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18:44: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全球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構建中國特色藝術設計理念體系的寶庫。很多公認的先進設計理念其實并非源起于西方,而是更早之前便在我們的各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輝。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這種指導思想在中國古代園林規劃設計中有著鮮明體現,而我們今天所倡導的綠色設計、可持續發展設計正是這種思想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運用。再比如,“美善相兼”、“盡善盡美”是我國民間藝人一直秉承的審美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蒙古族刺繡藝術,不僅有著鮮明的色彩、明快的線條、活潑的針法,而且其應用范圍也十分廣泛,如蒙古包、門簾、氈子、服飾、荷包、碗袋、駝鞍、馬鞍墊等等,含蓋到蒙古族人住、穿、用、行的方方面面。正是藝術性(美)和實用性(善)的完美結合賦予了蒙古族刺繡蓬勃的生命力,對于現代主義設計中所探討的形式與功能的關系,中國民間藝人早就有了深刻的闡釋。由此可見,中國民族文化中蘊涵了豐富的設計思想,我們需要真正領悟并提煉出來,使之與當今時代背景吻合,進一步構建出科學系統的中國設計理念體系,這才是中國當代設計所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運用民族文化符號,打造個性化視覺風格
藝術設計服務于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大體可分為環境藝術設計、產品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這三類設計的社會功能都需要通過相應的物質形象來承載,因此視覺效果是任何藝術設計都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在全球化的時代,全球的藝術設計同臺競技,缺乏獨特視覺風格的設計只會被淹沒于信息海洋。中國藝術設計要一枝獨秀,必須形成個性化的藝術設計風格。中國在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進程中,積累下來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財富,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財富為藝術設計提供了個性化的表現形式和圖式語言。根據文化結構的兩層次說,民族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指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如各民族的建筑、繪畫、雕塑、工具、服飾等;精神文化是人類在從事物質文化基礎生產上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的集合,如各民族的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節日習俗、音樂舞蹈等,這些都是中國藝術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中國當代藝術設計對民族文化的利用,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對這些文化符號進行提煉和再創造,形成具有鮮明民族特征的視覺風格。就少數民族建筑來說,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生態環境差異很大,同時各民族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因此民族建筑類型眾多,各有特色,如苗族的吊腳樓、傣族的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哈尼族的蘑菇房、黎族的船形屋等等。在藝術設計中,設計師可以通過解構方法,從民族傳統建筑中提取造型和材料等方面的符號元素,這些符號元素,不僅可以應用到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中,還可以應用到藝術設計的其他領域。精神文化同樣能被提煉成具體的視覺符號運用到現代設計中,中國著名設計師陳紹華設計的申奧標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標志形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采用了流暢的水墨筆觸,五環如行云流水,神韻輕柔,極具太極神功。標志完美地融合了傳統水墨文化和太極文化,既準確表達了奧運會的主題,其鮮明的中國風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凝聚民族情感,創造豐富的情感體驗
地球村的形成把人們的消費區域擴大到了全球范圍,激烈的競爭下單純依靠物質功能已難以打動人心。正如人們選擇“iPhone”、“香奈兒”不僅僅因為它們的物質價值,更看重的是它們所蘊含的某種文化意味上的象征符號。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以復雜情感替代純粹功能的審美需求,而設計師們也在探索著將更多的人文關懷融入設計,注重用戶的情感體驗是二十一世紀設計界的大勢所趨。民族文化積淀著民族的智慧,承載著民族的情感和追求。在藝術設計中,創造性地提煉和運用好民族文化的獨特元素,不僅能形成極具個性的視覺風格,更能使人們直觀清晰地體驗到文化符號中蘊涵的深刻情感。“吉祥”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延綿千年的永恒主題,它表達了世世代代中國人對于幸福美滿的情感追求。中國人是一個重視感情卻又含蓄內斂的民族,在感情表達上習慣于借物抒情,婉轉間接地表露內心情感。蒙古族的煙荷包,其用途不僅僅是用來裝煙,更重要的是用來傳情。蒙古族以煙象征火,用煙荷包來表達紅紅火火的祝福;煙荷包上的刺繡圖案也寓意不同,壽桃祝愿父母健康長壽,雙喜花象征雙喜臨門;煙荷包上的飄帶數量也寄予了美好情感,兩根飄帶送給老人代表長命百歲,三根飄帶代表兩人心心相印。中國吉祥文化數千年的積累形成了豐富的圖形符號,通過暗喻、諧音以及象征等手法表情達意,如諧音“福”的蝠、諧音“祿”的鹿,寓意連年有余的蓮花和魚,寓意喜上眉梢喜鵲與梅花等等。作為已深深根植于中國人心中的精神信仰,中國吉祥文化的視覺表象及其內涵意象能夠增加藝術設計的意境與深度,同時大大提升設計的情感價值。
四、傳承民族精神,發揮文化教化功能
在西方文明體系下建構和主導的全球化,不僅表現為技術和經濟層面的西方化,而且還包含著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和文化的擴張。中國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強勢沖擊下保持獨立性和自主性,是一個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時代話題。設計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承襲了傳統文化的血統和基因,又具有創造新文化的歷史使命。民族文化傳統的內容為藝術設計提供養分的同時,也需要藝術設計努力去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美德,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發揮文化的教化功能,這是藝術設計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縱觀歷史,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民族文化都在培育民族的優秀精神品格方面起著其它方式難以替代的作用。比如關于人類的起源,在苗族古歌《楓木歌》中,吟唱到楓樹干和楓樹心生了蝴蝶媽媽,蝴蝶媽媽生蛋孵化出人類,這個起源神話反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觀。同時,在苗族文化中有著豐富的傳統倫理思想。“坐在一塊土,便是一家人”、“逢老要尊老,逢小要愛小”,這些世代相傳的俗語充分體現出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等道德風尚。傳統的民族文化中所包涵的積極、優秀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推動著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藝術設計作為文化的一種載體,其內在的主題思想和精神內涵,理應與民族精神和社會道德一致,否則藝術設計也就缺失了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山西民居室內裝飾中有名的“炕圍畫”在美化室內環境的同時就兼具文化教育的重任,如以“桃園三結義”宣揚仁義,以“二十四孝圖”宣揚孝悌,以梅、蘭、竹、菊比擬君子品德,以“打柴、漁獵、耕田”勸勉子孫勤儉等等。大教育家孔子說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可見把教育融于藝術之中是從古之圣賢便開始倡導的。在藝術設計中,適宜地傳達出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品質,反映出中華民族積極的世界觀、價值觀,能夠豐富設計的內涵、提升設計的品味,在傳承文化的同時更履行著文化教化的重要使命。
五、結語
篇2
論文關鍵詞:國際新聞跨文化傳播價值觀文化功能
文化是人類學和社會學的一個基本概念。中國學者對文化的界定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包括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
西方有些學者認為,"文化是由價值、信仰、標準、規則、符號、意識形態等多種元素構成的,是一種精神產物;另一方認為,文化是一個民族整體生活方式,他們的人際關系及個人態度的體現……文化有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方面,它們是某種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通過社會化的過程(例如學校,大眾媒介和宗教)在社會成員中傳遞并鞏固。
不言而喻,國際新聞屬于文化的范疇。從文化角度而言,國際新聞傳播是一種典型的跨文化交流。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因此,國際新聞的傳播也是價值觀的傳播,美國社會學家赫伯特·甘斯說,"新聞本身不局限于對真實的判斷,它也包含著價值觀,或者說,關于傾向性的聲明。"他認為,在西方各國,新聞報道的基礎是媒介認為國家和社會應該如何的圖景,媒介不僅僅是在報道正在或已經發生的事實,還在或明或暗地提倡反對什么,以其理想的圖景力推主流價值觀。
赫伯特·席勒認為,文化產品和服務提供的并不僅僅是消息和娛樂,同時也是傳播社會價值和政治觀點的工具,它們會對全社會的精神結構產生深刻的影響。
