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創作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03:18: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畫創作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動畫創作論文

篇1

內容摘要:獨特快樂元素是我在創作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種創作思路,在具體的含義上并不只是對應人的心理思維.獨特快樂元素的具體內容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提倡切身體驗的原則,勤于積累,深入生活.在創作的過程中堅持本色演繹的原則,勇于創新,敢于突破;在創作的過程中始終重視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互相學習,各盡所長.

關鍵詞:獨特快樂元素自然心源本色演繹團隊之星<<老鼠嫁女>><<旱地行船>>

(一)緒論動畫創作的過程本身是非常枯燥的,這就要求創作者去捕捉自己的快樂元素,只有尋找到合適的快樂源泉(即題材),才能夠在創作中始終保持一種自如的心態,從而出色的完成影片中的每一個環節,在創作中享受快樂.獨特,既動畫創作者本身所具備的新穎特殊性(即本土化的創作).從藝術創作本身來看,每一位藝術家的特點都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動畫師應當將自己的本色藝術特征,通過動畫創作的形式展現出來.獨特快樂元素是我在創作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種創作思路,在具體的含義上并不只是對應人的心理思維.而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方法."獨特快樂"元素將被引申到動畫創作的具體實踐當中去.獨特快樂元素的具體內容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提倡切身體驗的原則,勤于積累,深入生活.在創作的過程中堅持本色演繹的原則,勇于創新,敢于突破;在創作的過程中始終重視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互相學習,各盡所長.它簡單的體現在創作過程中的三個方面:培養創作理念--自然心源選擇創作題材--本色演繹完成創作過程--團隊之星其中第一個方面是創作的基礎,第二個方面是創作的具體內容,第三方面為完成創作的基本保障.我們知道有了好的題材和優秀的制作力量,而沒有良好的團隊凝聚力也是無濟于事的.在學習和創作動畫的過程中要培養在這三個方面的意識和能力首先還是先回到動畫這一概念上來.動畫師總是被比做上帝,這是經由動畫師的手才能誕生出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動畫帶給大家的是無比的快樂,而這份快樂是由無數人的辛勤勞動與汗水換來的.我們往往習慣看事物美好的一面,然而動畫真正的魅力恰恰就是它漫長枯燥的制作過程.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我相信就會找到始終鼓勵我們克服困難的動力.如同馬拉松比賽一樣,一張張原畫就是邁出的每一個步伐,在最后沖刺到終點的那一瞬間是無比美好的..這也是"獨特快樂"元素在動畫中的廣泛含義.在這里將著重闡述從學習到實踐的過程中獨特快樂元素的重要意義.

(二)本論

獨特快樂的自然心源創作的過程是藝術家解開心結的過程,藝術創作始終要堅持深入生活,并在這個過程中切身體會.在我們準備創作之前,或者在考慮創作題材之前一定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積累生活當中的素材.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因為在學校我們更多的是在學習專業技術和專業方面的文化知識.這樣下去的后果是逐漸使我們喪失觀察生活的實際能力,而最終使自身的藝術洞察力漸漸退化.最多也只是成為匠人.所謂匠人,就是只有技法,而無思想,更談不上創造性.這種人注定永遠沿著別人的路走,或永遠在某種外力的牽引下行動1.中國畫論中有這樣的古訓:"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創作時不僅描寫對象的外貌特征,而且重視感情注入,心靈的引渡,把從對象所激發的感悟、思考和想象同時表現出來,這源于自然的心源或心象,才是藝術創作的依托.

2在這個章節要探討的是如何從學習中創作,再從創作當中學習.學習到感悟再到實踐三者之間的聯系是環環相扣的關系.往往我們在學習時是被動的去接受一些思想或方法.這并不代表我們已經掌握灌輸到大腦中的理論.動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科目,也就是說要通過具體的實踐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動畫理論中的原理.下鄉寫生、采風,積累素材是我們在創作之前必須打好的基礎.要以它為依托從中受益.通過長期的自我積累和自我完善,才能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在這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創作的一些獨到思想也會應運而生.

當一位音樂家通過優美的旋律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時;當雕塑師揮舞著粗糙的手啄刻一位心靈的舞者時;當一位動畫藝術家通過屏幕上翻動的一張張閃光畫面來詮釋人生哲理時,他們尋找到了藝術創作的依托輕人當中最可貴的是激情四射,然而最匱乏的卻是對人生的閱讀能力.

在具體的創作中我要求自己首先要先收集大量的資料與素材,在對所要創作的題材有較深入的了解之后才可以開始具體的設計與構思.如執導并參與創作的聯合作業<<老鼠嫁女>>.起初是在美術家張德祿老師的畫案上無意發現的一張民間木板年畫.在被深深吸引后,開始尋找更多的關于木版年畫的資料,以及相關的民間藝術素材.其中有關于<<老鼠娶親>>的資料有很多種民間藝術形式,如民間剪紙,紙塑,木版年畫等等,就剪紙就有許多種美術風格.在之后我又有幸拜訪了平陽木版年畫的民間藝術家趙大勇老先生,也從中了解到許多關于木版年畫的知識,從它的歷史到具體的制作方法.包括民間藝術在木版年畫中的滲透以及發展.之后也從浮山剪紙藝術家鄭洪峨老先生那里了解到民間區域風格的炯異.看到了紙塑的<<老鼠嫁女>>雖然在許多方面自己對這種民間藝術形式的理解還有不到之處,但是在半年的準備和不斷的學習中感到受益非淺.在假期當中也經常進行黃河流域的文化采風和學習.如在<<老鼠嫁女>>短片中的云的形象是在運城扁鵲廟的采風中,從栓馬石的石雕上演變而來的.而風的造型是從漢代畫像磚人物中汲取了營養.不是一味的借鑒,而是在有所保留同時也有所改變.而稷山青龍寺的壁畫也為我提供了一些保貴的素材.還有許多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文化氣息將會為以后的創作打好深厚的基礎,學無止境,許多古人留傳的珍貴文化藝術寶卷即便耗盡畢生精力也無法讀完,讀懂.

在接下來的畢業創作<<旱地行船>>中,實地采風顯的更為重要.這部短片記錄了一個發生在五十年前不為人普遍知曉的黃河船夫的事跡.她可以被認為是我心中的中華民族靈魂的一個縮影,就象拍攝記錄片一樣,先后三次前往坐落在深山峭谷的實景地,進行一步步的采集和更深一層的了解.我發現每一次采風完回去的路上都有不同于之前很大的變化,就像調整焦距一樣,在不斷的收集過程中物象逐漸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在起初查閱<<吉縣志>>的資料時,關于<<旱地行船>>記載的文字少的可憐,只有一些水流量的數字統計,以及像傳說一樣的簡短描述.就連地名也與其他資料有所出入.(有的地理名稱也因為是方言的音譯而不準確)在關于運輸貨物的黃河大船的記錄也無法從資料上得知.另外在拖運木船的細節方面如船底部所墊的木頭的形狀,有的資料為滾木,而有的則為木板.而具體拉纖的過程就更找不到依據.通過三次實地的考察,這些問題都得到一一解決,同時還獲得了更多更有價值的藝術素材.在采風時我結識了一位當地的老者,他向我講述了從前拉船的故事,回憶并唱起當時的拉船號子.許多資料中的空白也隨之被一一填補上.

在創作上我們須要堅持不懈的深入到生活里面去,在生活中去挖掘捕捉靈感,真誠的與所要捕捉的對象交流、對話.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從而更有力的投入到創作當中去.體會自然心源所帶給你的獨特快樂.

獨特快樂的本色演繹

在這一節中主要闡述獨特快樂元素在動畫創作中所起到的具體作用.從事藝術的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創造和欣賞藝術,更好的掌握自己和認識自己,而不讓無感情的技術和機器掌握自己.1而本色演繹的要求就是要追求原創,獨特快樂在這里特指題材內容的新穎和差異.要求在構思和設計上敢于創新.如動畫的表現形式,制作手法等等.

在已經完成的聯合作業中也嘗試了運用一些新的制作手法和表現形式,影片本身來講有許多方面還并不成熟,但就一些大膽的實驗還是值得去保留.<<老鼠嫁女>>在前期的設計過程中摸索了幾種制作手法,在經過不斷的實驗篩選后選擇了工序比較復雜但很出效果的一種.

在中期的制作過程中原動畫依然按照傳統的方法用鉛筆在動畫紙上繪制.為了使動作更加準確,動畫人物的邊緣線也要求完全閉合.而動作的時間掌握要與分鏡頭設計稿和攝影表上的完全一致.加動畫的環節也比較嚴格,從而使動作更為流暢,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原動畫的制作完成之后同樣進行動作檢查,將不到位的畫進行修改.達到要求的原動畫將要進行描線的藝術加工.真正的繪制工作從這里開始.為了達到一定的美術效果,描線和上色都將在宣紙上完成.首先將宣紙打好定位孔.然后進行描線拷貝.這時的線條就是影片中大家看到的邊緣線,它不是完全閉合的.這樣就加強了畫面的繪畫感.描線完成后將進行手工上色,,每一張色稿都由手工繪制完成,這個環節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每一張畫稿的顏色偏差不能過大,要保持視覺的流暢性.到這里中期的制作基本就完成了.中期的制作過程相對于普遍的手繪制作手法有很大的區別,完全由手工獨立完成,電腦上色的方法被排除,這也是由影片的風格所決定的.不同類型題材的影片也應當選擇適合它的制作流程.

后期的工作量就相對來說大了一些,將手工制作的畫面掃描進電腦進行合成.在這個環節主要工作是摳象.為了盡量不破壞畫面的表現力,所有的電子圖片也由手動摳象來完成.最終將合成好的圖象與音樂相對接.

除了在畫面的創作上有所突破,在音樂上也極力與之配合,在學生的短片作業中往往將創作僅僅局限在視頻的制作上,對音樂的要求卻是非常隨意.配樂的重要性在短片創作中是不容忽視的..在這部民間題材的短片當中,音樂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選用地方特色的民樂,配器也以嗩吶為主,包括笙,鼓,镲,鑼等.作曲家根據短片的情節創作音樂,同時也借鑒和容入了一些民間音樂的一些特色韻律.如民間的迎親音樂,還有新絳花鼓中的<<滾核桃>>等.在音效方面運用嗩吶的音色特點模仿老鼠的聲音,用吊镲來模擬風的聲音,小鼓和小鑼模擬云的聲音.其中最具創造性的是老鼠鑿墻時的音效,是由鼓槌滑動鼓邊的效果來完成的.在錄音方面都是有演奏家在錄音棚根據畫面配合來完成的.

目前正在制作當中的<<旱地行船>>也力圖追求原創,在題材的選擇上獨樹一幟,在創意上爭取有新的突破.這是一部較寫實的動畫短片在對基本功的要求上會更加嚴格,從而在制作上也帶來很大的難度.之所以考慮做這樣類型的作品,主要也是由影片本身的類型決定.在人物設計上盡量追求寫實,場景設計也應當與人物風格相統一,目前已經基本敲定了影片的美術風格.在制作手法上會適當的采用二維與三維相結合的方法.當然這些方法最終的目的是讓影片的每一個鏡頭更加緊湊的聯系在一起,使敘事的能力更為突出.

短片中的音樂將選擇地方特色的鼓樂,將"威風鑼鼓"這一種鼓樂種類作為影片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采風中收集到的拉船號子重新進行創作,錄制,為影片錦上天花.爭取在視聽效果上有更新的突破.

