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國際貿易保護發展趨勢

時間:2022-07-13 11:01:59

導語:全球國際貿易保護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球國際貿易保護發展趨勢

摘要:當前正處于大變局時代,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化;與此同時,貿易保護呈現常態化、隱蔽化、擴大化、貿易保護主義化態勢。通過文獻梳理,正確認識貿易保護理論發展與現狀,認識其深層次內涵和表現特征,預判貿易保護未來發展形態,并對其提出預警和應對措施;以期減輕國際貿易保護帶來的影響,協調自由貿易與保護的關系,為我國的國際貿易持續深化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貿易保護;預警平臺;技術壁壘;數字貿易

隨著全球產業分工擴大、貿易價值鏈形成、生產要素快速流動,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自由貿易形成常態化、擴大化;而基于不同貿易利益訴求和國家利益需要,貿易保護也隨著產生;逐步形成貿易自由與保護的融合態勢。積極擴大多外開放力度,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就需要對貿易保護主義理論機理進行分析,把握當前貿易保護的形式特征,并對其進行趨勢研判。

一、貿易保護理論發展與貿易保護現狀

貿易理論的內容可聚焦于貿易的發生、貿易利益來源以及貿易利益分配問題,而貿易保護理論聚焦于貿易利益分配問題上。根據馬克思對貿易動因的分析,資產階級為了最大限度攫取剩余價值而不斷擴大其所生產產品的銷路,而必然突破空間限制與阻礙,形成貿易驅使[1]。貿易雙方進行資源要素最優配置而創造財富,形成貿易利益來源;而貿易各方力量對比、利益訴求、定價能力以及信息的完備性上存在的不一致,導致貿易利益分配問題上分歧,驅使著貿易各方采取不同的貿易保護政策,從而形成貿易保護理論。貿易保護理論發展整體上經過重商主義差額理論、幼稚產業保護理論、超貿易保護理論、戰略性貿易保護理論等階段。重商主義差額理論強調貿易差額,認為通過貿易利益的積累通過貿易差額來實現,因而通過行政手段的關稅政策推行“零和博弈”的貿易保護政策。李斯特提出的幼稚產業保護理論同樣采取通過政府實行保護關稅政策來發展本國的幼稚的工業產業,實現本國工業的發展。而凱恩斯提出超貿易保護理論更偏向于國民收入的提高和就業,提倡貿易順差以擴大有效需求,強調深度的政府干預。戰略性貿易保護理論呈現新的特征,以反傾銷、知識產權保護等關稅壁壘、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為主要形式,表現出更強的強制性,其受約束限度大與形式多樣,對貿易影響更加直接[2]。由此可知,不同的貿易保護理論雖產生于不同時期、強調的政策手段不盡相同,但在最終目標上,都強調本國經濟增長,謀求貿易利益,對未來國家經濟長期發展開展布局。現階段,貿易保護更多雜糅在各個貿易國之間的貿易政策之中,關稅壁壘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多體現為貿易保護意味;其中以非關稅貿易壁壘中技術貿易壁壘為主要代表。從經濟發達程度視角分析,發展中國家保護政策趨向于采用保護幼稚工業論,以改善本國國際收支以及貿易條件為目的,增加本國政府收入;發達國家趨向于保護本國就業理論和公平競爭理論的政策[3]。在大國間貿易保護博弈上,以中美兩國為例:以美國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開啟新一輪的貿易保護,以其知識產權、低碳環保、社會責任標準的先發優勢與高新技術支撐,形成技術性貿易和服務貿易摩擦以及多樣化歧視進口產品保護舉措[4]。在對外出口上,有學者通過2009年至2017年9年間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壁壘與我國受影響的HS-6分位的出口產品進行匹配的面板數據分析發現,總體上美國的貿易保護壁壘會產生非常顯著的“提前出口”預期效應和“抑制出口”持續效應,貿易救濟措施、府扶持措施和歧視性本地化要求對出口顯著抑制[5]。在對外投資上,去全球化呼聲漸高、貿易保護主義蔓延,疊加各國貿易摩擦不斷,貿易保護政策的增多,使得跨國公司的對外投資顯著受阻[6]。在技術貿易壁壘上,國際市場的技術獲取途徑受到更多的限制,技術的溢出效應進一步縮減。其原因是WTO規則合法TBT疊加突破其規則并披著合法外衣的非法TBT,形成TBT貿易效應的不確定性[7]。

