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群建設范文

時間:2023-03-26 00:05: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專業群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專業群建設

篇1

第一,區域經濟發展上的意義。目前,全國各個地區區域經濟均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呼喚更多的專業性人才,從某種層面而言,加強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對于國家經濟的繁榮也有著積極的意義。打造出具有示范效果的商務英語重點特色專業群,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性人才,對于促進人才的綜合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學校改革方面的意義。建設商務英語特色專業群能夠為學校打造出一批品牌專業,對學校的發展起到幫養性的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亮點。此外,實施這一改革措施還能夠對學?,F有的科技資源進行整合和改革,突出教學重點,實現以點帶面,推動學校整個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從學校發展的角度而言,建設商務英語特色專業群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中的常見問題

第一,目前,很多高校對于商務英語重點專業的建設與人才培養上,都十分的模糊。每種學科有不同的學科特點,實際上,商務英語專業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還要將學生培養為掌握現代化商業知識的綜合性人才。可見,商務英語專業的綜合性和交叉性是非常強的,既重視理論教學,也注重實踐,如果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素質必然不高,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第二,英語專業的理論性和研究性非常強,如果在商務英語專業的設置中忽視了“職業性”,那么必然會嚴重制約學生工作能力的提升。商務營銷部門的工作性質在與外界的交往和商務往來上,實踐性和專業性極強,雖然部分學校增加了國際商務課程,但是其教學活動僅僅集中在理論教學上,實踐性不足,無法充分體現出這門專業的職業性和實踐性。

第三,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都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無論是在人才培養方式還是就業方式上,并無顯著的區別,但是從本質上而言,其層級是存在差異的。本科院校中的畢業生主要從事管理與其他的商務活動,后者則是培養實踐性強,能夠直接從事商務工作的人員,前者是后者的提升。但是,目前的院校并未將此明確的區分開來,教學大綱、教學內容都相差無幾,高校畢業生無法與高職和中職畢業生拉開差距。

第四,在教學模式上,未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來開展,缺乏社會靈敏度,難以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無論是在專業課程的設置還是教學體系的構建上,都需要進行調整。此外,院校在商務英語專業的設置上依然在參考本科英語專業,設置的職業訓練與實踐環節,占比并大,與學生日后的工作聯系度也不高。此外,商務英語本身屬于一門新興課程,缺乏系統的大綱指導,致使人才的培養上還存在種種的問題,無法真正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第五,從現階段高等院校的發展歷史類分析,在以往,其在專業學科的建設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眾多高等院校都存在擴張速度快的弊端,對于師資隊伍的擴充稍顯乏力,這種不成熟的師資必然會嚴重影響商務英語重點專業的教學水平。在目前商務英語專業的情況來看,其教師隊伍大多是英語專業出身,雖然他們的英語水平非常的扎實,但是對于商務技能卻并不夠了解,即便是通過了考試獲取了資格證書,也難以彌補其在實踐方面的缺失。

第六,長久以來,在高等教育的課程規劃中,都是由教育部門來決定,但是,對于商務英語專業這門學科而言,重點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這就決定了這門課程應該是以實踐為主的,專業課程的設置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密切圍繞企業的實際需求來開展。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企業是人才的最終啟用者,在長期的經營管理活動中,他們了解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應該具有什么方面的知識,此外,企業還擁有完善的設備和技術,有最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就大多數商務英語重點專業的教學活動來看,企業的參與度嚴重不足,企業也無具體的政策性支持,學校與企業的互動主動性不足,致使專業課程的建設出現了一系列的障礙,學生缺乏崗位適應能力與新知識的應用能力,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商務英語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群建設實踐

第一,商務英語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群建設思路分析。商務英語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群的建設需要以行業龍頭為指導,政府財政部門需要予以適當的補貼,注重提升學校的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注意培養實踐性和創新性人才,緊密圍繞各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需求,重點開展商務英語重點專業群的建設,優化人才模式的改革和課程設置工作,建立起專業性的雙師隊伍,建立起針對性的實習以及實訓基地。第二,商務英語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群建設內容分析。在商務英語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群的建設上,需要重點立足區域地區經濟的發展,輻射至全省優勢行業,深入推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專業中引入名師帶頭人、外籍教師、骨干教師以及行業專家,不僅要注重學生理論水平的培養,更要重視學生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為現代化人才的培養提供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同時,還要在學校內部成立起專業的商務英語資源中心,引進優質教學資源、商務英語語料庫以及開放式公共平臺,結合商務英語重點專業的教學需求做好“商務英語”、“綜合商務”、“商務英語口語”、“商務英語翻譯”等各個核心內容的建設工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廣泛使用項目導學法、任務驅動法等新型教學模式,不斷改善現階段的實習環境,建立起先進的實訓中心,對現有的語言實驗室進行升級。

在建立商務英語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群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商務英語的相似就業崗位、共同學習環境需求,建立起共享性的教學資源,還可以將應用英語、經濟管理、中文、英文系聯系起來,注重商務英語與其他專業在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以及教材設定之間的聯系,循序漸進的提升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質量。具體的建設步驟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其一,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在構建商務英語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群時,需要注重相關專業的建設,加強與當地大型企業的聯系,實現校企參與,實現循環式人才的培養,提升人才的綜合實力。其二,做好相關產業的課程建設,商務英語需要加強與市場開發、應用英語、文秘專業的聯系,共同努力確定好核心課程,爭取在短時間內完成精品網絡課程的建設工作。其三,編寫針對性的教材。學校可以組織專業性的商務英語教師根據各個專業的教學需求編制出針對性強的教材,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認證,共同來完成專業群教材的編寫工作。其四,建立起重點實訓基地。商務英語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群的建設需要注重相關產業的建設和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教學活動提供實訓基地,注重實踐資源的共享。在社會服務方面,需要將商務專業的影響力充分利用起來,注重開拓專業群的各個方面,帶動與之相關的產學研究項目的發展,為企業提供大量的綜合性、創新性人才,為相關項目的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場地支持。

四、結束語

篇2

關鍵詞:對接產業鏈;新能源;營銷專業

一、“專業群對接產業鏈”模式下建設營銷專業的思考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指出,鼓勵各地、各行業從自身實際出發,實行多種形式的產教結合和校企合作,促進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與產業布局對接?!陡叩冉逃龑n}規劃》也提到,要拓展高等學校發展空間,增強高等學校為行業服務的能力,建立教育和產業的互動機制。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紛紛探索專業和產業間的合作模式與方式,試圖實現專業群與區域產業鏈的對接,創新職業教育的產學結合模式,從而在滿足產業鏈發展的同時,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目前,湖南理工職院正在積極嘗試專業群與產業鏈的對接。營銷專業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也希望能參與對接,在對接中成長和成熟,找到一個適合營銷人才培養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一)圍繞新能源建設營銷專業的必要性分析

