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趨勢范文
時間:2023-12-20 17:42: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媒介融合的趨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伴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媒介融合”這一概念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提及并在現實中進行了多種自覺的嘗試。
一、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伊契爾·索勒·普爾( ithiel de solapool) 提出的。他在專著《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傳播形態融合”的概念,認為數碼電子科技的發展是導致歷來涇渭分明的傳播形態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最初本文由收集整理人們關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將電視、報刊等傳統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國新聞學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關于媒介融合的定義贏得廣泛認同。他認為,媒介融合就是 “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并認為“媒介融合最值得關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種媒介的操作平臺,而是媒介之間的合作模式。”
二、國內外媒介融合研究綜述
1.西方國家最早開始研究媒介融合
關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最早是從本世紀初一些西方國家開始的。他們從技術融合、媒介所有權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組織結構融合、新聞采編技能融合等各個角度展開了方方面面的研究。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便根據不同傳播語境下所表達的含義歸納了美國當時存在的五種“媒介融合”的類型: 所有權融合、策略性融合、結構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聞表達融合。
之后,lori demo 等幾位在美國鮑爾州立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 任教的學者提出了“融合連續統一體”這個新概念, 界定了“融合新聞”的幾種模式,分別是交互推廣、克隆、合競、內容分享和融合。這五種模式,也是媒體之間通力合作、信息內容上實現了共享過程的佐證。
2.近年來,國內學者開始關注和研究媒介融合
在我國,有關媒介融合的最新概念是蔡雯在考察美國媒介發展的過程中引入的。2005年,蔡雯發表了《培養具有媒體融合技能的新聞人才——與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教授的對話》后,又接連發表了幾篇與媒介融合相關文章,此后,國內關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迅速增多。2007年,我國媒介融合的研究向著系統、深入的方向發展。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學者王菲對媒介融合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出版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媒介大融合》。
三、媒介融合的基本模式
媒介融合不僅包括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傳播內容的融合,還包括報紙、電視、網絡、手機等傳播渠道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高層次是打破產業壁壘、技術壁壘的全方位的大融合。媒介融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裂變與聚合不斷開展,最終形成新的整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呈現出一定的層次性。
1.媒介內容的融合主要表現為打破各媒介壁壘,實現形態整合,內容共享。在操作層面上呈現了初級形式的融合, 如信息采集、制作等信息共享層面上。目前比較受歡迎的電視讀報節目就是媒介融合初級形式的產物。鳳凰衛視的 “有報天天讀”,短短半年時間欄目收視率挺進鳳凰前三名;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 “媒體廣場”,集萃各類媒體,每天清晨滾動播出兩遍;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第一時間”的“馬斌讀報”;上海衛視“看東方”的“早報早知道”和“讀家新聞”等等都是電視和報紙信息共享,互動推廣,這些都是初級融合。
2.媒介渠道的融合主要表現為不同媒體日益融合。一方面,新媒介在不斷加盟新聞傳播陣營,從商業門戶網站到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紛紛借助于傳統媒體的新聞生產力,通過匯聚新聞信息,在新聞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搜狐與巧家報社組建的“奧運媒體報道聯盟”、騰訊與多家重量級都市報組建“捷報奧運媒體聯盟”,這些報網互動項目都將極大推動報道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傳統媒介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對新媒介的借助和運用已成習慣,如用借助網絡新聞、通過手機短信獲取線索、利用手機和網站搭建受眾參與直播節目的平臺、將博客內容轉載到傳統媒介上等。目前出現的報紙網站、手機報紙、手機電視等,都可看做是渠道融合的結果。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業務的變化
在數字技術和網絡傳播的推動下,媒介融合已成為傳媒的發展趨勢。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之間的整合與重組、交融與互動,是不同媒介形式在信息采集、制作、傳播過程中的全方位合作。媒介融合帶來了傳播觀念的革命性變革,影響著新聞業務形態的全部過程。它改變了傳統媒體新聞采集與制作的流程,并逐漸演變成一種獨立運行、流程完整、操作規范的新聞生產模式。在這種背景下,新聞業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工作流程一體化
廣播、電視和報紙等傳統媒體以單一媒體形態和技術手段為基礎,形成單一的新聞采集、單一的新聞加工、單一的新聞產品和單一的傳播方式的新聞生產和傳播流程。融合新聞以多媒體集中采集新聞,根據所屬媒體介質和受眾特點分類加工、生產多樣化新聞產品,提供給所屬媒體選擇和傳播。
按照融合新聞流程,某地發生一個突發性事件,派往現場的采訪小組由有經驗的文字、攝影和電視錄像記者組成,采集后的素材迅速傳回編輯部門,由精通各類媒介報道特點和掌握數字、網絡技術的編輯制成不同類型的新聞產品給不同媒體播出。第一批新聞產品是簡要的廣播、電視新聞,網站的現場照片和簡訊,第二批產品包括比較完整表現事件緣由的電視節目,為報紙提供的有相關背景資料的文字報道和的現場照片,網站上鏈接報道和與此事有關的信息及各方反饋。第三批產品根據事件的發展,深度報道、電視的專家訪談等。
篇2
論文摘要:媒介融合的趨勢是伴隨著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的。媒介融合給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帶來了新問題、新變化和新機遇。在媒介融合的形勢下,學科結構、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實踐平臺作為構成新聞教育的四大基礎要素,仍然是決定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質量的核心部分。
媒介融合趨勢是伴隨著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的。一方面,隨著衛星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進步,以及這些技術在廣電、通信領域的全方位滲透與應用,傳統媒介的界限漸漸模糊,新媒體形式層出不窮,媒介終端可實現功能逐步強大。另一方面,社會經濟及文化潮流的發展與進步引發社會階層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場的“碎片化”和受眾的“碎片化”,大眾時代過渡為分眾時代,媒介受眾由以往的單向接收者的角色轉變為需要為其量身訂制個的用戶。
新聞傳播教育適應媒介融合趨勢的必要性
媒介融合的趨勢對新聞傳播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后需要兩類新型人才:一是能夠在媒介集團中進行整合傳播策劃的高層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夠運用多種技術工具的全能型記者編輯。第一類管理人才不同于傳統媒體的管理者,他必須是精通各類媒介的專家,熟悉技術發展為新聞傳播所提供的可能性,能夠運用這些技術使新聞內容得到更好的表現。因此,懂新聞傳播、懂技術、懂管理而且擅長策劃,是這種人才的必備素質。第二類人才的主要特點是技術全面。如美國媒介綜合集團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處一地的地方媒體,派往異地采訪的記者都是多面手,他們能夠同時為報紙寫文字稿件、為電視拍攝新聞節目、為網站寫稿。培養融合型的人才成了新聞傳播院系改革的重要目標。
以美國為例,當前有一大批新聞與大眾傳播院系、新聞媒體和媒介組織正在進行這類培訓,很多文字記者在學攝像技術,報紙編輯在學音頻視頻編輯和圖表制作等。美國的一些著名新聞與大眾傳播院系已經開設了“融合新聞”專業。
2005年9月,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開設了媒介融合專業。對于開設該專業的原因,該院分管教學的副院長BrianS.Brooks教授解釋說:“我們看到在美國對記者編輯的需求有了變化,需要培訓一些技能融合的記者編輯。我去了堪薩斯一家重要報社,他們說希望招聘到能報道SUPERBOWL 體育盛會和美式足球的記者,給報紙寫個故事,再給網絡寫個不同的故事,還能為網絡做一些視頻、音頻的節目。他們的要求可以同電視臺相比了。我們從沒有訓練過這樣的學生,現在需要培養跨媒體的記者了。我們要開設一個將各種媒體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來培養這樣的人才。”①
未來的媒介融合教育發展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領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大傳播的模式;其二,縮減以往劃分過細的專業類課程,形成普遍性的媒介課程體系,或者說是一種廣泛核心課程,其中會更多地融入廣告和公關類的課程。無論如何,融合會引領一種大傳播教育趨勢的出現。例如反映在課程設置上,未來的新聞傳播教育的課程安排更多會出現那些整合類型的課程,比如說一門媒介寫作有可能代替原有的報紙新聞寫作、廣播電視新聞寫作、廣告文案寫作、公關寫作等課程。
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傳播教育基礎要素的變化
在媒介融合的形勢下,學科結構、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實踐平臺作為構成新聞教育的四大基礎要素,仍然是決定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質量的核心部分。
目前,新聞傳播學科在大學本科階段的專業劃分,基本上是在新媒介技術全方位進入新聞傳播領域之前設定的;新聞傳播教育長期以來形成了以媒介類別劃分的教學和研究取向。因此,學科的組織結構需要適應媒介融合的趨勢,以保證各個專業都具有更強的開放性與兼容性。
媒介融合促進了新聞與大眾傳播院系結構的變化,一些與媒介新發展相關的專業逐步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美國斯坦福大學新聞系在1998年增設了第一個電子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隨后,很多大學都增設了新聞和大眾傳播專業或者是在已有的專業中增加了網絡傳播方向等。2005年9月,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開設了媒介融合專業。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新聞傳播院系的教師隊伍普遍面臨知識結構更新的任務。教師需要突破自己的專業局限,建立跨媒體、跨學科的學科發展知識體系。越來越多的教師趨向于網上討論、網上提交作業、電子郵件交流以及即時聊天的教學方式。
媒介融合趨勢也對新聞與大眾傳播院系的管理者們提出了新要求:要尋求資金購買和維護使用新技術的教學設備,探索最合適的方式使新技術納入到教學內容中,讓教師在短期內掌握新技術并傳授給學生。
以新媒體發展為基礎的媒介融合帶來了教學內容的變化。新媒體是促進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建構新的課程結構的催化劑,新科技發展逐漸融合在各類課程中,這些課程普遍以跨媒體替代傳統的以媒體分類劃分的課程模式。新設置的課程可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大類。一種是從宏觀的角度研究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對信息傳播、社會政治、經濟進程的影響,多為側重理論的跨學科研究,例如網絡與大眾傳播等。而微觀方面的則更多涉及如何將新媒體及其相關技術利用于大眾傳播媒介,更像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聞業務技能課,例如計算機輔助報道、在線新聞學、電腦制圖等課程。一些傳統的新聞業務課,如新聞寫作也打破了過去印刷、廣播和電視之間的分界,而稱為媒介傳播寫作,將新聞寫作基礎、消息寫作、解說詞寫作、新聞評論寫作、新聞高級寫作技巧、廣播電視寫作等眾多涉及寫作的課程集中講授。
轉貼于
在網絡數字技術環境中,教學平臺的建設已經不僅是傳統概念中的實驗平臺和實習平臺的建設,而是包括日常教學平臺建設在內的多種專業功能、多種使用目標的融合性教學平臺的構建。這種多功能、跨媒體、可融合的教學平臺是未來新聞教育依托的設施基礎。
新聞與傳播院系應當和主流新聞媒體以及前沿科技企業共同合作,通過這樣的合作,將行業前沿技術、前沿研究課題、技術人才引入教學與科研領域,為實驗設備的更新、為課程體系的改革、為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好的條件。新聞傳播院系應嘗試進一步打破課堂教學平臺與實驗教學平臺的界限,讓更多的實務課程的日常教學,在仿真的媒體環境中進行,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為學生創造專業實習的良好環境:一是新聞傳播院系可以和主流媒體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一些媒體作為學生的固定實習基地,和媒體聯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二是新聞傳播院系著手建設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校園數字化學生媒體實習平臺,讓學生盡可能全面體驗實務工作的完整過程。這種“融合性平臺”應該既是教學、實驗、實習的融合,同時也是多種媒體技術平臺的融合。數字化虛擬實習基地的建設可以有效地實現教學與實踐的互動。新聞傳播院系可以針對自身的專業特點和教學資源的現狀,適當設立包含部分或全部媒體形式的數字化實習實驗室。相對傳統媒體實習基地而言,建立數字化實習實驗室,所需資金較少,單次運行成本低廉,一般新聞院校都能夠建立,而且能夠保持常態運轉。與傳統實習相比,數字化實習基地還有一個顯著的優點,那就是配合學生的實習過程,可以建立一個與實踐教學相配套的網絡交互式學習平臺,以提高實習的質量和效率。數字化實習基地里的校園媒體,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條件成熟的可以轉化為社會媒體,比如為社會提供可以公開播出的電視節目等。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是對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傳播教育發展的一種有益嘗試。
所有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都被訓練成融合媒介型的人才還為時過早。我們可以向學生介紹所有形式的媒體,同時要求每個學生就一種傳統媒體發展自己的專長。這是比較合適的過渡性教育方法。例如報紙方向的學生要學會制作報紙的網站,或者學習為電臺制作廣播節目;廣播電視專業的學生既可以學習制作網頁,也可以學習為報紙和互聯網寫作新聞。
在各種傳播技術不斷更新、媒介日趨融合的趨勢下,我們要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給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帶來的新問題、新變化和新機遇。要善于運用新技術改進新聞傳播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新聞與傳播教育的變革和發展。要創造條件幫助學生盡可能掌握新媒體、新技術,增強他們融合各種新的傳播技能,適應新的傳播環境需要的能力。[本文為2009年度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媒介發展對新聞傳播教育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2009q060 )的階段性成果]
注 釋:
①蔡雯:《整合相關學科資源 調整人才培養模式—— 對美國新聞教育改革的調查及思考》,《中國記者》,2005(7)。
參考文獻
1.Hu, Y. F. (2002),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puters and pedagogy fo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7(4).
