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教學范文
時間:2023-03-25 11:17: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服裝設計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現代服裝設計理念源自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人們的認知水平、審美以及物質條件的改變息息相關,因而現代服裝設計理念也包含了當前人們對于生活各方面的情感體驗和發展意識。總的來說,現代服裝設計理念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包括了人性化設計理念、綠色設計理念以及網絡理念等多方面內容。
1.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人性化理念中強調的是將人作為最核心的內容,把人的直觀感受、情感體驗和生理心理上的需求作為衡量標準。現代服裝設計理念中的人性化觀點要求設計師在進行服裝設計時,不僅能夠結合人的生理特點考量人穿著的舒適度以及是否能適應不同身體狀況的人,還要符合當前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和人們的主觀感受,讓人能夠在穿上這樣的衣服時不會感覺到尷尬和產生抵觸。此外,人性化的設計理念還希望設計師能夠通過合理的設計來表達對人類的尊重和激發人們對于生活的熱情。
2.綠色設計理念
我國的工業發展速度迅猛,但同時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是十分嚴重的,近些年來不少地區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問題,生態環境的惡化使得人們對于環保的意識明顯加強。這樣的綠色環保理念反映在服裝設計中,即產生出將更多的環保元素和環保材料運用到服裝上的需求,以及對于降低制衣對于環境污染程度的意識。
3.網絡化的設計理念
服裝設計理念歸根結底是人們在服裝這一領域的思維方式和具體行動動機的集合體。而在互聯網帶來的沖擊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都處于高速動態變化中,信息的交換和爆炸使得人們對于社會文化多元性的包容度不斷提高,同時服裝流行趨勢更新的速度也遠超非網絡時代。在這一背景下,服裝設計師能夠利用網絡信息傳遞的特性來更加精準地把握住行業動向,同時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應用技術來提升設計水平,比如運用虛擬現實手段來測評所設計的服裝在人體上可能的舒適度和穿著時的視覺效果。
二、基于現代服裝設計理念的服裝設計教學策略
1.認識到可持續發展觀對于服裝設計的影響
可持續發展觀與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可持續性發展觀在服裝設計領域的意義在于它強調了服裝行業的發展應該與環境發展相適應,而不是為了謀求在服裝領域的突破和創新以生態環境作為代價。眾所周知,服裝是大宗消耗品,其更新速度快、產量多且組成材料豐富,每年有大量的植物和動物皮毛被間接地用于服裝設計。如果服裝設計專業教師沒有教導學生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和綠色環保的設計方式,學生的服裝設計作品就很有可能稱為破壞環境的罪魁禍首之一,學生也很難被認為是優秀的服裝設計師。
2.引導學生積極采用網絡技術手段
網絡的發展使得學生們了解世界的途徑一下子被拓寬了,他們能夠利用網絡技術來了解最前沿的服裝設計精神,培養服裝流行趨勢的嗅覺。但是,電腦的普及和教學課件等資源的豐富并不意味著學生有了利用網絡技術提升自我設計水平的能力,學生也并不是完全熟練地掌握了基于網絡技術的服裝設計技巧。教師在進行現代服裝設計時,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們網絡技術上的指導。
3.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現念,都反映出某一個特定時期人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狀態。盡管現代服裝設計理念的灌輸能夠讓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當前服裝行業的設計風向,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忽略以往設計中的精髓和特色。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多方面地了解國內外、現代和古代的藝術特色,掌握發展規律和激發藝術靈感,從舊的內容中提煉出新的創意,在傳統中創造新意。當然,這需要教師通過講授藝術發展、時尚潮流、不同時代審美變化等多方面內容,并致力陶冶其情操、豐富其體驗。
作者:宋晴 單位:河北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曉萍.淺談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服飾文化對現代服裝設計的影響[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03).
篇2
(1)范例實踐教學模式。
范例實踐教學模式,我們又可以稱之為教學內容“企業化”,就是根據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整合、序化工作中的任務為項目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內容的設置始終圍繞服裝企業工作內容而展開,使教學置于職業崗位工作情境中,既體現理論學習的適用性,又體現工作崗位的針對性。用實際的范例對學生進行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內容。當下范例實踐教學模式并不十分普及,因此,必需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形成包括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考核方式在內的新的教學方式。通過對課堂理論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師宣講式單一的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人溝通合作能力、資料分析和歸納能力,充分調動學生查閱文獻、歸納綜合、創新開發等多方面的能力。學生增強臨場主持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以適應產業發展對服裝人才的需要。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在實踐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范例教學法。范例教學的主要觀點和做法是在教學內容上堅持三個特性,即基本性、基礎性和范例性。范例實踐教學的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學客體是教材;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教材。這就要求教師既要了解教材、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又要了解并熟悉學生,熟悉他們的智力發展水平、知識水平和個性特點。在教學中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達到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如此,教師才教得活,學生才學得活,才能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起來,把他們的興趣激發起來。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更新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還需轉變觀念,樹立現代課堂教學觀。此外,還要克服教和學不講求效率的做法,努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最后,要加強示范性實踐教學的比重。以課堂展示—講授—實訓輔導—圖例—樣衣展示—實際操作—講評結合的方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自主實踐教學模式。
