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5 09:54: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經濟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經濟文化

經濟文化一體化推動文化經濟論文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尤其是網絡的興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顯,經濟文化的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進程的最終決定力量將是文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對經濟已不單純是影響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決定作用,文化經濟時代已臨近家門。本文闡述了當今時代出現的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據此闡述了文化經濟興起的必然性,并對文化經濟的涵義和內容作了闡釋,對如何發展文化經濟作了探索。

[關鍵詞]文化;文化經濟;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尤其是網絡的興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顯,經濟文化的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進程的最終決定力量將是文化。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對經濟已不單純是影響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決定作用,文化經濟時代已臨近家門。

一、經濟文化一體化是擋不住的趨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尤其是世紀之交,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因特網的普及,文化與經濟共生互動,經濟和文化的一體化趨勢日益增強。經濟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經濟化。

伴隨著經濟文化化,文化不斷地向經濟活動滲透,給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文化決定著資源的開發、組合,決定著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速度,檢驗著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合理性,推動著先進價值體系的形成,協調著市場和環境的結合與互動,以及人才素質的提高。對經濟社會的發展來說,文化的內在驅動力比經濟力、政治力具有更強大的牽引力。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已成為影響地區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經濟活動中注入的文化內涵越多,物質生產中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競爭力就越強,效益就越好;文化發展中吸收的經濟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蓋面越廣,影響力就越大,滲透力就越強。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產品的被接受程度和價格的高低。美國、西歐、日本等國,經濟發展中觀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進入,使其產業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經濟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躍居重要地位。服務、知識、信息等第三產業成了經濟的重心。與之相呼應的是,腦力勞動者的數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國“白領”職工與“藍領”工人的就業結構比已為5∶4,到1980年,美國第一產業即農業和礦業中的從業人員僅占總比例的2.9%,第二產業即各種制造業降到31.6%,而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產業中的科技管理人員也超過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員[1](P3)。

查看全文

文化經濟興起論文

文化經濟|興起|綜合經濟論文文化產業、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日益具有經濟功能和市場效益,范圍不斷拓展,包括了教育產業、智力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媒體產業、藝術產業、健康產業、體育產業、休閑產業等諸多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加速了原來在知識、技術之外的文化要素作為生產力要素進入社會生產領域的過程,其勢頭迅猛,潛力巨大,必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引發新的產業群,對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5)文化在政治運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漸突出。政治運行越來越多地通過文化的形式來表現。政治理念融入大眾文化之中,政治內容通過文化形式生動表達[2]。

文化經濟作為新世紀的戰略構想,是對當今時代越來越突出的文化與經濟日益交融、彼此滲透、相互促進現象的深刻反映,它從本質、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準確揭示了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和新動向,即文化與經濟的相互依存及一體化。它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特征:

一是經濟發展以文化內容為主導。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等階段,文化經濟的迅猛崛起,標志著人類社會新階段的來臨。在人類文明不同發展階段,起核心作用的生產力要素是不一樣的:農業經濟階段是自然力,工業經濟階段是資本和大機器,文化經濟階段則是人文精神和知識、技術的有機結合。因此,文化經濟是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甚至知識經濟不同的新型經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代表了一個全新的文明發展階段。此即,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長,人們越來越重視產品的文化屬性和文化個性,精神消費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使得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以文化內容為主導的經濟形態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主流,人類社會發展正步入一個文化經濟時代。

二是社會生產方式以人文精神為主導。如果說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核心是突出知識、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價值的話;那么,文化經濟則是對知識經濟內涵的擴大和深化。文化經濟內在包含了知識經濟,并在經濟系統中充滿了文化因素。其內容構成不僅有科學、技術等智力因素,還有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文化藝術、娛樂休閑等精神因素,不僅包含科學精神,還體現人文精神,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有機統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觀念文化作為生產力要素的價值。這就使:以人為本的人文價值觀逐漸滲透到經濟發展領域;精神、智力因素與自然資源、經濟資本一樣成為生產力中的組成要素;信用文化、經濟倫理在市場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在企業管理和決策中的效能越來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為物質產品價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的人力資本對經濟競爭力越來越具有決定性影響[3]。

三、如何發展文化經濟?

