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基地建設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1 20:22: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產業基地建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思考
近年來,遼寧*市把發展內涵式農產品生產作為推進農業發展的基礎,重點實施“4個一百萬畝”工程,著力擴大農產品區域生產規模,促進了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
大力推進百萬畝保護地蔬菜開發。從2006年起,*每年開發12萬畝,并采取春、夏、秋三季滾動開發的方式加快推進。同時建立了每年100萬元以獎代補專項基金和蔬菜銷售“綠色通道”,有效地促進了保護地蔬菜開發。今年保護地蔬菜面積達到80萬畝,同比增長25%;蔬菜總產量達到320萬噸,同比增長30%;蔬菜總產值實現25億元,純效益可達18億元,全市農民人均保護地蔬菜單項純收入800元以上,同比增長14.3%。
積極推進百萬畝榛子產業開發。*結合貫徹落實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切實把榛子開發作為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明確每年從財政預算中安排100萬元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用于榛子產業開發。今年人工管護榛林面積達到57萬畝。
加快推進百萬畝優質水稻開發。*堅持以提質增效為目標,積極推廣優良品種,實施標準化生產,加快優質水稻開發進程。今年全市優質水稻發展到80萬畝,預計可實現純效益5.5億元,全市農民人均單項純收入可達270元以上。
穩步推進百萬畝花生開發。今年全市花生面積達到85萬畝。同時,大力推進玉米和大豆優質化專業化生產,全市優質專用玉米達到400萬畝、高油大豆達到30萬畝。
為了發展農產品內涵式經營,*市堅持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按照“做強十大主導產業、做大二十強產業化龍頭企業、打造二十個優質農產品品牌”的總體思路,著力實施項目牽動和品牌發展戰略,重點建設包括“4個一百萬畝”工程項目在內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市涌現出東升公司、北綠公司等一批“4個一百萬畝”工程產業化龍頭企業,蔬菜年加工量達40萬噸、花生年加工量達10萬噸、稻米年加工量達30萬噸,榛子深加工已開始起步。為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市里統一注冊了“*大米”、“*榛子”、“*花生”商標,供企業免費使用;重點培育和推出了100多個主要農產品品牌。
生物產業基地建設調研報告
我市農業生物資源豐富,在生物制造、生物農業和生物能源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生物制造產業起步較早、發展迅猛、集聚度高、創新力強、特色鮮明,產業總體水平全國領先,某些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全市已集聚各類生物企業300多家,20*年生物產業產值將超過200億元,其中生物制造業將達到160億元,為建設以農業生物制造為特色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條件。
一、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必要性與重要意義
(一)必要性
1、是實現農區資源轉化和經濟轉型的需要
據統計,目前我國農副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值僅為0.5:1,而發達國家的比值已經達到3-5:1。一直以來,農副產品轉化增值率偏低,是我國農區經濟結構層次低下、經濟欠發達的根本問題。發展以生物制造為特色的生物產業,可大幅提升農副產品轉化增值率,改善農區經濟結構。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不僅有利于*市的經濟騰飛,而且對山東省一體兩翼戰略,乃至天津濱海新區開發、中部崛起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扎實推進,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是黃淮海地區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需要
造林綠化和林業產業基地建設講話
同志們: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決定》之際,市局決定召開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今年我市造林綠化和林業產業發展工作,學習貫徹全省造林綠化工作暨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精神,研究分析當前的形勢和任務,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造林綠化和產業發展工作。
剛才,大家參觀了沿灘區九洪鄉九洪村花椒基地和衛坪鎮老房村義務植樹基地現場,沿灘區程區長代表區里介紹了沿灘區林業發展的相關情況。會議印發了全省造林綠化工作暨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的傳達提綱,請大家認真學習貫徹。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2008年林業主要工作的回顧
今年,我們繼續緊扣“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主題,堅持“惠民富民,改善民生”,開展生態建設,狠抓產業發展,努力構建生態文明,取得了較好成績。到9月底,全市完成的營造林總面積為7.98萬畝,實現林業產值7.9億元,農民人均從林業中獲得的收入215元。
(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國土綠化實現新突破。一是深化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在2007年建成市級義務植樹基地5600畝的基礎上,今春新增區縣級義務植樹基地1500畝,并計劃再完成2500畝栽植任務。市綠委辦進一步加大市級領導義務植樹林管護力度,下發了《關于加強市級領導義務植樹林管護的通知》,對義務植樹林的管護提出具體要求;制作并安裝了8個“市級領導義務植樹點”石碑,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駐軍領導參與義務植樹活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同時啟動了100畝“市政協委員林”建設。二是開展了以“3.12”義務植樹活動為主的春季造林綠化。今年“3.12”植樹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軍分區等幾大班子領導、機關干部400余人在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姐故居開展了義務植樹活動。各區縣也積極動員、組織各級領導班子、機關干部帶頭開展造林綠化,有力地推動了綠化工作,今年春季全市共有40.64萬余人次參加了義務植樹,栽植樹木225.2萬余株。三是部門綠化明顯加快。市政府與各區縣政府,水務、農業、交通、鐵路、環保等市級責任單位簽訂了年度山水園林生態城市建設目標責任書。市委、市政府還將2008年全市山水園林生態城市建設、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納入了市里綜合目標管理,由市目督辦和市綠委進行單項考核。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完成南北環路花卉產業基地470畝,水土治理36平方公里,河流綠化15.8公里,新建生態小區6個,公路綠化里程72公里,新增城市綠地130畝,鐵路綠化3公里。四是積極開展各類綠化創建評選活動。
