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范文

時間:2023-04-03 05:09: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西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西文化

篇1

[關鍵詞] 中國傳統倫理 家庭 西方個體本位 自由 責任

當前中國正經歷經濟和社會的大發展,活在當下,人們都無可避免的經歷著社會轉型這一特殊階段。這也是目前得到廣泛關注的一個客觀外部條件。臺灣著名電影研究專家黃仁就說過:“在社會轉型期,親情日益淡薄,親人之間的疏離日益加深之際,親情正是‘國片’的好題材,俯仰皆是,取之不盡,而且拍攝上既無時空的限制,也不必花大本錢,只要肯向現代人性的深處挖掘,必然會有所得,親情題材可以適合任何種族,任何社會放映,也適應于進軍國際市場”。

以李安的為例,他個人既諳熟中國傳統倫理又通曉西方傳統倫理,可以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中西文化之中,可以在影片中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作為背景,考察家庭,反映人性。家庭不僅是社會最小的組織單位,也是家庭成員生活的最初環境。家庭對于人的精神成長有著直接、廣泛的影響,以及深遠的延伸意義。別林斯基講過:“要忠實的描寫任何一個社會,認識一個民族,就必須首先研究它日常的、家庭的、習見的哲理。”由此可見家庭、家庭倫理對于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所以以下本文的倫理范疇將著眼于家庭倫理的視野。

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倫理,受傳統社會倫理的滲透和滋養,表現為“三綱五常”,利他主義,孝悌,愛有差等,禮讓。利他主義,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一向排斥個性,強調家國等群體概念,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集中體現了強烈的利他主義精神;孝悌,儒家倫理認為孝悌之道是最符合人性也是實踐“仁”道最為直接的方法,應由自身最切近的家庭做起;愛有差等,是儒家倫理區別于他家倫理的主要特征,認為愛是有輕重內外分別的,強調“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仁的一種體現。禮、讓,禮是實踐倫理道德的基本條件,而讓則為人生美德,禮節與謙讓是相輔相成的行為。

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農業經濟持續了幾千年,逐漸形成了家庭私有制,而家庭私有制極其注重家庭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作用,一切要以家庭利益為重,個人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家庭整體利益,在物質和精神上牢牢依附于家庭。于是,在中國形成了強調家庭本位、宗法人倫以父子關系為主軸的倫理文化特征。

影片《推手》中,一對父子雖被置于美利堅星條旗之下,但仍虔誠詮釋著東方倫理。父親中年喪偶,兒子與美國人瑪莎組成跨國家庭,兒子念念不忘一人孤守在家的父親,于是將父親接到美國以盡反哺之責。而瑪莎卻很不理解丈夫中國式的孝行,朱小生告訴她:在我的教養里,一個人關心父母,應像父母關心你一樣,父親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這句話概括了中國家庭倫理的精髓,血緣關系使父母和子女融為一體。

《喜宴》講述了一對中國父母和同性戀兒子在美國所發生的悲喜交織的故事。在美國工作的兒子與同性戀人同居于一起,遠在臺灣的父母始終掛念兒子的婚姻,兒子為達成父母之愿,同意與華裔女子假結婚。片中集中反映了中國的“孝”,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認為傳宗接代是孝的最高綱領。強調子必從父,弟必恭兄,妻必順夫的關系。兒子認為結婚是個人私事,母親認為結婚是晚輩對長輩的一個“交代”,子女在婚姻上必須服從父母,中國傳統宗法人倫把掌控子女婚姻作為父權的體現。

《飲食男女》將中國家庭倫理“家庭本位”的思想闡釋得淋漓盡致。父親朱師傅是名廚,每周末都要通過一頓豐盛的夜宴來聯絡父女、姐妹的感情。為了維護家庭秩序的穩定,父女各自壓抑著自己的感情。大姐身為長女,按照倫理“長女如母”的觀念,挑起家族重擔,為了父親和這個家,多年來一直壓抑自己的情感不敢談婚論嫁。二姐個性耿直剛烈,表面與父親、姐妹格格不入,實際上深愛著這個家。當她意外在醫院發現父親在做心臟檢查時,感到無比愧疚,毅然放棄去國外的機會。朱師傅自妻子去世后既當爹又當媽,養育三個女兒盡職盡責,不敢再婚,直到女兒們都找到了歸宿。

西方在沖破了封建神權的枷鎖后,挽伴著文藝復興一同走來的是對于個體存在的肯定和對自由的追求。這無不對西方文化、社會乃至倫理道德標準留下深深的烙印。西方社會以人性為前提,強調尊重自然的人性。反照于家庭,西方家庭倫理以個體為本位,所謂個人本位指的是在家庭和個人關系中更關注個人的生存和意志,家庭要服從于個人。與中國傳統家庭倫理以父子關系為主軸不同,西方家庭以夫妻關系為主軸。

同樣是李安執導的影片《理智與情感》就通過兩段感情糾葛,折射出西方家庭個人本位和契約人倫的倫理精神。片中父親死后,哥哥繼承遺產,他不顧父親的遺愿,只給繼母、異母姐妹微薄生活費,他和妻子冷漠、自私,完全不顧母子、兄妹之情,將他們趕出家門,而且對他們的艱難處境冷嘲熱諷。西方典型的個人主義思想對親情的侵蝕導致了家庭的解體、親情的冷漠。個人利益成為了維系家庭的主線,為了自己可以毫不顧忌血緣親情。

在將東西方倫理形態典型化,以一種難得的視角來再次客觀審視兩種文化的利弊,并呈現于影片中,李安憑借自己對于兩種文化的了解,在電影中采用雙重文化視角的策略以西方文化視角審視中國倫理,又以東方文化批判西方倫理,為構建一種理想化、高度和諧完善的文化倫理范式提供了藍圖。李安自己在概括“父親三部曲”時也說過,使傳統上以父親為主的一個家庭關系,得以從一個假象的平衡狀態,歷經危機和沖突后,重新尋得一個新的平衡。

家本位的倫理精神雖有效保證了家庭的穩定,培育了血濃于水的家庭情感,但過于強調成員的責任與義務,忽視個人自由,造成個體壓抑,家庭成員成為家庭的附屬品,導致家庭生活僵化、虛偽。西方個人本位的理念強調個體自由與權利,雖實現了家庭內的民主與個人的自由,但同樣削弱了個體的家庭責任感與協作精神,使家庭結構缺乏依靠與溫暖。

于是李安在其“父親三部曲”中將其對于家庭倫理的完善與構想寓于其中,對于現代東西方倫理的發展,不失為一劑良方。他試圖在揚棄中西家庭倫理的基礎上,去除中國家庭倫理的糟粕取其精華,借助東方文化視角摒棄西方倫理的負面因素。將自由與責任相統一,構建一種個人與家庭同構、和諧的倫理概念。“父親三部曲”中都以中西倫理的碰撞、沖突再到相互協調與妥協,最終走向融合。《推手》中美國兒媳瑪莎買了大房子并準備好房間接中國父親同住,說明她已認同或接受了中國“父慈子孝”的倫理觀念;父親也主動離開兒子,開始自己的生活,表明他也接受了夫妻為主軸的西方家庭觀念;《喜宴》中,父母接受了兒子的同性戀人,并感謝他對兒子的照顧,同性戀人也答應愿作孩子的另一個爸爸;《飲食男女》中,小女兒、大女兒相繼結婚離開了父親,二女兒有了新戀情,父親也有了新的歸宿。《理智與情感》中有情人終成眷屬。

猶如一顆石子,投入了一灣靜水,哪怕石子再小也將會有漣漪。

參考文獻

1.李安: 《站在好萊塢與中國電影之間》,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2.《世界電影思潮》,范志忠著,浙江大學出版社

