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5 08:04: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經濟生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經濟生活

中學生參與經濟生活選擇能力策略探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參與經濟生活的時間越來越早,提高中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選擇能力顯得愈加重要。本文將分析中學生的經濟狀況、消費觀念,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探討提高中學生參與經濟生活選擇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中學生;經濟生活;選擇能力;策略

由于家庭狀況和成長經歷的不同,中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程度存在差異,其選擇能力也有高有低。雖然中學生普遍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但家長平時給的零花錢、過年過節的壓歲錢,使中學生具備一定的經濟支配條件。所以,中學生提高自身參與經濟生活的選擇能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避免其肆意揮霍金錢、甚至誤入歧途的關鍵。

一、中學生的經濟狀況分析

中學生普遍還未成年,無法通過社會勞動獲得經濟報酬,其主要經濟來源是家長給的零花錢和壓歲錢,具有不固定性。中學生能夠支配的金錢數量取決于家庭狀況和家長的教育理念,通常數量不是很多,但也有部分特殊情況。比如在中學階段就開始住校學習的學生,每個月會有較為固定的生活費,還有部分學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或者出差,將家庭經濟大權暫時交由學生自己管理。在這些情況下,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擁有參與社會經濟生活的資本。所以中學生在中學階段應有意識的提高自身參與經濟生活的選擇能力,對自己掌握的經濟資本進行合理支配[1]。

二、中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分析

查看全文

地稅局稅收經濟生活講話

尊敬的陳校長、各位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感謝*大學的邀請,感謝*申校長的介紹。今天,我來到北大,感到特別高興、特別榮幸、特別親切。13年前,我在*區當區長的時候,對北大就有特殊的感情,特別關心北大。因為,*大學是*的最高學府,是*最好的大學,是集中了一大批中華民族優秀子孫的地方。4月份是全國的稅收宣傳月,借此機會我跟大家交流一下《稅收與經濟生活》,目的就是使大家了解一下*的稅收,了解一下稅收與我們社會經濟生活的關系,也順便了解一下我們稅務局怎樣為國家收稅。

稅收是一個國家核心經濟政策,關乎到每一個有收入的企業和個人,很不情愿交稅又必須遵從。其實,稅收是一個很專業、很嚴肅、很枯燥的話題。我爭取講得生動一些。

我今天想講這樣幾方面內容:一、稅收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二、作為一個公民應該了解的基本稅收概念和信息。三、數字網絡化的*地稅。

一、稅收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

(一)稅收是一個古老、厚重、莊嚴的正說

查看全文

剖析互聯網監控對經濟生活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政治、經濟狀況變得更加復雜起來。互聯網的高度發展,讓網絡成為人們交流、發表看法的重要途徑。由于互聯網具有隱蔽性、隨意性等特點,互聯網輿情監控具有比較特殊的一些方面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面對這樣的現狀,政府必須要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管,聽取社情民意,在政策的實施和各級管理中,多聽取人民的意見,建設服務型政府。

網絡由于具有隱蔽性、隨意性等特點,上面既有健康的、文明的知識和新聞,也有不文明、暴力、黃色等信息的存在。這些不健康的知識,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給人們造成不正確的導向,甚至可能會加劇犯罪,影響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社會的不和諧。目前的互聯網輿情監控系統雖然有了一定的建設,并且初見成效,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加強監控系統的研究和專業人才的培訓,發揮互聯網輿情監控系統對社情民意的反映,加強政府對網絡的監督和管理,促進社會和諧。

一、互聯網輿情監控系統

1、網絡輿情的定義

劉毅的《網絡輿情研究概論》是國內在網絡輿情研究理論方面的第一本專著,他給出網絡輿情的定義為:通過互聯網表達和傳播的各種不同情緒、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他同時提出了網絡輿情信息內容分析的工作流程框架,并歸納了網絡輿情的主要特點為自由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時性、隱匿性、外線性、情緒化非理性、豐富性、多元性。

網絡輿情,是通過互聯網表達出來并且傳播的,不同的情緒、態度和意見是人們對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觀點,有可能是贊成,也有可能是反對。具有自由性,是網民情緒的自由抒發,而且由于網絡的特點各種情緒之間會進行交流,網民之間互相是隱匿的,不明身份的,所以表達往往包含了網民的個人情緒,而且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往往是在一瞬間的爆發,引起網絡上的熱論。

