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境污染現狀范文
時間:2023-07-28 17:48: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全球環境污染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加強 化學教學 環保意識 教育
科學技術的發展盡管使人類較大程度地獲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來越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仍然時刻帶給人類不期而遇的災難,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安全。當前,全球性環境與生態狀況的繼續惡化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密切關注,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學生又是21世紀國家的棟梁,因此結合學科特點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滯后生效的作用。
一、從當前全球環境問題看加強環保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源源不斷地產生了大量的工業“三廢”,使得生態失衡、環境污染。據有關資料記載,1943年9&127;月美國洛杉磯首次發生了光化學污染,即“洛杉磯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日至8日在英國倫敦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在日本,曾因含汞廢水通過生態系統食物鏈的轉移、循環、累積而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由于全球溫室效應,引起人體組織缺氧,導致頭痛、神經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的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我國的上海、蘭州等工業城市上空已出現了濃重的化學煙霧;我國長江以北的地區已找不到一條未被污染的主要河流;我國的一些大工業城市近年來連降大量的“酸雨”......顯然,環境的污染已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心健康。嚴峻的環境危機,使得加強環保教育成為我們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教委也從1990年起把環境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大綱,并在《關于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中指出:“把環境教育滲透到有關學科教學中去。”由此可見,開展環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勢在必行。
二、結合化學教學,加強環保教育。
環保教育具有綜合性、時代性、全民性等特點,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管理科學,是一門復雜的綜合性學科,目前在我國尚未有專門對中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教材和大綱。而化學學科與環境問題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滲透的內容很多。因此,寓環境教育于化學教學之中,是廣大化學教師應努力探索與實踐的課題。
1.在化學課堂上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
中學化學課本中,將近一百七十多個化學實驗,多屬于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制取及性質實驗,同時又接觸到了工業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業、煉鐵、煉鋼、電解、電鍍等化工生產過程,可進行環保教育滲透的內容很多。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在每章、每節的教學時,加強對環保教育的滲透,從化學角度出發,講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從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護措施。例如講到水污染時,應重點講明白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含有金屬離子的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及農藥的使用。常見的重金屬離子為鋇離子、汞離子、銅離子、鉻離子等。這些重金屬離子可使生物體內蛋白質凝固,一旦含有這些重金屬離子的水被人飲用,則會使人體中運輸血液的血紅蛋白凝固而導致缺氧窒息死亡。又如在進行有關“酸雨”的教學時,重點講明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由于工業上酸性氣體如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業廢氣的大量排放所致。結合我國南方省份多“酸雨”的事實,使學生明白,“酸雨”可使地表水質酸化,毒害魚類及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農業減產,腐蝕建筑物,破壞名勝古跡等。通過在化學課堂上環保教育的滲透,既能對學生拓寬知識面,又能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加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2.聯系地方環境狀況,加強環保教育。
在化學教學中除了結合課堂內容進行環保教育滲透外,還可緊密聯系當地實際,給學生介紹本地區的資源特點,工業狀況,環境現狀以及本地區突出的環境問題。我們邯鄲地區地處四省交界之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邯鄲的工業和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然而隨之而來的城市污水、工業“三廢”的無節制排放,使得美麗、富饒的邯鄲變得不再那樣光彩奪目。使學生了解到邯鄲水質的污染不僅阻礙了農業、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而且給生態系統造成了重大危害,嚴重危及了人體的健康。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及環保部門的努力下,邯鄲及其周邊環境的污染問題正在加緊治理,不久的將來,一個美麗、富饒的邯鄲會再現在我們面前。另外,城市交通業的迅速發展引起的大量汽車尾氣的排放,導致了城市空氣的嚴重污染。這些耳聞目染的環境現狀都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良好素材。通過這些看得見、聽得到的素材,使學生更加增強了對環境的保護意識。
