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理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20:20: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語法理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語法理論論文

篇1

作者:劉曉梅

哲學上的“直覺”范疇已在喬姆斯基語法學上有所表現。喬姆斯基認為,語法學研究不可能完全依賴對素材的描述,更需要語言學家依據自己的直覺,本語族人的直覺來進行研究。對語法規則上是否可用,他并非以技術驗證而是強調本語族人的直覺,并且認為直覺是語言素材的一部分。以下我們來分析一下喬姆斯基TG理論中短語結構與轉換結構是如何運用“直覺”范疇的。1.短語結構與直覺。詞與詞之間組合成短語,在其組合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系統規則,系統規則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人們自身的直覺探索再分析,最終用語言來表達形成的一種體系。例如:Theboybrokethecap.為什么不能說成“Theboyhitthecap.”或“Capthebrokeboythe.”為什么冠詞只能放在名詞前面,為什么動詞不能用hit?這是種語言直覺,洛克認為“直覺可以直接認識一件事物的正確本質而不致陷入于錯誤”。[4]于是,我們認識到了現實生活情境中一些動詞的選擇,也懂得了詞與詞之間的依賴關系和語句通順即稱為語感,這屬于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直覺”。根據“語言直覺”我們歸納出許多的短語結構規則。但是這時的理論研究還不夠完善,在80年代初,喬姆斯基意識到在詞匯性范疇和短語性范疇之間還存在著中間狀態的范疇。例如:Thisverygoodidea.根據“語言直覺”我們可以了解到中間狀態的存在,而沒有其他的方式來驗證,也無從說明。“語言直覺”提供前提,喬姆斯基把短語結構規則改用X價(Xbar)作為中間狀態,在例子中isa就是那個中間狀態。2.轉換結構與直覺。轉換結構規則更能夠體現我們對語句的直覺。轉換結構規則主要是主被動句之間的轉換。轉換是TG理論的特點之一,原是指事物從一種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狀態,而在喬姆斯基的語法體系中卻是指句子生成過程定階段上所采用的一種特殊的操作手段或規則。直覺在轉換結構中并非用來解釋轉換規則而是在轉換規則中運用直覺更具有解釋力。例如:a.Theboybrokethecap.b.Thecaphasbeenbrokenbytheboy.這兩句之間主被動轉換的聯系應如何解釋呢?在喬姆斯基眼中,“簡單性是一切科學理論的追求,也是他多年來從事生成語言學研究的追求,引入轉換這一操作手法就是這種追求科學理論簡單性的嘗試”。[5]若用規則的“簡單性”來解釋其轉換之間的聯系是不夠完全,也很難解釋的。于是后來喬姆斯基更多強調它符合本語言人的直覺作用。

共相是現代哲學中的基本范疇。通俗點講就是在個別與普遍的辯證關系中。“共相”就是代表與個別事物對立的那個“普遍”。一開始,“共相”代表的是普遍的事物,是與代表個別事物的“殊相”相對立的。到了現代羅素則提出“所有的真理都涉及到共相,而所有有關真理的知識也都涉及到對于共相的認識”。以下我們就從喬姆斯基普遍語法層面上來分析羅素在《哲學世界》中涉及到共相的兩個方面。1.各種詞類共相的存在。“共相存在于精神思維上”的觀點就直接引發了證明共相存在的問題即共相是存在于現實中還是精神上。在語法學層面上來說就引發了名詞、動詞等詞類共相是否存在的討論。我們在說明名詞的共相時就會涉及到名詞的用法。我們就會先列出各種含有名詞的句子,盡管句子在結構上有所不同,但是只有根據句子中相似的聯系,才能總結出一些普遍的語法規則。例如:a.花瓶倒了———熱水器壞了。b.我喜歡跳舞———我熱愛祖國。這兩組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只要是名詞就存在這樣的關系即可以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等這一語法共相的存在。在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熱水器”“花瓶”是主語共相;“跳舞”與“祖國”是做賓語共相。由此,我們知道了名詞的共相存在,實際上表現為名詞在各句中聯系的實際存在,名詞在句中的用法有很多,但是在每一個殊相中卻永遠存在某一點相似且為彼此相似,那樣就可以證明其共相是什么了,同時也證明了共相不僅存在于思維也存在于現實。因此,語法學上的“共相”世界是知識的世界。2.普遍語法中語言共相是共相的知識。從語言學層面上說普遍語法研究的是共相的知識即為“語言共相”。“語言共相”主要是各種語言都遵循的普遍原理。以下我們根據普遍語法來分析一下語言共相知識的一些方面。(1)每種語言不僅有名詞、動詞等詞類分析,也有主謂結構之分。例如,在英語中“Theboybrokethecap”;在漢語中“那男孩打破那杯子”。首先,都有詞類之分,男孩、boy為名詞,打破、broken為動詞;其次,都有結構上的“共相”即為主謂賓結構;最后指稱代詞都位于名詞前面而不是“boythe”或“男孩那”。普遍語法研究的是其共相即語言中相同部分,特殊語法則反之可作為殊相看待。(2)許多命題是有關殊相的,卻只有關共相。因此,在研究語言共相的時候也要關注殊相的重要性。我們研究語法上詞類的用法,我們就必須列舉多個殊相句子加以分析,通過經驗得到“語言共相”。例如,在句式的變換中:a.Johnopenedthedoorwiththekey.b.Johnusedthekeytoopenedthedoor.c.Thedoorwasopenedbyjohnwiththekey.d.ItwasJohnthatopenedthedoorwiththekey.再如:a.我們去過天壇。b.天壇我們去過。c.我們天壇去過。在第一、二組的各個句子是作為殊相存在,但是它們都是由施事John和我們、受事thedoor和天壇、動作open和去過、工具thekey等共相組成的,都是通過詞序與動詞形態的變換來進行詞義的同義轉換。整體上看,每一句都不同,但從某個角度上看又顯出它們的相同點,即表達意思相同只是結構不同。換句話說,實際上是驗證了形式的特殊性與規則的普遍性哲學原理。因此,無論在英語學科還是中文學科中在進行句法詞義轉換時,都要涉及到列舉不同句子為殊相,以上7句都為殊相,再進一步分析就可以得到語言共相,即作為一種句法手段變換可以通過移動、添加、刪除、替代等句法規則把語義同句式聯系起來。

不僅在美國,而且在歐洲和亞洲等地區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從學科上看,其學術影響遠遠超出語言學的專門領域,不僅在語言哲學上有所影響,也帶來了在心理哲學上前所未有的沖擊。喬姆斯基語言哲學中引發的一些哲學思辨,既繼承前代一些哲學范疇問題的探討,又開創了一些新的發展方向。“雖然它不能完全扭轉乾坤,但的確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方向”。[3]總之,對喬姆斯基語言哲學的研究是對以往傳統語言學新的一種繼承方式。

篇2

較早提出“大語文觀”概念并以此涉及語文教學整體改革方案的張孝純認為中學語文課必須沖破當前“狹的籠”,而走向“大語文教育”的廣闊天地。“大語文教育”認為,語文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是源頭與活水的關系。美國教育家華特提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語文學習完整的結構由3個部分組成:

(1)語文課堂教學;

(2)第二語文教學渠道;

(3)語文學習環境。

課堂教學是主體,第二語文教學渠道和語文學習環境是“兩翼”。尤其是在后示性時代,學生在信息的獲取上絲毫不滯后于教師,甚至多于教師,以往教師在信息占有上的優勢地位逐漸被削弱了。如果語文教學仍然秉承“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舊教育觀念,只會與當今變化迅猛的信息時代格格不入。“大語文教育”要落到實處,就要沖破“三中心”的舊教育觀念的牢籠,要以課堂為基地,并延伸至廣闊的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中。因此,“大語文教育”觀具體化到操作層面,即為“大教材觀”、“大課堂觀”、“大教法觀”。

2受大語文教育啟發對醫學倫理學教學的思考

醫學倫理學教學的目標是喚起醫學生敬畏生命的理念,塑造和完善學生的道德人格、醫德素質和職業價值觀、豐富的醫學倫理知識、良好的醫學倫理意識和較強的醫學倫理思維能力。與傳授知識相比,醫學倫理學教育更注重信念的培養,而信念的培養是道德主體經由他律到自律、內化為主體生命一部分的過程,這就決定了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手段的開放性。這與重在培養學生情感、信念等的語文學科在教學目標上具有相似性。受“大語文教育”的啟發,筆者試圖從大教材觀、大課堂觀、大教法觀出發,為醫學倫理學教學提出建議。