3.《中國當代家庭倫理電影探析》 福建藝術 2005年6月

篇2

(一)老楊頭的中國文化解讀

《孫子從美國來》的電影工作者費盡心思地制造感動元素來完成對你的催淚過程,老楊頭就是一位讓我們一直感動乃至有點悲涼氣息的人物。老楊頭的兒子楊棟梁幾年不回家對老楊頭不聞不問。現實中我們到底有多少時間給了老人,有多少關愛給了老人。我們的父母將自己的青春歲月都傾注在我們的身上而如今年老體衰,只能蜷居在農村,獨自品嘗孤獨的滋味。在某一年兒子突然帶一個洋寡婦回來這具有悲涼氣息甚至洋寡婦還帶來一個6歲大的孩子,與自己的兒子沒有血緣關系!老楊頭住在西北農村家庭不富裕這些對老楊頭而言不知道是喜還是悲。老爺子又惱又羞卻無可奈何地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當前陪伴老楊頭可以走一段歲月的只能是布魯克斯。這其間老楊頭與布魯克斯發生了一系列事情:一天喜歡喝牛奶的布魯克斯到王站長家要了一碗剛剛擠出的奶,布魯克斯因調皮搗蛋把剛打來的牛奶打翻了段有辦法老楊頭再去要了一碗回來;還有布魯克斯偷吃核桃弄壞了門,老楊頭在追打布魯克斯的時候探壞了布魯克斯的蜘蛛俠布魯克斯悶悶不樂老楊頭委托王站長購買蜘蛛俠玩具河惜未果。他便特意熬夜為他精心雕刻了一個蜘蛛俠模樣的皮影作為道歉禮物。后來皮影戲終于再次開演,布魯克斯在老楊頭悲涼的唱腔聲中被母親強行帶離了中國。同時也帶走了老楊頭送給他的視若珍寶的成套皮影……我們反思現在,又有多少年輕人是真正為了讓老人們快樂一點,把自己的小孩讓老人家帶的?老楊頭還是一位愛好和平和傳統文化的代表。他崇拜孫悟空但對西方文化卻一無所知。例如對孫子說的蜘蛛俠他稱它為蜘蛛精。對布魯克斯問他的一句話“孫悟空真的能打贏蜘蛛俠嗎?”而他的回答是少他們為什么要打架呢?他們可以做好朋友啊!”體現了中國人愛好和平的思想。還有一天早上,布魯克斯要吃漢堡包老楊頭不知道什么是漢堡包,問了村里小賣部的人才知道原來是西方的一種食物。他去買了個肉夾模給布魯克斯,當時布魯克斯有點疑惑地吃下了它,老楊頭才悟道原來漢堡包就是我們西北這邊的肉夾模。老楊頭更是一位中國民間藝術皮影戲及皮影雕刻的傳承人。皮影戲是民間的一門古老藝術。皮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表演的藝術。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廠邊操縱戲曲人物廠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肩濃厚的鄉土氣息。皮影不僅屬于傀儡藝術還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它是用牛、驢、馬、騾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涂漆等幾道工序做成的。老楊頭作為傳承人自然不愿意荒廢這種技藝,他因一次踩壞了孫子的蜘蛛俠利用自己的精湛的雕刻技藝賠給布魯克斯一個蜘蛛俠模樣的皮影。鑒于“’舊寸期所遭受的一些傷心事,不愿意辦皮影戲和皮影雕刻藝術短訓班。最后在王站長的努力勸說下終于答應此項任務池體現了老楊頭傳承華縣皮影戲藝術的決心。

(二)布魯克斯的中西文化解讀

這是一個典型的西方現代化的美國小男孩兒,喜歡漢堡包,也喜歡西方人眼中的英雄人物—蜘蛛俠。布魯克斯從小接受西方現代文明對于古老中國乃至見到爺爺都感到好奇啟然不理解爺爺的陜西腔話語肖爺爺問王站長“狗”與“太陽”的英語怎么說,目的是希望與孫子溝通。布魯克斯在老楊頭的熏陶下喜歡上華縣的皮影戲和皮影雕刻。老楊頭在布魯克斯將要返回美國的時候,還特意為他精心雕刻了一個蜘蛛俠模樣的皮影。布魯克斯還問過爺爺春節是什么,爺爺沒有長篇大論地告訴他春節的由來,反而說春節就是大團圓要一家人坐下來吃團圓飯。這句回答看似具有哲理意義但是理解起來不難,布魯克斯從西方圣誕節、感恩節的氛圍很快地理解了爺爺的話語最后布魯克斯說要和爺爺吃團圓飯。半年后布魯克斯與重修于好的父母一起回來和爺爺過年。此外布魯克斯還體現了美國紳士好戰的一面當布魯克斯問爺爺歲孫悟空真的能打贏蜘蛛俠嗎?”爺爺的回答是少他們為什么要打架呢?他們可以做好朋友啊!”看似簡單的兩句對話道出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內涵孫悟空代表傳統中國文化蜘蛛俠代表西方文化;做好朋友體現了當下中國對外的和平共處的原則擴‘打,’體現了西方社會當前紳士好戰的一面。

二、《孫子從美國來》影片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

當前國際社會交流頻繁,作為中西方世界代表的中國與美國在國際舞臺上時刻都存在競爭與合作。該影片也反映了這么一層關系。這一節從飲食、藝術、家族觀念、道德層面探討關于中西方世界中的文化交流碰撞。

(一)肉夾模與漢堡包看似兩個簡單的食物,其實兩者有其共同的地方,即上下兩層面粉團之間夾一層肉類或其他作料的東西。不過中國的肉夾模具有悠久的歷史英文名為Chinesehambu吧e式中國漢堡)相傳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這種美食。而西方的漢堡包是現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原名來自于德國的城市漢堡市(Ham-hugr)。英語Hamhugre:就是指“來自漢堡的”河以是指漢堡包本身或是面包里面由牛絞肉或其他夾有牛絞肉做成的肉餅。對于中國而言20世紀80年代才有漢堡包在中國地區流行,而地處西北偏遠農村的老楊頭不知道有這種食物,當孫子要漢堡包時自然覺得一頭霧水。

(二)孫悟空與蜘蛛俠孫悟空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記》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代表著中國古典文化,能七十二變、騰云駕霧,有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偽裝;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蜘蛛俠最初以漫畫形式出現在美國人的視線腳蛛俠視力非常好肩強壯的肌肉、超級感官和有預知危險的能力手指有吸附的能力能夠像蜘蛛一樣在墻上行走,能制造結實而有韌性的蜘蛛絲河以在大廈之間擺蕩穿梭而行。單從小說與漫畫文本對比而言,顯然孫悟空具有更強的法力。在對孫悟空與蜘蛛俠之間誰厲害的問題上爺爺的回答顯示出中國文化崇尚和平的理念,而布魯克斯的問代表西方改革派激進好戰的紳士文化。(三)家族觀念的重與輕中國傳統文化很注重家族觀念,因此回家孝敬父母是做兒女應盡的義務。自古以來孝的觀念一直同忠的觀念一樣重要肩“忠孝不可兩全,’的說法。電影中,很隱誨地告訴了我們老楊頭的兒子楊棟梁有不孝的一面。家里的父親都那么大年紀了是否考慮在國內成就事業而不必丟下父親獨自在國外?一晃幾年過去乃0多歲了回到家鄉—陜西華縣帶了一個洋寡婦梢帶一個兒子回家。這讓老楊頭怎么想?兒子成家了作為父親卻不知道女方情況怎么樣也不知道。更何況楊棟梁還要與妻子赴可可西里參加藏羚羊保護行動的工作,把自己的包袱—布魯克斯留給老人照顧•••••一切的一切對老楊頭而言并沒有盡到孝敬父親的義務。作為子女的我們要時刻記得感恩肩時間多陪陪老人。對于西方世界而言,對待家族觀念看得不是很重他們崇尚獨立自主。美國經歷了西部大開發的歷史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有過遠洋探索、殖民拓荒的歷史。西方年輕人往往18歲以后就可以同父母分開啟己去闖蕩世界、開拓世界。因此在西方人眼中腸棟梁妻子帶著自己的孩子跟著丈夫來到中國發展事業的舉動他們會持肯定的態度。

三、結語

篇3

關鍵詞:中西文化;文化碰撞;文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4-0058-02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微電子通訊網絡的發展,不同社會、文化以及不同地區的人們產生了相互交往的強烈欲望,全球性的交往已經形成。人們正面臨著全新的國際生活。這種新生活無論從心理學、社會學和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都是各種文化交織多變的產物。不同社會和文化相互交往已是不可回避的現實[1]。在中西方國家的人們相互交往時,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文化碰撞,主要表現為價值觀念的差異。在中西文化差異日益凸現的今天,中西文化的融合更為重要。我們要正確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自覺地融合與發展文化,傳承和創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使中國的文化真正融入世界的文化。

一、文化的理解

根據Goodenough的觀點,文化是“由人們為了使自己的活動方式被社會的其他成員所接受,所必須知曉和相信的一切組成。作為人們不得不學習的一種有別于生物遺傳的東西,文化必須由學習的終端產品即知識組成”[2]。

筆者認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通過他們的創造活動而形成的產物,是相對于自然而產生的。文化也是一種歷史現象,它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每一代人都繼承原有的文化,同時又在不斷地揚棄和創新原有的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內容通過民族形成的表現映射出鮮明的民族色彩。文化的范疇包括三個層次:(1)物質文化,它是通過人們制作的各種實物產品表現出來的,包括建筑、服飾、食品、工具等。(2)制度、風俗文化,它是通過人們共同遵守的社會規范和行為準則表現出來的,包括制度、法規、風俗習慣等。(3)精神文化,它是通過人們思維活動所形成的方式和產品表現出來的,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