篇3
關鍵詞:媒介融合趨勢 人才培養 新型傳媒人才
西南政法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研究
信息時代社會突飛猛進、蒸蒸日上,科技迅猛發展,傳媒領域也經歷著巨大的變革。被稱為“第四媒體”的網絡媒體和“第五媒體”的手機媒體成為人們交流、交往的工具。各種形式的媒介之間相互融合的趨勢也愈加明顯比如手機和電視相結合形成“手機電視”,報紙和手機相結合形成“手機報”,網絡和電視相結合形成“網絡電視”等等。以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為主的“三網融合”政策的出臺,加速了媒介產業走向融合,數字技術的發展更為媒介融合提供了動力支持。媒介融合已成為現代傳媒業發展的顯著特征,這一態勢必然催生出新的傳媒生產理念、新的人才教育理念。①作為傳媒人才培養的“集散地”――高校,需要及時更新觀念,采取相應的策略,使人才在新的傳媒環境下得以立足。
一、媒介融合與新型傳媒人才
(一)媒介融合的基本概述
1983年,伊契爾?索樂?普爾在《自由的科技》一書中把“融合媒介”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即各種媒介呈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
20世紀90年代,新媒體技術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支撐下,一批新媒體得以產生的同時,也促進了“舊媒體”的二次發展。電子報紙、網絡電視、手機電視、手機報紙等都是新舊媒體融合產生的“混血兒”。媒介融合是當今媒介發展的顯著特征,是傳統媒體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②
媒介融合有以下幾個特點:
1.技術化與全能化。在廣播、數字、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媒介融合趨勢越來越強。在媒介融合趨勢下,不同形態的媒介相互競爭與融合,體現出文化的全能性與技術性。
2.集約生產與全民寫作。融合媒介趨勢下,以往每種不同的類型的媒介獨自經營,而現在多媒介走向聯合經營,生產成本降低,資源合理配置,也促成“融合新聞”(Multiple-journalism)的產生,形成了“全民寫作”的趨勢。
3.內容融合與渠道融合。媒介融合的途徑可以分為以文字、聲音、圖片、圖像為主的內容融合,以及以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為主的載體融合。
(二)媒介融合的影響與新型媒體人才
媒介融合在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很大:
1.促進傳媒理念的創新
人類不斷追求信息傳播的優化,而媒體融合正是這個過程的產物,它正變革著信息的采、編、播、獲取等各個環節的運行方式,使歷史上獨立演進的不同媒體形態更加豐富、更加有序、更加高效的融合發展。通過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各種傳統媒體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得以作用于融合媒體之上。
2.促進核心價值的整合提升
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新型社交媒體的不斷涌現,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信源主體呈現多元化,普通公民也可以參與到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媒介融合將會大大提高民眾參與社會的程度,不斷改變人們的心理狀態。這有利于促進社會核心價值的重構,特別是草根媒體將成為社會核心價值重構過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3.呼喚新型跨媒體人才的更多涌現
跨媒體人才即媒體融合人才,他們可以靈活的運用多媒體工具和技術進行采集、編輯、制作等一系列工作,能夠同時承擔圖文、音像等報道任務的全能型記者。
在媒介融合態勢下,兩類新型人才成為亟需:
一是能夠能夠運用多種技術工具的全能型媒體工作者。此類人才要通曉人文社科知識,要掌握扎實的新聞理論和新聞業務技能,尤其是例如WEB2.0影視編導、攝影攝像、非線性編輯、特技制作等新媒體技術;
二是能夠在多媒體集團中進行整合傳播的管理工作者。此類人才應該兼具“職業新聞人”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經理人”的經營管理頭腦和才干,懂新聞、懂技術、懂管理和策劃。今后媒體的競爭實質上就是跨媒體人才的競爭。
二、傳媒人才的培養現狀調查分析
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以及新型媒體的結構特性決定了跨媒體新型人才需求的復合型,從業者需要熟練掌握從前期策劃、采寫編制到后期的傳輸和互動等流程所需要的技能。當前我國高校對學生的培養依然是基于傳統學科的劃分,與新媒體的需要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學科屬性和體系、課程設置和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資源和專業師資、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關系等方面。
對此,調查組選取了重慶市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和四川外國語大學四所開設新聞學相關專業的高校,對其師生做了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38份。同時調查組還對重慶市的愛奇藝和壁櫥社區論壇的工作人員做了訪談。目的在于尋找到高校新聞人才培養與目前媒體行業需求的契合點,從而對新聞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數據分析
1、師生基本狀況
(1)師生群體構成
本次調查的學生來自上述4所高校大約140名學生,以2010級學生為主。學生的專業涵蓋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播音主持、廣播電視編導、漢語言文學等。本次調查的教師群體來自西南政法大學和四川外國語學院,共計6人,采用深度訪談的方法進行調研。
調查顯示,有接近一半的教師處于46歲至55歲年齡段,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17%,36歲至45歲教師占33%。而在教師學歷分布中,博士占67%,其余是碩士。
(2)師生對新媒體的了解程度
從調查中我們得知,“非常熟悉”和“不了解”兩個極端方面師生比例小,其中老師都是10%,學生分別是6%和13%。近八成的師生都對新媒體有一定了解,“比較了解”的老師占45%,學生占25%;“一般了解”的老師占35%,學生占55%。
(3)學生對新媒體行業工作的意愿
比較愿意和非常愿意的比例達到一半以上,將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表示可以考慮,其余的則不愿意從事新媒體相關工作。
2.課程設置情況
調查的四所高校,都開設了與新媒體有關的課程,但在課程比例、設置內容上不盡相同。同時,四所高校的新媒體課程統一安排在選修課當中,必修課都沒有安排有關課程。新媒體領域相關的課程開設的較少,學分要求較低。
3、崗位素質要求與期待
(1)行業具體供求
媒體傾向于人才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比如對軟件技術的熟悉度、視音頻操作程度等。而教師和學生側重于理論知識、文案創作等基礎性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把握。
學生對傳統媒體的采訪寫作能力不是很看重。教師認為理論知識和技能是新聞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質。媒體從業者則認為,應當更加注重設備操作、商業開發、產業化經營等現代技術的運用和能力的掌握。
(二)調查結論
1.從新聞傳播相關專業的教師與學生的認識方面來看:
師生對新媒體行業普遍給予較高的關注,對于該行業未來的發展普遍看好,而且愿意進行有關學習和研究。然而,由于新媒體行業作為一種包羅萬象的新興行業,高校師生對它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和深入,比如實際用人需求、各領域人才的能力素質需求等等,尤其是諸如流媒體技術、整合營銷、版權開發與管理等方面,是教學與研究的盲點。
2.從高校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和課程設置來看:
距離現代新型媒體人才需求還差很遠。原因是多方面的,傳統教育觀念注重新聞理論、傳播學理論、中外新聞史、廣播電視史等基礎史論課程的教學,學科架構不健全。以傳統媒體的人才需要為基礎,比如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主要為廣播電視機構培養人才,新聞學專業主要是為報刊、通訊社培養記者、編輯。隨著新媒體的興起以及傳統媒體的轉型,傳媒間的差異正在被打破。此外在當下這個不斷變化的媒介格局下,建構起穩定的人才培養模式有一定的困難。新媒體行業的發展,需要市場營銷手段的創新、資源組織架構的創新,也需要節目形態、技術手段的創新,而凡此種種都無法從現有的專業課程體系中獲得。
3.從高校與新媒體行業有關單位間的聯系來看:
存在失衡與錯位的現象。新媒體企業無法為專業教學和研究提供充足的行業資源和良好的實踐機會,高校也在人才輸送方面達不到要求。教學和實踐脫節,新聞人才結構失衡。我國的新聞教育基本上是在大學課堂內完成,新聞單位的參與度不夠,當畢業生進入媒體,仍然需要接受再培訓和職業化訓練。可以看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需要多樣化、專業化的傳媒人才,而新聞教育卻呈現了人才培養路徑過專、過窄的問題,與傳媒業的需求嚴重脫節,無法適應媒體格局的深刻變革。
三、媒介融合下傳媒人才培養建議
新型傳媒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校的基礎教育與培養,更離不開人力資源需求和供給間的平衡,針對目前新型傳媒人才培養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高校應靈活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課程設置,緊跟行業用人需求,加強與新媒體行業的有效聯系。
(一)綜合素質的培養
1.注重對人文素質的培養
新媒體的特點是傳播快捷、互動性強、內容海量、開放性高,這就對從業人員的人文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對人文社科知識的廣泛涉獵,只強調對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必定是一個沒有深度、沒有發展前途與潛力的媒體。
2.注重對新聞專業素養的培養
媒體從業人員要恪守新聞職業道德,堅持真實、客觀、公正、平衡的報道原則,更要堅持黨性原則。媒體從業人員要做好把關人,正確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教育宣傳、服務娛樂等功能。
3.注重對新媒體應用的培養
新媒體并不是指一種媒體而是一個過程,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網絡媒體是新媒體,相對于網絡媒體而言,移動媒體是新媒體。注重對新媒體人才的長期培養和知識更新,教育機構應該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根據當前新媒體的發展特點,為從業人員提供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術,提供更多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二)業務能力的培養要求
1.“跨媒體”報道能力
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傳媒機構不可能只擁有單一的媒介形態,報紙媒體開發了網絡版和手機報以及官方微博,電視媒體開發了網絡電視和戶外電視,雜志媒體開發了電子雜志,廣播媒體發展數字廣播。新型傳媒的業務流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這就要求媒體人才不能再局限于過去一報一臺互不干涉的工作模式,而是要具備進行跨媒體傳播、報道的能力。要熟悉傳統媒體的運作流程,更要掌握新媒體的運作規律、報道手法、受眾的特征、傳播的特點。
2.整合傳播能力
網絡時代,在話語權平等的背景下,“人人皆記者”。作為媒體專業人才,其核心競爭力不再是第一時間報道事件,而是體現在對新聞信息的篩選上,在海量信息中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這就要求媒體人才運用敏銳和專業的眼光對信息進行鑒別、跟蹤和深度報道,從混雜的信息中為受眾梳理出有邏輯、有價值的內容。
(三)教育觀念的更新與學科資源的整合
重慶愛奇藝公司內容部資訊頻道的主編左小漠在訪談中表示,當前企業亟需復合型人才,但是實際上員工的能力結構相對單一,綜合素養不夠高,視野也不夠開闊,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創新發展。這與我們的調查結構吻合,我們還發現,當前高校在相關專業的設置上有以下問題:一是涉獵過廣,不夠精細、針對性不強、系統性不足;二是專業面過窄,比如有些學校將新媒體片面的理解為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影視藝術,將已有的影視類專業直接移植,不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三是學科間的貫穿性、繼承性不強,有的學校將理論課安排在第一學期,卻將新媒體實務課安排在第四學期,無法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的銜接。
因此,教育觀念的更新必須放在首位,要突破傳統涇渭分明的學科界限,對優勢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要想達到教育目的、培養出合格的新媒體人才,必須要建立綜合、科學的教學體系,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技術與藝術的融合,注重課程之間的整合銜接,建立起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教學體系。
(四)高校新聞院系開設新專業,開拓研究的新方向