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教會和大眾傳媒是維護西方主流價值觀的兩大精神支柱。研究發現,大眾傳媒對受眾的影響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有適度的效果。中國也有學者認為,國際新聞作為一種文化產品,一是為了贏利,二是作為文化的生產和傳播活動,其中流動的是意義、價值,它超越具體功利而與人的精神世界相關聯。
如果把國際新聞放在文化帝國主義或媒介政治經濟學的視野下進行觀察,國內外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一是批判性的觀點,它認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帝國主義,只不過是全球文化受到西方或美國文化主導的委婉說法,認為西方文化會將其他文化同化。因此主張要與全球化保持距離,主張文化的自主性,并提出國家文化安全的說法。例如,以華勒斯坦(Wallestein)為代表的"依賴/全球系統(Dependency/WorldSystemTheory)認為:在全球系統中,所有國家通過交往而相互依存、聯系,經濟一體化將各種文化、政治整合在一起。然而經濟力量的差異導致了國與國之間交往的不平等。發達國家總是利用自己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優勢,將一些不平等的新聞交流條件強加于發展中國家頭上,并對發展中國家予取予求,使得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從而造成了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在各方面的依賴。
嘎爾滕(Galtung)試圖用"帝國主義結構論"(StructuralTheoryofImperialism)來揭示這種依賴關系的實質。他提出了著名的"中心一邊緣結構"(Center-PeripheryStructure)概念,認為在"中心一邊緣結構"中,發達國家處于中心地位,發展中國家處于邊緣地帶。這種結構實質上是全球帝國主義的表現。
中心國家在國際新聞傳播中充當主角的表現形式有兩種。首先,作為產品形式的國際新聞傳播,絕大多數內容都是關齡中心國家的報道;其次,作為國際新聞傳播領域最大的傳播者,在國際新聞輸出和期刊貿易的數量上占據著中心地位。邊緣國家由于沒有占據全球傳播系統的中心地位,任何產生于或關于這些國家的報道都得通過更多關卡的過濾,才可在國際新聞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心國家與邊緣國家之間還存在著另外一級:半邊緣(Semi-periphery)國家,在中心與邊緣國家之間起著橋梁作用。雖然半邊緣國家與中心國家的交往較之邊緣國家更為頻繁,但在與中心國家相關的報道中,半邊緣國家總是充當配角。而邊緣國家全靠另外兩級的國家在國際新聞交流市場上提攜自己,方有機會在全世界面前"露臉",如果報道空間有限,邊緣國家便免不了被省略掉的命運。
按照通常的分類法以及考慮到不斷變化的新聞中心等因素,現在的"中心一邊緣"國家劃分情況是:美國、西歐(特別是英、德、法)、日本、加拿大為中心國家;其他歐洲國家(如瑞典、瑞士、俄羅斯)、亞洲的中國、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非洲的埃及為半邊緣國家;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包括獨聯體的一些國家)是邊緣國家。
這種"中心一邊緣結構"的國際新聞傳播方式對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帶來了什么不良影響呢?西方新陣營的學者們認為,美國媒介帝國主義把美國特定環境下產生的一整套價值體系和文化范式包裝成普世的、永恒的真理,其實質是使美國霸權在哲學和道德上合法化。美國媒介帝國主義嚴重污染了世界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威脅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在中國,也有學者認為,"信息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美國化,美國憑借強大的媒介力量,利用商業化的手段,向世界推銷著美國式的文化,不僅經濟不發達的的發展中國家的文化受到了威脅,一些經濟發達國家也深受其害……
還有中國學者認為,媒介帝國主義是通過文化全球化,最終實現以西方"化全球"的目的。這是新一輪的"殖民"一"文化殖民"。目的是將"我們"變成"他們",達到"不戰而屈人"的目的。
與上述觀點相反的西方自由派觀點認為,文化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和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圍的勝利。東歐巨變和蘇聯解體后,這一觀點得到強化,認為全球化不僅不可避免,而且合乎社會的需要,不同文化之間的不對稱關系是可以接受的。
對于上述有爭議的觀點,有些中國學者的看法顯得更為理性和務實。在他們看來,"單純強調''''文化人侵''''及''''美國化''''的概念只是夸大了強勢文化以及美國對弱勢文化的影響,這對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是不利的。""文化間的相互影響從來就不會間斷,沒有必要擔心東方文化會被西方文化''''殖民'''',也不用擔心一國文化會淹沒在全球化的趨同性中。
作者本人認同上述中國學者的觀點。就國際新聞的跨國傳播而言,有些因素,如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可以阻礙外國節目的流通,使外國節目的影響遠非文化帝國主義論所預言的那樣厲害。另外,在討論新聞節目的全球傳播效果時,還要考慮到受眾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受眾不僅偏愛本土的節目,而且對外來的節目也會進行本土化和個人化的解讀,這種解讀有順從式、對抗式和協商式。
例如在"9,11"事件的報道中,世界各地觀眾看到的電視畫面大概是一樣的,但對此的反應并不一致。在西方世界,大部分觀眾認為這是所為,對他們的行動表示義憤和遣責,但在亞洲有些國家,不少人為這場攻擊叫好,認為美國"活該"。對國際新聞的傳播效果分析不能僅滿足于內容分析和節目流向分析。它對受眾文化認同的影響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絕非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為此,試圖從價值觀建構的角度,對國際新聞這種跨文化傳播的文化功能進行探討。
跨文化傳播可分為三個主要層次:一是跨文化人際傳播,二是跨文化組織傳播,三是國家之間的跨文化傳播,即不同國家之間利用大眾媒介進行的信息交流。而國際新聞就是屬于這個層次的跨文化傳播。
國際新聞的文化功能主要通過對包含在新聞中的價值觀的傳播而實現,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國際新聞傳播是一種新的價值觀建構方式,對人們價值觀有一定的作用和影響
在傳統社會,人們價值觀的建構主要是通過群體參與獲得的。人們在家庭、鄰里、村莊和社區等社會群體參與過程中,主要通過人際交流獲得文化的價值觀。小至群體、社區,大至國家、民族,都呈現為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封閉系統。人們生活在相對孤立,彼此隔離的環境中,對他民族的價值觀很少感受和感知,因此在相當長的歷史過程中保持基本相同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
在現代社會,國際新聞作為一種跨越時空的跨文化傳播,也跨越了各種社會共同體。國際新聞作為一種具有文化價值的信息,并不只是在一個共同體內傳播,或者由一個共同體傳到另一個共同體,而是許多社會共同體同時獲得同一文化信息。國際新聞通過大眾媒介跨越了國家和民族的界線,使處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共同體同時感受和感知國際新聞信息中所包含的價值觀。整個世界成了一個"地球村",使以前彼此隔絕的村民們有機會和條件分享與交流不同的文化價值觀,也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
因此,在大眾傳媒社會,國際新聞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價值觀的建構方式。例如在亞洲,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人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外國的新聞節目或受到外國文化的影響。有些亞洲國家的政府認識到本國的電視,尤其是新聞節目,是建立社會共識和文化認同的重要渠道,所以對西方新聞節目的進口有一定的限制措施,而且還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資助扶持本國的電視。
二、國際新聞對建構人們價值觀的傳統內容也有所改變
在傳統社會,文化傳播的內容主要是本民族或國家的經驗知識、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等禮俗文化觀念。在現代大眾傳媒社會,作為跨文化傳播的國際新聞涉及到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藝術等各方面的最新發展信息,它豐富了文化傳播的內容,對一個民族或國家知識體系的更新和發展有一種推動作用。文化系統也表現為一種知識體系。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一個民族要獲得發展的持久動力,必須與時俱進,通過類似國際新聞傳播的跨文化交流和自我創造來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人們通過國際新聞感知世界,所獲得的文化信息容量大大超過了傳統社會,有助于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
如上所述,國際新聞傳播的知識信息含有價值觀的成份在內。雖然并非每一條國際新聞都是如此,但作為整體的國際新聞體系,是必然為某種主流的價值觀所影響或操縱。一個民族或國家主流價值觀在一定時期內,相對其他民族或國家不可避免地有高低優劣之分。特別是對于一些文明程度相對落后的國家或民族而言,要獲得跨越式的發展,更應把國際新聞作為一種渠道,來了解、吸取其他民族價值觀中的優秀成份。落后就要挨打,這種落后內涵應當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價值觀的落后,歷史早就證明了這一點。
三、作為跨文化交流的國際新聞傳播增強了建構文化價值觀的強度
在傳統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節奏,社會交往和文化傳播的速度非常緩慢。人們生活在一種松散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中,文化資源極其稀缺。類似國際新聞傳播這樣的跨文化交流活動很少,獲得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資源更是來之不易,主要依賴于宗教傳播、戰爭傳播、經貿往來獲取文化信息。