二、中西文化的碰撞

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中西文化在價值觀念存在著差異,導致文化碰撞與沖突,價值觀念的碰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強調整體和推崇自我的碰撞

中國文化中表現出的整體主義思想,是以國家、民族、社會整體利益為中心,個人利益依附并服從于整體利益,在必要時,甚至可以犧牲個人利益。一切個人利益只有在滿足并實現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滿足自己的價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僅體現了整體利益至上的精神,而且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民族精神。在整體主義思想影響下,他人取向是一種延伸,表現在:中國人交往時,總是先考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是要顧及到自己的面子,言行上養成對他人說好話的習慣,有時還會說假話,造成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作為整體主義的對立面,個人主義強調以自我為中心,社會是達到個人生存目的的手段。個人主義強調個人的尊嚴與權利,平等與自由,個人不受國家和集體的干涉與限制。個人主義強調自我是實現價值的主體。個人主義使得西方人追求個人享受、自由發展、崇尚競爭、滿足個人意志,在不影響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得個人利益最大化。但是西方人崇尚的個人主義也有其弊端的表現。人們容易把個人主義異化為謀取功利的工具,轉變為利己主義,把個人利益視為人生唯一目標而扭曲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求穩定與求變化的碰撞

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人的生活追求穩定,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穩定中求進步。統一和穩定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家庭、家族和睦的保證。扎根于中國人心靈深處的觀念是“國不能不穩”,“家不能不和”。“安居樂業”被中國人當作永恒的幸福。由此,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得以延續,并保存完整。

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追求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出打破常規、不斷創新的精神。他們打破家庭、經濟、教育,乃至個人能力的束縛,永不停息地變化,永不停息地創新。對美國人來說,沒有變化、發展、進步、創新,就等于沒有未來。美國人的求變表現在各方面,如職業、社會地位、家庭危機等等。這種求變的民族氣質正是美國發展的基本動力之所在。

(三)過去取向與未來取向的碰撞

中國是過去取向的國家,它注重祖先的傳統,中國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做事循規蹈矩、追根溯源。在時間觀念上,中國是圓式時間觀,這意味著時間的變化與自然相協調,時間以其自身運動的永恒周期性圓弧式運動,如晝夜的更替、季節的往復、植物的生長周期等都有周而復始的周期性循環運動。中國人對時間的使用采用多向記時制,即時間被看作是分散的,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做不同的事情。所以中國人使用時間比較靈活,隨意性強,時間顯得十分充裕,生活節奏慢。其消極之處在于中國人缺乏時間意識,辦事效率較低。

西方社會尤其是美國是以未來取向的國家,它注重未來,不斷地為未來制訂計劃,喜歡革新與變化,很少注重過去的傳統與習慣。在時間觀念上,美國是線式時間觀,這意味著時間是一種線性的單向運動,如果美國人回歸過去就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只有經過個人的奮斗努力,未來才會更加幸福,死后才會升入天堂。美國人對時間的使用采用單向記時制,即時間被看作是有始有終的一條線,所以美國人特別珍惜時間,時時刻刻有一種時間緊缺的意識,做事情時間觀念強,講究效率。其消極之處在于美國人不重視過去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時間的奴隸”。

三、中西文化的融合

中西文化在價值觀念上的差異,必然導致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文化的碰撞與沖突。為了保證中西方文化的順利交流,就要進行文化融合,即各民族文化通過互滲、互補,使文化主體通過對多元文化的批判、選擇、吸納,轉變為人類共享的文化資源,在中西方文化融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樹立主體文化意識

在中西文化融合過程中,努力維護本民族文化的主體特色,堅持本民族文化應有的主體地位。在學習與借鑒西方文化過程中,不能無視本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和現實需求。我們要堅信社會主義文化的全球化必然取代資本主義文化的全球化。同時我們要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與西方文化主體合作中,樹立中國文化的國際形象,展現中國文化的民族特色,促進文化全球化體系的建設。

(二)堅持主體文化的開放性

在中西文化交流頻繁的趨勢下,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須堅持民族文化的開放性,即理解、包容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大膽吸取借鑒科學、健康、有益的西方各民族文化,堅決抵制和摒棄不利于社會主義文化的各種因素,同時提高警惕,加強防范西方各民族文化的加劇滲透,防止本民族愛國主義思想受到動搖和打擊,堅決阻止文化殖民化的傾向。

(三)堅持的思想

透過各民族多樣性文化的表面,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對真、善、美、假、惡、丑等標準的判斷具有普遍性。中西文化交際越深入,各民族存在的共同思想認識就越多,這是進行全球文化融合的前提條件。求同,就是在尋求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基礎之上,努力尋求各民族文化共有的價值觀。存異,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結果使中西方各民族文化多元并存。

(四)堅持文化創新

在中西文化融合過程中,創新是最重要的原則。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展的動力。我們在進行中西文化融合過程中,從本民族的實際需求出發,在保持本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基礎上,充分發揚本民族文化的主體意識,充分吸收其他各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要堅持文化創新,建立體現時代特點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創新文化。

隨著中西文化交往空間進一步地擴大,中西價值觀念的差異引起的文化碰撞日益凸現,而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要以正確的眼光和心態審視中西文化,實現中西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同時,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吸取借鑒西方各民族文化的精華,不斷創新文化內容與形式,真正地使中國民族文化融入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參考文獻:

篇4

1.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經常出現的文化沖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會出現的文化沖突有很多種,在這里我們不可能一一敘述,只能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

1.1隱私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于集體,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故而中國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講究個人空間,不愿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讓別人干預。因此在隱私問題上中西雙方經常發生沖突,例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往往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狀況,兒女,職業,甚至收入,在中國人的眼里這是一種禮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則認為這些問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1.2時間觀方面的沖突

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并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并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后方可進行。而中國人則屬于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1.3客套語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1.4餐飲習俗方面的沖突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

2.造成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甚至是沖突,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維模式存在差異

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認識,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維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異,這一點在東西文化之間表現得尤為明顯。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這一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特征。由于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往往特別重視直覺,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相比,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可以解釋為識別和簡化對外界事物的分類感知過程。從本質上說,思維定勢往往忽視個體事物的差別,夸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常常帶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條。在所有的定勢中,有些定勢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錯誤的,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造成交際失誤。

2.2行為規范各不相同

行為規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簡單的說,就是告訴人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一種規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范,尤其是什么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2.3價值取向不同

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與丑、善良與邪惡,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但是它不能脫離具體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后。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于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于眾,人必非之”。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占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個人利益,并且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

2.4語用遷移造成影響

人們對遇到的現象、事物和行為的評價和解釋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礎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也同樣如此,因此往往會造成交際的障礙,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語用的遷移。文化不同語言的使用規則就會不同,一種文化的標準規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條件加以解釋,而不能以此為規范來描述另一種文化,否則必然會導致跨文化交際的失敗,其深層原因就在于人們缺乏對社會語言差異的敏感性,會無意識地進行語用遷移,而這種后果有時會很嚴重,甚至會招致巨大經濟損失。我國的羊絨制品在國際上評價頗好,北方某廠曾出口一種“雙羊”牌高檔羊絨被,商標被譯成英文Goats,結果銷路特別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語中goat這個詞除了本意“山羊”外,還有“色鬼”之意。有了這樣的英文商標,無論這種羊絨被的質量有多好,用起來多舒服,那些妙齡女子、家庭主婦也不會愿意把它鋪上床的。

3.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避免文化沖突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們與西方的交往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很多文化方面的沖突,直接影響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極有必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 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3.1授課教師要轉變觀念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系中,外語教學多半只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如果教師只把重點放在語法和詞匯教學上,學生就不可能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也無法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授課的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切實認識到文化沖突的危害性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把握英語文化知識教育的量與度,以及教學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3.2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大學的英語教學側重點都放在了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對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電影、投影儀、互聯網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出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進教學方法時,一定要使新的內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緊密聯系,并與語言交際實踐緊密結合。

3.3重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非語言交際也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語境中使用非語言行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過程,它們不是真正的語言單位,但在生活和交際中有時候卻能表達出比語言更強烈的含義,一些特定的非語言行為往往代表著特定的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必須加以重視。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語言文化內涵差異非常大。例如,中國人信奉“沉默是金”,認為沉默里含有豐富的信息,甚至“此時無聲勝有聲”,而英語國家的人對此頗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談時,聽者一般都會長時間注視對方的眼神,以示聽者的認真和對說話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國人看來,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中國人不習慣于對方長時間地盯著自己看。

篇5

[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文化差異文化沖突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深入,西方社會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經濟和社會交往將會與日俱增。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與西方人接觸和交往的機會。這對于加深我們的西方社會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文化和國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人,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文化沖突的現象。

一、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經常出現的文化沖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文化沖突多種多樣,在這里我們不可能一一贅述,只能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以供分析。

1.隱私方面的沖突

對中國人來講詢問對方的姓名、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家庭生活等個人問題均被視為對對方的關心,是親近的表示。而西方人很討厭別人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認為觸犯了個人的隱私權。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可在西方文化里這不是屬于問候語,而是實質性的問題。他們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 How are you?”

