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習慣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2 14:17: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風俗習慣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風俗習慣的作文

篇1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作文范文一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作文范文二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作文范文三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篇2

作者:趙建國 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對比、比較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幾乎是多次旅游之后的自然收獲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有鑒別才能有判斷。對比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它是人們認識和鑒別事物的重要途徑,因而也是人們的一種重要思想能力。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說過“:到中國來使我更加了解我自己的國家,甚至更加了解到了我自己。”自己的國家和自己,只有在與別的國家和別的國家的人的比較中,才能更清楚地顯示出特點和弱點、優勢和劣勢。中國當代女作家鐵凝也說過“:我在國外最大的收獲,是陌生的土地給了我一種新的視角遠看我的民族和我的祖國。再也沒有比這種時刻更讓我如此強烈地想要弄懂我們自己那常常被不恰當地褒揚或者不恰當地貶抑的文化,想要挖掘獨屬于我們這神秘民族的一切寶藏,想要知道我是誰。”[4]只要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游覽經歷,這些經歷本身就會教會你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對比。這甚至比專門的對比思維方式的教學訓練更為直接和有效。因而,對比的思維方式會在游歷廣的人腦中扎根,成為旅行、旅游對人的一種寶貴饋贈。在所有有過真正的旅行、旅游經歷的人士留下的文字中,對比、比較的東西比比皆是。孟德斯鳩說“:有一件事往往使我詫異不已:那就是看到這些波斯人對于我國的風俗習慣有時跟我們一樣熟悉,甚至了解這些風俗習慣的微妙的情況;能夠注意到我敢肯定許多游歷過法國的德國人都注意不到的事物。我想是因為他們長時間生活在這里的緣故,何況亞洲人花一年時間了解法國的風俗,要比法國人花四年時間了解亞洲人的風俗更容易,因為法國人喜歡敞開心扉,傾心吐膽,而亞洲人則很少瀝膽披肝,交流思想。”[5]粗粗讀過就能發現,字里行間,滲透著對比。余秋雨在盧克索考察后,進入了荒無人煙的阿拉伯沙漠,直抵紅海,再穿越沙漠返回開羅。他寫道:我朦朧覺得,自己對中華文化的把握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正因為有了對其他古老文明許多具體感受,對于同樣是文明古國的祖國就有了此前不曾有的看法和情感:我從尼泊爾的叢山間進入國境時產生了一個有關母親的聯想。本來,把祖國比作母親是一種做膩了的小學生作文題目,但我在如許年齡產生這種聯想,卻有另一番蒼涼之情。那就是,我們過去不太懂事,總是在左顧右盼之間責怪母親的諸多不是,一會兒是她缺少風度,一會兒是她不夠富裕,直到訪遍她同齡人的種種悲劇,才讓我從心底里默認:母親這一路走來真不容易!中華文明的同齡者幾乎都找不到了,這次我只看到了他們潰敗的荒路、失蹤的山谷、隕滅的大漠,以及早已讀不懂前輩遺囑的成批遺孤,神色緊張而慌亂。這一切,延綿不絕,全在眼前,使我產生了對中華文明的遙遠認知,比寫《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時強烈得多。余秋雨深知情感中有不公正,他又加了一個比較的坐標系,這就是很久以來直到現在還處于世界文明高地的歐洲。多種比較對象的存在,可以使比較的結果更加公允和科學。而在如此大的范圍內尋找多種感性參照系的比較,只有極少數游歷極廣、視野非常開闊的學者才能做得到。這種認知帶有情感,而情感總是不公正的。

因此,我至少還必須投入另一次大規模的實地考察,來矯正這次的不公正。新的實地考察,計劃尚未形成,地點卻已確定,那就是歐洲。這是一個能讓中華文明照見自身諸多短處的地方。我的考察重點仍在古代,因為只有古代,才能將各大文明的自在形態作互相比較。中華文明只有在兩種不同坐標的輝映下,才能顯出立體而完整的形貌。[8]接著,作者在談到歐洲之旅時說“:總括起來,我在九十六座城市間找到了三十多個對比點,其中有八個,印象特別深刻。”[9]關于這些對比點,這里不一一列舉。在“9.11事件”之前,余秋雨較早地指出了目前全世界最恐怖地區的所在,在回答海內外媒體對這一問題的采訪時,他說“:斷言什么地方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并不需要很高的水平。任何一個文化人,只要不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重,只要放下那些自欺欺人的所謂學術概念,睜大自己的眼睛去看,都會得出近似的結論。

篇3

關鍵詞:英語寫作;英語文化背景;教學策略

語言學家拉多曾說:“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學好語言。”英語高考說明中也要求英語教師必須“關注學生情感,提高跨文化意識”。因此,要讓學生學好英語,能夠準確無誤的運用英語傳遞信息,表達、交流思想情感,就必須讓學生掌握和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由于受到教學觀念、教學時間、教學方法多方面的影響,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教學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使得漢語學生因為不了解英漢文化背景的差異,在英語寫作時受母語文化習慣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寫出來的英語作文完全失去英語文化內涵,卻是處處留下漢語的痕跡。為此,本文將從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教學的層面,探究減少高中英語寫作中的英語漢化現象的教學策略。

一、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對高中英Z寫作的意義

(一)規范學生英語寫作方式。在教學中強化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教育,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英語表達方式所體現的英語文化內涵,體會英語表達的語言魅力,欣賞到英語語言的嚴謹性和邏輯性,進而對英語表達方式產生濃厚的興趣,規范學生英語表達方式。比如,明確了“英語中主語和謂語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就不會把“天那么的藍”寫成“Sky so blue”,而是必須寫為“The sky is so blue”。

(二)減少學生英語寫作錯誤。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胡文仲認為“越深刻細致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細節,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使用這個語言”。深入、全面地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比如、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就會避免出現諸如把“lucky dog”理解為“幸運狗”,把“work like a horse”理解為“像馬一樣勤勤懇懇”等錯誤的出現。如“你能說英語嗎?”這句話,要是請學生譯成英語,十有八九會得到這樣的答案:“Can you speak English?”從英語機械語法的角度來說可能不錯,但不管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他們是絕不會這樣問的,他們的問法必然是“Do yon speak English?”

(三)豐富學生英語寫作內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維習慣的不同,不同語系的語言都會形成大量的習慣用語、俗語和固定用法,了解和記憶這些習慣用語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英語寫作的內容,而且可以使學生寫出來的英語作文更具有“英文味”。比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all the best(一切順利,萬事如意);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無風不起浪”。還如,a lot of(許多,大量);by accident(偶然);carry on(繼續下去、繼續開展);get along with(與……相處);the more…the more…(越……就越……)等等,學生能夠在英語作文中靈活、大量地使用這些習慣用語,無疑會使學生的英語作文增色不少。

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策略

(一)加強英漢文化差異比較,準確理解、運用詞匯。由于英漢語言習慣和文化習俗的不同往往產生詞匯上的不同聯想意義,而這種詞義上的不對應和差異性往往就是造成漢語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英語漢化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只有在學生熟悉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后,理解相同字面意義的詞匯在不同語言中的不同內涵,才能夠得到準確地應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對英漢文化在稱呼語、褒貶義、禁忌語、交際規范、等方面的差異進行介紹和比較,并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加深學生的認知和關注度,達到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的程度。比如,西方人很看重東西的所有權,是你的還是我的,有明確的界定,雖然“have”的基本意思是“有”,但不同情形下運用不同:我have 的,給你了就是give,而你得到了,就是get。

