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調查方法與步驟范文
時間:2023-11-15 17:45: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蟲害調查方法與步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營林工作,森林病蟲害,生物技術,防治方法
0前言
森林病蟲害被認為是“不冒煙火災”,森林病蟲害對森林資源會帶來多么巨大的滅絕性損害。森林病蟲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它的危害性和毀滅性遠遠超于其他森林災害,直接威脅森林系統的生態穩定性,破壞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制約林業可持續發展和實現其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營林工作中,一定要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力度。
1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現狀
1、1現階段我國常發性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持續上升
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持續上升與我國人工造林面積的連年增加,特別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增加,有著必然的聯系。在過去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我國所造的人工林多為單一樹種、單一結構的純林,這樣的人工林其生態系統十分脆弱,一旦有害生物傳人發生,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造成較大面積的流行發生,給森林資源帶來嚴重的損害。而且人類對原始天然林的大規模開發,造成了天然林長期超負荷采伐,致使現有天然林的數量和質量下降,森林的生態環境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壞,森林生物多樣性、林分原始結構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結構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衰退,這樣的森林資源條件勢必導致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流行。
1、2在全球環境惡化的影響下,我國的森林病蟲害發生的程度嚴重
溫室效應不僅使全球沙漠化擴大和旱澇災害頻發,也為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有利的環境。由于全球氣候異常,使林木生長條件發生極劇變化,暖冬現象使森林病蟲害越冬基數增大,為其病蟲害的大發生創造了適宜的環境。
1、3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各種森防法規、制度建設十分不完善,森防工作基礎設施差,致使森林病蟲害防治經嚴重緊缺。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對泥石流、火災等災害的預防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各部門都能夠嚴肅認真對待,而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人們并沒有意識到森林病蟲害帶來的巨大損失,僅直接經濟損失就遠遠高于其它森林災害。
1、4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還不成熟
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還不成熟,使得一些森林病蟲害依然大范圍、大幅度發生。現在人們已經避免營造人工純林,進一步擴大混交林的比例。在林木育種、造林、撫育過程中加大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給病蟲害的發生提供適宜環境。
1、5森林病蟲害檢疫工作力度不夠,致使森林病蟲害不能控制在較小范圍內發生。
現階段我國森林病蟲害防疫體系建設還不完善,無法實現全方位的有力監管,無法保證造林苗木的質量。更為嚴重的是有境外病蟲害由于檢疫力度不夠,隨著進口森林植物及其制品在我國境內迅速擴散,并且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重大的生態災害。
1、6長期使用化學農藥防治不能很好地多方面結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當病蟲害暴發后,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不僅殺傷大量天敵,長期發展下去使病蟲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得不到保證,防治效率低,而且由于化學藥品在森林中的廣泛使用,勢必會造成森林生態環境惡化,加劇森林病蟲害的繼續發生。
2森林病蟲害的幾點防治對策
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
2、1培育健康森林,從根本上控制森林病蟲害的發生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堅持從基礎做起,完善營林措施,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貫穿于林業生產全過程。切實做到適地適樹、因地制宜,大力營造混交林,必須徹底解決現階段人工林樹種單一、抵御森林病蟲害能力低的問題。加大良種壯苗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等先進的林木育種技術,確保造林苗木無病蟲害隱患。加強林木撫育管理,實行集約經營,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修枝撫育間伐等,不但可以增加林木的年成長量,還可以增強樹勢,提高樹木對森林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保證其健康成長,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逐漸從有病治病、有蟲治蟲這種工作方法轉變為未病防病、無病保健上來,從治標轉為治本。
2、2切實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為科學防治森林病蟲害提供決策信息
建立完備的預測預報系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關鍵措施。只有全面、及時、準確地預測預報森林病蟲害的基礎信息,才能及時高效地開展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因此在森防工作中必須堅持把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所負責的全部森林資源進行全面、及時、準確的調查監測,準確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力求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除治。各級部門要加大預測預報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手段的提高和規范制度的健全,盡可能做到儀器設備現代化、技術先進、管理科學規范,務必定期監測情況,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率,使監測和測報能力能夠適應防治工作的需要,真正實現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及早發現,及時除治,做到治早、治小、治少。
2、3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力度,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果
由于經濟往來的加多,現階段一些外來的重大病蟲害傳人導致本地區大面積、大規模爆發森林病蟲害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加。因此必須做好植物檢疫工作,提高檢疫技術水平,杜絕或減少森林病蟲害的外來侵入。認真抓好種苗產地檢疫檢驗,經檢疫合格后方可用于造林。國外引進種子、苗木及繁殖材料要進行隔離試種,發現危險病蟲及時處理或銷毀。堅決杜絕類似美國白蛾在我國大范圍爆發的現象再次出現。積極宣傳《植物檢疫條例》等法規和森林植物檢疫工作重要性,不斷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和對檢疫工作的支持力度,為更好地開展森林植物檢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平臺。
2、4加大科技森防,努力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
各級部門應當圍繞當前防治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尋求多方合作,集中力量解決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切實提高森防工作的技術水平,選用先進的森防手段,摒棄落后的防治方法。
2、5在確保防治效果的同時,重點推廣應用生物防治技術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人與自然災害做斗爭、保障林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千百年來,人們在防治各種森林病蟲害的生產實踐中,探索出大量好的經驗和辦法,如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綜合防治和森林植物檢疫等,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林業生產的健康發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須以維持森林生態平衡的為出發點,在防治方式上,應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實現可持續控制森林病蟲害的重要手段,可以保護天敵,維護生態平衡,實現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的一種平衡。
篇2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3-0120-02
《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是高職林業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病蟲害識別診斷、調查預測、設計方案、綜合實施的能力,具有針對性、實踐性、季節性、地域性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理論與實踐無法較好融合、學生的實踐操作性不強、無法全面考慮到季節性與地域性差異等問題,因此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十分重要。
一、課程設計思路
該課程采用“校企合作,任務驅動,崗位對接,學以致用”的設計理念。即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與開發,按照任務驅動的方式共同組織課程教學。采用“森林防治進課堂,課堂教學在林區”的實踐教學模式,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充分體現對學生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的培養要求。
二、教學內容選取
1.根據崗位需求調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在行業、企業需求調查的基礎上,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知識、能力、素質的規格要求確定課程教學目標。《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課程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和實踐使學生掌握森林病蟲害防治方法和技能,具備“能識別、懂分析、定方案、會實施、曉評價”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員”崗位能力和綜合素質。
2.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分析國家職業標準,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分析國家職業標準,根據“森林病蟲害防治員”國家職業標準能力要求,以具體化的項目或工作任務為載體,構建教學內容。將知識體系和素質培養有機融合為一體,組織教學和實訓,使學生能夠達到高級森林病蟲害防治員的標準,為學生發展職業生涯奠定良好基礎。
3.按照工作過程設計學習情境。以企業用人需要為導向,圍繞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目標,按照工作過程設計學習情境。按照工作任務,將教學內容進行重構,設計為葉部病蟲害識別與防治、枝干病蟲害識別與防治、根部及地下病蟲害識別與防治、球果病蟲害識別與防治、種實病蟲害識別與防治5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按照森林病蟲害防治員“能識別、懂分析、定方案、會實施、曉評價”的崗位能力要求進行教學,學習情境體現了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漸進學習提高過程,增強了教學內容的適用性,體現了職業能力由初級到高級的漸進培養提升,從中培養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能力。通過完成漸次復雜的工作任務,使學生不僅在專業能力上得到強化,并在團隊合作、溝通等社會能力上不斷增強,在分析能力、獲取信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得以提升。
三、教學模式創新
本課程采用“項目驅動、任務導向”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師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利用教學資源,將學生學習的新技能、新知識隱含在學習任務或項目中,以完成任務或項目過程作為教學活動中心。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通過參與解決任務,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分析。
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是編劇、是導演,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框架和平臺,通過“知識技能傳授、確定項目或任務目標、參與學生方案選優、進行審查評定”等活動完成對學生的教學和指導工作。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探求者,通過“接受任務、解決問題、形成方案、方案選優、方案實施、方案修訂”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以建構對事物的理解,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步驟,充分體現了“教、學、做”一體化。通過這種模式除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創新能力。
1.圍繞教學目標、方法、教學資源、師生角色等要求構建教學模式。按照使學生具備“能識別、懂分析、定方案、會實施、能評價”的教學目標,采用項目教學、現場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圍繞現有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教學資源,師生進行角色扮演等實施者,構建“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通過此種教學模式實施,完成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達到教學目標。
2.構建了“森林防治進課堂,課堂教學在林區”的工學交替實踐教學模式。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將森林防治中防治方法、原理、方案制定、討論等環節引入到課堂進行,將課堂教學中調查、防治、實施、評估等環節延伸到林區,做到教學內容與實際防治相結合,并且實踐課程與當地病蟲害防治工作相結合,既能做到把企業老師引進來,也能做到將學生送出去,充分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且結合農時,合理安排教學實習,植物生長的季節性很強,不同季節的病蟲種類亦不同,為此,我們把原來集中的教學實習分散開來,化整為零,根據病蟲發生的季節,靈活安排,保證學生在植物不同的物候期都能進行實習。較好地體現教學與生產實踐的結合,有利于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因而深受學生的歡迎。
四、教學方法改革
1.任務驅動教學法。針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工作過程,結合防治具體任務,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任務驅動”為主線,教師通過講授、示范、指導、操作、講評、交流、測評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學生選定一塊林地,進行病蟲害的調查,根據發生規律制定防治方案并組織實施,使學生對林地病蟲害的識別診斷、原由分析、方案制定及實施過程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加強,為以后的上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現場教學法。根據所講授內容,結合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及周邊林區或林場病蟲害防治時間,將帶學生到病蟲害發生現場,觀察病蟲害危害狀和發生特點,以彌補課堂講解、室內實訓的不足,將課堂教學延伸到林區的真情實境中進行,讓學生體會真實的環境、設備和工作要求,培養學生的崗位針對性和適應性,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3.多媒體教學法。結合森林病蟲害防治這門課圖片較多,常規的教學及掛圖對一些枯燥抽象的內容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充分利用DVD、PPT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很直觀地看到病原菌的孢子、菌絲、病狀病癥,圖文并茂,動靜結合,使學生能生動地看到昆蟲蛻皮、羽化等過程,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教學內容,教學效果較好。
4.專題討論法。選取課程典型內容,如“林木苗期病蟲害的防治”,將學生分成小組,各組選定負責人,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查資料,寫出綜合防治方案,制作PPT課件,課堂上每組選出代表講述本組的防治方案,學生可以相互提問、討論,教師點評,給予考核,此間每個環節都要給出評分標準。此方法使學生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鍛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團結協作能力。
5.項目教學法。根據為周邊林區實際或虛擬病蟲害防治提供技術服務為項目任務,師生通過共同設計項目“內容、活動、情境、結果”來組織教學活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提高交流協作能力,學到新知識,掌握新方法和新技能。
五、考核方式改革
《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課程既注重對知識掌握,又要注重技術運用,因此在考核中既要注重過程考核,又要重視結果考核,因此在采用“過程+結果”的方式。考核過程中,過程考核成績占50%,包含了實訓態度、出勤情況、協作能力、操作熟練程度等,結果考核成績占50%,從實踐技能考核題庫中隨機抽取,根據量化考核標準進行評分。
課程改革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它不僅對學生的積極性具有調動作用,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通過對課程設計思路、目標定位、內容選取等一系列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應用能力,還較好地處理了近期就業“必需夠用”和將來的發展的“遷移可用”的關系,但在改革探索中尚存在一些問題,這就要求在以后的教學中課程組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不斷改進和完善考核方式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杏禹.高等職業教育種植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1):50-52.