2.時間觀方面的沖突

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他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并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并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后方可進行。即便臨時有急事使拜訪不能成行,也會在第一時間及時通知對方,說明原因并致歉。而中國則屬于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中國人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3.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上的沖突

中國人認為子女是自己的私人財產,在子女出生前就對其寄以巨大的希望,對孩子從小到大的人生經歷中的每件事都要有所干預,使其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規劃線路來發展。因此在這種子女教育模式下,孩子沒有獨立精神,沒有自由發展意識,只會一味地依靠父輩給予的優越的物質條件,成為溫室里經不起風雨打擊的花朵。西方人對此種教育方式十分不解。他們認為孩子從小就是個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自由。對子女今后發展方向不會橫加干涉,并盡早地培養其獨立生存能力。大部分的歐美青年在18歲后就不再接受父母的資助,獨立完成學業。

二、造成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甚至是沖突,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1.行為規范各不相同

行為規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簡單的說,就是告訴人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一種規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在親密交談時通常會輕拍對方肩膀或拉拉手以示友好,而西方人卻認為這不尊重個人權益,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范,尤其是什么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2.價值取向不同

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與丑、善良與邪惡,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但是它不能脫離具體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后。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于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于眾,人必非之”。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占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個人利益,并且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

3.語用遷移造成影響

人們對遇到的現象、事物和行為的評價和解釋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礎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也同樣如此,因此往往會造成交際的障礙,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語用的遷移。文化不同,語言的使用規則就會不同。一種文化的標準規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條件加以解釋,而不能以此為規范來描述另一種文化,否則必然會導致跨文化交際的失敗,其深層原因就在于人們缺乏對社會語言差異的敏感性,會無意識地進行語用遷移,而這種后果有時會很嚴重,甚至會招致巨大經濟損失。我國北方某廠曾出口一種“白象”牌電池,商標被譯成英文“white elephant”,結果銷路特別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語中“white elephant”這個短語除了本意“白象”外,還有“無用而累贅的東西”之意。有了這樣的英文商標,無論這種電池的質量有多好,用起來多節能環保,那些西方人也不會使用的。

三、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避免文化沖突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們與西方的交往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很多文化方面的沖突,直接影響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極有必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1.授課教師要轉變觀念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制中,外語教學多半只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如果教師只把重點放在語法和詞匯教學上,學生就不可能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也無法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授課的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切實認識到文化沖突的危害性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把握英語文化知識教育的量與度,以及教學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大學的英語教學側重點都放在了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對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電影、投影儀、互聯網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出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進教學方法時,一定要使新的內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緊密聯系,并與語言交際實踐緊密結合。

3.引導學生廣泛接觸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學里,英語教學的課時非常有限。但學生在課余有充足的可支配時間,因此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來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西方文學作品原著、英文報刊雜志和時事評論等材料,從中吸取文化知識,增加文化素養,拓寬西方文化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學校還應充分發揮外教在西方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他們是活的文化教材。讓學生直接與外教交流,聽外教做報告或講課。其言傳身教會對學生理解學習西方文化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篇6

[關鍵詞]李安;電影;中西文化;文化沖突;文化彌合

李安的電影,以1984年的《分界線》為發端,鏡頭呈現、文化實踐、話語策略,基本圍繞著中西文化沖突和彌合為或顯或隱的主題展開敘事。可以說,李安的電影本身,就是中西文化沖突、彌合的樣本。所以,對其文本中的主題蘊含、文化闡發、影像圖景做出討論,對電影史的深層書寫無疑是有意義的。

一、鏡頭語言中的情感對立結構與陌生化場景中的文化身份迷失李安的作品幾乎均是由多部電影同聲異響多元變奏匯合而為“一部電影”:百年中西文化碰撞沖突的集體記憶與夢幻投射。而李安鏡頭語言和敘事策略的巧妙之處在于,找尋到了從個體情緒感受和內心體驗出發的“中國式表達”,以“電影化”的方式承載著中西思想文化形態碰撞之時沖突與差異的文化情緒。從《分界線》到《推手》《喜宴》,如此密集性的沖突展示本身就是文化意識的影像重組。

先說李安的作品中,呈現出溫柔敦厚的“中國式的鏡像表達”與中西文化差異所導致的情感沖突結構的張力。其電影敘事幾乎都離不開“中西文化/情感沖突”的母題。一般來說,為了配合爆發激烈的情感呈現和忽然而現的外力作用,鏡頭語言必然需要顯示出對比的力度和緊張感,但是李安卻付之于溫柔敦厚、含蓄婉約的影像風格,在中國傳統美學造境敘事的基礎上,將手卷式的鏡頭推移、中景為重心的空間構建和氣韻接合的“境韻”追求等元素整合一處,本身就形成影像上的中西交融/沖突的張力,并找尋到了既具備中國式美學蘊含,又能為了中西沖突、文化反思、人性訴求將思想意識具象化的聲畫組合方式。《推手》是以“詩經式”的鏡頭語言講述中西文化情感沖突的最佳范例。退休后的太極拳師朱師傅孤老無依,漂洋過海到美國與兒子同住,尋求家庭的天倫之樂,不意很快就和美國兒媳馬沙發生了沖突,據此劇情細致地呈現了中美文化差異、沖突和隔閡導致的悲劇。朱師傅的太極拳師身份符號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兒媳馬沙素食、獨立、有個性,不啻為西方現代文化的化身。當傳統中國與現代西方“共居一室”時,激烈沖突成為必然。李安的鏡頭語言是不疾不徐的,是舒緩溫雅的,敘事的角度是個體化的、情感結構的,在想象父慈子孝、忍辱負重、恭謙溫良的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和崇尚個人主義、缺乏敬老意識的西方文化在情感層面的沖突過程中,以滿是不安、惶惑的心態,顯示中國文化在迷離難解、斑駁陸離的美國環境中沖突不斷的困境和遠景的迷失,同時也展現著克服精神分裂、尋求身份定位的努力。李安以其“沖突式”的鏡頭語言張力性、細致化地展現著中西文化情感層面上的沖突。

再說李安的影片慣用的,在陌生化的故事場景設置中展現文化身份迷失的惶惑與苦痛。李氏很多電影的敘事環境總是設置在“異地”――家國的異地、文化的異地、情感的異地,利用陌生化的場景框架,更加有效地鋪展敘述異文化對立中身份意識迷失的人群的苦痛與掙扎。而其最顯著的特點,又是深植于民間普通民眾,甚少超前也不曾脫離這個社會層面的群體現實。普通民眾/陌生化場景/文化差異隔閡,三者合一,將敘事中的沖突展示得鮮明而富有沖擊力。《推手》中的朱師傅及其兒子從中國來到美國,故事以朱師傅和兒媳、餐館老板的沖突為主線,展現傳統、文化的迷失;《喜宴》的高家父母從臺灣來到紐約,只為了催促兒子結婚,在經歷了同性戀事實、美國式生活方式的沖擊后,無奈地轉而尋求身份的定位;《分界線》則直接設置“中國城”“小意大利”兩個隱喻性場景,以意大利裔馬力奧和中國友人的角色互換文化體驗,講述了劇烈沖突化的精神分裂……可以說,李安正是巧妙地借助這樣的敘事框架和結構,在鋪展異己性空間里群體文化身份迷失的苦痛的同時,也在重建著內心深處的文化圖景,營構中西文化差異的真切狀況,表現出文化夾縫之中的華人深藏于心的失家之根和去國之哀。

二、壓抑空間里的身份確立和現性中的文化和解

李氏電影展現中西文化意識的對立、隔閡、沖突只是敘事策略和敘述面向,想象中西文化結構碰撞之后的和解、彌合才是其意圖和野心,也是其影像的文化意蘊皈依之處。李安的核心意圖,在于細節化呈現中西文化結構倍極艱辛的對抗之后的深層次溝通、彌合的隱喻性敘事。彌合的講述、隱喻敘事已不僅僅是藝術的技巧修辭問題,更多的是表現出不同文化語境下的相互關系的理解,也給觀者敞開了透視世界本質的一條途徑。

