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教育科學范文
時間:2023-03-17 02:53: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當代教育科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主要欄目
教學理論、外國教育、教改前沿、學科教學、專稿、決策與思考、理論縱橫、精論集錦、教育心理、教育評價、教育管理、品德教育、課程與教材、現代教育技術、學前教育、教育史、信息薈萃、基地巡禮。
投稿須知1 來搞在標題后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所在省市、郵政編碼。文章末尾注明詳細的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
2 文章須由關鍵詞3—5個,內容摘要300字以內。
3 文章的標題、作者的工作單位、關鍵詞、摘要要求譯成英文放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
4 作者簡介放在文章的第一頁下方,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歷學位、研究方向。
篇2
1.發揮大學美術教育的主體性價值功能
當代大學美術教育的主體主要集中在教育功能、認識功能和審美功能這樣三個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第一,就起大學美術教育的教育功能來說,“它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藝術教育承擔著開啟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使人的內心情感和諧發展的重任。”換一種方式說,美術教育必須要做到“以人為本”,即:以人的實際需要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實現人之“主體性價值”。按照魯迅所說:“美術可以輔以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為治。”總之,美術教育功能是陶冶人之情操,凈化人之心靈,讓人們的主體性價值得到積極地發展,從而努力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席勒語)”。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人的主體性包括了兩個方面:首先人是實踐主題,其次人又是精神主體。所謂實踐主體,指的是人在實踐過程中,與實踐對象建立主客體的關系,人作為主體而存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動,這時人是實踐的主體;所謂精神主體,指的是人在認識過程中與認識對象建立主客體關系,人作為主體而存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認識的,這時人是精神主體。第二,就大學美術教育的認識功能來說,主要是指通過以藝術鑒賞為前提,去了解自然、認識歷史、把握現實、體悟人生、擴大人生視野,以便獲得智慧的啟迪和指導生活的價值,不斷向著新的意義攀升。第三,就大學美術教育的審美功能來說,它的目的首先不是為了獲取知識,也不是為了接受教育的思想,而是為了人之身心愉悅,或者換一種方式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心身得到積極的休息,暫時擺脫外在社會的牽連,不與外在社會發生任何的功利瓜葛。因此,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總是一個不與現實社會發生任何利害瓜葛的世界,可以使人擺脫生活的千瘡百孔,體驗不能經歷的冒險、不能得到慰藉。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藝術的最初動機都莫過于此,當然,這也無疑構成了大學美術教育中主體性的作用和重要性。
2.大學美術教育的主體創造性品格
當代美術教育對于創造性品格的強調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急功近利的情況,從這個立場出發,大學美術教育的創造性品格其主要體現在主體性的不斷超越,即:超越前人、超越同代人和超越自己。超越前人是大學美術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整體所面對的任務,在他們的身后,是長長的過去,前人固然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創造,但過后卻成為了過去、成為了傳統。后起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有權從傳統中吸取養料,但卻無法原本的模仿。所以,如果沒有對前人的觀點、理念和思想的創新,又何來進步,主體性的價值功能何以得到彰顯呢?超越同代人是要求我們加強教育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彼此之間相互學習,并借以啟發靈感,激發主體意識的創造品格。所以,超越自己的是實現大學美術教育中主體性發揮的必要條件,也只有充分發揮大學美術教育的主體性價值功能,才能使大學美術教育的創造性價值和意義得到實現。
二、結論
篇3
關鍵詞:創新思維;創設問題;發散思維;逆向思維
1 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差的原因
1.1 對數學的價值認識不足
數學作為從量的方面處理現實世界中各種關系的科學,當然也要處理有關生產關系的問題,這就是數學的價值。但由于歷史的影響,教師們在過去的教學中過份強調數學的邏輯性、嚴謹性、系統性和理論性,寧可一遍遍地去重復那些嚴謹的數學概念、講授那些主要為解題服務的技巧,卻很少去講數學的精神、數學的價值、數學結論的形成與發現過程、數學對科學進步所起的作用等內容。這使學生對數學的認識片面化、狹隘化,比如,許多學生就認為“數學不過是一些邏輯證明和計算,”甚至認為“數學只是一個考試科目”。
1.2 用數學的意識差
用數學的意識,簡言之就是用數學的眼光,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闡釋現象、分析問題。意識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也是一種心理傾向,其重在自覺性、自主選擇性,它需要在較長時間中通過一定量的實踐才能形成。
1.3 數學的能力弱(不善于建立數學模型)
數學課中要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數學的建模是關鍵。我們面對的是學生,首先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的閱歷有限,對應用問題的背景不熟,難以從中構建出數學模型,阻礙了對實際問題的解決。
2 通過“問題解決”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問題是數學的核心、思維的出發點,創設積極思維的問題情境,能使思維得以產生,維持和深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數學結論的灌導者,更應該是創設問題情境的施為者,把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后通過分析自主的開展探究活動進行必要的討論和交流,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不直截了當地給出結論讓學生證明或是計算,而是設計適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比如,在教學數學函數的圖象時,首先通過函數的圖象來設置一些問題,學生通過函數的圖象來進行相位變換,周期變換,振幅變換等關系可以得到函數的圖象,通過引導設置問題讓學生自己很容易的就理解和掌握了,也更有信心去學習數學這門課程。再比如,“ 是幾位數呢?用對數計算。”學生解決這樣的問題興趣不會太大,若將該問題設計為:“某人聽到一則謠言后一小時內傳給兩人,這兩人在一小時內又分別傳給另兩個不知道這則遙言的人。如此下去,一晝夜能傳遍一個1500萬人口的大城市嗎”?這樣一問,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和興趣馬上被激發,起先誰都認為這是辦不到的事,經過計算結果出人意料,卻在情理之中。這樣的設計最能引起學生躍躍欲試,又使學生通過問題解決受到思想教育(傳謠速度驚人,影響極壞,不可傳謠!)。也就實現了數學教育的人物價值。
3 提高數學教學的幾點改革策略
3.1 激發學生興趣,樹立學生信心
首先,教師要將抽象的數學生活化、實用化。把課堂上講授的數學知識、數學方法運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而非遙不可及。其次,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思想動態,讓學生從先接受數學老師,到接受數學,從喜歡數學老師,到喜歡上數學課。另外盡量從簡單和容易的數學題目做起,讓學生會聽、會做,而有小小的成就感,從而逐漸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
3.2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課堂效率。下面主要介紹以下幾種數學教學的方法:
3.2.1 用“案例教學法”引入數學概念。以基于工作過程的模塊式案例教學為主改革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極限、導數、微分、不定積分、定積分、微分方程、向量、偏導數、極值與最值等重要數學概念都通過不同的實例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貼近于生活,改變數學概念表述抽象的問題,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為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奠定基礎。
3.2.2 用“問題驅動法”展開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用問題驅動法逐步展開教學內容,問題一環扣一環,便于啟發式教學原則的實現,把學生吸引到教學內容中去,充分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2.3 用“討論法”展開習題課教學。任課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把握重點,及時解決難點,加強訓練,使學生能理解掌握所學的教材內容。在習題課的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討論問題,不但可以達到釋難解疑、加強基本功訓練的目的,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3.3 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進行知識傳授,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直觀性、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拓寬了創造性學習的教學渠道,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提高學生使用計算機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數學教師不僅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淵博的學科知識和先進的教育思想,還應具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