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2005年在全世界新聞院校中第一個設立了媒體融合系;2007年3月,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與美國密蘇里大學Convergence學院合作,成立了我國高校首家融合媒體實驗室;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從2007年起在國內率先成立了新傳媒系,其中媒體融合作為該系重要的新聞專業方向。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07年開始也新增了“數字新聞傳播”專業,注重培養媒體融合新聞人才。③
高等院校在設置新聞傳播學課程的時候,要將之放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打大視野下,任課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要將傳媒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不斷調整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實踐課程在教學中的合理比列。例如可以將新媒體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教授給學生,配備有網絡媒體等新媒體工作經驗的老師,將一線的經驗和方法與學生互動分享。
在專業課程設置中,加大實踐課程的比例。新聞傳播學實踐性較強,實踐課程包括認知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高校教師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營造開放的、多元的、互動的教學氛圍。
(五)加強校企合作
課題組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新媒體工作者認為自身理論素養、業務素養不足,對所從事行業的屬性與核心競爭力認識不夠,對新媒體產業發展前景認識不足。高等院校在這方面占有很大的優勢,它們擁有豐富的智庫資源,可以拓寬從業者的視野,為他們提供客觀的理論指導和培訓。與此同時,新媒體企業眾多學習時間崗位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指引方向。開展產學研合作模式,針對媒介融合這一背景,目前高校可多開展與新媒體融合性媒體的合作。比如,邀請新媒體資深從業人員擔任學校的榮譽講師、客座教授,參與課堂教學,定期開展講座;學校可以加強與新聞網站等媒體、企業的合作,鼓勵教師們到傳媒機構切實體驗,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有媒體將2013年稱為“大數據元年”,我們已經從信息時代走到了數字時代和智能時代。中國網民數量從100萬發展到一億用了七年半時間,從一億到3億用了將近4年時間,從3億到2012年年底的超5億則不到兩年。近五億網民意味著超過1/3的國人都已經和互聯網有過親密接觸,“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悄然到來。④在自媒體趨勢下,對具有專業知識技能和較高素養的新型傳媒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要,高校和新媒體行業任重而道遠。■
注釋:
① 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
② 孫夏卿.《新媒體人才培養亟待加強》.[J]
③ 唐筱童.《《媒介融合――鍛造新媒體新聞人才勢在必行》》.[J]
④ 孫祥飛.《新聞傳播學考研》.人民日報出版社.[M]
參考文獻
[1]陸平.《3G時代新媒體人才的培養》.[J]
[2]孫夏卿.《新媒體人才培養亟待加強》.[J]
[3]謝曉紅.《高校網絡新聞傳播教學改革初探》.[J]
[4]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
[5]唐筱童.《媒體融合:鍛造跨媒體新聞人才勢在必行》.[J]
篇4
關鍵詞:媒介融合 視聽傳媒 視聽轉型 視聽無處不在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對新時期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作出了全面部署,對我們從全局和整體的高度謀劃今后廣播影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廣播影視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當前,我國傳媒業發展正處在媒介融合的大時代。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群眾精神需求雙重力量的推動下,這場史無前例的媒介轉型與變革已經在我國傳媒各領域各環節深度展開,其特征突出表現在:一是日益開放、互動和去中心化的新型傳播方式逐步打破了傳統“大一統”、相對封閉和壟斷的廣播電視傳播方式;二是數字化、網絡化、交互性的視聽內容和服務將逐漸取代傳統的模擬內容和服務; 三是基于互聯網的新興媒體滲透力強、覆蓋面廣,用戶規模日漸壯大,用戶群的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視聽節目已經成為廣大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從國際還是從國內發展來看,傳統廣播影視和視聽新媒體加速融合的趨勢十分明顯,視聽新媒體議程設置與輿論引導能力開始比肩廣播影視,視聽新媒體的影響力和滲透力明顯增強。同時不難看出,廣播影視內涵與外延正發生深刻的變遷,廣播影視正在向視聽傳媒轉型。視聽(Audio-visual)開始成為傳媒內容的主要形式,它已經涵蓋傳統廣播、電影、電視和網絡廣播影視、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影視動畫和游戲等現代所有視聽業務。
按照黨的十提出要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和進一步“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提高傳播能力”的發展總要求,結合以上分析和認識,我們對我國廣播影視未來發展圖景作出這樣的基本判斷:即伴隨著數字化、網絡化和衛星技術的發展,中國廣播影視將擺脫自身傳統傳輸方式的限制,逐步發展為覆蓋全球的融合型視聽傳媒形態。它們會將擁有海量的新型視聽內容作為發展追求,通過多種互聯互通的網絡,以多種終端向全球無縫傳播,最大限度實現“視聽無處不在”,中華文化的國際國內影響力將會不斷增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國廣播影視發展的基本趨勢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基本趨勢之一:發展視聽化
隨著數字、網絡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廣播電視之間的邊界日漸模糊。以電視機為例,當它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后,傳統單一的電視接收終端轉變成為了一個集電視節目接收與分享、娛樂、通信、上網、購物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視聽信息總匯,儼然成為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及其他新媒體新業務的集大成者。因此,可看出傳統廣播電視數字化、網絡化處理后,彼此之間界限趨于模糊,而一律指向“視聽”服務與消費體驗,呈現出“泛視聽化”趨勢。這種泛視聽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視聽這一概念超越了傳統廣播影視的范疇,并且有了新的內涵和外延。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量網絡影視劇、網絡視頻、微電影和微視頻進入了大眾生活。它們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廣播電視節目或影片,傳統廣播影視的概念已經難以囊括這些在多終端播出、形態各異的音視頻內容。以微電影為例,它是充分整合了傳統電影和現代網絡視頻的一些要素,并適宜在移動和休閑狀態下觀看的網絡短片。一方面,它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制作體系支持,具備完整故事情節;另一方面,它又不是傳統意義的電影,具有網絡視頻碎片化特征,片子短小,一般在15分鐘以內,屬微時長、微制作和微投資。
二是所有可上網、帶有音視頻接收和播放功能的信息終端都可以替代傳統收音機和電視機消費各種視聽節目。隨著IT技術的進步,視聽終端已開始從傳統收音機、電視機逐步拓展到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視等,從固定、單一終端向移動、多樣、智能化終端發展,用戶在收聽收看各類視聽節目的同時,還可制作和大量短節目、微視頻,或提供突發事件的第一手信息,積極參與視聽節目的評論,等等,因此,基于互聯網的視聽終端已發展成了信息、傳播平臺和文化消費平臺。美國市場分析公司In-Stat調查顯示,到2015年時,全球移動視頻消費將超過115.5億小時;近2/3的智能手機用戶將利用手機觀看視頻;86%的平板電腦用戶將通過平板電腦觀看視頻。隨著未來移動互聯技術在機場、車站、火車站、碼頭、醫院等各種公共場合的普及應用,各類可上網移動終端的用戶,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上網體驗現代視聽內容。
三是視聽已經成為文化表達的主流形態之一,是當代人參與文化建設與交流的重要載體。隨著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加速推進,視聽文化形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聽說文化和閱讀文化之后的第三個主導文化形態,文化的視聽表達將成為人們主要的文化活動,人類文化的視聽時代已經到來。視聽傳媒的作用將更加提升,發展前景無限廣闊。有統計數據顯示,到2012年6月底,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增至3.5億人,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多。其中,視頻用戶占網民總數的65%,互聯網上約70%的流量來自視聽節目服務;使用手機收看視頻的用戶超過1億人,占手機網民的27.7%。因此,不難看出視聽傳媒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們參與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途徑。未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量的互聯網視聽節目和服務會通過互聯網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成為展示中國風貌、傳遞中國聲音、表達中國立場、弘揚中華悠久文化等最主要、最便捷的手段和方式,它也將成為今后我國進一步“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和增強廣播影視國際傳播的主要途徑。
基本趨勢之二:視聽融合化
融合是數字化、網絡化和信息化進程中呈現的一種新的發展范式。黨的十提出,要加快“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隨著媒介融合的演進,我國廣播影視日益與各類相關技術和媒介相互滲透、融合共進,呈現出融媒體、全媒體的動態聚合特征。主要表現在:
一是信息傳播技術間的滲透融合。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直播衛星技術和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報刊、廣播電影電視技術之間相互滲透、融合,將以往單純的視覺、聽覺整合并擴大到人體全感官。新型融合傳媒在信息傳播和表達能力上將更具備“全媒體”特性,傳受雙方將需要調用各種生理感官來“體會”融合的視聽傳播內容,從而完成傳播活動。隨著人工智能、體感等各種人機交互和智能技術的日漸成熟和廣泛應用,移動終端用戶的視聽新體驗還將會進一步提升。
二是不同媒體之間的延伸融合。它主要是通過視聽網站與廣播電影電視、報紙雜志等媒介之間的延伸與互補,實現融合與發展。這類融合通過賦予傳統廣播影視新的附加功能,形成融合型的視聽傳播新形態,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視聽消費需求。比如,我國首檔微電影劇場欄目“幸福微劇場”2012年已進入青海電視臺,優秀的網絡微視頻節目開始反哺傳統廣播電視業;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建立了用戶原創內容(UGC)機制,用戶通過CNN網站的iReport頻道就可以自己拍攝制作的視聽內容,等等。
另一方面,隨著網絡社交化應用與視聽節目的融合,社交化收聽收看群體正日漸擴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數據顯示,接近50%的網絡用戶會將自己所看到的和喜歡的視頻通過博客、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分享,43.5%的用戶通過博客收看視頻,33.8%的用戶通過微博收看視頻。到2012年6月底,我國社交網站用戶達2.51億人,占網民總數的46.6%,該數字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社交化收看將成為今后視聽收看的主流方式。海量的內容集成,顯示出互聯網信息平臺對既有媒體資源的深度挖掘、無限延伸,及其對媒體之間相互滲透的極大牽引。
三是媒體內部各要素的重組融合。通過重組和整合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等各環節、各要素,由此產生不同于原有媒體產品和服務的新型視聽產品和服務。其突出表現在:一是視聽服務與終端的融合共進。這類融合催生出以終端為主導的新產業。比如,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就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區別于傳統電視機,蘋果手機(iphone)和平板電腦(ipad)終端的優勢就在于,最大程度滿足了用戶更豐富更高級的娛樂和使用需求。為提升用戶視聽體驗,終端設備制造商、內容集成商也將更多精力投射在消費者感官體驗上,通過完美的設計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終端產品以及視聽內容、服務商。二是軟終端和硬終端的融合統一。在新技術條件下,各類基于互聯網的硬終端包括個人電腦(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與各類電臺電視臺客戶端和社交網站、視頻網站、軟件商城等應用軟終端相互捆綁,它們呈獻給用戶的界面直觀、簡潔、容易操作,為用戶提供了個性而愜意的應用體驗。
