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出血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8 09:02: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血壓腦出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血壓腦出血

探析高血壓腦出血病患外科診療對策

摘要:高血壓是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高血壓伴發腦內小動脈病變,以合并小動脈硬化最常見。各種因素使血壓驟升引起動脈破裂出血稱為高血壓性腦出血。約80%發生于大腦半球,以基底節區為主,其余20%發生于腦干和小腦。據大宗病例統計,55%在殼核(外囊)區,15%在腦葉皮層下白質內,10%在丘腦,10%中橋腦,10%在小腦半球。而發生于延髓或中腦者極為少見。殼核出血常侵入內囊和破入腦室,血液充滿腦室系統和蛛網膜下腔;丘腦出血常破入第三腦室或側腦室,此外可損傷內囊;腦橋或小腦出血則可直接破入到蛛網膜下腔或第四腦室。

一次性出血通常在半小時內停止,致命性出血可直接導致死亡。近年來CT動態觀察發現:83%的腦出血在發病6h內仍有血腫增大,17%在6~24h內血腫增大,個別病人2天后仍有增大者。另指出:高血壓性腦出血發病后繼續出血的發生率為52%,24h內61.54%。并發現繼續出血與血壓、年齡無關,而血腫不規則或出血量多易發生繼續出血。

高血壓腦出血預后不良,以往多采用內科治療,一般病死率為50%~60%。近年來由于CT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已使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變得迅速、準確,隨著顯微外科、立體定向等技術的發展,手術精確性提高,對腦組織的創傷已大大減少,高血壓腦出血的手術適應證不斷拓寬,目前該病趨向于手術治療。國內外統計資料顯示手術死亡率為3%~51%,外科治療死亡率懸殊與病例選擇等諸多因素有關。目前對于手術治療及其指征的認識逐漸趨于一致。

一、手術適應證

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使受壓的神經元有恢復的可能性,防止和減輕出血后的一系列繼發性病理變化,打破威脅生命的惡性循環。由于各地對手術指征選擇的不同,因此所獲治療效果不相同,目前尚無法比較。根據我們的經驗,綜合以下幾點考慮:(1)意識狀態:據回顧性分析表明:無意識障礙者,無需手術;有明顯意識障礙但腦疝不明顯者,外科治療優于內科;深昏迷、雙側瞳孔散大、生命體征趨于衰竭者,用外科治療暫不理想。根據出血后意識狀態,臨床分為五級,以便記錄比較。五級為:1級:清醒或嗜睡,伴有不同程度偏癱及/或失語;2級:嗜睡或朦朧,伴不同程度偏癱及/或失語;3級:淺昏迷,伴偏癱,瞳孔等大;4級:昏迷伴偏癱,瞳孔等大或不等大;5級:深昏迷,去大腦強直或四肢軟癱,瞳孔單側或雙側散大。綜上所述,不論年齡大小及血腫部位的1級病人,可以進行非手術治療;5級病人只能進行非手術治療;2、3級患者中大多數適宜手術;3、4級病人是外科治療的絕對適應證。但是應綜合其他因素考慮,如2級患者出血少,可以先采取內科治療。(2)部位:淺部出血應考慮手術,如皮質下、小腦出血。腦干出血急性期不考慮手術。(3)出血量:皮質下、殼核出血>25ml,丘腦出血>10ml,小腦出血>10ml,即考慮手術。(4)病情的演變:出血后病情進展迅速,短時內即進入深昏迷,提示出血量大,部位深,預后差,不適宜手術。(5)其他:如發病后血壓過高(≥26.6/16kPa)、眼底出血、有嚴重心、肺、腎疾病患者,術后恢復困難,效果差。此外對于非優勢半球出血可適當放寬手術指征;應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注射后癥狀明顯改善應作為手術適應證的依據。另外,手術前應與家屬溝通,了解手術效果,征得家屬同意。