3.4 注重開放題的教學,提高創新能力
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開放題的教學,又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尤其對學生思維變通性、創造性的訓練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開放題的教學中,選用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既要隱含“創新”因素,又要留有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充分施展他們聰明才智的余地,如調查本校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情況,面對這個比較復雜的課題,一定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學生要討論的問題是用什么數據來刻畫課外活動的情況,是采用調查和收集數據。接著的問題是“可以調查那些呢?”對此,學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對學生提供的辦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充分討論,認識到不同的樣本得到的結果可能不一樣,進而組織學生深入討論:從這些解釋中能作出什么判斷?能想辦法證實或反駁由這些數據得來的結論嗎?這是一個開放題,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吸收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重組應用,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篇4
一、本體論: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消解
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構成了哲學認識論史上頗有影響的兩大流派,在其影響下形成的理性認識與經驗認識兩種迥然而異的課程教學論,在歷史與現實中總是糾結碰撞,前者漠視實踐,后者偏離理性,主客二元對立,各執一端。因此,揚棄各自偏狹性,促進兩者統一成為必然。
1.課程與教學從認識論到實踐論
理性主義認識論。認為一切知識均源于理性所顯示的確鑿公理,主張把理性作為獲得科學知識的唯一途經,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經驗觀察才提供了最確實的知識體系。這種知識觀對理性認識的課程與教學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旨趣上看,理性認識的課程與教學論以理性化的學科知識為著眼點,致力于培養人的理性精神,而忽視非理性精神;從結構上看,它以邏輯化、體系化和標準化的學科課程作為教學基本內容,而忽視經驗及活動課程的重要作用;從實施過程看,它以線性化、程式化為特征,課程與教學按學科知識的線性邏輯而展開。顯然,這種理性觀割裂了感性經驗與理性認識的關系,導致了重理性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主體經驗的弊端。由此,教師、教材、課堂“三中心”,成為學科中心的傳統課程與教學論的必然選擇。
經驗主義認識論。源于實證主義哲學,認為人類知識起源于感知經驗,科學基于觀察而不是臆測,一切科學知識都必須建立在經驗實證的基礎上,理論的真理性必須由實驗來驗證。這種知識觀不承認理性思辨的合法性,認為離開經驗實證就無法獲得普遍適用的確鑿知識。在這種知識觀影響下,經驗及其生成成為課程與教學的唯一基礎。顯然,這種經驗認識的課程與教學論同樣割裂了感性經驗與理性認識的關系,導致了重經驗輕理性,重主體經驗輕知識傳授的弊端。由此,學生、經驗、活動“新三中心”,成為學生中心的現代課程與教學論的必然選擇。
實踐認識論。認為感性經驗是理性認識的基礎,以具體生動性是理性認識不可少的支撐;同時,感性經驗必須接受理性認識的調控,感性經驗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才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因此,感性經驗與理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而這種統一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成為現實。實踐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既表現著人類合規律性(真)的追求,也展現著人類和睦性(善)的向往。課程與教學活動作為人類實踐活動的特殊領域之一,也必然要確認實踐的這種主體性價值,體現合規律性(真)和合目的性(真)的統一,正是在這種統一中顯示出知識的豐富性價值內涵,也顯示出課程與教學論的合理性。
2.課程與教學從客體論到生活論
受客體知識論影響,課程教學論長期以來流行著基礎主義或本質主義思維,客體化、理性化、體系化知識的地位和作用被置于無以復加的高度,教學過程成為對客體知識“特殊的認識過程”,傳授客體知識成為課程與教學的基礎性任務和本質力量。由此,學科課程與教學成為“主客二分”“理性獨斷”的唯一選擇,學生生活世界的價值和意義被生生剝離。
21世紀初,“生活認識論”的提出引起了廣泛關注。該理論主張現代課程與教學應“回歸生活世界”,從“知識中心”轉移到“學生中心”,超越本質主義思維,確立生成性思維。所謂生成性思維,即不把教學過程作為“事實”來看待,而要作為價值生成過程來實現。這一主張認為,預設性和生成性都是教學過程的基本特性,但生成性是師生特定認識活動的本質和最重要的特性。“回歸生活世界”的課程與教學論,旨在突顯教學過程的生成性,重視教學過程的發展性,崇尚教學過程的主體性。[1]“生活世界”既是一個實體的世界,又是一個關系的世界,它的中心是人,是人的生存與人生價值;[2]“生活世界”的教學意蘊在于確立人本意識和生命意識,重視教學過程價值和學生的動態發展。“回歸生活世界”的實質是從“教學世界”的異化狀態“回歸”到本真狀態,從而建立新型的“教學世界”。它并不否認科學知識教學,而是反對“為科學而科學,為知識而知識”的傾向,強調關注知識的教學與人的發展的內在聯系和統整。從某種意義上說,“回歸生活世界”就是回歸人本身。[3]正如德國存在主義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所指出的那樣,“人的回歸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條件”。[4]“回歸生活世界”并非是經驗主義、生活中心論的重復,而是使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統一于“教學世界”,實質上表現了課程與教學促進主體發展的理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的人本價值訴求,是對“主客二分”知識本體論的超越,更是對主體價值的呼喚與回歸,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課程與教學的生命價值觀,促進了課程與教學的人本價值轉向。
3.課程與教學從實踐到理論
課程理解范式的本體價值。傳統的課程與教學論,主要以“泰勒原理”作為科學化課程開發的經典范式,強調“科技理性”支配下的目標控制模式。20世紀70年代,西方發起“概念重建運動”(reconceptualist movement),課程研究本體開始由“課程開發”為主轉向“課程理解”為主。這種研究取向把課程視為“符號象征”,課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課程符號所負載的價值觀,旨在突破“泰勒原理”在課程領域中的統治地位,突破“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的支配地位,追求“解放理性”,彰顯課程與教學文本的多元意義與主體價值。[5]在“解放理性”的“課程理解”范式下,課程與教學一方面需要超越對普適性課程原理的建構,倡導回歸課程與教學本身,形成對課程與教學文本的理解與解釋;另一方面需要打開“視界”,倡導向多元的課程意義開放,在中西方課程與教學的“會話”中形成自己的課程理解,并在復雜“會話”中尋找課程理解的共同基礎。
課程理解范式的應然價值。由“課程開發范式”轉向“課程理解范式”,無疑是課程與教學研究領域的深化與升華。首先,從關系層面看,課程開發與課程理解是兩種不同的課程事件。課程開發是研究、設計、實施和評價課程計劃的過程;課程理解是對課程現象、課程“文本”、課程事件的意義的解讀過程,其著眼點不在課程開發的具體程序,而在對種種課程與教學事件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的意義的理解。其次,從價值層面看,課程開發與課程理解內在統一于“主體性價值”。課程開發過程總包含著對課程與教學本體意義的某種理解,并建立在這種理解的基礎之上;課程理解的最終目的是賦予課程與教學事件以主體意義和價值,而要真正體現這種意義和價值,則需要通過課程開發過程。所以,課程理解是課程開發的深化和延續,其目標是指向課程開發與教學過程的價值性轉變,指向課程開發與課程理解的內在統一與整合。
二、價值論: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融合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之爭是近代以來課程與教學論價值演變的基本線索。在已有的相關研究中,人們總是在目的和手段上各執一端,肢解事實與價值的統一性,要么偏離人文向度片面追求科學理性教育,要么摒棄科學理性一味張揚人文教育價值,導致科學與人文的二元對峙和失衡。現代課程與教學論力求超越這種對峙,促進科學理性與人文價值的完整融合。
1.科學與人文對峙的課程與教學論
