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英語教學范文

時間:2023-04-08 23:17: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醫英語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醫英語教學

篇1

關鍵詞:慕課;中醫英語;教學改革

一、中醫英語傳統課堂教學現存問題

筆者長期從事中醫藥醫學英語教學,下面是以湖北中醫藥大學開設的中醫藥醫學英語課程為例闡明其教學現狀:1.課前預習環節難以保證。由于中醫英語課程涉及大量的醫學專業知識和醫學詞匯,預習環節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實際上,沒有教師的指導,緊靠學生自習是很難掌握的,難免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無法保證預習工作保質保量地落實。2.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課堂教學順利開展是必須以學生預習工作為前提,由于沒有提前做好預習工作,教學中課堂互動效果就會不理想,在實際教學中常常出現“滿堂灌”的局面。可見,預習工作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如何組織好學生的預習工作是中醫英語教學的關鍵。3.課后實踐訓練跟不上。中醫英語是門語言課程,需要大量的課后實踐訓練。但因課程內容有難度,學習效果不佳,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教師布置的課后實踐作業敷衍了事,使中醫藥課堂教學進入了一個教與學的惡性循環。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由于中醫英語傳統課堂授課形式的局限性所致。1.受到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教師無法與學生及時交流、輔導,因此造成了預習和實踐環節無法有效進行。2.受到課堂教學的教材限制,出現大多教師一味地追崇“講清楚”、學生只求“聽明白”的境界,不僅禁錮了教師的創造力和更新力,而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喪失了獨立思索、解決問題和創新等能力。3.受到中醫英語傳統課堂自身特點的局限,即中醫英語課程即是一門英語課,也是一門專業課,因而教師在講解和操練相關醫學知識的英文表達法時,也要兼顧醫學專業知識的傳授,所以難免在教學中以“教”為中心,師生、生生互動環節往往被忽視。

二、慕課運用于中醫英語教學的可行性

“慕課”即“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其中,Massive大規模,是指授課對象數量眾多;Open開放,意為不受國籍或學校的限定,只需注冊即可上課;Online在線,是指教與學都依靠網絡進行,不受時空的限制。這種全新的授課模式在信息技術中脫穎而出,成為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熱點,對我國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體制、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筆者結合慕課和中醫英語課程的各自特點,對慕課應用于中醫英語教學改革中的可行性的分析如下:1.不受時空限制,慕課實現了教師授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作業批改、測試、答疑等一系列教學過程。所以慕課運用到中醫英語課程可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更好地落實了課前預習和課后實踐訓練教學環節,為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2.慕課的時長(20分鐘左右)更符合學習規律的,學習者可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要求教師必需有針對性地精選教學內容,突出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3.每節慕課均配有相關的練習與測試,即可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也可檢查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慕課可使得中醫英語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綜上所述,慕課應用于中醫英語課堂是可行的。

三、中醫英語課程改革思路及措施

慕課教育為日常教學設計提供了一種思路,那就是教師可以將課堂分為線上、線下兩個部分。其中線上部分可基本解決中醫英語傳統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首先,針對課前預習環節難以保證問題,教師可將慕課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師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1)精選預習內容:精選某一兩個相關醫學知識點,注意選取知識點需少而精;(2)制作視頻,重點突出講清難點,注意避免視頻的表現形式單一;(3)布置預習作業:要求學生課前觀看視頻并做相關練習,教師實時掌控預習情況。(4)開展線上互動,學生可在線提問,教師需及時答疑。通過線上預習部分,學生在教師輔導下可提高預習質量,教師也可根據學生預習情況調控課堂教學設計和內容。其次,慕課可作為課堂的延伸,教師可增添與時俱進的醫學知識,充分發揮教師創造力,實時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開拓學生視野。最后,學生可以通過慕課中的訓練與測試部分,進行大量的實踐訓練,使得中醫藥課堂教學進入了一個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筆者建議還可嘗試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能增強課堂互動,改變課堂管理,讓學生自主掌控學習,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將真正地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使慕課與課堂教學模式相輔相成。

四、結束語

利用慕課不僅解決了中醫英語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難題,還對其教學改革有促進作用。一則,改變了中醫英語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方式,更好地體現師生互動環節,將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提升了教學效果。也為學生創造了彈性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習效率。再則,促使教學資源配置優化與共享,基于慕課的開放性,任何中醫英語的學習者都能獲得優秀的教育資源,為中醫藥國際傳播與交流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娟,吳珺.創新教育[J].淺談“慕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2015(3):79-80.

篇2

1注重提高自身英語水平注重因材施教

進行英語教學,比平常的日常交流要求更高,除了要求教師公共英語說得流利,發音正確,更能把專業講深講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英語水平。所謂“欲為人師,必先正己,方可達人。”我的體會是,首先要注重英語的口語發音及正確表達。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歐美國家的學生水平較高,而韓日拉美的學生則有時難以跟上進度,甚至要求教師一遍遍重復講述,所以教學備課應充分參考《朗文字典》、《牛津字典》的標準表達,充分進行備課。平常應該多聽英語讀物,如《美國之音》等,提高發音的正確性。另外,不同學生的水平不同,應“因材施教”,進度較慢的學生應注重個別輔導。

