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蟲害控制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09 04:18:00
導語:森林病蟲害控制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森林病蟲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近年來,全國各地森林病蟲害時有發生,危害極為嚴重:一是危險性森林病蟲害擴散蔓延迅速,對我國森林資源和自然景觀構成巨大威脅。二是常發性森林病蟲如松毛蟲、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黃斑星天牛等害蟲發生面積居高不下,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三是偶發性森林病蟲害大面積暴發。做好森林病蟲害的監測工作是決定我國森林群體健康成長的有利保障。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監測控制措施
森林病蟲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由于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局限性,過去人們在控制森林病蟲災害的過程中,總存在著被動抗災的思想意識,往往在森林病蟲害暴發成災后,再籌集巨額資金救災。《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中提出了"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綜合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與森林病蟲害發生發展相關的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內容還是落實在"預防"上,怎樣預防災害?除了營造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從森防理論角度來看,是要在森林病蟲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災形成。要達到預防災害的目的,認真做好森林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是關鍵,只有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動態,才能適時做出正確的防治決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達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一、森林病蟲害的監測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時、準確地監測和預報,必須把握時間、空間和人三大要素。
1、時間要素
把握好監測預報的時間有兩個層面的作用。一是直接影響測報的準確性。按照森林病蟲的生長發育規律,要在一定的時間區域和適宜的自然條件下,才表現出可視癥狀或前兆特征。如黃脊竹蝗產卵地調查,可行的時間區間在9月至次年5月,而在每年的10月左右于竹林中查找竹下盤枝條受害嚴重、地上可見到竹蝗尸骸(如頭殼、前胸背板、足后腿節等)的地段進行調查,則可以大大提高調查的準確性和效率。過早這些特征尚未出現或不顯著,而過晚這些特征又可能自然消失,使之難以分辨。二是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有很強的時效性,尤其是暴發性害蟲,如松毛蟲、竹縷舟蛾等,如果不能根據準確的調查和在當地的發生規律及時發出預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造成大面積的災害。因此,掌握病蟲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在當地的發生發展規律,適時進行病蟲情調查是做好測報的關鍵。
2、空間要素
從空間上來說病蟲的發生與自然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在森林害蟲防治中有一個"蟲源地"的概念,即每一個發生周期或大多數發生周期都起源于數個相對穩定的小面積地域,這些地域上害蟲種群的動態往往是監測預測的重要依據,是預報的敏感地帶。根據長期積累的調查資料和觀測經驗,找準"蟲源地",設立固定調查樣地,定期觀測調查,既能為掌握害蟲在當地的發生規律積累有用的資料,又能提高測報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事半而功倍。現在有人從地理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的角度來研究害蟲種群的發生發展規律,希望找出害蟲種群變動與地理景觀之間的關系。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提高選擇觀測調查點的科學性和機動性。
3、人的要素
首先,社會對監測預報工作在預防森林病蟲災害中的重要作用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投入足夠的資金,采取嚴格的組織管理措施,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個方面。
其次,對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者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專職測報員既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在昆蟲學、植物病理學、生態學、調查統計學等方面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又要具備良好的跨學科綜合能力,氣象學、系統控制論、仿真動力學、網絡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綜合運用是森林病蟲監測預報做到"耳聰目明"的基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為提高測報技術水平帶來了便利,要有跟蹤新技術發展并能將之應用于工作中的能力;還要有豐富的經驗積累,這是發揮創造力的平臺。既有高度的事業責任感,又有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
第三,林農觀測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動態占有很大的時間和空間優勢。讓林農掌握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基本知識,建立林農報告森林病蟲情獎勵制度,充分發揮林農的積極性,就能形成一張巨大的、嚴密的、高效的實時監測網。目前,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對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對預防災害的貢獻率的認識還未達到應有程度。要轉變"災來救災"的意識,將防御災害工作的重點轉移到"預防為主"的軌道上來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二、森林病蟲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個世紀來,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化學防治以產生目標生物的抗藥性、誤殺天敵生物以及污染環境等問題備受批評。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點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不過仍有許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敵生物種群持續存在的生態學動態證據,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慮更多的是食物鏈而不是食物網絡的關系等等,在森林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也沒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預的森林生態系統中,建立了對森林病蟲害控制持續有效的天敵生物種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維艱,加上相關學科發展的推動,抗病抗蟲選種、育種的研究形成了熱點。特別是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進步,DNA(基因)重組技術突破了遠緣雜交不親和性的困難,為抗性育種開辟了新的途徑。
對于現有的、具有一定生態系統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調控病蟲災害的能力,運用對環境和其它有益物種的生存和發展影響較小的各種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態和經濟效益可接受(或允許)的低密度,并在時空上達到持續控制的效果。對于現有的、不具有生態系統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為主的技術措施,培育適應立地生態環境的抗性樹種,逐漸取代現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喪失的樹種。對于將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態控制的策略,從造林開始就將病蟲災害的自我控制作為和高質高產同等重要的目標,以期得到自組織的人工林生態系統,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態和經濟效益可接受(或允許)的低密度,并在時空上達到持續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樹木病蟲災害的生態控制技術和遺傳(基因)控制技術是實現我國森林保護策略轉移和扭轉被動局面的關鍵技術。
生態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統生態學。一個生態系統內,物種之間協同進化,不同種的有機體或亞系統協調共生、互惠互利,和諧高效利用系統的能量,系統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領著一切可利用的生態位、攝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從而形成最佳的物流與能流狀態,使整個系統表現出高效和諧的持續發展。在這種協同進化過程中,物種常表現出抗逆性和變異性,這些抗逆性和變異性的基礎來源于物種基因的調控表達和變異。因此,自然森林生態系統中各種組分形成的各級結構具有自我協調、自我組織、自我維持的穩定機制,這種機制構造了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從而起到對病蟲災害的可持續控制。
遺傳控制得以實施的基礎是以基因工程為主導的現代育種技術。從林木或其它動植物體內定位到抗病、抗蟲基因,并將其克隆、轉入到林木體內,表達出對特定或大多數病蟲害的持續高抗性。目前,涉及遺傳轉化的樹種已達9科19屬近30種。一些重要的樹種如楊樹、歐洲落葉松等已獲得了轉基因植株。在報導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種類最為豐富,包括了抗蟲基因、抗病基因、抗鹽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劑基因。
對于客觀上具有或可能出現一定演替過程、形成一定自組織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調控病蟲災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態系統,其病蟲災害生態控制的研究趨勢是:從喬、灌、草及農作物多植物種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統內的生物多樣性,改造現有林和營造混交林,為系統的演替過程構建初始可啟動狀態,使其伴隨演替過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實現自組織性,從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補償功能和自我調控病蟲災害功能。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編.森林病蟲害防治知識問答[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47-49.
[2]潘宏陽,吳堅."九五"期間重大森林病蟲害發生動態及原因分析[J].中國森林病蟲,2001,20(4):24-26.
- 上一篇:龍蝦養殖技術研究論文
- 下一篇:吊瓜田露地栽培靈芝技術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森林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