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3:20: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病蟲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蔬菜病蟲害防治
1農業防治
1.1選用抗病、專用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辦法。不同的品種對病蟲害的抗性差異很大,根據不同的氣候重點防治對象,有針對性地引進良種。由于抗性品種的表現因地而異,應用時需對其抗性和豐產性能綜合評價,因地制宜選用品種;同時掌握新品種的栽培特性,充分發揮其抗性和豐產的綜合性能。并注意品種的抗性變化,一旦抗性喪失,要及時更新品種。
1.2應用“三新”技術培育無病蟲壯苗
一是苗棚內應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蟲侵染幼苗。二是更新傳統育苗方法。應用育苗盤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發生,提高秧苗素質。三是做好種子消毒。應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季節采用不同的種子消毒方式。溫湯浸種有消毒、增加種皮透性和加速種子吸脹的作用,早春茄果類和瓜類育苗采用此方法較好。化學消毒:用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種15min,撈出洗凈,有鈍化和殺滅病毒的效果,在反季節辣椒、茄子、番茄和遲熟辣椒上使用,能明顯抑制病毒病發生;白菜類育苗常用多菌靈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敵克松或苗菌敵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發生。五是加強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溫和通風降濕,及時間苗定位,保證幼苗齊、勻、壯。六是發現病蟲,及時拔除病苗并進行處理。
1.3針對栽培特點,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森林病蟲害治理
1綜合治理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種方法各有其優點和局限性,單靠其中某一種措施往往不能達到防治的目的,有時還會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應。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專家小組對綜合治理下了如下定義:害蟲綜合治理是一種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蟲的發生,避免相互矛盾,盡量發揮有機地調和作用,保持經濟允許水平之下的防治體系。
2綜合治理的原則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是一個病蟲控制的系統工程,即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在整個森林生產、栽植及養護管理等過程中,都要有計劃地應用改善栽植養護技術,調節生態環境,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降低病蟲害發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標準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為防治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加強自然防治能力。
在實行綜合治理的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2.1從生態學角度出發森林、病蟲、天敵三者之間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約。當它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中時,它們的發生、消長、生存又與這個環境的狀態關系極為密切。這些生物與環境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綜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養護管理過程中,通過有針對性地調節和操縱生態系統里某些組成部分,以創造一個有利于植物及病蟲天敵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蟲孳生和發展的環境條件,從而預防或減少病蟲的發生與危害。
花生病蟲害防治
1主要病害
1.1花生葉斑病
興城市花生葉斑病主要以褐斑病、黑斑病為主,均可侵染葉片,也可侵害莖、葉柄和葉托。據各測報點田間調查,6月25日以后始見病斑,發病初期可用7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等保護型藥劑防治。隨著降雨次數增多,田間濕度增大,可交替使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世高水分散粒劑等噴霧防治,一般隔7~10d,連續噴2~3次。在花生開花下針期、飽果成熟期結合防病可加入0.2%~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1%~2%的尿素水溶液等葉面肥隨藥噴施,可防止花生后期脫肥,提高花生抗病力,防止早衰,起到了花生增產的作用。
1.2花生白絹病
2007年花生白絹病首次在興城市發生,是興城市花生生產上的又一新病害。花生白絹病是一種土傳真菌性病害,該病主要危害莖部、果柄及莢果。土壤濕度大時可見白色絹絲狀菌絲覆蓋病部和四周地面,后產生油菜籽狀白色小菌核,最后變黃土色至黑褐色。根莖部組織染病,呈纖維狀,終致植株干枯而死。通過調查,興城市10個鄉鎮83個村,均不同程度發生花生白絹病。發生嚴重的紅崖子鄉發生面積達680hm2,占全鄉花生面積17%。嚴重地塊發病株率為30%~40%,病情指數為31.4,發病株輕者減產50%以上,重者絕收。在防治上,花生收獲前,清除病殘體,收獲后深翻土壤,可減少田間越冬菌源;與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改善土壤通透條件;選用無病種子,并用種子重量0.5%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適期播種,防止種子留土時間過長,增加病菌侵染時間,加重病害的發生;苗期要進行清棵蹲苗,提高抗病力。在花生結莢初期噴20%的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撲海因1000倍液、50%腐霉利(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每株噴淋對好的藥液100~200mL。
2主要蟲害
森林病蟲害防治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林業發展,根據國務院《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省具體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森林病蟲害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須堅持以營林措施為基礎,抓好預測預報和森林植物檢疫,因地制宜地使用生物、化學和物理等防治方法,逐步改善森林生態環境,提高森林抗御病蟲害的能力。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領導,積極支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做好組織、協調、監督和檢查工作。
第四條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林業病蟲害防治策略研究
林業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林業資源生產周期長,再加上近些年各種破環生態環境行為導致林業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而威脅到林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基于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需要,本文從病蟲害防治視角分析,以此為我國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1林業病蟲害發展的原因