1.學院對接能源產業的發展趨勢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堅持實施“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文化彰?!钡霓k學理念,著力打造以光伏光熱等新能源專業為龍頭,以煤礦開采技術等傳統能源專業為基礎的能源特色高校,主要開設有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光伏材料加工及應用技術等能源專業,其中光伏發電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建設項目。學院本著“對接能源產業,打造職教先鋒”的理念,和興業太陽能、江西晶科等諸多能源企業尤其是光伏企業保持著緊密地聯系,切實地開展了產教研的一體化教學。

學院成功地營造了非常濃厚的“新能源”氛圍,全院師生對新能源特色津津樂道,充滿了期待。學院加大了能源特色的宣傳力度,并建成了湖南省首家太陽能科技館,成功舉辦了省級骨干教師新能源應用技術的培訓。學院力爭實現能源之校,營銷專業必然需要向能源靠攏,為能源行業提供優秀的營銷人才。

2.創新校企合作方式

一直以來,營銷專業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力求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營銷專業校企合作通常都是選取零售企業來組織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實習,其合作過程比較短,因此,不能實現深度合作。而學院現在與很多能源企業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這為營銷專業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能有效地解決深度合作的困難――與能源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式培養,創新合作方式。

(二)圍繞新能源建設營銷專業的可行性分析

1.學院搭建了平臺

構建了對接光伏產業鏈的專業群,包括:光伏發電技術、光伏材料加工、光伏建筑、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等專業。這為圍繞新能源建設營銷專業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資源。

2.企業樂于參與

從對省內外幾家大型的能源企業的調研情況來看,企業較為傾向于與學校合作,參與人才的培養。因為校企合作不僅能夠獲得政府和行業的支持,而且相應地履行了一部分企業社會責任,進而提高了企業的形象和美譽度,擴大了知名度。

3.學生就業范圍更寬廣

營銷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時往往局限于零售行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B2B企業顧客的經驗。那么,對接能源產業鏈,面向能源企業顧客營銷,學生將逐步地轉向組織市場,在歷練中收獲寶貴的經驗,使其擇業范圍更為寬廣。

二、對接能源產業的營銷專業建設舉措

(一)課程體系的搭建與課程設置

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本著“一條主線,兩個結合,三個目標”的導向來修訂。具體來說,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就業能力”為主線,在教學過程中實行“理論知識與營銷典型工作任務相結合;對接能源產業,工與學相結合”,從而實現“省專業技能抽考全部合格;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诖?,本專業在進行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專門開設了能源基礎課程和相關的實習實訓。比如,光伏概論、合同能源管理、光伏企業認識與實踐、光伏行業認識與實踐等課程,以便學生大致了解能源產業和行業,在校企合作過程中能較快地進入工作狀態。

(二)校內外實習實訓項目

通過對企業、學生和同類院校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一是企業和用人單位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練能力非常重視;二是學生在參與實習實踐后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都有了迅速地提升;三是其它高職院校的實踐課程比例較高。因此,我們特意加強了實踐的訓練力度,強化了實踐的意識。在實踐操練中,保持了課堂演練和課內實訓的方式方法,并有力地推行社會實踐與生產性實習,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必須具備實習實踐的合格證書,進一步地強化了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識。

生產性實習是充分利用學生較為漫長的寒暑假,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鍛煉,提前體驗職業人的社會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企業的認識和了解,更深切地掌握了企業的運營原理知識,還能通過親身經歷明晰每個崗位的任務、職責和權力,通過與自身的對照比較,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以便于在學校的學習中更有針對性地取長補短。此外,生產性實習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生產性實習是社會實踐的延伸,也是對現有實習實訓方式的補充。

營銷專業的校內外實習實訓項目主要有:

(三)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方法

1.充分了解能源企業

能源企業參觀和調研是校企合作邁出的第一步。營銷專業多次組織專任教師到省內外的大中型能源企業調研,了解能源企業的經營模式、管理方法、生產運作流程和產品成型與用途,虛心地向企業領導請教專業人才培養的知識點和素養要求,誠懇地邀請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并一起為能源產品的市場拓展出謀劃策。

同時,省內外的能源企業邀請學生代表參觀,向同學們展示企業的太陽能屋頂、太陽能背景墻等高科技的產品,讓學生感受到領先的科技水平和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學生們對能源企業和產品形成了直觀的印象,對企業產生了較高的興趣。

2.大膽嘗試與能源企業的深度合作

為了進一步推進對接能源產業的工作,營銷專業做出了大膽地嘗試,組織學生赴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進行生產性實習,全面地體驗企業文化和工作內容。

在本次實習過程中,共組織了65名學生參加,此次實習為期兩個月。主要的實習目的有三點:一是獲得真切的職業感受,認知在現代化的生產條件下的流水線生產的工作特點、技能要求等;二是組織生產管理現場教學,了解光伏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生產工藝流程和產品知識;三是理解企業文化,尤其是價值觀認同,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這次實習比較成功,但是也暴露了幾個問題。第一,師資力量不足。帶隊的教師和生產管理現場教學的教師太少,無法實現手把手教學,以致進入工作狀態較慢。第二,學生怕吃苦。第三,家長不理解學校的生產性實習制度,不予配合。第四,個別學生不滿意安排的工作崗位,企業很為難。

對此,營銷專業專門作了總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潛移默化地創新校企合作的方式。第一,正確認識實習的意義與價值。教師、學生、家長和企業都要統一認識,實習是職業院校學生學習技能的一個必要途徑,是進入社會的過渡期,對學生的就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第二,對接能源產業的校企合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大規模的學生實習,其中出現始料不及的問題,導致學生和企業都措手不及,那么可以慢慢讓雙方適應。先挑選一批優秀的學生到能源企業實習,然后再擴大實習人數,效果會更好。第三,有效激勵。對表現優秀的實習生一定要給予激勵,一方面樹立典范和學習榜樣,另一方面,激勵后進生奮發圖強。同時,采用表彰會的形式表揚優秀生,再次表明學院和專業對生產性實習的重視。第四,從新生抓起。學生入校時,輔導員、專任教師和學長們向他們傳遞對接能源產業的生產性實習的信息,讓他們統一認識、端正態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吸取了上次合作的經驗和教訓,營銷專業擬再次組織學生赴能源企業實習。本次實習的企業為浙江省內的一家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我們在大二和大三學生中挑選30名優秀學生到企業實習,期望能夠打開一個良好的合作局面,讓學生和企業雙方滿意,進而形成長期的穩定的合作企業。