科學主義的課程與教學論。“科學主義”一詞最早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A.Hayck)提出,意指將自然科學作為唯一絕對可靠的知識和“真正的科學方法”。19世紀后期,受科技進步和工業革命的影響,英國教育界就古典教育與科學教育開展了持久而激烈的爭論,學科本位的“科學教育”開始取代古典人本教育的統治地位。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Spencer)在《什么知識最有價值》(1859)一文中,極力推崇“科學知識最有價值”,并建立了以科學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使從培根時代興起的科學教育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歐美教育界也開始出現追求“功效”和“唯科學主義”的潮流,美國課程論專家博比特(F.Bobbitt)1918年出版了第一本專門討論課程的著作《課程》;隨后,美國另一學者查特斯(W.Charters)出版了《課程編制》,正式開啟歐美課程開發的科學化運動。他們的課程理論也被稱為“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直至美國著名教育學家、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之父”的泰勒(Ralph Tyler)1949年出版《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形成“學科本位”目標控制的經典模式――“泰勒原理”,將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推向了頂峰。20世紀50年代后,隨著布魯納“學科結構運動”的推進,科學教育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但其過于強調科學知識的標準化生產、傳播和應用的方法和信念,而忽視科學知識的人本價值和社會性,更加凸顯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導致主體價值的弱化,學校教育走向功利化,加深了教育的人文危機和社會危機。
人文主義的課程與教學論。人文主義源于古希臘時期推崇的人的“自由和諧發展”及文藝復興時期“重人性反神權”的古典人文主義思潮;現代人文主義始于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反對“抽象理性”的哲學思潮,強調維護人性尊嚴和自由平等,主張人權神圣不可侵犯。但真正將人文主義思想推向新的高度的是20世紀以來進步主義、存在主義、教育現象學等教育哲學思潮,以及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深刻影響。人文主義教育的本質和根本目的就是培育完善的人性,彰顯價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強調個人價值高于社會價值,把“全人教育”、“全面和諧發展”作為教育的終極價值取向。就教育本身而言,這無疑是直接針對現代人的片面發展和日益嚴重的功利主義教育傾向而提出來的。人文主義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追求非功利理想化的教育目的,視人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為終極目的,反對將教育純粹當作職業準備或謀生工具;二是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學習的全部重點從外在世界轉移到人格世界或經驗世界,開展人文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個性教育和自由與責任教育;三是倡導基于人本原則的非指導教學模式和自由開放的教學設計。人文主義教育無疑起到了對科學主義教育的糾偏作用,它啟示我們,在努力拓展課程與教學的科學向度的同時,還必須提升教育的人文價值。
2.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與教學論
科學與人文融合的形成淵源。較早提出科學和人文融合的是被譽為“科學史學之父”的美籍比利時科學家喬治?薩頓(G.A.L.Sarton)。薩頓認為,科學和人文融合的前提是科學的人性,融合的基礎是科學精神,融合的有力保證是科學的正確應用。薩頓認為由舊人文主義者和狹隘的科學家或技術專家造成的“機械時代”必然消失,最終要代之以“科學的時代”,他稱之為“新人文主義”時代。這是“第一個審慎地建立在科學――人性化的科學――之上的文化”時代,其實質是科學人文主義。這是因為,科學教育為人文精神奠定理性自覺,人文教育為科學理性提供價值理想,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人類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雙翼;跨越兩種文化鴻溝,促進兩種教育文化價值的融合,才能擺脫教育價值內涵窄化的趨向,增進人類社會的相互理解與寬容。反之,則勢必給教育與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威脅和災難。
科學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科學人文主義教育是現代人文主義教育發展的更高階段,是人文主義教育與時代特點相結合的產物,也是人文主義教育自我完善的必然結果。從科學人文主義教育的內涵來看,課程與教學必須以科學教育為基礎,以人文教育為價值導向,重視教學過程中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在科學和人文的相互協調與融合中,促進完整的教育和盡可能完善的人與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英國教育家懷特海(A.N.Whitehead)指出:“一個不重視培養智力的民族注定將被淘汰”,但“沒有純粹的技術教育,也沒有純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6]科學人文主義課程與教學觀主張事實與價值的統一,在承認科學技術在課程體系和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時,注重融合人文主義教育的核心價值理念――以人為中心,強調教育更重要的價值是涵養科學人文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其成為個體完善化和社會化的合格公民。正如國際21世紀委員會1996年提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不是把人作為經濟工具而是作為發展的目的加以對待……人既是發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的。”[7]
三、方法論:客觀主義與建構主義的統整
方法論有別于具體方法,屬于實踐認識論范疇。在課程與教學論中,它以課程與教學的問題研究和模式研究為核心,具有觀照與指導教育實踐的科學價值。長期以來,課程與教學領域一直受客觀主義認識論主宰,20世紀80年代后,建構主義迅猛發展,引起課程與教學領域的深刻變革,課程與教學的認識論范式發生顯著變化,主客二元對立的方法論受到重新審視。
1.客觀主義的課程與教學論
客觀主義,也稱客觀――理性主義(Objective-Rational),是俄裔美國哲學家和作家艾茵?蘭德(Ayn Rand)提出的哲學觀和方法論。蘭德的哲學觀受到亞里士多德學說的極大影響,主張“世界上存在著一個客觀而獨立于心靈以外的現實。”教育層面上的“客觀主義理論”實質上是肇源于赫爾巴特“知識中心”的傳統教育理論。客觀主義強調知識是由客觀“實在”(reality)決定的,是外在于學習者的非情境性的客觀存在,那么,課程就是按知識邏輯的標準化設計,教師就是知識的象征,權威的化身,教學過程即是“傳遞――接受”學科知識的特殊認識過程,學生則是學科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復制者,教學評價重在結果中心的終結性評價,評價的重點是學生復制和掌握“學科知識”的水平。客觀主義又是“教學中心”的教育理論,其顯著特征一是基于客觀主義的普適標準,注重目標控制和程式化教學,強調體系化、線性化和標準化;二是基于“泰勒原理”的目標模式,強調課程開發與教學過程處于精確的目標控制和“科技理性”支配之下,卻忽視了教學過程的動態性,教學情境的復雜性,教學主體的生成性,更主要的是過于強調教師為中心的知識調控功能,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習者的潛能開發、人格培育、創新與實踐能力的發展。
2.建構主義的課程與教學論
建構主義的本質特征。建構主義,也稱建構――闡釋主義(Constructivist-Interpretivist),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反思、質疑、批判和超越客觀主義的哲學觀和方法論,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用美國教育技術學專家喬納森(D.H.Jonassen)的話說,即向與客觀主義更為對立的另一方向發展。就本體論而言,與客觀主義的“實在”決定論不同,建構主義認為外部世界是主體生命的確認和實踐的場所,人的心理表征與外部世界一樣擁有“真實”的存在狀態;就認識論而言,與客觀主義的知識還原論不同,建構主義傾向于知識生成論,認為知識是基于主體經驗以內化外部世界,進行意義體認與建構的結果,科學知識是相對于主體建構而言的價值性存在,不存在“價值中立”的客觀真理;就方法論而言,與客觀主義的普適論不同,建構主義傾向于情境論,認為認識過程實質上是主體與客體的生命對話過程,是人的經驗世界與外部世界充滿生機和變動不居的雙向意義建構過程。
建構主義的核心理念。建構主義并非單一流派,它集合了激進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社會建構論、社會文化認知觀、信息加工建構主義和控制系統論等多種流派的觀點和學說。影響較大的主要是激進建構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激進建構主義強調個體知識建構的非客觀主義哲學立場,主要以皮亞杰(Jean Piaget)認知發展理論為思想基礎;社會建構主義強調知識來源于社會建構,學習是社會協商對話過程,主要以維果茨基(Lev Vygotsky)社會文化歷史發展論為思想基礎。盡管各種建構主義流派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它們的觀點有許多共同之處:①建構主義知識觀:認為知識是工具而非目的,知識并非外在于主體的純粹客觀存在,知識是相對于主體建構而言的價值性存在,是結構與建構的統一;②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過程本質上是基于學生主體經驗以內化外部世界,并在“學習共同體”和情境創設過程中進行知識體認與意義建構的過程;③建構主義課程觀:強調課程內容是學生在“發現-探究”問題過程中主體價值的生成過程,更為關注科學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內在聯系和統合,更加注重“課程內容”滋養和促進主體發展的人本價值訴求;④建構主義的師生觀:強調學生不是被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反思的學習者,教師則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者和合作者;師生關系是民主平等、和諧協作、互動對話的交互主體關系;⑤建構主義教學觀:強調以學為中心的有意義學習過程,教學過程是“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四大要素的協同活動過程,強調“問題情境”對意義建構的導向作用,“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最終目的是完成知識與主體發展雙向意義建構;⑥建構主義評價觀:強調教學評價重在以激勵性、發展性的形成性評價為主,評價的重點是學生生成和運用“知識工具”的水平能力與人本發展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建構主義的課程與教學論是克服和超越客觀主義理論局限的一種選擇,兩者并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一個連續統一體,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綜合的。[8] 21世紀是課程與教學論發展繁榮的黃金時期,人們試圖以建構主義思想與方法論為基礎進行多元理論的整合創新與實踐,來消解理性與經驗、科學與人文、客觀與建構的二元對峙,在揚棄與超越中引領課程與教學研究和發展的的未來走向,促進科學理性與主體價值的完整融合。這種嘗試的合理價值在于,重在提供一種超越“主客二分”傳統思維,進行價值重構的深層次探索與研究平臺,而不是完全顛覆本土化的已有研究成果和實踐探索成就。我們認為,課程與教學論應結合具體教學實踐來思考“連續統”的應用問題,而不應二元對立,主客分離。在肯定建構主義的積極意義的同時,尤其要對有悖于科學理性的傾向保持清醒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郭元祥.“回歸生活世界”的教學意蘊.全球教育展望,2005(9).