二、手術時機

查看全文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護理論文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HCH)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但患者依從性較差[1,2]。本研究選取我院120例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機械通氣患者,觀察集束化氣道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機械通氣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管理組,每組60例。常規組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61歲~75歲,平均年齡(65.27±0.34)歲,病程1年~4年,平均(2.42±0.18)年。管理組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62歲~74歲,平均年齡(65.24±0.41)歲,病程1年~3年,平均(2.39±0.15)年。本次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組采用集束化氣道護理管理模式進行護理,即:①心理護理管理。臨床護理人員主動關懷和安慰患者,給予心理輔助治療,多講解治療成功的臨床病例,避免患者出現非計劃拔管行為。②固定氣管插管護理管理。合理進行氣管插管,并進行有效固定,避免呼吸機管道牽拉。定時查房,加強巡視,檢查氣管插管情況,如置管深度、置管固定情況以及氣囊壓力等,嚴格防止意外脫管情況發生。定期更換呼吸機管路,并對呼吸回路內冷凝水進行清理。③吸痰護理管理。吸痰前,給予患者高濃度吸氧治療,若患者氣道反應大,應給予適量利多卡因治療,以減輕不適。另外,采用鹽酸氨溴索等祛痰藥以及25%碳酸氫鈉溶液進行治療;吸痰時,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根據病情和吸痰管內徑,合理選擇吸引壓力,嚴格按照無菌吸痰流程進行操作,注意動作輕柔,以免造成患者不適,吸痰按照氣道、口鼻腔順序進行,并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1.3評價指標。對比2組患者呼吸機使用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2組患者護理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氣道損傷、氣管插管脫落、皮膚損傷以及留置針脫落。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呼吸機使用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管理組患者呼吸機使用時間為(5.12±0.33)d,住院時間為(11.66±0.59)d,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2.22組患者護理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管理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討論

查看全文

高血壓腦出血護理論文

1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原因

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1)長期高血壓使腦小動脈形成微動脈瘤,主要分布與基底神經節豆紋狀動脈供應區及橋腦,在血壓驟升時,微動脈瘤可能破裂而引起出血;(2)高血壓引起的腦小動脈痙攣可能造成其原端腦組織缺氧壞死,發生點狀出血和腦水腫;(3)腦動脈的外膜和中層在結構上遠較其他器官的動脈為薄弱,可能是腦出血比其他內臟出血多見的一個原因;(4)高血壓可加重、加速或導致腦小動脈玻璃樣變或纖維樣壞死,它使血管內膜大為削弱,促使形成夾層動脈瘤,繼而破裂出血。

2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進展

2.1病因及診斷長期高血壓是導致高血壓腦出血的最常見的原因,主要病變血管為直徑100-400微米的腦穿支動脈。腦穿支動脈以直角發自供血動脈,無側支循環,所以血壓升高時無分流血管。隨血壓的升高,穿支動脈出現Charcot-Bouchard(粟粒狀)動脈瘤,從而易出現腦出血。豆紋動脈、丘腦穿支動脈、中腦周圍基底動脈分支、小腦上動脈及下后動脈供血區均是高血壓腦出血的高發區。其他最主要的病因是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及其它血管畸形、腫瘤。

CT檢查是早期診斷的關鍵,它能清楚地區分是出血還是缺血性卒中,動脈瘤能確定出血量的大小和部位,顯示引起腦出血的結構異常,如動靜瘤、動靜脈畸形和腦腫瘤,還可顯示并發癥,如腦病、腦室內出血或腦積水。應用造影劑能進一步顯示可疑的血管畸形。MRI和MRA和其有效檢查方法一樣有助于查明血管畸形和動脈瘤等病變。MRI診斷海綿狀血管畸形明顯優于CT及血管造影,并能提供有關腦出血時程的詳細資料。

2.2早期觀察和處理

查看全文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

【論文摘要】目的高血壓腦出血術式選擇。方法根據出血量、出血部位、臨床表現,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結論對于出血量較大、臨床表現較重、部位靠近內囊外側用傳統額顳開顱,去骨瓣減壓術;出血量在30ml以下,臨床表現較輕,以小骨窗微創開顱手術;對于原發性腦室出血以額角鉆孔腦室外引流術。