自主實踐教學模式是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踐學習在學習中提升自我、升華自我。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師的教育過程、方法手段、節奏要得當,學生再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各種認知本領,充分發揮出才能,創造出業績。學生自主實踐操作遠遠好于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真正做過的事情遠比被動接受的事情記憶深刻,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是實踐教學的重要任務。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制定切實可行的實習實踐項目:項目應該是針對某個教學內容而設計的、能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學效果的任務。第二,項目實施前教師進行必要的引導:學生在獨立完成項目前,教師要針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適當地引導,即對新知識的講解和對項目具體實施的解釋。第三,項目實施中教師給予恰當的指導: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出現一些學生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第四,項目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性:學生的實踐任務必須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起到輔助作用,只有學生真正能夠自主進行實習實踐,自己開動腦筋解決問題,才能真正提升學生自身素質。第五,項目實施后進行必要的總結:項目完成的過程是學生自己運用新舊知識探索的過程。為了能學眾人之長,項目完成后學生自評互評以及老師的總結也相當的重要。在學生自主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隨時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與提示,幫助學生正確地思考問題,正確地解決問題。
(3)校企合作校外實訓模式。
學校與多家服裝企業進行合作,建立能滿足學生頂崗實習要求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以就業為目標,根據企業需要定期接納服裝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實訓、實踐活動。為了增強學生的實習實踐能力,培養實習實踐精神,使學生能適應今后的工作崗位,便于學生進入企業參加具體的實踐項目,與企業確定長期的合作關系、確立固定的實習基地,學校與企業之間簽訂合作協議,企業負責提供實踐崗位及教師學生的食宿場地,并派出專門的技術人員協助教師共同參與指導、管理學生的實踐工作,將學生分別安排在企業的不同部門,定時對學生進行崗位輪換。在雙方達成共識后由教師帶領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踐活動。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要注意改革以往的實踐模式,不能僅僅依靠企業讓學生直接參加生產和實際工作,把學生簡單地變成生產機器。要根據條件安排相應的老師全程跟進實踐任務,把實踐老師帶學生到企業實踐的過程同老師進企業進修掛鉤,讓老師帶著課題或任務進企業,可以推進學院與企業的橫向課題發展。老師帶著學生參與課題的研究,真正讓學生將做、學、用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有效的運作機制,逐步形成教學、科研、生產、培訓四個層次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教育培訓基地,培養當下社會需要的人才。
(4)校內實習模式。
在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之外,還應該積極進行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強學生進行專業崗位基本技術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在校內就能擁有實踐機會。在校內設立頂崗實習、實訓基地要突出技能培訓這一重點,一個合格的、優秀的服裝專業從業人員必須對服裝行業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這樣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上崗,增加就業的成功率。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按照企業流水線設置崗位需求,可以從企業接單、制版、打樣、排料、機工流水、后道、包裝嚴格執行企業標準,實行經濟化運作,讓學生在校同樣可以實現帶薪實踐,頂崗實習,增強學生的自身素質。
(5)國際合作實習模式。
篇3
關鍵詞:延伸設計;服裝設計教學;運用
所謂延伸設計,指的是在預先構思好的設計方案基礎上,對其進行延續伸展的一種設計方式,得到更多設計方案,對于設計思維的散發、設計形式的提升有著較好效果。在傳統服裝設計教學中,存在創意思維淺顯、創作靈感難以持續以及片面重視細節等問題,應用延伸設計,可以有效解決此問題,促進服裝設計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服裝基本結構延伸設計的運用
服裝的基本結構形式主要體現為實用性、簡潔式和對稱式,在結構原型上,有內衣原型、裙裝原型、上衣原型以及褲裝原型集中,裁剪方式則以平面裁剪為主。對于服裝基本結構,延伸設計應用方法有:一是對服裝著裝功能進行解構延伸。服裝本身具有的功能包括認知、審美與實用,其中,實用功能是最為重要的,而延伸設計與此恰好相反,并不注重實用功能,將原來側重于保暖、拉合等作用的實用袖子、拉鏈等部件視為裝飾品,不再局限于固定的位置、數量,將其與創意結合形成新的結構形式,得到更為美觀、時尚的服裝作品[1]。二是對服裝主體部位進行解構延伸。在服裝基本結構中,領、袖、衣身、底擺與過肩等都是主體部位,是單個存在于固定位置,根據延伸設計理念,可以通過疊加、拆解、移位與夸張等設計手段,創造新奇怪誕造型,得到新的設計創意結果。三是對服裝零部件進行解構延伸。零部件指的是服裝中細節設計部位,比如拉鏈、開叉、口袋等,在基本結構中,大多只注重起功能實現,通過延伸設計,利用翻轉、增大、縮小、顛倒或者增加層次等方式,增加零部件的裝飾效果,改變傳統設計模式,也是獲取新設計形式的有效方法。
二、服裝創意結構延伸設計的運用
服裝的創意結構指的是與基本結構不相符、新穎奇特的服裝結構形式,多見于時裝會中,采取的多是不不對稱設計方式,結構縫位置并不固定,表達抽象,裁剪方式多為立體裁剪,具有較強的視覺感染力,在表演、比賽和展覽活動中應用較多。在服裝創意結構中,延伸設計的運用體現為:一是對常規結構進行打破重組。在服裝創意結構中,設計師可以不再局限于基本結構的限制,隨意發散自己的思維,根據常規基礎結構,利用不對稱、相差異等設計方式,創造具有新奇外觀、結構奇特的作品。但是,創意結構設計并不是沒有原則的,不能只孤立的運用單一設計元素,需要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將元素創新與其它設計元素有機統一起來,保證服裝主次關系不被破壞,影響整體觀感[2]。二是追求服裝的唯美。服裝創意結構多用于展示,美感是其追求的主要效果,所以,可以將藝術設計形式美作為設計的最終目標,大膽創新,利用多樣化結構、創新表現手法、改變裝飾圖案、搭配面料材質等多種方式,來得到唯美的設計作品,三是做好服裝性能與創意的融合。在創意結構設計中,存在過于重視個性表述,一味追求原創、獨創和自我價值的設計情況,設計的作品在實用價值方面較為有限。但是,服裝創意結構設計是可以與服裝性能間保持統一的,在創意結構設計時,充分考慮產品性能、生產以及使用,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意設計,能夠起到豐富設計作品內涵、意義的效果,更容易被消費者所認可,對提升服裝設計質量有著積極作用。
三、服裝無結構形式延伸設計的運用
所謂無結構服裝形式,指的是在不考慮人體三位數據基礎上,將服裝通過抽象幾何體形式展現出來的,其忽略了服裝的合體性,追求自由的表達形式,造型簡潔、平面,結構縫、褶裥與省道都可以自由設置組合;在裁剪方式上,結合了平面與立體剪裁,注重量感,通過橫穿豎放結構線,來改變整體視覺效果;在面料上,多選擇具有彈性好、相對柔軟、肌理效果佳和有光澤的類型,借此來講服裝的獨特風格和藝術感展現出來。服裝無結構形式延伸設計的實現方式有:一是結構剪裁的意向化。在無結構形式中,由于不再遵循傳統結構安排,在結構剪裁中,就有了許多空間,學生不需要再按照數據公示進行平面剪裁或者按照人體三維來立體剪裁,只需要遵循人體運動基礎,可以充分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去創造新的設計作品。但在此過程中,也不是毫無要求的,需要從生活體驗、知識積累中提出靈感,保證設計的作品符合現代美學、哲學思想,能夠被人們有效接受。二是采取超前構思手段。在服裝設計的發展過程中,其模式永遠不是固定的,超前構思是引導服裝設計發展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在無結構形式中,為超前構思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超前構思,大膽創新,對服裝進行重新定義,嘗試前所未有的設計,是符合現代服裝界快速發展形式的,對學生的成長也有著重要作用。三是面料特性感悟利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服裝面料帶來了極大方便,面料的種類、質感都得到極大豐富,也給服裝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選擇。在服裝無結構形式的延伸設計中,加強對面料的感悟,根據面料性能去進行創新,使其更好地適應人體運動,發揮面料特點,得到具有獨特設計風格的作品[3]。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服裝設計教學中,延伸教學的運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設計潛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升學生設計作品質量。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延伸設計的效果十分顯著,加強對延伸設計的掌握,將其與服裝設計教學良好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延伸設計思維、方法的培訓,不斷提升學生設計能力,是現代服裝設計教學工作者應當重視的工作。
作者:張秋紅 單位:錦西工業學校
參考文獻:
[1]錢默.中國元素公仔與延伸品設計探索——以北京服裝學院跨專業合作設計為例[J].美與時代(上),2014(01):119-121.
