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20:30: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市群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市群

城市群規劃分析論文

一、打造長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的戰略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龍頭地位日益突出,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聯動發展產生的影響和作用日益明顯。以上海為龍頭、蘇浙為兩翼的長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科技、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_,在我國乃至世界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1年,這一地區占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24.5%的財政收入和28.5%的進出口總額。打造長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進﹁步發揮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作用,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形成長江三角洲新的區域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是實施黨和國家分區域基本實現現代化戰略的需要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經濟帶,發展城市群,是黨和國家深入實施分區域基本實現現代化戰略的重大舉措,積極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必將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加快發展,促使該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貢獻。

2.是構筑中國經濟騰飛所需的世界級經濟增長極的需要

中國經濟要進一步擴大總量、提升質量,亟需若干區域發揮重要的帶動和支撐作用。長江三角洲所屬的滬、蘇、浙三省市,地域相連、文化相近、經濟相融、人緣相親,相互聯系十分密切,是我國東部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是我國最具活力與競爭力的經濟區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認的第六大城市群。積極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必將促進滬蘇浙三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保持長江三角洲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加快打造世界級的城市帶,從而牽引和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沿江地帶乃至全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城市群規劃分析論文

一、打造長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的戰略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龍頭地位日益突出,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聯動發展產生的影響和作用日益明顯。以上海為龍頭、蘇浙為兩翼的長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科技、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_,在我國乃至世界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1年,這一地區占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24.5%的財政收入和28.5%的進出口總額。打造長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進﹁步發揮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作用,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形成長江三角洲新的區域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是實施黨和國家分區域基本實現現代化戰略的需要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經濟帶,發展城市群,是黨和國家深入實施分區域基本實現現代化戰略的重大舉措,積極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必將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加快發展,促使該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貢獻。

2.是構筑中國經濟騰飛所需的世界級經濟增長極的需要

中國經濟要進一步擴大總量、提升質量,亟需若干區域發揮重要的帶動和支撐作用。長江三角洲所屬的滬、蘇、浙三省市,地域相連、文化相近、經濟相融、人緣相親,相互聯系十分密切,是我國東部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是我國最具活力與競爭力的經濟區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認的第六大城市群。積極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必將促進滬蘇浙三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保持長江三角洲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加快打造世界級的城市帶,從而牽引和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沿江地帶乃至全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中原城市群發展

從城市群特點看經濟法適用情形

所謂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區域范圍內云集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類型和等級規模的城市,以一個或兩個特大城市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城市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斷加強,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城市群不是空間上相鄰的若干個城市簡單的聚集,而是通過物理網絡(公路、鐵路等)和信息網絡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我國將形成十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遼中南、中原、長江中游、海峽西岸、川渝和關中城市群。

從內在聯系看,城市群具備發達核心組織能力、較完整的城鎮結構體系、快速便捷的交通運輸體系以及較發達的區域經濟。城市和區域經濟存在相互作用,城市群是區域經濟發展和城鎮結構演化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區域經濟從發展到成熟,其空間結構演變就表現為由點到軸、由面到網的城市化過程,此即城市群或都市圈形成的過程。因此,城市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成熟的標志和城市化的高級形式,其立法也必然尋找高級法形式即經濟法。從區域經濟的發展階段分析,城市群是區域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規范其活動和行為的現代法杰出代表——經濟法與之正好相互匹配。從其組成觀察,城市群集合了核心城市和外圍城市,各個城市之間有交通走廊相連,社會經濟關系復雜密切,縱橫交錯,但其一體化程度遠高于城市群外的城鄉,其法律規范也應當因其更加公私法兼容而呈現經濟法的特點。

聚集與擴散是城市經濟區域形成和發展的內在機制,它們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擴散必須以一定程度的聚集為基礎,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產生擴散,而擴散又擴大了對新的經濟活動的吸聚力,從而創造了新的聚集條件,新的聚集又為新的擴散創造條件,由此推動經濟法律關系的動態發展。聚集過程導致集中型城市化,擴散過程引起擴散型城市化。城市群就是在聚集——擴散——再聚集——再擴散的鏈式過程中不斷得到強化和升級。經濟法的特殊魅力恰恰在于產業經濟法等相關部門法能很好地為其導航、護航,并不斷鞏固其發展成果。