本院從1990-2007年收治44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行手術治療,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F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男323例,女119例,年齡30~75歲,平均56.7歲,40歲以下35例,40~49歲96例,50~59歲142例,60~69歲165例,70歲以上4例。

1.2臨床表現患者入院時血壓超過180/100mmHg335例,占76%,以頭痛起病者59例,意識障礙起病者130例,一側肢體偏癱者291例,言語不清起病者82例,發生腦疝者82例,起病至手術時間最短者2h,最長者72h,平均5.32h。

查看全文

急救流程優化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預見性護理聯合急救流程優化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搶救效果影響。方法選擇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采用急救流程優化進行護理干預)和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每組52例,兩組均干預1個月,觀察兩組干預前后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質量,統計兩組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及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前1d,兩組功能獨立性量表(FIM)、生活質量評價量表(QOL)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1個月后,兩組FIM、QOL評分均比干預前1d高(P<0.05),且研究組比對照組高(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5.77%VS19.23%,P<0.05);研究組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92.31%VS76.92%,P<0.05)。結論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用預見性護理聯合急救流程優化進行干預護理,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且能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急救流程優化;高血壓腦出血;搶救效果;護理滿意度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致殘率、致死率高的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后,康復過程較長,預后效果較差,因此采用合理的干預措施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具有重要意義[2]。急救流程優化雖能減少急診時間,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搶救時間,但搶救過后患者的恢復情況仍然不容樂觀[3]。預見性護理能夠預測患者存在的風險,制定針對性的方案來預防風險的發生[4]。預見性護理聯合急救流程優化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搶救效果仍待進一步探究,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探究預見性護理聯合急救流程優化的護理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采用急救流程優化進行護理干預)和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每組52例。納入標準:①符合《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中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標準[5];②無腦卒中疾病史;③年齡>18歲;④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均接受手術治療。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者;②伴有嚴重心、肺、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③患精神系統疾病或存在認知障礙;④自身免疫疾病者;⑤血液系統疾病者;⑥依從性較差者。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20例;年齡36~78歲,平均(57.48±8.96)歲;出血量31~77mL,平均(55.38±6.35)mL;出血部位:8例頂葉、7例枕葉、18例基低節、8例小腦、11例顳葉。研究組男34例,女18例;年齡37~78歲,平均(57.56±8.85)歲;出血量32~77mL,平均(55.47±6.46)mL;出血部位:9例頂葉、6例枕葉、16例基低節、9例小腦、12例顳葉。兩組出血量、年齡、出血部位、性別等基線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1.2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急救流程優化進行護理干預。①相關護理人員收到急救電話后,通過電話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之后通知救護車出發,然后通知急診科和專科護士做好充足搶救準備。②患者入院后,急診科護士應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給予吸氧治療,使患者的頭部指向一側,并將患者口鼻的分泌物清理干凈,以避免呼吸道堵塞而引起窒息的情況。除此之外,推送患者進行各項檢查,若患者符合相關手術指征,才能進行手術治療。③在搶救時,將患者頭部抬高,角度為30°,促進患者頸靜脈回流,進而降低顱內壓,并給予患者鎮靜、鎮痛藥物。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述手術的注意事項,高血壓腦出血疾病的病因,并鼓勵患者,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耐心與患者交流來緩解患者及家屬的不良負性情緒。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①入院后??谱o理人員向患者家屬介紹治療方案、病情等,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治療環境、病情。②心理干預:與患者及家屬面對面交流,耐心地介紹手術成功案例,改善患者焦慮等負性情緒,并保證患者頭部清潔,幫助患者例行相關檢查,為后續的治療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預防不良情緒發生。③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預防感染,保證病房內的空氣質量和溫濕度適宜,并定期消毒病房;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保證患者手術創口部位干燥清潔;指導飲食,避免患者使用生冷刺激、辛辣等食物,并定期給餐具消毒;定期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患者腦部引流量及神智情況,為后續的治療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呼吸道護理,及時將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清理,以此保證患者呼吸順暢;觀察患者尿液、顏色以及尿量,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針對飲食困難的患者,應補充營養液;指導患者適當運動,提前防范可能出現的運動意外;出院后,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詳細告知居家的注意事項,內容包括運動、飲食、禁煙禁酒、服藥等問題。兩組護理干預時間為1個月。1.3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干預前后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質量:干預前1d、干預1個月后分別采用功能獨立性量表(FIM)和生活質量評價量表(QOL)評估兩組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FIM量表內容包括自理能力、社會認知等,分值18~126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強[6];QOL量表包括食欲、精神等,分值0~1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6]。②統計兩組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及住院時間。③采用院內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是否耐心與您交流”等10項內容,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不滿意:分值0~60分;比較滿意:分值61~89分;非常滿意:分值91~100分?;颊咦o理滿意度=(比較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1.4統計學方法以SPSS19.0為工具,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并以t檢驗;以“例/%”形式代表計數資料,并采取χ2檢驗或Fish-er's精確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

