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思想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9 08:36: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學思想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語文思想教學論文
呂叔湘先生不僅在語言研究領域著述等身,是我國語言學界造詣殊深、享有盛譽的語言學家;而且他長期關注語文教學,對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理論有著鞭辟近里的研究和獨具只眼的見解,是一位備受人們尊敬的語文教育家。他在中小學語文教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涉及各個方面,性質也多種多樣。他的有關言論,既包括對語文教學的總體認識,又包括對文言文教學、作文教學及閱讀教學的具體意見;既有對語文教學的性質、任務及原則的精要闡釋,也有對語文教學的過程、步驟及方法的透辟說明。通覽呂叔湘先生關于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論著,不難發現,他在對我國傳統語文教學思想的研究中,開創性地形成了系統的語文教學思想體系。這種教學思想體系,對于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學及語文教學改革,有著廣泛的指導意義。
本文擬著重就呂叔湘先生新時期的語文教學思想,談一點兒粗淺的認識。
十年動亂,教育戰線同其他戰線一樣遭受了嚴重而巨大的破壞,語文教學也是備受摧殘。因此,“”結束以后,語文教學質量亟待提高,語文教學界就此展開了熱烈的探討,首先尖銳的指出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是呂叔湘先生。
呂先生于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一文。文中說:“中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是個老問題,也是當前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很差,中學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對于少、慢、差、費的嚴重程度,恐怕還認識不足。中小學語文課所用教學時間在各門課程中歷來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規定,十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這個問題是不是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是不是應該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67頁—68頁。本文引注的頁碼,系《呂叔湘論語文教學》一書的頁碼,下同)
呂叔湘先生的這篇文章切中了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要害——“少、慢、差、費”,提出了改革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它既是對“四人邦”破壞語文教學的鞭撻,也是對新時期語文教學改革的期待與呼喚!這篇文章的發表,曾被當時的語文教學界稱譽為震人心魄的“一聲驚雷”,在整個中小學語文教學界引起了極為廣泛的反響。發表此文后不久,1978年4月22日呂先生在江蘇師范學院講《中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時說:“現在中小學語文教學時間較多,效果并不很理想。這個當中是存在著問題的。究竟是什么問題?這個問題又包括一些什么樣的問題?肯定不止一個問題。”(70頁)認真研讀呂叔湘先生有關語文教學的論文論著,我們體會到,在呂先生看來,中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重“文字”輕“語言”
語文思想教學論文
葉老在《國文教學的兩個基本觀點》一文中指出:“國文教學自有它獨當其任的任,那就是閱讀與寫作的訓練。學生眼前要閱讀,要寫作,至于將來,一輩子要閱讀,要寫作。……第一,必須講求方法。第二,必須使種種方法成為學生終身以之的習慣。”解放后,他在講到語文教學時又進一步指出:“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因此,一邊教,一邊要逐漸為‘不需要教’打基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葉老的這一教學思想是合乎教學規律的。它要求我們必須把以自學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為核心的現代語文能力作為語文教學改革的中心任務。綜上所述,我認為:“教是為了不教”正是葉老語文教學思想的基本點,它充分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重在培養“能力”這一原則。要實現“教是為了不教”,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強預習訓練,提高預習效果吐圣陶先生在語文教學方法論中指出:“要強調預習,預習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驟。”就是說,“預習”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首要環節。是通過學生“勞力與心力并進,手與腦并用”(徐特立語),以求了解課文,養成讀書習慣,訓練讀書能力的好方法。朱熹所謂“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正是這個道理。我在講課前總是要求學生先閱讀課文并注意思考。當出現疑難時,就要他們動腦筋、查字典或請教于人。所有這些,都要靠學生親自動手、動口、動腦才能做到的。唯如此,方能鼓勵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效果,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二、廢除逐句講解法,采用討論教學法葉老在談及關于語文教學的具體方法時,曾明確地指出:“我認為改進教學方法,必須廢除逐句講解的方法,這是私塾時代的遺產。”即,教材是例子,通過指導學生精讀教材,養成獨立閱讀、寫作的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用。葉老從教學實踐中總結了“逐句講解”的危害性:首先,這千篇一律的方法很難突出重點,很難有針對性;這是一種刻板、教條而又無的放矢的方法。其次,這種方法很難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而養成填鴨吃食、照本宣科的陋習。再次,它造成了學生對課文的厭倦,形同嚼蠟。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所謂學習興趣,就是學生有選擇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進行學習的心理傾向。而學生對“逐句講解”的厭倦,是產生不了這種心理傾向的,當然也就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的與效果。教學不僅是為了給學生講授知識,更重要地是教給學生自己掌握知識的方法。這種探求知識的方法一旦掌握在學生手中,便如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將使學生“終生受用”。
十多年來,我曾嘗試葉老“在學生是報告討論”,在“教師是指導訂正”的課堂討論方式,其效果如下:
