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范文
時間:2023-04-02 11:01: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民專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經歷了萌芽階段、起步階段以及目前的蓬勃發展階段。從90年代中后期發展至今,較規范的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加快,帶動農戶能力增強,合作重點轉向購銷、加工領域,并出現了圍繞綠色農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農民經紀人協會發展較快,龍頭企業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數量增加,逐步趨向體系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一般圍繞支柱產業或幾個專業合作組織,并由原來的數量增長轉向規模擴大。這一階段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得到了穩步發展,其作用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步顯現出了五方面的優勢:一是有利于雙層經營的新路子;二是有利于開辟農民增收的新途徑;三是有利于結構調整;四是有利于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五是有利于轉變基礎領導方式。
1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
隨著近幾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農民專業合作法》頒布以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也逐步凸現:
1.1 規模集成功能:合作社能夠達到小品種、大批量的效果,這是合作社最主要的功能。
1.2 技術傳遞功能:合作社有能力聘請專家作技術、市場、政策顧問,把最先進的利學技術、管理方法吸引到合作組織中來,把新的實用技術源源不斷地吸納起來并傳播出去,成員能夠從合作社得到最好的技術、最新的品種。
1.3 智慧共事功能:合作社成員大多是經營能手,他們的點子多、能力強,往往能夠把這些點子變成各個社員的共同行為,這就把社員的群體經營管理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上來。
1.4 信息集合功能:專業合作社利用自身優勢收集到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專業合作社設立專業網站和網頁。用信息技術處理、交流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綜合利用能力和效率。
1.5 作業同步功能:在成立了專業合作社的地方,各個農戶出于提高自身收入的需要,接受了合作社的組織協調,如為了使各戶的產品能聯合批量銷售打進超市或國際市場,合作社對各產生產的品種、耕作技術、采用的農藥、收獲產品的時間及產品規格等提出統一要求,這樣就在發揮家庭積極性的同時,實現了產中協調,為產后合作打好了基礎。
1.6 能力互補功能:合作社在開展服務中可以發揮成員各自的專長,實現成員之間的能力互補,收到分工協作的效果。
2 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十幾年的迅速發展并逐步規范,但就目前的現狀來看,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2.1 規模較小,發展不平衡:據了解,大部分合作社社員股金在5~10萬元之間,經濟實力不強,有的甚至是名義社員,家庭合作社,真正上規模、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合作社不多,而且發展數量也很不平衡。
2.2 資金瓶頸比較普遍:很多合作社自身資金積累能力非常有限,實力較弱,又缺少有效抵押物,較難從銀行獲得貸款,有的合作社汁員只有以個人名義獲得小額擔保貸款,同時,很多伏惠政策難以全面落實。
2.3 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參與者基本是農民,管理者也主要由合作社內部人員擔任,經營管理能力難以跟上新時期現代農業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而且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也使得合作社迫切需要專業人員加入進來。但是合作社的自身條件難以吸納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也是制約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2.4 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很多中小規模的合作社由于產品單一、檔次低、產業化程度不高,直接導致經濟效益偏低,雖然具有一定規模的合作社的產品在一省、一市占有―席之地,但由于經濟實力較弱、深加工滯后,也導致了產業化經營水平低、農產品的價格不穩定,市場經營風險仍然很大,合作社的自身效益不夠顯著。
2.5 內部運作不很規范:一些小規模合作社, 章程內容與執行都不規范,只寫不做,流于形式;組織結構不健全,理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缺乏民主管理和正常監督;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則務管理制度、資金積累制度。
2.6 指導服務仍需加強:個別地方和部門領導對合作禮的 本質屬性、發展規律不熟悉、不了解,缺乏支持、扶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促使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健康發展的措施
3.1 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合作禮應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千萬不要下指標、定任務。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只是農民組織化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唯一的模式。具體采取哪種組織形式,應該由農民門己來決定,不能搞強迫命令。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工作,推動規范化,絕不是要消滅多樣化,而是要促進多樣化的健康發展。
3.2 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指導,要因勢利導、逐步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對這項下作的推動,要體現在教育培訓、試點示范、交流輔導上。實行合作社輔導員制度,加強合作社基本知識的傳播。采取先發展后規范、先單一后統一、先見效后見利的辦法,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
3.3 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支農專項投資和農村信貸資金都要向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傾斜,在投資方面給予傾斜;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弱者的聯合,扶持資金應該折股到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實力較弱,沒有自己的積累和資產,形成共同的資產很重要。要在合作社對成員服務的關鍵環節上給予支持,并將形成的資產折股到戶,以便于促進共同利益機制的形成。