中原城市群聚少散多的特點與經濟法的作用發揮

中原城市群通常是指以鄭州為核心,以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濟源、平頂山、漯河在內共9個省轄(管)市構成的城市群體。其中,特大城市2個,大城市4個,中等城市2個,小城市15個,縣城34個,建制鎮374個。

查看全文

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策略

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資源數量多,種類齊全,資源品位高,擁有九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資源數量多,種類齊全,資源品位高,擁有九個世界遺產、四大古都,現已形成以黃帝故里、龍門、音樂大典、清明上河園、殷墟和紅旗渠等為代表的文化旅游資源核心吸引物,為其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一、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中原城市群的文化資源特點鮮明,種類繁多,但是從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整體情況看,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文化內涵挖掘不夠,資源缺乏科學整合。現有的旅游產品只是膚淺地附上了文化的外衣,并沒有對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剖析挖掘其文化內涵與底蘊。一方面體現在文化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忽視文化活化,僅通過物品展示來體現文化,方式死板,沒有突出文化地精髓之處,難以讓游客鮮活地感受到文化內涵;另一方面體現在脫離文化本質和文化根源性,盲目地對遺址遺跡進行修復復原,與當地的歷史相悖,文化相斥,難以為游客們傳播真實準確的歷史文化信息,反而會誤導游客,影響游客旅游地的認可度,降低游客體驗與游客滿意度。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資源不缺乏鮮明的特色,如武術文化、宗教文化、古都文化和民俗文化每一項都具有區域特色,具備很強的文化競爭力,缺乏的是對這些文化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二)追求眼前短期利益,忽視可持續性發展。當前旅游業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市場競爭當中,城市群部分政府急于求成,沒有計劃地對不可復制性的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開發,開發過程帶有極大的盲目性。長此以往,會導致歷史文化資源遭受到不可逆轉的破壞,并且容易導致區域內旅游分布混亂,難以發揮旅游產業空間協同發展地效應。此外,在城鎮化發展地過程中,某些政府缺乏城市文化、歷史文化保護意識,為了所謂地“現代化”“都市化”而將珍貴地歷史文化街區一舉拆除,用毫無文化內涵的鋼筋水泥地現代化建筑來取代,使得城市丟失了歷史發展中沉淀下來的文化靈魂。(三)產業鏈條短小不均,綜合發展效益低下。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鏈在旅游交通、文化創意商品、休閑娛樂、飲食住宿和旅游信息服務等方面還不夠完善,尚處于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初級階段。尤其是在文化旅游商品方面,中原城市群中普遍存在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產品創新度不高、形式雷同等問題,例如,焦作市太極拳的發展以太極拳博物館、太極拳祖祠祖林、楊露禪學拳處等景點為主體,至今沒有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鏈。(四)產品項目創新性弱,地域特色缺乏體現。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數量多、類型全,但是中原城市群各旅游地對文化的表現手法類似,同質化嚴重,無法適應日益多變的市場需求,難以凸顯資源優勢,形成產業競爭力。對文化產品進行創新離不開對資源的深刻挖掘和認識,亦離不開對游客的出游偏好和旅游動機以及多樣化需求的關注和研究。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對自身的地域特色和資源特性的認識不深,難以利用文化內涵核心不斷迎合市場需求推出新產品,所以難以對文化產品進行有效的組合營銷,市場競爭力不強。(五)旅游投資渠道單一,特定社會資本偏少。中原城市群尚未形成各種社會資本共同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良好格局,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總體上停留在的以政府資金為主,存在分散的小資本進入的階段。由于傳統的管理體制的制約和政府政策的約束,社會資本進入到文化旅游產業當中還存在困難。這種投資格局使得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面臨嚴重的資金不足問題,資本融資、投資控股以積極金融信貸等融資方式發展較慢,未能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資格局。此外,由于中原城市群經濟發展處在上升發展階段,所以各級政府對于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的專項資金比較薄弱,對文化旅游進行規劃以及旅游產品創意開發缺乏資金支持。(六)宣傳營銷力度不足,文化品牌知名度低。與其他省市相比,中原城市群對文化旅游的宣傳力度并不是很大,重視不夠、技巧不足,對中原文化這張名片的塑造和傳播力度不夠。淮陽的泥塑藝術、洛陽的洛繡、朱仙鎮的剪紙、開封的官窯以及南陽的天壇硯等為代表的傳統工藝,以及以開封“興盛德”花生、周口胡辣湯、洛陽牡丹餅和焦作油茶為代表的特產美食,這些都是獨屬于中原城市群的特色品牌,極富地方特色和韻味,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了旅游品牌,但是由于對這些品牌的宣傳和營銷策劃不夠,口碑宣傳效應低,知名度不高,所以在游客中沒有形成傳播效應。