【論文摘要】目的高血壓腦出血術式選擇。方法根據出血量、出血部位、臨床表現,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結論對于出血量較大、臨床表現較重、部位靠近內囊外側用傳統額顳開顱,去骨瓣減壓術;出血量在30ml以下,臨床表現較輕,以小骨窗微創開顱手術;對于原發性腦室出血以額角鉆孔腦室外引流術。

本院從1990-2007年收治44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行手術治療,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男323例,女119例,年齡30~75歲,平均56.7歲,40歲以下35例,40~49歲96例,50~59歲142例,60~69歲165例,70歲以上4例。

1.2臨床表現患者入院時血壓超過180/100mmHg335例,占76%,以頭痛起病者59例,意識障礙起病者130例,一側肢體偏癱者291例,言語不清起病者82例,發生腦疝者82例,起病至手術時間最短者2h,最長者72h,平均5.32h。

查看全文

醫治高血壓腦出血護理認識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起病急,發展快,病死率高,嚴重危害人們健康。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20例,經開展顱內血腫清除的微創手術治療及精心護理,收效顯著?,F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2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齡37~89歲;均有高血壓病史,入院血壓≥140/90mmHg,均經頭顱CT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其中血腫位于基底節11例,丘腦5例,大腦半球4例;發病到手術時間最短2h,最長1.5d;患者出血量:最少為30ml,最多為90ml。經過積極治療和精心的護理,術后愈合5例,好轉10例,治療無效死亡5例。

2護理

2.1術前準備

2.1.1術前評估密切觀察血壓、體溫、心率變化,正確評估患者的意識。

查看全文

高血壓腦出血護理論文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顱內穿刺術;護理

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是近年來治療顱內出血的簡便可行的新技術,操作簡單,創傷小,不受年齡和重要臟器功能的限制[1]。我院采用微創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病例選自2002~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40例急性高血壓性腦出血進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齡45~70a,平均55a;均有高血壓病史,入院時血壓150~280/90~140mmHg;CT檢查:額葉出血10例,顳葉出血10例,基底節區出血20例;出血量30~110ml;發病時間6h~7d。

1.2治療方法為患者剃頭,根據CT片測量好合適的穿刺部位,在無菌操作下配合醫生在定位處經頭顱鉆孔,然后將直徑0.3cm、長35cm的硅膠管經鉆孔置于血腫腔內進行沖洗引流,末端與無菌引流瓶連接。

2護理

查看全文

刺激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究四感聯合促醒刺激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HICH)術后昏迷患者功能障礙評分及其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HICH術后昏迷患者82例為探究對象,依據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四感組與參照組,每組41例,其中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四感組實施四感聯合促醒刺激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昏迷指數評分(GCS)、功能障礙評分(DFS)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GCS評分顯著提高,DFS評分顯著降低,且四感組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感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4.88%,低于參照組的24.3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248,P<0.05)。結論:四感聯合促醒刺激護理應用于HICH術后昏迷中可顯著改善患者昏迷程度,促進機體各項功能恢復正常,并發癥顯著減少。