查看全文

如何學好高中政治經濟生活內容

[摘要]高中的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學生在政治教育中對生產、消費等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以此來加強對生活中社會經濟方面的理論進行理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加深對問題的認識與理解。主要對高中階段的政治經濟生活方面內容的教學進行研究,并在這一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議來完善政治經濟的教學質量,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完善高中生的正確思維方式。

[關鍵詞]高中;政治經濟;教學方式

政治經濟的教學對高中生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生的理解與運用上都有直接的作用。但現階段高中的政治經濟教學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枯燥無味的練習方式容易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政治經濟中很多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更是會影響到學生的理解,所以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優化教學結構

教師的備課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備課階段應該加強對主題的理解,在熟練掌握知識點、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開展教學工作,還應該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不斷的拓展,加強對最新時事政治的掌握,了解相關專業書籍,以此來更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同時,教師還應該明確教材的結構,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來分析教材知識結構,把握好不同知識點的聯系,并選擇適合學生的方式來圍繞主題進行教學。此外,教師在備課的階段不應該局限在知識的傳授方面,教學方式也應該創新,在結合他人優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與把握,從學生的角度與思路來對教材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原創特點,可以更好地彰顯出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在對《經濟生活》中第一框“面對經濟全球化”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材內容主要講述了“全球經濟的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還有經濟全球化的界定、表現等,教學內容要求較多,并且內容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學生難以對這一內容進行理解,如果教師按照傳統的形式來開展教學工作,就難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容易造成學生思維上的疲勞,無法激發學習興趣,直接降低了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所以在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教材需要表達的內容與相關信息進行充分的理解,發現教材的中心內容,并以此為基礎來開展教學活動,結合內容來對整體框架進行梳理,并結合經濟全球化為現代生活帶來的影響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來講解,這種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也可以運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來開展,將感受經濟全球化、理解經濟全球化、分析經濟全球化以及應對經濟全球化進行分開教學,讓學生從大體到細節,從發現問題到分析與解決問題,引導式地開展教學,這種方式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也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了訓練,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二、結合實際生活教學

查看全文

正確認識當前經濟生活中的突出問題的報告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較快、效益較好、運行較穩的態勢。社會生產力水平較快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消費日趨活躍,經濟增長的協調性不斷改善;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節能減排取得新成績。與此同時,經濟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外貿順差繼續擴大,貨幣信貸增長偏快,投資增幅仍處于高位;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提高;節能減排形勢比較嚴峻。對這些突出問題應該正確認識、全面分析、冷靜對待,以趨利避害,促進問題的解決。

客觀分析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之間的關系

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三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一般來說,外貿順差意味著出口大于進口。順差引起的外匯凈收入必然導致從結匯渠道投放的人民幣增加,推動銀行信貸的擴張。可見,外貿順差增長過快是近年來貨幣信貸增長偏快的基本原因;而貨幣信貸增加,又可能導致投資增長加快。但從近年來宏觀調控的實踐看,三者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并非如此簡單直接,其相互影響也是有條件的。結匯渠道投放的人民幣資金在多大程度上轉變為信貸資金,取決于社會對信貸資金的需求以及商業銀行對存款資金的運用能力。中國人民銀行通過調整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商業銀行存款資金向信貸資金轉變的數量和速度,從而控制貨幣信貸投放的增長。正因為如此,盡管近年來外貿順差很大、外匯儲備增加很快,但貨幣信貸增長仍控制在預期范圍之內。貨幣信貸投放轉變為投資需求也是有條件的。投資者在確定項目時,不僅要考慮投資貸款的獲取成本和回收周期,還要考慮市場競爭和需求容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在國家嚴把土地閘門、嚴格市場準入制度的情況下,投資者還要考慮土地和市場準入的要求。因此,只要信貸資金增加比較適度,各方面政策協調配合,投資增長也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投資增長高位趨穩,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9%,增幅回落3.9個百分點。這是宏觀調控的積極成效,也是市場競爭約束增強的累積結果。6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有所提高。應繼續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繼續深化市場取向的經濟改革,防止投資增幅反彈。

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37.78萬億元,同比增長17.06%,增幅較上年同期降低1.37個百分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5.08萬億元,同比增長16.48%,增幅較上年同期提高1.24個百分點。貨幣信貸增長偏快,但金融運行總體平穩。貨幣政策要穩中適度從緊。從歷史經驗看,已經采取的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其效果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夠明顯地顯現。

