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會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4 12:1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政治社會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與實踐活動息息相關的就是活動的內容與方式,選擇正確,可以使學生感興趣,使活動更有效,選擇失誤,會使活動低效甚至無效,同時又浪費了學生的時間。我們在設計活動內容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與課題相關的、有趣的、熱門的事件。比如,3.15之前,我們組織了關于保護消費者權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去超市、商場進行調查、采訪,并且與當地的文化、司法部門掛勾,建立固定的活動課基地,共同開展好活動課。根據當地的環境、文化傳統等條件因地制宜開展活動,使活動課與國情、區情和本地的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從中得到更深的感悟。
二、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實踐
社會實踐的活動內容十分豐富,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我們一定要堅持一點: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組織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課《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時,開展正確行使“公民基本權利之一:批評建議權”教學探究活動。對于公民享有批評建議權,有言論自由等政治權利,學生已經理解,但是讓他們對國家事務進行批評與建議,對農村學生來說有些力不從心。我為他們設計的活動內容是“給校長的一封信”,讓他們以網名給校長信箱投信,談談自己對學校管理的看法,提出批評與建議。學生有感而發,針對學校的食堂管理、伙食狀況、作息時間、課程設置和老師評價紛紛發表意見,暢所欲言,盡管意見不是很成熟,但是通過這次活動學生都體會到了“主人翁意識”——公民可以依法通過合法的途徑有序參與政治文明建設。
三、靈活安排實踐活動的時間
對于社會實踐活動,很多老師會說,“現在學習壓力這么大,哪有時間組織實踐活動啊!”并以此為借口不去開展實踐活動。其實,實踐活動不一定非要在課上騰出時間進行,也可以在周末的時候,或者在寒暑假的時候,或者選擇剛開學學生沒有進入正軌的時候,這樣靈活組織安排,就會使時間比較充裕,也會使學生能保證足夠的學習時間。比如,學習完《珍愛生命》以后,了解長假,我就要求學生在假期時學校的安全教育,觀看安全教育視頻,并根據自己長假期間的經歷來制作手抄報,題材可以是防火、防觸電、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制作完成之后,等到開學拿到課堂上來,進行評比。這次活動,既讓大家互相學習安全知識,又寓教于樂,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一份份精美的手抄報體現了學生獨特的視覺和個性。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體現了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統一,改變了其原來認為思想品德課就是灌輸道理的錯誤認知。
四、結語
篇2
關鍵詞:政治發展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
政治可持續發展落實到實踐層面就是要通過政治文明建設來推動政治發展。而我國政治發展的主題就是要通過改革逐步實現政治系統運行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政治發展本身的復雜性、我國所特有的政治文化、現實國情及所面臨的激烈競爭的國際環境,決定了我國政治及經濟體制改革必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政治體制改革能否成功,取決于能否抓住其中的關鍵問題,并采取正確的改革策略與改革模式,將政治發展逐步引向深入。
政治發展是政治民主化和制度化的過程
任何政治體系都不是靜止的,而是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政治發展是政治關系的調整和變革。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經濟關系的發展,在特定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形成的利益之間的矛盾運動會不斷發生和發展,從而導致政治權力和政治權利的變革和調整,這種變革和調整的過程就是政治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個以經濟革命為基礎的復雜系統,其最終目標是政治民主化,此過程也就是政治制度化的過程。而以民主政治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直接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制度化水平,并對社會和諧發展起到保障作用,因此,政治發展應具有以下特性:
政治組織和秩序的制度化。政治制度化是指建立健全政治制度的運行程序。美國當代著名的國際政治理論家亨廷頓認為,一個國家政治發展程度的高低,取決于這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一個國家只有不斷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才能實現政治發展的目標。在現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建立法律的權威性,強化公民的法治意識,實行政治制度化。通過政治制度化,加強各個集團、組織和部門間的相互制約,從而保證社會處在一種有序的運行狀態之中,保證社會統治的穩定。
政治的適時性。政治發展就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中,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政治體系。政治體系是由政治結構組成的一個嚴密系統。一個國家的政治體系和政治發展方向,受制于各種因素,服從于總的社會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亨廷頓堅持從發展中國家的實際出發,使政治發展沿著現實道路前進。而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政治發展與經濟發展是兩難的選擇。許多發展中國家選擇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發展,而后再進行政治民主進程。因此,政治在其發展的過程中,要合理地調整其功能,實現其結構的專門化、系統化和一體化,只有這樣,才能整合出高效、高質的政治體系,實現整個社會政治結構的最佳配置。
政治變革的能動性。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向政治體系提出新的要求。政治在完成其職能和取得發展方面,既需要穩定性和連續性,也需要適應性和探索性,在現代迅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唯有經常的調整和變革才能保持政治自身的一體化。從一定意義上講,變革是穩定的基礎,也是政治發展的動力。所以政治體系要保持其活力和適應性,就必須能主動地變革其政治結構,完善政治功能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政治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
全面的政治發展。政治發展理論的集大成者阿爾蒙德和派伊認為,具體到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要適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必須做到“全面發展”。既要加強黨內民主建設,也要加強人民民主建設;既要與時俱進地著力構建政治制度,完善政治體制,也要調整政治機構的功能,同時加強思想建設,培育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政治文化,“使科學發展觀成為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既要加強領導干部的思想建設,也要加強人民群眾的思想建設等等。以上各個方面,盡管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可能有所側重,但是總體上看,當代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宏大工程,只有在結構、功能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推進,才能為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和貫徹提供強大的政治動力和智力支持。
