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護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01:53: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術后護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胃癌為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發病率較高,由于炎性介質如腫瘤壞死因子的釋放、疲勞、低氧等使能量失衡,進一步影響患者的食物攝入。據專家統計,40%胃癌患者死于術后營養不良而并非本身治療因素,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1],因此做好胃癌患者術后的情志及飲食護理極為重要。2006-01—2007-12,本院外科收治胃癌患者83例,其中行胃癌根治術64例,術后通過加強營養、情志護理及營養藥膳改善機體營養狀況,促進患者順利康復,現報告如下。
1護理措施
1.1情志護理
胃癌術后病病程長,預后差,患者身心受到雙重折磨,容易產生憂慮、緊張、悲觀、恐懼、失望的心理,此時我們應主動關心患者,針對治療方式展開形式多樣的健康知識宣傳,讓患者了解“憂思傷脾”、“恐則傷腎”的道理,向患者解釋五臟六腑相輔相成的原理。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不升,則胃不降,而出現納呆;肝主疏泄,喜條達,肝失疏泄則脾失健運,同樣會出現納呆,運用中醫理論知識指導情志護理,盡快康復。
1.2術后營養護理
我們把術后營養護理分為3個階段。①術后3日內為第1階段。此時吻合口尚未愈合,腸道功能尚未恢復,患者禁飲食,帶有胃管,應配合全胃腸外營養進行護理,以減少內源性能量消耗。根據患者具體的營養狀況,合理配制營養液,把各種營養素混合在配制營養液3L的輸液袋中,采用靜脈滴注。每日補充液體量視排出量而定,一般2500~3000mL,其中熱量在6698~10048kJ/d,蛋白質不低于1g/kg,以6.26g蛋白質相當于1g氮計算,以復合氨基酸形式提供,同時給予足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②第2階段一般為術后4~6日。此時體溫開始下降,腸運動功能基本恢復,吻合口基本愈合,拔除胃管,可經口進食。由于胃全部或大部切除,腸管代胃容量較小,功能尚未完全恢復,其排空較慢,開始囑患者飲水(以溫水為宜)。首次進量20~30mL,嚴密觀察患者進水后反應,如無不適,隔1~2h給1次,每次增加5~10mL,至40~50mL為止。第5日給半量流質,每次50~80mL。第6日進全量流質100~150mL,連續3日。③第3階段為術后7~10日。患者腸道功能完全恢復,營養攝入方式改為完全經口進食,停用靜脈營養,經口進食每日熱量不低于10048kJ,蛋白質不少于200g。第7日給半流質,逐漸過渡到軟食?;颊哌M食時如出現消化系統癥狀,如腹脹、惡心、嘔吐等,應立即禁食,查明原因,再以流質開始,循序漸進,慢慢過渡到普食。
1.3術后飲食護理
1.3.1少量多餐
因胃癌根治性切除術有全胃切除空腸移置代胃,另一種是胃大部切除,胃的容量比原來小了幾倍,所以每次進食量少,只有增加餐數,才能增加食量,滿足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
1.3.2食物選擇
流質飲食以米湯、蛋湯、菜湯、藕粉為宜,應避免腸脹氣的食物。半流質飲食應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新鮮易消化的食物。有研究認為[2],動物性蛋白最好的來源是魚類,因為魚類氨基酸的組成與相互之間的比值都與人體相近,魚蛋白的利用率可達96%;魚的脂肪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所以我們鼓勵患者多食魚類,如黃花魚、鯽魚等。進普通飲食后指導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促進腸道毒素排泄。
1.3.3食物溫度
食物過熱容易燙傷口腔、胃腸黏膜,特別易傷及剛愈合的吻合口,甚至造成吻合口瘺等嚴重并發癥。而食物過冷易刺激腸蠕動,導致腹瀉,使營養物質流失,所以適宜的食物溫度非常重要。
1.3.4食物烹調
烹調食物時,應少鹽,忌辛辣。盡量切碎燉爛,并選擇優質蛋白高的魚、肉、蛋、豆制品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不影響病情的情況下盡量滿足患者的飲食習慣,如就餐習慣、愛吃的食物等,努力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以刺激食欲,增進飲食。
1.3.5食后觀察
注意觀察進食后有無不適,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2術后保健治療藥膳
2.1陳皮大棗飲
陳皮1塊,大棗3枚。大棗去核與陳皮共煎取汁150mL,每日1次。此食療方具有行氣健脾之功效。經研究證明,陳皮對胃腸道平滑肌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消除腸道積氣。同時還能使血清中T淋巴細胞E玫瑰花環形成率顯著增強,促進體液及細胞免疫[3]。大棗中的乙基-D呋喃葡萄糖甙衍生物對5-羥色胺和組織有對抗作用,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而有抗癌作用[4]。
2.2枸杞瘦肉甲魚湯
枸杞子40g,瘦豬肉150g,甲魚500g。將枸杞子洗凈,豬肉切細絲,甲魚去內臟切塊,齊放鍋內,加水適量燉熟,撒食鹽等調味,佐餐。每日適量常服。本膳滋陰養血,補益肝腎,治療胃癌術后體弱、貧血。
2.3蔗姜飲
甘蔗、生姜各適量。取甘蔗壓汁半杯,生姜汁1匙,和勻燉即成。每周2次,燉溫后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適宜胃癌術后。
2.4萊菔粥
萊菔子30g,粳米適量。先將萊菔子炒熟后,與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藥方有消積除脹之功效,腹脹明顯者可選用。
3體會
情志及飲食營養護理與手術患者的康復有密切關系,機體組織從創傷到組織愈合需要足夠的營養。胃癌術后患者,因受腫瘤的侵害和手術的創傷,熱量需要明顯增加,又因術后短時間內胃腸道不能進食,更易缺乏營養,影響機體康復。本組病例通過術后合理的情志調節及飲食護理均順利康復,未發生吻合口瘺及其他合并癥,體質量甚至超過入院時的水平。因此,胃癌術后情志和飲食營養護理是保證患者康復,減少并發癥的必要措施,為下一步治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孫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國1990—1992年胃癌死亡調查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02,24(1):4-8.
[2]鄧君明,麥康森,艾慶輝,等.魚類蛋白質周轉代謝的研究進展[J].中國水產科學,2007,5(1):22-25.