林業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主持詞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陽新縣龍港鎮召開全市春季植樹造林暨林業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目的就是要全面動員部署,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做好春季植樹造林及林業產業基地建設工作。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全市林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努力,我市林業建設成績顯著,重點工程進展順利,造林綠化勢頭良好,林業產業方興未艾,資源管護得到加強。各地要抓住春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時機,認真研究,抓好落實,掀起我市春季植樹造林及林業產業基地建設的新高潮。
下面進行會議第一項,由陽新縣龍港鎮作典型發言。
會議第二項,請市林業局樂海波局長講話。
會議第三項,市政府與大冶市、陽新縣政府,市林業局與大冶市、陽新縣林業局分別簽訂目標責任狀。
會議第四項,請副市長信祖國同志作重要講話。
同志們,剛才市林業局樂局長認真總結了20*全市植樹造林及林業產業基地建設情況,并對20*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信市長對我市林業工作提出的四點意見,希望各地認真領會,真抓實干,加快我市林業發展。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
獼猴桃產業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為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實施好萬畝獼猴桃產業基地目標,形成產業立鄉、產業興鄉的良好局面,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我鄉產業做大做強和農民脫貧致富為目的,依靠生態優勢,因地制宜大力推廣富硒獼猴桃產業基地建設,以創新管理、先進技術為支撐,結合當地村民的發展愿望,充分尊重農民土地收益權,帶動群眾發展,在全鄉范圍內建成萬畝獼猴桃產業基地。
二、建設地點及規模
2014年冬至2015年春,全鄉規劃種植2600畝,在鄉域內適宜栽植的撂荒地、可利用土地及群眾主動流轉或整理的土地栽植高品質的“紅心獼猴桃”、“金果”等獼猴桃品種。
三、具體方案
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考評獎勵方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國家和省、市關于推進優勢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的戰略部署及相關政策精神,為調動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推進我縣優勢產業上規模、上水平、增效益,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按照戶有特色產品、村有增收項目、鄉(鎮)有板塊基地、縣有支柱產業的要求,大力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建設,持續穩步擴大全縣優勢特色板塊基地規模。
第三條納入本辦法考評范圍的產業為茶葉、煙葉、魔芋、藥材、設施蔬菜和畜禽養殖等。
第二章考評原則
第四條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獎勵評選活動堅持以下原則:
竹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上的交流材料
近年來,在省林業廳的領導和關心下,我們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廣元、構建嘉陵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宏偉目標,堅持把種苗建設作為一項林業工程來抓,按照林木種苗良種化、質量標準化、管理法制化、市場規范化、生產規?;囊?,在種苗基地建設、創新機制體制、強化市場管理、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下功夫,不斷培育出高質量、高規格的林木種苗。目前,全市采種基地可年產良種9000余公斤,采穗圃年產優良核桃穗芽近100萬個,各類苗圃年培育苗木近1.5億株,為林業工程成片造林及快速發展的核桃、工業原料林等基地建設提供了充足的種源,夯實了生態建設的種苗基礎。
一、優化布局,加強林木種苗基地建設
我們把培育本土種源、就地采種育苗、就近供苗造林作為建設林木種苗基地的總體思路,抓住工程造林和產業基地建設用苗量大的良好機遇,招引資金充足、技術力量強、信譽度高的業主,在朝天等核桃產業大區(縣)建立優質核桃育苗基地,在蒼溪等林板加工強縣建立楊樹、榿木等樹種的育苗基地,在全市開展核桃高接換優建立采穗圃,選擇優良的天然林或品種純正的人工林建立藏柏、馬尾松等母樹林和種子園,并積極發展綠化花卉苗木基地,實現種苗與原料林建設的捆綁發展和林木種苗基地的優化布局。全市現已建立8個骨干苗圃基地、680處私營苗圃,育苗面積近1.2萬畝;優質核桃采穗圃4處共800畝,種子園2處共1190畝;馬尾松、藏柏、日本落葉松等母樹林4處共4055畝——基本滿足了我市育苗和綠化造林需求。
二、創新機制,增添林木種苗發展活力
在種苗機制創新中,我們以責任保質量、質量求生存、特色謀發展的思路,不斷創新林木種苗管理、供應、投入等機制體制,促進林木種苗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創新種苗管理機制。成立市、縣(區)兩級種苗質量工作指導小組,實行“誰引種、誰供苗、誰簽字、誰負責”的品種質量終身負責制,選派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員監督引種和育苗全過程,確保引進品種的純正和種苗的質量。市、縣(區)兩級林木種苗管理機構把工作重心轉向政策法規落實、市場準入管理、質量監督等行業管理工作,有效制止劣質苗木上山造林。二是創新種苗供應機制。堅持前移種苗招標關口,變種苗招標采購為比選業主本土育苗,市林業局、縣(區)林業局和中標業主三方約定供苗價格、品種、數量等合同內容,各中標業主根據三方合同定向供應苗木,在防止價格暴漲、保障充足的苗木以滿足建設產業基地的需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創新種苗投入機制。針對經濟林苗木價格高、品種鑒定難等特點,我們把核桃產業作為突破口,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探索出了以項目資金扶持和農民自建投入相結合的方式建設優質核桃基地的種苗投入新機制,減輕了農民購買種苗的經濟壓力,加快了良種苗木建設產業基地的步伐。
三、依法管理,規范林木種苗市場秩序
信息產業局電子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工作意見
