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08:34: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風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風俗

淺談乞巧風俗的傳承

本文作者:余永紅工作單位: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

乞巧風俗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且流傳廣泛,這與中華民族悠久、發達的農耕文化有關。和目前國內其它地區零星流傳的乞巧風俗相比,隴南北部的乞巧風俗規模更盛大,議程更完整,文化內涵更豐富,也更具有乞巧文化的原生態性,這也與隴南北部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相關。中華民族是歷史悠久的農耕民族,而隴南北部地區也是古代農耕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從隴南北部西漢水上游一帶豐富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可知,這一帶很早就進入周秦文化融合后發達的農耕文明。農耕文化發達的標志就是“牛耕”和“女織”的發明與興起,從隴南當地目前流傳的“乞巧歌”內容可知,乞巧風俗與“牛郎織女”傳說密切相關,乞巧風俗中敬拜的唯一神靈“巧娘娘”就是織女,而“牛郎織女”故事也正是男耕女織型農耕文化的索引,所以乞巧文化也是農耕文化高度發達的產物。趙逵夫先生指出,“牛郎織女”傳說中的主人公“織女”源自秦人始祖“女修”,“牛郎”則來源于周先民中發明了牛耕的“叔均”,而天漢(銀河)、牽牛星、織女星正是當地先民們仰觀俯察,以漢水之名稱銀河系為“天漢”,以牽牛、織女命名其兩側星座的結果,[2]這也是“牛郎織女”故事的起點。織布技術和牛耕技術的發明與完善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具有重大意義,尤其牛耕的發明對農耕社會生產生活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因而產生了古代西漢水上游先民對叔均和女修的紀念與崇拜,隨以“牽牛”、“織女”來命名天漢兩邊的星座,上古時期以人名命名星座皆為部族始祖或杰出人物。[3]對女織和農耕的崇拜,顯然是隨著農耕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而產生的,因此,叔均和女修作為“男耕女織”型農耕文化的始祖,不僅成為上古時代西漢水上游先民們崇拜的偶像,也為以后“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礎。由此可知,最初的天漢、牽牛星、織女星具有原始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痕跡,之后隨著農耕型封建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男耕女織”型農耕經濟和文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模式,也是維系社會和諧的主體文化,并且伴隨著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平等現象,才衍生為以向往自由愛情為主題的“牛郎織女”故事傳說。乞巧顧名思義就是“乞討靈巧”,但從其發生、發展、傳承現狀綜合考察,其中包含了具有原始宗教意義的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和以農耕文化為內核的女織崇拜等綜合文化含義。一種民間風俗,在其成熟之前,一定存在相應的早期形態,乞巧風俗的早期形態可能與秦先民對其始祖女修的崇拜有關,從女修作為秦先民母性始祖來考察,早期崇拜的內在含義也可能包含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文化因素。這種崇拜因素在后來的乞巧活動中依然流傳,有學者認為,早期的乞巧活動也與生殖崇拜相關,乞巧活動中的“巧果”就是“多子”的象征。[4]隴南當地乞巧風俗中的崇拜對象稱為“巧娘娘”,而不直稱“織女”,“娘娘”是當地對母性神靈的習慣稱呼,例如“王母娘娘”、“送生娘娘”等,至于乞巧歌中的“牛郎織女”內容以及將巧娘娘與織女融而為一的現象,應是后來“牛郎織女”傳說形成并廣泛流傳以后,對乞巧風俗的豐富和發展。所以正如“牛郎織女”故事的形成與發展一樣,乞巧風俗也經歷了原始祖先崇拜與“牛郎織女”神話傳說逐漸融合的過程。因此,祖先崇拜與生殖崇拜,應是乞巧風俗的初始階段,具有更為深遠的原始宗教文化含義。隨著封建社會生產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完善,男女社會地位與勞動分工逐漸明確,以儒家倫理文化為核心的封建統治對人性進行了必要的規范,向往婚姻自由隨成為整個封建社會婦女的心聲,所以,“牛郎織女”傳說的產生,也是男耕女織、男尊女卑型封建社會文化的必然產物,天漢及其兩邊的牽牛星、織女星在外在形式和意象方面,與受封建制度阻隔的男女形成一種相對應的異質同構模式,進一步促成了“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與完善。同時婦女作為這一結構中的弱勢群體,受人尊重的德行除了美貌、溫柔善良以外,還有心靈手巧、能織善繡,所以,中國古代婦女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是以織繡為主要內容的“女紅”文化,女人的聰明才智主要體現在織繡技巧方面,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聰明靈巧,就是女人一生的主要追求和愿望,因此通過向母性神靈“巧娘娘”祈求,讓自己靈巧的乞巧活動便得以長期流傳。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乞巧活動中遠古時代祖先崇拜的痕跡逐漸淡化,生殖崇拜的文化因素更為隱晦,“女織”隨成為乞巧風俗的主要文化含義。從隴南當地乞巧文化的內涵與乞巧儀式綜合考察,雖然也不排除包含生殖崇拜在內的男女愛情因素,但“女紅”文化才是主體內容,乞巧歌的每一唱段后面,都要唱“巧娘娘、下凡來,給我教針教線來”。中國封建社會的婦女沒有向男子直接表達愛情的文化環境,她們更多地通過精湛的織繡技藝和精美的織繡品,間接地表達對心上人深厚真摯的感情,所以乞巧風俗中的愛情因素雖然隱晦,但確是客觀存在的。綜上所述,與“牛郎織女”傳說密切關聯的乞巧風俗其實是伴隨男耕女織型農耕社會的產生而產生,并隨著農耕型封建社會文化的發展而發展的,也折射出乞巧文化由原始宗教文化向農耕文化的過渡,并最終以封建農耕文化定格的發展軌跡。中國古代以農耕經濟為主要形式的封建社會文化形成了乞巧風俗的文化基礎,也構筑了乞巧風俗的文化生態,這種文化生態又一直維系著乞巧風俗的世代傳承。