3.企業與專業的合作更為緊密

營銷專業還聘請了省內一家能源企業的經理擔任校外專業帶頭人,并積極籌備吸納一批能源企業資深員工作為兼職教師。時機成熟時,營銷專業將選派一部分教師到能源企業鍛煉,學習相關知識和搜集案例為教學之用。同時,教師在下企業的過程中,會給員工做一定的職業培訓,并鼓勵員工在校接受繼續教育。

目前,營銷專業在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相融合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5月份,幾家能源企業的人事經理親臨學院為營銷專業的學生舉辦了“企業文化進班級”的講座。會上,他們介紹了太陽能產業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公司的規模狀況、管理制度,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人生感悟,并提出希望學院能將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融入到教學和班級建設中,讓學生提前了解企業,接受企業文化熏陶,使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實現學生在校、企之間的“零過渡”。

4.開發能源行業案例庫

實現與能源產業的無縫對接,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案例至關重要。營銷專業正著手開發能源行業的營銷與管理案例,以方便教學。我們擬通過老師和學生在生產性實習實訓中搜集的豐富素材,通過能源企業主動提供相關原始素材,在此基礎上,營銷團隊經過加工、整理和提煉,編寫出符合營銷專業教學的案例庫。

參考文獻:

[1] 黃慧化.高職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構建探索[J].長沙鐵道

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2] 申曉偉.區域經濟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對接產業的

策略[J].職業時空,2013,(6).

[3] 樓世洲.專業對接產業,人才服務企業[J].中國職業技

術教育,2011,(12).

收稿日期:2015-03-25

篇3

關鍵詞 物聯網;專業定位;專業群;高等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3)11-0009-04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后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我國已將物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項重要組成內容,國務院提出到2015年要實現物聯網在經濟社會重要領域的規模示范應用,初步形成物聯網產業體系。為服務物聯網產業發展,從2010年開始,高職院校陸續申報并開辦“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物聯網是一個涵蓋領域很廣、服務專業眾多的萬億級新興產業,新開設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如何定位,如何滿足產業發展需要辦好相關專業,這是物聯網專業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從2009年開始通過對無錫地區物聯網產業與企業的調研,結合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專業建設實際,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索。

一、物聯網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

(一)無錫物聯網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無錫以引領全國物聯網發展為目標,打造中國物聯網技術創新的核心區、科研成果轉化的示范區、產業規?;l展的聚集區、大規模應用的先導區、信息服務的中央區和高端人才的集聚區,把物聯網(傳感網)列為八個產業門類中的第一大重點支持產業,通過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加快引進優勢企業、孵化培育中小企業、鼓勵推進現有企業轉型,培育物聯網產業新的業務增長點,2012年物聯網核心企業達608家、產值達600億元。

2012年8月工信部正式《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指出:到2015年,無錫示范區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核心技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結構合理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實現一批重點領域的典型示范與推廣應用,構建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促進物聯網標準化工作。

(二)物聯網核心產業

《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將物聯網產業劃分為核心產業、支撐產業與帶動產業三類,重點發展物聯網硬件、軟件和信息服務、集成及運營服務等核心產業;大力扶持微納電子器件、網絡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集成電路、計算機、通信設備、微能源、新材料等支撐產業;積極帶動現代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消費電子產業等發展。物聯網核心產業主要包括圍繞整個產業鏈的硬件、軟件、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四大領域,服務于這四大領域的專業有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

(三)人才需求調研與分析

對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科怡海、軟通動力、大為科技、泛太科技、天業智能等20多家物聯網企業進行人才需求調研,結果顯示,每家公司都有高科技人才與技術背景,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劃,都已初具產業規模。這些企業對高職層次人才主要需求為:物聯網電子產品設計生產技術員、物聯網軟件程序員、物聯網軟件測試員、物聯網工程項目技術員、網絡維護技術員、物聯網系統管理員、物聯網應用系統管理員、物聯網設備、軟件營銷與技術支持人員等。物聯網企業高職人才崗位需求分析如表1所示。

二、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定位

為滿足無錫地區物聯網企業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于2010申報物聯網應用技術新專業,獲批準后于2011年開始招收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學生。

專業定位:物聯網是以計算機、電子、通信、控制等技術為基礎,根據物聯網核心產業鏈構成情況及行業產業背景調研、企業調研、職業崗位調研結果,確定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定位于物聯網產業鏈中的運營服務領域,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以經濟運行、基礎設施和民生服務等領域的智能制造、智能電力、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環保、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系統應用與維護為重點。

培養目標:面向物聯網產業,服務區域與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具有扎實的物聯網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具有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能力,掌握物聯網基礎技術,具備物聯網系統應用與維護、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與管理、物聯網設備營銷與技術支持等職業能力和素質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畢業生從業的主要崗位:從事物聯網系統應用與維護等工作的物聯網系統管理員;從事信息管理、業務分析管理、服務管理、數據庫管理,以及物聯網應用系統維護、管理的物聯網應用系統管理員;從事物聯網設備營銷、售后服務及物聯網技術支持等的物聯網設備營銷與技術支持人員。

三、物聯網技術專業群構建與建設

(一)圍繞產業鏈構建專業群

產業鏈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物聯網主要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組成,其中感知層包括傳感器、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多媒體設備等數據采集和自組織網絡系統;網絡層包括各種網關和接入網絡以及異構網融合、云計算等承載網支撐系統;應用層包括信息管理、業務分析管理、服務管理、目錄管理等物聯網業務中間件和物聯網應用子集系統。物聯網產業鏈中的核心產業主要包括硬件、軟件、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四大領域。

一所高職院校不可能全面服務產業鏈的各環節,只能適當選取某些環節作為專業群的服務對象。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進行產業調研和校情分析的基礎上,梳理、確定物聯網產業鏈中核心產業的若干鏈環作為專業群建設和發展的背景與依托,將具有共同行業基礎、共同課程平臺、共同實驗實訓設施基礎、共同的師資隊伍的物聯網應用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4個專業進行組合,構建物聯網技術專業群,如圖1所示。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面向產業鏈中的領域和定位如前所述;軟件技術專業面向物聯網產業鏈中的軟件領域,培養具備物聯網基礎軟件、應用軟件、中間件軟件的初級編碼或開發、軟件測試、軟件技術服務等工作所需的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面向物聯網產業鏈中的系統集成領域,培養具備物聯網工程項目的規劃與施工管理、網絡設備安裝與調試、網絡系統維護、網絡設備營銷與技術支持等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面向物聯網產業鏈中的硬件領域,培養具備傳感器、RFID等物聯網“感知前端”產品、通信產品的設計、組裝、調試及生產管理等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遵循比較優勢原則選擇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作為專業群的核心專業,發揮核心引領作用。

(二)物聯網技術專業群建設

在確定了專業群結構這一核心要素后,與專業建設密切相關的人才培養體制、課程體系、實訓體系、師資隊伍、信息化教學資源、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成為專業群建設的要素。