篇2
關鍵詞:喉癌、術后護理
喉癌是喉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以鱗狀上皮癌多見。占耳、鼻、咽、喉惡性腫瘤的11~22%,居第三位。手術為最根本的治療,但手術創傷大,出血較多益引起多種并發癥,可能會導致患者呼吸改道,發音功能喪失,外形破壞及各種心理問題,因此術后護理和并發癥的防止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關鍵。現總結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5例喉癌患者,談談其術后護理要點。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齡42~60歲,平均年齡52歲,病理檢查為鱗狀細胞癌。均無術后并發癥,并于住院第20~25d好轉出院。
1.2方法在全麻下行垂直或水平半喉切除術,在取盡腫瘤的基礎上盡量保留部分軟骨達到既根治腫瘤有保留發全喉音功能,但全喉切除術只有在術中或術后進行發音重建。
2術后護理
2、1減輕疼痛、合理、充分休息術后疼痛既不利于患者配合治療,又影響患者的休息質量,不利于患者恢復。疼痛的程度因手術方式、麻醉及患者個體對疼痛耐受力的差別而不同。在護理上以保持患者正確舒適的臥位,抬高床頭30~45.,減輕頸部切口張力利于呼吸和減輕頭面部水腫,有預防發生肺部感染的作用。教會患者起床時保持頭部和頸部在同一平面上,避免頭部過度牽屈,防止劇烈咳嗽等。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同時輔以心理疏導,解釋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續的時間,做好基礎護理,讓患者有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是減輕患者疼痛感的有效措施。
2.2做好氣管切口的護理
防止呼吸道阻塞、切口出血和肺部感染氣管切開是喉手術必須實施的治療手段,也是術后感染,發生咽瘺的直接誘因;喉全切和次全切除后,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傷口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氣管切開術后護理是防止術后并發癥的關鍵。保持室內相對濕度50~60%以上,必要時每日2~3次霧化吸入,隨時吸出氣管及口腔內分泌物,防止痰痂堵套管,預防吻合日瘺部引起病人窒息。觀察體溫、血壓、呼吸頻率、出血傾向,如發現頸部血管結扎滑脫或靜、動脈破裂出血,應立即壓迫出血點,并立即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嚴格按氣管切開術后常規護理,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定時消毒和更換氣管內套管,氣管內滴入抗生素藥水,預防感染。保持負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壓引流管通暢、防止脫出每天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24h引流量少于10ml可拔管。
2.3飲食護理
喉癌大多數患者術前存在營養不良加之手術引起高分解代謝,營養缺乏極易發生。術后24~48h鼻飼管用于胃腸減壓患者依靠靜脈供給營養,如蛋白質、脂肪乳、氨基酸等。胃腸功能恢復后,可鼻飼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和豐富維生素的食物。若傷口未并發咽瘺和下咽狹窄術后l0d可拔除胃管經口進食,開始進食時,囑病人細嚼慢咽,部分喉切除者應先進粘稠半流食物,防止誤人氣管造成嗆咳。若并發咽瘺,鼻飼應保留到咽瘺愈合。
2.4心理護理
建立有效的語言交流方法由于氣管造口和手術切除改變了形象,患者常常有自卑和焦慮的心理。要鼓勵患者傾訴自己的感受,建立有效的語言交流方法是達到有效護理的保證,患者術后因氣管切開,呼吸改道而至發音功能喪失,其個人的需要和身體的不適無法象正常人一樣表達,術前評估患者的讀寫能力,教會患者簡單的手語,如有一定的讀寫能力的患者,術后可使用寫字板、筆和紙來表達需要;對不能讀寫的患者可用圖片與醫護人員進行溝通。護士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要體現出充分的耐心和體貼,并給患者以充足的交流時間,告知患者切口愈合后,可以學習其他發音方式如食管發音、電子喉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加速康復,鼓勵患者多聽音樂、看電視遇事開朗豁達盡可能為患者解除心理負擔,幫助患者在長期康復治療中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5健康指導
為方便患者進行白護和出院后各種并發癥的預防,應指導清潔、消毒和更換氣管內套管或全喉套管的方法;外出或淋浴時保護造瘺口;自我觀察、清潔和消毒造瘺口;濕化氣道,預防痂皮;加強營養,注意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定期隨訪,一月內每周一次,三月內每月一次,一年內每三月一次,一年后每半年一次;如發現出血、呼吸困難或造口有新生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篇3
本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齡最大83歲,最小34歲,平均59歲。住院平均天數15天,其中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9例,單眼14例,合并雙眼閉角型伴左眼視神經萎縮1例。實行雙眼顯微小梁切除者10例。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術前護理
2.1心理護理閉角型青光眼為心身疾病,發作誘因與精神、情緒有密切關系,當過度疲勞,情緒緊張,如悲傷、激動、憤怒、精神刺激等誘因作用下易突然發病,癥狀嚴重,加之患者缺乏相應醫療護理知識,極易產生恐懼、害怕、焦慮等不良心理因素,可加重病情,使晶體虹膜隔向前移位,促使晶體虹膜相貼,導致后房壓力升高,房水進入前房時,阻力大而引起眼壓升高。另一方面,情緒激動緊張,大腦皮質興奮抑制失調,間腦眼壓調節中樞障礙,血管神經運動紊亂,使色素膜充血、水腫、交感神經興奮,使瞳孔散大,房角阻塞,加重眼壓升高。因此護理人員,應針對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與患者交流,克服恐懼心理,保持心理平衡,并將青光眼發病原因、治療及護理知識,術前、術后配合注意事項,詳細向患者介紹,消除悲觀心理,幫助熟悉環境,介紹醫護人員情況,從而減輕陌生心理,穩定患者情緒,避免或解除導致其發病的社會心理刺激,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同時向患者詳細介紹青光眼治療的基礎知識、手術方法及效果,解釋術前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利于手術的成功。
