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康復指導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3: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術后康復指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07)10-0086-02
【摘要】目的:探討手指和指蹼畸形手術治療后的功能康復宣教。方法:本組26例手術后早期進行關節功能訓練、按摩、彈力套壓揎等康復治療。通過功能康復治療手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功能、指蹼功能均有改善,88.5%患者生活能夠完成或大部分自理。結論:對手指和指蹼畸形術后功能康復指導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手指;指蹼;畸形;術后指導康復
After the finger and points to the web abnormal technique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the instruction
Zeng Mingfeng Li Lanyign Zhang Dongying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es the finger and refers to the web abnormal surgery to treat after the function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the propaganda. Method:After this group of 26 examples surgery the early time carries on the joint function training,the massage,the tension flowing casing pressure rolls up the sleeves and so on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the treatment. Is restored to health through the function treats between the finger the joint and the palm knuckle function,refers to the web function to have the improvement,88.5% patients live can complete or majority of take care of oneself. Conclusion:And refers to the web abnormal technique after the finger the function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the instruction to be possible to obtain a better effect.
【key word】finger; Refers to the web; Abnormal; After the technique instructs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器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易遭受燒傷、創傷等,常出現手筋膜、伸肌腱、骨關節的損傷,后期易出現瘢痕攣縮畸形。常見的手瘢痕、攣縮畸形主要表現為瘢痕性并指、拇指內收畸形、手指關節畸形、瘢痕性爪形手、瘢痕性掌攣縮、燒傷手殘缺性畸形。[1]大多數患者因傷手受治療條件限制,后期又缺乏適當的功能康復治療或至畸形,這不但嚴重影響手的功能,而且影響外形美觀,他們亟待康復。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治26例手指和指蹼畸形患者26例,通過精心指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手指和指蹼畸形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齡4-58歲。從受傷到來院就診時間為1-26年。26例中手掌部瘢痕攣縮5例,拳狀粘連2例,手背部瘢痕攣縮15例,爪形手8例,手指畸形60個,指蹼畸形16個。本組手掌瘢痕切除或切開和植皮術8例,指蹼修復6例,虎口修復8例,拇指內收畸形修復2例,手背瘢痕切除植皮術10例。
1.2 術后功能康復指導
1.2.1 早期關節功能訓練:術后10天即開始,暫時固定關節者,2-3周左右拔除克氏針后即進行訓練,實際關節僵直。掌指和指間關節進行屈伸、握拳和對指活動,以感輕度痛疼為宜,循序漸進增加活動次數和時間,每日多次,每次30 m。采用主動訓練和被動訓練相結合,關節伸屈幅度盡量到有酸脹感為止。肌腱損傷者關節活動度宜小。應用健身球、握力器、拉力器等器械進行手部功能訓練可增加活動興趣。
1.2.2 按摩[2]:植皮區早期進行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軟化瘢痕,預防和減少皮片收縮。可將手掌加壓于皮膚表面;輕柔摩擦,反復進行。每日多次,每次30mm,次數和時間都應逐漸增加。如為單手手術,由患者用健手對患側進行按摩;如雙手均手術,可由他人幫助按摩。
1.2.3 支具應用[3]:除日間訓練外,夜間應作關節功能位固定,掌面瘢痕畸形者可用小夾板固定手指于伸直位。小夾板稍寬于患者,與患者等長,包裹2-4層紗布。
1.2.4 彈力壓迫治療[4]:彈力手套是很好的輔助工具,每天24小時佩帶可有效防止皮片攣縮,堅持半年-1年。
1.2.5 日常生活活動訓練:通過洗漱、進餐、穿衣、解大小便等日常生活活動訓練,使患者盡可能恢復生活能力。鼓勵患者以患手為主,健手為輔。
1.2.6 功能性作業療法:待創面愈合比較牢固后開始進行功能性作業訓練,如簡單家務勞動、書寫、編織等。
2 結果
功能康復治療3個月后,隨訪3-18個月,手指和指蹼功能均改善,外形滿意。17例(65.5%)患者生活完全自理。6例(23.1%)生活大部分能自理,精細動作欠佳,3例小部分生活能自理,滿意率88.5%。
3 討論
術后早期康復指導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復。修復手術為手功能和形態的恢復創造了條件,仍需術后及時的康復指導,這是鞏固療效、擴大療效的重要措施,否則可使手術效果完全喪失,有些患者甚至失去治療和改善功能的機會。護士應指導和鼓勵患者堅持鍛煉,增強恢復生活和勞動能力的信心。要向患者示范功能訓練的要求和方法。3個月內是重要的抗攣縮與僵硬的治療時期,訂手康復治療應堅持3-6個月。康復宣教應根據手部瘢痕情況、患者年齡性別、體質心態等確定具體的功能康康復方案。對兒童,要教會家長康復治療方法,可在兒童入睡時進行被動功能訓練,結合手指彈力牽引下的主動訓練,本組經手術和功能康復治療后88.5%療效滿意,說明術手及時合理有效的宣教是取得良好療效,恢復手部功能和外形、避免瘢痕再次攣縮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王煒主編.整形外科學[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505-1521
[2] 高西美、朱傳菊、手部瘢痕攣縮患者術后康復治療[J]疑難病雜志:2004,3(1):35
[3] 張興陽、王甲漢、陳鎮才.小兒手指掌側瘢痕畸形全厚皮移植手術及術后康復治療[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3]:3276
篇2