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持續增加,表明我國已經擺脫了外匯長期緊缺的窘迫局面,這是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當然,也要高度注意由此引發的一些新問題,主要是增大基礎貨幣投放壓力,加大貨幣政策操作難度,加劇國內資源環境矛盾,并且引起國際貿易摩擦等。

查看全文

高職與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銜接對策

摘要:高職思政課要想實現高職與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的銜接與融合,教師必須加強對高中政治課教材的分析和研究,結合高中政治課教學實際和存在的問題,統籌安排高職思政課的教學內容。高職思政課教師要拓寬和深化教學內容,通過分析比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與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異同,提高高職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的能力,使他們更加系統地掌握基本理論,從而實現高職與高中思政課教學內容的無縫銜接與有效融合。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銜接與融合

高中政治教師雖然經過了系統的理論學習,但是很少深入研究政治學與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因此在教學中往往無法充分講解現有教材中的理論難點,容易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誤解和偏差。高職思政課教師專業理論基礎較為深厚,但是缺乏高中教學實踐經歷,對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和要求缺乏充分了解,對學生在高中學習期間存在的思想困惑和理論難點也無從把握,導致高職與高中的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內容上銜接不夠緊密,甚至出現脫節現象。

一、高中政治教材內容設置給課堂教學帶來挑戰

高中一年級思想政治課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統編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經濟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學習經濟知識,了解社會經濟生活的特征和本質,從而學會把握和規劃自己的未來和實現自身的發展。高中“經濟生活”課程任務多樣,內容豐富,既包含經濟學的一般知識,如價格波動、價值形成、生產投入等,又涉及學生日常生活和未來發展的相關知識,如貨幣認知、理性消費、保險理財、就業創業等,還融入了思想教育的內容,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勞動價值論、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等。這些知識內容匯聚在一本教材中,要求高中生在一個學期內全面掌握并能熟練運用,給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一是內容多,涉及面寬,不僅高中生難以理解與把握,而且超出了教師的專業知識覆蓋面。“經濟生活”的教學內容不僅涉及經濟學基本理論,如價值理論、經濟制度、生產理論、消費理論等,還涉及金融、財政、稅收、國際貿易、企業經營、勞動就業等內容。“經濟生活”課所用教材對這些知識內容沒有充分展開論述,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補充,增加了教師備課的難度。以教材《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一課中的“信用工具和外匯內容”為例,當前銀行卡結算主要使用借記卡,但是該教材卻沒有介紹借記卡,反而直接介紹信用卡。學生和教師如果缺乏相關的金融知識儲備和實踐經歷,僅憑教材的介紹無法實現對信用知識的基本認知,因為高中生在生活中接觸的基本上都是借記卡或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而不是信用卡。此外,教材還介紹了支票,但是對于學生乃至普通大眾而言,支票是很少接觸的一種金融票證和支付方式。二是在教材介紹的經濟學知識體系結構中存在矛盾。高中政治課具有特殊屬性,必須體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如《經濟生活》教材第一課介紹了勞動價值論,第二課《多變的價格》在“專家點評”板塊中強調了商品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這一觀點。但是,該教材對相關內容缺乏深入剖析與論述,容易引發高中生認知上的偏差和理解上的困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論述邏輯而展開的,脫離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體系單純強調某一結論,不利于學生經濟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此外,商品價值的形成和構成是學界長期爭論的經濟學理論焦點之一。勞動創造商品價值在勞動力作為商品生產主體的情況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是多元的,僅把商品價值歸因于勞動就難以理解商品的本質。如果《經濟生活》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掌握系統的經濟學知識和認識社會經濟生活的本質,就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為導向編制框架、設置內容;如果《經濟生活》的目的僅僅是介紹當前經濟學界形成共識的內容,就可以簡單地對某些觀點做一般性知識介紹。顯然,《經濟生活》在勞動價值論內容介紹方面傾向于后者,這容易使高中生對商品價值量的度量、勞動時間的計量單位、商品價值量與價格對應等問題產生疑惑,教師在教學中也難以解答學生的疑問,最終影響了高中生對經濟學理論的系統認知。三是教材從學生思想實際出發的內容呈現與理論體系的系統性要求之間存在矛盾。《經濟生活》教材第一課首先介紹貨幣的起源和基本職能,是因為學生對經濟生活的感受與認識是以貨幣或錢物的使用為起始的。教材的這個開端雖然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經濟生活的認知興趣,但是與經濟學一般理論體系的起點存在較大差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從商品分析入手的,進而圍繞勞動價值論與剩余價值論逐步展開,深入發掘了剩余價值的來源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屬性。《經濟生活》教材沒有從經濟學的基本邏輯起點出發,而是從學生身邊的經濟生活現象入手展開論述,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卻因缺乏理論邏輯的支撐而導致知識呈現碎片化。四是教材內容相對單調且與高職課程存在一些重復。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思維敏捷,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愿意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特別喜歡關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發展的新動態和社會發展的新成果。但是,高中政治課教學難以將學生的良好愿望與課程教學實際聯系起來,教師往往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和原有的課程安排講授教學內容,而有些內容往往滯后于我國社會高速發展的現狀,也難以滿足高中生的學習需求。教學方式的單一和知識內容的相對滯后,既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無法滿足中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由于部分內容在高中“經濟生活”課程教學中已經有所介紹,高職生在學習思政課時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大大削弱了學習實效。

