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范文
時間:2023-03-14 20:04: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客家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那么,客家學研究如何才能向縱深發展呢?哪里是它的突破口呢?我認為這突破口應放在客家文化研究上。為什么?因為民系指的就是在共同的環境、共同的經濟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語言與共同心理素質的共同體。共同語言與共同心理素質即文化。所以,區別民系最重要的標志是文化。作為南遷漢民族的客家民系、廣州民系、潮州民系等等都是炎黃子孫,在血緣上是沒有區別的,只能從語言上、風俗習慣上、認同感加上區別。因此,客家文化研究是客家學研究的中心與重點。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在許多矛盾中其中必有一個主要矛盾,抓住這個起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客家文化研究如果能得到深化,客家其它問題的研究也就容易帶動起來。
二
客家文化內涵是什么?目前客家文化研究究竟達到了什么水平?我隨手從幾本有關論著中摘錄如下:
講求實際,刻苦勤儉,艱苦奮斗的美德;堅貞、剛強,不屈不撓,富于反抗的精神;念祖恩,愛國愛鄉的美德;團結奮斗的精神。
崇文尚武的精神,樂善好施的風尚,艱苦卓絕,開拓進取,勇于冒險,團結奮進,獨立自強的精神。
開拓,崇文,愛國,刻苦務實;自立更生,艱苦創業;尊師重教,熱愛知識;勤勞實干,開拓進取;重視家庭,夫婦互助,弟兄和睦;愛國愛鄉,不忘祖宗。
堅忍卓絕,刻苦耐勞,冒險犯難,團結奮進;崇尚忠義,反抗壓迫,義不帝秦,同仇敵愾,愛國愛鄉,注重武術;講禮節,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祖先,隆師道。
從上面摘錄中可以看出,這些論著對客家文化內涵的闡述,存在一個通病,就是共性闡述多,個性闡述少。因為這些內涵是和客家文化一樣以中原文化為主
體的其它南遷民系文化所共有的,是南遷漢族各民族的共性。世間萬物之所以有千差萬別,就在于它們的個性各自不同。個性是具體的,最豐富多彩的。一個民系文化的個性是這個民系文化最突出的特點。研究這個民系文化的個性,不僅是把握這個民系特色的需求,而且更是發揚這個民系優秀文化的需要。不善于區別客家文化的個性,客家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化水平上。
三
有許多民系文化或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可供客家文化研究借鑒。
作為漢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因為巴蜀山川奇絕秀麗的環境,造就了它的獨具異彩。《華陽國志·蜀志》,對蜀人特征作了精彩的概括:
一,多斑采文章;二,尚滋味;三,好辛香;四,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五,多悍勇。這就是巴蜀文化的特質,是巴蜀文化區別于其它地域文化或民系文化最突出的個性。
至于燕趙文化,送別荊軻的一曲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可以概括為燕趙文化的個性。“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趙之士那種不畏、重信義與氣節的燕趙之風,乃燕趙文化最鮮明的特色。它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
再說與客家比鄰的潮州文化,潮人研究學者是怎樣概括其內涵的呢?他們認為:潮州文化的主體是中原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中原文化,它是作為移民文化進入潮汕地區的。而在漢人入主之前,潮汕地區早就存在了一個百越文化。入主潮汕的漢人,面對陌生的環境,不能不產生一種入鄉隨俗的心理。百越文化由于長期處于自治與半自治的狀態,有較強的“山高皇帝遠”的邊陲意識。這邊陲意識在被漢化之后,轉移到潮人身上,就成了潮州文化的一個內核,因此,賦予了潮人對正統中心保持某種較自由的心態和獨立取向,即使是讀書人,雖然也有凡事講究正宗,以遵古法制為榮者,但也未成為潮人普遍心理。
客家文化研究鮮見如此鮮明的個性概括!
四
客家文化內涵的研究停留在一般化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恐怕是研究者沒有從羅香林大師因歷史局限而產生的對客家研究欠缺中走出來。
羅香林等大師當時為了批駁對客家民系的污蔑,在正本清源上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真理往往往前一步就成了謬誤。由于過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圖求證客家人是純粹的漢民族、客家文化是純粹的中原文化,這就自覺不自覺忽略客家先民在遷移過程中,觀念與習慣不得不受到新環境的挑戰,因而不得不有許多變通與修改。特別是客家先民在長江流域停留了幾百年時間,楚文化、江淮文化不可能不影響到客家人的觀念和習慣。因此,入主閩粵贛三角地區之前的客家先民已經不是中州本土的漢人,以中原文化為主體的客家先民文化也不是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由于過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圖求證客家人是純粹的漢民族,客家文化是純粹的中原文化,這就自覺不自覺地忽略了當客家先民進入閩粵贛三角地區后與早已存在于這個地區的百越文化的融合。融合后的客家人已大大不同于中原本土的漢人了,融合后的客家文化已大大不同于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
這種忽略而造成的欠缺,影響了后來許多客家學研究者,使他們在研究客家文化中也自覺不自覺地搞“直接瞄準”,把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直接對應,把論證客家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作為研究的出發點與歸宿點,甚至于把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完全等同起來。中原文化是南遷各民系的母體文化,中原文化的特點自然就成為各民系文化的共同屬性。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因此,要善于從共性把握中去把握個性,也要善于從個性把握中去把握共性。
怎樣把握客家文化的個性呢?我認為,一是要從源上去研究,即從作為客家文化的母體——中原文化上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那些是仍保留著中原文化基因的,哪些是這些基因的變異與發展,這些經過歷史考驗仍保留在客家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二是從流上去研究,即從客家遷移過程中的當地文化中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哪些是從異質文化中吸收過來的,哪些是與異質文化混合而派生的,這些吸收與混合的東西,往往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三是與兄弟民系進行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中容易找出不同點,這不同點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
篇2
講究食補
客家人是中原遺民,思想上、文化上、習俗上更多受著中國道教的影響。道教醫學強調醫食同源、崇尚自然,以食物來防病、療傷、祛病。其飲食實踐對客家人的影響可謂深遠,認為藥補不如食補,養生保健意識特別鮮明。
大體說,客家菜用料講究鮮嫩、野生、家養、粗種;加工以粗刀大塊的煮、煲、燉為主,不破壞食物營養與纖維;烹調講究原汁原味,不用濃厚的佐料,口味偏清淡;膳食多用中藥材搭配。所有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勤于探索養生之道,善于總結保健經驗,注重利用自然規律。