1.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突破口,創新人才培養體制

在高職物聯網人才培養中,要將課堂學習與實踐學習結合在一起,系統設計實踐學習進程、搭建實踐學習平臺,讓學生接受職業專項訓練,獲得課堂中無法得到的工作經歷。在專業群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大一設置看企業、講專業的認識實習,主要培養學生職場認知能力,挖掘職業樂趣;大二設置一定時間的崗位實習,并在實習期間完成相關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將學習和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增加工作過程能力、建立職業認同感;大三通過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培養職場綜合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形成職業歸屬感。搭建兩個平臺:將“政、產、學、研”融合,依托校內實訓基地及物聯網研發中心、合作企業、教學資源庫和校企信息化交流平臺,打造立體化培養平臺,學生通過參與模擬項目、真實項目、企業在研項目實踐,依次提升實踐能力;將“競、技、協、研”結合,構建“師傅帶徒弟”的個性化能力培養平臺,培養學生創新與拓展能力。

2.構建“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專業群課程體系

在分析物聯網產業對高端技能型人才所必備的共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求的基礎上,構建面向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培養共同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明確專業群內各專業的核心崗位,分析各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及知識結構,設置各專業的核心課程模塊,強化專業技能的培養;設置各專業拓展課程模塊,面向物聯網行業應用設置特色課程,供專業群中的學生互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底層的專業基礎模塊實行群內共享,中層的專業核心模塊各專業分立,高層的專業拓展模塊實現群內互選,這樣既保證了專業群的基本規格和共性要求,也強化了專業核心技能,為專業發展夯實基礎,同時拓展了專業的適應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物聯網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如圖2所示。

3.專業群建設其他要素

實訓體系、師資隊伍、信息化教學資源、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也是專業群建設中的關鍵要素。實訓體系建設應以專業群內各專業的崗位通用技能與專門技能訓練為基礎,系統設計實訓體系,并開展實訓教學內容的系列化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應將重點放在按專業群理念下的課程特征來組織教學團隊,建立校企“互聘、互兼”雙向交流的團隊合作機制;信息化教學資源應從使用的視角進行開發和建設,實現在專業群內的廣泛共享;要按照專業群建設的特點與規律,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探索建立由行業企業代表、相關專業負責人、學生代表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專業群建設組織管理形式,提高專業拓展和滾動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工業和信息化部.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Z].2012-08-17.

[2]江蘇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Z].蘇教高[2013]1號,2013-01-23.

[3]周志德.物聯網專業的人才需求分析與課程體系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6):39-43.

Analysis on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ty Group of Internet of Things

GU Xiao-yan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Wuxi Jiangsu 214063, China)

篇4

高等職業教育擔當著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生產、技術、管理、服務一線培養高技術勞動者的重要任務,在中原經濟區產業鏈的發展中,大量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中原經濟區發展鏈條與高職校際專業集群智力鏈的銜接,是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面對這個宏大的中原經濟區發展鏈的人才需求,建設高職校際專業集群,才能更好地使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成為中原經濟區發展鏈的智力支撐。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的高技術應用人才,其職業能力對應產業群、城市群的發展和提升,是中原經濟區的集聚效應、規模效益、優勢互補、整體效應、綜合競爭力得以形成的人力資源基礎。高職校際專業集群的建設發展,從系統優化、規模整合、資源配置方面,與中原經濟區產業鏈聯接,可以規避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對中原經濟區發展中的制約作用。依據高職教產合作協會建設發展平臺,與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人才需求銜接。它克服了校內專業集群與中原經濟區對應、銜接的局限,信息的判斷更準確,對人才培養的類型、結構更有量化的定位,對應市場的能力更強。高技術人才培養中資源的集約化、規?;?,使校際專業集群得以和中原經濟區系統銜接,作為城市群產業群發展的智力支撐得以和中原經濟區發展相協調、相融合。作為大區域經濟內的校際專業集群,其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形成的合力,是一個高等職業院校內的專業集群無法比擬的。在智力支撐上,人才質量要比一個高職院校內的專業集群培養得更高,能力也會更強。

二、病職校際專業集群建設要使集群效應最大化

產業群的發展,使產業的集聚、融合、產業系統更加優化,也使產業鏈的發展得以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原經濟區產生的集群效應也更充分。高職校際專業集群的建設和發展,對應城市群、產業群的建設發展,使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和發展沿著產業鏈、智力鏈集群發展軌跡演進、提升和持續,使高職校際專業集群內的專業培養結構對應中原經濟區產業結構、職業結構、就業結構;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對應中原經濟區產業企業的企業崗位、職業技術標準,從而使校際專業集群效應最大化。

三、外部規模經濟

一個高職院校的建設和發展,校內教學資源配置、結構優化、對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水平,與其學校本身的管理水平,對區域經濟、產業群職業結構狀況、人才市文/鄭哲場需求的把握準確度有關。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表明,在學校內部管理上,近幾年在教師資源提升、專業結構優化、專業課程改革方面有很大進展,但在對區域經濟、城市產業群、人才需求結構把握方面需提高。高職校際專業集群的建設和發展,就是要解決高職院校辦學外部不經濟、信息的過濾和判斷不;隹確問題。建設高職校際專業集群,就是要通過高職教產合作協會這個發展平臺,實現與中原經濟區發展信息的對接。一個大區域經濟內的城市群,其高等職業院校地理位置集中,信息溝通快,資源流動便捷。建立校際專業集群建設、改革、發展的平臺,形成集群運行發展機制,使一個城市群區域經濟內的高職院校專業和中原經濟區的產業鏈對接。校企在中原經濟區發展架構內合作,實行教產合作、產學研結合,這樣就能更好地過濾、判斷信息,形成產業鏈和智力鏈結構認同、價值認同、供求均衡,從中原經濟區所需要的人才結構、職業結構、就業結構出發,形成高等職業院校校際專業集群的建設發展架構,達到外部經濟。

四、優勢可補,實現溢出效應

依托高職教產合作協會這個平臺,高職校際專業集群內的各高職院校專業,在系統內流動、開放、交流機制形成的前提下,使教師資源提升、專業建設改革、課程體系改革、校企合作、學生職業能力的培育與中原經濟區對應。高職院校教師可到中原經濟區內另一高職院校從事教學,其產學研是處在融合狀態的,這一高職院校教師把自已學校的職業教育價值觀、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技術經驗和研究,與所在流動的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價值觀融合,共升為一種充滿活力的新的高職教育價值理念。通過這種對接,管理和教學的優勢會得到互補。溢出效應的產生,將使整個校際專業集群成為受益者。這樣,高職院校培養的生產、技術、管理、服務人才和中原經濟區對接得更有效,高職院校對市場的人才需求信息把握得更準確,對高職學生職業技術能力的培養質量會更高。

