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異范文

時間:2023-03-16 05:58: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西方文化差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西方文化差異

篇1

關鍵詞: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內涵;文化差異;文化融合

姓名是個人區別他人獨一無二性的體現同時又展現了人與人社會背景文化間的聯系。姓名與文化關系緊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觀念決定了姓名觀念及特點的不同,這種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異。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構成及其組成形式

中西方(指英語國家)在姓名的組成部分和結構上存在明顯差異。當代中國的姓名構成方式主要是:姓+(輩份名)+名。其中輩份名在中國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當代西方的姓名構成方式為:名+(中名)+姓。中名可以由一個名構成,同時也可以多個名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異

1.姓名構成順序的差異

中國的姓/名排列順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國家的順序則為先名后姓。比如李小龍,姓是“李”,名是“小龍”;HarryPotter中Potter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構成成分的差異

在構成成分上,中國與西方存在的唯一區別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在古代中國,中名一般都是輩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漢字偏旁,同族不同輩分用不同的字表示。比如清代皇帝雍正這一輩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發展,現在中名的這一要求已被漸漸淡化了。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為母親的姓,后來也漸漸發展到借用其他親屬或欽佩的人的名。比如英國王妃凱特的女兒取名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為了紀念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3.姓名的命取方式不同

中文名字以字為單位,一般為兩到三個字為主,長輩取名時一般會考慮生辰八字與五行,如五行缺木,則會在名字中加入帶木的偏旁部首的字,如“林”,“森”等。家人還對孩子的希望凝結在一個字里。除此之外名字中可能還會包涵“伯、仲、叔、季”等字來表示兄弟間的順序。西方的命名以詞為單位,因此所選用的詞是有限的范圍內挑選的,其中名字的來源多與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的人物相關,名字所代表的內涵與寓意也是固定的并且與名字的來源有密切的關系。比如月亮女神Diana代表了貞潔、自由與健康。有一點區別十分獨特。在中國,后輩不可與長輩重名,在古代不可與皇帝與圣賢重名,需要對帝王名字進行避諱,如雍正皇帝即位后將他的兄弟名字中的“胤”全部換成“允”。而西方可以與長輩圣賢重名。比如英國GeorgeAlexanderLouis王子,George向女王父親喬治六世致敬,Alexander在英文中對應的女名是Alexandra,取自女王姓名,而Louis則取自爸爸名字中的一節。這些名字與前輩均有重名,英國人正是使用重名來表達對先輩的尊敬和表達對后代的期冀。

4.姓、名發展的歷史淵源不同

在中國,姓的起源比名要早,而在西方,現有名后有姓。至于美國黑人更是在南北戰爭后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他們的姓是可以經常更換的。[1]

三、姓名差異反映的文化差異

1.重集體與重個人的差異

從中西方姓與名的前后順序可以看出,中國人“重姓輕名”,而西方人“重名輕姓”。這種姓與名的不同排列順序是英漢文化差異的明顯例證之一,它是不同的傳統文化在人名上的體現。[2]對于一個家族來說,姓氏維護整個家族成員的關系,他代表的是群體。[3]中國人將姓置于最前,體現了中國人將自己首先定義在整體關系中,然后再整體中才通過名來展現個體。這說明中國文化強調整體為先。而在西方,名置于姓之前,名代表的是個體。同時姓出現的時間較早也說明姓及姓的代表含義比名在中國人心中更加重要。西方人注重以個人為中心,強調個人的尊嚴和價值,姓代表整體,置于名之后。并且西方名出現的時間比姓要早,并且姓可以更改,說明西方文化中更肯定個人的地位,重視個人的價值。

2.宗族觀念的差異

中國人重姓輕名在文化觀念上的另一種反映是中國人宗族觀念強,重宗族意識。宗族世代同宗同姓,姓是一個人宗族歸屬的一個標簽。中國人講究追根溯源,講究同一姓氏的發展。而西方則不強調宗族文化。從中名的命名方式上也可以窺探一二。中國中名含輩份名,說明中國文化強調代代之間延續性以及同代之間的聯系性。有了輩份名,便是宗族間加強認同感的最好的紐帶。西方中名多為母親的姓,沒有反映出同代人之間的關聯性,也沒有整個家族因素的體現。受儒家思想支配了數千年的中國社會,由于儒家提倡齊家睦族,每個人都要盡了對家庭與祖先所應盡的責任,命名的內容大體上多包含理想與希望,那么承先啟后延族敬宗自然是理想與希望的一大主流。在命名中,看看史書上所列舉的歷代人名表,如光祖、述祖、繼祖、耀祖等,這些名字都是中國傳統宗族思想最明朗的說明。[4]

3.宗教觀的差異

漢人重儒家禮教觀念,如“德、義、恭、文”等,如三國的劉玄德和張翼德等。此外,封建倫理“五教”中的“義、茲、友、恭、孝”和無常之道的“仁、義、禮、智、信”等字也常見于人名之中。西方英美人多信奉基督教,如男名Chritian,Joseph等,女名Angela,Elizabeth等。《圣經》中的人物名和基督教中德圣徒名豐富了英語的姓氏庫,這充分反映了基督教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與人們生活的緊密關系。[5]

4.中西方某些特有文化的差異

中國人起名字講究生辰八字和五行。數千年來我國的五行和八卦對人們的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人們往往根據孩子的生辰八字,確定命中缺少哪一樣,然后由名字補上,使缺少的一行發達、昌盛。[6]如五行缺木,則會在名字中加入帶木的偏旁部首的字,如“林”,“森”等。古希臘羅馬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根。[7]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臘羅馬文化,語言也受其影響頗深,表現之一就是西方人的姓名。在古希臘羅馬文化中有各神,他們代表了不同的寓意,而姓名也傳達出了不同的寓意。在西方尤其是英國,由于君主制的歷史淵源,有一些名字本身有皇室名字的命名傳統,而英國皇室在給繼承人起名字的時候也會從中進行挑選。比如女性的名字有Victoria、DianaElizabeth、Alexandra,男性則有Charles、George、Henry和Richard等。這些名字都十分受歡迎。

5.婚禮與婚姻觀念的差異

中國古代女子出嫁后隨夫姓,夫姓后再加上自己的姓,如李王氏,李是夫姓。當代中國女性的姓名不再有此傳統,女子結婚后姓名沒有改變。當代許多美國婦女婚后仍改用丈夫的姓,但是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深入發展,不少夫婦開始采用兩人的姓作為新的姓,中間以連字符隔開。如MaryBrown和JohnWilliam結婚,婚后,二人的姓名變為MaryBrown-William和JohnBrown-William。女性姓名的命名方式的變革是一種語言現象的變革,這種變革是一種標簽,標志著女性追求獨立平等的精神風貌,同時也推動了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繁榮和進步。[8]

四、中西文化交流與姓名發展

隨著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的發展,中西交流逐漸增多,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對于那些來中國的英美國家的留學生有一個中文名字很重要的融入文化的一種方式。從他們取中文名的思路可以看出他們的姓名文化。有相當一部分人直接取得自己的名字與中國歷史上的名人一致,比如李白,曹操等。隨著他們對中國文化更深的理解,他們的名字也趨向多樣化。這種對于姓名上的變化促進了文化的發展,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相互理解,也促進了姓名這一語言現象背后的文化的發掘與研究。對于起名字,我們不應只看語言文字的表面,更應該了解姓名背后所隱藏的文化內涵以及外國人對于這個名字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的理解。明白語言與文化之間相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

五、小結

名是一種記號,亦是文字的前身,人類的文化起于制名。[9]人的名字和姓是一種語言現象,隱藏在它背后的是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差異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語言現象,決定了姓名不同特點。中西方姓名這一語言現象存在明顯不同,反映了背后文化的差異。各自的姓名的特點事實上是不同的文化內涵。不論中西,在社會時展中,姓名也在變化,促進了文化的進步,同時文化的發展也促進姓名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碧蓉.英漢姓名的文化底蘊及其翻譯[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2]樓光慶.從姓名看社會與文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5,(3).