酒娘是客家飲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精品之一。客家人喜用酒娘煮雞蛋,燉豬蹄、童子雞、鯽魚,燉桂圓、蓮子、紅棗、雞蛋,作為營養滋補品。客家人有夏補、冬補的習俗。冬至,客家人蒸糯米飯、打麻糍,配溫熱的酒娘吃,有補虛養血、健脾暖胃等作用。夏至,最宜食狗肉以滋補、健身、強體,所謂“夏至狗,吃了滿山走”。舊時,山間的做紙師傅用野物配以香菇冬筍及一些草藥,兌上陳年老酒和泉水,做九成烳罐吃。客家人也做豬肺百合吃。這些都是極好的藥膳。
在臺灣的客家人飲食一樣講究食補,其養生防老,陰陽互補、五行調和等觀念非常深厚,并得到推廣流行。目前,臺灣的食物養生方式主要有素食、生食、有機飲食、斷食療法及傳統的中醫食療。
臺灣民間常用“四神湯”(淮山、芡實、蓮子和茯苓)作滋補品。這是著名的小吃。民間食補習俗中最獨特的是所謂“半年補”,即在每年的農歷六月初一,家家戶戶用米粉搓丸子,做成甜糍丸,吃后可以除炎夏百病。另外,臺灣還有“補冬”或“養冬”之說,即在立冬日進補。
風行擂茶
中華茶飲其實也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客家的形成在唐宋時期。客家人風行擂茶,傳承了唐代以前中國茶文化的古樸遺風,有厚重的歷史積淀。
客家制作擂茶,用一把好茶葉、適量芝麻、幾片甘草等,置入擂缽,手握擂棍沿缽內壁順溝紋走向有規律旋磨,間或擂擊。待茶葉等研成碎泥,即用撈子濾出渣,缽內留下的糊狀物叫“茶泥”,或稱“擂茶腳子”,沖入沸水,適當攪拌,再輔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燙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于一體的擂茶了。
客家祖地石壁,擂茶有葷、素之分,為特色品種。葷的,用冬季腌藏的生豬大油,拌佐料,加炒好的肉絲或小腸、煎豆腐、粉干、香蔥等,泡入擂茶中;素的,則用凈茶油拌佐料,然后加熟花生米、綠豆、糯米飯、地瓜粉條、粉干等,泡入擂茶中。
與客家人一樣,臺灣有濃厚的飲茶習慣。新竹、苗栗等地的客家人也愛喝擂茶,不流行膏茶、芽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生活在較為艱苦的山區,和居住于富庶的平原地帶的福佬人相比,經濟相對落后,文化相對保守,不敢奢用制作考究、價格昂貴的膏茶、芽茶,只有擂茶自采自制,價廉物美。此外,山區瘴癘橫行,自然條件惡劣,客家人要生存,自然愛飲用能防病治病的擂茶。
臺灣小吃
臺灣菜可分為小吃、海鮮與正宗臺菜三大類。小吃是相對于正餐、盛宴佳肴而言,專指市井村野的飲食味道,它具有鄉土野趣與獨特風味。臺灣地分北、中、南、東,物產豐饒,各具特色,小吃也多彩多姿,是臺灣菜中的經典、民間文化的結晶。臺灣小吃至少有百種,如果按食材分,可分禽肉類、畜肉類、海鮮類、米面類、豆制品素食類、冰水飲料類、醬料類;如果按地區分,可分為基隆小吃區、新竹小吃區、中部小吃區、臺南小吃區、高屏小吃區、宜花小吃區、澎湖小吃區。臺灣小吃多聚集在廟口、市場、街道與旅游景點。例如基隆廟口的夜市、艋舺華西街的夜市、嘉義市東市場、鹿港媽祖廟、臺南市中正路,等等。
臺灣的風味小吃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囊括了臺灣本地和大陸各地的風味小吃,如臺北的湯圓、基隆廟口的天婦羅、彰化的肉圓、嘉義的雞肉飯、新竹的貢丸、花蓮的膽肝、臺南的擔仔面、士林的大餅包小餅、宜蘭與鹿港的牛舌餅、卑南豬血湯與牛雜湯、高雄的三河肉(山鼠肉),還有清涼爽口、遍布臺灣夜市的甜品飲料—愛玉冰。
其實,許多臺灣小吃都來源于客家食俗。臺北的湯圓來源于客家人元宵節的湯丸,客家湯丸有咸與甜兩種,取“團圓”的好兆頭。彰化的肉圓與新竹的用豬腿肉、豬頸肉、雞脯肉做成的貢丸來源于贛州客家的豬牛肉圓。花蓮的膽肝來源于“閩西干”之一的武平豬膽肝。卑南的豬血湯與牛雜湯來源于客家人吃動物血液、內臟的習俗。高雄的用山鼠肉做成的三河肉來源于客家人吃田鼠、山鼠的風俗。愛玉冰來源于贛州客家地區的仙草凍和木蓮凍。
臺灣的飲食習慣與大陸一脈相承,同時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各種飲食文化基因,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臺灣客家人根在河洛,情系中原,河洛文化在臺灣客家人心中根深蒂固。客家飲食具有漢唐遺風,保留了大量的中州古味,是古代飲食文化的“活化石”,中原情結是客家飲食的根基源泉。臺灣繼承了中華美食的傳統,但又因為不同的歷史發展路徑,促成了民族大融合,也融合了更多的飲食文化,獨特的文化背景,造就出臺灣飲食的內涵,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特點,從中也體現了臺灣文化的開放、多元。
(本文照片由沈安娜提供)
篇3
關鍵詞: 客家文化 外宣材料 英譯
一、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包括語言、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筑、飲食等方面。客家人遍布中國的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臺灣等省份,甚至遠及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分布廣泛,影響深遠。江西贛州作為“客家搖籃”,擁有豐富且獨特的客家文化。贛州博物館擁有大量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對于贛州客家文化介紹非常詳細,本文從翻譯技巧角度研究博物館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希望能進一步完善客家文化文本翻譯的研究。
二、直譯與意譯
直譯和意譯是兩種不同的翻譯技巧。從語言層面來說,直譯是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意譯,也稱為自由翻譯,它是只保持原文內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直譯與意譯相互關聯、互為補充,同時,它們互相協調、互相滲透,不可分割。在翻譯客家文化外宣材料時,應了解什么時候采用直譯、什么時候采用意譯,這樣才能最好地實現翻譯內容的忠實與標準。
三、客家文化贛南地區外宣材料英譯
贛州博物館擁有大量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對于贛州客家文化介紹非常詳細,本文從翻譯技巧角度研究博物館客家文化外宣材料。文本翻譯起著傳播客家文化的作用,在翻譯中保留原文語言和文化的特色,能讓譯文語言的讀者理解客家文化并感受其獨特魅力。在客家文化外宣材料的翻譯實踐中,可以采用直譯法、意譯法或者直譯加注法。
1.直譯法
例一:三月清明,這一期間野艾草比較鮮嫩,客家人就采來做成糍來吃。野艾具有清涼滋補的功效。
譯文:The wild mugwort is comparatively fresh and tend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omb-sweeping Day in March, and the Kakkasge gather this wild mugwort to make rice paste. The wild mugwort has effect of refreshing and nourishing.
2.意譯法
例二:湯顯祖第二次到大余時,適逢水涸,滯留月余,其間,他游覽了南安府署牡丹亭,搜集了許多民間傳說,之后便以南安府署內牡丹亭中柳夢梅與杜麗娘的愛情故事創作出傳名作《牡丹亭》
譯文:There was a drought on Tang Xianzu’s second visit to Dayu,which detained him for more than a month. During this period,he visited the Peony Pavilion in the Nan’an Prefecture offices and collected many folktales. Based on the love story of Liu Mengmei and Du Liliang at the Peony Pavilion,he wrote The Peony Pavilion,a masterpiece for the ages.
