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文化常識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風俗文化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風俗文化常識

篇1

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文化常識

【元旦】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采用公歷紀元后。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于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后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這一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準備酒肉祭神,然后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游玩采蘭,以驅除邪氣。后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游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后,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后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于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后,云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篇2

冰島國家的飲食文化知識

冰島人缺乏食材,不過,在冰島也有駭人聽聞的另類小吃--臭鯊魚(Hákarl)。臭鯊魚是用和中國人做臭豆腐類似的方法做成的,人們把捕來的鯊魚埋在沙子里,經過3至6個月長時間腐爛,然后再晾干切成小方塊而成。這種小吃對很多外國游客來說,味道不敢恭維,不僅臭而且有強烈的氨水味。但是冰島的朋友說,臭鯊魚聞著臭,吃著香,很多冰島人離家萬里,仍忘不了吃臭鯊魚的美妙感覺,聽起來很像北京人談王致和臭豆腐時的情感。

Hákarl在冰島很受歡迎,做這個小吃要進行對無危害的鯊魚曬干后發酵的過程,鯊魚往往要曬4到5個月。Hákarl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叫做glerhákarl,它是紅色的,來自于鯊魚的腹部;另一部分叫做skyrhákarl,它又白又軟,來自于鯊魚的身體。

由于冰島禁止化學肥料和生長素的使用,也嚴禁肉類進口,所以,在冰島吃的都是純正的冰島肉。冰島傳統的餐桌食物是魚和羊肉,熏魚和干魚是世界聞名的特產,三文魚和熏鱒魚是味道最好的美味。

冰島人通常喜歡將黑線鱈魚清洗干凈再風干,配奶油當零食吃。在冰島還可以品嘗到世上少有的鯨魚肉,味道有點像羊肉,但鯨魚肉卻不像羊肉那么細嫩。

格陵蘭鯊魚,皮膚好似遭到侵蝕的石頭。格陵蘭鯊魚的壽命超過200歲,最深可潛到北極海冰下方600米。它們的身長超過大白鯊,可達到23英尺(約合7米),生性兇猛,會捕食北極熊。幾百年來,冰島和格陵蘭居民一直捕殺這種鯊魚。它們的皮被制成靴子,牙齒則被制成切割用的工具。格陵蘭鯊魚的肉是冰島的傳統美食,被稱之為"hakarl".

冰島國家的飲食文化常識

對于很多冰島游客來說,食物在他們的冒險旅途(冰川行走、雪地摩托、登山和騎馬)中,并不是很重要。但不斷升溫的旅游業,逐漸讓冰島的餐飲業變得異常火爆,在全球美食界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大量富人的涌入,尋求冒險的旅行者都促使當地的廚師為了迎合旅游者復雜的口味,改進了臭名昭著的發酵鯊魚和烤羊頭等本地菜。

挪威和丹麥一直是北歐地區美食的主導者,冰島則處于邊緣地位。冰島廚師 Gunnar Gislason在雷克雅未克的 Dill餐廳被認為是最好的冰島餐廳之一,他和 Kopar 餐廳的主廚 Ylfa Helgadottir 都在積極推動冰島美食。

冰島是一個水火交融的國家,Kopar 的菜式旨在讓游客能吃到冰島陸地和海洋中的美食。例如:鱈魚搭配大蒜味的奶油干酪和檸檬,把甘甜的扇貝用奶油和冰島魚子醬腌制。

在雷克雅未克最熱門的餐廳之一 Messinn,可以吃到在鐵鍋中油炸的菲力鰈魚片,再配上黃油土豆,酸豆和西紅柿;在冰島南部的四星酒店,會用平底鍋煎羊羔,配上土豆泥和豌豆醬;在雷克雅未克以東 45公里的小鎮Hveragerði 上,著名餐廳 Skyrgerðin的菜單中有冰島最古老的食物脫脂酸牛奶,可以被當作低脂版希臘酸奶。

現在,冰島美食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倫敦 Texture 餐廳、紐約 Agern 餐廳以及柏林 Dottir 餐廳菜單上,都能看出冰島食品的印記。

一個標志性事件就是 Gunnar Gislason 被任命為丹麥名廚 Claus Meyer在紐約中央車站 Agern 餐廳的廚師長。

冰島國家的飲食文化特色

以深海魚、蝦類為主

冰島人的飲食以深海魚、蝦類和牡蠣為主。我們知道,魚蛋白結構與人的蛋白結構很相似,深海魚脂肪與人腦的脂肪很接近。深海魚含有大量的DHA和EPA,人腦的60%是脂肪,大部分是DHA脂肪酸。蝦蛋白是蛋白質中的極品,彈性極好。牡蠣是含鋅最豐富的食物,而鋅參與人體200多種酶的合成。沒有鋅,就沒有酶,沒有白細胞。

看了冰島國家的飲食文化哪些的人還看:

1.安徽的飲食文化特點 安徽的特色美食

2.蚌埠飲食文化 有關蚌埠的飲食文化

3.川菜飲食文化風俗有哪些

4.中國飲食文化禮儀常識有哪些

篇3

關鍵詞:高考英語改革;問卷調查;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一、選題背景

我國目前的英語教育屬于高耗低效型,有諸多弊端。通過高考英語題型改革,原先英語聽力題后的語法單項選擇題被新題型取代,這就有可能改善目前的英語教育現狀。眾所周知,考試是通過特定的題型來測量學生能力的。考試開發的主要任務是設計題型結構,并以此來測量考生的語言能力。所以,考試題型的改革將會影響學生的語言能力。而由于傳統的英語教學受到傳統考試模式的限制,致使寫作訓練的僵化,語言思維的漢化,選擇題應答的流程化,因此改革勢在必行。

二、研究方法

針對高中英語改革目的和實施內容,項目組組員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對學生掌握和深入了解英語以及除語言本身外的知識情況做了問卷調查,分別在上海市不同區的五所市重點高中進行,并通過學生的反饋進行分析和研究。

1.問卷調查法

由于受地域及多方因素的影響,項目組選取了長寧區市三女中,黃浦區大同中學,嘉定區嘉定一中,奉賢區奉賢中學以及靜安區民立中學的高中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問卷的對象完成問卷的時間在10~20分鐘。在此次調查中,共收回問卷總數526份,其中有效問卷505份。問卷共設置16題,前8題是語法題(選擇題);后8題為文學常識題(文化背景),有7道選擇題和1道填空題。文學常識(文化背景)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很重要。對于一門語言的學習,除了要掌握其語音、語法、詞匯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使用這門語言的國家以及文化背景,而不是單純的語言本身。因此,項目組希望通過考查學生對英語語法和英語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來對英語高考改革進行研究。以下圖表是此次問卷調查的結果。