文化生態的形成,與一定時代的經濟基礎具有內在的本質聯系,是文化系統內部以及自然環境、經濟基礎之間相互作用、構筑起來的有機整體。所以中國古代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是延續和傳承乞巧民俗文化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古代社會雖然也存在城鄉之間的差別,但農村和城市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維系其生產生活的基礎都是農耕經濟,歷代統治者都把“農桑”和“耕織”定為“本業”,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5]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耕作儀式,男耕女織型農耕文化也是中國古代城市文化的主體,宮廷以及上層社會婦女接受的教育與從事的勞動也主要是“女紅”文化與織繡活動,所以城市與農村的文化在本質上是一體的。乞巧風俗作為中國傳統民俗文化,過去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都十分流行,漢魏時期的宮廷婦女就流行乞巧風俗,但較為古樸,到唐宋時期已發展為盛極一時的節日,吳自牧《夢梁錄》卷四《七夕》云:“其日晚晡時,侵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富貴之家,于高樓危榭安排筵會,以尚節序。”在東京,富貴人家也是在自己的庭院內搭起華麗奢靡的“乞巧樓”,“鋪陳磨喝樂、花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民間則搭“乞巧棚”,以五色彩紙裝飾,稱為“仙樓”,上刻牛郎、織女及王母等仙人像以祭拜乞巧。[6](P642)明清以后直至近代,乞巧風俗主要流傳于民間,但清代宮廷婦女仍有乞巧風俗。概括起來,古代乞巧風俗的內容主要有穿七孔針、供巧果、丟巧針以及其它祭祀活動等,都緊緊圍繞乞巧的主題。中國是農業大國,上世紀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社會現代化工業發展速度相對緩慢,農業依然是經濟的主體,尤其在廣大農村地區,農業不但是經濟主體,而且生產方式與古代相比沒有本質的變化,這種經濟模式使得一些古樸的民俗文化長期流傳。另外城市與鄉村、東部沿海與西部山區之間存在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前者深受西方文化和現代科技文明的影響,后者則更多保留了一些原始古老的民俗文化。隴南作為西部貧困地區之一,現代化發展速度更為緩慢,工業發展滯后,農業依然是當地經濟的絕對主體,直至上世紀80年代以前,隴南的廣大地區基本延續著傳統的耕作方式,這種傳統農耕社會的文化生態仍然得以維系。所以,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隴南乞巧風俗依然延續了古樸的傳統形式,活動的時間為農歷六月晦日晚至七月七日晚,活動的內容包括設置神壇供奉巧娘娘紙偶像、迎巧娘娘、編唱乞巧歌、生巧芽、交神、迎水神、會餐、丟巧芽照花瓣、送巧娘娘等,表演的主要形式是姑娘們手拉手并前后擺動著唱乞巧歌,還有包含一定迷信色彩的“跳麻姐姐”(跳神)以及其它祭祀活動等,傳遞出乞巧民俗文化的原生態性。另外當時的一些乞巧歌也傳達出一種傳統、淳樸的地域文化特色。改革開放以后,農民從緊張的生產運動、政治運動中解脫出來,生活相對富裕,為乞巧民俗規模的擴大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雖然乞巧民俗活動的基本內容沒有太多變化,但隨著生活的相對富足以及物質的相對豐富,乞巧活動的節前準備比以前充分,視覺元素比以前豐富多彩,場面比以前盛大,真正成為民間少女的盛大節日。另外一些經典的戲劇電影在農村廣泛流傳,這些經典戲劇電影將古老的民間傳說搬上銀幕,使這些傳統民間文化成為新的經典,并深深影響了隴南民間乞巧風俗的表演節目,例如《天仙配》、《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等戲劇電影中的精彩唱段,也成為乞巧風俗中的表演節目;服飾方面也更為講究,模仿古裝戲劇裝飾。過去乞巧中的交神活動祭祀的因素突出,村與村之間進行相互敬拜巧娘娘的活動,形式相對單純;80年代以來的交神活動,像當地民間社火一樣,已發展為村與村之間的民間乞巧文藝互演。每年農歷七月一日至七日間,隴南北部地區的農村、街道,到處洋溢著七夕的節日氣息。90年代以后,隨著通訊媒介的發展,一些現代流行歌曲和舞蹈也進入乞巧活動中,體現出較強的時代感,但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乞巧風俗的傳統文化意蘊。進入90年代末期以后,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隴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城市文化和科技文明不斷進入農村,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對乞巧文化生態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和影響。具體表現在:女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已完全脫離了“女紅”文化,以接受正規的現代學校教育為主,平時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文化課程學習,無暇顧及具有民俗文化意味的乞巧活動;另一部分農村女孩子則大量進入大城市打工,以改善家庭經濟狀況為主,因此乞巧風俗也逐漸趨于衰落。盡管如此,作為目前全國唯一流傳完整的七夕節民間風俗,隴南的乞巧節已經引起了國家和政府文化部門的高度重視,2006年3月,西和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同時“西和縣乞巧節”已被確定為甘肅省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以來,西和縣已舉辦了三屆“乞巧民俗文化節”,產生了極其廣泛的影響,對傳播乞巧民俗和乞巧文化產生了積極的意義。但從保護和傳承乞巧民俗文化的角度來看,還缺乏必要的內在因素,尤其是缺乏文化生態保護的整體意識。