篇2
一、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有助于改善政府對農業的管理,有效地拓寬了服務領域,強化了社會化服務功能。提高了農產品市場的競爭力。合作組織的興起和發展,是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村微觀經濟組織的再造和創新,它不僅架起了聯結農民與市場的橋梁,也架起了聯結政府與農民的橋梁。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合作經濟組織這一介體來指導或引導農民,把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措施落在實處,減少農民生產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另一方面,農民通過專業合作組織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及時反映給政府,并及時得到由政府的真實可靠的農業產銷、科技和政策等信息,從而大大提高政府對農業與農村經濟調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合作組織以自身特有的合作性、專業性,聯結著市場、農戶兩頭,并通過與各方的合作,形成了合作各方的優勢互補、功能較全的服務機制,把服務滲透到了從生產到流通的各個環節,
二、發展合作組織可以有效地架起企業、農戶與市場之間的橋梁,有助于推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是農業的縱向一體化,合作組織根植于廣大農民之中,既能保持農戶家庭的獨立經營,又可以按照合作制的規則,克服單家獨戶在經營中的局限性,維護農民的利益,使入社農民形成利益共同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在市場、企業和農民之間發揮中介作用,推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合作組織上連市場、下連農戶,通過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服務,引導農戶走向市場,加強了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合作,建立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機制,加固和延長了農業產業鏈條,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
發展合作組織有助于提高農民自身的素質,加強了行業自律,維護了行業利益,促進了產業的健康發展。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和合作制的運作,可以使農民在農技推廣、分工協作、組織管理、市場營銷、對外聯系以及民主決策等方面得到鍛煉,這既有利于農民科技意識、營銷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育,又可以增強農民的民主意識與參與意識,提高農民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進而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和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民學習市場經濟、學習科學技術、學管理、提高自身素質的好學校。
充分發揮了合作優勢,增加了農民收入。合作組織對內以服務為宗旨,對外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一般按不低于市場價收購社員的農產品,將加工或銷售增值部分利益反還給農民,增加了農民收入,并利用輻射效應和示范效應,帶動尚未脫貧致富的非成員農民,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三、合作組織存在的困難與主要問題
合作組織運作狀況分析,合作組織之所以沒有在更大范圍形成全面發展之勢,是因為合作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自身和外部環境兩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1、從自身因素來說是綜合實力不強。主要表現為:
①內部管理不夠規范。合作組織從組建上看,缺乏基本的加入和退出手續,有的僅靠一本花名冊作為社員的入社憑證和會員身份證明,在合作組織管理上,雖然都擬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但大部分形同虛設,日常運作包括重大事項往往由個別人說了算。財務管理上,沒有獨立的財務體系。
②利益聯結不緊密。從合作組織運作情況看,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方式仍停留在買斷式或訂單式,二次分配機制普遍沒有建立,一般會員也只交納少量的會費,沒有投資入股,所以也享受不到股金的分紅,相當一部分農戶,風險意識不強,只能“利益同享”,難以“風險共擔”。
③缺少高素質的帶頭人。由于缺乏有組織能力、懂經營的帶頭人,所以表現為成立的合作組織很有特色,但挑選一個理想的帶頭人卻顯得比較難,已成立的理事會也只能“摸著石子過河”。
2、從外部因素講,主要表現為:
①對合作組織這一形式認識上的模糊。表現為對合作組織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理念仍停留在舊體制下的合作組織觀念之中,因而造成合作意識不強。
篇3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0-0021-1
基金項目:本文為衡水市社科聯課題《衡水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的研究》的部分內容;課題編號:20120115B。
近年來,阜城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猛,運行態勢穩健、良好,在帶動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阜城縣已注冊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106個,涉及瓜菜種植、養殖業、林果和糧食生產等行業領域,瓜菜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約占半數。其中,省級先進合作社4個,市級先進合作社10個,全縣入社社員有6800多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達3200多戶,每年為入社農民增加收入3500多萬元。
在對阜城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具有諸如開拓市場、增收節支、規避風險、示范推廣等經濟功能,還可以承擔一定的社會管理功能,對于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建設,對于農村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甚至難以替代的作用,而這一點往往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和關注。
從調研的情況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民的功能
1.1 專業合作組織提高了農民的專業技術素質