(二)加強學生課外閱讀,增大文化信息輸入。對于漢語學生加強英文閱讀是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收集、選擇不同體裁、風格各異的具有英語文化特色的英語文章,引導學生關注和積累英語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社會習俗等知識,增大學生的文化信息輸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其次,要利用高中英語新教材中關于文化背景與文化差異的介紹,如在unit1:integrating skils部分中reading and writing訓練就介紹了有關如何在網上交友,如何發英語征友郵件,同時包括了近幾年才產生的一些時尚新鮮詞匯。通過這些任務式教學,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活動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地習得語言能力,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篇4

[關鍵詞] 中式英語 文化差異 避免對策 跨文化交際

一、有關CHINGLISH及其產生

近年來,中國學者就中式英語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李文中認為,“中式英語是一種畸形語言現象,將隨著英語的普及和中國英語使用者的自我審視而逐步減少或消亡。”莊繹傳認為,中式英語產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對原文理解不透;二是對英語的特點不熟,沿用漢語的搭配和結構。筆者認為,CHINGLISH的由來除去語法錯誤造成的之外,主要有以下幾種:

1.受母語遷移的影響。中國的英語學習和使用者容易受母語的干擾和影響,硬套漢語規則和習慣,把英語單詞按照漢語思維習慣組合在一起,在英語交際中出現的不合規范的英語。如在學生四級作文中所寫的watch brother(表兄弟)。

2.受中西方兩種文明所帶來的不同思維方式影響。思維方式是一個社會群體的思維特點。由于語言代表著思維,并受著思維方式的影響與支配,有些使用者把英語詞匯、短語填進母語的句式,只找出與中文意思對等的詞,然后根據自己的思維規則進行排列。如The four little dragons(亞洲四小龍)這是中國人的翻譯,西方人則將理解為“亞洲四個小魔鬼”。因為龍 (dragon)在西方是貶義詞,是邪惡的象征。

3.受中西方文化習俗的相異點影響。在筆者看來,這是中國式英語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本文所要討論的。

二、文化習俗差異造成的CHINGLISH現象

1.文化習俗的定義

文化習俗是制度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人們社會活動和交往中呈現出來的諸多單元事態中的統一體。是貫穿于社會生活和交際活動中由民族的風俗習慣形成的文化,不同民族在稱謂,禮儀,招呼,致歉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規約和習俗。

2.文化習俗差異的影響

文化語言理論認為,語言和文化之間不可分割。在國門敞開,中國人走向世界,西方人踏進中國的今天,了解中西方文化習俗差異以及其對“中式英語”(Chinglish)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力圖從以下案例,來說明Chinglish可能會給大家帶來的尷尬和不悅。

案例:一位50多歲的美國婦女在中國任教,一位年輕的中國同事請她到家吃飯,一進門,女主人4歲的女兒就很有禮貌地稱客人“Granny(奶奶)”,而這位美國婦女卻感到不自然;餐桌上,熱情的小主人不停地邀請客人“Granny, please eat more.(多吃點)”這使得這位外教顯得更為別扭;送別時,小主人又按照平時大人的習慣說 “Walk slowly. Work well.(慢走,走好)”這句道別時的話語,使美國婦女甚至產生了被冒犯的感覺。本來是一次愉快的聚餐,卻因為文化習俗的差異,使得這位外教一直悶悶不樂。

在上文案例中,小孩子為了表示對老年人的尊敬,顯示自己有禮貌,用“Granny(奶奶)”來稱呼,這是漢民族文化習俗的傳統,而在英美文化習俗中,Granny這類稱呼語老年人精力下降相聯系,難怪這位美國婦女不高興。英語在餐桌上招呼客人時說“Help yourself.”或者“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little more?”而且只說一兩遍就夠了,吃喝什么由客人自己選擇;送客人出門時說“Take care.”或“Goodbye”就行了,而“Walk slowly,walk well.”讓老外不明白,他們覺得自己身體好好的,為什么要慢慢地走?

由此見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思維模式,說話方式或習慣不盡相同,他們都有各自的說話規約或習慣。有許多話題是西方人和中國人都能接受的,如個人業余愛好,節假日,電影或書籍等,但許多西方人認為年齡、宗教等涉及個人隱私,不宜作為話題。在跨文化交際中,如果談話雙方不假思索地只顧遵循自己的說話方式,就會打破對方的說話規約或習慣,影響交際的順利進行,因此我們要主動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異,防止語言失誤,防止由于Chinglish所產生的交際故障。

三、了解中西方文化習俗差異,避免由此造成的CHINGLISH現象

Chinglish是任何一個中國人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都無法避免的一種必然現象。要減少其發生的唯一途徑是在學習過程中增加目的語的文化導入。

1.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習俗差異的途徑很多

(1)閱讀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編寫的英語資料。書本是幫助了解風俗習慣的最豐富的材料。初學者也可以閱讀找出與中文表達習慣有差別的句子并作記號或是記錄在冊。在當今信息社會,學習者也可以通過上網搜索,得到最新鮮的新聞資料,等等。

(2)注意收集原汁原味的英語語料。學習者還可以利用網絡或是收音機來盡可能多地收聽英文廣播,原版的歌曲,以通過多種渠道來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從而培養起英語的語感。

(3)拋下“面子觀”,充分利用機會與老外交流。學習者應不怕犯錯誤,拋下嚴重的“面子觀”,在課堂上主動積極配合外籍教師,課下充分抓住機會與他們交談。

2.英語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其作用也不容忽視

(1)適時介紹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可以將背景知識的灌輸立足于零星的語言點上,也可以將文化背景的介紹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固定內容,每次上課傳授一至多個背景知識點,逐步加深學生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

(2)積極營造英語學習環境。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盡量避免使用漢語,課內講解以英語為主,課堂教學以語篇教學為主,課堂上盡可能多給學生英文答題和英語口頭交際的機會,從而使語言和思想融為一體,形成用英語表達的習慣。

因而,對英漢語言交流的研究和分析,應從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它們的發展與演化,使我們對異國的語言及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了解熟悉中西方文化習俗的差異,彼此比較,通過文化對比學習語言,使得我們對語言的理解更加深刻;并通過理性分析來接受對方的文化,從對方的角度來感受文化。只有這樣,我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才能最大限度突破本土文化的局限,深入地了解異域文化,把自己放在更深遠的文化背景中,進行人類彼此間的交際與交流,擺脫漢語的思維方式,盡量避免出現Chinglish,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篇5

一、預習:掌握主動權

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是探究的過程,是思考的過程,凡事預則立,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只有預習才知道哪里有困難,帶著問題進課堂,學生心中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具體做法:

利用工具書,對新出現的單詞,可以在旁邊注上音標、含義,對新句子可以通過聽錄音跟讀,到初步掌握為止;勾畫出本單元重點,難點,不懂的地方,用不同的符號做出不同的標記;熟讀,要想達到熟讀的程度,就要堅持養成聽錄音的習慣,特別是對低起點甚至零起點的學生來說,聽錄音就更加重要,聽錄音仿讀,可以減輕學英語的恐懼心理,減少朗讀中的失誤,可以體驗到朗讀的快樂;獨立閱讀新內容,朗讀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關鍵處可以演一演,畫一畫,增強記憶,這樣既有助于發揮多種器官并用的作用,又可保證精力集中,從而有效地提高預習的質量,保證預習達到好的效果;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可以翻看一下參考書,可以提前看一下相關作業,從中領悟語言的內在規律。

