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與影視文學的跨媒介傳播
時間:2022-11-02 09:12:57
導語:網絡文學與影視文學的跨媒介傳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1998年中國網絡文學元年,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可謂蓬勃生長,蔚為大觀。網絡新媒介的變革給予網文創作更多的自由空間和多元化發展路線,從網絡文學到影視文本的跨媒介傳播已然常態。任何藝術文本都是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統一體,從網絡文學中汲取養分,豐富影視作品內容,是多元文化碰撞的一種結果。本文將立足于網劇《陳情令》,探究我國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跨媒介傳播現象。
關鍵詞:網絡文學;影視文學;改編;《陳情令》;跨媒介傳播
當下網絡文學發展尤為迅速,甚至呈現出一種野蠻生長的態勢。網絡文學本身存在網絡性的超文本性,承載著一種媒介維度的多層次化需求,媒介維度的變化必然導致文學的相應變化。從網絡文學藝術文本來看,對其文學文本和影視文本進行探究,使得跨媒介傳播進入了一個狹小具體的空間轉向范圍。文學文本向影視文本進行審美轉換,實現跨媒介傳播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各方面的改動,故此文學藝術和新媒體傳播技術產生融合。根據墨香銅臭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的《陳情令》在開播前期面臨著資金收攏困難、拍攝難度巨大、影視題材亞元化等一系列問題和質疑,從不被看好到好評如潮,取得了網絡文學走向影視文本的巨大成功。網絡文學正在獲得主流文化的關注與接納,并且在資本的運作之下不斷迎合主流市場。在跨媒介傳播的道路上,網絡文學和影視文學的傳播構建上需將數字技術、文學性、藝術性、娛樂性以及商業性等因素綜合考慮,讓受眾在文學文本與影視文本的交互之中滿足需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實現跨界運營,突破文學文本內容及形式的發展,科學地運用數字傳媒技術手段拓展傳播空間。
一、跨媒介視域下網絡文學的轉化
(一)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內在動因
在媒介藝術形態多元化的背景下,從文學文本走向影視文本,形成了完整的泛娛樂化傳播鏈條。相比較于美國、日本等國家,我國影視行業發展較為落后,但是基于近年來新媒體技術革命的影響,影視行業一定程度上開始重新審視媒介運轉、影視生產、傳播邏輯與策略,與此同時在網絡文學的發展助力之下,呈現出一種“遍地開花快發展”的現象級傳播模式。網絡文學為什么能夠走向文本的延展?[1]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學傳播從文學文本走向數字化的多元時代。傳播媒介呈現出多種形態,以往的文學傳播借助傳統的文本媒介,從一開始的口頭言語傳輸,走向語言收錄傳播,通常都以符號、報紙、收音機等實體形態開展傳播行為。面對“數字化”挑戰,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儲存開始走向虛擬應用,不限于固定的媒介載體,即通過數字化媒介進行信息傳播,這為文學文本的影視化改編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技術動力。此外,“網生代”的積極參與推進了影視文本改編的生產方向,而影視行業本質上對優質內容資源的缺乏是網絡文學走向電影改變跨媒介傳播備受推崇的內在動因。[2]據相關研究表明,網絡文學自身攜帶的網絡性和商業性恰到好處地切合了資本追求利益的市場需求,故而網絡文學的影視化改編蓬勃發展。從文字媒介走向數字媒介的跨媒介傳播的實踐,實現了文字載體的跨界延伸,滋生了更為廣泛的泛娛樂化產業鏈條。在鏈條效應下,網絡小說的影視化改編大大刺激了我國IP的多媒介開發和火熱。在“互聯網+”的時代語境下,人們愿意做出這種新的媒介改編嘗試,并且這種嘗試不負眾望,以充分的市場優勢和發展潛力吸引著更多的參與者投入,吸引著更多的受眾接受新媒介形式。多元化的優質文學文本在不同的媒介之間轉化,無論是文字還是數字化載體,都在找尋著各自的呈現方式,以更加合適的方式出現,給受眾帶來更豐富消費和娛樂體驗。