進人現代大眾傳媒社會后,國際、國內新聞傳播日益頻繁,甚至出現了信息超載和信息爆炸,文化傳播帶來了信息密集型社會。帶有不同價值觀的國際新聞信息跨越了傳統的國家和民族界限,互相交流碰撞,對人們價值觀的構建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伴隨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速,文化全球化也隨之而來。國際新聞傳播作為一種跨文化傳播,其實是不同文化資源在全球的再分配和重組。這種再分配和重組不一定是均衡公平的。某種程度上它是以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作后盾的。但總的來說,國際新聞傳播作為跨文化傳播的一種形式,使人們能分享彼此有價值的文化。當然也易導致價值觀的同構化趨勢和思維的同構化傾向。對此,有學者認為是"偏狹的傳播機制"造成的。所謂"偏狹的傳播機制",或者是以集權主義的權力運作方式和思想統制的形式,實現信息的單向,片面的傳播;或者是在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建立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的單向流動與單一控制,以至個性消失,界限消失,文化的多樣性消失,出現受資本主宰的,虛擬的國際社會或"時尚感覺"。
四、小結
篇3
淺論全球化與三個代表
但是,毋庸諱言,在全球化問題上存在著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較量和斗爭:一種是以美國和某些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全球化,這是一種維護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全球化,它的前途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肆虐,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兩極分化進一步加深,在全球范圍內潛在著和平與發展問題上的嚴重危機;一種是建立在區域經濟集團化(經濟多極化)、國際政治格局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基礎上的全球化,它的前途是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有效遏制,南北差距的逐步縮小,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最終實現社會主義全球化。這是有利于世界各國人民、造福于全人類的、本真意義上的全球化。
現在的問題是,要使這種全球化真正形成并獲得健康發展,它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體現出的基本要求有沒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就是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除了它對全黨全國工作的指導意義外,是否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重要的國際意義?這是需要認真探討的重大理論問題。
篇4
[關鍵詞]服務營銷文化烙印文化策略
服務作為服務營銷的基本概念,不同于一般的物質商品。菲利普·科特勒把服務定義為“一方提供給另一方的不可感知,且不導致任何所有權轉移的活動或利益。”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市場中,服務逐漸成為最能創造價值的營銷利器,日益成為市場營銷的核心。跨國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營銷上取得優勢,應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不同的文化環境制定相應的服務營銷策略。
一、文化引領消費
文化是左右消費者消費行為選擇的烙印。國際營銷中的最大障礙就是民族文化差異,它涉及人口、教育水平、、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等方面,是影響消費市場的重要因素。消費者的文化烙印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消費者的文化背景呈現多元化
各國消費者的消費和他們的文化關系密切。例如,美國文化具有大量消費資源的特征,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為美國消費者提供了廣闊的活動前臺。美國消費心理學家的分析結果表明,美國消費者的基本心理特征是:趕時髦,獵新奇,不僅對商品內在質量要求高,而且喜歡商品的新奇。講求健康自然,于是健康食品、保健飲料、健身器具等成為歷久不衰的消費熱寵;圖方便情趣,根據美國快速化的生活節奏,生產廠商開發產品也越來越注意如何使消費者節約時間,美式快餐即是典型。
2.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改變著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在世界范圍,日本消費者的行為變化是最為劇烈的。他們在東西方兩種文化的沖擊下,形成了獨特的日本消費方式:消費觀念上國際化,新潮商品、新潮購買方式是典型的代表;儲蓄意識傳統化,富裕的日本人仍不放棄勤儉節約、積極儲蓄的習慣;購買過程嚴格化,在國際市場上有這樣的共識:日本消費者最為挑剔;另外也存在與美國消費相似的消費享樂化和個性化特征。
3.傳統文化深層次控制著消費意識
歐洲文化向來有高消費傳統,消費者由于購買力高,其消費心理喜新厭舊、從不滿足于已有的商品,總是在豐富多彩的商品中挑選和購買新產品。多數人對藝術時尚和高檔奢侈品有特殊的個人偏好,年輕白領們幾個月堅持省吃儉用就為買一瓶蘭蔻的新款香水或是一根阿曼尼的領帶,這種事在法國等國家屢見不鮮。
文化的影響是無所不在的,它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進而對企業的國際營銷活動提出相應的要求。因此,從前期投入、產品設計到分銷、促銷每一個環節都要充分考慮目標國家的民族文化因素。二、適應全球化的文化策略
了解一國的文化環境,排除文化差異是國際營銷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之一,跨文化交流、消除文化障礙稱得上是國際營銷的“生命線”。要制定適應全球化營銷時代的要求的文化策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充分認識環境,解決文化抵制問題
大多數文化都有著民族中心主義傾向,人們對本民族的文化擁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并自覺不自覺地貶低其他文化中陌生和未知的部分。民族中心主義會導致對本民族文化的優越感,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劣等感,這是一種自然的感受。國際營銷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以獲取利益,而不是屈從于目標國家的民族文化或擴張本民族文化。因此,要從思想意識上承認、理解、尊重文化差異,重視他國語言、文化、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學習和了解;要求營銷者避免自我參照標準,學會角色轉換,既站在需求者的角度提出要求,又從營銷者的角度有效地滿足需求。
2.正確認識文化的滲透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增加,外來文化與本國文化相互滲透,只是滲透的速度比較緩慢。就飲食結構而言,歐洲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全改為用筷子吃飯,中國人也不會一下子只吃漢堡炸雞,不吃米飯饅頭;但是,在心理認同上,歐洲逐漸滲入中餐的同時,中國人也逐漸接受了西餐。另外,在一件產品的設計過程中,不僅有實物的創作活動,而且融入了文化活動,該產品既具有其實用價值,也是一種文化系統中的信息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的變化,產品設計中的文化也在不斷地超越自己。因此,國際營銷人員要正確認識文化的滲透性,積極主動地開拓市場。
3.企業文化要創新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企業全體員工逐漸形成的企業信念、價值觀、理想、目標、行為準則,以及由此表現出的企業風范和企業精神。企業文化以民族性為前提,同時根據企業類型、經營戰略、市場取向等確立。企業文化創新是將本國公司企業文化與目標國家的企業文化進行有效地整合,通過各種渠道促進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適應、融合,從而在本國公司與當地文化基礎上,構建一種新型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既保留著本公司企業文化特點,又與當地文化環境相適應,既不同于本公司企業文化,又不同于當地企業文化,是兩種文化的有機整合。創新企業文化不但使所有員工有歸屬感,團結一心,而且能夠更好地開拓目標市場,實現企業目標。
三、結語
在國內的營銷活動中,文化因素對營銷活動的影響往往不被營銷者所重視。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營銷者與消費者成長于同一文化環境中,因此他們較少考慮營銷中的文化因素,而把重點放在營銷的經濟因素上,不會造成太大的偏差。但是當營銷活動跨越國界后,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就凸現出來了。從市場調研、談判、定價、促銷、商品的款式、包裝到銷售商的選擇與傭金的確定,文化滲透于所有的營銷活動。在國際營銷中,它成了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經濟活動源于人的需求,市場營銷正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的經濟行為。那么,跨文化環境進行的國際市場營銷應充分考慮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需求,因而,重視文化策略的研究,揭示文化對國際營銷的影響,將有利于開拓跨國市場,實現企業長期的市場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紀忠方真:國際市場營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270
[2]胡正明:國際市場營銷學.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30,33
篇5
經濟全球化將推動我國的改革進入新階段,例如:經濟全球化大大增加了對政府的壓力,徹底的政府改革不可避免;經濟全球化意味著全面的市場競爭,加快企業改革,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具緊迫性;經濟全球化強調金融的國際化,金融部門的市場化改革將首當其沖。