文化經濟是一種文化和經濟融為一體的經濟。因此,發展文化經濟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進經濟文化一體化。為此,要努力實現從“以物質生產為主導”向“以精神生產為主導”的戰略轉移,著力把握以下兩個要點:

查看全文

藏族文化的生態經濟探索

【摘要】生態經濟倫理是近年來學術界較為關注的內容之一,是人類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追求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未來生存的最佳抉擇。文章試從藏族傳統文化的視角探討生態經濟倫理及其藏族傳統文化對此的貢獻所在。

【關鍵詞】生態經濟倫理;藏族;傳統文化

近年來,關于人類的另一種倫理——生態經濟倫理受到廣泛關注。這種倫理既是對傳統倫理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一種被時代賦予新內涵的倫理觀。這種倫理有其產生的行為根源,是人類對自身行為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同時也體現了人類對人口、環境、資源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渴望。藏族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態經濟倫理,對保護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繁衍、生存具有一定導向意義,從藏族傳統文化的視野剖析生態經濟倫理,對于更深刻理解生態經濟倫理及其內涵有一定的意義。

一、生態經濟倫理及內涵

自美國生物學家萊切爾·卡遜(RachelCarson)《寂靜的春天》一經問世,便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人類關于發展觀念上的爭論。而其后的《增長的極限》、《只有一個地球》等著作,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可持續發展理論是人類在追求經濟增長過程中對經濟發展的反思,是對“理性經濟人”、“帕雷托最優”、傳統發展觀的挑戰和革命。

針對全球性生態危機的頻頻發生,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始終處于對自然的“主宰”地位,而無視自然的生存權利,直到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人類的環境意識才被喚醒,生態運動由此興起,并不斷發展壯大。生態經濟倫理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的生態經濟倫理。

查看全文

文化生態旅游經濟研究

摘要:文化形式必須依存于特定的生態環境,其經濟價值是最核心的驅力機制。崖州文化主要有歷史遺址、歷史人物活動及流傳、各民族傳統文化生活及非遺傳承等。要實現對其保護,可通過旅游活動的開發,恢復重構其社會生態環境的經濟要素,包括傳統工藝品的商品化、建立文化生態區、把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置入旅游活動中,將經濟要素嵌入文化生態保護中。

關鍵詞:崖州文化;文化生態;旅游經濟;旅游開發

一、概述

人類在悠久的歷史活動形成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等,通常因地理的特殊性、時代的保留性、文化精神的傳承性而成為重要的人文旅游資源。基于歷史文化環境的人文資料之所以得以保存,往往與其保存的環境息息相關。相對而言,社會發展相對遲緩、文化聚落相對閉塞或強勢的地區,保留的歷史文化資源較為豐富,而在社會發展快速、多元文化交匯的地區,如果沒有強力的文化保護措施和物質資源的投入,其歷史文化形式是難以保留的。這就形成了一種悖論,文化的保護和經濟的發展往往是沖突的,尤其是在將歷史文化用于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原有文化生態急劇商業化轉型,勢必造成其文化生態的破壞。對于歷史文化的保護,往往趨于相對立的兩種態度。一種認為,歷史文化遺產必須維持原有的生態模式,拒絕與現代商業活動進行有效的銜接;另一種態度則認為,歷史文化只有與現代商業活動有效的契合,才有保護其存在的經濟基礎與驅動機制,才能更好地保護它。事實上,歷史文化遺產往往是文化旅游活動的重要資源,是讓人們了解與接觸跨時空文化資源游憩活動的重要載體。歷史文化遺產與保留的原生態民俗文化,在經歷長期的自然與人為的沖擊與影響之后,其存在的生態環境已經蕩然無存或者極為微弱,如果沒有對其進行強有力的修復與生態環境重建,是難以繼續維持的。保護文化旅游資源,具有顯著的經濟特征,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文化遺產的修復與保護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包括對破損的文化遺產進行恢復性修復,讓文化遺傳恢復生機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第二,文化遺產的維系與存在需要有其存在的生態環境,而這一環境的核心是經濟關系。只有其在新的社會關系中承擔了相應的經濟角色,其才能獲得存續下去的依靠。由上述可見,文化旅游資源是否能夠存續下去,關鍵在于是否有其維系的生態環境,而經濟環境是其關鍵。反之,由于生態系統的脆弱性,文化性旅游資源的開發不能違背其生態環境的基本原則,必須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契入,以文化生態保護的視角進行旅游產品的開發、旅游設施的建設、旅游吸引物的修復,才能實現歷史文化與原生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