【關鍵詞】髖關節;置換;康復指導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疾病的一種較常選用、較安全的手術方法,被臨床廣泛應用。而股骨頸骨折多發生于老年人,臥床時間長,并發癥多。為了縮短患者臥床時間,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做好術后基礎護理、積極預防各種并發癥的基礎上,及時正確的康復指導亦日顯重要。我科自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79例股骨頸骨折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經過系統正確的術后康復指導,患者均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1 臨床資料
79例中,男23例,女56例,年齡60―70歲35例,71―79見26例,80歲以上18例,其中行全髖關節置換術39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40例。伴糖尿病31例,伴高血壓29例,伴心臟病17例,伴肺氣腫9例。
2 術后康復指導
2.1心理康復指導
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長期受病痛的折磨,對生活悲觀失望,擔心愈后、住院費用、住院期間子女是否嫌棄、是否有時間陪護等。因此手術后患者多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急于求成;二是過于謹慎。故手術前應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應,一方面鼓勵患者增強康復的信心,另一方面詳細介紹康復訓練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同時介紹同種病例康復的例子,并向家屬詳細交代術后康復鍛煉的注意事項以取得合作,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進行康復訓練。
2.2 術后早期康復指導(術后當天―術后第2天)
2.2.1早期康復訓練的目的是保持關節的穩定性和肌肉的張力,防止出現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是鞏固手術效果、促進患者功能康復的重要保證。手術當天因患者肌張力低,應避免過多活動,搬動時小心抬起臀部,患肢外下方墊適當厚度的軟墊,使髖、膝關節稍屈曲,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假體脫位。對依從性差的患者可給予持續皮牽引術.術后下肢感覺恢復,即可行上肢運動、股四頭肌收縮及踝關節被動屈伸練習。
2.2.2術后1―2天,拔除負壓引流管,如假體的位置無異常可開始下列練習:(1)髖、膝關節屈伸練習,并逐漸由起初被動練習向主動練習過渡。(2)髖關節伸直練習。(3)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練習。
2.3 術后中期康復指導(術后第3天―術后2周)
2.3.1 術后一周,病人體力逐漸恢復,此期應繼續進行髖膝關節的主動屈伸練習,股四頭肌的收縮練習。并進行下列功能鍛煉:(1)髖關節旋轉練習,行髖關節內旋練習時雙足分開,雙膝合并,反之則為髖關節外旋練習。(2)上肢肌力練習,以恢復上肢肌力,行走時能較好的使用助行器。此期可協助病人練習床上翻身,翻身時向健側側臥,伸直術側髖關節,兩膝間墊軟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此期鍛煉的目的是加大關節活動度,恢復肌力。
2.3.2 協助病人行坐位練習,可逐漸抬高床頭支架,開始時坐位時間不應過長,每天4―6次, 每次不超過半小時,可利用吃飯時搖起床頭支架。根據病人的恢復情況逐漸延長半臥位時間。但對術中關節穩定性差的患者應避免坐位練習。
2.4 術后晚期康復指導(術后3周―術后3個月內)
2.4.1 站立練習 指導患者在家屬的協助下進行離床活動并做動作演示,指導患者利用雙上肢及健側下肢的支撐自行上下床的方法,以便出院后自理。下床時應將患者健側先移至床邊,協助抬起上身,健側肢體離床并使腳著地,患肢外展、屈髖、離床、腳著地,再拄雙拐站立。時間視個人體力而定,一般每天2次,每次3―5分鐘。上床時,按相反方向進行。
2.4.2 步行練習 何時下地行走應與管床醫師一同視患者體力恢復情況和手術類型確定。行走時護士在旁扶持,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輔助工具,防止跌倒。
篇3
1 臨床資料
本組52例患者,男18例,女34例,年齡最小56歲,最大90歲,平均年齡65歲,其中全髖關節置換術43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9例;病因:股骨頸骨折37例,股骨頭無菌性壞死10例,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例,股骨頭腫瘤3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壓心臟病的28例,有糖尿病的11例,有支氣管炎的8例,所有的病例經治療后都進行了手術,無護理并發癥發生。
2 圍手術期護理
2.1術前護理 患者入院后即對患者進行入院評估,術前宣教,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患者要求及需要解決的問題,解除患者的緊張心理,增加患者的信心,向患者交代飲食情況,積極協助醫生為患者做詳細全面的全身各系統的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并發癥,進行全身綜合調理,使機體各重要器官功能接近正常,以提高手術耐受力,降低并發癥的發生[1]。治療體內的慢性感染、如支氣管炎等;戒煙酒;術前一天備血;術前禁食水12 h,術前保持全身清潔,術區備皮;術日晨準備:測量生命體征,備皮,更衣,除去一切飾物、假牙、排空膀胱并留置導尿管。
2.2 術前指導 教會患者術后功能鍛煉方法 向患者及家屬講明術后功能鍛煉是確保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成功的重要環節,要求患者進行有效的深呼吸練習,增加肺活量,根據患者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利用通俗易懂的講解方式向患者及家人告知練習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及在床上進行大小便;術后的、術后的注意事項及功能鍛煉。
2.3 術后護理 患者手術完畢回病房后應立即給予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意識、瞳孔、血壓、呼吸、心率的變化。對合并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予以監測心率、心律及心電圖的變化,發生異常及時處理。對全麻手術的患者,術后麻醉未完全清醒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由于術中出血量較大,術后易發生組織灌注量不足的危險,術后除詳細了解術中失血及補液等情況外嚴密觀察尿量及切口引流量,引流量在兩小時內超過400ml要及時通知醫師并給予夾閉,1小時后放開10分鐘,如果引流量較多再給予夾閉。給予積極的補液保證尿量每小時60 ml以上,但補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增加心臟負荷導致心臟功能衰竭。
2.4 術后患者的
2.4.1 患肢外展30°外旋0-15°位,穿丁字鞋,兩腿間置一枕頭,避免向患側翻身,防止人工髖關節脫位,患側的小腿下墊一軟枕,抬高患側下肢利靜脈回流,預防下肢腫脹。
2.4.2 術后48 h嚴密觀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環,如患肢皮膚發紺,皮溫低,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考慮有循環障礙應及時處理。觀察切口引流液的量及顏色,并準確記錄,一般正常引流量50~250 ml/d,色淡紅,若引流量術后兩小時內大于400ml,色鮮紅,通知醫師并給予夾閉10分鐘再放開,并根據引流量確定是否繼續夾閉引流管。如果切口敷料濕透及時通知醫師更換敷料。引流持續至術后2~3天,引流量50 ml/24h以下可拔管。(3)術后行床旁X線攝片判斷假體的位置。
2.5 預防并發癥護理