[2]劉有蓮.高職院校林業有害生物控制技術課程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廣西科學院學報,2011,27(3):281-283,287.
篇3
1 試驗目的
在小麥的播種期、幼苗期、抽穗揚花期、灌漿期等生育期通過使用不同藥劑,對小麥的苗期病害及麥田雜草、中期病害、后期蚜蟲等小麥常見病蟲害進行防治,調查防治效果及對小麥的增產效果。
2 供試藥劑
播種期:畝用70%吡蟲啉22.5克+40%萎銹靈.福美雙懸浮種衣劑25克拌種。
苗期:畝用5.8%麥喜10毫升+20%氯氟吡氧乙酸30毫升+56%二甲四氯30克
抽穗揚花期:畝用80%戊唑醇10克+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1.8%阿維菌素30毫升+丙酰蕓苔素內酯5毫升。
灌漿成熟期:畝用10%吡蟲啉40克+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
3 試驗地點
根據試驗要求,試驗地點選在我縣小麥種植較好的韓莊鎮的魏屯村,試驗面積20畝。
4 試驗地基本情況
各試驗地塊地勢平坦,土壤類型為適宜小麥種植的黃棕壤土,PH值6.9-7.1,前茬作物種植的花生和玉米,秋作物收獲的先后,于9月26日用大型拖拉機對地塊進行了翻耕,耕前畝施復合肥80斤,尿素20斤,耕后耙平待播。
5 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取大區試驗法,不設重復,試驗面積為20畝,試驗區內留1畝不施藥,作為對照。
6 試驗步驟
根據試驗要求,試驗在小麥播種期、幼苗期、抽穗揚花期、灌漿成熟期按照供試藥劑所列順序及畝用量,嚴格配制好各試驗點對應面積的用藥量,第一次按拌種方法進行拌種,其余各次根據施藥時間,分別用3WX-280H自走式旱田作物噴桿噴霧機進行莖葉噴霧施藥。試驗每次用藥情況見附表。
7 調查方法
7.1 在小麥出苗5天后,采取三點取樣法,每點查1米長調查基本苗數,出苗30天后調查紋枯病及地下蟲等對麥苗的危害情況,計算拌種劑對苗期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在小麥出苗后60-90天內進行化學除草,越冬前或返青拔節前,根據麥苗長勢、草齡及天氣情況進行化學除草,施藥前采取三點取樣法,每點調查1平方米,查雜草基數,藥后15天左右采用同樣方法調查雜草受藥害情況,并計算防治效果。在小麥抽穗楊花期(4月中旬前后)用供試藥劑進行一噴三防,施藥前仍采用三點取樣法,每點調查100株,查看白粉病、條銹病、赤霉病、吸漿蟲等病蟲害發生情況,查看病株率,嚴重度,計算病情指數,施藥后20天左右采用同樣方法,再次調查以上病蟲害的發生情況,計算病情指數,計算防效。在小麥灌漿期用供試藥劑對小麥穗蚜進行防治,施藥前采用三點取樣法,每點調查20株,調查蚜蟲基數,藥后7天左右按藥前調查方法再次調查蚜蟲數量,并計算防效。試驗的調查情況見附表。
7.2 小麥收獲前試驗點仍采用3點取樣法,每點調查1米雙行的株數,除以行距,計算畝穗數,然后從中拔出一叢,選擇大、中、小皆有的10穗,計算穗粒數,收獲后逐一稱試驗點的千粒重,計算出試驗點施藥區與對照區小麥畝產量,然后對比,計算增產效果。詳情見附表。
篇4
關鍵詞沙化土地;林業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建設
中圖分類號S7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11-0205-03
ControlMeasuresandControlSystemConstructionofForestDiseaseandPestinDesertificationSoil
ZHANG Yong-jun 1,2
(1 Foreign Capital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in Yanchi County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Yanchi Ningxia 751500; 2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in Ningxia)
Abstract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 and pest in Ningxia area were introduced. Through implement of harmful organisms syntheses manage ways such as forest,physical and chemical measures,etc,from the whole viewpoints of forest ecosystems,base on the relationship of harmful organisms and environment,control system of disease and pest was constructed,and the role of natural factor control played fully i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so as to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forest harmful organisms under allowing level. It realized double-win in forest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and pushed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desertification soil;forestry harmful organisms;syntheses control;measures;construction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黃河中上游,自然條件惡劣,干旱、沙塵暴、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近年來,全區各地降水普遍減少,持續干旱,導致林木生長不良,樹勢衰減。大面積的人工林生態系統普遍存在樹種單一、結構簡單、地力衰退、穩定性差、抗病蟲災害能力低下,引發次期性的天牛、吉丁蟲侵入危害,誘發寄主主導型病害侵染林木。由于冬季氣溫升高,導致害蟲越冬死亡率降低、越冬基數變大、發育進度加快、危害期提前。
1寧夏沙地主要造林樹種的病蟲鼠害種類
寧夏是我國林業有害生物多發省(區)份之一。2004年國家林業局首次林業危險性有害生物名單,其中寧夏就有79種,每年平均發生森林病蟲害30萬hm2,約占有林地面積的20%。可造成災害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就有25種,主要有森林鼠害、木蠹蛾、楊樹天牛、楊樹食葉害蟲及經濟林病蟲害等。根據寧夏沙地多年調查和病蟲害綜合防治實踐,寧夏沙地主要樹種及病蟲害發生種類見表1。
2寧夏地區病蟲害發生特征
2.1有害生物種類和發生面積成倍增長
20世紀80年代中期,能夠造成嚴重危害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每年只有光肩星天牛、黃斑星天牛、楊干蚧、槐花球蚧、青楊天牛、沙棗木虱、榆毒蛾、榆尺蠖、十斑吉丁蟲等10種。2003年以來新增加了9種,包括:臭椿溝框象、芳香木蠹蛾、棗大球蚧、灰斑古毒蛾、小木蠹蛾、榆木蠹蛾、春尺蠖、梨園蚧等。年均發生面積由80年代中期的3.67萬hm2上升至目前的33.33萬hm2。
2.2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危害日益突出
鹽池縣灰斑古毒蛾發生面積1.57萬hm2,蟲口密度為平均10頭/株,對干旱沙區生態林的榆樹、檸條、花棒、梭梭等造成嚴重威脅。平羅縣白蠟木蠹蛾發生面積1 333.33 hm2,嚴重受災面積200 hm2。
2.3重大林業有害生物入侵日益嚴重
2002年銀川市首次發現臭椿溝眶象,目前已發生4 000 hm2,主要蛀食臭椿樹的樹干、主根,對銀川和周邊城市綠化樹木已構成嚴重威脅,已影響到臭椿林分生態效益的發揮。
3病蟲害綜合管理策略
病蟲害綜合管理是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的策略,是從林業生態系整體觀點出發,根據有害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用林業、物理、生態和化學等措施,充分發揮林業生態中的自然控制因素作用,將林業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只有在有害生物的危害會導致經濟損失時才進行防治。IPM非常重視包括抗性品種、栽培措施、生物天敵、化學藥劑等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天敵等,對化學農藥的施用則采取慎重的態度。IPM是系統管理的方法,重視種植者的參與、種植者素質、決策能力的提高,以及相關政策的扶持。在具體做法上,提倡健身栽培,保護天敵,堅持每2周進行1次的田間生態調查分析,觀察樹木生長情況及病蟲、天敵、其他昆蟲種群動態;以林分生態分析結果取代傳統的經驗閾值,最終自我決策。該策略的實施步驟分為緊密聯系的3個階段:預防、監測和干預。它是以預防為主作前提,其目標是有效減少或不使用農藥化學品,以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創造不利于有害生物發生而利于作物及有益生物生長繁殖的環境[1-3]。沙地林業病蟲害綜合管理(IPM),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害生物治理,將其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的水平以下,而不是徹底消滅病蟲害。二是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盡可能使用非化學措施將病蟲總量保持在低水平。三是必須使用林業化學品時,所選擇的品種和使用的方法應盡可能減少對有益生物、人類和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4-5]。