一方面,運用壓抑空間里的文化身份追尋、確立的敘事來凸顯彌合之難能可貴。在李安的多數電影中,都慣于將故事限定在壓抑閉鎖的敘事空間,傳達出平靜而冷漠的氛圍和疏離氣質,在孤立無助、身份迷失并導致人性異化的虛妄場地中,不同淵源的文化相互沖突、碰撞,最終達成心理平衡和彌合。《推手》的敘事空間設置在美國家庭內部,其空間因為作為中國文化符號的父親的到來,不斷引發沖突并自始至終都在壓迫著故事人物的情緒和觀者的神經。鏡頭不斷地在或俯或仰的在都市景觀和逼近眼簾的人物特寫中交替呈現,巧妙而精密地描畫出父親朱師傅的矛盾心態、潛藏的心理變化和思索自身文化身份艱難的心路歷程,最終的鏡頭里父親和后輩的和解成為敘事,也因此顯得真切而自然。《喜宴》依然把場景設置在紐約的一處封閉壓抑的公寓之中,在這里將稍縱即逝又如影隨形的中西文化結構的行為、思想的沖突和困惑體現得更加充滿戲劇性:中國老夫婦盼望抱孫子,急逼兒子結婚,為此不辭辛苦來到紐約“監督”;而兒子實際上是個同性戀,向往的是美國式的自由生活,為了應付危機找了急需綠卡的葳葳假結婚。故事幾乎都在一個戲劇又壓抑的閉鎖空間中展開。影片最后的“集體擁抱”則顯然是為了賦予簡單的倫理、文化沖突題材更加深厚的社會文化內涵,在結合了常見的倫理主題和強烈的文化身份沖突展現之后,實際上是把一個通俗劇的結構層次提升為一部社會劇高度,甚至可被視為一部關系文化個體在異質文化空間追尋自我身份和文化認同的寓言。

另一方面,意在展示現性視域中的文化和解想象。自省內斂的現性風格,是李安電影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導演所受的西方文化思維和傳統中國文化浸染結合的產物。而李氏正是在這樣的視域之下拷問文化、審思人性、展現人情浮動和中西結構差異。實際上,無論是在攝制第一部影片《分界線》,還是以后的諸如《臥虎藏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李安都在強調“現性思考”的重要性和“不同文化和解”的意義。《喜宴》《飲食男女》《分界線》《色?戒》等,雖然題材各異,主題不同,但都是縝密精確的故事情節和影音制備中顯示出導演的現代價值理念,并烘托出緊張疏離的內在文化困境和故事人物文明沖突矛盾,在類同都市浮世繪的呈現中,展示慣有的細致構圖、細膩情節、情感內斂的現性,而正是在現性光芒的照耀下,中西文化才得以相逢一笑,握手合歡。《喜宴》就是在現代價值理念認同下文化和解的典型樣本。高老夫婦傳統而內斂,但是在對自由、文明的現代價值的理解中,默許了兒子的同性戀事實;兒子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生活方式和觀念都逐漸西方化,然而出于對父母的體諒和人性關懷,寧愿委曲求全假結婚。這是融合中西文明精粹的現代價值的視域觀照,影片結尾高父對兒子的同性戀人薩門和“兒媳”的握手道謝,展示的其實是西式新家庭和一個中國意識的傳統家庭的沖突與理解。自省內斂的現性呼之欲出。這是李安面對中西文化沖突所設想出的解決方案。

三、現代語境里的文化自審情結和中西溝通中彰顯的人文關懷

在李安的作品中,歷史、人性、情感和民族文化的異化處境,都得到了平靜溫和而又空前冷峻的影像表達。以其意蘊深廣的文化體驗、深刻細微的人性剖析與冷峻溫和的民族文化反思,呈現出現代語境影像敘事和中西文化交流視域所能具有的深度和廣度,并為華語電影的歷史重構和文化反思做出了極其可貴的話語實踐。這是建構在深切感受中國傳統及其藝術精神和文化性格的基礎上,同時又不忘樹立努力汲取西方文明價值的姿態,以融合的文化觀照方式對民族文化和社會現實做出深刻反思的過程中,透過影音構建和銀幕敘事所展現出的一個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影像世界。實際上,李安的大部分作品,其類型選擇、鏡頭語言、敘事策略、文化立場,最終都匯集而為“影像深層語法”陳述:文化自審的情結和人文關懷的彰顯。這是李安在如今中西文化交流加劇而沖突也日益常態化的處境中,所呈現的文化反思和突圍之道。

首先,李氏作品透露著現代語境里的文化自審情結,是面對中西文化沖突時“內轉”的解決姿態。其敘事策略就是以“中國文化異空間”為敘事時空,以破除中西二元對立話語立場為旨歸,既丟棄狹隘的民族主義立場,也擺脫西方文化批評話語的操持,以彰顯個體感受和情緒為觀察窗口,力圖將中西異質文化傳統中的人物和事件放置于現代語境中重新審查,以富有時代和普世文明意識的話語激醒華語文化圈的觀者的文化自省,進而為夾雜在沖突縫隙中的群體尋求文化精神的歸宿和靈魂身份的居所。《喜宴》在有限的空間內,憑虛構象,敘說現代語境中傳統中國式家庭父女之間的瑣碎日常生活和情感糾葛。片中以物象和景象客觀疏離的姿態,挖掘人物內心的隱秘,對傳統的文化常態和深層結構做出了精微的審視和深刻而委婉的批判。《臥虎藏龍》則是披著“古裝外套的現代故事”,俠客李慕白和俞秀蓮惺惺相惜,囿于文化傳統的意識籠罩,終身都在理智與情感的沖突中徘徊、猶豫不決,最終造成愛情悲劇,不啻為古代故事現代語境化的文化省思。可以說,李安的鏡像實踐,是站在東西方文化溝通的橫橋上,以好萊塢式的通俗劇技藝,將中國式的道德觀念和倫理考量變換為更加普泛化的對立沖突模式,在文化情感沖突中自省文明的局限和補益之道,體察現實生活的隱衷,想象文化互動、彌合、融會的大同世界景觀。

其次,在中西文化溝通和反思的講述中彰顯人文精神,以此作為中西文化彌合的結點。東西方的和解,是李式電影一以貫之的影像主題和文化命題,而其思考和解的歸結點,則在人文精神,或曰人文關懷。他重在展現人倫親情,凸顯日常生活,在家庭職責和個體意志之間盡量抵達化合的姿態,始終于東方文化和西方價值觀之間找尋和解的可能,而人文關懷則是其中的催化劑。《喜宴》末尾的一個組合段,送行父母返臺前,主角高偉同、葳葳、薩門和高氏父母一同觀閱婚禮影集,鏡頭刻意地讓他們同置于一個畫面,構圖本身就展露出一種渴求兩代人,亦即兩類文化竭力和解的意圖,無可奈何的團圓結局敘事中,飽含著婉轉蒼涼的人文情懷。《推手》的老父親重新被兒子接納回家,在坦誠相對中,父親感人肺腑地說道:“只要你們過得好,我一把年紀了又在乎什么呢?”影片進行到此,本來可以結束,但卻直到老父和陳太太再度相逢,相互邀請到自己的公寓做客,電影才戛然而止,此策略是凸顯人文關懷的觀照最終消弭中西文化沖突尷尬結局的隱喻性敘事方式。李安以這種隱喻,表達他對現代語境中的中西文明會合的理解、同情和祝福,也借此創造了一系列華語電影進行本土和世界對話的典范文本。

[參考文獻]

[1] 秦珊珊.多重文化視點下的李安電影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 康霞.當東方遇到西方――李安電影中的文化沖突表現[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2).

