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防治計劃范文

時間:2023-11-15 17:45: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蟲害防治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病蟲害防治計劃

篇1

為防止危險性病蟲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檢疫條例》的規定和賦予的職權,我們不定期地對調運木材、苗木等林產品的車輛進行了抽查。對非法調運苗木及木材的車輛進行了嚴肅處理,并補檢,簽發了檢疫證,同時向他們講解了非法調運的危害性,使調運檢疫逐步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

六、切實加強美國白蛾的防控工作,嚴防美國白蛾傳入我縣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及省、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做好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提高了對美國白蛾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加強美國白蛾疫情監測工作。按照與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2009年度美國白蛾監控方案》的通知,各鄉(鎮)都成立了美國白蛾防控領導小組,落實了防控責任,加大了監測力度,制定了上報制度。

八月十六日接到市美國白蛾調查的緊急通知后,我們意識到美國白蛾對我縣的威脅日趨嚴重。盡管是在與北京相鄰的懷來縣東花園發現的,但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張家口已經出現美國白蛾,發生地已逐漸逼近我縣。為此,我們及時組織本站技術人員深入到全縣重點監測點,進行督導檢查,重新明確了檢測任務,要求各監測點查防員必須恪盡職守,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同時,我們協同各檢測點查防員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重點調查了交通道路和村鎮周邊的樹木,到目前為止,未在我縣境內發現美國白蛾。

在監測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加大檢疫執法力度,嚴防美國白蛾入侵,保護我縣生態安全。

篇2

關鍵詞:花生病蟲害;鎮賚縣;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6-0083-1

1 莖腐病

1.1 癥狀 花生莖腐病發生嚴重,苗期子葉黑褐色干腐狀,后沿葉柄擴展到莖基部,成黃褐色水浸狀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爛,后期發病,先在莖基部或主側枝處生水浸狀病斑、黃褐色后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花生莖腐病發生嚴重,發病面積80%左右,一般發病率在60%—70%、嚴重發病菌塊高達80%—90%,有些重病植株已整株枯死。莖腐病多在花生生長中后期發病,成株發病多在近地面莖基部第一對側枝處。初為黃褐色水漬狀病斑,后變為黑褐色,并向四周擴展包圍莖基部,引起黑褐色腐爛,使地上部萎縮枯死,潮濕時病部密生黑色小粒(分生孢子器)。病株莢果腐爛,或種仁不飽滿。

1.2 防治方法

1.2.1 農業防治 選用無病的種子和抗病品種;輪作換茬,輕病地塊可與非寄主作物輪作1—2年,重病地塊輪作3—4年,可與禾谷類作物輪作。此外,做好田間開溝排水,勿用混有病殘的土雜肥,增施磷鉀肥料。

1.2.2 藥劑防治 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公斤加水50—60公斤冷浸種子100公斤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量的0.3%—0.5%),浸種24小時播種,防治效果顯著;在發病初期,選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者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間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

上述藥劑還可兼治花生葉斑病。

2 根腐病

2.1 癥狀

該病在花生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感病植株矮小,葉片自下而上依次變黃干枯脫落,主根外皮變黑腐爛,直到整株死亡。該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間傳播。苗期田間積水,地溫低或播種過早、過深,均易引發該病。引起根腐病的罪魁禍首,水量大、不通風、光照不足、土壤粘性大,根部受損傷等都是造成病菌侵入的主要原因。發病后根部由淺褐色逐漸變為深褐色。病菌殘留在土壤中過冬,翌年從進入作物中,并通過灌溉或下雨進行傳播。

2.2 防治根腐病方法 與其他病害一樣,農藥防治根腐病首先就是種子消毒,然后就是土壤消毒,最后就是發病后的作物灌根用藥選擇。

2.2.1 栽種前種子消毒 也是最常見的第一步減輕病害的方法。

種子消毒用藥量:因為種子與土壤用藥比起來,面積小。所以種子拌種可以使用倍液相對較低藥物。600-800倍液的惡霉靈或800-1000倍液的甲霜惡霉靈

2.2.2 栽種前土壤消毒 第二步減輕病害的方法。

土壤消毒較種子消毒藥使用的倍液相對較高。1200-1500倍液的惡霉靈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惡霉靈

2.2.3 發病后灌根 第三步減輕病害的方法。

灌根與土壤消毒相似,施藥面積較大,所以用量一樣。1200-1500倍液的惡霉靈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惡霉靈

3 花生網斑病

別名云紋斑病或網紋污斑病。

3.1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葉柄和托葉。田間自然發病一般先從植株基部葉片開始,初期葉片正面產生針頭大小的小褐點,逐漸變為褐色星芒狀斑,進而擴展成網紋狀,邊緣灰綠。隨著病斑的逐漸擴大,最后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至栗褐色大斑,病斑邊緣綠淺褐色,界限不明顯,導致葉片過早脫落。葉片背面初期無癥狀,后期呈現邊緣不清晰的淺褐色病斑。

3.2 防治方法 該病菌在落入田間的花生病葉殘葉進行輪作倒茬、選用抗病品種外,在田間病株率達到5%以上時,可選用抗枯寧7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倍液,或“農抗120”(每畝0.5公斤)200掊液,初次每畝用藥液75—100公斤,間隔10—15天噴1次,連噴2次—4次。

4 黑霉病

4.1 癥狀 該病主要發生在花生生長前期,病菌先染子葉使其變黑腐爛,繼而侵染幼苗根莖部,潮濕時病部長出許多霉狀物覆蓋莖基部,莖葉失水萎蔫死亡。

4.2 防治方法

(1)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機肥,防澇排水,加強田間管理。

(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

5 白絹病

花生白絹病是一種土傳真菌性病害,該病在花生莢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現出癥狀,發病后再進行防治效果較差,因此,應從花生播種期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

5.1 發病癥狀 花生根、莢果及莖基部受侵染后,初呈褐色軟腐狀,地上部根莖處白色絹狀菌絲(故稱白絹病),并有油菜籽狀菌核,莖葉變黃,逐漸枯死,花生莢果腐爛。該病菌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開始萌動,侵染花生,沙質土壤、連續重茬、密度過大不通風、陰雨天發生較重。

5.2 防治方法 5.2.1 合理輪作 病株率達到10%的地塊就應該實行輪作,一般實行2—3年輪作,重病地塊輪作3年以上,以花生與禾谷類作物輪作為宜。

5.2.2 深翻改土,加強田間管理 花生收獲前,清除病殘秧枝,收獲后深翻土地凍垡,減少田間越冬菌源,花生播種后做到“三溝”配套,下雨后及時排出地中積水。

5.2.3 藥劑防治 花生播種期每畝應用五氯硝基苯1公斤對細濕土20公斤,施在播種溝內蓋種,同時注意用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等藥劑防止地下害蟲,花生結莢初期噴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補海因1000倍液防治,發病期還可用三唑酮、根腐靈、硫菌靈等藥劑灌根,防治效果非常明顯。