2.5.1 預防墜積性肺炎 鼓勵患者做深呼吸,每次15分鐘,一日三次,有痰盡量讓患者咳出,并留下痰液行培養以指導用藥;兩小時翻身一次,翻身時配合叩背,促進痰液的排出;行霧化吸入,一日三次。
2.5.2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 早期鍛煉對促進患肢血運,防止下肢靜脈栓塞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下肢關節功能恢復,也非常關鍵。當手術結束病人清醒后,就可以進行鍛煉:(1)踝關節活動 行踝關節的跖屈及背屈活動,一天5-10次,15個/次,盡量跖屈及背屈股四頭肌的收舒活動,每個動作堅持10秒鐘;(2)根據醫囑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一日一次,7-10天。
2.5.3 預防褥瘡 患者術后因為疼痛不愿活動,故應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每兩小時一次,翻身時對骨突處進行按摩,如發現紅腫或硬結,應及時給予理療:烤電等,必要時應用氣墊床。
2.3.4 預防疼痛 因為患者均為高齡,對疼痛的耐受性差,因疼痛刺激容易出現容易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律失常,故術后及時給予藥物止痛,可以給予震動泵。
3 康復指導
術后屈髖不宜大于90度,避免二郎腿兩下肢交叉動作及髖屈曲時內旋肢體;不要彎腰屈髖拾東西;宜選用帶扶手高度適宜的硬椅,不坐低軟沙發、勿前傾,起立時,先將身體移到椅子邊,向前伸出患肢,利用椅子柄把身體支撐起立。建議手術后,使用下肢外展墊,平臥位,不可交疊雙腳。向健側側臥位時需用外展墊或兩個普通枕頭分隔雙下肢。必須使用拐杖至無疼痛及跛行,方可棄拐,建議最好終身使用單手杖,減少術側關節的磨損,尤其是外出旅行或長距離行走時[2]。
4 討論
目前,許多患者對髖關節置換術的認識不夠,了解太少,對手術有太多的顧慮,并產生恐懼心理,故術前心理疏導,健康知識的指導起著重要的作用,為術后做下良好的鋪墊,也給予患者手術樹立了信心。術后患者麻醉蘇醒后,心靈比較脆弱,及時的安慰及鼓勵帶給患者心靈的欣慰。患者麻醉過后會出現疼痛等不良表現,及時的通知醫師并給予相應的處理,減除了患者的痛苦,也有助于患者以后的功能鍛煉創造了機會。髖關節置換術的成功,手術成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術后的護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每一個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從事的勞動等確定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案,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告知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同時循序漸進的加大功能鍛煉的強度,了解患者的心理顧慮,耐心的疏導,針對性的指導,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功能鍛煉可增加肌力,有利于關節穩定。術后的早期鍛煉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肌肉力量,恢復關節和肢體的功能,同時能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并能早期的下地行走,早期的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
參考文獻
篇4
腰腿痛為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腰椎間盤突出癥,亦稱為髓核突出 ( 或脫出) ,或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于青狀年,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這主要是因為男性的勞動強度大,腰部活動范圍較大,腰椎勞損重、退變重等原因。女性產前、產后及更年期為腰椎間盤突出的危險期。2011 年 09 月至 2013 年 09月我科共收治 120 例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病人,均為腰椎間盤椎板減壓、髓核摘除術、經皮椎間孔鏡微創術等術后病人。術后積極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及康復指導,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治療體會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選取 2011 年 09 月至 2013 年 09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間盤椎板減壓、髓核摘除術、經皮椎間孔鏡微創術等術后患者 120例,病程最短 3 個月,最長 20 年,平均 7年。120例患者均有下肢坐骨神經放射痛。全組病例均經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
結 果
通過術后康復治療及健康宣教,120例患者中 100例自覺癥狀基本消失,生活正常,16 列偶有腰痛但不影響工作。僅有 4 例患者行走呈跛行狀態,但腰腿疼痛明顯減輕。
治療方法
( 1) 心理治療與健康教育 做好心理疏導,消除焦慮和恐懼心理,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 2) 充分休息 術后雖可早期離床活動,但在一定時間內仍需限制活動,在日常生活方面,告訴患者應臥床休息,嚴格控制彎腰及側腰動作,盡量采用護腰皮帶并要求不彎腰抬、提、拾物,不坐低矮椅子與沙發,避免腰部動作過猛或過度用力,告知患者堅持體育鍛煉及腰背肌肉鍛煉的重要性,功能鍛煉動作應根據康復師的安排由簡及繁、由輕漸重。
( 3) 適當鍛煉 囑患者堅持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鍛煉。應積極向病人宣教早期功能鍛煉的重要意義,指導病人掌握要領,循序漸進進行,加強背肌及腰部肌肉鍛煉,增強脊柱的穩定性。鍛煉從術后 2 ~ 3 d 疼痛減輕后開始。由康復師指導鍛煉。佩帶腰圍患者在術后能離床活動時用腰圍固定腰椎,根據恢復情況逐漸減少用腰圍的時間。
( 4) 補充營養 注意保持營養平衡。臥床期間盡量少食易產氣食物,防止發生腹脹與便秘而加重腰部疼痛。還可以按摩腹部,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
篇5
關鍵詞:膝關節鏡手術 臨床護理 康復指導
After knee joint mirror surgery technique clinical nursing and recovery instruction
Chen Xiaoling
Abstract:Objective:The observation knee joint mirror surgery future trouble situation,discusses its clinical nurs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recovery line of conduct.Methods:Carri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knee joint mirror surgery patient clinical material.Conclusion:The clinical statistical data obtains passes through scientific system clinical nursing and the recovery instruction,after the patient technique knee joint can obtain restores effectively.