[2] 郭元祥.生活與教育.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 紀德奎.當前教學論研究:熱點與沉思.教育研究,2007(12).
[4] 任鐘印.世界教育名著統攬.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5] 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 [英]懷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篇5
[論文摘要]:職業教育中的當代文學課程在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忽視的狀態,面對新的技術發展,其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在新的網絡媒體條件下,應重視學生學習的主觀創造性,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將傳統和時尚結合起來,建立規整的考試制度和評價方式,將學生培養成能夠適應現代媒體技術發展的新時代傳媒人才。
職業教育中的當代文學課程是傳媒類職業學校中的一門常見科目,包括了藝術類的影視表演、影視編導、播音主持專業和非藝術類的新聞學和編輯出版專業。現代職業教育由于受到數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影響,像當代文學這類實際操作性較低的課程就面臨著新的教學困境。職業教育中的當代文學課程在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忽視的狀態,沒有發揮出其對學生現代藝術水平培養的作用。
一、職業教育當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特點
職業教育當代文學課程可以按照藝術和非藝術進行劃分,因為在藝術和非藝術專業領域上對其學習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在職業教育中涉及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時要把學生的專業和以后可能涉及的職業性質相結合起來,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創新式教學。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將來工作性質多為藝術性事物相關服務,比如舞臺表演者、主持人、演員、導演、造型、服裝設計等,這些都必須要求他們要有比較靈敏的藝術感悟能力。藝術類的學生要求具備較高的形象思維能力,在各種知識的學習中,情操的陶冶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而當代文化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能夠培養學生的意境想象和良好的性情,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和對生活的領悟能力。因此,藝術類職業教育當代文學課程的特點是要強化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感悟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把握文學作品中的感情,要能夠進行文學作品的意境想象和鑒賞。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本身藝術的研讀,而非注重文學作品形式方面的內容解析,簡單的說就是藝術類的文學課程要學的是文學作品而不是文化史。另一方面,從小的范圍上來說,在當代文化的教學學習中,強調從研讀文學作品本身入手,對這一方面要求學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便以此為基石,對藝術及文化意象有更好的理解、學習和創造。
藝術素養的形式是一個慢慢熏陶的過程,不像其他技術類的課程能夠在不斷的重復練習中獲得技能提高。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帶領學生去把握文化作品的主要事件、環境背景和情節故事的發生,以突出人物性格的心理變化,來達到對文學、藝術作品的鑒賞,更好的觸摸到作品的內涵和意象。
二、職業教育當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分析
1.重視學生學習的主觀創造性
文學作品的學習不是簡單的文字學習,更加不是枯燥無味的課堂灌輸,它更是像劇目一樣能夠按照不同的藝術單位來進行分段學習的。那些枯燥的文學作品能夠通過學生的大腦想象進行意境的轉換,變成比較具體形象的表達的。在職業當代文學教學中要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以學生的學生主觀性為出發點,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而不是一味地強調文學作品本身的藝術性。我們每個人由于自己的經歷和知識的構成不同,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同時我們的生活時代和作者創作時代上的差別也是我們要強調關注學生學習主觀創造性的一個因素。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能夠將自己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進行文學作品的解讀。同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專業優勢,進行不同方式的表達。比如可以安排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深入學習文學作品本身之后,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融進到文學作品中去,以自己富有感情的聲音來進行作品的朗讀。讓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能夠在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內涵之后,進行比較生動的表演,將人物的性格表現出來。還可以讓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能夠在把握故事的主題和作品的整體框架上進行合理的想象和創作。甚至還可以將不同的專業的學生結合起來,進行一次集合表演,從不同的專業角度來學習文學作品。整個課程的學習就能夠收到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2.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將傳統和時尚結合起來
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我國的傳媒行業帶來了無限的發展機會。在當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技術,一方面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比較新穎的課堂,吸引學生的學習。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全面地接觸現代技術,以便更快地適應將來行業的環境發展。同時可以將傳統和時尚結合起來。以當代文學作品《小姨多鶴》的學習為例。《小姨多鶴》的成功不僅體現在傳統的文學價值上,還有經過改編之后的同名電視劇《小姨多鶴》也獲得了相當的收視率。在學習中,可以將傳統的文學表達和時尚的電視表演結合起來。讓學生可以通過查找資料、利用網絡、互相切磋、分組討論、提交報告和師生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來了解作品的不同表達。在對這些傳統藝術的表達和現代時尚的因素結合中把握到一些本質的東西。同時要強調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起學生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
3.建立合適的考試方法和評價方式
合適的考試方法能夠對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成果有一個檢查,能夠及時地反饋學生知識把握的信息。但是在傳統的文學課程學習中很多的考試方式都是以筆試為主,考察的內容比較死板,大多是以死記硬背為主的,對學生掌握文學知識只有極少的作用,對于學生將來的藝術職業成就是沒有太大意義的。這種應試的教學方式也是非常不適合培養傳媒行業的合格人才的。而且,久而久之就很容易造成了學生對考試的無所謂態度。現在,在職業教育當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中要改變這種情況,將學生的文學課程成績考核與他們的專業水平相結合起來,采用多種形式來進行成績的評定。可以從文學作品的各方面知識考察入手,從專業的高度來評價學生的表現。通過有效的評價方式,學生能夠建立起對當代文化課程新的認識。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當代文學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當代文學課程以其自身的文學藝術而存在,對于學生的藝術水平提高有很重要的提高。要在新的網絡媒體條件下,將傳統和現代結合起來,把專業知識和基礎的學習聯系起來,強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當然,職業教育講究的是學生能夠動手操作的能力。相對于其他技術性較強的課程來說,當代文化更加強調的是一個熏陶的過程,但是我們也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能夠適應現代媒體技術發展的新時代的傳媒人才。
參考文獻
[1]盛燕萍,黃炳全.創新職業教育文化.提升高職社會吸引力[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2]陶磊.論傳媒職業教育中的古代文學課教學[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0).