本色演繹動畫的獨特快樂是一個需要不斷追求和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在創作過程中不是要一味的宣揚個性,而是要結合更多的時代氣息,更要考慮到影片的觀眾群體.做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固然很好,若能夠使作品得到廣大群體的認同和共鳴才是最終的目的.畢竟從事藝術創作的義務就是服務于廣大的人民群眾.而本色演繹在選材上也不僅僅局限在民族特色這個范圍之內,現實主義,童話故事和其他各種形式都可以去探索挖掘.

在學習與創作中堅持本色演繹的思路,并不是擯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范例.模仿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是要講究方法.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動畫風格在我個人看來是應該被大力贊揚的,中國有句古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不斷的學習和借鑒中有利于我們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動畫創作中的不斷探索.就象其他藝術門類一樣中國動畫片在學習西方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模仿痕跡.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就是從模仿美國動畫開始的.不過從那時起,中國動畫的創作者就一直在吸收借鑒其他國家優秀作品的基礎上,努力走探索民族化的道路.1

獨特快樂的創作思路可以使我們在實踐中更明確創作的目的性,將那些盲目崇拜和被動情緒剔除掉,帶著輕松的心態和蓬勃的生機加入到影片的創作當中去.為不斷的探索和不斷的創新打造一個生機盎然的新空間.

獨特快樂的團隊之星

一提到團隊之星,熱愛足球的人們都很熟悉,它是2006年世界杯專用球的名字.獨特快樂元素的第三個方面也是它最為關鍵的含義就是在團隊中尋找快樂.確切的來說是在創作過程中逐漸培養樹立"團隊精神".團隊合作將是決定動畫創作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在序論中將這部分內容定義為動畫創作的基本保障.從工作內容來看應當劃分為動畫創作中的策劃與管理方面.

將動畫創作的過程比作為足球比賽是最恰當不過了,動畫創作本身也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完成.(在普遍情況下)一部耗資巨大的動畫片需要成百乃至上千的動畫工作者共同來完成,我們在這里不就美國或日本的商業片做詳細研究,而只是從規模很小的學生短片創作來做分析.也是從具體的實踐中總結的一些經驗和想法.談及到這個方面的問題也是一個創作中涉及面很廣的問題.對于這方面因素的探討直接關系到作為動畫創作人的最基本的專業道德修養.

在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許多人習慣了在孤獨的環境中生活,這是有特定的歷史原因造成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相對其他國家的同齡人較差.加強團隊意識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人們所高度重視,它也在其他行業中被受關注.

將合作精神貫穿在創作的始終是應當一直被大家嘗試和訓練的.從二年級開始的專業設計課程中,就應當有意識的將作業作為實驗的對象.比如從簡單的小品式的創作,要人為的將工作內容進行合理的分配.如最粗略的分為視頻和音頻兩大方面,例如自己制作的第一部完整的實驗小品<<小羊的故事>>到后來的<<一個和四個>>都是與錄音系的同學一起完成.由于制作周期和相對要求不是很高.在制作中參與的人員數量也很少.但是通過這樣的訓練,除了制作方面外也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對于人與人之間的默契度的培養也需要相當的一段時間來進行磨合.在不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創作管理方面的經驗.也為之后的聯合創作順利完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之后的<<老鼠嫁女>>劇組中,也將之前學習的組織經驗加以更多的實際操作.從前期到中期再到后期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積極的調動和合理的規劃.

在前期階段主要組織主創人員對選擇的題材進行討論,內容包括劇本,分鏡頭,以及具體的創作手法.在得出初步的結論后進行簡短的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初步了解每一個組員的特點,也可以作為起初的磨合期.為之后的合理分配奠定了基礎.

在中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在考察創作成員的制作能力和工作素養.繁重的繪制工作會影響到一些意志力不堅定的人.在這時應當及時發現并想盡辦法調整心態.如在原畫的繪制中馬馬乎乎,不求準確.在學生作業的完成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樣的習慣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被顯露出來后果是很嚴重的.

在短片<<老鼠嫁女>>的制作中就是由于合作不到位,直接影響到影片本身.在片中有一段風的畫面,人物造型和前面的鏡頭都有明顯的區別.這是由于在造型統一的方面出現了失誤.完全可以發現是由兩個人繪制的痕跡.還有墻的造型,繪制時忘記畫其中的一個耳環,然而在中期的審查時也沒有發現.最終只能在后期進行補救.幸運的是修改的比較完善,觀眾也沒有發現穿幫的地方.類似這樣的錯誤聯合創作中往往是可以避免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創作者之間的良好溝通會使制作影片的失誤率大大降低.在相對成功的一方面,制作人員的合理分工是值得今后創作中繼續保持的.與其他類型的作品不同,<<老鼠嫁女>>在制作流程上的分工較為煩瑣,在上色這個環節的把握就比較領人滿意.上色組由三人組成,在協調和統一方面比較到位.顏色指定的要求也基本落實到每個組員.

在足球比賽中講究傳接配合,講究整體如一.在動畫創作上也要遵循這個原理,只有大大提高團隊的合作協調能力,樹立團隊榮譽感才能將真正有才華的每一個創作個體融入成一支生力軍.只有在高度凝聚力的前提下才能各盡所長,優劣互補.團隊合作才發揮其真正意義上的作用.

米盧曾經在中國奉行"快樂足球",而我們也應當在創作中努力追尋獨特快樂的"團隊之星"在集體的創作中享受動畫帶給你的快樂!

篇2

關鍵詞:動畫電影;創作素材;再挖掘;整合;

本文為湖南省教育廳2005年科研立項項目《玩具設計理論及其應用》,項目編號05C653

原文發表于電影評介2007.14期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淀,自古以來,流傳許多優美的故事和歷史典故,加之現代涌現出的眾多優秀文學作品,應該說有著非常豐富的題材可供選擇,可是國產動畫除了早期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和《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能成功引用歷史名著和文學作品外,目前的動畫好像無題可選,導致部分動畫企業進行創作時居然要將已經拍過的傳統題材重新翻拍和續拍。當然根據現在的社會環境和市場需求將作品改觀是無可厚非的,但題材選擇的局限性問題在當今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動畫電影藝術創作素材的再挖掘和整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中國文化豐富的民間傳說、民謠、神話、民俗都是動畫電影藝術創作的源泉。

中國的動畫藝術一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族特色。自從1935年萬氏兄弟創作的我國首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誕生后,繼而在1957年上海電影美術電影廠長特偉提出了“探索民族風格之路”的口號,從此就開始了中國動畫的民族風格建設。中國動畫藝術家從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汲取營養為己所用,力求表現出中國獨有的風格。此后誕生了《驕傲的將軍》、《豬八戒吃西瓜》、《鷸蚌之爭》、《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大鬧天宮》等一系列具有中國文化、民族特色的優秀動畫片。這些動畫在表現上分別借鑒和采用了傳統戲曲、水墨畫技法,民間剪紙、皮影和木偶等藝術形式,體現出了強烈的東方文化氣息并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批動畫形象。如:《驕傲的將軍》中將軍的形象和表情便借鑒了京戲的風格,影片的背景音樂恰到好處地運用民樂,使畫面與音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大鬧天宮》主角的造型設計更是成功地融合了廟宇藝術、民間年畫的特色,塑造出了英姿颯爽的主角,甚至可以說奠定了孫悟空在文化領域和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基礎。這些優秀的動畫片充溢著濃郁的民族化氣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對當時民族化探索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從此,中國動畫文化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時期,并奠定其在世界動畫藝術領域的重要地位。

當代動畫電影的發展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革新、中國文化的豐富內容和多樣形式為中國動畫電影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對中國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動畫電影事業的興旺發達,也為動畫電影的民族化、現代化提供理論依據。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全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民歌、民間故事和英雄,都有津津樂道的人和事,幾千年來的中華文明為動畫電影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中國擁有的豐富文化資源,將成為動畫題材的最大滋生土壤。藏族的格薩爾王,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回族的伊斯蘭宗教故事,云南的阿詩瑪,廣西的劉三姐,歷史上傳誦的四大美女……;從藝術技巧上,漢代的磚刻、北魏的石雕、敦煌、永樂宮的壁畫和民間版畫……;從藝術形象上,各地的戲曲中造型多變的人物,如:京劇中的小丑、花臉,川劇中的變臉,寧夏作唱、江西的儺戲、湖南的花鼓戲,其戲劇形式和戲劇人物對動畫電影創作和發展都是誘發創作、令創造者感動的思路。

中國動畫前輩創作的水墨、剪紙、皮影、木偶等最具中國特色的動畫制作技術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動畫藝術的創作。直到現在還有國外的動畫作品沿用這些特殊技術。而在國內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出現的作品,我們這些傳統技術卻少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電腦制作二維、三維動畫和動畫電視片。雖然產能提高了許多,但是比起精美的傳統工藝畫則在顯得粗糙和低劣。我們在拾取京劇、刺繡、印染等藝術精華,并將這些藝術品成功地推向世界時,為什么不能將同為國粹的中國動畫藝術結合高科技和新理念的同時,將傳統的生產技術保留、發展和深化呢?

劇本的創作和改編是制約我們動漫發展的一大弱項,動畫電影設計人員就需要不斷地挖掘設計新素材,創作新題材,才能吸引觀眾。要將中國的文化寶庫認真地整理研究,規劃利用。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科幻作品、歷史名著以及現代的優秀作品,哪些適合拍成動畫片?哪些適合拍成短篇、中篇、長篇動畫片?哪些更適合鴻篇巨制?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整體規劃,循序漸進。這樣,才能使我們豐富的文化資源既不浪費,又不會流失,在經過動畫藝術工作者的精心加工后,煥發出璀璨的民族之光,創作出世界公認的動畫電影精品。

有很多人都很喜歡日本的動畫大師宮崎峻。因為他所設想出來的世界是近乎完美的。他的觸覺是敏銳而纖細的。他總是在向你講述一個遙遠的、不可思議的、但卻“真實”的故事。而這一切都應該是與他本人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積極的思考所分不開的。而豐富的生活經驗又來源于他對現實世界的耐心觀察,善于把高度的理性化解為豐滿的形象和強調的情緒,其作品蘊涵著突出的表現力與創造精神。宮崎峻曾說“中日韓三國的動畫人只要將自己的藝術傳統表露出很少的一部分,就能讓世界驚嘆不已”。但是如何為這些民族特色披上具有時代特征的外衣才是當務之急。

二.動畫電影藝術創作素材的搜集要緊密關切、融合流行藝術形式。

現在越來越多的動畫片在故事題材和角色設計方面緊追時尚熱點,力圖融入主流文化圈。美國2004年的動畫電影《超人總動員》就是在“超人熱”的大背景下出現的,而其中最受歡迎的角色——神經兮兮的超人服裝設計師又詭異又時尚,正符合時裝界的流行趨勢,放映之后,立即成為炙手可熱的動畫明星,甚至被邀為奧斯卡的頒獎嘉賓。日美動畫還善于利用明星體制,造成時尚聚焦效果,比如《鯊魚黑幫》請到黑幫片著名導演馬丁.西斯科塞以及羅伯特·德尼羅和安吉麗娜·朱麗等著名影星為片中的角色配音,連影片的造型也仿照這些大明星的外形,僅此一點,就大大提升這部影片的流行指數。另外,宮崎峻去年的新片《哈爾的移動城堡》請日本第一美男子木村拓栽為片中男主角配音,為影片帶來無數木村迷。成人動畫中的常青樹《辛普森一家》充分挖掘流行與名人效應,英國首相布萊爾、好萊塢玉婆伊麗莎白.泰勒、甚至姚明都曾經為那部影片擔任過配音與造型。相比之下,我國的動畫從業者在對流行文化的把握和演繹上還很不成熟。