Keywords:Knee joint mirror 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Recovery i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0)12-0120-01
本文選取我院2009年1月―12月進行的膝關節鏡手術患者進行相關分析,通過加強對膝關節鏡手術術后臨床護理與康復指導,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選擇我院2009年1月―12月期間收治的膝關節鏡手術患者,患者手術類型包括“診斷性關節鏡、游離體摘除、部分內側半月板切除、骨性關節炎的關節清理術、滑膜次全切除、髕內側滑膜皺璧切除、髕下脂肪墊切除、髕骨外側支持帶松解、脛骨平臺骨折復位固定術、前交叉韌帶撕脫骨折再固定術”等。
1.2 方法。
結合患者的年齡、性別、臨床問題特點等問題制定相應表格,依據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并進行相應的治療與護理。計錄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
2 結果
在該期間內共279例進行膝關節鏡手術患者,術后有4例軟骨損傷,3例關節粘連,3例關節血腫,4例關節積液,2例鹽水滲漏,2例切口滲液。全部患者都未出現關節、切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大神經、大血管的損傷問題[1]。全部患者手術前后至出院進行系統康復訓練,出院后門診定期復查或康復治療。
3 討論
3.1 患者手術后的臨床護理。
3.1.1 患者手術后的基礎護理。
患者手術后應該去枕平臥,在術后6小時內需禁食,6小時以后嚴格按照醫護人員的指導進行合理的飲食。醫護人員應該為患者抬高患肢15―20CM并在患者膝下墊一軟枕,以保證患者的膝關節最大程度接近伸直位,達到有效減輕患者患肢腫脹的效果。手術后為防止患者關節內出血與積液情況的發生應該將患者的患肢用彈力繃帶進行包扎,醫護人員應隨時密切檢查患者患肢的腫脹、患者足趾末梢循環、皮膚色澤、足背動脈搏動等情況,以防止因包扎過于緊導致患者出現血液循環的障礙。一旦出現患者提出患肢腫脹且無法直腿抬高時應提高要警惕并及時聯系主治醫師進行檢查,防止出現關節內血腫問題的發生。[2]
3.1.2 患者手術后的感染護理。
手術后的感染是屬于關節鏡手術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有效護理措施包括:①應每日在無菌環境中換一次藥來保持患者創口敷料清潔干燥,一旦出現敷料滲血、滲液情況及時更換。②患者一旦因關節內積血導致關節腫脹明顯的問題,應進行關節穿刺排為患者排出積血,彈力繃帶可在術后5天停用。③醫護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與疼痛狀況,患者手術后如果體溫超過了38.5℃且傷口出伴隨針刺樣疼痛則應立即通知主治醫師進行檢查其血常規與細菌培養,并使用敏感抗菌素,以有效控制感染癥狀。④患者手術后應安置于專用病房,醫護人員需要將患者所處室溫應控制在20-25℃之間,室內需要定期進行空氣消毒,凈化室內空氣,以減少感染發生率。
3.2 患者手術后的早期康復訓練指導。
患者手術后進行康復訓練能夠最及時有效的防治膝關節出現肌肉萎縮的不良狀況,幫助患者維持其膝關節的穩定的同時有效改善患者膝關節的功能,以達到提高關節鏡手術的治療效果。醫護人員應該為患者講解康復訓練的目的與意義,指導患者及時有效的進行輕度功能鍛煉來增強耐受性,以不疲勞為準則。包括“術后24小時患者做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及繩肌聯合收縮、術后第二天進行直腿抬高訓練、每天3次踝關節跖屈與背伸及足趾運動”等等。患者手術3天后可以指導并要求患者使用CPM機練習其膝關節的屈伸,從30°開始進行每次30分鐘、一天2到3次均可的練習,練習的時間與角度嚴格依據患者自身的耐受度進行遞增[3]。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鼓勵,幫助患者克服怕痛的心理,在患者正確掌握訓練方法之前需要護士人員在旁協助輔導。患者的訓練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避免患者因康復心切而進行劇烈引起新的損傷。此外患者在飲食過程中需要增加營養來為自身體制增強抵抗力,同時要密切注意膝關節的保暖情況,有效避免外傷與過度勞累的發生防止給膝關節帶來負擔。告戒患者在手術后6到8周的時間內盡量避免蹲坐的運動,也不要進行跑步等運動。一般患者要完全恢復需要6個月的時間,患者出院后要繼續加強其股四頭肌等長期收縮運動及膝關節屈伸活動,醫護人員可以建議患者進行散步、游泳、騎自行車等適量運動。醫護人員在患者出院后應定期電話回訪,為患者進行指導訓練[4],一旦患者在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與鍛煉活動中出現膝部明顯腫痛或絞鎖等異常情況則應及時回醫院進行復診。
參考文獻
[1] 張建軍.膝關節鏡手術并發癥臨床分析 [J].中國實用醫藥.2009.(34)
[2] 徐志宏;陳東陽;邱旭升;蔣青.1582例膝關節鏡手術意外及并發癥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06)
篇6
資料與方法
2004~2006年收治顱腦損傷后偏癱患者136例,男96例,女40例,年齡6~82歲,平均年齡43.3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108例,墜落傷16例,重物砸傷12例。致傷類型:閉合性顱腦損傷96例,開放性顱腦損傷40例,腦挫裂傷40例,腦挫裂傷合并腦內血腫16例,合并硬膜下血腫15例,硬膜外血腫28例,硬膜下血腫54例,多發性血腫8例,合并顱骨骨折52例。
術后肌力:一側肌力0~1級13例,2級67例,3級48例,4級8例。
心理指導:康復治療的成功與否,與患者本人的積極配合有關,因此,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反復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康復訓練的目的、方法,以及翻身保持肢體功能位的重要性,多采用鼓勵和暗示的語言,對患者取得的微小進步都要鼓勵和表揚,激發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消除心理障礙,增強對肢體康復的信心。
肢體功能指導:①急性期(術后1~7天):除按顱腦損傷術后的常規治療護理外,必須保持患肢良好的肢位,主要使用各種小墊。為避免壓瘡,提倡健側臥位與平臥位交替進行每1~2小時翻身1次[2],同時配合肢體按摩。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做些簡單的屈伸運動,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幅度由小到大,強度適宜,每次3~5分鐘。②穩定期(術后7~15天):在床上做患側肢體的被動訓練,先給患肢輕柔而有節律的按摩使其放松,按關節活動閾進行肢體被動活動,如屈伸、內收、外旋等,多做與攣縮方向相反的活動,逐漸增加活動幅度,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進行,注意手法不宜粗暴,避免造成關節脫位及周圍軟組織損傷。同時指導患者用健肢帶動患肢運動。也可進行坐起訓練,以防墜積性肺炎和直立性低血壓,先將床頭抬高30°~45°,以后逐漸加大至80°左右,持續15~30分鐘。若患者能持續坐30分鐘,則訓練坐位的耐力,患者在無靠背而能自行坐穩后,可在左右兩側交替推動患者,訓練其軀體平衡能力,每日訓練3~4次。訓練時要注意安全,陪護人員自始至終立于患側。③恢復期(術后15~30天):先給患者進行站立訓練,每次5~10分鐘,然后從無依靠處站立逐步過渡到行走。步行訓練不可操之過急,過早負重易形成異常步態。患者能獨立站穩后讓其重心移向患腿,訓練患腿的持重能力,鼓勵患者單腿向前、向外邁步,在室內平坦地面短距離行走,并向患側負重,盡量不用助具。
日常生活能力指導:要耐心指導和協助患者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鍛煉要適度,注意安全不宜過度勞累。
結 果
經過藥物治療、心理指導和系統的功能鍛煉,GOS評分:良好68例(50%),輕殘46例(33.8%),中殘16例(11.8%),重殘6例(4.4%)。
討 論
現代康復醫學認為,任何疾病發生時,康復護理即應開始[3]。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明確康復鍛煉的長期性,增強康復治療的信心,調動患者及家屬的積極性,使其在良好的精神狀態下主動接受治療。在康復訓練過程中應注意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運動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實行系統性康復護理,最大程度地恢復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從而降低致殘率,提高了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士初,范振華.實用康復醫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152-164.