二、貿易保護的本質

貿易保護的目的不盡相同,但在本質上趨同,即維持一國工業發展,服務一國統治階級利益,既體現出經濟因素,也反映出政治因素。周奕辰認為貿易保護的本質在于通過提高外國產品的進口門檻,保護本國產業發展,加快工業進程[8]。從生產力水平角度看,有學者認為馬克思的生產過剩理論揭示了國際貿易保護發生的根本原因[9]。也有學者認為貿易保護本質在于一家為維護其國際貿易體系的話語權,展現其強權政治,通過關稅、非關稅壁壘限制進口,從而達到保護其貿易利益的目的[10]。以美國對中國實行的貿易保護,美方的貿易保護政策是通過推行所謂“公平貿易”和貿易摩擦來實現的,是依靠其完備的產業、技術、金融體系優勢進行“公平貿易”,同時采取貿易摩擦的單邊主義,本質為維護其“美國優先”背后的國家利34全國流通經濟益[11]。有學者通過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的地緣政治經濟學分析,得出作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代表的中美兩國貿易保護政策的根源與地緣政治有很強關聯性,體現貿易保護的政治本質[12]。盡管貿易保護從宏觀上不利于世界經濟發展,包括生產要素的流轉;從單一國家視角來看,貿易保護的核心為工業發展、增加產出與就業;保護國內市場、減少國家財富的轉移[13],穩固其政治根基。與此同時,貿易保護不可忽視的本質是其根基于貿易以及貿易自由。剔除自由貿易只談貿易保護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兩者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馮艷麗認為,貿易政策的選擇應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囊括靜態比較優勢和動態利益的利益權衡,進而采用最優化國際經濟資源置換政策[14]。這符合國家貿易目的和利益訴求。自由貿易雖是改善和變革全球經濟的重要手段,追求貿易利益均等,但非均衡的發展態勢;勢必造成一些國家采取更加嚴格的防御型對外保護政策[15],因而貿易保護在一定程度糾正了自由貿易對于一國貿易利益保護的缺失。郝潔在分析美日貿易摩擦后發現,主導自由貿易的美國多次采取貿易保護政策,其目的均以國家利益為中心[16]。從馬克思辯證角度分析,兩種貿易政策目標趨同,理論的根本方法一致,均提倡對外貿易;同時在政策實施上,兩者交替主導,相互完善并形成互補修正的辯證統一[17]。

三、貿易保護的特征

當前貿易保護的特征主要體現為貿易保護的暫時性、持續性、多樣性以及隱蔽性和擴散化等。1.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的暫時性一國理性追求對外貿易利益時,無論貿易保護還是貿易自由也只是“暫時”的,均是依據自生條件和經濟發展目標,以國家利益為核心,采取穩健、符合國情的貿易政策。馬克思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提出,不管是采取自由貿易還是貿易保護,其實質是資本攫取剩余價值的手段,均為當局者利益服務。具有階段性和時效性的貿易保護和貿易自由都是為國家利益服務,不存在是非標準。這表明一國在使用某一貿易政策時,直接或者間接強調的是其自身的利益,本身具備一定的排他性和侵略性。2.貿易保護的持續性貿易保護理論本身具有很強的歷史成效性和適度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和反映國內利益集團的利益訴求;這些特性必然使得貿易保護在各個國家普遍存在[18],并長期存在。3.貿易保護形式的多樣化當前的新貿易保護理論較少強調關稅,更多時使用非關稅手段,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慣用手段。新貿易保護理論的非關稅手段使其具備獨有的隱蔽性,貿易保護從單邊轉到多邊,以進口為保護重點,并采取多種的貿易經濟手段。經研究發現,自2019年以后,貿易各國的貿易保護的政策數量和強度高于往年,實施方式多元,貿易保護的擴散效應顯著增強[19]。4.貿易保護形式的隱蔽性貿易保護的隱蔽性體現在其與自由貿易的交叉與重合部分,具有自由貿易的性質而不宜與被發現;同時,存在保護貿易通過國際貿易體系規則,將其自生“合法化”,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危害性。以非法TBT“合法化”為例。5.貿易保護擴散化隨著全球經濟的遇冷和經貿摩擦沖突升級,去全球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在美國、北歐等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不僅具有較強的民意及基礎,并突破多邊貿易體系。形成貿易保護主義的擴大化和貿易政策實施領域的擴大化以及實施手段方式隱蔽性的擴大化。