篇4
1.1苗繡的藝術特色分析及材質和工藝的運用
(1)苗繡的藝術特色。苗繡是獨具特色的一種刺繡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指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瑰寶。(2)苗繡的材質與工藝。苗繡的材料是布和線,它們的種類很多。有麻布、棉布、絲綢布、化纖布等,有工廠生產的布和苗族村民自己織的家蜀布。一般來說,要根據不同刺繡針法的要求,選用不同質的布料。繡花、插花要求用細薄的絲綢布或化纖布;挑花、串花則要求用較厚實的家織棉布、麻布或工廠生產的經緯紋路較明顯的布;其他的則要求不甚嚴格。繡線種類多,有絲線、棉線、麻線、毛線、金線、錫線和銅線等。麻線主要用于比較粗獷的繡品;毛線用在網絲格較明顯的粗麻布或毛線織的錦布上;金線、錫線、銅線除少部分單獨串花刺繡外,主要是輔佐大面積的繡花、插花作捆花或灑花之用;棉線、絲線是供大面積的繡花、插花之用。
1.2土家織錦的藝術特色分析及材質和工藝的運用
(1)土家織錦的藝術特色。湖南湘西土家織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它以豐富的圖紋形式講述著古老文明的歷史進程,被稱之為“寫”在織物上的土家歷史。土家織錦民間稱為“打花”,傳統織錦多作鋪蓋用,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意思為土花鋪蓋。目前流傳下來的西蘭卡普傳統造型圖案多達200多種,大多以大寫意的手法設計出豐富飽滿的紋樣,配以均衡對稱的構圖。土家族自古以來就長于織錦,這種純手工的織造技術已經擁有了幾百年的歷史,時至今日已達到了技藝精湛的水平。這項技術不僅是在土家族甚至是整個民族工藝中都占有主要的地位。(2)土家織錦的材質及工藝。土家織錦的主要材料是絲線、棉線、麻和毛絨線。它的織作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織機的腰機式織法,把經線全拴在腰上,以觀背面,織出正面。這種織法織出來的產品美觀整齊,結實耐用,光澤永存。它的畫面多姿多彩,用色常借鑒艷麗的鮮花、鴛鴦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后彩虹,色彩秀麗,自然生動;也有的受宗教繪畫的影響,具有素雅、古樸、沉著的特點。作為一種手工藝,充分展示了土家族人們的勤勞與智慧。
2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篇5
由于服裝專業教學在國內高校開展較晚,在教學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這給學校發展與學生就業帶來了一定的隱患。學校要想提高服裝專業教學質量,以順應市場需求,首先應該從市場需求出發,進行相關教學。學校培養人才的目的是為了向社會提供人才,以及為學生畢業就業提供保障。[2]所以,學校應該意識到市場需求是教學計劃安排的重要參考。明確以市場需求為依托的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并通過宣傳會等來讓老師以及學生把握市場需求,是教學與學習的重要目標。
二、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
學校的服裝設計專業以往主要是側重于培養學生掌握服裝設計原理,所以選擇的教材大多是以設計原理為主,與市場需求結合較少,導致學生對原理的實際應用能力較差,由于缺乏對服裝潮流的學習與了解,對市場走向不敏感,導致其對服裝設計潮流把握方面存在欠缺,使得學生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或者設計出來的服裝沒有市場。對此,學校應該選擇合理的教材,其中應該包括服裝設計基礎知識與原理,因為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才能確保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設計以及發展。服裝從設計到成衣的過程中,由于服裝設計人員剛進入工作,需要全面了解服裝的每個環節,才能保證自己設計的作品不僅具有美觀特點,還應該符合人類實際需求與合理性。[3]在當前時尚潮流服裝走向與趨勢下,新時期人們不再滿足于有衣服可穿的目的,所以,學校應該注重加入相關潮流服裝設計內容,讓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服裝設計知識。老師應該關注時下的服裝市場發展趨勢,并進行相關了解,引導學生去關注相應的時尚話題與雜志,養成學生關注服裝市場發展潮流以及趨勢的習慣。
三、科學合理安排服裝設計課程
服裝設計課程既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程,也不同于純藝術課程,它不僅需要安排大量的基礎知識課程來奠定學生的服裝設計能力,還需要安排相應的實踐課程來鞏固和鍛煉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實際應用能力。傳統的服裝設計課程安排上很不合理,通常都是安排學生學量的理論課程,等完成理論教學后,再安排集體的實踐課程,這并不合理。這樣分開教學,無法實現兩者結合教學的成效。學校應該進行穿插式的教學,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后,利用實踐教學來讓學生將剛學的理論進行利用,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并加強動手能力,使學生最終能夠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競爭力,提升學校的聲譽。
四、配備綜合素質較高的師資團隊
為提高高校服裝專業教學質量,順應市場需求,學校應該安排綜合素質較高的師資團隊。大部分高校服裝專業教師是在畢業后直接到高校擔任老師,自身并沒有相關的社會工作經驗,也沒有服裝設計實踐能力,故其教學主要集中在書本知識講授上,對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幫助不大。一些高校意識到需要富有實際經驗的教師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開始聘請服裝行業的資深設計師到校任教,但這些教師由于是兼職,教學時間不固定,加之缺乏教學經驗,所以往往無法將自身實踐經驗很好地傳授給學生,難以達到教學目的。所以,高校應為專業老師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提升其動手能力,從而打造出服裝設計實踐能力較強的專業化團隊。
五、加強服裝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
當下服裝市場競爭激烈,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需求質量較高,其中企業比較看重的是服裝設計人才的實踐能力。所以學校應該注重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實踐教學:其一,學校應該加大實踐課程比重,讓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機會,及時鍛煉學生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讓學生意識到實踐學習對于日后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實踐學習積極性;其二,落實校企合作政策,校企合作主要是指企業為高校提供學習資源與經濟支持,為學校提供設備與教學器材資助,學校針對企業需求,培養對口人才,方便畢業生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六、改革服裝設計專業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我國教育體制下,促進學生服裝設計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式。但是以往服裝設計專業的考核主要是對學生服裝設計理論的考核,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這也導致學生對實踐學習不夠重視,所以,高校應該結合服裝市場需求對學生進行考核。根據市場對人才的考核標準來做出學校服裝專業考核調整。這樣的考核標準會讓學生適應將來的企業考核方式,并能夠有針對性的學習服裝設計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相關能力。
七、結語
篇6
【關鍵詞】美術基礎;服裝設計;專業橋接;教學設計
隨著經濟增長,人們早已擺脫了食不果腹衣不保暖的貧困生活,并且對于審美和愛美以及追美的方式上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當世界多元化不斷的交替融合分解,人們在設計和規劃上也逐漸有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因此,對于服裝設計這一們專業而言,如果沒有一點美術基礎做支撐,就不能很好的將個人瞬間靈感和思路反映在圖紙上,進而會浪費掉一個創新。這些對于服裝界而言,都是一筆不小的損失。其次,如果設計人員缺乏美術層次上的審美,那么就很難發現生活事物的不一樣的美,進而很難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優秀作品。
1.目前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現狀
1.1不重視美術基礎教學