把握流行趨勢,是動畫電影藝術創作的重要方面。流行源頭可有以下形式:影視片、暢銷書籍、時尚雜志、卡通形象和故事、網絡內容、重大的事件和社會熱點、流行思潮和色彩、電視節目、時裝、流行領導者所在地的新動向等等。

美國和日本的動畫電影在對待流行文化上,漫畫先行的做法應當給我們很好的成功啟示。事實上,無論日美還是歐洲,很多動畫作品都是由漫畫改編過來的。特別是日本動畫,幾乎無一例外以連環漫畫作為開路先鋒和試金石。由于漫畫的制作和發行成本很低,非常有利于自由原創創作,而漫畫的人氣基礎又是動畫成功的試金石。反觀我們由于動漫脫節,多數動畫作品從歷史故事直接進入動畫市場,甚至是迎合領導意識的盲目投資,市場風險可想而知。

美國是動畫電影的流行領導所在地。美國動畫電影以其豐富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夸張的動作、奇妙的構思、幽默的情節和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了觀眾。相比中國動畫一味的強調教育性和寓意性,美國動畫電影具有更廣泛的觀眾群體,而這和美國動畫電影注重流行文化分不開的。在電影制造前針對觀眾群落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始終把觀眾放在第一位,而且,在影片開始運作時就運用媒體來炒作,以提高其知名度,以保證其收視率和投資的回收。同時開發動畫片的周邊產品,如:娛樂,玩具,文具、服裝、餐飲等各行業的產品,拓寬動畫電影的外延,使動畫電影成為一種話題,成為一種時尚,使動畫在市場上樹立品牌。

事實上,動畫電影除了傳統的音像、玩具、服飾、食品、飾品等傳統周邊產品之外,有實力的動畫企業還應該立足內容資源,大力開發新業務、新市場,如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等新媒體業務,以增加盈利來源。

這就要求動畫藝術創作者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深入到生活中去發現創作靈感,確立創作思路。沒有生活,便沒有藝術,這一真理永遠具有意義。

三.動畫電影的文化溝通性是我們要下大力氣去研究開發的。

動畫電影也要處理好民族性和國際性的關系,讓傳統和現代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在今天世界經濟一體化、社會日益網絡化、高科技化、交通日益便利化、以及文化經濟貿易全球化的歷史大背景下,一地所擁有的資本、科技、知識、文明會迅速傳遍全球,一國所制造的動畫片,不僅屬于該國所有,而且會借助其他的傳播媒介迅速傳播,為全人類共享。跨國資本的相互滲透,跨國動畫公司的相互協作,動畫人才的相互流動,各國動畫片及其附屬產品在異域的銷售發行。國際動畫節如火如荼的舉辦,動畫文化交流的增多,使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各國動畫的魅力。動畫的形象化、通俗化、大眾化也易于被不同地域的人們所理解,它所蘊涵的人類共同的情感追求、對真愛的渴望、對親情的珍惜、對人類命運的探求、對童趣的留戀、對生命價值的叩問……,都是普遍存在的。可以相互溝通的,沖破了語言的隔閡、種族的偏見,最易和人產生共鳴。

與此同時,不同的國家之間也是在不斷地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美國迪斯尼大興“拿來主意”,許多動畫片都取材于他國的文學名著、文化和歷史,進而商業化改造。一方面為主流的美國電影文化帶來異域情調,注入文化營養。另一方面,也為美國動畫進入外國市場帶來文化親同感和共鳴。1990年以來,埃及王子、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中國的花木蘭、阿拉伯的阿拉丁、巴黎圣母院里的鐘樓怪人、圣經里的摩西出埃及的故事等題材紛紛出現在美式動畫電影中,由此可知,動畫藝術創作的素材選擇可以在世界范圍內融通。

中國動畫電影走國際化道路勢在必然。具體體現在學習國外動畫先進的制作、營銷、發行方式和各種科學制度的同時,充分通過動畫電影這一載體展現中國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展現中國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風格。同時,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融通時代特征,吸收異域人才,引入海外資金,消化國外題材,海納百川,迅速提高自己的動畫電影水平。高科技的實現,僅僅是購買技術和高水平訓練的問題,是花錢可以實現的,以我們勞動力成本的優勢,甚至可以少花錢實現。但關鍵所在并不是動畫的高科技含量,也不是巨額投資,更不是塑造“中國迪斯尼”的豪言壯語,而是對動畫電影產業的高度理解。

任何一種藝術都是“由美而求真的生命感悟過程,是將真理置入藝術作品的同時賦予世界和人生全新意義的創作活動”,動畫電影中自然也包含了創作主體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表現了他們對美和丑的審視和審美價值觀念的表達。其中,文化傳承與社會現實都對創作過程施加了影響。綜觀世界動畫強國的優秀作品,都從不同角度來表現本民族的、社會的精神面貌,從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動畫強勢,歸根到底都有一個強大的民族文化背景作為支撐,民族精神彌漫在動畫作品之中。如:美國式大工業支持下的開放與自由的精神,日本式的對生命和人生的盛之如櫻花般的凄婉之美的理解和感悟……。動畫的民族風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環境、社會狀況、文化傳統、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語言心理等多種因素決定的,在內容、形式、格調、表現手法上,體現出本民族的審美理想與審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體現出與其他民族迥異有趣的特質,當然,這一切都深深根植于這個民族的社會基礎于經濟生活之中。

《天書奇譚》中蛋生和狐貍精的斗法,還有《金猴降妖》里孫悟空和白骨精的周旋,構圖、形式與節奏都表現出生命內部最深的動。“一切的藝術都是趨向音樂的狀態。”可以說,中國動畫就藝術性來說,是遠遠勝過美國動畫的。但是曲高和寡,需要欣賞者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才能感受到這份美。而且,文化的差異也妨礙了全球觀眾的欣賞能力。

雖說動畫是信息時代文化語境中新興的優勢種群,雖說中國當代動畫是“全球化”的季風吹撒下孳長的,但關鍵問題還是它在中國本土能否扎下深根。中國動畫電影能否隨著國家經濟、文化的崛起而崛起。國際參展、獲好評、乃至獲獎其實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標志在于它是否能創作出正確調動和充分滿足中國人,以及有沖擊世界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作品。因此,廣泛吸收世界各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必需探索出這個時期所需要的“中國模式”,充分消化和發展多種先進技術手段,利用各種有效的經濟管理途徑,展現與培育一種新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品味,應是中國現代動畫電影發展的一條主軸,國內大學生畢業作品中顯得過多私人化或偏重形式與技術的小格局傾向、以及表現粗野、暴力、惡作劇、極端自私和嬌柔造作,以及一些媒體關于國外動畫賽事及獎項的炒作都應引起我們反思。我們應積極探索中國本土文化中的智慧、幽默、雋永與深厚。在認真研究經濟、技術、風格的同時,必須精心研究人本、文化、內容和精神。關注和占據中國動畫文化的上游高地,尋求和把握那種能總合藝術與商業、人文與科技、教養與娛樂、理論與試驗的發展契機。

在動畫電影這個假定的空間世界里,表現手法可以不受縛于現實世界的規則。而這種悖離產生的張力則比任何一種影視形式更具視覺沖擊力,是一種極為風格化和個性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例如:美國動畫是講究動作捕捉的,也就是完全的仿真動作,中國動畫反其道行之,從再現的一端走向表現的一端。氣韻生動是中國畫的首要特點,也是中國美術片人物動作的要決。動畫藝術承擔著與影視作品同樣的功能,它可以表現影視劇可以表現的一切主題內容。因此,動畫片的創作題材也應該與影視劇一樣,甚至比之更包羅萬象。

動畫和媒體技術的發展,不僅提供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低的制作成本,而且為動畫市場提供了如互聯網,移動媒體(如手機)等新傳播媒體平臺。中國在這些新媒體平臺上既有巨大的創作基礎,又有巨大的市場消費空間,再加上有逐步科學完善的政策機制,相信中國動畫的騰飛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朱和平,世界現代設計史.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8:36頁

[2]潘魯生.民藝學論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10:38頁

[3]王寧宇.從文化生態看中國現代動畫的發展契機.美術觀察,2004,(6):10頁

ExcavationandIntegrationofMaterialinCartoonFilm

PENGJian-xiang(Hu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uzhouHunan421008,China)

篇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fusi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imation industry, which is a hot point of culture industry, also shows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many China elements in foreign animation, or seeing in the picture and the plot, or hearing from the sound and music, or showing in the style of scenarios and modeling. From the China elements reflected in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two fil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spiration of foreign animation to China's animation from mining and creation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e.

關鍵詞: 動畫;中國元素;挖掘;創作視角

Key words: animation;China elements;mining;creation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32-0309-02

0 引言

在國外動畫中有許多角色、場景和故事采用的是中國元素,近年來有逐漸增多趨勢,較為典型的如《花木蘭》、《功夫熊貓》,這些中國元素的好萊塢大片,從劇本、人物構造到視覺效果處處彌漫著東方氣息,形成一股別具一格的“中國風”。本文通過對兩部影片創作當中中國元素比較,分析國外動畫對于中國文化的挖掘與創作特點,同時闡述給我國動畫的啟示。

1 《花木蘭》和《功夫熊貓》對中國文化的挖掘

《花木蘭》和《功夫熊貓》都出自美國好萊塢,但都取材于中國文化,并用動畫的形式演繹著生動的故事,但兩者對中國文化的挖掘深度是不同的,拋開從二維動畫到三維動畫的技術上表現差異的演變之外,我們發現對中國文化的內涵理解是有差異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特征:

1.1 由外到內 《花木蘭》可以說是一部激動人心、有趣、驚險且飽含幽默和真情的影片。它的背后蘊涵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及文化全球化的鮮明特點,但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和表現集中在外在的表面,它弘揚更多的還是美國精神、西方的價值理念。原著中,木蘭被動地替父從軍,但是在劇本中卻變成了一個自我意識覺醒的行為主動替父從軍,她這樣說:“也許我入伍不是為了父親,也許這是為了我自己,希望在里面看到一個巾幗英雄……”可見,影片的主題已經從一個“忠孝兩全”中國的孝女故事,成為了一個充滿現代意識的少女追尋自我價值的傳奇經歷。在人物性格設定上,花木蘭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忍辱負重的女英雄形象,而是被塑造得像一個活潑獨立的現代鄰家女孩。

相反,我們看到在《功夫熊貓》中對中國元素的處理卻體現出由表及里,由外而內的新變化,它在形式的表達試圖深入到對傳統文化、思想、精神的把握。有涉及中國哲學思想的片段,如畫現之一就是烏龜仙人與浣熊師傅訣別,烏龜仙子悠然地伴著漫天飛舞的桃花“羽化而逝”,畫面所呈現的烏龜的生死與美麗花朵的凋零完美融合,在風中一起消散,表現了道家哲學中最富詩意的人生至高境界――天人合一。

1.2 由局部到整體 影片《花木蘭》從水墨開始,疊化成長城之后,逐步展開了一個發生在中國的傳奇故事,作為一部美國動畫,在中國元素使用上充分體現了“中為西用”的特點。在造型上有中國的服飾,鎧甲等方面,而在場景上有長城、宮殿、街景、桂林、軍營、雪山、煙花等方面,但在中國元素的使用上有其時代的局限性。一方面,中國元素的使用是在情節的建置和發展過程中插入的,主要呈現的是以一個個具體的局部性的點,集中體現在木蘭家、軍營、陣地以及皇家等設計方面。而木蘭等造型雖然采用的是中國元素,但從整體上來看明顯帶有強烈的美國風格。