篇7
關鍵詞:Patella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指導及護理
Patella名為膝蓋骨是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膝蓋骨可以保護膝關節及伸直膝關節的滑車。Patella粉碎性骨折是關節內骨折,必須使骨折患者能夠盡快愈合及恢復該關節功能,防止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對骨折部位進行穩定的固定,重要是要根據患者不同制定正確有效的功能復建的練習。2009年8月~2010年8月25例患者通過有針對性的護理及康復指導,患者回饋康復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齡18~64歲。其中車禍傷16例,跌傷9例。
2 護理
2.1 手術前患者的評估及護理
2.1.1 手術前患者的評估:主要是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護理計劃,為了評估時的資料全面準確,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減輕患者心理不安因素。主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手術前膝關節功能、患者心理狀況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等。
2.1.2 患者心理護理:首先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對病情做好講解工作,對Patella粉碎性骨折手術知識、治療方法、術后可能出現的癥狀等進行細致的講解,其次要請專業的術后康復護理人員對康復計劃進行說明,最后介紹已經康復的患者的體會,減輕患者術前不安因素使患者配合治療工作的有序進行[1]。
2.2 手術后的護理與康復指導
2.2.1 手術麻醉后護理:該手術采用硬膜外或腰部麻醉,手術以后根據患者一般情況進行護理。密切觀察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如吸氧、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測、患者肢體感覺上的運動等信息進行細致記錄。
2.2.2 手術后疼痛護理:準確記錄手術后疼痛的信息切忌避免使用止痛劑,最好按摩周圍組織來減輕疼痛保證患者的睡眠。
2.2.3 預防手術后便秘:進行營養配餐,第一餐以清淡流食為主,3 d內不能吃甜點牛奶等。患者應攝取充足水分,為患者減輕便秘引起的直接因素,采取腹部環狀按摩的方法使患者排便。
2.2.4 手術后身體腫脹護理:術后會出現創傷性水腫,一般在術后24 h以后開始出現,在36 h的時候達到高峰,因此患者需從入院開始持續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15°~30°,使靜脈回流減輕水腫,使患肢保持中立位置。
2.2.5 手術后患處感染護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術后患處外敷清潔與干燥。讓患者經常做深呼吸,有痰的時候必須咯出(可使用霧化吸入法)防止患者肺內感染。
2.2.6 手術后發熱護理:在術后兩天會出現發熱,在體溫不超過38℃時采用多飲水,可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2.3 手術后康復訓練:在術后第2天,要指導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練習,對患者的康復練習進行督促。首先為了防止股四頭肌的萎縮要進行股四頭肌的收縮活動及靜力練習100次/(h·d),6 h/d,防止髕骨關節面的粘連,讓患者學會收縮的方法隨時對股四頭肌進行活動。膝蓋外部固定解除以后,針對膝關節的彎屈練習應立即加強,讓患者進行主動練習床上床下相結合練習[2]。
2.4 患者出院指導:術后15 d左右拆除石膏后,要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出院后在床上練習膝關節的彎曲屈活動幅度從小到大,屈膝不能超過90°,使膝關節彎曲功能恢復。放置內固定患者6~12個月之間定期回醫院復查拍片檢查骨折愈合狀況,愈合良好的可以取出內固定。
3 結果
根據不同的病患在術后康復的情況進行隨訪6個月~1年,6個月內4例膝關節功能完全康復,2例大部分功能恢復,后6個月17例膝關節功能完全康復,1年后有2例患者膝關節未完全康復。術后患者步行能力等日常生活動作及膝關節活動度滿意,關節功能恢復良好。
4 討論
Patella名為膝蓋骨,科技名詞為髕骨,位于膝關節前方是人體內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頭肌腱內,形態為三角形的扁平骨,使增強股四頭肌力起到保護膝關節和伸直膝關節的作用。Patella部位表淺,一旦遭到外力易發生骨折。對膝蓋骨粉碎性骨折需手術治療,最大限度恢復原關節面形態,在早期活動膝關節恢復功能的時候為了防止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對醫護人員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方面的系統指導,遵循個體化、漸進性、全面性三大原則降低和預防并發癥,為早期下床活動改善膝關節功能打好基礎,對患者今后的康復治療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縮短患者的康復治療的時間。
4 參考文獻
篇8
文章編號:1003-1383(2011)04-0526-02 中圖分類號:R 473.6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70
高血壓腦出血外科開顱手術治療創傷大, 并發癥多, 病死率和致殘率高, 根據我國心腦血管病研究機構的資料統計結果, 腦出血的死亡率為35%~45%[1]。 自上世紀70年代末Backlund 等應用立體定向清除腦出血以來, 世界各國開展了多種微創治療腦出血的研究, 其預后得到明顯改善[1]。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的療效取決于多方面因素, 其中精心術后護理與康復指導在療效和預后方面起重要作用。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微創清除術治療126例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就其護理方面的經驗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神經外科住院的患者126例,男86例(68.25%),女40例(31.75%);年齡41~78歲;小腦出血9例(7.14%), 腦葉出血18例(14.29%), 腦室出血21例(16.67%),基底核區出血78例(61.90%);頭痛110例(87.30%),嘔吐86例(68.25%),呼吸不規則55例(43.65%), 昏迷19 例(15.08%),意識清醒12 例(9.52%);肢體偏癱46 例(36.51%),失語32 例(25.39%);一側瞳孔散大28 例(22.22%),雙側瞳孔散大15例(11.90%)。發生腦疝56例(44.44%),體溫≥38.5℃ 71例(56.35%),有誤吸病史12例(9.52%),所有的患者均有高血壓病史,入院時血壓>200/110 mmHg 89 例(70.63%)。
2.治療結果 本組126例均在5~7 d內拔除引流管, 血腫清除率為82%~95%, 住院期間肺部感染12例(9.52%), 泌尿系統感染5例(3.96%),無壓瘡發生。
護理措施1.術前準備 ①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病情,詳盡說明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的意義、優點及配合要點,取得理解及信任,解除恐懼、疑慮、悲觀等情緒;②常規進行CT檢查,并做好穿刺標記;③血常規、出凝血時間等檢查;④藥品和器械的準備(藥品有液化劑如肝素、尿激酶、局麻藥、血腫沖洗液即0~4 ℃生理鹽水腎上腺素液等;器械如穿刺針、電鉆、引流袋等);⑤術前常規備皮。
2.術后護理
(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術后24 h內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并做好記錄,呼吸、脈搏、心率、心律的變化往往早于意識、瞳孔和血壓的變化, 顱內壓增高時脈搏緩慢有力,呼吸慢而深大、血壓上升, 此時應視病情給予脫水劑以防止腦水腫腦疝的形成; 脈搏淺快、血壓偏低,表示血容量不足、顱內壓可能偏低, 應適當調節輸液速度。
(2)對微創引流管護理:應保持患者術后頭部所留置引流管通暢,防止扭曲、堵塞, 密切觀察和準確記錄引流液的數量、性狀、顏色等;要在高于引流口開口處固定引流管的上端,以維持正常顱內壓;搬動病人時, 要先固定好穿刺針,暫時夾閉引流管,以防引流管脫落及逆行感染; 為避免拔出引流管,對煩躁不安的患者要固定上肢,必要時予以使用鎮靜劑;密切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如不通暢,要及時查找原因,血塊堵塞時可用尿激酶2 U溶于生理鹽水20 ml注入引流管溶解,顱壓降低可適當調整病人和高度,調整輸液速度。
(3)對呼吸道的護理:常規呼吸功能監測,定期進行血氣分析,對呼吸節律、頻率及深淺度密切觀察,保持呼吸道暢通,要勤翻身、叩背;對意識清醒病人鼓勵其主動咳嗽; 對昏迷、吞咽困難進行鼻飼的患者注意防止發生誤吸導致肺炎; 為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有效清除分泌物, 確保給氧有效,對痰多、咳嗽無力和呼吸不暢患者盡早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