[3]芝.論英漢人名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異[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4]蕭遙天.中國人名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5]葛傳.新英漢詞典[Z].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

[6]黃碧蓉.英漢姓名的文化底蘊及其翻譯[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7]王升.古希臘羅馬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華章[J],2014.

[8]樓光慶.從姓名看社會與文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5,(3).

篇2

關鍵詞:日常用語; 中西方文化; 差異

【分類號】:J523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 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 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的文化差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直接反映著文化的差異。 拿日常生活來講, 如果認真地分析一下日常英語和漢語, 并試圖找出其中的差異, 我們就會對英語和漢語及其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社會交往的差異

1. 打電話

打電話的對話,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規則。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用以下常用語:“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說:“Is that ××× speaking?”而不說:“Are you ××× speaking?”。談話結束時,英美人大多會說“Thank you for calling.”因為在他們看來,給人打電話一是要花錢,二是要花時間。中國人沒有說“謝謝你打電話來”的習慣,所以有時候會給英美人留下“無禮”的印象哦。

2. 社交禮節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在社交禮節方面,英語國家和中國也有著許多的差異。如中國人見面經常說“你吃了沒有?”或者“到哪去啊?”等之類的問候語和客套話,而英語國家的人打招呼常用“Hello”, “Hi。”如果不清楚英漢文化的差異,在見到外國朋友時用 “Have you eaten?”(你吃了么?),“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里?)。“ 打招呼就會帶來很多不便和尷尬。

3. 習俗

英國有句俚語,do as the Romans do.(入鄉隨俗)。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在習俗方面差異也很大。如,當外國人向你贈送禮物時,你不當面打開,他會認為你不喜歡他的禮物;到外國人家做客,如太注重中國的餐桌禮儀,別人會認為你不喜歡他的食物。飲食習俗方面,到英美人家做客,菜要太多,吃不完留在碟子里是不禮貌的,所以寧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飽,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說“Oh,it’s delicious!”并再要些剛才吃過的菜。另外,當主人給你添菜或問你要喝什么時,你若過于客氣,就可能吃不飽,因為在英美兩國,一再問人家要不要食物,或是強塞食物給客人也是不禮貌的,在英美國家里,主人請客人吃喝什么,客人從來都很干脆,想要就說要,不想要,就說:“No, thank you.”在這方面,中國人往往是“言不由衷”的,明明肚子餓,嘴上卻說不餓;直到主人一請再請,客人才慢條斯理地“恭敬不如從命”。這也是很大的差異。

二、言談的差異

在中國,對別人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是有教養、有禮貌的表現。但對西方人的健康表示關心,就不能按中國的傳統方式了。一個中國學生得知其美籍教師生病后,會關切地說“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應該到醫院看看)。”不料,這句體貼的話反而使這位教師很不高興。因為在這位教師看來,有病看醫生這種簡單的事情連小孩都知道,用不著任何人來指教。如果就某種小事給人以忠告,那顯然是對其能力的懷疑,從而大大傷害其自尊心。中國人在飯桌上的熱情好客經常被西方人誤解為不文明的行為。因西方人認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決定,用不著主人為他加菜添酒,而且飲食過量是極不體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飯后,主人不必勸他再吃。一位美國客人看到中國主人不斷地給他夾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說“主人把我當豬一樣看待。” 中國人路遇熟人時,往往會無所顧忌地說:“啊呀,老兄,你近來又發福了!”或者以關切的口吻說:“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而西方人若聽你說“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和難以作答。

三、社會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過飯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兒啊)?”他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氣很好,不是么)?”對于別人的贊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并有一套謙虛之詞,像“慚愧”、“哪里”、“寒舍”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 you(謝謝)”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并連聲稱好。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Please(請隨便用)!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慢走!”“小心點!”“再見,走好啊!”“你們進去吧!”“請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說:“Bye bye(再見)!”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見)!” “Good night(晚安)!”

四、餐飲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國人將吃飯看作頭等大事。中國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過了對營養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反而顯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會上,中國人在餐桌上并沒有什么很特別的禮儀。而西方人在用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他們認為在餐桌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以失去禮節,比如在進餐時不能發出很難聽的聲音。

中西方的語言文化有著很多的差異,存在著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習俗也產生了很多笑話。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要求我們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點就是這些都為人類的文化發展歷程,這些東西文化的差異不能說誰優誰劣,這是客觀形成的,它們的存在必將引起人類文化的繼續發展,在當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國家都不可能丟掉或擺脫自己的傳統文化。因此,來自外部的強加或內部的叛離,都不利于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只要平常交往中, 注意觀察、對比、分析, 相信差異的存在并不會妨礙我們之間的正常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 鄧炎昌,劉潤清,《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4。

【2】 方文惠主編,《英漢對比語言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福州

篇3

由于不同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不同國家的文化呈現出差異性與獨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這些差異將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困擾與麻煩。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際不可或缺的。在與老外的交流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他們總是喜歡用" :-) "來表示微笑之意,而亞洲人則喜歡用" ^_^ "。作為東方人的你,是否也覺得" ^_^ "更能表現你的微笑之意、開心之情呢?本文將從中西方對面部表情著重點的不同著手,研究面部表情的不同與中西文化差異的關系。

一、“眼睛還是嘴”

1、網絡表情符號的不同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網絡表情符號上,西方人總是偏向于使用" :-) "來表示微笑之意,而亞洲人卻是喜歡用" ^_^ "。西方人偏愛于用" :-) "這種“倒”著的表情符號,是因為這種“倒”著的符號主要表現的是“嘴巴”的變化。他們可以用半括號、方括號、字母、數字、豎線等等來表現嘴巴的不同形狀,從而表現他們不同的表情:微笑、大笑、吃驚、悲傷等等。而眼睛的變化卻很少,幾乎沒有。而相對西方人來說,亞洲人喜歡用" ^_^ "這種“正”著的表情符號,則是因為這樣“正”著的表情符號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現眼睛的變化,讓眼睛的表情多姿多彩。比如,可以有大眼、小眼、戴眼鏡、流淚、流汗等等的變化。

這個現象讓我們察覺到,西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注重的是嘴巴,而東方人更注重的是眼睛傳達的信息。