合作社通過現代遠程教育、“農家課堂”、專家講座、技術培訓、發放資料、現場示范等方式對入社農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一方面提高了農民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也培養了科技致富的農民帶頭人,收到了良好效果。如紅櫻桃蔬菜生產合作社定期舉辦“雙普”教育(即普及法律知識、普及科技知識)培訓班;聘請農技推廣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編印“雙普”教育書刊和無公害生產操作規程等技術資料,免費發放,無償服務群眾。據統計,該合作社累計舉辦培訓班230次,培訓菜農8000余人次,印發科普手冊等5000余份。長青藤西瓜生產合作社聘請中國農大、河北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的專家舉辦西瓜生產專業講座,并由衡水職業技術學院贈送科技圖書近千冊。
1.2 專業合作組織提高了農民的法律意識
合作社在運作過程中,一方面通過規范運營,示范帶動了廣大農民合法經營,另一方面,通過各種維權服務案例,提高了農民法律維權意識。原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在自身權益受到不法傷害的情況下,不敢也不愿通過法律途徑去維護自己的權益,而現在,有了合作社的撐腰,農民權益受到損害后,通過合作社,敢于理直氣壯地追討自己的權益了。
1.3 專業合作組織提高了農民的誠信意識
過去,單個的農民在市場競爭中就像一盤散沙,不僅市場競爭力差,而且經營中常常會有摻雜使假,以次充好,惡意競爭等信譽缺失的現象,造成市場秩序失范,影響了該縣農產品的聲譽。合作社成立后,實行了“社員—合作社—客商”三者之間的“票據”制度,同時結合鄉派出所開展了警社共建活動,出臺了《阜城縣農產品交易市場暫行管理辦法》,由此不僅杜絕了假貨假鈔在市場上的流通,而且也控制了偷偷摸摸,打架斗毆等事件的發生,使合作社創建的農產品交易市場能夠井然有序,誠信運作。在這個過程中也教育了農民,提高了其誠信意識,有利于重建農村社會誠信和道德體系。
2 社員維權服務功能
在市場競爭中,農民無論是面對政府還是面對各種公司機構時,他們都是競爭力較弱的“散戶”。同時,由于地位懸殊和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單個的農民在市場中肯定處于弱者地位。而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目前情況下,僅靠政策的傾斜和社會的同情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合作組織,攥成一把拳頭,把農民打造成真正的“強者”,才能真正維護農民權益。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組織的形式,為社員提供維權服務,勝算加大。合作社與該縣消費者協會訂立維權打假協議,凡社員由于在市場上購買假冒偽劣的農資產品,造成經濟損失的,合作社便與縣消協聯手為其開展維權活動,切實維護了農民利益,化解了社會矛盾。如2010年,長青藤合作社部分社員發現購買的某批次鉀肥有效含量不足,懷疑為假冒偽劣產品。合作社將鉀肥樣品送交專業機構進行化驗分析,袋標鉀含量為45%,而實際化驗結果為29%,屬不合格假化肥。他們據理力爭,通過法律途徑幫助農民進行維權,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二十余萬元。
3 構建和諧關系功能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經濟合作為紐帶,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為農民創造了更多的相互接觸和交流的機會,搭建了更好的交流平臺。入社成員能夠經常聚一聚,談一談,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合作社未來發展大計,增強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各種潛在的隱形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也在交流的過程中得以及時發現,及時調解和處理,避免矛盾積累和激化,成員之間相處得更加和諧了。這一點對于維護農村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
4 結語
篇4
據有關報道,我國目前經工商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52.17萬家,實有入社農戶4100萬戶還多。還有更多的有理想、有能力、有頭腦、會經營的農民也在積極的參加培訓學習,學會興辦和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踐證明,這些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緊密連接農戶和市場,有效緩解了種難、賣難、技術獲取難等問題,切實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能力和組織化程度,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也為現代農業的發展錦上添花。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不僅改變了一家一戶生產規模小、經營粗放、經濟效益低的狀況,而且拓寬農民就業渠道,使農民有更多機會就業,展現了建立一個組織,興一方產業、帶動一方農民、富了一方經濟的景象。
經常有農民問到,創辦農業專業合作社有什么好處,筆者可以用二十個字概括其好處,即“規模經營、統購統銷、標準安全、政策扶持、增效增收”。
規模經營
農業科技投入,機械化程度的提升、物質裝備的改善、水利等基礎設施的興建,都在不斷夯實著農業發展的基礎,促進農業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需要土地連片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使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作業和集約化經營。
統購統銷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犁田、插播、殺蟲、收割、脫粒、烘干等環節都提供一條龍服務,合作社一方面增加了農民的談判力量和話語權,另一方面可以統一種養植規格和質量,有利于開拓市場、促進銷售。
標準安全
一家一戶的農產品,規模小,認證困難。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得信息和技術服務,提高市場反應能力,以及農產品科技含量和品質,規模化生產農業產品。通過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證,注冊了商標品牌,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水平,顯著地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政策扶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實施,從2004年至2013年連續十年的中央1號文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都有政策扶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培訓、質標與認證、生產基建、市場營銷、技術推廣等服務。建立有利于發展的登記等制度、興辦加工流通實體,可適當減免有關稅費、合作社可以申請承擔國家有關涉農項目、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開展示范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人員培訓,各級財政給予經費支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推進示范社建設行動,對服務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給予補助。扶持合作社自辦農產品加工企業。新增補貼適當向合作社傾斜等等。中央財政支持資金逐步增加,各級財政扶持資金逐年增加,財政部已將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培訓列入經常性預算科目中。2009年開始,農業部在組織實施的“陽光工程”培訓項目中,將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單獨列出。