二、制約中原城市群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因素

(一)發展理念。隨著文化旅游產業的日益成熟,經營管理理念以及完善的管理機制成為文化產業產業競爭力提升的決定性因素。但是中原城市群大多數的城市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狹隘的現象羅列、陳述觀點以及局部探討的初級階段,缺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競爭意識以及國際視野。政府對文化產業的布局、規劃和發展大包大攬,以及不求創新的發展理念根深蒂固,也影響了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二)管理體制。中原城市群文化產業發展長期以來受權力分割、觀念落后以及體制束縛,使得城市群當中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部門形成了相互制約,而不是相互合作的關系。各級地方政府以及管理部門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發展利益,往往狹隘地采取各種地方保護主義單獨開發、孤立管理。區域內的文化資源難以形成品牌化效應,極具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開發不恰當、保護不力,不僅沒有發揮其文化價值,反而使其受到了破壞,導致慘淡經營。這種傳統的管理體制和狹隘地求利心成為影響中原城市群核心競爭力地重要制約因素。(三)人才缺失。制約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才的缺失。在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懂得經濟運行,了解旅游市場運作,懂得管理運營的復合型人才,還需要了解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資源現狀,了解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專業人員。此外,由于中原城市群文化產業行業內旅游從業者對旅游景區經營與管理、形象策劃與宣傳營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不足,使得旅游項目在運營中管理不善,導致其影響力較小,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即使有些文化資源得到了很好的開發,但是也由于其經營管理人員能力不足,而無法發揮出文化資源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三、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策略

查看全文

中原城市群地理教學研究

摘要:國家的發展規劃的制定對于地理學科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原城市群發展對于地理教學中地理素養的培養、地理教學內容的選擇有很重要意義,同時對于地理教學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原城市群;地理教學

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對城市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同時對我們的地理教學也有非常大的借鑒意義。因此,我認為有必要探討一下中原城市群發展與地理教學的關系,以及有可能對地理教學產生的影響。

一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布局不同數量和規模的城市而形成的空間布局形態和城市化載體。中原城市群位于中國的中東部地區,其中涵蓋了5個省30個市,其中包括河南省的18個市、山西省的3個市、山東省的2個市、安徽省5個市、河北省的2個市,它們之間建立了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各方面的聯系。

二“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與地理教學的關系

查看全文

中原城市群協調發展論文

所謂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區域范圍內云集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類型和等級規模的城市,以一個或兩個特大城市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城市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斷加強,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城市群不是空間上相鄰的若干個城市簡單的聚集,而是通過物理網絡(公路、鐵路等)和信息網絡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我國將形成十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遼中南、中原、長江中游、海峽西岸、川渝和關中城市群。

從內在聯系看,城市群具備發達核心組織能力、較完整的城鎮結構體系、快速便捷的交通運輸體系以及較發達的區域經濟。城市和區域經濟存在相互作用,城市群是區域經濟發展和城鎮結構演化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區域經濟從發展到成熟,其空間結構演變就表現為由點到軸、由面到網的城市化過程,此即城市群或都市圈形成的過程。因此,城市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成熟的標志和城市化的高級形式,其立法也必然尋找高級法形式即經濟法。從區域經濟的發展階段分析,城市群是區域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規范其活動和行為的現代法杰出代表——經濟法與之正好相互匹配。從其組成觀察,城市群集合了核心城市和外圍城市,各個城市之間有交通走廊相連,社會經濟關系復雜密切,縱橫交錯,但其一體化程度遠高于城市群外的城鄉,其法律規范也應當因其更加公私法兼容而呈現經濟法的特點。