從圖1看,語法題得分情況主要集中在3分~7分,其中6分和7分的人數最多。語法一直以來都是學生考試的強項,而縱觀往年高考,失分最多的均不是語法題。而常識題得分情況主要集中在2分~5分,其中不乏憑借運氣得分的成分;而得到7分或是8分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對于UK的全稱,能寫全且拼寫完全準確的不超過20人。由此可見,現在高中生對于語法的掌握遠多于常識的掌握,而常識的掌握也是英語綜合能力體現的一部分。現階段實行的語法題改革,對于學生實際掌握英語語言的幫助并不大。限制產出題(選擇題)給考生提供一定的語言輸入和范圍,要求他們根據所讀到的內容進行回答或完成任務。拓展產出題型(填空題)給考生較為大的發揮空間,他們可以自由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目前在學校的語法考查中使用較多的是選擇回答題型。它的優點是題量大,每一題考查目標明確。但最大弱點是注重語言形式而輕視語言運用,把現實生活中的語言分解成無上下文的單句,脫離了實際。因此測試結果很難反映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在語境中使用語法知識的能力,而語法填空題型彌補了這一缺陷。語法填空題的區分度卻是高于語法選擇題,但語法形式的改革仍是換湯不換藥,換一種形式考學生語法知識對英語語言學習以及實際運用能力沒有太多實質的作用。

2.文獻研究法

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困難因素之淺析》一文中,作者耿曉云認為,每種語言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前景下存在,都具有一種文化內涵,對于成年人而言,往往已經在母語中獲得了一種思維定式,要學習第二語言,心中的抵觸排拒情緒往往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而單純地強調語法和重視語法改革不僅不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不能使學習者提起興趣。沒有背景知識的依托,單純的語言學習意義并不大。因為任何語言都反映了該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同時也蘊含著該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只有讓第二語學習者了解了歷史文化背景,才能使其逐漸消除心中的抵觸排拒情緒,從而高效地學習第二語言。

因社會文化差異產生的文化障礙對第二語言的習得具有很大影響,造成了許多困難。中英兩種語言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英語中名詞有單數、復數的變化,而在漢語中名詞就沒有這種區分,只是在名詞前加上適當的量詞;在動詞方面,英語中有現在時與過去時之分,而漢語中則沒有這種區分;在句子表達方式上,漢語是“先總體后局部”,而英語中則是“先局部后總體”,等等。這些文化差異都給學習者第二語言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障礙。因此,單純的語法不能滿足學習英語和英語能力提升的需求。

在《論高中生英語跨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的培養》一文中,作者指出,語言,作為傳承同一特定民族文化的交際工具,是對文化本身、文化表現形式、人們風俗習慣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見的、最有效的說明和呈現。所以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語言基本技能,更應該把這種學習和訓練置于文化教學的大背景之下,最終使學生獲得社會交際能力。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并不應僅將其作為一門考試科目來看待。學習英語的本質,在于一門語言的習得,進而實現與他國人的實際交流。在跨文化交際中,詞匯及語法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形式,而文化、風俗等是語言交流的重要構成部分。在人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文化思想的碰撞,而基本的詞匯和語法則是起到媒介的作用,將文化思想轉化為可接收和交換的信息。成功的跨文化交際,不僅僅是簡單的連詞成句,更在于個人對文化了解、思想探索的深度。所以說,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文化背景知識與基礎性的語法知識同樣重要。

三、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

1.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

在目前的高中英語課堂上,老師與學生的課程目標仍是以訓練高考答題技巧為主。相對地,高考題型的單一化限制了課堂教學的多樣化,無法全面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所謂個人的英語能力,即個人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而該能力的提升,不僅僅是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的提高,還涉及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概括歸納能力,對英語國家文化、風俗、歷史等各方面知識的探索研究能力的提高。

中英邏輯思S習慣的不同體現了兩種語言的不同表現形式。在實際應用英語時,個人要擺脫中文的邏輯思維,轉換為英語的思維習慣表達。從中文的繁復向英語的簡潔轉變,從中文的以人的主觀意識為焦點,轉向英語中以客體思想為焦點。在高中英語課堂上,老師鮮少會與學生探討中英邏輯思維的差別。而正是因為不區分兩種語言的思維差異,導致了學生在實際使用英語時常常出現中式英語,或是無法用英語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使對方理解。學習并懂得運用英語邏輯思維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也是英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學生在培養英語邏輯思維時,可以參閱中英對照的文本,通過對比兩種語言對同一內容的不同表達形式和邏輯關系了解兩種語言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的英語素養。

而英語國家的文化、風俗、歷史也是學習英語時的重要背景知識。正如外國人學習中文時理當同時學習中國文化歷史一樣,這些知識有助于個人了解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發展歷程,從而獲悉該種語言的深層次內涵。在實際應用英語時,只有充分了解這些文化歷史,才能理解英語語言內在的本質。

2.高考英語改革的方向

現在的改革僅僅將語法選擇題改為語法填空題,并未脫離只考查語法能力的范疇。為了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夠有實際收獲而不是停留在書本和考卷上的知識,首先,要擴大考查知識點,例如英國的歷史和地理、英國的組成部分、國旗,等等,這類題目可以按照難易程度分為填空題和選擇題,讓學生在學習一門語言的同時了解該國家的概況;其次,多增加知識面和常識背景題,例如學生需要掌握五大洲、洋的地理位置,主要英語國家的名稱表示和相關重要城市等,該類題型多以填空形式呈現;再次,需要注重書面和日常生活口語相結合,讓學生全面地了解和學習英語文化,“How are you?”的回答不再是“I’m fine, thank you.”而是增設給定情景,自主編寫對話或短文題型,或是看圖寫話,不再設定標準答案,一切合理的答案都能得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類題型能通過學生所答的內容來考查思維深度和廣度,通過語句的流暢和通順程度來考查其語法能力。改革閱讀題型,應將單項選擇題改為概述文章內容和主旨,或是對文中某句話的個人理解。這類題型有助于考查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思辨能力。

因此,筆者認為,此次改革沒有改變以考查語法為主的考試內容,對于提升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影響不顯著。建議適當減少客觀選擇題的比例,增加主觀題的題量,激發學生多思考、多表達。主觀題的增加有利于了解學生對于考題的理解及其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的語法能力也能在主觀題中體現,不需要單一的沒有語境的語法題來考查學生。

綜上所述,高考英語是為測試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而設,應當注重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而非僅側重于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由調查問卷的結果看來,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偏重對語法知識的學習,但在相關英語背景知識方面鮮少涉及。而這類背景知識也是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英語教學應當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的考查方向在未來應當更多關注跨文化交流能力,包括邏輯思維的轉變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等各個方面。然而此次改革未能體現這一點,期待英語考試改革在不斷的探索中得到全方位的改善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曾用強.英語語言測試基礎[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33.