二、高職思政課與高中政治課在教學內容銜接上的困惑

查看全文

經濟史學科分類論文

經濟史學科中包括各種類型的經濟史,研究不同類型的經濟史,必須采取適合其性質與特點的方法。因此,要弄清楚各種類型經濟史的研究方法,首先是要知道經濟史學科有哪些類型。

第一、從學科研究對象區分,經濟史學科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人類經濟生活演變過程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史學。另一類是以經濟史學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史學概論(或簡稱“經濟史論”)。

經濟史學(習慣上簡稱“經濟史”)這個大類中又可區分為兩個小類。一類以研究經濟生活演變過程為對象,著重揭示它是怎樣演變和引起這種變化的具體因素。在分析方法與敘述方法中,主要使用敘述方法;在歷史邏輯與理論邏輯的結合上,主要遵循歷史邏輯。其論著一般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觀點,按時序敘述經濟生活(或其中的某個方面)變遷的情況與變遷的環境、原因(包括必然的因素與偶然的因素),從史實中概括出就事而論的結論(論從史出)。總之,它們以時間為經,以史實敘述或具體(時間、地點、表現、數量等等)為特征。另一類是在前一類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經濟生活演變過程進行理論的分析、概括與抽象,著重揭示它為什么這么演變及其運行機制與規律。在分析方法與敘述方法中,主要使用分析方法;在歷史邏輯與理論邏輯的結合上,土要遵循理論邏輯。其論著一般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觀點,按照理論邏輯的框架,運用經濟學范疇和歷史學范疇,分析經濟生活演變過程各種因素的內在(本質)聯系,或概括出特定空間(國家或地區)、特定時間經濟生活演變的特點,或抽象出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學范疇與理論。總之,它們以理論分析和抽象(舍棄了對經濟生活演變過程的具體敘述和那些偶然的因素)為特征。此類可稱為經濟史通論。

經濟史學概論研究經濟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敘述方法、理論、歷史、學派、相鄰學科、分期標準、研究者素質(研究主體)等等。具體地說,嚴中平的《經濟史研究方法十講》、吳承明的《市場·近代化·經濟史論》中的經濟史論部分,就是屬于經濟史學概論的。

這樣,經濟史學科分類的第一、二個層次是:經濟史學科。

經濟史學概論以經濟史學為對象,它不是經濟史學科的主體。在經濟史學的兩個部分中,經濟史是經濟史通論的基礎,是經濟史學的主體,也是經濟史學科的主體。下面討論的,主要是有關這個主體部分的方法。

查看全文

近現代經濟轉型與文學變遷

自19世紀中期特別是清末民初以后,中國封建農業、手工業經濟隨著西方勢力的強行侵入而逐漸向封建性與殖民性相混雜的經濟形態轉型,這導致中華民族經濟生存方式的改變,而“每一民族的經濟生存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民族政治的、精神的和歷史的基礎,民族的觀念文化都由這一基礎決定。”[1]社會經濟形態決定著人的物質生活狀況、社會結構和文化觀念,規約著生命的意志、情趣及其表達,而表達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文學創作。受經濟轉型制約,中國文學開始艱難地轉身,走出古典形態,在變革中生成新質,成為與新型經濟形態密切聯系的現代性不斷生長的文學。