當前的服裝設計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的理論教育,而缺乏在美術基礎上的強扎穩打。這種現象在高職院校中尤為普遍,由于部分老師呈以應付式的工作態度,而學生又持著玩的心態,所以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這種搭接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甚至有的學生到畢業后,美術基礎依舊一塌糊涂,連最簡單的服裝設計圖也無法繪制。因此,才導致了學生在工作就業上的低概率。
1.2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實踐創新
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在生活中必然是細致入微的有心人,它會把現實中活生生的人當做自己服裝設計的模特,制造出大眾喜愛的各類款式。另外,在衣服的大小設計上,也會因人而異。因為他們的原則是衣服就人,而不是人就衣服。因此,如果想要在服裝設計專業上培養一大批的優秀人才,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當注重對于他們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讓學生跟上時展潮流,在結合自己獨特的設計思想理念,定期的要求他們上交一份作業。而老師在這些作業的評閱時,一定要注意,只是修改學生的細節錯誤和完善學生的創意思想,切不能按照個人喜好,妄自抹殺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總而言之,老師要始終持以引導鼓勵的姿態,對學生循循善誘,使他們的專業技能跨向一個新臺階。
2.對素描基礎教學作用認識不夠明確
我國在服裝的原始開創上比較早,但是由于長期以來缺乏研究,并且隨著西方服飾流入中國,加上其簡單大方的特點便備受歡迎。發展到現階段,我國古代的唐裝,漢服便逐漸的被埋沒。我國之所以開展了服裝設計專業,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服裝這一塊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但是由于我國的服裝設計教學起步較晚,所以在很多的方式方法上存在欠缺。盡管這樣,但是并不影響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
2.1學習的目的
衣服的設計,最終是為了給人穿,而人又分為男女老少,高低胖矮,因此,如果在教學中不強調對象的不同而設計表現不同這一觀點,那么即使再高端的時尚潮流,也比不過一件簡單的粗布大衣。
2.2學習表現方法
之所以一直強調美術基礎對于服裝設計的重要性,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更好的將原創作者的思路用紙和筆表現出來,以供后期的制作和修改。
2.3先領悟后創作
服裝設計這一專業,要的是靈感與創新相結合,如果在對服裝的領悟上不夠到位,那么將很難有自己的創意作品。所以,在課堂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其實也是對自身能力的認識、體悟,對想象能力和自由表達能力的一種培養和鍛煉。
3.美術基礎和服裝設計專業橋接的教學模式研究目標與方法
3.1.創新素描基礎和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橋接的教學模式
素描的學習過程很枯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從服裝專業性入手,勇于創新,將素描基礎更合理地運用于服裝設計教學。要找出素描基礎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的融合點,將這個融合點上的東西傳授給學生,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從根本上改變服飾設計專業傳統教學思想與方法。
3.2.提高學生服裝設計的能力和動手能力
很多服飾設計專業的學生審美能力高,但是專業能力不一定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理論與現實無縫過渡。例如,關注各類等級的服裝效果圖大賽、服裝設計大賽信息,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和學生參與比賽。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著與一些時裝店的老板合作,給他們設計一些衣服,這樣能夠明確地知道市場需求,也能讓我們更加了解市場,迎合市場設計出好的服裝。
3.3結合現代科技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讓學生全方位的了解人體的外表構造和使設計圖紙達到三維動態效果,老師可以利用現代的計算機設備,設計一堂充滿活力的教學板書,讓學生們真實的了解感悟服裝設計所帶來的快樂和喜悅,以便于更好的進行長期的服裝教學。相信這種模式,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都起到一定的增長作用。另外,老師也應該跟上時展潮流,不能落后淘汰,否則無法將新的東西及時傳遞給學生們。
服飾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一項不小的工程,這是一門既注重理論又注重市場實踐的學科。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注重打下堅實的基礎,即完成素描基礎的教學,然后要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完成教學的創新,將素描基礎的教學與市場的需求結合起來,培養出高規格的服飾設計人才。
作者:張麗萍 單位: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
參考文獻:
篇7
職業教育是對人才的培養,走的是實用型路線,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服裝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應培養供應什么樣的人才。當今企業對服裝設計工作人員不僅僅是只會在紙上畫一張漂亮的效果圖,或者空有一個美妙的構思創意而不能使其變成現實服務于服裝市場。當今世界經濟的信息化、市場化、集成化、網絡化的發展,使企業、產品、人才和市場出現了更為激烈的競爭和快速的變化。
服裝專業是產業課程,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實踐性。在多年的教學中越來越感受到本專業的設計課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教學活動沒有走向社會,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學生的設計是準理念型的,思維無法拓展,市場應變能力差,不少學生畢業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學知識在工作實踐中的應用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磨合。為此,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縮短或提前結束學生的這一磨合期,使學生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能很快地適應和理順設計與生產和市場。
課程的實用性,既實際結合、與市場結合、與企業結合、與具體課題結合
目前素描、色彩、三大構成(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作為設計類基礎課程。服裝設計作為設計藝術范疇,自然離不開繪畫基礎,繪畫基礎的訓練不僅是為了畫好服裝畫和設計圖,還關系到對學生審美情趣和形式法則的培養。國內服裝院校的繪畫基礎教學,以往沿襲的多是美術院校傳統的繪畫基礎教學模式,由幾何形體、靜物到石膏像、頭像,再到人體、半身像、全身像,由淺入深逐步進行的訓練。
但服裝設計的繪畫并不需要如此縝密、嚴謹的基本功訓練。一是時間不允許,因為服裝繪畫只是服裝系統工程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應該是對服裝的造型及結構變化、裁制工藝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服裝繪畫表現的是人與服裝的關系,人是第一位。必要的人體結構知識,對物體結構、空間、質感等非光影效果的理性表現,以及大量的人體、著衣人物動勢的速寫等短期作業,則是繪畫基礎訓練的主體內容。
設計基礎、效果圖、服裝材料學、時裝畫技法、服飾配件設計、時裝設計、成衣設計課程等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設計的法則和形式規律,以及形式美、材料美、技術美的辨證關系。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的現代服裝設計意識和較高的綜合設計技能,建立完整的服裝設計體系概念。一般中小企業生產流程是設計稿——設計總監定稿——打樣版——車樣版——試衣——設計師修正——修版至符合設計意念——樣衣編號——根據市場確定生產數量——采購面料大貨——下單——銷售——售后反饋,基本的這樣一個流程進行著由一個理念轉化成成品的過程。
或許這些我們居多的設計教師都知道這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重點強調時裝畫的技法,怎么樣畫出漂亮的時裝效果圖的,忽略了設計的實用性和可生產性。作品多數是注重體現創新的理念與藝術形式,具有先導性文化特征,與作為商品的服裝尚有很大距離,故服裝本身的內在品質性因素往往不被學生所重視,以致時常出現學生參賽獲獎,但卻搞不好日常生活中的時尚服裝,到企業也勝任不了設計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對服裝設計的理解認識不夠,對服裝本身實質性的技術技能掌握不到位,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在專業認識上要給予正確引導。