6 花生蟲害

篇3

關鍵詞 金銀花;病蟲害;癥狀;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 S436.6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22-0134-01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別名銀花、雙花、二花、金花、蘇花、金釵股、吸桂、二寶花、鴛鴦草等。以花蕾及藤入藥,花蕾味甘,微苦,性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表、解毒利咽、涼血止痢的功能。藤味甘,微苦,性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舒筋通絡的功能,隸屬食品、藥品植物序列。

1 病害

1.1 灰斑病(Cercospora lonicericola)

灰斑病由半知菌亞門真菌尾孢屬引起,主要危害葉片,初期葉片上出現赤黃色失綠小斑,后擴大成近圓形,由于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黃褐色,無明顯邊緣,斑上生灰色霉層。

防治方法:發現病葉立即摘除,全株噴灑1∶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50%苯菌靈及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也可噴32%克菌(乙蒜·酮)5+5乳劑及30%菌無菌(乙蒜素)乳劑1 500倍液。隔7 d噴1次,連噴2次。

1.2 褐斑病(Ascochyta tenerrima)

褐斑病由半知菌亞門真菌殼二孢屬引起。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出現赤色小斑后擴大成圓形,直徑2~4 mm,淡褐色,有明顯褐色邊緣病斑,上生黑色小點。

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1∶1∶100波爾多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8%賽福(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0%菌無菌(乙蒜素)乳劑1 500倍液。每7 d噴1次[1]。

1.3 煤病(Fumago vagahs)

煤病由煤炱、刺盾炱及小煤炱共同感染所致,主要危害葉片。病初葉片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褐色小斑,后擴大成絨毛狀黑色,暗褐色或稍帶灰色霉層,因病菌不同癥狀稍有區別,煤炱的癥狀如黑色薄紙,很容易剝離脫落,刺盾炱如鍋底黑灰,以葉正面發生較多,小煤炱為輻射狀小霉斑。

防治方法:一是有蚜蟲蚧類、粉虱類發生時,用松堿合劑300倍液及40%毒死蜱乳劑,或25%殺撲磷噻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灑。二是病初可清水反復沖刷或用石油助長劑200倍液、1∶1∶200波爾多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隔7~10 d噴1次,連噴2次以上。

1.4 白粉病(Erysiphe sp.)

白粉病由子囊菌亞門真菌白粉屬引起,發病部位有葉片、花及嫩梢。葉片上初生白色粉狀小點,進而擴大成白色粉狀斑,后布滿整個葉片,嚴重影響光合作用,使葉片發黃,皺縮變形,最后落葉、落花,枝條干枯[2]。

防治方法:一是注意修剪整形。二是病初用50%膠體硫加90%晶體敵百蟲100 g對水20 kg,彌霧機噴灑,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600倍液、20%粉銹寧(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50%粉霉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葉秀奶懸浮劑1 500倍液噴灑。隔7 d噴1次,連噴2次以上。

1.5 葉斑病(Kabatia lonicerae)

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病斑多見于葉片邊緣和葉尖,初現淡黃色斑,后擴大成近圓形,褐色,邊緣深褐色稍隆起,后形成直徑10~20 mm近圓形斑。潮濕時見散生暗褐色載孢體。

防治方法:一是越冬前清除枯枝落葉,帶出田外燒焚。二是早春大田普噴1遍施必康600倍液,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膠懸劑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角炭霜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32%乙蒜素酮水劑1 500~2 000倍液噴灑。每隔7 d噴施1次,連噴2次以上。

2 蟲害

2.1 蚜蟲

常見種為胡蘿卜微管蚜,以成若蟲刺吸莖、葉、花的汁液,使葉片卷曲皺縮,造成生長不良,重則枯死。可用20%快克樂(氰·馬)乳劑,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灑。同時保護好天敵昆蟲瓢蟲及草蛉等[3]。

2.2 紅蜘蛛

常見種為朱砂葉螨,以成若螨在葉背吸食汁液,相應葉面出現黃白褐斑,重時葉片脫落。發現危害即用1.8%阿維菌素乳劑2 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劑1 500倍液、3.2%快克螨(阿維·噠)乳劑2 000倍液噴灑。

2.3 蓑蛾

以幼蟲躲在蓑囊內取食葉片,造成葉片缺刻,嚴重時可食光葉片,僅留葉脈及滿樹蓑袋。發現危害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1.8%愛福丁1號3 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 000倍液、15%毒賽爾乳劑1 000倍液或1億活孢子/g白僵菌和蘇云金桿菌菌液噴灑。

2.4 褐天牛

成蟲為害樹皮,幼蟲鉆蛀樹干內蛀食,蛀孔處有唾液狀膠質分泌物并蟲糞或木屑,受害株長勢弱。發現蟲孔用80%敵敵畏乳油原液浸棉球塞蟲孔內,用膠泥封孔,也可用1/3磷化鋁片塞蟲孔內泥塊封孔。

3 參考文獻

[1] 向道輝.淺談金銀花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J].現代園藝,2012(8):48,50.

篇4

[關鍵詞] 棉花 常見病蟲害 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3-0137-01

棉花是從亞熱帶地區移植過來的作物,在春夏時段播種,夏秋季成熟,其生長過程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相應的溫度和濕度環境,河南地區的氣候特點相對比較合適棉花生長。棉花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相應的病害和蟲害,對其良好生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而且隨著各類防治措施的實行,各類病蟲害也在不斷升級,給防治帶來了難度。只有全面了解各類病蟲害的發生原因,依據實際情況,才能對相應的病蟲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理,確保棉花的正常生長。

一、棉花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立枯病

立枯病是在棉花生長初期出現的病癥。立枯病會導致沒有出土的棉花種子形成相應的爛芽或爛種。而對于出土后的棉苗,立枯病會導致其根部產生相應的黃褐色病斑,并逐漸擴散開來,造成棉苗幼莖的凹陷和腐爛,甚至會棉苗產生相應的枯死。

針對棉苗出現的這種立枯病,本站通過相應的實地測驗得出如下比較有效的防治方法:(1)分別用一半用量的甲基托布津和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并用其600倍液進行相應的噴灑;(2)用70%用量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并用其600倍液到800倍液進行相應的噴霧;(3)用立枯凈800倍液到1000倍液對棉花幼苗進行灌根和噴霧。

2. 細菌性角斑病

細菌性角斑病是棉花生長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細菌病害,它是由油菜黃單胞菌棉葵產生相應的病變而引起的。棉籽是這種細菌病的主要浸染源,同時,病殘體和土壤中殘余病菌也是產生這種病害的因素。一旦產生這種細菌性角斑病,棉花的相應部位會產生一定的菌膿情況,這種病菌還能通過風雨和昆蟲產生傳染性的傳播,從而導致這種病害得到大面積的流行。細菌性角斑病的發生還與溫度有一定的關系,在一些溫室大棚中容易產生相應的發病。