二、崖州文化的源流及主要特征

海南地區是我國歷史上各王朝最南的邊陲疆土之一。由于其孤懸于海島之中,在交通等條件極為落后的情況下,其歷代政局嬗變與開發的進程也較為復雜,并形成了極為獨特的文化形態。海南島中南部為高山與叢林密布的熱帶雨林地區,也構成了島北文化向南次第傳遞的重要障礙。天然的自然屏障使得瓊南地區也成了各少數民族、原生居民的主要棲身地區。因此,瓊南文化具有異于其他地區的獨特性,崖州作為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其文化特性更為顯著。崖州最早建制于公元前111年,后因當地居民反抗而被西漢朝廷所棄。公元六世紀前后,嶺南俚人首領冼夫人馮寶家族率部進入海南,并將其重新納入王朝統治之下。隋唐時期,朝廷加強了對海南的治理與開發,中原文化不斷進入海南,促進了大陸文明與島嶼文化的不斷融合。崖州的文化有如下特征。第一,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匯融合與共生相存。崖州是黎、苗、回、漢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黎族原為嶺南駱越族一支,為最早移居海南的居民之一,受古代各王朝的擠壓,其逐步向南遷移至瓊南地區,成為這里最主要的居民。苗族為明代遷移至海南的駐防苗兵后裔,而回民則主要來源于古占城的流亡居民。漢民主要由大陸遷徙而來,他們或是駐軍官員的后裔,或是商人,或是因為經濟原因逐次遷移過來的農人漁民。崖州漢人因來源的途徑不同,主要包括閩系、軍話系、民等,并擁有不同的文化特質及民俗。第二,島嶼與大陸文化的相互呈現。由于崖州多為山地地形,僅沿海有狹長平原,當地居民多沿海居住,具有顯著的島嶼特征與濱海性。崖州常被指為天涯之地,古代極為僻遠,因此也成為著名的流放之地。唐宋時期許多貶官流放于此,他們除了帶來中原的文化之外,貶官入崖,其本身亦是一種文化現象。他們在本地的周游、詩詞創作和歷史典故等,都是凝刻于崖州文化中不可抹去的重要部分。第三,海上絲路與中外文化的交融。崖州也是自來海上絲路的船隊最早可見的中國城市。由于多種原因,崖州諸港并不是海上商船主要的停留地,但也有不少船只因風暴災害、海盜襲擊、臨時的補給需要等原因而駐留崖州。一些來自海外的流民落難而來,也最終定居于崖州。

查看全文

經濟文化對消防影響調研報告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國苗族侗族主要聚集區,做好苗族侗族地區的消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政治意義。本文通過對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文化特點的調查,闡述了在立足苗族侗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尊重苗族侗族歷史文化的前提下,如何改進和加強苗族侗族聚集地區消防工作,探求解決苗族侗族聚集地區消防工作薄弱的問題。

關健詞:黔東南苗族侗族地區經濟文化現狀消防工作對策

黔東南州地處××省東南部,是我國三十個自治州中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諧生活著33個少數民族和兩個待識別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47.68萬,其中:苗族人口178.4萬人,占全國苗族總人口的19.96%,侗族135.9萬人,占全國侗族總人口的45.91%,是全國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長期以來,由于經濟文化和歷史原因,黔東南州農村地區一直是全國出名的火災高發區。