五、學習機制,擠壓效應

在高職校際專業集群內,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在系統開放和流動機制下,教師資源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和研究的信息交流是持續的,這有利于各種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新知識的交流和融合,由此,產生這種交流、融合、學習、共升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術方法、學生實踐技術能力培養的學習機制,從而也產生了擠壓效應,集群內某一院校的專業、課程、教學、實踐的改革和創新,會帶動集群內其他院校相關專業的改革創新,使校際專業集群具有了發展的可持續性,集群專業達到共升、共榮的多贏局面。

篇5

【關鍵詞】高職院校 動漫專業 課程群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93-01

提高教學質量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手段,而課程又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因此,課程改革與建設首當其沖。專業課程群是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對課程進行優化整合,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同時加強課程群教學基本條件建設和建立課程群評估體系,構建“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的課程體系。

一、專業課程群的規劃原則

專業發展的關鍵是所培養的畢業生要能很好的勝任工作崗位要求。因此,總結和歸類企業的崗位需求,并以此為原則,對課程群進行規劃,增強課程之間的內在管理,促進知識技能的系統學習。從而,提升畢業生的綜合實力。

以我校動漫專業為例,畢業生相關的工作崗位歸類有:原畫設計師、美工;二維動畫設計師;三維動畫設計師;后期特效師等。以此為依據,劃分專業課程群如下:

(一)“原畫設計師(美工)”課程群

動畫角色設計、動畫場景設計、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動漫CG插畫創作。

(二)“三維動畫設計師”課程群

基礎模塊:動畫角色設計、動畫運動規律、分鏡頭設計、圖形圖像處理技術。

三維動畫模塊:Maya建模、Maya材質與燈光、Maya角色動畫、三維動畫項目實踐。

(三)“二維動畫設計師”課程群

基礎模塊:動畫角色設計、動畫運動規律、分鏡頭設計。

二維動畫模塊:Flas制作Flas項目實踐。

(四)“動畫后期特效師”課程群

分鏡頭設計、Maya建模、Maya材質與燈光、動畫合成與特效制作。

二、專業課程群建設的具體實施

(一)順序課程教學實施

在“三維動畫設計師”課程群中,有三門課程《Maya建?!?、《Maya材質與燈光》、《Maya角色動畫》順序開設,講解從靜態模型到動作設定的三維制作過程。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們嘗試用同一案例貫穿三門課程,在《Maya建?!分v解一個牛仔人物的模型制作,在《Maya材質與燈光》中講解該人物的材質制作,在《Maya角色動畫》中制作該人物的動作視頻。在實際教學中,雖然三門課時不同的老師上,但學生還是對教學內容能貫穿理解,同時加深對動畫制作過程的掌握。

(二)交叉課程的教學實施

《動畫角色設計》這門課程在多個課程群中都出現,這是一門交叉課程,因此在教學中,要銜接各類后續課程的需求。為和《動漫CG插畫創作》課程銜接,要安排角色比例,服飾的繪制的教學內容;為和《Maya建?!氛n程銜接,要安排角色的正、側多面視圖的繪制,方便將來在建模課中作為參考圖導入。

另外,由于后續課程均在電腦上操作,所以《動畫角色設計》課程中要將手繪板的操作應用融入其中,以適應將來在工作崗位上的無紙化操作。

(三)師資培養

培養優質的師資隊伍,教師應依托課程群,走“專群”的發展思路,精通一到兩個群的所有課程,這樣能方便在課程內容的銜接。培養教師應具備企業崗位的能力,并成為這一崗位的專家。通過集團備課,共享資源,即豐富了授課素材,又提升了整體教學水平。

三、結束語

高職教育尤其是動漫專業教育起步較晚,動漫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還處在摸索階段,如何能在動漫的教學過程中找到更好的教學模式,能使我們的動漫教學體系更加完善,能培養出合格的動漫專業技術性人才,是高職院校動漫專業需要探索的課題,也需要我們所有的高校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和思考。希望能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動漫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方法,為高職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偉廉.高等教育學[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11

[2]王興勝.淺談高校動漫人才的培養.中國電力教育,2008(1):62-63.

[3]郭必裕.對高校課程群建設中課程內容融合與分解的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05(2):661.

[4]范守信. 試析高校課程群建設[J].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03.(3): 25―27.

篇6

關鍵詞:電氣信息專業;課程群;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4-0242-02

近年來,高校課程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發展趨勢也由單一的精品課程建設擴展到精品課程群的建設。課程群是同一學科內服務于不同專業的系列課程的集合,改變了過去課程建設中單兵作戰的習慣,可以充分發揮各門課程的優勢,推動教學資源的全面優化整合,為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電氣信息專業課程群簡介

“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與“數字電子技術”這三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在理論與實踐中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因此利用此聯系可以比較科學地構建成“電氣信息專業基礎課程群”這一新的課程體系,達到以電路分析為基礎、以分析設計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為目的的目標?!半娐贩治觥笔请姎庑畔㈩悓I本科生的一門必修學科基礎課。通過本門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電路模型、基本電路元件、電路的結構及等效變換;掌握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熟練掌握動態電路中微分方程的建立,時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為后續《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課程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是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模擬電子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設計方法,能夠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放大器進行分析和設計。“數字電子技術”也是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數字電路的基本電路組成單元,熟悉各種典型的電路,掌握數字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設計方法。電氣信息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標志是課程體系建設,以及在其基礎上的課程教學內容優化與整合,對課程中的相同內容進行壓縮,對關聯性強的內容進行優化,實現大課程建設的目的。課程群建設側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強調掌握必需的電工、電子、電路經典知識及靈活運用電子技術的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課程群內容體系的整合

課程群中的三門課程,內容上有重復的部分,因此相應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應根據整合后的內容進行重新設計。例如數字電子技術課程中第二章邏輯門電路中重點介紹了二極管三極管的特性,而此部分內容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已經詳細介紹過了,因此也可以進行適當刪減。對于某些知識點,由于各門課程關注角度側重點不同,需要進行分別講解,例如RLC串并聯諧振電路,電路分析課程重點關注其工作原理,而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重點關注它在整個電路中的應用。在教學資源方面,尤其與實驗相關的資源,三門課程相互緊密聯系,可以共用一套實驗設備,其中其本儀器的使用是在電路分析課程實驗中重點介紹,在模擬電子技術實驗以及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可以節省至少3課時的時間用于其他實驗。整體上來說,要從社會以及課程的實際需要出發,最大程度地體現學以致用的原則。首先重視電路基本工作原理的講解,在此基礎之上重點介紹所學內容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以概念理解、定性分析為主,盡可能減少復雜的公式推導,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和學習壓力,避免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同時,需要跟蹤該領域內的最新研究發展成果,給學生介紹新技術,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