協調的政治發展。協調主要指經濟與政治的協調、漸進性與緊迫性的協調。協調發展,就是要在發展中實現速度與效益、數量與質量的有機結合。必須切實把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在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放在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必須在實現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同時,使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必須辯證地看待經濟發展與政治發展之間的協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并不意味著政治發展總是被動的,也不說明二者在時間上必然有固定的先后之分,即只有經濟發展了政治發展才會跟進;而且人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預見性地主動做出某些調整,清除經濟發展可能遭遇的體制。
可持續的政治發展。經過近30年的變革,我國的民主化、現代化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和正確的戰略,在這樣的前提下,政治發展的關鍵就是把握路徑、過程和節奏。一個可持續的政治發展是中國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前提,也是政治文明的基本形式。可見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經濟發展問題,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政治問題。只有選擇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模式,才能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共同發展與進步,才能實現政治系統的持續穩定。所以要確保我國政治的穩定,必須全面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支持系統。
政治發展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首先,政治改革是政治發展的基本途徑。從根本上說,政治發展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引起的,因此,它是一個客觀的有規律的過程。只有當社會基本矛盾引起利益關系和力量對比的變化,并轉化為進步階級、階層或集團變革舊秩序的政治實踐時,政治發展才能得以實現。從主體與客體的交互作用來看,政治革命是政治關系的質變過程,導致政治制度的新舊更替;政治改革是政治關系的量變或部分質變過程,促成政治體制的改革與完善。總之,政治發展就是政治系統喪失穩定再重獲穩定的過程。因此,政治改革并沒有嚴格的邏輯可以遵循,而是要根據政治發展的具體情況來應對。
民主政治是政治發展的基本目標。不同的社會經濟基礎、利益關系和政治統治是政治民主的經濟和政治基礎,決定著政治民主的性質。為了平等實現統治階級成員的政治權利,并協調其內部利益關系,還必須完善必要的政治形式,這種政治形式的完善過程,就是政治民主的發展過程。隨著人們利益訴求、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日益多樣化,唯有通過政治發展,才能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從這個意義是說,民主政治不僅是實現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也是建構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切實把握好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的關系是實現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不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路徑,而且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目標。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補充。由于現代社會的政治穩定是動態的、發展的,所以政治穩定的實現與維持都離不開政治發展的推動。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已經確立起來的市場經濟不僅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而且改變了人民的價值觀念和政治生活。當然,毋庸諱言,與經濟發展的速度相比,我國政治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目前,在社會處于“黃金發展期”與“矛盾凸顯期”并存的復雜局面里,我國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這一發展目標必將對我國政治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把握好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的關系,對和諧社會的建構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根據發展中國家政治發展的經驗,今后我國政治發展既不能不顧社會發展的歷史,完全照搬西方發達國家政治發展的模式,也不能不顧社會發展的現實,走激進式的政治發展進程,而是應該緊密結合我國和諧社會的建構進程和實際,通過漸進的政治發展實踐,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真正實現在政治穩定中推進政治發展,在政治發展中鞏固政治穩定。
參考文獻:
篇3
在新形勢下,到底采取何種有效的手段,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筆者認為:開展“多角度、多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能較好地提高其實效。
1.從解決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的特殊矛盾的角度出發,開展“知識驗證型”的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它作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存在著知與信、信與行的特殊矛盾。我們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的原理、觀點及其他社會知識,能否為學生所接受,并內化為行為,“信”是紐帶和關鍵。為解決這一特殊矛盾,教學實踐中,我們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讓學生帶著疑慮走向社會,通過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形式,在社會實踐中驗證知識,增強理論的可信度和說服力,以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確立正確的信仰、信念。例如有的高一學生認為:“‘先富’幫‘后進’,這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市場經濟條件下幫助是幌子.實際上是利用‘幫助’在后進地區乘機撈一把。”針對這一實際思想認識,我們組織學生調查訪問了省扶貧先進單應—一寧波慈興集團。該企業近幾年中,分別以資金、技術、產品業務和管理人員、工人業務培訓等形式,先后扶持了6個“老少邊”貧困地區的工廠,其中一個還成為麗水地區十大明星企業。學生在活動后說:“現在我們懂了.人間不盡是金錢關系。‘先富’幫‘后進’,實現共同富裕,我們信!”