3.開展第二課堂,加強環保教育。
篇2
一、HSE管理體系的發展歷程
由于石油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在石油開采作業時,具有較大的安全風險,同時伴隨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然而,企業生產經營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管理,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是當前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幾項指標,其與企業經營管理及未來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將健康、安全和環境等指標納入企業管理體系中是提高現代石油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推動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0世紀60年代企業安全管理主要集中在裝備技術安全性能的改善,以此提高企業生產經營及管理過程中的安全性,通過利用自動化技術來提高生產工藝和技術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0世紀70年代后,人們逐漸對生產經營環境、人員行為狀態及健康等方面的重視程度提高,注重研究人員健康、思想行為、工作環境與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和質量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后,節能環保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相繼推出,使得企業認識到員工健康、工作環境及節能技術應用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只有保護員工健康,為員工提供優良的工作環境,才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企業也意識到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企業生產經營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對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這一系列的變遷與發展過程中,HSE這一先進管理理念逐漸形成。
現今,HSE管理體系已經將企業追求最大化經濟效益的經營目標轉變為以人為本、注重生命健康、環境保護的重心上來,以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為最終目的。
二、我國石油企業全面推行HSE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第一,可減少事故的發生。
近幾年來,石油行業的安全事故、污染事故等持續出現,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主要包括石油生產階段的火災爆炸事故、開采作業階段造成的機械傷害、高空墜落及環境污染等,發生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還是由于石油企業管理不到位所致。對此,在石油企業全面推行HSE管理,將大大提高石油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增強各類事故的預防控制能力,避免各類事故及環境污染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當事故發生時,能采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控制措施和解決措施,從而將損失降至最低。HSE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就是危害評價和風險控制,通過具備高素質的安全技術人員運用科學先進的評價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各階段的每個環節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和風險評估,從而為企業安全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第二,減少投資成本,節約資源及能源。
石油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的安全事故、環境污染事故及健康問題均與企業管理體系息息相關。在石油企業實施HSE管理,能夠對企業生產經營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與控制,從而降低企業各類事故的發生率,減少企業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提高資源與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企業投資成本,促進石油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經調查表明,我國石油企業的投資成本遠遠高于發達國家,這一點是造成我國石油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缺乏的重要原因,對我國石油企業的發展來說是極其不利的。這一現狀不僅與我國石油開采形式、石油蘊藏及地質結構等因素有關,更多的是與我國石油企業的資產分配、人員狀況、技術條件、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關。
第三,可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工作與生活環境以及安全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在這種形勢下,石油企業如果接二連三的發生安全事故,不僅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石油企業技術落后、管理不到位、社會責任感缺乏的形象也將成為社會輿論的話題。石油企業通過實施HSE管理,能夠減少事故的發生率,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促進企業生產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社會和員工謀福利,滿足其在安全、健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為社會樹立良好的形象,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石油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全面提高。