針對這種細菌性角斑病,棉花種植戶可以在苗期實施相應的中耕,使土壤的濕度相應降低,還要在施肥時增加磷鉀肥的用量減少氮肥的用量。與此同時,棉花種植戶還要加強相應的棉田管理,合理地整枝打杈,并及時清除相應的老葉和病葉,避免病菌的殘留和擴散。此外,棉戶可以用72%農用鏈霉素按3000:1的比例,按每畝60千克藥液噴灑,也可以用12%綠乳銅600倍液進行噴灑。

3. 炭疽病

棉花生長過程中的炭疽病會使其植株根部出現相應的紅褐色斑點,而后轉變成紫褐色凹陷斑。與此同時,棉花的子葉和莖部也會受到影響,出現相應的病變情況。棉花的炭疽病在嚴重時會出現失水縱裂,甚至幼苗枯死的情況。

針對棉花中的炭疽病,可以用一些濕拌種或浸種方式來預防。首先,可以用70%代森錳鋅粉按每100千克種子500克粉劑的比例進行濕拌種;其次,可以用40%的五氯硝基苯按每100千克種子1000克的比例進行濕拌種。此外,還可以用50%的多菌靈可濕粉按每100千克種子250克的用量,再兌250升的水進行浸種,浸種時長保持在24小時。

二、棉花常見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棉鈴蟲

棉鈴蟲是棉花常見蟲害中的雜食性害蟲,其幼蟲會蠶食或破壞棉花的生長點和棉花蕾鈴,造成相應的蟲蛀或腐爛脫落等現象;其成蟲會取食棉花花蜜,并能產出大量的卵子,對棉花的生長造成嚴重的威脅。

針對棉花生長過程中出現棉鈴蟲的現象,我站經過實地研究發現,棉鈴蟲在產卵高峰期每天可達30粒以上。棉農應在產卵高峰期出現以前就開始進行相應的防治,可在每百株棉花中發現6-8頭幼蟲時就開始用藥,并保持5-7施藥一次的頻率,一直到8月底。針對棉鈴蟲的施藥,棉農可選用1000倍液的40%辛硫磷或阿維高氯,也可選用25%的三唑磷500倍液,也可對其交替使用。

2. 棉蚜

棉蚜,俗稱膩蟲,主要是通過吸食棉液中的汁液來對棉花生長造成影響。有棉蚜的棉葉上會形成相應的蜜露。被棉蚜損害過的棉葉會出現卷縮變小,葉片凋落等情況,進而或造成受害植株發育矮小,花蕾少,現蕾和吐絮拖延等情況。

針對棉花生長中的棉蚜蟲害,棉農可以用噴灑殺蟲劑的方式進行防治,既可以用蚜虱靈、速殺威等高效低毒殺蟲劑,也可以用“鎮蚜”或“云大- 啶蟲”等產品,并按照相應的藥液比例進行噴灑。

3. 棉紅蜘蛛

棉紅蜘蛛是一種有害葉螨,它寄生在棉葉背面,通過吸食棉葉中的汁液對其造成相應的危害。被棉紅蜘蛛危害過的棉葉在最初會出現相應的黃白斑點,隨著危害程度的加深和棉紅蜘蛛的增加,棉葉會變成紅褐色,甚至會出現脫落和整株棉花死亡的現象。

針對棉紅蜘蛛,棉農可以用1000~1500倍液的20%三氯殺螨醇或40%氧化樂果、久效磷等進行相應的噴霧,會達到一定的良好效果。

棉花生長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病蟲害,給棉花的生長和棉農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困擾。本文通過實地研究,對棉花生長中出現的常見的病蟲害及其防治辦法進行了相應的總結,希望能給棉農們提供一些幫助,從而保障棉花的正常生長。

參考文獻

篇5

一、花生病蟲害綜合防治

(一)播種前防治要點

冬耕、深耕減輕病蟲害發生;實行輪作輪茬、選用抗病品種;配方施肥,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氮磷鉀復合肥。

(二)播種期防治要點

1.藥劑拌種。用18%辛硫福美雙或25%多福毒死蜱或60%蚍蟲啉種衣劑拌種,可預防病害,防治地下蟲、蚜蟲。

2.土壤處理。用0.1%二嗪磷顆粒劑或3%辛硫磷顆粒劑或5%毒死蜱顆粒劑適量,拌細土30公斤于犁后耙前撒于地表,可防治蠐螬、金龜甲、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及蚜蟲等害蟲。

3.防治雜草。播種后3天內噴施乙草胺。

(三)苗期防治要點

1.防治蚜蟲。可噴施氰戊蚍蟲啉、啶蟲脒、抗芽威、氧樂果等藥劑。

2.預防病害。噴施塞弗嘧菌酯、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

3.化學除草。防治禾本科雜草用蓋草能或精喹禾靈,防治闊葉雜草用氟磺胺草醚或乙羧氟草醚或百壟通。

(四)中后期防治要點

1.防治病害。從初花期開始,噴施塞弗嘧菌酯、多菌靈、甲基托布津藥劑,間隔10~15天連續3~4次,可防治根腐病、莖腐病、葉斑病等多種病害。

2.防治蠐螬。在7月上旬、中旬,蠐螬孵化盛期和低齡幼蟲期及時施藥防治。用0.1%二嗪顆粒劑或3%辛硫磷顆粒劑或5%毒死蜱顆粒劑適量,拌細土30公斤,開溝穴施。施藥后及時澆水,效果更好。也可用50%毒死蜱乳油或氰戊蚍蟲啉順行噴于根部或灌墩。

3.防治其他害蟲。葉面噴施氰戊蚍蟲啉、阿維菌素、毒死蜱等農藥,可防治棉鈴蟲、造橋蟲、蚜蟲、斜紋夜蛾等蟲害。也可用殺蟲劑、殺菌劑、微肥、磷酸二氫鉀、鈣肥混合噴霧。

(五)收獲期防治要點

結合花生收刨和復收,撿拾蠐螬或金龜甲,降低害蟲密度,減輕翌年危害。花生收刨、晾曬及儲藏等環節都要保持通風、干燥,杜絕種子霉捂。霉捂種子是導致花生枯萎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清除田間病殘體,減輕翌年葉斑病、莖腐病、銹病等多種病害的發生。

二、花生各生育期特點及田間管理

花生在各個生育時期有不同的生長發育特點,田間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促進花生在不同生育時期的有益生長,防控減產因素,從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一)種子萌發出苗期

從播種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開第一片真葉,為種子萌發出苗期。栽培上要求一播全苗,苗齊苗勻。春播最早在4月下旬,要求5厘米地溫連續5天穩定在15℃以上。

(二)苗期

從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開放為苗期。一般北方春播花生苗期25~35天,夏播花生苗期20~25天,地膜覆蓋栽培縮短2~5天。

1.特點。主要結果枝已經形成,花芽大量分化,根系和根瘤形成期。

2.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最適宜溫度為26℃~30℃;花生苗期是最耐旱的時期,干旱解除后生長能迅速恢復,甚至超過未受旱植株;苗期適當施氮、磷肥,能促進根瘤的發育,顯著促進花芽分化數量,增加有效數。