在《功夫熊貓》當中,中國元素的使用可以說已到了無處不在的地步,主創者能夠將涉及面如此廣、類別如此龐大的中國元素通過自然生動、恰到好處的方式呈現,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主創顯得特別的盡心盡力,才能達到如此水到渠成的效果。與《花木蘭》相比,呈現出從局部到整體的根本性進步。

1.3 由淺入深 《花木蘭》是一部優秀的迪士尼動畫,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生性善良、機敏好動、勇敢又活潑的女英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影片塑造的木蘭與迪士尼傳統中的女性一脈相承。創作上突出了迪士尼全球化的視野,更加注重迪士尼傳統,中國元素只是一個美麗的外殼,創作者對中國元素的挖掘相對較少,主要是以此來吸引觀眾。《功夫熊貓》并不滿足于借用中國元素的殼,而是對中國功夫文化有著深入的挖掘,中國武俠元素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資源,局限在華人范圍當中,但在影片中卻出現了氣功和點穴功夫,因為在崇尚力量、速度的好萊塢的功夫電影中,我們很少看到氣功和點穴這樣比較“玄學”的功夫,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對中國功夫文化包容之廣、挖掘之深。

2 好萊塢動畫的創作特色

無論是迪士尼動畫,還是夢工廠動畫,都一樣是扎根于美國電影文化這塊土壤而茁壯成長起來的。美國動畫在傳承優秀傳統上的優勢可以說一直有著極其深厚的基礎,就像迪士尼動畫從誕生到發展的歷程中,每一次革新和進步都是在充分繼承原有傳統的基礎上展開的。

2.1 創作的全球化視角 動畫作品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一樣成為非常國際化的媒介產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與重要地位也已經被人們所公認。從歷史上看,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其好萊塢電影很早就具有國際視野。美國文化有著與生俱來的多元化特點,這也是美國文化的生命力所在。迪士尼動畫最初從改編《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開始就與當時作為娛樂調劑功能的動畫劃清了界限,確立了迪士尼動畫長片的傳統,表現具有商業性的國際視野。隨后的一部接一部取材于世界各國文化的動畫影片更是將迪士尼動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帶有東方神秘氣息中國題材的《花木蘭》只是其中一部,影片用迪士尼動畫的制作傳統包裝東方故事的內核,并通過迪士尼動畫電影媒介推向國際。

2.2 創作的平民化視角 美國電影和動畫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著英雄,弘揚個人英雄主義。不過在美國動漫當中,英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天賦神力的超級英雄,比如“超人”、“蜘蛛俠”、“鋼鐵俠”等具備著特殊超能力,無時無刻不在保衛地球的超級英雄;另一種則是“灰姑娘”式的平民英雄,講述平凡小人物最終成長為英雄的故事。在《花木蘭》、《功夫熊貓》動畫片中展現的角色都是平民英雄。而平民化的視角也與影片的功夫喜劇風格一脈相承、渾然

天成。

2.3 創作注重娛樂性 動畫電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文化,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它又是商業,動畫電影是當代一種文化、藝術與商業奇妙組合的載體,它既傳承著文化和傳統,又滿足著觀眾最大眾化的娛樂消費需求。作為全世界最好商品的美國動畫,其商業機制下的動畫創作強調的是作品的商業屬性,而商業屬性被展現得最淋漓盡致的就是其對娛樂性的注重,在美國動畫當中,都被毫無例外地添加了娛樂性,或是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或滿足觀眾的尋求刺激、感動等消費心里。《花木蘭》和《功夫熊貓》當中,創作者對于娛樂性重要性的理解毋庸置疑,他們恰如其分地把握著觀眾在觀賞娛樂性強、故事性強、動作性強的影片時產生的快樂。

2.4 傳統影片創作模式 在美國動畫電影的創作傳統中,關于人物成長、英雄冒險等故事有著特別清晰的模式。《花木蘭》的劇情以替父從軍為線索,但是在改編中強調了個人價值的實現,而在情節模式上則側重于木蘭如何成為一個巾幗英雄;《功夫熊貓》的劇情可以簡單的總結為香港傳統功夫片新翻版:一個誤打誤撞卻有無限潛力的新徒弟在師傅的培養下,戰勝一個背叛師門走向邪路的忤逆之徒。從情節上來講,主人公臨危受命、學藝成長、決戰強敵幾個段落簡單清晰可見,而英雄的成長則強調在學藝、結交朋友、驚奇冒險的故事軌跡上,最終完成了灰姑娘變成公主,傻小子變成神奇大俠、丑小鴨變成金鳳凰的華麗

轉身。

3 給中國動畫的啟示

好萊塢動畫大片《花木蘭》和《功夫熊貓》對于中國動畫來說具有很大的影響。反思中國動作的創作,感受它們給我們的啟示。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擁用著無數深厚的藝術瑰寶資源,但中國動畫創作難得有影響力的大作來挖掘這個傳統文化寶庫。面對傳統文化,泱泱五千年的文化,我們總在提繼承中國的悠久文化,可是自己卻深陷其中,既缺乏真正的辨別,也缺乏真正的理解。很多中國動畫所展現的中國元素也大量存在著一知半解,甚至誤解和曲解,暴露出的是中國動畫創作的視野狹窄,缺乏發現力、創造力、想象力,而究其實質則是缺乏對本國文化的深層次理解。用古人的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來形容我們這種堪憂的現狀,可以說再貼切不過。

中國動畫不能真正挖掘中國文化傳統,把握中國動畫的內在核心,無法形成自己的體系。于是我們走了很多彎路,無法繼承和傳承優秀傳統,而在朝令夕改、邯鄲學步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對創作、判斷以及文化創新的信心。因此,我需要反思,只有反思我們才能進步,才能開創中國動畫的明天,這就是好萊塢動畫大片《花木蘭》和《功夫熊貓》給我們的啟示。

參考文獻:

[1]馬華.動畫影片分析[M].京華出版社,2010.

篇4

關鍵詞:抗衡,情感模式,名偵探柯南

 

不管動畫、漫畫還是電影都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能不能吸引觀眾,能不能引起觀眾的觀看或閱讀興奮,動畫想要吸引觀眾的注意,情感線索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怎樣才能在作品與受眾之間建立合理的情感溝通模式,以符合受眾的情感所需是動畫或漫畫制作之前需要研究的問題,本文將以《名偵探柯南》為例研究“抗衡”這種情感模式在動漫作品中的有效運用。科技論文,名偵探柯南。。

所謂情感模式實際上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之間的溝通渠道。動漫作為重要的文化藝術形態在市場條件下必然有其特殊的情感表達傾向,建立好的情感模式可以有利的增強觀眾與作品的情感共鳴。科技論文,名偵探柯南。。情感,指的是人對事物的態度和體驗,是人需要得到滿足與否的反映。科技論文,名偵探柯南。。人情具有共通性。“情感模式”是人們在長期的現實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情感交流與溝通,逐漸形成的被大家共同總結和認同的表達方式。情感模式的類型有很多種,一部作品中通常會設置多條情感線索,運用多種情感模式,情感模式可通過倫理、愛情、抗衡、復仇、苦難、救贖、懺悔等多種母題進行表達。“抗衡”的情感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種,一般都與其它模式共同運用。“抗衡”的意思是彼此對抗,不相上下,出自于西晉張華《游俠篇》“龍虎相交爭,七國并抗衡”,動畫中所運用的這種“抗衡”的情感模式就是以實力相當、難分軒輊的兩方的交流碰撞作為情感線索的設置。

青山剛昌的《名偵探柯南》是日本一部以偵探推理情節為主題的漫畫與動畫作品,始創作于1994年,目前仍在日本小學館的漫畫雜志《少年SUNDAY》連載。動畫TV版1996年在日本上映,自1994年柯南問世后到今天已經連載了16年并且依然未出結局,青山剛昌十幾年的努力創作使這部動漫成為了連載時間最長的漫畫,被稱為動漫常青樹,目前劇場版動畫電影已經上映14部,第15部正在制作中。故事的起因是高中生偵探工藤新一無意中目擊了黑衣組織的犯罪現場,被強迫服下毒藥,醒來之后發現身體變小了,為了尋找黑衣組織的線索化名江戶川柯南寄住在青梅竹馬的同學小蘭家中,借助鄰居阿笠博士的各種古怪發明,新一在變成柯南之后仍然能繼續進行偵探工作,并加入了小學一年級的“少年偵探團”。故事就圍繞柯南和他的朋友們追蹤黑衣組織的蹤跡,并且不斷解決遇到的形形的案件來進行。作為一部擁有十幾年生命的動漫作品,《名偵探柯南》在這十幾年中建立了非常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各種情感線索,幾乎運用了我們所能想象的所有情感模式,僅“抗衡”的情感模式就可以分成幾個類別進行分析,“抗衡”的情感模式并非《名偵探柯南》最重要的情感模式,但是卻為這部動漫作品增添了很多緊張、活力與人情味。

一、同倫理與復仇相結合的抗衡模式

這種模式對“抗衡”的運用同倫理與復仇結合在一起,是動漫作品經常使用的典型模式。倫理母題的應用通常有很強社會功能,它主要講述的是倫理道德范疇內社會歷史現實中的人物命運。創作者和觀眾都會站在遵循倫理的這一方,與復仇模式結合起來應用,為復仇這個線索提供倫理的依據。《名偵探柯南》中柯南所在的團體與黑衣組織之間的抗衡關系式貫穿始終的,這種團體之間的對立是絕對的對立,在這里,柯南代表的是正義,與之相對的,黑衣組織則是邪惡的化身。這種情感模式在動漫作品中的設置是非常普遍,也是比較簡單的情感模式,是建立在不同的價值觀不同信仰基礎上的,也是能為動漫作品提供的最主要的矛盾的抗衡模式。

二、與友情相結合的抗衡模式

與友情相結合的抗衡模式,比較前者就要復雜得多,這取決于友情是什么程度的友情,通常用于相抗衡的兩者有一定的共同點,并且在抗衡的過程中產生惺惺相惜的友情,兩者既是對抗的,又是統一的,在沒有外來壓力的情況下,兩者運用自身的優點互爭短長,一旦有了外來壓力,兩者又是相互協作與扶持的關系,這種抗衡的本質還是友情。科技論文,名偵探柯南。。《名偵探柯南》重要角色很多,人際關系復雜,這種與友情相結合的抗衡模式運用非常多,為這部動漫作品提供了很多精彩的喜劇橋段,最受觀眾喜愛的是工藤新一與怪盜基德之間亦敵亦友的關系,每有兩人同時出現的鏡頭必然喜劇不斷。工藤新一的身份是“偵探”,基德的身份是“大盜”,兩人身份的對立形成了對抗,同時,兩者對對方都很欣賞,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的關系是友情。2004年劇場版《銀翼的魔術師》中,柯南先是追蹤偷盜藍寶石的基德,后來在飛機將要出現問題強迫降落的過程中,兩人相互協作是飛機安全降落。科技論文,名偵探柯南。。幾乎每一次新一或柯南與基德同時出現都會運用這種先對抗后協作的模式。這種模式也運用于其他角色關系,新一與平次、工藤優作與黑羽盜一、基德與鈴木次郎、基德與白馬探、基德與中森警官、毛利小五郎與中森警官、妃英理與工藤有希子,這些角色關系大致還是在友情的抗衡這一范疇內,每條關系線索都有些差別,這種設置豐富了《名偵探柯南》這部作品的情感,使觀眾觀看了十幾年之后還能保持觀看的興奮。