**(**)電子材料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建設已被列入20**年省信息產業31個重大項目之一,基地以高精度銅板帶材、漆包線等電子原材料和汽車電子儀器部件制造為主導產品,正在逐步實現資源型產業向集聚型產業過渡。為深入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全省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政發〔20**〕7號)及省信息產業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我市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快基地建設進程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的總體思路及定位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市委關于建設**鞍經濟帶(**段)的意見》(**市委發〔20**〕9號)精神,搶抓對外開放的黃金機遇,以基地建設為依托,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在建設**中部城市群和打造**經濟帶中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電子材料產業基地。
(二)發展定位
大力發展為信息及相關產業提供配套的電子專用材料產品。進一步突出基地的基礎特色和比較優勢,發展下游配套產品,提高電子材料產業化規模,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檔次,調整產品結構,拉長電子信息產品產業鏈條,增強輻射功能。
綠化工作暨產業基地建設交流材料
市是首批納入國家退耕還林工程的地區之一。自1999年啟動退耕還林試點工程以來,到2007年底,全市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建設98.89萬畝,其中:退耕地還林46.09萬畝、配套荒山造林50.3萬畝、封山育林2.5萬畝,國家累計投資6.59億元。工程覆蓋11個區(市)縣、152個鄉(鎮)、1321個村,涉及農戶20.1萬戶、農民70.5萬人。工程實施以來,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6.8個百分點,2007年達到36.8%,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推動了木竹加工、林藥、干果、森林旅游業等林業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向三產轉移,帶動了山區和丘區農民增收致富。2007年10月以來,按照國家和省的安排部署,我市認真貫徹國務院國發[2007]25號、省政府川府發[2007]51號文件精神,退耕還林工作重心整體轉入到了成果鞏固上來,通過爭取政策、完善機構、創新機制、強化措施,扎實推進了全市退耕還林成果鞏固工作。
一、積極爭取地方配套政策
(一)制定《實施意見》
國務院《通知》和省政府《貫徹意見》下發后,我市對照工作實際,認真學習研究文件精神,市林業園林、財政、編制、人事部門通力合作,認真研究,向市政府積極匯報,上報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和省政府貫徹意見的請示》?!墩埵尽房偨Y了*市退耕還林工程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就我市退耕還林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專項規劃工作經費、鞏固成果的市級配套資金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視,于1月11日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意見》(成府發[2008]6號)。
(二)出臺地方政策
市政府《實施意見》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和省政府《貫徹意見》的同時,結合我市實際,出臺了地方配套政策:一是落實工作經費。市級工作經費按每年每畝退耕地2元標準安排,縣級按每年每畝退耕地3元的標準落實。二是建立配套資金。市財政按照每年每畝40元的標準,建立市級退耕還林鞏固成果專項配套資金,每年安排1840萬元,重點用于退耕還林工程補植補造、撫育管理、病蟲防治、后續產業等方面。
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的意見
建設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以下簡稱特色產業基地)是國家近年來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舉措,也是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注入新內涵的重要內容。我省自1995年建設國內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以來,在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高新技術領域,規劃建設了20多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已成為我省與高新技術園區互動發展,協同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但是,面對我省建設國際制造業基地,加快沿江開發,實現“兩個率先“的總體要求,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還存在區域產業特色不夠顯著、產業規模不夠大、產業聚集度不夠高、技術創新能力不夠強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快特色產業基地的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的基本思路和目標
今后幾年,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要按照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內在規律的要求,以建設國際制造業基地和加快沿江開發為契機,以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群為主線,以開放性、市場化配置各類科技資源和生產要素為基本手段,以加快創新能力建設為重點,進一步突出區域特色、強化產業集聚、落實科技創新的縱深部署、努力做大產業規模。
到20*年,在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優勢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重點建設25家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能夠參與國際分工的特色產業基地。全省特色產業基地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200億元,培育國內同行業龍頭企業100家以上,推動地方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區域整體經濟競爭力。
二、大力推動特色產業基地的產業集聚
1、各特色產業基地耍依托現有基地骨干企業,以培育壯大主導產品為目標,從原輔材料、零部件、整機配套、專用設備等方面入手,不斷延伸基地主導產業的產品鏈、產業鏈,努力培育和壯大關聯產品群、企業群,提升基地產業集聚能力。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產業投融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