(4)并發癥觀察:高血壓腦出血可在發病后24 h內繼續擴大30%, 血壓過高可再出血使血腫增大,血壓越高其病死率、致殘率就越高[2]。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后再次出血是高血壓腦出血病人致死的主要并發癥[3],其病死率為10%,重度致殘率顯著高于首次出血的病例,預后極差[4]。因此,對腦出血急性期需密切觀察血壓的變化,減少血壓波動,保持血壓穩定, 從而減少再出血發生的風險[5]。視病情每1~2 h測血壓1次,一般要把血壓控制在110~150/70~90 mmHg范圍內,過低可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有加重腦缺血、缺氧及腦水腫的可能。
(5)心理護理: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常有悲觀、沮喪、憂郁或煩躁易怒等情緒, 應多與患者交流、溝通, 耐心進行病情解釋, 使其了解病情,向患者和家屬介紹治愈的實例,消除患者疑慮及上述不良情緒,多給予鼓勵和安慰, 樹立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 同時要多與家屬溝通,讓家屬參與和配合,幫助病人康復鍛煉。
(6)基礎護理:①每日定時翻身叩背4~6次, 每次叩背10 min左右;②保證足夠的水分供給和尿量,使尿路清潔, 保證會的干燥清潔,防止感染;③提供高熱量、高蛋白、低脂、含豐富粗纖維的蔬菜、水果及足夠水分等飲食,以防便秘(癱瘓病人多有便秘,用力排便可導致腦出血再次發生),必要時應用通便藥物或給予灌腸;④癱瘓病人在骨骼突出處易發生壓瘡,應墊海綿墊,每2~3 h翻身1次,定時溫水擦澡,注意保持床鋪干燥。
康復指導根據各患者的病情,制訂切實可行的康復鍛煉方案,包括肢體功能鍛煉、智能、語言訓練等。對昏迷患者要早期按摩肢體、被動肢體活動, 保持癱瘓肢體處于功能位;對失語患者, 要根據不同失語方式進行, 先從從單音、單字開始或使用手勢法或視覺邏輯法訓練, 以促進語言功能的恢復;出院后按醫囑堅持科學、合理的功能鍛煉, 隨時與經治醫生保持聯系, 尋求指導,逐漸訓練患者穿衣、洗漱、吃飯、如廁等日常生活動作, 由完全照顧逐漸過渡到協助照顧, 直至生活自理。
參考文獻
[1]閆俊杰,曹麗華,崔志堂,等.微創顱內血腫清除技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 (3):48-49.
[2]傅曉鳳.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280例術后護理與康復指導[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4):55-56.
[3]郭成慶.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再出血50例臨床分析[J].航空航天醫藥,2008, 19(2):95.
[4]李 明, 蔡 杰,黃嘉瑜.精細降血壓與傳統降血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對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8,5(3):79-81.
篇9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 術后康復指導; 護理干預; 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造成人體腰腿疼痛的多發病,在臨床極為常見。通常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出現腹脹、排泄困難、皮膚褥瘡等癥狀,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及康復指導對患者的預后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夠將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等。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及護理干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診斷標準,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和功能障礙,均經X線片、CT或MRI證實為腰椎間盤突出癥。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觀察組患者中有16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年齡27~55歲,平均(41.5±2.6)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7.6±1.8)個月;在病變部位方面,有15例患者為L4~5間盤突出,6例患者為L5~S1,4例患者為同時兩個間隙。對照組患者中有1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年齡28~59歲,平均(43.5±5.1)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6.6±1.4)個月;在病變部位方面,有13例患者為L4~5間盤突出,7例患者為L5~S1,5例患者為同時兩個間隙。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變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術后康復指導及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2.1 康復指導
1.2.1.1 四肢關節訓練 手術后當天醫院護理人員就應該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其在創傷進行股四頭肌收縮和四肢伸屈鍛煉等。進行雙下肢關節功能鍛煉能夠對關鍵攣縮和肌肉萎縮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比如,患者的肌力能夠在肢體抬高訓練等的作用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但是在訓練過程中應該注意把握好患者肢體抬高的幅度,以患者能夠忍受疼痛為宜。此外,還應該讓患者進行必要的呼吸訓練,常做深呼吸和擴胸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肺活量,促進換氣,對臥床引起的肺部并發癥等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1-2]。此外,還應該督促患者進行經常的腹部按摩,以使自身的腹肌肌力得到有效的增強,最大限度地降低腹脹、便秘、尿潴留等的發生率。
1.2.1.2 腰背肌訓練 手術之后7 d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患者對自身的腰背肌進行鍛煉,以使其腰背肌肌力得到顯著的增加,對肌萎縮進行有效的預防,并促進脊柱穩定性的顯著增強[3]。具體操作可以是首先用飛燕式,讓患者取俯臥位,將雙上肢在身體兩側放置,同時向上抬起雙腿和雙上肢,支點設在腹部;然后將支撐點設在頭、雙肘和雙足部位,盡可能地疼痛后伸背部,每次50下,每天3~4次,動作幅度和次數的增加應該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訓練時應該以耐受為限,不能過度疲勞[4]。
1.2.1.3 行走訓練 手術之后10~12 d可以讓患者在腰圍保護下逐漸下地活動,醫院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初次下床時在旁給予患者相應的指導,讓患者首先在創傷將腰圍佩戴好,在患者坐起之前抬高其床頭,然后幫助患者將其兩腿放置在床邊,保持上身豎直,當患者沒有出現頭暈眼花等癥狀時幫助其下床站立,站立的姿勢為腰部伸直,然后讓患者練習在床邊行走10 min左右,待患者適應之后再將活動的時間和次數逐漸延長。
1.2.2 護理干預
1.2.2.1 心理護理 由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具有反復發作的腰腿痛癥狀和較長的病程,因此極易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迫切希望自身的病痛能夠通過手術得到盡快的治愈,對手術的期望值過高,而另一方面又對手術懷有恐懼心理,擔心自身的神經會在手術過程中受到損傷而引起疾病復發甚至癱瘓[5]。在這種情況下,醫院護理人員就應該將患者所擔心的事項耐心解釋給患者,切實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同時將手術后的各項護理要點及時詳細地向患者說明,并將康復訓練的方法親身示范給患者,熱情鼓勵和支持患者,幫助患者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主動地配合醫院的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