基本趨勢之三:視聽社會化
黨的十提出,“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在新的時期,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關鍵在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吸引社會各方廣泛參與,“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水平”。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各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廣播影視節目內容的創作、生產、傳播等各領域各環節,大大促進了廣播影視業的繁榮發展,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作為在廣播影視的邊緣和成長起來的新興媒體,有著與生俱來的開放性、互動性和市場化特征,從一開始它就鑄就了新媒體的無限活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我國廣播影視在與新媒體融合共進的過程中開始快速轉型,其社會化趨向日益明顯。主要表現在:
一是內容生產供應逐步走向社會化。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播出平臺不再稀缺,各類視聽傳媒對內容有著強大的需求。在視聽內容供需鏈上,視聽內容的提供不再被專業機構所壟斷,內容的社會化創作生產格局初步形成。比如,新浪自制劇《杜拉拉升職記》,搜狐自制劇《錢多多嫁人記》《秘密天使》等,引起了廣泛關注和好評。各商業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優酷網視頻總數達2.31億條、土豆網1.93億條、搜狐視頻1.45億條,以平均每條視頻10分鐘推算,其視頻節目時長分別為3850萬小時、3216萬小時和2417萬小時,單個視頻網站的采制和存儲量已遠超傳統單個電視臺的節目量。在內容制作流程上更加開放,每個環節上都積極吸納有關各方參與,有效增強了內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風靡全球的網絡互動劇《蘇菲日記》在葡萄牙誕生后,被多個國家翻拍成不同版本,一度成為歐洲視頻網站下載量最高的視頻。該劇通過網絡征集女主角蘇菲,以及劇情互動模式,成為其制勝的重要砝碼。隨著商業視聽網站日益重視內容原創,并逐步加大投入,這將進一步吸引社會各方廣泛參與,內容生產的社會化趨勢必將更加明顯。
二是傳受角色的一體化帶來視聽傳播的全民化、全社會化。現代信息傳播多種技術的滲透融合,推動了視聽傳播行為和過程的進一步扁平化、平民化和社會化。隨著社交網站、視頻分享網站,以及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迅速崛起,受眾的角色和地位發生了根本改變。有學者使用了“產消者”(Prosumer)這個新的合成詞匯,即受眾已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變成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結合體,但在實踐上受眾角色儼然成了生產者、消費者和者的結合體,變成了“產消者”。在融合媒體的技術條件下,“每個人都是一個電臺電視臺”。美國社會化電視網絡“Youtoo電視”提出“每個人都可上電視”的理念,用戶根據主持人拋出的互動話題,錄制15秒長的視頻上傳到Youtoo網站。幾分鐘之后,用戶就可以在Youtoo電視上看到自己的節目。這種做法使得用戶的參與更加深度化,而且節目的制作更加原創,更加貼近群眾生活。
三是各項媒體服務提供逐步走向社會化。以應用商店為代表的服務將成為主導的視聽業務模式,社會機構和個人將是各類內容和應用服務的主要提供者。隨著智能視聽設備的廣泛應用,“用電視”將成為消費主流。今后,越來越多的智能視聽設備與系統開始轉向通用硬件平臺,視聽業務流程更加依賴軟件來實現和運行。操作系統和軟件在新型移動智能終端應用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蘋果應用商城在推出后的9個月之內,其應用程序下載量即達10億次,到2012年6月12日,下載量已突破300億次。蘋果公司服務模式將新媒體服務的社會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國際上看,“社會化”既是一種發展趨勢和發展格局,同時又是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價值取向。對此,我們要從中國實際出發,深刻洞察媒介融合和社會轉型所帶來的視聽發展大趨勢,牢牢把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宏偉目標,抓住“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這個關鍵,進一步激發廣大群眾參與視聽文化建設的熱情,深化體制改革,加強頂層設計,開創視聽中國建設新局面。當前可以考慮以新媒體為突破口,本著“放開增量、激活存量”的原則,“撇開老城建新城”,用新媒體發展帶動傳統媒體體制改革,進而形成視聽傳媒總體改革的新路徑。
基本趨勢之四:“視聽無處不在”
2009年,美國康卡斯特公司和時代華納公司等有線電視運營商,為了應對互聯網視頻業務對傳統有線電視業務的強大沖擊,遏制傳統付費電視用戶快速流失的頹勢,提出了一種新的發展理念或目標,即“電視無處不在”(TV Everywhere)。他們提出,只要是有線電視的付費用戶,所體驗的各類視頻內容將不再局限于電視機接收這一種方式,用戶通過互聯網或手機等終端也可體驗該公司提供的視頻節目和服務。2010年,康卡斯特正式推出在線點播平臺,向用戶提供15萬個在線視頻點播節目,內容涵蓋電影、電視劇、兒童節目、體育和娛樂節目等多個領域。同時,它還向用戶提供該平臺應用程序供智能終端下載使用,當年視頻點播總次數達到180億次。
隨著媒介融合的深入推進,新的視聽傳播格局決不限于電視節目延伸到互聯網的“電視無處不在”,而是包括傳統廣播影視節目在內的所有視聽內容,正在借助各種傳輸網絡向社會各個角落延伸滲透,實現“視聽無處不在”。當然,當前實現“視聽無處不在”還存在一定的瓶頸:一是移動互聯技術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網絡帶寬和網速還難以承載大的視頻流以及大量用戶同時在線使用;二是適合不同終端的視聽內容數量少、影響力偏弱,還很難吸引大部分用戶付費開通相關業務;三是大多數用戶移動收看習慣尚未養成。今后,這幾個瓶頸將隨著技術進步、內容產業成熟和用戶習慣養成而逐步突破。對此,我們應從國家戰略層面謀劃和實施文化視聽時代的“視聽無處不在計劃”,全面加強“視聽中國”建設。
黨的十報告指出,“縱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媒介融合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國際大趨勢,傳統廣播影視及各類新興媒體匯聚指向現代視聽傳媒的路徑和目標已非常清晰,新技術推動的視聽轉型與傳媒變革已在廣播影視各領域各環節深度展開。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按照黨的十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總部署和總要求,順應媒介融合大趨勢,進一步增強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開放意識、產業理念、歷史定位和價值關懷,努力推動從傳統廣播影視到現代視聽傳媒的歷史轉型。
(作者系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
篇5
【關鍵詞】媒介融合 媒體變革 發展趨勢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不斷融合。媒介融合在業界的繁榮使學界對其的研究進一步深入。2011年,新聞學術期刊中對媒介融合的探討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體變革、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本文對這幾個方面的相關研究加以梳理。
一、對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龐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張建在《簡論信息時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謂的媒體融合是在互聯網出現后,與傳統的四大媒體在信息的流通領域各自發揮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進。媒介融合時代的特征為:新興媒體主導,新興媒體成為引導或影響主流輿論與文化狀況的強勢媒體;新舊媒體融合,新興媒介與傳統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導主流輿論與文化狀況;媒體競爭加劇,每一種媒體都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中競相伸張和突顯自身的傳播優勢。”張建運用了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理論――長尾理論來闡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學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動因及利弊》中認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體及其他相關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間在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國現有的國情條件下, 媒介所有權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復雜的因素, 是否融合、與誰融合、何時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體負責人和一般的新聞從業者所能自主決定的。”②
丁教授認為媒介融合應從三個層面理解,即物質層面、操作層面和理念層面的融合。物質層面的融合即工具層面的融合,也就是傳播工具之間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層面的融合主要包括傳播業務和運營業務層面的融合;這主要是針對新聞從業者來說的;理念層面的融合即意識層面的融合。
譚天、劉曉璇在《知行并進的“媒介融合年”》中認為:“當下我國媒介融合的現實圖景是以國家層面的政策推進為主導,但更多的還是在行業的框架內展開。由此,廣電、報業和新媒體各自為戰,總體上呈現分兵合進的融合態勢。”廣電行業要積極應對三網融合,報業要全面實行全媒體戰略,新媒體要積極推進跨界與越位。③
二、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媒體變革
媒體融合帶動了媒體變革,而媒體變革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媒介融合的趨勢。
1、變革手段之一:異質媒體的互動和聯合
陳善寶、陳力峰在《從“金喜購”談媒介融合趨勢下報業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報》打造“金喜購”網絡平臺為例,闡釋了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互動與聯合。“依托于《楚天金報》、金網兩大媒體平臺的金喜購,一亮相即贏得《楚天金報》50 萬忠實讀者、金網20 萬時尚網民的高度關注。基于《楚天金報》和金網的雙向互動,金喜購借助于《楚天金報》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標客戶群體,延伸了報業傳統盈利模式的產業鏈,通過客戶和讀者的互動體驗和支付,形成了媒體形態和商業形態的有機融合,最終實現銷售盈利和模式創新。”④
2、變革手段之二:報業集團化經營
姜帥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報業轉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過媒介組織的融合,組建集團式發展的優勢在于,不同的媒體可以通過生產流程的設計與控制實現資源重整,利用不同類型媒介的介質差異,在新聞信息傳播上實現資源共享而又產品各異,化競爭為合作,結果就能聯手做大區域市場,并且在這一市場上占據壟斷地位。湖南省現已組建了湖南日報報業集團和長沙晚報報業集團兩大報業集團,湖南報業由此走上集團化發展之路。”⑤
3、變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創新
在媒介融合大趨勢下,不同的媒體要爭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報紙生存之路》一文中認為,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紙在進行報網融合的同時,努力突破新聞專業主義的種種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優質的觀點,才能真正意義上成為國民知情權的代言人,找到新媒體環境下自身的發展壯大之路。
廣播媒體也同樣如此,需要不斷創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趨勢下的廣播媒體發展創新策略》中認為:第一,強化廣播在輿論引領中所起到的獨特功能;第二,精辦廣播欄目,堅持走品牌經營的道路;第三,實時更新節目形態,開發適合新媒體播出平臺的節目。在多種媒體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對于廣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確的發展創新策略,借助新媒體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三、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