加入WTO為我國提供了新的改革動力。加入WTO是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并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必然選擇。加入WTO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全面開放階段,逐步放開包括金融、保險、電訊、會計、咨詢、旅游等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我國加入WTO,目的是通過開放市場來解決經濟轉軌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開放倒逼改革是未來幾年我國經濟轉軌的新特點,以全面開放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大破除生產力發展的制度障礙,以形成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從而在改革開放中提高國家的競爭力。
加入WTO,給我國經濟改革留下的時間和空間都十分有限。進入新世紀,改革更具緊迫性。加入WTO,參與經濟全球化,我國經濟轉軌的緊迫性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強烈,改革受到嚴格的時間限制。同時,改革又要面臨國內外的雙向壓力。既有國內壓力,又有國際壓力。前20年我們的改革雖然存在國際壓力,但是因為沒有加入WTO,一些規則的遵守帶有很大彈性,今后不遵守就要受到懲罰。因此,改革的內容必須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規則。從這個意義說,加入WTO是我國的第二次開放,第二次改革。
二、經濟全球化將促進經濟轉軌國家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方式的結構性重大變化。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我國應當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
我國按照WTO的規則參與經濟全球化,必然使原有的產業結構、體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為此,未來幾年,我國經濟轉軌的重要任務在于結構性改革的實質性推進。在保持宏觀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抓住機遇,適時地實施和推進結構性改革,就能加快體制創新,從而為促進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的較快發展提供真正動力。
結構性改革是改革推進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它強調制度框架的改革和經濟調控規則的改變,主要目的是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及規制環境。我國經過20多年的市場化改革,經濟體制轉軌正面臨著許多新的矛盾和挑戰:其一,我們采取的漸進式改革的方法在實踐中取得歷史性成就,同時改革中積累和遺留下來的深層次問題、結構性矛盾日益集中地突現出來,日益對改革進程和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形成制約;其二,無論是在宏觀經濟層面或經濟運行層面,結構性調整和結構性改革交織在一起,結構調整在相當大程度上依賴于結構性改革,結構性改革為結構調整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這是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的重要特點;其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和我國正式成為WTO成員,從外部對我國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進程提出新的要求,帶來新的動力和壓力。
由于體制性的結構問題成為改革的突出矛盾,因而實行并加快結構性改革是新形勢下改革的重要選擇。推進結構性改革,對我國“十五”時期的經濟結構調整,對促進經濟的較快增長,對保持社會的長期穩定,都會產生重要的作用。應當說,20多年的改革實踐已為結構性改革創造了很好的基礎。在當前宏觀經濟和社會都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實施結構性改革的條件也是比較有利的。
推進結構性改革是實現制度創新的關鍵所在。經濟轉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不僅僅是一種運行機制代替另一種運行機制,它實質是體制創新與新體制結構逐漸積累的過程,并且這個過程又是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轉軌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整體。實施并推進結構性改革,就是面對新舊兩種體制的結構性矛盾,加快培育發展新體制因素,并逐漸形成新體制的合理結構,以充分發揮新體制結構的整體優勢和作用。因此,結構性改革階段既同以往的改革相聯系,又表現出這一階段改革的重要特征:
——強調體制創新在推動經濟改革中的根本性作用。結構性改革不僅僅在于注重一項新制度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重視制度結構的合理性。因為任何一項制度都有其結構性,都以其他制度安排為補充。制度的互補性及其合理結構是一項新制度充分發揮效應的基礎和前提。
——強調改革的配套性。由于體制的結構性特點,配套改革的結構性改革階段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結構性改革注重整體改革的配套性、系統性。我國現階段的改革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國有企業要與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相配套;深化農村改革要與加快城市化改革相配套;經濟體制改革要與政治體制改革相配套。結構性改革既要求經濟體制改革的相互配套,同時也要求與社會改革、政治改革的密切結合。伴隨經濟改革產生的矛盾和問題,已超越了經濟本身。全面的配套改革將成為一個大趨勢。
——強調法制化建設對推進改革的作用。以立法來保證體制創新的自覺性和目的性,同時制度化、法制化又是結構性改革的基本目標。沒有法治的體制創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體制就難以確定。保護已有的改革成果,規范未來的改革行為是結構性改革對法制化提出的基本要求。一是與產權保護(包括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制建設對結構性改革的成敗具有關鍵作用;二是依法行政,用法律和制度約束政府行為是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三是加快與重大改革措施相關的法律制度建設,例如,從法律上進一步明確地劃分中央與地方的事權,這對我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十分重要。
經濟體制轉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不僅是一種運行機制代替另一種運行機制,它本質上是體制創新與新體制結構因素不斷積累的過程,并且這個轉變過程必然是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以及政治結構有機結合、整體轉變的過程。順應效率和發展的要求逐步推進和實現這種結構性的調整和改革,對經濟轉軌國家來說最具實質意義。事實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適應于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推進結構性改革,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尋求出路,也是當今許多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正在共同致力實現的目標。
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和經濟體制轉軌國家,我國推進結構性改革既有與其他國家相同的共性,又有特殊的規律性。當前,我們既要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經濟結構矛盾,比如城鄉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等,但更要關注在我國經濟轉軌的特定時期,優化制度性結構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根本性作用。
三、把握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轉軌的特點,我國應當通過重大利益關系的調整,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改革目標
實踐證明,經濟全球化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即如何防止全球范圍內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我國的經濟轉軌已把縮小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差距提到重要議程。為此,要把對重大社會利益關系進行有效協調作為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并由此使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政治結構之間相適應。經濟改革在某種意義上是經濟利益關系的變革和重新調整,在此過程中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損。關鍵是經濟改革能夠兼顧利益相關各方,并通過相應的社會改革對利益受損者以及社會弱勢群體給予合理的補償和救助。伴隨改革開放的過程,我國原有的社會利益機制、利益格局以及相應的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改革新階段,迫切需要對重大社會利益關系做出主動的、積極的調整。這已成為當前我國改革所面臨的突出矛盾。
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最終的歸宿,將在新時期改革進程中更加突出。使人民群眾在改革過程中受益和得到實惠,是過去20多年我國經濟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我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廣大百姓的共同富裕。隨著改革的逐漸深入,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現實生活中與人民群眾利益相背離的現象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了人們對改革的預期,挫傷了人們理解、支持和參與改革進程的積極性。這突出地表現在各種收入差距不合理拉大;政府部門利益集團化和非公共機構傾向突出,腐敗蔓延;伴隨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口增多,城市貧困人口增加;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并由此產生種種結構性矛盾和問題。
