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編輯媒介素養與業務創新研究
時間:2022-11-29 09:22:41
導語:電視新聞編輯媒介素養與業務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信息素養也越來越高,這對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考驗。新媒體背景下的電視新聞編輯必須與時俱進,了解各種新聞媒介的優勢、傳播特征,了解受眾的心理和新聞節目的定位,同時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明辨是非信息的能力,如此才能正確地、客觀地、積極地引導輿論,向受眾傳遞積極健康的社會價值觀念和真實可靠的新聞信息。電視新聞編輯應從新聞選題、內容質量、價值挖掘、受眾互動等方面切入,來持續不斷地進行新聞業務創新,以優質的新聞報道、有趣的內容形式、正確的價值觀念傳遞來獲得受眾的認可,積累觀眾和粉絲數量,在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競爭力的同時,認真履行媒體人的責任和擔當。
一、引言
步入21世紀后,手機、電腦、多媒體等移動終端設備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信息的傳播形式和傳播路徑,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更具有雙向傳播、實時傳播等優勢。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越來越重視受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受眾的態度和意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新媒體的出現為新聞編輯工作的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機遇,但對新聞編輯從業人員的業務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從多元復雜的電視新聞媒體中脫穎而出,打造自身的特色品牌,同時踐行新聞媒體的使命和理念,新聞編輯必須持續不斷地學習,構建出自身完善的知識體系架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為業務工作的創新提供內在支撐。如此,新聞編輯從業人員才能確保新聞節目具有權威性、特色性、可靠性,進而帶給受眾高質量的新聞體驗。
二、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的變化
新媒體是針對傳統媒體而言的全新媒體,其具有數據信息海量化、傳播途徑多樣化、傳播效率高效化、傳播互動雙向化等優勢。新媒體的出現讓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傳統媒體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新聞本身就具有權威、真實、社會責任感強等特點,但傳統的新聞節目也存在報道不夠及時、內容不夠有趣、受眾群體缺乏參與感等缺陷,這使得很多受眾對新聞節目不感興趣。新聞媒體也沒有很好地承擔起培養大眾關心時事政治習慣的職責,沒有發揮向社會傳遞正確價值觀念的功能,新聞節目的影響力、生命力都不夠理想。然而,新媒體正是破解上述尷尬局面的有效利器,新媒體的出現提高了新聞采集和處理的效率,擴大了新聞信息的傳播范圍,也提高了新聞信息的傳播效率,為新聞節目的創新升級提供了強大助力和時代機遇。對此,新聞編輯作為新聞節目的核心要素,其自身的媒介素養和業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對新媒體的開發和利用程度,進而決定著新聞節目的轉型效率和轉型質量。新聞編輯必須清楚新媒體對新聞編輯工作產生的各種影響,如此才能清楚自身需要提升的地方,需要改進的問題,需要努力的方向。新媒體對新聞編輯工作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新聞編輯技術手段高端化
傳統的新聞編輯技術主要包括寫文章、播報、采訪對話等幾種形式,很多新聞信息都需要新聞編輯人員自己去進行線下尋找,新聞信息畫面的剪輯和優化也存在較大的難度,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而且,因為新聞信息的編輯和采集缺乏受眾需求的指導和反饋,經常導致編輯的新聞信息不符合受眾的胃口,不能及時準確地傳遞給受眾,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新聞節目影響力的提升。新媒體背景下,出現了許多優質的視頻剪輯軟件、信息統計整合軟件、畫質美化軟件,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聞畫面的清晰度,而清晰度越高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作者真實性越高。