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栽培技術及病蟲害治理探討
時間:2022-09-26 14:44:49
導語:小麥栽培技術及病蟲害治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麥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的一種,種植面積大,遍布范圍廣,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廣的農作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夾河子鄉在烏蘇市的東部,地處平原,農作物主要以小麥和玉米為主。本文主要研究了小麥的栽培技術,簡要闡述小麥適合種植地塔城地區,分析了農作物栽培技術影響小麥產量的因素,并提出了解決辦法,提出了對病蟲害的治理防護手段,防止小麥受到病蟲害而導致的減產,為小麥的生產質量做好保障。
關鍵詞:糧食;農業種植;農作物;栽培技術;防護手段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對糧食有著很大的需求。小麥作為我國的三大糧食之一,其增收與減產與農民有著直接的關系,也間接地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建設。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小麥的栽培技術也成為了影響小麥產量的原因之一,要想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就必須加強對小麥栽培技術的推廣。同時,小麥的產量與病蟲害也息息相關,一旦小麥受到病蟲害的侵蝕,就會導致小麥枯萎、減產、甚至死亡,嚴重影響了小麥的質量,所以要想保證小麥的生產質量和數量一定要做好對病蟲害的防護。
1推廣小麥栽培技術的意義
小麥不僅是我國主要糧食之一,也是啤酒、面包、麥芽糖等產品的主要原材料。近年來,我國小麥產量逐漸減少,對我國的農業造成了一定影響,農民的經濟來源減少。為了應對這一尷尬局面,我國糧食產業方面的專家提出了科學合理栽種小麥的建議,如純天然、綠色、無污染、無添加,就是為了實現小麥增值、增產、增收的目的。小麥在我國糧食產業上具有一定的戰略地位,小麥的產量象征著我國農業的發展程度。我國農業經濟效益所帶來的收入也與小麥產量有關,小麥產量和收入持續不斷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我國的農業水平不斷提升。所以保障農民的經濟來源就是保護國家的基礎產業不受損失。同時,小麥作為夾河子鄉農民的主要種植農作物,推廣其正確的栽培方式,有利于實現夾河子鄉的農民收入穩定,從而進一步的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2小麥栽培技術
2.1選苗
小麥的品種影響著小麥的產量、質量以及小麥的抗病蟲害程度,因此,在選擇小麥時,要考慮到當地的環境、氣候、天氣等原因,選擇適應生產地的小麥種類。夾河子鄉地處于烏蘇市東部地區,地處平原,地勢較為平坦,春季干旱無雨,夏季干燥炎熱,經常有干熱風,年日照2600~2800小時,夾河子鄉道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水利設施配套齊全,地下水資源豐富,擁有大量的防護林,地處江河流域。水系單一,土地肥沃,適合小麥的種植,新疆地區種植小麥的品種繁多,舉例如下。第一,新冬小麥種(新冬32號)。該小麥種全生長周期277天,枝葉緊湊,抗倒伏能力強,成穗率高,具有抗寒、抗蟲害的特點,通常在9月20~25日播種,畝播種量為18~22公斤,在播種前期一定要合理進行管控,注意肥料的施用,也要注意早期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適宜早收。第二,新春小麥種(新春48號)。該品種早熟,生長周期94天,莖稈較粗,抗逆性強、抗白粉病強、抗倒伏能力強,適合早播,播種日期為3月中下旬至4月初,一畝的播種量為23~24公斤,早期要注意,頭水一定要在兩葉一心時進行澆灌,小麥種生長發育期間要注意防治雜草和病蟲害。第三,新冬小麥種(新冬18號)。該品種冬性,中早熟,生長周期275天,枝葉緊湊,莖稈硬,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抗條銹病能力、葉銹病能力,適宜種植周期為9月10~25日,畝播種量25~30公斤,種植早期要注意早期耕地、防治病蟲害和雜草。
2.2翻地
種植小麥之前應該對土地進行耕耘,從而進一步達到保水保肥的作用。根據季節的不同對耕地的深度也要有所不同,一定要保證土壤上松下實,確保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和蓄肥能力,才能使土壤更有利于小麥的播種,保證小麥的豐收。
