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環境保護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04:48: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環境保護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語環境保護論文

篇1

關鍵詞:城市污水;環境影響;工藝技術;防治對策;深度處理

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斷深入,城市污水處理廠作為主要減排的載體,在減排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按照有關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必須在70%以上。全國各地近期內必將掀起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因此,應充分認識城市污水處理廠帶來的環境影響,采取合理的防治對策,正確引導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

1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的主要內容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主要建設內容有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硬件系統包括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系統,污水收集系統包括城區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輸送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處理工程的構筑物、配套的泵站、設備、自控系統等。軟件系統包括設計的處理規模和處理工藝,處理規模即日處理的污水量,處理工藝即處理工藝技術、路線、自控性能等。

2城市污水處理廠對環境的影響

2.1對生態的影響

由于城市污水處理廠通常建在城市周邊的郊區,從城區收集的污水需要通過輸送的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方可送到污水處理廠,輸送管道的建設將破壞穿過的土地、河流等生態系統,其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棄土堆置不僅需要占用土地,同時還破壞土地原有的生態系統。在城區的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中,施工過程的噪聲、粉塵、施工廢水對城區居民產生影響,產生的棄土對占用土地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2.2惡臭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惡臭主要來源于格柵、泵房、沉砂池、反應池、污泥池等,由于廢水中含有氮、硫、氯、磷等污染物,隨著廢水的腐殖發酵產生如NH3、CH3S?螄OH、H2S等,形成惡臭。

2.3噪聲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噪聲源主要有風機、水泵及水流等,尤其是風機的噪聲,聲級高達105dB。盡管一般情況城市污水處理廠遠離居民區,對周圍的居民區影響很小,但對于操作人員,長期處于強噪聲的工作環境中可能導致耳聾,并對人體的中樞神經、植物神經產生損害。

2.4污泥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中產生污泥,一般情況下為污水處理量的1%~2%,污泥的發生量大。污泥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微生物、寄生蟲、病菌及有機物,還含有汞、鉻、鎘、鉛等重金屬,處理不當將對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產生影響。

2.5排水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最終排水對收納的水體產生影響。城市污水經正常處理達標的情況下,排水進入河流后在排水口附近形成一段混合區,在此混合區內,水質不能達到相應的水質標準,對該段河流的水體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影響沿線居民的生產、生活。尤其是非正常工況下,污水經處理后不能達標排放,在收納排水的水體將形成很大的超標帶,并將對沿線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3防治對策

3.1合理選址

城市污水處理廠選址,要根據城區總體規劃要求,選擇城區的下風向、收納廢水河流的下游、遠離居民區;在排水口設置時,按照水源保護區設置的要求避開集中式飲用水源的取水口、漁業養殖等。

3.2建設花園式廠區

在廠區因地制宜種植花草樹木,充分利用不同植物對污染物的吸收作用。如利用地衣、山楂、夾桃竹、丁青等吸收二氧化硫,女貞、美人蕉、大葉黃吸收氯氣,水葫蘆、浮萍、金魚藻等吸收水中的汞、鉛、鎘,闊葉植物吸收大氣中的飄塵。在污水處理廠建設中,將綠化、人工湖、景點與處理構筑物、出水相結合,既能減少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又可美化廠區。

3.3建設全封閉式污水處理廠

通常對惡臭主要處理方法有焚燒法、催化氧化法、吸附法等,將發生惡臭的構筑物安置于室內,通過引風設備收集惡臭氣體,再將臭氣采取相應的凈化措施,不僅可以吸收惡臭氣體,廠房還對噪聲起到封閉隔離降低效果。

3.4選擇合理設備

既要根據所在地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選擇經濟可行的處理工藝設備,滿足處理效果要求和經濟承受能力;還要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全線監控系統,減少人工操作,避免因人為因素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3.5確定合理建設規模

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中,要按照城市的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合理確定規模,分步實施。

3.6選擇合理的工藝

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應根據原水水質、出水要求、處理規模、運行成本、自然條件和社會狀況等因素慎重考慮。不同的工藝技術都有其優點、特點、適用條件和不足之處,因此,工藝選擇應符合技術合理、經濟節能、易于管理、重視環保等方面的要求。

3.7污泥的處置

污泥處置應按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置原則,首先對污泥進行濃縮脫水,減少污泥發生量;再通過消化、厭氧,去除污泥中的有機物、病菌和微生物等,并對污泥進行成分測定,達到要求后可以進行堆肥,充分利用污泥中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成分,如不能利用,則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置。

3.8城市污水的深度處理

為減輕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排水對收納水體的不良影響,節約水資源、保證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可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后重復利用。尤其是缺水地區,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后重復利用,是解決淡水資源的重要途徑。

所謂深度處理,就是在污水經過物化生化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對污水進一步采取處理措施,降低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質接近或優于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質,如居民生活中的水、工業冷卻水、道路綠化澆灑水、農田灌溉用水等。通過城市污水的深度處理,使污水達到重復使用,節約水資源,減輕對收納水體的污染。

篇2

關鍵詞: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公共課程 教學改革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諸如環境惡化、資源匱乏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它不僅威脅當代人的健康與生存,也危及子孫后代的前途與命運。在這種形勢下,高校普遍開展了形式各異的環境教育[1-2],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其中,在全校公共選修課程中開設《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推進高校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必要手段,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認識全球環境問題,掌握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進而提高自身的環境意識。由于該課程并非必修課程,學校對于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加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落伍,該課程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積極實施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對于高校環境教育普及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調整和補充教學內容,保證授課內容的先進性和易接受性

