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8: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

篇1

關鍵詞:蔬菜病蟲害;質量安全;行政管理;技術;認知

蔬菜是我國除糧食作物外栽培面積最廣、經濟地位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其總產值已超過糧食作物,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5%,蔬菜產業的發展對于中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四川省是我國重要的蔬菜生產大省之一,據農業部2013年統計,四川省蔬菜播種面積達127.6萬hm2,總產量3910.7萬t,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分別居全國第6位和第5位。20世紀70年末伊始,生產結構調整,蔬菜病蟲害危害的途徑和發生的場所、方式多樣化,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總體呈現發生頻繁、蔓延迅速,造成育成品種抗病性減弱、病蟲害抗藥性增強。近年來,蔬菜病蟲害危害已成為限制四川省蔬菜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每年發生面積幾十萬公頃,造成的損失上數十億元,蔬菜病蟲害危害日益嚴重,隨之引起的產業安全、食品質量安全、環境安全、生命安全,乃至于等問題需引起警惕。探究溯源,研究蔬菜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并給予解析、歸類,對癥下藥,采取相應的解決、監管和評估措施,利于“三農”、城市、環境、社會等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1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

蔬菜生產目前以集約化與中小戶并存的種植格局,主要在行政管理、技術、認知等方面影響著蔬菜病蟲害防控與質量安全。在行政管理層面主要存在生產過程控制、施藥后監管、新技術、標準與規范推廣3方面問題。首先,對蔬菜生產全過程中各個環節難以完全控制;其次,施藥過后殘留的農藥包裝袋、殘留藥液、清洗器械液體等隨處傾倒,殘留于土壤和水流中,造成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給人畜、環境等造成了嚴重隱患;最后,每年頒布的國家、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規范以及科技進步獎等的具體內容,很難免費獲取或分散零散,不易獲取,有些從網上下載還需收取費用,不利于新技術和標準的推廣使用。在技術層面主要存在病蟲害的準確診斷、科學用藥、精準施藥與綠色防控新技術儲備較少等3方面問題。首先,蔬菜病蟲害種類繁多,目前中國有2000多種,且新病蟲害不斷涌現,給生產上診斷帶來了困難;如2015年8月彭州市丹景山鎮大面積發生的萵筍新病害給當地造成了極大損失,當地村民不斷到市政府求助和要求解決,彭州市政府現正組織相關科研力量研究解決。其次,由于農藥品種多和施藥技術復雜,在生產中盲目用藥、違禁用藥、濫用藥時常發生,不僅無法達到預期防治效果,而且增加了生產成本和造成農產品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等諸多問題,無法做到科學用藥和精準施藥。最后,綠色防控新技術的儲備不夠。“三誘”技術、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等防控措施在技術上要求比較復雜和成本較高,且技術儲備較為有限,在實際生產中應用的面積較為有限。在認知層面主要存在安全生產間隔期和綠色防控意識不夠。首先,依據不同的藥劑施藥后間隔特定要求的時間才能采摘果實,而生產中隨時施藥隨時采摘現象常有發生。其次,田間實際應用的全生育期輕簡化綠色防控措施比例不高,且綠色防控的意識缺乏。

2解決問題的建議

篇2

[關鍵詞] 小麥 病蟲害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4-0190-01

一、前言

小麥在我國北方是比較廣泛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對農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小麥的種植面積非常廣,如果有病蟲害入侵,極易導致大面積的感染,從而給種植戶帶來損失。現在盡管對于小麥常見的病蟲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還缺乏科學的防治措施,這加大了小麥感染病蟲害的幾率。

二、小麥病蟲害發生情況

河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而小麥由于氣候和水分的影響是河南省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整體分析,2013年河南省小麥的病蟲害情況是正常水平的。通過統計全省的數據,發生了小麥病蟲害的面積一共為1920萬km2,其中,910萬km2發生的是小麥病害,1010km2發生的是小麥蟲害。由此可以看出總體小麥病蟲害的發生面積是不大的,并且發生蟲害的面積要比發生病害的面積要大,小麥病蟲害發生幾率有降低的趨勢。同時,在入春時蟲害發生較早,病害發生交往,這也是一條規律。

三、小麥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

1.小麥播種期病蟲害種類及防治

1.1病蟲害種類

在小麥播種期間進行病蟲害防治是最有效果的,不但可以節省人力物力,也可以針對多種病蟲害一網打盡。小麥播種期間常見的病蟲害為小麥吸漿蟲、黑穗病、蠐螬、小麥紋枯病和地下害蟲螻蛄等等。要針對這些病蟲害進行集中治理。

1.2防治措施

在小麥選種階段,要針對常發的病蟲害種類選擇抵抗力比較強的品種。在播種過程中合理布局,防止播種過密而導致小麥不能正常生長,抵抗力下降。

播種之前,可以預先在土壤中施放一定的農藥去除病蟲害。在耕地插秧前均勻釋放在土壤中。結合經濟性考慮,可以使用40%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或者是50%辛硫磷顆粒劑,加入20kg細沙或者煤渣,再加入3kg水制作出平常所稱的“毒土”,可以消滅土壤中殘留的病蟲害。

在小麥播種之前除了要對土壤進行消毒以外,對即將要播種的種子,也要進行相應的除病蟲害工作。要使用規定的藥劑即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對沒100kg的種子進行拌種,這能夠很好地殺死殘留病蟲。同時也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胺磷對每50kg種子進行拌種,拌種的藥物以及比例可以根據地區的實際病蟲害災情決定。這樣的流程對于預防小麥黑穗病和枯死癥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2.返青拔節期病蟲害種類及防治

2.1病蟲害種類

小麥的返青拔節期是小麥茁壯成長的時期,這個時期同時也是一個病蟲害高發時期,比如說紋枯病,吸漿蟲等病蟲害在這個時期作用得相當頻繁。因此這也是一個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要針對這些常出現的病進行專門的防治,如果這個階段小麥受到感染將很容易導致低產的情況出現。

2.1防治措施

針對紋枯病的防治應當重視返青拔節時期小麥的噴霧工作。噴霧不僅僅要按照相關規范來操作,同時也要盡量早來進行此項噴霧工作。在藥物選擇上,建議每畝使用5%井岡霉素200mL兌水1500kg左右噴灑在麥莖基部進行防治,噴藥需要重復多次,每兩次之間的間隔為半個月左右。

麥蜘蛛的清除可以選用每畝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在返青拔節時期噴灑在小麥上。這樣能夠有效地治理麥蜘蛛。同時在種植工藝上,不僅僅要重視藥物的噴射,同時也要進行合理的農業栽培。比如說定期對小麥田拔出雜草,澆水和施予肥料等。只有小麥長勢良好,才能充分的抵抗外界病蟲害的干擾。這樣也就能保證小麥產量的上升。

3.孕穗和抽穗揚花期病蟲害種類及防治

3.1病蟲害種類

在孕穗和抽穗揚花期常見的病蟲害種類有紅蜘蛛,白粉病,赤霉病等等。由于此時期是小麥成熟時期,因此也是病蟲害防治最為關鍵的時期,因為病蟲害往往在這個時期最為高發。在這個階段做好病蟲害防治措施有利于小麥順利結穗。

3.2防治措施

對于紅蜘蛛的防治應該趁早進行。藥物噴灑可以使用掃螨凈可濕性粉劑大約50ml加入500kg的清水進行,這樣能夠有效的在紅蜘蛛還沒有長大時殺死幼蟲。

在孕穗和抽穗揚花期要對小麥的生長狀況和病蟲害感染狀況進行密切的關注。要殺害小麥蚜蟲,應該采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加入40kg的清水進行噴灑,當蚜蟲數量較多時,可以酌情增加藥物的量。而對于小麥在這個時期高發的白粉病和銹病等,可以采用20%三唑酮乳油或者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加入60kg清水配成噴劑噴灑在小麥上。注意噴灑時期越早越好,這樣治療效果也就非常明顯。

為了提高小麥的質量,要對小麥進行施肥,噴藥,去除雜草等措施。而孕穗和抽穗揚花期更是決定小麥產量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要特別關注,一旦不幸在這個時期感染了病蟲害那么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同時關于藥物的濃度和使用量要按照基本的規范來配置,不過當病蟲等比較頻繁嚴重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藥物濃度。小麥病蟲害的防治不僅僅是噴藥可以做到的,在小麥播種期,返青拔節期和孕穗和抽穗揚花期要結合農藝基本護理措施進行針對性的防治。

四、結束語

要達到成功的預防小麥病蟲害的效果,需要在小麥的病蟲害高發三個階段,即播種期,返青拔節期和孕穗和抽穗揚花期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再加之藥物預防來防治小麥病蟲害。農業工作人員需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將小麥病蟲害防治當做工作重心,切實保障農民利益,減少農民損失。

參考文獻

[1]李克祥;姜洪濤:淺談小麥病蟲害的防治.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0)