聚集與擴散是城市經濟區域形成和發展的內在機制,它們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擴散必須以一定程度的聚集為基礎,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產生擴散,而擴散又擴大了對新的經濟活動的吸聚力,從而創造了新的聚集條件,新的聚集又為新的擴散創造條件,由此推動經濟法律關系的動態發展。聚集過程導致集中型城市化,擴散過程引起擴散型城市化。城市群就是在聚集——擴散——再聚集——再擴散的鏈式過程中不斷得到強化和升級。經濟法的特殊魅力恰恰在于產業經濟法等相關部門法能很好地為其導航、護航,并不斷鞏固其發展成果。

中原城市群聚少散多的特點與經濟法的作用發揮

中原城市群通常是指以鄭州為核心,以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濟源、平頂山、漯河在內共9個省轄(管)市構成的城市群體。其中,特大城市2個,大城市4個,中等城市2個,小城市15個,縣城34個,建制鎮374個。

首先,中原城市群城鎮布局呈明顯的交通聚集束,這就使經濟法的社會法作用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中原城市群相對集中于京廣、隴海、焦枝線上,其中京廣線上有4個(新鄉、鄭州、許昌、漯河);除鄭州市以外,隴海線上有2個(洛陽、開封);焦枝線上有1個(焦作)。中原城市群的8大城市中有7座都位于中央鐵路線上,比例達87.5%。其余15座小城市中位居上述三條中央鐵路線上的有8座,占小城市比例的53.3%。由此可見中原城市群呈明顯的交通聚集束狀態。這一情況雖有利于物資的快速調配,但也容易滋長計劃經濟的慣性思維和做法。因此,要多用市場規制法進行調整,該讓市場去做的絕不要有政府包辦代替,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管理只在“市場越位”時進行弱干預,比如反壟斷和加強市場監管等。

查看全文

剖析中原城市群的發展應對措施

摘要:作為城市在區域空間上的投影,城市群地區空間布局結構是區域自然、經濟、社會條件空間分異的表現形式。隨著經濟化浪潮的寸寸推移,城市已不是原有意義的人口集合,城市組群、區域一體化,在國家和地區單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顯著。以中原城市群的發展為研究藍本,利用統計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和輻射力分析,建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分析框架,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從數字與漢字的異同中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發展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中原城市群;發展

一、中原城市群的涵義及其發展戰略模式

1.1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鄭州為中心,以洛陽為福中心,包括開封、平頂山、新鄉、焦作、許昌、漯河、濟源9個地級市,鞏義、新密、新鄭、滎陽、登封等14個縣級市。第一層次是鄭州都市圈,包括鄭州下轄的中牟以及鄭汴一體化區域;第二層次是以鄭州都市圈為中心,以洛陽、開封、焦作、新鄉、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鞏義、禹州、新鄭、新密、偃師等中心城市為節點,構成中原城市群緊密聯系圈。第三層為外圍帶。

1.2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模式

查看全文

長江中游城市群歷史文化研究

在我國的城市化戰略中,城市群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共同的利益訴求和謀求長遠發展,區域合作成為廣泛的共識。隨著中部崛起、新型城鎮化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方針的提出,長江中游城市群逐步成型,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4月國務院批復《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成為國家批復的首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該規劃規定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涉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31個城市,國土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2016年12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應“壯大長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支撐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長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要求,以武漢為中心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戰略地位愈加凸顯,在我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后工業社會,由文化資源、文化氛圍、文化發展水平等構建的城市生活方式,在深層次上決定這一個城市群的發展和興衰。在全球化、信息化、數字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作為綠色、低碳的新興產業,文化產業為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提高做出突出貢獻。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完成由戰略構想到國家戰略的升格后,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文化產業,尋求區域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以核心城市武漢、長沙、南昌為中心進行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發展,超越傳統產業發展的路徑依賴,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促進城市群轉型升級,既應時又應景。