在可預見的未來,媒介融合的進程會逐漸影響到傳媒的各個方面。在此背景下,為了適應未來媒介市場的需要,新聞教育與人才培養方面也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傳媒教育改革探討――以“5W”模式為分析框架》中總結了現在很多新聞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嘗試。包括通過專業設置開辟傳統新聞專業人才的“試驗田”,通過借鑒國外的融合教育模式來改造教育環境以及通過與業界合作,依托媒體平臺開展融合教育。她認為對于學界而言,要想真正培養出適應業界發展的人才,必須從教師角色的轉變、教育內容的變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轉變上做出實質性的改變,解決新聞教育中最最關鍵的由誰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這幾個問題。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教育改革芻議》中認為“在媒介融合時代,單一媒體專業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備跨媒體技能的多面手將成為未來新聞人才的首選。能運用多種技術工具的‘全能型記者’是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人才的突出表現,記者不再為某一單一媒體服務,而是為集團內的多個媒體信息數據庫服務。”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發新聞傳播教育的變革,對新聞傳播課程體系的設置及媒介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衛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認為媒介環境的改變導致過去的新聞教育模式已不再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新聞教育體系需要重新建構。
四、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將會引領媒介向哪個方向走,不少文章將重點放在了這一個議題上。
程美華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發展》中總結了出版媒介的五個發展趨勢:第一,出版媒介組織機構間的融合將會漸漸擺脫行政力量的因素,不會受行政干擾;第二,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仍會是業界較為關注的話題;第三,媒介形態的融合將會進一步加大;第四,資本的力量將會日趨彰顯,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紐帶作用,出版媒介融資的渠道將會更寬、力度也將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現的多元化趨勢將極大地促進出版產業的完善和發展。
孔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體發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認為市場格局的主導者將會是傳媒集團,尤其是多媒體新聞集團,例如經濟科技娛樂類新聞信息產品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新聞融合”的競爭焦點。⑦
對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瑋認為可以歸納為四個,即跨媒介融合、跨區域融合、媒介資本融合、媒介集團化融合。孔玉雙、孔慶帥在《中國媒介融合的現狀、表現形式與未來》中提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內容融合勢在必行;接收終端的融合的實現,它是指將多種媒體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種開放的終端平臺和統一的技術標準將信息和服務傳遞給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趨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將進一步滿足受眾的需求,強化人文關懷,以受眾為中心,實現最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點
綜合分析2011年對于媒介融合的論文,我們可以發現既有對宏觀規制的分析,也有對具體業務的探討。總體來說,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對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礎性研究繼續進行
眾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了傳播業界的一種引人注目的實踐,也是一個涵蓋面十分廣并且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對于其概念的解讀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對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礎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關注。
2、研究的重點主要放在傳媒治理與媒體變革方面
梳理2011年關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傳媒治理與媒體變革方面占很大部分。當今世界,伴隨傳播進步的是業界傳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態的創新以及多種媒介的融合會導致新聞傳播理念和實踐的創新,這種創新也體現在媒體變革和傳媒治理上。研究者們在媒介變革與傳媒治理這個議題上展開了不少討論。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操作建議
研究者們較多關注媒體技術發展給媒介生態環境帶來的變化,進而討論媒體變革的必要性和手段。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結合現實案例,指導性較強。
縱觀2011年關于媒介融合的研究,雖然成果頗豐,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給傳播領域帶來的益處,與對媒介融合帶來的擔憂相比,我們更多的是看到學者們對于媒介融合持過度贊揚的態度,對媒介融合帶來的社會影響等方面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參考文獻
①張建,《簡論信息時代的媒介融合》[J].《絲綢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動因及利弊》[J].《南京社會科學》,2011(11)
③譚天、劉曉璇,《知行并進的“媒介融合年”》[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3)
④陳善寶、陳力峰,《從“金喜購”談媒介融合趨勢下報業盈利新模式》[J].《新聞研究導刊》,2011(1)
⑤姜帥,《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報業轉型之路探析》[J].《東南傳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教育改革芻議》[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瑋,《媒介融合背景下媒體發展方向的思考》[J].《傳媒觀察》.2011(3)
⑧孔玉雙、孔慶帥,《中國媒介融合的現狀、表現形式與未來》[J].《探索思考》,2011(3)
篇6
從最初的報紙到現在的多媒體影像的廣泛應用,傳媒的發展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特別是計算機及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信息開始變得輕松易得,這對傳統媒介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早先的報紙、電視等新聞傳播的主要媒介,與現代的計算機、手機等新聞傳播媒介之間發生了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傳播朝向相互滲透、高度綜合的方向發展。“媒介融合”最早是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普爾教授提出,本意是指各種媒介呈現的一種多功能一體化趨勢。這一概念的出現也引起了新聞傳播業的重視與思考,我國從2006年開始逐步進行媒介融合的探索,到2010年,國家開始了三網融合的推廣,我國現在智能手機的發展使得微博、微信等十分流行,這些都對新聞傳播工作者的技能和素質要求更高,這也使得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的需求更加迫切。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核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介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了要打造一批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形式多樣的新型融合媒體集團。這些都需要我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進行大力改革,以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二、媒介融合下我國的新聞傳播教育的不足
在我國“媒介融合”的理念最早是中國人民大學的蔡雯教授從美國引入的,蔡雯教授曾發表文章對“媒介融合”做了一些論述,指“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電子通訊技術為核心的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組成大媒體業的各產業組織在經濟利益和社會需求的驅動下通過合作、并購和整合等手段,實現不同媒介形態的內容融合、傳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終端融合的過程。”媒介融合從提出開始,其在美國的各大媒體之間展開了融合的實踐。然而在我國,隨著我國傳播媒體的體制改革,簡單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改變,不同媒介之間的界限開始削弱,促進了不同媒介之間的融合。面對我國新聞傳播業的媒介融合趨勢,我國現在的新聞傳播教育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從我國多數的新聞傳播教育院校的課程設計和硬件設備來看,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很多學校設立了新媒體等專業。但是我國的新聞教育基本上還是在學校內完成,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較少,加上學校硬件設施的不完善,造成了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仍然需要接收一定的技能學習及規范化培訓。除此之外,我國目前的新聞專業設置都是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專業目錄制定的,這是以單一的媒體的傳播技能和規律為主要培養目標的。在媒介不斷融合深化的趨勢下,不同傳播媒介之間的差異正在削弱,這種傳統的專業和課程的設置方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培養現代新聞傳播者的需求。我國目前的新聞院校的教師大多是從文學專業轉變而來,對新聞傳播的基本流程都很不熟悉;或者一些本身是新聞專業畢業的學生直接留校走上工作崗位,沒有經過一定的專業實踐以及只了解單一媒介的知識和技能,也缺乏媒介融合的知識。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措施
在新時代的媒介融合背景下,傳媒領域需要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新聞傳播人員,這需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敏銳的觀察力、全面的技能及判斷能力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新聞傳播教育過程中進行多方面改革。首先,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決定了培養的人才的質量,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綜合性新聞人才,這不僅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基礎,還需要具有熟練的新聞采編業務,具有與時俱進的新聞傳播理念及技能。因此,在課程設置時加入一些增加學生思辨能力的課程,適當地與一些學科整合,增加知識的交融。例如,偏向經濟的新聞領域學生的培養可以在新聞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加入經濟學基礎知識的學習。除了基礎及專業課程的合理設置,在整個課程體系里,實踐教學的占比需要提高。與一些新聞傳播集團或者單位進行合作,建立聯合培養計劃,利用假期等多增加實踐機會。其次,對教師的引進及培養,通過進修交流、特聘引進等方式,提高新聞傳播專業教師具有實踐基礎的教師數量,完善師資隊伍。最后,學習國外優秀的培養方式,如建立媒介融合實驗室,這種實驗室具有多功能、融合性的新聞實踐實驗室,可以幫助學生在全媒體環境里模擬演練,提高實際操作能力。與新聞業界一起建立實驗中心,幫助學生了解和學習新聞業務及現實的新聞發展情況。
四、結語
篇7
論文關鍵詞:媒介融合 “一專多能” 復合型人才 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媒介融合趨勢給應用型新聞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本文從媒介融合趨勢對應用型新聞教育的內在要求出發,探討現行新聞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從調整課程體系、改進師資結構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培養“一專多能”復合型新聞人才的路徑和建議。
