人,初中11149人,高中6047人。農村寄宿學校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調研了解,雖然我縣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發展上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但農村寄宿制學校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特別在安全管理方面。
二、南昌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未形成系統
“安全不保,何談教育?”學校作為學生求學的重要場所,肩負著傳播文明的神圣使命,廣大師生在校安全理應擺在重要位置。在我調研中發現,“安全”二字雖時時掛在校領導的口上,安全制度也在四周張貼,但在具體實行操作中卻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如某中學的學生宿舍高樓層門窗未安裝護欄,如學生打鬧推搡,極易發生意外。還有的學校管理的制度看似嚴格,可管理人員思想松懈,具體執行的人員也不專業,特別是校園保安年齡也偏大,即起不到前期預防作用,在發生校園安全事故時又難以確保師生的安全。
寄宿制中學體育衛生現狀及策略分析
1引言
總結適合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理論模式和實踐依據。同時使教育主管部門更加深入細致的了解近期貴州省自治縣學校體育衛生工作開展的情況。促進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有效開展和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為此對貴州省自治縣民族寄宿制中學體育衛生工作進行了調研。為決策部門制定學校體育衛生政策提供參考。
2民族寄宿制中學體育衛生現狀
2.1學校的體育衛生現狀
中央7號文件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要加強體育衛生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強調要幫助青少年掌握科學用眼知識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視率。制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基本標準,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的監督與指導。”[1]這一文件精神充分說明國家對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為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指明了的方向。而少數民族自治縣的民族寄宿制中學作為國家重點投入建設的項目學校,在貴州省的調查中發現學校的體育衛生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1個自治縣的民族寄宿制中學都實行每周兩次大掃除。(2)學校廁所的清理有一半的學校是天天進行沖洗,保證了廁所的清潔。(3)所有學校都建有標準的水泥地面的籃球場。(4)所有的學校都有專門管理體育衛生的領導部門和機構。(5)學校的教室、寢室、食堂等衛生得到改善。(6)部分的學校建有專供學生用的洗澡間等。在上述所列項目中有的學校雖然還沒有完全達到寄宿制學校建設的要求,但是學校的相關體育衛生的機構和制度等都展處于積極的建設中。使其往良性的方向發。這一成效得益于教育主管部門的扶持和學校領導部門的積極工作。但是仍然有許多值得我們關注和引起重視的體育衛生問題。
2.2學校的體育衛生管理機構組成及分析
農村寄宿制問題探討論文
摘要:近年來,農村留守子女的教育問題已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四川省農村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研究”課題組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已經提出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即建立農村寄宿制學校。但是師資力量不足影響了農村寄宿制學校無法實現以上目標。文章以“四川省農村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研究”課題組的更深入調查研究為基礎,力求探討出解決農村寄宿制學校師資問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寄宿制學校;教育;師資
中國農村留守子女的教育問題已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農村寄宿制學校不僅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學校的老師還扮演著家長的角色,照顧孩子的生活,進行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農村寄宿制學校還得到了不少非留守孩子家長的認同,認為孩子在這樣的學校里,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常規課程以外的其他課程,獲得更豐富的知識。農村寄宿制學校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要有能實現這個目標的師資力量。從一定意義上說,一批好老師就是一所好學校。不少對寄宿制學校建設的研究中,都提到了師資力量的問題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寄宿制學校中師資力量究竟是怎樣的情況,存在何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
一、師資對寄宿制學校的重要性
(一)學校的日常教學需要高素質的教師
在調查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學生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課程中分別列前3位的都是數學、英語、語文。觀察其原因,發現很大程度上與老師的授課水平與態度有關(見表1)。