清王朝末期,西方現代資本勢力在強大的軍事力量掩護下,以非市場行為方式大舉進入中國,肆虐古老的農耕大地,致使中國舊的經濟格局被瓦解,單一的封建經濟形態被顛覆。雖然中西部絕大多數地區仍然維持著原來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看天生產,自給自足,但沿海地區特別是一些發達的城鎮,新型工業得到較大發展,商業貿易較為發達,對固有的農業經濟形成沖擊;工業、商業又與西方政治、經濟勢力糾纏在一起,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濟形態突出,生產關系、社會矛盾頗為復雜。諸如:地主與農民的矛盾;西方經濟勢力與中國民族經濟的矛盾,包括與中國輕工業、手工業、農業的矛盾;買辦勢力相當猖獗;城市工商業經濟對農村自然經濟的威脅、掠奪,等等。

都市工商業追求利益最大化,唯利是圖,沖擊著傳統重義輕利的人倫關系。經濟生活方式這些變化,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與情感,作家們書寫的內容、審美價值取向等也相應地發生了改變,文學由內到外發生蛻變,呈現出新的態勢。年輕人諸如魯迅、周作人、郭沫若、聞一多等因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開始離開鄉鎮,眼光轉向城市與海外,在新的世界格局與經濟關系中思考自我存在價值,認識到新的經濟社會中,舊的科舉取仕之路已經過時了,自覺調整傳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與實現方式。他們進新式學校,游學海外,學習適應新的社會經濟關系的知識與能力,探索變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途徑與方法,思想、價值觀與情感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反思舊的封建文化,批判封建經濟關系下所建立的等級制度,反對封建政治倫理、經濟關系對個體生命的壓制與蔑視,呼吁人的解放,追求自由與尊嚴。他們以新的觀念審視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現象,其作品表現的對象、思想價值立場等迥異于古代文學。古典文學作品如《陌上桑》、《月令農諺》、《野田黃雀行》、《歸園田居》、《過故人莊》、《春中田園作》、《姜村》、《石壕吏》、《觀田家》、《田家詞》、《蠶婦》、《憫農》、《旱鄉田父言》、《荔枝嘆》、《吳中田婦嘆》、《催租行》、《逃荒行》等,對鄉村的表現,多以讀書人的良知為基礎,山村自然的美好,耕種的繁忙,鄉民的勤勞、善良,女子的機智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天災饑荒,官府對民的壓迫等,成為書寫的主要內容。杜甫等哀民之不幸,但不深究社會因由,或因觀念視野制約究而不深;同情而不批判,或因對社會機制理解狹隘以致批而不力,這些構成作品的基調。

與之相比,進入近現代社會后,作家們對農村社會的表現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們著重表現農村生產關系的不合理,暴露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與壓迫,寫農民生活的艱辛,揭示物質貧乏所導致的精神病象,如魯迅、王魯彥、蹇先艾、許欽文、王任叔、彭家煌等人的作品。魯迅在《阿Q正傳》中不僅哀阿Q之不幸,哀未莊底層社會之不幸,還怒其不爭,批判他們的種種劣根性,并將之上升到國民性的高度加以反思、批判,在精神上與古代農村題材作品區別開來。王魯彥的《黃金》、許杰的《賭徒吉順》等揭露了半殖民地商業化原則對鄉村傳統道德的沖擊,惋惜古樸的田園牧歌生活的喪失,從外來經濟侵略的角度揭示農村凋敝的原因。婦女的善良、勤勞、美好不再是表現的興趣所在,作家們關注的是她們因經濟原因所導致的肉體磨難與靈魂不幸,魯迅的《祝福》寫祥林嫂遭受婚姻、家庭不幸,靠出賣勞動力為生,靈魂無所依托;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羅淑的《生人妻》揭露了農村經濟凋敝家庭困頓導致的野蠻的典妻現象,等等。相比于舊小說,農民的心靈、情感與精神世界成為表現的重點,而這些又與經濟生存狀況密切相連。193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經濟侵略,加之封建剝削加劇,江南農村豐收成災成為新的社會經濟現象,這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怪相,讓質樸的農人不知所措,讓鄉間讀書人理不通其中經緯;然而,初獲世界眼光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思考與追問,并以文學方式作了解答,如茅盾的《春蠶》、《秋收》、《殘冬》等敏銳地反映了這種現象,揭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濟結構對長期以來生活在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形態下善良農民物質與心靈的摧殘,舊式農人天真地相信舊的經濟生活經驗,沒有看清世界的變化,以致被新的經濟社會無情地“戲弄”。茅盾這些作品在應對新的經濟問題的同時,顛覆著中國傳統作家的思維方式與表達方式,為此后展開的漫長的文學新傳統創造敘事原型,也就是說新的經濟生活催生著新的文學形態。現代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題材作品,農民是描寫的重要對象,從阿Q、閏土、老通寶到小二黑、王貴、趙玉林,書寫了一代又一代的農民,他們要么失去土地以打短工為生,要么租種地主土地艱難度日,要么為獲得土地起而反抗,要么在根據地新制度下獲得土地后追求人生更高層次的自由。與土地的關系,是否擁有生產資料,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精神狀態,他們的形象演變反映了中國農民隨著農村生產關系的改變其生活方式、精神世界所發生的相應變化,他們從自在走向自覺,由被奴役者逐漸變為生活的主動者,人的意識逐漸復蘇。他們由外到內所發生的變化不僅見證了中國農村經濟關系的改變,而且印證了經濟生活方式影響文學創作之規律。