關鍵詞:四感;促醒刺激護理;高血壓;腦出血;功能障礙;并發癥

高血壓腦出血(HICH)作為高血壓常見疾病之一,其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臨床表現為患者在激動情緒下伴劇烈疼痛、嘔吐等。HICH一般采用外科手術治療[1],術后患者處于昏迷狀態,因此對HICH術后昏迷患者采取護理干預能有效促進患者預后。但常規護理無法滿足患者康復需求。四感聯合促醒護理能有效促進患者從昏迷狀態中醒來[2],但該護理模式是否能顯著改善HICH術后昏迷患者功能障礙,目前學界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為實驗對象,旨在探究四感促醒刺激護理對患者功能障礙評分的影響?,F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HICH術后昏迷患者82例為探究對象,依據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四感組與參照組,每組41例。其中四感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7.61±11.23)歲;參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57.71±11.13)歲。兩組患者上述數據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選擇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專業醫生及各項檢查明確確診為HICH;②腦出血部位為基底節區;③與HICH診斷標準相符[3];④格拉斯哥昏迷(GCS)<9分;⑤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⑥簽署手術同意書;⑦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2)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②其他臟器疾病;③腦血管畸形;④血管瘤;⑤血液疾病;⑥動脈瘤;⑦腦腫瘤卒中;⑧雙側瞳孔散大固定。1.3方法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護士需做好早晚的護理工作,保持病房及病床的干凈整潔,為患者定時進行翻身,并觀察皮膚狀態,清潔患者身體受壓部分,采用適宜的清洗液做好口腔護理,清潔眼部后涂抹眼膏,采用濕紗布覆蓋雙眼等。四感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四感促醒刺激護理:(1)聽覺:①語言促醒刺激:護士在實施各項護理措施時,對患者加以語言刺激,如呼喚患者姓名及床號,同時,指導患者親屬多和患者說話,以幽默的語氣向患者講述對家庭意義重大的往事及其生活趣事,將患者看作正常者,與其進行交流;另外,早中晚播放新聞節目,對患者形成語言刺激;②每天至少為患者播放3次音樂,播放的音樂可采用本院自行編曲的音樂,也可播放患者愛聽的其他音樂,每次播放15min。(2)視覺:①開關燈:護士在每天可固定2個時間段,為患者展示開關燈活動,每次開關燈各5次,在開燈與關燈之間各維持1min;②照射瞳孔:護士選取每日上午、下午兩個時間段,用手電筒照射患者瞳孔,雙側瞳孔各照射5次,每側瞳孔照射時長為30s/次。(3)觸覺:①清潔:護士采用溫生理鹽水于早中晚對患者進行面部清潔,注意清潔順序,清潔完一側,再換另一側,清潔方法相同(眼部環擦、單側額、面頰、鼻翼、耳后、頸),面部清潔完畢后,護士借助軟毛刷對患者的手掌及腳掌進行清潔,時長為10min;②運動:護士要定期為患者翻身、叩背,同時也要加入被動式肢體運動刺激,對患者進行觸覺按摩,動作需輕柔、溫和,注意重點刺激易痙攣的部位,各關節均需運動2遍,2次/d。(4)嗅覺:護士在100ml的蒸餾水中加入適量香草精油,在紗布中滴入10滴,將紗布置于患者頭部1cm處,左右兩側各擱置10s,1次/d。1.4觀察指標(1)昏迷評分:采用的量表為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GCS)[4]評價兩組患者昏迷程度,總分3~15分,分數越低表示昏迷程度越嚴重。(2)功能障礙:采用功能障礙評分量表(DFS)對兩組患者的功能狀態進行判斷[5],總分0~3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礙程度越嚴重。(3)并發癥。1.5統計學方法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取SPSS22.0統計軟件展開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若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中醫特色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吳川市人民醫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間收治的63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分組法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1例)。對照組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5.15±3.47)歲;高血壓病程2~15年,平均(9.15±2.63)年;出血部位:腦干1例、腦葉11例、丘腦9例、基底節區11例;發病至入院時間1~6h,平均(4.59±1.07)h。