乞巧文化生態的保護與構建,應建立整體文化生態保護觀念,不能單純地以保護乞巧民俗文化為方式。文化生態既包括民俗文化與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之間的關系,也包括民俗文化之間相互關聯、有機融合的整體關系。[7]農耕文化是由眾多廣譜性文化諸要素構成,其中不僅有組成這種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文化、畜牧文化等主要文化元素,而且有陶文化、居住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精神文化等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派生性文化,[8]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文化網絡,也形成了一種生生不息的文化循環鏈條,乞巧民俗文化是這個系統中的精神文化部分,所以在保護和傳承方面應從宏觀的、整體的大文化觀念入手。而隴南當地的文化部門對乞巧民俗文化的保護,除了每年舉辦具有商業氣息的“乞巧民俗文化節”以外,主要從傳承人的發掘與培養方面開展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理想。因此,保護乞巧民俗文化,應將有關與農耕文化相關的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結合起來進行。例如在新農村建設中,應注重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與傳統民居的保護,建筑與村落本身就是農村自然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村落布局、民居風格中包含著深厚的農耕民俗文化含義,以傳統民俗文化及其觀念構建的民居建筑群落所形成的自然村落,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的一種和諧觀,是一種有機整體,有其科學合理的生態價值。同時,這種自然優美的村落生態,又是生成和維系包括乞巧民俗文化在內的傳統民俗事象的自然基礎。現代一些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的新村落,片面追求整齊劃一,一律為樣式單調的鋼筋水泥平頂房,不僅喪失了建筑中的民族文化傳統,并且以浪費大片的良田耕地面積為代價,也給農村的自然生態形成破壞,從而也對傳統民俗文化生態形成巨大沖擊。此外,還應充分挖掘其它傳統民間藝術和文化,進行系統的搜集、整理、研究、宣傳,尤其應注重傳統的“女紅”文化的挖掘與保護,乞巧的主題是“女紅”文化,所以與其相關的織繡技術與作品就成為保護乞巧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包含的服飾文化、婚姻文化、美術文化等是乞巧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因素。由于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織繡技術在農村已衰微,不僅一些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織繡作品在農村基本消失,過去一些精美的傳統刺繡品,如出脫帽、裹肚子、纏腰子、枕頭頂、繡花鞋、荷包、襪底等不僅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也是重要的民間藝術品,造型和色彩中包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而且傳統織繡技藝面臨斷代,目前隴南地域內只有極少數農村中老年婦女能從事傳統刺繡活動,而傳統的織布技藝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織布機、紡線車等相關的設備已經成為地方民俗文化博物觀的展品。在目前的乞巧活動中,傳統“女織”文化意蘊淡薄,一些當代流行歌舞成為表演的主體,除了節日仍然稱為“乞巧節”以外,其主題文化正在喪失。我們不是要求當地人們要回到過去純粹的農耕時代,而是指出在文化生態保護方面要建立整體和全局意識,要將乞巧文化保護與充分認識和挖掘當地的其它民間文化藝術有機結合起來,尤其是傳統的織繡文化。筆者在考察研究隴南民間美術的過程中,發現地方文化部門對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一些具有民俗文化博物館性質的地方“文化大院”,在收集種類的全面性、陳列布置的科學性方面還有很大差距,整體構思方面更缺乏文化意識,因而使其淪為地方文化部門工作政績的標志和行政官員觀光的場所之一。隴南北部的乞巧民俗雖然是目前國內唯一流傳完整的乞巧民俗文化,但在經濟和文化全球化、工業文明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其內在的核心文化含義已逐漸流失,作為國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其進行有效、科學的保護也刻不容緩。目前國家十分重視傳統民族文化保護,提出富有文化戰略意義的“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重要思想,這對包括乞巧民俗文化在內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和藝術的有效保護,是一個良好的契機。所以,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的基本精神和科學實質,是地方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有效保護地方民族、民俗文化藝術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隴南乞巧民俗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關鍵所在,尤其在保護意識方面,更要建立全面的、整體的生態文化觀,才能從本質上達到有效保護的目的。