2.1大教材觀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既要研究醫學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則、規范和范疇體系,又要研究在醫療衛生機構應用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如醫患關系問題、醫療衛生資源分配問題等,還包括醫學科學所特有的道德問題,如人體試驗、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內容涉及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醫學倫理學教學僅僅局限于教材是不夠的,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醫學倫理學研究內容的開放性決定了要以一切適合的素材作為教材,包括課本、報刊雜志、新聞媒體的相關熱點、相關的影視作品及醫學人文著作、臨床案例等,其根本特點是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學習當成唯一的學習任務,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識的積累、素養的積淀作為教學的目的。例如,大多數教材對知情同意權的論述主要為知情同意權的概念及理論上如何應用,缺乏與現實應用對接的橋梁,也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介紹患者知情同意權這一應用性較強的內容時,要應用一切有價值的素材,包括通過教材以了解其理論應用、相關的學術論文以了解學術前沿及動態、影視資料如《死亡工廠》以明白知情同意權的起源、醫學臨床領域出現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學生更直觀生動地了解其臨床應用。在介紹其他內容時,同樣需要將一切與之相關且有價值的素材引入課堂,一方面使學生掌握相關內容的全方位的理論介紹;另一方面由于理論與實踐往往有差距,進而通過多種素材的結合生動地呈現其在現實中的應用,以提升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實效性。

2.2大課堂觀大課堂觀就是打破傳統的有限課堂的時空觀念,立足課堂并超越課堂進行學習。通過上述對醫學倫理學教學目標的介紹可以看出,與醫學專業課相比,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目標更多的是培養醫學生理念、素質、價值觀、情感等更為柔性的素質,這些素質的提升需要的不僅是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傳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漸進、潤物無聲般的人文氛圍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個學期固定的教學時數中,遠遠達不到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安排上,不能只以課堂為醫學生唯一接受醫學倫理素養培育的基地,而應當貫穿于醫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筆者認為可分三個階段進行:

(1)醫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以講座形式進行啟蒙教育,內容主要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國醫學生誓詞、對生命的敬畏、對生與死意義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學醫的動機和學習目的;

(2)醫學生進入臨床學習階段:開展理論教育及實踐教育,即多種教學方法并用進行醫學倫理學的醫德、臨床決策能力、生命高新技術應用出現的倫理問題等內容的教育,并進行專題討論;

(3)醫學生進入臨床見實習階段:加強實踐教育,以床邊教學、案例分析、調查討論等形式,提升醫學生的臨床決策能力,使醫學倫理學的理論、規范在學生動手親身實踐過程中內化為其生命過程的一部分。

2.3大教法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大教法觀是打破固定的教學模式,改變課堂的程式結構,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教師個性化教學。按照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內因(自我教育、內心陶冶)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外部約束)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約束歸根到底要通過學生自我教育才能產生教育意義。道德準則只有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醫學倫理學教學要運用一切能提升醫學倫理學理論與實踐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理論教學如CBL教學法、PBL教學法、敘事教學法、故事引入法、模擬講座法、專題論辯法等,減少說教式的灌輸,以增強學生對醫學倫理學課程的興趣,從而促使醫學生在社會交往與實踐中進行自我倫理教育;實踐教學方面要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進大課堂,創設更多接觸患者及醫療工作的機會,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開展各類專項調查。調查可以是座談式、訪問式、問卷式等,讓學生深入到醫療實踐中去,與醫務人員、患者和社會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據調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資料,掌握實際情況。目前國家級、省級、校級鼓勵大學生參與到創新及科研的課題中。醫學倫理學方面的選題可以共同討論,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學生分組調研,將調研結果匯總整理并分析,寫出調研報告,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并了解到醫療領域的問題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學期組織1~2次實踐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基地選擇一般會傾向于紅色革命基地、基層醫療、基層教育等。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實踐也可以借助這個平臺,使學生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此外,還可以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義務支醫活動等,使學生通過親身感觸,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運用醫學倫理學的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以提升其社會實踐能力,使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3小結

篇3

(一)確立學校德育目標

1.將高遠的志向作為德育培養的目標。志向主要指的是一個人內心對某一事物或者目標的向往,并為這一向往而付諸努力的過程,能夠突出展現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不斷追求的一種積極昂揚的精神。高遠的志向,不僅能夠體現現代社會的內在層次性,同時還能夠體現時代具有的前瞻性特征。因此在德育教育理論發展中,要將自強不息、不懈努力、奉獻祖國等作為培養學生高遠志向的主要內容,使得學生能夠懷有遠大抱負。2.將高雅的情趣作為德育培養的目標。情趣是一個人擁有的情調趣味,或者是這個人內在的情意、志趣,高雅的情趣和低俗的情趣對于一個人道德影響巨大。高雅的情趣是積極的、文明的、健康的,與現代社會發展的科學性和文明性相得益彰,同時也與法律規范和道德要求相符合。因此,在德育教育理論發展中,要明確地將培養學生高雅情趣作為辦學目標之一,積極開辦學校禮儀教育、文化藝術節、讀書節、志愿服務活動等人文娛樂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審美觀,增強學生對美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創造美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養成高雅的情趣,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的同時,也能將未來的世界創造得更加美好。

(二)明確學校德育內容

學校德育內容的明確要求學校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物質文化資源和精神文化資源,促進其在教育理論中的發展。1.物質文化資源層面的利用。物質文化主要指的是學校的建筑設計、空間設計、人文景觀設計以及園林綠化情況等所展現的風格形態。一個學校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樣式主要通過物質文化資源呈現出來,因此可以說,物質文化資源是學校文化存在的基礎。只有對學校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才能夠充分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凸顯出學校本身及學生的自身道德價值取向。由此可見,學校德育的建設離不開物質文化資源的建設,學校應從各個場館、校舍、廣場、雕塑等文化建筑開始,豐富學校精神內涵,營造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使學校德育能夠充分融于教育理論發展之中[3]。首先,在建設學校場館及校舍等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將古典因素與現代元素結合起來的方式,展示學校濃郁的人文教學氛圍,更新陳舊的配套設施,營造出新的教學精神風貌。通過建立學校博物館、陳列館、紀念園等能夠展現學校發展歷程的館區、園區,充分凸顯學校長久以來積淀下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同時有效促進學校文明的繼續傳承。同時,學校還可以在本土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結合當地文化的優秀內涵,進一步豐富學校的文化底蘊。學校廣場的建設也是有講究的,可以在廣場的適當位置設置一些與學校校訓、校風等密切相關的雕塑,凸顯學校文化主元素,營造良好的辦學氛圍。另外,還可以通過積極成立心理咨詢室、網絡實驗室、自動錄播室、演奏廳、體育館、創作室等能夠充實文化內涵的專用教室,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德育情操,為學生的德育健康發展創造條件。其次,還可以對校園內的植物種類、園林廣場、道路建筑等命名,充分展現出學校辦學的“生態文明”、“和諧開放”、“開拓創新”等價值追求,例如可以將學校的主要道路命名為“致遠路”、“求實路”、“思源路”等,將學校的主要建筑物命名為“格物樓”、“育才樓”、“知行樓”等。另外還可以在學校辦公樓、行政樓以及宿舍樓等樓梯間的墻面上張貼一些能夠展現學校校訓、學校精神的名人格言以及學校美術班學生的畢業創作作品等,同時也可以在教學樓的樓梯間墻面以及教室墻面上將一些能夠體現學校優良學風的人生格言、勵志格言等張貼上去,通過營造良好的辦學氛圍,時刻陶冶學生以及教師的情操,從無形中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人格,樹立高遠的志向[4]。最后,學校可以通過提倡學生對校園環境進行自主設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將學校的德育辦學理念很好地灌輸到學生的思想理念中,形成學校與學生在道德精神層面上的統一和融合。2.精神文化資源層面的利用。精神文化資源層面主要包括學校發展歷史文化的沉淀、學校校訓以及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首先,一個學校可以將其辦學的理念濃縮在校訓之中。校訓能夠很好地將一個學校的辦學傳統體現出來。校訓不僅是一個學校文化與歷史的積淀、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更是校園文化與教學理念的體現。校訓作為校園核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制定校訓時應該結合校園文化突出校園特色。以某高校的校訓為例,“飲水思源,寧靜致遠”。該校訓主要蘊涵三重含義,自強不息、精忠愛國、勇于承擔。這種校訓不僅能夠激勵師生的愛國情懷,更他們讓對未來懷一種積極寧靜的心態去創造。這對于學校、對于師生都是有積極的作用的。其次,歷史是學校的根,文化是學校的魂,學校應該傳承歷史,豐富文化。將學校的歷史文化價值不斷地挖掘出來,建設以校友名人榜、校史課等為重點的課程,打造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突出體現老校的文化韻味,扎根文化基礎,進一步發揮出文化的勵志、繼承作用。另外,還可以通過建設校史陳列室,將校園風云史、傳奇故事以及名人校友提詞等呈現出來,同時還可設置貴賓接待室,接待一些外賓或是歷史研究人員。再者,還可以修建一些名人墻磚,將對學校有貢獻、捐助者、優秀師生以及杰出校友的名字刻在墻磚上,介紹其光榮事跡,表彰其精神,讓師生以此為榜樣。除此之外,還可以開設相關的校史教育課程。把校史中經典的故事、人物事跡提煉出來,編排整合,作為教育新生的入學課程,為新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激勵學生傳承優秀的文化。最后,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理念是一個學校辦學的核心和信念所在,體現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方針及靈魂,是一個學校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以某高校的辦學理念為例,“發展教育”,該教育理念總的來說,囊括了四個發展觀。即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觀、綜合且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及增長極限觀。從理念的操作層面來講,可以將學生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即嘗試發展、自覺發展以及超越發展階段[6]。但就學生個體而言,“發展教育”的理念應該重點以學生為核心,讓學生做到不斷地挖掘自我、超越自我。從一個新的起點出發,去嘗試、去發展、最后超越自我,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創新發展,達到學校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學校德育在教學實踐中的發展途徑