3.直譯加注法
例三:分布在江西、福建和廣東地區的土樓是客家人的民居,每一個土樓都是一個封閉的社區。客家人的祖先原是黃河流域的漢族人,他們在1900多年前陸續遷移到南方。為了防御匪盜和野獸,他們修建了形同堡壘的土樓用于居住。土樓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可能高達十幾米。一個土樓住的下幾十戶人家,幾百口人。
譯文:Tulou or Earthern Towers,which can found in Jiangxi,Fujian and Guangdong,are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Kejia Chinese and each of them is an enclosed community. The ancestors of these people were Han People living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They started to migrate to the south over 1900 years ago. They built fortress-like earthen towers so as to(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families from bandits or beasts. The towers are round or square in shape,measuring over a dozen of meters high. One such tower is able to hold dozens of families with a total of several hundred people.
四、結語
本文從翻譯技巧直譯和意譯角度研究博物館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希望能進一步完善客家文化文本翻譯的研究,進一步加深對于贛州客家文化的了解,加強傳播。
參考文獻:
[1]肖群.從翻譯目的論看紅色旅游景介的英譯策略[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9,(5):149-150.
[2]王瑞輯.淺議中國紅色旅游景點的英文翻譯目的與改善――以井岡山老區為例[J].海外英語,2010,(1):96-98.
[3]廖七一.當代英國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征的漢族分支族群,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從西晉永嘉之亂開始,中原漢族居民大舉南遷,抵達粵贛閩三地交界處,與當地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客家文化是客家民眾在長期的遷徙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社會生活文化。一方面,他們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善于從當地少數民族中汲取養分,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文化具有質樸無華的風格和鮮明的個性特色,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華,形成了在語言、民情、風俗、精神特質等方面有顯著特點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
油畫是從西方傳入的舶來品,憑借其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具有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能長期保持光澤等特點收到人們的青睞。近年來,隨著當地生活水平的提高,粵東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梅州的從事美術油畫工作者正通過各種方式挖掘具有豐富內涵的客家特色,將客家的風土人情通過藝術的形式記錄下來,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藝術,使地方文化、美術的優秀特點在油畫這種文化載體中的表現得以發揮。本文從梅州文化的角度出發,探討展開梅州客家文化油畫藝術創作中前進的方向。
一、挖掘梅州油畫的客家文化藝術風格
(一)梅州所特有的客家風土人情、世態習俗、文化生活是組成與豐富油畫題材的源泉。
梅州客家文化的發展,是在與當地畬瑤族群的交往互動中,以客家文化為基礎,廣泛吸收優秀的畬瑤族文化,并經過精心雕琢細選,融入自己的文化體系中。中原文化經客家人帶入到南方壯、瑤、畬地區,其優秀的一面亦被當地少數民族所采納、所接受,這種文化的互動是雙向的、自然進行的,不論是在武裝斗爭時期,還在和平共處時期,都是一種文化互動現象,并非單純的漢文化單向傳播,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別是通過通婚、貿易,加速了這種文化過程。于是,梅州客家文化與當地壯、瑤、畬各族的土著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了一種密不可分的水融的關系。從客家人的服飾、民間信仰、語言、民間文藝等方面可以看出這種融合形成的藝術。如客家人的服飾,與唐宋中原傳統的服飾“束發冠帶”差別甚大,卻與畬族服飾類似;語言方面,與一般漢語不同,而與南方畬等少數民族語言相近。這些現象,都可斷定為受土著語所致。換句話說,就是客家先民的語言受土著語言的影響,融匯而成為客家話。
(二)梅州因歷史環境所誕生的獨特建筑是油畫入畫的魁寶。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圍樓、五鳳樓、殿堂式、圍龍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勤勞能干的客家人在顛沛流離的艱苦環境中創造了燦爛的客家文化,作為客家民居代表的“圍龍屋”正是其中一顆奪目的明珠,最具“客”味。圍龍屋是客家地區一種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是除客家地區之外看不到的。它與北方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云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民居建筑形式。圍龍屋,又簡稱圍屋,其主要特點是后圍建成馬蹄,叫“圍龍”,一般為一條圍龍,甚至有多達二三條圍龍的大型圍龍屋。從建筑特點來看,圍龍屋的主要特點有:1、四合院中軸線的圓形平面布局;2、因地取舍,改造和利用環境;3、大屋頂、高臺基和玲瓏的屋身;4、以木材為主、石頭、三合土三種建筑材料的傳統民居結構;5、建筑內繪畫復雜,色彩濃郁。