一方面,提倡學生要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藝術修養,積極參與專業大賽,注重培養學生對形式美及前衛時尚的敏銳感受力,使其具有超前的設計意識、設計理念。另方面,要強調學生對服裝本質的認識,立足于學習服裝結構、工藝技術方面所表現出的美,做到用良好的美感形式體現服裝的功能價值;以得體的穿著效果展示高品位的內涵,樹立起正確的設計意識及理念。 由此看來,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還要進一步地改進和完善。與實際結合、與市場結合、與企業結合、與具體課題結合,是服裝設計專業與企業結合的目的所在。與具體課題結合以后,市場的瞬息萬變會迫使教師不斷更新、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可以防止空對空地講解設計理念。
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觀念的改變
服裝款式造型與結構的變化統一,在服裝設計中是最關鍵的環節,也是服裝設計教學中的主干內容。結構是縫制的準備階段,是從立體到平面,從平面到立體轉變的關鍵;縫制是結構制圖的延續,對于一件服裝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設計的美感與具有獨創性思維的活躍,豐富的形象思維能力,同樣需要在服裝工藝結構中來表達這種藝術的思維能力及美感,高的藝術素養和對服裝工藝結構設計的理解,將服裝設計藝術推上極致。只會畫紙面效果,不能依此產生合理的結構關系,設計是“紙上談兵”,相反只學那些已定型的常規服裝結構,而不能靈活變化應用,那么也不能算是學會設計。
由于服裝設計是藝術和技術的結合,因此往往會在這兩個方面出現服裝課程設置的比例失重,或偏頗設計課程,忽略工藝結構設計課程,或偏頗工藝結構設計課程而忽略藝術設計課程。也使許多學生普遍認為,好的服裝設計應該是完美的藝術體現,因此在服裝教育發展初期及發展過程中,片面的強調了服裝的藝術個性,而忽略了服裝本身的商品性與實用性。
出現了服裝設計一味追求遠離服裝本質,帶有幻想主義色彩的思想。隨著服裝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隊伍在發展壯大,配備了各類專業教師,但服裝工藝結構教師仍嚴重的缺乏,導致了工藝課程的比例夫調,加之學生受一些錯誤的觀念影響,住往認為在藝術院校學設計,以設計師、設計家自居,簡單認為服裝設計是純粹的藝術創造,有許多理由指責實用設計低俗不夠高雅,而一味的突出藝術而輕視工藝技能,對工藝課缺乏足夠的重視和基本的了解,致使設計與工藝兩方面形成落差而無法進行二者的統和,學生的知識不全面,當一些學生畢業后參加了工作,才體會到工藝結構的重要性。對于從這些學校出去的學生來講,心里總是憧憬著去大公司就職,而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先給他們落下了無情的第一棒:對于新手,服裝公司一般總是先安排做一些整理資料、剪剪樣板之類的事情;這些雞毛蒜皮小事長時間地壓制了學生不甘人后的心理,淹沒了學生準備大干一番的愿望。
篇8
關鍵詞:服裝設計;實踐教學;必要性;重要性
服裝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從最早的遮羞功能出發,到目前已經成為藝術領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服裝也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隨著人類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服裝產業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已經成為各國經濟領域的重要因素;服裝設計是一種創造過程,設計師根據材質的特點進行加工,使其更符合人們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由此產生購買的欲望。同樣的材質和做工,設計風格的不同所得到的市場反饋也不同,服裝設計是創建品牌、提高服裝附加值的重要因素,是促使這一產業從低端邁向高端的重要途徑。
一、前言
我國人口眾多,既是一個服裝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服裝生產大國。中國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不同的朝代、時期都有風格迥異的服裝特色,形成了深厚的設計積累。但在近代時期,由于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在服裝材質、服裝工藝等方面大幅度超越了中國,并在不斷的生產實踐中磨煉設計水平,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鏈體系和品牌效應;相對而言,我國服裝產業發展卻明顯落后,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開始以代加工為主導,被稱為“世界工廠”。強大的生產能力并沒有促進競爭地位的提高,服裝產業主要以批發為主,市場競爭力較弱。究其原因,與我國服裝設計水平整體落后有很大的關系。服裝是一種特殊的產品,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其基本的保護功能正在退化,人們更多的關注藝術、時尚、流行等元素在服裝上的體現。所以說,服裝的設計就是一種藝術創作,但又不僅僅是形而上的創作,服裝設計師必須根據現實中存在的材質、服裝的基本構成、功能有效性等因素展開,最后還要符合大批量生產的要求。加強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而服裝設計及相關內容在我國仍屬于小眾學科,除少數高等院校開設之外,大部分以職業學校為主。從服裝設計人才教學現狀而言,主要以美術教育為基礎,突出平面設計能力,理論部分內容較多。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很顯然不適應我國現階段的服裝產業發展,從人才招聘角度說,很多服裝廠家、設計機構并不看好應屆畢業生,除非從儲備人才的角度出發,否則更青睞有工作經驗的設計師。這正表現出我國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的弊端,由于過分注重學生的美術基礎、繪畫功底以及服裝設計理論的學習,但在教學中缺乏必要的實踐,設計大多是“紙上談兵”,雖然能夠體現出一定的風格,但在現實中卻沒什么用;學生不了解材質的特點、物性、改性,掌握的原理、風格再多也不可能自動變化為成衣。服裝設計教學工作與實踐的脫節,是造成我國服裝設計人才素質較低的關鍵。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市場全面對世界開放,各種國外服裝品牌蜂擁而入,對我國民族服裝產業的發展是巨大的沖擊。從市場角度來說,高端企業制定標準,中端企業開發品牌,而低端企業生產產品,我國被稱為“世界工廠”,是整個產業鏈中最弱的環節。無論是標準還是品牌,服裝的設計都是最關鍵的,加強服裝設計教學中的實踐比例,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二、我國服裝設計教學現狀分析
事實上,我國近代服裝設計成績斐然,旗袍、中山裝更是典范。但專業的服裝設計教育在我國發展時間并不長,且大多數理念都是從西方現代設計中移植而來,結合學校教育的模式,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工藝美術方面的教學方法,在人才培養上存在和社會脫節的嚴重問題。例如,教學活動中以繪畫技能為中心,包括素描、色彩的運用,學生很難意識到后期的應用層面,即如何把設計稿轉化成現實中的服裝產品。導致“重理論、輕實踐”的原因和學業考核有很大關系,包括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和藝術學校,學生的成績考核主要是素描、速寫、色彩等繪畫科目,如果美術成績不合格,就會影響畢業。因此,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進行美術練習,與服裝設計的本質相差甚遠。教學工作中開設的實踐課程也有相當一部分被分割,諸如服裝設計理論、工藝、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等,也都被列入實踐課程,進一步擠壓了實踐教學的時間。服裝設計要體現出藝術性特點,但藝術的實現要與現實中的材料結合,單純地繪畫圖案不是服裝設計,只能算是一個步驟,屬于平面設計的范疇。這一點在師資力量方便表現得尤為突出,很多服裝設計教師隊伍中,有實際服裝制作經驗的人并不多,一些是專門從事平面設計的、一些是專門從事計算機設計的(如CAD、PS),教學中存在的片面性很突出,即便提供了可實踐的教學環境,也很難有效地利用。
三、實踐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來說,服裝設計水平低下已經嚴重影響我國服裝產業的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化發展的格局下,國外服裝品牌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生產資源優勢等,把中國作為一個“加工車間”,而產品貼上品牌標簽之后,就具有了很高的附加值。相對應地,我國大量優質服裝加工技術、原材料等卻因為服裝設計問題不被市場接受,在營銷中往往以低價格進行競爭,市場轉化率較低。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是解決服裝產業發展困境的重要方式,教育體系在人才的培養層面,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服裝設計教學工作中的實踐,讓學生的創意和現實相結合。深入了解市場,擴大知識面,不僅要了解繪畫方面的知識,主要是掌握服裝技術、材質特點等知識。院校服裝設計人才每年都會大量的充斥市場,如果忽視了人才的培養方向,必然會導致資源浪費、就業壓力增大等問題。服裝企業或設計機構對有經驗設計師的青睞,主要源于其接觸過具體的成衣過程,在實踐中有很好的經驗,這一點需要教育體系關注。