2.2術前準備
2.2.1術前一般檢查術前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必要的檢查,了解患者有無其他疾病,并做術前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生化、免疫過篩八項、心電圖等。如有心血管及內分泌疾病,術前應積極治療,使心肺功能、血壓、血糖控制在適宜手術的狀態下。如有炎癥給予抗感染治療。習慣性便秘者給予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便秘而導致高眼壓影響手術進行。
2.2.2術前用藥的觀察護理青光眼主要癥狀是眼壓急劇升高,降眼壓是術前治療的重要措施,作用是縮小瞳孔、開放前房角、通暢房水,使異常高眼壓迅速降低,各種癥狀緩解或消失。在應用過程中,如出現眩暈、氣喘、脈數、多汗、惡心、嘔吐等癥狀應立即通知醫生給予處理。0.25%噻嗎心胺眼藥水作用機制是控制房水生成。用藥前了解心臟功能,有傳導阻滯、竇房結功能不全、支氣管哮喘患者禁用。全身用藥并配合局部用藥降眼壓效果較好,全身用藥選乙酰唑胺口服,20%甘露醇250ml靜滴。乙酰唑胺主要作用抑制睫狀突中碳酸酶產生,從而減少房水,使眼壓下降。但服用過程中,鉀離子排出增加,可產生手足麻木等不良反應以及引起胃腸道發炎,因此需飯后服用,同時多食用含鉀的食物或配氯化鉀口服,可減輕不良反應。在應用高滲溶液降眼壓時,如20%甘露醇靜滴時,對年老體弱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注意使用前詢問病史,使用中密切觀察有無胸悶、氣喘、心悸等不適,以便早期發現心衰、肺水腫。使用后患者應平臥休息,勿立即起床,防止發生意外。
2.2.3術前常規護理術前應用抗生素眼藥水,如氧氟沙星以沖洗結膜囊。對使用多種眼藥水者,防止錯滴或交叉感染,用藥前嚴格三查,特別對有乙肝患者和眼部細菌感染嚴重者,更應注意。術前1日,術眼備皮,清洗面部及頸部,有條件沐浴更衣。做好普魯卡因皮試,陽性者禁用。備好術中用藥,對眼壓不穩定者,術前30min20%甘露醇快速靜滴,促進房水循環降眼壓。術日晨再清洗術眼,然后無菌紗布覆蓋,以保持局部清潔,減少術后感染。為使患者更好配合手術,術前可給予魯米那0.1g肌注,以加強麻醉效果。
3術后護理
3.1一般護理患者術后術眼包扎及眼部不適,生活能力下降,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同情、幫助、關懷,護理人員應在生活上給予細心照料,如進食、洗漱、大小便等,避免發生跌傷。護士應根據患者的信賴心理、熱情主動、耐心細致地給予生活上的幫助和精神安慰,并重點向患者介紹術后的治療、護理的相關知識。在護理治療操作中,動作輕穩,使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3.2術眼的護理(1)術后注意術眼有無滲出,及時換藥,用抗生素眼藥水清洗術眼。遵醫囑正確使用眼藥水,并教會患者家屬正確點眼方法?;颊咄瑫r應用2種以上眼藥水,必須間隔5~10min,減少不必要的全身反應。(2)包扎的術眼,患者家屬不可隨意松解加壓繃帶或用力揉眼,避免碰撞術眼。入廁要有人扶助,保證安全,妥善保護術眼。
3.3并發癥觀察及護理術眼前房有無出血。如有出血現象即給予半臥位或高枕臥位,使積血沉積于前房下方,并與醫生聯系,采用止血、抗感染藥物,盡快止血,防止感染。一般前房積血1周內可逐漸吸收。眼眶淤血是正?,F象,異物感多因眼內縫線所致,不需處理。術眼疼痛是常見不適癥狀,一般術后3~4h最多見。如過后仍發生疼痛,應警惕眼壓升高和前房積血,因此護理人員應詳細了解疼痛原因,根據情況給予合理解釋和精神鼓勵,以增強疼痛的耐受性。必要時通知醫師,應用止痛劑,一般常用消炎痛25mg口服,對止痛、降眼壓有一定作用。如頭痛伴惡性嘔吐,應測眼壓,眼壓升高,給予利水降眼壓。術眼前房淺及前房消失,常因濾過口引流過暢和手術創傷致房水生成抑制,虹膜晶狀體隔前移所致,應臥床休息,術眼濾過區加一條狀紗布卷,然后繃帶加壓包扎。青光眼術后可有程度不同虹膜炎,患者術眼應給予散瞳藥,1%阿托品擴瞳,局部或全身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防止虹膜粘連,但應注意排除視網膜脫離,晶體損傷,異物或全身疾病。濾過泡不形成,常因虹膜嵌頓及瘢痕閉塞濾過口引起,應遵醫囑應用5-FU半球后注射,每日1次。拔針后,壓迫局部數分鐘,以防出血致眼瞼水腫。如出現眼瞼水腫,可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縮,減輕術眼水腫。
3.4飲食護理飲食要有規律,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含有豐富纖維素,多食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暴飲暴食,禁煙酒,不要大量飲水,每次<300ml,每日不超2000ml,防飲水過多,導致高眼壓。
4出院指導
保持心情舒暢,生活有規律。用眼不能過度疲勞,不要長時間看書、看電視、長時間低頭活動。不在黑暗的地方久留,以免瞳孔擴大影響房水排泄。
術眼按醫生要求,繼續用藥,點眼前用流水洗手,保持雙手清潔。眼藥水應滴入穹窿部。嚴格查對擴瞳或縮瞳藥。點眼后壓迫淚囊2~5min。眼壓下降后不宜頻繁使用縮瞳藥。勿自作主張亂用藥,如有不適門診隨訪。
由于閉角型青光眼不易根治,囑患者定期到醫院檢查。一般1~2周進行1次復查,以后每月復查1次,3個月后眼壓平穩,濾床功能良好,每6個月復查1次。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復查。眼壓控制不良者,可做眼部按摩。眼壓反復升高者,藥物治療,或再次手術。
注意休息,可動靜結合,特別是老年體弱患者,腸蠕動功能減弱,飲食結構不合理,極易引起腹脹、便秘,在室內輕度活動,可減少腹脹便秘。睡眠時,頭部墊高,減輕頭部充血。日常生活中不要長時間低頭、彎腰以避免眼壓升高。
5總結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正確,可導致視力嚴重下降,永久性房角粘連和視神經損害。急性發病只有迅速降眼壓,采用小梁切除術或根據病情,同時給予虹膜根切術,才能避免視力下降。小梁切除術是一種有保護瓣的濾過性手術,是傳統的方法,也是目前治療青光眼有效方法。本組42例患者,采用了合理的治療方法后,均治愈出院。但青光眼術后仍有一定比例復發,使眼壓升高視力損害。因此,嚴密觀察患者青光眼發病癥狀,測量眼壓是預防再次復發的唯一措施,并且必須同時做好飲食護理,術前、術后護理,健康宣教,了解預防保健知識,防止青光眼復發,使患者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參考文獻】
1懂小杰,王建榮,劉虹云.閉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術的護理體會.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4,2(7):1.