在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下,在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我們的改革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這是進一步推進改革,并保持社會穩定的關鍵。實施并推進結構性改革,應當客觀地分析改革的基礎和條件,注重分析和把握改革的主要推動力。新時期推進結構性改革,需要格外強調廣大群眾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廣大群眾擁護改革的程度和參與改革的熱情。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應當始終是改革的根本出發點。
市場經濟的優勢在于它在不同社會及文化中的差異性及適應性。在某種意義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人民市場經濟,是廣大人民群眾作為主要獲益者的市場經濟。因而它的根本優勢在于廣大人民群眾不斷獲取利益基礎上的廣泛參與。作為順利推進我國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保證,明確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增強改革的透明度,讓廣大群眾了解改革的進程和內容,并使他們中的多數在改革中獲益,過去是、下一步仍然是我們順利推進結構性改革應予堅持的重要原則。
加快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打造與新體制有效運行相適應的制度性、社會化的基礎。改革進入新的階段,實現產權制度改革的突破至關重要。產品短缺是計劃經濟體制突出的特征和現象。但從制度的缺陷講,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最大的短缺是產權的短缺,它的基本特點是產權主體的單一化。這是傳統經濟體制下不可能產生競爭、沒有經濟活力的制度原因。經過20多年的改革進程,我國的產權制度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經有所突破,已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基本格局。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國產權制度改革的任務還遠未完成。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展開和深入,產權主體的社會化成為一個必然的要求和趨勢。結合我國經濟改革的實際進程,以無償和有償相結合的原則,多種途徑實現企業家、尤其是創業型企業家的價值,規范推進具有我國特色的職工持股制度,有效構建企業與職工的利益共同體,由此推進產權主體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社會化的轉變,打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制度基礎,是新時期經濟改革的重要任務。此外,要從法律上賦予和保障農村土地產權關系,為農民增收創造根本性的制度條件。
篇6
關于營銷渠道管理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下面將進行詳細闡述。
(一)管理集成性營銷渠道是營銷主體與客體的充分結合,渠道不同機構和人員集合,人、財、物等渠道在空間以及時間的集合,若是失去了管理的集成,則不能夠把資源、機構、人員等構成有機系統,整個渠道也勢必會處于雜亂無章的狀態,進而將不能實現集成的倍增效應和協同效應。
(二)管理并行性制定、組織實施渠道方案,是營銷渠道的管理重點。而渠道方案作為營銷組合方案的子集,它勢必會和產品方案、定價方案以及促銷方案制定與實施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互補性。實施渠道方案不能獨立進行,亦不可和其他方案的實施采取串聯式的辦法,而應該是交叉并行實施。
(三)管理的動態性市場條件具有很強的動態性,渠道因素也具有相應的變化特點。在對渠道進行管理時應正確把握其中動態均衡的原則,采取動態管理的辦法,從而使渠道建設目標和內部環境變化相適應,以此確保市場和終端分銷能力達到動態平衡,商品流通和顧客消費習慣變化達到動態平衡,降低、防止風險的發生,進而提高經營收益。
二、營銷渠道管理創新內涵及其特點
營銷渠道管理創新是企業創新中的主要構成部分,它以創新制度作為基礎,以創新技術作為手段,并利用推動營銷渠道要素管理系統創新,建立起高效的渠道管理創新系統,以此確保企業實現經營目標。
(一)有效的戰略管理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管理工作的主要特點有:重視眼前利益,而輕視長遠發展目標;重視作業規劃,而輕視戰略制定;重視制定戰略,而忽視具體落實。為建立起企業長久的競爭優勢,為此我們要不斷創新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將戰略管理上升到企業工作的更高層次。進行戰略管理的重要意義在于,它能夠促使企業多方面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并通過實施組織戰略和反饋評價來帶動企業的風險管理以及績效評價。
(二)建立協同營銷渠道關系營銷渠道活動是憑借營銷渠道內的人和組織來運行的,他們在活動中形成了一種特定關系。建立起怎樣的營銷渠道關系,成為影響到渠道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傳統營銷渠道側重于建立交易前提下的經濟利益關系,渠道內每個成員為維護自身利益而相互博弈,卻不是大家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市場競爭。創新營銷渠道管理,便是要以實現雙贏為目標,使內部成員發展成為聯系緊密的戰友關系,共謀策略,共享收益。
(三)科學設計渠道結構渠道結構具體是指被分派分銷任務的渠道成員關系以及組織結構層次和形態。渠道的結構直接決定渠道效率及效益,因此絕不能夠隨意建立,盲目發展。同時,關于營銷渠道設計決策是目前我國渠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缺少比較、選擇、評價意識,在實際創新管理工作中應該將完善營銷渠道設計作為科學渠道結構的著力點和切入點。
三、結語
篇7
美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發展高技術產業的戰略,在90年代獲得成功,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1995~1998年間,美國1/3的經濟增長來自于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在國內總收入(GDP)4.1%的增長率中,信息產業的貢獻達1.2個百分點;計算機和電信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4%。到2006年,美國將有一半工人受雇于信息產業或成為信息技術的使用者。高新技術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技術進步,催生了一批新興關聯產業,如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1970年,美國每輛汽車電子裝置的價值只有25美元,1990年上升到1383美元,2000年,美國汽車電子產業的總產值將達到上千億美元。在1998年美國資本設備實際投資16.5%的增長率中,信息設備的貢獻就占9.6個百分點,占總增長率的58%。美國信息產業占經濟的25%,生物產業將使新經濟的比重再增加15個百分點。
以美國帶動的信息全球化,已經全世界達成了共識。2000年9月在沖繩舉行的8國首腦會議通過了<全球信息社會沖繩>,指出:信息通信技術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動力之一。信息通信技術將對人類生活和經濟活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變革。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2/3的8個國家達成共識,要協調一致,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成果和益處,同時要在這種革命性變化中制訂信息技術的各種相關規則。
21世紀全球發展的巨大的動力,仍然來自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到2025年,全球人口將增長1/3,達到80億,2050年達到89億,人口老化現象將影響全世界。今后幾十年知識激增和因特網將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一場真正的知識革命正在開始,知識量每五六年就增加一倍。通過實踐得來的知識越來越重要。人力資本尤其受重視,它的重要性超過體力勞動、自然資源以及實物資本。富國創造的的財富都歸功于人力資本。在美國高效率的知識工作者在就業者中占2/5到2025年,在新的“知識經濟”中老的工業部門將降到10%的比例。
信息產業在全球發展方興未艾。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崩盤,并不說明信息產業的失敗,它可能標志著積極的轉折:美國的信息產業進一步與傳統經濟結合,美國信息革命的進一步全球化,“新經濟”將繼續發展。
3。“信息高速公路”:全球化信息產業的基礎
美國政府于1993年制訂<國家信息基礎結構:行動計劃>指出:“國家信息基礎結構是一個能給用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網絡,計算機,數據庫以及日用電子產品組成的完備網絡”。
1991年戈爾提出“建立地球村的基礎結構”,1994年提出“維持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創建連接各個網絡的全球網。。。。必須建成并開通一個全球性的信息基礎結構(CII),為每個人提供周游世界的環球信息高速公路。通過這個網絡,消息和圖象能夠以光速從任一大城市通往每個大陸上的任一小村莊。”
信息高速公路,是21世紀信息時代手段社會基礎結構,相當于工業革命初期美國的鐵路網。目前,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掌管的INTEINET網,又稱為互聯網,已經成為跨國界的計算機信息網絡,與155個國家和地區的計算機網絡連接,有400多萬臺主機,15000萬用戶。它本身不是信息高速公路,但它是未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隨著微機的普及,全球上網人數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長。美國的微軟,麥克考,波音公司合作,到2001年由90億美圓發射288顆衛星,使互聯網,商業,金融和互動媒體服務24小時覆蓋全球。100多所大學和IBM合作,計劃推出第二代互聯網,比現在的互聯網快100---1000倍,其能量直接為媒體產業帶來革命。