[3] 曹文慧.李安電影東西方觀眾的接受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篇7

1、跨文化意識及觀念的培養

所謂跨文化意識及觀念就是指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與異國文化背景者之間對話交流過程中,下意識的理解、模仿、應用并全身心投入到異國文化當中的學習觀念和學習能力。這既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也是語言應用的核心環節。就法語教學的現狀而言,極少數的教師注意并加強了對學生跨意識及觀念的培養,而絕大多數的法語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課堂全程都以教材為準,照本宣科的教學課堂極容易引起學生們的反感,既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不利于法語知識教學的效率提高。

2、中法文化滲透在法語教學中的加強

語言基礎知識是法語語言學習者需要掌握的基礎技能,然而文化背景知識的補充說明能夠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避免由于文化理解的偏差而對語言學習產生一定的妨礙。除了詞語字面直譯的理解記憶以外,法語詞匯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詞語的內涵意義方面。在中國的傳統印象中,黃色代表尊嚴、權威,紅色則代表重大、喜慶,黑白兩色所代表的意義則比較偏向于消極負面。但是在法國的文化背景中,藍白紅色是大眾比較喜歡的顏色,而黃色則是比較忌諱的一種顏色。以白色“blanc”為例,“unenuitblanche”直譯為“白色的夜晚”但是理解翻譯應該為“一個不眠之夜”或“熬夜”,由此可見,漢語與法語之間的文化差異是決定語言翻譯意義是否明確的關鍵。語言理解的加強和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是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基本體現,而文化知識的導入既能夠滿足上述教學條件,還能夠讓學生對法國的社交禮儀和風俗有所了解。中法的歷史和社會制度管理的截然不同決定了兩國之間社交禮儀之間的差異,相對于死板的語言知識而言,學生們其實對一些日常生活習慣和風俗的注意點更感興趣。像筆者在介紹“13”對于法國人而言就相當于中國人眼中的“4”一樣,都是一個十分忌諱的數字,為了讓學生對這一基本禮儀的認知更為深刻,筆者還講述了基督創教時,第十三個弟子猶大為了三十銀幣而出賣了耶穌的故事,這個講述過程中,學生們注意力完全集中,整個教學課堂鴉雀無聲。像這樣既豐富學生社交知識又增強學習興趣的教學導入設計,何樂而不為呢?除了故事導入以外,法語教師還可以運用各種課前教學設計來完善并加強中西文化教學的導入。

二、歸納總結

篇8

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中西方語言應用和語法的差異也較大。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語言結構、交際模式和修辭原則等,即中西方文化語法具有不同的規律。本文主要從文化比較的角度對中西方文化語法差異進行了分析,并針對中西文化語法表意、結構、思維和表述等方面的差異性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以期進一步明確中西文化的本質差異,體現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異。

關鍵詞:

文化比較;漢語語法;西方語言語法

漢語最初沒有所謂的基本框架,直到西方相關語言理論傳輸到中國后,才逐漸有了漢語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框架。雖然漢語語法是基于西方理論而逐漸形成,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異性,如傳達意義、思維方式、歷史背景等,因此漢語與西方語言的語法特征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為了能夠進一步明確中西方文化語法的差異,本文從中西方文化比較的角度探討了漢語與西方語言的語法差異,以期使人們更進一步明確漢語和西方語言的語言性質,了解兩種語言的本質。

1中西文化語法表意差異

世界上很多語言都分有陰性、陽性、中性、單數、復數等,但漢語與這些語言不同,漢語在被創造時,沒有固定的語法規則,即對過去式、未來式、單數、復數等規則沒有要求,主張對稱性和公正性。語言作為人類傳達和表達意義的重要方式,漢語和西方語言對形式的依賴方式存在較大的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西方語言具有客觀性,主張以客觀明確的態度認識世界,因此西方語言表達的意義對形式的依賴程度較為深刻,語法表達也更為精確。而在中國文化中,漢語具有主體性和綜合性,主張將主體與世界聯合在一起認識世界,更加注重表達個體內心的領悟,因此漢語表達的意義對形式的依賴程度較小。人們可以發現漢語表達常常有很多言外之意,與西方語言明確的表達方式存在不同,漢語語法相對而言更為靈活。我國古文學家、教育家錢基博曾經表示“我國文章尤有不同于歐美者,蓋歐美重形式而我國文章重精神也。”這句話表明西方語法過于注重形式,雖然表達更加精確,但缺乏靈活性,而靈活性則正是漢語的顯著特征。漢語由于沒有單數、復數的問題,但西方國家語言則存在單數、復數的問題,因此很多翻譯工作者在翻譯過程中會存在很大的困擾。當代著名作家王蒙表示,他在給小說《夜的眼》取名時,更加看重這個名字的神秘感和多層次含義,如表示為夜本身的眼或夜行人的眼等,具有模糊的表意,給讀者更加充分的想象,然而這篇小說在翻譯成其他語言時,翻譯工作者更關注的問題時“眼”是單數還是復數。結合小說《夜的眼》所表達的意境可以看出,“眼”既可以是單數也可以是復數,因此給翻譯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困擾,但這也體現出漢語與西方語言存在的差異。漢語語法沒有嚴格的形態變化,表意也主要是靠語言環境進行理解。西方語言語法的形態變化比較豐富,且表意更加精確。西方語言造句需要利用各種手段將詞、分句等連接起來,使語言結構更加完整。如主句和從句會采用who、what、taht等連接起來。在西方語言中,介詞是比較重要的詞句連接形式,如to、in等,而漢語則可以直接不用介詞或省略介詞。另外漢語在表達時,更加注重意會,且遵循事物的發展順序。人們在利用漢語進行表達時,會留給聽者一定的想象空間,且因果有序,以還原事物的初始狀態為目的。而西方語言在表達時,需要明確主體對事物主次的分析,通過確定重點,再進行表達。

2中西文化語法語境差異

在中國語言文化中,人們在進行某一句詞語、句子的理解時,需要結合該詞語、句子與其他詞語、句子的關系和語言環境等。漢語思維具有全面性和整體性等特征,人們難以直接根據語言單位本身明確該語言的意思。在西方語言文化中,每一個語言個體都存在獨立性,每一個句子則是由獨立的個體連接和疊加后,產生意思,因此西方語言主要是通過個體綜合后,理解句子的意思,與語言環境及其他個體的聯系并不緊密。漢語主要是通過對整個大環境的理解來分析每個個體的含義,對環境的依賴性較強,而西方語言則主要是通過對個體的理解,來看待整個大環境的表述意義,對環境的依賴性較低。對環境依賴性較強的語言有漢語、日語、韓語等,對環境依賴性較低的語言有英語、德語等。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區進行交流時,雙方信息主要是通過語境進行意思的傳達,并注重維護交談氛圍。在美國、英國、德國等地區進行交流時,在不同的交談氛圍中有非常明確的語言邊界,如工作與私人生活存在非常明顯的界限,且交流狀態比較直接。在中方文化教育中的人群,會難以適應西方文化教育人群的說話方式,會認為他們說話過于直接,不考慮聽者的感受,而西方人則會認為中國人說話模棱兩可、難以理解。人們在利用漢語進行表達時,需要聽者明確說話者的言外之意,即聽者把握著雙方的信息交流,而在西方文化中,交流比較直白,則是由說話者把握著雙方的語言交流。在中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環境下,漢語文化更加注重意會,西方語言則更加直白,兩種語法在語境方面存在明顯的差別。

3中西文化語法思維差異

漢語屬于象形語言,西方語言屬于有聲語言,本質上存在明顯的差別。由于漢語是從具象的事物中演變而來,因此漢語思維具有明顯的具象性特征,而西方語言不具有形象化特征,因此其主要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等特征。在漢語文化中,人們常常會采用具象且感性的語言描繪事物,形象的傳達該事物給人的感覺。相比較而言,漢語中關于顏色的詞語比西方語言要多,表明漢語對事物的形容更加細致和形象。西方語言文化中,更加傾向抽象的意義表達,如“Shehithimontheface”,該句話是指“她打了他的臉”,具有比較抽象的層次分析特征。在漢語思維中,人們對語言會采用比較感性的思維進行理解,西方語言思維中則更加注重客觀的分析,屬于邏輯嚴密的理性語言。

4中西文化語法表述差異

在漢語環境中,人們需要對所有的詞語、句子和語言環境有一定的分析后,才能夠對整個表達有更加明確的理解,而且漢語的表達屬于先后順序,具有循序發展的特征。在西方語言環境中,人們通過詞語、句子準確的表達和句式的形態等,進行對整個表達的理解。中國人在剛開始接觸西方語言時,會難以適應西方語言的語序和結構,如漢語表述“某教師學識淵博、講課細致,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而換做英語語序則為“學識淵博、講課細致的某某是一位受到廣大學習喜愛的教師”,該句子可以看出漢語格局與西方語言格局存在較大的差別。漢語表述具有時間流淌性特征,而西方語言表述則具有空間靜止性特征,因此翻譯工作者為了漢語的動態性,在漢譯英時,經常會采用動詞翻譯英語的介詞。在中國文化中,人們習慣整體思維,從大方面逐漸思考到小方面,且小方面之間有存在一定的相互依賴性。另外人們在漢語思維下,主要是以人的角度去觀察和認識世界,而在西方語言思維下,人們還會從物的角度去認識世界。人們在利用漢語寫文章時,文章的形式、結構等都可以以作者的主觀意識進行改變,具有比較隨意的特性,如作者在表達一件事情時,可以直接采用一句話將該件事表達清楚,對于逗號、句號的要求并不嚴格。而在西方語言文化中,對句號、逗號的要求比較統一,主要是由核心動詞確定句界。翻譯工作者在進行英漢翻譯時,需要將原句句式改變為具有動態性質的漢語句式,讓漢語思維人群更加容易理解該句子,并增添閱讀的流暢感。