避免讓學生在課堂上發問,拖慢上課節奏。

2全面了解中西文化差異

國外學生自小接受“開放式”教學,即學生喜歡在課堂上直接提問,但以目前國內中醫英語教學的水平,大多數教師很難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并且這種“突發性”提問,往往讓很多教師“措手不及”,教學思維被打亂,從而影響教學進度,所以課前應向學生說明講課習慣,并可把電子郵箱、QQ等聯系方式交給學生,鼓勵課后交流;另外,中西文化有差異,學生最難理解的是《中醫內科學》的“藏象學說”,例如中醫所說的“心主神明”學說,國內很多教科書都把心譯成“HEART”,但接受了現代解剖、生理、生化教育的西方醫學書,往往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心臟沒有“神經系統”功能,這時候,教師應該運用“soul”這個詞匯進行解釋,消除學生疑惑。另外,西方學生相信“evidencebase”(以證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但中醫是建立在哲學基礎上的實踐醫學,所以要把這種鴻溝逾越,就必須把中國文化講述清楚。如講血證時講到”血見黑即止“時,學生對中醫的”法象比類“很難理解,這時就要求給予圖片,ppt等構圖展示血結痂等形象的方式來讓學生理解。

3講求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教育應當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去負擔?!币箤W生對內容繁多、枯燥乏味、容易混淆、難記易忘的中醫學發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必須在注重教態儀表和內容科學性的同時,充分調動講授言行,做到語言精煉諧趣,聲調抑揚頓挫,動作馳張有度。盡量穿插一些有關藥物的命名、傳說、故事及醫案等內容,用歌訣式、提綱式、諧趣式、相聲式的生動言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興趣,使其“如坐春風中”。如概述麻黃性味功效,若只按教材“麻黃、辛微苦溫,能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平敘,學生則感乏味難記,改用“媽忙得真辛苦,熱得汗流滿面,氣急流尿”這相應的諧趣語言一說,學生在哄然一笑之余亦記住了麻黃的藥效特點。又如解釋其“利水消腫”的機理,若只說“肺為華蓋,麻黃可開肺郁,通調水道而利水”,雖道理充足,但不易記憶,而再用“提壺揭蓋”這斟茶的生活常識作比喻,就通俗易懂得多了。例如茯苓“上寧(心),中健(脾),下利(水),則福臨也”;威靈仙“威喻其性——猛急,靈喻其效——靈驗,仙喻其神耳——善行”;何首烏——烏須發;坤草——益母;木通——三通;防風——四防;五倍子——五止;防己提防己土(脾)受邪之?。还矶洁](徐長卿)——專治邪病(奇難雜癥);定風草(天麻)——息風止痙,以及“望梅止渴”;“驕皇帝冷食惹病,藍采和室懸丁香”;“征戰人苦染怪疾,車前草巧應奇功”等等。只有使學生興趣盎然,方能專注聽講,暢開心扉,接受知識,開發智力。正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

4適當開展病例討論課和案例教學充分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力求教學相長

適當的討論課和病例教學,可改變“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活躍教學氣氛,既促使教師必須充分準備,以應說理解疑,亦促使學生積極思索,勇于爭辨,從而拓寬探索思路,集思廣益,優化解疑方法,加深對概念及疑點、難點的理解,進一步增強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記憶。達到教學相長。

討論課,多安排在上完幾個相關章節或總復習階段進行。如講授完血證、汗證、內傷發熱后,開展病例的專題討論。又如在總復習階段,可按治氣病、血病、津液病、熱證,寒證、風證的各類藥物,進行比較歸納式的討論。這既可促使學生認真復習,提高其綜合分析能力,鞏固所學知識,亦為今后臨床的辨證選藥組方,提供了較系統的思路和方法。

篇3

作者簡介:劉明(1958-),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英語教研室,主要研究方法:醫學英語、

通訊作者:黃樹明 (1958-),男,博士, 教授, 博士生導師,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研究方向:神經科學及中醫藥學理論的現代科學解析,

【摘要】目的:探索以構成中醫術語的基本單位單詞為重點的中醫英語教學法(以下簡稱單詞教學法)的教學效果。方法:通過試驗對比教學考查了單詞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并用調查問卷的形式獲得了受試學生每周用在學習醫學英語上的自主學習時間。結果:單詞教學法在教學效果和效率上均優于傳統教學法。結論:單詞為重點中醫英語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

【關鍵詞】中醫英語,藏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1.概念的界定

一個英文中醫術語多是由幾個英語單詞組成的,以單詞為中心的學習就是通過分析記憶‘單詞’這個構成中醫術語的基本單位來學習記憶中醫術語。這種方法就是把繁多陳長難記的中醫術語加以解剖、變成短而少的中醫單詞來記憶。

2.背景

目前在國內,研究中醫術語和文章的翻譯的研究較多,而怎樣能使中醫英語的學習變得容易的研究較少。尚未開發出能使中醫英語容易學的有效方法。我們用試驗對比教學的方法探討了單詞為重點中醫英語教學的效果。

2.分組及評價方法

從醫學英語基礎選修課班中隨機選出醫學各科無補考、通過了大學英語4級考試、未學過醫學英語的學生80名,平行隨機分配到實驗組(40人)與對照組(40人)。實驗組采用單詞為重點中醫英語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學時間為學期的后兩個月,每周兩堂課,每堂課兩個小時,共32學時。通過期末考試比較并分析兩組的中醫英語成績。為了明確單詞為重點中醫英語教學的效率,我們對受試者每周用在醫學英語自主學習上的時間做了封閉式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調查表80份,收回80份。

4. 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期末的醫學英語考試平均成績(滿分100)分別是81.53和72.90,如圖1所示。

圖1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柱狀圖

從圖1可以看出,實驗組的期末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兩組的成績均值存在極顯著差異(P