查看全文

博茨瓦納風俗

多數部族保持民族部落制殘余。以畜牧業為主,傍水而居,形成大的村落。有些部族保有母系時代痕跡,夫從妻居;亦有一夫多妻之俗。人們以牛的多寡為財富多少的標志。全國80%的人從事養牛業,高級官員也購牛作為財富儲存的方式。各種節日慶典都要殺牛慶祝,設“百牛宴”,是原始游牧部落慶祝新酋長就任

的舊俗。

每年7月的評牛博覽會是博茨瓦納最熱鬧的節日。男婦婚嫁,周末生活也都離不開牛。

查看全文

緬甸的風俗禮儀

緬甸聯邦簡稱緬甸,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西部。面積67.65萬平方公里。人口4030萬,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它是一個著名的佛教國家,有寺院2萬多座,佛塔10萬多座,素有“佛塔之國”之稱。首都仰光(Rangoon),意即“戰爭己經平息”。貨幣緬元Kyat。

中緬兩國人民自古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緬甸人常用“胞波”親切地稱中國人民。位于我國云南西部的景頗族和位于緬甸北部的克欽族,本屬同一民族,兩國人民友好往來,至少已有2000多年。緬甸是最早與我國建交的國家之一,建交日期是1950年6月8日。

緬甸是世界上大米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柚木等木材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資,其他農產品還有甘蔗、花生、豆類、芝麻等。

緬甸是宗教意識很濃的國家。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紗、手持黑傘的僧侶,全國僧侶有10幾萬,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萬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個是和尚,佛教徒中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以后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力,出家的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出家時間,在以前最短為一年,現在已縮短為7夭。也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為僧。出家手續十分簡便。因此,在緬甸有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的說法。

和尚在緬甸普遍受人尊敬。每天天一亮他們就出去化緣,人們都很樂意給予布施,有的還惟恐布施不及時、不周到;也有人早早就把飯萊做好,到家門口來恭候和尚來化緣,也有的人家甚至常年負責數名和尚的飯食。在農村,當人們見到和尚(特別是法師)時,都要就地跪拜,和尚出門乘坐車船,旁邊的人都會自動起身讓座,買票時,不是把錢直接交給售票員,而是把錢包打開,由售票員自己來取。和尚們摒棄一切雜念,苦行修道,認為這是達到幸福境界的唯一途徑。他仍有許多禁忌,對婦女不能直視,即使是稍微觸及一下女人的衣裳,也會認為使苦心孤詣的修行化為烏有。和尚不準殺生,但可以吃肉。男子在出家期間不能娶妻,要想結婚必須在還俗之后。緬甸信佛教的善男信女們朝拜佛像時不是燒香,而是奉獻鮮花。每個家中均供奉有佛像,奉獻的鮮花天天要換因此使得緬甸鮮花行業生意興隆。