4防治措施
4.1物理防治
一是捕殺,如剪蟲癭、摘砸卵塊、鋏鼠等。二是阻隔,如捆毒繩、上膠環、扎塑料布等阻隔害蟲上、下樹。三是誘殺。①潛所誘殺。苗圃病蟲管理過程中利用樹葉和菜葉設置潛所誘引地老虎等幼蟲,在樹干基部束扎稻草或麥桿誘引美國白蛾和松毛蟲等蛾類幼蟲,在害蟲越冬或化蛹時集中殺滅;②食物誘殺。將食物做成誘餌或毒餌,如在苗圃地中用糖醋液誘殺地老虎等夜蛾類成蟲;③燈光誘殺。用黑光燈、碘鎢燈、篝火和高壓滅蟲電網等誘殺各類害蟲的成蟲;④色板誘殺。果園中鱗翅目卷葉蛾科梨小食心蟲有趨向黃色的習性,故可以在林中設置黃色膠紙板誘捕剛羽化的成蟲。
4.2化學防治
一是化學藥劑防治。應用有毒的化學物質(總稱化學農藥)來消滅病蟲害的方法。農藥使用種類包括:①有機農藥。又叫有機合成農藥。主要是用有機合成原料如苯、醇、脂肪酸和有機胺等經過人工加工合成。根據結構組成不同,化學農藥可以分為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和有機氮農藥等,如西維因、殺蟲脒、托布津和多菌靈等。②無機農藥。又叫礦物性農藥,是用礦物原料經加工制造的。主要成分有砷、氟、硫等化合物,如硫磺、波爾多液等。③植物性農藥。以植物源成分制作而成的殺蟲劑,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堿(如煙草中的煙堿、百部中的百部堿等)和配糖體。植物性農藥使用較為安全,對人畜無害或毒力很小,對植物沒有藥害。化學農藥防治是寧夏進行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寧夏防治森林病蟲害農藥使用量、類型和使用概率統計見表2。二是非農藥的化學控制方法。包括:采用苦參堿制劑來控制蘋果類的紅蜘蛛和春尺蠖;在樹干涂抹石灰漿防止病害侵入或害蟲產卵和生理性病害;在害蟲發生初期,結合黑光燈,采用糖醋混合液來吸引和誘捕蘋果、梨、桃類害蟲(夜蛾類);噴灑石灰硫磺合劑硫酸銅、波爾多液防治病害。
4.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如釋放川硬皮腫腿蜂和花絨堅甲等寄生天牛幼蟲和卵防治蛀干害蟲光肩星天牛,用七星瓢蟲和草蛉防治蚜蟲等;利用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侵染害蟲,致使食葉害蟲春尺蠖死亡,如生產上大量應用的蘇云金桿菌、核多角體病毒;利用微生物的代謝產物防治林木病蟲,如廣泛使用的制劑有多抗霉素、井岡霉素、阿維菌素等防治瘤大球蚧;利用招引鼠類天敵鼬科動物、狐貍、貓頭鷹等防治鼠害。昆蟲信息素是昆蟲發育成熟后向體外釋放的有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主要用來吸引同種異性昆蟲前去。利用這一原理,在林間設置放有性信息素的誘捕器誘殺害蟲。如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的有沙棘木蠹蛾信息素、芳香木蠹蛾信息素、白蠟木蠹蛾信息素等。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中加入農藥進行誘殺,已經開發成功并進行商業化生產的性誘劑有白楊透翅蛾、沙蒿木蠹蛾、沙棘木蠹蛾、沙柳木蠹蛾和檸條綠虎天牛等害蟲的性引誘劑。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制造的農藥,有效成分是孢子或抗生素,如白僵菌、春雷霉素等。微生物農藥的突出特點是使用安全,對人畜無害,而害蟲不會產生抗藥性。一是白僵菌。是一種蟲生真菌,因其侵染害蟲呈白色僵死狀,稱為白僵蟲。在生產上得到廣泛應用。二是蘇云金桿菌(Bt)。是一種廣譜性細菌殺蟲劑,能防治超過100種害蟲,對鱗翅目害蟲特別有效,如尺蠖、天幕毛蟲等,對人畜安全,不傷害天敵,并且對植物無藥害。此外,還有滅幼脲類殺蟲劑。滅幼脲類殺蟲劑對鱗翅目幼蟲的殺蟲效率較高,防治的最佳時期是3齡以前的低齡幼蟲,具有殘效期長、不殺傷天敵等優點。
5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
全區各市縣區均設立縣級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負責當地林業有害生防治的管理和實施。目前已建立較完善的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同時每個測報點均設數目不等的監測點以保證實時對病蟲害發生動態的監測,為綜合防控提供數據支持,并由專業技術人員從事病蟲害綜合防治。
5.1農藥管理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自治區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助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該行政區域內的農藥登記,并負責該行政區域內的農藥監督管理工作。市、縣(區)級人民政府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該行政區域內的農藥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農藥監督管理工作。
5.2農藥分配制度
項目辦統一采購農藥,在項目區由自治區級、市級、縣級負責監督與管理農藥;林農在市場自購的農藥,則應對生產商、銷售公司根據國家和地方法規進行經營管理;按照“農藥管理條例”進行注冊,并符合安全、質量控制條件和對環境及污染的控制條件;任何農藥銷售商只有獲得許可證后才能經營,而且只能銷售經過注冊合同所生產的農藥,劇毒和毒性大的農藥不得生產、銷售用于食品生產;對農藥殘留量超過農藥殘留標準(特別是蔬菜、水果和糧食作物)已禁止在市場出售;農藥產品包裝必須貼有標簽或者附具說明書,應當注明農藥名稱、企業名稱、產品批號和農藥登記證號或者農藥臨時登記證號、農藥生產許可證號或者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號以及農藥的有效成分、含量、重量、產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技術、使用方法、生產日期、有效期和注意事項等;農藥產品出廠前,應當經過質量檢驗并附具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
能進行農藥經營活動的公司和單位的類型,一是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二是植物保護站;三是土壤肥料站;四是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五是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六是農藥生產企業;七是國務院規定的其他經營單位。經營的農藥屬于化學危險物品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經營許可證。
5.3農藥使用措施
在掌握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并根據外界環境條件、藥劑的種類及劑型確定農藥合理的使用措施。一是科學用藥。準確識別病蟲害的種類,根據每種病蟲害的形態結構、癥狀、生物學、生態學等特性,確定重點防治對象,選擇最經濟有效的農藥品種或劑型,選用的農藥品種或劑型是安全、經濟、有效的藥劑。二是適期用藥。在關鍵防治時期,依據防治指標施藥,將病蟲害控制在造成經濟損失之前。防治病害要掌握先保護后治療的原則,要在病害發生前噴灑防護劑,病害發生后,則要噴灑治療劑。防治蟲害掌握在低齡階段進行。三是合理用藥。在保證防治效果的情況下,應在有效濃度范圍內,盡量使用低濃度藥品進行防治,防治次數要根據藥劑的殘效期和病蟲害的發生程度來定。做到既能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又不產生藥害、污染環境。根據病蟲害發生期長短、發生量大小和藥劑持效期長短來確定施藥次數。四是適法施藥。不同劑型的農藥,應采用不同的施藥方法。一般乳劑、可濕性粉劑以噴霧和潑澆為主;粉劑以噴粉為主;顆粒劑以撒施或深層基施為主;內吸性強的藥劑,采用噴粉、噴霧、潑澆、涂莖均可。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也應采取不同的施藥方法,以達到最高防效為目的。根據病害的發生部位、害蟲的活動規律以及不同的農藥劑型,選擇不同的施藥方法和施藥時間。五是安全用藥。按照國家農藥管理規定,嚴格控制高毒農藥使用范圍,堅決禁用高殘留和有“三致”作用的農藥,認真執行農藥安全使用操作規程和作物安全間隔期的規定,切實做到安全用藥,避免環境污染,杜絕人畜中毒事故。
6建議
沙地林業食葉蟲害可能會在幾年或甚至幾十年沒有產生威脅的情況下突然暴發,在受到干旱、樹齡老、密集和人工林的其他管理問題影響的森林中尤其如此,并可能持續若干個樹木生長年度周期。樹木受到嚴重影響,失去大量活力和生產率,因其他害蟲、疾病和火災而死亡的風險增加,這樣的結果,有可能嚴重影響沙區生態,重新形成大面積風沙災害。鑒于這些蟲害暴發嚴重,可能的最佳處理辦法是大面積空中噴灑生物農藥,即噴灑蘇云金芽孢桿菌(Bt)或昆蟲生長抑制劑。這2種殺蟲劑都是選擇性殺蟲劑,僅僅殺死食葉蟲,而不殺死哺乳動物、鳥類或多種掠食昆蟲。這些昆蟲的生命周期復雜,這意味著噴灑時間至關重要。如能獲得適當的噴灑設備和生物殺蟲劑配方,則應建立從下到上參與式病蟲害培訓和輔導,以便施用這些配方。另外,有必要加強與民間組織或私營部門活動者建立伙伴關系,支持執法和監測活動,并考慮賦予社區居民權力,必要時在民間組織和政府人員的支持下,協助監測農藥管理。
7參考文獻
[1] 董金皋.農業植物病理學(北方本)[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2] 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植物病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3] 韓金聲.植物醫院實用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6.