增效增收
科技進步對我國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快速提高,凡已成立合作社的均知道引進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專家專利,夯實基礎設施,在有限的土地上奪取更高的產量,通過產、供、銷、加一條龍服務最大程度增效,社員增收。
篇5
從辦廠到種糧再到養豬
今年56歲的李安倫,黑黑瘦瘦,個子不高。“回郭鎮鄉鎮企業起步較早,當時國家大力支持,我就緊跟潮流開了個工廠,賺了‘第一桶金’。”李安倫說。
前些年,看到許多農民都去鄉鎮企業務工,大片農田撂荒,農民出身的李安倫很是心痛。于是,他又開始包地種糧,成了種糧大戶。
2007年4月,李安倫聯合幾個養殖戶成立了春興生豬農民專業合作社,他被推選為理事長。此時的他,工廠不開了,一門心思種地和養豬。
經過6年的發展,合作社已擁有社員108戶,年出欄生豬4萬余頭,年產值6400萬元。
最大難題就是缺資金
去年春節,李安倫在回郭鎮又開了第一家“回興”牌生豬鮮肉專賣店。“這次沒看準,開得有點早了。”李安倫有些后悔。春節后,生豬收購價格持續走低,春節時每斤7.8元,近期已跌到每斤6.6元左右,直逼每斤6.5元的生產成本價。
因為有合作社,養豬戶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明顯較高。李安倫說,合作社的飼料都是以賒賬的形式提供給社員們,等社員賣豬時,再還飼料錢。
賒飼料,社員可減少投入,但對合作社來說,必須有大量資金來支持。李安倫說,現在他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資金問題。“國家雖然對合作社有許多扶持政策,但現在養豬成本不斷攀升,尤其是飼料,受糧食價格影響較大。”他算了一筆賬,150萬元的資金大約可以扶持100多戶社員,他現在的流動資金勉強能顧住現有社員發展,再多就承擔不起了。
土地證、豬舍做抵押都不好使
到銀行申請貸款,“什么土地證、豬舍做抵押都不好使,只有樓房做抵押才給你貸款。”
篇6
武夷山市桔柚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9月,成員157人,種植面積3097畝,分布在洋莊鄉和新豐街道的4個行政村。由于是優良品種,武夷山市供銷社積極引導,先是注冊“天妃”商標,后又榮獲省名牌農產品,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2011年該合作社還榮獲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2012年又獲評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產銷北京、上海、福州等大中城市。
好產品還要賣出好價格、好銷路,否則增產不增收,嚴重挫傷農民積極性。針對這一情況,武夷山市供銷社深入每一個專業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戶聯系在一起,與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超市對接,把好產品放到超市銷售,發展訂單農業和農產品超市直銷,不僅打開了農產品銷售市場,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到“抱團闖市場”的“華麗嬗變”。還實現了農產品優質優價,增加了農民收入。據悉,像桔柚專業合作社一樣,實現農超對接的專業合作社還有五夫白蓮專業合作社、嵐谷錦繡園專業合作社、吳屯鯉魚干專業合作社、山里芭蕉芋專業合作社等。
吳屯鄉高山村倪壢村農民左承富利用山壟田養殖稻花魚,年產鯉魚干200公斤,自從注冊商標后,吳屯鯉魚干由原來每公斤100元翻了快兩番。“夷嵐”牌西瓜,每公斤比一般西瓜售價高出0.6元,由于量大,瓜農收入也十分可觀,洋莊西芋每公斤比一般芋子每公斤多出一塊多,芋農增收相當明顯。
篇7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致富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使農民發展致富的一個十分有效的途徑。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兩層定義,從概念上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定義是,在農村家庭經營承包的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動性經營組織;從服務對象上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的組織。近些年來,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與日俱增,規模也逐漸的擴大。隨之而來的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運作的過程當中,怎樣能給農民帶來真正的實惠,這已經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的服務群體是它的社員,即農民。我國農民占我國總人口的比重大約是60%,他們是最務實的人,他們最關心的也是在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當中,能給他們帶來多大好處,能讓他們切切實實的獲得什么利益。下面就怎樣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給農民帶來真正的實惠做出幾點建議。
一、切實的遵循以社員為主體原則
社員希望建立自己參與的決策機制和選舉機制。社員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機制以及制度方面比較關心的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機構為如何、這樣的組織的領導者又是怎樣產生、他們如果參與到了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能否具有發言權、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否公開透明等問題。這就是農民擔心的。他們把錢投入到合作社當中,會不會虧本,能不能賺錢;能不能像最初了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那樣,能夠自己說了算,能夠真正的行使作為社員的權力。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希望現在所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切實的遵循以社員為主體的原則,定期的召開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大會;對理事長的產生,遵循大多數社員的意見,由海選產生或者由當地有威望的農民來擔任。這樣,社員們才能夠充分的信任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提高農民參與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進而所有社員同心所向,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致富。
二、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