三、師資隊伍建設規劃

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是課程群建設的主要構成部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定期開展課程群的建設和教學研討活動,溝通信息,共享有關的設計思路、實施方案。積極參加國內著名高校或相關機構組織的課程研討會,定期召開專家指導委員會,及時修訂培養方案。

2.勇于創新、追求卓越,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老教師的傳幫代作用,通過聽課討論,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3.鼓勵青年教師通過攻讀博士或者進修的方式繼續深造,提高科研水平。三年內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或到國內外進修的教師2~3人。

4.實行教師企業掛職制度,采用“雙師型”方法,每年安排1~2名教師到企業實習。

四、實踐環節或實驗課建設

1.驗證型和設計型及綜合型實驗相結合。①驗證型實驗要注重觀察實驗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排除故障的能力。②設計型實驗中,實驗的內容由教師根據現有的條件確定,學生可由多種方法達到實驗結果。③開設綜合型的實驗或者進行課程設計,根據教師擬定的題目,學生自己制定具體的實驗方案和實驗接線,可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設計水平和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已學內容的理解。

2.在實驗課程中引進計算機仿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對以后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五、教學方法改革

1.增強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行“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授課為綱領,啟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創新精神,激勵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而不是被動接受。

2.合理安排習題討論課,營造良好的討論氣氛。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首先進行組內討論學習。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講解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互相點評。這種方法可以充分的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

3.應用CAI教學手段,促進教學內容改革。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當代EDA的仿真技術推廣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書本上的電路結構直接移植到仿真軟件中,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電路結構特點及作用。

六、學生考核辦法改革

考核辦法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理念,基本原則是:不僅考察課堂上講過的知識點,還要結合能力素質測試。做到考試形式多樣化,考試內容全面化。

1.考試形式方面:通過多樣化的考試形式,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除了傳統的筆試(閉卷筆試、開卷筆試)外,還可以采用口試、實驗(實踐)操作、電子設計等考查形式,尤其是將兩種或多種考試形式相結合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

2.考試內容方面:減少死記硬背內容,減少繁瑣公式的推導與計算,重點考察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起來,在平時的學習中把重點放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上,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本文從電氣信息類專業中幾門與電路相關的課程特點出發,構建電氣信息類基礎課程群,通過對課程群內容的融合和分解、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實踐環節建設、教學方法與學生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課程結構、課程體系和功能的優化。

參考文獻:

[1]趙朝會.淺談課程群建設,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4):17-18.

[2]龍勝春,沈永增,何通能.高校電子信息專業特色課程群建設與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10,(1):45-48.

篇7

由于建筑行業有著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要想成為優秀的應用人才,必須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梢栽诘谄邆€學期,通過講座、模擬考試等方式進行建筑師、結構師、建造師和造價師等執業資格考試訓練,為將來順利獲取執業資格打下堅實基礎。在傳統的土建類群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融入社會調查、工程實訓和注冊資格考試實訓這幾項內容后,新構建的實踐體系對于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必將起到強有力的保障作用。

二、加強各實踐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

土建類群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的項目較多,不同環節之間的教學目標雖然存在不同,但是總體的目標卻是一致的,而且諸多的實踐環節的知識體系存在有機聯系,因而很多環節在學習內容的選擇、實踐方式的確定和考核方式的確定等方面可以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實踐環節學習的一體化。以《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和《工程估價》這三門課程為例,這三門課程的實踐環節有施工生產實習和各自對應的課程設計。以前的方式是:先在學校完成各自的課程設計(課程設計選用的圖紙各不一樣),再進入實習工地。學生進行這幾項實踐環節之后,對于工程施工方案的確定、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工程造價的確定以及現場的管理這幾個方面的知識是零散的,不系統的。如果這幾門課程的實踐環節能夠實現有機結合,如:先讓學生進入實習工地,按照實習要求完成任務,回到學校后,以各個學生所在實習工地的工程為背景,先后進行工程造價的確定、確定施工方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等課程設計,結合施工現場已經實施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預算文件等進行對比,分析各自的優劣。這種方式不僅將這幾門課程的知識體系有機貫穿起來,而且使學生比較完整地掌握了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組織和造價控制等過程,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另外一方面,這種方式也彌補了校內實踐“紙上談兵”的缺陷,將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現場實踐結合起來。從考核方式上來講,除了考評學生上交的實踐成果外,還可以針對這幾項環節舉行綜合答辯,更全面地考查學生是否達到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考核目標。加強各實踐環節間的內在聯系,關鍵在于各負責人在制定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方案時,能夠相互溝通、相互協調配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先后順序的確定等方面實現一體化設計。

三、變革畢業設計模式

畢業設計是本科生的最后一個實踐教學環節。在工程實踐中,應用能力除了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外,很大程度上更體現在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溝通能力上,同時,工程實踐也需要學科之間的交融。當前高校土建類群的畢業設計,強調的是學生達到的技術深度和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因而各專業大多是以工程建設某一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為主題確定畢業設計的內容,由學生各自獨立完成。這種模式沒有將工程建設的全過程體現出來,影響到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新的畢業設計模式可以采用以下幾種:

(1)跨專業團隊組合這種模式可以將土建類群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專業組合起來,如建筑學專業和土木工程專業組合,要求組團的學生完成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這種方式使得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在做建筑設計時,必須考慮到結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也使得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在進行結構設計時,注意與建筑設計人員的充分交流和溝通。也可以讓建筑學、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多個專業進行組隊,完成工程項目從可行性行研究、項目策劃、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到確定施工方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工程造價控制等一系列工作。

(2)專業內部組隊以工程造價專業為例,將參與畢業設計的學生劃分為3-5人一組,給定一個項目,要求學生完成在不同階段如決策和設計階段、項目承發包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決算的工程計價,通過一個案例,學生就可了解工程項目完整的計價過程,掌握各階段計價的方法和重點。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組隊的模式一定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既要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也要鍛煉團隊協作精神。這就要求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在指導畢業設計時,對于畢業設計任務的分配上注意到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有所側重,在管理上要多下功夫,使得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

四、結語

篇8

引言

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建設課程群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還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是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當中,教師要積極的投入到課程群的建設和實踐當中,并且不斷的進行學習和研究,從而提高課程群建設的效果。本文對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群建設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建設和實踐課程群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且提出了幾點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群建設和實踐的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的教育工作人員提供一點幫助。

一、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略了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現階段,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的時候,使用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在課堂上,教師常常掌控著教學的進度,站在主體的位置上通過灌輸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講解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的從教師那里接收課程的知識。而且教師還經常讓學生通過背誦的方式來掌握課程的內容,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能夠學習到的都是一些理論知識,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和培養,從而導致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很難發展成為一名應用型人才,在畢業之后也就不能很快的適應社會和相應的崗位。