[4] 任月萍,胡忠慶.寧夏枸杞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研究進展[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4(3):88.
篇5
職校教學; 農林;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5.8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2)12-0137-01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必然趨勢。“填鴨式”教學,不但教師上課容易疲勞,精力被大量消耗,而且造成了教學的死板性、機械性,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學習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很有必要的。職高專業課是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一門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理論,又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以適應高考和就業的需要,為此在教學中要十分注意加強對專業課教學的研究和探討,并找出了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1倡導超前預習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鉆研精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學、主動地獲取知識,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首要環節。每節課后,我總要告訴學生下節課要講的章節及提出的問題、要求,并使學生面對提出來的問題產生弄懂的強烈愿望和濃厚興趣,鼓勵學生去預習,看哪些同學能把問題解決,預習得最好。這時,學生個個躍躍欲試。下節課提問,要對預習好的同學提出表揚,對預習不好的提出希望。這樣便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主動學習的好習慣,也有效處理了從感知教材到理解教材這個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培養了學生獨立、主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學會分析總結的學習方法。
2巧妙設疑
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職高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設疑,暗布屏障,巧設“圈套 ,激真情,奮其志,導其趣,引其思, 使他們在創設的情境中進一步激發求知欲。在講授“分離現象”時,可巧妙將學生引入“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境地。我先對“分離現象”做解釋,顯隱性的特點讓學生產生興趣。此時設疑:都是雙眼皮的人結婚后下一代有單眼皮,雙親之一是六指,其后代會出現六指嗎?學生躍躍欲試,答案不敢肯定。渴望之際,下課時留下一句:這個答案在下堂課的“純合體和雜合體“那里找吧!這樣使學生欲知不能,欲罷不忍,自然引導他們自行去鉆研一番。這樣,使課堂活動重點由教師講清教學內容變為引導學生搞清教學內容,師生有目的地教與學,教學互動,易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采用多種實驗方法
激活創新思維教材中安排的實驗大都只有一種方法,從實驗器材到實驗步驟,都有較固定的模式。在教學中選擇一些靈活性大的問題,積極創造情境,鼓勵學生發散思維,進行多角度觀察,思考,探索,想像,由學生自己分析,在老師的指導下得出不同的實驗方法來完成實驗,如:驗證分離規律和獨立分配規律時,書上單講碗豆為材料,從花色得出結論。這時可提示學生可否用別的作物、方法來驗證?學生熱情高漲,各抒己見,有的說可選玉米為材料,從胚乳顏色和形態上考慮:學生這種主動提出見解,然后通過實踐來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創造能力培養的過程,也是創新精神的具體體現。
4優化實驗實踐內容,強化技能培養
4.1根據學科特點優化實驗實踐內容如植物保護重點講述農作物病蟲害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病蟲害形態特征是基礎,發生規律是關鍵,綜合防治是主題。故植保實驗實踐應體現本學科的特點。把病蟲害的形態觀察的學時壓縮,在有限的實驗學時內,緊扣綜合防治這一主題,增設一些實驗實踐內容,如:增設植物主要病蟲害的系統調查,使筍生從感性上認識植物主要病蟲害發生動態,發生規律等。
4.2根據生產科研現狀優化實驗實踐內容根據生產實踐和科研當中出現的問題,開設一些研究性實驗實踐,讓學生了解實驗實踐在生產和科研中所發揮的作用。以探索者的角色進行實驗,經受實踐鍛煉,從而進一步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優化實驗實踐內容,抓住了重點,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了一整套較完整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實踐的工作思路。
4.3善用各種手段,改進課堂教學效果。 色彩鮮艷的掛圖,形象具體的實物標本,融圖、文、聲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以及生動形象的幻燈和投影等,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迅速掌握所學的知識。
4.4會用多種方法,實驗中激活創新思維。 教材中安排的實驗大都只有一種方法,從實驗器材到實驗步驟,都有較固定的模式。在教學中選擇一些靈活性大的問題,積極創造情境,鼓勵學生發散思維,進行多角度觀察、思考、探索、想象,由學生自己分析,在教師的指導下得出不同的實驗方法來完成實驗。如驗證分離規律和獨立分配規律時,書上單講豌豆為材料,從花色得出結論。這時可提示學生可否用別的作物、方法來驗證?學生熱情高漲,各抒己見,有的說可選玉米為材料,從胚乳顏色和形態上考慮。學生這種主動提出見解,然后通過實踐來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創造能力培養的過程,也是創新精神的具體體現。
有些實驗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育、觀察,但又不太復雜,也不需要特殊的儀器設備和實驗條件,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外完成。顯然,由于課外實驗的整個過程都是在學生親手操作、親自管理和親自觀察下進行的,因此,它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加深鞏固課堂學到的基礎知識和節省時間。
課后反思是當前最常見的反思,它能使教師有比較充裕的時空,對自己教學的得失進行較深入的思考和總結。教師不僅要對課堂的事件進行客觀的描述,對事件的發生進行細致的分析,還要對相關問題提出研究方案。這樣才能使教學經驗理性化,以指導、改進以后的教學。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個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
篇6
森林病蟲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營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為主,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方針,堅持因地制宜,充分運用生物、物理、天敵等相輔相成的系統防治措施,防止環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無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蟲鼠害控制在不成災的水平,以達到保護環境和促進林木速生豐產的目的。
做好森林病蟲鼠害調查。認真地調查森林病蟲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蟲鼠害種類組成及種群動態及發生發展趨勢、森林病蟲的變化情況,探討其發生發展規律,為科學準確的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敵的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及時認真做好森林病蟲鼠的種類、數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抓住科學、合理、有效防治措施。根據林木生長狀況、危害程度及癥狀,正確鑒定森林病蟲種類,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環境中的生長規律,抓住最佳防治時機,制定科學合理的綜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達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時把森林病蟲鼠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物理機械防治法。人為進行捕殺、阻隔、誘殺、高溫處理及應用遙感等新技術進行防治稱為物理機械防治,這種措施具有不污染環境,不傷害天敵,便于開展群眾性工作等特點;但此種措施工效低、費工、局限大,應根據規律及勞力情況具體掌握。