在實際實施過程中,HSE管理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也得到充分證實。例如,殼牌石油公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其公司高層領導曾說:“通過降低投資成本來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優勢已經逐漸弱化,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技術管理措施。”后來,殼牌公司開始實施HSE管理,不僅降低了各類事故的發生率,同時為企業員工提供了優質的工作環境,保護了公司員工的健康安全,同時在環境污染的控制方面表現優異,給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結語
篇3
【關鍵詞】“有計劃廢止制度” 綠色設計 理性消費
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是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具有功能性、科學性的一門學科。設計可以給企業帶來利潤,可以給人們帶來方便。那么如果為了獲取利潤而去設計新產品,進而有計劃的設計新產品,刺激消費者不斷購買“最新”“最尖端”“最時尚”等產品,從而淘汰原有的產品,導致資源浪費,甚至為了大量生產產品而造成環境污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各國迅速投入到恢復建設當中,工業設計的發展尤為突出。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消費群體也越來越龐大,這為企業獲取利潤奠定了基礎。
最早提出“有計劃廢止制度”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哈利?厄爾,厄爾不僅是該公司的總裁,更是一名工業設計師。他預先設計出幾代汽車樣式,每一代都有比上一代更新的設計內容,從而促進銷售。這便是預設計產品,通過不斷更新、不斷創新同一系列產品而達到促進銷售的制度,造成有計劃的淘汰替代前產品,即“有計劃廢止制度”。“有計劃廢制度”雖然可以促進國內外工業設計的銷售發展,使企業可以獲得循環的利潤,但同時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許多的外國企業把“有計劃廢止制度”當做營銷手段,把賺錢的矛頭指向中國,甚至專為中國人的喜好打造產品且不斷更新。中國作為消費第一大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為了需求而消費,而是為了追求所謂“最新”“最尖端”“最時尚”產品而消費,但是實際上這些所謂“最新”“最尖端”“最時尚”的產品在其內部已預設計出了更新、更尖端、更時尚的產品。此時,人們會因為僅僅追求外觀或者產品中某項更高級功能去追求最新款而淘汰手中并未喪失實用性或使用性的產品,那么這樣的消費便變成了浪費。例如蘋果公司生產的蘋果系列手機,如今已從iphone1代更新到了iphone6代,蘋果公司就是利用了“有計劃廢止制度”這一營銷手段。每年更新一代新手機,每一代產品都比上一代產品有一些功能且外型的改良,迫使追求蘋果手機的“果粉”們每年都更換手機,淘汰原來的手機。如果不是蘋果手機的“果粉”,而是偶然買的蘋果手機,那么蘋果手機自身不斷更新其自帶系統,手機在兩至三年內就會出現系統變慢、部分功能喪失的現象,致使這類消費者也不得不更換手機。這樣的例子如今比比皆是。
作為設計師,進行設計是為了給予人們更方便、更舒適的現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這是所有設計師創造產品的初衷。如今,很多設計師不再為了人們需求而設計產品,而是轉向了為怎么樣讓消費者消費自己的產品而設計產品,且進行“有計劃廢止制度”,這不僅違背了初衷,也大大加速了全球資源、能源的消耗。所以,作為設計師,首先要有社會責任感。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對設計師提出了“綠色設計”的要求。
“綠色設計”(Green Design)也稱生態設計(Ecological Design)、環境設計(Design for Environment)、環境意識設計(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內,著重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維護性、可重復利用性等),并將其作為設計目標,在滿足環境目標要求的同時,保證產品應有的功能、使用壽命、質量等。綠色設計的原則被公認為“3R”(Reduce,Reuse,Recycle)的原則,目的是減少環境污染、減小能源消耗,使產品和零部件能夠回收再生循環或者重新利用。現代設計師應遵從初衷,進行綠色設計,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
中國的工業設計發展僅僅有30多年,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工業設計發展比較早的國家出于環境污染、利潤成本等方面的考慮,漸漸把工廠或加工廠建在中國,不僅占用資源,而且加重我國環境污染。目前,環境污染主要分兩大類,第一類是自然因素,例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第二類便是人為因素,也是環境污染的最根本原因之一,例如工廠排放的“三廢”、汽車尾氣等。工廠的不斷建立使中國變成全球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毋庸置疑,“有計劃廢止制度”是其成因之一。
篇4
褐色經濟悄然逝去 綠色經濟時代到來
褐色經濟是指建立在對資源環境過度消耗基礎上、忽視生態保護的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Dennis表示,“上個世紀以來,世界經濟飛速發展,全球不斷變化,人類在享受豐碩物質成果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能源危機、氣候變暖、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威脅人類生存和地球的安全,傳統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弊端日益顯現,且難以為繼。”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環境危機、能源資源危機以及世界金融體系和經濟體系危機呈爆發式加劇態勢,使得長期存在的各類社會問題凸顯,深刻影響著世界的穩步發展。2008年以來,為應對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方式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經濟與環境問題,綠色發展理念從環境發展經濟學的專業領域中脫穎而出,并且逐步得到完善,成為世界經濟秩序重構和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
褐色經濟悄然逝去,綠色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在于轉變褐色經濟的發展模式,而綠色經濟這種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的經濟形式,正是產業經濟為適應人類環保與健康需要而產生并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
綠色發展成果喜人 國際合作需要加強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發展綠色經濟制定為國策,奮力推行。但是何為綠色經濟呢?