2.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服裝設計的本質就是成衣實踐。由于社會理念或認識的偏差,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分辨服裝設計的本質。尤其在商業炒作的情況下,各類非主流、后現代的時裝秀,層出不窮的設計概念等,導致人們錯誤地把服裝設計認為一種單純地藝術設計,與現實中服裝功能嚴重不符。而實際上的服裝設計則是在創新理念的前提下,激發靈感、具體表現,最后進行實物的制作。其次,服裝設計靈感源于大量的實踐。設計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就需要靈感。一個顯而易見的實施是,靈感不可能憑空在大腦中顯現,它是厚積薄發的,是在實踐中經歷了大量的學習、體驗、挫折、感悟之后,在人的意識中反復加工而形成的一種思想表達。素質優良的服裝設計是需要吸收大量的姊妹藝術營養,包括雕塑、建筑、文學、舞蹈、喜劇等,藝術是相同的,通過轉化和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引起人們對藝術作品的心理共鳴;藝術創作絕對不是偶然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實現創作,而通過市場來檢驗設計的優劣。再次,實踐是服裝設計走向市場必要環節。服裝設計是為服裝產業服務的,消費者不可能花錢買一張素描或色彩,而是實實在在的服裝產品。如果一個設計師連服裝材質都不了解,連基本的縫紉技巧也不懂,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產品,更不可能創造出品牌。
四、加強服裝設計教學中實踐性的措施
1.改進課程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我國現有的服裝設計理論和教學模式大多從西方引進,同時也受到中國傳統藝術教育的不利影響,在課程體系方面有很多不科學的地方。從改進方面說,要逐漸減少美術理論的比例,甚至可以取消素描、速寫、色彩等基礎課程,基于計算機技術開展電腦手繪、軟件設計等,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創新性。在課堂上引入服裝材質的講解,可以聘請一些專業的布料工藝技術人員,為學生講解不同的面料特點。開設服裝材料學科、裁剪縫紉學科等,讓學生逐步學會將創作轉化為現實的方法。同時,結合市場需求,開設服裝品牌課程,針對不同的品牌設計風格進行講解,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市場潮流前瞻性,在不削弱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突出專業性特點。
2.開展模塊形式教學、靈活開展因材施教
服裝設計的種類很多,人才的培養不能講究“大而全”,而應該強調“小而精”,針對我國當前的服裝設計專業進行細分,包括中國傳統服飾、西方服飾、特殊服飾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結合因材施教的策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為學生重點講解服裝結構、制作工藝、造型特征等;為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奠定基礎,縮短上崗的培訓時間。
3.改革考核評價標準、提升實踐能力鍛煉
考核評價標準是影響當前我國服裝設計改革的重要阻力,由于長期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服裝設計專業的考核內容大部分以理論和專業知識為主,如服裝設計藝術理論、繪畫技巧等,在階段考核和畢業設計中,也缺乏實踐性的安排。改革考核評價標準,可以把日常手工制作納入考核體系,包括實習期間的工作內容,畢業設計的服裝實物實現等;通過增加考核評價體系中的實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五、結束語
單純地從教育角度分析,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與傳統人才培養有很大區別,其教學行為是圍繞著市場需求展開的,理論為實踐服務的傾向十分明顯。同時,作為一種創造性的工作,學生被要求充分了解藝術基礎是有必要的,但基礎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比例必須協調,否則會造成人才能力的偏差性。從現階段情況來說,我國在服裝設計人才的教育方面過分強調藝術理論、繪畫能力、基礎課程等方面的考核,實踐明顯不足;要解決這一情況,應該加強教育系統和市場之間的聯系,積極為學生創造各種實踐條件,實現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為我國服裝產業的強大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朱亞.論仿生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2]江成,葉艷.論延伸設計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裝飾,2013
[3]胡嬪.論服裝設計教學在市場中的定位[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
[4]張紅麗.藝術設計要在實踐中磨煉——論實踐對于服裝設計的重要性[J].魅力中國,2010
[5]修雪丹.淺談服裝設計在教學中的重要性[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
篇9
關鍵詞:高職 服裝設計 專業教學 策略
隨著服裝產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裝行業環境對我國的服裝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強調本土化、品牌化的大格局下,進一步更新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內容,強化專項服裝設計,重應用、重實訓、讓學生在創作及表現的過程中真正理解設計的內涵,有利于促進高職教育服裝設計專業學科的發展。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應體現專業教育特色,從社會實際需要出發,有針對性地構建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強化崗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完善、充實教學內容;加強以操作技能、工藝實習等為主的實踐環節;加大實踐教學環節所占的比例。
一、現代服裝產業的發展對高職服裝設計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的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80年代中期以前為萌芽階段。如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率先開出服裝設計專業,拉開了高等院校服裝設計學科教育的序幕。當時教學尚未形成體系,課程在探索中進行,時裝設計還處于染織和裁縫階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為發展期。服裝設計教學基本上是一種重視理論型和繪畫型的教育,對服裝的設計開發所涉及的其他專業知識明顯不足,沒有形成校企對接與合作。“時裝設計師”沒有明確的職業內涵,尚處在時裝設計師職業探索和群體形成時期;90年代中后期為升級階段。國內市場服裝供大于求,衣著消費和產業發展轉向質量提升和價格讓利、企業進入以“營銷”為中心的成本競爭時代。供求雙方市場地位的轉換,促使衣著消費日趨理性;競爭的加劇和加工利潤“縮水”,迫使企業轉向“品牌經營”。為了謀求自身的發展壯大,企業開始高薪聘請設計師或選擇與院校合作;進人21世紀為蛻變期。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不斷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服裝消費個性化趨勢明顯,商品生命周期縮短。于是,對現代服裝教育和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覺和審美趣味,而且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要求具備了解和把握服裝從產品設計到商品銷售的整個流程的能力。??? ?