篇3

關鍵詞:林業 有害生物 防治 生產 對策

一、做好森防工作的措施

1、要加大宣傳力度,依法治理林業有害生物

要充分利用多種宣傳媒體,采取多種方式,大張旗鼓地宣傳《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宣傳“預防為主,科學防治,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方針和“誰經營、誰受益、誰防治”的責任制度,用量化的數字宣傳森防工作與林業生產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息息相關,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及全社會對林業有害生物的嚴重性、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對防治工作的艱巨性、緊迫性的認識.樹立保護是發展的觀念.明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責任,另外,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教育等手段,規范人們的行為,依法治理林業有害生物。

2、加強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領導

人民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要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從森林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和全局高度來認識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建立行政領導和業務部門雙層責任制,把森防目標管理責任制作為考核政績的重要內容,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任務和責任,切實把森防責任落實到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領導的肩上,促進由部門搞森防向政府有責任、社會齊關心、大家都參與的局面,確保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同時,要嚴格實行考核制度、通報制度和獎懲制度。基層林業站要積極當好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的參謀和助手,及時報告防治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3、全面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系建設,提高綜合防治能力

建議將基層林業站參照公務員管理。在機構改革大潮中,要按照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基層林業站的建沒,配齊配強專業技術人員,提高森防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林業標準站建沒,逐步健全并規范測報、檢疫、防治信息網絡,實現森防工作網絡化管理,提高綜合防治能力。

4、進一步完善測報點建設,為綜合治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信息

進一步完善測報點建設,逐步形成以國家級中心測報點為龍頭,省級測報點為骨干,基層林業站為最基礎的測報網絡。做到及時掌握林業有害生物動態,定期趨勢預報,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率。同時,建議省、市、縣經常開展業務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測報隊伍。提高行業認識,推進職能轉變。提高自我行業認識,強化森檢機構檢疫執法和行政管理職能,將工作重點從“防治技術服務”為主轉變到“行政執法管理”和“防治技術服務”并重的軌道上來。還要加強基層檢疫機構、提升執法水平。為充分發揮基層林業站的作用。發揮基層林業植物檢疫監管和公共服務職能。確定專人負責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與檢疫監管工作。也要建立健全植物檢疫網絡平臺。在流通領域上加強對流通領域調運檢疫和復檢工作力度,形成以檢疫站為中心,森林植物檢疫檢查站、檢疫檢查點,以及鄉鎮林業站為網點的檢疫監管網絡。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形成網狀檢疫平臺,嚴防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的侵入。

5、加強森林植物檢疫工作,提高檢疫檢驗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檢疫隊伍的建設,提高檢疫執法水平,規范檢疫執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縣檢疫實驗室.提高檢疫檢驗水平。要搞好檢疫工作,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蔓延,就必須抓好產地檢疫。今年來,產地檢疫一直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我們今年對實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都進行多次以上產地檢疫,特別是苗木,做到現場調查、現場取料、現場記載、原始資料齊全。我們明確規定,凡種苗、木本花卉和其它繁殖材料必須實施產地檢疫如發現有病蟲危害,及時指導開展防治,明確規定本縣木材企業所經營的應實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原料的來源及其它相關情況,必須上報森檢部門,通過產地檢疫既方便了群眾,又有效地防止了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蔓延。

6、大力推進綜合性營林措施,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貫穿林業生產全過程

首先是基層林業站要真正參與本地區造林規劃沒計方案的可行性論證,在森林公園建設方案、森林經營方案的審批以及造林項目的檢查、驗收等方面,要有林業站專業技術人員的影子,做到沒有病蟲害預防措施的造林設計不予審批,達不到混交林比例的造林項目不予驗收。二是加大良種壯苗的培育力度,建立相應的種苗基地,培育抗干旱和抗病蟲害的鄉土樹種。從采種、育苗、調運、造林的各個環節落實預防措施.確保造林苗木無病蟲害隱患。三是在林業生產建設中,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營造多樹種、多林種、多形式的混交林,特別是要發展鄉土樹種,引進優良品種、樹種林種配置、林網結構調整等方面多做工作。要切實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大力營造混交林(比例不低于31)%),徹底解決樹種單一、人工林純化問題。四是要結合低產林改造,有計劃地將病蟲危害嚴重的純林改造成混交林。五是對病蟲害常發區加強中幼林撫育管理,實行集約經營.搞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撫育間伐等,增加樹木的生長量,增強樹勢,提高樹木抗病蟲害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利用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樣性。

7、科研和技術推廣并舉,逐步增加無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棄落后的防治方法

要圍繞當前防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實行科研、生產、管理密切結合,集中力量解決好防治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同時重點推廣應用仿生、生物防治技術和先進實用的防治手段,建立推廣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廣,逐步增加無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棄落后的防治方法。

篇4

【關鍵字】:園林;病蟲害防治;問題;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城市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蘇州綠地面積不斷增加,植物種類也逐漸變得豐富,同時病蟲害的防治也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然而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防治效果。本文就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一、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病蟲害防治目的不明確,缺乏科學的防治理念

當前園林綠化管養工作實行承包模式,病蟲害防治工作相對獨立,與規劃設計、施工種植、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相互脫離,缺乏協作。由于在承包模式下需要不斷接受檢查和評比記分,而且檢查、評比又相對籠統模糊、評定標準局限于有無病蟲害發生或病蟲害發生危害程度,防治單位為應付檢查,在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上形成了誤區。錯誤地認為,多用農藥就可以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就可以起到有病蟲治病蟲、無病蟲防病蟲的作用,很少考慮到城市居民賴以生存的城市環境安全。此外還缺乏有效的防治評估標準,見病蟲害就施藥,以完全消滅為最終目的,用藥過多過濫而不能用生態方法防治病蟲害。

(2)對化學農藥依賴較強,防治方式單一

由于化學農藥具有見效快、經濟實用的特點,長期被作為園林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廣譜性化學農藥的頻繁大量使用,雖然對一些蟲害、病害暫時起到控制作用,但由于破壞了生態平衡,殺傷了大量天敵,再加上對農藥的選擇種類缺乏針對性、防治方式較為單一,藥物藥理認識不足,造成病蟲害抗藥性逐年增強,致使防治后災害頻發,且發生周期越來越短,造成了惡性循環。像國槐尺蠖等幾年發生一次的害蟲,現在每年發生兩次。使得一些次要害蟲,如紫薇絨蚧、紅蜘蛛、蚧殼蟲等已逐漸上升為城市園林的主要害蟲。

(3)防治器械落后,施藥技術不科學

農藥技術是涉及到農藥制劑、農藥行為、施藥工具、作物生態、氣象因素等多方面和多學科的一門系統工程,而不僅是單一的藥物種類及藥物學問題。其任務不僅是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還要保證操作的安全性及對環境的影響和對防治時機的把握。以前的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多采用空心圓錐形的噴霧器噴藥,藥物使用量大,但噴出去的藥只有很少部分能達到需要防治的靶標害蟲上。據估算,噴灑出去的藥物只有25%-50%能粘積在植物葉片上,不足1%藥劑能作用在靶標害蟲上,只有0.03%的藥劑能起到殺蟲作用。可以說,化學農藥是高效的,但使用手段是低效的。城市人口稠密,防治工作應充分考慮到居民賴以生存的環境,而大量農藥的流失,不僅影響城市居民健康,還會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4)防治工作人員技能參差不齊,管理混亂,安全意識差

大部分園林病蟲害防治人員未受過專業培訓,有些甚至是臨時工,專業技能基礎較差。他們對農藥使用技術了解、掌握不甚透徹,往往容易忽視農藥使用技術要求,對農藥的使用機理、藥用機理了解甚少,只憑老傳統、老經驗。防治操作中經常有不戴口罩、不穿戴防腐手套及防護服等違反安全操作的行為,甚至有人被藥物噴了一身一臉而若無其事,不采取任何保護措施。在藥物藥劑選擇、藥量控制、施藥和時機上,也很難做到準確把握,這些都對防治人員和環境的安全帶來較大隱患。

(5)防治工作缺乏主動性,預防為主的意識淡薄

園林病蟲害的防治往往局限于“有蟲治蟲”“、有病治病”,一味地等病蟲害發生后才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對植物檢疫、預測預警等工作沒有足夠重視,缺乏相應的預警、監測機制,對病蟲害發生的整體趨勢及相關信息收集不足、反應滯后,結果形成病蟲害越治越多、農藥越用越濃,防治成本增大、效果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

二、病蟲害防治發展方向及對策

當前,園林病蟲害防治應實行以生態控制為主的生態治理(EPM)策略。生態治理是指充分利用園林生態系統的特點和空間結構,以生物防治為主,人為地引進適應自然環境的各種調節病蟲害種群數量因子,采取具有長期可持續的病蟲害治理手段,將防治工作應用于園林綠化全過程,恢復和建立適合人們需求的園林生態平衡系統。高效化學農藥,僅在特殊情況及緊急壓低蟲口密度情況下使用,在不影響植物生長和觀賞的前提下允許害蟲存在,只求降低害蟲種群數量、保持生態平衡,不求徹底消滅。