2李沛玲,修建萍,朱楠.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圍手術期護理.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4):476
【關鍵詞】閉角型
篇4
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腫瘤外科共收治92例乳腺癌病人,年齡26歲-78歲(平均48.3歲)。采取隨機分組法分為實驗組46例和對照組46例,兩組病人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并經病理確診為乳腺癌。兩組病人在年齡、文化程度、職業、體重、手術方式、腫瘤分期、切口長度及住院時間等方面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方法
2.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
循證護理組由護士長1人、責任護士1人(收集病人資料)、質控成員5人(負責循證資料的收集)組成,在護士長主持下制訂護理計劃。所有成員均經循證護理知識培訓學習,具有一定的循證護理能力;6名護理人員具有文獻檢索能力。
2.2確定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存在的護理問題
循證護理小組成員根據所收集病人的基本情況找出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亟待解決的護理問題:實行切除的患者,術后看到自己的形體改變,可能會有震驚、恐懼、焦慮、絕望與沮喪等;術后1天,患者意識剛恢復,極度疲倦、乏力,不能完成責任護士宣教的指、腕關節主動鍛煉;在術后7天,計劃肩關節活動時遇到醫生的反對,因為有些患者此期鍛煉后可能出現皮下積液和意外出血;患者出院前責任護士統一作出院宣教,囑咐患者回家后繼續做患肢外展、上舉、后背拉繩鍛煉,而許多患者在此期間切口裂開,露出皮下組織,又不能重新縫合;因胸壁血供營養差,經久不愈。
2.3根據問題進行文獻查詢,尋找實證
以此為依據,并通過中國期刊網、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ochrane協作網等檢索系統,查閱國內外相關護理文獻50余篇,查出針對該問題的各級證據15項,對此15項證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可靠性、臨床適用性、廣泛性等作系統評價,挑選出其中的最佳證據3項如下:①術前、術后進行心理護理可有效防止術后心理障礙的出現;②術后第1天取消上臂主動功能鍛煉,改由責任護士進行被動運動;術后一周嚴格評估患者個體情況,對比鍛煉前后各方面情況,并詳細記錄;③出院前宣教制定個體化方案,并做好回訪及電話指導。
2.4實施護理
2.4.1心理護理
乳腺癌患者一經診斷為乳腺癌就會產生極大的恐懼心理。另外由于害怕手術后效果不好,形象改變等原因,往往造成情緒緊張、心神不安,以致夜不能寐,心理壓力過大,形成恐懼和抑郁狀態[3]。這很大程度上對術后功能鍛煉造成影響。故此據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深入淺出地講解有關的常識以及以往治療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對手術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幫助患者消除恐懼和焦慮,使其面對現實,正確對待疾病。同時讓患者知道癌癥并非不治之癥,尤其是乳腺癌,如能早期發現,積極合理治療,多可獲得良好效果,少數能治愈。同時,對于女性等部位應注意遮擋,并主動熱心幫助患者,多讓親人探視與陪護等。術后經常巡視病房,耐心聽取患者傾述,多對患者進行安慰和鼓勵。
2.4.2術后功能鍛煉
①針對術后當天幾乎所有的患者都不能接受責任護士的宣教,宣教內容更不能實施;提出術后第1天取消上臂主動功能鍛煉,改由責任護士進行被動運動。②術后第7天的功能鍛煉嚴格評估患者,鍛煉前測量患者肩關節活動時皮膚牽拉程度,切口是否存在積液,積液的部位,仔細記錄,并與手術醫生討論,醫生、護士和患者共同制定鍛煉計劃。每次鍛煉結束后評價患者的主觀感受,觀察胸部切口皮瓣情況并作詳細記錄,積累護理經驗。
2.4.3出院指導
出院時責任護士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恢復情況,制定詳細的個體化方案,并讓家屬共同參與,使之成為患者功能鍛煉的支持者和監督者。責任護士及時評估功能鍛煉的進度及效果。對出院者電話隨訪每周1次,并予以指導。
2.5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切口積液、出血、裂開的發生率及患肢功能完全恢復的情況即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2.6統計方法
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秩和檢驗及t檢驗。
3結果
3.1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兩組病人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積液、切口出血及裂開,大部分患者經精心護理后均明顯好轉,實驗組經循證護理后切口積液、切口出血及裂開的發生率均較對照組為低,兩組間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3.2兩組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兩組病人均通過自身體會,對術后并發癥出現的多少及傷口愈合時間快慢的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差三個等級;對護理工作進行評比,綜合分析所得結果,我們發現:經循證護理的實驗組病人滿意度(82.6%)明顯高于對照組(32.6%),有顯著性差異(P<0.05)。
4討論
4.1循證護理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受循證醫學思想影響而產生的護理觀念,其核心思想是運用現有最新最好的科學證據為護理對象提供服務,探討和實踐循證護理發展的新動向。其基本實踐步驟分為5步。①尋找護理實踐中的問題,將其特定化、結構化;②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系統的文獻檢索,找出護理研究領域的實證;③對科研實證的有效性及實用性進行審慎、系統評審;④將獲得的實證與護理知識和經驗、患者的需求相結合,做出護理計劃;⑤實施護理計劃,并通過動態評審監測效果[4]。循證護理實踐是依據科學證據為基礎的臨床實踐,是指針對病人主、客觀資料與科學證據的最佳狀態。它既是服務對象的需求,又是護理順應時勢發展的必然產物。解決病人健康問題的最好方式是醫療、護理問題和循證實踐的結合。本文即是采取循證護理的方法指導實際中乳腺癌術后功能鍛煉,更好的處理了功能鍛煉中的一些問題,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4.2術后功能鍛煉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需切除患側的乳腺、腋窩淋巴結及結締組織,由于切除范圍較廣,術后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功能鍛煉,將會造成患側上肢的功能障礙,而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影響。乳腺癌術后的功能鍛煉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即臥床期、下床活動期及出院后。
篇5
一、臨床資料
1997年8月至今我院共行尸腎移植263例,選擇性應用OKT384例,其中預防性用藥35例,治療性用藥49例。預防性用藥3—5日,治療性用藥5—7日。
二、應用方法及副反應
生理鹽水100ml+OKT35mg+DXM5mg靜脈滴入或生理鹽水50ml+OKT35mg+DXM5mg微量泵泵入,時間為30分鐘到2小時之間。主要的副反應為寒戰、高熱、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和急性肺水腫。實驗室檢查一過性SGPT升高,粒細胞減少等。