1.2.2.2 認真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由于手術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創傷,因此患者在手術之后極易由于血容量不足而出現低血壓的癥狀,這是醫院護理人員就應該對患者的意識狀態、呼吸狀態、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等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并做好對其的心電監護,每半個小時~1個小時記錄1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從而對誤吸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讓患者吸入充分合理的氧氣,氧流量保持在3~4 L/min,同時對患者的尿量進行有效的記錄。
1.2.2.3 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首先,對血腫進行觀察和護理。手術之后醫院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雙下肢、會等的感覺、運動情況等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如果患者在術后2~3 d內就出現下肢或周圍感覺喪失、大小便失禁等情況,則應該考慮其發生率硬膜外血腫,這是就應該將該情況向醫生匯報,以便及時給予患者手術探查將血凝塊有效清除掉,這樣才不會影響到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其次,對腰椎間隙感染進行觀察和護理。腰椎間隙感染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術之后最為嚴重的并發癥,其主要表現是術后5~16 d后發生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痙攣等、原有腰腿痛和神經痛癥狀小時,患者無法翻身,同時體溫持續在37.5~38 ℃。這是醫院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良好的心理護理,并依據醫囑對患者合理使用鎮痛劑,依據藥敏試驗對抗生素進行有效的選擇[6-8]。
1.3 療效評定標準 依據改良的Macnab療效評定標準,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沒有運動功能受限,正常活動和功能恢復,則評定為優;如果患者時有疼痛,能夠進行輕工作,則評價為良;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但仍有疼痛,無法正常工作,則評定為可;如果患者有神經受壓表現,需要進一步手術,則評定為差[9]。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或百分比(%)表示,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為92.0%,對照組患者的優良率為80.0%。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一種造成腰腿痛的常見多發病,腰部扭傷、氣候變化等作用造成纖維環破裂,使相應節段的脊髓或神經根受到壓迫,從而引發患者腰腿痛等。手術能夠將患者的神經根受壓有效解除掉,從而將疼痛有效消除,而術后的康復指導及護理干預能夠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功能康復效果的顯著提升[10]。本研究結果表明,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康復指導及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升患者治療及康復的優良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廣為推廣。
參考文獻
[1]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72-577.
[2]張立生,劉小力.現代疼痛學[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321.
[3]何麗英,趙金彩,魏杰,等.早期直腿抬高訓練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病人康復的影響[J].實用護理雜志,2010,21(4):10-11.
[4]楊志敏.循證護理在防護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并發癥的應用[J].天津護理,2009,17(3):146.
[5]郭立華,許盛濤,黃燕.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術后護理指導[J].吉林醫學,2007,28(16):47.
[6]何麗英,趙金彩.早期直腿抬高訓練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0,21(4):10-11.
[7]黃志芳.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圍手術期的護理[J].護理研究論叢,2008,12(8):29.
[8]魯建麗,曹惠勤.高齡腰椎管狹窄合并椎間盤突出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9,4(4):285.
[9]張盛強,朱干,高群興.腰麻下大推拿復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568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5(17):563.
篇10
【關鍵詞】LEEP刀;保婦康栓;宮頸糜爛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EP combined with Baofukang suppositor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ervical erosionLIU Jianyong1, ZHANG Jin2. 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Jinhua 322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Taizhou 3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LEEP) combined with Baofukang suppositor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erosion. Methods: The 138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vical erosion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August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9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LEEP, and Baofukang suppository was used fo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ure rate, efficien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8 weeks later, fo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62 cases were cured, 6 cases effective and 1 case ineffective; for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45 cases were cured, 17 cases effective and 7 cases ineffective. The significant efficienc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
【Key words】LEEP; Baofukang suppository; Cervical erosion
【中圖分類號】R711.32【文獻標志碼】A