1. 教材選擇的實時性

目前多數高校開設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選擇使用高教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教材[3-4]。該書內容比較全面,但其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部分知識過于陳舊,教材中的數據全部為2000年之前的數字,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必須及時補充新的參考教材,閱讀最新的環境保護資訊,增加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環保實例,例如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等。

2. 教學內容的專題化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涉及的內容較多,但主要圍繞環境問題的特點、環境保護措施、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三個方面展開,教學內容的選擇可以采取專題形式,例如全球環境問題、人口增長與資源短缺、大氣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固體廢物污染及其防治、生態破壞與治理、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可持續消費、清潔生產、環境與健康等,每個專題2―4個學時。其中,可持續消費、環境與健康專題由于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往往可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授課內容的深度方面,由于《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一門大學里的公共環境教育課程而不是專業課程,面向的學生來自多個學科多個專業,知識背景相差較大,所以,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當難易適中,深淺得當,既要覆蓋環境保護的各個領域,也要突出一些熱點環境問題,例如酸雨、全球變暖等。

二、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1. 授課形式的多樣化

當前,大多數高等院校都設有環境科學專業或其相關專業,講授該課程的師資力量相對充足,可以成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教學小組,依據教學內容設置的各個專題,由一位主講教師牽頭,由多名教師依據自己對不同專題的熟悉程度進行自由選擇,這種授課方式既可以發揮各個教師的業務專長,又可以減輕單一教師授課的工作壓力,學生還可以接受更多相關領域的最新知識。

2. 調查與專題討論相互配合

環境保護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需要實踐教學的支撐,但現有的公共課程往往缺少實踐環節,為此,可以選擇在課后布置少量的環境保護調查項目,例如,以學校校園及周邊地區為調查區域開展污染源調查,讓學生利用圖書館、上網及實地走訪等方式開展調查撰寫調查報告,教師給予集體或個別輔導。學生的選題可以結合學習生活實際,如學校實驗廢水、教學樓粉筆粉塵、食堂一次性塑料袋、寢室生活垃圾和廢水、室外燒烤攤污染問題等。這種活動一方面可以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填補實踐教學的空白,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環境保護與自身密切相關且隨手可做,提高學習積極性。

選擇個別專題進行課堂討論,課前安排學生到圖書館去進行文獻檢索,完成專題寫作,提交具有個性化的專題報告。在進行相關文獻檢索與分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鍛煉了文獻綜述能力,而且獲得了最新的專業科技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因其他因素造成對課程學習的消極和懈怠。

3. 實例教學的靈活運用

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豐富的實例分析來配合理論教學,特別是針對部分理論性很強的教學內容,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章節,內容相對枯燥,課堂氣氛會表現得不夠活躍,通過查閱相關的參考文獻,精心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實例,增強課程的生動性、趣味性。例如,在解釋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時,列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能源占用方面的不公平性:占世界1/4的工業化國家消耗世界能源的3/4,其中,占世界人口5%的美國,能源消耗卻占世界的25%;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耗普遍較低,占世界人口15%的印度,卻只消耗世界能源的1.5%。通過這種豐富多彩的“實例教學”,能讓書本內容更貼近實際,學生們的學習情緒也非常飽滿,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

三、采用多媒體方式,合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中涉及很多抽象的知識,例如在講授“全球環境問題”時,對于酸雨造成的各種危害、全球變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南極臭氧層空洞等問題的解釋往往很難用語言描述,采用多媒體方式可以較為直觀地展示和解釋這些復雜的環境現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已有的素材庫,借助Authorware、Powerpoint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實現該課程的多媒體教學。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購買高教出版社環境教育方面的科教片或者從網絡上搜索環境保護題材的影片,例如以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演講為內容的影片《An Inconvenient Truth》,該影片既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全球環境問題,又可以練習英語聽力,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四、改革考試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等院校的公共課程面臨著考試或考核以及在考試中開卷還是閉卷的問題。我們認為,要促使學生重視這門課程,保證聽課效果,達到授課目的,采用專題報告、調查報告和課程論文相結合的方式會更加有效。授課過程中學生提交的各種專題報告和調查報告作為平時成績,期末的課程論文可以讓學生圍繞該課程的教授內容,提出自己應該如何用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即當代大學生的環境責任和具體行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通過這樣的考試方式,不但使學生拓寬了知識面,還可以提高學生查閱文獻和論文寫作能力,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阮俊華,張志劍.高校環境教育促進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社會構建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9):34-36.

[2]韓小榮.論高校環境教育的實施[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7):50-51.

篇3

朱永新先生近日在博客里發表文章,認為中小學老師職稱評定與英語考試及掛鉤,一是不公平,二是沒有必要,應該改革。

我想說的是,不僅中小學老師受到的重壓,大學師生、科研人員,同樣受到的困擾。

現在我們查論文資料,已很少到圖書館了,特別是近十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基本都已上傳到相關學術網站上,中國知網還有專門的博士文庫。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多此一舉,非要發表在紙質學術刊物上呢?一般人都認為,學術刊物均由專家學者審讀,會嚴肅認真地對待學術論文。

以我個人近二十年的從業經歷與觀察,這純粹是美好的想象,大量的學術刊物都在收取版面費,一些是彌補經費不足,而另一些則完全是創收牟利。面向中小學教育論文的刊物,將月刊辦成周刊,無限增加版面,最多的創收每年可達上千萬之巨。