為了實現培養生產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復合型服裝設計專業人才目標,必須打破服裝教學封閉化的格局,以就業為導向,構建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既要重視學生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有效整合理論教學內容體系,進行相關學科知識的交叉與滲透,將服裝設計、服裝美學、服裝工藝、服裝面料和市場經濟等知識融會貫通,又要注重服裝設計教學的實用性,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高職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服裝設計教學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存在著兩個偏向:一是高等教育傳統的“學科型”教學,紙上談兵、孤芳自賞,游離于市場之外;二是服裝行業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學設計和繪畫,忽視學生的審美體驗、創作思維的訓練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由于不少高職院校經費短缺,投入不足,教學基本實訓基地建設滯后,實訓、實習環節薄弱。難以滿足專業教學需要;其人才規格與企業不相匹配,與企業真實的生產、制度環境相差甚遠。許多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的藝術素養、動手能力又與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要求相去甚遠,高職生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卻比較差,折射出當前高職教育技能培養不足的“軟肋”。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方面,與就業崗位嚴重脫節,過于強調理論學習,對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難以突顯職業教育的特點。服裝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真正認識服裝,才能獲有更多的直接經驗,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設計。服裝專業是產業課程,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實踐性。不少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模式缺乏改革和創新,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教學活動沒有走向社會,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學生的設計是準理念型的,思維無法拓展,市場應變能力差,不少高職生畢業后都感受到所學難以所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工作實踐中的應用需要經過相當的磨合過程,就業壓力很大。
三、及時轉變觀念,有序推進高職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1、以職業能力為目標,整合教學資源。服裝專業教學實行主線式教學,課程設置根據從服裝市場調研、服裝設計、服裝制版制作到服裝展示營銷的完整流程,有效調整專業課程開設的順序,注意各專業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和上下承接性。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專業教學中注重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還要進一步地改進和完善。與實際結合、與市場結合、與企業結合,對相關基礎課程和理論課進行精簡和重組,淡化理論課與實踐課界限,引入企業內容,實行課程項目化。學校應加大投入,改善教學實訓條件,引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構建新的教學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從而實現對高職生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培養。
2、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改進教學方法。為了實現職業教育的目標,教學中必須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教育者要在合理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同時,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如項目導入法、任務驅動法等,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專業教學時,注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突破學科體系的框架,以“職業活動”為邏輯起點,把工作過程需要的知識技能作為職業教育的主要內容,把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理論與實踐知識的載體,并按照職業能力發展規律構建教學內容,進行課程設計,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3、以人才質量為生命,創新教學模式。當前高職院校經過跨越式發展,已經由注重規模轉向注重質量、注重特色、注重品牌,質量、特色、品牌是高職院校的生存之本、發展之基、活力之源。為了順應市場需求,高職院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訂單式培養”、“ 人才立交橋”、“2+1”教學模式、“前校后廠”教育、頂崗實習等都是職業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嘗試。教學方式的轉變,就是要實現從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的轉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成才為目標,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為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較好的職業適應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4、以就業為導向,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工學交替、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企業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最好平臺。將企業技術人才請進來,讓學生走進企業,在學校、企業間交互學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鼓勵和組織教師深入企業生產一線掛職鍛煉,積累和提高實踐能力;組織學生入廠實習,明確具體實習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理解和拓展學習內容,展現自我,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還可以使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需求無縫對接,為教學計劃的不斷完善創造了條件。邀請企業行家能手參與教學工作和校本教材的編寫,增強課程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實現人才培養與職業崗位零距離對接,提高就業質量。
高職服裝設計的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遵循藝術創作規律和認知規律,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又要從企業實際工作需要出發,圍繞培養目標,貼近市場,服務社會,創新教學模式,突出綜合素質培養,強化崗位技術教育,提高育人質量,從而推動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高職院校;服裝設計;教學模式;設計創新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消費水平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人們對于所購買的服裝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從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培養的人才來看,還無法切實地滿足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服裝人才市場的缺乏也一直是近幾年來服裝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雖然近些年來,我國根據這種情況針對高職院校開展了相關的教學模式會議,各個高職院校也對其教學模式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是從近幾年來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服裝設計教學工作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以要想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從根本上解決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索出適合自身長遠發展的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該文就教學模式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設計,并提出相關的創新策略,希望可以對同行業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1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目前我國服裝設計教學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諸多問題。