組別 平均值 T檢驗

對照組 4.76±1.82 t=0.471

p=0.639

實驗組 4.56±2.07

表1 兩組口語考試各部分平均成口語考試各部分平均成績績及t檢驗值

從表1中可見,實驗組每周用在中醫英語自主學習上的時間略少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單詞為重點的教學法沒有顯著影響學生用在醫學英語上的自主學習上時間。綜上所述,以單詞為重點的中醫英語教學法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并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5. 討論

單詞是構成中醫術語的功能成分,如中醫術語腎陽虛是kidney yang deficiency三個英語單詞組成。單詞deficiency是很多中醫術語的成分,WHO收集的3600余個中醫術語是由1400余個單詞組成的,而且多為公共英語單詞。構成中醫術語的單詞比中醫術語本身短而少,因此以單詞為中心的學習會使中醫英語詞匯變得容易記憶。它的意義如同西醫英語學習中詞素學習同樣重要。“掌握詞素和構詞在詞匯學習上至關重要,因為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用這些知識通過分析生詞找出它的意思”[1]。還有很多研究證實(如White, T. G.[2]),通過學習詞素來學習詞匯是一個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 Carlisle, J. F., 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disorders (pp. 318-339).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4.

[2] White, T. G., Sowell, J., & Yanagihara, A., Teaching elementary students to use word-part clues. The Reading Teacher, 42, 302-309, 1989.

一定保留:

基金項目: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育教學研究基金項目XJJ203025(應用研究)

篇4

關鍵詞: 中西方文化;大學英語教學

一、在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強調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07年版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將“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中國社會發展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納入了大學英語課程目標,并要求課程設計應“充分考慮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和國際文化知識的傳授”。這里的文化素養,并非單指英語文化素養,還包括中國文化素養。高等中醫藥院校所開設專業大多與傳統中醫藥有關,而中醫藥又是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僅從這一點來講,中醫藥院校的學生必須要更深入地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進而更好地掌握中醫藥專業知識。在當前國際化的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應當致力于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中醫藥復合型人才,促進中醫藥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和交流。培養熟練掌握中西方文化的中醫藥專業型人才是當今中醫藥院校的主要任務之一,這也是中醫藥國際化的必備條件之一。大學英語作為高等院校開設的基礎課程之一,在傳授西方文化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加強對中國文化的滲透,使中西方文化在教學過程中相互交融,使得這一課程本身跳出“傳授一門工具性語言”的范疇,又能強化中醫藥相關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有力地推動我國在中醫藥領域和西方的進一步交流和合作。

二、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現狀不容樂觀

現狀之一是在中醫藥院校的大環境中西方文化不受重視。在中醫藥院校里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即學生大多缺乏對西方文化知識的了解。相當多的學生認為自己只需要了解傳統中醫藥文化就已經足夠,因為西方文化離自己的專業領域十分地遙遠,甚至可以說是毫不相干的。甚至我們一些教授中醫藥相關專業的教師也認為學生學習英語、了解西方文化是在浪費時間;有的老師甚至對中醫藥院校開設大學英語課程提出質疑。這種“英語學習無用論”在高等中醫藥院校里相當常見。

現狀之二是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師對于中國本土文化的關注度依然不夠。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即單純只強調目的語文化,而忽略母語文化。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多接觸的也是英語語言文化,有關母語文化的內容只能依賴于每一位任課教師??陀^事實是,有相當多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將講授重點放在對西方文化的講授上,而對于與之對應的中國文化的講授明顯不足。具體到高等中醫藥院校來看,如何有意識地將中國文化滲透在大學英語授課過程中,注重從中西方文化對比的角度去備課和授課,是需要每一位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英語教師們思考的。這也是對相關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教師自身需要以開放的視野來看待英語教學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應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主動肩負起傳承中國文化的重任,在教學中時刻注重對學生母語文化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成為具備開放性、國際性視野的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現狀之三是學生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在中醫藥文化國際化背景下自身所肩負的使命。早就有有識之士提出高等中醫藥院校當今應致力于培養復合型人才,既要培養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者,更要培養能把中醫藥文化推向世界的傳播者,這就對學生給予了更高的期望。然而現實是我們的學生僅把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做為終極目標,認為學習英語就是為了四六級考試。通過對中醫藥院校學生的調查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學生依然認為自己的專業在未來和英語的關聯性很小。

三、在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強化中西方文化教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

我們應當認識到,文化教育不僅應該貫徹在中醫藥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更應該使之融入到整個大的環境中。比如說幫助學生學習傳統中醫藥文化知識就需要其他各個相關專業科任老師的共同努力。學校也應該把培養掌握中西方文化的中醫藥專業人才作為辦學基本理念,努力營造一個開放的校園文化環境,引導學生把傳播中醫藥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這就要求中醫藥院校在課程設置時充分認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而不應該將這一門課程邊緣化。當然,具體的教學目標規劃,教學環節的科學設置還是最終落實在一線的教師身上,這是需要大家為之付出長期的努力的。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要求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篇5

【關鍵詞】公共英語 以職業為導向 專業教育

近年來,高職高專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國家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各醫院和用人單位都對醫學類高職高專畢業生的英語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的改革卻相對落后于專業教育的改革。由于公共英語一直被定位為公共基礎課程,且受A級考試和學時的影響,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出現了學生的職業語言能力培養被忽視,英語教學與專業教育脫節的問題。本研究主要探討了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公共英語教學與專業教育的銜接中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對策。