林業病蟲害對樹木的成長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發生輕則會影響林業的健康成長,重則會導致整個林業生態系統失衡。結合工作實踐,導致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人類對林業資源的破壞。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林業資源出現過度消費,例如為了經濟效益而大量地種植人工林,人工林具有單一物種,這樣一旦出現病蟲害就會快速地傳播,威脅到林業資源生態平衡。二是不合理農藥的使用。在現代林業種植的過程中,人們為了快速追求經濟效益,而選擇使用化學肥料,容易造成水土污染等,引發病蟲害。例如農藥的過度使用容易造成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增加了危害性。三是林業病蟲害繁衍能力強,外來物種多。近些年由于過度使用農藥等,導致病蟲害的繁衍能力越來越強。而且外來物種的入侵也增加了病蟲害防治的難度。例如美國白蛾具有較強的繁衍能力,而且屬于外來物種,對林業危害巨大。
2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加強對于病蟲害的監控是預防病蟲害工作的前提,然而在具體的工作中基于種種因素的限制,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還存在以下問題。2.1林業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有待提高。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新常態發展下,加強監測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具有時間短、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因此受限于監測人員數量、技術以及設備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對于病蟲害監測處于事后治理的階段,而沒有很好地做好預防工作。2.2病蟲害防治手段落后,防治效果低。目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采取的就是利用大型設備大面積噴灑化學農藥的方式,雖然此種方式能夠預防病蟲害,但是其對于環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例如藥物大面積噴灑會污染水源、增加病蟲害的抗藥性等等。另外在病蟲害的防治策略上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例如沒有掌握噴灑的時間,導致藥物效果不理想。2.3林業病蟲害防治人員的意識有待提升。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屬于系統工作,工作難度大、工作環境艱苦,因此部門人員對于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缺乏事前監測防治的意識,例如部分人員認為只有發生病蟲害時才進行噴灑,而忽視前期防治的重要性。
3強化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林業病蟲害防治對策初探
1引言
云龍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地處滇西瀾滄江縱谷區,屬大陸性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1℃,年均降雨量為781.4mm,平均年日照2088.3h。適宜的氣候條件與獨特的地理位置使該縣林業資源十分豐富。目前,該縣林業用地面積為493.86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75%。其中,有林地面積為424.1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64.9%。多年來伴隨著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穩步推進,林業建設工作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歷史、自然及人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林業病蟲害問題也日益突出,防治難度增加,嚴重制約了該縣林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本文簡要探討了林業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與防治對策,以期促進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林業資源屬于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是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基本森防方針的重要舉措。減小病蟲害危害,能確保林業的健康發展,讓林農增收致富,并能推動相關林產品產業的發展。林業資源在改善周邊生態環境、保持水土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抓好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也是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方式。
3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現狀與原因分析
3.1人造林結構單一
森林病蟲害防治論文
1我國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一是常發性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居高不下,總體呈上升趨勢;二是偶發性森林病蟲害大面積暴發,損失嚴重;三是危險性病蟲害擴散蔓延迅速,對我國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構成巨大威脅;四是多種次要害蟲在一些地方上升為主要害蟲,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蟲種類不斷增多;五是經濟林病蟲危害日趨嚴重,嚴重制約著山區經濟的發展和林農脫貧致富進程。
2造成我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
2.1人工林面積不斷增加中國現有森林面積約13370萬hm2,其中天然林約8725萬hm2,占65%,人工林約4645萬hm2,占35%。近幾十年中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日趨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工林面積迅速擴大。自1950年代起至1980年代,中國的人工林面積增加近50%。與此同時,森林病蟲害的發生面積也增加了將近40%,兩者基本上呈同步增長的趨勢。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多為單一樹種、單一結構的純林,這樣的人工森林生態系統非常脆弱。因此,有害生物一旦傳入發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造成大面積的暴發流行,從而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2.2天然林長期超負荷砍伐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林業經濟產業,造成了天然林長期超負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數量和質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樣性、林分原始結構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導致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流行。
2.3國內、國際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危險性病蟲雜草長距離的人為傳播加劇松材線蟲、美國白蛾、松突圓蚧、松針褐斑病等重大病蟲害的流行最初均是由于有害生物從國外隨林產品進口而傳入的。在國內,許多重大病蟲害疫區的迅速擴大也是由于人為活動的結果。
林業種植病蟲害防治研究
1選擇優良品種
林業種植的病蟲害防治作為一項長遠工作,要體現出與新時展需求以及當地實際情況的密切聯系,必須制定出具有一定針對性的防治方案,以確保不同類型問題在產生后都可以得到妥善解決,嚴禁出現忽視、任由事態惡化的現象。同時,在具體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優良樹種的選擇,主要是因為苗木本身對病蟲害就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也只有將根基建好,才能夠為其他建設工作的有效落實提供有力支持。在具體造林中,工作人員應注重科學、合理手段的靈活引用,對病蟲害發生、發展情況作出實時監測。同時,還要基于對當氣候特點、苗木特征的綜合分析,合理預測病蟲害發展趨勢,盡量將一系列病蟲害扼殺在萌芽狀態[1]。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若發現病蟲害,應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給予及時控制,避免錯過最理想的防治時間。另外,在結束苗木種植之后,可以在表層噴灑保護劑,以此來為苗木健康生長提供有力保障,其相關工作人員應給予充分重視,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落實。