篇6
一、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意義
1.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近些年來,我國人民對文化藝術的追求越來越高,這種追求以當前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發展為基礎,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需求。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重視,地位不斷提高,迎來了一個美好的迅速發展時期。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仍然有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音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影響了高校音樂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只有堅決實施教育改革,才能讓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學校的音樂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影響著學生的未來,所以,為了解決當前我國各個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也為了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音樂教學改革是十分必要的①。
2. 音樂教學改革與當代音樂學科發展
音樂教學改革與當代的音樂學科發展是共存的關系。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要根據音樂學科的發展情況,針對當前音樂教學中產生的各種問題來實施,隨著我國的音樂不斷的發展,音樂學科自然機會隨之不斷變化,這就是音樂教育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另一方面,音樂教育的不斷改革也是不同的音樂學科形成的直接原因,新的音樂學科的產生,豐富了音樂學科的內容,也為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與當代音樂學科發展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關系,這就決定了在音樂教學改革的道路上,兩者必然要互相聯系,共同發展。
二、高校音樂教學的現狀
1. 管理機制滯后
高校音樂教學的發展歷程并不長,這樣一個短暫的發展時間自然就決定了高校音樂教學的管理機制難以成熟。我國高校在音樂教學并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管理人才的缺乏、管理結構的不合理這樣的問題非常常見。高校對音樂教學雖然有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并沒有認真看待音樂教學的管理機制問題,讓一些沒有專業能力的教師勉強進入音樂教學的管理機制,還有一些高校甚至沒有獨立的音樂教學管理機構,和其他的學科一起接受同一個管理機構的管理②。
2.學科課程設置不科學
我國有一些高校至今還沒有改變舊有的課程設置的模式和思想,課程設置理念的落后影響了音樂教學水平的進一步發展。還有一些高校在課程的設置上沒有自己的原則和思想,盲目參照其他學校的模式,忽略本校的實際教學情況,課程甚至非常不科學,影響了發展潛力的提升。音樂學科的發展應當和社會的發展水平同步,學科設置的模式和理念應當與時俱進,跳出傳統思想的牢籠,這樣才能夠滿足高校音樂教學、學生的未來和社會發展三個方面的要求。
3.音樂教學忽略了與實際的聯系
藝術來源于生活,音樂來源于現實。音樂教學當然也離不開和實際生活的聯系。目前我國高校音樂教學普遍忽略了這一點,音樂教學已經習慣了生搬硬套,并不注重與實際的聯系。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早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的社會,現代化的音樂教學方法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加強音樂教學和實際的聯系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許多高校在音樂教學上都忽視了音樂教學和現實的結合③。
4.加強音樂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是教學內容的集合。教學直接體現著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和目標,對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中必須要有教材建設方面的要求和內容,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解決我國目前各個高校的音樂教學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我國有很多高校,音樂學科的教材好多年都沒有變化,內容早就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這嚴重地阻礙了音樂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對教材進行改革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想要建立符合時展需求、符合學生學習需求而又完全滿足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的教材并不容易,這就需要學校的重視,撥出足夠的經費更新教材和教學器材,促進音樂教學的蓬勃發展。
三、高校音樂教學改革促進當代音樂學科發展的有效措施
1.加強對音樂學科的重視,完善教育管理
相對于其他的學科,音樂學科雖然有著很多的發展音樂教育的文件作為政策基礎,但是各個高校對音樂學科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這種不夠重視集中表現在音樂教學的教學管理工作方面,不夠完善的教育管理機制影響了音樂教學的管理效率。在實施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加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摒棄不合時宜的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用更加合適的教育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機制促進音樂教學的發展。音樂教學學科的設置必須立足于學科的實際教學情況,聯系學生的實際,抓住改革的重點,讓開設的學科真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對社會也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音樂教學的發展離不開完善而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合理的教學管理機制是保證教學質量、促進音樂教學改革持續發展的保障。所以必須要對教學管理隊伍的建立重視起來,優先使用具有專業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健全管理機構設置,讓教學管理真正落到實處,保證教學管理制度的嚴格實施④。
篇7
【關鍵詞】奧林匹克精神 教育 當代技工院校學生
1.前言
奧林匹克精神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內容,體現了奧林匹克的理想和追求。奧林匹克運動注意將體育運動與人文教育融合起來,力求創造一種在競爭中求歡樂、在競爭中受熏陶的環境,發揮體育運動的社會教育功能。當代技工院校學生的成長需要多種精神因素的陶冶和多種品質的滋潤,而奧林匹克精神又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當代技工院校學生的成長具有教育與啟迪意義。本文擬就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開展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開展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標與途徑作一初略探討。
2.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
關于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國際奧委會制定的《奧林匹克》作出了權威的界定。其“奧林匹克主義的原則”條款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顯然,《奧林匹克》賦予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從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發展與現實狀況來看,奧林匹克精神的具體內涵有如下幾個方面:
2.1 重在參與精神
參與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首要條件,參與精神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首要內涵。顧拜旦在1936年奧運會上,曾用法語演講了這樣一段話:“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生活的本質不是索取,而是奮斗。”因為只有參與到奧林匹克運動的實踐中,才能實現奧林匹克理想,所以奧林匹克崇尚“參與比取勝更重要”。
2.2 不斷奮進精神
奧林匹克運動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是國際奧委會對奧林匹克運動參與者的一種號召與鼓勵,即參與奧林匹克運動要堅持鍥而不舍、百折不撓、頑強拼搏、奮斗到底的精神。不斷奮進精神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靈魂,它的本意是一種競爭精神,要求人們不斷進取、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我,去追求新的境界。
2.3 公平競賽精神
《奧林匹克》把公平作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內容之一。公平競賽精神指即奧林匹克運動必須遵守規則,光明磊落,平等公正,按章辦事,決不作假。
2.4 團結友好精神
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通過開展沒有任何形式的歧視、遵循奧林匹克的體育運動來教育青年,以增進人類了解、促進世界和平、團結與進步。奧運會在不同國家、文化和團體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用共同的價值觀將他們團結起來。每一屆奧運會,都是一場國際性體育運動盛會,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運動員歡聚一堂,賽場上公平競爭,賽場下相互交流,這既是體育技藝的競賽,也是建立友誼、促進理解和團結的機會。
3.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進行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3.1 當代技工院校學生奧林匹克精神一定程度的缺失
當代技工院校學生的成長需要多方面精神、品格的滋潤,奧林匹克精神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方面。然而,由于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開展未能普及,奧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也未能成為學校教育的有機構成部分,加上社會影響,導致部分技工院校學生奧林匹克精神一定程度的缺失。比如,參與運動、參與社會、參與實踐是個人成長的重要條件,正是在參與中,個人的能力與素養得到提高,個人的品質與境得以升華。然而,當代技工院校學生中有部分同學不愿參與運動、參與實踐、融入社會,或者雖有參與,但過于計較得失名利,這與奧林匹克的重在參與精神是相悖的。又如,當代技工院校學生中存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現象,有些學生基于物質生活的豐富以及獨生子女成長家庭環境的熏陶,養尊處優,往往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創造,更不知道創造的艱難辛苦;而有些困難家庭的學生由于陷入現實生活的困境,往往失去了依靠自己能力去改變命運的信心和勇氣,這些現象有違奧林匹克的不斷奮進精神。因此,當代技工院校學生奧林匹克精神的缺失,是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