互聯網是社會資源大規模重組的根本工具,這種分配是一種全局式的聯動,是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部門都不可避免的。最近五年美國互聯網創造的百萬富翁比過去五十年所有工業創造的百萬富翁還要多:在1992-1999年,有409家互聯網公司上市,市場價值達1.3萬億美元,其中僅1999年就有309家互聯網公司上市。互聯網經濟成為美國的第一大經濟,美國在大概五、六年的時間里,把資源從一些傳統行業轉移到了年輕人手中,使整個國家重新煥發了活力。美國信息產業已經占經濟25%,再加上生物技術將有15個百分點。互聯網的特點是:通訊互聯網化。微機通訊與可視電話。網絡電視裝置。不用買微機,可以在電視機上直接上網,收發電子郵件,購物。網絡微機和簡易電腦。不用大硬盤,用網上軟件和空間。內聯網。銀行,保險公司,大企業,院校和國家機關在互聯網上建立全球范圍的內部使用網絡。衛星通訊的互聯網高速入口。衛星上有500個頻道的電視節目。網上服務公司跨國化,比如互聯網全球漫游服務,用戶可以在外國上網。互聯網的多樣化功能。可以在網上直接購買信息產品,傳遞照片和錄象帶。信息高速公路的特點是:高速化,多媒體化,智能化,按照完備的,交互式的,用戶驅動方式運行。它由高速通信平臺和大量的應用信息系統組成,關鍵技術有13項:高性能計算機系統,
高效率軟件系統,超大容量計算機高速接口,光纖傳輸技術,同步數字系列,異步轉移模式,高速通信協議,數字圖象壓縮,大容量存儲,智能網,多媒體通信,個人通信,信息安全。信息高速公路由通信網,數據庫,計算機應用系統,網絡規則和個人5個部分組成。
4.信息時代的特點
第一,自然資源和社會財富主要體現在信息和知識上,新型生產力有高技術含量,高速度跳躍性發展,高度競爭性,高度社會化和人性化。
第二,生產方式是計算機處理信息,信息高速公路傳輸信息。傳統產業向自動化,柔性,分散型生產發展。
第三,智力資本作為獨特的生產要素取代人力資本并且排在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之首。傳統經濟中的直線管理正向扁平型管理轉變:圍繞工作流程而不是部門職能來管理。由于資本的全球化與創新快速化兩者的合力,項目管理正改變著傳統的職能性的組織管理。社會知識化,公司扁平化,勢必使更多的權力下放,從根本上改變企業文化,低層員工參與創新,被授予決策權,并對業績改進負責,信任與對過錯的寬容,成為核心文化。
第四,知識經濟將傳統教育推到產業前沿,知識老化的周期不斷縮短,人們無法滿足小學、中學、本科、碩士、博士等階段性學習,學習將成為終生行為。
第五,倫敦、紐約、東京三個世界級的國際金融中心的一批精英正進入硅谷、上海等新興的資本市場,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經濟全球人才中心。新經濟中,留人則日益成為人力資源的瓶頸。
第六,從科學管理到數字化管理,指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量化管理對象和行為,實現計劃,組織,協調,服務,創新等職能。基于網絡,企業的知識信息資源和財富可數字化;運用量化管理技術解決企業管理問題。定量化,智能化,綜合性,集成性,動態開發性,系統性。
第七,新型市場交換方式:擴大交換客體和市場空間,提高交換速度和頻率,改變交換方式和手段,交換電子化,信息化,符號化。信息產生附加值,電子信息量急劇膨脹,對經濟流動產生決定性影響;
第八,主導產業將以信息技術為中心,人的智能和創造性獲得前所未有的發揮。新型勞動方式:生產和辦公自動化,勞動者擺脫勞累,危險的工作,許多人在家上班。高科技促進人的自我實現和主體性提高。使用計算機記憶和模擬,邏輯思維,知識積累,記憶反應能力為計算機代替,悟性(靈感,直覺和頓悟)最為重要,人將更有創造力。
第九,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發生質的轉變,遇事“拆零”的分析方式將由整體性思維方式所取代,高科技促進人的自我實現和主體性提高。使用計算機記憶和模擬,邏輯思維,知識積累,記憶反應能力為計算機代替,悟性(靈感,直覺和頓悟)最為重要,人將更有創造力。
第十,信息化和自動化的家庭生活:可視電話,電視與衛星的聯網,個人計算機,移動電腦,人腦控制的計算機全面進入家庭。特別是互聯網的終端,將由目前的計算機,手機,繼續向微型化發展。微型芯片將起到關鍵作用,一個芯片相當于一部微型電腦,將被安裝到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門窗,灶具,錢包,紐扣,首飾之中,自動行使各種功能。
第十一,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相結合,大大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將出現文化產業的革命:多媒體技術將文字,數據,圖片,照片,語音,立體聲,動態視頻等多種媒體,融和成為有機整體,的三維動畫,電視片頭,影視特技技術,將產生影視數據庫,點索播放系統,現代廣告等。。
第十二,虛擬現實。將加速科學技術及工程設計等領域的發展,也將擴張互聯網的文化內蘊。作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種新型認識工具也將大大促進作為認識主體的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甚至將引發一場哲學革命。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系統。虛擬世界是全體虛擬環境或給定仿真對象全體,虛擬環境是由計算機生成,通過視、聽、觸覺等作用于用戶,使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的交互式視景仿真。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特殊的多媒體技術。它綜合運用計算機三維圖像技術、模擬(仿真)技術、傳感技術、顯示技術和伺服技術,把文字、圖像、聲音、數據等媒體集成起來,具有綜合處理音頻、圖象、文字等類信息功能。在多媒體的情境中,實現人一機器的互動,構成了新型的多維的人機和諧的信息系統。目前,隨著互聯網日益走進我們的生活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虛擬現實從最初的人員培訓,工程技術,科學實驗和探索等方面的應用,擴展到社會及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虛擬社區生活,虛擬國家等。仿真性的虛擬用于培訓如“虛擬飛機座艙”。1998年春克萊斯勒公司用虛擬現實技術設計汽車,直接從計算機屏幕走上生產線,利用數字設計模型省略中間汽車樣機生產,避免了1500項設計差錯,節約了8個月的開發時間和8000萬美元的費用。建筑公司工程投標可以制成體驗器,把顧客帶入未來建筑物。旅游業可通過虛擬現實讓顧客觀賞。超越性的虛擬現實,可發揮人的認識探索能力,提示未知世界奧秘。如模擬宇宙太空和原子世界,展示宇宙黑洞的巨大引力。幻象性的虛擬現實,把憑空想像用計算機圖像、音響等功能,將其變成可以看到的、聽到的多媒體作品,給人們帶來廣闊的想象時空。
單純從技術層面來分析,它只是一種數字化方式的構成,從文化哲學的層面看,它是人作為符號動物充分發揮其“符號化的想象力和智慧”的自然延伸,是人類繼運用語言文字符號之后的又一次中介革命,是人類超越現實的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符號化活動是虛擬現實的本質。
“虛擬現實”被理解為運用技術手段對自然和人類社會生活進行人工仿制和再造。它是以0和1組合的BIT數據,通過計算機自動的符號處理為基礎,以“知識、信息、消息、圖象、文學作為自己的形式,以場的狀態而彌漫在空間。虛擬帶有比特的非原子特性;“比特沒有顏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傳播”以及超越自然時空等特點。它是信息的DNA,是計算機二進制轉化和處理后的0和1的字符串。以比特為基礎的“虛擬即是符號化”。它的首要意義不再是對自然的超越,而是對人的自身作為文化動物存在的思維空間和傳統的符號空間的內在突破和超越。人類不斷運用符號來擴大或超越現實世界的界限,他們的思維和視野就在不斷地擴展。符號化思維的實踐意義就在于它賦予人以一種新的能力,一種不斷更新人類世界的能力。正是在這種能力的運用中,人類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網絡文化世界。虛擬現實使人不再生活在一個單純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個符號宇宙之中。
第十二,從全世界的現狀來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又必須與傳統工業相結合,并改造它們。廣大發展中國家是發達國家傳統產業的接受者,離信息社會還遠得很。發展中國家必須同時完成發展信息產業,又改造傳統產業的雙重任務。因此,也可以把計算機和互聯網,看成是傳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過渡過程中,關鍵的生產工具,尖端和先導技術。
第十三,隨著因特網時代的到來、知識迅速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生產增長下降的規律”就失去了作用,而起作用的則是“生產不斷增長的規律”。因為知識能產生更多的知識,而且擴大了增長的范圍。現在就連高度發達的國家每年的增長率也可以達到4--5%,不再是1%。世界經濟在質量上也達到了一個新階段,這使人們對原來提出的有關增長極限的設想產生了懷疑。
篇8
1、資本和商品的國際化法律性國際重復征稅產生的重要原因是經濟全球化下商品和資本的國際化以及市場的國際化導致納稅人收入的國際化,各國基于自身的利益普遍采用對所得課稅,從而導致國際重復征稅的產生。2、居民管轄權與地域管轄權之間的沖突絕大多數國家在征稅過程中既對本地居民行使居民管轄權,有隊非居民來源于境內各種所得實行地域管轄權,因此,對于一國居民所得中來源于境外的那一部分所得勢必會發生一國的居民管轄權與另一國的地域管轄權之間的沖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間聯系日益密切,資本、商品的國際化也不斷加強,因此,這類沖突是當今國際重復征稅的最普遍原因。3、兩個國家居民管轄權之間的沖突這類沖突主要是由于各國稅法上采用的確認納稅人居民身份標準的差異而產生的,例如各國在制定居民身份時對住所、居所、居住時間等標準的不同選擇。4、兩個國家地域管轄權時間的沖突此類沖突是由于各國稅法對同一種類所得來源地的認定標準不同,而導致的對同一筆所得的重復征稅現象。主要表現為納稅人要分別向這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就該筆所得承擔有限的納稅義務。
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重復征稅的表現
(一)經濟全球化是國際重復征稅的重要前提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等,相互依存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整體,是實現各國市場分工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其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分工協作日益精細,國與國之間經濟交往日益密切,跨國公司不斷增多,國際貿易不斷發展,國際經濟關系更加復雜,加速了資本在國際上的流動,使資本不斷多元化和國際化,促進了各種資源在世界范圍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各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大大加深,這些變化都促使越來越多的跨國所得和收入的產生。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出現之前,各國經濟活動只發生在本國境內,各國政府的征稅對象主要是本國的公民企業或組織,國家稅收沒有涉外的因素,國家稅收問題也是國家和本國納稅人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但經濟全球化的出現和發展,使得跨國經濟活動日益增加,從事跨國經濟活動的納稅個人和企業的所得不僅僅來自于一個國家,其所得和收入也變得國際化和多元化。此外,跨國投資等經濟活動日益增加,投資者為獲得最大收益,超越國界進行跨國投資,為跨國商品、資本和勞務往來創造了條件。在這樣的前提下,由于各國經濟政策、稅法制度的都是基于本國國情而制定,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這在很大程度上會使各國間產生很多經濟利益矛盾,跨國納稅人和跨國所得及收入的出現也可能引起國際重復征稅的產生。