提高思想概論課程教學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思想課程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在高校開設思想概論課程是理治理論課程教學的一項重大改革。適應這項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師應在提高認識、轉換角色,學習原著、提高理論水平,改進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
按教育部關于“兩課”教改的精神,我校于1999年秋季開設思想概論課程。為使其很好地與原中國革命史課程銜接,我們在教學內容及教師角色轉換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深刻認識教改的必要性,自覺、主動地適應角色轉換
課程由中國革命史改為思想概論,既有教材、教學體系的不適應,又有教師角色轉換上的不適應。為克服這些不適應,只有對教育部這一改革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認識,才能自覺地、主動地實現角色的轉換,由不適應到適應。
(一)開設思想概論課程是對中國革命史教學內容的根本性變革
數學思想教學分析論文
中學數學教學過程,實質上是運用各種教學理論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涉及數學思想的問中學數學教學過程,實質上是運用各種教學理論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涉及數學思想的問題。因為數學思想是人類思想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數學的精髓,它對數學教育具有決定性的指導意義。本文對這個概念的意義及在教學中的作用作一探討。希望能再引起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一、對中學數學思想的基本認識
“數學思想”作為數學課程論的一個重要概念,我們完全有必要對它的內涵與外延形成較為明確的認識。關于這個概念的內涵,我們認為:數學思想是人們對數學科學研究的本質及規律的理性認識。這種認識的主體是人類歷史上過去、現在以及將來有名與無名的數學家;而認識的客體,則包括數學科學的對象及其特性,研究途徑與方法的特點,研究成就的精神文化價值及對物質世界的實際作用,內部各種成果或結論之間的互相關聯和相互支持的關系等。可見,這些思想是歷代與當代數學家研究成果的結晶,它們蘊涵于數學材料之中,有著豐富的內容。
通常認為數學思想包括方程思想、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和公理化思想等。這些都是對數學活動經驗通過概括而獲得的認識成果。既然是認識就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看法。實際上也確實如此,例如,有人認為中學數學教材可以用集合思想作主線來編寫,有人認為以函數思想貫穿中學數學內容更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效果,還有人認為中學數學內容應運用數學結構思想來處理等等。盡管看法各異,但筆者認為,只要是在充分分析、歸納概括數學材料的基礎上來論述數學思想,那么所得的結論總是可能做到并行不悖、互為補充的,總是能在中學數學教材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的。
關于這個概念的外延,從量的方面講有宏觀、中觀和微觀之分。
屬于宏觀的,有數學觀(數學的起源與發展、數學的本能和特征、數學與現實世界的關系),數學在科學中的文化地位,數學方法的認識論、方法論價值等;屬于中觀的,有關于數學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流的原因與結果,各個分支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內容上的對立與統一的相克相生的關系等;屬于微觀結構的,則包含著對各個分支及各種體系結構中特定內容和方法的認識,包括對所創立的新概念、新模型、新方法和新理論的認識。
思想概論教學質量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思想課程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在高校開設思想概論課程是理治理論課程教學的一項重大改革。適應這項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師應在提高認識、轉換角色,學習原著、提高理論水平,改進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
按教育部關于“兩課”教改的精神,我校于1999年秋季開設思想概論課程。為使其很好地與原中國革命史課程銜接,我們在教學內容及教師角色轉換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深刻認識教改的必要性,自覺、主動地適應角色轉換
課程由中國革命史改為思想概論,既有教材、教學體系的不適應,又有教師角色轉換上的不適應。為克服這些不適應,只有對教育部這一改革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認識,才能自覺地、主動地實現角色的轉換,由不適應到適應。
(一)開設思想概論課程是對中國革命史教學內容的根本性變革
思想課教學論文
思想品德課中有一類“辨析型”課文,即通過討論、辨析來說明道理。一般是只擺出材料,提出問題,結論由學生自己討論得出。這多是針對學生容易出現誤解或模糊認識的某些問題,選擇特定材料,讓學生在討論、辨析中自己教育自己,澄清模糊認識,消除誤解。這樣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一類“辨析型”課文,雖然數量很少,但在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我教育,體現德育的針對性方面有十重要的意義,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由于“辨析型”課文內容和形式的特殊性,教學起來頗難把握,因此有必要對“辨析型”課文教學結構作一些探討。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個三步教學結構,即將“辨析型”課文的課堂教學分解為“感知課文----辨析明理----鞏固認識”三個步驟來進行,每一步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方法,現簡要介紹如下。
一、感知課文
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明確課文所提出的問題,即解決一節課的材料和問題“是什么”的問題,為學生下一步的辨析明理打好基矗常用的感知課文的方法有:
1、指導閱讀法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直接感知課文材料,教師只作必要的提示和指導。這種方法適用于高年級中比較淺顯的課文。如教第9冊第9課《真正的好朋友》,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只提示學生注意:(1)從哪兒可以看出王宇和丁杰是好朋友?(2)丁杰為什么為王宇的事發愁呢?引導學生充分感知課文內容。
語文教學思想論文
早在明治時期日本學校教育確立的初期便產生、發展,并在戰后再次復興的“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是扎根于日本教育的土壤中的、“原產”的教育理論。這一教育理論和方法超越了教育理論中對“舶來品”的全盤接受和模仿的膚淺,以大量的教師的教學實踐為基礎,形成了既是現實的,又是具有教育思想深度的作文教學法,并將其理論擴展到社會科等其它學科,成為學科教學及生活指導中的基本方法之一。
所謂“生活作文”就是“通過以生活世界為對象的寫作(文章表達活動),在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通過以作品的內容為中心的討論,使學生形成主體性的人格。
從上述定義上看,“生活作文”的目標在于將學生培養為語言活動的主體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主體。
本文闡述“生活作文”的各個時期的創導者的主要思想、主張,并在此基礎上就我國作文教學改造的問題作一思考。