2.從結合教學改革實際的角度出發,開展“興趣愛好型”的社會實踐活動。執行新的教學計劃,實施“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的“三板塊”操作方法,給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善形象,吸引學生,改進方法,提高實效”,“變封閉式為開放式,變說教式為實踐式”,成了我們教師的最新觀念和工作方式。為此,結合學校實際,根據學生自愿選擇的原則,我們在高一、高二年級中開設了“焦點與熱點”、“新聞采編”等選修課和以社會調查為主要形式的“社會調研”興趣活動小組。前者主要采取課堂集中講解,課后學生按照老師要求分散實踐;后者則在教師的直接帶領下,集中進行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活動。上學期,我們組織學生走訪市公安局,了解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狀況、原因及預防,組織參觀“萬畝漁塘”,了解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狀況。這不僅增強了學生對選修課、活動課的興趣,也促進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3.從結合教材行為鍛煉要求的角度出發,開展“實踐鍛煉型”的社會實踐活動。所謂“實踐鍛煉”,是按照一定要求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沒有實踐鍛煉,學生可能懂得許多“大道理”,如為什么要講奉獻,為什么要熱愛勞動,為什么要艱苦奮斗,但卻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獻精神、自覺的勞動習慣和節儉行為,甚至出現“高分低德”的現象。我們根據教材行為要求,結合“規范”教育,開展以社會服務為主要形式的“雙學”奉獻活動,以社會公益勞動、學農等專業生產勞動為主的操作鍛煉,既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又磨練了他們的意志,培養了他們的行為。這類社會實踐活動,因涉及面廣、難度大,一般由思想政治課教師向學生提出建議,并參與、協助學校有關部門實施。
總之,“多角度、多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幫助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溝通書本與社會、理論與實踐,提高思想認識和覺悟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思想政治課實現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實踐證明,它具有課堂教學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
篇4
要糾正村莊環境整治的理念錯誤、目標偏差、重心錯位,根本的出路在于重新確立農民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農民建設自己家園的主人翁意識和首創精神;必須矯正新農村建設的內涵,促進鄉村區域科學發展,實現鄉村“經濟、社會、環境”三大系統的當代重構;必須實現村莊環境整治的鄉土回歸,重構鄉村聚落“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機理。
(一)主體回歸———進一步明確鄉村治理的農民主體地位,激發主體創造性在規劃設計上,須在調研—制定—實施—維護的全過程逐步恢復農村原有的自治機制。普及基本的營建知識,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以及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在管理維護中,要借整治行動系統性地制定后續政策,建立全體村民共同保護環境衛生的責任機制,經常性地開展“衛生庭院”、“文明戶”等群眾性的活動,促進新農村建設走上規范自治的軌道。在強村富民上,要立足農民自愿發展“城需型”產業,促進“產村相融”。充分發揮蘇南地區城鄉一體化的優勢,鼓勵鄉村提供多元化的休閑消費產品,成立能為村集體增加經濟能力、為農戶增加收入的多種合作社。這樣不僅可以緩沖“靠天吃飯”的農產品生產風險,并且也可以避免城市工業進村所引發的環境污染和市場風險。
(二)內涵矯正———進一步明確鄉村綜合發展的長期思路,激活整體生命力農村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精神文化是一個整體系統,不能人為割裂。人、自然、建筑、精神、文化、經濟本是一個生命體,只有獨立的規劃和建設,系統就不存在,新農村建設也就很難做得有完整性,也就談不上新農村建設的生命力。因此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建設,應當立足于鄉村文化價值傳統,實現“經濟、社會、環境”三大系統的當代重構,實現經濟特色發展、社會自治管理、環境鄉土宜人的綜合目標。從而真正實現“鄉村是城市的夢想,是城市最后的心靈家園”的美好愿景,以此激發出蓬勃持久的生命力。
(三)鄉土重建———進一步明確鄉村環境整治的根本特點,激發聚落歸屬感務必扭轉當下鄉村建設都市化、景區化的傾向,尊重和體現鄉村“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特征,實現鄉土回歸。首先,應該充分尊重現有的居民點布局特征,切忌通過拆并村莊來建立規模較大的居民集中區[4]。其次,建設與整治進程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曾經講過,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要用30至50年時間,這是實事求是的科學判斷。再次,必須尊重鄉村資源環境特征和鄉土文化特點。要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河里有魚、樹上有鳥、地上有蟲”的目標[5]。在建設中盡量選用鄉土材料、植物,杜絕非功能性造景。施工隊伍和勞力也盡量從本地籌集,這樣不但有利節約,還能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識。
二、實踐:無錫市陽山鎮朱村整治全過程的規劃設計探索
在無錫市陽山鎮朱村等村莊環境整治試點中,由規劃設計單位、大學研究人員合作,以“深入鄉村地區的社區工作方法和互動式的社區規劃過程”,在“村莊整治中實施農村社會管理機制創新的規劃融入”這一課題上作出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
(一)創新整治工作組織體系1.自主與規范的工作組織村莊整治由鎮村兩級推動實施,牽涉到鎮長、建設站長、所在村村民主任(支書)、村民代表,以及全體村民的工作,客觀上存在“決策協調”(鎮長—村干部)、“實施協調”(站長—村干部)、“利益協調”(村民—村干部)三重主要的協調關系,村干部是一切工作的“中樞”。“以村干部為中樞”的工作機制,有利于工作計劃部署、溝通協調、定案決策。人、財、物的使用調度都依托村干部及其領導的村委會班子而開展,責任與信任既是壓力也是動力,這個過程本身也提升了村一級自治組織的凝聚力,同時也加強了基層組織與村民的溝通與信任。設計單位則成為這一機制中的信息匯總和方案會診的平臺,起到了“輔助決策”的作用。2.科學與民主的編制工作組織一是實現了多專業力量的融合(見表1)。二是在方案決策上,通過不下十輪的多類型方案論證程序,充分吸納了各層次各方面意見,使得整治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三是規劃設計、研究人員以及鎮相關專業人員駐村工作,使得所有問題能夠在現場協商解決,并且整個過程置于群眾監督之下,更能滿足群眾意愿。
(二)整治中的規劃技術支持1.推動促進有效的公眾參與具體搭建了一個“村莊整治交流平臺”,落實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成員包括村委會、規劃設計團隊、有文化的長者和建設單位,是整個村莊整治的組織者;第二層次的成員主要包括村民小組組長和村內黨員,負責向上反映村民意見、向下傳達整治工作方案;第三層次成員是全村各戶村民代表。工作中他們還充分利用了QQ等信息交流工具與平臺。根據工作深度和工程推進情況,在各個層次的平臺有序進行交流,既能夠有效采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減少無謂的爭執和反復,提高工作效率。2.GIS信息庫建設輔助各項決策以“村民主體”為導向,細化現狀調研,繪制“一庫一圖一表”。以戶為基本單元,開展問卷調研,并結合訪談等形式,對各農戶的生活情況進行詳實的調研,并借助GIS軟件,建立每家每戶的“村民信息檔案庫”。詳細標識房屋、圍墻、場地、樹木、菜地、彩鋼棚、家禽養殖區等空間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實際使用農戶,明確各類“空間要素”的現狀實際權屬分布情況,這有利于整治中對相關產權問題的處置和補償政策上的綜合協調,也能形象化地反映各家各戶對規劃目標的現實需求。3.當好鄉土景觀的專業宣傳隊一是在踏勘調研中挖掘特色、構思方案。如在陽山鎮朱村整治中項目組不但摸清了每一棵樹、一眼井、一方菜園的情況,還掌握了村民全日生活作息情況。并通過與文化站、村干部、村內長者和普通村民的訪談,理解農村產業經濟、文化習俗、生活習慣的特點,盡量避免方案“水土不服”的問題。二是廣泛發動村民參與整治工作以保持村莊特色。如家前屋后、排水溝渠環境清理,自家違建拆除和房屋修繕。比如在村莊內部留下“微田園”,房前屋后、前庭后院,栽瓜種菜,雞犬之聲相聞,既具有實用價值,又保有農村特色和鄉村生活的情趣。三是材料工藝的鄉土保持。盡量利用好村莊拆除中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農村自有的材料。