寄宿制學校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一、農村學校寄宿生德育教育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陋習不改。首先,作為農村寄宿制學校,由于學生都來自農村,其品行大多比較敦厚老實,但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部分家長對子女的要求不夠嚴格,對子女提出的各種正當與不正當的要求都會滿足或遷就。其次,農村家長因文化水平低的原因,教育子女的方式簡單,與子女缺乏交流與溝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不顧子女智力發展水平和興趣愛好,對子女期望值過高,一旦孩子達不到要求,就加以訓斥,打罵,導致學生恐懼上學、厭惡學習,出現逃課、曠課現象。再次,相當一部分家長缺乏民主觀念,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家長奉行的“拳頭就是一切”的錯誤思想灌輸給孩子,使孩子也認為同學間一有矛盾,就用拳頭說話,行為極為蠻橫、粗魯。加之個別家庭環境不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離異家庭,“隔代監護”家庭,“留守孩子”家庭,貧困家庭,富裕家庭,矛盾家庭等,造成了孩子固執多疑、孤僻粗暴、情緒不穩等狀況,上網打游戲、聊天,抽煙、喝酒、賭博、打架等惡習就隨之而來了。
2.任性孤傲、自私自利。這類寄宿生的父母多數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缺乏溫暖,這類孩子對家庭、社會懷有不滿之心,父母的打罵使他們麻木,老師的苦口婆心左耳進右耳出,他們很難與同學保持良好的關系。苦悶、孤單失群、嫉妒心強,特別喜歡挑別人的毛病。加之祖父母一代的寵愛,滋長了這類學生的心理疾病。
3.學校管理機制的不健全。由于學校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個別教師又缺乏應有的耐心、做事推諉、擺老資格,班主任關心不夠等,導致一些寄宿生紀律散漫、學生之間互相偷盜,導致他們從學習的困難生演變成為學習的落后者,時間一長,他們在行為上就會出現失控的現象,最終發展成為具有不良行為和習慣的學生,他們不敢也不愿與同學交往,以至于逐漸對他人、對集體失去信心,在一些不良現象和行為的誘惑面前無法控制自己,變成了“破罐子破摔”的所謂“壞學生”。
二、農村學校寄宿生德育教育的管理對策
1.深入學生寢室,堅信愛能改變一切。愛是教育亙古不變的主題。愛學生,不僅愛他們的聰明懂事,關鍵是理解和寬容,尊重和信任。農村學校寄宿生小小年紀就遠離父母親人,每個星期只能回去一次,冷了、熱了、餓了、病了,受人欺負了,他們都希望有人樂意聽他們說說,有人來關心和過問。寄宿制學校的校長和教師是育人者、服務者、管理者三重角色的統一,是教師、保姆和父母三重身份的疊加,三者缺一不可。
地區寄宿制學校學生住宿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對城鄉接合部地區寄宿制學校學生住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學生家庭環境、成長環境著手研究,針對問題提出學生住宿管理對策,旨在規范學生行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城鄉接合部;寄宿制;學校;住宿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鎮化發展進程逐步推進,農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居住環境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是,雖然人們生活有很大改善,但文化水平很難跟隨上展步伐,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學生上寄宿制學校,學校在學生住宿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寄宿制學校學生住宿管理問題,加強城鄉接合部地區學生教育管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城鄉接合部地區寄宿制學校學生住宿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城鄉接合部地區寄宿制學校管理中,學生宿舍管理是重要組成部分。首先,由于學生成長過程中所處的環境不同,很多學生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老人幫忙代管孩子。雖然,可以解決孩子溫飽問題,但是對于孩子健康成長以及人格養成都有很大影響,孩子內心感到空虛,無法感受到家庭溫暖,從而導致一些學生叛逆心理較強。其次,一些學生成長于離異家庭中,無論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承受著很大痛苦,家長忙于自己的生活,對孩子的照看管理較少,導致孩子內心冷漠。再次,一些家長文化水平有限,自我文化修養不高,缺少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長,虛度時光,對孩子管教較少,導致孩子不受管束。除此之外,一些家長教育意識淡薄,片面地認為孩子教育和學習使教師的事情,與自己沒什么關系。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上寄宿制學校,所有的教育管理都是學校和教師的工作,對于孩子成長并沒有付出耐心和關心。很多城鄉接合部地區的學生性格內向,行為不受管制,天不怕地不怕,在遇到問題時,不想著如何解決,而是破罐子破摔,這為學生宿舍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此,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學生宿舍管理,規范學生行為,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城鄉接合部地區寄宿制學校學生住宿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