[2]馮翠.淺談高考英語題型變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8).

篇4

關鍵詞:英語諺語;文化價值;語言

1.引言

諺語是成語的一種特殊類型。但它不同于其他種類的成語。諺語是語義相對完整的固定句子,通俗簡練、生動活潑,使用時可作為句子成分,也可作為獨立的交際單位,表達完整的思想。有傳授經驗教訓的作用。

在一個民族的語言中,諺語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用的好能使語言增色,文筆增輝。然而,作為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產物,諺語可以啟迪人生、指導人們的行為、傳授經驗、進行道德教育、宣傳鼓動等社會功能。諺語的價值不僅僅囿于此,通過它還能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那么英語諺語的文化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就此作簡要論述。

2.諺語的文化價值

2.1諺語反映大不列顛民族的歷史

社會歷史的發展對語言的影響是巨大的,隨著時代的變遷,舊的語言逐漸衰亡,新的語言不斷產生。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歷史文化的痕跡主要殘留在習語當中,翻開一本中型英語詞典,在“Rome”(羅馬)的詞條下就會找到至少三條與“羅馬”有關的諺語:

DoinRomeastheRomansdo.(在羅馬就要像羅馬人一樣生活。比喻:入鄉隨俗)

Romewasnotbuiltinaday.(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喻:偉業非一日之功)

AllroadsleadtoRome(條條道路通羅馬。比喻:殊途同歸)

公元前六世紀,羅馬人征服不列顛島,其后占領不列顛島長達400年之久羅馬文化與風俗逐漸滲入不列顛,形成一個不列顛拉丁文化。羅馬人走后,他們的文化及其對不列顛的影響仍然留在不列顛島上,以上三條諺語可見羅馬帝國昔日的輝煌。

大不列顛島除了被羅馬帝國侵占過以外,還曾先后被日耳曼部落、諾曼底族侵占過,所以,英語中有很多來自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等歐洲語言的諺語。

來自拉丁語語的諺語有:

Fortunefavorsthebrave.(勇敢者交好運)

Thereisnorulewithoutanexception.(沒有一條規則沒有例外)

來自法語的諺語有:

Don’tput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

Onceisnocustom.(一次不是習慣)

Nurtureisabovenature.(教育生于天賦)

來自西班牙語的諺語有:

AcoldAprilthebarnwillfill.(四月寒冷谷滿倉)

Hehastwostomachstoeatandonetowork.(他有兩個肚子吃,只有一個肚子做工作。意為“好吃懶做”)

2.2諺語反映大不列顛的地理位置

英國是一個島國,位于歐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顛諸島上,英國所處的這樣一個島多的位置,對其自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中,海上運輸在英國運輸業中占有特殊位置,因此許多英國諺語與航海有關。這些諺語大部分都是水手在長期航海生活中創造和使用的,既是水手們的經驗之談,直接適用于航海,又具有廣泛的意義。例如:Iftheraincomesbeforethewind,loweryourtopsails,andtakethemin;ifthewindcomesbeforetherain,loweryoutopsails,andhoistthemagain.(如果先下雨后刮風,就收下你的中桅帆;如果先刮風后下雨,就把中桅帆再揚起。)這條諺語不僅指導水手何時,收帆而且是一種普遍的氣象常識,它告訴人們,雨后刮風,雨要不停地下,而雨前刮風,雨下不長。

再如Hoistsailwhenthewindisfair.(趁著好風揚起帆)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它教育人們,要利用好機會干事情,趁熱打鐵,乘風破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Agoodsailormaymistakeinadarknight.(好水手在黑夜航行也會出錯)Thegoodseamanisknowninbadweather.(壞天氣才能使出好水手)等。

捕魚業在英國經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為英語留下不少與漁業有關的諺語

Allisfishthatcomestohisnet.(進到網里的都是魚)這條諺語的比喻意義是“任何有用的東西或有好處的事都來者不拒”,含有貶義。Thebestfishsmellwhentheyarethreedaysold.(再好的魚三天也變臭)比喻“在一起相處得太久,再好的朋友都會生厭。

Thebestfishswimnearthebottom.(好魚居水底)比喻“有價值的東西不會輕易得到”.

Fishbeginstostinkatthehead.(魚要腐爛頭先臭。比喻意義與漢語諺語“上梁不正下梁歪”相似)

Hewhowouldcatchfishmustnotmindgettingwet.(要像抓魚就不能怕弄濕衣。比喻意義與漢語諺語“要吃龍肉,就得親自下海”相似)

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教魚兒游泳。比喻“不要再內行人面前賣弄自己”。相當于漢語諺語“不要班門弄斧”)

2.3諺語反映不列顛民族的風俗習慣

風俗習慣是一個地區的人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很多、很廣,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既受到一個民族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影響,又反過來影響這些方面。一個民族的語言作為這個民族的文化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該民族的風俗習慣,諺語更是與民族的風俗習慣緊密相關。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愛的動物,寵物文化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中英兩國人民都有養狗的習慣,但兩國人對狗有不同的傳統看法。英國人對狗有好感,認為狗是忠實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語中有許多關于狗的諺語:Letthesleepingdogslie(讓睡覺的狗躺著。比喻“莫惹事生非;別自找麻煩”)Everydoghashisday(每只狗都有它的好時光。比喻“人人皆有得意日”。)Loveme,lovemydog(愛屋及烏)等等。而中國人一般厭惡鄙視這種動物,常常用狗來形容和比喻壞人壞事,比如:狗拉耗子,多管閑事;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擋道等。

2.4諺語反映不列顛島多雨多霧的氣候

大不列顛地處歐洲大陸西部的中緯度,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特點是雨量充沛,風大霧多。英國不僅經常下雨,而且雨下得很大。因此產生諺語Itneverrainsbutitpours.(不雨則已,一雨傾盆)。這條諺語的比喻意義是“倒霉的事情總是一起發生的”相當于漢語成語“禍不單行”的意思。Smallrainlaysgreatdust.(小雨壓大塵)比喻“小的東西也可派上用場“。另外,雨過天晴,天空會格外美麗:Afterraincomesfairweather.這條諺語告訴人們:“困難過后,勝利就會到來。”

大不列顛島不僅雨多,而且霧多。過去倫敦素有“霧都”之稱。多霧的天氣也給英語留下不少諺語。Whenthemistcomesfromthehill,thengoodweatheritdothspill;whenthemistcomesfromthesea,thengoodweatheritwillbe.(霧從山上來,好天要變壞;霧從海上來,好天氣會來).