三、與愛情相結合的抗衡模式

這種模式在動漫作品中也經常運用,如果作為主要情感線索大多用于表現愛情母題的作品中。《名偵探柯南》里并非把該模式作為主要線索。主要應用在妃英理與毛利小五郎之間,這對夫婦分居若干年,每見面必吵架,但是在對方需要的時候都能及時出現,站在對方一邊。這種模式的運用同樣增加了作品的喜劇效果。科技論文,名偵探柯南。。

四、與救贖相結合的抗衡模式

救贖模式一般表現為一個人的情感因為曾經的錯誤、苦難甚至邪惡陷入毀滅與失敗后,面對悲劇而進行的拯救,它常常被賦予涅磐的力量。救贖的過程不僅僅包括自我靈魂的凈化與升華,還有對自身行為的反省以及在自我行動過程中的解救,對社會觀念、倫理道德、價值觀等的重新認識。與救贖相結合的抗衡模式是《名偵探柯南》里比較精彩的運用,黑衣組織的苦艾酒貝爾摩德在紐約歌劇院女演員暗殺事件中遇見小蘭和新一,在與小蘭打斗過程中,從樓梯欄桿處跌落,小蘭和新一以德報怨救下喬裝成銀發殺人魔的貝爾摩德,從此貝爾摩就稱呼小蘭為“天使”,對兩人抱有特別的感激之情,在后來新一和小蘭同黑衣組織交手過程中都分別得到貝爾摩德的幫助。在《名偵探柯南》中,貝爾摩德是一個神秘的角色,青山剛昌沒有用過多筆墨來描述貝爾摩德是一個什么性格背景的人,但是觀眾都對這個角色有清楚的認識,作為一個相對的反派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貝爾摩德沒有因為小蘭和新一挽救過她而改變立場,他們之間還是邪惡和正義的對抗關系,但是貝爾摩德的確是在小蘭和新一的挽救行為中得到救贖,《名偵探柯南》的故事還在進行中,這個情感模式最終的去向還無從得知,這個矛盾而微妙的情感模式為《名偵探柯南》增加了人性的深度。

五、結語

對于動漫作品來說,情感線索是吸引觀眾注意,引起觀眾閱讀興趣的重要部分。“抗衡”的情感模式是眾多情感模式中的一種,在《名偵探柯南》中對“抗衡”這種情感模式有多方面巧妙的運用,為這部動漫作品增加了戲劇性、戲劇效果與人性的深度,使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能引起情感的共鳴,從而為這部作品增加了生命力。《名偵探柯南》還有其它復雜的情感線索,在我們的動漫創作中可資借鑒。

參考文獻:

武齡人:《情感模式、敘事母題與世界性觀照》,《電影藝術》2004年03期

篇5

關鍵詞 動畫電影 色彩匹配 數字電影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數字影視特效”本身是基于計算機的軟硬件環境,運用計算機圖形圖像學原理和方法,將多種源素材(包括實拍的畫面和計算機生成的畫面)混合成單一復合圖像的處理過程。多種源素材能否在色彩、運動、透視、素材銳度等方面達到真實統一將直接影響到影視作品的可信性,尤其對于影視藝術的最重要表現元素――色彩――的處理,更加直接關乎影視藝術表現的藝術性。因此對于任何一位數字影視特效制作者,無不深知色彩在整個影視特效制作環節中的重要作用。

1動畫電影與數字影視特效中的色彩匹配與校正

數字影視特效中的色彩調整主要分為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在制作中有時又是相互疊合。因此對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的探究,不僅對數字影視特效制作具有指導作用,還將對影視藝術提供一種新的創作可能。

數字影視制作中,相當多的問題需要數據化、需要量化,需要有明確的制作目的性,如果仍舊單純套用經驗進行制作,不僅很難達到作品的預期藝術性,同時還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數字影像的另一主要表現形式數字動畫電影的色彩匹配與校正與數字影視特效又有很大的不同,動畫電影的色彩處理更為突出色彩夸張及色彩造型。因此,本文在進行數字色彩匹配和校正方法研究的同時,更是想激發影視色彩處理的更多可能。

2計算機中的色彩處理原理及色彩檢測

人們對色彩是如此地敏感,計算機的色彩處理能力也越來越強,并早已實現了千萬色的色彩再現,那么在影視創作中,如何在人眼的色彩感知范圍內使計算機處理的色彩得到最大程度的藝術表現,對數字色彩處理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在探討數字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眼識別色彩的基本規律,以及計算機對色彩處理及檢驗的基本原理。

2.1人眼對色彩識別的一般規律

從原理上講,單一波長的電磁輻射所發出的可見光稱為譜色光或單色光。人眼對此感覺到的是一種單純、鮮艷的顏色,可稱為譜色或單色。但在自然界中,人眼所看到的各種光源發射出的可見光都不是譜色光,他們是由連續光譜或是線狀光譜構成的,它們所發出的光線稱為復合光。

無論譜色光(單色光)或復合光,都基于亮度、色調、飽和度三個參量得以描述。

亮度表示彩色光對人眼刺激的強弱,與進入人眼的色光所包含的能量有關。光源的發光強度越高和彩色物體表面的光譜反射率越高,物體的亮度越高。

色調是彩色之間相互差異的重要特征所在。可見光譜中不同波長的譜色光有不同的色調。人眼大體能分辨出200多種不同的的色調。

2.2計算機中的色彩處理原理與監測

前面談論了人眼對色彩識別規律,接下來我們探討計算機中的色彩處理和監測的一些概念和方法,這將加深我們對數字色彩的認識。

計算機是通過數學的方式,經過程序計算形成圖像。任何圖像,不管它如何復雜,在計算機中都是像素的集合。

每一個像素的顏色都能單獨設定。現行通用的PC對圖像的設定是通過24位真彩色或更高位數來進行描述的。在表達彩色圖像或黑白圖像時,采用的是顏色通道(channel)的管理方式。

3數字色彩處理對影視創作的影響

無論是電影之前的美術,舞臺美術,還是現代的影視美術,造型、色彩、質感都是眾多導演和藝術家孜孜以求,期望完美的。本系列論文分別從各個角度對現代數字工業下的動畫電影和數字影視所苛求的各方面元素進行了詳細闡述。

色彩匹配與校正是基于宏觀幾何模型造型基礎上的藝術性表達。色彩在電影創作中的運用起到了跨時空進行空間色彩再創作的作用。

所謂電影的色彩基調,是指為影視片的整體風格、類型建構,而在色彩造型與表現方面所作的基本調子配置的色彩。它是導演前期創意構思和后期視聽語言合成時總體把握的產物。影視色彩創建應使影視色彩造形既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意蘊,又有鮮明的視覺語言特征。

現代數字技術背景下,色彩再創作已經成為眾多導演的必然選擇。后期數字色彩匹配和校正不但降低了對傳統諸如色片控制,色溫控制的依賴,更是賦予導演更寬泛的創作空間。

4結語

本文限于篇幅,僅就動畫電影與數字電影中的色彩匹配與校正一項環節的基礎知識,制作要素,評價要素進行了分析與闡述。作為《數字影視特效中的綜合匹配系列論文》中的第二篇,本文上承造型與模型匹配,下接后期流程中的材質燈光匹配,以及更后續的色彩管理,燈光渲染匹配等內容,以介紹基礎知識細節和制作要點,以數字影視特效中的綜合匹配為線索,穿起整條綜合匹配的大龍,為中國的后期特效制作行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篇6

[論文摘要]本文從動畫造型設計的多元化特征入手,分析了符號化造型語言在動畫創作中的表達,同時在符號化角色造型方面以國內外成功的動畫片為案例探討了符號化的角色造型在動畫創作中的作用,從而證實了符號化的角色造型是現代動畫造型語言中的一種重要分支。

在一部動畫片中,角色造型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從動畫開始發展到現在,造型設計一直都在不斷的探索前進中,角色造型正在嘗試更多元化的設計風格。

一、動營造型的多元化特征

動畫造型的表現形式是多元化的,如借鑒中國傳統年畫和古代寺觀壁畫的傳統手繪動畫片。具有代表性的有《驕傲的將軍》、《小鯉魚跳龍門》、《人參娃娃》等:借鑒民間玩偶的泥、木、竹、等材料和形式的木偶動畫,國內拍攝了《雕龍記》、《孔雀公主》吸取中國皮影和民間剪紙的外觀形式以及傳統戲曲服飾特點的剪紙動畫,國內制作的有《漁童》、《金色的海螺》等:脫胎于中國畫中的寫意花鳥和寫意山水。把中國水墨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帶入動畫片,這就是水墨動畫,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媽媽》、《雁陣》、《牧笛》和《山水情》等水墨動畫片,堪稱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不同的動畫風格l使其的造型語言會有很大差異。但在造型藝術中少則多的原則是非常適于動畫造型的基本規律。少則多是指造型語言簡潔而豐富,即以最小的造型元素表現出對象的形態、結構、情感、動態等重要的特征,這是動畫造型的基本功。造型藝術中所有形式與手段都可以在動畫中運用,只是加工時其簡繁程度不一而已。同一形象可以嘗試用各種形式進行造型練習,這對造型語言的豐富十分有效。

二、符號化造型語言在動畫創作中的表述

在動畫中符號化造型設計風格主要可以表現在具象和抽象兩方面,具象具有鮮明的形象特征,是對現實對象的濃縮與精煉、概括與簡化、突出與夸張其本質因素的一種表現形式:抽象是以圖形符號或幾何圖形的組合來表達某種含義,造型簡潔,具有強烈的現代感和視覺沖擊力,給觀者以良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記憶。而符號化造型設計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往往通過視覺刺激而產生的視覺聯想來傳達其形態包含的內容。

目前符號可以區分出以下三種不同的類型:指示符號、象征符號和圖像符號:其中指示符號,如路標就是道路的指示符號,而門則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號:象征符號比如紅色代表著革命,桃子在中國人的眼中是長壽的象征:圖像符號中比如肖像,就是某人的圖像符號。人們通過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認出來。圖形符號還是人們最初記錄和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圖形符號仍有語言文字無法取代的獨立意義,所以在動畫創作中,符號與動畫角色造型更是會有著必然的聯系。符號化的造型語言在動畫創作中是完全可以得到充分發揮的。

三、符號化造型在動畫創作中的特征

角色造型是將動畫的造型設計為可視的形象:因此,動畫中的角色造型從現實到非現實會有巨大的跨度與多樣的變化。但是。無論是取決于自然界的形象或是匪夷所思的幻想形象,都離不開它們作為表達人類精神和情感的載體這一特征:而符號化造型在動畫創作中如何塑造一個更為豐富的動畫形象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符號化造型在動畫創作中的隱喻性