教育部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組織應該有所考慮了,比如盡快建立一個統一的網站,分類發表各學科、各類別的論文,發表之前由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副高級同類職稱專家推薦鑒定,發表時由專業機構檢索其為非抄襲作品即可發表,發表的意義一是傳播,二是讓所有的人來評鑒、跟帖。如果是參評職稱,則要在其所在單位公示,讓寫作論文成為一件嚴肅的事情,發表的門檻低,但后續的評鑒公開,整個過程得到公開監督。

還有就是中小學校的教師,不應該像研究生寫論文那樣嚴格,優秀的經驗總結、創新探索等,都可以當成論文成果,通過網絡公開,作為職稱成果認定。而這類成果對教學意義更大,因為論文只能證明一個人的研究與寫作水平,而經驗總結與創新實驗則直接服務于教學。

篇4

關鍵詞:傳統教學行為;角色轉變;教學策略;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9-282-01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同時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以便更好地承擔起教書育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任。”《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互動過程,教師需要根據課程的目標、學習活動的要求、學習過程的需要以及學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由原來課堂上的“主演”變為“導演”,將課堂主陣地還給學生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一人唱“獨角戲”。教師賣力地講,學生認真地聽,而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而非主動地學習、理解并接受。由于缺乏實踐,學生學到的只是“死知識”且過目就忘。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英語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將課堂主陣地還給學生,“教師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

例如《牛津高中英語·學生用書》Module 5 Unit 2 Reading一文“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該文章是關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辯論文章,非常有利于學生訓練口語、學習并運用重要詞匯和句式。更重要的是,能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通過英語課程使學生增強愛國主義、保護環境等意識也是《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在學習這篇文章之前, 1.我將學生分成6組,1組對應6組;3組對應5組;4組對應2組。1組、3組、4組扮演“Lin Shuiqing”即環境保護這一方;2組、5組、6組扮演”Qian Liwei”即經濟發展這一方。2.在課前讓他們通過網絡等手段查詢相關資料,并讓他們熟讀或背誦課文。不懂的句子讓他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或分組討論解決。3.對于學生無法解決的難點,我利用早讀課的時間給予解答。4.事先讓學生布置好教室,營造氛圍。5.由于內容較多,一節課無法完成,我事先調好課,兩節英語課連上。在辯論會上,由班長和團支書擔任主持人,我和英語課代表及學習委員擔任評委......事實表明: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實踐,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人人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口語訓練、掌握重點詞匯和句式的同時,培養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向學習策略的傳授

眾所周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單純的知識點講解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高中英語教學的發展,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徒增學生學習負擔。因而,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過多地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如詞匯教學,光靠死記硬背是記不住的,要講究一定的學習策略。例如構詞法記憶單詞、依托情景法記憶單詞等都是很好的學習策略。

三、由原來的批評者轉變為表揚者和學生學習興趣及自信心的培養者

過度的批評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最終導致厭學。素質教育倡導少批評多表揚,善于發現學生優點,因勢利導,培養興趣,樹立信心。“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對英語學習以及英語文化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例如,在默寫《牛津高中英語·學生用書》Module 5 Unit 1中的詞匯時,有幾名學生只默對了幾個。由于是新接手的班級,我對學生情況不了解,也就沒有盲目地批評他們,而是找他們談心,經過了解得知,他們英語基礎差,甚至不會根據音標讀單詞。可想而知,默寫單詞對于他們而言是多么得難!我抽出課外時間專門給他們講解記憶單詞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要相信自己,勇于挑戰自己。令人驚喜的是,過了一段時間,這幾個學生在默寫單詞方面有了驚人的進步。上英語課也非常活躍了。要是當初我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了他們,也許他們就更厭惡學習英語了。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表揚也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四、由原來的墨守成規,以逸待勞轉變為適應時代潮流的學習者

傳統的教師年復一年地重復著久經歲月而不變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以不變應萬變,一勞永逸。然而, 社會在變革,時代在變化,學情在變化,那么教師的教學行為也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相應改變。作為英語教師,要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不斷地充電,才能適應這日新月異的社會;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要不斷地反思和更新、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要不斷地補充新的知識;高中英語教師要經常研究《教學大綱》、《新課程標準》、《高考考試說明》;要有創新意識,講究教學行為的藝術性、科學性;要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和科學的教學策略;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總之,改變我們英語教師的傳統形象,既是我們這個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個人發展的需要和自我價值的體現;學生是國家的未來,要想將他們培養成國家的棟梁之才,我們教師肩負著重任。我們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成人與成才!在與國際日益加強合作的今天,我們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方面更應該改變我們的教學行為,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培養更多優秀的國際型人才!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簡筆畫 英語課堂 作用

《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盡最大努力,采取各種方法最大范圍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并發展成為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標準之一。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簡筆畫是使語言活起來的一種好方法,其簡單、幽默、栩栩如生的畫面常常令學生興趣大增,注意力便集中到畫面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又有利于促進運用語言能力的形成。

一、簡筆畫便于學習單詞

在英語學習中,記住單詞是最主要的,但也是最困難的。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有這樣的一種情況,學生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記單詞,但過一段時間后,許多單詞又忘記了。所以如何幫助學生用很少的時間去記更多的單詞就顯得非常重要。我根據小學生的具體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假想如果用形象生動的簡筆畫來教授新單詞,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效果呢?我隨即付諸實踐,發現效果果然不錯,因簡筆畫可使呆板無聊的英文單詞一下子“活”起來,給學生一種近在眼前的“立體形象”,板書圖文并茂,妙趣橫生,更具情趣。不僅能給學生美好的感觀享受,最大限度地感染學生,使之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而且發揮了教學的最大潛能。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高漲,單詞也更容易記住了。如:在教學天氣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等詞時,我們可以仿照電視天氣預報中的圖標畫出相應的簡筆畫,簡單幾筆就將事物的特征一目了然地顯現在黑板上,然后再出示單詞卡片,并朗讀單詞,無須中文解釋,學生一下子就明白單詞的意思了。