氣象對農業生產至關重要,農民在長期與天奮斗的實踐中,總結了關于氣象的經驗,也反映在有關的諺語中,Asnowyear,arichyear.(下雪的一年,豐收的一年)CastnotaclouttillMaybeout.(到了五月末,才把棉衣脫)Foramorningrainleavenotyourjourney.(早雨不耽擱旅行).Eveningredandmorninggrey,arethesignsofafineday.(晚霞和晨霧是晴天的征兆)Amistymorningmayhaveafineday.(有霧的早晨可能是晴天)Whenthewindisintheeast,it’sneithergoodformannorbeast.(風起東方,人畜不安)Whenthewindisinthewest,theweather’satthebest.(風起西方,氣候最佳)。

2.5諺語反映大不列顛的幣制和度量衡制

反映大不列顛幣制的諺語有:inforapenny,inforapound.(一旦開始就干到底;一不做,二不休)Pennywiseandpoundfoolish.(小事聰明,大事糊涂)Takecareofthepence,andthepoundswilltakecareofthemselves.(小事謹慎,大事自成)Givehimaninchandhe’lltakeanell.(他得寸進尺)這幾條諺語中的penny,pound,inch是大不列顛的貨幣單位和度量衡。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英語諺語中的文化印跡是很明顯的,可以通過對諺語的溯源分析和分類研究來考察大不列顛文化。當然并非每條諺語都有它的文化含義,但是確實有不少諺語能夠反映出大不列顛文化的面貌及其發展過程,因此可以說,英語諺語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是研究大不列顛文化的重要材料,雖然不是唯一的材料。

參考文獻:

[1]汪榕培.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王德春.楊素英.黃月圓.漢英諺語與文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節日影響

日本

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但是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后,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愿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會有七夕竹子樹,在商店賣夏季服飾的地方、超市結款的地方,都會設立七夕許愿樹。在一些大型的慶祝典禮上,還會舉行竹飾(由掛許愿短簽演變而來)大賽,由當地的幼兒園、小學等學校組織或者公司,創作各自的竹飾,進行評比,選出最有特色的幾個進行展示。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朝鮮半島

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來是中國的習俗,后傳到了韓國,恭愍王(高麗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

韓國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風俗就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著靈巧的手、織布織得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韓國七夕的另一個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為家庭祭祀和集體祭祀兩種。韓國女性要在祭臺放上干凈的井水,牛郎織女不再成為祭祀對象,她們主要是為了祈求親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則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

韓國的七夕飲食也有講究,傳統食品有面條、麥煎餅,還有蒸糕。

越南

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牛公牛婆日”。這一天,人們會到寺廟許愿。[30]胡志明市華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貢品以中國南方地區習俗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餅、金錢餅、花生等,還有“禾秧”和一個“七姐盤”這兩種與“牛郎織女”傳說息息相關的貢品。參與活動的年輕人還把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寫在一張字條上,拜祭時許愿,希望自己將來有個幸福的家庭。

節日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篇6

1.民族地區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分析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導游,必須要具備較強的系統的知識結構,還需要具備旅游知識、多種語言、心理學知識、生活常識、歷史地理、美學藝術等相關的知識,從而更好的解答游客的問題,向游客更加詳細的講解旅游景點的特色。尤其是在民族地區,導游還需要具備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和地方性知識。其中民族文化知識的范圍比較廣,包括民族歷史、民族經濟、民族藝術和民族精神等內容,其中民族歷史指的是民族的族源、民族的發展和變遷情況等。民族的經濟指的是當地人們的生計方式。民族的藝術指的是民族的音樂、舞蹈、書法和繪畫等,民族精神指的是思維方式和與之相關的神話傳說等[1]。

1.1 導游民族文化素養的培養方式

其一,通過查閱資料學習。導游在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的時候,通常會通過查詢民族地區的相關資料來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等,有的可以到民族當地收集大量的神話傳說故事,一些特定的文化習俗和特色等。通過資料來詳細的了解民族地區的文化特色,從而有效的培養自身的民族文化素養。

其二,通過不斷的親身體驗獲得相關民族文化知識。導游大多數來自當地,從小就受到當地文化風俗特色等影響,對當地的民俗風情比較熟悉。因此,導游在工作中對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識傳播的時候,不僅具有來自相關資料上面的知識,還有自身從生活體驗中歸納總結出來的相關文化知識,加深自身對民族地區的理解。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的導游都是來自當地,根據自身的生活體驗均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其三,通過系統的培訓來獲取相關文化知識。一名合格的導游必須要通過系統的培訓才能夠正式上崗,大多數導游的民族文化知識有三分之二來自培訓獲得的,主要是通過當地旅游局編寫的資料和在培訓期間通過專業教師的講授學習來獲得相關文化知識。培訓的時間需要根據導游自身的設計情況和當地旅游局的規定來決定的,培訓之后通常會采用考核的方式來了解導游掌握知識的情況。在考核的時候通常會考慮到當地的民俗風情文化、民族音樂和舞蹈、當地基本國情、旅游景點的歷史地理文化等內容,實習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崗[2]。

1.2 導游在傳播民族文化知識時存在的不足

導游主要是針對景觀為游客提供文化服務的職業,導游的文化傳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向游客講解民族傳統文化特色,將當地的文化風俗等內容傳遞給更多的人,可以有效的促進文化交流。但是在傳播民族文化知識的時候,有的導游會出現一定的偏差。

其一,對民族文化解釋的偏離。根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有的導游將民族地區的舞蹈含義相混淆,對原始的民族文化解釋不夠合理和真實。例如在湘西土家族地區,比較具有特色的“擺手舞”和鄂西地區的“撒爾嗬”舞蹈,兩者的含義和作用不同,但是有的導游在講解的時候會混淆,“擺手舞”一般是用來節日祭祀活動的舞蹈,而“撒爾嗬”是用來追掉亡人的祭祀舞蹈,兩者相差甚遠,但大多數導游在講解的時候認為這兩種舞蹈的作用和形式是相等同,這就偏離了舞蹈原始的含義和作用。

其二,對民族文化過度的詮釋。隨著社會和文化的不斷變遷,大多數旅游者比較傾向旅游中的文化內涵,更多的旅游者希望通過旅游來增長文化知識和閱歷,大多數旅游者比較青睞民族地區的旅游,因此,導游為了讓游客更多的了解當地的文化知識,在文化知識傳播的時候,過度的詮釋,有的甚至出現杜撰的現象。