(1)從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與植物配置入手,奠定良性的植物群落

①在樹種選擇上要做到適地適樹,以植被分布規律為理論基礎,以鄉土樹種為重點,以適應本地城市生態環境為標準。

②植物搭配應依生態學規律,符合生態學原理及生物多樣性原理,致力于建立與自然群落相似、富有地方特色及符合美學原理的人工植物群落。同時,注意利用植物間相生相克等生物學特性,使植物配置達到相互促進生長、共享病蟲害天敵之目的。

③規劃設計中應避免配置病蟲害寄主互轉植物,杜絕引發病蟲害轉主寄生的大量發生。如梨、蘋果、海棠和松柏混栽誘發梨銹病,松樹和芍藥混栽易誘發松芍銹病,楊、柳、桑混栽會加重天牛危害等。

(2)實施科學養護管理

養護管理應緊緊圍繞提高植物抗病蟲害能力,減少病蟲害源這一中心。一是加強植物保健,搞好施工栽植、選擇健壯無病蟲害苗木。創造良好的植物生長條件,科學施肥,合理澆水,松土除草、合理整形修剪,提高植株自身抗性。二是及時處理、消滅蟲源。對蟲源樹及時控制,采取措施,如對被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楊柳及時更新,挖土消滅國槐尺蠖越冬蛹等。三是切斷病蟲害傳播途徑,消滅病蟲害孳生環境。如有效開展植物檢疫,草坪、草花合理輪作;搞好綠地衛生,如草履蚧在樹下雜草堆、破墻縫、磚石堆、垃圾渣堆等處越冬,通過徹底清除這些死角,改變環境條件,即可基本控制其發生和危害。

(3)提倡生物防治,加大生物防治比例

生物防治具有對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不產生抗性,保護生態平衡等優點,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①保護和利用天敵

創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境和條件,包括人工筑巢招引鳥類、保護益蟲、飼養并釋放天敵、增加天敵種群和數量等。如人工飼養赤小蜂防治國槐尺蠖,飼養周氏嚙小蜂防治楊樹食葉害蟲等。

②增加生物農藥使用比例目前在園林病蟲害防治上應用較廣的生物農藥有蘇云金桿菌(Bt)、白僵菌、周氏嚙小蜂、阿維菌素、瀏陽霉素、井崗霉素、滅幼脲、愛福丁等,其他還有一些不育劑、植物源農藥以及信息素、性激素等。

(4)樹立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要以安全、有效、經濟為原則,首先是人的安全,要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人們身心健康。其次是注意對天敵和植物的安全,利用策略來降低農藥用量,減少對水體、土壤的污染。三是加強對化學藥劑的篩選,提倡無公害防治,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如家福丁、尼索朗、速螨酮、天王星、阿巴丁、功夫等,禁止使用三氯殺螨醇、氧化樂果、甲胺磷、甲拌磷等劇毒農藥,杜絕打“保險藥”等濫用農藥現象。應選用水溶性農藥,減少對乳劑農藥的使用量,因為有機溶劑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5)防治關口前移

實行園林病蟲害監測預警制度,建立健全防治病蟲害的信息網絡,建立病蟲害情監測點,實施動態觀察,變被動防治為主動防治。

(6)推廣應用科學施藥技術

采用根莖和干部注射法、根施法、包扎法等隱蔽用藥方法,避免藥液對環境的污染;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靜電噴霧技術,嚴格控制使用噴藥車噴霧等大容量噴霧方法,減少用藥量;根據用藥對象、用藥環境,合理運用不同的噴霧機械。同時運用精細噴霧技術,在藥物中添加漂移控制劑(如聚丙烯酸胺等)控制霧滴飄移,使農藥能夠準確擊中靶標生物,以減少藥液對環境的污染。

三、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園林植保工作將面臨更大的機遇及挑戰, 園林植保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視單純依賴化學防治的負面后果,要立足于有害生物發生前的防控,應從園林設計、施工栽植、養護管理各個環節,推廣應用無公害防治技術手段,持續治理園林有害生物,貫徹“ 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植保方針,走可持續園林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司改霞.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原則〔J〕.河南農業科學.2001,07(.54)

篇5

關鍵詞:松材線蟲病;防治;探討

中圖分類號:S76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2005201

1引言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指對森林、林木、林木種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蟲害的預防和除治,能夠有效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發展,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松材線蟲病是一種發生在森林植物上的病害,被人們稱為“不冒煙的森林火災”。松材線蟲病又稱松樹萎蔫病,是松樹的一種毀滅性流行病。在我國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是它的主要傳媒昆蟲。該病致病力強,傳播快,寄主死亡速度快,常常猝不及防,因此一旦發生,治理難度非常大。

每年我國都會花大量的大力和財力來做這項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地明顯。經調查發現,具有以下方面的原因:一是松材線蟲病具有主動傳播或依靠自然動力傳播和強大的繁殖能力,雖然在防治過程中絕大多數個體被消滅,但剩余個體通過繁殖,數代之后又能迅速傳播。二是松材線蟲病的傳播能力和繁衍能力強。很多森林病蟲害有著很強的繁衍能力,很多病蟲害都有很強的傳播能力,要么自動傳播,要么靠自然動力傳播。三是隨著林業生產的發展,有林面積不斷擴大,特別是人工純林面積的增長,快速回升。四是國內外林業生產活動交往為害蟲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被害面積有可能隨之擴大。日益頻繁,隨著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潛帶,新的害蟲種類可能不斷增多。基于此,探討松材線蟲病防控措施就顯得十分必要。

2松材線蟲病防治措施

2.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當前,要把松材線蟲病防控作為當前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防止松材線蟲病擴散蔓延。對轄區內林地死亡松樹開展全面細致的普查工作,摸清底數。要求林業部門抓緊時間組織施工,嚴格按照林業局要求,完成所有疫區病死樹的清理工作。

2.2做好普查監測工作

各級部門應開展全面的普查工作,劃片包干,明確責任人,按林班、小班踏查,確保不留死角。林業局進一步增強普查技術力量,對各地報告的不明原因死亡松樹及時現場調查、取樣分析,突出重點做好疫點周邊、沿海防護林、交通要道、風電場等區域松林的普查監測,做到全面摸清疫情發生分布范圍,第一時間掌握疫情動態。

2.3加大普查監測力度,加快清理作業進度

一是突出做好重點區域的普查監測。疫情區域安排專人負責監測,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對病死松樹及時采樣分析。二是對已清理過的林地,要再次進行排查,及時清除新病死樹和遺落的根樁、枝椏。三是保質保量如期完成病死樹清理工作。新增清理作業任務,任務重,時間緊,加強對施工單位的調度,進一步做好人員、設備調度,加快作業進度,確保完成清理作業任務。

2.4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進一步做好松褐天牛防治工作,采取藥物防治、生物防治、誘捕誘殺等多種措施,全面降低蟲口密度,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確保有充足的資金進行防控。

3結語

當前,松材線蟲病防控面臨嚴峻形勢,但我們要有決心迎難而上,全力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在按時完成病死樹除治任務的基礎上,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因此,在對森林蟲害進行治理時,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分區治理。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出發,以實現可持續控制為目標,遵循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原則,嚴把檢疫關,在加強監測的基礎上,以營林措施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協調運用人工、物理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蟲害,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彭炳蘭.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2).

[2]武振濤.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 2010(17).