綠色經濟最初是由經濟學家皮爾斯在1989年出版的《綠色經濟藍皮書》中提出的。2008年10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了綠色經濟倡議,其目標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領導者以及經濟、金融、貿易、環境等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者意識到環境投資對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和減少貧困方面的貢獻。
“我們看到,中國在踐行綠色發展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努力。”Dennis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綠色經濟,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大力關閉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產企業,努力從源頭上減少消耗;推進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工程和重點企業節能,著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采取多種措施推動節能增效。同時,加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對火電廠進行大規模脫硫改造。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增加了大量森林碳匯,成果喜人。”
為了推行綠色發展,各國絞盡腦汁,創新技術。同時,人們還看到一種現象——污染轉移。近年來,發達國家的高污染產業轉移已是世人耳聞目睹的現實。面對這一現象,Dennis告訴記者,“綠色發展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一場革命,我們要解決問題,而非轉移問題。問題轉移,究其根源,是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資源不均等導致的。相較于處在較高發展階段、條件好、技術成熟、具有獨特優勢的發達國家而言,發展中國家則囿于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局限,在發展綠色經濟方面面臨很多實際困難。然而,占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成功發展綠色經濟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所以,綠色發展應從全球視角著眼,淡化國別與地域之分,不斷加強國際間合作,作為綠色發展同盟軍的一員,各發展中國家彼此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互幫互助。”
創新綠色經濟發展引擎
實現綠色發展,關鍵是創新。Dennis以手機報為例,從微觀層面強調了創新在綠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手機報作為人們生活中的幫手,讓我們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中國移動擁有3500萬收費手機報用戶,累計發行份數近550億份;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相較于報紙,手機報節約用紙約15.7萬噸,相當于少砍伐約260萬棵20年以上的樹木。手機報的誕生轉變了相當數量讀者的閱讀習慣,所節省的自然資源也不言而喻。
篇5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起步比較晚,約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環境監測事業開始起步,但是在近些年發展比較快,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斷的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國環境監測的發展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以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三廢”為主要監測對象的“三廢”監測階段,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監測階段,以區域、流域為中心的環境質量監測階段和污染與生態監測并重的監測階段。
由于我國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帶來了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年把工業化和城市化作為發展的方向。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缺乏的大國,實現工業化還是存在消耗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先發展、后治理的現象,存在很多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的問題,尤其是在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方面缺乏有效機制。
一、環境監測現狀