一、保山中醫藥高等??茖W校公共英語教育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由于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被定位為公共基礎課,受應試教育影響,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公共英語教育仍以傳授知識為主,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語言實踐和學生職業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公共英語課程不是根據崗位需求設計的,沒能與專業教育有效銜接。從教師方面來看,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從事公共英語教學的教師都是英語語言專業出身,對開設的臨床、護理、中醫中藥及針灸推拿等專業知之甚少,缺乏專業教育的理念和實踐經驗,目前無法勝任與專業教育銜接的英語教育。從教材上看,保山中醫藥高等??茖W校從2014年開始使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年7月版的《新編大學英語》book1和book2。book1共有8個單元,book2共有10個單元,每個單元由Listening& Speaking,Reading,Grammar,Translation,Writing和Enjoy Yourself留個部分構成,分別涉及問候、學習、愛好、運動、氣候、旅游、就餐、就醫、娛樂、購物、儲蓄、約會、求助、求職等各方面內容。幾乎沒有與學生專業息息相關的醫學英語內容。因為上述的課程設置、教師和教材方面的原因,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公共英語課程出現了與專業教育相脫節,落后于專業教育,不適應以職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等問題。

二、構建與專業教育銜接的大學英語課程系統

筆者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需從相應的教師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也是課程的組織者和落實者,因此,只有建設好教師隊伍,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公共英語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的結合起來。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公共英語教師都是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缺乏醫學類相應的專業知識,因此,有必要到各系部學習一些相關的專業知識或到有開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的學校進修。另外一種方法是把大學英語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的優勢結合起來。近年來,由于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在專業課教師團隊中不乏專業素質過硬、英語水平高的優秀教師。把公共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組成教學團隊,由有經驗的教師擔任組長,公共英語英語教師學習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教師學習英語教學法,并共同設計教學方案、課堂組織和教材的建設等,可以揚長避短保證教學效果。教材是影響教學的重要因素,要把公共英語教育和專業教育結合起來,開發針對專業教育設計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本科醫學院校大多開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程,但是高職高專開設該課程的院校還寥寥無幾,醫學專業英語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為了開發與學校情況相結合的特色英語教材,可以把公共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組織起來共同編寫教材。專業教師了解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和術語,英語教師了解學生具體學情,共同編寫課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開發出符合學生實際并能滿足專業教育需求的英語教材。公共英語教育和專業教育的銜接少不了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往的“教師講、學生學”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英語教育的需要,更不能滿足專業教育的需求。因此,需把傳統的講授法逐漸改為任務型教學、交際型學習和職場情境結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參與到情境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職場英語水平。

三、小結

把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公共英語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效的銜接在一起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不但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更需要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建設高水平的專業英語教學團隊,編寫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特色英語教材,改革英語教學模式,克服專業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等困難,把公共英語教育和專業教育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劉小兵.論高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銜接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1(2).

[2]李紅.論公職公共英語教學與專業教育的銜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2(4).

*本文系2015年云南省保山市科技項目“保山中醫藥高等??茖W校公共英語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銜接銜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李蔚,女,(1984.9)云南保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校英語教學法、翻譯。

篇6

論文摘要:跨文化意識的構建不僅能提高高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是學生真正掌握語言、實現正常交際的手段。醫學類高校英語教師在醫學英語教學中應著力構建醫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醫學生了解中西醫文化背景,消除跨文化交際誤會,吸取西醫文化之精髓,為促進中西醫文化交流打下基石。

論文關鍵詞:醫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構建

一、文化、跨文化意識與英語教學

文化是聯系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是人們共同擁有的思想和標準。人類生活的每一方面如個人如何表達自己感情及思維方式、如何交往、如何解決問題等都與文化相關并隨之改變。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與無線電波一樣,它承載信息,盡管無形但無處不在。正如大多數常聽收音機的人卻難以描述無線電波是怎樣轉化成聲音的一樣,人們難以描述文化,盡管文化是構成人們行為、態度和生活方式的基礎。文化的無限性很明顯,同時也很微妙、難以理解。人類特定的行為、價值觀和人生觀就是在這無形、難以捉摸的文化中逐步形成的。但如果把收音機調到正確的頻率,它便能傳達強大的信息。因此很有必要構建準確的跨文化意識。

英語學習者對其所習得的以英語為母語的文化要有較好的知識掌握和較強的適應能力與交際能力,能像這些母語本族人的思維一樣思考問題并做出正確的反應以及進行各種交往活動。這就要求英語學習者具備跨文化意識。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識,意味著英語學習者能自覺地消除在與以英語為母語的本族人進行交往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障礙,從而保證整個交際過程的有效性。英語教師講授英語知識時,只教語言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教會學生怎樣正確、得體地使用語言,也就是必須掌握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必須懂得何時何地該用何種語體、語言形式和表達方式。因此英語教師要著力于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構建。R. Lado認為:“在倡導語言結構對比的同時,也要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對比,以幫助學生克服外語學習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學習上的困難。”

醫學英語的教學更應該進行文化比較,構建跨文化意識,這是由醫學英語的特點決定的。從詞源學來看,醫學英語詞匯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拉丁語和希臘語占極高比率,其語源差不多全部來自希臘語和羅馬語,其次是來自法語、德語和意大利語,其本身所含的文化信息量就多,加之中醫傳統文化本身難以理解和學習,中西醫藥文化差異極大,因此醫學英語的教學更應該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缥幕庾R不僅是一種技能,而且是各種技能的集合體。構建學生跨文化意識,有助于他們語用能力的培養,提高交際效率。