(三)整治后續長效管理1.整治中實現后續治理機構和章程的完善圍繞規劃實施搭班子、定章程。在具體實施中,明確劃定權責清晰的管理范圍邊界,明晰界定村莊內農戶“私有空間”、“半公共空間”和“公共空間”的界限。重點對“半公共空間”的使用進行明確的界定,激發農戶對該區域的自我管理熱情。同時又明確了各類空間的整治內容、責任主體,區分村集體統一整治和各家各戶自行整治的內容,并明確整治結束后長效管理的責任主體,使村民在村莊整治工作一開始就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這種劃定空間整治責任的“包干區”方法得到了當地媒體的大力宣傳。2.村民自治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為了后續長效管理,配合規劃實施和后續維護出臺了“整治與管理責任書”,明確村集體統一整治的內容包括墻面粉刷、空調外機包裝、儲物輔房整治、屋前平臺鋪地整理、籬笆安裝等;住戶自行整治的內容包括屋邊雜物清理、配合拆除彩鋼棚、轉移家禽養殖地點、菜園和場地長效管理等。在這次村莊整治活動中,廣大村民還接受了一次村鎮建設知識、鄉村旅游知識、集體議事知識等相關內容的學習,掌握了新的信息,提升了審美情趣;通過鎮政府組織的先進樣板村考察不但開闊了眼界,而且激發了自我發展、自我治理的熱情。3.村莊經濟、社會、環境的持續發展在村莊整治進程后期,不少農戶看到了環境改善后帶來的農家休閑經濟機遇,同時借“靠近城鎮、緊鄰度假區”的區位優勢,開始籌劃發展農家樂和林果采摘旅游。村委組織全面規劃鄉村旅游發展,并將產業發展、隊伍建設、村民培訓與村莊規范化管理系統考慮,這為今后鄉村產業發展擺脫傳統的工業企業依賴,全面改善農村大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現代化意識,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總結
篇5
[關鍵詞]鄉鎮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強鎮擴權
一、問題的引出與概念的界定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國家由政府公共財政支出膨脹而引發了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為解決和處理對這些危機,理論界掀起了治理研究的熱潮。目前我國正處于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時期,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集中體現在城鄉之間的差距持續擴大、農村社會穩定形勢堪憂、農民上訪事件不斷,甚至形成了農民與基層政府之間的對立。這些社會問題使得政府特別是鄉鎮政府社會管理的難度加大,它所面對社會治理困境不容忽視。本文擬從前人研究的基礎出發,全面分析我國鄉鎮政府社會治理能力的現狀、問題和改革實踐及啟示,并進一步提出深化鄉鎮政府社會治理能力改革的建議。
一般說,社會治理能力是指政府進行社會管理的有效性。具體來說,它是指公眾對涉及社會管理的公共物品的需求與政府提供這些公共物品水平之間的持續平衡過程。社會治理也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治理泛指所有與鄉鎮政治、行政、經濟、社會變遷有關的管理體制和變革模式,包括政治上的村民自治或鄉鎮自治;行政上的鄉鎮管理機構、體制和方式;經濟上的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和城鎮化建設;以及國家與社會(具體就是鄉鎮政府與農民和農民自治組織)的關系等。狹義的社會治理是指鄉鎮政府在社會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以及體制、機制、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與綜合,其中關鍵的問題是鄉鎮政府能夠有效發揮其治理能力。這是因為:首先,這是由我國農村社會管理的范疇決定的。雖然關于農村社會管理的范疇還處在爭論之中,但至少包括上述列舉的各種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都可以納入公共物品的范疇,而政府對公共物品的供給是否滿足社會需求就涉及到政府能力的問題,因為能力建設是政府提供高質量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基礎。其次,這是由我國“三農”問題突出的鄉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狀決定的。“歷史反復地表明,良好的政府不是一個奢侈品,而是非常必須的。沒有一個有效的政府,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
筆者更傾向于在狹義上運用社會治理的概念。因此,從內涵來看,鄉鎮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可以轉化為鄉鎮提供的涉及社會管理等公共物品的能力,而供給的過程即是其能力作用的過程,包括獲取要提供的公共物品資源的能力、決定提供何種公共物品和如何分配這些公共物品的整合和配置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涉及到鄉鎮政府職能劃分、行政權力運用等問題。
二、我國鄉鎮政府社會治理能力的現狀
(一)鄉鎮政府公共財政能力較弱
影響鄉鎮政府治理能力的首要因素是政府的財政能力,分稅制改革后,鄉鎮政府公共財政能力偏弱已經是一個明顯的事實。目前我國鄉鎮政府財權的配置主要源于1994年后實行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該體制基本劃分了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職權,同時地方各級政府比照這種方式,形成了地方政府之間包括與基層鄉鎮政府財政職權的基本配置。中央擁有財政稅收的最大權力,而鄉鎮政府財權空間則被逐級壓縮,財權逐層上移。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后,使這種狀況更加明顯。鄉鎮政府的巨額債務即是一典型的例證,據保守估計,我國縣鄉兩級的債務已經高達5000多億元,并且每年以200億元的速度遞增。鄉鎮政府財政能力不足,制約了其資源獲取能力,而資源獲取能力的強弱影響了鄉鎮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給,直接表現在農村生產性公共物品和涉及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物品供給不足或低效供給。
(二)鄉鎮政府權力虛置,存在授權不足與越權并存
政府能力與行政權力之間存在一定聯系,“使行政部門能夠強而有力,所需要的因素是:第一,統一;第二,穩定;第三,充分的法律支持;第四,足夠的權力”可見,政府能力的強弱與行政權的大小有關。雖然憲法賦予了鄉鎮政府方方面面的權力,包括領導本鄉鎮的經濟、文化和各項社會建設,做好公安、民政、司法、文教、衛生和計劃生育等工作,但實際上這些權力因沒有實際的機構載體而被虛置。鄉鎮政府在形式上設有包括農經站、農機站、水利站、林業站、畜牧站、文化站等名目繁多的機構,然而這些“七站八所”并不為鄉鎮政府管理,形成對鄉鎮政府實際上的授權不足。另一方面,在“垂直型體制”的作用下,鄉鎮政府為完成上級分解的政績指標,在沒有法律明確授予權力的情況下又不得不采取強制性的措施,如計劃生育、土地管理、環境保護等執法工作又有明顯的越權行為。授權不足與越權并存使得鄉鎮政府很難有效地整合和配置現有資源,大部分資源被分配到實現政績指標上,而與社會治理密切聯系的公共物品難以提供。
(三)鄉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單一,社會治理的有效性不足
目前,農村公共物品大多是由鄉鎮政府和部門自上而下來決策供給,供給的主體多來自于政府。主要的提供方式是:預算內的包括財政撥款、購買服務等;預算外的包括鄉鎮企業上繳利潤、管理費、鄉鎮統籌、各種集資、罰沒和捐款等。比如農村的主要公共物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農業水利設施、農業技術推廣、農機事業服務等都主要依靠政府的撥款,而預算外供給的公共物品范疇更加廣泛,無論預算內還是預算外的供給主體始終是政府,且大多采取行政性的手段,甚至是計劃性的方式,較少采用市場的方式。而治理理論和實踐表明,政府并非是公共物品的唯一供給者,在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網絡中政府與其他社會組織一樣,發揮著一定的功能,只是各參與者中“同輩中的長者”,公共物品提供方式要包括市場化、私營化或公私合作等多種模式。當前由于鄉鎮政府單一的供給方式與農村生產和生活中日益增長的公共物品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造成了社會治理有效性不足。