宮頸糜爛是婦科十分常見的多發病,約有一半的育齡婦女患有此病,目前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大大影響了廣大婦女的身體健康。宮頸糜爛常合并人狀瘤病毒(HPV)的感染,是宮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患有宮頸糜爛的婦女宮頸癌的發病率遠遠高于無宮頸糜爛的婦女[1]。上世紀90年代起,高頻電波刀宮頸電環切除術(LEEP術)逐漸應用于臨床,其操作時間短,創傷與痛苦小,且不損害標本,因此成為治療宮頸疾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選取了重度宮頸糜爛患者138例,觀察高頻電波刀宮頸電環切除術(LEEP術)聯合保婦康栓治療宮頸糜爛的療效以及其安全性。現將本次的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婦產科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重度宮頸糜爛患者138例,年齡20~55歲,平均年齡(38.2±4.7)歲。使用單純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9例,觀察組年齡20~53歲,平均年齡(38.0±4.8)歲;對照組年齡21~55歲,平均年齡(38.3±4.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發病時間、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無明顯差異。所有患者均在術前行陰道鏡檢查和宮頸細胞學檢查,根據宮頸糜爛面積分度,均為重度糜爛患者。同時排除官頸上皮瘤樣病變以及其他婦科急性炎癥疾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月經干凈后3~7d內無性生活情況下行LEEP刀術,術前排空膀胱尿液,取膀胱截石位,常規進行外陰、陰道以及宮頸的消毒。充分暴露宮頸,擦拭干凈宮頸內分泌物,接通LEEP刀治療儀電源。對于單純型糜爛,對糜爛面可以直接利用超高頻電波刀清除;而對于顆粒型以及乳突型的糜爛,應先將創面清除,再使用球狀電極從糜爛面外1mm左右的地方,將糜爛面全部清除。術后常規服用抗生素,觀察組在術后給予保婦康栓,每日1粒從陰道置入,連續使用8d。
1.3臨床療效以及判斷標準
(1)治愈:治療后陰道分泌物正常,宮頸光滑、糜爛面消失;(2)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宮頸糜爛面較治療前有所縮小,可由Ⅲ度轉為Ⅱ度,顆粒型以及乳突型轉為單純性;(3)無效:治療后,糜爛面較治療前沒有明顯好轉甚至糜爛面較之前擴大。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軟件系統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檢驗,當P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愈率以及治療的總有效率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相比較,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愈合情況比較
(1)兩組患者陰道出血時間比較:觀察組出血時間≤10d共38人,占55.1%;對照組出血時間≤10d的有11人,占15.9%。(2)兩組患者脫痂期出血量比較:觀察組脫痂期出血量>月經量的有4人,占5.8%;對照組脫痂期出血量>月經量的有21人,占30.4%。(3)兩組患者術后感染比較:觀察組發生術后感染的有3人,占4.3%;對照組發生術后感染的有11人,占15.9%。(4)兩組患者愈合時間比較:觀察組愈合時間≤30d的有51人,占73.9%;對照組愈合時間≤30d的有23人,占33.3%。以上4項指標兩組比較,觀察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宮頸糜爛是婦科十分常見的疾病,患病率可達育齡婦女的一半左右,其臨床表現為白帶的異常,如膿性白帶、血性白帶、出血等癥狀[2]。行婦科檢查時,可以見到宮頸具有明顯充血、水腫現象,其表面可呈現出有膿性分泌物的細顆粒狀紅色區域。宮頸糜爛多由鏈球菌、葡萄球菌、淋球菌、沙眼衣原體等病原體引起的[3]。宮頸糜爛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嚴重的影響了婦女的身體健康,其宮頸內的膿性分泌物不利于的穿過,是造成女性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4]。此外,有研究顯示,多數宮頸糜爛患者HPV陽性,宮頸糜爛與宮頸癌的發病密切相關,是宮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5]。業內對宮頸癌研究后發現,宮頸癌是由HPV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早期發現可以治愈[6]。因此對于宮頸糜爛尤其是重度糜爛患者的積極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其對于宮頸癌的預防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宮頸糜爛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物理治療。LEEP刀是一種較為新型的物理治療方法,如今已較為廣泛的運用于宮頸疾病的臨床治療中[7]。LEEP刀是利用電極產生超高頻率的電波,當其接觸身體的瞬間,無電流通過機體,組織吸收電波后會產生高熱,從而完成各種切割和止血的作用[8,9]。相比與傳統的治療方法,LEEP刀具有以下的優點[10]:①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②創傷小、出血量少,可減少病人的痛苦。③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小,不會產生組織的拉扯、碳化現象。④對標本的損耗低,可使得標本較為完整的保留下來。⑤治療效果好,創面恢復較快,術后不良反應少。基于以上優點,LEEP刀治療宮頸糜爛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術后仍然會存在一些諸如陰道排液、術后感染等并發癥,這可能與宮頸組織破壞以及壞死組織的脫落有一定的聯系[11],因此在術后需要積極抗感染,等完全痊愈可能需要1~2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保婦康栓是一種中藥制劑,主要由莪術油和冰片組成,具有去腐生肌、清熱解毒、行氣破瘀等作用[12]。國內藥理學研究顯示:莪術油具有抗病毒、抗細菌、抗真菌、抗支原體、抗衣原體、抗滴蟲等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增強吞噬細胞吞噬病原菌的能力,促進黏膜的修復與更新,有效促進機體的免疫反應,此外莪術油還具有一定的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13]。而冰片性涼,有清熱止痛、開竅醒神等作用[14],用藥后均勻分布,對陰道黏膜無刺激,持續產生療效。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中,治愈率89.6%,總有效率98.6%;對照組患者中,治愈率65.2%,總有效率89.6%。觀察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在術后的恢復中也明顯優于對照組,這與李建梅等[15]的研究相符合。
綜上所述,LEEP刀聯合保婦康栓治療重度宮頸糜爛時療效好,且副作用與不良反應少,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波.中藥保婦康栓聯用LEEP刀治療重度宮頸糜爛及宮頸輕度不典型增生CINI療效分析.數理醫藥學雜志,2008,21(4):431-432.
[2]張瑩,宋寧.保婦康栓聯合與治糜靈栓治療宮頸糜爛的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6,13(5):44.
[3]蔡群,夏媛,徐美鳳.保婦康栓聯合微波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的效果觀察.中國鄉村醫藥,2008,15(1):29-30.
[4]樂杰.婦產科學.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65-266.
[5]李娟清,石一復.子宮頸炎性病變.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7):387.
[6]芮平.HPV-DNA亞型檢測聯合液基細胞學對宮頸癌篩查的臨床價值.中國性科學,2012,21(7):48-50.
[7]郝鑫華. 宮頸LEEP刀錐切整形術聯合保婦康栓治療慢性宮頸炎療效觀察.健康大視野,2013,21(2):470.
[8]連海麗.LEEP刀治療重度宮頸糜爛術后應用保婦康栓臨床效果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21):28-29.
[9]閉娟明.LEEP刀與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臨床對比觀察. 中國性科學,2012,21(6):15-17.
[10]趙麗梅,崔靜妍,趙曉娟.LEEP刀配以保婦康栓外用治療宮頸糜爛療效觀察.中國醫藥導報,2009,6(18):142-145.
[11]王翠紅.保婦康栓配合LEEP刀治療重度宮頸糜爛療效觀察.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9,18(6):437-439.
[12]華玉蓉,濮蓮芳.LEEP術后聯合應用保婦康栓在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治的價值.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4):153-157.
[13]商宇紅,白麗霞,魏麗惠.中藥保婦康栓對宮頸癌細胞抑制作用的分子機理研究.中華婦產科臨床雜志,2004(5):336.
[14]張海燕,鄔偉魁,蘆乾,等.冰片促進口服藥物吸收的研究.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5):29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