中國近現代城市經濟形態,放在世界歷史上考察不是最復雜的,但相對于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而言肯定是最斑斕而怪異的。上海逐漸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工業、商業相當發達,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占據著重要位置;但封建經濟依然存在,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勢力盤根錯節,新型市民階層興起,成為左右消費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北京這座古都經受著新舊轉換的陣痛,新型工商企業與舊式作坊店鋪相鄰,新市民與舊階層混居,經濟關系相比于19世紀復雜得多;多數內陸城鎮同樣是半封建、半殖民經濟共存,社會階層變得更為復雜;紅道白道你中有我、我中存你,官私資本糾纏在一起,拉大了新興城市色彩的對比度,也彰顯了中國城市的特色。所有這些使書寫都市、城鎮的文學呈現出具有新世紀色彩的復雜態勢與特征。魯迅的文學從相當程度上講,是關于經濟基礎與人的精神關系的文學。1923年,他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講演說:“錢這個字很難聽,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們所非笑,但我總覺得人們的議論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飯前和飯后,也往往有些差別。凡承認飯需錢買,而以說錢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總還有魚肉沒有消化完,須得餓他一天之后,再來聽他發議論。所以為娜拉計,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濟,是最要緊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2]《傷逝》通過子君、涓生的愛情婚姻破裂,形象地再現了都市新型市民階層因經濟困頓導致精神自由追求破滅的過程,反思了經濟生活與人的解放之關系,從最現實的經濟生活角度關注人的精神問題。《阿Q正傳》通過阿Q既寫了農村剝削與被剝削的經濟關系,又寫了都市革命、物質文明及其與鄉村剪不斷的聯系。在未莊凡是失去了土地、“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的農民,諸如阿Q、小D、王胡,他們的精神無不坍塌,成為生活的笑料,阿Q的精神勝利法一定程度上講源于一貧如洗的經濟生活。城和鄉因舉人老爺逃難和阿Q那特殊的“經濟行為”而聯系在一起,城、鄉聯系和物質差距與阿Q性格生成相關。魯迅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將物質基礎看成是性格生成的核心原因,這是他與那些空談精神的作家所不同的地方,也是長期以來學界不去正視的地方,放大一點說,導致了許多研究者對魯迅的誤解與神化。老舍的代表作典型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城市底層人們因經濟困頓走向悲劇深淵的現實。《駱駝祥子》寫封建壓迫下農村衰敗、農民祥子失去土地來到城里,作為洋車夫卷入了相對于農村封建經濟關系而言更為復雜的城市生活漩渦。他固守著只要有田地、肯勞動就有飯吃這一自給自足社會里的生活經驗,堅信只要擁有自己的車(相當于農村的田地)就有飯吃的道理,為買車而拼命掙錢,這是祥子的經濟行動,但兵匪卻以暴力方式搶走他的血汗錢。韋伯認為:“運用暴力乃是十分強烈地對立于經濟的精神,經濟行動因此不能用來指稱直接以暴力方式攫取物品,以及通過斗爭對他人的脅迫行為。”[3]在半封建半殖民社會,人們失去了進行公平經濟活動的環境,自然不可能達到自己的經濟目的,在這一意義上講,祥子的悲劇是無法避免的。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經濟環境對抱持農業經濟自給自足生活原則的新式城市無產者的摧殘,看到了封建主義與殖民主義共存的城市所制造的無聲悲劇。文學史習慣稱茅盾是社會分析小說家,這其實有點空泛,準確地講,他是一位從經濟角度考察、書寫社會變化的作家,個人對生活的認識與實踐同社會客觀經濟狀況錯位是其作品悲劇發生的主要原因。《林家鋪子》描寫江南小城鎮因西方經濟侵略苦苦掙扎的現實,林家鋪子老板雖有經營頭腦與方法,但無法理解社會迅速變化的國際國內經濟層面的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的強勢進入,農村破產,農民和小市民階層購買力低下,最終不得不以破產告終,受害者還包括底層農民。這是一篇典型地表現江南復雜經濟形態下底層社會生活的小說,是古典文學作家難以想象的作品。《子夜》更是一部反映多種經濟形態共存相斗下中國城市、鄉村相互纏繞又無法彼此依存而最終走向衰敗的作品。吳蓀甫具有西方現代資本主義經營管理知識,資本雄厚,一心想發展中國民族工業,然而他沒有認清當時中國政治、經濟的復雜形勢。那時,西方資本主義在華勢力過于強大,嚴重威脅著民族工業的發展,民族資本家只得剝削壓迫產業工人,國內封建經濟關系又導致農民與地主矛盾激化。置身這樣的環境,吳蓀甫左沖右突,他所具有的西方現代經濟管理知識顯然是不夠用的,且經濟問題在非正常的年代是由政治、軍事所決定的。他在無可奈何中到債券市場投機,企圖挽回頹勢,然而那是他的一廂情愿,比實業界更復雜的債券市場令他以失敗告終。這個作品反映了民族工業在半封建半殖民經濟形勢下必然破產的歷史。