四、貿易保護的未來趨勢和應對機制

1.未來趨勢貿易保護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內不僅與自由貿易呈現同向動態波動,聚焦于高科技技術與數字貿易深度融合,并持續深化。當前,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主方向,伴隨互聯網技術的成熟,數字化貿易將進一步開展,屆時經濟全球化將得到進一步加深。與此同時,各國產業結構、國際貿易定價能力、參與國際貿易分工的深度廣度、利益分配的參與能力的不同,以及對于國內國外市場的研判與風險偏好的不一致,疊加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貿易保護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加深。在政策上,實施方式更加隱蔽、要求更加嚴苛、市場準入門檻將提升、市場占有率的持續性也可能隨著貿易國政策的改變而改變;在實施主體上,由發展中國家轉向發達國家并呈現擴大態勢;在貿易保護領域上,貿易保護的領域進一步擴展,從傳統的商品逐步轉到高新技術產品;在貿易歧視性范圍上,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例,逐步轉向區域化、聯盟化;在保護目的上,由以往的海外拓展為主到國內外市場并重的局面[20]。隨著高科技技術上升至國家政治經濟安全高度,高科技技術的貿易將受到各方的影響。以發達國家為例,其依靠技術優勢而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從限制國際貿易、對外投資、人才引進的方式,限制技術外流[21],從而實現高科技技術的領先和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實現主導國際市場和維護其“不平等”利益。在數字貿易方面,由于數據安全、限制跨境數據流動等問題的出現,一些國家勢必會通過立法形成數字貿易壁壘,這是未來貿易壁壘的全新內容[22]。在貿易政策視角下,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一直是一個爭論的議題,疊加去全球化主義、民粹主義與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不斷產生的貿易摩擦,勢必導致貿易保護的進一步加深,貿易壁壘的增多;并且其政策實施手段將呈現多樣性和隱蔽性。2.中國應對機制在經濟全球化深度融合背景下,深度參與世界經濟發展,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構建經濟全球化體制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國內外聯動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就要求構建應對貿易保護問題的“合法合理”的長效機制。(1)堅持自由貿易,堅持雙、多邊貿易機制,搭建貿易便利化平臺。堅持自由貿易、倡導雙邊貿易和多變貿易有利于中國擴大對外開放與構造經濟發展的外部循環;并通過搭建貿易便利化平臺,拓展與鞏固已有的貿易成果。(2)開展貿易外交,積極改善大國關系;建立貿易對話與互信機制。貿易保護本質國家在貿易利益上的矛盾,并非不可緩和。通過積極的貿易外交與大國關系的改善,達成貿易共識;通過對話機制交流利益訴求,整合雙方利益;通過互信機制,形成貿易的交互機制,共同分享雙邊、多邊貿易收益。(3)呼吁WTO的國際貿易主導作用?;貧wWTO本源與初心,積極推動解決不利于WTO發揮國際貿易主導作用的現實與潛在因素。堅持國際貿易法制建設,健全當前WTO體制和爭端裁判機制,從法制角度切入解決國際貿易法制缺陷。(4)堅持“一帶一路”倡議,擴大“一帶一路”聯動效應和溢出效應?!耙粠б宦贰笔侵袊鴮ν獬掷m開放的一張名片,體現出中國堅持雙、多邊貿易與貿易自由化的愿景。同時依靠“一帶一路”已有基礎持續深化推進發展,擴大其經濟發展的聯動性與貿易自由化的溢出效應。(5)建立貿易信息平臺和大數據決策中心,依靠互聯網技術進行貿易模擬、貿易制定、貿易預警機制建設。貿易信息化平臺和大數據決策中心是依據貿易保護現階段所采取的政策的多樣化、隱蔽化、貿易保護主義化的新特征而搭建形成,連結國家層面與企業層面,共同對貿易保護出現的新樣態、新特點進行預判、預警并采取合理的解決方法。(6)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與激發出口貿易企業謀發展的創新能力。應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從宏觀視角進行頂層設計與整體調整,通過體制機制設計緩解出口貿易企業的壓力;同時激發出口貿易企業謀生存的創新創造與風險規避能力,力求通過創新創造實現相關問題解決。(7)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健全技術人才培養和引進技術,加快技術創新形成技術競爭優勢。貿易保護未來將會呈現數字化與技術化特征,因而加大關鍵產品技術研發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應激發企業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助力技術研發,加之技術人才培養與技術人才引進,加快形成技術競爭優勢。(8)培育專業化的國際貿易人才。持續的對外開放,就需要不斷解決面臨的各種貿易難題與規避各種貿易風險,專業化的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將持續上升。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將加快進出口貿易專業化與便利化,更有利于構建經濟發展外循環的同時又反饋于經濟發展的內循環。

作者:潘國軒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