5結語

綜上所述,翻譯工作者想要做好翻譯工作,需要明確中西方文化語法的差異,如思維差異、表述差異等。中西方語言存在本質上的差別,而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對中西方語法差異性的影響較大,其中英語注重語法嚴謹和邏輯分析,而漢語注重意會表達,差異比較明顯。

作者:羅燕 單位:江西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中西文化;自我觀教育;比較

一、中西方的“自我觀”概述

(一)西方文化的“自我觀”

在西方哲學中,“自我觀”隨著歷史的變遷,不斷發展。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哲學家們不斷對“自我”進行深入的剖析。隨著理論的積累,研究的思路和視野愈加深入和開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歷史條件下,哲學家們對“自我觀”的認識各有不同的解答。從亞里士多德起,哲學界開始從事“自我”的對象化研究,笛卡爾繼承了亞氏的傳統,并且認為“自我”是思維的“自我”(即“我思故我在”),“自我”是先天就存在的;洛克與笛卡爾的觀點不同,他反對笛卡爾天賦觀念的說法,他認為“自我”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后天的,是意識主導的、經驗的、被動的,是從外部獲得的“自我”;休漠對笛卡爾先天性的“自我”作出了進一步的否認,他認為“自我”是人的情感體驗和經驗的統一;黑格爾則意識到“自我”是與他人共存的,而不是單個存在的;馬克思則提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論斷,將黑格爾的“他人”進一步融入到了整個社會之中。

(二)中國文化的“自我觀”

把“自我”視為空無是釋、道兩家的思想,是一種個體“自我觀”,而儒家思想強調社會秩序,是一種社會“自我觀”,形成了個體“自我”與社會“自我”互補的格局,是心性而非理性。[1]這種心性的“自我觀”追尋的自然狀態是天人合一;追尋的社會狀態是君子而非小人;以克制自身欲望為方式來處理社會矛盾,從而維護確保社會穩定的以血親能力為基礎的制度關系。“自我”是一個整體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觀點。中國人不能對“自我”本身做具體的分解和分析,因為中國人是以完形的方式來看待“自我”的,中國“自我觀”追求“心”,追求“自我”的內心體驗和內心修養,強調了悟自心,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為了有益于個人身心健康和社會健康,“自我”應該怎么做的方面。這種“自我觀”反映出中國文化相對忽略思維邏輯、分析智力與工具理性的作用。

二、對待中西文化的態度

通過對中西文化傳統的源頭進行探討研究,我們可以從中找到造成中西文化如此差距的原因。任何一種文化無一例外地都是植根于其自身的種族差異、地理環境等各方面的原因。各文化w系要想長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根據自身的狀況,找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原動力。政治是這樣,經濟是這樣,教育亦然。

現今,我們在學習西方先進教育理念時,往往忽視了自身教育發展的特點和民族特性,以致于我們在學習西方的路上一直煞費苦心,艱難前行,結果收效甚微。西方的教育模式是依據自身的文化土壤而設置,我們不能生搬硬套,如果生硬地移植他們的成果,卻不了解并認真研究自身的狀況,勢必會事倍功半。應該根據自己民族的社會環境,創設屬于自己的文化。

中西文化并不是冰火不容的,只要方式得當,西方主客二分、物我相分的“主體性”精神與中國傳統的“萬物一體”觀是可以結合并促進彼此發展的。將西方傳統文化以“自我”為優勢的觀念納入到中華文化以“我們”的群體意識為優勢的觀念之中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方式。“一方面,因承認彼此不同而肯定了每一自我的獨特性;一方面又因承認彼此相通而肯定了人我間的相互支持,從而對他人負有責任感。”[2]

正如張世英先生所說,只有對他人的“自我”報以足夠的尊重,創造一個“為仁由己”、“和而不同”的局面,才是“東方睡獅”真正清醒之日,也是“東方睡獅”震撼世界之時!

中西方文化是格局特色的文化,各自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一方面,既然文化特色不同,那么毫無疑問,彼此之間會有沖突、碰撞與分歧。而另一方面,雖然文化特點不同,但既然都是文化,同屬于世界中的文化,中西方文化就可以交流、會通與融合。因此,對待中西方的異質文化,“和而不同(倡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異而求和(尋求發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濟(探求異質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異質文化的共榮之道)無疑是一種正確的、共贏的態度。”[3]

三、教育中的文化“自我觀”差異

“在中國,文化中的社會倫理觀是以群體為本位的。農耕文明中形成和強化起來的家族制度和金字塔形的社會等級制度,必須是它的文化中的社會倫理觀以群體為本位,而不是以個體為本位。這就必然導致反對個性,強調群眾認同,靠別人來定義自己,缺乏“人權”的觀念。”[4]中國文化將個體的整個生命都納入公式化的人生渠道中,將一些社會義務,如安身立命、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贍養父母等,用外鑠的方式按在每個人頭上,大家都踏著由社會制定的人生道路終其一生,很少有超越的意向,自然也缺乏越出這個平面層次的好奇心以及個人的浪漫氣質。以群體為本位,而不是以個體為本位的邏輯演繹,必定是強調整體利益的,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所以也就必然強調個體對社會的義務,而忽視個體的權利。

縱觀中國教育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一直未從哲學體系中分化出來,而是與哲學融為一體的。中國古代的教育家首先也是哲學家,他們具有一定的哲學思想,而后涉及教育領域,從事教育實踐活動,例如,千古傳頌的孔子圣人,他是哲學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

在“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下,春秋戰國以后,注重人文知識的教育理念越來越成熟,并在各個歷史時期不斷加強。在儒家學派中,孔子注重將以“孝”為基礎、以“仁”和“禮”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念貫穿于他的全部教育活動中。自孔子到孟子、荀子,都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進行教育,對其進行竭力崇仰,從而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形成了以道德理想主義為特征的教育傳統。例如:孔子在《論語?學而》中曾指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為文。”把知識教育放在“行有余力”的次要地位,而把德育放在首位。荀子在《勸學》中也認為:“君子之學以養其身”,就是說學并不是以獲得文化知識為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修養身心,注重內修。傳統教育中雖然有許多關于知識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如學思行結合、聞見知行等,但其主要目標不是為了文化知識而教的手段,而是為了習得內心的“善”――仁義道德,就是要“格”倫理道德,重義輕利,重德輕力。是用內心去體驗和感受自然,親近自然,而不是去認識自然的原理,當然就更談不上改造自然了。“這實際上是把道德的價值置于知識的價值之上,把德性置于知性之上,把善置于真之上,把價值評價置于科學認識之上,用價值來統帥事

實。”[5]同時也就否定了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教育價值。

而在西方文化中,以個體為本位的社會倫理觀強調人權、民主、平等、自由、博愛與法治。尊重個性,也就是尊重個人自我選擇的權力,崇尚多樣化,崇尚開拓、冒險與創新,由此形成了一種超越意向,一種到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去豐富人生閱歷的好奇心與開放心態。

西方文化是從“征服自然”出發來展開教育的,他們認為自然是為人類服務的,是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為了生存,就要利用自然,開發自然。他們認為人與自然是相互對立的,重視人的主體作用和價值,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主張以人為中心,在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中強調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注重科學教育,注重技術與手段的運用,并逐漸成為西方傳統教育思想的主流。

[參考文獻]

[1]黎達.比較視野下的中西方“自我觀[D].四川大學,2005.

[2]肖川.文化與教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李梅敬.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對中國文化教育的啟示[J].2013,(4):82-86.