篇6

關鍵詞:水稻;病害;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5.11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們國家水稻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更好更快發展水稻種植產業,不但可以滿足人民對糧食的需求,而且還可以有效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然而,現今伴著持續擴大的水稻種植面積,病蟲害卻成為影響水稻種植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怎樣才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病蟲害,已經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 種植前處理水稻種子

水稻種植全階段都應當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所以,在正式開始種植水稻之前,就應當將選擇優質水稻種子的工作做好。實踐中盡量選擇有較多葉毛、質地較硬、葉窄的水稻種子,進而有效控制種子上蟲口的數量。通常選擇優質良種往往有較強的抗性,對于稻瘟病與葉枯病有一定的預防效果。與此同時,應當常常更換同一塊農田所種植的水稻種子,防止因為長時間使用同一品種的種子而削弱了此品種水稻種子的抗性,最終導致人為加重病蟲害。另外,在正式播種之前,還必須應用浸種靈等消毒液處理種子。通過消毒處理過的水稻種子可以有效預防惡苗病、細菌性條斑病等病害。例如,為了在種植過程中更好防治稻瘟病,可以用一定比例的克瘟靈消毒液將水稻種子浸泡1d,消毒液中克瘟靈的比例可以根據水稻種子的具體量而定,通常1kg水稻種子使用3g20%的克瘟靈就合適了。

2 播種水稻之前需要做好消毒床土的工作

我國幅員遼闊,很多地區在地形、地勢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差異。所以,在進行選擇水稻種子的階段,就需要注意結合各地區氣候環境等因素進行水稻品種的選擇工作。與此同時,盡量選擇在抗病蟲害方面應當有比較強能力的水稻種子,確保水稻的優質高產。在種植水稻的時候,培育時應當在旱地上進行。而在插秧過程中,則要注意將水稻秧苗穩穩地插入土中。而在播種階段,不但要確保農田的疏松性與平整性,而且還需要通過調酸與消毒方式對農田的土壤進行處理,這樣不僅能有效防治立枯病,還可以將水稻秧苗的死亡率降到最低。在進行消毒處理農田土壤的時候,土壤要注意保持濕潤,用敵磺鈉和水根據比例調勻之后對農田進行噴灑消毒。

3 在水稻生長階段要注意施肥的科學性

水稻生長階段要注意施肥的及時性,確保在其生長期間可以獲取足夠的有機肥料及營養。施肥過程中,要根據一定比例將鉀肥、磷肥、氮肥攪拌均勻。與此同時,還必須確保農田有充分的水源,按照當地氣候的變化,將烤田工作做好,進一步防治火蠓蟲等蟲害的繁殖與生存,進而確保水稻的優質高產。不但這樣,在進行種植安排的時候,還必須注意不能將品種不同的水稻進行混種,對于不同品種的水稻要注意進行間隔種植,避免影響水稻產量,而且這樣做也便于管理稻田與防治病蟲害的工作開展。

4 利用藥劑進行水稻病蟲害的防治

在水稻生長期間,要堅持應用生態控制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原則。采取健身種植,加大水稻秧苗自身的抗蟲性。在使用藥劑的時候,對于病蟲害的天敵要注意保護好并將其利用充分。與此同時,必須要合理進行化學防治。按照稻田中病蟲害的實際出現狀況,進行定期、科學地防治。在施藥過程中,要注意時機的把握。病蟲害大爆發年份施藥時機控制在卵孵高峰階段最合適,這個時候用藥可以選擇生物農藥,如BT等,第1次施藥之后過了1周再進行1次施藥;病蟲害中等爆發年份施藥時機在控制在2齡高峰階段,依據稻秧實際病情來決定用藥的次數,可以在孕穗階段開始之前進行施藥;也可以在分蘗后期與孕穗剛開始之初分別進行1次施藥。在施藥過程中,稻田應當保持有6~7cm深的水,并在施藥之后維持4~6d。殺蟲雙(單)、毒死蜱、氟蟲腈等藥物都可以用于水稻病蟲害的防治。

5 選用農藥要注意科學性

選用農藥的時候,所選用的農藥有沒有通過相關部門的檢驗是需要注意的第一點,假設農藥沒有通過檢驗,是杜絕在水稻中使用的。此外,還要注意選擇低殘留又或者是無殘留的農藥,防止由于因為使用過量農藥或水稻中殘留有過多的農藥而對生態與水稻質量、產量產生影響。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相關工作,要結合防治的對象與病蟲害感染的具體面積來選擇農藥的品種,這樣才可以獲得防治水稻病蟲害的最佳成效。另外,還需要根據有關規定進行科學配制,同時在恰當的時間開展農藥的噴灑。

6 開展綜合防治病蟲害

如果病蟲害出現的范圍比較小,則可以應用人工捕殺的策略進行防治。趨光性是許多水稻害蟲都具有的特點,所以,在晚上可以利用燈光吸引并殺死害蟲。另外,要及時處理農田周邊的病稻草,將病蟲害的傳染源切斷。

7 進行生物治蟲

在進行蟲害治理的時候,可以利用稻縱卷葉絨繭蜂、二化螟絨繭蜂、白足扁股小蜂、稻虱纓小蜂、螟黃黑卵峰、稻螟赤眼蜂等寄生蜂,又或者是利用三突花蛛、水狼蛛、擬環紋狼蛛、卷葉刺足蛛、日本長腳蛛、小黑蛛等農田蜘蛛開展以蟲治蟲。當前,這種微生物治蟲的方法可以選用蘇云金桿菌、青蟲菌等。此外,還可以利用蟾蜍、蛙類等兩棲動物進行蟲害的防治。病害的治理同樣可以利用微生物進行,如可以使用金剛霉素進行紋枯病的治理。

8 結語

總之,防治水稻病蟲害的工作應當貫穿水稻種植的全階段,并以預防為基礎,綜合防治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地區病蟲害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防治手段。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發生;防治;生態環境

引語

森林資源是構建林業三大體系的物質基礎,沒有充足的高質量的森林資源,就難以提升林業三大功能,就談不上現代林業建設。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此,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我們林業健康發展和生態環境,做好百年事業。另外,在林業生態建設、森林功能的科學認識上,還是在森林生態效益、森林生產力的開發、利用科學性、可持續性實踐方面我們的認識還不足。從森林質量、林木資源總量和森林經濟規模、效益上看,江西雖然是中國的林業大省,但還遠不是林業強省,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必須加強對森林的全面、科學的再認識和轉變林業建設理念,江西的林業生態建設、森林經濟的發展應該有更大的作為。

一、我省森林病蟲害發生與危害現狀

1、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居高不下,災害損失嚴重。江西是全國森林病蟲害危害較嚴重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每年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 300 萬畝左右,森林病蟲害引發的后果非常巨大,會產生一系列惡性后果,如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等,對全省安全構成很大的威脅。為此,各級林業部門及其森防機構認真貫徹執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和《植物檢疫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宣傳與培訓、基礎設施建設、依法檢疫、預測預報、綜合治理等工作。

2、森林病蟲害發生的情況極為復雜,防治難度進一步增大。我省森林病蟲害的總體特征一是病蟲害的長發性,病蟲害發生率居高不下。二是危險性林業病蟲害危機四起。蕭氏松莖象病蟲害除鷹潭市未發生以外,其余各市均有發生。加拿大一支黃花在江西省南昌、鷹潭、景德鎮三市發生,目前還沒有十分經濟的除治辦法。三是突發性病蟲害發生頻繁,此起彼伏。近年來我省各地林農種植毛竹的熱情高漲,但毛竹病蟲害的發生形勢越來越嚴峻。

二、造成森林病蟲害發生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

1、非法采伐天然林。當前由于一些貪圖眼前利益者盲目砍伐天然林木,致使天然林的數量和質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樣性、林分原始結構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導致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流行。

2、局部地區長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目前,在部分林區,有些人為了減少財力和勞動力投入,過量采用化學藥劑,導致林地土質疏松,營養物質流失,植被破壞嚴重,林木抗病性能減弱。更為甚者,一旦森林病蟲害暴發,大多依賴化學農藥除治,不僅殺傷大量天敵,使病蟲產生抗藥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態環境惡化。

3、思想認識方面并未引起足夠重視。長期以來,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始終處于“病急求醫”的被動救災狀態。極大多數是病蟲害發生后,圍繞救災而展開,沒在防災控災上下功夫。

三、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林業生態環境的具體措施

1、構建林業有害生物突發應急反應體系。為了提高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省林業廳重視和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治減災、應急反應和防治法規體系建設。建立了由政府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各級森防站具體實施的林業外來有害生物突發及重大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制定了預防和除治各種蟲病應急預案、物資及技術儲備。

2、構建林業有害生物科學防控體系。加強對當地常見病蟲災害情況調查,進行詳細的病蟲調查和監測預防,為制定防治方案實施科學防控打下了基礎。并在此調查基礎上,按照其危害的特點和防治的難點,編制出防治和治理總體規劃,提出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重點治理區域,抓住最佳時機,集中資金投入,實施攻堅突破等防控手段,使病蟲害危害面積在一定程度得到控制。

3、從治病到防病的工作思路調整。事前預防必須對所有林地“灑藥”,對整片林地打藥預防蟲害,根據歷年蟲害發生規律以及天氣變化情況等進行的。特別是全部使用生物類農藥殺蟲劑后,一定要在蟲齡最小的時候用藥,才能確保取得最佳效果。傳統的“發現蟲情―防治簡報―再打藥”三步曲至少需要3-4天,由于延誤了最佳防治時間,常常需要反復打藥多次才能見效。變“生病打針”為“吃藥防病”后,在防治病蟲害方面的農藥費能夠節約大半。病蟲害防治的費用減了、效果也變好了。

4、從“用藥治病”到“自身免疫”的工作思路調整。病蟲害防治理念應從過去常用的化學防治為主,演變為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并重。由此使病蟲害防治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階段。變“事后用藥”為“事前預防”后,每年可省下大筆農藥費用,這些錢被可以用來打造防蟲的“自身免疫系統”,用于購買各類殺蟲燈,充實林地物理防治實力。另外,還可以用來研究積極探索新型的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努力開創一條生態防蟲路線,開創一個林地病蟲害防治的新起點。