二、簡筆畫便于創設情景

簡筆畫更好地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情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語言環境,往往是教師講得多,敘述練得少,使教學變得枯燥無味。適當地使用簡筆畫使師生“離開”課本,把語言的知識性和交流性結合起來,開展生動的教學活動,增加語言實踐的量,豐富教學內容,有助于調動非智力因素進而為教學服務。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種在講課過程中隨手畫下來的圖畫比起現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圖畫來,都有很大優點。”又如在操練現在進行時這一時態時,如果給句型“What is he doing?He is reading/cleaning/talking on the phone....”配上簡筆畫,然后進行操練,課堂氣氛會頓時改變,在這種生活化的氣氛中進行操練,學習效果自然會好得多。盡管有經驗的教師可通過動作、表情等表現出某種狀態,但如果直接用簡筆畫,學生一目了然,教師不用多費口舌講解,學生就已經明白。

三、簡筆畫教學課文,便于提高課堂效率

在英語教材中,有的課文篇幅較長,對學生記憶比較困難。因此,如能用幾幅簡筆畫,老師邊講解邊配上簡要的句子,讓學生在聽覺上和視覺上共同接觸所學內容,學生很快掌握了全文意思,而且能較好地復述全文,就連平時表達能力不太好的一些學生也能說出一些簡單的句子,大大提高了看圖說話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簡筆畫可以使教學內容具備創意,能夠創設活潑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發揮學生的潛能,鍛煉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長此以往,使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生活、積極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利用簡筆畫還可以使教師和學生的發揮與教材形成互補關系。在人文關懷、環境保護、人格形成、心理疏導、人生觀教育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使教育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8AUnit 5Bird watchers“Reading-Birdsin Zhalong”在教學時,我畫了一對鳥母子、幾個人以及一座房子,小鳥眼淚汪汪地問媽媽:他們為什么占了我們的地方?這幅畫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人類破壞鳥類生存環境,教育學生要保護自然,目的清晰明確,寓教育于教學之中。

簡筆畫只是眾多教學手段之一,不同的教學手段效果不盡相同,相同的教學手段由于運用者不同,效果也可能大相徑庭。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學習,認真研讀教材,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運用簡筆畫是搞好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是英語教師的一項基本功。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果我們能借助簡筆畫之源,靈動孩子學習英語的心,這樣不僅能輔助英語教學,也能給英語課堂增加無窮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席興發《中小學英語教學簡筆畫》-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小學英語教學技能》李含榮編著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篇6

論文摘要:通過事例探討培養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及在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的過程中,發揮情感態度價值觀、文化意識和文化差異等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和價值。避免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的過程中,停留在知識層面。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基于新課程的理念,我們一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鼓勵學生用英語口頭表達和復述課文上的內容,經常看到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感覺在課堂中學生流利地說著英語,但是深入這樣的課堂,我們真正體會到的是簡單地復述課文的流利,或者是簡單地停留在模式化的常規教學上,課堂的生成性的內容很少,還只是停留在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的層面。如果總是停留在這樣的層面,學生還是靠死記硬背來學習英語,我們就忽略了英語教學中更多的有價值的東西,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文化意識和文化差異等等,學生的思維能力難以在這樣的課堂中得到提高。我們本應該在課堂中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來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但由于教師的誤導,學生無法在課堂上獲得需要的東西。我們的教學要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就不能喪失掉新課程應該提供給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文化意識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同時也要具有保障學生主動的探究學習方式的教育功能。

1、創設真實情境,使學生在表達中提高對環境社會生活人類的真實情感,培養他們的正確的情感、科學的態度和價值取向

語言是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同時語言也是一種文化,所以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在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我們課堂教學的責任。這個表達的過程中會流露出非語言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生的表達可以向學生傳遞一種對生活、人類自然的態度。這種非語言的教育價值是深遠的,例如:在教SEFC SB2A Unit 9"Saving the earth”時,在這之前I gave them the assignment to observe all the things around the en-vironment about them , then asked them to report what they had observed。課堂上讓學生自由作簡短的Daily Report,然后其他學生對此作簡短的評論。讓學生從我們身邊的例子感到環境對我們的重要,從學生的表達中潛移默化培養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引人新課時,向學生們展示了兩幅環境遭到破壞的圖片,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e two pictures?”"Trees are cut downo”學生回答。"People throw plastic bags here and thereo It is known as `white pollution "’這樣基于生活真實情景的回答使學生一下子吸引住了.與他們剛才討論的相聯系。然后自然地導入課文:"A lot of damage is being caused to the worldo Our earth is in danger now o We must do something to save the earth. o ’,這種情感教育、科學的生活態度教育是來源于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同時又與我們的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完美的結合,寓情感教育于學科的具體教育中,這樣的教育價值是多么的自然和生動。

2、基于課文中具體情景產生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表達他們的結論,培養學會獨立思考,鍛煉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例如在SEFC SB2B Unit 11 Reading "ZHONGGUANCUN”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的學生自然會想到這些問題:① Where is ZHONGGUANCUN?② Why is ZHONGGUANCUN called "China’s Silicon Valley"}③ Why do many scientists come back to China?④Why do scientists spend so much time trying to achieve something?讓學生多多提問,這樣才能發現不懂的地方。選取有討論價值和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和探究,而不是盲目地去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比如學生對于思考科學家為什么要花那么多時間去建立中關村時,就要探究和權衡得與失,學生在表達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科學決策的能力得以關注,這樣的表達能力比傳統的背誦課文去重復書本的理論的表達更有價值。 探究本身的價值不是去動手,而是真正得能夠調動學生動腦去思考。通過這種探究思考的方式,發展學生智力和創造力,同時也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發揮學生想象力,尤其通過想象、課堂的有效組織形式,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獨特魅力