3.管理中心任務。保全苗,促根壯苗,促早花多花,爭取枝多節密,為豐產打基礎。

(三)開花下針期

從始花到50%植株出現雞頭狀幼果為開花下針期,簡稱花針期。北方中熟品種春播一般需25~30天,春套或夏直播一般需20~25天;早熟品種春播需20~25天,麥套或夏直播一般需17~20天。

1.特點。葉片數迅速增加,葉面積迅速增長;根系在繼續伸長,同時主側根上大量有效根瘤形成,固氮能力不斷增強。大量開花成針期,花量占總花量的50%~60%; 大量花針入土,形成果針數可達總數的30%~50%;這一時期所開的花和所形成的果針有效率高,飽果率也高,是將來產量的主要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需肥水較多。

2.影響因素。低溫、弱光、干旱和積水都能延遲開花,減少花量,影響果針形成和入土。

3.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適宜的日平均氣溫為22℃~28℃;土壤水分含量以60%~80%為宜;這時根瘤大量形成,能為花生提供越來越多的氮素。硼素對開花受精有影響。

4.管理中心任務。促莖葉生長,控制旺長,在結果層增施磷、鉀、鈣肥,提高固氮能力,及時做到旱澆澇排,中耕培土迎果針,為大量開花下針創造條件。

(四)結莢期

從50%的植株出現雞頭狀幼果到50%植株出現飽果為結莢期。北方中熟大果品種約40~45天,早熟品種為30~40天,地膜覆蓋可縮短4~6天。

1.特點。結莢期是花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盛期,同時亦是營養體由盛轉衰的轉折期;是花生莢果形成的重要時期,該期所形成的果數占最終單株總果數的60%~70%,也是花生吸收養分和耗水最多的時期,對缺水干旱最為敏感。

2.影因素。溫度、濕度、光照等對莢果發育影響很大。

3.對外界環境的要求。

水分。該期需水最多,要求土壤相對含水70%~80%。

溫度。溫度影響結莢期長短及莢果發育好壞。一般大果品種約需超過10℃的有效積溫600℃(或大于15℃,有效積溫400℃~450℃)。

養分。該期吸收氮、磷占整個生長期的50%左右。該期保證鈣肥的供應可提高花生飽果率;保證磷肥的供應可提高種子含油率,可根外噴肥。

4.管理中心任務。

防倒伏、防旺長、防葉病,根外噴施磷肥增果重,提高結果率和飽果率。

(五)飽果成熟期

從50%的植株出現飽果到大多數莢果飽滿成熟,北方春播中熟品種約需40~50天,晚熟品種約需60天,早熟品種約30~40天,夏播一般需20~30天。

1.特點。營養生長逐漸衰退,生殖生長為主;根系吸收下降,固氮逐漸停止;葉片逐漸變黃衰老脫落,莖葉管養大量轉向莢果;果針數、總果數基本上不再增加;飽果數和果重大量增加,占總果重的50%~70%;飽果期耗水和需肥量下降,但對溫、光仍有較高的要求。

2.溫度。影響飽果期長短,溫度低于15℃時莢果生長停止;飽果期耗水和需肥量下降,若遇干旱已無補償能力,會縮短飽果期導致減產。

篇6

關鍵詞:月季花;病蟲害;防治

【引言】

月季花在南北方的園林景觀設計中,是使用次數最多的一種常見花卉,同時具有一定的環保作用和藥用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中國有52個城市將月季花選為市花。月季花在栽培過程中常見的主要病蟲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灰霉病、蚜蟲、介殼蟲、紅蜘蛛、金龜子等。對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及工作經驗,在此對月季花的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進行簡要介紹,僅供參考。

1 月季花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月季花常見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灰霉病等。

1.1 黑斑病

黑斑病為普遍的全球性病害,月季花的葉、葉柄、嫩枝、花梗和幼果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葉片。染病初期,月季花葉面上出現邊緣呈放射狀的黑褐色病斑,直徑 3~12 mm 或更大;后期病斑上生許多黑色皰狀小點,黑斑擴大后顏色變化為黃褐色或暗紫色,最后呈灰褐色,葉片畸形發育,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枯黃,落葉,導致個別枝條枯死或整株枯萎[1]。

月季黑斑病為真菌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絲體在病葉和病枝上越冬,可以借助雨水和昆蟲進行傳播,次年5月中下旬開始感染發病,7-9月為發病盛期,降雨早而多的年份,發病早而重。

1.1.2 防治方法

(1)在通風透光的環境下培植花卉;(2)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2)發現霉變枝條應當立即清除,對清理下來的病變枝葉集中焚燒處理;(3)藥劑防治,噴灑50%退菌特600-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2]。

1.2白粉病

月季花的葉片、葉柄、花蕾、花瓣等部位均能感染白粉病,染病部位初期為黃綠色不規則小斑,邊緣不明顯,隨后隨著病斑的不斷擴散,表面呈現灰白色斑塊,如覆蓋白粉,最后病處長出許多黑點, 連片覆蓋患處表面,邊緣不清晰呈淡灰白色,病患嚴重時葉片萎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3]。

1.2.1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發現病變枝條立即剪除;(2)加強通風,降溫排濕,平衡水肥,多施有機肥;(3)藥劑防治,染病初期用2-3次石硫合劑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連續噴灑,此外,硫鋇粉250倍液或硫酸亞鐵250-300倍液可使病葉干枯,阻止病菌蔓延。

1.3 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發生在月季花的花瓣、莖葉、嫩芽等部位,染病部位腐爛變為褐色,在潮濕的環境中易染病,嚴重的發病部位長滿灰色霉層,進而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后導致花卉腐爛枯萎病死。灰霉病是一種真菌病害,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濕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

1.3.2 防治方法

(1)栽培過程中注意通風透光,環境濕度不易過高;(2)科學栽培,合理布局種植,少施氮肥;(3)藥劑防治,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代森猛鋅、50%多菌靈對病處進行噴殺,7~10d1次,每次3~4次。

2 月季花的主要蟲害及防治

月季花常見的主要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紅蜘蛛、金龜子等。

2.1 蚜蟲

主要有月季管蚜、桃蚜等種類,分布極廣,繁殖能力強,一年可繁衍10~20代,主要吸食植株幼嫩器官的汁液,危害嫩莖、幼葉、花蕾等,致使受害植株葉片枯黃脫落,嚴重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和開花,對月季花及其他花卉的危害較大,也是一種傳播病毒的主要害蟲。

2.1.1 防治方法

(1)利用人工方法滅殺蚜蟲幼蟲,與日常檢查結合,剪除有蟲卵的枝條;(2)是經常檢查植株,發現蚜蟲后及時殺滅或摘除染病植株;(3)在發生嚴重蟲害時,用 40%氧化樂果 1 200 倍液,或 90%晶體敵百蟲 1 000 倍液,或滅蚜松乳劑 1 500 倍液,或 2.5%魚藤精 1 000~1 500 倍液進行噴殺。