網絡小說《魔道祖師》常年占據晉江金榜前三,在各網絡文學排行榜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在影視IP改編前,《魔道祖師》的原著敘事故事情節、角色設定、主題思想、情感內容等在貼吧、微博、論壇等各大交流平臺就存在著較大的討論量。故而受到網絡文學商業性的引導,資本走進文學市場。[3]由于原著屬于玄幻類網絡文學,實現從文字文本走向數字文本的跨越,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內容在質上的飛躍,僅從視聽感官便能滿足大多數觀眾心中的需求。故此盡管面對巨大的拍攝難度,陳情令制作團隊也頂住風口浪尖的壓力,全身心地投入,甚至超負荷地運作,在影片內容、拍攝制作、營銷宣傳等各方面打造了這個極具難度的IP影視改編之作,造就了現象級的跨媒介傳播典型。
(二)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優勢解讀
1.內容優勢:通俗性與娛樂性無論是以痞子蔡為代表的一類作家,通過業余創作創造屬于自己自由與解放的網絡作品,或者是安妮寶貝為代表的一類網絡,以文學為題,網絡為用,僅僅以網絡為宣傳媒介,提高個人影響力,都不能算作是純粹的網絡文學。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文學的出現,是以唐家三少為代表的作家在網絡上進行文學創作,拓展了網絡文學的邊界,衍生了網絡文學的產業化,于此大神頻出,于此資本在運作,呈現出資本對文學的雙利劍作用。[4]資本運作下的網絡文學真實受眾來源于普通百姓,通過通俗化的審美追求對傳統文學的文學性加以削減,文本模式及文學價值脫離于民眾的人文視線。故此,文學通過新的傳播平臺和價值模式以網絡文學的形態出現在大眾文化的社會之中。植根于泛娛樂化的社會基礎,網絡文學更多源自于草根階層的自由寫作,接近社會民眾的泛娛樂化生活,明顯區別于傳統文學,更具有開放性、包容性,不一味地追求文化審美、文化價值等,往往以市場為導向,將內容極大可能的娛樂化處理從而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受眾,達到一種感官刺激,實現從創作到接收的媒介傳播過程。作為一部網絡小說,《魔道祖師》的創作無疑是成功的。小說的大背景設定雖然是架空的玄幻劇情,拉開了與當下社會真實生活的距離,但是小說內容極大可能地加入了對社會生活現實性的寫照,恰到好處地讓受眾更加真實地感受到小說的創作難度、劇情發展和作者對于某些社會現象的認知與態度。[5]玄幻背景的小說之中依舊存在著現實選擇、困境等,這類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廣泛存在。正因為此,讀者才能與小說產生現實共鳴,得到讀者認可。與此同時,在劇情的發展之中,對現實性的問題予以表露時通過藝術手段脫離于現實,沉溺于夢幻,又迎合了受眾泛娛樂化的偏好。[6]故于此,《魔道祖師》在內容上以通俗性和娛樂化優勢受到讀者的廣泛認同,也多次從文學文本走向影視文本的突破,廣播劇、動漫、影視劇層出不窮。2.市場優勢:主題契合受眾主體需求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人們奔波忙碌,不過為了聽得一首淺薄小曲,引得一杯醉人紅酒。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心理釋放的自我需求逐步膨脹,網絡文學影視改編在內容上具有通俗化和娛樂化的優勢,一定程度上切合了社會大眾的社會心理需求。再通過視覺媒介接收時,能較大程度地予以感官享受,緩解心理壓力,滿足心理需求。與此同時,對于媒介接受者即受眾,改編時對受眾的心理以及審美需求進行了市場調研,往往呈現的題材更加符合大眾審美,改編的媒介傳播效果更能夠引起大眾共鳴。[7]《魔道祖師》到《陳情令》,選取了當下市場熱點之一的耽美文學,以雙男主為路線,加強情感交流的內容創作,在玄幻題材之下以現實性創作展開劇情發展,則更激起了受眾的心理共鳴。
二、文學依托下影視劇《陳情令》的藝術特質
(一)東方美學呈現
從文字文本走向影視文本的過程之中發生傳播媒介的變化,影視媒介的娛樂性、觀賞性為網絡文學衍生滿足了大眾對視覺及感官所需的享受與愉悅。以《陳情令》中的服裝美學為例,在服裝的搭配與選取上運用得當,古典文化的符號運用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帶來了美的視覺享受。劇中五大家族服裝各有特色,承載著各自的家風。服裝之上的紋飾正是古代傳統紋樣,傳統紋樣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視為裝飾圖案中的經典。中國傳統紋樣不僅在造型、色彩、工藝、裝飾形式上完美精致,而且本身具有更重要的內在意義。姑蘇藍氏子弟的卷云紋象征著家族自我約束的特點,承載著儒家文化克己復禮的精神內涵,同時迎合了家族隱忍,一脈相承的價值體系。[8]一切藝術創作最終目的不是功能性,而是意境體現,是一種靈魂的享受與精神的升華。正是通過影視改編媒介的傳播,帶來了文學文本視覺意義上的沖擊,從而通過欣賞東方美學帶來靈魂的享受與精神的升華。