2.導游在旅游產業中的重要性

根據旅游產業的實踐表明,沒有任何手段可以代替導游的作用,即使是在現代化高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也無法利用互聯網技術等來替代導游的職位,通過導游可以讓游客充分的體會到當地的人文環境,將導游的講解和當地的環境情景交融,別有一番風味,還可以通過導游的個人魅力來吸引游客,使得游客更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另外,高素質出色的導游可以提升風景名勝的品位,吸引游客,讓游客流連忘返。由此可以看出,導游在旅游業中的重要性比較突出。在民族地區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和當地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密切聯系,在重點發展民族地區的旅游經濟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導游的文化素養問題,從而有效的促進民族地區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促進民族地區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3.1 提高導游的文化素養

對導游的文化素養進行有效的提高,對導游的知識結構進行改善等,可以有效的增強導游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可以更好的為游客傳播民族文化知識,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在提高導游民族文化素養的方面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首先,需要加強對導游的培訓。要想有效的提高導游的整體文化素養,就需要通過系統的培訓,培訓的教師可以聘請科研所從事民族研究的專家來擔任教學,從而更好的培養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3]。其次,對培訓的內容進行細分。由于民族文化素養的培養涉及的方面較多,比較混雜,同時沒有大綱的要求,培訓的課程變化較大。在培訓內容方面,可以借鑒民族文化研究成果來編制系統的培訓內容,在培訓的時候需要從淺到深,從簡單到復雜,讓導游充分掌握民族文化知識。最后,導游自身需要加強生活體驗。大多數民族地區的導游來自本地,但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比較獨特的文化特色意識不夠強,作為本土的導游需要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讓游客通過導游的講解來了解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風俗,達到旅游的最終目的。

3.2 增加旅游中文化的趣味性

導游的作用不僅僅是純粹的講解和傳播民族文化知識,是游客和民族旅游景點的紐帶和橋梁。在欣賞旅游景點的時候,導游可以適當的引導游客親身體驗當地的風俗文化,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例如,在欣賞民族舞蹈的時候,可以讓游客和舞蹈人員共同跳舞,體驗舞蹈的獨特魅力,還可以和當地的人們共同生活,做一回漁夫、村婦等,體驗其中的酸甜苦辣。從而更加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的特色。

篇7

[關鍵詞]語用學 英語教學 語用失誤

[中圖分類號] 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1-0110-02

有關語言運用的學問就是語用學。語用學研究的是語境的意義和說話人要表達的意義;了解交際時深層所要表達的東西與表面上要表達的東西有什么區別,人們如何運用語言來表達親屬關系。也就是說,語用學就是研究人們語言的真正含義,他們話語間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以及交流的真正意圖是什么?它有如下原則――語言的使用要得體,有效果。如果一句話在合乎語法的前提下被聽者誤解,聽者不能真正地理解說話者的意圖,那么這就說明這句話違背了語用原則。

一、英語教學的終極目的

英語教學的終極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這不僅要求學習者具有相應的語法知識,而且也要求他們具備能在不同情景中正確、得體地使用該語言進行交際的語用能力。但是,在我國現有英語教學體制下所培養的學生中,大部分缺乏語用能力,從而導致語用失誤的出現。隨著跨文化交際的日趨頻繁,這種現象越來越得到國內外語言學家及語言學習者的重視;隨著當今語言傳遞途徑的日益多樣化和人們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語用學的實踐用途越來越受到全世界語言學家們的重視。語言的用法錯誤,不符合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英美國家人群的用語習慣。社會交際的用語失誤是指由于不清楚會談雙方的歷史情況不同而對語言表達產生語用上的偏誤。因為會談人員在背景、習性、風俗等方面存在差異,在語言交流過程中,彼此都會從自己的背景去考慮對方的,因此誤解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理解語言的偏誤現象也就在所難免了。語用學與外語教學的關系的研究在20世紀初期就獲得了全面的提升。語用學作為對言語深層含義的研究這樣一個比較新的學科,它和外語研究的關系應該是具有現實性的。因此語言使用能力與英語研究的關系在現在和未來的英語教學研究中依然會是值得研究的項目。

由于自身具有的研究價值,語用學和傳統的語法研究不盡相同,它是對人們平時交流的科學的研究。說話的人一般不是簡單地說出自己話語中的成分,聽話的人一般需要慢慢地揣測說話人想要表達的實際意思。說話人在有些時候說出的言語中所蘊含的深層次的意義會比其語法上所能表達出的語言含義要多一些。如果想要真正理解和準確應用此種語言,只是明白所組成這種語言的語法、單詞和句式是遠遠不足的。

二、專科生語言失誤因素分析

筆者為了分析學生們出現語用失誤的根源,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總結得出如下五方面的原因:

(一)語言的負遷移

不同文化背景和環境下的人有著不同的說話習慣和規則。這些不成文的規則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不易改變。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將漢語的語法習慣和用語習慣運用到其中,造成母語的遷徙錯誤。

(二)語用知識輸入不足

當下專科英語的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沒有辦法滿足學生對英語知識和文化教學的需求。在訪談中,有許多英語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和英語比較差的學生一致認為,他們在高中學到的某些文化知識,在大學課堂中很少學到,而言語交流中語用原則的相關內容就更少了。

(三)課堂教學存在問題

在英語教學中,一些專科教師只是過多地進行語法和課文內容的講解,往往忽視了對語用知識的練習和講解,這樣常常讓學生誤認為語法規則和言語行為是相似的。另外,課堂教學的固有方式沒有改變,仍然以教師為中心,從而導致學生和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的機會很少。

(四)學習方法存在問題

不同的學習方法,就有不同的學習者:一種是記憶學習法,即記憶發音、詞語和語法,通過練習和記憶學習語言;一種是通過不同的語言環境學習,即置身語境中,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談話,以及聽錄音、看電影等獲取語言輸入的機會,學習語言。高年級學生一般在考試或測驗中很少有語用失誤,而且能夠和外教進行正常交流,較少出現語法錯誤,可以完成語言行為的表達。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在課上不記筆記、不復習,容易淡忘課堂中教師所教授的語言知識,并且,他們很少主動尋找英語語境。由此可知,好的學習方法和心態是培養英語語用能力的重點。

(五)缺少本土的英語交流機會

學習本土的英語機會是很重要的,但是絕大部分專科生和英語本土交流者接觸較少。和大量的學習者對比,盡管學校在不斷地增加外教的數量,但是仍不能滿足專科生與英語本土語者交流的需要。

三、減少語用失誤的對策

教師可以針對以上的語用失誤原因做一些改進,努力幫助學生減少語用失誤,盡量避免教學中語用失誤的發生,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

(一)發散思維,擴大學習范圍

教師應當擴大閱讀范圍,涉及各個方面,包括國內外名人傳記、文學著作、人文社科讀物,等等。教師還可以通過閱讀國內的外文報刊和收聽廣播電視節目來鍛煉、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并將自己看到和聽到的外文內容及時講解給學生,為教學提供素材。另外,教師可以將自己認為較好的雜志、報紙推薦給學生閱讀,與學生多交流,產生文化共鳴。