二、了解中西醫文化背景,消除跨文化交際誤會

中華文化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世界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中醫是其瑰寶之一,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文化發展戰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醫不但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直到今天仍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并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視,對國際醫學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我國政府曾經提出了團結中西醫、中西醫并重、實現中醫藥現代化和促進中西醫結合的政策和措施。中西醫結合的根基源自中西醫文化。不懂得中醫和西醫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西醫學。因此,醫學英語教師要比較中西醫學,讓學生在中西醫學對比中體會中醫文化的優良傳統和碩果,在對比和構建中繼承中醫文化,同時也接受西醫文化的精髓。

以美國為例,美國是文化大熔爐,它經歷了從“一元”到“多元”,從以“WASP”為主流的文化到“大熔爐”文化再到“多元大拼盤”文化的演變過程,其醫藥文化也是世界諸多民族醫藥文化的綜合。在美國,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醫治疾病的模式,病人和醫生之間文化的脫離往往會造成少數民族中不成比例的疾病和死亡。美國白人常對少數民族文化持偏見態度,例如,黑人患心臟充血或肺炎時,接受治療的待遇比白人差;黑人或西班牙人很難得到腎透析或腎移植。目前,美國的醫院、醫療機構、政府健康組織,特別是醫藥和護理學校都在招募不同種族的人,以更好地訓練他們治療不同背景、不同民族的病人,擺脫文化偏見。

因此,在吸收西方優秀醫藥文化的同時,也要了解這些醫藥文化的背景,消除與國外醫務人員或病人交際時的跨文化障礙,消除文化偏見和民族歧視,讓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際誤會消滅于未然之時。

三、醫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構建

1.詞匯層面跨文化意識的構建

詞匯在語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威爾金斯(Wilkins)曾說:沒有語法不能很好地表達意思,沒有詞匯則什么都無法表達。詞匯的差異本身就體現了文化的不同特點。語言學家萊昂斯(Lyons)曾這樣描述:每種語言在詞語上的差異都會反映這種語言的社會產物、習俗以及各種活動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這主要表現在內涵豐富的成語、諺語和格言、比喻和聯想、典故、委婉語、禁忌語中。

醫學英語詞匯通常有七種構詞方式:詞綴、合成、詞類轉換、混成、逆構法、剪切、首字母縮寫。根據詞源,醫學英語詞匯可以分為兩大類:本土詞匯和外來詞匯。本土詞匯來源于古英語,外來詞匯來源于其他語種。而大部分醫學英語詞匯是來自希臘語、拉丁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外來詞匯。因此教醫學生學習這些醫學英語詞匯時,很有必要讓他們了解這些詞匯不同的文化背景來源,這樣學生既可以加深對詞匯的記憶,又能了解國外文化,避免詞匯記憶時的單調、枯燥、乏味感。

如cold一詞,先說明其癥狀類似于“寒冷”,來源于古英語,有兩種詞形,即盎格魯方言的cald和西撒克遜方言的ceald。1537年引入其“感冒、低溫”之意。隨著文藝復興的到來,大量古拉丁語和古希臘語詞匯被引入到英語中來,醫學英語詞匯也同樣受到希臘語的沖擊。

又如anorexia一詞,它是1598年引入英語的希臘詞匯,由前綴an-(意為“沒有”)和詞根orexis(意為“口味”、“食欲”)構成,因此原詞意為“缺乏食欲”。1873年,英國著名醫生William Whitney Gull創造了Anorexia nervosa一詞,意為“神經性厭食癥”,是一種多發生在青少年女子中的心理失常,其特征為非正常地害怕身體發胖,體形不佳,連續性厭食和體重銳減,通常伴有自發性嘔吐,經閉和其他生理變化。

再如來自拉丁語的醫學英語詞匯,最早受其影響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隨著羅馬帝國的日益擴大,羅馬人把其語言也帶到整個帝國的其他地區。英格蘭被征服者威廉領導的諾曼人征服以后,受拉丁語影響更大,因為諾曼人的語言就來自拉丁語。如abscess一詞來源于1543年拉丁語abscessus,字面意思為“離開”,由前綴ab-(意為“離開”)和詞根cedere(意為“走”)構成。意為“瘺管,即由于受傷、疾病或先天性變形引起的把膿腫、腔洞或空器官同身體或其他空器官連接起來的病變的通道。”

醫學英語教師通過諸如上述詞匯教學,醫學生便能了解醫學詞匯中不同的詞源,從而熟悉詞源背后不同國家的醫藥文化。 轉貼于

2.文化背景知識層面跨文化意識的構建

文化背景知識指的是與具體某一語言材料有關的政治、歷史、經濟、地理、文教、科技等背景知識。醫學英語教師在處理語言材料前,應適當介紹與材料有關的背景文化知識,這樣既能建構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又能使學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材料內容。

中醫學是一門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醫學,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中醫學中現代科學術語雖不多見,卻有大量的中國文化哲學術語。如果教師不從傳統文化背景上去講解,只從定義出發是不行的,況且,教科書、工具書上的定義都有可斟酌之處。因此,只有從這些術語發生、發展的文化背景著手,才能真正把握中醫術語的內涵和本質。以“陰陽”(yinyang)為例。傳統文化中儒家突出乾陽剛健、自強不息的精神,偏重于“陽”;道家強調陰柔的歸藏、包容功能,以貴柔尊、自然無為、致虛守靜為“道”,偏于“陰”。中醫學則強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注重“陰陽和合”,陰陽并重,兼蓄儒道兩家之精髓?!饵S帝內經》開篇說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边@不僅是中醫藥整個文化在診治疾病方面的總原則,而且是中醫藥學在養生方面的總原則。