從這許多的客家特色建筑風格可以大致看出客家人的思維方式。剛剛南遷時,為了防御追兵和土著族的追殺和侵擾,他們在建造房屋時,首先考慮的是房屋的防御功能。此時出現封閉式的圓形或方形土樓、四角樓等。屋建得很大,外墻造得很厚,且設有瞭望孔或槍眼,屋內打有多口水井,供人、畜飲用。屋大則可全族聚居,人多力量大,當遭遇外敵時,則可群起而攻之。墻厚和屋中的水井則可防御外敵的火攻。因此,客家人的思維方式首先體現在“防”字上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成為客家人的順口溜流傳至今。隨著時代的遷移,追兵沒有了,客家民居由封閉式衍變為半封閉式,最后變為開放式。如果說五鳳樓和圍龍屋還有一定的防御功能的話,那么,走馬樓的一字式和曲尺式則不具有防御功能。客家后裔與客居地的土著族人的通婚,消除了土著族人對客家人侵擾,于是,客家民居的防御功能便失去了意義。客家人的思維方式從“防”走向“開放”。
那些獨特的客家風俗、民間文藝、文化生活反映當地獨特的生活方式,為梅州油畫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資源,是油畫題材創作的源泉。因為生活是創作的原料和想象的土壤,沒有原料就沒有藝術創造,而地方生活孕育了藝術家的感情。梅州的獨特建筑的“客味”等傳統文化展現于油畫之中將更加突出體現的是油畫的地方文化色彩。地方性是民族性的一部分,是構成油畫的世界性的重要條件。挖掘梅州油畫的客家文化藝術題材,可為構建中國油畫的民族性起著推動作用。
二、尋求油畫藝術的表現形式,精彩地描繪客家文化
油畫作品的美并不是生活形象的簡單再現,而是在藝術形象中浸透了藝術家的感情,而這種感情也是來自生活實踐,情感是在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對事物的態度,它是客觀實踐的產物,在生活中直接激發的感情,有力地推動藝術家的想象。藝術來源于生活。一個藝術家,如果不扎根于他所賴以生長的特殊藝術土壤,他的藝術創造必然缺乏真切的感悟,因而也必然不具有藝術的原創性。換句話說,藝術家要想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作品,必須深深扎根于自己最能發揮敏感性的文化資源之中。通過藝術家扎根所熟知的文化藝術資源,將現實真切的現實感受,轉化為藝術的精神能量,來強化藝術作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從而充分展示獨有的藝術魅力。對于梅州油畫藝術家來說,如何從當下現實中尋覓更具本土意義的思想觀念和文化主題,以及對客家傳統文化進行合理借鑒,圍繞“寬視野,深扎根”的創作原則創造出更具客家民系特征的梅州油畫,促進梅州油畫藝術的發展。
(一)傳承與融合的統一。
油畫作為一個外來畫種,其引進的過程也是與本土文化進行不斷斗爭融合的過程。對于傳統文化,林風眠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沒有限于當時的歷史局限,而是把中國藝術的發展同世界新藝術的發展聯系起來。他認為:“繪畫的本質是繪畫,無所謂派別,也無所謂中西。”因為油畫在引進的過程中就象西方的科學技術一樣是“先進文化,是優于中國畫的”。但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曾迷戀過無數西方學者,我們為什么不能去運用東方哲學思想、藝術精神來嘗試和創作具有現代風貌的油畫作品呢?馬奈、凡高、畢加索等都曾致力于研究和借鑒東方藝術的實質精神,畢加索甚至困惑地問到西方求學的中國畫家:“你們有那么好的藝術,為什么到這里來求學呢?”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學習,對藝術語言當代性的追求,是一個藝術家應具備的品質,也是梅州油畫藝術家所應具備的品質。作為梅州藝術家應呼喚現代文化意識,在油畫這種文化精神載體上進行傳承與創新。我們要在融合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的同時,更多地關注當下的梅州社會現實,把握變動的時代脈搏,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氣息的油畫作品。
(二)創新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畫藝術。
篇5
自明代開始,由于閩粵贛地區人口膨脹,客家人開始有規模地向外遷徙,并一改以前單一的由北向南遷徙模式,呈放射狀向四周擴散,其中以向西跋山涉水進入四川,向東渡海進入臺灣,甚至漂洋過海向境外發展最為凸顯。
客家人在遷入地與其他族流互動,漸漸融入當地文化,而這種融合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婚姻來實現。清代臺灣曾流傳著“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說法,揭示的正是包括客家人在內的大陸移民與當地人通婚的事實。古時,大陸被稱為“唐山”,從大陸到臺灣叫做“唐山過臺灣”。清朝前期對臺灣的移民政策較為保守,只準大陸單身男性移民到臺灣,而當時臺灣土著社會又流行男子入贅女家的婚姻模式,因此,從大陸移民過來的男性便把婚配對象轉向臺灣土著女性,所以便有了“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現象。正是在通婚過程中,移民與當地人在語言、生活習俗等方面發生了很大的文化交融。
與此同時,千里迢迢遷入四川的客家人,也與當時各地移民族群發生通婚現象。筆者在成都龍泉區附近的劉家溝調查時發現,這里既有湖廣移民后裔,又有“土廣東人”(湖廣人對客家人的稱謂)。筆者還從當地老人口中了解到一些有趣的故事,如說曾有一名客家男子偷學湖廣話,勾引湖廣姑娘,結果遭到湖廣人的反對,雙方發生了矛盾,于是客家人遂發誓“只說客家話”。這個故事將語言與情感、融合與沖突糅合在一起,顯示出不同族群之間真實的文化交流。但男女通婚,需要雙方有一定的語言交流和基本的心理認同感,因此客家人通過婚姻,在遷入地不斷調適自己的心態,并漸漸融入當地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婚姻關系不僅把不同地區的人聯系在了一起,也從根本上消除了不同移民之間的心理隔閡。
客家人在不斷遷徙過程中建構自己的文化,但無論如何,他們在遷入地與不同族群相互交流、彼此認同對方文化的同時,也從未放棄原鄉文化。客家移民在遷入地較長時間都保持和沿用自己的風俗習慣,特別是方言的代代傳承,即是最好的例證。
另一方面,客家人在遷徙后,幾乎都與祖籍地保持著聯系。早期臺灣的客家移民大多屬“侯鳥式”遷移,因為單身男性移民的家眷大多留在祖籍地,故他們與祖籍地的聯系也相當密切,對祖籍地的情感認同也十分強烈。遷入四川的客家人也如此,盡管大多數人在進入四川時就已做好扎根四川的心理準備,但他們遷川后,仍然把祖籍地視為心靈的歸宿。
客家人在遷入地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好轉,他們開始按原鄉構建家族組織,其中對族譜的編纂再次凸顯客家人對祖籍地的認同。在明代以來纂修的族譜中,客家人都將祖先追溯到中原。清代遷徙臺灣與四川的客家人在構建宗族時也基本上以原籍為藍本,他們通過各種途徑與祖籍地溝通,甚至在新修族譜時還冠以原籍名稱,如四川瀘州的《廣東五華徐氏族譜》,編纂者還專門派人回五華尋根對譜。而祭祖則是客家人尋求精神歸宿的最好方式。客家人在臺灣多以唐山祖為奉祀對象,在四川則多祭拜入川的一世祖先,但也多把原籍祖先放置祠堂一同祭拜。
篇6
關鍵詞:客家武術 連城拳 文化價值
客家武術是客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連城拳”作為一種形成于民間的拳種,不論其成長過程還是表現形式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性及文化價值。本文以“連城拳”為研究對象,對“連城拳”的起源、“連城拳”的文化特性以及當代價值進行研究,以期促進連城武術文化的弘揚,豐富連城人民的文化生活,乃至促進客家武術的傳承和發展,提高客家武術文化的影響力。