一些調音、修音、配樂軟件可以讓內容更加精良、細節更加完善、讓報道聲音顯得更加有趣,讓新聞內容的風格變得更加多元,從而提高新聞內容的感染力,多角度刺激受眾的感官,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在新聞信息梳理、編輯、采集方面,新聞節目也可以借由大數據技術,微博、微信、抖音、自媒體、知乎等媒體平臺下的受眾評論、受眾點贊及轉發次數等信息,來了解受眾群體的新聞需求和新聞喜好,然后根據他們的需求和喜好來制作更具針對性的新聞內容,將這些對新聞節目感興趣的受眾孵化成新聞節目的忠實用戶。總之,新媒體背景下,新聞編輯軟件、新聞采集設備、新聞剪輯技術都變得更加前沿、高端、實用、高效,這為新聞畫面質量的提升、內容質量的提升、制作效率的提升等提供了強大助力,這要求新聞編輯要了解各種新聞編輯軟件、信息采集設備、數據統計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只有具有強大的信息素養,才能制作出特色鮮明的、內容優質的新聞內容。
(二)新聞傳播方式更加多元
傳統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方式是單一且單向的,傳播方式只有報刊、電視、廣播等寥寥幾種,報道的內容和形式也全部由媒體方做主,受眾缺乏新聞內容制作參與的機會,缺乏表達自己觀點態度的機會,新聞節目也不會根據受眾的反饋和意見來調整節目內容,因此傳統媒體新聞節目的信息傳播有一種自說自話的感覺,完全忽略了和受眾的交流互動。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節目遍地開花,受眾獲取新聞信息內容的途徑也變得多姿多彩、五花八門,人們可以使用各種智能移動終端設備來從微信、微博、貼吧、社群、短視頻平臺等渠道來獲取新聞信息,并且可以在新聞信息內容下面暢所欲言,與人交流自己的觀點,滿足自身的傾訴欲望。這樣的新聞傳播方式有效體現了新聞節目對受眾表達權利的尊重,改變了過去受眾只有接受新聞或者拒絕新聞兩種選擇的尷尬局面,有效保障了受眾的言論自由權利,提高了受眾參與新聞內容采集、制作、傳播過程的程度,受眾也不再是單一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具有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傳播者的雙重身份。受眾是電視新聞節目的服務對象,受眾的地位出現了變化,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自然也要隨之變化。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不再是冷漠的話筒傳遞者,不再是單一的信息播報者,其要更加重視和受眾的交流互動,要盡可能地體現電視新聞節目的情感溫度和人文特色,敏銳地捕捉受眾的心理,承擔更多的新聞篩選、信息甄選、內容制作、互動交流、評論回復等工作。這對新聞編輯的業務能力、社交能力、編輯風格提出了很大的考驗。
(三)新聞編輯的社會責任愈發重要
目前報道新聞信息的電視節目層出不窮,如雨后春筍一般,隨處可見。這些新聞節目有報道民生百態、時事新聞、經濟發展、國家政治等內容的,也有報道法制案例、軍事科技、明星娛樂等內容的節目。過多的新聞節目導致同行之間的競爭過于激烈,個別電視新聞節目為了博取收視率,會沒有原則底線地報道一些不實的、粗鄙的、嘩眾取寵的新聞內容,這正是節目的新聞編輯失職的表現。新聞報道一定要遵守客觀真實的報道原則,否則就會誤導大眾的價值觀念,傳遞錯誤的、消極的、負面的思想內容,引發一些嚴重的輿論危機,浪費稀缺的公共資源。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對新聞編輯的思想覺悟、政治素養、責任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堅守底線,抵抗外界利益的誘惑,為社會報道真實的、積極的、健康的、客觀的新聞內容,在物欲橫流的信息世界里成為一股清流,彰顯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捍衛媒體從業者的底線和尊嚴。
三、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具備的媒介素養
(一)強大的信息素養
眾所周知,新聞報道是否及時,是否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報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新聞信息的報道和傳播要想保障效率,就必須依靠眾多的信息軟件、媒體平臺、網絡系統和硬件傳輸設備等等,新聞編輯必須要具有強大的信息素養,了解這些信息軟件設備的操作方式、適用范圍和傳播優勢,如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搶占先機,快速地報道新聞信息內容。除此之外,無論是受眾信息的采集、新聞內容的制作、后期加工的處理都要用到許多信息采編處理軟件,這都要求新聞編輯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具有強大的信息素養是其開展新聞編輯工作的先決基礎之一,也是其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之一。