西醫學有很多新的現代科學術語,人們常能通過一些西方地名、人名等了解西方醫藥文化背景。例如,川崎氏?。↘awasaki’s disease)最早在日本發現,現在仍然發病頻率最高。在美國,川崎氏病是兒童后天性心臟病的首要原因,每年有4000多名兒童發此病,80%的患者年齡小于5歲;波動熱(Brucellosis)或馬耳他熱是病人患的一種細菌感染疾病,由布魯桿菌引起,通過與受感染的動物接觸而傳染,癥狀是發燒、虛弱、頭痛,也稱布魯氏菌病或地中海熱;霍奇金?。℉odgkin’s disease),亦稱淋巴肉芽腫(lympho-granulomatosis)或霍奇金肉瘤(Hodgkin’s sarcoma),根據惡性度和宿主的免疫狀態,分類不斷在變動,本病是一種以淋巴結系統的腫脹為特征的重癥疾病。

3.文化價值觀念層面跨文化意識的構建

篇7

【關鍵詞】詞匯教學 原型范疇 中醫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011-01

一 原型范疇理論在中醫院校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必要性

1.中醫院校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中醫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是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市縣,受到各地區英語教學水平不同的影響,學生英語基礎有一定差距,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兩極分化。在詞匯教學中,基礎差的學生連拼讀單詞都有困難,而基礎好的學生又覺得英語課上教得太少太慢,學不到新知識,從而給教學帶來一定困難。中醫院校內,很多大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動機不強,很多學生選擇到中醫院校學習是因為他們想學習中醫的基礎理論與臨床的實踐,他們將學習重點放在專業課學習上,從而忽視對英語的學習;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英語這門學科太枯燥、難度太大,從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2.認知教學法在中醫院校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必要性

認知學習法立足于以學生為中心并遵循這種規律而被實踐證明是可取的。認知語言學具有解釋事物的能力,比一些傳統的學習方法具有更多的優點。認知教學法能夠以理論指導客觀實際,加強教學效果,從而快速達到教學目的。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結合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方法,并將會給英語詞匯教學帶來嶄新的未來。

二 原型范疇理論在中醫院校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

1.原型范疇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在語言使用中,詞匯居于核心地位。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主要是指詞的意義。原型范疇理論廣泛用于語義學領域,尤其是對一詞多義現象的解釋。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在教授學生習得新詞匯或舊詞匯的新義項時,都應讓學生理解各個義項之間的深層關系和語義索引性,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融會貫通,靈活掌握。

2.一詞多義在中醫院校的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一詞多義在中醫院校英語詞匯教學中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中醫院校的學生由于專業的需要,在詞匯學習上與應試教育下的初高中學生要求不同,中醫院校的學生學習詞匯的內容與目的更加明確,在詞匯量的掌握方面,他們更需要注重對所掌握詞匯的靈活運用。

英語中多義詞formula的意義在a peace formula(一項和平方案)和a formula of a new drug(新藥的配方)中,后者是前者意義的隱喻性延伸,兩個意義密切相關,因此formula 的這些意義構成一個原型范疇。很多中醫院校的學生受到最初詞匯學習的影響,孤立地記單詞的一兩種意思,而忽視了一些詞匯在醫療語境下所對應的意思。下面是筆者在教學中遇到的詞匯“surgery”的例子:(1)外科大樓:The practice has moved to a new surgery on the Bright Street.(2)手術時間:The morning surgery is from 8∶30 to 12∶30.(3)手術:The patient needs urgent surgery on a burst appendix.

以上三個例句講授的都是詞匯“surgery”的意思,但在不同的語境下其對應的漢語意思卻不盡相同,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在給出詞匯的基本含義的基礎上,注重傳授給學生所用詞匯的具體語言環境。

在詞匯教學中可以根據語境,讓學生在句子中學習,在過程中體會,分層次理解,就能更好地掌握詞匯的多層意思。以教授“bed”一詞為例,教學中不但教授其原型意義“a piece of furniture for sleeping on”(供人躺在上面睡覺的家具),這是人最初的生理感知,后根據家族相似性,又推及對周圍客觀環境的感知;另外,還引申出新意“the flat ground at the bottom of a river,lake,or sea”(像床一樣的地形),如“河床”、“海床”、“礦床”,再引申出“an area of a garden,park,etc,that has been prepared for plants to grow in”(供植物生長得像床一樣的花園或公園),最后又擴展到抽象概念“溫床”。

三 結束語

利用原型范疇理論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質量。讓一詞多義在不同原型的范疇中體會學習,讓學生在醫療語境中體會同一詞匯的不同含義,從而能夠靈活運用,為今后的工作和專業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篇8

關鍵詞:合作學習 醫學英語口語教學 運用

醫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既具有醫學專業知識,又具有熟練英語交際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提高醫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當前,醫學英語口語教學通常的教學方法是以醫務工作者在醫療工作中最經常面臨的場景為基礎,通過合理的場景設置和常用的角色對話,來引導學生在角色互動中完成各個場景的語言練習,促進英語口語能力和醫學專業知識的結合和提升。筆者在教學中試探性地把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運用于醫學英語口語的教學中,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合作學習簡介

合作學習的策略源于美國,目前已在全球許多地區的學校推廣。它是學習者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策略。雖然合作學習以小組學習為基本形式,但是合作學習又在本質上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小組學習。約翰遜等人認為,合作學習的關鍵因素有5個,它們是:具有積極的相互依賴關系,具有建設性的相互交流行為,具有個體和小組責任關系,具有學習者個人評估與小組整體評估相結合的評價特點,并注重人際和小組合作技能的培養。上述合作學習的特點決定了其不僅優于傳統意義上的小組學習,而且更適合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參與為重點的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被廣泛運用的方法有: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STAD),小組――游戲――競賽法、切塊拼接法、共學式、小組調查法、和結構法。STAD的教學流程包括:教學、小組學習、測驗和小組認可四階段。