2.2介殼蟲

主要有白輪蚧、日本龜蠟蚧、紅蠟蚧、褐軟蠟蚧、吹綿蚧、糠片盾蚧、蛇眼蚧等種類,喜高溫高濕。主要危害老棵月季,常聚集于月季花的老枝干或裂縫處,刺吸月季嫩莖、幼葉的汁液,導致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枯萎。

2.2.1防治方法

(1)栽培過程中注意日常照料及預防,注意控制濕度和溫度,加強通風及光照;(2)蟲災密度不高時,可以通過人工手動除滅蟲害;蟲災密度較高難以人工清楚,可以考慮更新修剪燒毀蟲枝,或更換栽培地點;(3)藥劑防治,在若蟲期用 40%氧化樂果 1 500 倍液,或 50%馬拉硫磺乳劑 1 000 倍液,或 50%辛硫磺 2 000 倍液噴殺;在休眠期用 3~5 °Bé 石硫合劑噴殺,并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如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小紅瓢蟲等[4]。

2.3 紅蜘蛛

紅蜘蛛,俗稱大蜘蛛、大龍、砂龍等,學名葉螨,我國的種類以朱砂葉螨為主,屬蛛形綱、蜱螨目、葉螨科,通常為圓形或卵圓形,呈桔黃色或紅褐色,分布廣泛,食性雜,體小不易發現,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月季花葉片內吮吸汁液,破壞葉綠素成分,使葉片呈現灰黃點或斑塊,葉片桔黃、脫落,甚至落光。

2.3.1防治方法

(1)日常注意對枯枝、雜草、枯葉的清理,統一集中清理,或實行圃地灌水,對越冬蟲卵予以消滅;(2)發現葉片出現蟲害特征,應及時摘除焚燒;(3)藥劑防治,在紅蜘蛛發生期噴 0.5 °Bé 石硫合劑,或 40%三氯殺螨醇乳劑 2 000 倍液,或 20%三氯殺螨砜1 000 倍液進行噴殺。

2.4 金龜子

主要有銅綠金龜子、黑絨金龜子、白星花金龜子、小青花金龜子等種類,通常在每年的4~6月份出現,成蟲具有趨光性,晝伏夜出,白天通常在土中潛伏,黃昏或傍晚出土活動,成蟲主要啃食月季花的新葉、嫩梢和花苞,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和開花,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害蟲,對花卉根系的威脅尤大。

2.41防治方法

(1)清除田梗、路邊和田間的雜草及枯枝落葉,耕整土地以消滅越冬蟲源。合理灌溉和施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蟲能力,及時噴藥(2)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利用成蟲的假死性,于傍晚振落捕殺;(3)藥劑防治,在成蟲發生期樹冠噴布50%殺螟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對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布石灰過量式波爾多液,對成蟲有一定的驅避作用[5]。

【參考文獻】:

[1]杭唯. 月季花的病蟲害防治[J]. 吉林農業,2011,No.25303:109.

[2]謝榮貴.白菜黑斑病、白斑病無公害防治方法[N].湖北科技報,2000.

篇7

[關鍵詞] 星子縣 棉花田間管理 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164-01

星子縣棉花生產總面積為30382.55畝,其中平原洲地1324.36畝、丘陵旱地26814.48畝、水改旱2243.71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19.41%。隨著星子縣棉花種植產業不斷發展,病蟲害呈現加重趨勢,為了切實防治好棉花病蟲害,地區農業部門強化監測預警機制,加大棉田調查監控力度,準確各類病蟲害預警信息。農技人員根據棉田調查病蟲基數、氣象條件及往年資料,及時各類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把握病蟲害防治主動權,并建立病蟲害信息通報制度,確保及時掌握病蟲發生及危害程度。在全鄉各行政村以科技示范戶、村“兩委”成員為監測點,在全鄉建立病蟲信息監測網絡,不定時上報各點、面病蟲危害信息,為科學防治提供決策依據。

1 棉花田間管理技術

1.1 做好施肥工作

在棉花整個生育周期內,需要追肥2~3次,要做好蕾期、花鈴期施肥工作。首先,做好蕾期施肥工作。這個時期施肥應該做到穩施、巧施,蕾期是棉花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需肥量較高,蕾期水肥不足會影響到棉花的生殖生長,如果施肥過多會導致棉花過渡旺長,因此這個時期的施肥十分關鍵。在肥料選擇方面應該以有機肥和速效化肥配合施入為主。速效化肥可以很好的滿足棉花生長的養分需求,而有機肥肥效長,釋放速度較慢,可以持續平衡的供給棉花養分。一般情況下,對于地理條件較好,基肥足,長勢旺盛的棉花,可以不施肥或者施入少量氮肥,適量施入磷肥和鉀肥。對于地理條件中等,棉花缺肥嚴重的可以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餅肥50公斤或者廄肥500公斤,尿素4.5公斤或者復合肥10公斤;其次,做好花鈴期的施肥工作。進入花鈴期之后,棉株營養生長向著生殖生長轉變,生殖優勢明顯,棉花現蕾、開花和結鈴同時進行,這個時期是棉花一生中續費量最多時期,如果肥料供給不足會導致棉鈴出現大量脫落現象,這個時期的施肥量站到了總施肥量的一半左右,一般情況下每畝施入復合肥15~20公斤,或者施入尿素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對缺硼的棉田,每畝施入硼肥0.1公斤,或者葉面噴施中0.1~0.2%的硼砂1~2次。在重施花鈴肥的基礎上,在立秋前后,補充適量的頂蓋肥,這樣可以預防棉株出現早衰現象,增加棉株頂部棉鈴的結實率,提高棉鈴重量。一般每畝施入尿素5~7.5公斤,并增施少量鉀肥,花鈴期后期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減弱,并且也不利于施肥,這個時期可以進行葉面施肥,可以使用0.1%的尿素溶液和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

1.2 做好化學調控工作

對于生長比較正常的棉株在棉花初花期噴施縮節胺溶液,每畝使用0.1g,結鈴期每畝使用1.5g縮節胺進行葉面噴施,。打頂后一周內每畝使用縮節胺2g,上述劑量兌水30~4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化學調控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后期無效結果枝和贅芽的出現,促進棉鈴發育,對于生長過于旺盛的棉田應該適當增加用量,對于生長較弱的棉株少用或者盡量不用,天氣干旱時會加重縮節胺的應用效果,因此該種藥物應該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

1.3 做好整枝打杈工作

首先,做好整枝抹芽工作。要及時將主莖上的枝葉抹去,將結鈴枝中的贅芽抹去,確保養分集中供給;其次,打頂。通過打頂可以去除棉株的頂端優勢,控制棉花后期無效結果枝和提高花蕾養分供給。打頂的時間應該根據田間棉花的具體生長情況綜合確定。一般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進行,最晚不能超過立秋;最后,除草排灌。棉花結鈴期處于高溫多雨季節,棉田容易生長出很多雜草,應付該及時將其除去,并做好防水排澇工作。