一、連城拳的起源
客家人在南遷過程中歷盡千難萬險,在自覺保存中原母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吸收、融合各遷徙地的優秀文化,創造了豐富多彩、極具特色的客家文化,連城武術就是其中之一。宋端拱二年,少林武術開始傳入連城。從此,習武之風逐漸遍及全縣,連城歷代由武藝進取功名者數量可觀。據縣志記載,僅明、清兩代考取武舉人的有114人,考取武進士的有8人,可見習武風氣的影響之深。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之中,連城武術博采眾長,吸取了中華武術許多流派特色,獨創了“連城拳”。“連城拳”屬于防御型拳種,套路較為簡單,容易學習,習練者有口耳相傳的口訣,依口訣加上動作指導,再勤加練習就能基本掌握要領。
二、“連城拳”的文化特性
客家人一千多年的遷徙過程是一部血淚史,客家先民為了求生存、覓良居付出了極大地代價,即使最終輾轉到了閩粵贛地區,也面臨著種種死亡的威脅。連城縣隸屬閩西地區,這一帶山高林密,路窄隘險,水急灘多,人煙稀少,瘴氣嚴重,而且野獸時常出沒,尤其是虎患極為嚴重,《連城縣志》就曾多次記載連城有虎患傷人,生存條件極其惡劣。連城一首著名的《遷徙歌》中說到:“一千人馬,出瑯琊山。天目嶙峋,雁蕩隘險。無天無日,米糧炊斷。山水突至,泥流盤盤。五百壯丁,十之去三。盜匪悍惡,強索路錢。無錢以奉,女代車鈿。蛇哥斷路,身系兩山,稚子,綁縛至前。子哀呼地,子爺號天。”詩中形象地描繪了客家先民離開中原故土、歷盡艱辛苦難,遷徙到南方一帶的歷史,詩中所描述的生存環境之惡劣,讓人膽戰心驚。在漂無定居的歲月里,為了活命和生存就不得不與定居的人斗爭、與猛獸斗爭、與土匪惡霸斗爭,危機一旦來了,就要迅速作好防御準備,所以“連城拳”的表演中,用到的武器,往往是隨手就能拿到的東西,如木匠的鐵齒,農夫的耙釘,甚至吃飯的用具板凳、桌子都能成為武器。“連城拳”不但與連城地區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連城人還把“連城拳”用于連城民俗文化活動中,以“連城拳”的動作內容和動作形式為基礎的連城龍獅隊是“連城拳”的精華部分,在節慶日,連城龍獅隊是最受歡迎的一項民俗活動,龍獅表演后的武術表演,更是精彩紛呈,為人們所稱頌。
三、連城拳的當代價值
(一)“連城拳”的武德教育,能保持連城人的優良傳統,維護地方的穩定。
“連城拳”的習練者,不僅要刻苦練習拳法的套路、招式,還必須接受武德教育,而這些武德教育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連城人大都聚族而居,有共同的宗室祠堂,祠堂不僅是連城人祭奠祖先的地方,也是武術教學、練習的場地。祠堂的墻壁上一般都掛有很多激勵人的標語和先祖家訓。如連城隔田村的祠堂,上廳正中央有祖先靈位、遺像和先祖家訓的牌匾,先祖家訓之中寫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禮儀廉恥乃人寶珍;夫和婦順姑媳和睦,朱子家訓是座右銘;尊師信友守分安貧,遵守法律共享升平;文隊會友武隊健身”等等。這些都是老祖先從儒家的仁義道德思想中得出來的,把它們記載在祠堂,代代相傳,讓習武者在耳濡目染之下學會做人的道理。
“連城拳”的武德教育還體現在不論是練習和表演過程中,都有特定的禮儀,如在傳授過程中有嚴格的拜師禮節,在表演開始和結束時都有“請拳”的行禮方式,以示對對方的尊重。“連城拳”的武德教育所體現的尊師重教、講守禮儀,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等優良傳統,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更起到主心骨的作用,能幫助連城人確立正確的武德思想和行為規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和道德觀,對促進連城的和諧穩定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連城拳”的運動練習,能強健連城人的身體素質。
強身健體、娛樂觀賞是“連城拳”的主要特征,也是“連城拳”的基本功能。在經濟政治全球化的今天,外來文化強烈沖擊客家武術文化,“連城拳”所追求的實用和娛樂,仍然可以被人們用以提高身體素質、豐富客家文化生活。從“連城拳”的形成環境背景和以防御為主的拳法套路可以知道,“連城拳”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最基本的目的和功用就是為了強健連城人的身體素質。“連城拳”在習練中講究步法的穩固及腳步變換的靈活,對習練者的靈巧、耐力、力量等素質要求較高。以“連城拳”為基礎的連城舞龍舞獅,其表演者大都精通“連城拳”的套路,因而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連城拳”的獨特魅力,習練者通過“連城拳”及舞師的習練不僅能強健筋骨,還能活絡經脈,從整體上改善習練者的精神面貌。
(三)“連城拳”是透視客家傳統文化魅力的一個窗口。
連城縣是一個純客家縣,因此連城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連城拳”作為連城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總結創造出來的文化成果,在其發展過程中以獨特的方式融進連城子孫的血脈里,與連城人的生活方式、宗教活動、民俗活動有著水融的關系。習武之風傳入連城后,許多鄉鎮、村莊、各姓氏漸漸有家族的舞龍、舞獅武術隊。結束了流浪遷徙最終安定下來的連城人對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希望舞龍、舞獅的表演能為大家驅趕邪魔歪氣,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所以,每年春節前后舞龍、舞獅武術隊便走家串戶進行表演。每逢春節、元宵節,城鄉各地都有獅班、龍班四處表演。連城的民俗文化離不開連城武術的潤色,連城武術與連城民俗活動共同演繹出詳實、生動的風格獨特的客家傳統文化。
早在幾十年前,“連城拳”的拳師們就摒棄了“連城拳”“傳男不傳女”、的傳統,也常常到清流等附近的縣城教授拳法,不再把“連城拳”的教習資格局限于連城人,“連城拳”的習練者也經常參加各種武術比賽,擴大了“連城拳”的影響。一方面“連城拳”的習練能夠提高習練者的身體素質,并在精神上豐富連城人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連城拳”的傳承也能促進客家武術的弘揚,為客家武術各種拳法技藝的留存和發展創造了條件。總之,弘揚“連城拳”的文化價值,發揚客家武術文化對加強客家地區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閩西客家地區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志軍,張賜東.客家武術“連城拳”的發展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6).
[2]黃瑋瑛.客家武術的文化價值研究―以閩西地區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
[3]林曉平.客家文化特質探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5(12).