天敵防治法。結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敵昆蟲病原微生物、線蟲、蜘蛛、食蟲鳥以及其它食蟲動物等有益生物來控制病蟲害。此措施對維持生態平衡,對森林病蟲害有長期抑制作用。對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生物及仿生物藥劑防治森林病蟲鼠。建設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避免化學防治帶來的環境污染,大力提倡無公害防治。防治時選擇生物藥劑和仿生藥劑進行森林病蟲鼠的除治,是實現林業生態文明的重要步驟。
二、林木雨雪冰凍災害的防治措施
林木受雨雪冰凍災害,其受災程度除與雨雪冰凍天氣持續時間,海拔,地形地貌有關外,在上述相同的成災環境條件下,森林經營水平,林分質量,林分健康狀況、營林技術措施、造林樹種選擇等因子同災害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天然林比較抗雨雪冰凍災害,人工林較易受雨雪冰凍災害,特別是人工純林受災最為嚴重,經濟損失也大。過去營造的速生豐產林絕大多數為杉木純林,初植密度過大,撫育間伐不及時,樹木為爭奪陽光其高生長較快,冠幅較小,形成高、徑、冠比例失調,稍部木質化程度低,當樹冠積雪達到一定重量時,林木之間由于互相擠壓,易形成大面積倒伏和折梢。毛竹純林未實施鉤稍,枝叉過多滯雪量過大,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樁。
調查發現闊葉樹比較抗雨雪冰凍災害,特別是落葉闊葉樹,針葉樹和一些常綠闊葉樹易受雨雪冰凍災害。人工林受災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按適地適樹的原則科學地選擇造林樹種。選擇樹種時,只重視樹種的經濟性能,忽視了樹種是否與造林地環境條件相適應,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氣象條件是否適合,忽視了樹種的抗氣象災害能力,沒有足夠重視樹種的形態特征、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在抗雨雪冰凍方面的特點,偏面追求營造經濟價值高的速生樹種,例如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陰坡或迎風面營造大面積的杉木純林,極易造成冰雪災害。
從調查情況來看,混交林抗雨雪冰凍災害能力強,而人工純林易受雨雪冰凍災害,特別是針葉純林,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凍災害,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和針闊混交、竹闊混交林則抗災能力很強。
森林經營狀況好,經營水平高,林分質量高的健康林分抗冰雪災害;而經營不好,林分質量差的林分,無論是人工林還是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過大,林木長勢較弱,冠幅較小,木|化程度低,高徑比嚴重失調,極易造成折梢、折斷和倒伏。
三、 林木的防災減災措施分析
自然災害不可避免,人類能夠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為人類造福,一是加強科學預測提前預警做好防范措施,將災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學營造林,這是防災減災重要措施之一。
受災林地清理包括受災林木清理和造林與更新方案。要遵循林業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突出重點、破解難點、分類實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與科學經營、自然恢復與人工恢復相結合,扎實推進林業災后恢復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隨意清除現有植被,要強調現有植被和目的樹種的保護和利用,對斷梢嚴重林分,針葉樹仍有5-6盤枝條的或闊葉樹潛伏芽萌發能力較強的樹種,以及每畝有50-60株正常樹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應只清除折斷和翻樁樹木,以防止造成人為對生態環境破壞。同時應及時補植與立地條件和環境相適應的樹種,以利于形成異齡復層林早日發揮生態功能。對折斷倒伏嚴重無培育前途的林分應及時全部伐除及時更新造林。
應遵循適地適樹原則選擇造林樹種,本次災害程度嚴重的林分多數未能遵循這一原則,如海拔800米以上迎風面營造杉木和毛竹純林,同時應重視選用鄉土樹種,并充分掌握鄉土樹種的適地性。
調查發現,片林受災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見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產力的需要,也是防災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過大,雖可提前郁閉,但樹勢弱,木質化程度低,冠、徑、根系生長比例失調,抗災能力差。
進行合理的樹種混交搭配,盡量避免營造純林。混交林不僅能夠提高防雨雪冰凍災害能力,還能有效提高防病蟲害、防火功能。營造混交林要做到針闊、喬灌、落葉常綠的有機搭配。其次要強調栽植點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較均勻樹冠。本次災害中,林緣、溝邊等邊際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樹木偏冠,雪壓承載力不勻所至。并大力提倡營造異齡復層林,提高林分穩定性。
篇7
關鍵詞:香蕉; 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標準
中圖分類號:S668.1 文獻標識碼:A
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香蕉收獲面積為33.67萬hm2,產量956.1萬t。香蕉已成為我國我國熱區的支柱產業,同時我國還是香蕉的消費大國,年消費香蕉833萬噸。香蕉是典型的熱帶水果,因其生長于高溫高濕的熱帶氣候條件,病蟲害多發,農藥的使用是防治病蟲害的主要手段,香蕉中的農藥殘留成為香蕉質量安全的重要隱患。所以研究科學的質量安全管理方法,監控香蕉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關系著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關系著熱區香蕉產業的健康發展。
HACCP體系是目前已知的保證安全食品生產的最佳方法,是一個以預方產品安全問題為基礎的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已在食品生產中得到廣泛推廣應用,但作為食品源頭的農產品生產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管,我國的香蕉產品主要為鮮食,作為鮮食水果,香蕉在剝皮前果肉是最衛生的,香蕉的生產過程,利用HACCP原理研究在香蕉的安全生產技術,通過識別、評估食品中潛在的安全危害,提出防止顯著危害的預防措施,從而達到對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目的,對香蕉中生物和化學危害的安全進行控制,盡量減少香蕉危害的風險,從而達到一個可接受的水平。
1我國香蕉生產的標準體系建設狀況
我國香蕉標準體系制訂工作始于20 世紀80 年代。隨著我國香蕉產業的發展壯大,香蕉的生產貿易逐步規范,香蕉的標準體系日趨完善。至今,我國已制定現行有效有關香蕉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等標準60 項,涵蓋了香蕉生產的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種苗、農藥、化肥)、生產操作規程,產品的質量、包裝、標志及貯運等,構成了我國熱帶水果中最為完善的標準體系,為香蕉HACCP的提供了技術基礎。
2香蕉HACCP計劃的建立
2.1產品說明
通過對香蕉生產種植過程中原輔料、包裝材料(見表1)以及香蕉產品的描述(見表2),對各因素提出相應的技術要求,分析關鍵點所在。
表1 香蕉生產種植過程中原輔料及包裝材料描述
名稱 化學、生物和物理特性 輔料組成 生產方式 交付、包裝、貯存條件 預處理 接收準則
香蕉苗 種苗長勢良好、健康不帶病蟲害 培育 塑料袋 無 檢疫證明
農藥 高效、低毒、低殘留 加工 接觸防護、專人保管、適宜條件保存 稀釋 檢查三證
化肥 高效、殘渣少、吸收性好 工廠加工 接觸防護、專人保管、干燥保存 無 檢查三證
農膜無 無毒、透明、厚薄均勻 塑料 工廠加工 保持清潔 無 采購控制
周轉箱 無毒、無嗅 塑料 工廠加工 保持清潔 無 采購控制
包裝箱 無毒、無嗅 紙質 工廠加工 干燥貯存、保持清潔 無 采購控制
名稱 化學、生物和物理特性 輔料組成 生產方式 交付、包裝、貯存條件 預處理 接收準則
灌溉水 符合GB/T 18407.2-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 河水 定期抽檢
表2 香蕉產品描述
項目 產品描述
產品名稱 /////
重要特性 感官特性:香蕉果實充分發育,飽滿度適宜。梳果完整良好,新鮮,果皮青綠色,有光澤,果面潔凈,果形正常,符合同一類香蕉品種形態特征。果實大小均勻,無機械傷,無日灼,無冷害、凍傷,無病蟲害,無裂果。
安全指標:符合GB 9827-88《香蕉》中的重屬、農藥殘留限量要求
組成成分 香蕉
初級包裝 紙箱
運輸包裝 紙箱
預期用途 普通人群日常水果,尤其適合口干煩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瘡、大便帶血者,上消化道潰瘍者,飲酒過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 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者忌食。
保存方法 常溫保存保質期3-5天
標簽說明 公司名稱、地址、商標、聯系電話、質量