“媒介融合”是國際傳媒大整合之下的新興作業模式。在信息傳輸通道多元化的當代社會,“媒介融合”把報紙、電視臺、電臺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手機、手持智能終端等新興傳播通道有效地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后通過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近年來,這種新型整合作業模式已成為國際傳媒業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趨勢亟需復合型新聞人才
媒介融合對整個媒介生態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其中人才戰略是改革的重點。高校的新聞學教育,必須關注并適應這一變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廣博的知識儲備,不斷改革新聞學教育,培養適應未來市場需求的媒體融合復合型新聞人才。
追溯起來,用“融合”(Convergence)一詞來描述媒介的發展狀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媒體實驗室創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互聯網的日益興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這一術語逐漸成為描述媒介發展趨勢的通用概念。西方學者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現出多樣化的視角。這些研究可以說鋪展到了與媒介相關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涉及到媒介經營與新聞傳播的各個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論研究日趨繁榮的進程中,新聞媒體的媒介融合實踐也日趨興盛。2000年,美國媒介綜合集團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聞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國新聞界公認的進行媒介融合試驗最早的也是比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多個國家的百余家傳媒機構都相繼開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并逐漸形成國際傳媒業的新潮流。
國際傳媒業媒介融合理論研究和新聞實踐的發展,呼喚著復合型新聞人才。曾到美國作訪問學者的中國人民大學蔡雯教授,在總結美國比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聞傳播業需要兩類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體傳播中進行整合傳播策劃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運用多種技術工具的全能型記者編輯。[1]第一種人才很難通過短期培訓培養出來,只能在媒介競爭中大浪淘沙磨練出來。第二類人才的主要特點是技術全面,能夠同時為報紙寫文字稿件、為電視拍攝新聞節目、為網站寫稿。第二種新聞人才是可以通過系統的培訓培養出來的。新聞院校可以也應當承擔起第二種人才的培養任務。2005年,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在世界上設立了第一個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專業。目前,美國很多新聞媒體、新聞院校和媒介組織都在進行這類培訓,讓文字記者學習攝影、攝像技術,報紙編輯學習音頻、視頻編輯技術和圖表制作等。力圖通過人才戰略的實施,在未來的傳媒競爭中搶占先機。
近十年來,國內媒介融合大勢乍起,但媒介之間的融合主要還是在報紙與網絡之間,廣播、電視與網絡之間的單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華社、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煙臺日報傳媒集團等先行者,開始進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他們在探索與實踐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與業界的探索實踐相呼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學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重視。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學者首先向國內介紹了“媒介融合”的相關理念與實踐;2007年,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在全國首設新媒體專業方向,開展了媒介融合新聞教育的實踐;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與美國的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合作,成立了我國高校首家融合媒體實驗室。但是,與國外新聞教育的改革相比,國內新聞院系的改革相對比較緩慢。學界對是否需要從新聞教育的角度對媒介融合的趨勢進行回應,至今仍有爭議,主要存在兩種聲音:一種認為應該努力培養學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適應各種媒體的要求;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可能培養什么都精通的人才,這樣會讓學生什么都會但什么都做不好。總的來看,雖然還有研究者對媒介融合的人才培養目標持疑慮的態度,新聞教育界針對媒介融合趨勢的教學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但是,對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趨勢及早做出主動性反應和調整,在人才培養體系上未雨綢繆,終歸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做法。
二、現行新聞教育與媒介融合內在要求的不相適應
面對國際傳媒業方興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國現行的新聞教育在教育理念與新聞實踐上,的確存在一定的差距。新聞教育要超前把握,開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須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認真解析存在的問題,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決方法。
筆者認為,現行新聞教育實踐,在應用型專業技能教育與媒介融合教育的內在要求之間,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學生多技能學習與有限學時的矛盾。我國現行的新聞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體分專業進行專門性教育的學習方法。各新聞院系的學生,基本上是4年時間學習一種媒體的傳播知識與技能。要使學生畢業后適應媒介融合的工作環境,則要求他們在4年時間內掌握多種媒體的傳播知識與技能。如何處理好學習內容與學習時間的矛盾,是培養媒體融合復合型人才亟待解決的問題。精通某一媒體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涉及的內容很廣,既需要廣博的基礎知識和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習,也需要專業技能的培訓與實踐。大學四年時間,要求學生掌握并精通紙質媒體、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手機等多種媒體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顯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現有師資隊伍與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老師的知識結構和綜合性媒介素養的差距。目前,承擔新聞教育的教師,大部分是從學校畢業后任教的。他們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單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識和技能,缺乏對多種媒介融合貫通教育的媒介素養。即使部分從媒體轉到院校的老師,此前的媒體實踐也主要集中在單一媒體,同樣缺乏綜合媒介素養。二是媒體的實踐經驗不足。大部分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對新聞業界的現行變革狀況了解不夠,媒體實踐經驗特別是多媒體融合的實踐經驗明顯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師擔當的現行課程體系與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聞專業的課程體系,基本還是按單一媒體教育的要求設置的。老師在教學中,也是按單一媒體教育的要求進行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組織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與單一媒體實驗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聞實驗室依然是按照單一媒體教育的要求,分門別類地設置實驗室的,如攝影實驗室、電視非編實驗室、報紙排版實驗室等。媒體融合教育,要求實驗室的設置也能實現多媒體融合,使網站、音視頻、掌上媒體及傳統紙媒通過一體化的管理流程,實現多業態、多時段的生產、與運營,而不再是過去各種媒介各自獨立的實驗室。
三、培養“一專多能”復合型新聞人才的可行性路徑
未來媒體的主流傳播形態必定是多媒體融合的傳播形態,新聞學教育應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勢,主動適應未來市場發展的需求。針對現行應用型新聞教育與媒介融合教育內在需求的不適應,我們不妨變換一種思路,從培養“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討應用型新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一)改革課程設置,變單一教育為全媒體教育
針對學生多技能學習與有限學時的矛盾,高校可以“一專多能”為導向,對新聞教育專業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在4年的大學教育時間內,可以讓學生集中精力學習和實踐某一媒體的知識與技能,對其他媒體的知識與技能則依據學生自己的愛好和可能,以選修課的形式,讓其選修涉獵。對“一專”的媒體,要求學生能熟練地掌握其專業知識和技能,達到“精通”的目標;對“多能”的媒體,則只要求學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曉其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大學一、二年級可以集中安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并完成各專業的初步技能課程,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在培養媒介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同時,即對各媒體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樹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第三學年,則可以設置專業方向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將來可能就業的方向,選擇專業。對所選專業方向的知識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設置相關課程和實踐體系。與此同時,以選修課的形式,讓學生對其他專業的課程進行選擇性學習,達到“一專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培養全媒體教師隊伍
要提高師資隊伍的綜合素養,當務之急,是要引導教師清醒地認識當前媒介融合的發展趨勢,培養超前把握的責任意識,逐步樹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礎上,要引導教師深入研究新聞業界的變革與發展。運用新聞學與傳播學理論,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論建構、技術支撐、體制架構和運行機制等,對媒介融合實踐進行綜合分析和理論歸納,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
針對媒介融合教育的內在需求,要充分發揮各位老師的業務專長,使其在培養學生“一專”的知識和技能上發揮作用。講授專業課的老師要有計劃地“走出去”,進一步了解當前業界的變革和發展狀況,及時將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與此同時,要大力改革新聞教育的課程體系。在大一、大二階段,可以嘗試在專業基礎教育上將各媒體打通,同一門課程試行多個老師講授多種媒體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課則要突出“精通”意識,引導學生在精通某一媒體的基礎上達到對其它媒體更深層面的認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體界限,構建以媒體融合實驗室為中心的實踐基地