英語作為一種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發揮通過英語的表達來培養學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所具有的教育功育旨。

篇7

一、開展關注校園活動,激發寫作興趣

寫作教學,其實不需要灌輸什么高深的理論,更不需要講授什么玄妙的方法。寫作教學的真諦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激起學生的寫作激情。有了生活,有了激情,什么都好辦了,包括寫作。

一所學校,哪怕是條件再差的學校,也總會有些花草樹木。這些長著幾條根須和幾片葉子的東西,將會對我們的寫作帶來很大的幫助。

比如我校,在辦公樓前,有幾叢茂盛的竹子。關于竹子,我們可以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是竹的品格。竹子一塵不染,不畏嚴寒,高雅素潔,被視為“歲寒三友”之一和“四君子”之一,是人們賦詩作畫為文的好題材。二是文人與竹。竹因之性情高潔,文人多與之結下不解之緣。晉代王獻之有“何可一日無此君”的感慨;宋代坡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的心聲;明代于謙作詩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竹堅貞不撥的性格明志;清代鄭板橋更是到了“無竹不入居”和作畫“胸有成竹”的境地。

關于竹,還有很多話題,耐心引導,何愁學生寫不出幾篇精彩的“竹”文呢?

二、開展美化校園活動,積累寫作素材

環境布置――追求“讓每一堵墻壁都開口說話”的效果。既突出時代特色的品味,又透露文化底蘊的積淀,且迎合學生心理的需求,利用環境布置構建出亮麗的(下轉2―7版中縫)(上接2版《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人文景點,創設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情境。

首先是走廊文化。走廊、過道、門廳等處,教師和學生一起掛上書畫條幅、名人畫像、警句格言,既改變了白色墻壁的單調,更造成了一種文化的氛圍,學生可以在經常性的審美活動中提升情感、凈化心靈。特別是每年書畫節上學生的獲獎書畫作品,師生把它們裝裱以后掛起來,形成走廊文化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其次是教室景觀。教室是學生校園生活最主要的活動空間,而教室文化又往往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所以教室文化更有其“開發”的“潛力”。窗明幾凈、桌椅整齊,還只是凈化。開發教室文化的重點是突出“優化”二字。布置好教室的黑板報、讀書角、宣傳欄,每天向學生傳遞大量新的信息,使之成為學生向往的一大景觀,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育功能。學生有了這些活動,寫作的時候還會呆在那兒咬筆桿嗎?

三、開展文體科技活動,深化寫作情感

全校性的文體科技活動就是全員動員、體員對與的“大眾化”的活動。以時間為經,如節日、紀念日、假期等,以內容為緯,如文藝類、體育類、科技類、學科類等,構建為綜合性的校園文化活動。

譬如,暑期的夏令營,全校一個總主題,各類活動有分主題,涵蓋各個領域:“地球只有一個”的環境保護知識學習、考察活動;“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的三小科技創意活動;“探索科學奧秘”的自然科學知識競賽活動;“美化我們的生活”的藝術培訓活動等等,多領域、多形式的夏令營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的學生,豐富了學生寫作情感。

篇8

【關鍵字】專業期刊搜索引擎數據庫

0引言

據不完全統計,如果一位化學工作者要把現今一年的化學論文看一遍將需要46年。因此,在現實工作中,化學工作者并不可能把每年的化學論文全看完,而是選擇性地翻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對口的文獻。那么這么多的化學文獻中,你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論文呢?在信息化的時代里,我想沒有比使用電腦進行搜索更為方便的方法了。筆者整理了幾種常用的文獻檢索途徑,現整理如下。

1美國《化學文摘》

英文全稱ChemicalAbstract,簡稱CA,CA是目前涉及全部化學及化學技術領域最完備的檢索工具,它已經成為目前世界各國進行化學化工方面文獻檢索的主要工具。

美國《化學文摘》創刊于1907年,從創刊至今從未間斷。至93年已出版119卷,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檢索工具書之一。具有歷史悠久,收錄內容廣泛,索引齊備等特點。自創刊至1961年,為半月刊每年出版一卷,自1962年56卷起,改為雙周刊,每半年13期為一卷,每年兩卷。自1967年66卷起,改為周刊,每半年26期為一卷,每年兩卷,并另出十種卷索引和相應的十卷累積索引。

2搜索引擎

現在網上的搜索引擎比較多,作為一名化學工作者,我認為沒有必要精通每一個搜索引擎,對于網絡上的幾個比較好搜索引擎,現介紹如下:

2.1Google搜索引擎

/

此搜索引擎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兩位博士生于1998年9月發明。并于1999年創立。98年至今,Google已經獲得30多項業界大獎。Google支持多達132種語言,包括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Google速度極快,Google功能很多,包括自動糾錯等小功能,很適合化學工作者使用。

Google中的檢索方法很多,包括關鍵詞、分類檢索、其它檢索等。這里我只介紹用得比較多的“關鍵詞檢索”。“關鍵詞檢索”又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2.1.1基本搜索