雖然在近些年中各大高職院校都在不斷地對其進行改革,但是由于受到社會快速發展的影響,我國該專業教學工作的改革并沒有充分發揮出真正的作用。現在各個高職院校普遍都將該專業的教學工作減少了一年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學生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對該專業的相關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了該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學質量水平。(1)我國高職院校在進行該專業教學時,其教學思想還較為傳統,這是與專業發展理念相斥的。該專業是一個實踐要求較高的專業,但是高職院校卻以理論的教學模式為主來對學生進行培養,這就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大量的專業知識,但是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并沒有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展,學生動手能力較差就無法滿足崗位需求,從而不能實現自身在專業領域的長遠發展,這對該專業自身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2)我國高職院校在該專業教學工作方面,教學模式還較為單一僵化,學生無法通過學校的教育來拓展自己的專業視域、活躍設計思維,這會對學生在服裝設計行業的發展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學校在對教師進行教育時,將更多的教育內容放在應付考試這一項上,從而導致學生只知道所學的內容是否為考試中的關鍵點,而無法將這些內容應用到服裝設計工作中來。該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學生只會對知識死記硬背,而不會對其進行有效應用,是遠遠達不到服裝行業的人才需求標準的。學生沒有服裝設計工作的基本專業素質,就更別說在該項工作中得到自身的發展,設計出可以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發展的服裝了。
2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2.1“客戶—學校—企業”三者一體的合作模式
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可以說是近些年來高職院校一直在探索的一種的教學模式。在服裝設計教學中,該專業的課程設計應該始終與企業保持一個良好的合作關系。與企業進行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場地保障,讓學生在進行實訓的過程中按照企業的崗位要求來進行,從而將課程的學習與真實的生產流程進行緊密的聯系。這樣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滿足了高職院校實踐應用型社會人才的教學需求: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服裝行業的發展走向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幫助學生在走向社會后可以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這樣的教學模式還可以在整個培養過程中充分鍛煉學生在服裝設計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在拓寬學生專業視域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以一個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到該專業的學習中來。學校要在整個教學模式中貫徹“三者一體”的教學模式,這樣既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將該專業教學工作與實際生產密切相聯,從而使得專業教學工作更加貼近生活,滿足高職院校應用實踐性人才培養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就業問題。
2.2工作室教學模式設計
服裝設計工作室在近些年來受到了行業的廣泛關注,并且以工作室為形式的運營團隊也在發展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所以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為更好地滿足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應該設計一個以“教師—課堂—學生”為主的工作室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就在于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工作室的運作方式,學校應該選取一些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教師,來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培養與教育。以工作室為主教學模式就是以教室模擬工作室環境,教師與學生模擬各個身份進行學習,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教學項目的參與者,教師不單單要對專業知識進行傳授,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拓寬專業視域,鍛煉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創新思維。
2.3教學模式中教學進程的創新
在對學生開展專業知識教育時,教學工作進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將該專業的教學時間縮短為了一年,這就要求學生要在更少的時間內,去對該專業知識有一個充分的掌握,并可以對其進行靈活應用。所以教學時間縮短的情況下,在教學模式中對教學進程進行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有效地開展教學進程,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由易到難來逐漸對知識進行掌握,并對其進行不斷的實踐操作,從而鍛煉學生的服裝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獨特的服裝設計創新思維,為社會快速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3結語
該文對我國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進行探究,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對目前我國開展該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論述,并根據其實際情況做出了相應的設計調整以及創新策略。希望可以通過文中的發展來對同行業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以便有效地推動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工作的發展。
作者:熊智 單位: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馮越芳.高職院校服裝設計競賽教學實踐與探索——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4):77-80.
[2]趙旭堃,王景慧.關于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現狀的調查報告[J].大眾文藝,2015(24):212-214.
[3]白露.關于高職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思考[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5(9):265.
[4]侯霞.淺談職業院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10):82-83.
[5]徐軍絨.后金融危機時代高職服裝設計專業的發展策略[J].紡織教育.2015(1):28-30.
[6]王朝暉.服裝設計專業課程創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J].紡織教育,2011(4):274-275.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服裝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