(二)國際重復征稅的新現象國際重復征稅現象的出現,使得世界各國對于本國對外經濟政策和經濟政策關系的不斷調整,國際上出現了一些有關重復征稅的新現象。1、國際稅收協定的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聯系日益密切,各國對外締結稅收協定的步伐不斷加快,國際間的稅收協定對國際重復征稅問題的解決已經并且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由于各國都不愿削減本國的稅收管轄權,因此國家間關于重復征稅問題的稅收協調就顯得至關重要。稅收協定的新變化主要表現為世界上締結國際稅收協定的國家數目不斷增多,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稅收協定有雙邊性多邊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此外還表現為國際稅收協定的內容更加充實,從而可以應對更多矛盾和問題。同時,《OECD協定范本》和《UN協定范本》為大多數稅收協定提供了依據和支持。2、區域經濟集團的發展區域經濟集團是經濟全球化發展一段時期的產物,其內部以及各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稅收協調有了較大發展,推動了區域性乃至國際性稅收一體化活動的進程,這將有助于國際重復征稅等矛盾的協調。在剛剛結束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以及G20峰會上審議通過的一些成果對重塑現有國際稅收規則體系,完善各國稅制,以及對促進我國稅制改革,建立與我國對外開放和稅收現代化相適應的國際稅收制度與征管體系都有著重大意義。這都體現著世界區域經濟集團的不斷發展和進步。3、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雖然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國際重復征稅現象有了一定的緩和,但由于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世界各國間資本流動日益劇烈,各國境外直接投資不斷增加,使各國間依賴程度更高。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外直接投資額大幅度地持續增長,2013年我國投資額已達1078億美元,表明我國已從資本輸入大國變為資本輸出大國,而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必將引起國際重復征稅現象的頻繁和普遍發生。4、房產稅中的重復征稅現象現如今,很多國家都存在用對房產稅的征收來抑制房價上漲的現象,但實施效果不盡相同。有的國家有的確起到了調控房價的作用,例如:美國每年都要繳房產稅,房屋的空置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投機性購房減少,房價得到控制。但也有國家并沒有達到控制房價的效果,例如韓國為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多次增加房產稅稅負,最終導致一些房價較高地區業主承擔了大額房產稅,從而未能有效抑制房價。我國在征收房產稅的試點工作的中,由于現有的存量住房中,城鎮土地使用稅本身在購房者購買住房時就已經繳納,這使得即將開征的房產稅中存在重復征收的問題。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重復征稅的影響
(一)國際重復征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正如上文所述,進入21世紀以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可以說經濟全球化是國際重復征稅現象出現的一個重要前提,也正是因為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日益增多,關系日益密切,各國間依賴性越來越高,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因此,國際重復征稅問題的出現必然會對世界各國及整個世界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國際重復征稅違背了“稅收公平原則”和“稅收中性原則”一方面,稅收公平原則是指具有相等納稅能力者應負擔相等的稅收,不同納稅能力者應負擔不同的稅收。國際重復征稅之所以違背了此原則,稅收的重要職能是調節收入分配,提高社會公平,但重復征稅增加了跨國投資者的額外稅收負擔,挫傷及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和投資意愿,以及阻礙了資本、技術、勞務等要素在國際間的流動,以至于制約著國際性專業分工,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從而影響世界經濟的平穩運行。另一方面,稅收中性原則是指國家在征稅過程中,除了使人民因納稅而負擔以外,最好不要使人民承受其他額外的經濟負擔和損失。重復征稅現象的存在無疑是造成了這種稅收額之外的經濟負擔和損失,因此違背了稅收中性原則。由于稅收中性通常是用來表示政府利用稅收干預經濟程度的,所以國際重復征稅違背了此原則,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市場的正常運行,相比于發展中國家來講,發達國家更注重這一原則去維護其市場經濟。2、國際重復征稅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本的跨國流動不斷增加,跨國投資者為了尋求更大利益必然會充分利用世界經濟這個大市場,國際重復征稅問題的出現最直接的影響是會使投資者稅負加重,從而容易使投資者取消對外投資計劃,轉向國內投資,以至于阻礙國際間資金、技術、人員等正常流動和交往。此外,國際重復征稅還會增加進出口商品的關稅負擔。對于出口國來講,重復征稅無疑會增加出口商品的成本,從而阻礙出口商品數量;對于進口國,進口商品成本也定會大大增加,從而阻礙進口商品的數量,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本國經濟,但相比之下對國際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加突出。因此,國際重復征稅通過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阻礙了世界商品的流通和經濟貿易的往來。3、國際重復征稅不利于維護國家間的各種利益關系國際稅收是國家行使在國際經濟領域交往的具體表現,在現如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各國以自己的利益為重,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必須的,這樣出現的國際重復征稅現象也是必然的,國際重復征稅可能引起國家間稅收權利和利益的沖突,進而影響國家間的經濟合作關系,嚴重制約了國際交往的正常進行。除了對稅收利益和經濟利益的不利影響,還會對國家間財權利益關系上產生不利影響,在重復征稅的狀況下,在有關國家對同一征稅對象征稅時,一國政府多征了稅,就會造成其他國家少征稅。4、國際重復征稅阻礙了國際經濟的交流與合作國際經濟、技術、人才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可以很好地促進國際型專業化分工,加速世界經濟的發展。然而,國際重復征稅的出現為各國有效地吸引外資和引進技術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尤其是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國際重復征稅不利于國內剩余資金向外流動并獲取利潤,影響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使價格不能真實反映市場需求,損害了價格作為資源有效配置的指導作用,造成了額外的經濟效率損失,即稅收的額外負擔,這樣的額外負擔定會為投資者增加稅負,高稅負會使投資者不得不采取避稅行為,損害國際的利益。這些都會對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篇9
內容摘要: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給我國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可以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企業競爭力的增強離不開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本文依據核心競爭力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結合我國企業的現狀,針對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走出去”戰略核心競爭力比較優勢
國家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戰略,同時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如何抓住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有利機遇,實現企業自身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是當今許多企業面臨的問題。
1企業跨國發展的理論依據
隨著國際分工的加深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以全球化為顯著特征的新時期。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全球范圍內國際直接投資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長期以來,指導國際分工的基本理論是比較優勢理論,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國際分工是各國資源稟賦的不同所決定的,各國應根據本國的資源稟賦來選擇國際分工的定位。核心競爭力理論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要。
(一)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對于指導我國企業選擇正確的“走出去”的市場、行業和項目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李嘉圖和俄林提出的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理論有其局限性,其前提是各國的供給條件、生產條件不可改變,資源、生產要素難以在國際間流動。