(二)敏銳的洞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電視新聞節目之間的競爭可以用“快”“準”“狠”三個字來概括,即報道要快速、準確、要有深度,抓住中心。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要具有敏銳的洞察能力,能夠快速精準地捕捉社會上即將出現的各種新聞熱點,先入為主地形成輿論熱度。如果洞察能力不夠,新聞編輯很可能會錯失先機,失去一個熱點報道話題。此外,新聞編輯作為把控新聞節目內容全局的靈魂人物,其價值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電視節目的價值觀念,如果新聞編輯沒有出色的判斷能力,報道出了虛假的、錯誤的信息,或者為了博取關注去報道一些沒有底線的信息,這也許能在短時間內給媒體節目帶來一些熱度,但最終只會得到其他媒體和受眾鋪天蓋地的批評,電視節目想要走得長遠也是絕無可能的。新聞編輯的洞察能力影響著新聞節目報道的效率、執行力和競爭力,新聞編輯的判斷能力影響節目內容的質量和價值觀念的傳遞,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兼具兩者,電視新聞報道的內容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又健康又高質。
(三)較高的政治素養
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傳遞的社會價值觀念也有好有壞。要充分認識到電視新聞編輯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肩負的重大意義,了解到新聞媒體對民眾思想、三觀產生的影響,從思想精神層面來不斷強化自身的政治素養,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在采編信息、整理稿件時要做到認真仔細、反復檢閱,能夠挖掘出新聞信息背后隱藏的各種哲理、思想,考慮到信息后對社會公眾產生的各種后果和輿論沖擊。具體來說,新聞編輯的政治素養可以細分為從業素養、政策素養、法律素養、道德素養等幾個方面,從業素養要求新聞編輯做到堅守底線,秉承實事求是、客觀真實的原則來采編制作新聞內容;政策素養是指新聞編輯要對黨的方針政策、國家的政策制度有深刻的了解,如此才能有堅定的立場、正確的三觀,準確判斷、快速了解新聞內容的合理性、真實性與影響性;法律素養和道德素養則是指新聞編輯要知法、守法、懂法,不做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事,不造謠生事,不發表與社會公德相背離的新聞言論內容,能夠時刻以踐行社會使命,秉承客觀公正原則來制作新聞內容,能夠在物欲橫流的環境中堅守自我,為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輿論氛圍努力做貢獻。
(四)成熟完善的知識體系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內容從采編到的過程是復雜的,涉及的知識面是廣泛的,對新聞編輯的能力結構要求也是很高的。新聞編輯只有具備成熟完善的知識體系才能高效、準確、正確地完成新聞內容的采編和制作,創作出優質精良的內容。具體來說,新聞編輯對政策法律、文化倫理、信息編排處理、社交溝通、協作聯動技巧、公關危機處理等學科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廣泛地涉獵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知識,才能從海量的新聞素材中找到心儀的、有熱度的編排素材;才可以聯合各個部門快速地完成編排任務;和受眾進行高效互動,梳理出新聞內容制作的優化策略,創作出受眾喜愛的新聞內容;將新聞輿論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將一些挑戰變成機遇,化被動為主動,扭轉不利的被動局面。總而言之,新聞編輯必須做到一專多能,涉獵廣泛,構建出完善的知識體系,為自身各種能力的運用、素養的體現打下扎實根基,使新聞節目更具公信力和影響力。
四、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業務創新
(一)選題創新
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信息雖然有著內容豐富、傳播多元、注重互動等特征,但同時也存在新聞信息重復報道、內容缺乏深度、內容同質化嚴重等問題,這導致新聞節目報道的內容難以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求、個性化的需求,從而在市場中喪失了競爭力。對此,新聞編輯在創新新聞編輯業務的首要重點就是創新選題。新聞編輯首先要借由各大媒體分析工具、媒體社交平臺來對用戶感興趣的新聞主題、新聞內容、新聞偏好進行分析,從新聞選題策劃切入,細分受眾群體、調整節目定位、優化新聞版塊,聚焦具有新意、熱度、價值、積極的新聞主題來打造、編輯出特色十足的新聞內容,靠具有話題性、深度性的新聞主題來吸引受眾,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市場競爭力。