一、長江中游城市群歷史文化資源產業化的基礎

長江中游城市群作為新常態下引領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在歷史文化淵源、交通區位條件、科技教育資源和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擁有明顯的基礎優勢。(一)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長江中游地區以荊楚文化、湖湘文化、贛鄱文化為代表[1](p84-93)。湘鄂贛三省具有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特征,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歷史文化資源產業化提供了堅實的歷史和人文基礎。一是文化相近與人緣相親。文化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近的文化總是會拉近人們的情感距離。一方面,長江中游地區由于地域相連,歷史上聯系密切,都受到楚文化的影響,對區域合作來說,有著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從地理位置上看,湘鄂贛三省由“一江兩湖”(長江、洞庭湖、鄱陽湖)相連接,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位置毗鄰、人文相融、定位相近,是一個自然的“金三角”,具有組建跨省經濟區的自然基礎。另一方面,長江中游地區歷史上人口流動較為頻繁,尤其是數次由國家層面推動的人口大遷移運動,如“江西填湖廣”,奠定了長江中游地區人緣相親的特定基礎。據統計,兩湖氏族結構中,僅江西一省移民就站60%—70%左右[2](p34-35)。這場歷時久、跨域大的大規模移民運動,對長江中游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三地的人口地理、經濟地理分布,發生了較大程度的改變,促進了區域融合發展。二是經濟與貿易往來密切。長江中游城市群經濟貿易往來已久。在兩宋以后,江西成為全國經濟發達地區,江右商幫逐漸形成并迅速擴張至全國各地。而湖廣臨近江西,為江西商人的主要活動區域。明清時期,湖廣流傳著“無江西人不成市場”的民諺。清末,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張之洞出任湖廣總督期間,學習當時西方先進技術,積極發展工商業,湖北、湖南近代化進程明顯加快,也奠定了現代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此期間,鄂湘贛三省經濟貿易往來更加頻繁[3](p39-41)。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湘鄂贛三省聯系更加密切,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實施中部崛起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經濟發展提供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城市群內部的經濟合作日益活躍。(二)優越的交通區位條件。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通訊等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改善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推動了區域生產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加快了區域經濟合作的步伐。尤其是高鐵時代的到來,更縮短了人們的空間距離,“千里江陵一日還”成為現實,時空壓縮將改變中國文化產業生態環境和空間結構[4](p63-75)。長江中游城市群由于地域相連,隨著交通條件的逐漸提高,進一步密切了區域聯系。從航空建設來看,長江中游城市群擁有一批現代化港口群——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宜昌三峽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衡陽南岳機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景德鎮羅家機場、井岡山機場等。從鐵路網絡來看,長江中游城市群境內多條鐵路大動脈穿過,如京廣、京九、滬昆鐵路等,以及眾多的鐵路支線將長江中游地區連接起來,構建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網絡。從高速公路發展來看,長江中游城市群是全國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由漢長昌高速環路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環路。境內穿過的京港澳、大廣、二廣、福銀等高速,以及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而修建的地域性的高速公路——長張、衡邵、漳吉等[5](p32),使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聯系更加緊密。(三)雄厚的科技教育資源。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迅速,特別是以武漢、長沙、南昌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區、高校、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數量多,質量高,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歷史文化資源產業化提供了技術和人才支撐。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教育資源優勢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科技技術優勢明顯。長江中游城市群擁有武漢東湖、荊州、長沙、株洲、湘潭、南昌、景德鎮、鷹潭等一大批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里匯聚了大量的高新技術企業。2015年武漢市獲批“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其戰略目標為“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戰略任務為“促進產業承東啟西轉移和調整”,積極謀劃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工作。長株潭城市群國家級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帶,擁有三個國家級高新區。南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緊跟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優先發展產業形態和價值鏈處于高端的創智產業,提升高新區的科技實力和發展潛力。二是教育力量雄厚。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教育水平高,人才儲備豐富。高校的科技創新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教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例如作為全國教育中心之一的武漢,有超過百萬的大學生和數十萬名研究生。龐大的規模和高素質人才充分地顯示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科技實力和潛力優勢,為長江中游地區歷史文化資源產業化提供了人才基礎。(四)密切的文化合作交流。長江中游城市群文化相近,其文化合作交流互動也由來已久。早在2001年,湖北電視臺、湖南電視臺和江西電視臺充分利用三大名樓——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的傳世文化景觀和美麗的自然風光,共同舉辦中秋文藝晚會,為觀眾帶來了藝術盛宴。長江中游城市群內部的跨省交流合作平臺逐漸增多,為區域合作提供了支持。2012年7月27日三省簽訂《文化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今后一段時間的文化合作提供了發展思路。尤其是由于地域相連,文化相近,由咸(寧)岳(陽)九(江)組成的“小三角”的區域合作交流也在順利開展,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提供了樣板;新(余)宜(春)萍(鄉)與長株潭城市群聯系也較為密切,合作機制不斷健全、領域不斷拓展、影響不斷擴大、成效不斷顯現。近些年長江中游城市群文化合作更加頻繁,各種文體活動和聯誼活動不斷,增進了群眾的情誼,密切了區域的關系。如2017年5月1—2日,在位于湖北通城、湖南平江、江西修水交界處的黃龍山,舉行了“第四屆湘鄂贛黃龍山杜鵑花文化旅游節”,吸引成千上萬的三省以及外省游客前來觀賞。2017年12月23日,在湖南長沙舉行“第三屆湘鄂贛皖非遺聯展”,通過展演、展示、展覽、展銷及線上線下宣傳、營銷、體驗等形式,吸引廣大市民參與,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多方位展示四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方面做出的成績。