三、浙江“強鎮擴權”改革的啟示
從社會治理能力的現狀分析,我國鄉鎮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資源獲取、整合配置和運用能力上都存在缺陷,影響了社會治理的有效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國地方政府進行很多有益的探討和實踐。目前在浙江省剛剛推行的“強鎮擴權”改革即是其中之一,其做法是直接從影響鄉鎮政府社會治理有效性的因素人手改革。2005年9月,浙江省首先在紹興市進行了改革的試點,2006年又將試點擴展到嘉興市,2007年浙江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中心鎮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見》。這意味著“強鎮擴權”在全省范圍內展開,改革的主要內容和啟示有三個方面。(一)賦予鄉鎮政府一定的財政權用以支持其公共物品的自主供給
“強鎮擴權”改革的原因之一是鄉鎮沒有獨立財權,其稅收基本被上級(縣、市)抽走,致使鄉鎮的公共財政無法發揮更大作用。因此,浙江省政府在支持中心鎮發展的文件中明確規定將部分財政權力下移,如在中心鎮范圍內收取的規費和土地出讓金,除上繳中央部分外,地方留成部分向中心鎮傾斜。紹興市作出的具體規定是,從2007年起除了上繳中央和省級財政的部分,增收部分不再由縣鎮兩級共享,而是全部返還給鄉鎮。鄉鎮財權的擴大,能夠促使基層政府將更多的支出應用到公共服務領域內,如嘉善縣西塘鎮原計劃從2005年開始用3年的時間,每年從鎮財政拿出420萬元解決7個行政村的便民服務區的建設,但因為工程欠債不得不將原計劃的每年7個行政村縮減為3個。“強鎮擴權”使該鎮具有了相當的財力,可以按照原計劃實行了。可見,改革初步緩解了鄉鎮政府財政能力不足的矛盾,從而促進了其自主提供公共物品的積極性。
(二)通過權力下放賦予鄉鎮政府實際的社會管理權限
“強鎮擴權”改革下放了縣級政府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主要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則放”的原則,賦予中心鎮部分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按照創建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強化了擴權鎮政府農村科技、信息、就業和社會保障、規劃建設、公共文化、義務教育、公共醫療衛生、計劃生育和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務職能。權力下放的主要方式是縣向鄉鎮委托授權。例如,為了填補鄉鎮政府在環保監管上的職能缺位,首先進行改革的紹興縣就通過書面授權的形式。在2006年底縣委縣政府與錢清鎮等5鎮簽訂委托行使管理職能協議書,明確規定了鄉鎮執法員可“對轄區企事業單位違法排污行為開展調查取證并提出處罰建議”。也就是說獲得授權的鄉鎮環保執法員只要拿出相關執法證就可對發現的偷排污水行為進行及時處理,而不用再向上級匯報,由縣級政府相關部門人員處理。通過委托授權,理順了鄉鎮與上級政府的權責關系,解決了其“有權管不了,無權不能管”的問題,化解了鄉鎮政府權能不符的矛盾。
(三)通過政府與市場的合作,實現多樣化的公共物品供給方式
《關于加快推進中心鎮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見》確定了中心鎮要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和完善“一校(高標準的普通高中或職業高中)、二院(中心衛生院、綜合性敬老院)、三中心(文化中心、科普中心、體育中心)”等設施,以及“一路(高標準的進鎮道路)、二廠(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三網(自來水供水網、垃圾收集(處理)轉運網、通村公交網)”等設施。當然這些公共物品的大量投入僅僅靠鄉鎮一級政府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改革過程中一些鄉鎮采取了市場運作的方式,通過走社會化、市場化、多元化道路,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如諸暨市店口鎮采取了BOT方式,由政府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當地一家民營企業占投資額的51%,其余49%由店口集體資產經營公司出資,建立起國內第一個鄉鎮垃圾焚燒場。2006年該鎮將一些道路、公交、公共區域廣告經營權進行特許拍賣,當年即為政府籌措上千萬元建設資金。鄉鎮政府通過BOT、特許拍賣等形式轉變了其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即從原來的行政方式轉變為市場方式,提供的主體也由政府單獨提供轉變為政府與企業的合作,為以后發展成為多樣化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奠定了基礎。
“強鎮擴權”改革以下放財權、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為核心,賦予鄉鎮政府一定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鄉鎮政府社會治理能力,改革抓住了我國鄉鎮政府社會治理能力不足的關鍵問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應該成為我國鄉鎮改革的可選路徑。
四、進一步改革的路徑選擇
浙江的改革剛剛起步,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深入研究,并加以解決,改革才能持續下去,實現鄉鎮政府權責對等、鄉鎮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才會真正得到提升。
(一)深化公共財政制度改革
鄉鎮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財政汲取能力不足。這源于我國現有不合理的財政分配制度和轉移支付制度,因此僅僅著眼于鄉鎮政府的財權配置并沒有抓住改革的關鍵問題。在單一制國家,鄉鎮的財政配置是從屬于整個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制度的,因此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財政制度,劃分中央與地方財權和事權,不僅要明確縣級政府對鄉鎮政府財政支持,而且還要明確市級、省級甚至中央政府對鄉鎮政府的財政支持,具體的可以從改革現有的轉移支付制度人手,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性轉移支付力度。同時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在明確劃分各級政府的職責的基礎上明確各級政府的支出責任,改變由上到下的轉移支付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約束和效益評估機制,提高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效率。這是鄉鎮政府具備應有社會治理能力的基礎。
(二)建立并完善相應的監督體系
擁有權力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為保證權力的有效合理運用,權力監督就成為關鍵。隨著鄉鎮政府財政自主能力和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的增強,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監督體系,促使其權力不被濫用,發揮其應有的能力。目前學界比較一致的建議是,對鄉鎮建立起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鄉鎮政府的主要職能應該定位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所以在績效考核指標上應該淡化對經濟指標的追求,而應該把農民增收、生態環境治理、污水垃圾處理、社會治安、鄉風文明、教育文化、科技衛生和規劃管理等公共物品供給列入指標內。但這些監督考評的方式還是行政性的,容易滋生長官意志。因此,從長遠來看,應該轉變上級政府對鄉鎮政府的監督方式,即從行政性的轉向法律性的,主要是以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進行必要的監督與干預,將鄉鎮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和責任納入到法治軌道。即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政府具有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法定義務,必須通過合法的行政程序來積極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接受來自權力機關、非政府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