2、演技的著重點不同

在東方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中,導演通常最看重的是眼神的表演力。每當到人物情感表現的時候,導演通常都會講鏡頭拉近,本文由收集整理著重展現演員眼神的變化:一個回眸、一個眼波的流轉、眼角些許的濕潤、一滴欲滴未滴的眼淚,都能將劇中人物最細微的情感淋漓盡致的傳達出來,感染觀眾。所謂的好的演員,都是能很好的把握與控制眼神感情的流露與表達。

而在西方的影視作品中,這樣的眼神戲卻不出眾。他們在表現人物情感的鏡頭上,通常著重表現嘴部的動作,而不是眼睛。比如在《阿甘正傳》中,主人公在家中初次見到他的孩子的時候,鏡頭停留在人物臉上有幾秒鐘,但似乎主要表現的是主人公嘴部的動作,而不是眼睛。

3、分辨表情的準確度不同

2009年8月13日發表在細胞出版社的《當代生物學》網站上的一份新的報告表明:來自東亞的人們通常比來自歐洲國家的人們更難分辨表現出恐懼與吃驚、厭惡與憤怒的臉。

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是,東亞的人們總是著重觀察人們的眼睛,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平均的掃視整個面部。

格拉斯哥大學的rachael e. jack[1]說,他們的研究證實了東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加注重眼睛而往往忽略掉嘴。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過眼部肌肉、顏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變化來表現各種情緒狀態。[2]它是人們表現情感、傳達交流信息的一種重要的非文字表現方法。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貝恩曾經提過:在信息的傳達效果中,文字占7%,音調占38%,而面部表情獨占55%。由此可見面部表情在我們的日常交流中的地位。

國外最早研究面部表情的查爾斯·達爾文曾經說過:“面部與身體的富于表現力的動作,極有助于發揮語言的力量。”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曾說過:“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成功的語言,是比嘴里講的更復雜到千百倍的語言。”[3]這些都說明了面部表情對于我們表達與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然而我們似乎并沒有意識到,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對于面部表情的依賴程度有多深。

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 研究了一套稱為fast(面部表情編碼技術)的系統,將人的面部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提出了悲傷、生氣、厭惡、懼怕、吃驚和開心六種人類的基本情緒。[4]這一研究展現了人類面部表情的普遍性。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環境與背景下,同樣的面部表情會產生不同的含義,表達不同的情感。例如東方人通常都可能會用微笑來表示消極的情緒,而西方人則會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文化環境下對于面部表情的著重點也不同。這也就是本文開始提出的問題。

三、面部表情著重點的不同與文化差異的關系

為什么在面部表情上西方人更注重嘴部而東方人更注重眼睛呢?

東方人故來以含蓄內斂著稱,比較注重內在的表達。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睛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而西方人素來開朗開放外向,他們對于情感的表達很直接,所以總是會通過嘴巴將自己的感情夸張直接的表現出來。對于情感表達方式的不同,直接導致了中西方在解析表情的時候關注點不同。這也就說明,雖然人類的表情存在普遍性,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環境與背景中,這樣具有普遍性的面部表情還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性。

在含蓄內斂的東方文化中,人們通常不會將真實的感情表露在外,而眼睛卻很難控制,因此通過眼睛通常能觀察到一個人的真實情感。而在開放的外國文化中,人們通常都會夸張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直接從面部表情便可知一個人的情感狀態。而嘴巴作為最靈活最具表現力的一個部位,自然成為西方人的主要關注點。

篇4

關鍵詞:中西文化差異 跨文化交際 啟示

“跨文化交際”這個概念是從英語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譯過來的,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包括語言交際方式、語用問題、非語言行為、交往習俗、社會心理、價值觀念等許多方面。以前,這主要是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所關心、研究的問題,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經濟和社會交往與日俱增。這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與西方人接觸和交往的機會,對于我們加深對西方社會的理解是一件好事;而另一方面,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陌生的文化和國家,面對的是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人們,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會感受到巨大的差異。

1.中西方跨文化交際中的差異

任何一個種族、民族或文化群體,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怎樣,他們都擁有一個固有的文化判定模式,即以自己的文化判定模式為標準,去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為規范是否正確或恰當。人們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習慣性的方式當作是最好的、正確的、理所當然的處事方式和思維方式。這種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為,必然會削弱跨文化交際能力,妨礙跨文化交際的進行。在這里我們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差異:

1.1隱私方面的差異

隱私存在于各種不同的文化中,它是人們控制及調節與他人交往的機制。在當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進程中,隱私問題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而引起的人們的隱私觀的差異是造成交流障礙的因素之一。

中國人和西方人有著各自獨特的隱私觀念。以集體主義為主要價值取向的中國人十分崇尚群體隱私,個體隱私的意識比較薄弱。中國人往往認為個人應該歸屬于集體,在一起要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因此,中國人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交換一些個人隱私方面的話題可作為談話雙方迅速拉進心理距離的一種方式。相反的,以個人主義為主要價值取向的西方人則崇尚私有和個體隱私。私人時間、私人空間、私人活動領域以及私人權利都是他們要極力保護的隱私。西方人講究個人隱私,不愿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讓別人干預。所謂“見男士不問收入,見女士不問年齡”就是一個典型事例。

1.2時間觀方面的差異

時間觀作為非語言交際要素之一,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眾多學者的重視。在非語言交際各要素中,關于時間的使用,其代表的意義及產生的交際行為是最能導致交際失誤的所在。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哲學觀、歷史背景、社會模式等諸多方面千差萬別,其對時間的觀念和態度也存在著很大差異,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時間取向模式。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他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做精心的安排和計劃。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并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后方可進行。如果沒有得到對方的應允,隨時隨地隨便上門是不禮貌的行為。無事打電話閑聊也是西方人視為擾亂別人私人時間和活動安排的行為。而中國人則屬于多向時間習慣,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地按照計劃進行。在中國,親朋好友和同事之間的串門很隨便,邀請別人來訪無需為對方確定時間,自己去探訪別人也無需鄭重其事地征得同意。

1.3禮儀方面的差異

禮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規則,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工具。由于形成禮儀的重要根源――文化傳統不同,使得世界上不同的人們遵守著各不相同的禮儀。中西方之間就存在著不同的禮儀文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國交際日益增多,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更是越發顯露,這種差異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像“慚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謙虛之詞就應運而生。而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西方人對恭維往往表現出高興與感謝。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回答“Thank you”表示接受。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夠誠實。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那樣做不僅是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中國式的謙虛在西方是行不通的。

1.4餐飲方面的差異

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能夠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習慣和文化思維方面的差異。在飲食方面,中國人很注重形式,講究“色、香、味”俱全。所以在中國烹調里,菜的樣式千變萬化,具體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講究色香味的搭配。而西方人講求實際,在菜的花色變化上不會下過大的工夫,而更講究其營養搭配,注重菜的內在質量。再看看餐具的差別――刀叉和筷子。這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也影響了東西方人的生活觀念。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則需要與家庭成員共同圍坐桌邊進餐。由此便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后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中國人更喜歡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方式,讓其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擺滿一桌,主人也會習慣性地講幾句“多多包涵”之類的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中國人在飯桌上的這種熱情好客經常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西方人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其習慣是“Help yourself,please”。