農民專業合作社間的信息交流對于所有社員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就近些年一些地區農產品嚴重滯銷,造成農民一年來沒有任何收益可言甚至血本無歸,這與各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間的信息交流不暢、不及時,資源共享不到位息息相關,農民的收益也因農民專業合作社而受到巨大影響。針對以上情況,可以建議在全國各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建立某部門,該部門專門對全國各地的農民進行樣本調研,了解這些社員對下一年培育、生產農產品種類的意愿。這樣點連成線,線匯成面,面形成立體空間,合作社之間就可以加強聯系,共享信息資源,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避免農民們在同一耕作季節耕種同樣的農作物,進而導致某些地區的該農產品大量滯銷。倘若合作社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做到位,那么,對于合作社的社員而言就多了一層利益的保障,社員們不會使自己耕種的農作物囤積,導致賺不到錢。
三、強化社員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分工與合作理念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經營主體的分工與合作是必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特殊的企業,它是一種互助型經濟組織。合作社的主要目的在于為成員提供服務,在提供服務的過程當中,合作社對外開放,也要盈利。合作社的盈利是屬于社員全體的,這些盈利要通過農產品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育種、生產、加工、銷售、運輸、貯藏等等各個環節,所以在合作社日常運營中,特別需要社員之間的分工和合作。
在分工時,要落實到人頭,假設有三個人分別是甲、乙、丙,他們均是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理事長委任他們三人做A、B、C三件事,這時,在分工時,就應注意由誰負責哪件事,以至于在工作出現問題時,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問題責任人。在分工過程中,還應該向社員普及有關分工思想的知識,讓他們了解雖然是分工,但是大家負責的每一件事,事情結果的好壞都直接影響到大家最后的利益。進而能夠讓所有社員,可以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合作的理念如同分工,大家共同經營,逐漸發展致富。
四、明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制度以及利潤分配
農民是最務實的人,他們希望看到的是一本清晰明了的賬。也就是說,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所賺到的屬于自己的利潤不流失,能夠通過合作社賺到的利潤達到最大化。如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制度還不健全,也并不明晰。社員們能從中得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完整,所以希望可以進一步的明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制度以及利潤分配,能夠從根本上使農民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致富。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提出的幾點:切實的遵循以社員為主體原則;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強化社員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分工與合作理念;明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制度以及利潤分配,并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都可以給農民帶來真正的實惠。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業經濟的推動與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與運營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載體的優勢,把它作為一項重要而簡單的途徑使農民發展致富。
參考文獻:
[1] 潘勁.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的發展趨勢[J].理論研究,1996(4):2427.
[2] 孫浩杰,王征兵,汪蘊慧.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生成的博弈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3638.
[3] 王征兵,許婕,孫浩杰.國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驗及其借鑒―以美國、西班牙和日本為例[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2):6165.
[4] 徐旭初,吳彬.治理機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的影響―基于浙江省5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5):4355.
[5] 苑鵬.中國農村市場化進程中的農民合作組織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01(6):6373.
[6] 張伯倫.壟斷競爭理論[M].哈佛大學出版社,1933:354358.
[7] 張曉山,苑鵬.合作社基本原則及有關問題的比較研究[J].農村經濟與社會,1991(6):8996.
[8] 張曉山.創新農民經濟組織,發展現代農業[J].新視野,2007(6):1517.
[9] 張曉山.促進以農產品生產專業戶為主體的合作社的發展―以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04(11):423.
[10] 張曉山.合作社的基本原則與中國農村的實踐[J].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1999(6):8996.
[11] 張曉山.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趨勢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篇8
1 科學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方向
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家庭經營是農村最適宜的生產經營方式。但家庭經營方式需要產前、產中、產后多環節的社會化服務,更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組織形式來實現。農民專業合作社這種組織形式,能夠使其產生團結起來成員的巨大力量,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地位和優勢,是分散的千家萬戶統―起來面對大市場的最好選擇。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中,只有堅持“生產在家、服務在社”的基本發展要求,才能引導農民實行專業化、標準化生產,開展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才能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才能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是黨在農村政策的基石。