2.3拌種
選取緊致飽滿、品質優良的小麥種子,將種子包衣與藥劑充分混合,能夠有效提高小麥的抗病害能力,降低麥苗的發病概率。選擇污染小的化學藥劑,并進行攪拌。一定要嚴格把控藥劑的使用量,防止使用過多導致麥苗出現失活,也要防止使用過少導致藥劑不生效。拌種之后要及時播種。
2.4播種
小麥的種植與天氣、溫度、土壤透氣度都有關系。因此要在適宜的溫度下播種小麥,防止小麥麥苗發育晚。春播種時要結合土壤的土質,選擇合理的小麥播種深度。小麥的質量與其播種的早晚關系密切。小麥播種越早越好,可采取頂凌播種,當氣溫穩定通過1℃以上,土壤解凍5~7厘米,晝消夜凍時即可播種。正常年份一般從3月15日開始,3月25日結束,特殊年份,最晚不超過4月5日,爭取原墑出苗,畝播種量22~25公斤,帶種肥每畝用磷酸二銨5公斤,肥種分箱,施肥深度8~10厘米,過深過淺都不利于小麥種子的成長。
2.5田間管理
春小麥生長一個月就要對其進行除草。要處理小麥周圍產生的雜草,防止雜草與小麥競爭養分。此外,除草還可以提升土壤的透氣性,提升小麥幼苗根部對養分的吸收,還要做好小麥生長各個時期的除草工作。小麥種植過程中要及時追加肥料,干旱時注意灌溉小麥,多雨時注意排水。冬小麥生長一個月后進入冬季下雪天氣,2月中旬開始進行冬小麥越冬調查,避免發芽的種子出現萌凍現象。應及早開展田間破雪,適時撒施雪墑肥,酌情追返青肥,減小弱苗,做好冬小麥早春田間管理。小麥從起身至開花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的階段,即既有根、莖、葉的生長,又有麥穗分化發育。田間管理重點是水肥管理,這一時期不能缺水缺肥,否則對產量影響較大。
2.6收割
小麥的收割環節也影響著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小麥最優質的收割期就是植株表面完全呈金黃色,籽粒飽滿,含水量少,此時是小麥品質最為優良的時期,可以進行收割,也要確保天氣是否干燥無雨,防止收割后小麥晾曬出問題。
3小麥病蟲害治理
3.1病害的治理
第一,銹病。小麥的葉銹病是影響小麥減產的原因之一。銹病分布廣且危害性大,一旦小麥感染銹病,如果處理不及時,就會造成數以萬噸計的損失,植物會因體內大量失水而導致死亡。治理銹病優先要考慮抗病品種,調節播種日期。銹病在冬日的危害性最大,要及時排水,防止水量聚集。第二,腥黑穗病。腥黑穗病又稱為烏麥,發病時,小麥病株會發育遲緩,植株充滿黑色粉末,破裂還會產生魚腥味的氣體。治理腥黑穗病可以使用化學藥品,但現在提倡使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切記春麥不宜過早種植,冬麥不宜播種過遲。第三,白粉病。白粉病是在葉片上出現黃色小點兒,隨后擴大形成病斑,嚴重可覆蓋小麥全身,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植物早衰,給產量造成損失。治理白粉病要優先選擇抗病的品種,在買幼苗種時嚴格杜絕病原體,也可使用化學藥品防治,例如三唑類殺菌劑等。
3.2蟲害的治理
影響小麥減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小麥的蟲害問題。對于小麥蟲害,可以利用科學的方法對昆蟲進行消殺,也可以基于害蟲所表現出來的生物特征,利用蟲子的趨光性和喜熱性,使用殺蟲燈對害蟲進行有效的捕殺。此外,還可使用化學藥品對麥苗或者對土壤噴灑藥劑來對抗蟲害。使用生物防治措施進行防治,就是利用昆蟲的天敵來制約其繁殖生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滅害蟲,也可以利用昆蟲的特性來傳遞小麥花粉,提高作物產量。蟲害問題在小麥的整個發育期間都會嚴重威脅其生長,因此要及時發現蟲災,盡早處理,防止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4結論
綜上所述,小麥的減產可能會導致農民收入下降,因此要大力推廣小麥的種植技術,提高農民的種植效益,擴大小麥的種植面積,以此來降低糧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要將科學技術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制定合理的計劃,使用科學的設備,推廣合理的方法,齊心協力解決糧食減產問題,最終實現我國農業的科技化、現代化、效益化,推進我國農業的綠色和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努爾斯亞·哈吉木拉提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夾河子鄉農業技術推廣站
- 上一篇:農機質量監督現狀探討
- 下一篇:區塊鏈技術賦能三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