2.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這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甚至是沖突。文化差異對交際能力的影響很大,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和失敗的根本原因,可以影響跨文化交際中的信息獲得,或誤導信息的獲得,或阻礙交際的進行。

2.1思維方式各不相同

思維方式是主體在反映客體的思維過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維形式、思維方法和思維程序的綜合和統一,主要由知識、觀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語言、習慣等要素組成。這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其各自的特征及其結構規定著思維方法的性質、類型和特征,從而產生了思維方法的差異。思維方式的差異,本質上是文化差異的表現。長久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中西方屬于兩大不同的文化體系,其思維方式必然存在著差異。

東方民族的思維方式呈圓形,以直覺體驗為工具,強調整體性,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由于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往往特別重視直覺,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而西方民族的思維方式呈線形,以邏輯實證為手段,強調部分分析,具有濃厚的實證、理性和思辨的色彩。正如傅雷先生所闡述的:“……東方人與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綜合,重歸納,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細微曲折,挖掘惟恐不盡,描寫惟恐不周。此兩種Mentalities彼此殊難融合交流。”

2.2行為規范各不相同

行為規范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簡單地說,就是告訴人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一種規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的社會的行為規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對此會非常憤怒。

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范,尤其是什么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2.3價值取向各不相同

價值不是指人的行為或事物本身,而是用以判斷行為好壞或對錯的標準。價值所涉及的行為、事物、狀態或目標可能屬于各種不同的范疇,如家庭、工作、社交、休閑、文學、藝術、宗教、經濟、政治及法律等。一種價值偏好經過時間長久而演變為影響重大的廣泛信念,便可稱為價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人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丑善惡,進而形成了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不過,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絕不可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后。

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于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于眾,人必非之”。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占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個人利益,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

2.4語用遷移造成影響

語用遷移具有跨學科性質,不僅是第二語言學習的難題,而且會使跨文化交際出現障礙,對跨文化交際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地區、跨文化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在此過程中,由于人們來自不同的文化,或多或少無意識地總要帶著自己文化的烙印,以自己的文化或社會語言規則來理解和評判別人的行為,這就發生了語用遷移,結果難免造成理解失誤甚至交際失敗。

這種后果有時很嚴重,甚至招致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國的羊絨制品在國際上評價頗好,北方某廠曾出口一種“雙羊”牌高檔羊絨被,商標被譯成英文Goats,結果銷路一直不好,原因就在于對英語單詞goat的理解。在英語中,這個詞除了本意“山羊”外,還有“色鬼”之意。對于這樣的英文商標,無論羊絨被的質量有多好,用起來多舒服,相信西方的妙齡女子、家庭主婦們也不會愿意把它鋪在床上。

3. 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啟示

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還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學習一門語言,除了要掌握其知識和技能之外,還應了解該語言所反映的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礙,得體、有效地同所持語言的人交流信息和思想。“如何說”、“不說什么”,有時候比“說什么”更加重要。當代美國語言學家克拉姆斯基就曾說過“語言教學就是文化教學。”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本國文化、外國文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跨文化知識,養成尊重、寬容、平等、開放的跨文化心態和客觀、無偏見的跨文化觀念與世界意識,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較、參照、攝取、舍棄、合作、傳播的能力。這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英語教學的課時非常有限,為了達到培養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的,對授課教師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不能把教學重點只放在語法和詞匯上,這樣學生不可能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也無法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教師應幫助學生跨越文化阻隔,使學生在掌握聽說讀寫譯技能的同時,導入異國文化,弘揚本國文化,幫助學生了解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培養其從不同視角看待和理解中西文化。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西方英語文學作品、報刊雜志和時事評論等,從中吸取文化知識,增加文化素養,拓寬文化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有外教的學校,還應充分發揮外教在西方文化傳播中的作用。鼓勵學生直接與外教交流,聽外教作報告或講課,其言傳身教會對學生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面提高外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是跨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我們的外語教學應為培養出具有跨文化交際素質的人才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許力生.跨文化的交際能力探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07).

[2]鄧炎昌,劉潤清編.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張蓓,鄭文園.跨文化意識英語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1).

[4]顧曰國主編.跨文化交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08).

[5]胡文仲主編.跨文化交際面面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1).

篇5

關鍵詞高職生英語教學中西文化差異影響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外交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普遍,英語作為國際間交流的重要語言,使用得越來越頻繁,對高職學生來說,掌握好英語為自己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我們高職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傳統英語教學法的影響,只注重語法和書面的講解,很少能涉及到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即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詞匯、語法、語音和語調,但仍不能有效地在具體語境中進行交流,經常會出現詞不達意,甚至在交流者之間造成誤會。因此,高職英語課堂中應多進行跨文化語言背景的講解,使學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間的差異,提高學生日常交際能力。

1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系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人類文化的載體,是人與動物區別的重要標志。語言是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有了語言文字,人類社會的文化才得以記載、傳播和傳承。文化是語言發展的動力,它的發展促進了語言的發展,促使人類文明進步。因此,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共同發展。對語言學習者來說,因不同民族間文化不同而持有不同的語言系統,在學習這門語言時一定要了解和掌握該語言中所蘊含著的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思維方式,民族習俗,價值取向等。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一定要把文化知識和語言知識同步進行傳授,在課堂中多進行文化差異的講解,使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差異,真正理解英語語言,增強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2中西文化的差異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中西方因、價值取向、地理環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語言表達、傳統習俗、詞語構成和思維方式上也有很大差異。對高職學生來說,只有掌握漢語和英語之間的文化差異,了解對方的風俗、思維方式、禮儀等文化差異,才能真正使英語教學達到“為交際”的目的。

2.1思維方式差異的影響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英漢屬于不同的語系。漢語是漢藏語系,注重形象和綜合思維,所以中國人更注重用具體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而英語屬于印歐語系,則擅長邏輯思維和分析思維,因此西方人往往使用抽象的概念來表達具體的事物。這兩種語系的構成差異,是造成中英文化和語言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對同樣的問題,中西方人們的思維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如在思考問題時的邏輯順序上,中國人和英美國家的人有很大差別,我們可以從信封上地址和日期的寫法上看出來。如,我們要寄信的地址是“中國河南省洛陽市機場路”是中文的寫法,而英語寫法則是JichangRoad,Luoyang,HenanProvince,China。日期表達是2016年1月3日,英語則是January3rd,2016。由此可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從大到小,這體現了中國人的形象、綜合、整體的思維觀,即自然與人處于一個整體(天人合一),先整體后部分。而西方人卻恰好相反,他們是由點到面,由自己的小部分,再到大的整體,認為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更注重自我。