1、在監測環境因子方面,我國的工業發展比較迅速,程度也大大加深,工業發達的地區環境監測的環境因子較多,主要包括大氣、地表水、噪聲、生態、固體廢棄物、土壤、放射性、振動、電磁波、地面沉降、惡臭等。為了掌握污染源排放動態變化情況和配合排污收費工作,以及人們的生活健康,生態建設等一系列問題,各個省市縣及自治區的主要城市都開展了水生生物監測、植物含硫量、污灌區的突然發含有重金屬指標的前側等。然而對固體廢棄物、放射性等的監測才剛剛起步,甚至有的環境因子的監測還屬于空白的階段,如振動監測、電磁波監測和地面沉降監測等。不過現在也逐步的開始注意這些方面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環境因子的監測也將逐步開展。
2、監測手段方面,發達國家在環境監測手段方面,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儀表的先進性,二是自動化水平比較的高。尤其是在與人們關系最為密切的大氣、地表水、噪聲以及污染源監測等方面,自動化監控程度非常的高,基本上可以做到自動化采集,自動化分析、自動化數據處理以及傳輸,并能用大型顯示板自動顯示區域環境質量狀況。同時,將一些新技術應用于區域環境檢測。而在我國,監測手段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有比較大的差距。
3、建立污染物分析方法方面,我國已建立的各類監測方法約為400多項,而且,普遍存在污染物監測方面滯后于污染物限制標準的現象。
4、實驗室質控和質量保證方面,我國近些年在實驗室里的質控工作做的比較多,特別是在水質監測方面,做得比較好。但是在污染源和大氣監測等的布點、采樣、樣品運輸和存儲以及數據傳輸各個方面的QA/QC 工作,做的還是很不夠。近幾年,空氣和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的發展較快,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
環境監測的科研領域,我國環境監測的科研領域主要以污染源排放的動態變化規律、環境質量的變化規律、有機污染物的標準分析方法以及有機環境標準物質等為主要研究領域。與國外相比,國外主要考慮“人”這一主題,考慮污染物對人的影響的環境質量標準。
環境質量的表達方式方面,發達國家已從用大屏幕顯示區域環境質量狀況轉向用微機進行聲、像、圖、表、文等多媒體方式演示。我國目前還主要是以“書面”的形式進行年報,季報和快報。
二、環境監測的發展趨勢
第一,由于我國經濟條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在環境監測上的投入是增建比較快的,但是由于技術設備等條件,目前以人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為主,逐步向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為主的監測方向發展;這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全球環境問題的突出,環境保護的呼聲也越來越大,面對全球的資源環境問題,我國相繼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兩型社會的發展戰略,對環保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所以要提高環境質量就勢必會對環境監測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接近或者超過世界環保標準。
第二,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不僅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是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我國的環境監測事業也將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發展。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監測人力,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技術含量,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度,提供可靠的快捷的環境數據。技術密集型的環境監測,將利用技術與先進的設備提供比主要依靠人力的環境監測跟可靠的數據,實現環境監測的自動化,提高精確度,也大大縮短監測流程與監測時間,提高了環境監測的效率,更具有時效性。
第三,由較窄領域監測向全方位領域監測的方向發展;我國現行的環境監測還主要是在大氣、地表水、噪聲以及污染源監測等方面。監測項目也主要集中在環境污染的水、土壤、大氣、噪聲等方面,國家環境標準有400多項,但在全國的環境監測中不可能每個地區監測站都監測所有的項目,在工作量和時效性方面是難以做到的,能夠監測的數據只有幾十項多的也只有百多項。只有在少數重點監測站監測的項目較為全面。所以在大部分地區的許多監測項目的數據處于空白。所以在兩型社會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建設發展進程中,環境監測的項目的監測將監測更多的環境因子,也將進一步完善地區的環境監測。建立全面的環境因子信息數據庫。
第四,由于我國的電子技術的發展,衛星遙感技術、雷達監測等新技術的發展,由單純的地面環境監測向與遙感環境監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利用3S技術,及在地理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的技術,是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誒基礎,將三種獨立技術領域中的有關部分與其他高型技術有關部分郵寄的結合形成一個綜合的技術,它集信息獲取,信息處理和信息應用于一體,凸顯信息獲取與處理的高速,實踐與應用的高精度,可定量化等反面的特點。可為環境監測提供許多方面準確的環境信息。
篇6