過去,到緬甸人家里作客,都要進門脫鞋,現在這種習俗已漸有改變。進入佛塔或寺廟時,任何人都要脫鞋,就是國家元首也不能例外,否則被視為對佛的最大不敬,有時還可能要招來麻煩。緬甸人對佛極度虔誠。平時,即使天氣炎熱山路崎嶇,赤腳拜佛的人仍絡繹不絕。過去到緬甸人對牛無限崇拜,敬若神明。對“神牛”不準鞭打、役使,更不可宰殺。“神牛”無論走到哪里,人們都會拿出最好的食物奉獻給它。在路上或鬧市中如遇上“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暫時回避。逢年過節,緬甸人要舉行敬牛儀式。

查看全文

清明節插柳的風俗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詩經.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幾日?有幾種說法。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稱寒食節,這樣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詩云:“初過寒食一百六”,認為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清明節與冬至本身所處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異。因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又往往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分了。

清明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打馬球,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活動隨著歲月的賡續交替,社會的嬗遞變化,有的習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遺留至今并賦予了新的內容。

查看全文

以色列周末風俗

以色列的周末極有特色。其中以一種名為"Cholent"的安息日燉品最具代表性。根據以色列的法律條文規定:在安息日那天是不允許工作的。因此,猶太廚師們便發明了一種需長時間燉煮的菜肴。他們將一瓦罐的肉、菜豆或兵豆以及胡蘿卜和土豆放在爐內用慢火燒煮,從星期五開始,一直要慢慢燉燒到星期六中午午餐時間。這種烹飪方法能使家庭主婦得以忙中偷閑,而到了冬季則更為流行與普遍。

每到星期五的下午,由于有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都在那日準備各自的"Cholent",因此該國的日用電量要提高20%。

除了安息日燉品這種風俗特色,在以色列,星期五這一天還是大批士兵回家的時間。為了使軍隊生活適合所有國民,因此無論是宗教和非宗教軍人,只要不處于安全防衛第一線,都可以在安息日那一天休息。那天,媽媽們便忙碌起來,洗衣業也開始嚴陣以待,因為士兵們帶著一大袋臟衣服回家了。

由于星期五工作時間的縮短,所有商店在下午就早早地關了門,并且還會在安息日歇業一天。大街上人們步伐漸漸加快,因為他們必須趕在商店關門之前購置好周末所需物品,其中鮮花和食物是必不可少的。以色列人會為安息日購置許多鮮花,使得每個周末猶如母親節一般隆重。

如果說在周末,起居室的咖啡臺上缺少一迭報紙,那幺這個周末可以說是不完整的。這不僅是因為以色列人熱衷于購買各類報刊,從中尋找用來作為茶余飯后閑聊的話題,更主要的是因為該國號召全國六百萬國民共同支持各類日刊、周刊和雜志的銷售。

去電影院看電影,或去咖啡廳與朋友聊天,或參加各色的晚會,都是非常流行的周末娛樂活動。除此以外,在以色列還有一種更為獨特的風俗。在每星期五晚上,結隊的夫婦們(通常為三對夫婦一組)會在某個家庭中聚會,共度周末。聚會通常在每星期五的晚上10時至11時開始,這樣就可以使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先回家與家人團聚,以及閱讀報紙和雜志。

查看全文

舊上海除夕夜的守歲風俗

除夕的夜飯,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辭別舊歲的重要時刻,又是具有祈望將來,迎接新年的特殊意義,當全家老少合歡團聚,共進年夜飯的時候,其樂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細說。在上海的風俗中,年夜飯這頓豐宴,同樣很隆重。席面上魚肉珍饈,花色繁多。糖臘銀絲芥和炒塌科菜,那是上海地區的特產,年夜飯除了魚肉海味,要算這種特色風味菜最為引人胃納了。

年夜飯的萊肴,上海人很講究好名堂。有錢人家吃魚吃肉,“年年有余”;還吃那種讀來和“發財”諧音的發萊。一般人家年夜飯席上,發芽豆和黃豆芽總是有的,因為這象征著升和發,十分吉祥如意。果類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語說:“除夕吃紅柑,一年四季保平安。”還要吃些芋頭即芋艿,上海人有諺語說是:“除夕吃芋頭;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為豌豆又名安樂菜,和長生果之類,同樣都是很吉利的名稱。至于上海舊俗說是除夕吃飯時不宜淘湯,傳為淘了湯吃飯的話,第二年外出辦事或旅行,會要遭到雨淋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