(三)大力培育社會自治力量,發展非政府組織性質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
鄉鎮政府對公共物品提供方式要由單一走向多元,不僅要培育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而且還要培育多元的自主社會自治力量。我國目前建立了一些存在政府背景的官方和半官方的經濟合作組織,還難以獨立發揮自治主體的作用,因而可以在此基礎上,將這些經濟合作組織轉化為非政府組織性質,讓農民根據自身需要建立和發展非政府組織性質的民辦、民營的經濟合作組織,不僅能夠解決農民在發展農業、鄉鎮企業、拓展市場等方面的經濟問題,而且也溝通了農民與政府的渠道,有利于他們參與到政府社會公共服務的管理中。
篇6
關鍵詞:利益集團;公共政策;行為模式;房地產
1房地產利益集團政府的雙方關系
在西方,利益集團又稱利益團體、壓力團體、院外活動集團等,關于利益集團的研究滲透于西方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是一個綜合性的范疇。在我國,最近幾年對于利益集團的研究發展迅速。戴維•杜魯門在《政府過程》中指出,利益集團是任何建立在享有一個或更多共同看法基礎上,并且向社會其他集團或組織提出某種要求的組織。利益集團是自愿性的組織,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為了尋求某種目標而結合在一起。大多數利益集團只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甚至僅代表一小部分人的利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成了一些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將國家的政策推向更有利于個人,而不是國家利益的方向。利益集團參與政治的結果就有可能導致強勢群體控制公共政策,進而損害公共利益。其中,房地產行業逐漸成為中國最強大的游說團體,影響著公共政策的制定。
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房地產市場總體上處于供給的結構性過剩和高房價收入比以及消費預期導致的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態;商品房的高空置率和居民住房不足的矛盾;土地資源的低效率使用等等。
隨著房價逐步由一個經濟問題演變成一個政治問題,政府開始了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強有力的宏觀調控。然而,實際效果卻不如人意,甚至出現“愈調愈高”的現象。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是主要原因。在房地產市場上政府、開發商和消費者三個行為主體中,對房地產價格產生最大影響的兩個主體是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雙方利益集團都會為了自身的利益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不斷博弈,這也是在我國經濟轉型階段房地產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
2房地產利益集團與政府之間的博弈行為模式
假設待開發的土地是閑置的空地。在博弈的第一個階段,政府判斷是否拍賣土地的開發權,若不拍賣,則其收益為零。影響政府選擇的因素很多,比如土地的面積、地理位置、周圍環境,城區規劃等。如果決定拍賣土地使用權,政府要作前期規劃,設計拍賣規則,并對參加競拍的開發商進行審查,包括公司的財務狀況、資信水平、工程質量等。拍賣過程中,各開發商憑借對該土地帶來的預期經濟收益的判斷和成本的比較,分輪叫出能接受的價格,直至能接受的最高價格,最終由出價最高的開發商得到使用權。
在博弈的第二個階段,房地產開發商在取得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以后,向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商品房屋建設預備項目計劃備案手續。之后,房地產開發商方可向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施工許可手續。在開發建設中,房地產開發商應當在規劃、土地、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期限內,辦理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各項審批手續,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動工開發期限,進行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在這一階段,政府則監督開發商是否有違規違法建設。
博弈的第三個階段,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綜合驗收。對綜合驗收合格的項目核發綜合驗收合格證,同意交付使用;綜合驗收不合格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提出整改意見。
在這種行為模式中,土地交易可能存在暗箱操作,導致腐敗現象的產生。在標價最高者中標的拍賣方式下,隱含著一些對賣方不利的危險因素,若競標人之間形成某種形式上的串通,會使土地的價格大大降低,從而導致最終國有資產的流失。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預先設置一個底價,若最高競價達不到這個價格,則不能成交,同時要求投標人支付一定的投標費用,促使投標人積極爭取中標。當然也不能迷信公開招標或拍賣形式下所形成的土地價格就是市場價格,因為開發商對未來市場的樂觀預測、開發商之間的博弈和非理以及伴隨著開發商的道德風險等,都有可能使其可接受的交易價格偏離市場的軌道。因此,還需要公共政策制定者加強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
3公共政策制定者加強對房地產業宏觀調控的建議
(1)地方政府不斷規范自身行為,加強宏觀調控力度。由于拍賣土地的收入由地方政府支配,導致一些地方政府熱衷于“以地生財”,只想通過地價的開高,從而獲得更多的收入。面對上漲過快的房價,一些地方政府并沒有從國家調控政策中找辦法、想對策,相反卻“空置”政策,大搞招商引資工程、新城市建設工程和拆遷改造工程,繼續通過大拆大建來刺激房地產,增加經營城市的籌碼,調控似乎不在他們考慮之列。因此,要想使調控不放空,地方政府就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作為人民政府,首先要完成肩負的解決“居者有其屋”的問題、維護市場秩序的基本任務。國家進行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除加大監督檢查外,問責措施也要跟上;同時,對宏觀調控取得實際成效的地方,政府要給予通報表揚,納入政績考核。宏觀調控措施能不能從文件變為現實,關鍵就看各級政府落實的決心和力度。
(2)加強政府監督。雖然市場經濟中開發商可以自主定價,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企業自主定價需要以成本為基礎,低于成本的低價傾銷和大大高于成本的暴利,都是法律法規不允許的。房地產不同于普通商品,它總價高,意味著開發商能夠輕易獲取巨額利潤。在實際操作中,一些開發商善用“虛擬成本”、“虛假需求”、“預期價值”、“設計概念”等來為其高房價自圓其說,如黃金地段、國外理念、綠色家園、環保裝修、教育地產等等,通過炒作概念不斷放大價格信號,最終的銷售價格大大偏離真實成本,而這正是開發商獲取暴利的玄機。面對這塊虛增的高額利潤,目前缺乏有效的約束與監控,而這恰恰應是下一步房市宏觀調控的著力點之一。
(3)完善公共政策,加大對開發商違背政策的懲罰。在國內的很多城市,開發商未取得預售證而擅自售房、一房多售、不按期開盤等違規操作之所以屢禁不止,一方面是由于規則有待進一步明晰,執法力度有待加強;另一方面則在于規則本身的“疲軟“,如對于開發商的違規行為,有關部門的處理結果僅僅是罰款,但少數的罰款和高額的利潤比起來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如果違規者需要付出的成本很低而收益卻很大,則由于存在巨大的潛在利潤而使得規則本身的威嚴無以維系;反之,若違反規則的代價大到足以威懾意圖違規者,則不需過分強調,也可起到規范與震懾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恩平.超大城市房地產發展的歧路[N].中國經濟時報,2005-05-16.