二、聽讀:知其所以然

學習英語和漢語是一樣的,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聽,在聽中模仿,聽是學習英語的基礎,通過反復地聽,不斷地仿,就很容易說,不需要特別地去教。但我們周圍的講英語的少,沒有這樣的語言環境,學生是很難從生活中得到的英語聽力和口語訓練的機會,所以教師要盡量創造機會讓學生聽和說。如:在課堂上,教師應盡量多用英語口語教學,擠時間讓學生看一些幽默的漫畫,如Cinderella《灰姑娘》,Snow White《白雪公主》Three Little Pigs《三只小豬》等等,讓學生受到情節的吸引,產生主動需要聽懂的需要,具有更積極的學習動機。

學生回家后,每天模仿最好的錄音,讓學生模仿一些原版的外國人英語錄音。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例如,讓學生看李陽瘋狂英語視頻教學片,或一些外國人英語口語教學視頻記錄。也可以介紹一些好的英語學習網站,讓學生在網上自主學習。聽讀模仿,當聽到一定程度,學生將能夠準確掌握語音語調,說出純正、地道且帶有“洋味”的英語。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的習慣培養應該具有兩方面內容:一是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教材,因為他們的年齡比較小,英語知識是不夠,接觸到英語讀物較少,所以他們很難選擇合適的英語閱讀,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這項工作中占主導地位。在平時的閱讀訓練,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文章。例如,讓學生讀他們的一些更感興趣的小短文,如:英語寓言童話故事、笑話、英國民謠,外國的一些文化習俗、風俗習慣。閱讀這類文章,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會潛移默化逐漸喜歡英語。二是老師教學生一些閱讀方法。學生因詞匯量少和許多其他因素,對英語閱讀有一定的恐懼感,很難閱讀整篇英語文章,這就需要教師教他們讀英語讀物的閱讀方法。可以介紹“略讀、普讀、精讀”三個層次。略讀:不在乎詞、句都讀懂,讀個大概即可。普讀:將讀本的內容全部讀懂即可。精讀:要求每個詞、每句話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其中的一些寓意都要心領神會。

三、積累:厚積而薄發

幫助學生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語言教學的目的是信息交流,寫作是實現這一功能的重要途徑之一。沒有語言的積累,英語寫作就無從談起。如何積累語言呢?

(一)在學習閱讀時要注意收集積累,把好的詞語、短語、句型做好筆記。如句1. “Jack swims in the river.”句2“Jack is swimming in the river.”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圖畫,及詞典查找,自然得出意思,然后再想:“What does Jack usually do on weekends?”正確地理解并運用一般現在時態,這類句子要經常性地做些記錄。

(二)平時在練習中的錯誤也要做好記錄,再對照正確句子,使地道的英語句子如同條件反射,落筆就對;.積累一些英語諺語,名言,在適當的語言環境中恰當運用,會讓英語作文更精彩;.積累一些常用連詞,并在寫作中正確使用。

(三)充分利用學習材料,堅持改寫、仿寫實踐,培養英語思維,避免學生漢語式的思維方式。使用所學材料改寫練習,可以讓學生有材料可用,有現成的話題可談,可以減少學生的寫作焦慮,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話要說,有話可說。

(四)學英語光背單詞是不夠的,還有背課文,背課文可以從中找到語感和語境,現代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聽說領先,閱讀和寫作也要跟進,背誦可補語境不足,通過背誦對話或文章可以加強對文章的理解,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背要講究方法和技巧,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讀,多想,背的時候要自然、要把握其節奏,所選背誦的材料要有特色。

(五)要經常性地寫一些英文小日記,為英文寫作打基礎,寫的時候要特別防止中式英語或中英相雜的表達方式。

如:Chinese gold take more, red-eyed disease Western rose more, year only Ye Shiwen of 16 years old to hum does not stop “ flies” return, let us see, is not only a strong heart, there is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young people ''s style and character.

篇6

要想學好英語,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感呢?筆者經過多年教學嘗試發現,分別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去培養與訓練學生的英語語感,從而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一、聽力訓練培養語感

初中英語通常沒有安排專門的聽力課,但是初中教材每個單元中都安排了一定的聽力訓練內容,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聽老師同學之間的說或者磁帶讀,去感知英語語音和詞句。剛開始,學生對英語的聽說能力可能較差,存在聽不懂的現象,但是隨著一邊看教材一邊聽,反復多次聽,達到從聽不懂到聽懂,從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逐步產生對外語的良好感覺。在聽的過程中,我們也得注意首先要讓他們聽準確的發音,反復模仿標準的發音,然后學習掌握標準的英語語調,最后還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注意英語句子的意群停頓,把握好英語優美的抑揚頓挫的節奏。這也就是防止學生形成中國式英語發音的毛病,這就要求從一開始就做到發音標準,否則形成了語言習慣就很難更改。所以教師要把教材錄音帶作為聽說訓練的第一材料,聽之前注意提醒學生注意語音語調,掌握標準的發音。其次,教師要有計劃地安排好聽力課,聽力內容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可以讓學生在課上邊聽邊看,逐步提高聽力。再次,在訓練聽力的同時,注意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語言的感知能力和反應能力,有利于語感的形成。

二、讓學生大膽的說,接受語感

聽和說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不可分割的。聽是說的基礎,說是聽的提高,我們加強聽的同時,也要加強說的能力,也就是口語表達能力。通常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和訓練:1、復述。復述是以言語重復剛識記的材料,以鞏固記憶的心理操作過程。是英語聽說訓練中的有效手段。它包括重復性復述和改造性復述兩大類。不管是哪種復述都要抓住中心,取舍合理,結構完整,這也就要求理解和把握原文,包括原文的語言表達特點。復述最重要的意義是能培養語言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也就在復述的過程中逐漸的接受語感。2、問答。問答屬交流型的說話訓練。它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鍛煉學生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對語言的接收能力與組織能力。通過問答,把探討的問題引向深入,使語言和思維的訓練達到預期的目的。問答的過程,也是訓練的主體答者抓住問題、分析問題、考慮答案、組織語言的過程。問答過程要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運用判斷和推理,也是接受語感的能力的過程。3、討論。討論是圍繞一定的中心議題,大家各抒己見求得觀點一致的交流方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普遍關心的、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話題,通過學生分析話題、總結材料、陳述觀點、然后組織語言發言,來判斷學生的語言掌握和組織能力,看觀點是否清晰明朗,語言是否自然、連貫、果斷,對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很有作用。4、課堂活動。學習英語需要相應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自編、自演英語短劇,用英語講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過集體交流,會有效地增強語感。另外,舉行適當形式的小型聽力、朗讀、講故事競賽。在這些活動,創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英語的環境,也有利于組織、思考、表達英語增強了語感。