(二)教授常識和規則

受母語語言的影響,學生經常會出現中國式英語表達的情況。所以,教師在教授語言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教授英語國家語言的常識和使用規則。

(三)創設情境,鼓勵實踐

語言使用的頻率決定語言的使用是否地道,另外相關語用知識的習得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無論人們的語用理論知識有多豐富,都有可能導致語用失誤。所以教師應將理論聯系實踐,在實踐中學習,主動尋找和英美人士交流的機會。另外,教師還應時刻觀察學生的用語,積極創設不同的交際情境,鼓勵學生參與進來,并給以指導和糾正。

(四)師生之間和諧交際

教師努力為學生們創設一些良好的交際的情境,使學生們自由活躍地交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細心觀察他們的交際情況,并一一記錄下以備以后講解之用。在學生交際過程中,教師要保證不去糾正學生在交流中所犯的一些語法錯誤,因為這樣會擾亂學生的交際思路。練習語言思維的重點應該是交際的內容和過程,而不是語言,教師不應該舍本逐末,只抓一些語言語法錯誤的細節,忽視了學生對語言靈活運用的掌控能力。如果教師過于頻繁地糾正學生語法的錯誤,學生容易產生恐懼心理,不敢暢所欲言,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但是如果在學生交流結束之后教師再進行糾正的話,又顯得有些滯后,不能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即使情景再現的話,也不可能完全復原當時的會話實景。所以教師可以參與學生的交際場景,當學生發生語法錯誤的時候,教師可以作為交際對象來指出他們的錯誤,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不會產生心理陰影,在不知不覺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五)補充各國文化風俗習慣的知識介紹

大專的學生經常會出現一些語法錯誤,他們對跨文化意識和基本的語法能力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盡量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這些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學生的文化研究能力,提升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因為文化對語言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個人如果有足夠的文化修養,他就會更容易掌握一門語言。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一些各國文化風俗習慣的知識介紹,最好和西方社會的日常生活行為息息相關。學生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涉及一些國外的風土人情,所以難免會犯一些文化風俗上的語用錯誤,這些錯誤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文化,一些國外留學生來到中國,即使他們的漢語能力非常強,也還是會犯一些風俗上的錯誤,導致語言沒錯,但是表達的意思相差很遠。當然,我們也不會過于苛責他們,因為每個人從內心深處都會十分包容外來人員對本地語言的使用能力。語言能力的提高,不僅僅靠外語的學習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語用能力,比如參加辯論會、演講比賽等。

四、結語

部分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們認為,語法、詞匯和語音的學習是重點,只要熟記多數的詞匯和熟練運用語法,會準確地發音,可以進行語言對話,就是學好英語了。這樣就忽略了語用學習這一語言學的重要環節。如果忽略語用學習,失誤就會增多,從而導致很多學習者不能很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也不能很好地參加文化交際活動。因此,教師應在外語教學中把語用能力和語言能力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同時應該創設語言環境,注重培養語境,從而提高學生們學習語用的興趣和能力,增加其對不同文化差異的敏感程度,有效減少失誤,進而培養出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強的學生,并實現外語教學的終極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何自然,閻莊.中國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漢英語用差異調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6(3):25-28.

篇8

關鍵詞:韓國;春節;飲食;服飾;研究

中圖分類號:R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7-0239-2

1 韓國春節飲食

在韓國,春節時人們互相贈送的食品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總稱為“歲饌”,春節時喝的酒稱為“歲酒”。歲饌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有大米、酒、煙、魚類、肉類、蛋類、柿餅、紫菜等。在韓國,春節的時候為了擺放祭祀的供桌以及招待客人需要準備各種食物。主要有:年糕湯、歲酒、蹄子凍、柿餅汁、釀酒、紫菜等。根據每家的情況準備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同,但是必須準備的傳統食物是年糕湯。

1.1 年糕湯和年糕

在過去,粳米的產量不高,因為是一種貴重的食物,以粳米為原料的年糕并不是人們的日常食品,而是只有在過大壽或者重大節日的時候才能夠吃到。年糕湯被賦予喜宴的象征,代表最大喜事的意義。只有春節早上,才能吃到平時吃不到年糕湯,年糕湯就成為了一種節日食品。北方的些地區也用餃子湯代替年糕湯。

根據韓國《東國歲時記》①的記載,年糕湯被稱為“餅湯”,是一種“供祀接客”的必須食品。還記載了年糕湯的具體做法,用粳米做成白餅后切成銅錢大小的薄片,放入添加了牛肉或野雞肉的醬湯燉煮后加入辣椒粉。韓國的俗語“雞代替野雞”②,就是從制作年糕湯時用雞肉代替野雞肉中演變出來的。過春節的時候,人們習慣用“吃了幾碗年糕湯”的表達方式來詢問年齡,這也是年糕湯作為歲饌的代表性食物的一種體現。

對于春節食用白色年糕湯的風俗,崔南善③在《朝鮮常識》中解釋道“用白色的食物代表新的一年天地萬物復活新生”。還有春節食用白色年糕是從古代崇拜太陽說由來的說法,春節作為新年的第一天,白色的年糕是新的標志。并且,年糕的形狀和太陽的形狀類似,也是春節食用年糕風俗的一種解釋。

將粳米粉放入籠屜蒸熟后制作成的食物被稱為蒸糕,是一種在春節或其它節日供奉神靈的食物。春節食物除了年糕湯,餃子湯以外還有藥食、蜜餞、果子、綠豆煎餅,蹄子凍、烤肉串、蒸糕、柿餅汁、釀酒、蘿卜泡菜等。

1.2 歲酒

歲酒專指春節時喝的酒,最具代表性的是屠蘇酒。屠蘇酒是添加了肉桂、花椒、白術、桔梗、防風等藥材釀制而成的酒。傳說春節的時候喝了屠蘇酒一年之內都不會生病。據《洌陽歲時記》④記載,這種酒小孩子也可以喝。京都雜志還記載了如果沒有屠蘇酒用其他的酒來代替的情況,需要所有的人圍坐在一起喝酒,而且這時候的酒一定要涼的酒,代表著迎春的意義。

1.3 果子

果子是春節早上祭祀祖先使用的食品,也被稱為油果。將糯米粉用高度數的酒和成比較稠的面糊,攪拌均勻后做成塊狀放到溫暖的地方晾干。晾干后的糯米粉塊下油鍋炸至膨脹表面形成硬殼漂起,撈出后表面沾上麥芽糖再撒上芝麻即制作完成。