隨著貿易壁壘和要素流動壁壘的減少與降低,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比較優勢理論的許多假設條件已經改變,經濟全球化包括自由貿易的全球化、投資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一國所擁有的資源不僅包括本地資源,還包括外來資源,這時一國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已不像過去那么突出。經過投資和新技術的采用,自然資源可以被改良,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經過人力投資,以及勞動力的技能和素質的提高,還可以克服勞動力數量不足的矛盾。因此,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資源如石油以外,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所具有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在國際競爭中已不具有壟斷優勢,僅以比較優勢來確定對外發展戰略,雖然能獲得暫時的利益,但不能縮短自己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比較優勢并不是最有利的。競爭優勢才是國際競爭中的關鍵因素,重要的是獲得具有競爭力的比較優勢,也就是核心競爭力。
(二)核心競爭力理論
核心競爭力的原義是“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通常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在研發、設計、制造、營銷、服務等環節上明顯優于并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的能夠滿足客戶價值需要的獨特能力。
在國際經濟合作中,傳統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一國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必然具有競爭優勢。但事實上,這兩者之間存在區別,它們主要表現在:比較優勢是靜態競爭力,難以改變,競爭優勢是動態競爭力,可以改變,擁有了比較優勢并不等于擁有了現實競爭力,擁有競爭優勢才真正擁有現實競爭力。比較優勢是由土地、勞動力、資本、自然資源等基本生產要素決定,是一種低層次競爭力。競爭優勢雖與基本生產要素有關,但更多是與機制、政府質量、管理水平、人力資本、產品品牌、技術創新等高級要素有關,在更高層次上決定了競爭力。比較優勢主要強調地區之間產業分工與產業互補,競爭優勢主要強調地區產業競爭和產業替代。發揮比較優勢強調各地區產業發展應“揚長避短”,增強競爭優勢更強調各地區產業發展的“優勝劣汰”,但完全套用比較優勢理論可能陷入比較優勢的陷阱。不可否認,企業要到具有比較優勢的地區去發展,但是在“走出去”發展中僅強調比較優勢,而忽略核心競爭力的定位與培育,從而實現比較優勢的轉變,就會囿于現有的市場和產業,難以向歐美等技術要求高,附加值也較高的市場發展,難以實現由一般企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轉變。
以核心競爭力指導企業“走出去”發展的思路是:首先,定位企業核心競爭力。其次,分析培育獲得該核心競爭力所應具有的比較優勢及其他條件。第三,分析現有的比較優勢,以及轉化為培育核心競爭力所需比較優勢需要開展的工作與條件。最后,逐步實現這些工作,獲得這些條件。僅以比較優勢理論為指導,則其思路為:分析所具有的比較優勢,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對外合作。兩者的區別在于以核心競爭力理論為指導不單純是現有比較優勢的發揮,更重要的是通過企業的努力,實現比較優勢的轉化,進而確立企業所需的核心競爭力,由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2企業跨國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把核心競爭力的建立和培育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戰略。培育核心技術戰略,包括先進的經驗和技術。確定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的方式一般是指在某個局部環節領先,還是整個過程效果的領先,就目前國際企業和國內企業現狀來看,應當建立某個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走出去”發展戰略的重要一點是產品技術水平高、產品更新換代快,尤其是高科技產品,如果不能發揮核心技術優勢,被市場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產品差異化及成本領先戰略。產品差異化是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提高自己相對于其他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預期價值的一種經營戰略,產品差異化最明顯的方法就是修正產品或服務的客觀特性,突出產品特色。在保持現有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創新,發展新的有價值的、不同于同類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以減少競爭的威脅,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當然,在實施產品差異化的同時,還必須把成本放在首位,即成本領先戰略。
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外包戰略。外包是指企業整合利用其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外包就是把不屬于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包出去。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來臨,企業不可能只利用自身的資源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敏捷組織、組合式組織和虛擬組織的相繼出現都是為適應市場的需求而產生的。因此,外包策略可以彌補企業發展核心能力時的資源不足問題。
政府出臺并完善對企業的融資支持措施。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私人投資增長幅度加大,政府出資項目逐步減少,對企業提供融資方面的支持可以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競爭,向產業鏈的上游發展,以提高自己的勞動附加值,在國際市場上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時,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加強行業組織建設,強化協調職能,使企業發揮所長,實現共贏。
加大技術創新鼓勵力度并鼓勵管理創新。從本質上看,企業的競爭是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的競爭,科技能力高,效率就高,成本也就更低。面對國際市場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必須強化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擁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專利,增強核心競爭力。
總之,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依托“走出去”發展戰略,企業只有憑借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生產出具有高科技、高效用的產品從而占領國際國內市場。
參考文獻:
1.周密.民營企業“走出去”特點、困難和自身建色.國際經濟合作,2006
2.劉建和.我國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思考.中國西部科技,2006
3.吳漢篙.民營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模式.企業經濟,2004
篇10
經濟全球化對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主要體現在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可持續發展,國家經濟的削弱,發展公平以及強化合作與發展等幾個方面。
(一)經濟全球化對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影響體現在可持續健康發展上。可持續發展是人類追求的長遠目標。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一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故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就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所以國際經濟法要為這種可持續發展提供相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國家經濟受到了削弱。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各國的合作與發展都會多方平衡各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發展中國家由于其發展的現實情況在某些時候往往所受到的限制比發達國家要多,發達國家在經濟資源,技術資源等各方面的優勢勢必會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造成一定的侵害。而且,現在不斷增加的國際經濟組織也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受到影響。
(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加強了經濟的公平互利原則。法律與規則是促進公平的制度保障。在市場中,公平交易一直都是人類追求的目標,所以為實現全球經濟的共同繁榮發展,對貿易的公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經濟全球化對國際經濟合作與共同發展原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歷史的進程看國際合作的進程一般為多邊合作,這樣也提高了國際合作的效益,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雙邊合作和區域地區的合作也逐漸成為了新形勢下的合作方式。
二、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