2.2生活習俗和社會習俗差異的影響

西方國家是以父母及未成年的孩子為主的核心家庭文化。而中國式的家庭結構較為復雜,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互幫互助,形成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親情家族文化。西方人更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充分尊重自我,具有較強的平等意識,注重維持自己的權利。而中國更注重以家庭為核心,注重家庭成員間的感情,為了親人往往能忽視自己的感受,甚至犧牲自我。AA制在西方社會生活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消費方式,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AA制付費,大家會欣然接受,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但對中國人而言,特別是在朋友間使用AA制就會顯得過于生分,預示著彼此的關系生疏或有隔閡。AA制的付費方式,更不可能出現在工作用餐。又如,在請客吃飯的時候,如果客人把盤子里的食物吃得幾乎什么都不剩的時候,主人勢必會誠惶誠恐,覺得食物不夠吃,自己招待客人不周,其他客人也會認為主人準備食物過少,有招待不周之嫌疑。但西方人往往要把盤子里的食物吃完,表示對食物的喜愛和對主人的尊重,同時體現出自己的修養。在送客時,西方人往往很簡單只說“Bye-bye!”“Seeyounexttime!”“Seeyoulater!”或“Goodnight!”,但中國人在送客時主人常對客人說“再見,走好啊!”“慢走!”“歡迎下次再來”,同時客人也會對主人說“請留步”“你們回去吧!”等。這本身并沒有對錯之分,這就是中西文化差異之所在。

2.3社交禮儀差異的影響

中國人遇到熟人的寒暄用語往往有“到哪兒去?”“上班呀?”“吃了嗎?”等。但你在路上遇到西方的朋友,如果你這樣和他打招呼,問他“Whereareyougoing?”或者“Haveyouhadyourmeal?”他會認為你干涉了他的私事,他會回答你無可奉告,后者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會引起不必要的誤解。有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美國的姑娘剛剛嫁到了北京的胡同里,早上和人打招呼用“吃了嗎?”這句寒暄語,可這個人剛從廁所出來。這正是對語言中所包含的文化理解不到位,才造成使用的場合不對,于是就鬧了笑話。西方人見面往往是“Hi”“Hello!”“Howareyou?”“Niceday,isn'tit?”“Whatafineday!”等,在英國大家相互間的認識和了解更多的是以談論天氣開始的。同時,由于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在受到別人贊美時,往往會表現出非常謙虛,會說“哪里、哪里”、“慚愧”“抬愛了”等詞語,但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坦然回答“Thankyou!”以表示接受。在受到禮物時,中西方人也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在中國如果你一收到禮物就打開看,很可能就會被說成貪心,所以中國人收到別人的禮物時,往往會先放到一邊,謝過對方,待人走后再打開自己看。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會一邊表示感謝,同時也要當著客人的面把禮物打開并連聲稱好。

3高職英語教學導入西方文化的策略

從目前高職英語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學內容仍是以語法、詞匯為主,以應對考試為目的,忽視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文化教學意識,組織多功能、多層次的綜合性教學活動,積極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1教師要在高職英語課堂中樹立文化意識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高職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詞不達意、誤解、歧義等現象。作為高職英語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中樹立文化意識,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同步傳授英語文化知識及中西文化之差別,加深學生對語言的深層了解。其次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轉換思維方式,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對所授內容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克服因文化差異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再者,指導學生要辯證地看待中西方文化,要取其精華去之糟粕,減少學習的盲目性,認識到中西文化各自優勢,切不可對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因此教師應將傳統教學觀念和現代教學觀念相互融合,樹立英語教學文化意識,在課堂上盡力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增強課堂上師生互動。豐富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英語電影、美劇、英語歌曲等,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逐步使西方文化滲透到學生日常思維中。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只有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我文化素養,才能真正做到將西方文化引入高職英語課堂中去。

3.2文化教育要滲透到高職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我國目前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班級大,人數多,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授課任務重。在課堂上和生活中,高職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機會很少,對于中英文化差異了解并不多。因此授課教師應轉變觀念,把文化教學蘊藏在詞匯、語法、課文、對話等各個層面的教學中。根據教學計劃,分種類、分層次地將英語文化知識滲透到語言教學的全過程。結合每冊書的內容,歸納涵蓋全書的文化框架。根據課文內容,導入相關詞匯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知識。在聽、說教學中,可選擇一些突出反映英美文化主題的題材讓學生學習。通過持續不斷的文化教育來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信心,提高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3.3引導學生利用現代媒體接觸更廣泛的西方文化內容

林汝昌先生在《外語界》的《外語教學的三個層次與文化導入的三個層面》這篇文章中提出,外語教學應導入廣泛的文化內容,包括一個民族的歷史和哲學傳統,即綜合與概括一種文化的社會模式及其價值系統的文化表現形式。教師在課堂中除了傳授語言知識之外,應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更多的手段機會學習西方文化。隨著手機網絡的普及,學生可以隨時利用網絡進行在線英語學習,收聽英語廣播,觀看美劇及電影,閱讀到最新的英語新聞、雜志等。通過學習這些地道的英語表達,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水平,而且還能了解更多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習俗等文化知識。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英語文學著作領略西方文化特點,逐步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和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時也培養了高職學生學習異域文化的意識和能力。總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把文化教育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之中,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適時引入西方文化知識,使語言教學與文化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這不僅可以拓寬學生視野,而且讓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現了“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及跨文化交際為目的”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麗.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中西文化差異對比分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

[2]林汝昌.外語教學的三個層次與文化導入[J].外國語,1996(4).

[3]張顯.大學英語教學中應對文化差異策略之研究[D].西南大學,2006(5)

[4]李紅麗.中西思維方式差異與英語學習[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9):47-48.

[5]宋艷平.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成才之路,2009(27).

篇6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交際;教學

【Abstract】Culture is a social as well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It is the product of cre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For example:the differences in wholeness and oneness,the differences in value concept and moral criteria,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urtesy and custom,etc.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differences to everyday communication.Understanding these difference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void cultural shock.

【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Difference;Communication;Teaching.

1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不同的文化傳統,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著相當的文化差異。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過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據著根深蒂固的統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自我貶仰的思想作為處世經典,接人待物,舉止言談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群體性的文化特征,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于群體利益之上的。

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展自己表現自我。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出個體文化特征,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征崇尚個人價值凌駕于群體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帶來價值觀念的不同。如old一詞,中國人歷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老”在中文里表達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爺爺,老先生,老張,老王等等。中國人往往以年齡大為榮。和別人談話時,年齡越大,資格越老,也就越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姜還是老的辣”。在我們看來,長者不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國家極少有人愿意倚老賣老而自稱”old”。在他們看來,“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詞,是和“不合潮流”“老而無用”的含義連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更不會倚老賣老。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把年齡作為個人極為重要的隱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諱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即使愿意談論自己的年齡,也要別人猜測其年齡,而此時,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別人恭維他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是多么年輕。又如,中西方兩種文化在某些單詞所帶有褒貶色彩上有差異。如:ambition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雄心壯志”。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斗”,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

2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

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異,而文化差異又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社會的發展將各個不同的國家納入到一個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際成為每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個企業如果想讓自己的產品暢銷國際市場,不僅需要優質的產品質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使該產品在包裝設計和實用性方面符合對象國民眾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國,“龍(dragon)”是我們的精神圖騰,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征,中國人也以作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為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業家對此不甚了解,將印有“龍”圖案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試想這種產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購買欲?能否給企業創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為面臨的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在重視語言能力的教學的同時,特別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將語言的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對待。

3日常交際中應注意的問題.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日常交際中體現在很多方面,在英語學習中應充分地了解這些差異。

3.1日常問候.