果子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漢代。當時的人們有在早飯前吃一種叫做“寒具”的食物來增強食欲的風俗習慣,這種“寒具”就是果子的原型。這種風俗習慣在高麗時期廣為流傳并延續至今。根據《洌陽歲時記》⑤記載,果子是祭祀祖先的首選食品。《東國歲時記》⑥也有關于果子的記載,“五色果子是人們祭祀祖先的貢品”,“作為歲饌食品之一的果子是招待客人不可或缺的食品”。

果子大體上可以分為糯米粉做成的油果和米花糖。米花糖根據顏色和樣子可分為白色米花糖、紅色米花糖、梅花米花糖等。許筠⑦的《屠門大嚼》中有這樣的記載,“白色米花糖是全州的特產,也稱為‘薄癇’。”

1.4冬至小豆粥

在韓國,冬至被認為是“新一年的開始”,也被稱為“小春節”,因而也是重要的節日。據《周易》中記載,太陽的開始和結束是以冬至為界,因而在過去將每年的11月作為正月,冬至作為春節來慶祝。

所以除了臘月月底和正月初一,冬至也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冬至風俗的核心就是小豆粥。將小豆熬成粥,再加入用糯米做成的團子一起熬。由于團子的大小和鳥蛋的大小類似,也被稱為“鳥蛋”。在冬至當天,小豆粥既作為時令食品來食用也作為貢品來祭祀祖先。還用來驅除妖魔鬼怪灑在家里的各個角落。人們認為小豆粥可以驅除鬼神的原因是由于小豆粥的原料小豆是紅色,而紅色則代表著辟邪的意思。

2 韓國春節服飾文化

歲裝專指春節時穿的服飾,兒童的春節服飾也被稱為七彩段子服或彩色童裝。在過去,歲裝一般都是自己縫制而成,很少外出購買。沒有條件做新的歲裝的人們也會在春節的時候把衣服洗干凈,熨平整。

春節前夕,每家每戶會根據自家的條件來準備歲裝的材料。一般從春節前一周或前十五天左右開始,家里的女性開始縫制歲裝。由于在縫制歲裝的時候比平時的衣服更認真更細心,所以花費的時間也更多。

篇9

如何對待民俗文化,不僅是一個文化問題,還是一個關系到民族發展的問題。長期以來,對民俗文化的漠視使我們重新審視民俗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問題,早在1937年,鐘敬文就撰文《民眾生活模式和民眾教育》一文,談民俗文化傳承與教育的問題,點明了教育在改造民眾生活模式,提高民眾素質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99年鐘敬文在《建立中國民俗學派》一書中,特別強調要“大力推進各種層次的民俗學教育活動”,提出“民俗學不僅是一個科學的對象,它也是一種教育的事業……民俗學教育,不僅僅限于大學、研究院,還應該在更大的范圍內,擴大它的傳播……至少應該從中學起,對學生進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讓他們增強愛國情感,自強不息。”同時,還提出了編寫中學民俗文化教材的設想,并以日本、北歐等國家典范做法為例,這些說明了在基礎教育、大眾教育中滲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2004年在南昌召開了“民俗教育與當代社會”高層論壇會議,與會代表們圍繞中國民俗教育的現狀和未來、民俗教育與學校教育,民俗教育與大眾教育等議題進行了討論,他們一致建議應把民俗文化教育納入中小學教材。華中師范大學的副校長黃永林也提出,對民俗文化忽視悲觀的現象具有普遍性,從中小學到大學這種現象都存在著。如果這樣下去,民俗文化就會在無形中流失,中小學應該把民俗文化納入教材中去。2011年7月在貴州民族學院召開“中國民俗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在會上提出“民俗民間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編寫雙語教材,編寫民族民間文化普及的讀物”以及“傳統節日為民族教育平臺”等建議。專家學者們呼吁要高度重視對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尤其強調要把民俗文化滲透到學校教育,滲透到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課程改革的重視

2011年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與2003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都對教材提出了建議,強調教材的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注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2011年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前言中關注到:“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漸加強,現代科學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斷出現,給社會語言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續,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規范帶來新的挑戰。”強調在多元文化語境下,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同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編寫建議的第二條也指出:“教科書編寫應以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充分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要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外課程標準都強調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不僅包括課堂教學資源,也包括課外學習資源,正所謂“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這里就直接強調對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不僅如此還強調對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如:2011年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的“各地都蘊含著多種語文課程資源,學校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認真分析本地和本校資源……積極開發潛在資源……”這其中也包括對地方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其實早在2005年由等部發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中就強調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提出要在課程設計和教材中,進一步充實介紹傳統節日的內容,加強民俗文化知識的普及。新課標頒布后,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材編排都有了很大變化,旨在“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民俗文化素養。

語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內容比重的增加

伴隨著人們對民俗文化教育的呼吁,以及新課改對民俗文化的重視,滲透民俗文化理念的中學語文教材相應而出。從筆者掌握的資料來看,目前已經有數篇學位論文對了“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這一課題進行過研究。如西南師范大學覃宗毅的《中學語文的民俗教育探究》、廣西師范大學馮汝林的《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湖南師范大學李菲的《試論語文教學中的民俗教育》、山東師范大學袁芳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民俗教育探究》等。通過對這些論文的研究、對比,發現這些論文幾乎都對中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內容進行了梳理。他們多以鐘敬文《民俗學概論》中對民俗文化的分類為依據,從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語言民俗,四個方面對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內容進行分類、統計、羅列,有的還對涉及到民俗文化的課文篇目比例進行了分析。

從他們的統計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確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的比重。如西南師范大學譚宗毅,他初中教材以“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于2001年審查通過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為藍本,高中教材是以“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編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必修)”為藍本進行研究分析。在他的碩士論文《中學語文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初中、高中各個階段的教材中與民俗有關的文章所占比例較大,初中二冊、三冊、六冊,高中一冊、二冊、四冊、六冊中占了一半以上,甚至高中第六冊所占比例高達3/4。由此說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依據的。”

山東師范大學2004級袁芳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據粗略估計,在現行的山東版新教材中(包括必修和選修),與民俗有關的文章基本占到各冊的二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四分之三。其中,有些課文全篇都在講民俗文化,而絕大多數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識。”以上都說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有《社戲》(第十六課)、《安塞腰鼓》(第十七課)等這樣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風情的選文。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開設了民俗文化專欄,所選課文大多是寫各地節日風俗,也有講述民間藝人軼事,描述街頭商販吆喝的,展現了一幅幅有聲有色的民俗風情畫卷。所選課文有《云南歌會》(第十六課)、《端午的鴨蛋》(第十七課)、《吆喝》(第十八課)、《春酒》(第十九課)、《俗世奇人》(第二十課)。不僅如此,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到民間采風去”。