(二)多元文化融合
《陳情令》是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網絡文學影視改編劇,以大眾傳媒的形式出現在熒幕之上,在娛樂大眾的同時必須切合時代需求;原創網絡小說《魔道祖師》以魔道同人的形式展開文學創作,在影視化跨平臺,跨類型傳播時,要注重同人聚眾傳播的影響,雙男主劇情發展在對友情與愛情的思想傳播過程中,不能存在價值導向錯誤?!蛾惽榱睢吩谫Y本的運作之下,引導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兼容,將傳統文化美學在跨媒介傳播之中逐步顯露。儒家文化一脈相承的影子多處可見。一方面,在這個仙俠世界,各宗各派權力交織,有著明顯的等級秩序,充分顯露了封建等級制度的影子。另一方面各個家族文化底蘊豐厚,以姑蘇藍氏家族為例,其以“雅正”治家,以“克己”為禮,彰顯著儒家文化色彩。與此同時,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在一脈相承的儒家文化的浸潤背后,少年出行便帶了幾分俠義精神。他們渴望能夠救死扶傷,渴望能夠鋤強扶弱,渴望能夠主持人間的道義,以主人公魏無羨為例,在大義面前能夠堅持自我,面對敵我也能夠多次放下嫌隙,拯救各世家子弟于水火之中。由上分析可知,潛移默化地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文本的影視化改編之中,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與此同時,觀眾也領略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學魅力,對影視改編劇產生激情,從而達到熱捧的行為表現。[9]
三、網絡耽美文學影視化改編興盛原因
(一)主流價值引導,劇本改編適度
耽美亞文化的傳播,使得耽改劇從無到有走向影視熒幕,并取得了超高的市場轉化效果,吸收了大量的潛在耽美受眾,快速贏得了文學產業優勢。亞文化中的感官刺激主義等契合青春自由、狂放不羈的思想,轉型期的社會壓力使得人們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自我的價值和意義,自我認識能力在慢慢衰退,越來越難以意識自己的根本出發點,實現和發展自我的方向迷失。一些青年人對虛幻事物迷戀有加,對虛擬網絡、偽精神世界產生依賴,這都是偽亞文化將人們推向了非理性的深淵。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價值沖突揭示了當下社會普遍的文化難題,有利于我們認識到如何去正確化解當今社會矛盾。亞文化的種種表現,尤其是其自身獨有的文化特性,未來在某種條件下也可能會成為一種發展前景,或許是消極,也或許是積極的,又或者帶著“新生命”的榮光給社會注入一劑生長素,對社會主流文化加以“反哺”。《魔道祖師》走的是一條耽美道路,作為一種非主流文化無法直接搬上熒幕的。亞文化是社會一股不穩定的潛流,如果放縱,那么文化傳承會逆水行舟,最后觸礁而亡;如果善以引導,那么文化傳承會順水推舟,成為社會的理性智慧?!蛾惽榱睢返牟コ鰪摹暗纻H”到“知己”,耽美亞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引導之下,走出了文學改編的第一步。[10]電視劇作為一個更為廣泛的大眾傳播媒介,拋棄了耽美情節,找到了亞文化與主流話語中的平衡。雙男主同人系列的發展,從原始的同人愛情,在影視化改變過程之中恰到好處地走向了相互成長的友情。而且電視劇并沒有拘泥于小情小愛,更多地展現胸懷天下的思想,樹立了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二)內容制作精良,審美追求進步