[2]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篇7
“六五”普法規劃理論與實踐研究征文:法制宣傳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及作用
普法的核心環節是法治的宣傳教育,法治的宣傳教育與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是否存在著一個關聯關系呢?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會產生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呢?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找出它們之間的影響,對我們科學地制定“六五”普法規劃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對之進行研究,這一點正是本文的指導思想。
首先,我們知道一個社會的法律制度是該社會的上層建筑,是其經濟等的集中反映,并為其服務;那么該社會的經濟等是其經濟基礎,是決定該社會上層建筑的基礎;這是經典作家的經典理論,根據這一經典理論,社會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是一對矛盾的對立統一體。法治的宣傳教育是為法律制度服務的,所以這種行為也是社會的上層建筑的范圍;社會的經濟發展,社會本身的發展都是社會的實體內容,是經濟基礎的范圍;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經典作家的理論知道,法制宣傳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關系。但是在我們國家,由于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作為上層建筑的法律制度和產生它的經濟基礎雖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作為它們的主體都是人民,所以兩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兩者的價值取向是同構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對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本身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反過來也一樣,我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越是發展的好對我們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會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礎性保障;當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礎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傳教育也就會更有物質基礎,也就會做得更好;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法制宣傳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著一種矛盾統一關系,它們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所以我們應當明白做好法制的宣傳教育雖然相對于經濟發展來說是一種務虛性的工作,但它同樣重要,也是對社會的經濟發展的一種促進;同樣道理,做好社會的經濟發展是我們的現實需要,對不斷地完善社會的上層建筑是一種物質前提,兩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們認為,法制的宣傳教育是法律制度落實執行的觀念實現途徑。也就是說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內容,只有向全社會廣泛地宣傳和教育,才會在全社會中產生對該法的了解,知曉,才會在人們的觀念中樹立起該法的觀念,才會在人們的意識中以之為規范,從而去自覺自為的規范自己的行為。這個過程我們看到它其實就是法的執行和落實的一個觀念上的實現過程。當然法律一旦經過合法程序產生,并不以社會某些成員是否了解其內容為其生效的前提條件;也不以某些成員不了解該法的內容而對該成員不產生拘束力;但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們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來維護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們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懲罰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觀念實現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我們的法律以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觀念上實現為最高境界。法律在觀念上的實現,是在社會成員中形成自覺自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會秩序規范成員的行為。所以法制的宣傳教育是實現法制觀念實現的有效途徑和手段;社會更多成員自覺自為的守法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內在積極因素;社會更多成員的自覺自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保障性條件;所以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構成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種環境動力,具有積極的意義。比如,我們的行政執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種被動性的執法,也就是當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產生以后才去給與懲罰的,但是這種懲罰(來源:文秘站 )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同類違法現象,為什么呢?就是這些行政相對人并不是人人都從觀念上形成了一種自覺自為的守法意識,從而沒有內在的拘束力,當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對人根本就不知道相關法律的內容,當然也就不知道他們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所以被動執法的結果是:同樣的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執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顯。我們的行政執法體系,對象多,領域廣,具有源頭性,如果在這里使我們的對象能夠自覺自為的去守法,那么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本身的發展都會大有改觀的。
法制的宣傳教育是強化社會法制環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國不僅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執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法制環境;因為不管是執法,還是司法,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從而使之具有被動性;但是全社會形成一種濃厚的法制環境后,這種環境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對社會成員具有矯正力。我們做好法制的宣傳教育工作的同時,不僅使社會成員樹立起法制意識,還會在這種宣傳教育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人們的法制意識,就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濃厚的法制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人們的言行就會受到環境的制約,同時這種環境的強化還會推動社會的法治進程,這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來說無疑是一種推動力量。我們知道,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沒有一個很好的法制環境,沒有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場經濟高效有序地運行就是一種不可能,所以我們做好法制宣傳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篇8
關鍵詞:四位一體 教學結構 思想政治
一、建立中小學思想政治(品德)課“四位一體”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
“四位一體”教育教學的管理體制是指: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與時事教育、學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師的課堂教學與班主任、政教處、共青團(少先隊)干部對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學校的德育任務。
“四位一體”教育教學的具體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課“四位一體”教育教學計劃。在開學初,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召開政教主任、班主任、團總支書記(少先隊輔導員)、政治(思品)教師聯席會議,根據思想政治(思品)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課的內容,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學校本學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體”的教育教學計劃。計劃包括:本學期德育工作的重點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課哪些內容作為本學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思想政治(品德)課怎樣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教學,向學生提出哪些行為要求;政治思品課教師、班主任、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共同開展哪些教育活動,內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誰牽頭組織等。
(二)根據計劃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統一、內容統一、行動統一。
(三)學校德育領導小組負責監督“四位一體”教育教學計劃的實施,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共同搞好學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體”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有利于發揮思想政治(思品)課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學校整個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結構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結構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學生撰寫小論文、專題講演會、英模報告會等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地對學生進行“知行統一”教育的教學結構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堂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是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的基本原則,也是中小學思想政治(品德)課的內在要求。一方面,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下功夫,恰當運用實際材料講清理論基礎知識,使學生懂理論,掌握基本觀點。另一方面,教師必須逐步培養學生學會運用的立嘗觀點、方法去分析實際問題,使學生運用所學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覺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組織學生搞好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教師組織學生到社會做調查,是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思想政治課授課之前或授課之后,師生堅持向社會做調查,了解社會生活實際。把調查上來的材料運用于課堂,進行理論聯系實際教學,這樣做有利于教師講清知識理論,學生弄懂理論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
(三)組織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定期召開小論文宣讀會。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覺悟三統一的重要一環。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和宣讀小論文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思想政治課學到的理論、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見,教師組織學生撰寫小論文,定期宣讀小論文,是提高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動課。思想政治活動課是和政治課有聯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課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它是圍繞思想政治課的有關內容或在思想政治課的理論、觀點指導下開展的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須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適當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富有教育性的活動,如主題班會、講演會、知行統一匯報會、小論文宣讀會、知識競賽等活動。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課“四位一體”的知行統一體綜合評定制度
對思想政治(品德)課進行整體改革,充分發揮其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僅要在教材內容、教學管理體制、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而且,必須在考試方法上進行改革,打破單一筆試、一張考卷定成績的考試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課“四位一體”的知行統一綜合評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師、班主任、政教處和共青團(少先隊)干部組成“四位一體”的評委會,把學生知識理論學習情況和行為表現情況綜合起來,評定學生政治課思品課的學習成績的制度,它包括理論知識考試評定和行為表現考核評定。
(一)理論知識考試評定:把每個學生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分數平均作為一學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論知識成績,然后根據這個成績做定性評價,90分以上為優,70分―89分為良,60分―69分為及格,59分以下為不及格。
(二)行為表現考核評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師、班主任、班長、團書記組成評委會,根據思想政治(品德)課向學生提出的行為要求及《守則》、《規范》內容,制定行為表現考核標準。采取自評、小組評、最后評委會總評的辦法,給學生評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
篇9
1.從伊壁鳩魯的憤怒到普羅米修斯的誓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
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
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拯救與宗教批判