2 做好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

最近幾年,在星子縣棉田中危害比較嚴重的病蟲害主要有枯萎病、棉紅葉莖枯病、棉紅蜘蛛和棉鈴蟲以及蚜蟲等幾種病蟲害。做好這些病蟲害防治工作,需要在做好農業防治的基礎上,做好化防治。首先,對于棉花枯萎病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防治,發現病株應該拔除帶到田外集中處理,并做好定植穴消毒工作。可以選擇使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克黃枯、枯黃基因素、棉花三清等進行聯合治療,并加營養調節劑如:磷酸二氫鉀、硼鋅肥、天豐素、魚蛋白等,每次噴藥間隔5~7天,連噴2~3遍,能夠控制病情傳播;其次,對于棉花葉莖枯病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甲霜靈、多菌靈等殺菌劑噴施2~3次,防止其他病菌的入侵,緩解病癥。噴藥時可以畝用100克磷酸二氫鉀作葉面肥使用,既可補肥,又可達控病的效果;再次,對于棉紅蜘蛛可用10%苯丁噠螨靈乳油000倍液,或10%苯丁噠螨靈乳油1000倍液+5.7%甲維鹽乳油3000倍液混合后噴霧防治;第四,對于棉鈴蟲可以選擇使用45%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液組合噴殺幼蟲,連用1~2次,間隔7~10天;最后,棉花蚜蟲可以選擇使用70%艾美樂,苗蚜每畝地用藥5克,伏蚜每畝地用藥10克,對水30公斤噴霧,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安慶地區;桂花;病蟲害;防治

安慶地處安徽西南部,北緯29°47′~31°17′,東經115°46′~117°44′,屬亞熱帶沿江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為14.5~16.6℃,年均降水量為1300~1500mm,無霜期為248d。可見,安慶地區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桂花的生長發育,但同時也有利于桂花病蟲害的傳播。

1 病害種類與防治

1.1 桂花葉枯病

桂花葉枯病主要發生在葉尖和葉緣,一般由灰褐色小點發展為大型的紅褐色不規則斑塊,其中病斑的邊緣色深而背面色淺,若多個病斑相互連接,則干枯面積可占全葉的1/3~1/2。在安慶地區,桂花葉枯病一般在7~11月發病,且環境閉塞、遮蔭潮濕或生長衰弱的植株最易發病。在發病初期,噴灑1:2:200的波爾多液;在發病期,噴灑50%的苯來特1000~1500倍液,或50%的多靈菌800~1000倍液,或65%的代森鋅500倍液。

1.2 桂花褐斑病

桂花褐斑病會在葉片上由初期的黃色小斑點發展至近圓形,病斑邊緣為紅褐色,中央為黃褐色至灰褐色,且其有黃色暈圈。褐斑病在后期會在葉片兩面散生出黑色霉狀物。在安慶地區,桂花褐斑病的發病期為7~11月。針對桂花褐斑病,重病區應在苗木出圃時噴灑1:1:100~200的波爾多液進行消毒;在發病初期,整株噴灑1:2:200的波爾多液;在發病期,噴灑50%的多菌靈500~600倍液或70%的可殺得300~500倍液或阿米西達1000~1500倍液。

1.3 桂花炭疽病

桂花炭疽病在初期會在葉面出現橢圓形、半圓形或圓形病斑,顏色由淺褐色到灰白色,并在邊緣出現紅褐色環暈,而病斑在后期會產生大量小黑點。在安慶地區,桂花炭疽病的發病期同樣也在7~11月,且其病原菌在溫度為10~33℃的閉塞、遮蔭和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尤為迅速。在發病初期,噴灑70%的可殺得300~500倍液或25%的炭特靈500倍液或大生500倍液,注意應交替或混合使用不同的殺菌劑。

1.4 南方根結線蟲

南方根結線蟲病的主要癥狀為:根部成瘤及其地上部分矮小并發黃。這一病害的病原物主要經泥土、水流及2歲幼蟲移動傳播。其防治措施為:噴灑二溴乙烷或薰蒸劑溴甲烷等消滅土中線蟲;植物在生長期,噴灑克線磷或殺線威等。另外,還應注意:一是及時修剪枝葉和摘除病葉,并集中焚毀。二是重視養護管理。三是選擇土壤肥沃且排水條件好的地塊栽種桂花等。

2 蟲害種類與防治

2.1 柑桔粉虱

柑桔粉虱主要危害葉背,使其葉片發黃,并造成葉片脫落。在安慶地區,老熟幼蟲(或蛹)會在葉背過冬。成蟲一般在葉背產卵,直至孵化固定在葉背,并分泌出棉絮狀的蠟絲。其防治措施為:噴灑2.5%的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間隔7~10d噴灑10%的撲虱靈1000倍液,連續噴灑3~4次即可。

2.2 吹綿蚧

吹綿蚧主要危害新梢、嫩芽和葉芽,且在嚴重情況下,會引起葉片枯黃脫落或樹梢枯萎。在安慶地區,無卵雌成蟲或若蟲會在葉背過冬。初卵若蟲會爬遷至樹外,并附在葉背主脈側或新梢上,而雄蟲會在臨近土層、枝桿裂縫或雜草中造白繭化蛹。其防治措施為:間隔10d噴灑吡蟲啉1000倍液,連續噴灑2~3次即可。

2.3 紅蠟蚧

紅蠟蚧主要危害葉片和枝桿,引起植株緩生、發黑和樹冠萎縮。在安慶地區,受精雌成蟲會在樹桿上過冬,并依次在3月孕卵、5月中下旬產卵及5月下旬孵卵,而6月為盛期,其中初孵若蟲會爬30min,并固定在枝葉上。針對紅蠟蚧,其防治措施如下:間隔7~10d噴灑20%的稻虱凈1500~2000倍液,連續噴灑2~3次即可。

2.4 扁刺蛾

扁刺蛾主要危害葉片,即其幼蟲會啃食葉肉,而老齡幼蟲會蠶食葉片至僅剩葉柄。在安慶地區,老熟幼蟲會在疏松土層中集中結繭過冬,其卵一般產在葉背及其初孵幼蟲會在卵殼附近停留至脫皮,之后先吃卵殼,再啃食葉肉。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在幼蟲結繭前翻松樹桿附近的土壤,引誘幼蟲集中在這一區域過冬,從而方便集中消滅幼蟲。(2)針對低齡幼蟲噴灑10%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5%的敵殺死5000倍液。

針對上述蟲害,除了按要求噴灑藥劑以外,還應重視桂花的養護管理,比如,及時修剪蟲枝,植株間保持透光、透氣及通風,以控制蟲害。

3 結語

針對安慶地區桂花的病蟲害,首先應收集數據信息,以查明病蟲害的具體類型,然后結合病蟲害的病狀,分別從施藥和養護管理2個方面加以防治,從而最大化地發揮桂花在城市綠化中的功用。另外,桂花病蟲害喜陰、喜潮,則在養護管理中,應設法改善桂花的生長環境。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 棉花 病害 蟲害 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74-01