四、堅持走“科技興林”、“生態興林”的道路,尊重林業生態自然規律

江西地處亞熱帶、南溫帶地區,光照、熱量、水汽條件遠比上述國家優越,林木繁育條件好、生長速度較快。多年來,雖然江西在林業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森林覆蓋率得到了明顯提高,但森林資源總量低下,林地生產力未得到充分發揮、單位面積產量低。并且森林樹種結構較單一,針葉化嚴重。1999年全省人工撫育的針葉林面積占人工林面積的95.9%,闊葉林僅占2.6%,毛竹占1.5%(全省森林面積針葉林占75.4%,闊葉林僅占24.6%)。由于運輸條件、加工水平、收購政策等原因,在森林的撫育上長期“重針輕闊”,導致林分不合理后果越發嚴重。加之原始落后、毀滅性的人工造林、采伐方式,造成我省不少地方森林的自然屬性低下,生態功能、生物多樣性退化。群眾形象地稱為“遠看綠油油,下雨泥沙流”,“遠看青山在,近看無用材”。

我們應該在林木科學的育種、撫育方式、采伐管理上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應該統籌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服從生態效益,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森林資源,形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良性互動。長期以來,江西的林種都是“以生產木材為中心”,使得商品林比例非常高,生態林、公益林比例嚴重偏低。造成森林生態功能嚴重退化、水土流失的強度雖然有所控制,但流失面積卻在擴大,生物多樣性銳減。尤其在我省的江河源頭地區,水土流失較重地區,應該主要建設長期封育的生態林、公益林,并由各級財政給予經濟補償。而建設商品林、經濟林基地應該避開這些生態脆弱、生態功能又十分重要的區域。只有森林生態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資源總量不斷增長,森林經濟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轉變傳統的林業觀念,努力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江西本來森林資源是比較豐富的,如1949年江西的森林覆蓋率只有40%(基本是天然闊葉林、混交林),但活立木蓄積量卻有5.19億立方米。建國后,由于過度砍伐,至1974年下降為2.63億立方米。到1999年江西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9.7%,而活立木蓄積量僅恢復到2.9億立方米。1964年以后,江西幼、中齡林的比例迅速上升、居高不下,至1999年達到83.2%; 1996年江西人均擁有森林面積為全國平均的1.7倍,而人均占有活立木蓄積量卻只為全國平均的75%;全省成、過熟林的面積只占全省喬木林總面積的3.7%。據江西省林業廳最新提供的《江西“十五”期間縣級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十五”期間江西森林覆蓋率已經提高到60.05%;活立木蓄積量卻僅為3.5億立方米,而幼、中齡林的比例卻增加到了85.1%,全省可采伐的成、過熟林資源僅有4.7%。

江西林木資源“十五”期間年生長量為1800萬立方米,國家下達江西“十五”期間的林木采伐限額指標為1529.5萬立方米,而全省實際林木消耗量約1730萬立方米(可能不止),消耗量接近生長量。

隨著近年引進的撫州大亞、宜春羅賓、吉安綠洲、永豐綠盛、德興綠野、信豐綠源等大型中密度纖維板企業和江西晨鳴紙業、印尼金光集團等造紙企業的投產,我省林木資源年消耗量將增加約1340萬立方米,達到3070萬立方米。全省森林資源的年消耗量將是“十五”期間森林采伐限額的兩倍,顯然將給江西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極大地威脅。

據《全國森林資源統計(1994-1998)》,江西森林的單位面積蓄積量僅為32.25立方米/公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8.5%,居全國第27位,僅高于廣東、山東、河北,只相當世界平均水平的28.3%;我省毛竹面積居全國第2位,但單位面積株數僅居第12位。雖然我省長期存在森林資源質量和總量偏低以及過度采伐的情況,卻因為片面宣傳森林覆蓋率的增長,掩蓋了森林資源銳減和質量的退化、林地生產力低下, 林業可持續發展乏力的嚴重后果。

因此,我省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盡快轉變傳統的林業發展理念,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以適宜江西氣候、自然條件的鄉土樹種為主要樹種,改變江西森林生產力不高、針葉林林分、幼齡林比例過大的現狀。必須長期堅持貫徹“采伐量必須小于生長量”的原則,延長林木的生長―采伐周期,“欲要取之,必先與之”,使長期過度采伐的森林資源“休生養息”,以盡快扭轉江西森林單位面積活立木蓄積量和成熟、過熟林木蓄積量下降的趨勢。因此,必須合理規劃、控制紙漿、纖維板等林木加工工業的生產能力,避免由于林木采伐量大于林木生長量,“寅吃卯糧”,而出現“森林赤字”現象。

結語

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發展現代林業,必須堅持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努力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是我們要長期貫徹執行的職責和義務。在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中,森林生態系統處于主導地位,起著決定性作用,林是山之衣、水之源,是野生動植物種群的主要棲息場所,是生物物種的基因庫。科學家把森林喻為地球之肺,把濕地喻為地球之腎,把生物多樣性喻為地球的免疫系統,只有維護好地球的生態系統,才能讓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晨. 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幾點建議.林業生態管理.2009

[2]李剛. 淺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及其可持續發展.甘肅林業.2008

[3] 劉小兵.淺議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中國林業.2009

[4]李世梅.加快生態建設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社會[J].甘肅林業,2005.

[5]周生賢.發展林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J].求是,2004,(22).

[6]李湘林.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保證[J].新疆林業,2005.

[7]曹云.實行生態補償促進和諧發展[J].中國林業,2007,1A:4~10.

篇8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水產合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要精神,應韓國農林部邀請,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湖北省植保總站和廣東省植保總站組團,于1997年9月25日至10月8日赴韓國進行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及生物防治應用技術研究與推廣”考察。在韓期間,我們訪問了韓國農林部國際農業局、農業政策室,韓國農村振興廳技術協力局、技術指導局、農業科學技術院、作物試驗場,以及京幾道、全羅南道和忠清南道扶馀郡等道、郡的農村振興院和指導所。另外,還訪問了漢城大學農學院、韓國農藥工業協會和慶農(農藥)株式會社等涉農單位和部門。參觀了農林部農業技術課、農村振興廳作物保護課等部門的氣象衛星收視系統和病蟲信息可視網絡咨詢服務系統,參觀了農業科學技術院及有關道農村振興院、郡農村指導所有關的研究室、試驗場圃,參觀了有關道、郡農村振興院(所)的田間病蟲預測圃和觀測圃。訪問過程中我們得到了韓國農林部、韓國農村振興廳的熱情接持,尤其是農村振興廳國際協力局金永相局長、技術指導局崔正坤局長對這次活動非常重視,給我們安排了很正規的接見與座談,雙方在十分友好的氣氛中介紹和交流了各自在農業生產及作物保護方面的工作現狀和進展,并就今后雙方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研究達成了初步意見。考察團全體成員懷著對韓國農業和病蟲害管理工作發展的濃厚興趣和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發展我國農技推廣和病蟲防治事業的強烈責任感,邊看、邊問、邊討論,基本摸清了韓國農業生產和病蟲防治的情況,圓滿地完成了考察任務。

一、韓國農業生產和病蟲害發生概況

韓國地處北緯33°-43°之間,國土面積993.9萬公頃,耕地面積203.3萬公頃,占20.45%。全國人口4454.3萬,農戶數155.8萬家,農業人口516.7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0.9%,戶均3.3人,耕地1.3公頃。大米是韓國人的傳統食糧,在有限的土地上,政府鼓勵優先安排大米生產。全國水稻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60%以上,目前大米單產達5000公斤/公頃,大米的供應可以保證自給。其它的農作物主要有蔬菜、水果、豆類、花生、芝麻等。加入世貿組織后市場放開,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低于國內產品,韓國農產品與進口農產品競爭只能在質量上競爭。使選育好的品種,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和有機農業成為韓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他們生產的優質蔬菜、水果還大量出口日本。雖然韓國農戶生產規模與我國相似,但由于高效農業和小型農業機械的配套發展,水稻生產從前期育秧到后期加工管理都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和產業化。

有效的控制病蟲害是確保農業生產豐收的關鍵。韓國的農作物病蟲害種類也比較多,尤其是水稻病蟲的發生比較突出,經常造成危害的病蟲主要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粘蟲等重要的遷飛性害蟲和流行性病害。特別是稻飛虱的重生頻率較高,分別于1967-68、1975-77、1983、1990-91和1997年發生都比較重。但是,近年來韓國由于重視發展環境農業,注意保護農田害蟲天敵種群,對病蟲的生態控制作用增強,農藥用量在逐年減少,同時由于病蟲的監測手段先進,預報水平提高,信息傳遞速度加快,防治物資充足,控災能力提高,因而,病蟲造成的損失在下降。