要從媒體融合教育的需要出發,建成與未來市場發展相適應的全真教學實驗室。要大力開發基于全媒體資源庫的多種媒體業態融合的實驗室管理系統,使網站、音視頻、掌上媒體及傳統紙媒通過一體化的管理流程,實現多業態、多時段的生產、與運營,而不再是過去各種媒介各自獨立的實驗室。媒體融合實驗室要實現全媒體一站式全流程運作,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媒體融合意識和操作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要努力把課堂和實驗室變成解讀與創新媒體融合的模擬試驗田,緊跟業界媒體融合的創新實踐,培養合格的“一專多能”型全才。以媒體融合為導向,培養“一專多能”式復合型人才,是新聞學教育亟待解決的課題。它期待著更多的探索與實踐進行破題攻關!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媒介融合;新聞傳播教育;變革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保惠,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副教授,寧夏銀川市750001
隨著數字技術的日益精進和廣泛運用,web2.0網絡傳媒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新媒體介入,新舊媒介的融合越來越多,媒介融合被許多學者稱為媒介的必然歸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伊契爾·索勒·普爾提出的。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書中提出了“傳播形態融合”的概念。他認為數碼電子科技的發展是導致傳播形態融合的主要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的邁克·麥金教授認為,要從經濟和運營的目的、新聞報道方式、社會關系三個方面理解媒介融合的定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蔡雯教授認為,媒介融合包含媒介內容融合、傳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終端的融合三個方面內容。中國人民大學喻國明教授認為媒介融合,是指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所依賴的媒介手段逐漸趨同,以信息技術為中心,以衛星、電子技術等為傳播途徑,不同的信息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整合,各種媒介形態之間相互融合,媒介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顯著。
“媒介融合”在當下已經不是新鮮的概念,隨著新技術帶來的傳媒迅猛發展以及傳播格局發生的巨變,它既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動結果,也是信息技術社會人類媒介生存的發展方向。在我國,由于高速發展的傳播技術的驅動,媒介融合的趨勢在2005年就初露端倪,進A2l世紀,伴隨新技術的發展,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催逼下,我國大規模的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為了適應未來媒介市場的需要,新聞人才培養與教育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媒介融合改變了傳統的新聞理念,呼喚新型新聞人才,這對新聞傳播教育提出了挑戰。
一、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來對人才的新需求,媒介融合同樣對我國新聞傳播人才整體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具有“全媒體”業務技能的新聞人才
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單一媒體專業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備跨媒體技能的多面手,即從事跨媒體采編的全能記者必然受到媒體界青睞。
媒介融合對新聞專業人才首先提出了技術挑戰和需求,即數字技術和新聞專業技術的融合。新聞媒介界限的消融必然引發新聞報道方式的融合,記者不再為某一單一媒體服務,而是同時為集團內的多個媒體,紙媒、電視、網絡甚至手機等多種平臺信息數據庫服務。這就要求記者不能再像過去僅僅是單純的文字記者或者攝影記者等,而應該是技術全面的“多面手”,具有“全媒體”技術:如虛擬影像合成技術、數字合成技術、3G、web2.0、影視編導、節目策劃、攝像技術、燈光技術、非線性編輯、特技制作技術、音視頻編輯技術等,在數字傳播條件下,全媒體記者要根據表達的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的特點和優勢,組合成具有立體感,新穎、活潑、獨特的新聞報道形式,可以在多種媒介上,實現資源多載體共享,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當前我國能勝任這種多種多媒體報道工作的全能型新聞人才還極其匱乏,因此需要對現有的新聞從業人員或在讀的新聞傳播專業學生進行跨媒體技能的培訓。
(二)具備完善的知識與技能結構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和多媒體融合的條件下,新聞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已經不只是在于采集與新聞信息,更需要加強整合各種內容產品,提升信息品質和價值,更加重視以聚合和互動為重點的全媒體整合,為受眾提供全時段、全方位、全媒體的新聞信息服務。
這種全媒體時代的專業信息分析整合能力,需要具備完善的知識技能與結構的新聞傳播人才。新聞傳播需要具備新聞傳播學、心理學、文學、社會學、美學、數字通訊技術等知識,從這個意義上說,記者編輯的知識水平與專業技能已經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具備策劃、數字采編、非線性編輯、音視頻形象表達等能力,單一的知識結構已經無法應對新聞生產方式的變化。
(三)具有對多種媒介平臺綜合管理能力的高級管理人才
這類人才除了具備傳統的傳媒管理人才的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還需要精通各類媒介的技術與運營模式,知道如何運用這些技術使新聞內容效果最大化、信息價值最大化。面對媒介融合所帶來的高度細化小眾化市場,站在媒介品牌打造的高度,以整合傳播思維能力,全方位挖掘信息和受眾價值,通過組合產品、整合媒介使已經分散的受眾重新聚合。因此,懂新聞、懂技術而且深諳管理、營銷、金融投資等經管知識,是這種人才的必備素質。隨著媒介融合進程的深入,中國傳媒業越來越需要大量完全意義上的優質傳媒職業經理人來為媒體服務,他們是既懂新聞業務又擅長經營管理的人才。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教育的應對
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確立2015年在全國全面實現電信廣電及互聯網三網融合。三網融合帶來了又一輪媒介融合潮流,新聞教育必須直面這種媒介融合背景下所帶來的新聞傳播教育變革問題。媒介融合在推進媒介人才能力融合的基礎上形成新聞傳播教育融合,形成科學性、人文性、綜合性和專業性的統一。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信息技術的更新給人類帶來的不僅是一種新的傳播工具,而且是傳播領域內一場深刻的觀念革命。媒介融合的趨勢凸現新聞教育理念與時俱進的緊迫和重要。因此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不僅僅是對教學課程設置的調整、教學與實習模式的拓新,更關鍵的還在于“大傳播、全媒體”意識的樹立和實踐。當前新聞傳播教育必須明確的是:當代的新聞傳播教育不僅僅等同于新聞傳播教學,更不能簡單為新聞學或新聞業務教學。新聞教育院校應當敏銳的認識到新聞業的變化,及時對自己的教育理念、目標等做出新的調整,“融合”使新聞傳播教育轉向以創新思維教育、復合技能培訓為目標的協作型學習模式。現在的新聞傳播教育更需要觀念創新、體制創新與并重的教育觀念,即融合學院教育、社會教育(實踐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觀念,這三個方面的融合就是媒介融合時代我們新聞傳播教育發展方向與創新途徑。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新聞教育的理念要變,但新聞專業主義的精神教育不變。
(二)課程體系的變革
一是通識教育與新聞傳播專業教育并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表明,美國大部分新聞學院大約75%的課程屬于通識教育。從20世紀60年代,美國新聞教育目標已經從傳統的培養新聞記者的職業方向轉向重視各個學科的融合,重視媒介人的社會、經濟、歷史、政治和哲學的背景。在媒介融合時代,相比較于公民記者新聞專業人才存在的價值是,在海量的蕪雜的信息中甄別挑選新聞的眼光、發表觀點的角度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價值,這要求記者具有人文精神和批判力,而通識教育是培養人文精神與批判力的路徑。
我國傳統的新聞學教育所采用的課程體系多側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重視實務,通識教育的選修課程比例十分小,面對新媒體技術迅速發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劇的現實,傳統新聞學教育的課程體系已經難以滿足媒介融合的變革需求,新的課程體系應立足于多學科綜合教育,包括人文學科教育、社會學科教育、自然學科教育等。在基礎課的設置上,要真正貫徹厚基礎原則,使學生打好各類基礎。新聞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的新聞人才,理應是文理兼通的全才。只有涵蓋上述內容的課程體系,才可滿足通識教育和新聞專業教育并重的要求。
二是新聞實務類課程的改革與創新。媒介融合趨勢下,傳統新聞實務類課程與之不適應的主要問題是:過分強調專業細分,對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專業的業務技能進行割裂培養,這顯然不符合培養全媒體記者的要求。因此,在新聞學科課程設置需要打破傳統實務類課程設置的條塊分割,學科的組織架構需要適應媒介整合的趨勢,整合新聞業務課程,突出“全媒體”技能,使各個專業方向都具有更強的開放性與兼容性,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
新聞實務類課程應逐步地向媒介融合過渡,在媒介融合教育方面,美國很多新聞院校已從研修階段進入實驗階段。據2003年對美國300所新聞院校的調查,約有50%的院校已經根據媒介融合對課程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從2005年開設了一個媒體整合的新專業。當前我國新聞教育改革中也可嘗試開設媒介融合學或融合新聞學專業,將其納入到新聞傳播學的一級學科之下。另外需要創建新的課程,例如關于媒介融合的理論課程,關于融合新聞、數字新聞、手機新聞等實踐性為主的課程;其次,需充實一些傳統的課程,例如新聞采訪課,應加大網絡采訪、手機采訪等新技能的培訓;新聞報道課應加強多媒體寫作方面的教學內容。新聞專業學生需要精通一門傳統新聞技能,比如新聞寫作、攝影、編輯等,再選擇一些高級的媒介融合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使學生全面掌握各類媒介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適應綜合性的傳媒集團對人才的需求。
三是整合校園媒體,打造媒介“融合新聞”的實習平臺。美國新聞人才的培養基地——密蘇里新聞學院一直以自辦商業報紙、電臺、電視臺為榮。在密蘇里新聞學院,新聞課堂和報社編輯部、教授辦公室整合在一起。“密蘇里模式”所倡導的注重實踐的教育理念,對我國新聞院校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人才的培養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在我國大多數高校主要采用建立實踐基地來完成實踐環節,但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普遍存在經費緊張、容納學生有限等諸多困難,這使得學生專業實踐質量大打折扣。在此情況下可大力開發利用整合校園媒體,可將課程教學與校園媒體建設相結合,即將校媒作為專業的實踐基地。大力建設利用新聞專業實驗室資源,打造具有實戰功能的媒介融合平臺,將校內新聞傳播資源整合為可供學生實踐的“傳媒集團”。目前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院校的學生自辦校園媒體類型已經從單一報紙發展到網絡電視臺、網站、網絡電臺,初步形成了多媒體實踐平臺。因此提倡學校整合校園媒體,建立一支專業教師參與、統一管理的采編隊伍,實現人力和設備資源共享,為學生搭建“融合新聞”的實踐平臺,讓學生熟悉當下媒體運作流程,學生分批到校園平臺進行實踐,形成系統和循序漸進的訓練,為具備多種傳播技能打下基礎。
縱觀當今全媒體的發展形勢,面對全媒體時代的市場需求,我國的新聞教育改革需要創建適應全球化和媒介融合發展的新聞人才培養模式,還需要我們在師資隊伍、實驗中心、教材建設等方面加強建設和變革。媒介融合時代呼喚媒介融合性人才,這才是新聞教育適應未來的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付曉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國新聞業和新聞變革[J]新聞與寫作.2009(8)
[2]喻國明.傳媒經濟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01
篇9
當下,“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已不是一個嶄新的概念。事實上,在非媒體行業中的融合(Convergence)從來不是一件稀奇事。美國學者莫頓(Morton)在追溯媒介融合的淵源時就曾指出:“在非媒體行業,融合的趨勢在很久以前就出現了”。比如,美國汽車制造商常常銷售競爭對手日本制造的轎車,他們只是在日本制造的轎車上標明自己的商標品牌。在某些情況下,一些美國公司擁有日本企業相當大的股份。因此,“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媒體行業的時候,我們不必感到詫異。”
當非媒介行業的產業融合如火如荼之際,媒介融合的實際運作隨之出現。伴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與更替,媒介行業內的融合自然會成為一種選擇和趨勢,盡管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最早的媒介融合的實踐者,其實并非完全符合今天我們所說的“媒介融合”概念。