2 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拉動作用
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尚需要拉動力。目前看,這個拉動力主要來源于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生產的特點和農民的素質現狀,決定了農村經濟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道路。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經歷了由統購統銷到全面面向市場,由總量不足到供需基本平衡,由追求數量增加到主動進行結構調整的深刻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農業市場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同步發展、同步提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各地探索了不同形式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其中“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能從體制上保障農民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創建多贏運作機制,效果最為明顯,日益得到各方面的認可。把農民組織起來參加合作社,把產、供、銷、加工的問題在合作社中加以解決,在合作社框架下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農民不再單純生產初級產品,而是有組織地分享加工、運銷中的利潤。這種經營模式,不但提升了農業的產業地位,而且改變了農民弱勢群體現狀,較好地調動了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積極性,保障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可持續發展。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反過來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又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了科學的發展模式。
3 認真搞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劃
國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較為普遍。在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農民都參加了不同類型的專業合作社,有的農戶同時參加幾個專業合作社。如丹麥有98%的農民是合作社成員,平均每個農戶參加了3.6個合作社;法國、荷蘭90%以上農民加入了合作社;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參加合作社的農民也占80%以上;美國農產品主要靠大的農場主經營,其中6個農場主中就有5個參加了合作社。從國內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已基本納入農村經濟發展規劃。有關專家預測,到2025年,我國將有80%以上農戶參加到農民專業合作社中來。我省已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有關事項納入政府效績考核。白城市政府也十分重視合作發展,以政府辦公室文件下發了《關于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白政辦發[2009]18號),規劃到2012年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100個,實現鄉村全覆蓋。其中,省級示范社達到60個,市、縣兩級示范社達到14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的農戶達到全市農戶總數的30%以上;20%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規范化管理,10%以上合作社成員生產的產品,通過合作社“農超對接”或通過連鎖店銷售。
篇9
(一)覆蓋面逐漸增大,數量急劇增加。通過調查表明,從2009年-2013年,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數量越來越多,覆蓋的區域液相應的越來越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越來越多。如表1所示,在2009年,湖南省的專業合作社的數量為7000多個,到2013年湖南省的專業合作社數量多達20000多個。截止到2013年,湖南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擁有180多萬的成員,占到農戶總成員的13.2%。
(二)出資規模總體偏小,制約著作用發揮。湖南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總體比較偏小,這是因為湖南省的農民經濟收入不樂觀,以及我國關于農民合作社借貸的法律很少,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擴展,阻礙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市場化,導致市場競爭力降低,不利于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由表2可知,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出資規模在50萬元以下的有6000多個,占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的29.53%,而出資規模在1000萬以上的,僅僅占了總數的1.91%。
(三)分布的地域差距大,地區分布不平衡。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分布隨著地域的變化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就說明不同的地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差距。由圖1可知,在2013年,長沙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個數最多,占全省總數的23.08%。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慢的城市永州市,占全省的3.67%。從長沙市的23.08%到永州市的3.67%,由數據分析可知,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湖南省的分布差異很大。
(四)產業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種植業、養殖業。由圖2可知,截止2013年,湖南省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的產業以種植業和養殖業居多。其中,經營種植業的專業合作社有7000多家,占總數的35.34%;經營養殖業的專業合作社有4000多家,占總數的20.13%。據報道,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及到的產業領域很廣泛,但主要經營的項目是圍繞地方的主要產業。到目前為止,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及的領域有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手工紡織業和林牧業等。