篇7
【關鍵詞】旅游開發;客家文化;影響
1、閩西客家文化旅游開發現狀
1.1客家文化主要內容。(1)建筑文化歷史上閩西客家將中原漢族的建筑藝術與當地實際相結合,建造了大批風格獨特并影響深遠的建筑物,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貴的文化遺產。第一,永定土樓。永定土樓種類多達30多種,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最古老的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第二,連城屋橋,又稱陰橋,是指一般橋梁上再構架亭臺等以供行人遮陽避雨,其中老少皆知的是云龍橋和永隆橋。第三,培田古名居。它以“九廳十八井”為基本特征,組成一個連片成群,規模宏大,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落,是建筑工藝與科技的完美結合[1]。(2)節俗文化閩西客家節俗文化豐富多彩,其中最壯觀的是連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龍”和”走古事”。所謂”游大龍”是以每姓一龍進行的競技娛樂活動,其龍由一節高二米、長四米的竹編紙糊龍身組成,龍首與龍尾還各長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節分配,所以大姓村制作的龍往往有一百多節,長四、五百米,因而素有”連城大龍甲天下”之稱。至于”走古事”,則是每臺由一孩童裝扮成古人古事的擔架,由青壯年肩扛護送競跑。近年來,每年元宵時節都有不少中外游客為此特前往連城觀賞,甚至被媒體譽為”山區的狂歡節”[1]。(3)婚喪文化閩西客家人相對比較保守,因此在婚喪嫁娶方面始終傳承著老祖宗的文化,繼承發揚了底蘊深厚和風格獨特的婚喪文化。婚嫁方面,客家人保留了“六禮儀式”。在喪葬方面,保留“撿骨頭”程序,即在死者安葬后兩年左右,挖開墳墓,按照人體結構把骨頭撿到金翁里,后人從此祭拜金翁[1]。1.2客家文化旅游發展現狀。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客家文化旅游逐漸受到了旅游界的親睞,于是便有了客家文化研究熱潮的產生。由于開發時間較晚,難度較大,客家文化旅游總體處于粗放模式。首先,客家文化旅游發展主要局限于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資源由于市場和技術等原因幾乎沒有得到恰當的開發。其中,發展較好的物質文化資源主要有永定土樓,連城冠豸山等。其次,客家文化旅游的發展主要局限于閩西客家地區,規模較小,缺乏跨區域協同發展的能力。閩粵贛都是客家文化的繁衍地,但是目前的旅游發展都比較單一,不僅沒有形成必要的合作,反而在一些“客都”的稱號上存在爭議。最后,客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不高,宣傳力度太小。相比閩東和閩南旅游,閩西客家文化旅游發展相對落后,直到近幾年,閩西才意識到旅游宣傳問題,逐漸開始向閩南、閩東以及其他旅游強省學習與媒體網絡和各大旅游企業合作宣傳與發展。同時,因政府對文化旅游的重視,不僅在保護和傳承文化上有所行動,在交通方面也逐年得到改善,這對客家文化旅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2、旅游開發對客家文化保護的影響
2.1積極影響。(1)提供資金保障文化旅游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就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旅游開發為客家文化的保護提供了強大的資金保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旅游開發帶來的直接經濟收益,如門票;第二,旅游開發吸引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從而投入相應的文化保護資金;第三,旅游開發提升了客家有識之士的民族認同感,為客家文化的保護吸引了民間資本。(2)穩定傳承隊伍由于閩西地處山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絕大部分中青年紛紛進城務工。隨著時展,人們逐漸遺棄傳統的客家竹編、木雕和建筑工匠技術,除一些年過花甲的老人外,幾乎沒有年輕人掌握客家技藝文化。旅游開發帶來的經濟效應,為客家人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留住了客家中青年扎根故鄉的腳步。另外,隨著客家技藝文化旅游的發展,在竹編、木雕和建筑等方面都有了嶄新的傳承隊伍。(3)實現文化新生文化是一種靜態的存在,旅游開發為文化活靈活現展示提供了舞臺,不僅賦予文化生命,還在表演中使文化得以升華。旅游開發促進了閩西木偶戲的傳承,并在為游客展示的過程中,通過木偶戲推崇的“孝道”、“尊老愛幼”和“誠信做人”等內容進一步升華了客家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從而賦予文化新的生命力。(4)增強保護意識客家文化是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旅游者對客家竹編技藝、木偶戲的欣賞、贊嘆,喚起了當地人對自己母文化的自豪感,喚醒了當地居民保護與傳承客家文化的自覺意識[2]。另外,保存完好的客家文化為客家人帶來的旅游經濟收入為更好地保護文化提供了直接動力,進一步增強了客家人的文化保護意識。2.2消極影響。(1)破壞文化環境和景觀文化旅游開發促進了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但為了短期發展旅游經濟和迎合游客需求而過度開發文化資源,不僅破壞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還對文化景觀的原真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文化景區附近是文化景觀和環境破壞高發地區,為了擴大住宿、餐飲和娛樂等規模,當地居民肆意把充滿情懷的客家特色建筑改造成冰冷的鋼筋水泥房,雖然短期獲得了游客數量,但卻永遠地失去了地方文化特性。(2)破壞文化原真性旅游開發提高了人們對客家文化收集和挖掘的積極性,而旅游產業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則提高了當地的商業化程度。為了追逐商業價值,盲目迎合游客的趣味而不惜扭曲文化的本來面貌,導致許多優秀文化失真。甚至有些企業為滿足游客的獵奇心理,旅游開發中一些民俗如客家婚嫁習俗里的“哭嫁”被夸張改造成舞臺喜劇,虛假的表演不僅流失文化內涵,還破壞客家文化的真實性[3]。
3、旅游開發與客家文化保護的對策研究
3.1加強保護,完善法規。根據國務院“保護為主、拯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在旅游開發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加強對客家文化的保護,尤其是客家建筑景觀文化。政府部門應該完善文化保護的相關條例規定,嚴格控制環境容量,鼓勵保護傳承文化的優良作風,嚴懲破壞文化環境和景觀的不良行為。3.2加強教育,提高意識。旅游是一項多元性的活動,從開發到消費主要涉及到的利益相關者有社區居民、游客、管理部門和旅游從業人員。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資源,保護好文化就是保護了旅游吸引物,也就是保障了利益主體的利益[4]。為了確保對文化的實質性保護,必須加強對旅游活動的核心人員的教育,促使他們在意識上和行動上都做到文化保護與傳承。3.3尊重文化,科學開發。文化發展具有相對獨立性和客觀規律性,在旅游開發中,應該遵循文化發展客觀規律,科學開發。為了避免文化失真,可以在旅游開發中科學采用文化旅游產品生活化的方式。即尊重當地文化,尊重文化傳承主體,讓當地人將文化體現出來,成為文化旅游的真實演員[5]。為展示客家婚嫁文化,可以在景區布置上注入客家婚嫁文化元素,并與婚禮相關產業展開合作,定期在旅游景區對新人舉行公益的接親、送親和拜堂的婚禮儀式。在確認婚禮時間后,積極做好宣傳工作,以便游客按時到來。這一方式既經濟又真實,科學展示了客家婚俗文化,增加景區文化氛圍。
作者:楊滿妹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
參考文獻:
[1]佚名.閩西客家文化概說[EB/OL].,2017.3.
[2]張瑛,高云.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行政管理研究——以云南民族歌舞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06(4):81.
[3]張曉萍.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人類學透視[J].思想戰線,2002,(1):34.