黔東南州的苗族侗族人口居住在山區、半山區,因此,沒有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火災的穩定,就沒有農村火災的穩定;沒有農村火災的穩定,就沒有全州火災形勢的基本穩定。做好苗族侗族聚居區的消防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黔東南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每一名消防工作者應認真思考的問題。面對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區交通閉塞、經濟發展緩慢,人口素質偏低,消防工作長期滯后的問題,筆者結合十多年來在黔東南州工作的實際,在調查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經濟文化特點的基礎上,對改進和加強農村消防工作提出一點淺見。

一、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現狀對消防工作影響

苗族侗族作為山地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經濟、文化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因此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區火災多發有其民族、歷史、文化、經濟的根源。正確認識黔東南苗族侗族聚居區的特點和現狀,對于制定和實施符合民族地區特點的消防工作方針和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動苗族侗族聚居地區消防工作的根本途徑。

查看全文

經濟文化活動策劃書

“經濟文化沙龍”系列活動是東北財經大學校經濟學會的一個傳統活動。該活動持著服務社團成員及全校同學的態度,以豐富充實在校本科生的課余生活為目的,以拓寬同學們的經濟文化知識面及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為宗旨,倡導“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升華理論”,透析身邊熱點,把握時代脈搏。在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下,本學期將舉辦第十期活動。

一、活動主題:人才的需求與培養

二、活動時間:11月6日(星期二)晚18:30-20:00

三、活動地點:東北財經大學梅園A座

四、活動形式:座談會

五、活動對象:東北財經大學在校生

查看全文

文化旅游對當地經濟的影響

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孕育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民俗風情,其中達斡爾族是我國比較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人民非常熱情,這里的風景也非常優美,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達斡爾族文化旅游對當地的經濟有著較大的影響,這里的風景體現了少數民族特有的風貌,同時,豐富的體育活動也給人一種特有的藝術享受。

1具備旅游資源特征的達斡爾民俗風情

達斡爾民族有著上百年的歷史,這里的民俗風情非常有特殊,當地的居民能歌善舞,舞蹈有著較強的觀賞性,很多藝術家還對達斡爾族舞蹈進行了研究。這里的交通工具也比較有特色,比如大輪車,雖然尺寸比較大,但是卻非常靈活,可以載運重量較大的物體,行走在溝壑草澤中非常敏捷,而且載運非常穩,不會產生較大的顛簸,這里的人民還給它起了非常形象的名字叫“早上飛”。達斡爾族的人民非常熱愛運動,這里也經常舉辦體育活動,很多體育項目都具有趣味性,其中“貝闊”是人民最喜愛的戶外運動之一,其屬于球類運行,打法類似與國外的曲棍球,有著較強的觀賞性,這種比賽可以在夜間進行,在空心木球中塞滿松明,并將其點燃,在打球的過程中,會在賽場上畫出紅色的線條,在比賽中紅色的火線仿佛劃過了整個天空,場面非常壯觀。達斡爾族的民歌比較高亢,其中扎恩達勒是當地人民比較喜愛的民歌類型,這種民歌的歌詞內容比較豐富,主要是對勞動場景的描述,是當地居民在勞動的過程中,創作出來的唱歌形式,表達了人們樂觀向上的精神,也表達了人民對美化生活的向外。達斡爾族人在狩獵、務農時都可以隨意填詞歌唱,這種方式不僅能娛樂大眾,還能借此傳授生產知識。思親歌、搖籃曲、四季歌、打趣歌等歌唱美好生活的歌曲也被一代代人傳唱至今,而情歌的內容更是曲折生動,引人入迷。達斡爾族的面食也是極具特色的。早些時候,達斡爾族雖是以糜子、蕎麥為主要食糧,卻能在做法上創出許多新的花樣來。被達斡爾族稱為“敖斯莫”,的櫻子米是將糜子坪熟,炕干后再碾制而成的,粒大、色黃。在蒸飯時還要放上許多蕓豆,然后泡鮮奶、酸奶或娜魚湯食用。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有時還直接用牛奶熬櫻子米粥吃,唇齒留香。糜子也可以直接碾成顏色發白的子米,達斡爾稱之為“西吉莫”。“西吉莫”有種特殊的吃法,是在下犢乳牛頭三天產奶時,用其奶水拌“西吉莫”,做成“互熱勒拉勒”食用,吃這種奶粥時,還要請左鄰右舍前來品嘗,共同享用。臘月初八這一天,達斡爾族有吃“互熱勒拉勒”的風俗。達斡爾族民俗風情,是良好的人文旅游資源,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文化底蘊,在開發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這些資源,避免資源的浪費。