十六團轄區耕地10.5萬畝,部分棉田枯萎病、黃萎病發生較重,近幾年,棉蚜、棉葉螨和棉鈴蟲為我團棉田主要蟲害,2015年我十六團種植棉田10.5萬畝,通過早耕早播,化調防控,水肥運作,精細管理,綜合防治,適時采收,收獲籽棉3700萬公斤,現就對我團棉田病蟲害綜合防治做初步探討。

1 棉田病害

1.1 枯萎病

枯萎病又稱半邊黃和萎蔫病,表現為葉片皺縮、增厚,葉色深綠,節間縮短,植株矮化,有時與其它癥狀同時出現。枯萎病菌主要在種子、病殘體或土壤及糞肥中越冬,土溫達到20攝氏度,染病棉株開始表現癥狀,25~30攝氏度,進入發病高峰,30攝氏度以上病情受抑制。

1.2 黃萎病

黃萎病一般在4~6片真葉期開始發病,植株下部葉片上的葉緣和葉脈間出現淺黃色斑塊,后逐漸擴展,葉色失綠變淺,主脈及其四周仍保持綠色,病葉出現掌狀斑駁,葉邊向下卷曲,當夏季暴雨來臨后,棉株會突然萎垂,葉片大量脫落。

1.3 病害防治

1.3.1 選用優質抗病品種,做好精細選種工作。

1.3.2 用種衣劑對棉種消毒殺菌。

1.3.3 適期早播種、早管理,促壯苗早發,達到“早、全、齊、勻、壯”的模式,增強棉株抗病性。

1.3.4 中耕松土,促進棉苗根系發育,使其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

1.3.5 注重科學施肥,增施鉀肥和微量元素,培育壯苗抵御病害侵染。

1.3.6 物防治,藥物防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噴藥的方式(田間噴霧施用),另一種是藥劑灌根的方式(順水滴入藥物),藥物防治選用殺菌類農藥,只能防止病害的蔓延,目前市面上還沒有有效的治理枯、黃萎病農藥。我團棉花枯、黃萎病主要在7月初、滴三水后發生,病害初期,及時移除棉田病株個體銷毀,跟蹤調查,發現枯、黃萎病蔓延現象時,及時藥物防治,根據病害遇水易爆發的特點,控制滴水量、防止枯、黃萎病的蔓延。

2 棉花蟲害

2.1 蚜蟲

蚜蟲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蟲之一,蚜蟲以刺吸口器刺入棉葉背面或嫩頭,吸食汁液,受蚜蟲侵害的棉花幼苗,葉片枯黃脫落,表面有蚜蟲排泄的蜜露,還容易誘發霉菌滋生。蚜蟲最適合的溫度為25℃,最適合的濕度為55%~85%,多雨氣候不利于蚜蟲發生,大雨對蚜蟲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時晴時雨、陰天、細雨對其發生有利。棉蚜危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鈴期,幼苗期危害的棉蚜稱苗蚜,一般危害推遲棉苗發育,造成晚熟減產,嚴重為害時使棉苗不能繼續發育甚至死亡;蕾鈴期為害的棉蚜稱為伏蚜,使蕾鈴脫落,有的造成落葉而減產;棉花吐絮期有時還有棉蚜為害稱秋蚜,污染棉絮,降低棉花品質。

2.2 棉葉螨

棉葉螨又名紅蜘蛛,在棉葉背面刺吸汁液,棉葉受害初期葉正面出現黃白色斑點,3~5天以后斑點面積擴大,斑點加密,葉片開始出現紅褐色斑塊。隨著危害加重,棉葉卷曲,最后脫落,受害嚴重的,棉株矮小,葉片稀少甚至光桿,棉鈴明顯減少,發育不良,棉株枯死。棉葉螨的發生蔓延和繁殖速度與溫、濕度有明顯的正相關。葉螨是高溫活動型,高溫干燥對其發生有利。在15℃~30℃的條件下,蟲態的發育期隨溫度的升高發育速度快。當氣溫升高到30℃以上時,產卵量就下降,升高到34℃時就停止產卵。當氣溫在23.0℃~27.5℃時,對棉葉螨生長、繁殖最有利。5月中下旬至6月初,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繁殖速度隨之加快,并集中開始危害棉花,棉葉上很快出現紅斑,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繁殖和傳播蔓延速度最快,于是6月中旬至7月初便出現第1個危害高峰期,7月中下旬會出現第2個高峰期。這2個時期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到8月下旬會使棉田呈現一片紅,對棉花生產造成嚴重損失。

2.3 棉鈴蟲

棉鈴蟲又叫鉆心蟲和棉桃蟲。由于棉鈴蟲食性雜、繁殖快、危害重、防治難,是棉花重大毀滅性害蟲之一。棉鈴蟲幼蟲對棉花的危害最大,為害棉花時,幼蟲食害嫩葉成缺刻或孔洞;為害棉蕾后苞葉張開變黃,蕾的下部有蛀孔,直徑約5mm,不圓整,蕾內無糞便,蕾外有粒狀糞便,蕾苞葉張開變成黃褐色,2-3天后即脫落。青鈴受害時,鈴的基部有蛀孔,孔徑粗大,近圓形,糞便堆積在蛀孔之外,赤褐色,鈴內被食去一室或多室的棉籽和纖維,未吃的纖維和種子呈水漬狀,成爛鈴。1只幼蟲常為害十多個蕾鈴,嚴重的蕾鈴脫落一半以上。

2.4 蟲害防治

2.4.1 蚜蟲防治,利用天敵:棉田插種高粱,招引天敵,可以很好的控制伏蚜,保護利用天敵最重要是不要隨便用藥,瓢蚜比在1:150以下就不要用藥;藥劑防治:苗蚜百株3葉蚜量2500頭或以出現卷葉株為防治指標,伏蚜平均單株上、中、下3葉蚜量200頭作為防治指標。棉蚜發生達到防治指標時正處于點片為害階段,應進行局部針對性噴霧,避免大面積用藥。可用啶蟲脒、吡蟲啉等低毒高效殺蟲劑。

2.4.2 棉葉螨在干旱、高溫的生態環境中發生頻繁,其為害從6月中旬延續到8月下旬,具有點片發生、爆發快,為害大的特點。食螨瓢蟲、捕食螨、草蛉、蜘蛛等天敵對棉葉螨的前期控制作用有限,因此對棉葉螨主要是用化學防治:(1)堅持冬翻冬灌,冬春季節消滅田邊雜草,惡化害蟲越冬環境條件、降低害蟲越冬蟲口基數,減少危害。(2)堅持點片發生即點片防治的原則,用農藥噴灑棉葉背面及用農藥涂莖、點頂心等方法小面積挑治,減少大面積施藥殺傷天敵的機率。(3)不同類型農藥交替使用,不準隨意加大施藥濃度,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所用農藥主要是殺螨劑,菊酯類農藥易刺激棉葉螨增加產卵量,要慎用。一般棉田經4~5次點片挑治即可控制棉葉螨的為害,要避免大量施藥造成惡性循環。