動畫創作中角色類型的選擇十分重要。動畫角色的類型很多,但是一部成功的動畫中一定要由一個可以抓住觀眾視線的角色類型。比如反派角色、英雄角色、可愛角色等角色類型。無論動畫片中角色有多少。都要有一個角色是代表整個動畫靈魂的。而這個角色的選擇就是最重要的。其主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宮崎峻動畫中的人物與事件設置一直以具體生動的形象為目標。因而觀眾都能從他的作品中看見一個個豐富的動畫人物,在《千與千尋》中宮崎峻卻在神仙澡堂中添加了一個符號性的人物——無面人,他只有一張悲哀的面具,喪失聲音,只靠吞吃別人來發聲。這個角色在表面上看是平板無性格無感情的,但是在它身上卻負載了導演四年來對人類現實的更深的思考,現代人廣泛利用手機和網絡等通訊設施,企圖讓彼此之間的溝通更加方便迅捷,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們把自身都隱匿在這些工具之后,說著程式化的話語,一味地求索,脾氣極端暴躁粗野,最終喪失了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這便是我們人類社會中無數人的縮影,在每個人心中都孕育著“無面人”,那是正失去交流和溝通,生活在自我封閉中的一張張得不到關心的失去表情的悲哀的面孔。這樣一個符號化的寓意式設置。反照出現今社會的眾生之態。但是宮崎峻也并未就此讓大眾在形態揭示后感到苦痛的悲嘆,千尋面對無面人的友善相處,甚至最終感化了它:無面人被感動的結果也向人們證明只要大家都彼此真心地面對面地交流。熱情是能把悲哀的面具熔化的。 轉貼于

篇7

動漫是融合最新電腦技術和媒體表現藝術的新時期藝術表現形式。動漫創作從一開始就與傳統經典題材緊密聯系在一起。傳統經典題材內容豐富、人物形象鮮明、審美思想深刻。這些無論對于動漫還是對于其他藝術形式都是十分重要的素材基礎和表現基礎。傳統經典題材從人物形象、故事內容、審美表現等各個方面對動漫創作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分析傳統經典題材在動漫創作藝術中的表現藝術。

一 傳統經典題材人物在動漫創作中的表現藝術

1 造型表現藝術

傳統經典題材中的人物形象豐滿,性格鮮明,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動漫創作中,創作者需要在原有題材人物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從而創作出更加符合動漫藝術表現的藝術造型。這種基于傳統經典題材的人物在動漫創作[專業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 dylw.NET第一論文 網]中可以分成不同的藝術造型。從視覺類型上可以分為寫實造型和擬人造型。寫實造型是其中比較常見的造型藝術表現,根據傳統經典題材中的人物進行盡可能貼近原來形象的造型設計。例如,國產動畫片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鬧天宮》;國外動畫片中的《白雪公主》、《聰明的一休》等都是這類造型設計。擬人造型則是根據原題材中的人物造型進行擬人化的重新設計而完成的創作,如《獅子王》中的獅子,便是融合了原題材莎士比亞《王子復仇記》中的各種人物形象和動畫片中獅子的形象為一身,形成獨具擬人特色的新藝術形象。從藝術意味上可以分為空靈意味造型和唯美意味造型。空靈意味造型的代表作品是國產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中的造型,這部以中國水墨畫為基本技法的動畫片成功地表現出了動漫造型中前所未有的空靈意味。這部動畫片也因此在國際上多次獲獎。唯美意味造型的代表作品是日本動漫《美少女戰士》等一大批現代動漫。其中的人物造型多是陽光、健壯、唯美的少男少女。唯美意味造型的成功在于很好地將時代和青春等藝術氣息融合到造型藝術表現中,更加符合少年兒童的審美習慣。

2 動作表現藝術

在動漫創作中,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共同構成了人物的動作表現藝術。人物的思想和情感都可以通過動作表現藝術加以表達。由于動漫中人物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創作者可以對人物進行大膽而細膩的設計,因此,創作者通常對動漫中的主要人物賦予具有鮮明特征的動作和語言。例如,《聰明一休》中的一休每當遇到難題進行思考時都會用手指在腦袋上畫圈,然后打坐冥思苦想。這個經典的動作已經成為了人們對于一休這個人物不可抹去的記憶。而對于這個動作的提煉也是藝術創作的一個過程。創作者對于一休的身份、思想和行為進行總結和提煉,又根據動漫對于這個人物的需求進行分析,最終形成了這個極具代表性的經典動作。再如,在《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中,喜羊羊每次思考時都會跳一段舞蹈也表達了相同的藝術創作思路。同屬于動作表現藝術的還有語言,尤其是人物經常說的口頭禪或者人物說話的語氣特色,這些都對表達人物思想和情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蠟筆小新》中,小新每次回家都會說“你回來了”。這些設計在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都以為小新在犯糊涂,觀眾只覺得這是個有趣的細節,當這個細節反復出現的時候,觀眾就會認可這是人物性格的一部分了,甚至可以說,觀眾慢慢地喜歡上了這種重復,他們一遍遍地看見熟悉的細節,這讓觀眾和動畫人物之間建立了某種默契,重復不僅不令人厭倦,反而讓觀眾感到溫馨、親切,成為觀眾最愛看的部分之一。

3 性格表現藝術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性格是一個人物藝術魅力的總結與升華。動漫和電影一樣是對人物性格進行表述和刻畫的藝術。動漫中的人物雖然虛幻,但同樣取材于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很多經典題材中的人物形象,應該具有鮮明的人物性格藝術。一個鮮明的人物性格有助于動漫對于主題情感的表達。從動漫對于人物性格設計的表現藝術上來看,動漫中人物性格可以分為英雄型性格、智慧型性格和幽默型性格。英雄型性格是動漫中最常見的性格類型,通常具有非凡的力量,能夠戰勝一切困難,保護人們,深受兒童的喜愛。例如,國產動畫片《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日本動畫片《鐵壁阿童木》中的阿童木;美國動畫片《變形金剛》中的擎天柱等。對于英雄的崇拜是人們普遍的審美情懷,尤其是對于孩子們。從傳統經典題材的人物性格來看,英雄型性格仍然是重要的性格類型。除了英雄型性格以外,動漫創作還從傳統經典題材的人物性格中提煉出智慧型性格和幽默型性格。智慧型性格的代表形象是《聰明的一休》中的一休或者《曹聰稱象》中的曹聰等。幽默型性格的代表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鴨等。智慧型性格和幽默型性格是英雄型性格的補充。不同性格類型的人物形象組合在一起使得動漫中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且更加多彩。

二 傳統經典題材故事在動漫創作中的表現藝術

1 融合傳統與創新的劇本表達藝術

劇本是動漫創作中十分重要的創作基礎,也是動漫創作進行各種藝術表達的基礎。傳統經典題材經過長時期的積累和沉淀,形成了深厚的故事內容。動漫創作是融合了電影和繪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新時代的藝術特征。因此,動漫創作中的劇本表達融合了傳統與創新的雙重藝術特征。傳統經典題材中豐富的故事內容為動漫劇本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新時期的創新美學思想則為動漫劇本創作提供了更加寬闊的創作空間。這種創作藝術是對傳統的繼承,這類動漫故事從劇本創作上保留了傳統經典題材的歷史背景、主題氛圍、故事結構和人物關系等劇本要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融入更加符合當前時代特征的藝術元素。基于傳統經典題材的動漫劇本創作是藝術二次創作的過程,在這個創作過程中,傳統的文化藝術與現代的審美思想融合在一起。因此,對于傳統經典題材故事的借鑒和引用應該在對其有著充分研究和理解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象,從而使得傳統的經典題材在新的藝術表現中得以繼承和發揚。例如,根據法國雨果的小說《巴黎圣母院》改編而成的動漫《鐘樓怪人》便是在保留原著中故事結構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適合兒童觀看而對故事進行了調整,更加突出了對于善良的贊美這一主題。這部動漫也因此成為了迪士尼公司的又一經典作品。

2 多元化的 敘事風格和美術風格

傳統經典題材可以追溯到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所以不同文化下的傳統經典題材便包括了不同的敘述風格。因此,取材于傳統經典題材的動漫創作便融合了多元化的敘事風格和美術風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動漫創作中美術風格以寫實為主,并且融合了幽默的敘事風格。美國的電腦技術發達,因此可以以更加細膩的寫實畫面表達出更加相近與現實的藝術特征,并且融合具有時代感的幽默敘事風格使得美國動漫畫面細膩、唯美,敘事幽默。例如,上文所述的《鐘樓怪人》原本是一部極具悲劇色彩的文學作品,但被動漫創作者融入了很多的幽默元素,從而使得這部動畫片更加具有新時代的藝術特征,也更加符合兒童的審美習慣。中國動畫片從美術風格上來看更多地借鑒了豐富的民族繪畫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例如:水墨畫、工筆畫、剪紙畫、皮影等,追求的也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意境美。從敘事風格上來看,中國動漫更多的是宣傳懲惡揚善、去偽存真的正劇敘事風格。例如,在《西游記》中無論何種繪畫風格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對于驅邪扶正審美思想的宣揚。隨著文化與藝術交流的日益頻繁,不同敘事風格和美術風格的動漫也在彼此的學習和借鑒中得以融合。例如,迪士尼公司創作的《花木蘭》便是融合了中西兩種不同藝術風格的動漫經典。

三 傳統經典題材審美思想在動漫創作中的表現藝術

1 傳統美德的弘揚

和審美思想復雜的電影不同,動漫主要受眾是兒童,所以審美思想也相對簡單——以弘揚傳統美德為主要的審美思想。傳統經典題材審美思想豐富、復雜,但最終通過動漫表現的都是以真善美為主題的傳統美德,這一點對于不同文化的動漫創作都是一致的。無論對于西方寫實主義風格還是中國寫意主義風格的動漫作品,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其永恒的藝術主題。例如,《海底總動員》中的兩只小丑魚以歷險記的形式表達了父子之間最無私、最真摯的情感。中國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則以系列動畫片的方式表達了同樣的主題。如果要在不同的文化和藝術中尋找和概括出共性的思想,那毫無疑問便是以真善美為代表的傳統美德。因此,對于這一主題的表達是傳統經典題材審美思想在動漫創作中的重要表現藝術。但從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動漫作品中我們還是能夠看到其中的差異的。例如,《海底總動員》中我們能夠看到父子兩人為了尋找彼此而表現出來的與危險和邪惡斗爭的勇氣和力量。《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則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表達了蘊藏在平淡生活之中的父子情深。

2 獨特的情感關懷

如果說對于傳統美德的弘揚表現的是不同文化下動漫審美思想的統一,那么獨特的情感關懷表達的則是不同文化下動漫審美思想的差異。這種差異使得動漫審美思想更加豐富多彩。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有著獨特的情感情懷。傳統經典題材動漫創作通常取材或改編于經典文學名著、本民族的民間故事、神話故事、童話、寓言、傳說等,因此,在創作中自然會融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情感情懷,從而使得觀眾在觀看動漫時能夠產生具有藝術性的情感共鳴。人們在觀看不同動漫作品時,也會感受到不同文化下獨特的情感關懷。例如,上文所述的《花木蘭》雖然故事取材于中國傳說,動漫本身也融合了諸多中國元素,但人們仍然能夠感受到其中鮮明的美國文化下的情感關懷。例如,動漫中對于花木蘭擁抱皇帝、招聘相親等情節的設計便是對于美國文化下對自由情感的表達。這樣的表達無疑更加符合美國人的情感訴求。同樣,中國創作的《獅子王》雖然翻拍自迪士尼的同名動畫片,但其中也加入了中國文化中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關懷。動漫創作首先是要迎合本地區人們審美習慣的需求,因此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動漫創作中的審美思想既有符合不同民族文化中統一的審美思想,也有其獨特的情感關懷。審美思想上的統一與差異推動著動漫創作在文化融合道路上的不斷探索和前進。