2對現有的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進行利用和開發,促進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疆域遼闊,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如民風自然淳樸、風景獨特的黃花島;號稱龍江達族第一村的哈拉新村和達族歷史文化展覽館;青年林場——國家級森林公園;敖包會、達斡爾族傳統民居等等,這些在開發利用之下都可以變成旅游產品。經過統一規劃,有序開發之后,這將成為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人們帶去財富。198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哈拉古城(宋代金兀術點將臺),如果可以利用相關技術將遺址修復原貌,再借此建成梅里斯區最大的商貿中心,同時與哈拉新村一起進行統籌規劃,就可以形成一個大的旅游市場。

3要確定五項原則,促進達斡爾族文化旅游帶動經濟發展

查看全文

紅色經濟文化實踐報告文稿

一、首語

星星之火團隊對這次暑期實踐的小結。我們調查的對象是市鎮村。希望能過真實的反應村的紅色經濟、文化的狀況。能給當地帶來一些積極的建議。

二、對村的簡介

村是鎮的中心村,位于鎮區以南2公里處,總面積6.6平方公里。氣候宜人,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是等六個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農戶897戶,總人口2821人,現有耕地1546畝,山林5316畝,有35個村民小組。

它是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市“四型”先進村黨組織、市“五好”黨組織和市文明村。以村為中心的市,抗日根據地舊址被、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等部門聯合命名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村有許多文化建筑,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抗日戰爭時期,以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是全國著名的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根據地領導機關“中共區委員會”的所在地就位于此。現在區黨委舊址是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共區委舊址及其周圍的銀行舊址、新報舊址、行政公署舊址、教導大隊舊址、譚、何住處、魯迅學院舊址等革命舊址構成了一個以區黨委舊址為核心的包括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金融、新聞各方面情況的革命史跡網,完整的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在政治、軍事、文化及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歷史足跡。

查看全文

小議廉政文化的經濟學

[摘要]本文對當代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前提進行具有本源意義的研究,認為“自利人”假設和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是研究廉政文化建設的邏輯起點。并探討了廉政文化建設的目標、內容、制度設計的價值取向,以及廉政文化精神建設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自利人”假設;價值取向;科學精神

當前,我國社會轉型期腐敗不斷孳生蔓延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執政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反腐敗已經成為我國當代社會本身的權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會理性和人民的心聲。從執政的合法性來說,執政黨只有為了社會的普遍權利和要求才有可能獲得人民的支持和認同,才有可能持續執政。因此,研究探討廉政文化建設遏制腐敗對于優化執政環境,提高我黨執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前提

廉政的對立面是腐敗。長期以來我們一說腐敗的根本原因總是認為,之所以腐敗是受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影響。這種從體制外尋找原因的思維方式違背了馬克思存在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也不符合事實。因為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凡是有作為的政權都搞廉政建設,都在反對腐敗。而且,資本主義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等有關廉政的重要思想。另外,只要粗通中國歷史的人也都知道,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類似康熙朝“天下第一清官”張清恪為杜絕送禮者,自撰《禁止饋送檄》懸于堂上的故事甚多,反映了封建社會不僅有清正廉潔的官,而且有廉政文化傳統。即便是當今世界反腐敗或廉政也是全球化的共同課題。正因為我們搞錯了理論前提,把腐敗的根本原因歸結為受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影響,使我們長期以來的反腐敗教育或廉政教育失去了基本立足點,導致教育收效不理想甚至流于形式。所以,我們探討廉政文化建設首要問題是必須正確認識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前提。

廉政文化建設說到底是“人”的建設。因為,文化是通過人類互動而產生的。就廉政而言,公共權力是由掌權的人來行使,廉潔還是腐敗的關鍵在于掌權的“人”。而且,被公共權力套住的相關者和尋租者也是“人”。可見,廉政文化本質源于人,實踐也歸于人。所以分析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前提應當從人性假設出發。