茅盾當時所置身的經濟環境及其所書寫的經濟生活內容,使其小說具有顛覆性,即對舊式經典的背叛,創造出外在斗爭與心理對抗相糾纏的故事講述方式,同時隨著作品的傳播無形中改變了讀者的文學口味,引發出新的閱讀趣味。郭沫若的《女神》多創作于現代化都市,表現了古典詩歌中幾乎沒有的聲、光、電、化,“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線底光”(《天狗》),“大都會的脈搏喲!/生的鼓動喲!”、“一枝枝的煙筒都開著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紀的名花!/近代文明的嚴母呀”(《筆立山頭展望》),“動”而非傳統的“靜”成為作品的主旋律,這是現代都市動態化的經濟生活的反映,揭示了現代工業經濟生活中個體心靈趨向與價值認同。郭沫若可謂是那時都市世界憂郁而浪漫的騎士,他的《女神》以現代氣度刺破了中國傳統抒情詩的精神結構,將古典視野里的“怪力亂神”放大,并堂而皇之地加以表現與贊美,這與詩人對于現代都市經濟形態的理解分不開,與詩人的都市體現分不開。1930年代的海派小說將中國現代都市文學推向一個高度,其特點就是以現代方式呈現了上海這座國際化都市的物質形態與精神狀況,反映了殖民化的經濟社會被扭曲的人的生活。《上海的狐步舞》、《夜總會里的五個人》、《兩個時間的不感癥者》等,就是反映畸形大都市經濟生活的作品。穆時英在上海的所見所感絕不同于古代勾欄瓦肆作家的觀與感。1930年代的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狐步舞的背景是西化的:福特汽車、別克跑車、林肯路、廣告旗、黃包車、印度巡捕、時裝雜志、鐵路、別墅、洋房、金表、跑馬廳、華爾茲、珠寶掮客、電車、《大美晚報》、《東方雜志》、電梯、工廠、夜總會、雪茄、英國紳士等等,這些意象全然不同于枯藤、老樹、昏鴉、寒月、霜雪、梧桐這類農業社會的存在物。西化環境是現代西方工商業強行侵略的結果,是經濟、文化被殖民化的結果,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完全顛覆了中國傳統的生產關系,新型的欺凌、壓迫關系改變了多數人的生活方式,人被撕破或者說異化,生物性膨脹,兒子與繼母亂倫,道德淪喪,有錢人醉生夢死,普通市民則被無情地拋向黑暗的深淵,老婦人為兒媳拉皮條,正如穆時英在《上海的狐步舞》中所感嘆的:“上海,造在地獄上面的天堂!”現代殖民經濟在中國這樣一個古老的國度造就了一個畸形的工商業孤島,也相應地改變了作家們的表達方式,創造出富有殖民文化特色的現代主義文學。這種文學里的主要人物,欲望隨現代經濟的擴張而膨脹,痛苦來自膨脹的欲望,經濟生活狀況與觀念決定著他們的心靈,這也是那群現代派作家的觀念。1940年代張恨水等人的通俗文學,在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中,既要迎合新型市民的閱讀趣味,為市場利潤編織故事;又要關注民族生死存亡問題,它們是半封建半殖民性的都市經濟生活的反映。