篇8
一、江西客家竹器具的特點
江西客家竹器具極具審美和欣賞價值。竹材作為一種天然材料有著翠綠的色澤、天然的紋理,體現著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客家人在制作竹器具對竹材雖有加工,但盡量保持了竹材原有清新淡雅的特點,使得竹器具具有極強的美感。如客家的“竹籃”裝飾常采用竹青部分刨皮的方法,使竹篾形成青黃相間的形式。用這樣的竹篾編制的竹器青黃相間層次分明,觸感細膩不失厚實。江西客家人還會在竹器具上雕刻出裝飾圖案來進行裝飾。附著于這些竹器具之上的裝飾圖案更是古樸典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美不勝收。雕刻采用線雕、浮雕、透雕等多種方法,裝飾的圖案主題則是由花卉、人物、蟲魚、文字等共同構成,寓意方法主要以傳統吉祥圖案和吉祥字諧音為主。江西客家竹器具的造型設計巧妙、別具匠心。如在挑具中,竹摞子江西客家最原始常用的運輸工具,造型設計是非常獨特的。“竹摞子”的使用是將肩膀上直接的重量分散到了“竹摞子”的兩端,使人處于重量的平衡狀態,并可以自如的行走,提高運輸的速度和效率。又如在江西客家人的生活中常用的“腳盆”(洗衣民具,贛南客家人兼用來洗腳用,所以叫腳盆),與其他區域不一樣的地方是40厘米的高度,其它區域一般為25至30厘米左右,所以坐在上面高度合適。并且腳盆底板離地較高,在10余厘米,這樣在洗衣時,人彎腰不要太低,還不容易腰酸的功效,結構設計可謂獨具匠心。
二、江西客家傳統文化與竹器具的關聯性
江西客家人愛用竹、善用竹,生活中處處都可見竹子的身影。他們使用的大量的竹器具與客家人的傳統文化之間關聯甚密,傳統文化始終滲透于客家人制器、用器的過程中。江西客家人從中原開始遷徙,在長期的遷徙生活中,使得很多生活器具無法隨行。當他們到達江西南部定居下來的時候,發現此處生長著大量的竹子,竹子性溫、質樸淡雅、堅韌挺拔,與中國傳統的審美趣味、倫理道德意識十分契合,加之竹材干燥,不易腐爛、易于加工的優點,江西客家人便就地取材,靠自己的勤勞智慧,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了一件又一件即美觀又使用的竹器具。在制造竹器具的過程中,江西客家人始終堅持物盡其用、一物多用的原則。客家人在遷徙的生活中,缺衣少食,深切感受到材料、物品的珍貴,在自己動手制作器具的時候,盡量合理利用竹材,減少耗材,想方設法減輕竹器具的自身重量,制作能折疊或能拆卸的器具,既能節約用材,又能減少占地面積。另外,由于很多竹器具在制作的過程中是用編織和穿插的結構,這種結構在器具破損之后方面修補,即便破損到無法修補時,竹制品也可以用來燒火做飯,最后化成灰燼后還能滋養莊稼,完全物盡其用,沒有任何的浪費。客家人遷徙到南方地區與本地土著相融合,落地生根,世世代代生活下去。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原來中原的文化有著深深的眷戀,并把這種眷戀融進了竹器具的制作中去。客家竹器具裝飾圖案豐富,寓意深刻,無不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如二龍戲珠、富貴花開、年年有余、封侯拜相、名揚四海、松鶴延年等,都是中原文化中美好的寓意。江西客家人用開放、包容的心態,接納了當地土著的手工藝技術,再融合了中原博大精深的傳統技藝,衍生出了新的手工藝技能。這種兼容并蓄,體現了江西客家人在異地接受異族文化,迅速與異族相融合的聰明智慧,展現了他們強烈的適應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江西客家竹器具文化是江西客家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客家人文化、思想、情感的重要體現。通過客家竹器具的用材、制作工藝、裝飾手法,傳達出江西客家人尊重自然、適應自然、與自然共生的哲學觀。通過對江西客家竹器具的研究來宣傳江西客家文化,讓人們在傳統文化迅速流失的今天,能重視江西視客家文化,行之有效的傳承和發展江西客家文化。
作者:劉莉潘展馮小輝單位: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篇9
客家大都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來的。客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們的良風美俗,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居住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風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包羅萬象。
生產風俗:
來賓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們走訪親友后,都要舉行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團聚,由年紀較老、生產經驗豐富的家庭成員,根據歷年和來年的情況進行分析、估計,作出一年的生產安排,較年輕的家庭成員則在旁補充。然后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種玉米,完成這些工作后,迎來了繁忙的春耕。
“二月灶”(農歷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們(主要是婦女)爭先恐后擔著蠟燭、香、葷菜、糯飯去祭拜“灶王”,祈求神靈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生產豐收。嗣后,種下甘蔗,撒播水稻種子。待秧苗長均,抓緊時間進行春耕工作。
由于春耕工作較繁重、緊張,人們多是互相幫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則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將成熟的時候,一般由老人決定什么時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
夏收時,各種家畜、家禽業已長大,塘里也可以捕撈,客家人歡歡喜喜擺上一桌最豐盛的飯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過后,人們又忙乎秋種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種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飼養的豬、鴨、鵝、魚上市。
生活風俗:
廣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風俗上保持了勤儉節約、聚族而居的特點。來賓的客家人仍兩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飯。主食大米飯、大米粥,由婦女在早上煮好,涼冷,放進櫥柜,粥白天吃,飯晚上吃。飯是倒出米湯后干燜而成。他們不喜歡吃爛飯,故用此法煮飯。
吃粥時,喜歡熟鹽拌粥。其副食是豬肉及各類蔬菜,不定時吃牛肉及其他肉類。一般豬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熱后,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蔥、醬、五香粉、味精。他們的傳統名菜是扣肉、白斬雞、醋排骨、醋大腸以及炒醋醬鴨。風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曬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壇,鮮黃即可打開食用。
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節,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綠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餡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醬、鹽制好。裹粽用粽葉。農歷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飯,放入糖,再用樹葉染成不同顏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餡制成的水煮饃。他們沒有喝開水的習慣,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湯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釀的米酒。
來賓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傳統的房屋為平房,廳堂分為上廳、下廳,中間為天井,上廳后面是儲藏室,上廳正宗擺八仙桌、掛鏡屏,鏡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飯在下廳,冬天烤火也在下廳。上廳兩側是大寢室,為老人和已婚夫婦使用,下廳一側為小寢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側為廚房,豬牛圈則在房屋的左右兩側。照傳統俗規,舊房多留給長子住用。
節日風俗:
客家人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元宵、清明、六月六、中元、中秋、冬至、送灶王等節。春節是大節,年貨豐富,多是臘味,包粽子、炒花生等。正月初一不能殺生,且要點燈,說吉利話,一般要回自家吃飯;初二方可開懷痛飲,也是春節時期回娘家的日子。春節的娛樂活動,最重要的是舞獅上門拜年。
清明節時,客家人喜歡包粽子,再次大吃一頓。“二月灶”,煮糯米飯殺雞拜灶王,求得一年豐收、順利。三月清明是傳統的掃墓節,煮甜糯飯,備酒菜,巡回祭掃祖墓,客家人又隨便加一次菜,也算是一個節日。
篇10
摘 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寶。客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有著獨特的價值取向和審美追求,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發掘客家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藏的德育資源和德育價值,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道德修養和審美品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高尚的審美情操。文章從資源和途徑兩個方面,論述如何將德育和客家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合,提高美術課堂的德育實效性。
關鍵詞:德育;實效;客家文化;美術教育;民族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416;G621;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7-0006-02
2013年3月,在中央黨校80周年校慶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優秀的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學校在新時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美術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美術課程具有獨特的人文教育與文化傳承功能。民族傳統文化融入美術課堂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有進一步認識,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的了解,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傳統文化本身所象征的文化精神,意識到傳承和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和重要性,進而讓學生以主動、積極的建構方式來獲得對民族文化的重新認識和對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從而更好地繼承與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美術教師還可以利用民族傳統文化深厚的精神內涵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道德修養和審美品位。因此,民族傳統文化融入美術課堂,對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客家傳統文化豐富美術課堂的德育資源