銷售地點 ××
供應對象 飯店、市民
食用方法 剝皮食用
2.2 識別香蕉預期用途
香蕉供普通人群食用,尤其適合口干煩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瘡、大便帶血者,上消化道潰瘍者,飲酒過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 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者忌食。
2.3制定香蕉生產種植過程流程圖
圖1 香蕉生產種植過程流程圖
2.4香蕉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分析
根據香蕉種植生產過程流程圖和其種植生產過程中原輔料及包裝材料描述以及產品特性描述,對香蕉種植、貯存、銷售過程中各步驟進行危害分析,確定香蕉種植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安全危害,提出判斷食品安全危害顯著性的依據(見表3)。
香蕉生產種植過程中生物、化學、物理危害的具體表現為:
2.4.1生物危害
主要包括病原菌、寄生蟲、害蟲、雜草種子。
2.4.2化學危害
主要包括重金屬、農藥殘留、有害化學物質、植物激素。
2.4.3物理危害
因素較少,只有外來雜物1種。由于篇幅所限,非關鍵控制點的步驟的危害分析在表3中省略。
2.5確定關鍵控制點及采取預防措施
利用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關鍵控制點判斷樹”,結合綜合性專業知識和生產實踐經驗,在全面分析香蕉生產過程中潛在危害因素的基礎上,最終確定“基地選擇”、“ 肥、藥購買”、“ 施肥整地”、“ 蕉苗采購”、“ 施肥管理”、“ 病蟲害防”、“ 保鮮處理”、“ 蕉果催熟”8個關鍵控制點,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見表3)。
表3 香蕉生產過程危害分析
生產
步驟 潛在危害 潛在危害的顯著性 潛在危害顯著性的判斷依據 防止顯著危害的預防措施 是否關鍵
控制點
基地
選擇 生物
化學
物理 潛在的病原體和寄生蟲
基地環境的有毒有害物質。
無 是
是 前茬種植造成土壤中含有病原體和寄生蟲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感染。
空氣、水源和土壤受到工業污染進行種植影響農產品安全質量。
選擇沒有污染源的地塊建立種植基地
選擇大氣環境質量、用水和土壤分別符
合NY 5023—2002 《無公害食品 熱帶水果產地環境條件》的地區種植。
否
CCP1
肥料農藥購買 生物
化學
物理 有機肥中潛在的病原體和寄生蟲
肥料中的重金屬、農藥中的違禁藥
無 是
是
無 有機肥中的病原體和寄生蟲;
化肥中含有亞硝酸鹽、重金屬
農藥中的違禁藥影響香蕉的質量安全。 種植過程消除
由供應商提供生產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
購買在香蕉上登記使用的農藥。 否
CCP2
施肥
整地 生物
化學
物理 潛在的病原體和寄生蟲
重金屬
無 是
是 有機肥不合理使用使病原體和寄生蟲在施用過程中會污染果實。
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產品中的亞硝酸鹽、重金屬含量超標 種植過程消除
參照NYT 396-2010 《肥料使用準則》和NYT 5022-2006 《無公害食品 香蕉生產技術規程》合理施肥 否
CCP3
香蕉苗采購 生物
化學
物理 病原體和寄生蟲、果實病害方面的抗病性弱農藥殘留
無 是
果實病害方面的抗病性較弱的品種,在生長后期需施較多農藥
種苗存在農藥殘留
選擇有資質且有良好信譽的供應商;索
取種子“三證”;調查了解品種抗果實病害的抗病性,符合NY/T 357-2007 《香蕉 組培苗》中香蕉袋裝苗的要求 CCP4
否
施肥
管理 生物
化學
物理 潛在的病原體和寄生蟲
亞硝酸鹽、重金屬
無 是
是 有機肥不合理使用使病原體和寄生蟲在施用過程中會污染果實。
肥料的不合理使用使產品中的亞硝酸鹽、重金屬含量超標 種植過程消除
參照NYT 396-2010 《肥料使用準則》和NYT 5022-2006 《無公害食品 香蕉生產技術規程》合理施肥。
否
CCP5
病蟲害防治 生物
化學
物理 無
農藥殘留
無
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市場品種的農藥殘留超標。 參照NYT 5022-2006 《無公害食品 香蕉生產技術規程》,做到科學規范、合理地使用農藥。農藥品種選擇、施用量、頻次、安全間隔期應符合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 GB/T 8321《農藥合理使
用準則》等標準要求; CCP6
防腐
保鮮
生物
化學
物理 無
農藥殘留
無
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市場品種的農藥殘留超標。 參照NY/T 1395-2007 《香蕉包裝、貯存于運輸技術規程》,做到科學規范、合理地使用農藥。農藥品種選擇、施用量、頻次、安全間隔期應符合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 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要求; CCP7
蕉果催熟 生物
化學
物理 無
農藥殘留
無
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市場品種的農藥殘留超標。 參照NY/T 1395-2007 《香蕉包裝、貯存于運輸技術規程》,做到科學規范、合理地使用農藥。農藥品種選擇、施用量、頻次、安全間隔期應符合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 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要求; CCP8
2.6確定各關鍵控制點的關鍵限值
香蕉生產種植過程中各關鍵控制點的關鍵限值見表 4
2.7建立各關鍵控制點的監控系統
在列出關鍵控制點、顯著危害、關鍵限值后,確定每一關鍵控制點的監控系統,包括監控對象、監控方法、監控頻率、監控執行者,以便在香蕉生產種植過程中能對每一關鍵控制點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詳見表 4
2.8建立糾偏行動
當香蕉關鍵控制點偏離關鍵限值時,應采取糾偏行動,詳見表 4。
2.9實施關鍵控制點的檢查和驗證
對香蕉 HACCP 體系進行每年至少 1 次的驗證,驗證的內容包括:GAP 和 SSOP 的實施情況,香蕉種植環境的適合情況, 合理用藥、合理用肥情況,關鍵控制點受控情況,記錄填寫情況等,最終香蕉產品檢測結果應符GB 9827-88 《香蕉》要求;檢查香蕉各關鍵控制點的監控及相關 記 錄 是 否 符 合 HACCP 計 劃 的 要 求 。
表4 香蕉HACCP計劃表
關鍵控制點(CCP) 顯著危害 關鍵限值 監控 糾偏
行動 記錄 驗證
對象 方法 頻率 執行者
基地選擇CCP1 重金屬、農殘 NY 5023—2002 《無公害食品 熱帶水果產地環境條件》 水、土壤 檢測 1次/年 委托執行 更換 基地 檢測
肥料農藥購買CCP2 重金屬、農藥 產品質量標準 肥料、農藥
檢測 1次/批 委托執行 更換 基地 檢測
施肥整地CCP3 重金屬
NY/T 396-2010 《肥料使用準則》。 肥料 監控肥料的合理施用 每次 生產者 合理的施用量 基地
香蕉苗采購CCP4 病原菌 NY/T 357-2007 《香蕉 組培苗》 蕉苗 供方提供蕉苗“三證” 檢疫證明和安全聲明 1次年/批 委托執行 更換 進貨驗證紀錄 總經理確認采購的供方;
抽查供方資料是否齊全
施肥
CCP5
(階段:
結果期 亞硝
酸鹽、
重金屬 1.肥料品種選擇
2.控制肥料配制比例
3.控制施肥間隔時間 肥料品種、濃度、施肥間隔時間 監控肥料品種、配制比例和施肥間隔時間 每次 基地操
作人員 延長
間隔
期 肥料
使用
記錄 1.技術員、基地
負責人抽查肥料
使用記錄。
2.每年1次抽查產
品的安全指標(亞
硝酸鹽、重金屬)
病蟲害防治CCP6、防腐保鮮CCP7、蕉果催熟CCP8 農藥殘留 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 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農藥品種、施藥濃度、施藥次數、施藥間隔時間、安全間隔時間 監控農藥品種、濃度和施藥間隔時間 每次 基地操作人員 1.調換農藥品種
2.延長休藥期 農藥使用紀錄 1.技術員、基地
負責人抽查農藥
使用記錄
2.每年1次抽查
產品的農殘
3存在問題與討論
3.1外部支持條件的缺失
在購買農用物資時,部分產品不能提供齊全的三證,產品質量不能溯源,更換時可選擇的產品較少,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3.2現行的標準體系不完善
我國已制定現行有效有關香蕉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等標準60項,但標準之間不配套,本分標準以顯過時。例如:防治香蕉花葉病、黑星病的苯醚甲環唑、戊唑醇、三唑醇等農藥已在香蕉上獲登記使用,但在現行的NY/T 5022-2006 《無公害食品香蕉生產技術規程》未被使用。需及時修訂相關標準。
3.3成本問題
執行HACCP后,成本有所增加,在品牌效益沒有明顯體現的情況下,企業的積極性受到影響,需要企業加強對品牌優勢的宣傳,同時政府管理部門給以大力扶持。
參考文獻
[1]張志強, 王茂起.HACCP的研究與應用發展[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1994.2.
[2]陳發河,Paul Tobback. HACCP原理及在食品生產中的應用[J].農業大學學報,2002,23(2) :79~84.
[3]馬鳳樓.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應用的重要發展[J].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1996.8 (6 ):32~33.