在Google的主頁簡單檢索輸入框中,用戶可直接輸入一個或多個檢索詞,可執行基本檢索。當用戶同時輸入多個檢索詞時,要求每個檢索詞之間留出一個空格,而Google將默認多個檢索詞之間的缺省邏輯關系是“AND”。如果檢索詞之間的邏輯關系是“OR”,用戶就要在檢索詞之間加入“OR”邏輯符。鍵回車或點擊“Google搜索”按鈕。

2.1.2高級檢索

在主頁中點擊“高級搜索”按鍵,進入“高級搜索”界面。

如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沒有采用“語言、日期、字詞位置”等選項時,檢索出共約有1,300項查詢結果;當采用“語言”選擇中文簡體;“日期”選擇3個月內的;“字詞位置”選擇網頁的標題時,檢出約有68項查詢結果。采用選項可以提高準確率。

2.2百度搜索引擎

/

于1999年底成立于美國硅谷。2000年1月,百度公司在中國成立了她的全資子公司--百度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它的特點是:網頁全文搜索引擎具有全面、準確、高速、智能、友好、及時、強悍、靈活和技術含量高九大特色。其檢索途徑與方法如下:

關鍵詞:關鍵詞的內容可以是:人名、網站、新聞、小說、軟件、游戲、星座、工作、購物、論文名稱等;關鍵詞,可以是任何中文、英文、數字,或中文英文數字的混合體。

2.2.1簡單檢索

只要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并按一下“百度搜索”按鈕,百度就會自動找出相關的網站和資料。百度會尋找所有符合您全部查詢條件的資料,并把最相關的網站或資料排在前列。輸入關鍵詞后,也可直接按鍵盤上的回車鍵,實現檢索。

2.2.2高級檢索

減除無關資料:有時候,排除含有某些詞語的資料有利于縮小查詢范圍。百度支持"-"功能,用于有目的地刪除某些無關網頁,但減號之前必須留一空格,語法是"A-B"。例如,要搜尋關于"環境保護",但不含"廢水處理"的資料,可使用如下查詢:環境保護-廢水處理

并行搜索:使用"A|B"來搜索"或者包含關鍵詞A,或者包含關鍵詞B"的網頁。例如:您要查詢"圖片"或"花草"相關資料,無須分兩次查詢,只要輸入[圖片|花草]搜索即可。(圖片天下)

相關檢索:如果您無法確定輸入什么關鍵詞才能找到滿意的資料,百度相關檢索可以幫助您。您先輸入一個簡單詞語搜索,然后,百度搜索引擎會為您提供"其它用戶搜索過的相關搜索詞"作參考。點擊任何一個相關搜索詞,都能得到那個相關搜索詞的搜索結果。

百度快照:點擊每條搜索結果后的"百度快照",可查看該網頁的快照內容。百度搜索引擎已先預覽各網站,拍下網頁的快照,為用戶貯存大量的應急網頁。百度快照不僅下載速度極快,而且您搜索用的詞語均已用不同顏色在網頁中標明。(如:網站服務器暫時中斷或堵塞、網站已經更改鏈接等等。無法登錄網站的確是一個令人十分頭痛的問題。百度快照能為您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新聞搜索:百度新聞搜索(),同步搜索幾十個著名網站的優秀新聞頻道,包括科技新聞、娛樂新聞、社會新聞、體育新聞、國內新聞、國際新聞。百度新聞搜索,默認為新聞標題搜索,如果新聞標題搜索無結果,則自動轉向新聞全文搜索,搜索結果按時間排序。

Flash搜索:百度Flash搜索(),可搜索約五萬個Flash,只須輸入關鍵詞,就可以搜索到各種版本的相關Flash。

在指定網站內搜索:在一個網址前加"site:",可以限制只搜索某個具體網站、網站頻道、或某域名內的網頁。例如,[電話site:]表示在網站內搜索和“電話”有關的資料。

在標題中搜索:在一個或幾個關鍵詞前加"intitle:",可以限制只搜索網頁標題中含有這些關鍵詞的網頁。例如,[intitle:高中英語教學]表示搜索標題中含有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的網頁。

在url中搜索:在"inurl:"后加url中的文字,可以限制只搜索url中含有這些文字的網頁。例如,[inurl:]表示搜索url中含有"china"和"news"的網頁。

3數據庫

與搜索引擎一樣,數據庫的種類繁多,而且有很多好的數據庫是收費的,像“CNKI”之類的數據庫,一般的化學工作者是無法使用的。為了工作的需要,化學工作者可以到某些大學的圖書館去使用。現在對幾類數據庫的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3.1CNKI數據庫

/

CNKI數據庫屬于中國期刊網,是我國第一個按月定期連續出版的大規模集成化、多功能電子學術期刊全文文獻檢索系統。其檢索方法如下:

進入CNKI主頁后,可以在左側一欄進行檢索操作,首先應選定檢索字段,一般我們選擇“關鍵詞”,然后在檢索框中輸入你要檢索的關鍵詞,為了檢索結果能夠滿足你的要求,你還可以進行相關設定,如限定年限、學科范圍等。檢索完畢,結果將在右側以題錄的形式列出來,你可以選擇你所需要的文章進行下載,當然為了閱讀文章,你必須下載相應的瀏覽器,即CAJ專用瀏覽器。此外你也可以在檢索結果中進行二次檢索,其結果與使用高級檢索相當。

3.2萬方數據資源系統

/

萬方數據庫包括:科技信息子系統、數字化期刊子系統、商務信息子系統。也是一個收費數據庫。它收錄的論文最早是1998年,本數據庫以報道自然科學方面的信息為主,集中報道全國各“大學學報”中的論文和英文版期刊信息。它的檢索方法因不同子系統而異,例如“數字化期刊子系統”,當你進入該主頁后,可以“分類檢索”、“關鍵詞檢索”進行檢索。

3.3Springer—Link數據庫

這是一個外文數據庫,一旦開通便可閱讀400多種電子期刊的全文數據,它收錄了化學、環境科學、生命科學等11個學科的期刊。其檢索途徑有兩種,即search和browse.