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于問:“你吃飯了嗎?”,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會產生誤解,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又如,中國人見到熟人習慣問:“去哪里?”,如果對西方人也這樣問候,他們可能會很不高興地回答:“不關你的事。”西方人問候時常說:”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 doing?”,熟人間也可以說:“Hello”或“Hi”.

3.2日常稱呼.

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于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Tom”,對方聽了會覺得非常奇怪。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又如中國學生經常把“王老師”稱為“Teacher Wang”。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而中國人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重,西方人聽起來卻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Miss,Mrs.Ms等。

3.3感謝.

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在家族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系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于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準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

3.4請客.

在請客吃飯時,主人會問是否要再吃點或喝點什么時,我們通常習慣于先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如果與西方人交往時也這樣說,對方就不會堅持再勸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飽。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隱私.

中國人初次見面經常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因為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年輕,對自己實際年齡秘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時,經常問“你在干什么?”,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使人很不高興。

3.6節日及接受禮物.

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外,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春節﹑元宵節和端午節等,英語國家有情人節﹑復活節﹑愚人節﹑感恩節﹑圣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

相同。在節日里,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且欣然道謝。

4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例如: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等等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滲透到教學中。總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能說出正確的英語句子,而且知道面對西方人的時候應該說什么,避免出現交際中的尷尬。

參考文獻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覽.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Paul Norbury,culture smart!Britain.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3月.

[3]葉朗,朱良志.中國文化讀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4月.

[4]段連城.美國人與中國人———中美文化的融合與撞擊.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

篇7

旅游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中發展勢頭較強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游資料的翻譯也日趨重要,本文從分析旅游英語中的修辭和中西方文化差異著手,來進一步提高旅游資料的翻譯的準確性,從而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關鍵詞 旅游英語 修辭差異 中西方文化差異

旅游業已成為一項飛速發展的重要產業,而中國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每年有數以千萬計的游客涌入中國,來了解,感受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歷史傳統。外國游客一般是通過閱讀旅游資料、觀看圖片簡介及聆聽導游對景點講解來了解我國的奇觀異景,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外國游客在陶醉于美景時,不僅使感官上得到滿足和享受,更重要的是感受異國他鄉的歷史文化。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某些方面成為旅游的障礙,由于不同的文化思維方式和文化視角會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來,進一步提高旅游資料翻譯的準確性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旅游英語翻譯中修辭差異和文化差異兩方面進行探討。

一、 旅游英語翻譯中的修辭差異

漢民族具有綜合型思維方式,注重整體和諧,修辭手法喜用橫向鋪敘、層層推進的句式結構。而西方民族審美情趣看重簡潔,所謂“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言貴簡潔),句子結構傾向于主次分明、層次分明,這與他們注重邏輯分析的思維方式分不開。由此可見,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審美情趣的不同,必然形成漢、英兩種語言在修辭方面的差異。

(一)重復結構

重復結構的一個典型例子是排比句現象,漢語、英語里都有。排比句通常采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語義相聯、語氣連貫的詞組或句子排列成串,達到“壯勢”、“達意”的目的。但漢語和英語的排比結構有很大區別,漢語的排比結構不僅強調齊整美,而且強調反復關,共同詞語反復出現,這種排比辭式齊整是漢語重復結構的重要標志。反觀英語的排比辭式,“英語的排比一般只強調結構上的整齊勻稱”而不刻意于共同詞語的反復出現。兩種語言不同的審美情趣由此可見一斑。比如的一句名言:“我們說,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是宣傳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其譯文為:“ We answer that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at it is a manifesto, a propaganda force, a seeding-machine.”試比較中文與英文,在原文中“”一詞反復出現了三次,而在譯文中這一詞僅出現了一詞,其余用代詞it 來指代,這是因為在英語中代詞的使用頻率較高,對于漢語中反復出現的名詞用代詞取代可以使譯文更簡潔。

(二)四字結構

“四字成語”和“四字格”是四字結構在漢語中常見的修辭方式,比如成語“星移斗轉”、“南轅北轍”等。“四字格”是一種音調鏗鏘、排比連用、勢如行云流水的修辭方式,如“中華大地,江河縱橫,華夏文化,源遠流長”,“煙火怒放,火樹銀花,燈舞回旋”等等。漢語的“四字格”行文的風格為形式整齊悅目,音調抑揚頓挫,語氣連貫自然,這與漢語言行文講究酣暢淋漓的審美情趣有關。但這樣的修辭方式卻有可能被西方讀者誤認為堆砌辭藻,華而不實,故弄玄虛,因為他們審美的情趣在于簡潔、嚴謹。因此,在面對這樣的旅游解說內容時,必須讓學生對語義進行提煉概括、刪減調整,以使譯文語義簡潔明了,比如峨眉山導游詞中的一段:峨眉山月清涼皎潔,光華如洗,熠熠生輝,絲絲扣人。在旅游英語翻譯中大多數采用副詞或形容詞來解釋這些四字結構,這樣比較符合西方的修辭審美觀,只有這樣才能讓外國游客對眼前的美景產生共鳴。

二、 旅游英語翻譯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中西方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反映在語言中就是謀篇布局、修辭方法等行為習慣。旅游英語是一種應用性語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與游客之間的一種紐帶和交流橋梁。旅游翻譯主要是通過翻譯讓翻譯后的旅游資料符合各種游客的審美情趣,起到傳遞信息、誘導游客、宣傳當地文化等功能。采取合適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來處理旅游英語中的文化差異是十分必要的。如“餃子”“粽子”“元宵”等食品在英語中找不到相對應的詞,如果勉強將“餃子”譯成“dumpling”,不僅后者意思要寬泛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其樂融融的場面的聯想。“粽子”可以解釋為“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但是外國朋友不知道屈原這位偉大的楚國詩人,不知道龍舟節的來歷,不知道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內涵意義仍然沒有被傳遞過去。例如,“作為炎黃子孫,還可以去拜謁離西安不遠的黃帝陵”。譯文:“Ifyou are of Chinese descent, you may pay tribute to the tomb of Huang di (Yellow Emperor), first Chinese emperor”。這則譯文看似比較通順,但稍留意便發現其美中不足之處。因為中國傳說中,黃帝和炎是上古時期部落的首領(chief),而并非皇帝(emperor)。皇帝指的是君主制國家的元首名稱之一。自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稱皇帝。此后我國歷代封建君主才稱皇帝。譯文中將“黃帝”譯為“Yellow(下轉第160頁)(上接第131頁) Emperor”或“First Chinese Emperor”并不十分合適。再如三月三節,可譯為“San Yue San Festival (a festival that usually takes plac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 month, when minority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get together for folk song contest or making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三月三節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一個傳統階梯,極具民族色彩。在陰歷三月初三的日子,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舉行民歌大賽,并借此交朋友。如果不加上解釋性翻譯,則外國游客很難理解其真正含義。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翻譯旅游資料的時候,不僅要進行兩種語言的轉化和對比,還要考慮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要注重文化的準確傳達。

正如文章開頭所述,旅游業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產業,并迅速發展著。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讓人嘆為觀止的風景名勝的文明古國,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和強大的發展潛力。旅游英語資料承載著中國文化,促進中國旅游業發展的使命。因此旅游資料的翻譯更應該從中西方文化和修辭差異著手,注重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運用合適的策略進行處理,采用各種翻譯技巧,盡量使譯文能夠喚起游客的共鳴,更好地傳播文化。

參考文獻

[1]袁鑫.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看旅游英語翻譯.科技信息,2006(7).