二、長江中游城市群歷史文化資源產業化的意義

長江中游城市群要依托區域內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獨特的社會文化環境的再現,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人們對城市特色景觀的追求、豐富形象的體驗。將歷史文化資源進行產業化開發,除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增加就業等方面的優勢外,對當地城市形象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首先,歷史文化資源集中體現了城市性格與品格,是城市文化內涵的外在表現,決定了城市定位的基調,是打破“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個性的基礎。其次,歷史文化資源具有濃厚的地域性與延續性,見證了城市的歷史變遷,映襯著了當地的特色文化,凝聚了城市各社會主體的精神特質和價值理念,是城市魅力的來源。最后,歷史文化資源具有動態延續性,承載著城市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長江中游城市集群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多樣,深受荊楚文化影響的武漢城市圈,湖湘文化影響的環長株潭城市群,贛鄱文化影響的環鄱陽湖城市群,擁有武漢、荊州、長沙、湘潭、南昌、景德鎮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風景名勝以及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通過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產業化開發利用,可以促進城市文化產業內涵式發展,營造城市空間的人文屬性,發揮歷史文化資源的文化和社會價值,增強城市文化創新,提高市民文化素養,緩解城市化快速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提高城市文化傳播力,塑造獨具特色的城市形象。(二)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根據《長江中游城市群空間協調發展規劃(核心摘要)》的研究,長江中游城市群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在GDP總量、人均GDP和地均GDP方面,與國內外城市群存在巨大差距,整體上仍然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區域的經濟發展質量與水平還有待提升。城市群內各城市的產業發展階段也有所差異,除核心城市武漢、長沙、南昌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多數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仍處于工業化中期,若干城市處于工業化起步階段。長江中游城市群內部有較多需要產業轉型的城市。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單位在2008年、2009年、2012年分三批確定了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縣、區)。其中長江中游城市群中資源枯竭型城市有武漢城市圈的大冶市、黃石市、松滋市、潛江市、鐘祥市,環長株潭城市群的資興市、漣源市、冷水江市、常寧市、耒陽市,環鄱陽湖城市群的萍鄉市、景德鎮市、新余市、大余縣。這些地方經濟發展往往依靠金屬、礦產等自然資源,在當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城市的背景下,急需產業轉型。發展文化產業是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的客觀要求,符合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對提升產業經濟效益具有強大的“外溢效應”,能夠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生產效率的提升。作為區域文化中心和聚集地的城市群,應把握好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機,將文化產業運作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動力。長江中游城市群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淀,如舉世聞名的江南“三大名樓”——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廬山,宗教文化圣地南岳衡山、龍虎山、三清山,形式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等等,為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基礎。在能源路徑依賴日漸式微的區域發展現實困境下,長江中游城市群通過文化創新創意的融入、科技手段的運用等方式,促進歷史文化資源向文化產業轉化,超越傳統產業發展的路徑依賴,將會促進城市群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三)促進社會和諧進步。文化產業除具有經濟的特性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社會方面具有非凡的影響力,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文化活動、藝術教育和社區文化參與在增進社會凝聚力、改善城市居住環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當今文化創意產業發達的地區,大量高端人才的聚集,文化多樣性帶來了城市文化寬容度的提高,創意對于藝術、審美與詩意的倚重帶來了城市的想象力和自由精神[6](p10),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城市的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從而提升城市整體的文化素質,促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增進人們的情感認同。長江中游城市群在提高城市發展質量,走“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道路上,充分利用自身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把握國家將文化產業建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契機,充分發揮資金、技術和高端人才的作用,實施有效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通過對歷史文化資源的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和合理開發,提升城市群文化發展內涵,提高居民文化素養,增強區域文化的感召力和輻射力,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創造更多發展價值,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城鄉居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三、長江中游城市群歷史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城市群旅游環境管理論文