1. 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漢族地區,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南遷漢族移民群體中的一類,該民系在發展及變遷過程中,具有自身的明顯特點,逐漸形成自身剛毅的性格特點。惠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從隋唐時期起一直是粵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階段仍然保存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具有多種多樣的文化。因此,惠州被稱為“嶺東雄郡”。惠州地區有大量的客家人,在遷移及發展過程中,客家人吸收和融合各個地區的優秀文化,不僅具有惠州地區的文化特點,而且含有福建、江西等地區的傳統文化。客家文化在語言、音樂、民俗、建筑、飲食等方面具有獨特性,例如平海楹聯、客家山歌、客家圍屋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客家文化既繼承了古代正統漢族文化,又融合了當時南方土著文化,具有尋根意識、重教觀念、開拓精神,以及奇特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
2. 發掘客家傳統文化德育資源的優勢
在日常生活中,惠州地區的美術教師可以接觸到很多客家文化,受到客家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這些奇特而豐富的客家傳統文化,能夠為學校美術課堂教學提供大量的形象生動的素材,同時這些客家傳統文化也是對該地區學生進行德育的有效資源。因此,美術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挖掘客家傳統文化元素所蘊藏的德育資源和德育價值,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 發掘客家傳統文化德育資源的意義
客家文化屬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文化的內涵是很豐富的,其核心在于團結和奮進。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客家優秀文化應用到美術課堂教學中,把美術學習提高到文化學習的層面。這樣,不僅可以通過文化實踐和體驗來深化美術教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還可以通過客家文化中所蘊藏的精神內涵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與審美品位,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學生開發心智,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性,使客家優秀文化得以發揚光大。
二、客家傳統文化德育資源引入美術課堂的有效途徑
1. 發掘傳統文化中的育人價值,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改革開放以來,外來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一定的沖擊。部分青少年學生熱衷于外來文化,對自己祖先傳承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卻感到陌生。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就要讓學生深刻了解、認識中華民族文化,樹立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把握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掘傳統文化中能夠激發學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德育資源,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更加關注自己民族的現在和未來。
作為惠州本土的美術教師,要注重發掘惠州本土客家建筑文化元素,探究本土客家傳統民居建筑文化中的德育價值。例如,教學湘版五年級上冊“家鄉古建筑”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惠州本土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圍屋”引入課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初步認識客家圍屋整體造型、布局的基礎上,深入了解相關寓意及深刻內涵。在美術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圍屋的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合族聚居性等方面了解其建筑特點,認識到客家圍屋的設計與建造融科學性、實用性、觀賞性于一體,在技術和功能上臻于完美,顯示出客家人的出色才華及高超技藝;最常見的圍龍式圍屋整體呈圓形,猶如陰陽兩儀的太極圖,寓有天圓地方的含義,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審美價值,反映出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要通過美術教學,使學生理解客家圍屋的文化內涵,明白客家圍屋從建筑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多專家譽為民居建筑中的奇葩。這樣,可以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做一個發憤圖強、有內涵、有朝氣的中國人。
2. 發掘傳統節日文化中的德育資源,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中國傳統節日含有濃厚的文化內涵,滲透著強烈的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注重滲透傳統節日文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美術教師要了解惠州本土的客家傳統節日文化,認真挖掘并利用其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在探尋節日文化內涵的過程中感受它所承載的民族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來歷及其活動方式,開展相關的設計、創作與展示,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例如,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寄托著偉大的愛國情感。教學嶺南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上冊“家鄉的節日”一課時,教師可結合惠州本土的節日文化資源,圍繞端午節文化,設置“話說端午、詩誦端午、端午倡議、端午創意”四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話說端午”環節中,要讓學生說一說端午節的文化習俗,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詩誦端午”環節中,要讓學生尋找有關端午節的古詩詞作品進行誦讀,深入了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讓學生傳承優良的歷史文化,增強文化素養;在“端午倡議”環節中,要讓學生提出對端午節的建議,創新端午節的人文色彩;最后,在“端午創意”環節中,要讓學生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對端午節文化的情感和暢想。學生在“話說端午”“詩誦端午”這個過程中,通過查找和閱讀歷史文獻資料、優秀詩文作品,經歷了一次完整的自主學習過程;在“端午倡議”“端午創意”等活動中,綜合能力得到鍛煉與提高。在繪畫創作過程中,學生紛紛融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收獲,抒發自己的愛國、愛家鄉的愛國主義情感。
3. 發掘傳統文化中的美育資源,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從審美的角度引導和帶動學生進一步深層次地發掘客家文化中“美”的精髓,通過審美教育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分辨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確立科學的審美標準,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具有崇高的審美理想。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教學中,美術教師可借助客家民系相關的特色服飾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認識到服飾并非局限于保暖功能,還含有一定的文化意義,在色彩、組成、造型設計等方面具有獨特的特點。首先,客家服飾具有樸素簡潔美。與少數民族地區的服飾相比,客家服飾具有簡潔及樸素的特點。在色調方面,客家服飾主色調是白色、藍色及黑色三種顏色,具有優雅的特征。同時,深色、素凈的暗色給人素雅嚴肅的印象,也反映當地人內斂的性格。顏色比較深,也比較耐臟,比較方便客家人進行農耕活動。其次,客家服飾具有實用經濟美。在功能方面,客家服飾具有經濟性及實用性的特點。就客家婦女藍衫服飾來說,藍衫大襟上直扣的配置止于腰線上,方便哺乳,與此同時,在干農活過程中,可將前身折短塞于腰帶。在袖口設計方面,袖口比較寬大并可翻折,方便放置一些隨身的物品。這完全體現該種服飾的實用特征,同時也體現出當地人樸素及勤勞的特點。再次,客家服飾具有自然和諧美。在原料方面,客家服飾主要來源于大自然,藍衫服飾材料多采用棉質天然材料。在染色方面,當地居民所采用的染料是天然的,綠色環保,對人體健康不構成危害。這也體現客家人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特點。這樣的美術教學,能讓學生感受服飾的美學價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4. 發掘傳統文化中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美術學科是現代W校教育的常設學科,具有明顯的人文特點,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人生觀及價值觀,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健康人格。美術學科并非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它其實是一種內涵極為豐富的文化學習,更注重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因此,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元素中蘊含的人文情懷,這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美術素養,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價值。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一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客家服飾往往通過象征的符號表達人們美好的理想與愿望,其圖案的象征、寓意及色彩的裝飾與審美功能均集中體現客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客家服飾常常繡上一些表示生存與繁衍、情與美、樂觀與繁榮的紋樣,如壽字紋、魚紋和牡丹、百合花樣,這些紋樣常采用諧音的方式來表達寓意。諧音達意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質樸的樂觀主義,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也正是當前美術教育應該強化和弘揚的。
三、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民族傳統文化中有著極其豐富的道德文化內涵。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要擔當起復興民族優秀文化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重任,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滲透德育,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教師要讓學生在繼承和發揚客家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感受傳統文化的德育價值和文化底蘊,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秦瑞芬(1975-),女,廣東惠州人,小學一級教師,從事美術教育、德育管理研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景艷,黃小華.德育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1(06).
[3]侯秋霞,何尚武.客家文化對人格塑造的影響[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4]王建剛,劉運娟,甘應進.客家服飾與色彩淺析[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