篇8
關鍵詞:林業育苗;苗期管理;育苗設備
經濟增長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發展新模式,經濟的增長對環境的發展必然產生影響,所以,經濟增長是否要以環境的破壞為代價,是現代人們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日益惡化的生活和自然環境,讓人們意識到環境惡化所帶來的危害,所以,人們采取措施改善自然環境的惡化,林木栽種會對環境產生重要影響。林業發展的基礎是科學的育苗管理機制,科學的林木管理建設,先進合適的育苗生長方式,讓林木的質量有著良好的保障,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1林業育苗發展的現狀
根據調查數據分析顯示,我國的育苗發展技術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滯后性。主要原因是在于我國林業育苗依舊采用傳統的育苗技術和育苗方式,使用塑料袋把每一個苗分開,塑料袋里面裝有樹種和適宜苗木生長的黏土,在育苗場地里調節相關濕度和溫度。根據環境構建有效的苗木客觀因素調整,經過一段時間培育的苗木就能夠在陽光的照射下茁壯成長。但是,這樣培養出來的苗木也有劣勢,就是苗木的根莖比較細,因為朔料袋的透氧性很弱,對水份的留存度很好,但是不能及時地把多余的水分蒸發出去,導致根部不能很好地置換營養,使根部的營養輸送緩慢,所以,在成長以后會出現根莖吸收水分不足的情況,很多苗木的根部會出現卷根、偏根的現象。當苗木轉移栽培以后,在樹葉和樹干需要營養的情況下,根莖不能夠及時地吸取和補充養分,導致有些樹木出現頂端枯萎的現象,嚴重的導致死亡。林業部門在開展補救措施的時候,也只是對周邊的土壤進行有機成分的添加和樹干除蟲等相關的保護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這種育苗狀況的發生是制約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林業育苗容器的使用和技術發展
我國為了提高人工育苗的成功率,開展林業育苗容器進行育苗可以讓幼苗免除蟲害的侵擾,容器還能夠保持幼苗根系的完整性,通過容器所培養出來的幼苗根系有著很好的完整性。但在容器使用的過程中,因為技術掌握不當和對技術使用的技巧掌握不嫻熟,也會導致幼苗在生長發育階段出現低劣根莖的情況。科學容器育苗方式是提高林木幼苗質量的核心,同時高質量的苗木也是林業建設的關鍵。
2.1容器育苗的關鍵和發展情況
林業育苗階段是開展林業造林工程發展的關鍵性階段,育苗的技術對于將來造林建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造林的初期林木質量的優劣是整個造林發展的核心。運用傳統的方式開展育苗建設,是為了在容器中保持根系的平衡,因為根系初期成長的時候比較細,沒有固定的容器,根系自由生長,不能保持根莖主莖的營養吸收,多余的根莖毛須會帶走大量的營養,所以,運用容器栽種根莖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另外,運用容器讓根莖切斷空氣,保證了幼苗對病蟲害的抵御。在可續技術不斷的發展中,我國的容器也在變化發展,淘汰了一批比較傳統和落后的容器,選擇透氣、透水性能較好的,所選擇做容器的材料要有容易分解、容易穿透的特點,這樣在阻擋病蟲害的時候,可以讓植物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光照。符合以上特點容器是合成材料居多,一般都是容易降解的塑料。很多發達國家都喜歡使用無紡布容器來培養育苗,這種容器能夠把緩釋全肥通過壓縮放到容器中,壓縮過的容器也減小了占用的體積和面積,運輸和銷售的過程也減少了相關的費用,同時也更加的便捷。近年來,我國也開始運用無紡布作為培育幼苗的容器,廣大造林用苗者也逐漸了解到輕基質容器苗木造林所帶來的便利和好處,改變了普通苗木造林的傳統思想。輕基質容器育苗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2.2容器育苗操作技術的概述
容器育苗技術是整個林業育苗技術的核心,同時也是林木育苗技術的基礎性技術工作。在容器育苗的規定操作步驟中,一定要保證容器的清潔,如果有雜質參雜其中,會影響苗木質量。第一步,細致清洗所有的容器,然后將清洗好的容器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方便統一管理。容器內部所運用的土壤都是肥沃的森林土壤,黑土的礦物質含量比較高,所以,含有大量養分。養分的存留是植物生長的關鍵,同時也是育苗的機制,要保持土壤的內部濕潤性,因為水氧充足是苗木生長的關鍵。苗木生長狀態的優劣對于今后造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前提要保障其營養和水分光照的充足。為了保障所有的苗木根系呈現豎直狀態,就要對林木開展假植工作,因為根系的膨脹會影響營養和水分的吸收,嚴重影響根苗中主根的質量。有時候植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人為地采用控制方式,防止出現窩根、露根的情況。一棵林木是否健壯關鍵在于林木根系的狀況,同時也是林木成活率的根本,所以,在林木培植期間,維系好根莖的質量是非常關鍵的步驟。
3苗期管理的完善措施
要想加強苗期管理,就要有效地把技術和實踐工作相結合,前期準備各項措施,做好種子的貯藏和處理、整地、施肥、作床、土壤消毒、播種等一系列相關工作。育苗發展的基本條件是在苗木出土發展以前保持苗床的濕潤度,當苗木的出土率達到一定的標準以后,再開始運用農藥解決病蟲害問題。因為剛長出地苗木抵御能力低,同時其根莖的表皮很柔軟是害蟲侵蝕的主要對象,使用退菌特、多菌靈等農藥。此后,每隔一段時間定期噴灑消毒液,對苗木除草,保障苗木的營養吸收不被其它物種搶奪,除草根據土壤板結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幼苗長出真葉的一段時間后,為了讓土壤里面的養分不斷循環,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開展松土的作業方式,待苗木出齊后先對苗木進行間苗。一段時間以后要篩選苗木,把體制比較弱的苗木移除,為結實的苗木騰出生長空間。當苗木在第一次初步長齊以后,先要施肥,所施用的肥料主要以氮肥和磷肥為主,尿素為輔。當苗木的葉子濃郁以后,施肥的周期可以逐漸延長,但要保障肥料的充足。苗木生長過程中先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止,在生長時期就加以防范,常見的害蟲有金烏龜、紅蜘蛛等,在害蟲還是蟲卵培育期時就要及時噴灑農藥,采取措施。
篇9
關鍵詞:改革開放;種植技術;水稻田;沙糖橘
前言
彭山縣位于四川省的中部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大部分為山區或者丘陵地區,耕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的44.21%以上,特別適合沙糖橘的大面積種植。尤其是現在沙糖橘的經濟效益持續增長,政府出臺了一些鼓勵沙糖橘種植的相關政策,更成了當地種植戶的首選,這幾年,關于如何提高沙糖橘種植產量與品質的研究從未停止,本文就水稻田中種植沙塘橘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由此而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簡要介紹,并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以供參考。
1彭山地區現有的沙糖橘種植技術
1.1適當增大種植密度
從目前彭山地區沙糖橘的種植現狀來看,水稻田種植的沙糖橘果園數量很多,并且受到經濟、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彭山地區沙糖橘的種植以大戶帶動小家小戶種植為主要趨勢。為了提高前期產量,很多果農選擇適度密集的方法,每667平方米大概種植150株沙糖橘,株距設定為1.8米,行距1.5米。
1.2病蟲害控制及時
近些年來,就彭山地區水稻沙糖橘所面臨的病蟲害來看,主要是黃龍病,這種病害不僅發生在彭山地區,在全世界的各個種植沙糖橘的地區有受到了潰瘍病的威脅。如果不能對病蟲害進行及時的控制,可能還會引起毀滅性的打擊,使得農民因此一貧如洗。為此,彭山地區加大了對病蟲害的打擊力度,大力鼓勵果農采用無蟲害的苗木種植,對于潰瘍病的傳播媒介進行統一防治,為柑橘的順利生長保駕護航。
1.3單位面積產量提高
就目前四川省彭山縣的沙塘橘種植情況來看,隨著沙塘橘的經濟手機逐年提高,種植沙塘橘的農戶數量也與日俱增,大大提高了彭山地區水稻田沙塘橘的種植面積、密集度以及沙塘橘的產量和質量。調查顯示,沙塘橘的單產率明顯提高,在第3年掛果的時候,每667平方米的掛果樹可以收獲5000kg的沙塘橘,并且每千克沙塘橘的價格在6到12元之間,如此大的收益,更加堅定了彭山地區種植沙塘橘的決心。
2彭山地區沙糖橘種植新思路
彭山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情況都非常適合沙塘橘的種植。彭山縣位于四川省的中部地區,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氣候濕潤,常年多雨,夏季最高溫度為30攝氏度左右,冬季最低溫度不小于10攝氏度,溫度和降雨量都非常適合沙塘橘的種植;彭山地區的土壤受到多年的耕種方式和施肥習慣的影響,土壤呈現弱酸性,并且粘性高、易板結,在種植沙塘橘時,應該多施加一些有機肥,使用一定量的生石灰改變土質的酸性。
2.1積極準備除草工作
在水稻田里種植沙塘橘,由于肥水充足,除了沙塘橘長勢兇猛外,雜草的生長速度也非常驚人。所以在種植沙塘橘之前就應該提前做好雜草的清除工作,尤其是在種植沙塘橘的第一年,雜草很容易高于果樹,由此引發的病蟲害會給沙塘橘帶來滅頂之災。可以說除草是在水稻田里種植沙塘橘的重要步驟之一,在果樹處于幼年時期就做好這項工作,對于沙塘橘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2.2提前規整洼坑區域
沙塘橘具有喜干怕澇的習性,根系可以向下生長60厘米左右,但是種植到水稻田里之后,往往會因為水稻田的犁底層硬而不能向下排水,嚴重影響沙塘橘的正常生長。所以,要想使得沙塘橘能夠豐收高產,既要提前規整好洼坑地段,增大耕作層,使得沙塘橘果樹的根系可以最大限度的生長。
2.3提高種植機械化的比率
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大都采用良種的手法,即運用無病嫁接苗種植的辦法,使用先進科學的栽培基礎,再根據種植地域的溫度、氣候、土壤等條件,形成產業化管理,機械一體化生產,最終實現沙塘橘種植的優質高產。
2.4做好防澇工作
本文已經提到過,沙塘橘具有喜干怕澇的習性,所以種植在水稻田里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條件影響。在南方很容易遇到大雨天,如何做好防澇工作,是果農們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很多果農會選擇提前在水稻田內挖好排水道,在大雨的天氣可以保證水稻田內的積水能夠順利排出。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修建小型的水利設施,既可以方便果農灌溉果樹,又能節約用水。