(一)構建學校德育教育體系

首先,聯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三種力量,建立起開放的德育體系。在學校方面,要成立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來統籌領導學校的德育工作,小組應當由校長擔任組長,組員包括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德育處領導、團委領導和年級部主任等。在社會方面,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政治資源、法律資源、科技資源、環保資源、軍隊資源等,促進各種社會資源協調發揮作用,如可以聘請法律專家擔任學校的法制副校長等。在家庭方面,學校應該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通過學校開放日、家長會、家訪等途徑加強與家長的互動,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中來。其次,將團委、學生會和社團聯合會三股學生自治力量聯合起來,建立起學生德育管理的自主體系。依靠團委、學生會和社團委員會的力量,充分發揮三者對學生事務的管理協調作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來,通過自主策劃、組織和實施一些大型活動,如讀書會、人文沙龍、體育競技、藝術展覽、志愿服務、科技大賽、暑期實踐等活動,將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學生活動中。此外,在學生自主組織的學生活動中,要注意發揮學校行政人員的管理協調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要鼓勵家長和其他社會成員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形成全員參與德育教育的局面,將德育精神普及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各個角落,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構建學校德育辦學模式

1.架構學校德育教育管理平臺。學校德育教育要發揮學校德育教育管理平臺的作用,就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師管理層面上要建立起三級平臺的管理架構。第一級平臺以班主任為核心進行班級管理,第二級平臺以年級部為核心進行年級管理,第三級平臺以學校德育處為核心進行全校范圍的管理。三級平臺協調發揮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德育管理。要盡量避免包辦式德育教育,重視激發學生自我德育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在學生管理層面上要建立起由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會聯合管理的學生自我德育管理委員會,委員會以學校中學生自治的各個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學生社團、學生協會等為主力,立足于學生的利益,在學校的指導下和教師的協助下,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自我管理。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相結合,共同促進、共同進步,有利于學校德育教育的成功開展。2.營造學校德育教育資源網絡。德育網絡營造的關鍵在于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學校、家庭、社會等都是德育資源的重要來源。首先,在校內資源方面,要充分重視校訓的作用,注重校訓的內涵,將勇于承擔、自強自立、精忠愛國等理念融入校訓之中,通過校訓感染學生;此外,編寫相關讀本,講述校訓精神、學校歷史等等,作為學生德育課程的必讀書目。選拔德育骨干對校訓進行專題研究,開展校訓解讀課堂講解研究成果也是發揮校訓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次,在學校推進德育主題教育,可包含多個主題,如責任意識教育、法制知識教育、公民意識教育、感恩父母教育、愛護環境教育、公德意識教育等等。最后,將家庭和社會的德育資源與學校的德育資源相結合,建立起德育資源網絡,讓德育工作在家庭和社會中持續開展。3.鑄造學校德育教育特色品牌。首先,要重視學校師生的心理健康,定期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心理輔導活動和心理知識培訓活動。依靠學校負責心理教育的專職教師,建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打造有學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重視學校師生的身體素質,規范體育鍛煉活動和課間操活動,在體育鍛煉活動中鍛煉學生的紀律意識和團隊意識,增強他們的體質,打造有學校特色的陽光體育;最后,注重學校德育主題教育的針對性,增強其時效性,打造有學校特色的德育教育。

三、結束語

篇4

一、如何理解教育均衡發展內涵

教育均衡,實質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教育機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確保其實際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機構和教育群體之間,平等地分配教育資源,達到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均衡,并最終落實在人們對教育資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從個體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權利和機會的均等,指學生能否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展、全面發展;從學校看,教育均衡指區域間、城鄉間、學校間以及各類教育間教育資源配置是否均衡;從社會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養的勞動力在總量和結構上,是否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達到相對的均衡。當前人們關注的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主要是指我國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同一地區不同學校之間、同一學校不同群體之間的教育均衡發展問題。或者說,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權利保障問題,教育的民主與公平問題。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國家制定的有關基礎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制定的有關基礎教育法規、政策,都要體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群體之間的基礎教育資源,必須均衡配置;各級學校和教育機構,在具體教育活動和教學活動中,要為每一個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發展機會。從教育資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設施,包括生均教育經費、校舍、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等的配置,教育的“軟件”,包括教師、圖書資料等的配置是否均衡;從教育目標看,包括學生能否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展、全面發展;從教育的功能看,是指教育所培養的勞動力,在總量和結構上,是否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達到相對的均衡。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主要表現為“均衡”,即:入學權利和入學機會實現均等發展,其中包括有能力就讀的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學生,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機會;區域間實現均衡發展,即在省域之間、市域之間、縣域之間、鄉域之間統籌規劃;城鄉間實現均衡發展;校際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學校布局和規模均衡合理,教育經費投入、學校設備設施、師資配備、生均教育資源、學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學生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校內各班級在設施、師資、生源和管理等方面的均衡;不同類別、不同級別教育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基礎教育內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均衡發展,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均衡發展;教育質量實現均衡發展,包括課程設置、教學水平和效果的均衡;教育結果在學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間實現均衡發展。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是學校的均衡發展,因為學校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實施機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需要堅持哪些基本的發展觀

1.責任觀。教育均衡發展首先是政府責任:一方面,教育均衡發展,應該成為政府發展教育,特別是實施義務教育的指導思想;另一方面,政府推進教育發展的主要職責是為教育,特別是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提供均衡的辦學條件,在資源配置、政策制定以及宏觀調控等行政決策中,要體現教育均衡發展的思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為社會和教育發展建立一個公平規則,因為教育均衡是公民的基本教育權利保障和教育政策價值取向演變的必然趨勢。教育均衡的實質是,政府作為控制社會運行的中樞與公共資源分配的主體,對全區域內的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確保受教育群體和個體的權利平等。政府應辦好每一所學校,為每一位學生提供相對平等的教育條件。

2.過程觀。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發展目標,更是一種教育發展過程;教育均衡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目的,更是一種促進教育發展的途徑。均衡發展本身不是目的,其本質目標是追求一種理想、公平、高效、優質的教育狀態。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辯證的歷史發展過程。教育均衡作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相對的、具體的、發展的,絕對的教育均衡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均衡發展是一種理想的狀態,是相對的均衡發展。每一個時期,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育均衡有著不同的表現。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由“均衡——不均衡——均衡”,不斷地螺旋式上升的循環發展的動態過程。教育均衡發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平均發展、均等發展,它更加強調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均衡發展的過程,是整體辦學條件和水平提升的過程,這種過程是不均衡逐漸走向均衡,然后均衡再次被更高一級的發展需求打破,出現新的不均衡,并在更高層次上再次從不均衡走向均衡。