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飯之后,飯萊雖撤去,但守歲酒和果品之類卻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關于守歲酒,唐人詩中有首《守歲》,有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有說為董思恭所作,暫不管作者是誰,那詩表達了一年又將伊始的辭舊迎新之情,則無疑的:“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守歲酒相陪伴的是舊時上海守歲的風俗。吃過年夜飯后,不能睡覺,大人小孩都要守歲。過去傳說是老天爺在此夜會打開天門,將金銀財寶撒往人間。其實,這反映了人們希望能過富裕生活的心理。同時,守歲的習俗作為對于勞累了一年的慰藉,和更新明年計劃的奠基,也是滿有意義的。

守歲,上海人家家點起紅蠟燭,香爐里插著一大把香。等到燭與香燃畢之時,也就已經會是五更雞啼了。人們挫在守歲桌旁,看大紅蠟燭的燭芯結出各種模樣,名之為“如意”等吉祥的稱呼,表示對年歲的況賀。小孩則有所謂“提燈會”,拿著各色兔子燈和點燃的小蠟燭,跑來跑去地玩。各家守歲時于屋中高燃的銀燭,名為“守歲燭”。守歲燭在各處各屋都須普遍點燃,過去上海人叫這為“照虛耗”。在農村里,除夕還在田間點亮燭炬,或者用長竹竿縛著稻草燃照田地,這稱做“照田蠶”。至于窮苦農婦,除夕還在忙忙碌碌地做著家務或生計。正如有首竹枝詞所寫到的:“鑼鼓年除夜鬧街,照田蠶燭列村排。抱兒有個貧家婦,此夕還忙手做鞋。”

舊俗在除夕子夜時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從天上接回家來。屆時,家里男主人換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燭于灶前,祭祀儀有如送灶日那樣。接灶完畢,家中主人親自關上大門,門上貼有“封門大吉”的紅紙。這時實際上已是年夜結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數人都是守歲終夜達旦的,至多是坐在守歲桌旁打個盹而已。當然,事實上由于年夜飯吃得遲,加上心緒激動,守歲之時并不會覺得很長,有吃有喝,有說有笑的,更不會感到有什么寂寞的。“封門大吉”之后,待到拂曉雞鳴時,換貼“開門大吉”紅紙,家家趕緊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響聲此起彼伏,連續不斷,宣告新的一年開始了!

查看全文

巴基斯坦風俗禮儀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TheislamicReptiblicofPakistan),簡解巴基斯坦,位于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面積79.6萬平方公里。人口1,103億,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首都伊斯蘭堡。1951年6月21日與我國建交。

巴基斯坦是穆斯林世界中伊斯蘭教最盛行的國家之一,絕大部分人都信奉伊斯蘭數,居民的生活習俗和飲食起居都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伊斯蘭教為國教。全國到處都是清真寺,其中以古城拉合爾的巴德夏希清真寺最著名,其規模宏大,建筑雄偉,是皈依伊斯蘭教的蒙古族后裔巴布爾建立的莫臥爾王朝(公元1526一1858年)的建筑杰作。當時,莫臥爾王朝統治了次大陸,為穆斯林盛世時期,而伊斯蘭教傳入次大陸則始于公元711年。在巴基斯坦絕對禁止飲酒。在飯店里或商店里買不到任何酒,就連啤酒也是見不到的,酗酒鬧事更是沒有。

巴基斯但人很注重禮節,彼此見面時必須先要說:“阿斯蘭姆阿萊古姆”,意即“真主保佑”。若久別重逢時,還常以擁抱為禮,他們的擁抱禮很獨特,雙方通常要頭靠左邊擁抱一次,再靠右邊擁拇一次,再靠左邊一次,如此三遍,毫不馬虎。對久別相逢的摯友、貴賓或親人,他們通常還給對方戴上花環。花環有的由鮮花制作,香氣撲鼻;有的全由金箔或銀箔編成,掛在胸前,閃爍生輝。見面時多以握手為禮,但男子見了女子不能握手,除非女子主動伸手,方可相握,也不要在公共場所碰到女人身體。對巴基斯坦人要稱呼姓,并加上對方的頭銜。通用烏爾都語,英語為官方語言。

在巴基斯坦,按宗教信仰把穆斯林稱作“多數民族”,而把占人口3%的印度教徙、基督教徒等稱為“少數民族”。在巴基斯但,音樂也是為伊斯蘭教服務的,各地部有大大小小的專業隊伍,名叫“嘎瓦里”,以獨唱、對唱、領唱并襯以伴唱的形式謳歌“真主”和先知先圣。巴基斯坦人禁止吃豬肉,他們喜歡牛肉、羊肉和雞鴨。一般不抽煙,不喝酒,不讓女性見客人,吃飯時只邀請男客而不請其夫人,即使你請了巴基斯但人和他的夫人吃飯,他的夫人也常常不參加。他們更不喜歡讓女性就業。女性也很少會在街上行走,因而,購物也大都是男人辦的事,很多傳統食品是用手抓食,但須注意,只能用右手。從外表看來,這里真有一種“男人國”的感覺。青年的婚事都由雙方父母作主,而且在結婚前男女雙方是不能見面的。甚至,婚禮的宴席,也是男女分開的。