二、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被農民大戶、農村干部所主導,普通社員的邊緣化現象嚴重。通過調查發現,各個地方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都是由大農戶承包,而由小農戶成立的少之甚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經濟條件較好的大農戶而非平窮的小農戶。從對湖南省的調研結果中發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者和負責人大部分是部門人員任職。由于,小農戶的投入資金少,所占份額低,大農戶的投入資金多,多占份額高,在這種特殊的資本構成上,農民專業合作社最終發展成大農戶吃掉小農戶的合作社。所以,在利益的分配方面,小農戶并不能獲得合作社的主要盈利額,而只能獲得專業的技術以及信息服務。
(二)內部治理不規范,制度設計不完善。通過調研發現,某些地方官員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數量作為政績凸現出來,導致許多專業合作社的成立是強制性的,并不是自發的。造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注冊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并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入股和正規的管理。從對湖南省的調研結果中可知,截止到2013年,有幾千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只是在工商局進行了注冊,并沒有進行運營。根據我農科院研究中心報道發現,我國只注冊的空殼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了6%,還有25%的合作社提供了沒有實質作用的服務。造成這種空殼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監管政策不夠完善,合作社的內部管理制度不夠規范。
篇10
一、充分認識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意義
隨著農業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市農業已經進入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快速發展時期,但隨之而來的家庭分散經營的局限性日益顯現,家庭分散經營很難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相適應,也越來越不適應農業發展的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機械化和現代化需要,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適時調整生產關系,使之適應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實現農村發展的“第二次飛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農民自愿聯合組成的互助型經濟組織,是連接分散農戶與大市場的橋梁和紐帶,是提高農民市場地位的有效載體,是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實現農村發展“第二次飛躍”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了一定發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428個,連接農戶、企業和市場2100個,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發展起步階段,仍存在規模小、實力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穩定性較差、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與農業發展階段性變化還不相適應。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站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實現農民共同富裕、深化農村改革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大力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打造出獨具*特色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科學發展模式,創新土地經營方式和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委七屆四次全會和市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為指針,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創辦、政府扶持、部門指導、市場運作”的思路,圍繞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充分發揮市、縣農合聯作用,引導龍頭企業、種植、養殖及加工大戶、鄉村能人等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全市范圍內逐步形成縱向相通、橫向相聯、產銷銜接、貿工農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集群,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原則。切實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財產所有權和生產經營自,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2、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要以農民為主體,堅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規范運行,實現組織成員利益最大化。
3、堅持因地制宜、多樣化發展的原則。立足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根據農民合作要求和市場需求,結合實際,確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類型和運作模式。
4、堅持市場運作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市場規律,積極正確引導和給予政策扶持,做到推動不強迫、扶持不干預、參與不包辦。
5、堅持依法保護的原則。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保護力度,堅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亂集資、亂攤派、亂收費,切實保護農民專合作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三)工作目標