三、記憶朗讀與閱讀結合,提高語感

學好英語不得不讀,這就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記憶朗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背誦,有人會疑問,那不就是應試教育么?其實也不然,因為“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感要抓背誦”。“背誦”是培養和提高語感素質的重要途徑。通過記憶朗讀不僅能夠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感悟,還能夠培養他們正確的語言學習思維和感知能力。通過記憶朗讀,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學習感官,便于培養他們的學習思維;另一方面,能夠激活他們的語言思維,增強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和學習效果。英語學習,詞匯是基礎,語法是關鍵,不朗讀記憶理解,談何掌握充足的詞匯量,談何學好英語的基礎。英語學習,不朗讀記憶理解,談何熟練眾多語法。對于教材課文的記憶朗讀,也是掌握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學生掌握全文大意,有助于學生關注文章的結構特點,有助于學生學習語法特點。記憶朗讀過程中,教師適當指點閱讀技巧,包括怎樣猜測詞意,怎樣推理判斷,怎樣提高閱讀速度等,使整篇課文不斷在學生頭腦中復現,從而使學生由理解課文、掌握課文到運用課文,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另外一個層次就是閱讀,這個滲透在我們平時上課對課文的理解上,也表現在我們對課外材料的閱讀上。閱讀一方面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另一方面掌握語法技巧和寫作的重要手段。人腦就像一個用來容納知識的容器,輸入的語言信息越多,經過大量的積累和鞏固,輸出的語言就會越來越順利,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因此,教師可適當要求學生閱讀好課文,掌握必須的詞匯、語法,另外閱讀一些文學名著,了解英美國家的背景知識、風俗習慣等,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為實際交流奠定基礎。

四、從翻譯句子到寫作文,發展語感

篇7

耐克《恐懼斗室》廣告只是近幾年一系列“問題性洋廣告”中的一個。此前,“豐田霸道”廣告和立邦漆廣告都因其帶有“侮辱性”色彩而引起軒然大波。

2003年12月初,《汽車之友》雜志刊登一則日本豐田公司廣告:一輛“霸道”汽車停在兩只石獅之前,一只石獅抬起右爪做敬禮狀,另一只石獅向下俯首,配圖廣告語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廣告背景看上去像是盧溝橋,石獅也疑似盧溝橋上的石獅。這則廣告播出不久,觀眾聲討聲四起。

無獨有偶。2004年9月的《國際廣告》雜志刊登了一則立邦漆廣告,畫面為中國古典式亭子,亭子的兩根立柱上各盤繞一條龍,左立柱色彩黯淡,一條龍緊緊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鮮,但龍卻蜷縮一團跌落到地上。其含義是:右立柱因為涂抹了立邦漆,連龍都滑落下來。

最終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耐克、豐田公司、盛世長城廣告公司和《汽車之友》雜志先后向消費者道歉。

問題性洋廣告中的文化沖突

跨文化交流與傳播是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相互交流傳遞信息的一種情境。由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經歷和假定的差異,都會使交流異常艱難,有時甚至根本無法開展。要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流,不僅要諳熟本國的文化規則,還要了解消費國度的文化規則。知道這些規則,你才能夠適當地控制和調整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對方的期望。①

一般來說,跨國公司或國際性廣告公司在進行跨文化廣告傳播活動中多采取“創意標準化,表現當地化”的做法。分析國內各媒體已播發的洋廣告,大致可分為原版廣告和改進版廣告兩種文本。

1、原版廣告

這類廣告是僅將商品生產國的原版廣告做語言文字翻譯,創意、圖象、音樂等要素基本保持不變。這樣做不僅保持了廣告的原汁原味,也充分體現了商品生產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質。這種設定和轉換簡單,但更需借助消費國文化建構。

2、本土化改進版廣告

這類廣告是公司總部根據對消費國的市場特點和消費文化的解讀,委托當地廣告公司設計出一種廣告的模式,最終由兩者根據當地的情況制作出本土化的廣告。這類廣告也包括將廣告設計、制作、服務機構延伸到其他國家、在他國建立分支機構的跨國廣告公司制作的廣告。如2001年足球世界杯亞洲區十強賽期間,在中國各地電視臺上播出的阿迪達斯公司的廣告中,畫面是兩支由世界各國明星組成的足球隊在進行激烈比賽,最后射門的任務是由中國的足球明星完成的,其實,在不同的國家播出的這則廣告,都是由該國的足球明星完成最后射門動作的,而其余的廣告畫面基本上是一致的。這種本土化的廣告無疑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

廣告的作用主要是凸顯產品品質、吸引購買者的注意力。眾所周知,廣告是對生活的一種戲劇化“講述”,它通過一些符號的組合,啟發受眾進行聯想,從而達到推銷商品的目的。其實在商業社會,廣告創意求新求變無可厚非,但是跨文化廣告傳播中傳播行為應入鄉隨俗,照顧本地受眾心理,不能違反社會道德、民族精神及人倫常理。如果忽視廣告的社會性和它在不同語境下的文化涵義,就會產生文化上的沖突或文化逆差,產生負面作用,甚至是災難性后果。

考察和分析問題性洋廣告事件連連發生的原因,可以發現這些洋廣告的突出問題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不符合廣告國社會道德規范

跨文化廣告傳播中,廣告主或廣告策劃制作者首先應受到廣告消費國相應的倫理道德規范的約束,廣告傳遞的內容以及所采用的形式要符合倫理道德標準,否則將給消費國社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2004年8月,耐克曾經被迫撤銷其在澳大利亞播出的一則電視廣告,廣告中描繪幾個少女試著討好一名男性網球教練,當地群眾抗議該片有涉及戀童癖的嫌疑。而耐克在700多個巴士站張貼的“詹姆斯和涂鴉”廣告在新加坡這個極其講求衛生的國家也激起了公眾的反感。

在我國,廣告傳播要求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高度來認識,要從有利于凈化社會環境、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的標準來衡量,要求廣告的語言、畫面、圖像、文字等表現要素健康、高雅,擯棄一切低俗的東西。鑒于此,有些廣告表現是不宜在我國播放的。②如在對將國旗設計成圖案“穿”在身上這一點上,西方文化和亞洲(特別是東亞)文化有極大的差別。美國國旗向來是時尚促銷者愛用的符號。麥當娜能穿著紅色內褲、軍靴,披著美國國旗,在“Rock the Vote”宣傳片中呼吁美國人關心國事去投選。但在亞洲國家,如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七條規定:廣告不得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國歌。“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必須莊重及尊重的對待。任何商業的用途,包括在廣告、印刷品上的使用,印成時尚裝飾等都不允許。任何字樣、圖案都不得疊印在國旗上。③

二、不適應廣告國文化背景和特征

不同的地區、國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這里的文化指人類所創造精神財富的總和。不同的國家、民族所體現的文化特征、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價值觀念會有差異。④跨國公司進行跨文化廣告傳播,就必須要照顧到民族情緒,一定要結合一個國家的習俗、民情和習慣,這也是與當地消費者保持良好溝通的前提。否則商品在跨文化傳播中將受到致命的打擊。

從立邦漆這個廣告策劃的本意來講,也許很有創意,但它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不應當拿龍來作文章。因為龍是中國的象征,中國人自譽為龍的傳人。拿中華民族象征的東西來做廣告,甚至滑落成一堆,將其任意解構,自然會引起中國人的反感。