3.公平觀。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新型教育發展觀,其實質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是指政府提供給每個孩子的學習條件、權利、機會是平等的。保證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所必需的校舍、設備、師資等基本條件,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是讓全體適齡兒童少年享受平等教育的基本體現,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均衡的目標是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均衡,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礎。

4.人本觀。教育均衡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教育發展觀,促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以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從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出發,努力創造相對均衡的受教育機會,不斷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的教育質量,力求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均等地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優質教育。

三、教育均衡發展具有哪些階段性特點

教育均衡發展必須把握特點不同對待。教育均衡發展特別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1)低水平均衡階段,也就是普及義務教育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機會。(2)初級均衡階段,這個階段主要以追求教育資源合理均衡配置為目的,具體體現為公民就學平等和受教育條件的均等。(3)高級均衡階段,這個階段深化學校教育改革,加強學校教育內部建設,追求教育質量的均等,辦出學校特色,讓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學習潛能。(4)高水平均衡階段,教育資源極大豐富,不同受教育群體之間的差別極大縮小,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相對均等的教育,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學習潛能、獲得學業成功。目前,我國東部有些經濟發達地區,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進入了我們所說的初級教育均衡階段,有的正在努力向高級的教育均衡階段邁進,而廣大中西部地區,已經或正在進行“兩基”攻堅,尚處于低水平均衡階段,還需要國家加大支持的力度。這時,在整體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還面臨困難的情況下,區域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應當成為重要的政策選擇。

任何教育都存在精英教育、大眾化教育、普及教育三個發展過程、三個發展階段。就基礎教育而言,我國已經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從教育均衡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看,比較容易的階段是普及階段,從大眾化階段向普及階段邁進并基本實現普及的階段目標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好時期。而實現了普及,進入鞏固提高的階段后,由于一些經濟條件較好、辦學條件較好的地方和學校又會有新的發展愿望、要求和發展提高的趨勢,這時,在普及階段大大縮小了的教育差距就會重新出現新的擴大的趨勢。因此,在推進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要把握好不同階段的特點,進而采取不同的對策。

四、教育均衡發展需要面對哪些實際問題

1.難點問題。(1)公平與效益。如果完全只從公平角度出發去制定和實行有關政策,就必然會喪失教育效益,也是有許多弊端的。近年來,韓國、日本等國家就發現,他們在推行“平準化”政策后,義務教育逐步喪失了效率。中國的地區發展非常不平衡,籠統地講義務教育資源均衡,是沒有意義的。合理和可行的策略應該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近似的區域內,努力追求義務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我們強調社會公平,不會回到傳統體制固有的平均主義,進一步重視社會公平,在效率與公平關系上加大公平的分量,是當前社會關心的問題。如何處理好公平與效益的關系,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難點。(2)示范性學校建設與教育均衡發展。我國的優質教育資源嚴重短缺,從教育管理的角度看,要推動教育發展,既要抓一些示范性學校,又要抓一些示范性學科,從而帶動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但示范性學校發展起來之后,必然導致學校之間新的不均衡。因此,如何處理好示范性學校發展與教育均衡發展的關系,也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難點。

2.關鍵問題。(1)學校辦學特色與教育均衡發展。辦學要均衡,更要有特色。如何在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上,面對學校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形成更多的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特色學校;如何處理好學校辦學特色與教育均衡發展的關系,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2)教育創新發展與教育均衡發展。如何在教育均衡發展的思想指導下,通過建立相互競爭機制,不斷激活學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階段發展,是教育均衡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在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才能帶動高質量高水平的均衡。要使均衡不斷向深度、廣度和高水平階段拓展,必須抓住教師隊伍這個核心,通過制度創新,激發教師和校長的職業活力、專業創造力和教育教學熱情;必須通過引入競爭機制,不斷增強學校的發展動力、活力,激勵學校之間、區域之間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標發展。(3)弱勢群體教育與教育均衡發展。弱勢群體教育包括經濟困難家庭子女的教育、殘疾兒童少年的特殊教育、一些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城市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弱勢群體教育是教育均衡的難點,也是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

3.認識問題。(1)均衡發展不是限制發展,而是共同發展,分類發展。均衡發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揚谷”式發展。發展是教育事業永恒的主題,沒有發展,就談不上均衡。落后地區、薄弱學校需要發展,發達地區、基礎好的學校同樣需要發展。均衡發展不是限制或削弱發達地區、優質學校和強勢群體的發展,而是要在均衡發展思想指導下,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礎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弱勢群體,特別是農村教育和農村學校加快發展,進而把基礎教育辦成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不斷實現高位均衡。均衡發展決不是教育的平均主義,不是把高水平的教育拉下來,而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分區規劃、分步實施、分類發展。(2)均衡發展不是劃一發展,而是特色發展。均衡發展不是一種模式、不是“一刀切”,要鼓勵不同區域、不同學校、不同類型的教育,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最終實現優勢互補、特色發展、整體提升。教育個性化、辦學特色化,不僅是國際基礎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實現更高層次均衡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因此,在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相對均衡的情況下,要鼓勵學校辦出特色,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留有個性發展的空間。(3)均衡發展不是短期發展、單一發展,而是持續發展、整體發展。教育發展不均衡有著長期、深刻的歷史原因,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一個過程,促進教育均衡將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辯證的歷史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是整體發展,當前最需要關注和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只有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才能獲得真正的城鄉教育均衡和有效發展。要切實保障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權,同時關心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4)教育均衡不是同步化發展,而是要積極推進區域均衡發展。每一級政府管理所轄地區,因歷史造成的教育差異,不可能立即解決。在鼓勵教育發展快的地區繼續快速發展的同時,要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后進地區加快發展。教育均衡不等于區域之間教育發展的同步化。(5)教育均衡不只是辦學水平的均衡。那種認為只要校際之間、區域之間的辦學條件、教學設施、師資力量處在同一水準上,就達到了教育均衡目標,是不科學的,忽視了學校內在發展機制的作用,忽視了學校之間、區域之間地域區位不同、歷史文化積淀有別、生源差異等方面的不均衡,以及辦學理念、管理水平之間不均衡。

五、警惕教育均衡發展中低水平和高水平陷阱

1.低水平教育均衡陷阱。“低水平均衡陷阱”描述的是,人均國民收入增長緩慢的情況下,人口增長與國民收入的持久均衡狀態,該理論說明了發展中國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復輪回的現象。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須使人均收入增長率超過人口增長率。這一理論認為,貧困地區的農戶經濟,已經實現了一種在貧困狀態下的均衡。這是一種低水平的均衡狀態,經濟學家稱之為“低水平均衡陷阱”。

如何打破這種“低水平均衡陷阱”,使之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新的均衡呢?對此,“臨界最小努力”論認為,發展中國家要打破“貧困惡性循環”、“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困境,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實行大規模投資,使投資水平或投資率大到足以達到國民收入的增長超過人口增長、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水平,從而產生一個“臨界最小努力”,以巨大的投資力量大力推動經濟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以取得長期的持續增長。

借用這一理論,描述發展層次與發展規模之間的均衡關系。我們可以看出,由于我國教育發展層次不高,發展規模的擴張是在低層次上實現的,發展規模的擴張不僅掩蓋了發展的低層次性,而且進一步強化這種低層次性。這就陷入一個困局,越發展,原有的低層次特征越明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同樣要注意“低水平均衡陷阱”問題。我國基礎教育這種低層次性的突出標志:一是大而不強,即教育大而不強,存在大量的薄弱學校;二是發展不均衡,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存在很大差距;三是教育均衡發展層次不高,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基本上還處于普及教育的低水平或初級教育均衡發展階段;四是教育經費長期投入不足。

如果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長期投入不足,不能促使教育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就容易出現“低水平均衡陷阱”現象,使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發展處于低水平的均衡發展狀態,僅滿足于受教育者權利和機會均等的“低水平均衡階段”。我們欣喜地看到,2005年12月,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可以說是我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臨界努力”的重大舉措,也是努力促使我國義務教育教育發展達到一定水平,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的重大舉措。