二、合作學習的運用

筆者在醫學就診英語口語的教學中,把教學內容分為11個章節,包括外科、內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等。每一章節的授課中,首先介紹所涉及科室的主要情況以及常見的疾病,熟悉一些相關詞匯,接著通過視頻來學習醫學英語口語中的常見表達,然后對視頻進行分段分組分角色來學習,并且進行角色扮演的臺上表演,最后進行測驗以及小組認可。通過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不同科室的場景設置和角色扮演,來引導學生在角色互動中完成了醫患雙方在各個場景中語言練習。在教學中,筆者主要采用了STAD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兒科的就診英語口語的教學中,包括了四個教學流程:

1.教學。介紹兒科的常見疾病,包括小兒麻痹癥、扁桃體炎、腹瀉、支氣管炎等,掌握高頻詞匯。觀看《豪斯醫生》第一季第四集有關小孩感染病毒的故事,關注其中三個片段:孩子剛患病時醫生與家長的對話;治療過程中醫生與家長的對話;以及小孩治愈后醫生與家長的對話。全班30個學生,分為七個小組,主要學習其中一個片段的醫患之間的對話。首先回答有關視頻的一些問題,接著提問式地學習出現的一些重點表達。比如第一個片段中的問診時醫生的主要表達:What’s wrong with your baby? How many days have she been coughing? Has she had a running nose?…病人的主要表達:She coughed mildly and had lost her appetite. She’s been off food for the past two days, and he has just brought up bile….第二個片段主要是治療過程中,醫生就治療的方法、用藥情況、可能出現的后果以及病人家屬的疑問等的對話。而第三個片段主要針對病人治愈出院前,醫生的告知病人及家屬病情恢復情況和護士對病人出院后的康復性的飲食、作息及運動注意事項等的說明。

2.小組學習。根據視頻中的三個不同片段,設置不同場景, 2至3組負責其中一個場景進行醫護人員、家屬、病人等的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在角色互動中完成各個場景的語言練習。小組成員角色扮演的操練;最后上臺表演,讓教師和其它組的學生對他們進行欣賞及給予適當的評價,指出優缺點。再評出一個最佳表演小組以及最佳表演者。

3.測驗。本階段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測驗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涉及兒科的就診英語的試卷。在這一階段的活動過程中,不再允許學生之間進行互助活動,測驗必須有學生個人獨立完成。教師課后批閱,算出測驗分數和小組得分。

4.小組認可。這一階段活動的主要任務是計算學生個人提高分和小組得分,并對那些得分高的小組進行獎勵。小組的分數是由提高分所決定的。測驗分低于基礎分10分以上,提高分為0分;低于基礎分1~10分以上,提高分為10分;高于基礎分10分以內,提高分為20分;高于基礎分10分以上,提高分為30分;完全正確的測驗卷,提高分為30分。小組成員的提高總分除以小組成員的數目,這樣得出小組分數。對表現優異的學生小組,可以用三個不同等級的獎勵進行認可:小組分15分為良好組;小組分20分為優秀組;小組分30分為超級組。這樣,學生會把做得好與得到獎勵聯系起來,有利于他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果。

三、合作學習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責任,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每個成員都必須主動地、積極地去思考、探究、解決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95%的學生都認為“學習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能力。合作學習強調“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強調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在合作中逐漸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協調能力、時間控制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

3.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合作學習中,不同性格、不同特長、不同愛好、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在組內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教學不足,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合作學習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最顯著的差別是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而是被置于模擬的社會生活場景中,合作互助、主動、愉快地學習,從而使醫學英語口語教學取得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高蕓.醫學英語口語教學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8(11):54-55.

篇9

【關鍵詞】大學英語 醫學院校 主要問題 評價體系

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所規定的高等院校的教學目標是使大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應該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并能借助語言工具閱讀英語語言文獻,而且可以用簡單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日常的交流與會話。作為專業性很強的醫學院校的教師不僅應該教授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更應該培養學生把英語語言知識與醫學專業有效的結合起來的能力,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用以滿足經濟發展對醫學專門人才的要求。目前,醫學院校大學英語的教學現狀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的學習目標還相差甚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大學英語的教學與醫學專業知識結合不緊密,教師重視教師角色中的教學而不重視學生角色中的自主以及醫學院校中的評價體系缺陷。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目前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造成學生厭學情緒,教師厭教情緒。因此,醫學院校教學改革必須解決以上問題。

二、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解決途徑

1.二十一世紀需要的人才是能夠把專業知識與所學的英語語言知識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醫學院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把大學英語與醫學專業和醫學專長結合,在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譯的技能外,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醫學英語詞匯,為未來傳播中醫知識做好準備。而且學校應該使教學模式從傳統的以教師“教”逐步過渡到以學生“學”為主。傳統課堂上老師是主體,整個課堂上教師講授知識的時間占據百分之90以上,學生在下面不停的記筆記,大腦都來不及思考,古人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以學生的“學”為主。其次,英語專業化是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關鍵。把語言教學與醫學專業方向結合起來教學可以優化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符合新世紀發展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另外,醫學院校的課程設置方面應該以專業醫學英語的教學為主。目前,大學階段有三個學期的大學英語的學習。在三個學期的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中,第一學期應該開設基礎英語,即銜接高中與專業英語的學習,在這個學期里重視基礎語言知識的教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這個學期的學習重點。第二和第三個學期重點開設醫學專業英語,例如,中醫英語詞匯,醫學英語翻譯與實踐,醫學寫作,護理英語,針灸與推拿英語等等。這樣,經過第一個學期的英語基礎的再次夯實,到學生第二學期學習英語的時候,使英語的學習重心從基礎英語轉移到醫學專業用途英語,從而使大學英語教學體現了英語語言學與專業學習相結合。