文化往往具有多重含義。“霸道”的廣告通過戲劇性的、夸張的手法,讓石獅子向豐田汽車致敬,強化了“霸道”這個品牌的霸氣,試圖塑造一個強勢的產品形象,但恰恰相反,它引發了另外一種不安的聯想:石獅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古老符號,讓石獅子向日本的汽車致敬,意味著要中國文化向日本的商業文明俯首稱臣!而石獅子又很容易讓人想到盧溝橋,于是,霸道的廣告就這樣被“解讀”,從而激發了廣泛的憤怒情緒。在一些亞洲國家中,百姓對日本曾給他們帶來的痛苦是一個至今還沒解開的結,這一點跨國公司和廣告傳播者不應該忽視。豐田霸道廣告失敗的原因正是設計者忽略了這個“語境”,幾年前轟動一時的趙薇“軍旗裝事件”也是如此。 樹立跨文化廣告傳播的責任意識

對廣告國本土文化的不尊重僅僅是跨文化廣告傳播受到批評的一個方面,事實上作為不同語境下的文化對話方式,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有人指出,跨國公司及其廣告運動作為意識形態的一部分,能將西方人的價值觀,以更有效的方式到達他們新的發展中國家的觀眾。入侵者穿過了別的國家的文化鏈,將自己的看法強加于入侵地,抑制了被侵略國的創造力并邊緣化他們的文化。

文化對話是在文化發展的既定格局中展開的。文化發展狀態的不同,必然導致在文化對話中的強弱關系結構。科技的發展和資本的全球性流動為廣告跨國傳播提供了載體、工具、渠道和資金,文化全球化的理念和實踐營造了廣告跨國傳播的總體文化氛圍,而廣告跨國傳播又能通過無孔不入的信號輕而易舉地將各種不同文化、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人連結在傳媒系統中,并通過多重傳播與接受,將不同的思想、價值、判斷重新整合為類象化的模式和價值認同,使世界趨于模式化、類象化,進而對文化全球化推波助瀾。作為跨文化傳播表征之一的跨國廣告文化,更集中體現了這一復雜的文化現象。

在跨國傳播和文化全球化的交互作用中,決非相互平等的融合與交流,始終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和非對稱關系。由于經濟、政治、文化的巨大差異與差距,國家之間完全平等的對話并不可能,在國際文化交流中顯現著一種不平等關系,制造了一種特殊的知識話語權利,并在以經濟和政治為后盾的文化全球化進程中愈演愈烈。跨國傳播中的廣告作為一種文化,它畢竟不是像可口可樂、麥當勞一樣的簡單功能的消費品,而是負載了一種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識形態圖景的文化載體,在一定意義上不乏文化滲透傾向和攻擊性。這主要是由其傳播的內容所體現的:其一,發達國家已進入后工業階段,形成了高度發達的大眾消費社會,培育了與這種社會經濟發展形式相適應的消費主義的商業文化,并通過廣告、運用媒體將這種理念潮水般向發展中國家傾銷。其二,發達國家在傾銷商業文化的同時也在改變輸入國人民原有的生活形態,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和生活態度,甚至價值觀念、意識形態,以達到文化滲透與拆解作用。

只有在文化對話的關系結構中置入平等關系,尊重并制約對話,文化對話才是可能的。因而,在全球化語境中,面對西方世界的文化強勢或霸權,中國廣告界和媒介的確需要具有一種自覺的獨立性。在不損害中國文化精神本質的前提下,擴大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和話語權。通過和國際社會的廣泛交流和對話,使得中國的文化達到與其他文化平等對話的境地,借此對西方學界、實務界的固有思維定式產生影響和啟迪,最終達到消解西方文化霸權和歧視之目的,從而在交流雙方的文化共性和個性中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中國加入WTO后,廣告市場已面臨更大開放,隨著外資對中國經濟活動的介入程度與日俱增,外資的商品、服務、理念的推銷廣度和深度必將增大。在洋廣告越來越多大趨勢下,“問題洋廣告”勢必隨之增加。現在,世界500強中的企業,已有近400家進入中國,在世界名牌排名前25位的品牌如“可口可樂”、“IBM”、“微軟”、“耐克”等等,從產品到廣告,市場上幾乎隨處可見。如果監管部門不能更有效地進行監管,“問題洋廣告”還會出現。

那么該如何杜絕問題性洋廣告的再次發生呢?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對洋廣告內容的審核應通過兩種形式來實現,即自律和他律。所謂自律就是自我審查,而他律則是在播出后政府有關部門對其依法進行處罰和管理。我們這里強調的跨文化廣告傳播中社會責任和道德,主體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跨國公司,另一個就是廣告公司。當然,僅靠跨國公司或廣告公司自律是不現實的,還應該形成良好的社會監督機制,規范產品市場和廣告市場,及時發現和處理跨國公司廣告宣傳中的一些違規或有違社會道德規范的做法。廣告播出機構在投放洋廣告之前都要進行一次“災難核對”,促使廣告對他們制作或傳播的信息內容負起更多的責任。據悉,廣電總局將開始著手制定電視廣告的審查標準,以杜絕有不良內容、不良含意的廣告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只有這樣,才能規范和引導跨國廣告行業在法律框架下合理、有序、健康地發展。

注釋:

①[英]戴維·赫爾德等:《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陳絢:《跨文化廣告傳播中的社會責任和道德》,《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2期。

篇8

【關鍵詞】語用能力;漢語;民族學生;言語教學

語用能力是指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即在具體言語環境中正確理解和得體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民族中小學的漢語新課程標準從各個方面體現了對培養學生漢語語用能力的具體要求,強調漢語課必須充分體現第二語言教學的特點,將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基本素養作為培養的重點,鼓勵學生實際應用。我們只有在言語教學理念指導下,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加強語言實踐,才能有效地發展民族學生的漢語語用能力。

一、構建言語教學理念,注重民族學生漢語語用能力的培養

新課標明確指出:漢語教學要讓學生能說普通話。學會主動、積極地用普通話進行表達與交流,熟悉漢語的表達習慣和思維習慣,逐步學會用普通話文明得體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1]漢語作為我們的國語,在我國不同方言區以及各民族的交際、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審視民族院校的漢語教學,仍是語言知識傳授為主,語用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致使學生學了多年漢語,在交際時仍不具備習得語言的運用能力,不能正確理解和表達。

20世紀初期,語言學家索緒爾就提出了“語言——言語分立”學說。[2]語言是在一定的社會集團里,是語言學家通過無數個別語言的研究,概括出來的一套表達概念的、抽象的、有限的符號系統;我們人類每天面對的那些具體的無限的說話和說出來的話就是所謂的“言語”,它是具體的、無限的現象,具有豐富的內涵。語言存在于言語之中,沒有言語也就沒有了語言。

語言學家皮特·科德指出:“我們要培養的是使用語言的人而不是語言學家,是能‘用這種語言講話’的人,而不是‘談論這種語言’的人。”[3]第二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習者的言語能力和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即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教會學生用漢語聽說讀寫,用漢語思維,用漢語交際,不能只局限于語言知識的教授。

語言的特征,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迫切要求我們及時構建言語教學的新理念,以言語教學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言語技能為目的,逐步提高學生漢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其語用能力。

二、把握第二語言教學特點,提高民族學生的漢語理解能力

語言理解能力是語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第二語言的學習首先是言語知識的學習,言語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言語技能的重要基礎,學習知識的目的是提高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傳統漢語教學把知識教學與言語技能訓練截然分開,肢解了漢語教學的整體性,影響了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