4.對新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類引用及其注釋的討論
5.伊壁鳩魯哲學的現實指向與馬克思自由觀的奠基——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6.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哲學的繼承與超越
7.哲學“軟著陸”的初體驗: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革命邏輯與創新精神
8.國內學者研究馬克思“博士論文”成果綜述
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本體論問題
10.“自我意識”的意義論內蘊: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視野
11.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獨特理論貢獻——對黑格爾的超越及自我意識哲學的新突破
1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正義思想探析
13.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綜述
14.人的“自我意識”具有最高的神性——馬克思博士論文述評
15.自我意識旗幟背后的辯證法光輝——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6.原子與自由——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學解讀
17.從“自由的反面”到“自由這個對立面”——從馬克思博士論文兩個版本的翻譯差異看對偏斜概念的理解差異
18.市民社會: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本體論詮釋
1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文本解讀方法論探析
2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倫理向度——兼論其與近代契約論的關聯
21.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立場論析
22.主體性“自我意識”邏輯的初步建構——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思想導讀
2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24.馬克思《博士論文》與恩格斯《謝林和啟示》之比較
2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自我意識的政治訴求
26.論“自我意識”的政治學況味——馬克思《博士論文》續探
2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政治哲學思想探析
28.自我意識:從封閉走向開放——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思維方式的批判
29.黑格爾辯證法在馬克思博士論文理論建構中的地位和作用論析
30.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哲學立場及其與鮑威爾的潛在差異——兼與羅燕明同志商榷
31.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本體論思想初探
32.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論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的基本差異
33.讀馬克思博士論文所得
34.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人的解放維度
3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啟蒙意識初探
3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實踐哲學理念
37.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綜述
38.馬克思博士論文寫作背景研究
39.談當前學科博士培養的幾個問題
40.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伊壁鳩魯哲學
41.馬克思博士論文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旨趣
42.淺論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哲學立場
43.自我意識是一個倫理原則——馬克思博士論文倫理思想探析
44.自由的追尋與自我意識哲學的局限——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展開邏輯與思想史定位
45.自由的張力——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理論訴求
4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時間性視域
47.自我意識是一個倫理原則——馬克思博士論文倫理思想探析
48.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思想探微
49.馬克思早期政治哲學中的主體性維度——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思考
50.是地道的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史觀的秘密誕生地——馬克思《博士論文》與唯物史觀的創立
51.自我意識哲學的界限與哲學的出路——簡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動因及體系原則
52.馬克思對哲學信念與共同體的反思——對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53.試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
54.從理想性到現實性——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向度
5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我意識觀初探
56.自我意識自由向現實自由的轉變——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思想的解讀
57.試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倫理思想
58.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原子論批判思想
5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人學思想解讀
6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現實實踐性探析
61.青年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德國浪漫主義思想
62.馬克思實踐哲學的批判邏輯演進——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到《德意志意識形態》
63.普羅米修斯意象與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實踐吁求
64.被異化的“自我意識”與被照亮的思想未來——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思想解讀
65.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旨趣
66.隱蔽的謝林批判——馬克思《博士論文》旨趣新探
6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我意識觀初探
68.理想與現實的雙重變奏——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
69.馬克思《博士論文》的自我意識哲學觀探析
70.馬克思早期正義思想的萌芽與發展——從《博士論文》到《萊茵報》
71.對馬克思青年時期著作意義和價值的再思考——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為例
7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關于伊壁鳩魯的原子偏離運動學說
73.原子世界的哲學原則和結構——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74.青年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論文和《萊茵報》論文為例
75.從馬克思博士論文窺新聞契約思想
7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探析
77.走出浪漫主義的端倪:重新解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78.哲學的出路——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筆記
79.馬克思對自由概念的本體論證明——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一得
80.關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關系問題──馬克思博士論文和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比較
81.現代自然科學與馬克思的博士論文——論偶然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與作用
8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83.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黑格爾哲學立場論析
84.哲學作為一種救贖方式——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解讀
8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觀探析
86.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意蘊探析
8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新唯物主義”萌芽
88.青年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繼承與超越——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為例
89.“Idealismus不是幻想,而是真理”——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9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初探
91.青年馬克思的物質觀——以“博士論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例
92.作為實踐的哲學與世界的哲學化——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哲學思想研究
93.學生時代馬克思人學思想溯源——對《中學作文》和《博士論文》的探究
94.馬克思《博士論文》關于哲學與現實的關系問題的論述
95.主體性、客體性與唯物主義的兩個派別——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
96.試論馬克思對黑格爾邏輯學的創造性轉化——以馬克思《博士論文》為例
97.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構境論歷史思維研究
98.感性是時間的家——從馬克思《博士論文》談起
99.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契約思想研究
100.馬克思《博士論文》中關于哲學本質的思想
101.馬克思人權思想的起點——《博士論文》所蘊含的人權思想研究
102.《博士論文》:馬克思空間思考的重要起點
103.從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構感性——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啟迪
104.基本原理專業博士學位論文選題定量分析
105.為新時代覓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馬克思《博士論文》探微
106.馬克思《博士論文》原子概念的辯證法解讀
107.《博士論文》時期馬克思的實踐觀
108.馬克思《博士論文》中歷史主體理論的創造性研究
109.理論學科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運用的實證分析
110.自我意識哲學探源——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
111.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法思想初探
112.馬克思作為革命民主主義者眼中的市民與市民社會——從《博士論文》至《萊茵報》時期
113.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看他的異化觀
114.青年馬克思的人學思考之變遷——從《博士論文》到《德法年鑒》時期的文本解讀
115.馬克思的自由宣言──《博士論文》解讀
116.一部充滿辯證法理論光輝的杰作——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17.哲學在與現實相互作用中深化發展——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18.自我意識的能動原則──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
119.具體的自我意識與定在的自由——論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青年黑格爾派的超越
120.文藝學:經典、當代與中國化——兼評何志鈞博士等著《文藝學:從經典到當代》
121.哲學當代性問題的反思——鑒傳今博士訪談錄
122.馬克思哲學思維方式變革的邏輯進程——從《博士論文》到《德意志意識形態》
123.卡爾·馬克思:自由之子——大衛·利奧波德博士訪談(之一)
124.自由何以可能——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125.如何定位赫森科學史的方向——兼與唐文佩博士商榷
126.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自由的訴求
127.人學思想的初步形成——從博士論文到《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28.《博士論文》是馬克思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和秘密”
篇10
論文關鍵詞:找準觀點,分析論據,把握方法
隨著新課改力度的加大,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難度也加大,不少學生不會讀教材,看不懂問題的現象很是普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很難學好思想品德課,事實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思想政治課教材的內容,它也具有議論文的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一般也是提出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解決問題(怎么辦),那老師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運用議論文閱讀法呢?
一、幫助學生找準教材觀點
思想政治課中的“觀點”也是議論文中的“論點”(是什么),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是編者意思的完整表達。比如“生活處處有合作”,就是九年級《思想品德》中的一個框題的論點。一段教材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框題以下的標題,一般就是文章的分論點。在授課中,老師只有讓學生準確把握教材的觀點,才能了解教材提出的見解和所要解決的問題。為加深他們對框題、標題的理解和把握,老師可以通過劃分句子成份、朗讀等方法幫助教學。
二、幫助學生分析材料論據
思想政治課中的材料,也是論據(為什么),包括事實論據、道理論據。它與觀點的邏輯關系十分密切,材料的論據作用是十分明顯的,由于它與論證過程聯系得十分緊密而不容易辨認。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熟悉所述材料,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材料。然后,幫助他們概括出材料本身所隱含的道理。再由他們聯系社會生活中相應的事實,檢驗這一道理和文章的觀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檢驗這些道理是不是能夠證明論點。
三、幫助學生把握論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