觀察組患者男20例,女11例;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66.28±3.34)歲;高血壓病程2~16年,平均(10.05±2.28)年;出血部位:腦干1例、腦葉10例、丘腦8例、基底節區12例;發病至入院時間1~7h,平均(4.63±1.21)h。2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經腦CT或者MRI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者;行微創手術治療;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呼吸及循環功能穩定,且意識清晰;出血量30~60mL。排除標準:心、肝、腎功能障礙者;伴有腦瘤出血、動靜脈畸形、顱內動脈瘤者;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者;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病、急性感染者;有暈針史,或嚴重過敏體質者;意識不清晰者。1.2方法1.2.1治療方法2組給予相同治療。微創手術治療后需要進行血壓控制,使收縮壓≤140mmHg,給予烏拉地爾緩釋片(國藥準字H20070161,西安遠大德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30mg)治療,口服,每次30~60mg,每日2次。脫水降低顱內壓,給予甘露醇注射液國藥準字H19993599,浙江濟民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250mL/50g)治療,劑量0.25~2g/kg,配制成15%~25%濃度靜脈滴注,每日1次。神經營養,給予依拉達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80495,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30mg)治療,使用生理鹽水稀釋后靜脈滴注,控制在30min內滴完,每日2次。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配合其他預防感染措施。1.2.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①臨床基礎護理:術后,由護理人員指導患者用生理鹽水進行口腔清洗,在無菌操作下,留置導管并每隔2h記錄1次液體出入量,同時清洗患者會陰部,然后用碘伏棉球消毒;密切監測患者的體溫,若體溫升高可采取冰袋降溫以及溫水擦拭。②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不定期為患者更換體位、每天翻身4~5次,防止出現壓瘡,按摩骨突出部,保持病房環境整潔,定期進行皮膚清潔。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吸痰,每天3~5次輕叩背,防止肺部感染。定期使用生理鹽水漱口,以預防口腔感染。用生理鹽水擦拭陰部,以防止尿路感染。③康復訓練:患者在臥床期間,護理人員可以指導進行適當的關節被動性訓練、坐位平衡訓練、肢體正確擺放訓練,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指導其進行翻身訓練、側臥起坐訓練。在患者離床期間指導其進行站立、坐位平衡、重心轉移、步行、協調性鍛煉等,訓練均需循序漸進開展,待患者坐位平衡后,指導其進行站立訓練、床下活動、原地踏步等。對部分患者進行Bobath療法。④語言康復護理:在患者早期恢復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定時播放患者常聽或比較輕柔的音樂,刺激聽覺和語言中樞,使患者在這種環境中慢慢開口講話。同時護理人員也要多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給予患者語言鼓勵,使之更有信心,從而更快恢復語言功能[4]。⑤吞咽障礙護理:在康復早期,護理人員應進行咽部刺激和吞咽訓練,并且根據患者的恢復狀況逐漸加大吞咽力度,從開始的全流質飲食逐步過渡到半流質飲食,再慢慢改變飲食狀態,但該過程要根據患者的吞咽情況逐步進行,避免造成嗆咳,同時要注意做好口腔衛生工作,保持患者口腔清潔。觀察組患者采取中醫特色護理干預①中醫按摩:取印堂、神庭等穴位分別點揉推抹3次及以上,待完成后,取百會穴、水溝穴、太陽穴、印堂穴,均點揉推抹5次,再取風府穴、風池穴點揉推抹3次;待按摩結束后,采取腹部按摩,先以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10次,再取關元穴、氣海穴、膻中穴、神闕穴分別按摩5次,然后,取三陰交穴、內關穴、太沖穴、太溪穴分別點拿3次,隔日進行1次[5,6]。②針灸:取足三里穴、合谷穴、太沖穴、曲池穴、三陰交穴、血海穴以及豐隆穴,平補平瀉,進針后留置25~30min,1次/d。對于目合口張、大小便失禁者加以神闕穴、百會穴艾灸,對于語言功能障礙者加以通里穴、啞門穴艾灸。1.3觀察指標①采用高級中樞損傷嚴重程度量表(MESSS)評估2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水平,內容主要包括意識、指令、強烈局部刺激、水平凝視功能、面癱、語言、上肢肌力共7個方面,總分值為0~45分,其中0~15分代表神經功能輕度受損,16~30分代表神經功能中度受損,31~45分代表神經功能重度受損。