(一)加強言語運用訓練,為民族學生漢語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語言理解能力是建立在一定量的語言知識基礎之上的。第二語言教學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把語用知識融入語言教學中,從言語運用訓練開始,即從最基本的發音、字詞、語法入手,在語言知識輸入的各個層面,滲透語用知識,為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奠定基礎。

課堂上經常進行一些音近、形近字組詞,近義詞辨析運用,詞語替換練習,以及用詞和短語組成句子、組成文段和各種句式的運用練習。教一些常用的固定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兼語句等句子結構,及各種基本句型,要求學生牢記并有意識地運用于交際過程中。如:要求學生同一個意思用不同的詞語、不同的句式去表達,說話、作文時盡量運用新詞語等,在訓練中提高理解能力。

(二)基礎知識訓練與技能訓練有機結合,為提高民族學生漢語理解能力創造條件

教師要了解民族語言的基本語音語法規律,對語言形式進行語用分析,通過對比兩種語言的使用規則,恰當運用學習的遷移規律,使母語學習對漢語學習產生積極影響。讓學生在比較中有效地掌握有關漢語語言知識,提高正確理解語音語體的能力。

教學中應創設具體語用環境,把知識訓練與技能訓練結合在一起,在言語技能訓練中,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規律,了解漢語在社會語用環境下運行的規律和原則,包括會話策略、會話方式、禮貌語言運用、語調運用等方面的得體性和合適性 。通過一定量的知識技能訓練,使學生認識語用形式的語用功能,學會結合語境理解語義,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主動地思考,逐漸形成新思想、新概念、新的思維方式。達到用漢語進行恰當、得體、準確的交際的目的,使漢語教學不再停留在對教材知識的認知層面上,而是上升到對知識的應用層面。

(三)構建多元文化平臺,有效提高民族學生漢語語用理解能力

要正確理解語意,提高語用能力,還須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學中注意不同文化的濡染。針對教材脫離學生實際,選文多書面語,少口語表達訓練內容的局限,教學中要補充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反映民族文化生活和風俗習慣的,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提供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搭建一個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平臺。讓學生了解祖國文化,接受、學習多元文化,并通過不同文化的對比,不斷拓展文化視野,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最終實現不同文化的融合,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從而提高正確理解和恰當運用漢語的能力。

三、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民族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語用能力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熟練掌握語言的使用規則,才能實現正確、得體地表達。語言使用規則在真實的言語交際中才能學會。民族學生的漢語學部分是在課堂上進行,缺乏真正的言語交際情景,存在語法規則的學習和語言使用規則的掌握相脫節的弊端,導致學生雖學了不少語法規則,但到了真實的語境就不會說不能寫了。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傳統的漢語教學模式。

篇9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敏感性;文化教學;語用能力

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交際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文化的制約。目前由于科技飛速發展,交通和通信技術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學習、工作在不同的人群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彼此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在諾大的世界將成為“地球村”的過程中,各種文化在接觸和碰撞中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必定會影響跨文化交際。用英語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不僅僅需要單純的語言能力,還需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否則,在實際的交際過程中,就會出現由于文化差異而造成的場景不合適或者不得體的語言失誤,引起誤會。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任何內容都可通過語言來反映;而文化又制約、影響著語言的形式和使用規則,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的。語言又是交際的工具,功能學派的代表人物哈里代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交際、交流思想是語言的基本功能,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語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際中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語用障礙。

一、文化的定義與內涵

文化的定義涉及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理論,涵蓋歷史、民族、行為、物質、精神等層面。1871年英國學者Tylor所著的《原始文化》寫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人種學意義而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格,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們獲得的任何才能和習慣。”[1]這是西方最早的文化定義。社會學家Bain聲稱文化就是通過各種信號反映出來的所有社會行為,Brown則將文化界定為占據特定地理區域的人們共有的信念、習慣、行為和生活模式的集合。美國人類學家Kroeber和Kluchhohn在《文化》一書中,綜合諸家之長,對文化的界定為:包括各種外顯與內隱的行為模式,它通過符號的運用使人們習得及傳授,并構成人們群體的顯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歷史衍生及選擇而成的傳統觀念,尤其是價值觀念。在我國,“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漢的《說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2]在這段論述中,“文化”指統治者通過“文德”來“教化”、“感化”的意思。在此之后,“文化”的含義經過演變,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含義,包括文治、教化和禮樂典章制度。到了近代,由于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相互吸收,“文化”又有了新的含義。現在“文化”一詞使用得很廣,而且有不確定性。如:學文化,指讀書識字;文化部門,指管理圖書、影視出版及教育、科學等部門。顯然,文化的內容包羅萬象,十分豐富,既包含人們的生活習慣、意識與信仰,也包含人們所創造的一切。

關于文化的內涵,學術界普遍接受的有廣義、狹義文化和知識文化、交際文化兩種分法。廣義文化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文化包括社會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等;知識文化涉及目的語國家的社會制度、、物質文化、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交際文化則包括風土人情、交際禮節、行為規范等。知識文化是顯性文化,是兩個不同文化背景所培養出來的人在進行交際時,對某詞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產生直接影響的文化知識,如藝術建筑、節日慶典、政治地理、風景名勝等表層文化;而交際文化是隱性文化,是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進行交際時,他們的言語中所隱含的文化知識,如民族習慣、社會交往、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深層文化。交際文化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雙方能否達到成功交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時空均受限制的大學英語教學中,交際文化的傳授應重于知識文化的傳授,但同時知識文化的傳授也不容忽視。

二、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人類交際和傳遞信息的工具。任何語言的教與學,所涉及的都不會是單純的語言問題,它與所屬的文化息息相關,與學習者的知識體系息息相關。人類語言不是懸浮在真空之中的孤立體,它是相關文化體系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2]。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交際活動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交際雙方首先接觸的是不同文化領域及背景下產生的語言,并以此作為媒介來傳遞信息。如何準確地傳遞信息,是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實現交際目的的重點,這要求交際雙方必須通曉目的語國家的文化淵源、歷史傳統、風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識。人們只有通過語言才能掌握人類社會的文化知識。由于語言的使用受到該語言所屬民族文化的制約,文化在語言學習中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人們在學習一種民族語言的同時,也必須要學習這一民族的文化。

語言與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作為文化要素之一的語言具有雙重性: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傳播媒介,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鏡子。文化大系統的其他要素都必須由語言來傳達,并得以演進、發展,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而文化又是語言賴以存在的基礎,是語言發展變化的源泉。

三、文化教學中要培養的技能

文化教學指與人們交際或外語教學有關的文化知識的傳授,也就是研究兩個社會文化的相同和差異之處,使學生對文化差異有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際中,從而實現圓滿成功的交際。正如Gumperz所指出的:我們對個別社會知道得越多,我們在這個社會中就越能有效地交際[4]。Hanvey提出了跨文化敏感性的4個層次[5]。在第一個層次,通過旅游、雜志、教科書等對于表面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但是認為它們奇特而不可理解。在第二個層次,通過文化沖突的某些場合,了解到與自己文化明顯不同的某些有意義的但卻是微妙的文化特征,其反應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個層次,通過理性地分析,了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義的文化特征,從認知的角度認為可以理解。在第四個層次上,通過深入體驗其文化,了解到從當事人的觀點看問題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說“移情”(empathy),其結果是由于熟悉其文化而達到理解的境地。他還進一步認為人們對于其他文化的理解水平不僅要達到移情的水平,而且應提高到按對方的觀點立場觀察問題的水平。層次越高,越能接近完美的交際。前兩層是學生們經過努力可以感受到的,第三層則要通過教師的教學來感受,第四層則最為困難。