3.2 奧林匹克精神具有育人功能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自顧拜旦恢復時開始,就賦予了教育的功能、育人的功能。奧林匹克的核心功能是教育,育人是奧林匹克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奧林匹克對人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都能發揮作用和影響,而奧林匹克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事實上,置身于奧林匹克運動的現場,能使心靈受到冼禮,人格得以升華,其震撼力、剌激力、感召力是一般的場合所沒有的。
4.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進行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標與方法
4.1 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進行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標
4.1.1了解奧林匹克精神
了解奧林匹克精神是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前提。要求當代技工院校學生弘揚奧林匹克精神,首先要讓其了解奧林匹克精神的由來及涵義。除了解前面所述重在參與精神、不斷奮進精神、公平競賽精神、團結友好精神外,還應了解奧林匹克精神的歷史發展與其他內涵。
4.1.2 認同奧林匹克精神
在了解奧林匹克精神的基礎上,增進當代技工院校學生對于奧林匹克精神的認同,這是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進行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標之一。這一目標具體包括:認清奧林匹克精神的國際性、科學性、合理性,明確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世界精神、科學精神;意識到奧林匹克精神的對于中國體育事業發展、世界和平、人類進步的作用,明確奧林匹克精神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的地位;認識奧林匹克精神對于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明確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人文精神。認同奧林匹克精神,是促使學生實踐奧林匹克精神的基礎。
4.1.3 實踐奧林匹克精神
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開展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促使當代技工院校學生自覺實踐奧林匹克精神,將奧林匹克精神融入學習和工作之中,讓奧林匹克精神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品質,讓實踐奧林匹克精神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在需求。
4.2 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進行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方法
4.2.1 開設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相關課程
課堂教學是技工院校開展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主渠道。技工院校可開設奧林匹克專題講座,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選修課程,通過這一課程傳授奧林匹克精神,讓學生感受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價值和魅力。體育專業可開設傳授奧林匹克精神的系列課程,如“奧林匹克運動史”、“奧林匹克精神學”、“奧林匹克道德學”,將奧林匹克精神作為體育人文社會學的重要內容來研究和傳授。為此,教師要加強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研究,以深化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認識。
4.2.2 開展滲透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是展示奧林匹克精神的平臺,也是升華奧林匹克精神的途徑。讓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在參與中感受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價值,在競賽中領悟參與、不斷奮進、公平競
賽、團結友好的意義與要求,在這是對大學生開展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最好方法。實踐比說教更重要,開展滲透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比一般的奧林匹克精神宣傳更為有效。為此,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球類、田徑等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體會參與、奮進、公平、團結的內涵與重要性;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陽光體育活動,通過鍛煉促進技工院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通過自身發展進一步領悟奧林匹克精神的價值。
4.2.3 營造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氛圍
學生的使命之一是文化傳承,奧林匹克精神的弘揚過程也是一種文化建構過程,在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開展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過程中,應注重文化土壤的培育,營造有利于奧林匹克精神成長的文化氛圍。為此,社會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廣播、網絡)應擔負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責任,宣傳奧林匹克的歷史,展示奧林匹克精神的魅力;校園媒體應結合學校特點開展奧林匹克精神的普及與傳播活動;學生會、團委、學生社團可組織學生開展奧運知識競賽、奧運精神演講等活動,通過競賽與講演促進奧林匹克精神的普及與傳播。文化對人的作用是根本性的、持久的,營造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是對技工院校學生進行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徑。
5.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參加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競技體育在奧運會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奧林匹克精神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開展。但也應當看到,雖然我國競技體育得到了較快發展,但在開展奧林匹克運動教育、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方面還做得不夠,部分技工院校不太重視奧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沒有意識到奧林匹克精神對于當代技工院校學生成長的意義,由此也影響了當代技工學生對于奧林匹克精神的了解、認同與實踐。因此,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對當代技工院校學生進行奧林匹克精神教育,是我們應當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全國體育學院通用教材.奧林匹克運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136.
[2] 冉明.我國體育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沖突與融合[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6(2):22.
[3] 汪涌.國際奧委會出臺最終報告高度評價北京奧運會[N].光明日報:2010-04-30.
篇8
關鍵詞:高職;藝術設計;綜合素質教育
引言
藝術設計是一項具有綜合性、實用性、交叉性等顯著特征的復合型社會活動,從內涵上說就是從技術的、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角度出發,以功能效用與宜人性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工藝技術,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段,按照美的規律進行構想策劃,使之轉化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態、人機關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實用品的創造性活動。藝術設計的外延較為廣泛,涉及衣、食、住、行等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與各個層面。從其功能與審美并重的根本屬性看,它既包括功能性較為突出的實用品的設計,也包括審美性較為突出的觀賞品的創作;從其藝術與技術相統一的發展屬性看,它既包含以手工藝為媒介的傳統型設計,又包含以工業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現代型設計1。因此,藝術設計教育即是通過有關藝術設計基本理淪、基本知識的傳授,通過藝術設計能力、設計意識的培養,通過藝術設計方法、設計技能的訓練,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具備創新素質與持續性發展潛力,能夠勝任藝術設計各環節工作的專門人才的培養形式。
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雛形的生成可追溯到19世紀中葉,雖不能與國外眾多發達國家的悠久的藝術設計教育歷史相比,卻也不同教育層次上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積累。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以其鮮明的特點推動者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事業的發展。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講,藝術設計作為一項極具時代特性的復合型社會生產活動,其教育并不局限于以某一階段、某一行業的劃分為基礎的功力性教育,而是一種建立在感性與理性協調發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礎之上,以現代工業生產和傳統工藝美術生產中設計活動的藝術內涵、科學內涵、文化內涵的實現為主線,以人的創造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教育。
一、當代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現狀