一、蘆田惠之助的“隨意選題”說
處于大正自由教育時期的蘆田惠之助對明治維新以來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十分不滿,他認為明治維新以來一味模仿,而無內省之余。初等教育亦是如此,全無深思教育之結果之暇。教育之目的、方針只重舶來之論說,而不考慮眼前的兒童如何。蘆田是以回歸東洋的傳統思想(佛教)來尋求克服這種自我喪失之危機的方法的。以傳統的思想方法,從內部精神來尋求人的形成的邏輯。蘆田從坐禪中悟得自身以往只讀他人之書、聽他人之言,而未及從自身體驗中把握確實之物的境界,悟得人之個性的發揮是人之生命的根本。蘆田的此種以傳統的方法獲得近代的意識(自我確立)的形態是日本特有的東洋化的方式。
秘書教學思想論文
摘要:建構主義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近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其提供了一個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由于秘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筆者認為,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大膽借鑒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以期達到錄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建構主義情境創設協作學習會話商討意義建構
秘書學是研究秘書工作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它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秘書學的宗旨就是通過揭示規律達到應用的目的。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間的商務交往日益增多,新情況、新問題大量涌現,這些變化不僅給我國的秘書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高校從事秘書學教學的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才能培養出既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又有著過硬實務能力的秘書人才是目前困惑許多老師的一個難題。很明顯,過去“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板書和各種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己不再適應當今秘書學的教學,更滿足不了教學目標的需要。經過長期實踐和探索,筆者認為,若想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秘書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大力借鑒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具有很多優勢,具體表現在:
一、強調情境的創設
所謂情境創設是指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盡可能真實的情境。建構主義認為,創設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可激發學習者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習者利用自己原有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的新知識,從而賦于新知識以某種意義。而在傳統的教學設計中,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教師直接利用教材向學生灌輸新知識,沒有情境創設這一環節,不能為學習者提供實際情境所具有的生動性和豐富性,當然就激發不了學習者的聯想,也很難獲得長時間記憶的效果。
二、提倡學習者之間的協作
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論文
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關系列國家命運的大事。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對高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和重要渠道。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進一步推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根據當前高中學生思想狀況及其形成原因,我們提出以下加強高中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1.按照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改革。
按照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設置,高中思想政治課對學生比較集中地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教育。現行課程的設置,對于幫助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地分析和觀察社會的經濟現象、政治現象,逐步確立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奮斗的政治方向,無疑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調查顯示,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設置在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上,發揮的作用是比較明顯的,是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方面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在高中階段,法律意識教育內容在思想政治課中雖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對比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質教育的任務,幾乎完全讓給其它德育渠道。
因此,在高中階段,學校的道德、法律行為規范教育和心理品質養成教育,缺乏應有的理論支撐,難以在初中教育基礎上適應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進一步加以提高。實踐證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與道德教育、法律意識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教育解決的是政治立嘗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問題;思想教育是從認識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角度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道德教育是在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人生價值觀的指引下,解決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問題;法律意識教育則是在正確的政治方向指引下,在增強民主法制觀念基礎上解決依法行使公民權利,依法履行公民義務,依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問題;而學生的心理狀況與他們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也存在著很高的關聯度,學生的許多心理品質既是價值觀念、道德內化的結果,也是它們的表現形態。