3.3.1search

具有檢索功能,可輸入檢索詞,具體方法有兩種:article——直接輸入“檢索詞”檢索文獻;publication——直接輸入“檢索詞”檢索期刊。

3.3.2browse

具有瀏覽功能,但不能輸入檢索詞檢索,只能通過刊名瀏覽查找相關信息。瀏覽方式有兩種:publications——按期刊瀏覽;subjects——按主題瀏覽

4.結語

化學文獻更新之速度實在令人驚訝,試問一個不懂查閱文獻的化學工作者又怎能擔任21世紀的化學工作呢?本文簡單地介紹了幾種檢索途徑,如果讀者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或者遇到什么困難,期待與你共同探討,也希望我們的化學工作者進一步挖掘網絡優勢,為化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呂秀云,數字化文獻信息檢索指南,湖州師范學院圖書館,2003年4月28日

2.劉勤,Internet環境下的化學文獻檢索方法與技巧,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11月

篇9

>> 也談初高中英語銜接的方法 談高中英語作文的寫作方法 高中英語作文寫法指導 也談高中作文的指導方法 談高中英語作文的批改、講評與指導 淺談如何指導高中英語作文 談高中英語高效作文教學方法 也談高中英語說課 也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也談高中英語課改教學 也談初高中英語銜接 也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談高中英語學法的指導 談高中英語分層自主閱讀指導策略 高中英語學習方法指導 高中英語閱讀方法指導教學個案分析 高中英語復習方法指導 高中英語學習方法指導策略 高中英語寫作指導方法優選 談高中英語作文應試策略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也談高中英語作文指導方法 也談高中英語作文指導方法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高中英語作文教學應著力于幫助學生構思、寫提綱、寫初稿、修改和成文等環節。教師的指導貫穿于整個寫作過程直至最后成文。作文能力訓練指導.重在學生熱情參與,教師全程指導,力求設計科學合理、程序嚴密、操作性強、富有創新精神。【關鍵詞】高中英語作文高中學生寫作能力較差的第一個層面表現在詞匯貧乏、句子結構錯誤、中式表達等。因此首先要在句式的基礎訓練上下下夫,做到句子結構準確,表達無誤,并培養自己一句多譯的能力,進行不同句式結構表達訓練。同學們可以在表達多樣化上有所提升,突破單一句式,使文章生動活潑、結構緊湊。

一、審準題,抓住文章寫作的主旨

審題就是要通過對已知信息的分析,來把握住要寫文章題目的中心點,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主題、體裁以及文章的大致脈絡,同時,還應對寫作篇幅的長短和結構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如果是圖畫材料,考生就要仔細觀察圖畫,準確把握住圖畫所傳遞的信息。如果是給題目和寫作點的作文,考生就要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在把握好文章主題的基礎上,在寫作中要盡量覆蓋所有的內容要點。

二、注重學生日常英語知識的積累

1.積累豐富的詞匯,加強句型練習。詞匯是寫作的基礎,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和積累意義重大。就英語寫作備考來說,考生在積累詞匯的基礎上,一方面應該對一些常考話題可能涉及的詞匯進行分類整理,如關于環境問題,可以整理出以下詞匯:environmental pollution(環境污染)、greenhouse effect(溫室效應)、global warming(全球變暖)、dust(垃圾)、use up(用盡)、white pollution(白色污染)、plastic wastes(塑料廢物)、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環境保護)等。另一方面,考生還需要注意積累一些“亮點”詞匯來替代普通詞匯,如用“excellent”替換“good”,用“significant,critical,essential”來替換“important”等。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加強句型的積累和聯系,是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寫作中,比較出彩的句型有:①It句型,如It seems that…(看起來……)、It is + adj.+that…(……是……);②There be“存在”句型,表示“有”,確切含義是“存在”;⑧從句;④并列結構,可以是單詞、詞組并列,也可以是句子并列;⑤比較級;等。同時,考生還需要積累一些常用的短語和固定搭配。就句型而言,考生還可以識記一些可以用于寫作開頭、中間論述和收尾的句型。如,“As we all know…”可以用于開頭,“after all/in my opinion”可以用于中間論述,而“above all/in a word”可以用于結尾。對于中間需要列舉的,可以用“first、in addition、finally”依次表述。

2.背誦一些精美短文。培養英語語感。通過背誦一些精美的英文短文或是高考英語作文的優秀范文.不僅能夠擴充學生的詞匯量,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背誦的篇幅多了,文章里那些地道的英語表達以及一些固定搭配和句型,一定能夠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并在考場上能夠為己所用。

三、多向對話與單向傳授相結合

“單向傳授”是一種傳統的評講作文的形式,即教師點評、學生聽。筆者常用兩種講授模式:專題式和個案式。無論哪種作文都有既定的寫作任務,即專題講解的內容。但只講理論是不夠的,每個學生寫作文都是其思維的一次創造活動,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個案講評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這一環節筆者通常分兩步:首先,挑出優秀英語作文,印發給學生并分析亮點在哪里;然后,挑出一些出現頻率較高的錯誤,分析錯誤的原因并糾正。“多向對話”是指對作文的講評采取多維立體的模式,即全員參與點評。教師挑選出一些具有典型特點的作文,把交流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討論文章好在哪里,問題在哪里,如何寫得更好,甚至可評教師的評語,這種“點對面”“面對點”的多維互動模式,讓學生成了作文評講課真正的主人,思維的創新過程得到進一步升華。“多向對話”與“單向傳授”兩種模式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論,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英語作文評講課上根據不同文章類型及學生寫作任務目標達成的情況采取合適的模式,從而達到最佳的效果。