開設有“家鄉素描”“、認識方言”“、鄉土發現”“、節日探源”等五個專題讓學生關注平常習焉不察的民風民情,探尋日常生活背后的“學問”。在新一輪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中,教材建設可以說是異彩紛呈,尤其是語文選修教材,更是琳瑯滿目,為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就拿現行人教版教材來說,高中語文選入五本必修教材,十五本選修教材。為了傳承我國的民俗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教材選入了一本專門介紹《中國民俗文化》的選修教材,在介紹這本教材的概況時有這么一句話:《中國民俗文化》是高中語文科目、人教課標版的選修教材,立足于培養中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的素養。在這本教材中,編者把民俗文化分為物質民俗和非物質民俗兩個部分。教材從學習語文出發,從浩如煙海的民俗文化現象中選取年節風俗、衣食住行、百工百業、紅白喜事、社交禮儀、信仰禁忌和神話歌謠七個專題來探究民俗文化。這是一本完全意義上的民俗文化教材。同時民俗文化在必修課中也零散的存在著,如魯迅的《祝福》,講的是浙江紹興一帶曾經流行的一種迷信習俗。

沈從文的《邊城》,講的是湘西淳樸的風俗人情。新樂府詩《孔雀東南飛》,涉及到的則是封建社會的婚姻習俗,家族習俗等。其中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梳理與探究”部分第二個專題“古代文化常識”中,專門列有“四、禮儀制度”;第三個專題“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中,專門列有“二、年節風俗”。這些都強調了對民俗文化的學習和傳承,為民俗文化的學習提供了條件。

中、高考的親睞

無論是中學教材,還是高中教材,無論是選修教材,還是必修教材都強調民俗文化的學習與傳承。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和民俗文化有關的中、高考試題應運而生。例如2010年的陜西中考試卷,試題在設置上凸顯了“弘揚傳統文化”的主題。整套試卷在“綜合性學習”板塊,設計了以“我來說生肖”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課外文學作品閱讀則選取了人文性、文化味較強的兩篇材料《秦嶺》、《秦腔吼起來》,明確表現了對傳統文化精神的歸納、對傳統文化內涵的詮釋,讓學生能感受到陜西地域文化的氛圍,樹立學生熱愛家鄉的意識,這樣一個主題的選取,可以說這是本套試題的一大亮點。2011年許多省市的中考題紛紛“聚焦”傳統文化,引發學生對傳統節日、民族文化作一次深切的關注和理性的思考。(2011•遼寧省沈陽市)綜合探究。是有關“中國月文化”主題探究活動。(2011•福建省泉州市)綜合探究。涉及的是有關民俗節日探究的問題。(2011•福建省漳州市)綜合探究。為弘揚漳州鄉土文化,學校文學社開展“儺文化”民間采風活動。(2011•陜西省)的相關內容是以“走近姓氏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選題的目的是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強炎黃子孫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篇10

【關鍵詞】初中英語 文化教學 問題 對策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比較關注詞匯、語法、句型與中考考點,導致文化教學遭到輕視,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難以提升。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和完善,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注重對跨文化因素的滲透,要敢于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禁錮,積極滲透英語文化方面的知識內容,大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語言習慣。

一、初中英語文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首先,在初中英語文化教學中部分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要求學生重點學習考點范圍中的內容,片面為他們灌輸語法知識且要求掌握大量的詞匯。這就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和能力僅僅局限于考試,對英語文化背景了解較少。其次,不少初中英語教師也意識到文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僅僅在講解課文時加入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常識等,而是傾向于讓學生多做文化類題目,這與真正的跨文化教學相比深度和廣度均有所欠缺,反而不利于他們文化交流能力的發展。再次,初中英語教學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詞匯量較大,不少學生難以記憶和掌握大量的單詞且閱讀能力欠佳,他們在閱讀英語文化類的文章時難以透徹理解,無法感知到英語文化信息,再加上興趣不足有的學生就放棄對學習文化。

二、解決初中英語文化教學中問題的有效對策

1.注重英語詞匯教學,體現英語文化特色。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詞匯屬于基礎鋪墊,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前提,在文化教學中教師可從詞匯切入,通過基礎教學滲透文化因素,讓他們在學習詞匯時感受到英語文化的特色,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文化教學中需格外關注詞匯的講授,不再要求學生采用背誦記憶和默寫的傳統模式,而是講述英語詞匯和漢語詞語之間的區別,以及詞匯在英語文化中的特殊性,讓他們通過學習詞匯了解英語文化。而且不同類型的詞匯蘊涵著不同的英語文化,通過解析詞匯讓學生體會到更多的英語文化。

例如,“meat”在通常情況下這一詞匯的釋義是“肉”,在我國人們說的“肉”即為豬肉,但是在英語文化中則不然,教師可從英語文化角度出發對詞匯進行深度解析,區別英漢文化的不同。告知學生在英語文化中“meat”是所有肉類的統稱,并不特指豬肉或其它肉類,甚至包括魚肉、核桃肉和花生肉等。如果要特指豬肉應使用“pork”這一詞匯,主要原因是我國在日常飲食中吃的肉類主要是豬肉,歐美民族食用的肉類則比較廣泛,包括牛肉、羊肉、牛肉和雞肉等。如此,教師在進行英語詞匯教學時,可將詞匯的常用釋義和特殊含義簡單講述,讓學生體會到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的不同,在以后的學習中逐步養成喜歡探究英語文化的良好學習習慣。

2.開展多種學習活動,充分感受英語文化。當前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在教育領域已逐步普及,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為提高文化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可結合多媒體視角,讓學生充分體驗英語文化。當然,初中英語教師也可利用教室和校園資源開展各種類型的英語學習活動,諸如:在班內設置英語角,讓學生運用英語語言進行對話和交流;或者組織他們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英語演講比賽、讀書比賽、習作比賽等,為其提供更多鍛煉英語能力的機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英語學習活動應符合初中生對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和了解,不能超出他們的能力范圍。

比如,教師可為學生介紹歐美國家的傳統節日,像Christmas、Easter、Thanksgiving Day等,鼓勵他們設計英語節目并表演,親身感受英語文化。同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為學生播放一些能夠體現英語文化的電影、動漫或音樂等,諸如《Pride & Prejudice》、《Anonymous》、《Bolt》、《Up》、《I've Never Been To Me》、《A new day has come》等。如此,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文化中的人文地域、風俗習慣、政治和經濟特色等,拓展他們的英語視野,使其了解英語思維方式,提升文化水平。

三、總結

在初中英語文化教學中教師需認清現狀,充分意識到文化滲透的價值和意義,并付諸到教學實踐中。所以,初中英語教師需不斷改進和完善文化教學,采用科學有效的對策展開文化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和認識英語文化。

參考文獻:

[1]趙川.文化背景知識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