二、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與治理

1、病蟲害的監測和預報

韓國政府十分重視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與管理工作,早于20年前建立了全國的農作物病蟲害監測和預報網絡體系,并于1992年實現了全國病蟲監測計算機聯網,可采用計算機進行輔助分析預測。目前關于病蟲監測和預測網絡,正在實施一項新的計劃,由農大、農業科技院和技術指導局及有關計算機專家組成了一個聯合開發小組,采用國際互聯網,開發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及管理系統,擬在3年后投入使用。

(1)病蟲監測體系

韓國的病蟲監測體系由中央農村振興廳技術指導局作物保護課和農業科學技術院、道農村振興院技術指導局作物技術課和技術研究局植物環境課,以及郡(市)農村指導所及部分農戶構成。韓國全國有176個郡(市),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病蟲系統測報站200個(其中水稻病蟲150個,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50個)。這些測報站同時為中央、道和郡的病蟲系統測報站,要直接向中央農村振興廳和道農村振興院匯報病蟲調查結果。中央農村振興廳和道農村振興院根據各測報站的調查結果匯總分析,病蟲發生趨勢預報,并提出防治措施意見。這些測報站設在各郡(市)的農村指導所內,由技術推廣課負責,測報站設有病蟲調查圃。由專業人員對田間病蟲發生情況及農田小氣候進行系統調查監測,在向上級匯報病蟲發生情況的同時,還當地病蟲的調查結果和趨勢預報,為當地的農業生產服務。另外在全國病蟲監測體系中有1650個設在農戶常規防治田的病蟲觀測點,由農戶對病蟲發生情況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向上匯報。

(2)病蟲信息的采集

全韓的農作物病蟲測報站都按統一標準設置了病蟲調查預測圃。調查預測圃共分三類,即病害預測圃,不施殺菌劑;蟲害預測圃,不施殺蟲劑;無化學防治區,不施殺菌劑和殺蟲劑。每類圃面積2000平方米(20a),統一按常規措施進行農田管理。蟲害和病害預測圃種植2-3個當地代表性品種,無化學防治區種植的品種一般超過4個。預測圃設有昆蟲誘集燈(黑光燈)、高空捕蟲網、孢子捕捉儀、農田小氣候觀測儀等(可自動觀測田間濕度、結露時間長短、風速、風向、溫度和雨量等),除黑光燈、高空捕蟲網誘集的害蟲種類和數量及孢子捕捉儀捕捉的孢子種類和數量需要人工計數,輸入計算機外,其他氣象指標則由氣候采集器直接與計算機聯網,計算機可隨時獲取有關的田間小氣候資料,并且每5分鐘進行一次分析處理,達到更準確、及時地監測和控制病蟲害。上述病蟲及小氣候監測數據,須每日調查輸入或直接自動錄入計算機,同時每隔10日要對田間預測圃病蟲的發生實況進行調查,并在當日錄入計算機。對于每一種病蟲,每一個測報站的調查內容、時間及匯報內容和格式全國都作了統一規定,實現了統一和規范化。

(3)病蟲信息的傳遞

韓國于1992年就建成了全國農作物病蟲計算機網絡,目前所有病蟲信息的傳遞和處理,已全部由計算機來實現。中央、各道及郡通過計算機網絡,收集和掌握全國各地的病蟲發生情況。采用計算機分析整理病蟲發生情況,判定各地的病蟲發生輕重,繪制發生程度分布圖。網絡用戶同時可通過該計算機,查詢各地的病蟲發生及防治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另外,在農林部農業技術課、環境農業課,農村振興廳作物保護課等課室都擁有氣象衛星地面接收設備,可隨時收看及監測全球及韓國各地的氣候情況及變化動態,通過了解掌握氣候變化情況和動向,對于系統分析田間病蟲發生趨勢和監測氣候災害、加強田間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農林部農業技術課,農村振興廳作物保護課等都與國家氣象臺進行了聯網,有關的氣象觀測數據每1小時公布變換一次。這些氣象資料的及時獲得,對于輔助分析大區病蟲發生趨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病蟲預報的

──預報的種類韓國病蟲預報的種類,與我國相比有所不同。根據預報的用途和性質,將預報分為三類:①預報,用于病蟲處在平穩發生階段,沒有明顯上升勢頭,暫時不需要防治的病蟲,這類預報采用淡綠色紙張印制;②注意報,當病蟲有明顯上升勢頭,需要引起農戶及有關部門的注意時,發注意報,采用黃色紙張印制;③警報,當某些病蟲病情及種群動態迅速加重和增長,在近日內即可達到防治指標,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防治時,發警報,以動員農戶及時進行防治,采用紅色紙張印制。

在預報的時間及期限上,類似于我國氣象的中期預報。每年從4月上旬開始到9月下旬結束,每旬一次預報,預報期限一般為10日內的病蟲發生動態及防治意見(在病蟲情況穩定時,道、郡也可以每半月一次預報)。有關病蟲的中長期預報,即預測期限10天以上,一個月乃至1個季度的預報,韓國目前生產上不作。一是由于信息傳遞速度,防治物資貯備充足,短期預報可滿足生產需要;二是以前也曾探討過一些病蟲中長期預報方法,但由于科學依據不夠充分,誤差幅度較大,因而當前對這類預報感興趣的人較少。

──預報的。中央農村振興廳的預報首先由農村振興廳作物保護課提前一周負責將全國各地的病蟲調查監測結果及氣象信息等采用計算機分析整理出一些有比較性的概況材料,然后分送有關專業技術人員、農村指導者、氣象臺、大學及科研單位的有關專家,并定期召集他們進行病蟲發生趨勢會商,討論作出預報結果。道農村振興院也要通過會商,確定預報結果。預報的通過計算機網絡、電視臺、電臺以及印制預報等途徑發表。其中印制的病蟲預報要發送中央及各道、郡、邑、面等有關行政機關及農村指導部門和農藥廠商等。

2、農作物病蟲害的治理

韓國政府十分重視農作物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工作,在不斷改進病蟲監測和預報手段,提高預報水平的基礎上,積極開展防治技術的開發與培訓,提高農戶的科學防治水平,農戶科學用藥水平也比較高。

(1)綜合防治日益受到重視

韓國的有害生物綜合治理(IPM)工作起步較晚,但當他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后,從政府到農戶都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為了增加環境保護的工作份量,農林部將原植物防疫課,改為環境農業課,農業科學技術院也成立了環境管理所和IPM研究室等,有關道農村振興院都成立了植物環境課。在農藥的使用上,他們吸取以前和別國過量使用農藥的教訓,國家預算出資參加了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IPM項目,嚴格限制劇毒農藥登記進入市場。并且制訂了農藥限量使用計劃,全國每年農藥用量以l0%的速度遞減,到本世紀末,農藥用量要比現在減少50%。綜防意識和環境意識已滲透到每一個農村指導者和農民心中,并體現在農業生產和病蟲防治行動中。

(2)開展多層次的農民培訓工作

為了提高農戶的科學種田和病蟲管理水平,國家制訂了全國農民培訓計劃,根據農民不同年齡層次及性別,培訓不同的內容,提高農戶的科學務農技能和經營才能。尤其對年齡23歲以下的農民開展4-H教育,即智能教育(Head頭腦)棗培養掌握現代高新科學技術、有科學文化頭腦的農民,道德教育(Heart心)棗培養有道德、有思想的心境,技能教育(Hand手)棗培養有較高操作技能、勤勞的農民,健康教育(Health健康)棗培養體魄健壯、身體健康的農民。另外,對于23?0歲的年輕人,培養他們的農田經營才能,使他們逐步成為農田經營專家;對于40?5歲的中年人,培訓他們普及和推廣農業技術的技能,使他們成為農村指導者;對于55歲以上的上年紀的人,培養她們的產后加工技能,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并不斷改善農民的生活。目前這些經過培訓的農民,分布于全國各地,在新技術推廣方面發揮著示范和推廣作用。

(3)積極探索生物防治和非化學防治措施

由于全國已制訂了農藥限量使用計劃,農業科研人員十分重視新的防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如在露地辣椒生產中,發明了一種光解膜,鋪在地面上,既可增溫保墑,同時可預防蚜蟲和葉螨的危害,這種膜在半年內可完全分解;二是在蒸餾水中加入500ppm的鹽水進行電解,將電解出的PH值在2.5-2.7之間的水用于防治草霉病害。一般發病情況下,每周施用一次,每公頃用量為0.7-1升,發病高峰時,可3日施用一次,每公頃用量可增加到1.5-2升;三是在蔬菜大棚中,正在試驗應用音樂大棚,每日早晨6-8點,蔬菜大棚播放輕音樂,因作物品種和生長階段不同,音樂的曲目還要進行調整。據介紹,這樣,第一可以提高蔬菜產量,第二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質和抗病能力,減輕病害的發生。