②采用Barthel指數(BI)評估2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進食、穿脫衣物、行走、轉移、上廁所、洗澡、上下樓、修飾、大小便控制,分值為0~100分,其中95~100分代表正常,80~94分代表輕度殘疾,55~79分代表中度殘疾,25~54分代表重度殘疾,<25分代表極度嚴重殘疾。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MESSS評分干預前,2組MESS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MES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BI評分干預前,2組BI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BI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相關數據表明[7],高血壓腦出血的患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于采用保守治療無效者可進行手術治療,且早期手術治療可改善病情,解除神經壓迫,并提高患者的神經功能[8,9]。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其在醫學領域上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具有傷口小、出血少等優勢,術后患者的存活率也在不斷提高。然而,微創術后患者仍會出現諸多并發癥,其對復發率和致殘率的控制也不夠理想,影響預后。因此,臨床主張給予患者合理的護理干預,但常規護理干預缺乏工作連貫性、整體性,導致患者的護理依從性較差,效果不理想。手術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多會存在血液殘留,導致腦水腫無法及時消退,從而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繼發性神經損傷。在中醫學中,高血壓腦出血是氣血逆亂,使絡破血溢于腦脈之外造成,在中醫理論中,高血壓腦出血為“中風”范疇,并認為氣、風、虛、痰、血、火等為發病的重要病機,而從本虛標實入手,疾病又可分為氣虛血瘀、腦絡瘀阻型,因此,中醫護理干預中以補氣化瘀、活血生新作為主要原則[10]。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的MES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BI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特色護理可以有效促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功能的恢復,同時能夠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通過中醫按摩,可達到安神鎮靜、醒腦開竅的作用[7]。按摩印堂穴能夠提神醒腦、通利頭目;按摩神庭穴有安神定志、醒腦開竅、調和陰陽之功效;按摩百會穴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于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按摩水溝穴有開竅清熱,寧神志,利腰脊,解痙通脈,調和陰陽的作用,歷來被作為急救首選要穴應用;按摩太陽穴有緩解疲勞、醒神醒腦的作用;按摩太沖穴可以起到疏肝解郁、調理肝臟以及舒緩情緒的作用;按摩太溪穴有滋陰補腎,強筋健骨,舒筋通絡的作用;按摩風府穴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使氣血運行,恢復功能;按摩風池穴有利于緩解頭暈目眩、目赤腫痛、視物模糊、口眼歪斜等癥狀。因此中醫穴位按摩具有健脾養心、疏肝解郁的功效,同時疏通心臟與腎臟有助于調節機體內部循環,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促進術后康復。針灸的作用:針刺足三里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等作用;針刺合谷穴能夠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針刺太沖穴能夠平肝泄熱、活血化瘀、解郁止痛;針刺三陰交穴能健脾理血、補腎平肝、活血祛風。艾灸神闕穴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升清降濁、健脾和胃、調理沖任、溫補下元、通調三焦、利水消腫等;艾灸通里穴能緩解治療頭暈目眩、咽喉腫痛、舌強不語;艾灸啞門穴可以散風,清神志,疏通經絡。由此可見,針灸可刺激受壓神經,加速機體血液循環,同時可以促進血腫吸收,達到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功效?,F代醫學研究證實[11,12],按摩與針灸的干預可有效刺激休眠的神經元,促使其發揮代償作用,并重塑神經功能,從而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促進預后。此外,按摩與針灸干預中,通過刺激穴位,達到活血養血的目的,祛除血瘀,從而緩解神經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預后。綜上所述,中醫特色護理可以有效促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功能恢復,同時能夠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