而且,男賓客和女賓客的入口,也各自分立,而成為男賓客圍著新郎,女賓客圍著新娘的狀態。因此,男賓客根本就看不到新娘,女賓客也見不到新郎。至于商業宴請,則自然地變成清一色的男性了。不過,也有例外,留學歐美,或慣于和歐美商人交際的高級商人,或娶了白人為妻的高級商人等舉行的宴請,就可以看到婦女了。所以,在從事商業接觸時,必須了解這種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否則,難保不會因為芝麻小事,刺傷了對方的自尊心,而妨礙商務活動。處于管理部門的人,多是生長在上流社會的人,以留學歐美的居多。商業活動的對象,主要是處于經理職位以上的人。處于經理職位以下的人一般是不能作肯定的答復的。商談是不可以用電話的,必須親自訪問對方,促膝而談,才能有所進展,更須注意的是,口說無憑,因此,任何約定,都必須作成書面的字據。因為依照他們的習慣,連結婚時,都要訂立契約,收取離婚保證金的。為了確定責任,留個書面證據十分重要。

在巴基斯坦,一般流行鮮明的色彩,其中以翡翠綠為最盛,巴基斯坦國旗由翡翠綠色、白色構成,上面綴有五角星和新月。1964年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白色象征和平,綠色象征繁榮,新月代表進步,五角星表示光明。在巴基斯坦,黃色會引起宗教界及某些政治性的嫌惡,因為婆羅門教僧侶們所穿的長袍(禮服)是黃色。居民視黑色為消極,綠色。銀色、金色及鮮艷的顏色倍受當地人們的歡迎。

查看全文

談論貨郎風俗畫藝術魄力

風俗畫是一種獨特的中國繪畫藝術形式,所描繪的是人們的日常社會生活。南宋時期的貨郎畫就像一盞明燈,為南宋的繪畫史增添了幾分亮色,它在繪畫題材和技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創新。南宋貨郎風俗畫畫面中日常生活氣息濃郁,畫風淳樸親切,因此,分析南宋貨郎風俗畫對于我們在繪畫技法研究、藝術創作以及研究繪畫史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背景以及興盛原因

南宋持續和繼承了北宋的發展,不僅在經濟、社會等方面取得了進一步發展,在文化領域也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中國美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繁榮發展階段,對后世美術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南宋的貨郎風俗畫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1.科舉制度改革。南宋統治者不僅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措施重塑中央集權體系與君王的權威,實施強干弱枝的國策,更積極推崇文治,重文輕武。宋代實施科舉改革制度,使得許多出身貧寒的文人才士通過科考而進入了上流社會,大眾開始逐漸接受生活化、世俗化的審美標準。

2.經濟的高度繁榮。經濟的繁榮使畫家們的作品開始流入市場,以供人們滿足精神上的需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文化生活開始變得豐富起來,許多平民階層也開始欣賞并且購買繪畫作品,欣賞繪畫藝術不再只是上流社會的專利。許多畫家為了生計,開始描繪符合當時人們審美特點的社會風俗畫,反映民間平凡與生動的社會生活風俗畫便逐漸開始流行起來。

3.宋代成立了畫院、畫學,壯大發展了畫家隊伍,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風俗畫畫家。不同地區和不同畫派之間的畫家在畫院里互相交流學習,使得南宋貨郎風俗畫得到進一步發展。宋代畫家們的社會地位也步入歷史最高點,許多民間畫工得到了尊崇,他們創作出了許多表現社會生活和世俗生活的優秀作品。

查看全文

山西日常飲食風俗

飲食習慣三餐膳食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煙醬醋茶”,全是有關吃喝的,雅些稱“飲食”。悠悠萬事,惟此為大,不可須臾離也。不獨凡人,圣人也是如此,有言為證:“食、色,性也。”不獨國人,老外也如此,費爾巴哈說:“心中有情,腦中有思,必先腹中有物。”

位于黃河懷抱里的山西,由于自然的、社會的多種歷史因素,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定位,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凝固,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山西飲食文化也有著自己的一定特色。