三、觀察指標
1、臨床觀察:患者的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皮膚、尿量、惡心、嘔吐、大便的次數和性質,以及移植腎臟的大小與硬度情況。
2、化驗及生化指標檢查:血、尿、便常規,電解質及腎臟功能指標,每日檢查一次;肝功能檢查每周三次。
3、免疫指標的監測:每周監測玫瑰花結三次。必要時測定CD3、CD4和CD8值。
4、感染方面的監測:定期做各種排泄物如痰、尿、便涂片和培養。
四、結果
84例患者兩組用藥經過對癥處理和細致的護理均痊愈出院,無一例出現并發癥。
五、討論
OKT3為抗人T淋巴細胞T3抗原的單克隆抗體,與人類T細胞CD3抗原識別構造特異性反應,并通過CD3復合物作信號傳遞,阻斷T細胞功能,從而阻斷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同時,OKT3作為異體蛋白進入人體,釋放出多種細胞因子作為內熱源致熱源刺激機體,產生發熱,毛細血管擴張,血漿外滲等病理反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給予恰當的治療與護理,提高移植腎成功率,可取得滿意的療效。護理措施如下:
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設專人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的體溫、脈搏、心率、血壓、呼吸、皮膚、尿量、大便次數及性質,嘔吐物的顏色、量并認真做好特護記錄。體溫超過39℃給予物理降溫,冰塊置頭部、腋窩處,并經常觀察皮膚的顏色有無皮疹及血運情況,必要時給予冬眠合劑或地塞米松10mg靜脈推注。腹瀉嚴重者注意補充電解質及防止脫水,注意肛周的護理,局部可涂氧化鋅軟膏。
2、肺水腫、呼吸困難的護理
肺水腫是嚴重的并發癥,應給予高流量、30%酒精濕化3—5升/分,病人取端坐位,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翻身叩背作肺部體療,防止肺部感染。若尿量少于1000ML/日或體重超過干體重2KG以上者,應及時給予利尿藥物,適當脫水。維持液體出入平衡。
3、加強飲食護理
患者高熱、胃腸消化功能差,分解代謝卻加快,況且有腹瀉,應鼓勵患者進流質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和水分、碳水化合物。如新鮮蔬菜、水果、雞蛋、瘦肉及魚類等。
4、預防感染
腎移植術后由于常規服用免疫抑制劑,加之應用OKT3該藥物對所有成熟淋巴細胞的抑制作用,機體抵抗外界致病的能力進一步減低,極易引起各種感染。因此,應做好各種常規消毒、隔離措施,定期做有關微生物學方面的檢查,及時發現各種感染情況及時進行治療。
篇6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護理;應用效果
術后感染是神經外科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神經外科手術屬于比較特殊的手術,手術部位比較特殊,因此一旦發生感染癥狀后,很容易引發其他不良癥狀[1],甚至對患者的后期康復、生命等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在神經外科手術后,需要及時開展抗感染、消毒處理等工作,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選取2015年03月~2016年10月的神經外科患者60例,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各30例。男37例,女23例,護理組年齡25.58~74.1歲,平均年齡(57.58±7)歲。對照組年齡25.61~574.3歲,平均年齡(57.63±7.02)歲。兩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護理組采用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干預方式,第一,持續質量改進管理[2]。成立小組,由護士長全權管理,小組成員選擇本科室的護理人員,對神經外科手術患者以往病例以及其他方面的資料進行查閱和認識,對術后引發的感染癥狀、感染部位、影響因素等及時加以認識。感染常發部位比如顱內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癥狀,針對出現的各種并發癥以及其他不良反應提前做好預防改進工作。第二,管理措施。在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工作開展時,有很多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并且做好管理工作。首先,手術室環境管理,手術室空氣質量低是引起手術感染率上升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影響因素[3],因此提升患者及其術后的衛生程度,降低排菌量非常必要。同時在手術開展的整個階段,需要做好患者的衛生管理,降低排菌量,對于緊急手術患者,手術開展前需要快速對患者擦拭身體以及其他工作,提升患者的清潔程度。其次,護理也非常關鍵。對于腦脊液漏患者,需要做好護理和切口護理工作,采用常壓引流方式,同時將引流袋裝置在切口平面下方,避免引流袋回流而引起顱內感染等癥狀。加強對患者身體功能運動和指導[4]。再次,引流護理。腦室外引流過程中,需要對引流瓶的高度加以科學控制,避免腦脊液回流而引發感染癥狀,同時需要采用一次性的引流瓶和引流管,避免上下插入操作時,導致引流受阻,同時可以通過輕微的進行左右旋轉來降低感染發生率。在具體引流操作時,采用擠壓引流管方式來對組織碎塊阻塞情況加以改善,避免引流管堵塞,從而引發顱內感染等不良反應癥狀[5]。最后,導管更換。對于緊急情況下的置管操作時,由于情況危急,因此消毒工作開展不到位,因此必須要在兩天內及時更換導管,采用薄膜敷料將導管妥善固定,對于疑似污染病例能夠及時加以更換處理,降低靜脈藥物刺激作用,避免引起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癥狀。同時也需要做好尿道管理,經常會出現一些細菌進入尿道的情況,可以利用膠帶將導管有效固定到腹部位置,降低尿道感染發生率。當然除了上述提到的,由于神經外科手術比較復雜,手術時間一般都比較長,容易引起腦脊液漏等情況,導致感染風險增大,因此整個手術開展前后必須要做好抗感染護理工作,給予持續引流處理,提升手術成功率。
1.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組的術后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大小分別是20.00%(6/30)、100.00%(30/30),其中分別出現了顱內感染患者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統感染1例,其他感染癥狀患者2例,對照組的術后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大小分別是40.00%(12/30)、83.33%(25/30),兩組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持續質量改進指導護理工作實施,能夠針對神經外科手術后容易引發的感染癥狀開展對癥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術后引流、導管、手術環境、等各個方面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操作,從而可以降低神經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癥狀發生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于醫護工作開展的滿意度。因此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指導護理工作開展后,可以有效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癥狀,提升護理療效。
參考文獻
[1]李千紅,劉瑞,盧秀萍,等.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418-1419.