2.高水平教育均衡陷阱。“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論,解釋了中國現代化發展延遲的原因。艾爾溫認為,到傳統社會后期,中國經濟雖然在量上仍有重大增長,但缺乏質上的變化,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既不是資本的不足或市場的限制,也不是政治上的阻礙,更不是大企業的缺乏或者短命,關鍵原因是隨著人口高度增長而形成了一種“高水平均衡陷阱”。在這種人口——經濟結構中,人口壓力通過兩條途徑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停滯:一是它吞食了小農維持家庭生計以外的剩余,使小農無法積累資本;另一方面,傳統方式的農業投入,達到了再增加便會導致邊際報酬遞減的極限,把傳統農業提高到了一個無法通過自身的力量來改變的水平。總之,這種經濟結構對新式投資和工業發展起了抑制作用。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論,揭示了人口的過度增長與由傳統農業向近代工業轉變的內在矛盾。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同樣要注意“高水平均衡陷阱”問題。我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突出的問題是,受教育人口眾多與優質教育資源不足、與教育投入不足、與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矛盾。如何解決受教育人口眾多與推進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內在矛盾,是我們走出“高水平均衡陷阱”,推進教育快速均衡發展的重大問題。高水平教育均衡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必須確保教育均衡發展最基本的經費投入,否則很難確保教育均衡的順利和持續發展。

篇5

1.1“能指”與“所指”

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而不是一種分類命名集;語言符號連結的不是事物和名稱,而是概念和音響形象”,并提出用“所指”和“能指”分別來代替“概念”和“音響形象”。要注意的是,所指和能指二者都是心理性的,而非物質性的。所指并非客觀地描述世界或事物,而是“這個事物的心理復現”,是人們對事物現象的本質理解。同時,能指也并非指語音或聲音,而是聲音留下的心理印跡,是人們對聲音產生的感覺與潛在音響形象的合一,其本質是儲存在大腦中的音響形象;聲音只是引發音響形象的工具,不借助聲音我們也可以進行在默讀或自言自語,這就說明了能指的抽象性。

1.2“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

(1)“能指”和“所指”的聯系是任意的。這是符號的任意性原則中明確指出的,比如“天空”這個觀念與其法語中的能指“ciel”沒有必然的或內在的關系,不同語言對于同一個概念使用的“能指”不同也恰恰說明了這點。但“能指對它所表示的觀念來說,看來是自由選擇的,對使用它的語言社會來說,卻是強制的”。在語言使用中,個人不能隨意為一個“能指”搭配“所指”。(2)“能指”和“所指”互相對立卻又互相依存,共同構成符號。語言符號是概念與音響形象的結合,缺一不可。“所指”表達了語言符號的內容,“能指”體現了語言符號的形式。二者需要有對方才能有自身的價值,也才能表達出語言。

2“能指“”所指”理論與法語詞匯

2.1詞匯中的“能指”

“能指”是儲存在大腦當中的音響形象,它主要借助于聲音來引發,聲音是思想的工具,詞匯中的聲音自然就是每個單詞的發音。此外“,語言中只有音響形象,我們可以把它們譯成固定的視覺形象”,即用文字把它們表示出來。因而詞匯當中的“能指”需要由詞的語音和拼寫兩個方面來喚起。例如法語“水”這個概念是由[o]這個聲音來引起我們的聯想,用文本符號eau表示。

2.2詞匯中的“所指”

“所指”是概念,對于詞匯來說便是詞的意義。英國著名語言學家Leech對詞匯意義做出較為詳細和系統的劃分:概念意義和聯想意義。聯想意義又包括五種:內涵意義、社會意義、情感意義、反映意義和搭配意義。(1)概念意義是詞匯的基本涵義,比較直觀也比較明確。如mouton表示“綿羊”,changer表示“改變”,faire表示“做”等等。教材中的詞匯表一般都是以這種方式對詞語進行解釋,方便記憶。在學習的初級階段,詞語的概念意義有助于學生迅速記住單詞并掌握基礎涵義。(2)聯想意義是在詞匯概念意義基礎上受到社會發展、風俗習慣以及時間演變等等因素而延伸出的涵義,通常在具體語境中顯示出其意義;它使詞匯的語義更加豐富,使用也更加靈活多變。先來看看詞匯的文化涵義,它是詞匯社會意義的一部分。民族文化的特征,經過歷史的積淀,通常結晶在詞匯層面上。如mouton的基本語義是“綿羊”,綿羊溫順的性格使這個詞可以表示“溫和的人”,unmoutonenragé表示“一個突然發脾氣的老好人”;又如dragon指的是神話中的一種兇殘的動物,象征著魔鬼,一般翻譯為“龍”,轉義為“兇惡的看守;悍婦”,中國學生很容易因為自身文化背景把它與中國神話中象征祥瑞、權威的“龍”等同起來,在理解和使用上就會出現誤區。再以詞語的搭配意義為例,意義的體現與搭配息息相關。如果沒有注意changer的用法,學生會把changerlachambre和changerdechambre的意義等同起來,事實上,前者表示“改變房間(的樣子)”,后者為“換房間”;再如,uncoupdefil表示“一通電話”,donneruncoupdemain表示“幫一把”,coup在不同的搭配中意義不同。詞匯聯想意義的掌握有利于學習者進行正確的表達。

2.3詞匯“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

正如在語言符號中一樣,詞匯的“能指”與“所指”對立統一,共同構成了詞匯。而由于詞匯書寫、發音與詞義關系的任意性與偶然性,增添了學習詞匯的難度。

3“能指”“所指”理論對法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真正掌握詞匯包括能夠正確地拼寫和發音,熟知詞匯概念意義和聯想意義,能夠理解不同語境、不同搭配中的詞匯意義,能夠在正確地語境中使用和表達,等等。在教學中對詞匯的記憶和使用要兩手抓,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不同性質的詞匯采用相應的方法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3.1詞匯學習最基本的是讀和寫,也就是詞匯的“能指”

法語是一門拼讀語言,發音的規律性有助于書寫形式的記憶。首先,要教會學生正確的發音,通過教師講解示范、模仿錄音帶和反復練習等方式使學生掌握每個音素的發音方式,并重點區分相似音素。同時要注重發音規則的掌握,比如an,en,em,an幾個字母組合都是發[ǎ]。建立良好的語音基礎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讀寫問題。

3.2詞匯的“所指”決定了它的使用

教材中的單詞表只是提供詞匯的基本涵義,教師需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拓展。在學習的入門以及初級階段,過多的解釋容易引起記憶混亂、增大學習難度,教師應側重于概念意義和詞語基本搭配,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并進行簡單的運用。如donne(r給)表示“給某人某東西時”固定搭配為“don-nerqch.àqn.”,不可根據中文習慣隨意編造。待學生積累了一定詞匯并初具詞匯使用思維之后,加重對詞匯各種聯想意義的教授,如donner還可以表示“判斷,認為”等多種意思。此外,詞匯的文體意義、文化涵義、感情意義等也可根據學生水平和興趣進行擴展。如初學“Salut”和“Bonjour”這兩個都可以表示“你好”的詞時,教師一般都會告訴學生前者多用在親朋好友之間,而后者可用于正式場合,這樣的對比既拓展知識,又能激發學生興趣。

3.3強化詞匯“能指”與“所指”之間的聯系是詞匯教學不可忽視的部分

詞匯的能指與所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使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只知其形、不知其意”或相反的情況。教學當中,也應當幫助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加強二者之間在腦中的聯系,促進記憶和使用。首先是直觀教學法,即利用實物、圖片等工具將單詞的形象結合句子呈現出來,這種適用于各種物體,讓學生在見到物體時,腦中自然蹦出相應的詞匯。其次是詞匯的多聽多用。聲音是喚起音響形象從而引起概念的重要工具。教師可以通過重復句子、創造語境等方式加強詞匯的“出鏡率”,在反復運用中自然熟練起來。再次是尋找和總結規律。能指與所指的聯系是任意的,但是在長期的使用中詞匯的構成和語義仍然有一定的規律,老師可以引導、幫助學生總結。構詞法、詞源法的介紹就是很好的方法。如前綴“-re”多表示重復,后綴“-iste”表示從事某行業的人或專家等等,學生就可以利用已有知識結合這些方法輕松記住新詞匯。最后是詞語的歸類和比較。歸類可以讓零散的詞匯變得系統,例如在lesmoyensdetranspor(t交通工具)以下就有bus(公交車),métro(地鐵),train(火車),tax(i的士)等。而同義詞、反義詞、同音詞、發音相近的詞之間的互相比較可以讓詞語的形象和概念在腦中更加清晰,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4結語