查看全文

社會主義信用社會構建論文

摘要:現實社會生活中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論要求與社會實踐相脫節,難以導向和規范現實社會生活。必須從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的層面進行思考和探索,尤其應解決好個人與集體、奉獻與索取、道德導向與道德規范、政治生活與經濟生活的關系,實現構建社會主義信用社會的要求。

關鍵詞:信用社會建設理論建設理論創新

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形成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和信用制度,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但現有的理論研究中,或者只看到社會經濟生活中誠信缺失的表面現象,或者只注重對具體信用制度和行為規范的設計,缺乏從社會理論體系和思想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析。構建社會信用體系,打造誠信社會,必須從理論建設的層面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以此達到洞觀癥結、標本兼治的目的。

一、理論滯后——社會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單從表面上看,目前社會生活中的信用缺失,是市場經濟的趨利本質和缺乏社會規范所致。而深入思考就不難發現:理論滯后是社會信用丟失的思想根源,社會誠信缺失是理論空缺的必然表現。換言之,社會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理論要求不適應現實社會生活需要,導致道德生活與經濟生活相脫節,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相分離,難以對現實社會生活以有效的導向和規范。

人們的活動和行為,都要受到思想意識的支配和驅使。在社會生活中,任何利益存在都必須以道德存在為基礎,否則這種利益或者就不能夠存在,或者成為不道德的行為。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生活是以社會和集體的形式進行的,每個勞動者都是聯合勞動中的一員,必須無條件服從于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這與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和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道德規范是一致的。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個人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人”,必然要提出自己的個人的利益要求。作為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社會道德也必須體現出這種利益要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和聯系,在觀念形態上,保證社會生活的健康有序發展。然而長期以來,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仍停留在純粹計劃經濟的年代,缺乏對個人利益的正確反映,體現不出已經變化了的現實生活的內容和要求。

查看全文

社會主義信用社會構建論文

摘要:現實社會生活中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論要求與社會實踐相脫節,難以導向和規范現實社會生活。必須從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的層面進行思考和探索,尤其應解決好個人與集體、奉獻與索取、道德導向與道德規范、政治生活與經濟生活的關系,實現構建社會主義信用社會的要求。

關鍵詞:信用社會建設理論建設理論創新

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形成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和信用制度,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但現有的理論研究中,或者只看到社會經濟生活中誠信缺失的表面現象,或者只注重對具體信用制度和行為規范的設計,缺乏從社會理論體系和思想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析。構建社會信用體系,打造誠信社會,必須從理論建設的層面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以此達到洞觀癥結、標本兼治的目的。

一、理論滯后——社會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單從表面上看,目前社會生活中的信用缺失,是市場經濟的趨利本質和缺乏社會規范所致。而深入思考就不難發現:理論滯后是社會信用丟失的思想根源,社會誠信缺失是理論空缺的必然表現。換言之,社會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理論要求不適應現實社會生活需要,導致道德生活與經濟生活相脫節,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相分離,難以對現實社會生活以有效的導向和規范。

人們的活動和行為,都要受到思想意識的支配和驅使。在社會生活中,任何利益存在都必須以道德存在為基礎,否則這種利益或者就不能夠存在,或者成為不道德的行為。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生活是以社會和集體的形式進行的,每個勞動者都是聯合勞動中的一員,必須無條件服從于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這與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和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道德規范是一致的。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個人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人”,必然要提出自己的個人的利益要求。作為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社會道德也必須體現出這種利益要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和聯系,在觀念形態上,保證社會生活的健康有序發展。然而長期以來,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仍停留在純粹計劃經濟的年代,缺乏對個人利益的正確反映,體現不出已經變化了的現實生活的內容和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