因此,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心理教育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應當按照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要求,把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相結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識教育、心理品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2.以加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常識教育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材改革。
調查表明,90年代的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與改革開放相適應的現代意識,他們思想活躍,勇于探索,樂意學習、掌握和接納新思想、新理論。與此同時,他們的價值觀趨向務實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高中學生的頭腦,把他們的思想統一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思想上來,這是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改革,特別是教材改革面臨的重大課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作為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中心內容。這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和根本措施。”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文
一、知行轉化過程中客體的個性心理特征
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對知識進行認知,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活動轉化為理性的行為過程(即通常所說的知行轉化),就必然要求政治課教師對學生個性心理變化的特點作一個比較細致的了解。青少年學生正處在從童年走向獨立的人生道路的轉折期,這一關鍵時期可塑性強,他們的身心都在對知識理解掌握、運用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并逐步形成其完整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性格。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辯證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發展,并且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如何利用這一時期中學生個性心理的變化特征,抓好中學生的知行轉化,培養其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樹立遠大的理想,直接影響政治課教學的效果。
二、知行轉化過程中的相關要素及其聯系
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從知到行的轉化是一個變化發展過程,包含知、情、信、意、行等要素。知,就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知識和社會主義的法律規范、道德規范的認識。這是一個從不知到知、從少知到多知、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情就是指學生根據一定的思想政治觀點和道德標準去進行價值評判,評判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時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即人們在是非、真偽、善惡面前所具有的情緒體驗。信即信念,指學生在認知了某種理論并對其產生強烈的情感后,對這種理論的真理性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確信不移的態度。意指意志,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一種精神力量;對人的感情和行為起著調節的作用,具有堅持不懈的特點。行就是指人們的行為習慣,它是在一定的政治觀點、道德信念和思想情感的指導和支配下取得的。這是衡量一個人思想品德好壞和政治覺悟高低的重要標志。
在從知到行的轉化過程中,知是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知識、社會主義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是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道德觀的認識基礎。沒有這一認識基礎,情感、信念、意志、行動就失去了根基。行則是轉化的歸宿,是教育的終極目的。只有學生自覺地將他所獲得的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付諸行動,并表現出一種穩定的傾向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時,思想政治課教學才算真正取得成功。而在知行轉化的過程中,情、信、意又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感情是伴隨著學生對思想政治問題和品德問題的認識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對學生的行為起著巨大的調節作用。當學生對某種思想政治傾向或道德傾向產生了共鳴,有了強烈的憎或愛時,就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推動他們對事物采取追求和唾棄、贊成或反對、適應或改造的行為。作為一種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支配自己的行為并鍥而不舍的心理活動,意志在知行統一過程中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中介環節。學生只有意志堅毅,才可能克服困難和障礙,堅持履行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使從知到行的轉化最終完成。如果缺少這一些中介環節,從知到行的轉化就會中斷。由此可見,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必須緊扣知行轉化的各個環節,了解諸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充分把握其有特殊情況下的相互促進和相互轉化的作用,使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由此體現其內容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三、中學生知行轉化過程中諸要素的培養
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對中學生進行知行轉化諸要素的培養方法具有多樣性,隨著教學實踐的發展,它會不斷地充實,這其中有一些規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