(二)沒有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任何一個專業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都需要設定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漢語言文學專業也不例外。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根據目標建設相應的課程群,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學計劃,然后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性的培養,使學生能夠發展的更好。但是,目前在建設課程群之前,相關的教師沒有制定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這就導致課程群建設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三)沒有合理的設置課程的科目一般情況下,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當中,設置的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古漢語、文學知識、寫作、語言學等。在當前的教學中,有很多學校都認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屬于師范類,在設置課程的時候,還設置了教育心理學、教學技術等師范類的科目,但是在其他科目的設置上并沒有什么變化。而且多年來很少對設置的課程進行調整。通過這點我們可以知道,現階段,學校在為漢語言文學專業設置課程的時候沒有專業的實際情況,設置的課程比較落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導致課程設置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現象。

(四)采用的考核評價方式具有局限性在這里所說的考核評價方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授課教師進行考核,另一方面是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進行考核。首先,在對授課教師進行評價的時候,只注重教師最終取得的教學成果,沒有對教師的引導作用進行評價,也不關注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能不能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然后,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常常通過考試的方式,只重視學生最終取得的考試分數,沒有對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進行考核。

二、建設和實踐課程群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接觸到的課程非常的多,如果沒有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融合,學生的學習就會比較混亂。通過建設課程群將存在關聯的課程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使學生能夠更加有條理的進行學習,促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設課程群的時候,不要將其他學校的課程群照搬過來,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建設一個有自己特色的課程群。

(二)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現階段,跟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經常能夠接觸到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也是如此。在建設課程群的時候,我們除了要考慮學生的具體發展情況以及課程的結構,還要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借助網絡實現資源的共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程群的結構要清晰合理為一個專業的教學建設課程群是一個復雜的工作,需要多個教師共同進行建設,而且在建設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難題需要教師去解決。所以,在建設的過程中,教師要多交流,多溝通,在共同的努力下解決問題,統一建設的思路和方向,從而使建設出來的課程群的結構能夠清晰合理。

三、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和實踐課程群的措施

(一)明確課程群建設的基本思路和構架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中需要學習的課程比較多,而且比較復雜,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很有必要建設和實踐課程群,那么在平時的教學工作當中,教師就要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明確專業的教學方向,使建設出來的課程群能夠符合學生的發展,從而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專業的基礎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發展成為一名實用性的人才,在畢業之后能夠順利的參加到工作當中。所以,在建設課程群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特別是在新時代,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項技術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開展課程教學的時候,也要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在建設課程群時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全面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的發展能夠符合當下社會的需求。

(二)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設定人才培養目標有了對應的目標,我們的工作才有方向,才能夠順利的實施下去。所以,在建設和實踐課程群的時候,首先要設定人才培養目標。為了保證課程群建設和實踐的有效性,在設定人才培養目標的時候,要根據工作崗位的真實需求,使學生的發展能夠滿足職位的要求。

(三)合理的設置課程課程的設置直接的影響到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影響到課程群的建設和實施情況。要想提高課程群的建設質量,就要合理的對課程進行設置。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教師要學習優秀同行的工作經驗,明確學生的發展方向,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的配置課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分析和研究其他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借鑒其他高校在課程設置上的優勢,然后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修改調整,建設一個有自己特色的課程群。還有就是,在設置課程的時候,不僅要設置基本的專業課程,還要增加相關的外語和計算機課程,豐富學生的工作技能。此外,課程的設置還要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的對課程的教材進行更新。

篇9

關鍵詞:電子信息工程;特色課程群;課程群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4) 04-0000-01

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促進了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的穩步前進。也因此,許多高校開設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然而,這個專業的界定很模糊,課程內容不斷擴充,同時隨著專業細分,自動化、計算機、電控等專業也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電子信息專業的課程就沒有太多特色可言了。

一、課程群建設的意義

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比較熱門的專業,也是許多優秀考生的選擇。然而有的院校為了增強這個專業的特色,開設專業時在課程設置中又添加了許多課程,如計算機、電器控制、通信等專業的核心課程,這樣做反而使教學產生了迷茫,也使學生學習的不專心,學習內容龐雜[1]。

課程群建設指的是應用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在教學計劃中針對可以構成教學內容體系相關課程的重新規劃整合、建構而成的教學課程集合。通過對電子信息專業特色課程群的建設,可以確立合理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提高課程群師資水平,提升教學成效,突出專業特色,并帶動其他基礎學科的學習,從而促成學生能力、素質、知識的全面提升和協調發展,優化課程體系、提高課程效果。本文將嘗試對新發展起來的兩大課程群體系進行闡述。

二、課程群建設內容

專業定位是課程群建設的基礎,要讓電子信息專業界定明晰、特點突出、對人才更有吸引力,首先要明確本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從學生畢業之后所能從事的工作方面進行界定。電信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夠從事智能信息處理、信號檢測、無線終端技術等的研究、設計、開發、維護和管理工作。這樣,就可以將本專業的定位定在智能無線終端和智能電子產品的開發與研究上。所以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學課程群可以劃分兩個課程群:微波射頻課程群和嵌入式系統課程群[2]。

(一)教學基礎建設

1.嵌入式系統課程群建設。嵌入式系統是一種應用性技術系統,是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半導體技術和各行業具體應用結合起來的產物,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知識集成系統。設計的嵌入式系統的課程群可以包括以下內容:硬件架構、嵌入式系統體系結構、軟件編程和設備接口與驅動等。嵌入式系統課程群注重學生在電路設計和軟件開發方面能力的培養,因此這個課程群還有包含嵌入式系統組成、嵌入式Linux開發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片上系統開發技術、電子線路CAD等課程。

2.微波射頻課程群建設?,F代無線通信、微電子技術、電機科學、納米技術、衛星通信等技術都是以微波技術和電磁場技術為基礎的,微波技術和毫米波技術也是現代化武裝信息化的核心技術支持[3]。

因為微波射頻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微波與射頻電路設計領域也受到了科技和工業方面的關注。微波射頻技術在航空航天、雷達、電子對抗、國防、兵器等各個領域均在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產生了對深入掌握微波射頻理論的工作人才的大量需求。

對于電子信息專業來說,微波射頻拓寬了這個專業的口徑,而且也是通信專業的特色課程。為微波射頻這一課程群設置的課程有:電磁波和電磁場、信號與系統、微波技術與天線、信號檢測與處理、射頻電路CAD、射頻電路設計原理與應用、射頻電路課程設計等。

(二)實驗室建設。電子信息專業是一門非常注重實踐性的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是電信專業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實施實踐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上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重要作用[4]。

近幾年,各個高校都加強了實驗室建設,電子信息專業實驗室也開始了實踐教學改革,以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精神,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課程建設方案