3結論語
通過本文的簡要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在水稻田中種植沙塘橘,是現代化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產物。雖然我國目前的種植水平還有待提高,但是可以通過四川省彭山地區在沙塘橘種植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現有的解決辦法,認識到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種問題,為專家從事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據,在種植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學習中不斷進步,逐步的達到廣大消費者對于沙塘橘的品質要求,以及果農心目中期望的高產量。
參考文獻
[1]潘楠.如何在四川種出優質豐產de沙糖橘.《四川農業科技》.2014年7期
[2]區善漢,莫健生,張社南.廣西沙糖橘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南方園藝》.2014年5期
[3]沈兆敏.沙糖橘產業快速做大的經驗及持續發展對策建議.《果農之友》.2014年9期
篇10
關鍵詞:植物檢疫;存在問題;對策
植物檢疫又稱法規防治,指由一個國家或地區用法律成法規的形式,禁止某些危險性的病蟲雜草人為地傳人或傳出或對已發生及傳人的危險性病蟲雜草,采取有效措施或控制在地區間或國家間傳播蔓延,確保農林業安全生產。
一、植物檢疫工作的步驟
目前,我國的植物檢疫工作分為對內檢波(國內檢疫)和對外檢疫(國際檢疫)兩方面。主要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檢疫機關,會同交通、郵電、供銷及其他部門根據撿疫條例,對所調運的物品進行檢驗和處理,以防止局部地區危險性病蟲的傳播蔓延。我國對內檢皮以產地檢疫為主,道路檢疫為輔;對外檢疫是國家在對外港口、國際機場及國際交通要道設立檢疫機構,對進出口的物品進行檢疫處理,以防止新的危險性病、蟲、雜草隨植物及其產品由國外輸入或由國內輸出。
1、調查研究,確定檢疫對象
調查研究是開展植物檢疫的基礎。病蟲害及雜革的種類繁多,不可能對所有的病蟲、雜草都進行檢疫,必須有計劃地開展對各地病蟲害的普查、抽查或專題調查,了解當地植物病蟲害發生的種類、分布范圍、危害程度,以便確定檢疫對象,采取檢疫措施。
確定植物檢波對象的原則和依據是:一是危險性的,即危害嚴重、防治困難的病、蟲、雜草;二是局部地區發生的病、蟲、雜草;三是借助人為活動傳播的病、蟲、雜草。
如有些病蟲害盡管危害嚴重,但已在各地普遍發生,且可以隨氣流等作遠距離傳播的,就不應列為植檢對象。另外,植物檢疫對象的名單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或補充。
2.劃定疫區和保護區,采取檢疫措施
經過調查,把已經發生檢疫對象的地區劃為疫區,未發生但可能傳播進檢疫對象的地區劃定為保護區。對瘦區要嚴加控制,禁止檢疫對象傳出,并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逐步消滅檢疚對象。對保護區要嚴防檢疫對象傳人,充分做好預防工作。
3.檢驗及處理
(1)報驗 調運和郵寄種苗及其他應受撿的植物產品時,應向調出地有關檢疫機構報驗。
(3)檢驗 植物檢瘦的檢驗方法有現場檢驗、實驗室檢驗和栽培檢驗等。檢疫機構人員對所報檢的植物及其產品要進行嚴格的檢驗。到達現場后憑肉眼或放大鏡對產品進行外部檢查,井抽取一定數量的產品進行詳細檢查,必要時可進行顯微鏡儉及誘發實驗等。
(3)檢疫處理 經檢驗如發現檢疫對象,應按規定在檢疫機構監督下進行處理。
一般方法有:禁止調運、就地銷毀、消毒處理、限制使用地點等。
(4)簽發證書 經檢驗后,如不帶有檢疫對象,則檢疫機構發給國內植物檢疫證書放行,如發現檢疫對象,經處理合格后,仍發證放行;無法進行消毒處理的,應停止調運。
二、植物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
面對當前交通道路十分方便,植物產品的流通速度越來越快,而各省植物檢疫工作發展存在極不平衡的狀況,給植物檢疫工作帶來很大難度。植物檢疫是防止檢疫性有害生物傳播蔓延、保護農業生產安全的主要措施,也是保護農產品貿易順利進行的前提。分析了農業植物檢疫工作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當前,檢疫工作主要在水稻種子、花卉苗木、蔬菜種子上普遍開展,進行了規范化的產地、調運檢疫。隨著農業產業化結構的不斷調整,城市化進程的發展,特色蔬菜、中藥材、花卉苗木、草皮等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種子、苗木等繁殖材料,農產品及花卉苗木等植物和植物產品調運頻繁,調運量不斷增大,農業植物檢疫工作不但任務繁重,而且面臨的形勢嚴峻。
1、植物檢疫的品種范圍較窄。客觀地說,目前只有水稻種子、蔬菜種子進行了規范化的產地、調運檢疫。其他如水果類、蔬菜類、商品糧等大量農產品的產地、調運檢疫很少開展。
2、調運帶證率較低。從事農產品及花卉苗木等植物生產經營單位對植物檢疫法規及工作內容了解甚少,部分經營者認為檢疫就是收費。極少數經營者很不配合,嚴重影響了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市場銷售的農產品及花卉苗木普遍存在無證調運現象,以汽車運輸的尤為嚴重。大部分經營者認為,只要取得農產品《產地檢疫合格證》或植物檢疫證明編號,運輸時就不需要辦理調運《植物檢疫證書》。據調查,在持證運輸的農產品及花卉苗木中,省內調種帶證率明顯低于省間。
3、 植物檢疫技術水平較低。植物檢疫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肩負著保護國家植物生產安全的重任。植物檢疫員需要由工作作風正、法制觀念強、業務能力精的人員擔任。而目前從事植物檢疫工作的人員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懂業務,有的雖然懂業務,但法律知識少,不能勝任植物檢疫工作。在檢疫過程中,由于沒有相關儀器設備,目前檢疫對象只能靠產地檢疫及產地檢疫證書加以判斷,很多調運的植物及產品產地檢疫又很不規范,在調運過程中憑直覺來判斷有無檢疫容易產生很大誤差。
4 、植物檢疫實施難。雖然有相當完善的植物檢疫法規但實際操作難。農業部《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云南省植物檢疫辦法》等對應施檢疫的植物及植物產品的規范化檢疫有明確規定,但實際上大多數應施檢疫的植物及產品的產地調運沒有檢疫。
三、當前植物檢疫工作應采取的措施
在經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大背景下,農業和農村經濟遭受到諸多困難和壓力。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植物檢疫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也提出更嚴更高的要求。根據我國《植物檢疫條例》和《種子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植物檢疫工作的體會,筆者認為要做好新形勢下植物檢疫工作應從以下6個方面入手,才能保障植物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1、建立嚴格的植物檢疫待檢產品登記制度,做好與檢疫有關農產品的市場調查
為保證植物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植物檢疫機構應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結合的方法,對轄區內的種子、苗木及其他應檢農產品的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全面調查,主要調查其產品的生產經營規模、經營時間、檢疫對象、檢疫情況等,逐戶進行登記,實行一戶一檔,確保掌握檢疫管理工作的第一手材料。通過廣播、電視、印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深入田間地頭各經營店擴大教育面,使之家喻戶曉。對符合條件的重新核發《植物檢疫證》,以提高種子生產者和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從根本上減少人為生產和運銷帶來疫情的植物及植物產品。
2、實施申報檢疫證明編號制度,讓公眾參與檢疫監督,保護消費者利益
檢疫證明編號包括產地檢疫合格證編號,植物檢疫證書編號和國外引進種子苗木審批單編號。
近年來,山東農業廳先后制定下發了許多植物檢疫的有關規定,為實行編號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據。對本轄區內從事農作物種苗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縣級植物檢疫機構應要求其按時申報檢疫證明編號,檢疫證明編號必須標注在銷售的包裝物上,以表明該包裝物內種苗已實施檢疫。
凡建立種苗生產基地的單位和個人,在建立基地前首先向縣級植物機構提出申請,填寫《種子生產基地植物檢疫申請表》。縣級植物機構接到申請后,結合作物疫情歷史資料及實地考察,證明該基地確無檢疫性病蟲后頒發《種子生產基地植物檢疫證明》。種苗生產基地播種的種子必須是檢疫合格的良種,生產季節應申請產地檢疫,經檢疫合格后頒發《產地檢疫合格證》,種子憑《產地檢疫合格證》收藏。
對于從外地調入的包裝物上無植物檢疫標志的種子應在查驗《植物檢疫證書》的基礎上嚴格復檢,補給檢疫證明編號,對于不適宜包裝的無性繁殖器官果樹花卉苗木及其他不易包裝的種子要根據《產地檢疫合格證》及《植物檢疫證書》收藏或調運。
3、建立執法匯報檢查制度,維護市場檢疫秩序
植檢機構要充分發揮獨立的執法職能,對檢疫職權內的大案要案,在處理時決不能手軟,要敢于堅持原則,敢于碰硬抗壓,要不定期組織檢查,每年至少安排1~3次大檢查。先由各戶自查,然后再進行抽查,抽查采用面談、詢問、倉庫檢查和賬目檢查等形式進行,檢查內容包括檢疫證書包裝上的種子檢疫編號、標簽是否齊全、疫情攜帶情況等,對于拒查、不匯報和屢教不改的經營戶必須依法懲處,以維護市場檢疫秩序。
4、加強檢疫員培訓,提高檢疫檢測手段
植物檢疫人員的知識更新和技術培訓是搞好植物檢疫工作的根本保證。要及時組織新老檢疫人員學習植物檢疫法規、規章和檢疫新技術,熟練準確地掌握植物檢疫執法的程序及其技術規范,提高檢疫執法水平。因此,必須堅持定期培訓學習制度,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植物檢疫隊伍。另外,為滿足迅速發展的國內植物工作檢疫的需要、實現植物檢疫工作與國際接軌的需要,上級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應加大檢疫設備購置資金的投入力度,從根本上提高檢疫檢測水平,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生產。
- 上一篇:企業文化宣傳月活動總結
- 下一篇:中西醫臨床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