[2]張寧.旅游資料翻譯中的文化思考.中國翻譯,2000(5).

篇8

關鍵詞: 中西方文化差異 英漢語言 文化意識 影響

早在1904年Jespersen曾說:“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learning.”英語教學,幾乎是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接觸中西方兩種交際文化差異這個難題。語言離不開文化,文化依靠語言,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當然離不開文化教育。

人類文化中有著許許多多共性的東西,但也不可否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尤其是在交際文化方面,中西方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給我們學習與正確使用英語帶來一定的困難。由于交際文化涉及面非常廣,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在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同時,讓其更多地了解中西方語言中的文化差異,否則,我們的英語教學只能是對毫無意義的語言符號的教學。本文通過闡述外語教學中文化差異對語言的主要影響,分析了加強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1.文化背景的差異產生語言意義的差別

維果茨基(1978)曾提出過“文化工具盒”。他認為,孩子所獲得的母語的概念和意義來源于他所屬的文化。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語言意義的差別。比如說,我們把亞洲最發達的四個國家和地區稱為“亞洲四小龍”,在英語中很多人會譯成“four dragons of Asia”,這是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差異所造成的。在英美文化中,“龍”是一種帶有迷信、宗教色彩的動物,甚至是帶有消極意義的動物。雖然最近十幾年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中國在國際舞臺上逐漸樹立起自己的形象,西方社會逐漸了解了中國的“龍”文化,但是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仍然不能接受“dragon”的這種“positive”(正面的)形象。在英語里,“亞洲四小龍”的正確說法是“four tigers of Asia”。

2.中西方文化差異影響其風俗習慣并由此產生了不同的習語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還影響到了風俗習慣,尤其是在節日和宗教方面,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習語。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如New Year’s Day)外,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 Day,Easter,April Fools’ Day,Mother’s Day,Thanksgiving Day和Christmas Day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相同,在節日里,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和英語國家的人也表現出不同的態度。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接受后一般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并喜形于色,就可能招致“貪財”之嫌。而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且欣然道謝。

自古以來,中西方就存在著的不同,與有關的習語也大量地出現在英漢語言中。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與此有關的習語很多,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美國家,人們信奉基督教,由此產生了很多相關習語: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d is always on the side of the strongest battalions.(上帝總是站在實力雄厚的軍隊一邊);Whom the gods love die young.(好人不長壽)。也有God damn you!(該死的!),Go to hell!(下地獄去!)這樣的詛咒。

3.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內在感情上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事物會在我們的心里喚起相同或不同的表象,不論它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往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同一事物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事物在具有不同文化意識的人的腦中所映射的表象也許是一致的,但對于其內涵意義,內在感情卻是不同的。如“He is a wolf.”這個句子會使英美人理解成“他是個色狼。”,而中國人會想到“他豺狼成性。”,因為英美人所理解的“wolf”有“下流”等內涵意義,而中國人則偏重于“兇殘”、“野蠻”這一類的內涵意義。英語國家的人在贊美一個事物美好時,如用“nice”則帶有“女性”的特殊內涵的感彩,而用“good”則在內涵意義上是“中性”的,也就是不帶文體和感彩,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國人對這兩個詞在內涵意義上的細微差別也許就不甚明了。

4.文化的差異產生了不同的禁忌語言

禁忌語和體態語言也屬于交際文化范疇。我國電影的“金雞獎”,先譯成Golden Cock Prize,但“cock”一詞除“公雞”外,還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語里屬于禁忌語,后改譯為Golden Rooster Prize。再比如,歐美人十分喜愛養狗,有狗戶口、狗居室、狗罐頭、狗潔身劑等。他們認為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不會離棄,更不會背叛,在這樣一個文化背景之下,英語中的dog常用來指忠實的伙伴,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屬于褒義詞:jolly dog(快活的人),You dirty dog.(你這個壞小子,常帶疼愛色彩,屬褒義),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難,仗義勇為),top dog(當權者),a big dog(大亨)等。形容人“累極了”用dog-tired。而中國人對狗的態度卻截然相反,盡管近些年來養寵物狗的人數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變,但狗的貶義形象卻深深地留在漢語言文化中,常常帶有厭惡的色彩,在漢語中屬于貶義或禁忌語,如,“狗仗人勢”、“狗血噴頭”、“狗膽包天”、“狗急跳墻”、“狗茍蠅營”、“狗尾續貂”、“雞鳴狗盜”等。

總之,人們常常借助于語言來表現某種文化,文化是一種“載體”,文化上的錯誤比語法上的錯誤后果更為嚴重,語法上的錯誤只要不影響表達,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文化上的錯誤會給對方造成傷害,而對說話者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文化差異;英語翻譯;跨文化交際;影響

近些年來,翻譯中的文化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重視翻譯中的文化問題,源于對背景知識的作用的正確認識。正如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所說:“就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譯者的雙文化(bicultural)功底甚至比雙語(bilingualism)功底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語境中才有意義。”翻譯并不像許多人想象得那么容易,深層次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文化鴻溝”時常難以逾越。譯者應當熟悉中西兩種文化的差異性以及英漢語言結構的特殊性,在翻譯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語言深層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讓翻譯真正促進各國文化間的交流與發展。語言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由此可見,文化差異因素在翻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觀察與思維上的差異

英漢兩個民族在觀察與思維上是存在著差異的: 面對同一物體, 用以概括的概念也有出入, 因而語言表達方式也不同。如對顏色的觀察和使用,就有不同的概念。英語“black tea”在漢語中不叫“黑茶”, 而叫“紅茶”;“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漢語的“青衣”,“青天”同是一個“青”字, 翻譯成英文就只能分別譯作“black dress”和“blue sky”。漢語“黑眼睛”, 英語為“dark eyes”; 英語的“black eyes”.漢語為“挨打后出現的黑眼圈”; 漢語的“紅眼病”,英語為“green - eyed”。此外,英漢兩個民族在邏輯思維上也存在著差異。例如: 英文句子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in the exam. 若直譯為“考試時你不要太細心”,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從句法上看它是一個雙重否定結構,從思維方式上看, 它是一種逆向思維。其正確譯文是: 考試時你要特別細心。

二、差異

西方文化傳統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傳統和文化淵源。在宗教詞匯方面,雖然漢語和英語中都有對應的詞匯,但它們所蘊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卻不同。例如,“龍”與“dragon”雖然本義相同,但其引申義和蘊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則大相徑庭。在我國文化中,“龍”象征著“神圣、高貴吉祥”。在一定意義上,“龍”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語中的“dragon”是一種沒有地位的爬行動物,象征著“怪物、魔鬼、兇殘”。 中國受佛教影響深遠,所以漢語中有許多表達方式都與佛教相關,比如“現身說法”“借花獻佛”等。因此,如果在翻譯時遇到此類詞匯就應該要注意,盡量避免造成誤解。