(4)重視和支持重大病蟲的應急防治工作

對于突發和暴發的流行性病害和遷飛性的害蟲,政府采取行動,通過發送農藥和補貼防治費用,動員大范圍防治。如今年韓國稻飛虱又是一個重發年份,由于夏季持續高溫,后期稻飛虱發生和危害時間較長,為了控制稻飛虱的危害,中央和道地方財政共拿出3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3億元)購買農藥,組織農民開展防治工作。農林部和農村振興廳有關局及課、室負責人及全體職員更是放棄節假日,分赴各道、郡及防治第一線,組織、宣傳和督促農戶開展防治工作,較好的控制了稻飛虱的危害。

三、體會與建議

1、改善病蟲監測手段,提高預報水平

韓國全國耕地不足200萬公頃(198.5萬公頃),僅相當于我國的五十分之一,但他們在全國按統一標準設置了200個病蟲預測站,測報站設置的密度相當于中國的25倍以上。這些測報站不僅標準統一規范,而且設備齊全,并且實現了全國聯網。就每一病蟲而言,其調查內容、整理格式由于全國計算機聯網,都實現了統一。除一些需人工調查的病蟲數據資料需人工錄入計算機外,大部分的氣象及田間小氣候資料都可以直接自動輸入計算機,并采用計算機進行病蟲信息傳遞和分析處理。可達到對全國病蟲發生情況的更快、更詳盡的了解與掌握,對病蟲害的發生達到了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病蟲的監測和預報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我國自70年代后期就建立了全國的病蟲害監測體系,在病蟲的監測和預報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與韓相比,在病蟲監測、信息傳遞和處理手段方面還有很大差距。近年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測報站已與全國27個省、市、區和部分地、縣植保(測報)站初步進行了計算機聯網,在病蟲信息的傳遞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經費不足,進展較慢,遠沒有達到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建議國家應早日立項,盡快建成我國病蟲測報計算機網絡,提高病蟲的監測和科學治理水平。

2、貫徹綜合防治原則,發展可持續農業

韓國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是通過多年來全國大范圍的農民培訓工作,使環境保護意識和綜合防治思想深深地扎根于農民的頭腦之中。4H教育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貫穿于整個農業工作的各個環節,每一位農業行政官員及技術工作者都以它為原則,指導自己的工作。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學校以及農民田間培訓學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民具有很高的環境意識和持續農業意識。在防治上嚴格按照道、郡農村振興院(所)和農民協會的指導意見進行防治。雖然韓國IPM工作起步較晚,但他們的進展很快。我國開展生物防治和IPM工作歷史較長,多年來已總結和探索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法,當前重要的是要增加投入,加大農民培訓力量,將這些技術傳授給農民,以提高農民的科學務農和病蟲的治理水平。

3、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為植保減災防災服務

在農作物病蟲的信息傳遞和分析處理實現計算機網絡化的基礎上,目前又開發了病蟲信息可視電話服務網絡。農村振興廳已與部分道農村振興院、郡農村指導所和研究所利用可視電話進行了聯網。在召開病蟲會商時,通過網絡,有關道、郡的技術指導人員與有關教授、專家可通過網絡直接見面,并且可參與會商,發表自己的意見。農戶發現不清楚的病蟲,可到當地農村指導所請教,若當地指導所不清楚,可通過該網絡請教上一級技術負責部門,或轉請教有關專家。雖然相距百里、千里,但通過網絡,農戶可直接向有關專家請教病蟲的情況與防治方法,而且這種咨詢服務對農戶是免費的。這保證了這些高科技產品,充分地為植保減災防災服務。

4、重視國際交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進行國際交流,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在韓國已納入經常性預算,有關技術人員每年都要分期分批地到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和中國等進行研修和考察學習,借鑒別國先進的技術及管理經驗。在訪問過程中,我們也時刻感到對方表現出真誠的交流與合作愿望。全羅南道農村振興院還提出了與中國廣東、福建等省合作研究,探討稻飛虱早期預測的意向及初步方案。建議我國有關農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重視相關領域技術的交流,尤其是要派出各部門的主要技術負責人員到先進的國家學習和訪問,吸取他們先進的技術和經驗,為我國農業再上新的臺階服務。中韓兩國在遷飛性害蟲的聯合監測、生物防治和IPM工作等方面有許多互補性,雙方應加強合作,通過互派有關方面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進行觀摩學習,增進了解、交流和合作,提高病蟲的監測和治理水平。

5、采取有力措施,強化農技推廣事業

在韓國,農業技術推廣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政府每年要從稅金中拿出很大一部分資金用于農業技術的推廣,各郡(市)農村指導所全部的培訓資料、書刊和錄相帶都無償地向農民提供,尤其是對于農機具的維修,工作人員將容易損壞的部位全部解剖出來,并用醒目的黃色標著,以培訓農民如何進行農機具的維修,而這一切都是免費的,因而保證了農業技術的順利推廣。我國目前由于國家經濟欠發達,各類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經費大部分要靠自己創收,因此給農民提供的服務,絕大部分都是收費的,因而一些不交或不愿交服務費的農戶得不到我們的服務,在這方面,韓國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由于農業是弱質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植物保護是保障農業生產、減災防災的重要工作,建議國家加大這方面的投資力度,多為農民提供一些無償服務,同時引進和研究高新科學技術,為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服務。

考察團人員名單:

姜瑞中(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樸永范(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劉萬才(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石尚柏(湖北省農業廳植保總站)

楊永雄(廣東省農業廳植保總站)

附件:

農業行政及研究機構

篇9

關鍵詞 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現狀;發生面積;種類分布;甘肅民樂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111-01

1 項目研究概況及主要工作內容

1.1 調查研究區域自然經濟狀況概括

甘肅省民樂縣位于東經100°22′59″~101°13′9″,北緯37°56′19″~38°48′17″之間,屬于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縣域內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植被類型和自然條件獨特。縣內森林面積大,樹種品種多,海拔跨度大,病蟲害危害種類多[1],這為統一全縣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方法和標準,預判今后林業有害生物發展的趨勢,為科學制定防治規劃、有效開展預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1.2 普查內容與主要區域

1.2.1 普查內容。每種普查對象包括以下內容: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分布范圍和發生范圍、發生面積和成災面積、檢疫性對象傳入地和發現時間[2],對于14種全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調查其傳入地、發現時間、傳入途徑,以及對當地經濟、生態、社會的影響等[3]。

1.2.2 普查的主要區域。根據當地主要森林類型、地形地貌以及鐵路、公路、林間防火道、林班線等設計踏查路線,按需要設立多條踏查路線,每條踏查路線應包含多個踏查點[4]。重點調查鐵路、公路、建設工地等人流物流頻繁地區,受人為干擾嚴重、生物多樣性差、生態環境狀況不良的林地,歷史上林業有害生物頻發的林地,以及近年來引進種苗頻繁的經濟林及綠化樹種種植區。

2 普查結果與現狀分析

2.1 普查結果

通過普查,查清了全縣林業有害生物造成危害的種類和發生的面積,其中:十斑吉丁蟲發生面積12.78 hm2,扇葉病發生面積0.6 hm2,杏疔病發生面積18.7 hm2,蚜蟲發生面積264.3 hm2,豆芫菁發生面積4 074.2 hm2,木虱發生面積67.3 hm2,白粉病發生面積54.5 hm2,日灼病發生面積2.3 hm2,潛葉蛾發生面積1 050.1 hm2,楊二尾舟蛾發生面積149.6 hm2,潛葉蠅發生面積11.3 hm2,楊藍葉甲發生面積 318.4 hm2,食心蟲發生面積626.3 hm2,蚧殼蟲發生面積1 231.6 hm2,芽癭病發生面積9.9 hm2,青楊天牛發生面e116 hm2,楊毒蛾發生面積3.5 hm2,蘋果蠹蛾發生面積223.1 hm2,叢枝病發生面積16.4 hm2,榆葉甲發生面積0.47 hm2,黃刺蛾發生面積5.3 hm2,黑斑病發生面積0.33 hm2,杏流膠病發生面積11.04 hm2,柳葉甲發生面積5 hm2,榆毒蛾發生面積0.53 hm2,落葉松蚜蟲發生面積2.5 hm2,黑心病發生面積0.55 hm2,杏球堅蚧發生面積18.8 hm2,枸杞癭螨發生面積1 hm2。

2.2 全縣林業有害生物統計數據分析

民樂縣所有的林地都是這次列入的普查范圍,包括10個鄉鎮、1個開發區、3個國有林場、1個苗圃、城區林木和所有的木材加工經營場所,本文選取了全縣所有的統計數據,利用數理統計軟件將調查數據的分析結果繪制成表格,最后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預測出病蟲害發展趨勢。

2.2.1 不同地區病蟲害發生面積總體基本情況。由表1可知,病蟲害發生面積以新天鎮所占比例最大,約占總面積的1/5,鋸條山林場所占比例最小,這與各個地區林區面積、所種植被、主要病蟲害種類、地形地貌、林業種植管理等不同有關。