[2]陳喜鳳.持續質量改進措施在預防神經外科手術后感染護理中的應用療效[J].醫學信息,2014,11(23):606.
[3]田瑞霞.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護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8):186.
[4]阿依古麗•奧巴克,阿爾達克•阿吾巴克.持續質量改進在神經外科患者術后感染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0):180.
篇7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1-8月的骨折病例117例,其中男78例,女39例,年齡31歲~89歲。人工股骨頭置換23例,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21例,股骨轉子間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21例,股骨髁上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11例,踝部骨折術后7例,髖關節置換術后18例。脛腓粉碎性骨折伴皮膚軟組織重度挫傷1例,脊柱骨折5例,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10例。
1.2方法重點強調預防,通過綜合評估骨科術后病人,確定高危人群,預見性地從飲食、、功能鍛煉等多方面采取系統的護理干預措施。
1.3結果本組117例患者,術后僅4例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僅為3.4%,低于國內外報道骨折術后DVT的發生率,效果顯著。
2護理干預
2.1相關知識宣教DVT的發生往往是由于認識不足和缺乏必要的防治措施而導致的,因此對患者及家屬進行DVT相關知識的宣教顯得尤為重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講解為何骨科術后病人易并發DVT,讓病人及家屬對本病有足夠的重視,灌輸預防為主的理念,為后續開展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病人的配合打好基礎。
2.2確定高危人群對骨科術后病人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將高齡、肥胖、激素替代治療、惡性腫瘤、吸煙、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既往有靜脈血栓史、手術為骨科大手術、創傷嚴重、脊髓損傷的患者作為極高危的重點預防對象。對高危病人,不宜采用下肢靜脈輸液,盡量避免靜脈注射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避免在同一靜脈進行多次穿刺,減少對血管內膜的損傷以預防血栓。
2.3干預術后2h可改變一次病人的,使之重力有所傾斜,以改善受壓側肢體血液循環,既可預防肺部感染,又可減輕下肢靜脈壓力,有利于靜脈回流,是預防DVT的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術后注意保持患肢正確,患肢應高于心臟平面約20~30cm,膝關節屈曲15°,使髂骨靜脈呈松弛不受壓狀態;下肢靜脈血栓的好發部位在比目魚肌的靜脈竇內,因此,為了防止小腿肌肉的長時間受壓,可在足關節下方置4cm厚的小沙袋,使小腿腹部離開床面,以利小腿靜脈回流,減輕患肢腫脹。
2.4飲食干預飲食對DVT的預防起著重要作用,誘發DVT的重要原因是血液粘度增高,因此積極主動配合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減輕組織水腫,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時保證每日水分的攝入,能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預防大便干燥的雙重效果,避免因便秘而腹內壓增高,影響下肢靜脈回流;骨科病人以男性比例大,由于香煙中的尼古丁刺激靜脈血管收縮痙攣,因此干預戒煙落實情況,可降低骨科術后病人DVT的總體發病率。
2.5功能鍛煉干預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是預防DVT最積極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鍛煉能有效加速肌肉泵的作用,促進下肢靜脈竇的血液向心回流,改善局部組織代謝的內環境,增加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因此24小時與患者密切接觸的護士,針對不同個體制定不同的活動計劃,加強患者肢體主動與被動活動,是預防DVT的關鍵。方法包括主動肌肉關節活動、被動肌肉按摩、使用彈力繃帶等等。麻醉清醒后即可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背伸跖屈活動,使小腿肌群及股四頭肌有節律的等長收縮運動,促使靜脈回流;老人、小孩或對疼痛較敏感的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差,可指導其家屬使用向心性按摩手法,即用手掌面、掌根部貼緊皮膚從肢體遠端自下往上、向心方向進行按摩,每日3~4次,每次按摩約30min,功能鍛煉的基本原則是主動鍛煉為主,被動鍛煉為輔,以病人可以耐受的個性化原則。
3小結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發生的主要原因為凝血機制活化后所導致的血液高凝狀態。骨科術后病人要臥床并限制患肢的活動,靜脈血流淤滯和靜脈膜的損傷,易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因此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使其認識到預防DVT的重要性并掌握相關的預防方法,如飲食、等配合,加強術前評估,確定高危人群并重點預防,術后功能鍛煉越早,越能有效預防DVT的發生。臨床護理實踐表明,積極、系統的預防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科術后病人DVT的總體發病率。
參考文獻
[1]劉聰,夏文芬,付麗萍,等.下肢靜脈血栓性疾病的護理方法及研究.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12(4):47-49.