2創新防治方法
在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背景下,林業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但由于影響因素相對較多,很多工作在具體落實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且極易產生一系列安全隱患。所以,在今后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嘗試更新穎的防治方法。例如:在具體防治中,可以尋找自然界中病蟲害的天敵來體現出防治工作的針對性,這樣既可以大量減少殺蟲藥劑的引用,也能夠將化學試劑給空氣、水資源帶來的損害降到最低,盡可能減少藥劑帶來的諸多不良影響。另外,在病蟲害防治中,也要對隔離帶的合理設置作出充分考慮,注重人工、自然屏障的有機整合,將病蟲害入侵的可能性控制在最小[2]。同時,還要注重國外優秀案例經驗的積極借鑒,以此來為后期各項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實提供參考。完善檔案設置,提前做好各項防治準備,各種動態發展狀況也要做到全面把握,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最終的防治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3完善防治工作
在林業種植中,之所以要有效落實各項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為了盡可能將病蟲害消除在萌芽狀態,促使其真正向合理化、規范化方向發展。病蟲害的分析工作應基于全面調研這一前提來落實。如,可以在進行病蟲害管理過程中,從不同角度來調查病蟲害產生的各類影響,然后基于差異性,落實好相應試驗,通過安全、合理方式的靈活引用來盡可能減少病蟲害的產生,將其可能給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也能夠促進工作整體效益的大幅度提升。此外,對于環境、季節的變化也要給予充分考慮,且還要基于防治這一前提來落實好各項動態調整工作,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給未來的理想收益提供有力保障。
森林病蟲害防治論文
林病蟲害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森防戰線廣大職工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明顯加快,目標管理責任制得到完善落實,防治技術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斷提高,整體抗災減災能力大大增強。但是,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制約,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形勢不容樂觀。
一、當前我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不斷增加,防治難度大。隨著人工造林面積的增加,特別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增加,病蟲危害加劇。1970年全省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為179萬畝,1981年上升到675萬畝,1991年高達1165萬畝。面對這一嚴重態勢,1992年我省開始實行森防目標管理,發生面積逐年減少,到1997年降低到453萬畝。但由于近幾年連續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蟲越冬死亡率低,發生面積又有所上升,預測2001年全省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將達到530萬畝。在當前資金、人力、技術等有限的情況下,防治難度加大。
(二)成災病蟲種類增多,危害損失嚴重。目前,全省發生嚴重能夠成災的病蟲已由80年代初的35種增加到50種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陸續傳入的,有的是我省從未發現過的。過去就危害比較重的松毛蟲、楊扇舟蛾、天牛(類)等至今未得到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區年年發生,甚至造成嚴重損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蟲害造成木材減產70多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多元,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三)危險性病蟲害潛在威脅增大。80年代末以來,已有美國白蛾、紅脂大小蠹、蘋果綿蚜及油松葉小卷蛾等多種危險性害蟲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對這些危險性害蟲采取了有效措施極力控制,沒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潛在的威脅卻不容忽視。我省是國際性檢疫害蟲松材線蟲病和國內檢疫對象日本松干蚧的適生區。這兩種害蟲隨時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別是松材線蟲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積的油松林在短期內毀滅。
(四)頑固難治,暴發現象常有發生。過去危害就比較嚴重的松毛蟲、天幕毛蟲、黃連木尺蛾、楊扇舟蛾、落葉松尺蛾和青楊天牛等表現相當頑固,且大都具有暴發成災的特點,有的幾乎年年于局部地區暴發。如監測跟不上,病蟲害發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到發現時已是危害嚴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當被動。
森林病蟲害控制探究論文
摘要:森林病蟲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近年來,全國各地森林病蟲害時有發生,危害極為嚴重:一是危險性森林病蟲害擴散蔓延迅速,對我國森林資源和自然景觀構成巨大威脅。二是常發性森林病蟲如松毛蟲、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黃斑星天牛等害蟲發生面積居高不下,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三是偶發性森林病蟲害大面積暴發。做好森林病蟲害的監測工作是決定我國森林群體健康成長的有利保障。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監測控制措施
森林病蟲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由于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局限性,過去人們在控制森林病蟲災害的過程中,總存在著被動抗災的思想意識,往往在森林病蟲害暴發成災后,再籌集巨額資金救災。《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中提出了"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綜合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與森林病蟲害發生發展相關的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內容還是落實在"預防"上,怎樣預防災害?除了營造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從森防理論角度來看,是要在森林病蟲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災形成。要達到預防災害的目的,認真做好森林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是關鍵,只有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動態,才能適時做出正確的防治決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達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一、森林病蟲害的監測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時、準確地監測和預報,必須把握時間、空間和人三大要素。
1、時間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