科隆(Colon)曾指出,早在20世紀50年代,一些報社就擁有自己的電視臺,并且共享一些信息資源。共享新聞源和傳播渠道以及新聞采集與生產團隊,使得電子媒介與印刷媒介的攜手合作,其實有著不短的歷史。以新聞集團為例,魯伯特.默多克在投資新媒體領域時一直相對保守,但是新聞集團在上世紀八十年以來就開始將注意力從傳統的印刷媒介轉移到影視圖像上來,如福克斯有線電視網、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英國天空電視臺(Sky TV)。“新聞集團的橫向并購就是將過去單一層次的媒體通過并購擴張,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媒體企業。”2000年,默多克同雅虎(Yahoo)展開新媒體領域的合作,并開始收購新媒體公司MySpace。新聞集團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地進行媒體企業收購、兼并、整合,雖然公開打出“媒介融合”的旗號,但這種跨區域、跨行業、跨媒體、多層次、立體化、全球性的整合聯動,目的也是希望由此共享資源、降低成本,為媒體帶來優質的新聞業務和豐厚的利潤,其實質就是“媒介融合”。
在1983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傳播學者伊契爾索勒普爾(Ithiel DeSola Pool)在他的《技術自由》(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書中提出了“傳播形態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認為數碼電子科技的發展是導致歷來涇渭分明的傳播形態聚合的原因,這從某種意義上揭示了各種媒介呈現出的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1994年,《紐約時報》在報道圣荷西水星報與美國在線共同推出名為《水星中心新聞》電子報服務的小標題是“一次媒介融合”(A Media Convergence),第一次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的概念曾給陷入停滯不前境地的傳統媒介帶來極其豐富的想象空間和美好愿景,以為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在數字化技術的推動下融為一體,能夠為媒體帶來優質的新聞業務和豐厚的利潤,并且能夠共享資源、降低成本,從而為實施融合的大眾媒介帶來競爭優勢。
媒介融合是指在數字技術推動下而導致的不同媒介生產者、內容、渠道、接受終端之間的傳統邊界日漸模糊、趨于融合的軌跡日益清晰的現象和過程。媒介融合所呈現出的是一種傳統媒介與新媒介向同一軌道靠攏和并合的變化趨勢,也是一種各類媒介的傳統邊界日益模糊的發展狀態。蔡雯在媒介融合作了微觀、中觀和宏觀分析之后,依據媒介融合的內容和形態將其分為:媒介內容融合、傳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終端融合。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依據媒介融合變化的趨勢將其分為五種類型:所有權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結構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ring convergence)和新聞表達融合(Story telling or presentation convergence)。
二、建構媒介融合的金字塔
媒介融合是各種媒介生產和營銷要素的并合、競合、調合和化合,根據不同的層次和融合方式,我們還可以將媒介融合分為機械性融合、物理性融合、化學性融合和生物性融合,并將其序列結構比喻為媒介融合的金字塔模型。
1.機械性融合。這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式最低端層次的融合,它所產生的只是一種機械反應:推一下,動一下。機械性融合不是依靠市場的力量和內在的動力,而是來自媒介外部力量(如行政力量、某種壓力等)的推動所形成的兩個以上不同性質、不同介質媒介之間的結合和并合。前些年,在中國大地上出現的許多報業集團、廣電集團或文化新聞廣電集團等,在初期都屬于這種機械性融合。它們大多只是名義上的表面上的暫時合并,其實質仍然是過去那種十分松散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運營狀態,并沒有形成各種傳播要素和媒介資源的有機整合、分工協作的整體運營態勢。一旦外部情況發生變化,極易回到過去的那種各自為政的獨家經營狀態。作為合作伙伴,它們相互利用對方媒介推廣自己的內容,如電視介紹報紙上的新聞,報紙刊載電視節目等:或者利用自己的媒介不加改動地克隆(Cloning)對方的內容等;或者進行其它資源的簡單交換與共享。
2.物理性融合。這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式由下向上的第二個層次的融合,其物理反應是指物質的狀態發生了改變,而物質本身的性質沒有變化。物理性融合一般不涉及物質原子或物質實體重組的變化。盡管在“資本融合”、“技術融合”的推動下,原有媒介的相態、體積或吸附過程、混合過程發生了變化,但是主流媒介的性質沒有發生變化。就是說,在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傳統媒介創辦或合并了新媒介、網絡媒介,傳統新聞媒體合并了出版社、雜志社,甚至網絡媒介、新媒介等實力媒介集團在資本市場上完成對其他傳統媒介或媒介集團的收購或合并,但只要沒有產生新的性質完全不同的綜合體,那么這種融合就仍然是物理性融合。
3.化學性融合。媒體化學性融合的實質是一種自我革命和全面更新,是將舊我分子打碎成自我原子,然后舊我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我的媒介改革過程。它們在人財物訊多種資源的推動下,可以是多種媒介形態經過化合、聚合、縮合而生成一種綜合性媒介形態,也可以是一種媒體集團經過分解、加成、取代而生成多種媒介形態,還可以是一種媒介集團經過置換、交換、復分而生成新的更具實力、更具競爭力的媒介集團。“化學性融合”是一種從微觀到中觀到宏觀層面、從戰術到策略到戰略高度的全面、立體、系統的改革,它不僅會打亂甚至會破壞舊的傳播秩序和體制,而且會傷害到一部分人甚至相當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未必會受到所有人的歡迎和擁護。當下,有的媒體集團將不同媒介的傳播手段聚合、縮合在一個大平臺上進行綜合運用和分享,有的媒介集團將不同介質的媒體記者采集、匯總、發送到“多媒體信息中心平臺”供集團旗下的所有媒體共享和選用,都是媒體化學性融合的初級階段。
4.生物性融合。媒介生物性融合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型的最高層次,是一種從媒體人的觀念、精神、知識、文化等各種要素的自然一體性,也是一種從媒介的傳播科技、傳播技巧到媒介形態、體制、制度的設計一體性。媒介生物性融合的結果不是產生甲或乙,也不是產生丙或丁,而是產生既有精神內含又有物質形態的融合所有媒體功能的全新的“高級生命體”。媒介生物性合融的基本原則是媒介各種要素融合后的生態平衡、循環、永續,是媒介融合全部運作過程中的和合、和善、和諧。盡管傳播技術層出不窮、日新月異,受眾需求多種多樣、變化無常,但我們相信基于這些基本原則的生物性融合和生物反應一定會出現,它不僅完全有可能在未來產生一種與今天媒介形態完全不同的具有強大綜合功能的新媒介,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未來產生一種融合目前全部媒介的優點和功能的新平臺和新機制。
篇10
關鍵詞:媒介融合 中國演進 坦帕模式 學術喧鬧 理論變異
媒介融合自譯介到中國以來,提倡、推動等遠遠超出傳播學的范圍。從研究態度和研究方法看,大多是定性分析和文獻分析,缺乏實證研究。因此,遭人質疑,使人反思。筆者從辯證思維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應有的面貌和本質,并對流行的觀點進行評騭。
一、媒介融合有無邊界:邏輯歸謬媒介融合的邊界與其應有的科學內涵
從邏輯歸謬法來看,媒介融合的邊界在哪里?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種群、不分內容屬性、不分民族國別,越大越好的融合嗎,還是有一定的地域、范圍、對象和領域的媒介融合?當媒介融合從一種理念變成媒體實驗(實踐)時,媒介研究的科學性和價值規范就愈顯重要。
從媒介區域分布看,無論中國的省地還是外國的州縣,都擁有地方的報、刊、廣、電、網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無力將其整合成一種媒介,也無這個必要。正如原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黃勇所說:“無論從國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講還是從市場競爭的角度講,全中國不可能只有一個物理網絡。‘三網合一’,那是一種想當然的想法。現在世界上任何發達國家都還沒有做到‘三網合一’。”從媒介種群分布來看,人類傳播媒介形態的演變規律是繼承疊加發展的,即使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原初的聲音、書寫傳播照樣有其無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許一種媒介生存而扼殺、限制另一種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態的演變規律。從民族國別來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國或當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識形態,僅就語言的多樣性和技術的復雜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遠都難以出現一個供地球50多億受眾都能看得懂、聽得懂、用得上的媒介。從內容設置來看,媒介級別、類型、形式不同,它傳播的功能、作用和針對的受眾群體也自然不同。傳播專業信息和大眾信息,傳播科技、文化信息和新聞娛樂信息的媒介自然不會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學》等雜志刊載的信息自然不會和都市報的新聞娛樂信息融合在一起。因此從形式邏輯歸謬法來看,將某一事物發展推到極致就會產生謬誤。基此,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應有其科學的內涵。
從原初定義翻譯看,媒介融合(mesa convergence)的定義就有不甚準確、不甚科學之嫌。宋昭勛認為根據牛津英文詞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詞最早源于科學領域,如1713年英國科學家威廉?德漢談到光線的匯聚或發散(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rays),其后,經普爾?高登、安德魯?萊徹遜翻譯后對我國新聞傳播有重要影響。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將其限定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使其沒有衍生出“融合”一詞中文含義和語境中過多的附加意義,這無疑可以看出,當初的翻譯是忠實于原文和美國媒介實際的。蔡雯發表了數十篇文章,始終將其限定在融合新聞(convergence joumalism)或新聞媒介中,章于炎也是從優質新聞業務談媒介融合。然而,現今的媒介融合無限制的生發和外延,使其本來就富有歧義的概念更難表述,從而引發太多質疑,如產業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關系?從概念種屬關系看,誰的內涵大、誰的外延廣?產業是經濟學的概念,媒介是傳播學的概念,媒介作為產業應是產業種概念之屬。從語義學來看,“產業融合”“媒介融合”作為主謂詞組無級量差別,但從邏輯上分析,“產業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足相反。故此,兩者在交叉中應以產業為重并作為媒介生存的基礎。由此看來,產業融合內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說媒介融合應隸屬于產業融合,而目前一些國人的著作中從媒介融合分類看都將產業融合隸屬于媒介融合,這就難怪遭人質疑。李良榮認為,在沒有跨媒體組合,也沒有跨行業組合的前提下,“我們國家媒體融合的前景何在”?陳國權認為,“媒介融合易導致內容同質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現的高度壟斷,將會對民主社會產生什么影響,也是令人十分擔憂的。盡管中國與國外的傳媒環境不同,但傳媒發展有其共有規律,應按照事物發展的必然邏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探求媒介融合的現象和規律。對此,應消除翻譯語境中的歧義,尋求其共同之處。因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不如按mediaconvergence原義將其譯為“媒介聚合”,這樣,任何形態的媒介在互聯網技術平臺上都能擁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我將媒介聚合界定為新聞媒介形態受新媒體技術和受眾市場的牽引、為最大化地獲取傳播效果而進行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擬態行為。誠然,媒介技術是催生媒介傳播方式和媒介形態發生變革的主導和擎動因素,然而從媒介生態學而言,媒介規制和媒介市場也是媒介變革的關鍵。可以這樣說,媒介技術是催生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變革的通用貨幣。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場則因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有倚重。不注重規制和市場,未必能及時調節媒介融合進入改革領域。鑒于此,筆者反對將媒介融合擴大化、神圣化、萬能化,主張將其限定在新聞媒介新聞業務的融合或聚合上才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和這一概念的科學內涵。否則,傳播科技信息的媒介與傳播大眾信息的媒介在一起融合只能像恩格斯諷刺的“把鞋刷子綜合在哺乳動物的統一體中”樣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