結語

動漫作品的成功與題材的選擇有直接的關系,隨著世界文化融合思潮的發展,不同文化下的動漫作品也在互相學習和借鑒。例如,本文所述的中國動畫片,不僅挖掘了本民族的傳統經典題材,也在挖掘世界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成為了典范。本文從傳統經典題材人物、故事和審美思想在動漫創作中的表現藝術三個方面分析了傳統經典題材在動漫創作藝術中的表現藝術。本文的研究對于推動中國動漫創作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探索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曉晶:《當代影視動畫造型特征分析》,《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第1期。

[2] 程瑜瑜:《走上卡通舞臺的文學經典——試論迪斯尼對名著的動畫改編》,《文藝評論》,2010年第1期。

[3] 程靜衛:《論當代中國動漫創作與傳統文化資源》,《現代商貿工業》,2010年第2期。

[4] 杜靜芬:《淺析動畫劇本創作中神話題材運用的與時俱進》,《中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篇8

關鍵詞:數字媒體 新媒體動畫 后現代文化

一、網絡與新媒體動畫研究的意義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持續變革,人們的消費與生活方式等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3年1月公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網絡視頻的用戶規模已達到3.71億人,對網絡視頻使用率提升至65.9%。其中25歲以下年齡段是網絡視頻用戶主體,在家上網人數達到91.7%。上述數據表明:新媒體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享受電影和動漫的主要方式。在網絡視頻的沖擊下,電視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開始下降。這是大眾在媒體使用習慣上發生的一個巨大變化,“私媒體”的發展和觀影環境的變化預示著未來動畫收視率會逐漸向新媒體傾斜,而這種變化勢必會影響我國動漫產業的整體發展方向。因此,對網絡和新媒體動畫的理論和產業研究勢在必行。

從2000年蔣建秋的Flas《新路上的搖滾》算起,國內網絡動畫至今僅僅只有13年歷史,而從2006年優酷網建立乃至網絡動畫的大量涌現不過是近年的現象。網絡動畫雖然歷史短,但卻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已成為我國動漫產業的新生力量。網絡動畫不僅有數字媒體自身的技術特征(數值化、模塊化、可復制性和可編輯性),而且在內容上也和后現代藝術所提倡的解構、拼貼、混搭、跨界和重構的美學所吻合。這些往往是傳統動畫理論所無法解釋的現象。因此,對新媒體動畫的理論研究不僅有著實際的意義,而且這項研究對于突破傳統動畫理論的局限,以創新思維來促進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更是十分重要。

目前我國對網絡和新媒體動畫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根據筆者在2012年2月做的一項數據統計表明:在谷歌搜索單詞“new media animation”約有134,000,000項;在百度搜索單詞“新媒體動畫”約有1,710,000篇,國內相關資訊僅僅占全球同類資訊的1.6%。在中國知網中檢索“新媒體動畫”關鍵詞,自1990年以來只有3篇論文。同樣檢索“網絡動畫”關鍵詞,則只有40多篇論文。此外,國內雖然關于動畫的基礎理論教材和專著有不少,僅《動畫概論》冠名的教材就有十幾種,但關于新媒體時代的動畫的學術研究著作卻只有黃鳴奮教授的《新媒體與泛動畫產業的文化思考》。與此相對照的是:國內關于Flash或Maya的動畫軟件教程卻汗牛充棟。國內這種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的現象可見一斑。

二、新媒體動畫的范疇和主要特征

黃鳴奮教授曾經指出:“因為動畫的用途變得日益廣泛的緣故,我們需要新范疇在分類學的意義上描述它所出現的變化,‘泛動畫’就是這樣一個范疇。”[1]目前我國對動畫的分類基本上延續了傳統動畫根據媒介或制作工藝的分類方法,即現代動畫的3大門類:手繪動畫、定格動畫和電腦動畫。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傳統動畫,也被稱為“手繪動畫”,是一種較為流行的動畫形式和制作手段。定格動畫則是一種以現實的物品為對象,同時應用攝影技術來制作的一種動畫形式。如粘土、剪紙、拼貼、模型、實體和木偶類動畫等。電腦動畫則指由計算機來完成關鍵幀技術和渲染的動畫,包括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CG動畫)。其它計算機動畫技術還包括卡通渲染、動作捕捉、藍屏摳像、非真實渲染、骨骼動畫、變形動畫和模擬自然動力學如風、雨、雷、電等的物理動畫。這種分類方法在媒介高度融合、“跨界”無處不在的今天,則有著明顯的缺陷。由于數字技術的滲透,目前手繪和定格動畫已普遍采用無紙化或數碼采集+后期剪輯的技術,各種數字剪紙、數字拼貼與特效合成往往會在作品中“混搭”在一起,動畫作品的媒材界限日趨模糊。

因此,新媒體動畫(new media animation)必須根據時代與技術的發展重新給予定義。作者認為:新媒體動畫是“數碼”與“動畫”跨界交融的一個新生事物。雖然它從制作上屬于廣義的數字動畫(Digital Animation)的范疇。但數字技術與定格和手繪動畫的有機結合才是新媒體動畫的范疇和主要特征。同時,這些動畫還涵蓋了數字動態影像(Motion Graphics)的領域。圖1的白色框線區域(重疊區域)代表了新媒體動畫的范疇。從表現形式上看,“綜合媒介”、“混搭技術”與“視覺多樣性”是這種動畫表現形式的突出特點。這種形式既包括數字化的手繪、剪紙、拼貼、真人定格或Flas,也包括視頻剪輯、DV、字幕動畫、音樂MTV短片和含有動畫內容的數字短片或手機動畫等。新媒體動畫除了涵蓋網絡動畫(原創短片、網絡動畫劇、非劇情動畫、游戲引擎動畫和網絡表情動畫),也包含一些在非網絡環境中如電視新聞、電腦游戲或新媒體藝術展中的動畫形式。新媒體動畫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原創性、流行性、波普性、時代感和多樣化的視覺風格。

按照新媒體研究學者、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教授蘭迪?克魯福[2]的觀點,新媒體動畫的領域屬于“敘事邏輯”的領域,它們也同樣具備大眾性、商業性和娛樂性的特征。但與傳統的影院商業CG大片不同的是:新媒體動畫由于其網絡傳播特征,往往更加短小精悍、形式活潑并具有強烈的實驗性和反潮流的特征。這一點使得新媒體動畫和歷史上的非主流性質的實驗動畫、實驗電影和獨立短片等有著一定的傳承關系。

三、新媒體動畫的主要優勢

著名媒介研究學者麥克盧漢曾經指出:新媒介“不僅僅是容器,它們還是使內容全新改變的過程”[3]。新媒體動畫相比傳統動畫的主要優勢可以從創作者、觀眾和傳播渠道三個方面體現出來。新媒體動畫創作群體廣泛,作品往往有著豐富的個性化特征。此外,數字化和網絡遠程集體創作等新工藝制作流程也比傳統動畫優勢明顯。而私媒體觀影、多時段觀影、動畫類型多樣性和豐富性是新媒體動畫吸引青年觀眾最主要的原因。與此同時,網絡化傳播、觀眾互動性和網絡自然淘汰率是保證動畫質量和內容大眾化的重要手段。由此,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總結和歸納新媒體動畫的主要優勢。

從創作者角度上看:網絡獨立動畫的創作者的主體大多數是個人或小型動畫工作室,制作周期相對短,成本較低,多數為短片形式。數字化工具如Flash、Maya、PS、AE、Apple Motion、Final Cut Pro、Nuke和iStopMotion等是主要創作工具。雖然這些動畫作品有良莠不齊、水準千差萬別的問題,但經過網絡的“自然篩選”,通過點擊量的積累,優勝劣汰、大浪淘沙,使得優秀的作品和人才脫穎而出。曾獲國際動畫獎項短片《這個念頭是愛》(雷磊,2011)和《打,打個大西瓜》(餃克力,2010)都是這種原創網絡動畫成功的范例。此外,網絡的發達也為動畫愛好者的集體創作提供了條件。例如:在2011年,新媒體動畫網站AnimeTaste就曾發起過多次集體動畫創作項目,并產生出了如《嘿!!!大椰子》(圖2)和《GoGoGo》等非常有趣的動畫作品。這些動畫采取了“網絡接龍”的方式創作,由十幾名業余動畫師和大學生聯合完成,作品包含了剪紙、實拍定格、手繪漫畫、文字拼貼和矢量繪畫多樣性風格,充滿了實驗性和年輕人的朝氣和沖動。這種完全不同于傳統動畫的制作方式很好的詮釋了新媒體動畫的概念和優勢。

從觀眾角度上看,新媒體動畫往往針對的是網絡、手機、iPad等“私媒體”,也就是個人觀影的媒體。因此,更個性化、成人化的內容也可以成為新媒體動畫的表現所長。更具風格和個性的動畫也會受到觀眾歡迎。例如,美國喜劇中心制作的Flash+剪紙擺拍動畫《南方公園》,經過5年的人氣積累,目前已達到15季幾百集的規模。而網絡熱播動畫劇《歡樂樹和他的朋友們》(2000)也達到了193集。國內網絡動畫劇如《哐哐日記》和《泡芙小姐》也有著超高的網絡點擊率。《泡芙小姐》的第1季自2010年播出以來,僅在優酷網上的點擊率就達到了450萬次。這些動畫的網絡收視率證明了新媒體動畫的潛在優勢。

從傳播角度上看,網絡的交互性能夠讓更多的觀眾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動畫類型。而網友對網絡動畫的評論、吐槽和跟帖,也往往會激發創作者更新的靈感和思索角度。從企業發展角度,新媒體動畫的傳播模式更加節省、銷售渠道更加多元、播出渠道更加廣闊。動漫企業不僅可以借助網絡、微信、微博的互動營銷來擴大宣傳,還可以通過動畫衍生產品和周邊產品的網絡營銷,使動畫品牌走向市場。近年來,許多動畫品牌形象如兔斯基、悠嘻猴、綠豆蛙、張小盒等都是從網絡表情動畫走向市場的成功范例。如“張小盒”出道5年來,該動漫形象的周邊產品已經“全面開花”,甚至包括了實體經營連鎖如咖啡概念店、餐廳、奶茶店和面包坊等。借助互聯網的傳播效應,通過創辦網站、社區、兒童樂園、在線游戲等實現良性循環也是網絡企業淘米網的發展戰略。借助兒童網絡社區和網絡動畫《摩爾莊園》,淘米網的知名度和兒童產品銷售都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

篇9

[關鍵詞] 日本動畫 外來題材 改造方式 最游記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15

日本動漫取材非常廣泛,除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還廣泛取材于外國文化,如作品《七龍珠》、《最游記》均取材于我國名著《西游記》。日本是保守與開放并存的國家,它非常善于吸收其它國家的文化,同時又十分堅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日本動漫積極引進外國優秀動漫作品,但并不奉行“拿來主義”,而是從日本文化的視角對這些作品進行解讀和改造,從而使之和日本本土文化緊密融合在一起。下面就以日本動畫片《最游記》為例,從動畫運作方式、故事改編及人物造型特點的角度來分析日本對外來文化資源的本土化再創造。

一、市場導向的動畫運作方式

日本動畫一直都很注重動畫的商業化,可以說,手冢治蟲的《鐵臂阿童木》是開啟日本動畫商業化的一把鑰匙。早在1952年《鐵臂阿童木》最初是以漫畫的形式出現的,由于深受觀眾喜愛,在1961年的時候手冢治蟲的蟲制作公司將其“動畫化”,這種由人氣漫畫改編成動畫的模式在日本動畫作品中也屢見不鮮。《鐵臂阿童木》也是日本第一部電視長篇動畫,從它誕生起,就確定走商業化的道路,其海外出口及形象衍生產品開發戰略帶來了相當大的收益。