篇8
【關鍵詞】心理護理育齡婦女語言
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傳遞最強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時地交流信息,溝通情感。但有時不恰當的語言表達,往往會產生誤導,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為了減輕緊張、焦慮情緒,在手術等候期間,患者可以借助優美、流暢的輕音樂,得到適當調整和放松。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適或需要,可隨時向巡回護士提出。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問題無法及時正確回答,有時解釋不當,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另有的護士則不善言辭,與育齡婦女交談時總覺得無話可說。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平時晨會抓緊各方面知識訓練,模擬心理問題,尋找最佳語言表達方式。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在不斷實踐基礎上,不斷完善。
常年以來,心理護理問題在我們指導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應引起醫務人員、育齡婦女、家屬、親友和社會的足夠關注。正確對待和認真解決心理問題,并嘗試從各自的角度,調動育齡婦女的積極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應的發生,營造和諧的診療心理環境,向有利于康復的方向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樂的美好人生貢獻愛心和力量。育齡婦女到我們指導站,我們護理人員應當做到熱情地接診,親切而又耐心地詢問,悉心體貼關懷周到,建立良好的關系,使育齡婦女感到醫護人員可信,醫護人員可以讓她們信任和放心,同時對育齡婦女來說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齡婦女感到放心,從而獲得安全感。
計劃生育四項手術后遺癥患者隨著病情變化,有時高興、有時悲傷、有時滿意、有時失望;緊張、焦慮、憂愁、憤懣、急躁、煩悶等消極情緒也經常出現。有些后遺癥患者,由于長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會發生變化,比如以往那種興高采烈、生機勃勃的形象不見了,代之以動作遲緩、情感脆弱、謹小慎微、被動依賴、敏感多疑,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等表現。這些后遺癥患者會過分關注自己的機體感受,過分計較病情變化,一旦受到消極暗示,就迅速出現抑郁心境,有時還可產生悲觀厭世之感。為了減少四項手術后遺癥,我們護士必須做到態度和藹、語言親切、醫療操作技術要嫻熟、工作作風要嚴謹,使她們取得對我們的信賴。在日常護理中,要加強基礎護理、心理護理、給予她們更多的安慰和鼓勵,使她們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術。另外,幽雅的環境、舒適的治療條件,也能減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感覺。因此,為她們創造一個和諧、舒適、安全、安靜的環境就顯得非常必要。
1四項手術、術前的心理與心理護理
無論手術何等重要,也不論手術大小,對育齡婦女都是較強的緊張刺激。如果意識到了這種緊張刺激,就會通過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增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有的臨上手術臺時還可出現四肢發涼、發抖、意識域狹窄,對手術環境和器械等異常敏感,甚至出現病理心理活動(如:心情緊張就有可能出現人流綜合征)。
因此,術前的心理護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此應當進行術前心理咨詢。咨詢應由專業的醫生和護士進行,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向家屬詳細說明手術經過,闡明絕育手術是很小的手術,尤其要對手術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說明,決不能向患者強調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險性。專業性和權威性的咨詢對患者獲得安全感極為重要,還要依據不同的育齡婦女用恰當的語言交代術中必須承受的痛苦。輸卵管結扎術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術,就應告訴育齡婦女術中牽拉臟器時會感到不適和疼痛,屆時應有思想準備,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減輕疼痛等。另據研究報道,術前焦慮程度對手術效果及預后恢復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響。資料表明:有輕度焦慮者,效果較好;嚴重焦慮者,預后不佳;而無焦慮者,效果往往更差。這是因為,無焦慮的患者由于對醫生或手術過度依賴,過分放心,對生理上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應有的心理準備。另有手術的環境和氣氛也極為重要,所以手術室一定要整齊清潔,床單無血跡、手術器械要掩蔽。一個手術室內最好只擺一張手術臺,不宜幾個手術臺并排擺列,以免產生消極暗示。手術室醫生和護士的舉止言談也十分重要,因為他們一進手術室就失去了對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醫生和護士掌握了。所以,醫生和護士都應端莊大方、態度和藹、言語親切、使患者產生安全感。術中醫生、護士都應時刻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如患者心理過度緊張時應及時給予安慰。器械護士必須手疾眼快地配合手術,醫生之間要全神貫注、緊密合作,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手術室內不應閑談嬉笑,也不要竊竊私語,應盡量減少、減輕手術器械的碰擊聲,避免給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術中一旦發現病情變化或發生意外,醫護人員要沉著冷靜,不可驚惶失措,以免給育齡婦女造成恐怖和緊張[1,2]。
2四項手術、術后的心理與心理護理
育齡婦女經過手術,這時她們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手術效果。醫生護士應以親切和藹的語言及時告知手術效果,進行安慰和鼓勵,告訴她們手術進行得很順利,只要忍受幾天痛苦,在正確的醫療護理下,很快就能恢復健康了。這時可能產生新的疑慮,怕傷口裂開,發生意外(因為現在的輸卵管結扎手術外層皮膚不縫合)。這時就要告知如何適當進行活動、注意事項及健康指導,讓她們聽喜歡的音樂等。同時醫生和護士應當傳達有利的信息,給予鼓勵和支持。
幫助育齡婦女克服抑郁反應。個別育齡婦女術后平靜下來之后,會出現一些抑郁反應,主要表現有:不愿說話、不愿活動、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狀況?;颊叩倪@種心理狀態如不及時地排解和調整,必將影響其及時下床活動,而不能盡早下床活動將會影響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及消化系統等功能,容易產生營養不良、靜脈血栓或繼發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幫助這些育齡婦女解決抑郁情緒。要準確地分析其性格、氣質和心理特點,注意她們不多的言語涵義,主動關心和體貼她們,總之,使她們意識到既然已順利手術,就要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3體會
為了減少四項手術后遺癥,我們護士要嚴格遵守診療和護理操作規程,還應根據不同服務對象應用不同的心理療法,積極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常言道“言為心聲”,語言是人與人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充分利用語言,把一片愛心傳遞給育齡婦女,根據其心理問題逐一認真、正確的解釋指導,從而獲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減輕術前焦慮情緒,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充分體現“一切以育齡婦女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現代醫學模式的需要。通過我們的努力余杭區四項后遺癥患者逐年減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老年人急腹癥術后護理
老年急腹癥在臨床工作中較為常見,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內收治60歲以上的老年急腹癥患者44例,占同期病區的20%以上,現結合文獻就臨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齡60~82歲,平均65.8歲,急性闌尾炎13例,其中化膿壞疽性闌尾炎8例,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作18例,其中膽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傷性腸破裂4例;外傷性脾破裂3例。
2護理體會
2.1溫度的調節老年人對外界的溫度適應調節功能較差,特別在嚴寒酷暑季節,老年患者從手術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溫差較大,常易引起血壓心率的變動,造成機體內環境的紊亂,故應及時給予做好保暖和降溫措施,以避免發生術后并發癥。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癥術后并發肺部感染較多見,特別是高齡肥胖、營養不良、有吸煙史或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者更易發生術后肺部感染。對老年患者術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術后早期取半臥位,按時協助翻身拍背,鼓勵患者咳嗽,對痰液量多而黏稠者,盡早使用蛋白溶解藥和支氣管擴張藥物進行霧化吸入,鼓勵患者間斷做深吸氣運動,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減少肺部并發癥的發生[1]。