課程群建設要設立總負責人和各個課程負責人,總負責人負責協調各課程的設置和課程成員的分工,課程負責人負責本課程的建設。在進行課程建設時,要先確定課程群框架結構、再展開設置各科課程,課程教學與實驗室建設相結合,形成有機整體;教學內容建設和教學基本功練習都要給予重視,根據學生反饋的建議和意見為主要評價方式和改進方向[5]。

在各個科目的課程設置中,要依據課程群體系結構和內容進行擴展和規劃,結合信息專業現狀及發展前景,處理好新舊知識關系,制定知識點分布方案,充分規劃和利用好有限課時傳授教學內容。在具體教學方案的設計中,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創建好各門課程的多媒體材料,還為學生提供實驗室和專業實習的條件。

四、結束語

課程群的建設能夠更好地為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創建意義是很大的。這個課程群建設的特點在于緊密圍繞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梳理各主干與非主干課程間的關系和內容上的銜接,對整合課程資源、形成理論聯系實際、服務與應用等都有重要作用,最終建立起一個“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培養人才的體系。希望能夠培養更多更適合實際工作需要的優秀電信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龍勝春,沈永增,何通能.高校電子信息專業特色課程群建設與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0(04):56-58.

[2]吳伶錫,詹杰,周仁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特色課程體系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3):36-37.

[3]范程華,陳明生.基于教學團隊及特色專業的課程群建設研究與實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06):78-79.

篇10

【關鍵詞】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群優化建設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C-0055-03

一、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群現狀

課程群建設是近年來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確保專業目標實現的重要保證。近年來,由于國家重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教學質量的提高工作,并形成5年一輪的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各高職院校都加強了專業及課程教學質量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對于專業課群的建設工作,目前國內各高職院?;具€處在課群中各課程分別建設的階段,重點還放在各門課程獨立建設上面,而對課群中各課程間教學內容的統籌、協調還未能高度重視。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隨著現代電子技術飛速發展及社會發展成為各院校熱門專業,如何建設好該專業,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應用電子技術人才,是我們目前研究的重要課題。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相互滲透、聯系密切,從而容易造成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出現重復或遺漏的現象。在教材建設中,由于缺乏有機聯系,開設的課程不配套,不能很好揭示出該專業知識的內在有機聯系,形成學生的知識盲點,并且造成教學各方面資源的嚴重浪費。這些將嚴重影響專業教學質量提高。因此,認真進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群的優化整合研究及實踐,使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專業知識結構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與時俱進,成為建設應用電子技術優質專業的前提條件。

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群分析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面向現代電子技術行業,應適應高科技電子產品和設備的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培養具有現代電子技術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可從事現代電子產品開發、生產管理、設備維護、電子工藝與質量管理、技術支持、工程施工、產品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工作的高技能專業人才。在進行大量、細致的電子行業企業相關工作崗位及人才需求調研基礎上,結合本專業畢業生跟蹤調查分析,確定本專業培養目標為:能適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電子產品設計、裝調、管理、服務領域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通過進一步分析典型工作崗位的分布特點,經過實踐專家、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和專業骨干教師的共同座談、探討,明確了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五大核心能力是:電子電路的分析與實踐能力、PCB板設計與裝調能力、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能力、電氣控制系統的運行與維護能力、PLC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調試能力。從而制定出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五大核心能力的工作任務。

三、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群優化設計

針對目前我國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設置與企業職業設置不一一對應的現狀,對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分析,轉換配置出“校本化”的學習課程。綜合考慮“由易到難”的教育規律和“由初學者到專家”的職業成長規律,合理設置課程并排序,最終形成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包括專業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的專業課程、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專業拓展課程等。新課程體系來源于整體化的職業分析,與傳統學科系統化課程體系相比發生顛覆性變化。

為了確保核心能力的建設,對課群體系、核心課程、教學改革、對外服務等方面分別進行研討并制定具體的建設方案。確定該專業相應的核心課程為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電力電子技術應用、電氣控制系統運行與維護、PLC控制系統設計與調試共5門。

其中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課程,相當于整合了舊課程體系中的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常用電子元器件識別與檢測、電子設備裝接工藝、電子CAD、電子技術實驗、電子技術實訓等課程與教學環節。單片機應用技術及c編程課程相當于整合了舊課程體系中的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和C編程課程與教學環節。

四、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群優化教學實踐

(一)課程體系的構建

在廣泛開展對桂林科威電路板有限責任公司、廣西申能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廣西柳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南寧市拓華電子設備廠、南寧市捷安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等調研基礎上,打破傳統的學科教學模式,獲取廣西的電子信息主要崗位信息,與企業專家、教學管理專家一起,廣泛分析相關的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確定專業要培養的基礎知識、專業核心能力、崗位素質等,重構行動領域,建立強化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

1.典型工作崗位與工作任務分析。通過電子信息企業生產線實地參觀、和生產一線技術與管理人員座談、對歷屆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與企業人事主管座談等方式進行大量調研,完成了行業、企業統計信息,擬定調研10多家電子信息類相關企業,確定專業面向的典型工作崗位。

2.典型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分析。對具有代表性的電子生產企業職業崗位設置與工作任務進行大量調研的基礎上,聘請職業崗位群所對應企業的技術專家、生產一線技術人員,與高職教育專家、課程開發專家和專業教師一起,采用問卷、訪談、研討等方式,對專業主要面向的典型工作崗位實施職業能力分析。

3.行動領域歸納和學習領域轉換。組織典型電子生產企業的技術工人、技術員或工程師、專業教師和課程專家一起,采用研討(頭腦風暴)等方式,根據復雜程度整合工作任務形成職業能力領域,再經過歸納與選擇,確定行動領域。然后,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遞進的原則,由專業教師和課程專家一起采用研討等方式,重構行動領域并轉化為學習領域。

4.學習領域課程方案構建。依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思維特點、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的需要,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要求,按照職業成長規律和學習認知規律,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學習領域課程體系。

5.根據課程方案構建多功能教學資源庫。以工作過程分解得出的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突出專業核心能力建設,聯合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參與整個課程資源庫建設過程。通過實施多位一體的課程建設,完成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電力電子技術等5門系列專業核心資源庫建設,構建多級網絡課程資源,承接課堂教學、企業崗前培訓、社會考證培訓等多樣功能。

(二)校企合作開發項目課程

1.項目課程的開發思路。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與企業實踐專家共同進行崗位分析和課程目標定位,結合職業能力要求,參照相關職業標準,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學習情境和實訓項目,將企業的真實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內容,與企業人員合作開發課程標準和教材,企業專家參與整個開發過程。改革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充分體現現代職業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具有鮮明特色,并能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方法,將企業的工程案例轉化為教學資源,以項目組形式運作,刪減內容陳舊和重復的課程,整合內容交叉的課程,進一步強化專業核心課程,開設專業特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