查看全文

經濟欠發達農村文化思考

論文提要中辦、國辦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文件將使農村文化建設進入繁榮發展的新時期。必須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當前,雖然農村文化建設有所改善,但遠遠落后于城市,落后于經濟發展,還沒有納入科學管理的軌道。要改變農村文化建設落后的現狀,必須堅持兩辦文件,把農村文化切實納入政府發展規劃,建立經費投入和效益的科學機制,建設一支穩定的農村文化隊伍。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特別是農村文化工作。去年十月,同志在北京視察工作時強調,廣大基層干部要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同時,大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文件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極大地振奮了基層農民群眾和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精神,將使農村文化建設進入繁榮發展的新時期。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在向城市經濟側重近20年之后,正進入向縣域經濟側重的階段轉換,中央重新審視“重城輕鄉”的非均衡經濟發展態勢,提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兩個趨向”重要論斷,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意味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將成為新時期中國農村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單單是經濟發展的問題,從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看,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村走上健康文明的發展道路,必須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包括文化在內的各項社會事業,無論是農業的發展、農村的進步,還是農民的致富,都離不開文化的哺育和支撐。這些年來,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趨豐富,基層文化設施狀況有所改善,但從總體上看,農村文化建設遠遠落后于城市,落后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村文化工作還遠遠沒有納入科學管理的軌道。當下,阻礙和制約農村文化發展的現象有三:

1、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物質文明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而精神文明建設又是物質文明建設的支柱,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中央早就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英明決策,然而,在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中,許多負責農村工作的領導干部都急于想把經濟搞上去,只抓看得見、摸得著,能創造經濟效益的項目,對能創造社會效益的文化工作缺少認識,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在這種背景和心理環境中,很容易產生追求短期目標效益的傾向,致使有些農村經濟上富裕了,卻出現了精神上的貧困,賭博、酗酒、打架斗毆,搞封建迷信的不良現象時有發生,一些沿海地區富起來的農村甚至出現、吸毒等丑惡行為,刺激犯罪率上升,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嚴重阻礙和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素質的提高。

2、農村文化經費投入不足,基礎設施滯后,制約著文化活動開展。近幾年,國家在許多文件上一再強調,文化事業經費要隨國民經濟的增長而有所提高,但地方財政對基層文化事業的經費投入一直過低,文化事業經費恰恰是農村文化建設和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的關鍵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一切都化為空談,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基層文化工作者就是有天大的本領,也無法開展正常工作。目前,大多數基層文化站都程度不同地面臨著經費困難問題,設備陳舊、站舍簡陋,文化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致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文化站顯得格外蕭條和冷落。長此以往,政府作為主導的地位體現不出,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和社會教育功能缺失,廣大農民群眾對先進的思想、先進的觀念、先進的科技、先進的文化就猶如隔山望海。隨著農村社會的急劇變革,種種社會文化思潮包括各種外來文化形態接踵而來,文化沖突此起彼伏,民族傳統文化不斷受到消解,致使農村文化生態嚴重失衡和傾斜。

3、文化人才隊伍青黃不接,部分人員思想不穩,素質較差,影響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專業人才隊伍問題是困擾農村文化建設長期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專業人才問題面臨著比文化設施滯后還更為嚴重的現實。隨著縣、鄉機構的改革,文化站隊伍受到極大沖擊,一部分老人員相繼離開,專業人員青黃不接。幾十年來,一批熱愛農村文化的基層工作者投身于農村文化事業,在艱苦條件下辛勤工作,對傳播先進文化、培養農村文化骨干、輔導、組織文化活動、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做出了較大貢獻,但這部分人員數量畢竟較少,相當一部分文化站缺編少人,人員工作環境和生活待遇大多得不到根本改善,甚至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員幾年拿不到工資,人員思想不穩。由于這些同志長期在基層奔波,忙于具體事務,很少有學習、深造機會,影響了素質的提高,有的已難以適應當前農村文化發展的需要,這種狀況使人力本來就不足的這支隊伍的工作能量不能充分釋放出來,導致一些地區的農村文化工作水平低下效率不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