1、2009年,全市要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個以上。其中豐南、豐潤、灤南、樂亭、唐海、遷安、遷西、遵化、玉田每縣(市)區發展10個以上;開平、古冶、灤縣每個縣(區)發4個以上;路南、路北、蘆臺、漢沽每個區發展2個以上。
2、到2012年,全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00個,全市有90%以上的農戶加入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80%以上的大宗農產品通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加工和銷售。
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途徑和形式
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要整合資源,突出地方特色,渠道、多區域、多層次聯合與合作,依托主導產業、優勢產品龍頭企業,重點發展以農產品“種、養、加”為主的專業合作社要采取引導農民自辦、農村能人領辦、與龍頭企業合辦、基層銷社領辦等方式,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引導有銷售渠道、生產加工能力、有資金實力的專業大戶牽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形成形式多樣,層次豐富、內容廣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集群要嚴格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范建立,健康發展。
各級政府要積極鼓勵支持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資金互助作社。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進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唐辦發〔2009〕31號)精神,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堅持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采取土地經營權入股、對外招租等形式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
四、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作用
各級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以下簡稱農合聯)承擔著本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統領、協調、管理、指導和服務工作職能,在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積極參與制定所轄區域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劃,承擔、指導、協調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嚴格行業自律,幫助維護合法權益,確保健康發展;要配合財政及有關部門,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項目的申報、專項扶持資金的落實,凡涉及對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和科技推廣項目扶持以及考核、獎勵、以獎代補資金支持,由同級農合聯推薦,共同組織項目和資金的申報實施;要吸納各類專業合作社加入農合聯,壯大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隊伍;要開展生產、技術、營銷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所需活動經費由農合聯提出規劃,同級政府每年定額給予一定的補貼;負責考核、評定、推介所轄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真正成為政府與農民聯系的橋梁紐帶。
五、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扶持力度
1、市、縣兩級財政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資金,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
2、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積極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參加國內外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搞好“農超對接”,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和“農村商務信息服務”等工程,暢通銷售渠道,擴大產品銷售。
3、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積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開展農產品質量和環境認證,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4、對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和科技推廣項目,經論證篩選后,優先納入各級政府農業開發、扶貧開發和科技開發項目,予以扶持。
5、人民銀行和各級金融機構要根據農業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貸扶持力度。積極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等級評估,擴大農戶小額貸款和農戶聯合擔保貸款。政策性銀行要積極支持農民發展資金互助合作社,參與資金入股,確保資金互助合作社資金儲備規模,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6、對直接從事種植、養殖的專業合作社可作為農業生產者,對其自產自銷的農產品,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及有關政策,免征增值稅;對新成立的專業合作社,凡符合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可以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7、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城鎮興辦的各類市場、加工、銷售網點,要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在土地審批上予以優先安排。
8、各縣(市)區政府要積極探索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員土地使用確權辦法,通過發放土地使用權證,實現土地使用權的資本化,推進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發展。持證人在產權期限內,按規定用途,可依法使用、經營、流轉土地,也可以作價、折股作為資本,從事股份經營、合作經營或抵押擔保。
9、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注冊登記。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進行登記注冊。
10、公安、交通部門要在轄區內盡快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