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雛形產生于19世紀中葉的工藝教育,其后隨著、“五四”運動等一系列破舊迎新的社會運動,使中國教育迎來了拂面的春風,藝術設計教育也隨之起航。然而,究其藝術設計教育的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具備現代性特征的藝術設計教育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雖然,我國的現代高等藝術教育起步較晚,但在社會經濟高速前進的浪潮下,發展迅速,特別是近十年的發展更為迅猛。
從我國現行的高等教育體系看,藝術設計教育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專科教育三個層次,其不同層次對于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所承擔的任務也不盡相同。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學科建設上,各個院校都爭先恐后的開設藝術設計專業。據不完全統計,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科的建立自1998年開始,急速擴張,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井噴狀。面對看似一片生機的向榮景象,其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教育缺失問題,并已逐漸凸顯于世。高職職業藝術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以社會需求為目標、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為主線設計教學體系和培養方案,以產、學、研為基本途徑,承擔著不同于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特殊教育功能。然而,在現實情況中,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卻存在著諸多問題,并沒有切實承擔起其應有的教育功能,而是在式的教育革新與構建中迷失了方向。通過對當代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現狀的調查分析,不難看出其大多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應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它相較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重點在于培養技術應用性,而非研究性人才。然而,當前大多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學科并沒有切實的貫徹這一方針思想,沒有構建與之配套的課程體系。使得其在一個近乎混亂的狀態下游離與技術與理論之間,期以二者兼顧卻無一落實的尷尬局面。
2.教學模式不清晰
由于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在教學模式上也存在模糊不清的現象。其中,延續本科教學模式中重理論教育,輕實踐能力培養的現象較為嚴重,這也嚴重違背了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初衷。此外,以美術教育為藍本,模糊藝術設計的概念,也是當前各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在教學模式上存在的重要問題。
3.軟硬件設施薄弱
藝術設計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對實踐操作的要求很高,專業技能課程基本上都需要通過一系列實踐動手環節完成。學科教學的特殊性使得其對軟硬件設施的要求也相對嚴格。那么,針對高職藝術設計學科在教學中所需要的軟硬件設施并非只是簡單地專業教師加電腦教室、多媒體教室、專業畫室這一原始模式,而應是符合時展需求的嶄新面貌。目前,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學科的軟硬件教學設施的缺失已是不爭的事實,以不能滿足專業教學的需求,并嚴重阻礙了其適應社會需求的發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國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在軟硬件設施的配備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高職藝術設計學科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國家教育部提出“學校教育要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由此可見,開展綜合素質教育是當今高職教育改革對藝術設計學科提出的新要求,是高職藝術設計學科人才培養職能的外延。
1.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伴隨逐年遞增的藝術設計專業擴招幅度,社會市場對于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趨于飽和,已顯現出結構性疲軟的態勢,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面對日趨復雜的人才需求形勢,往日單一陳舊的人才培養模式無疑已于社會脫節。由此可見,我國當代高職藝術設計學科教育尚存許多應改革和完善的方面。藝術設計教育的服務對象是現代經濟和市場,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市場對設計人才需求的不均衡,設計教育的培養目標也不同,藝術設計教育模式呈現出動態的特征,其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藝術設計學科的構建,勢必要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探討出適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教育體系,以推動現代設計更好的為經濟發展服務,這無疑是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職藝術設計學科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2.自我實現的內在要求
在市場多元化的今天,對設計人才和從業人員的需求愈發趨向多元化和復合化。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環境,為避免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局面出現,高校學生大多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陳舊單一的學科教育以不能滿足大學生對于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并迫切希望獲得更為廣泛、多元的學科知識和技能,以此提升其自身素質和綜合競爭力。在這一趨勢下的高職藝術設計學科的教育目標,應超越過去以工業與企業為主的物質經濟和競爭邏輯為基點的教育,應重視知識價值為基礎的精神與物質、人性與社會環境價值之間的有機聯系,不斷探索并創造出和諧的人類生活環境。即設計教育要使設計人員明確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共意識,讓他們更多地思考如何通過設計活動為社會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為所服務的對象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設計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是當代高職藝術設計學科教育的必然趨勢,是對受教者實現自我內在要求的滿足。社會的發展決定了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有思想文化情操,懂得社會和市場經濟的高素質設計人才,是合乎社會發展趨勢的、感性與理性協調發展的創造力的培養,符合人才自我實現對于綜合素質提升的本質要求。
三、高職藝術設計學科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戰略路徑
藝術設計學科逐年增長招生數,成就了一個事實上的設計教育大國。但是,我們需要明確的認知到,設計教育大國并不等同于設計教育強國,兩者之間有著明顯差別。當前,我國的設計藝術教育規模擴張而質量下滑趨勢是不爭的事實,這不僅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長,相反,這將會成為我們實現“設計教育強國"的最大阻礙。鑒于當今社會發展趨勢和既有教學現狀,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無疑成為高職藝術設計學科人才培養的重點。面對嚴峻的現實境況,筆者認為,切實實施高職藝術設計學科的綜合素質教育應從如下方面著手: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學校對于培養對象的預期展望,它指明了將要培養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的人才。高職藝術設計學科要想有效的實現綜合素質教育,勢必要先明確其人才培養目標。當前高等教育,尤其是各層次教育對于其自身人才培養目標模糊不清的現狀,急需得到有效的解決。針對高職教育的特殊社會職能,切實落實教育部關于其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這一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應清晰明確的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區分開來,以實現其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總體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力圖結合區域市場經濟現狀和發展趨勢,依托有利的地域經濟、文化資源,開展相應的高職藝術設計教育。
2.優化教學模式
高職藝術設計學科綜合素質教育的構建需要一系列適應社會需求,科學合理的配套教學模式作為支撐。傳統意義上的灌輸式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著實與社會脫節,尤其是針對高職藝術設計學科而言,亟待進行整體性的教學優化和模式選擇。針對當前社會發展趨勢和對高職層次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筆者認為,在教學模式上應以理論知識教學為基礎,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和交叉學科知識的補充,同時應重視傳統文化教育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量推進專業工作室建設,切實有效的開展項目化教學設計,并積極拓展校企合作,進而多軌道的進行高職藝術設計學科教學模式的優化,以期為實現其綜合素質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證。
3.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教學資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物質保證,對于教學結果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于高職藝術設計學科教學資源的建設,應從兩方面入出,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教學資源的建設,一面方面是硬件設施,即教學場館、實訓基地、教學器材、教學資料等資源的建設;一方面是軟件設施,即教師資源的優化,適當的選聘具備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技術人員和具有深厚藝術素養的藝術家作為外聘教師,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提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袁熙吻.藝術設計教育與相關歷史概念的辨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0(4).
[2]肖敏.林家陽談中國設計教育[J].藝術?生活,2002(2).