篇6

關鍵詞:俚語;涉外導游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孤立不考慮服務的對象而進行空中樓閣式的外語教育。經常在涉外導游服務中由于客人的語言習慣不被導游人員所理解和接受,經常出現誤解,使得導游人員不能更好的為外國客人服務。在當今說英語國家中,俚語(Slang)作為一種語言現象為相當多的公眾所理解和使用,并帶有一些社會集團和亞文化群色彩的非正式會話詞語,是導游從游客的日常會話和交談中經常聽到的一種語言現象。俚語在英語習語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它們是一個民族人們的生活環境、歷史、文化與他們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緊密相連的產物,所以有人甚至把俚語稱為語言的筋。有位學者說過:“熟悉大量的俚語表達方式并能在具體的環境中運用它們是掌握原汁原味英語的重要標志。”尤其是對外服務中的美國客人,美式俚語(Americanslang)是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說的一些生動詼諧的話語。所以如不了解這些俚語就不可能更好的進行對外服務。

一、俚語的起源

說起俚語,我們不能忽略俚語的起源問題。根據記載“slang”一詞是由英語中某些首字母為“s”的盜賊黑話或“sling”和“slanguage”的誤寫而派生出來。“slang”作為一個新的術語在19世紀初被收入英語詞典。俚語最初是屬于罪犯和流浪者們使用的語言,他們使用俚語的目的是為了向外人掩蓋他們所說話的真正意義,現在被稱為暗語;如犯人說“grass”指的是“informer(告密者)”,而吸毒者將“shootinggallery”指。俚語也是指從事同一工作、同一職業、有同一生活方式的人所專門使用的詞語和短語;除此之外,俚語也是指那些含有傳統標準語用法之外的意義的杜撰新詞,以及因意義擴展變化而獲得新意義的詞語。由此可見,俚語是一種有別于語法不規范的用語,又不同于鄉下土語的口語體。從那時起,俚語便成為一種使用頻率較高的語言形式,通常用在非正式、活潑或友好的場合。對一些固定的短語,其含義并非是字面意思,不能從字面直接加以解釋。

一直以來,關于俚語的問題說法不一。有些導游認為掌握更多的詞匯有利于自己的工作,同時在與游客的溝通過程中使用俚語生動幽默,富有感染力,會使旅游者開心愉快。有些導游也認為俚語粗俗不雅,不是規范語言不同意使用。但在涉外的實際工作中導游工作者由于不知道俚語,對句子不知所云甚至產生歧義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培養合格的涉外旅游工作者時,學習和了解俚語是必要的學習內容。

二、俚語的特征

俚語的主要特征表現在:首先,許多的美國俚語都是利用諧音來達到易記易懂、順耳入耳、生動有力的效果,尤其以押尾韻的手法來達到生動和幽默的表達效果。例:Manproposes.Goddisposes.(謀事在人,成事在天)、DoinRomeastheRomansdo.(入鄉隨俗)、Morehaste,lessspeed.(欲速則不達)。這種押尾韻的方式令人感覺到節奏生動,語音甜美,有助于語言的廣泛傳播與順利交流,且又幽默感十足,瑯瑯上口。

其次,現代美國俚語詞匯上的幽默主要通過縮略詞、截短、重復等方法來體現的。如眾所周知的:VIP(大人物,veryimportantperson)、D&D(酒后擾亂治安的,DrunkandDisorderly)這種表達方式減少了冗余部分,顯得更加利落生動。截短與重復亦是俚語表達幽默的主要方法。如G-Man是government-man的截短,指的是聯邦調查局的工作人員,但G同時亦是Garbage的縮寫,故G-Man一語雙關,幽了聯邦調查局一默,諷刺了他們的工作與Garbage-man如出一轍。而no-no、so-so、dum-dum這類詞匯的重復,顯得形象幽默,分別表示“禁忌”、“極其普通”、“傻瓜,笨蛋”的意思。詞的重復顯得簡潔,起到加強語氣,強化印象的作用。

再者,大部分俚語都是常用詞產生新義,所以很容易將俚語當作普通詞來理解而產生錯誤。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對源語言所使用的場合和環境加以分析,結合上下出較為正確的判斷,并結合漢語的習慣表達找出最佳的詞義。例:英語俚俗詞nosweat和agreenthumb常被錯誤地理解和翻譯為“沒有汗水”“綠手指”其實,它們的意義是“不費力”“園藝高手”。再如,英語俚俗句Don’tbeMondaymorningquarterback.曾被許多人錯誤地理解并翻譯為“不要在星期一作評論”。事實上,該句中的Mondaymorningquarterback屬俚俗詞,意為“橄欖球賽后批評球隊失誤的人”,其正確的譯文應為“不要事后諸葛亮”。俚語難以辨認和理解的原因在于俚語本身。俚語之所以難于辨認和理解,除了它們大都是產生出新義的普通詞或由普通詞變來這一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些俚語是通過某些修辭手段如暗喻、委婉語、夸張等構成。如英語俚俗句Ihavesomefishtofry.被許多人誤解為“我要去煎魚”。其實,是個由委婉語這一修辭手段構成的俚俗表達法,它的意義是“我有急事要馬上去辦”,和“煎魚”沒有任何關系。俚語難以辨認和理解,因此學習時應對俚語所處的語境進行精心、透徹地研究。“語境”一詞既指語言語境,又指非語言語境。語境賦予詞句意義,所以同一個詞或句子的意義及所含感彩常因語境的不同而不同。語境既可以幫我們區分俚俗詞和普通詞,又可以幫助我們準確理解其意義。一般說來,只要仔細研究其語境,譯者就不難發現俚俗表達法的特異之處。例如:在聚會后的對話里有時可以聽到“Heisdeaddrunk,andheisnowdrivingthebigbus.”在這句俚語中“drivingthebigbus”如果譯為“開公共汽車”就會引起很大的疑慮。既然他都喝得爛醉如泥了,又怎么能去開大客車呢?其實這里它描述的是一個醉漢在衛生間里手扶形似方向盤的馬桶邊緣嘔吐的樣子,所以本句則應該譯為“他喝得爛醉,在衛生間里扶著‘方向盤’大吐呢。”再例如:“HegotacrushonMaryeversincehighschool.”在這個句子中“getacrushonsomebody”可能就會成為一些譯者的攔路虎,這里的“crush”就不再是它原來字面“壓碎、碾碎”的意思,而是“迷上某人、迷戀某人、喜歡某人”之意。

三、俚語在導游工作中的使用

篇7

代化學科學的進步和發展,與現代科學技術整體的進步發展緊密相關。大量的事實說明,現代化學科學的發展,已經從宏觀深入到微觀,從定性走向定量,從描述進入推理,從靜態發展到動態。一方面,19世紀形成的無機、分析、有機、物化四大學科的內部,在分化和綜合、交叉、滲透發展中已經和繼續填平鴻溝、模糊界線;另一方面,化學與物理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其他學科乃至人文和社會科學等眾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融合和相互促進,衍生了許多邊緣學科;化學科學的發明和創造被應用于生產,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越來越短,化學與化工、材料、能源、制藥、食品、環境、農業、軍工等產業的緊密結合,為社會創造越來越多的財富和效益。展望21世紀人們最關心的健康、環境、資源利用、水源、能源及食物等問題都與化學有關。每個人的生活都受到以化學為核心的科學成果的影響。因此,化學教育正面臨著變革。化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公民,教學內容要社會化、現代化。這正是當今化學教育的發展趨勢。

國際化學教育會議(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hemicalEducation簡稱ICCE),是國際上最有影響的化學教育會議。ICCE的首屆會議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化學教育委員會(CEC)發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響應,于1971年在意大利的弗拉斯卡蒂召開。以后每兩年召開一次,規模逐漸擴大,一般由IUPAC、UNESCO和主辦國的化學會共同組織。到2000年為止,共舉辦了十六屆。從近幾屆ICCE的情況,可以看到我國現代化學教育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化學教育改革方興未艾

“教什麼?怎樣教?學什麼?怎樣學?”這是任何時代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回答的問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一問題尤為突出和尖銳。從ICCE看,近幾屆會議幾乎全部以化學教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為主要議題。化學教育的教育改革思想正從強調學科中心轉向關心人的充分發展,從提高理論水平轉向加強化學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系。從我國大學化學專業的課程結構改革看,為了認真落實國家教委關于“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復旦大學、蘇州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8所院校的20余位教授先后在蘇州大學、復旦大學舉行了4次研討會,對化學專業基礎課的課程結構及教學內容進行了認真討論,提出了一個課程結構改革的新體系,與舊的課程結構體系相比,新體系有如下特點:(1)教學思想發生轉變,原體系先講授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有機化學,再講物理化學和結構化學,而近代譜學分散于各課程中;新體系先講化學原理和譜學基礎,后講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避免了同層次、低水平的重復。(2)加強了基礎理論內容,如譜學、化學原理、結構和材料等。(3)引入了化學發展的熱點,如生物化學、材料化學、高分子化學等。(4)將實驗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按化學一級學科開設“實驗化學”。目前,新體系的部分教材已經出版并開始試點。