1.相關概念辨析

1.1環境與旅游環境。環境(environment)是一個綜合的、廣泛的概念,一般理解為特定區域內各種因素的綜合及其相互關系。旅游環境(tourism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動得以存在和進行的外部條件的總和,分為旅游社會環境、旅游生態環境、旅游經濟環境、旅游自然環境和旅游資源環境。旅游環境的持續健康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標之一。本文僅討論旅游生態環境,主要指山東半島城市群范圍內的旅游資源及其賦存基底。

1.2環境管理與旅游環境管理。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實現生態可持續為根本目標,研究政府及有關機構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運用一切手段調控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與環境關系,保證生產、生活、生態3個目標協同實現的基本理論、方法及其規律的科學。旅游環境管理(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環境科學理論為基礎,運用技術、經濟、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對一切可能損害旅游環境的行為和活動施加影響,協調旅游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使旅游業的發展既滿足游客的需求,又保護旅游資源,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1.3旅游環境管理體系。旅游環境管理體系(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簡稱TEMS)是指以可持續旅游發展理念和當代環境管理的先進思想為指導,圍繞對旅游區域內各種環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各種管理要素組成的綜合的系統,它是旅游區整個管理體系的主體。

區域旅游環境管理體系,是區域旅游綜合管理系統的組成部分,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區域旅游環境保護方針、目標或政策,而需要的組織機構、計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其目的是通過規范和加強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旅游環境管理工作,持續改善區域旅游環境質量,促使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進而實現區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2.區域概況及旅游業發展現狀

查看全文

城市群演進與形成研究論文

摘要:城市群是一個復雜的演化系統,是一種新型的城市體系,突破了中心地理論的解釋范疇。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新興古典經濟學關于專業化分工的思想對于城市群的形成具有解釋力,專業化分工的深入和分工在空間上的分化是促使城市群成長的根本動因,城市群是企業為降低交易費用,提高交易效率和獲取由分工產生的報酬遞增的一種空間表現形式。城市群的發展,以其擴大市場規模、降低成本、和諧產業布局的功效,進一步促進分工的深化,提高交易效率,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分工;演進;城市群

二戰以后,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新興城市迅速崛起,城市間的交通網絡日益發達,城市集合分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1957年,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在考察了北美城市化以后用大都市帶(Megalopolis)來形容美國東北沿海地區北起波士頓、南至華盛頓,由紐約、普羅維登斯,哈特福德、費城、巴爾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組成的城市密集區域,并認為“大都市帶”是城鎮群體發展和人類社會居住形式的最高階段,而必然成為21世紀人類文明的標志。姚士謀[1]在對國內幾大城鎮密集區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認為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區范疇內具有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不同類型和等級規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一個或兩個特大或大城市作為地區經濟的核心,借助于綜合運輸網的通達性,發生與發展著純屬個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

對城市體系的研究開始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德國經濟學家克里斯塔勒通過對德國南部地區城市分布的觀察認為擁有不同市場空間的城市體系會自發地出現和存在。城市的基礎功效是作為其周圍區域的服務中心,為其腹地供給商品和服務,城市的等級越高,供給的服務越多,服務范疇也越大,人口就越多;反之城市的等級越低,供給的服務越少,服務范疇越小,人口就越少。高級級城市不僅有低等級城市所具有的職能,而且具有低等級城市所沒有的較高級的職能。在市場競爭條件下,最終會形成三角形城市結構和正六邊形市場區的分布體系。

相對于中心地理論所構建的城市體系,在城市群這種城市體系結構下,城市不再是均勻的分布,城市的地理分布集中,城市間的空間距離較短,是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不同結構之間相互聯系的城市平面集群;每個城市不存在市場的六邊形分割,即所有的城市都面臨城市群范疇內的共同市場,體現出城鄉互動和區域一體的發展特征;城市間的分工日益密切,互相供給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是不同等級、不同分工、不同功效之間相互補充的城市立體網絡。因此中心地理論對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缺乏解釋力,這就需要進一步用理論來探索詮釋城市群形成和發展的機理。

一、分工理論的演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