日本動畫的商業運作模式也一直延續到現在,在動畫片《最游記》中也得到了體現。《最游記》是由日本現代女漫畫家峰倉和也創作的漫畫,并于1997年開始連載的,由于漫畫人氣很高,在1999年的時候推出了首張DRAMA CD,2001年發表《最游記》小說版本。總之,自漫畫《最游記》出現以后,各種不同版本的動畫以及小說,音樂劇,游戲開發就沒有間斷過,這也足以證明《最游記》在商業上的成功,既然是商業運作理念下的創作,必然在故事內容和動畫制作上有它自身的特點。

二、將熟悉題材“陌生化”的再創作

時代不同,人們的審美口味也是不斷變化的。《最游記》漫畫連載開始于1997年,這個時候,受眾更傾向于接受富有娛樂性,有現代感,新鮮感的作品。峰倉和也在《最游記》的創作中融入了很多日本民族元素和一些現代元素,以此來表達新的主題思想,適應新的受眾審美需求。她沒有完全按照原著《西游記》的故事編排,而是大膽得對熟悉題材進行陌生化的處理,給觀眾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故事情節,可以說幾乎完全顛覆了原著中所描寫的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內容。

《最游記》中的師徒四人不再是為了去西天取經而取經,而是在人妖共同生活的桃源鄉,為了防止妖怪異變,阻止牛魔王復蘇重生,捍衛桃源鄉的和平。三藏接受三佛神的命令,才帶著過去的同伴――悟空、八戒和悟凈前往西方“天竺國”。桃源鄉本來是人類和妖怪可以和平共處的一個地方,但是由于玉面公主想讓牛魔王復蘇,導致桃源鄉的妖怪們發生異變,破壞和平,使世界失去平衡。于是三藏一行人前往西域尋找原因,并阻止事情的惡化,從而想要恢復桃源鄉的安寧與和平。如果說原著《西游記》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個魔幻的神話世界,那么《最游記》則給我們重新演繹了一個虛幻與現實生活交融的故事。動畫片中故事情節添加了很多現代元素,如三藏手中的“升靈槍”,原著中三藏的坐騎“白龍”現在卻可以變成吉普車,由悟能駕駛等。《最游記》在故事題材上也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在情節的設置上多個主題元素交織在一起。除了表現他們在途中一次次地與妖怪作戰之外,也還有別的情節,比如互相調侃、娛樂休閑等,并且每個人的性格也是多元的。

日本向來重視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最游記》(第一部)第二集中有一段對白,觀世音菩薩回答為什么讓三藏師徒四人走陸路而不走空路時說:“為了完成真正的目的,現在他們四人的實力及團隊精神都非常缺乏,如果當做是加強訓練的話,讓他們做辛苦一點的旅行也是不錯啊。”這種將熟悉題材陌生化的改編方式,借助《西游記》的知名度的同時,又融入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現代娛樂元素,從而使整個影片更有真實感,更加迎合了大部分觀眾的審美情趣。

三、個性而現代的漫畫風格造型

《最游記》對三藏、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塑造上也融入了日本本土化特色,使人物性格更加多元化,也完全顛覆了原著《西游記》塑造的人物形象特點。比如,《最游記》中的孫悟空不再是神通廣大、機靈聰明的“齊天大圣”,而是被塑造成一個整天嚷著“肚子餓了”的少年,甚至還有點“頭腦簡單”,經常被悟凈稱之為“猴子”。妖力制卸裝置卸下之后,悟空的頭發和指甲就會變得很長,完全失去理智,甚至會變成殺人狂,一旦戴回金箍后又會喪失之前的記憶;豬八戒由那個好吃懶做又好色的老豬,轉變成為一個溫文爾雅且沉穩大度的知識青年形象,并且長得一張白面書生的臉;沙僧則是人類與妖怪生下的禁忌之子,是個半妖,“痞氣”十足。愛好玩麻將、嘴上還叼著煙,美女和香煙是他最大的愛好,平常行動不拘小節,在片中經常被悟空喊作“色河童”。而且老是喜歡和同伴對著干。同時他又愛打抱不平,有著豪爽的一面;三藏也不再是凡事以慈悲為懷的僧人,相反 ,“去死吧”、“殺死你”這類的話可以說是他的口頭禪,時而會破口大罵,時而槍聲大作,必要的時候會念魔天經文來化解危機,他脾氣非常暴躁,也愛抽煙,非常冷漠。升靈槍是他的常用武器,槍法奇準,還有“魔界天凈”的絕技,且威力非常強大。

在日本改編的動畫片中,可以說除了名字,這些主要角色的外貌及其性格特征與原著幾乎沒有任何聯系。這些個性十足的人物形象的性格不僅僅是靠故事對白體現的,其人物造型也極具現代感,在風格形式上將歐美畫法與中國的白描相結合,創造出自己的特點。悟空長著一雙金色的眼瞳,咖啡色的頭發;八戒有著漂亮的碧綠色眼睛,還戴著眼鏡,深褐色的頭發,經常穿一件深綠色的中式外套,白色長褲,這些外形特征都反應了八戒的溫柔與穩重;悟凈最顯眼的就是紅色的頭發和眼睛,左臉頰上還有兩道細長的傷痕,經常穿一身很酷的衣服,腳蹬一雙靴子;三藏除了紫色的眼睛,金色的頭發以外。最有特點的就是其衣服的設計:白色的法衣,里面是黑色無袖的緊身衣,雙肩上有經文,腳上穿的是雙木屐,嘴上經常叼著香煙。從造型上看,峰倉和也的動漫作品有點“頹廢”風格特色。但是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每個人物的外型設計和角色內在的性格都是相吻合的。一個是脾氣暴躁,動不動就開槍的三藏,一個是整天叫嚷“餓死了”,看似傻乎乎的悟空,還有整天叼著煙卷,自稱是“流浪的女性崇拜者”的悟凈。這些人物看似很“頹廢”,但是每個人又都有著自己的理想。雖然影片中很大部分時間他們四人整天喋喋不休,互相吵架。但是關鍵時刻,卻又異常團結。他們四人之間的關系與其說是師徒,不如說是朋友關系,這些都體現了日本的集體主義和平等主義。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最游記》借助我國名著《西游記》中的經典人物的“名氣”,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當然,我們在這里并不是宣揚這種對我國名著的“顛覆性”的改編方式,也不提倡“惡搞”式的改編名著等文學作品,更不贊成全盤“日本化”。日本動畫創作中那種既堅持自己民族文化又大膽吸收外國經典的思想以及敢于打破常規,推陳出新的創作理念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我國動畫產業要想發展,就應拓寬創作思路,從現代受眾的審美需求出發,將本土文化元素與古今中外優秀作品相結合,創造動畫“品牌形象”,創作出更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優秀動畫作品。

參考文獻

[1]徐振東.經典動畫賞析[M].第1版.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2]高晨.《〈西游記〉在日本動畫中的變異》[D].貴州師范大學.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008

[3] 李笑寒.《日本動漫創作中的中國傳統文學題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008

[4]周海清.中國動畫形象創作與本土文化傳承創新[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12)

[5]符瑞.中國動漫的發展空間與方向――與日本動漫之比較[J] .科技信息.2011(16)

作者簡介

陳新榮,女,1985―,山東聊城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動畫學、教育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篇10

論文摘要:動畫片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它的內容,題材非常廣泛,但怎樣才能創造出優秀的動畫造型把傳統人物畫的精髓融入到動畫角色設計中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動畫角色設計的概念和功能

動畫角色設計是以繪畫造型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形象的主體造型和空間造型。由于動畫藝術的高度假定性的特點,動畫角色造型可以充分運用夸張、神似、變形的手法來表現角色的性格特征,又可以借助幻想、想象和象征來表達創作者的理想和愿望。因此,動畫角色造型比一般的影視造型更能深人人心。

迪斯尼動畫之所以長盛不衰,與其動畫人物優美、柔軟、流暢的動作是分不開的。也正是優美、柔軟、流暢的動作,使得一個個相對來說造型簡單的角色變得活靈活現。經過80多年的探索,中國動畫的創作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準。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國外動畫的大量引入,中國動畫藝術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國外動畫形象在中國年輕一代生活中的滲透和影響是不容回避的社會現實,如何在新世紀使中國動畫片獲得更好的發展,搶占國內市場并走向世界,是動畫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二、傳統人物畫與動畫角色設計的結合的研究現狀和研究意義

中國動畫產業雖然從計劃經濟進入到了市場經濟的時代,但不僅未出現應有的繁榮,相反卻走入了低谷。從客觀上看,體制、政策、市場,與中國動畫發展緩慢密切相關。體制問題:我國動畫產業長期受體制問題的困擾,制定規章、實施管理的部門與受管理的企業沒有脫鉤,造成不充分競爭,市場資源配置機制發揮不了作用。政策問題:我國一直沒有針對動畫產業的發展制定整體或遠景發展規劃,動畫業發展十五規劃至今還未出臺,沒有設立專門的動畫監管部門,沒有整套適當保護、扶持的舉措,對進口動畫片的播放管理不到位等。

三、中國傳統人物畫的意象造型

從歷史的發展看,代表東方體系的中國人物畫,其“形神論”深刻地提示了意象造型的內涵。“傳神”是我國人物畫的優良傳統。

我國的意象造型在歷代畫家的探索實踐中總結一整套獨特的程式方法。這些表現程式是從對象形體結構出發,對對象作了全面深入研究后,經過主觀提煉概括、規范化的結果,它是帶有規律性和節奏性的高度成熟的表現手法。例如我國山水畫中各種皴法、點法和描法都是畫家從表現對象中抽象出來,它來源于對象,又還源于表現對象。它是畫家表現對象的媒介,又是畫家抒發感情有載體。

四、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意象和意象造型

要創造有個性的意象造型,不但不能排斥寫實造型能力的培養,相反還要強化各種造型意識。經驗表明,寫實能力的掌握是意象造型的重要基礎。目前中國人物一方面仍然要加強寫實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強傳統人物畫從生活原形到意象創造的研究和總結,學習傳統人物畫過目不忘的默寫能力、大膽夸張、概括的能力、自由描繪形象的能力。

我們要敞開胸懷去感受、去研究各種風格、各種流派、各種思潮的造型觀念。我們不但要在西方古典藝術中研究其美學價值,更要研究l9世紀以來西方立體主義、結構主義、表現主義等抽象繪畫形式,以及他們所創造的“形態抒情性”繪畫的造型。

由于人的情感千差萬別,審美取向無限多樣,意象造型從似到不似之間又有極大的寬容性,這給畫家留下馳騁藝術才華的廣闊窨。新的審美領域不斷拓展,意象造型的創造必然呈現千恣百態、多元化的嶄新局面。它可以是“以形寫神”強調相對“形似”的象形法,這種象形法應以抓住最能反映對象整體特征的部分予以刻劃、創造。強調“寫意”人物畫,決不能忽視意象造型,固定的開頭永遠是繪畫的基本內容。在人物畫中常以某歷史人物來象征某種人格、寄托某種思想和情懷等。總之意象造型不是肉眼看到的客觀對象,也不是模仿對象,更不是模仿歷史已有的陳跡,而是創造有審美價值的造型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