三、歷史文化差異

回顧人類歷史的發展,對民族文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地殼變遷、民族遷徙、民族的征服與同化和民族之間的戰爭。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歷史文化的痕跡主要殘留在習語當中。羅馬人征服不列顛四百多年,英語習語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鄉隨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一一偉業非一日之功;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大路通羅馬。”

各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發展都是不同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形成的歷史文化也不相同。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常會遇到由于歷史文化差異而出現的難題。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體現為歷史典故,它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個性,最能體現不同歷史文化的特點。例如《史記》的典故“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外國人根本不知道項莊和沛公是什么人,當然也就不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而如果借用英語成語,譯成“to have an axe to grind”,不僅能使外國人了解這一成語的意思,其中內含的“別有用心”也就表達出來了。

四、風俗習慣差異

風俗習慣是一個地區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東西很廣泛,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既受到一個民族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影響,又反過來影響這些方面。一個民族的語言作為這個民族的文化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該民族的風俗習慣,習語更是與民族的風俗習慣緊密相關。

英國所處的這樣一個島國的位置,對其自身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也對英語習語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如“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他對接下來該干什么茫然不知)。其中“all at sea”就是由于航海業的發展對英語習語的影響,其意思是“茫然不知所措”。

五、結語

文化和語言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文化要通過語言來交流和傳承,語言只能依附于某種特定的文化而存在,語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文化的發展推動語言的發展,語言的發展又會促進文化的發展。翻譯作為語言的交際,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過程,同時也是從一個國家文化移植為另一個國家文化的過程。成功得體的翻譯關鍵是必須要具備對國家文化差異深入的認識,而且對社會背景知識等領域的相關了解。作為構筑文化交流橋梁的翻譯者,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靈活的翻譯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障礙,做到既尊重別國文化,也尊重本國文化,使譯文盡可能達意、傳神,從而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3] 胡文仲.中英文化習俗比較[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篇10

中國的漢語文字博大精深,不僅有語音、語調,而且還包含各種結構,每個詞的組成也都有其特殊的內涵,即便是同一個詞語放在不同的語境中也賦予了截然不同的含義。漢語文字是一種規則最少、省略最多、最靈活、最簡潔和含蓄的語言,因而可以說它是一種文學性最強的語言,是充滿了各種想象和真實感情的語言,它的表達充滿了暗示性和會意性。在文章中,成語、疊詞的連用更能表現出行文的氣勢浩蕩。例如:“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有時流到很逼狹的境界,絕壁斷崖,江河流于期間,回環曲折,極其險峻。”這里的“浩浩蕩蕩”,“一瀉萬里”,“絕壁斷崖”,“回環曲折”,這些四字格和成語的使用把長江的聲勢浩大、奔流不息的氣勢表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長江的氣勢浩蕩,更能激發我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英語多是長句、從句和被動句,具有形合的特色。如:Thecablesarenormallymadecontinuousthroughthetopsofthetowers,downthroughsidetowers,wheretheseexist,andthenceintotheanchorage.(譯文:鋼纜一般是連續不斷的,通過橋塔塔頂,向下穿過側塔(在有側塔的那些地方),然后再從側塔穿越到纜樁。)此句是典型的長句,首先它使用了“aremade”被動結構。其次句子被三個逗號分成了四個小句。但都是來修飾主語“Thecables”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體現了形合的特點。而某些句子多使用省略句,例如:“Somebooksaretobetasted,others(are)tobeswallowed,andsomefew(are)tobechewedanddigested.(有些書是應當嘗嘗滋味的,有些書是應當吞下去的,有少數書是應當咀嚼和消化的。)當談論一件事時,為避免重復,通常使用這種句型,這樣看起來言簡意賅。

二、對習語的翻譯

語言是文化的表達,翻譯習語時,僅以語言之間詞匯的同義性(等價性)為前提,尋求對等是不夠的。尤金奈達曾說過:“一切翻澤,包括詩歌和散文,一定要首先考慮接受者的感受。所以,從翻譯對觀眾產生的效果而言,它的最終目的是評價所有翻譯的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在習語翻譯時,譯者應多運用漢語的表現特點,爭取將英語諺語的內涵和風格表達出來,讓人們能更深刻、形象的領會到異國的風俗習語。如:TheProofofthepuddingistheeating.若不了解當地的風俗將其直譯成“要檢驗布丁,就要吃一吃”也無可非議,若加以變通翻譯成“親身下河方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更賦予漢語的特色。又如:Noventured,nothing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從這些習語的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更加注重四字成語的使用,喜歡用一件相關的事物去比喻另一件事物,這種間接表達的方法,使文字讀起來更文雅,也更委婉。這也體現出了中國是一個高語境文化的國家。而英語則側重于直接描述事物的本來面貌,使讀者一目了然,這也從側面體現了西方的低語境文化。

三、詩歌的翻譯

①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詩歌《無題》的前兩聯,詩歌中作者假借春蠶、蠟炬委婉而深刻的表達出對情人的思念,那種刻苦銘心的想念讓人凄然淚下,本詩情景交融,句句都表達出對相見不容易的感慨,以及對離別的惆悵之情。英文翻譯如下:①Sohardwefinallymet,yetseparated,springdidnotlast,flowersfaded,thatiswhyIamsodejected.②Silkwormsproducesilktilltheydie,flametwinklestillthecandlerunsout,Iwillloveyouforever.解析:該譯文將作者的基本心境表達了出來,只是某些在東方有特定意義的景色和意像,西方譯者不能完全體會,因此失去了某種意境。如:譯文中沒有將原詩中的“東風”翻譯出來,因為它在東方有一種特別的情愫,而西方人則體會不到;“thatiswhyIamsodejected”在原詩中雖不存在,但意譯出了作者的心情。②句中雖將“春蠶”及“蠟炬”按詞語翻譯了出來,但是西方人卻不一定理解它們在東方人心中所代表的意義,所以很可能還不明白作者想表達什么,于是譯者添加了“Iwillloveyouforever”,作為對理解的補充。

四、翻譯中的宗教文化

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他們相信自己擁有的一切都來源于上帝,多有“圣經”,“上帝”,“教堂”,“洗禮”等宗教詞匯;許多歷史典故則來源于古希臘和羅馬神話。而中國人則信奉佛教和道教,多有“玉帝”,“觀音菩薩”,“慈悲”等宗教詞匯,在中國文化中,有許多發人深省的歷史典故,如“大禹治水”,“牛郎織女”,“臥薪嘗膽”等。YouarejustadoubtingThomas.Youwon’tbelievewhatItellyou.句中doubtingThomas出自圣經,Thomas為耶穌的12門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喜愛猜忌,后來英語中用doubtingThomas來形容多疑之人。了解了該詞的文化背景后,我們便可以將其翻譯為:你這個人太多疑了,我說什么你都不相信.Beingateacherisbeingpresentatthecreation,whentheclaybeingsbegintobreathe.根據基督教的說法,上帝創造了人類,而人又來自塵土。所以句中creation代指“上帝”,而clay指“人類”,如果我們提前明白了creation和clay這兩個詞的宗教意義,就可將原文譯為:老師是創造的見證者,他們目睹了生命的呼吸和成長。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