山西人的飲食風俗,有著濃郁的黃土高原氣息和傳統的生活特色,大范圍屬“北方型”。但與毗鄰的河北、陜西、內蒙、河南諸省區相比,既有相通的民族性,又有其獨特的地區性。

嗜好面食,兼喜湯飯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飲食習慣,夸張地說,每飯幾致無面不足、無饃不飽,相沿成習,由來已久。這是在自然條件、歷史源流、相襲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糧食作物應有盡有,品種多達數十種。北中部盛產高粱、糜黍(太原以北地區呼粘者為黍子)、梁谷、莜麥、蕎麥、稻子、豆類(有豌豆、黑豆、綠豆、大豆、黃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蠶豆等十多種)、玉米、沙米等等。南部盛產小麥、玉米、谷子、稻子等。這些品種繁多的糧食,提供了豐富的食料。通過農家婦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數以千計的面食來。各種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誘人。許多農家,一日三餐皆以面食為主,或稠或稀,或干或湯,粗細搭配,粗糧細作,細糧精制,烹制技藝十分豐富。就是谷子盛產區的農家,以米為粥或撈飯,也要搭配拌湯、湯面之類的面食。湯面中熗入油,或放蔥花,或加香椿嫩芽。這種粗茶淡飯,既能滿足人們的口腹,又有濃郁的黃土高原農家氣息,使人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晉中平川地區,農家的午餐幾乎都以面條、面片等面食為主,或剔或揪,或搟或壓,或撥或擦,造型各有特色。面條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有粗有細;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軟有硬,看了真使人眼花繚亂,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國。各種各樣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澆頭、佐料,聞一聞濃香四溢,吃一吃風味別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種美的享受。生活條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講究一個月內不重樣;普通農家吃雜面(高粱面摻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摻和榆皮面都稱“雜面”)每天也要變個花樣。北部地區的黃米面糕和莜面栲栳,南部地區的白面饃,無論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當然,山西面食為人所賞識的還得數剔尖、拉面、刀撥面、刀削面,號稱“山西四大名面”。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特別是在晉中平川,幾乎每個農家婦女都可以剔一手相當講究的剔尖。雜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細如一,長短一致;白面剔尖可長可短,可粗可細。粗者空心柔軟,細者心實滑利。拉面,農家婦女以“小把拉面”見長,可拉成寬和窄、圓和扁、粗與細乃至三棱等多種造型。就是這么單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資匱乏的舊社會),在勤勞智慧的農家婦女手里,竟變得如此多姿多味!通過煮、蒸、炸、烤諸手段,把單調繁瑣的家務,變成了詩化的勞動,或勞動的詩化,讓你從心底贊嘆:這些黃土坡的婆姨們!

查看全文

風俗和社交禮儀

一、尊重各國風俗習慣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由于不同的歷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禮節。例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在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有些佛教徒不吃葷;印度教徒不吃牛肉;某些國家如印度,印尼,馬里,阿拉伯國家等,不能用左手與他人接觸或用左手傳遞東西;在佛教國家不能隨便摸小孩頭頂;天主教徒忌諱十三這個數字。尤其是十三日星期五,遇上這種日子,一般不舉行宴請活動;使用筷子進食的東方國家,用餐時不可用一雙筷子來回傳遞,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飯碗中間;東南亞一些國家忌諱坐著蹺大腿;伊朗稱好不伸大拇指;保加利亞、尼泊爾等一些國家搖頭表示稱贊,點頭表示不同意,等等。阿拉伯國家婦女比較守舊,到人家家里作客不要問女主人身體如何;對日本人送禮要注意花式,綠色被視為不吉祥,荷花是祭奠用的,禮品上不要有狐貍的圖案,因為這種動物狡猾,貪婪。不要把菜湯和飯拌在一起吃,因為這是喂貓的方式。在婚禮上忌用離開、重復、多次等字眼,在喜慶場合忌用去、舊、壞了、完了等字眼。若不注意這些風俗,會使人誤認為對他們不尊重或鬧出笑話。新到一個國家或初次參加活動,應多了解,多觀察,不懂或不會做的事,可仿效別人。

二、尊重老人和婦女

尊重老人和婦女是一種美德。在社交場合,上下樓梯,車輛和進出電梯,應該讓老人和婦女先行,主動予以照料。對同行的老人,婦女,應幫助提拿較重的物品。進出大門,主動幫助老人婦女開門,關門,幫助他們穿脫大衣外套。同桌用餐,兩旁若是老人或婦女,應主動照顧,幫助他們入離座位。

三、遵守時間,不得失約

這是極為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時間到達。過早到達會使主人因準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過久而失禮。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有禮貌地盡早通知主人,并以適當的方式表示歉意。失約是很失禮的行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