從我國中學化學的課程結構看,日前國務院批準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部分中小學課程將作重大調整,一些單科性課程將整合為綜合性課程。其中,初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整合為科學課。各中學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實際,可選擇開設單科課或綜合課。從教學內容看,新編的教材中,具有適用性的內容明顯增多,如編入了水與工農業的關系,水與人類的關系,水資源保護;介紹了酒精、醋酸、煤和石油資源;介紹了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塑料、合成纖維及合成橡膠等三大合成材料……等。很多學校和教師注意在教學中滲透STS教育思想。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學化學教學內容改革的趨勢將表現為:(1)化學課程的多樣化。把作為一個合格公民所必備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編入必修課,作為核心課程,每個學生必學。然后把滿足學生不同需要的內容,編入選修課程。給將要升學繼續學習化學或其他科學技術的學生,開設高水平的學術性課程,這些課程狠抓雙基和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化學科學基礎,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提高創新能力。給即將就業的學生開設具有職業特征的課程,讓學生學習之后能為今后就業做一些知識技能上的準備。(2)學科課程和綜合課程并行。學科課程有利于打好學科知識的基礎,綜合課程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有利于知識的綜合應用。

篇8

1.1雙語課案例教學法與教師認知上的誤區

案例教學法是國貿專業雙語課程授課過程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案例教學法起源于美國,首先由哈佛法學院倡導,之后哈佛商學院也開始應用,采用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所以,應用這種方法必須基于真實可信和知識相關性的信息,否則就會和教師講授背道而馳。但是研究和編制一個好的案例,至少需要2-3個月的時間,一個有效的案例需要有技能和經驗,而且要隨時更新,否則就會老化。目前許多高校教師針對國貿專業雙語授課所利用的案例,主要來源有兩種:一種是書本上提供;一種是教師網絡查找中文案例的,并翻譯成英文案例。第一種來源很可能存在時間的滯后性,可能與我們需要的新知識脫節。第二種來源存在問題真實性的質疑,教師希望通過案例說明知識的可信,可是案例本身可能具有挑選時的主觀性、個例性等特點,存在偏頗。

1.2教師崗前培訓不足導致雙語課案例教學方法的生搬硬套

我國高校擴招,從199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08萬,到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共招生699.8萬人,增幅達547.96%。學生供給旺盛,促使高校教師招聘快速跟進,各類高校根據需要吸納人才,途徑包括行業企業、剛畢業的本碩博畢業生、海歸派等,而從最初面試到教師走上講臺,崗前培訓時間僅僅不到2個月。在我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中都沒有對高職教師的任職資格作明確規定,而是按照普通高校教師的相關標準執行,即具備研究生或本科學歷即可。很明顯,崗前培訓不足,使得教師掌握的教學方法也乏善可陳,使得生搬硬套的案例存在水土不服現象,同時舊知識與新案例、新知識與老案例的格格不入,都可能出現,矛盾處處存在,教師駕馭案例功力不足。與此相反,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都對上崗教師及執教教師實踐很重視。在美國,要想成為一名應用型院校教師,必須具有學士以上學位,并對所授技術課程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及最新經驗,或者在合適的技術領域有5年以上的實際經驗,還要求有當顧問和單獨判斷與研究的能力。在德國,博士生畢業后必須在企業工作五年,方可應聘為應用科學大學的教師。在加拿大,每3年教師必須返回到業界實踐,或定期為業界解決技術問題,或從事應用技術研究和技術開發等,以防技術知識老化。

1.3教師素養結構失衡導致雙語課案例教學方法的目標失真

教師素養結構失衡,體現在教學方法上什么案例都可以拿來用,任何知識都可以用同一則案例來套,這顯然違背了教學的嚴謹性。2011年4-9月筆者向海南工商職業學院、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海口經濟學院、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海南省旅游學校等五所學校投放調查問卷,通過對海南五所高校教師從事科研活動主要動因情況統計發現,教師從事科研活動中由大到小排列分別是,晉升職稱比例是46%,總結經驗比例是19.3%,完成工作任務比例是18%,學術追求比例是16.7%,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我國教師晉升體制以及對年輕教師主持科研項目缺乏扶持、教師自己買版面的國情有關。教師的科研追求不是讓課堂案例變得更加豐富,而是為了職稱晉升,顯然動機不純凈了。

2教育生態學下媒介素養的雙語課案例教學法應用對策

2.1利用媒介素養建立教師正確的雙語課案例教學法應用觀

教育的生態環境是以教育為中心,對教育的產生、存在和發展起制約和調控作用的多元環境體系,這種生態鑲嵌性加大了個體在接受媒介信息的困難。媒介素養則提出了一條路徑,即讓教師面對媒介各種信息的時候,在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制作-思辯過程中,突出案例教學的實際應用,從簡單的知識傳授到應用方向的指導。從教師認識層面來看,在信息大爆炸時代,各種媒體傳播給我們繁雜的真假信息,有效辨別信息并合理利用信息最為重要。教師需要學會辨別真實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自我反省的模式,建立正確觀,增加授課知識與雙語案例切合度。從教師應用層面來看,在教學過程中,基于工作過程,把理論知識模塊化,把一則則信息拆分成一組組的雙語課案例,對應每組理論知識。每一組案例既是一則典型知識匯總,也是一則實際操作示范。這就要求教師在利用案例設計課程時候,考慮到選取哪些是合適的、哪些是多余的、哪些是未來需要現在不需要的、哪些是關聯課程需要的等。

2.2利用媒介素養構建教師雙語課協作式的案例教學法

教育生態系統的引導使得個體間協作有序,那么教師在教課過程中,也可能存在這樣一種介質能推動個體間的合作。所以,媒介素養的養成需要利用正確的介質達到有效的目的。在構建案例教學法真實性時,我們可以利用組織本身傳導性構建課程間的互聯網,比如領導-教師-學生、教務處-系部-教研室、企業-教師-學生-企業,等等。每個團隊的案例集有不同方向的擴散,形成知識-案例樹。這種構建不是短時期能夠完成的,同時沒有一定的時間、方向都無法完成,對于很多經過短暫培訓的教師那更需要用時間去堆砌才能成熟。所以,組織內部傳導機制的完善以及組織與外部聯系緊密決定著一個教師是否能真正純熟運用此方法。第一,建立協作式的雙語課案例教學方法需要大量的師資培訓,包括崗前培訓、年初年末培訓、省級培訓、出國訪問等,讓教師有機會接觸好的案例。第二,鼓勵教師參加課題研究,參編教材,多給新人機會,改變申報課題等職稱上的限制,建立科研獎懲機制。第三,推薦更多的年輕教師去企業帶薪實習,要做到百分之百實現教師有實習經歷,并把這種經歷寫進教師資質中,保證上講臺的教師都是高質量的、有能力的。

2.3利用媒介素養教育提高教師雙語課應用案例教學的嚴謹性

篇9

權利之爭將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政法系可以成為權利之爭的仲裁者和調和者,為此要恰當處理圍繞權利而形成的五種關系:公民權利與公共權力的關系、公共權力之間的關系、公民權利之間的關系,以及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的關系、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中國社會的病因要害是社會之中不同群體之間權利和利益的失衡,以及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斷裂。醫治這一困境的關鍵在于政府職能的轉型,有效解決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缺位、越位和錯位問題。失調的中國需要整體與辨證的治理,以實現社會的和諧。中國社會的治理危機需要通過憲法與法律的治理予以化解。民主法治與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核心內容,而政法系是民主法治建設的生力軍、公平正義的捍衛者。