篇9
關鍵詞:道德資源;三生教育;教學策略;考核評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4-0032-02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內容。高校思想政治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而“三生教育”則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教育主旨。
一、高校思想政治課應當充分融合大學生“三生教育”
大學生“三生教育”,即生命、生存和生活“三位一體”的認知教育及行為引導過程,就是通過教育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其本質就是關注人的現實生命、生存和生活,讓受教育者理解生命內涵、學會生存技能、懂得生活品質,在對生命、生存、生活的感知中得以全面和諧地發展與健康成長,這一切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目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需要遵守的根本原則。可見,高校思想政治課與“三生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融入“三生教育”很重要且相得益彰。
二、高校思想政治課應充分開發、深度挖掘當代社會優質道德資源的“三生教育”功能
(一)“三生教育”教學實效的提高亟需開發運用當代優質道德資源
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知、情、意、行的綜合提升和全面養成,是一門不僅強調理論教育更須關注社會現實、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的課程,其教學必須從社會生活中尋求有助于大學生提高生命意識、增強生存和生活能力的優質教育資源,僅僅偏重于理論說教的“三生教育”會使自身遠離現實生活,缺乏鮮活的教育素材,失去根基點和教育效能。我們通過調查知曉,當代大學生熱衷于學習效仿鮮活的、真實生動的熱點道德人物,更喜歡關注那些凸顯時代特色的典型道德事件。所以我們應當使這些優質社會資源進入課堂,讓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擁有堅牢的現實基礎,從而提高說服力、針對性和感染力。
(二)當代優質道德資源在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教學中的開發與分類
1.優質的道德環境資源。我國近些年的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設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文明城鎮建設的氛圍和成就為高校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教學提供了豐富有利的環境道德資源。如文化名城、文明城鎮工程建設,可以引領公民積極投入到社會道德高地的實踐中,可以激發社會向善,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些文明城鎮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有效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所以具有良好的道德風尚、積極的社會風氣和文明健康的人文環境。在當今價值多元、精神危機和道德淡漠的復雜社會背景下,這種濃厚的精神文明建設氛圍和顯著成就可以作為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的優質教學資源,引導大學生從正向的視角認識社會,形成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這樣有助于他們形成一心向善、崇德尚義的理念,有助于他們珍惜當下、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積極主動地學習生存技能,增強生存能力,提高生活品質。
2.典型的道德人物資源。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的典型道德榜樣和模范人物。迄今,我國已經成功開展了五屆道德模范的評選表彰工作,彰顯出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精神、崇高品質和感人事跡的道德模范,包括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個類型,總共278名。另外,各地還打造了“最美”這一精神文化品牌,涌現出了一大批影響全國、感動全社會的“最美人物”和“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等年度人物。再有,在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帶動下,也涌現出一大批感動人心、舉目關注的優秀大學生群體,包括優秀大學生村官,他們將青春奮斗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以及一大批關心民生、深入社會、自強自立、自主創業的優秀大學生。最后,還有近年開展的年度風云人物評選活動。如馬云、吳鷹、宗慶后等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現了當代中國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風范,并且正成為大學生眼中創造財富、善于創業、勇于創新、擔當社會責任的道德榜樣。這些模范和榜樣人物為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教學提供了鮮活形象的教育素材,充分引領大學生“三生教育”工作。
(三)將當代社會優質道德資源整合嵌入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教學體系
我國當代社會優質道德資源可以為高校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教學提供具有說服力、感染性和時代感的鮮活素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體系。這些資源作為加強大學生“三生教育”的重要財富,為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提供了導向,為當代大學生生活教育樹立了榜樣,為當代大學生生存教育豐富了經驗。為了把這些優質道德資源充分有效地運用到“三生教育”教學中,我們應當將其進行細致地整合,有針對性地嵌入到教學體系中。(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當代社會優質道德資源開發,高校思想政治課應充分探索改革“三生教育”的教學策略和考核評估方式
1.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借助于多種教學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1)有助于學生意識內省的策略與方法。如進行意識流敘事、集體研討典型事例、專題討論生命價值觀以及生活品質和生存能力、典型人物及其事跡的個人體會感悟以及小組分享等。(2)有助于學生自我覺察的策略與方法。如情景模擬、觀摩表演、情境想象等。(3)有助于學生自我體驗的策略與方法。如調查訪談、參觀學習、榜樣評選等。這些方法既能充分有效地運用當代社會優質道德資源,又能豐富完善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課堂教學,實現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2.在實踐教學中,我們需要本著“請進課堂,走出校園,深入社會”的理念,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策略充分發揮當代優質道德資源的“三生教育”功能。根據實踐教學目標和內容,我們可以開展讓學生了解最美人物、感悟最美生命、走進英雄生活;學習模范事跡、認知高尚生命、樹立榜樣生活、提高生活境界、增強生存能力的一系列實踐教學活動。我們可以舉辦道德模范及最美人物報告會,組織學生開展人物訪談,跟榜樣模范們一起談生命、聊生活;參觀文明村鎮、調查了解道德建設成果;開展最美校園人物評選;組織生存體驗拓展、生活品質大講堂等一系列“三生教育”活動。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課“三生教育”實踐教學活動,讓我國當代優質道德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引領效能和作用。
3.在考核評估中,我們需要采用過程與結果相結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教師與學生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多重角度和形式。具體通過敘事論文、問卷調查、個人訪談、個人心理自我分析、人際評價等方法,考核評估學生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受,對于個人生活品質和境界的領悟,對于生存能力的現實擁有和未來規劃等有關大學生對于“三生教育”的現狀和問題,為進一步完善“三生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切實有效地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傳統教學模式;當代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激勵措施
當今時代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與各種資源整合的種種手段,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然而,在學校教學這一塊還是看得到用一支粉筆、一本書上課的現象,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那么,為何不用當代教學模式。當代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區別在哪里,各自有什么特點。轉換成當代教學模式還存在需要解決些什么問題,有些什么好的措施呢?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特點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是在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的內容邏輯性強,學生聽的時候就順著老師的邏輯去理解。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學生理解起來就要容易一些;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學生理解起來就要困難一些。老師講的內容抽象,學生聽的時候就要帶著想象去理解。想象力強的學生理解起來就要容易一些;想象力弱的學生理解起來就要難一些。課堂上學生對老師講的知識真正掌握得不多。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師教得乏味,學生學得也乏味。其次,老師講的內容完全要靠板書,學生要記筆記。無論是老師板書還是學生記筆記都要占用一定的時間,這就把學生思考和練習時間占去了一部分。第三,老師講的內容主要來源于課本和老師知識的積累,學生學習知識渠道窄,面不廣。第四,課堂容易出現老師整堂課講,學生整堂課聽,滿堂灌。老師講課累,學生聽課易疲勞,聽著聽著就睡著了,聽課效率極其低。課堂提問,多數是老師自問自答,填鴨式教學,教學效果差。
二、當代教學模式的特點
當代教學模式主要是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種種手段教學,老師要講的內容和學生要學的內容都是用多媒體展示出來。這樣首先節約了板書和記筆記的時間,讓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和練習,使課堂時間更有效。其次,老師講的內容展示出來有聲音、有色彩、有圖像,可謂聲色并茂,形象生動,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掌握知識,更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至于聽課精力分散,提高聽課效率。第三,老師講的內容面廣,因為老師在課前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通過精心的制作才完成一堂課的課件,學生可通過課件內容,如思考題,演示實驗、知識點、練習題來完成學習任務,獲取大量的知識,思考更深的問題。第四,老師在課堂上只需指引學生思考,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歸納,指導學生練習。學生在課堂上成了學習的主體,由于學習形式的多樣化,學生樂此不疲。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任務完成得好。
三、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種種手段進行教學還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課堂教學上還未完全普及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種種手段,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一些學校的教室還沒有信息技術設備,無法進行。二是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種種手段進行教學,課前準備用時太多,需要查閱大量網站收集資料,資料收集好了需要整合。制作過程需要配音、畫畫、作圖、演示、列表比較、設計思考題和練習題等,非常耗時,一個課件會搞得教師筋疲力盡,更何況堂堂課都要做,教師感覺太過勞累,不愿做。三是課件用在課堂上,用心學的學生當堂課收獲會很大,沒用心學的學生等到下課后可能腦海里會是一片空白。因為不用記筆記,復習起來也很不方便,教師認為不實用。四是教材不時在改動,制作的課件不能一勞永逸。五是教師本身作為人的惰性,一本書、一支粉筆,照本宣科多省事。憑經驗教學,缺乏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
四、激勵措施
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種種手段對我們的教學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在有設備的學校,教師首先應該克服各種困難,不怕麻煩,不怕勞累,充分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種種手段幫助我們教學。如我們可以搞資源整合,一人制作一課的課件,你制作這課,他制作那課,減輕工作量,輪流用,交換用。教材若有變動,在原課件上略加增減,省時省事。其次,教師要改變觀念,與時俱進,適應新的備課方式、新的課堂模式。第三,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斷創新,不斷應用新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不斷向前推進,我們的教育事業才能更加走向輝煌,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有創新能力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個有創新能力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從而實現祖國強大,人民富強的夢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