四、注重英語練習對于英語作文的重要作用

篇10

關鍵詞:Daily report;實效性;多樣化;合理評價

一、Daily report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所謂Daily report,即在英語課堂內的前3~5分鐘內讓學生到講臺前用英語進行他們事先準備好的活動。一般,Daily report的內容包括日期、出席情況、天氣情況;Daily report活動可以形式多樣,猜謎語,講笑話,說故事,念繞口令,唱英語歌曲,朗誦詩歌,表演對話或課本劇等。這小小的環節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共同分享的平臺,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劑,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促進學生了解西方文化

語言學習離不開文化學習,要學習一種語言,必須學習其文化,因為任何語言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特定的文化內容,實際上,英語教學中語言學習與運用就是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2.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要把收集到的材料進行歸納、整理,并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文字,表達思想,還要請教教師,修改文字,這一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寫作的過程,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3.提高學生聽力

學生在臺上演講,臺下學生認真傾聽,這使學生聽音和辨音的能力都得到了訓練。互動問答環節為學生創設了真實的英語情境,不僅是學生訓練語言表達的機會,也是學生糾正、規范英語表達、互相學習英語的好時機。

4.提高學生口語水平

通常學生為了能在老師同學們面前有更好的發揮,他們會在演講前進行多次的練習,與同學切磋,在這些過程中,他們會不斷地克服自身的缺點。這樣也使一些學生從不愛開口、不敢開口到樂于開口、敢于開口,學生的“啞巴英語”癥能得到根治。

二、如何讓Daily report更具實效性

1.起始階段老師的有效指導是關鍵

在Daily report的起始階段,如果教師不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完全放手讓他們自己按自己的意愿進行,部分學生可能會感到一片茫然,無從下手。對此,在剛開始操作時,教師要加強指導,尤其要指導學生如何準備。特別對學有困難的學生要進行學法和知識等多方面的指導,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多鼓勵他們,使他們有信心參與到活動中來。

2.盡量使Daily report的形式多樣化

單一的活動形式會讓學生覺得無聊、枯燥乏味、沒有參與活動的熱情,所以活動的內容形式要多樣化,讓學生對其保持新鮮感,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通常可以采用這些內容形式:自由談話式、話題演講、課本劇表演、詩歌朗誦、學習方法介紹等。

第一,可以采用個人報告的形式。在初始階段可以由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及需要來定主題,學生自行準備材料。此時教師最好能幫學生修改準備好的材料,材料不能過難。例如,牛津英語7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學習關于環境保護的內容,本單元的課前報告,我就讓學生先復述ReadingA中Dr Ray的回答,說明樹的重要性,要求必須掌握的詞組有on Earth,communicate with,one another,in danger,cut down等,在此基礎上,就讓下一位同學準備好其他關于環保的資料,如:“我們應該從哪些小事做起來保護環境”。在學生表達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以后,教師就可以把話題延伸到學生感興趣的其他方面,給他們自由表達的空間,以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二,可以采用合作形式。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合作完成報告。這種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可以這樣進行:讓學生組成小組,小組的組成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使得各個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以便各小組間展開良性競爭。在活動過程中,小組各成員應有明確的合作學習目標和具體的責任分工,只有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才能使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并明白各自應該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的任務,使小組活動有序又有效地進行。這種合作的形式間接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因而不但有利活動的開展,還促進了課堂其他小組活動的展開,使得課堂效率得以提高。

3.采用生評和師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對學生“Daily report”的評價應考慮從語音語調是否準確、表達是否到位、音量是否夠大、題材是否切合學生實際等不同維度給學生以合適評價。由于學生的Daily report報告的內容都是學生自己和小組組織準備的,所以,盡管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也都是學生個人或小組活動的結果,是學生思維的成果,所以教師應該首先予以肯定和鼓勵,而對于學生在匯報中出現的一些語言錯誤,既不能采取每錯必糾的方式,也不能放任不管,要視其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糾正,總之要明白我們活動的原則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最終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課前報告過程中,雖然是短短的三五分鐘,但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只有臺上表演的同學在認真講,而臺下同學“事不關己”的話,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不光教師是評委,其他同學也要參與,每個人都是評委,根據老師的要求制定好評分細則表,由組長負責統計分數并做好登記,綜合老師的評價一起作為平時成績記入成績冊,這樣不但說的同學會認真準備,其他同學也會積極參與、認真去聽。在這短短的三五分鐘時間內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為順利進入英語課堂作好充分準備。

三、結束語

經過教學實踐,說明課前Daily Report是一種有效促進教學的方法,它幫助學生改變了學習態度,學生課堂上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高漲了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更濃厚了。另外,學生養成了英語課上大膽開口說英語的好習慣,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口語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此項活動,并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優化和完善,Daily Report的成效一定會更加明顯,英語課堂也一定會成為學生滿懷期待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吳戌皎.促進生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開展合作式daily report活動小探.探究與合作:2007年寧波市基礎教育優秀教學論文評比獲獎作品選,2007.

[2]蔡俐萍.開展開放式duty report活動優化英語課堂”.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