網絡文學《魔道祖師》走向電視劇《陳情令》并不是對網絡文學做出簡單的復制、選材、改編,藝術創作時做出了較大程度的差異性改變。隨著《陳情令》的播出,劇情的藝術創作以網絡文學原著為前提,以主流文化為引導,對于原著之中內容進行高真實度還原,例如魏無羨剖丹,血洗不夜天等。此外,借鑒電視媒介傳播的特色,重新整合原文內容,排列原文章節,保留原著的同時切合了觀眾的視聽習慣。此外,影片創作者在結合創作者的主觀感受與真情實感的前提之下,通過對色彩或是以濃烈或是以淡雅等多元化的形式使得畫面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觀眾帶來視覺上畫面上的沖擊力,從而給觀眾以心靈上的牽引。電影中非語言符號的運用是創作者的傳播策略,與有聲語言進行互補,促進影片更好傳播。非語言符號是影視作品的重要內容和組成成分,影片的創作通過將視覺符號的藝術化處理最大程度地進行信息傳遞,我們可以將視角剖析到《黑天鵝》中女主人公服飾變化下的破繭而出,同樣可以將視野拉到《末代皇帝》以強烈的不同色彩的變化,從溥儀的視角出發回憶往事,凸顯他跌宕起伏,悲慘相加的人生?;氐健蛾惽榱睢冯娪氨旧?,“從紋飾,服裝到道具,展示中國元素傳遞文化自信。陳情令:書寫國風之美?!薄度嗣袢請蟆返狞c評流露出了對非語言符號運用改編的高度評價。此外,在玄幻場景的設計、特效技術的探索、故事細節的處理等多方面都體現了主創團隊的制作精神,在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上嘗試突破新標準,嘗試走向新高度。
(三)跨媒介轉移,粉絲效益明顯
隨著經濟和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明星活躍在熒幕和社交媒體,有明星便有粉絲,粉絲群體也隨之膨脹。粉絲文化是依附于大眾文化滋生的一種文化形式,指一個體或群體,由于對自己內心虛擬的對象或者是現實存在的對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而產生的文化消費,并由此生發的為了自己喜愛的對象過度消費和付出無償勞動時間的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傳媒以及社會文化現象的總和。《魔道祖師》擁有大量原著受眾群體,粉絲即流量,《陳情令》的跨界傳播要實現粉絲群體從文學到影視的媒介轉化,故此劇情必須以原著貼合,實現原著粉的群體鏈接。此外,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營銷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手段。影視團隊依托于抖音、微博、知乎、貼吧等平臺,打造#陳情令101#等話題模式,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陳情令》在大眾群體中的曝光度和瀏覽量,在輔之以網絡文學本身的品牌賦能效果,激發消費者群體對于《陳情令》的新鮮感與嘗試感。事實上無論何種結果,當粉絲對于網絡文學、影視作品的關注時,就是在為跨媒介創造更多的傳播價值。
(四)注重營銷宣發及拓展產業鏈
結合現今媒體傳播的大眾審美角度和網紅熱點源,整合相關信息,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武漢、深圳、新疆等直轄市或旅游熱門省會城市,著力打造數個不同風格的《陳情令》影視會,采取明暗兩線方案聯合宣傳,進而成功達到《陳情令》在大眾視野里的第一波病毒式的曝光傳播。在第一階段病毒式瘋狂傳播熱度達到最高點并開始趨于平緩后,開始啟動廣告、宣傳欄、海報、地鐵等較為平緩有長期影響的傳統營銷模式,持續傳播造勢,如聯合愛奇藝、優酷、騰訊等網絡平臺,植入宣傳廣告和VR宣傳標識。在上述兩階段的營銷傳播均平穩進行后,在大眾的審美疲勞期過后,尋找合適的時機,通過創新式的營銷傳播方式,開啟第二次的熱議和關注制高點,不同于第一階段的去追短期內的病毒式爆炸傳播,該階段更加注重對于大眾進行一種有深度的營銷傳播。例如演員表情包的文化衍生,剪輯花絮的轉發,演員演唱會活動的舉辦等。新媒體技術突破了傳統媒介的營銷模式,實現了傳播的創新化,多元化。
四、網絡耽美文學影視化改編發展對策
(一)忠于文學:文化為基,市場為引
文學是一種審美藝術形態的表現,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都是其表現的一種。網絡文學走過“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歪路。以耽美圈內一條某明星的同人文為導火索,因同人文中某明星人物設定不符合其粉絲的胃口(一定程度損害了某明星名譽權),引起強烈不滿,某明星飯圈內戰拉開序幕,以微博、貼吧、B站等為平臺迅速拉開戰線,涉及人數多,圈層范圍廣,抨擊破壞影響力度大。飯圈繼蔡周打榜事件后又一次的群體圍攻,觸手不斷延長到各大圈層?!拔膶W創作和道德倫理,究竟哪個更重要?”這一文學史經典問題搬上“戰場”,唇槍舌戰一輪又一輪后,該同人文作者的作品被下架,Lofter和AO3被舉報,部分平臺同性內容被撤回,這觸碰了各圈粉絲利益,某明星部分粉絲團體被炮轟。