2.3胃腸道功能老年腹部手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較慢,胃腸蠕動的恢復及排氣一般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結腸脹氣時,可做肛管排氣,鼓勵和幫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運動,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和排氣。2.4血管的護理手術后由于血管壁的損傷,血液淤滯及凝血成分的改變,老年患者易發生靜脈炎、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因此術后要早期下床活動肢體,必要時給予熱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開亦為老年術后常見并發癥,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護理中應注意預防,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平時應給予腹帶保護,及時給予維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藥物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護理術后進食階段的全身治療和基礎護理較為重要,要注意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和能量的供應,及時配合??漆t生處理并發癥,輸液過程中應嚴格掌握輸液的速度,預防輸液輸血反應及靜脈炎的發生,加強口腔護理及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同時更要加強皮膚護理,預防褥瘡的發生。
3臨床護理評價的效果
篇10
關鍵詞:骨折術后;恢復期;中醫護理;體會
一、臨床資料
1.1病例資料本組426例患者,均為住院患者,其中男285例,女141例;年齡3~88歲,平均年齡45歲;上肢骨折198例,下肢骨折219例,骨盆骨折7例,脊髓損傷2例,單純合并多處骨折228例,多發性粉碎性骨折384例。住院時間13~62d,平均24d。
1.2治療方法骨折復位固定手術術后盡早功能鍛煉;加強情志疏導;結合理療、針灸、中藥內服、抗生素預防感染及并發癥的發生。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加強中西醫結合護理。
二、護理體會
2.1情志護理《內經》描述情志反應,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是人體正常的精神活動,而且從整體觀念出發,認為精神活動與五臟功能正常與否密切相關,機體健全臟腑功能活動正常精氣充盛,是保持精神情志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并歸納出諸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情志太過易傷相應臟腑的規律。情志太過或不及均可成為致病因素。骨折患者由于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之治療時間長,有的患者害怕終生殘疾等,對今后工作生活顧慮重重,易產生憂慮、悲觀、失望甚至厭世等多種心理狀態。護士應經常巡視病房,主動關心患者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掌握患者的情志變化,積極地耐心地開導患者,向其說明情志的好壞與疾病康復的關系,使他們消除各種不良情緒,配合治療,以利于早日康復。
骨折發生后,由于疼痛、活動受限,常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患者的思想壓力大,精神負擔重。護士應善于觀察疏導、細致、耐心護理,以增進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減輕或消除心理障礙。對老年患者和兒童,除盡量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和特殊需求外,還應征得家屬支持,醫護、患者、家屬三方面配合,創造一個良好的康復環境?;颊咦≡簳r間久,陪護人員是他們密切接觸的人,陪護的一言一行均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情緒。因此,也要把情志致病和治病的知識向陪護講明白、講清楚,使他們在做好護理的同時,及時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志變化,做到體貼、關懷、安撫和照顧,使患者思想放松,了解病情,減輕心理壓力,充分建立治病的信心和決心,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相信自己通過治療完全可恢復健康。做到醫、護、陪三者聯為一體,共同做好患者的情志護理。
2.2飲食護理骨科病人一般病程較長,骨折后由于傷后氣血失和,骨折組織的修復需要充足的營養,中醫素來有“食治勝于藥治,藥補不如食補”之說,故疾病的調護重在飲食的調護。在飲食調護過程中,應根據三因制宜原則,通過八綱辨證,采取不同的調護方式選擇氣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調養,使氣血旺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養。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長、修復均依賴腎精滋養和腎陽推動。故以補腎精的食物為主,用枸杞核桃仁、肉桂等煮粥、燉鱉。氣血虛加入適量黃精、黃芪、當歸以調補氣血。對肝陰虛以養肝滋水涵木為主,可進食熟地、山藥、黨參燉雞或豬肚湯。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強弱,在不影響病情的基礎上,尊重病人的飲食習慣及嗜好,靈活運用,以強筋壯骨,補養氣血促進骨折愈合。
2.3合并癥的護理術后患者因短期內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護士除了做好一般生活護理預防褥瘡外,還需注意觀察患肢末梢血運,足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感覺、運動、疼痛等情況,注意有無神經損傷、深靜脈栓塞等并發癥,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同時注意原有疾病的護理,如心臟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護士應對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制定訓練計劃,做好飲食宣教及管理。
2.4輔助療法的護理在康復鍛煉同時,中西醫結合用藥活血化瘀,另對部分患者配合紅外線照射、熱水浸浴、低頻磁場、低中頻電流刺激等理療方法,結合針灸、推拿等傳統治療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和代謝,有利于血腫吸收和骨痂形成。中西醫結合治療與康復鍛煉相輔相成,能達到筋骨并重,促進骨折愈合和康復的目的。
2.5功能鍛煉的護理功能鍛煉古稱導引,強調調神與調息,運用肢體運動與意、氣結合的方法來防治皮肉、筋骨、氣血、臟腑經絡的傷病,達到骨折后的康復。功能鍛煉既是治療的目的,又是中醫療法的治療手段。對骨折術后恢復尤為重要。及時恰當的功能鍛煉,不僅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滑膜粘連,關節囊攣縮,使骨折端得到有益于加速愈合的間斷性生理應力,促進骨折修復。同時功能鍛煉對血運有較大影響,可以益氣活血,舒筋活絡,促進肢體功能恢復。功能鍛煉要根據現有功能水平及組織情況決定。從少至多,從易至難,從靜止姿勢的靜力練習到運動中的練習,室內和室外相結合的原則。
在整個骨折治療的過程中,護士必須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并根據骨折的部位、類型,骨折整復后繼續指導病人正確積極地進行功能鍛煉,以促進骨折的愈合,預防肌肉萎縮及肢體畸形,保持肢體及關節活動的正常功能。在進行肢體和關節功能鍛煉前應把功能鍛煉的意義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解除其思想顧慮,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克服患者怕痛,怕丟人的思想和消除家屬怕活動后會加重病情的誤解。使其自覺地進行功能鍛煉。在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況下,護理人員應在床上給患者做強化訓練,活動時范圍宜小,力量宜輕,達到各關節和肌群都活動即可。操作時手法要輕、柔、穩,要有節律,并根據各部位、關節的功能特點進行功能鍛煉。觀察防止發生意外,經過治療與護理,當患者肢體出現自如運動時,可由患者自己練習,護士在旁指導,督促患者作好床上活動??傊?,功能的鍛煉一定要持久、耐心,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鍛煉程度與恢復效果有明顯關系鍛煉愈好效果愈佳。
三、小結
骨傷科的康復護理是目前臨床研究和探討的主要課題。通過對骨折患者的護理,使我認識到,骨折除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外,良好的康復護理是提高療效、改善預后的重要保證,術后護理關系著手術治療效果的成敗。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更進一步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生活質量。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骨折患者時不僅需要觀察患者的軀體征象,同時指導患者根據病情辨證用餐,做好情志護理,加強各個方面功能鍛煉,最主要的是要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及正確對待的方法。必要時可邀請心理醫生會診,提高骨折患者對治療康復護理的依從性,也是骨折術后患者得以早日康復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錢會南.《內經》精神病理論特色淺析[J].中國中醫藥學刊,2001,19(6):546.
[2]尹梅君.淺談骨折患者的中醫飲食調護[J].中醫藥導報,2006,1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