2.4.3 棉蟲,棉花主要受二、三代棉鈴蟲的為害,棉鈴蟲發生時有世代重疊現象,對此制定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1)冬翻冬灌,輪作倒茬,消埂滅蛹,減少越冬蟲基數。(2)利用一代棉鈴蟲主要在玉米等作物上寄生產卵的特性,在棉田邊種植玉米誘集帶,集中捕捉和施藥。(3)加強田管力度,在棉花打頂、整枝時將嫩枝帶出棉田處理,控制棉鈴蟲卵量和幼蟲數量。(4)棉鈴蟲較少采用化學防治,棉鈴蟲無抗藥性,因此嚴禁擅自增加施藥次數和增大施藥濃度,所用農藥主要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3 綜合防治

棉花生育期比較長,且具有無限生長的習性。在棉花一生漫長的生育過程中,常會遭受到多種病蟲害的為害。在當前的生產條件下,一般年份棉花因遭受病蟲為害可造成經濟損失5%~15%,如果不進行防治,則可造成30%~50%的損失,少數病蟲在特殊年份可造成棉花,80%以上的經濟損失。自從農藥使用以來,農藥在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病蟲害的為害,增加了農作物產量。但由于農藥長期大量使用,極大地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了環境污染,造成了病蟲害的再猖獗,增加了防治的困難因此,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對病蟲害發生嚴重、農藥使用量大的棉花病蟲害的防治,必須走綜合治理的道路。

3.1 種子選擇與處理,選擇抗病抗蟲性品種,選種曬種,攪拌種衣劑;

3.2 適期早播種、早管理,促壯苗早發,達到“早、全、齊、勻、壯”的模式,增強棉株抗病性;

3.3 中耕松土,促進棉苗根系發育,使其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

3.4 加強管理,時時調查,早發現,早治理,區域性點片防治;

3.5 安全、有效、合理用藥,所用藥劑和方法不僅要做到對人畜安全,同時對天敵和環境也要比較安全,嚴禁使用那些。

4 小結

在棉花蟲害的綜合防治上,一般根據棉花的生育特點和害蟲的發生為害特點,在棉花生育前期(以7月下旬進入伏旱時為分界線),制定以保護利用天敵,充分發揮棉花的補償作用為主的防治策略,而在棉花花鈴期則以化學農藥防治保棉桃為主。

參考文獻

[1]陳杰林.蟲害綜合治理[M].農業出版社.1993.

[2]劉毓湘.當代世界棉業[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篇10

關鍵詞:特性;栽植;防治

郁金香屬百合科、郁金香屬。原產地在亞洲中部、地中海沿岸,又名草麝香、牡丹百合、洋荷花等。

1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25~40cm,地下鱗莖呈扁圓錐形,莖、葉光滑具有白粉,具有褐色皮膜。葉3~5片,花單生莖頂,花冠杯狀或盤狀、蒴果、種子扁平,自然花期3~5月,果熟期4~6月。

2 生態特性

郁金香性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干燥的氣候,忌酷暑、濕澇。適宜富含腐殖質、疏松、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質壤土,最忌黏重、低濕的沖積土、堿土和連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內生長的特性。生長開花適宜溫度15~20℃,鱗莖夏季貯藏適宜溫度20~25℃,冬季能耐低溫。

郁金香以分球繁殖為主(以西安為例),栽種地點宜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又干燥的地方。深耕地后施入混合基肥(腐葉土、餅肥及骨粉),上墊一層土,然后再栽種。覆土深度一般為種球高度的2倍,株行距一般為9~10cm,但因品種的不同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種植前需對種球進行消毒,采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溶液浸泡種球15~20分鐘,撈出晾干后再進行種植。栽后澆1次透水,入冬前再澆1次透水,保持土壤濕潤。展葉前和現蕾初期各施1次0.2%的尿素液。花謝后,除預留種子母株外,其余的需及時剪除花莖,以便養分集中供給新鱗莖發育,此時,澆水次數要逐漸減少,以利于新鱗莖膨大和質地充實。

3 郁金香種植管理要點

3.1 澆水

郁金香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環境,當植株現蕾后,可適當加大澆水,以促使花葶抽生,這樣能使植株的觀賞價值更高,但要防止土壤積水。在郁金香的整個花期管理過程中,應該掌握氣溫低少澆水,氣溫高多澆水的原則。

3.2 施肥

由于在郁金香的球根中有較多貯藏物質,它們對保證植株在缺少肥料的情況下正常開花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施肥對于植株開花早晚來說影響較小。在郁金香的花期控制中,通常可在其長出2~3枚葉片時,花葶抽生后追施富含磷、鉀稀薄液體磷酸二氫鉀、硝酸鈣等1~2次,因郁金香對鉀、鈣較為敏感,適當施用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等,可提高花莖的硬度,這樣基本保證郁金香正常開花。

3.3 光照

郁金香性喜強光,且光照是它開花的重要限制因子,在栽培過程中應該保證植株每天接受不少于8小時的直射日光。這樣有助于郁金香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不僅保證植株生長良好,也能保證花多且正常開放。

3.4 花期管理

郁金香的花朵開放后,不要使栽培土壤過潮或過干,應該停止施肥,保持環境明亮,但是,避免過強的日光直射。忌高溫,郁金香在陰涼的條件下不僅花色艷,而且花期長,最好將環境溫度控制在8~12℃。因為郁金香喜涼爽,氣溫過高花朵容易衰敗。

3.5 郁金香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3.5.1 郁金香疫病。又叫枯萎病,主要危害葉片、花、球莖,是郁金香栽培中最常見,危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①癥狀:葉、花受害部分產生黑色斑點,花梗受害后易腐爛,幼苗期受害時植株生長彎曲,最后枯萎死亡。球莖受害時,整株郁金香矮化并變淡黃色,花枯萎,莖基和鱗莖外部腐爛,并產生許多深褐色的菌核。②防治:栽種前對種球進行嚴格篩選,去除已經受到侵害的種球,對健康種球進行消毒、洗凈、晾干后再進行種植栽培,發病時噴灑殺菌藥物進行防治。

3.5.2 郁金香基腐病。主要危害種球。①癥狀:葉片發黃、萎蔫,嚴重時枯萎死亡。受害鱗莖根系很少,基部腐爛,貯藏期間受侵害的鱗莖呈濁白色,基部腐爛處變硬皺縮,有時呈輪級狀。②防治:選用健壯的種球,種植前進行嚴格的篩選消毒工作,對種植土進行充分的消毒處理。

郁金香的主要蟲害有蠐螬、蚜蟲、銹螨等工作。由于郁金香的花期周期較短,因此,選用健康種球,對種植土壤進行嚴格的消毒,可以有效地防止蟲害的發生。若發生蟲害可以采取藥物和物理2種方法進行有效防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