實現社會和諧,關鍵在于建設法治政府。而政法系是法治政府建設的主導性力量。政法系乃是20多年在改革開放中興起的新興社會力量,包括法官檢察官警官、法學家、律師等群體。政法系的建設意義根本在于恰當處理政法系與社會和諧的關系。權利和利益的均衡機制的基礎是表達和博弈。為此中國社會需要完善和建立利益表達機制和博弈機制,以推動社會的權利和利益逐漸走向均衡。社會治理為此正在演化出多中心的政道和治道。中國治理要處理的關系包括宏觀經濟改革與微觀市場主體改革的關系、經濟與社會的關系、經濟與政治的關系。治理的主體乃是政法系,其核心內容則是多中心的治道。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原有體制的社會整合功能下降,需要發展新的多個實現系統整合功能的子系統,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司法系統,也需要尊重地方、個人、家庭、社會的自主治理,形成一種多中心治理的秩序。法治的核心乃是建立尊重人權、維護正義的多中心秩序。進一步的國家建設與社會建設需要適當收縮公共權力,主動推進司法系統獨立行使審判權,建立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糾紛的機制,例如恰當形式的違憲審查機構。司法系統乃是調和社會沖突、走向社會和諧的政體程序。其含義是司法成為社會中權利和利益沖突的仲裁者,從而起到解決社會糾紛的作用。由此,政法系需要成為調和社會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中介。中國的法治民主建設實質是用中介整合質料與形式,生成新的意義和物質、制度整合的樣式。為此,政法系作為中介十分關鍵。法律程序的核心在于中介性。司法是中介,政法系、法律人共同體則是主體型的中介。

政法系力求實現實踐邏輯與普通法法治傳統的結合。政法系尊重現實中行之有效的實踐邏輯,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受到普通法的法治邏輯的影響,強調對于社會矛盾、沖突的中道整合。政法系需要把握的主要關系,包括政治與法律的關系、國家與社會的關系、法律與行政的關系。舊體制的中介作用不斷衰微,司法系統和政法系可能成為化解社會沖突的中介。程序法治模式的要義就是司法程序、政體程序成為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糾紛和沖突的中介。政法系首先需要認識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然后對癥下藥,開啟真正有生命力的實踐行動。例如,各級地方治理都出現了權力不受有效約束而腐敗的問題,同時反腐敗也陷入困境。而通過法治民主、構建復合監督體系才能夠真正遏制腐敗。可把權力監督體系劃分為兩類不同性質的監督,即以權力監督權力的內部監督和以權利監督權力的外部監督兩個方面。而內部監督可分為權力制衡、道德監督兩種方式,外部監督可分為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等方式。權力制衡的監督之中,則包括立法監督、行政監督以及司法監督。在復合監督體系中,輿論監督及司法監督為兩個核心監督機制。民主的制約權力功能體現在要求代表對選民負責,從而使權力受到民意的約束,而社會輿論的作用在于表達真實的民意。司法的作用則在于以分散的程序解決社會糾紛、化解社會矛盾,從而真正成為保障公民權利的劍與盾。在司法捍衛底線正義的努力中,正義規則逐漸生成、法治秩序循序演進,從而有助于復合的權力監督體系的形成。

政法系強調國家與社會合作互動的契約關系。政法系運用法律系統可以逐漸彌合城市與鄉村的斷裂,調整東部與中西部的失衡。社會矛盾突出集中在征地與拆遷、農民工工資拖欠、失業與貧富差距、腐敗以及農民問題等。而鄉村除了經濟貧困之外,更為關鍵的是權利貧困和精神貧困。中國社會的鄉村和城市都需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法律的協調發展、綜合治理。

政法系在民主法治建設中應逐漸學習并善于平衡各種不同的價值理念。通過法律的治理應實現自由、平等、安全和效率等多種價值,而最核心的理念則是正義。從劉涌案、人口準入爭論等事件中社會民眾的激憤表現可以看出,在主張權利的開局時代,民意還處于一個宣泄期。這個時候,法律系統的恰當運作,與輿論疏導相結合,可恰當引導包括狹隘的民族主義在內的社會情緒,使民意成為一種建設性的思潮。以人口準入討論為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恰當地治理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既維護農民的權利平等,又保證城市的平衡發展,實現城市的良好治理。

篇10

關鍵詞: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1-0020-01

1."人的誕生不只是一個行動,而是一個過程

生命的目標在于完全誕生,可悲劇卻在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至死都沒有達到這種誕生。活著就是每一分鐘都在誕生,一旦誕生停止,死亡也就來臨。"人必須學習,人不僅僅是軀體、身體,更是鮮活的人,人的誕生必須以最近發展區為起點并以促進新的、更高層次的最近發展區的生成為目標。

"最近發展區"反映了教學與發展的內部聯系,以區別現有發展水平。可以說,最近發展區理論強調的是認知結構發生質變,是更高水平的發展,是在追求平衡與不平衡的過程中促進自己的認知結構的螺旋上升和產生質變。最近發展區使人產生認知困惑,打破已有的平衡狀態,從而導致人的認知結構產生不平衡。對教學而言,在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時,學生很可能不會發現自己的相異構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顯出來。最近發展區理論尤其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作用。

維果茨基首先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并作了最基礎精辟的闡述,為他的后繼者們留下了在課堂中運用他的心理研究成果的珍貴遺產。同樣,最近發展區理論也給目前我國語文閱讀教學以深深的啟示。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習觀。從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的人,他是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成為解決問題的主人。閱讀是吸收書面語言所傳輸的意義信息的過程。從本質上說,閱讀活動只有學生能動的參與,文章才會有意義。

其次要正確認識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促進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指導、激勵、幫助學生全面發展,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從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1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對學生的閱讀期待、解讀方式以及接受水準進行動態的評估。動態評估就是在最近發展區進行的評估,也就是說,對兒童的評價不僅僅評價已有的、已達到的水平,還要評價其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幫助下所能達到的水平。在閱讀教學中,要使學生與文本之間構成一種協調的張力平衡,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就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對學生的閱讀期待、讀解方式以及接受水平適時作出準確的評價。

1.2 教師要選擇適當的閱讀教學目標,使閱讀教學任務適應并能促進學生的閱讀先結構的發展。閱讀先結構就是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前已有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及其合理的組織狀態。結合最近發展區理論,語文教師提出的閱讀教學目標不但要適應學生的閱讀先結構的發展,還要能促進學生的閱讀先結構的發展,從而使學生達到最佳的閱讀狀態。

1.3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閱讀,但必須適時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教學支持。從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對文章的感知代替學生對文章的感知,不能以自己的體驗代替學生的體驗,完全將學生的探索過程包辦,教師要讓學生運用自己的閱讀期待、閱讀先結構,并結合自己的接受水準等知識去獨立自主創造性的閱讀,去填補文章中的隱含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閱讀層次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1.4 在閱讀教學中建立新型的因材施教觀。"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一條重要的教育教學原則,它是我國教育家孔子2500多年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首創。維果茨基從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更加細致地考察整個教學過程,認為不能只依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來進行教育,而應該有所超前并密切關注其最近發展因即學生潛能所在,從而引導學生發展。因此,教育者不僅應該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并根據學生所擁有的實際發展水平,尋找其最近發展區,把握教學最佳期,以引導學生潛在的、高水平的發展,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

第四要倡導合作閱讀觀。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閱讀是一種從書面符號中獲取意義的復雜的心理過程,要經歷感知-理解-反映-綜合四個階段。這使得學生的閱讀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其中會產生認識的膚淺、偏差甚至謬誤。維果茨基的文化歷史理論重視社會文化對兒童認知的作用。在社會文化影響中,兒童與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交往會直接促進兒童最近發展區的發展。

最后要變革閱讀教學評價觀。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采取動態評價。動態評價是對兒童的評價不僅僅評價其已有的、已達到的水平,還要評價其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下所能達到的水平。動態評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最近發展區內進行評價。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實質上就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評價。閱讀能力是個體對自我的閱讀活動進程及方式進行穩定調節作用的個性心理特征。現今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大都是采取的靜態評價,就是不管學生的閱讀水平、先在的閱讀理解前結構的差異等等,以統一的標準答案來評價學生,忽視個性。因此,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變靜態評價為動態評價。即把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與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而獲得的閱讀能力的提高結合起來評價。

2. 綜上所述,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對語文閱讀教學具有深遠的啟示

隨著我國閱讀教等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閱讀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這一理論也必將在新的背景下不斷充實、豐厚,為未來我國的語文閱讀教學及其改革提供更有益的啟迪。

參考文獻:

[1] 龔浩然.維果茨基兒童心理與教育論著選[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2] 余震球.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李鎮西.共享:課堂師生關系新境界[J].課程?教材?教法,2002.

[4] 弗洛姆.弗洛姆文集――我相信人有實現自己的權利[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5] 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

[6] 馮建軍.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