當學生們了解到更多的中西文化差異后,他們就不會有文化眩暈的感覺,而會把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成功地用于交際中。但是應當注意,文化教學絕不是只教學生記憶一些文化事實,而是要培養他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操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由于不同的語言使用者在地域、歷史背景、生活方式、社會文化、價值觀、道德觀以及等方面存在差異,從而產生不同的思維方式、交際習慣和語言使用規則,構成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無論學生將深層文化特點如國民性情、時間取向、美丑定義背得如何熟,如果不會在交際中自覺地使用,那么其交際技能仍然是零。一般來說,文化教學要培養下列技能:

1.正確識別和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語和非言語行為功能。任何一種言語行為的背后都隱藏著各種預設:價值觀、信仰、假設以及對事物的態度。通過比較深層文化我們可以找出文化差異的共同根源,為奇異的文化現象提供理性解釋,即對文化行為功能的解釋。該技巧的掌握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敏感性。

2.熟悉日常生活習慣和言語行為方式。這可以使學生熟悉交際情境中得體的言語和行為模式。掌握該技巧使學生不再盲目地將中國文化套入跨文化情境中,也為文學作品和對日常生活中人物行為活動作出正確判斷提供了文化參照。

3.熟悉常用詞匯的文化內涵。要求學生熟悉那些同漢語相應詞匯有不同的內涵或外延的英語詞匯,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內涵。該技能影響語言使用的各個層次,對它的掌握可全面提高英語水平。

4.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語言特征,并能運用適當的語言表達不同的人際關系,了解不同的語體特征。

四、跨文化語用能力的培養

學習一門語言就是培養該門語言的語用能力的過程。語用能力一詞是在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之后所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不同的學者對語用能力的含義有不同的解釋。Hymes認為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由4部分組成[6],它們是:形式上的可能性、實施手段上的可能性、語境中的適應性和現實中的實施情況。其中形式上的可能性相當于Chomsky說的“語言能力”,其余部分相當于他說的“語用能力”。前者體現為語言形式的準確性,后者則體現為具體情景中語言運用的合適性。Widdowson認為“能力”有兩部分[7]:知識和技能。前者相當于語法能力,后者相當于語用能力。Bachman認為,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的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competence)和語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8],前者由“語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和“語篇能力”(textualcompetence)構成,后者由“施為能力”(illocutionarycompetence)和“社交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構成。

無論是課堂聽課,還是業余自學,學習者都有一種錯覺,以為學語言就是不斷積累詞匯和語法知識的過程。于是,有許多語言學習者,不辭辛勞地背詞典,啃語法書。各種考試,包括TOEFL、GRE、MET等,也不過是帶著不同的目的對這些知識進行檢驗,以考察學習者的英語水平。然而,語用學告訴我們,語言知識的積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絕不是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獲取語言知識不能過分依賴書本而脫離語言運用的環境。學習一門語言的合理、可行的做法是在使用中學,在運用中領會、鞏固,邊學邊用。學習一門語言并不只是為了了解該門語言,而是為了很好地使用該門語言。以下是一些培養跨文化語用能力的建議:

1.在教材選擇上應使用一些國外出版的外語教材,特別應采用一些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的教材,著重解釋文化上的差異,這些真實材料有助于讓學生了解西方人在交際中的場合、身份、相互關系等社會因素。

2.利用課堂教學,創造語言環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能夠盡可能多地開展交際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在一定的環境中創造性地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對話練習、口頭作文、英語辯論、角色扮演練習、小組討論等形式,以實際生活情境和學生所熟悉的話題為練習的題材,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興起的今天,可充分利用圖片、幻燈片、電影、電視等直觀教具,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上把背景知識形象化,向學生展示真實的國外生活環境,以加強知識的立體感。

3.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讀文學作品、報刊時留心和積累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社會關系等方面的材料。我們的學生能到英美留學,在當地人們中生活較長時間的,畢竟是少數。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了解英美社會主要靠間接地閱讀有關材料。文學作品,是了解一個民族的性格、心理狀態、文化特點、風俗習慣、社會關系等方面的最生動最豐富的材料。問題在于如何閱讀。如果讀文學作品只是為了了解故事情節,那就所得甚少了。閱讀報刊是了解當前社會各階層、各集團的動態、各種社會問題的最直接的途徑,其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9]。

4.充分利用外籍教師,從學外語來看,和講這種語言的本族人接觸十分重要。

在一定意義上,這種接觸是別的方式所無法取代的。僅僅讓學生在課堂上聽講課還不夠,在日常的接觸中往往能學到許多生動的、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例如,在什么場合上講什么話、作何種反應,都只有在課下才能觀察到。也可用講座的形式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特別是其中與中國不同的文化習俗。

[參考文獻]

[1]龔書鐸.中國近代文化探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38-39.

[2]顧偉列.中國文化通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95.

[3]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Studies:AnIntegratedApproach(RevisedEdi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88/1995:59-61.

[4]GumperzJJ.Linguisticandsocialinteractionintwocommunites[J].AmericanAnthropologist,1964,(6):66.

[5]HanveyR.Cross-culturalAwareness[C]//LLuce,ESmith.TowardInternationalism:Readingi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Cambridge:NewburyHousePublishers,1979:53.

[6]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M].InPrideandHolmes,1972:91-95.

[7]WiddowsonH.Knowledgeoflanguageandabilityforuse[J].AppliedLinguistics,1989,10(2):128-137.

篇10

(一)獅子樣的體力

我國自來把讀書的人叫作文人,本是因為他們所習的是為文事的緣故,不料久而久之這“文人”兩個字和“文弱的人”四個字竟發生了連帶關系。古時文土于禮、樂、書、數之外,尚須學習射、御,未嘗不寓武于文。不料到后來,被一些野心帝王專以文字章句愚弄天下儒生,鄙棄武事,把知識階級的體力繼續不斷地摧殘下去;流毒至今,讀書人所應有的健康,大都被毀剝了。贏弱的父母,哪能生出康強的兒女!先天既不足,而學校教育,又未能十分注意體格的訓練,后天也就大有缺陷。所以現時我國的男女青年的體格,雖略較二十年前的書生稍有進步,但比起東、西洋學生壯健活潑、生機勃勃的樣子來,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計。新近有一位留學西洋多年而回國不久的朋友對我說,他剛從外洋回到上海的時候,在馬路上走,簡直不敢抬頭,因為看見那些孱弱已極、毫無生氣的中國男女,不禁發生恐懼和慚愧的感覺。這位朋友的話,并不是隨便邪說。任何人剛從外國回到中國國境,怕都不免有同樣的印象。這雖是就普通的中國人觀察而言,但是學校里的學生也好不了許多。先有健全的身體,然后有健全的思想事業,這句話無論何人都是承認的,所以學生體力的增進,實在是今日辦教育的生死關鍵。

現今欲求增進中國學生的體力,唯有提倡運動一法。中國廢科舉,辦學校,雖已歷時二十余年之久,對于體育一項的設備,太不注意。甚至一個學校連操場、球場都沒有,至于健身房、游泳池等等關于體育上的設備,更說不上了。運動機會既因無“用武地”而減少,所以往往有聰慧勤學的學生,只因體力衰弱的緣故,縱使不患肺病、神經衰弱病及其它痼癥而青年天折,也要受精力不強、活動力減少的影響,不能出其所學貢獻于社會,前途希望和幸福就從此斷送,這是何等可悲痛的事!