[4]張世英.中西文化與自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篇10

一、文化與翻譯

1.文化與語言的關系

文化與語言之間具有復雜且密切的關系,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與語言風格。雖然社會大眾都有對語言做出應用并利用語言開展交際的能力,然而在不同的地區,受社會文化差異的影響,社會大眾所掌握的文化與語言也會體現出明顯差別。由此可見,文化的不同會導致語言的差異,而這也體現出了文化與語言之間的密切關系。從中西方商務交流來看,語言的交流是文化交流乃至商務信息交流和談判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商務英語翻譯,則商務交流雙方也難以進行文化交流,并難以掌握對方所表達的信息。馬林諾夫斯基認為:“語言是文化整體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一個工具的體系,而是一套發音的風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從這一觀點可以看到,語言是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通過語言,民族文化信息能夠得到很好的傳達。王秉欽先生在自己的論著《文化翻譯學》中提到:“文化具有想象征,語言是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系統。”這一觀點告訴我們,語言是一種社會文化中最為核心的內容,如果沒有語言,包括宗教、政治、經濟等文化信息在內的民族文化都難以得到傳承,而人與人之間所開展的交流也會面臨重重障礙[1]。總之,語言是人類進行表達的主要工具,人類文化發展的過程也能夠用語言的變化過程反映出來。另一方面,語言能夠傳播文化,但是語言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與制約。由此可見,文化與語言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與相互作用的關系。

2.文化與翻譯的關系

不同的民族以及國家之間所具有的文化和語言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商務交際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與理解對方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則在語言交際中會出現很多語言理解錯誤,而為了避免這些語言理解錯誤的產生,使具有文化差異的商務交際雙方能夠開展良好的交流,翻譯成為了必不可少的語言中介與文化中介。在對商務英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對語言本身的結構做出重點考慮,如語言的詞匯、語音、修辭與語法等,并且文化對翻譯過程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商務英語翻譯作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務交流主體開展交際的工具,在翻譯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語言之間所存在的文化差異現象。中西文化下的語言都具有各自獨特的發展歷程,并且形成了具有鮮明文化特點的文化習慣與語言習慣。而翻譯者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合理地選擇詞語來傳達出對等的信息。這一過程要求翻譯者能夠了解商務英語原語中想要傳達的內容,并力求語言等值來將這些內容忠實地進行翻譯。同時,翻譯者需要掌握兩種語言并精通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從而更好地克服文化差異為翻譯工作帶來的障礙。如若不然,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很容易導致語言受到文化沖突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實現跨文化交際,對不同文化層面中的語言意義做出掌握,是商務英語翻譯者所承擔的重要使命。

二、中西文化差異的具體體現及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是否能夠讓商務交際雙方實現有效的溝通,不僅由翻譯者能否對語言本身做出良好的掌握所決定,同時也由翻譯者是否能夠對中西文化內涵的差異做出了解所決定。只有在對中西文化差異做出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夠確保翻譯工作者能夠跨越文化鴻溝,從而確保翻譯過程中面臨的種種難題迎刃而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異,反映在社會的各個層面與各個領域,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地理環境差異、歷史文化差異、宗教文化差異、思維方式差異、價值觀差異以及風俗習慣差異等[2]。

1.地理環境差異

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所具有的地理環境也各不相同,并且地理環境的差異也能夠對民族文化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以英國為例,作為島國的英國土地資源有限,漁業與航海業發達,因此,英國具有著一段海外擴張的歷史,英國人民對海洋的熱愛也體現得十分明顯。在英國語言中可以發現,英語中的許多習語都與航海業有關,并且這些詞匯在中文中很少能夠找到完全對等的內容。如togowiththestream(隨波逐流),plainsailing(一帆風順),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奮力圖存)等。另外,一個受到地理文化而產生語言習慣差異的典型為inhotwater,這一短語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直接翻譯為“在熱水中”,但是事實上卻是指遇到了很多麻煩。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則可以翻譯為生活如果沒有目標就如同航海失去羅盤。由此可見,英國很多語言都與島嶼文化有著緊密的關系,而作為陸地國家的中國,在對這些語言做出翻譯的過程中則面臨著很大的理解障礙。

2.歷史文化差異

歷史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沉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民族之間的發展歷史并不相同,因此所沉淀下來的歷史文化也具有著差異。在商務英語的翻譯中,歷史文化的不同經常會給譯者帶來很多的難題。以歷史典故為例,歷史典故中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同時能夠對歷史文化所具有的特點做出反映。商務英語翻譯中要對歷史典故做出準確翻譯,就要求譯者能夠對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內涵有深入的了解。漢語中的歷史典故頗多,名落孫山、東施效顰等歷史典故都與歷史事件有關,但是西方人未必了解這些歷史典故,因此,在這些信息的傳遞中,需要理解典故的內涵,并對內涵進行傳達,即要求譯者實現意譯與直譯的結合。西方典故多來源于《圣經》,其中“Loveisblind”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案例。這一短語是古希臘愛神Eros的別稱,與漢語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相對應,兩個短語都各自包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在對這種短語做出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對二者之間的差異做出認知并選取適當的翻譯策略,否則將會讓對方產生莫名其妙之感[3]。

3.宗教文化差異

對不同民族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特定的宗教環境下,一些詞匯具有著特定的內涵。如果在商務翻譯中不了解對方的,不僅容易造成翻譯難以理解,而且容易涉及到對方的禁忌。因此,在對這些詞匯做出翻譯的過程中,不能對文化的等值抱有過度追求的傾向,因為要實現良好的溝通,產生一定的文化虧損也是在所難免的。在此方面,有一個經常在英語翻譯教學中使用的案例,即“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句話體現出了我國所崇尚的佛教文化,但是在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的人們會對和尚這一詞匯產生陌生感,并且對于這一諺語背后的故事,西方人也不一定了解,因此,在對這一諺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形意的一致很難實現兼顧,為了更好地傳達語言內涵,則可以選取”Oneboyisboy;twoboysarehalfaboy;threeboysarenoboy”這一英文中現有的諺語來進行翻譯。總之,宗教文化對語言的影響十分深遠,了解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有助于在翻譯中準確地傳達出對方希望表達的內涵。

三、克服中西文化差異的商務英語翻譯策略探析

在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地理環境、社會習俗、等差異都會導致不同民族的觀念、心理與文化產生差異,并且這些差異能夠通過語言表達體現出來,而這種體現,則直接造成了商務英語翻譯中所面臨的文化障礙。為了跨越這些文化障礙,譯者可以在了解中西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意譯、音譯、直譯、借用、套用等多種翻譯策略,同時也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和信息傳達的需求來對這些翻譯策略進行結合使用。

1.意譯

意譯這種翻譯策略表現出了對信息原意的忠誠,這種翻譯策略注重對信息內涵的表達與翻譯,并且在選取這種翻譯策略的過程中,事實上,漢語中已經沒有十分合適的詞匯來對英語某些詞匯進行表達,因此,需要譯者在理解英語詞匯和句子內涵的基礎上,將這種理解表達出來。另外,當直譯下獲得的翻譯效果讓讀者產生理解困難時,也有必要使用意譯來進行補充。如在商務英語翻譯中,可以把“asthickasthieves”譯成“親密無間”,也可以把“holdawolfbyears”譯成“騎虎難下”。由此可見,意譯翻譯策略可以忽略語言的細節,并以語言含義的傳達和譯文的流暢作為重要的出發點[4]。

2.音譯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音譯一般會用作人名的翻譯和地名的翻譯,但是除此之外,一些概念性詞匯也會使用到音譯策略,如漢語中的武術、人參和氣功對應英語中wushu、ginseng、qigong等;英語中的sofa、clone、salon對應中文中的沙發、克隆、沙龍等。另外,巧克力———chocolate、維他命———vitamin等外來事物也會進行音譯。音譯策略的選擇是因為漢語中已經沒有對應的詞匯,這是由文化差異導致的文化缺失所造成的。而面對這種詞匯的翻譯,則可以直接采用音譯的策略來將信息進行完整的傳達。

3.直譯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直譯策略并不會對語言的意義原則、表現形式做出過多的調整,這種翻譯策略體現出了對原語文化的尊重和還原,同時強調表現文化差異和異域風情。如Striketheironwhileitishot———趁熱打鐵、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濃于水等。直譯的前提是,在翻譯過程中能夠找到與原語信息相同或者相近的詞匯與短語,并按照原語的結構和意義進行翻譯,從而保持原語形式與內容的本真。也正因為如此,直譯策略能夠體現出濃厚的異國文化色彩,同時也能夠讓對方了解語言中的內涵。相對于意譯而言,直譯體現出了對原文形式的忠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直譯并非是對語言的機械轉換,在翻譯過程中同樣需要譯者尊重受眾語言的特征,從而確保受眾能夠對翻譯結果做出理解。

4.套用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許多英語習語承載的信息和文化特色都與漢語習語承載的信息和文化特色具有很大差異。針對同樣一個詞匯,在中西文化差異的影響下,人們會聯想到不同的事物。這就要求商務英語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能僅僅注重字面翻譯,而應當注重詞匯聯想意義對語言信息的傳達。在此過程中,商務英語翻譯者可以套用一些現成的諺語來對對方所表達的意思進行呈現。如“Carekilledacat”指的是憂慮傷身,如果采用直譯策略的話則是憂慮殺死貓,直譯過來之后的內容并不容易理解。在西方文化中,貓被認為具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因此憂慮能夠殺死貓,自然殺死人也不在話下,因此,這一短語主要是表達憂慮所具有的危害性。由此可以看出,商務英語翻譯應當關注同一詞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不同聯想,并利用套用的翻譯策略來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達。

5.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