(二)內容創新
確定后優秀的新聞主題后,電視新聞編輯要集中精力對內容進行加工和創新,綜合使用文字、圖畫、短視頻、時事評論、PPT等多種方式來全面、立體、直觀地報道新聞內容,豐富新聞信息傳播的方式和途徑。新聞編輯要綜合使用多種信息編排工具、信息分析技術來美化新聞內容的排版,掌握對比式編排、穿插式編排、故事性編排、問答式編排等多種實用的編排方式,使用多元化的敘述手法來勾起受眾的興趣,盡量少使用平鋪直敘的方式來報道新聞內容,這樣會讓內容報道顯得不沉悶、不無趣。新聞編輯要通過設置問題、點評現象、引用觀點等方式來拓展新聞內容的寬度,挖掘內容深度,引發受眾的共鳴,引導受眾去思考、分析、挖掘新聞內容背后的信息、思想、道理,以達到引導受眾形成正確社會價值觀念的效果。此外,新聞編輯還要使用媒體技術來提高新聞內容的畫質,給新聞內容配上與其特征相匹配的音樂,以此來增強新聞內容的感染力,制作出新時代的“獨家新聞”。
(三)互動參與創新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受眾希望自己的傾訴欲望能夠被滿足,希望自己的觀點能夠被認可。對此,新聞編輯在創新新聞業務時,一定要考慮到新聞節目和觀眾的互動便捷性、互動高效性,為受眾留出更大的互動空間和更多的互動機會。新聞編輯要盡量和各大主流媒體平臺達成合作,盡量將新聞在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受眾數量較多的平臺上。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開通受眾熱線、直播窗口、專家做客、專家點評等配套欄目,當面和受眾進行交流,詢問受眾對該新聞的觀點和態度,深度解析專家的觀點,編輯人員和受眾共同對新聞進行點評、進行辯論,這樣能夠大大提高新聞的可看性,同時提高受眾的參與感,讓他們有不錯的新聞觀看體驗,確保他們可以從新聞內容中獲得一些感悟和經驗。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新聞編輯作為新聞節目內容編排策劃的主力,其業務能力和媒介素養與電視新聞節目的市場競爭力密切相關。新聞編輯必須具備強大的信息素養、敏銳的洞察能力和判斷能力、較高的政治素養以及完善的知識體系,同時要從選題創新、內容創新、互動參與創新等方面切入,來調整創新新聞編輯業務,豐富電視新聞的報道形式、傳播路徑,提高新聞內容的質量,深挖新聞內容的隱藏價值,踐行新聞媒體傳遞正確社會價值觀念的責任和使命,如此才能推動電視新聞節目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平.電視新聞編輯的媒體素養與業務創新研究[J].記者搖籃,1(07):8-.
[2]張勛英.媒體融合時代新聞編輯應有的素養[J].中國傳媒科技,8(11):77-78.
[3]蒲雪峰.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與業務創新[J].數字通信世界,8(03):14.
[4]董強.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素養探析[J].科技傳播,8,():-33.
[5]朱倩.淺談融媒體形態下如何做好地方臺電視新聞編輯類節目[J].新聞研究導刊,0(04).
[6]王夢瑤.新媒體形勢下電視臺新聞編輯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分析——以《超級新聞場》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1).
[7]張梓軒,趙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編輯部研究——以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新媒體新聞編輯部為例[J].中國編輯,7(02).
[8]吳粵敏.融媒體語境下新聞聚合服務對新聞編輯行業的影響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0).
[]葉西措.新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編輯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8(02).
作者:傅健 單位: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
- 上一篇: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發展探討
- 下一篇:電視新聞編輯業務創新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