今日的學生,便是明日的社會中堅、國家柱石,這樣病夫式或準病夫式的學生,怎能擔得起將來社會國家的重責!又怎能與外國赳赳武夫的學生爭長比短!

體力的增進,并非一蹴而就。試觀東、西洋學生,自小學以至大學,無一日不在鍛煉陶冶之中。所以他們的青年,無不嗜好運動,興趣盎然。一聞賽球,群起而趨之。這種習慣的養成,實非易事。而健全國民的基礎,乃得以確立。這種情形,在初入其國的,會誤認為一種狂癖;觀察稍久,方知其影響國本之大。這是我們所應憬然猛省的。

外人因我國度龐大而不自振作,特贈以“睡獅”的怪號。青年們!醒來吧!趕快回復你的“獅子樣的體力”,好與世界健兒一較好身手;并且以健全的體力,去運用思想,創造事業!

(二)猴子樣的敏捷

“敏捷”的意思,簡單說起來就是“快”。在這二十世紀的時代做人,總得要做個“快人”才行。譬如賽跑或游泳一樣,快的居前,不快的便要落后,這是無可避免的結果。我們中國的文化,在兩千年前,便已發展到與現今的中國文化程度距離不遠。那時歐洲大陸還是蠻人橫行的時代。而美洲尚草莽未辟,更不用說。然而今日又怎樣呢?歐洲文化的燦爛,我們既已遠遠落后,而美洲則更發展迅速。美利堅合眾國立國至今不過一百五十四年,其政治、經濟的一切發展,竟有“后來居上”之勢。這又是什么緣故呢?這固然是美國的環境好,適于建設。而美國人的舉動敏捷,也是他們成功迅速的一個最大原因。我們試游于美國的都市,汽車、街車等等的風馳電掣不算,就是在大街兩旁道上走路的人,也都是邁步直前,絕少左顧右盼、姍姍而行,像中國人所常有的樣子。再到他們的工廠或辦事房中去參觀,他們也是快手快腳的各忙各的事體。至于學校里的學生,無論在講堂上、操場上、圖書館里、實驗室里,一切行動態度,總是敏捷異常,活潑得很。所以他們能夠在一個短時期內,學得多,做得多。將來的成就也自然的多起來了。掉轉頭來看看我國的情形,一般人是行動遲緩,姑且勿論;就是學校里的學生,讀書做事,也大半有一些不靈敏。所以在初中畢業的學生,國文不能暢所欲言;在大學里畢業的學生,未必能看外國文的書籍。這不是由于他們的腦筋遲鈍,實在是由于習慣成自然。所以出了學校以后,做起事來,仍舊不能緊張,依然“從容不迫”地做下去。西洋人可以一天做完的事,中國人非兩天或三天不能做完。在效率上相差得這樣多,所成就的事體,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關于這種遲緩的不敏捷的行動,我說是一種習慣,而且這種習慣是由青年時代養成的,并不是沒有什么事實上的根據。我們可以用華僑子弟和留學生來做證明:在歐美生長的中國小孩,行動的敏捷,固足與外國小孩抗衡;而一般留學生,初到外國的時候,總感覺得處處落人之后,走路沒有人家快,做事沒有人家快,讀書沒有人家快,在課堂上抄筆記也沒有人家寫得快、記得多,苦不堪言。但在這樣環境中吃得苦頭太多了以后,自然而然的一切行動也就漸漸的會變快了。所以留學生回國后一切行動,總比普通一般人要敏捷些。等到他們在百事遲鈍的中國環境里住的時間稍為長久一點,他們的遲緩的老脾氣,或者也會重新發作的。就拿與人約會或赴宴會做例子,在歐美住過幾年的人,初回國的時候,大都是很肯遵守時間,按時而到;后來覺得自己到了,他人遲到,也是于事無益,呆坐著等人,還白白糟蹋了寶貴的時間,不如還是從俗罷。但是這種習慣的誤事和不便,是人人所引為遺憾的。尤其是我們的青年人,應當積極糾正的。

青年們呀!現在已經是二十世紀的新時代了!這個時代的特征就是“快”。你看布滿了各國大陸的鐵道、浮遍了各國海洋的船艦、肉眼可看見的有線電的電線、不可見的無線電的電浪、可以橫渡大西洋而遠征南北極的飛機、城市地面上馳騁著的街車與汽車、地面下隧道中通行的火車與電車,以及工廠、農場、公事房、家庭中所有的一切機器,哪一件不是為要想達到“快”的目的而設定的?況且凡各種科學,無不日新月異的在那里增加發明。我們縱不能自己發明,也得要迎頭趕上去、學上去,這都是非快不為功的。

據進化論的昭示,我們人類由猿猴進化而來。卻是人類在這比較安舒的環境中,行動漸次變得遲鈍,反比猴子略遜一籌,而中國人的怠惰程度更特別的高。以開化最早的資格,現今反遠居人后,這是多么慚愧的事!現在我們的青年,如要想對于求學、做事兩方面,力振頹風,則非學“猴子樣的敏捷”,急起直追不可!

(三)駱駝樣的精神

在中國四萬萬同胞中,各人所負責任的重大,恐怕要算青年學生首屈一指了!就中國現時所處的可憐地位和可悲的命運而論,我們幾乎可以說:凡是可擺脫這種地位、挽回這種命運的事情和責任,直接或間接都是要落在學生們的雙肩上。

第一是對于學術上的責任:做學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讀書。讀書從淺近方面說,是要增加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預備

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的人;從遠大的方面說,是要精研學理,對于社會國家和人類作最有價值的貢獻。這種責任是何等的重大!讀者要知道一個民族或國家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腳――而且要光榮地立住――是要以學術為基礎的。尤其是,在這競爭劇烈的二十世紀,更要依靠學術。所以學術昌明的國家,沒有不強盛的;反之,學術幼稚和知識蒙昧的民族,沒有不貧弱的。德意志便是一個好例證:德人在歐戰時力抗群強,能力固已可驚;大敗以后,不到十年而又重列于第一等國之林,這豈不是由于他們的科學程度特別優越而建設力強所致么?我們中國人在世界上原來是很有貢獻的――如發明指南針、印刷術、火藥之類――所以現時國力雖不充足,而仍為談世界文化者所重視。不過經過兩千年專制的錮蔽,學術遂致

落伍。試問在現代的學術界,我們中國人對于人類幸福有貢獻的究竟有幾個人呢?無怪人家漸漸看不起我們了。我們以后要想雪去

被人輕視的恥辱,恢復我們固有的光榮,只有從學術方面努力,提高我們的科學知識,更進一步對世界作出新的貢獻,這些都是不能不首先寄望于青年學生的。

第二是對于國家的責任:中國今日,外則強鄰四逼,已淪于次殖民地的地位;內則政治紊亂,民窮財匱,國家的前途實在太危險了。今后想擺脫列強的羈絆,則非急圖取消不平等條約不可。想把國民經濟現狀改良,使國家能享獨立、自由、富厚的生活,則非使國內政治上軌道不可。昔日范仲淹為秀才時,便以天下為己任,果然有志竟成。現在的學生們,又安可不以國家為己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