又是一次次“博弈”后,某明星代言的產品均受到打擊、同人文網站徹底被封,兩敗俱傷,甚至在外網某明星已經被搞得“社會性死亡”,可謂“家丑外揚”,事件影響極其惡劣。如果在影視化改編的過程之中,一味地依賴和迎合市場需求,必將走向人物的倫理邊界,傳播不正當的非主流文化思想,這是令人后怕的。[11]網絡文學應當與傳統文學一樣盡可能地面對其文學本位,回歸現實。創作者的文學創作要切實地進行現實轉向,從人物受眾的最基礎生活出發,以網絡小說內容為王,創新藝術創作形態與模式,從而為影視劇的改變提供優質題材,為文學文本走向影視文本的成熟發展之路能夠順暢通達。而影視文本的改編符合大時代的背景,不僅僅追求的是作品題材上的標新立異,更重要的是承擔著文化價值的影視傳播作用,這樣網絡文學的改編之路才能走得更遠。
(二)變于媒介:品牌再新,傳播再變
網絡文學帶來的影視作品改編熱充分顯示了互聯網文化的優勢,在新時期的受眾需求的娛樂屬性的賦能下,快速融合產生產業協作。中國傳統影視行業發展較弱,上個世紀90年代韓劇潮流進入我國影視市場,對我國影視行業的文化產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通過對韓國影視劇的探索,不難發現,其影視創作具有品牌效應,通過良性競爭不斷探索播出形式,力求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傳播模式的多樣性,從而實現了影視作品從國家走出去,影視文化從國家輸送到全球,實現一種文化輸出。我國影視劇應以此為借鑒,拓展文化產業鏈的附加價值,打造影視品牌化。影視行業從來不是一個封閉、獨立的世界,網絡文學擁有龐大的用戶市場,在商業資本的投入下,《陳情令》成功完成了網絡IP的跨媒介傳播,實現了網絡IP的深層次價值挖掘,值得今后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借鑒。為了突破傳統媒介與新興媒體之間的壁壘,新技術革命的影響下各媒體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尋求媒介之間的合作與整合,以數字化信息技術支撐影視產業鏈的拓展,培育創新型高素質的專業營銷團隊,實現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精品化道理,打造出具有中國影響力的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品牌的中國文化產業。
五、結語
從網絡文學向影視文學,《陳情令》的熱播成為一種現象級的文化現象,跨媒介傳播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切忌讓網絡文學跨媒介傳播成為一時的商業模式,網絡文學影視改編劇要在實踐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持內容為基,以主流文化為價值導向,在粉絲經濟的助力之下深挖文學價值,實現文學與影視爆款的跨媒介傳播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張遙.當代中國網絡影視評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4.
2.吉喆.中國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研究[D].吉林大學,2019.
3.RasulevaNigina.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D].上海大學,2019.
4.齊永光.媒介融合視域下的文學數字化傳播[D].吉林大學,2020.
5.黃小青.跨媒介敘事情境中IP改編的互動研究[D].暨南大學,2020.
6.卜嘉敏,張偉博.平臺媒體環境下的“網紅營銷”芻議[J].東南傳播,2020(09):139-141.
7.尤旖蕓.淺析融媒體時代下國產訪談節目形態的變遷[J].漢字文化,2020(18):88-89+114.
8.劉春雨,劉楠.充滿概率的大眾傳播[J].東南傳播,2019(07):61-63.
作者:王志鵬 胡瑋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上一篇:網絡文學作品全版權運營合同優化研究
- 下一篇: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完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