2.2.2 不同地區主要的病蟲害種類分布情況。由表2可知,多數地區的主要病蟲害種類為中華豆芫菁,尤其是豐樂鄉,中華豆芫菁發生面積占到其病蟲害發生總面積的90%以上。此外,所有地區中,豐樂鄉的中華豆芫菁發生面積占該種病蟲害發生總面積的比例最大;通過統計計算還可發現,中華豆芫菁發生面積在總的病蟲害發生面積的構成比最大,為48.51%,說明它是主要的病蟲害威脅種類。綜上所述,應重點加強對中華豆芫菁的治理,且對其主要寄主植物檸條也應增加關注。

3 結論

3.1 病蟲害發展趨勢預測

通過數理統計分析,預測出民樂縣長期潛在的危險是楊樹蛀干黃斑星天牛的危害,中期的是楊毒蛾的危害,近期以中華豆芫菁、蘋果蠹蛾、青楊天牛為主。為了達到有蟲不成災的目標,根據普查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可知在2017年若發生大范圍林業病蟲害時以藥物防治為主,可有效控制蟲口密度。中期以加強監測為主,控制向其他鄉鎮蔓延。長期的以檢疫為主,不但要加強全縣的檢疫力度,不讓外區的蟲害木進入縣域,還要對縣內的疫情木進行嚴格管理,確保其除源的成果[5]。

3.2 推廣應用措施

林業有害生物隨物種特性、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和人類活動的改變而改變,不是一成不變的,應實行動態管理,在今后的生產實踐活動中,及時掌握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通過檢驗監測、病蟲檢疫、產地檢疫等手段進行預測預報,及時調整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標和預期效果,以此來指導林業生產。

4 參考文獻

[1] 李賀,麻雪楠.森林病蟲害產生的原因及其可持續控制對策[J].民營科技,2009(1):13-20.

[2] 劉賢德,王金葉.祁連山生物多樣性研究回顧與展望[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1,16(增刊1):58-61.

[3] 于滇言.甘肅省志?林業志[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

篇10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整形修剪;蟲害防治

引言

園林綠化植物的養護管理,其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方面:澆水與排水、定時施肥、除草、整形與養護、病蟲害的防治等,根據植物在不同季節不同的生長習性做出相應的養護技術措施為園林植物的觀賞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根據實踐經驗,簡要敘述一下澆水與排水、整形與養護、病蟲害的防治這三方面的內容。

1 澆水與排水

1.1 水對于植物的重要性 水乃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綠意盈盈的生物,也就沒有那些各種形態的植物所配置的園林景觀。水是維持植物細胞生長的必要成分,是園林植物充分發揮觀賞性能的先決條件。如果土壤水分嚴重缺乏,則會導致植物嚴重缺水造成水分失去平衡,植物的地上部分將會停止生長,甚至枯萎死亡。因此,應經常澆灌,保持土壤濕潤,此外,在高溫的夏季,清晨或傍晚時分還需要向樹冠和枝干噴水,促進苗木茁壯成長。

1.2 澆水的注意事項 植物在不同的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們應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確定澆水的時間。對于萌發的植物,不需要灌溉太多的水分,而在枝葉生長的時間或者是花芽分化期及開花期,則需要多補充水分。根據工作實踐,澆水的三個時期:保活水、生長水、冬水。每個時期的水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新植株定植后,澆水可以促使根系和土壤充分結合,保證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需要澆保活水;而在冬季,水分可以補充地面和空氣之間造成的溫差,保護樹木免受凍害等。除此之外,對于澆水的次數和數量,也應根據植物種類的不同或結合現場環境不同而定進行澆灌。總之,夏季中午溫度過高,不宜澆水,避免溫差過大造成植物死亡;冬季低溫,中午的時間可以適當澆水,但是,澆水前要注意松土,澆水后再用干土覆蓋,晚上禁止澆水,那樣會造成根系凍害而死亡。

1.3 排水方式 眾所周知,土壤積水過多,造成土壤中嚴重缺氧,根系只能進行無氧呼吸,其產物酒精會使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引起植物死亡。這時可以用自然坡度排水或者是開設排水溝兩種方式進行處理。自然坡度排水利用了土壤的坡度,而排水溝的開設,則涉及到了園林的工程設計,在地上表挖明溝,或設暗溝,在地下埋設管道等,都可以實現排水的目的。

2 整形與養護

2.1 對花灌木修剪方法 整形修剪是對園林植物的一項“美容”措施,其目的是可以調節和控制園林植物生長與開花結果,滿足設計意圖,達到人們的觀賞要求。可以說,植物的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而又很有情趣的,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園林管理人員的智慧,它表現了園林管理人員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總體說來,整形修剪方式有人工式、自然式及混合式等,至于采取何種,則是看植物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對于不同的植物,整形修剪的內容也是不同的,例如:對于喬木類,徒長枝、病蟲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扭傷枝以及枯枝和爛頭是主要修除的內容。對花灌木修剪時,花芽著生的部位是依據,冬季短截修剪花芽著生在當年枝條的灌木,而生長在去年枝條上的,應在花后進行短截;花芽著生在多年生枝條上的,應修剪密枝、半枯枝,其他部分不用修剪。

2.2 園林施工與養護相結合

2.2.1 施工與養護均是設計意圖的再現 一個優秀的園林作品必然是設計與施工密切配合的結果。例如植物配置,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從選苗到現場施工,園林設計師均須親臨指導。至于自然山水園的放樣、施工,沒有園林設計師的現場把關,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對于復雜地形的施工現場亦然,同樣,園林養護應充分體現設計理念。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這是打造一個成功的園林作品對園林養護的必然要求,養護要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和延續。例如已經施工完畢的一處園林景觀,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層次在全景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

2.2.2 園林養護應貫穿施工全過程 要保證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為保證移栽樹木的水分平衡,必須在樹木起挖、運輸、種植過程中減少根系受傷、減少樹冠失水,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時用浸濕的草繩纏繞樹干,采取適當的遮蔭等養護措施。

2.2.3 園林施工與養護均應合理安排資金 園林施工與養護均應編制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充分結合到施工、養護的每一個環節。要根據資金安排把握施工、養護檔次,合理選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環節,避免施工中隨意更改設計,切忌厚此薄彼,削減養護資金影響后期養護效果。

2.3 對草地養護管理的原則 均勻一致,純凈無雜,四季常綠。①草地長滿階段的管理。按照其綠化工藝和設計的要求,嚴格除去新植草地上的雜草及雜物,除完之后在地的上面填上10 厘米厚的純凈客土,之后才能貼草皮。②草地旺盛、緩長時期的養護管理。施肥要注重輕施薄施,一年之中,1-3 月和9-12 月之間的施肥量較多。每次施肥是在修割草之后,每畝使用1- 2 公斤尿素。尤其要注意,草在生長的旺季,要通過控水、控肥控制其生長,因為生長得快,也會影響觀賞性,自然養護的成本也就提升了。③草地退化的管理。日前我們居住小區大部分種植馬尼拉草,一般在8年左右草質就開始在退化,所以在水分的管理方面要干濕交替,嚴禁積水,否則就會加速草地的枯死;加強病蟲害的檢查防治,經常檢查若有發現應馬上對其防治;除了正常的施肥之外,10- 15 天使用1%的尿素對草根進行噴灑,效果甚佳;對于已退化或枯死的草地應立即進行補植,確保黃土不見天;由于退化的草地在修剪復青速度較慢,因此,全年的修剪不能超過6 次,但是草地也不能生長過長,過長容易孳生病蟲害。

3 病蟲害的治理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多種多樣,單一的措施較難達到完美防治的目的,因此,建議采用綜合治理,這樣不僅能能控制病蟲害的發生,而且能綜合各方法的優點,有機結合,爭取將病蟲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現實中,病蟲害的防治有以下幾種方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這幾種方法各有千秋,這里簡要介紹一下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法。化學防治利用的是各種有毒的化學藥劑(我們常說的農藥),這樣可以快速高效的實現消滅病蟲的目的,并且使用方便,不受地域的影響,可以大面積的機械化操作。但是,這種方法安全系數比較低,容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長時間使用一種農藥的話,會讓害蟲產生抗藥性,增加了防治的難度。但是綜合近年來的防治方法,化學防治依然是處理發生大面積蟲害簡單、快速的有效方法。對于其缺點,可以通過選擇高科技的低毒農藥來避免,同時,還應與其他病蟲害防治方法相結合,揚長避短,在發揮其優越性的基礎上,實現減少其毒副作用的目的。

4 結束語

園林綠化施工及養護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有趣的工作。植物種植養護也成了園林愛好者包括許多退休干部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作為園林工作專業人員,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新技術新品種的出現,應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和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植物施工及養護管理能力,為創造優美的園林景觀奉獻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綠化大好河山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