2.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建構主義提出,教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授知識的行為,而是把知識進行加工與轉換,運用各種方法促使認知主體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當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對新的知識產生新的經驗時,學生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才稱為主動學習。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社會。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必須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崗位,要想進步,知識就要與時俱進。大學課堂上的課時是有限的,因此學生們就要在課下通過各種手段自主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從而滿足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另外,飛速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新型教學手段層出不窮,微課與慕課的出現使學習不再受傳統因素的影響,時間與空間已不再是獲取知識的障礙,任何受教者可以通過網絡得到優秀的教育,而且可以通過自身特點利用現代學習手段進行反復學習。因此,醫學院校英語教師必須謹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應用能力遠比給學生講幾個單詞,講幾篇文章的語法更為實用。

3.要改善醫學院校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外語學習的過程是漫長并且復雜的。教師不能用期末考試的試卷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首先,進行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方式多樣化。醫學院校的大學英語應該給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大一開學時先進行一場英語摸底考試。按照考試成績分為A,B,C三個等級,同一英語水平的學生分在同樣的班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級教學概念。期末考試使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完成不同的英語測試,這樣一來,不至于用同一標準的試卷測試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不至于打擊英語水平相對薄弱的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更懼怕英語而學不好。英語考試形式也可以多樣化,考試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一部分是傳統試卷,另一部分以口語形式來驗收學習效果,考試題目可以選擇演講和辯論等方式進行。其次,運用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而并非用任課教師一人來決定學生的成績。學生的最終成績由教師評定,學生學習小組互評和學生自評組成,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對學生的成績更為公平。再次,一定要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評定。在我所教授的醫學院校中,時常會發現學生的讀寫能力永遠好于聽說能力。學生不愿意張嘴說,怕一張嘴說就會錯,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聽,多說。不能教出“啞巴英語”,因此要多進行聽說能力的測評。形式可以是傳統的試卷,也可以是試聽一些優秀的電影片段,讓學生來復述或者通過小組形式進行表演。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樂在其中。

參考文獻:

篇10

論文摘要: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英語教學更加傾向于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把“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引到我們的英語教學課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思維的手段。語言能力只有通過與其他人進行言語交際,思維交流才能得到提高。

1、何為“交流-互動”教學模式

“交流-互動”指的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創設交際活動情景,利用各種游戲活動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性地、有目的地使用英語的交際能力,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交流、產生互動?!敖涣?互動”教學的基本模式結構為:課前預習-小組討論-組際交流-練習評定。

1.1 課前預習-“交流-互動”的前提。在“交流-互動”的教學中,學生的動是以教師的啟動為基礎的。教師在講授新課前要對學生做適當的引導,在講授較難理解或比較枯燥的課文前,先向學生介紹一下有關背景知識并提出教學要求,為學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應做好引導工作,掃清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學習新課程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給學生指定學習范圍。 1.3 組際交流-“交流-互動”的關鍵。在小組討論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組際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學一起交流。教師先讓討論的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發言,匯報該組的交流成果,其他各組認真聽取發言,做出補充,質疑和評價,再由老師進行提問。這樣,不僅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大膽地,盡情地交換各自的看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判斷、推理等多種思維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語言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學習潛能和創造力得到了發揮。更重要的是,這種交流活動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使他們克服了自我中心、膽怯等不良心理品質,使其大膽開口用英語說話。

1.4 練習評定-“交流-互動”的檢測。在組際交流后,教師按一定的評價標準對各個學生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教師不急于下定論,而是采取全班講座的形式,通過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等手段來解決問題?!敖涣?互動”教學采用當堂檢測教學效果的方法,反饋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就是將英語口語和聽力結合起來,具有以下兩種形式:

2.1 每日演講。教師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在課前指定幾個話題,讓兩個學生自由組合為一組,根據教師的要求在課前找好資料,相互討論并選定一個話題,然后由其中一位上臺進行演講。在演講完畢后,由該生或教師進行提問,抽取同學回答,并且分別對演講學生和回答問題的同學記分。這類活動既可達到督促學生不斷練習口語的目的。而下面聽的同學,因為回答正確則可以得到獎勵,就會認真聽,積極地思考,回答問題,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2.2 即時復述。即時復述是一個鍛煉說者口語和聽者聽力的好方法。因為說者只有盡量表達清楚了,聽者才可能復述,而聽者只有認真聽,并用心記了,才可能將說話者的本意表達正確,完整。比如在第一堂新課時,同學之間還不熟,相互了解還不夠。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即時復述的活動。具體做法是:教師布置學生兩兩之間先相互自我介紹,介紹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外貌特征、興趣愛好、性格特征以及一個與自己性格特征有關的小故事。十分鐘后,教師抽取一位同學,讓他以第三人稱的形式復述其中一人所說的內容。復述完后,讓大家根據復述內容猜猜“他”是誰。這種方法,既能讓同學們相互了解,又進行了聽說結合的訓練。

3、“交流-互動”教學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3.1 著眼于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將聽力和口語教學結合起來

“交流-互動”教學立足于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突出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組際交流的教學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查找資料,在游戲互動中愉快的學習,輕松地開口會話,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聽力水平并培養用英語思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