關鍵詞 企業;環境管理;績效;國外: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 F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2-2104(2009)02-0088-05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全球環境一體化。從1972年斯德哥爾摩第一次全球環境會議到今天的20國集團環境問題部長級會議,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是全球環境問題的主要“制造者”,企業的環境管理績效必然深刻影響到全球環境問題的改善。中國企業的環境管理剛剛開始起步,相關的研究還不多,迫切需要借鑒國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對國外關于企業環境管理績效的相關研究文獻從環境管理實踐與環境績效的關系、環境管理與經濟績效的關系、環境績效與企業經濟績效的關系以及環境績效的測量與評估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梳理,希望能為企業環境管理的相關實踐和科學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1 企業的環境管理實踐能否帶來環境績效的提升
企業實施環境管理戰略和措施,最為直接的可能是帶來環境績效的提升。然而,現有研究并沒有完全支持這一觀點。自從1996年秋季ISO14001標準實行以來,一些研究提出了通過運用環境管理來提高環境績效的建議。有關環境管理文獻也表明,企業的環境管理實踐可以帶來較好的環境績效。
然而,有些文獻指出,企業的環境管理實踐未必帶來環境績效的改善,這取決于一些因素變量。Sarkis(2006)基于金屬加工行業數據,運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探討小型制造業企業的環境與風險管理及與環境績效的關系指出,在環境風險管理實踐和項目上的早期的和增加的投資未必能提供更好的績效,完善的工程管理實踐一體化將有助于帶來規模報酬的遞增。Sarkis和dijkshoom(21X17)運用問卷調查299家威爾士的中小企業,運用DEA方法探討了中小企業固體廢物的管理績效和企業環境管理措施問題,研究結果表明:第一,沒有采取環保實踐措施的企業比已經采取的企業環境管理績效要好。第二,主動采取環保實踐措施的企業比被動采取環保措施的企業的環境管理績效要好;即,環境保護措施績效的好壞取決于企業的主動性和被動性。此外,Claver等(2007)運用訪談調查法對環境管理與企業經濟績效之間的關系,指出以預防的邏輯思路進行的環境管理能夠帶來積極的環境績效。并且他指出,環境管理和環境績效的關系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第一,當下屬部門在實施環境管理系統上面臨較小的阻力時,主動實施環境管理系統的企業管理者將更有可能將環境系統看作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機會;第二,對環境管理表現積極的企業在將環境事務整合進入企業組織時更加容易,并且為企業的環境管理提供更多的補充性資產(complementary assets)支持;第三,擁有補充性資產的管理者比缺乏者更有可能采取積極的環境戰略。第四,實施積極性環境管理系統的企業更傾向于擁有預防性(區別于末端治理)的環境技術組合。然而,僅研究一家企業,而且是西班牙在環境管理方面做得最好的一家企業,總體上說研究結果還是缺乏普遍意義。
需要提出的是,最近的一些研究開始探討環境管理中利益相關者與環境績效的關系問題。例如,Kassinis和Vafeas(2006)基于5 033家化學、金屬以及電力事業公司的調研數據,采用多層線性模型(HLM)分析利益相關者的內部異質性和企業環境績效的相關關系。研究結論表明:第一,社區利益相關者的壓力與環境績效在企業層面是一種正相關關系;第二,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的異質性,不同的資源依賴性將帶來不同的環境績效水平;第三,對于縣級社區的利益相關者,收入的異質性同污染水平是負相關的,比較富裕的地區,其污染水平較低;第四,州級利益相關者在環保偏好方面存在異質性,這種異質性同樣影響著環保績效,即環保偏好越強烈,環保人士越多,環境污染水平越低。Claver等(2007)則指出,廣泛地將利益相關者納入企業環境管理決策中將有效減少來自利益相關者層面對于企業環境管理的壓力。
2 企業環境管理是否帶來經濟績效的改變
企業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理性決策者,經濟績效的提升是其一切活動的最終目標。當采取環境管理的成本大于由此帶來的經濟績效時,企業必然將放棄主動的環境管理實踐,或采取措施規避環境管制;反之,當環境管理能夠為企業帶來切實的經濟績效的提升,企業將會積極投身環境管理實踐。因此,企業的環境管理與其經濟績效的關系成為企業和研究學者最為關注的問題。然而現有的研究結論卻不盡相同(Claver等,2007)。
部分研究表明,環境管理和企業經濟績效存在一種正相關關系。Klassen和McLaughlin(1996)基于市場效率理論的金融活動方法,研究了環境管理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結果指出:以環保績效獎勵為象征的強有力的環境管理能夠帶來顯著的正的投資回報率;而以環境危機為代表的弱的環境管理帶來顯著為負的投資回報率。Montabon等(2007)通過運用內容分析法、典型相關分析和多元數據分析方法,探討環境管理實踐與公司績效的關系,研究結論表明:第一,環境管理實踐同企業績效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第二,在環境管理實踐的使用范圍上,環境管理實踐的應用范圍其實比以往研究結論要大得多,L19]并且他的研究結果證實了Royston(1980)、Hanna和Newman(1995)、Bonifant(1994)、Bonifant和Ratcliffe(1994)等人的研究結論。
然而,有些研究指出,環境管理和企業績效的關系是一種負相關關系。傳統的觀點認為,企業進行環境管理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包括資金、技術、專業人員等,形成相應的“額外”成本,環境管理還可能擠出其它更具潛力的投資或創新途徑而損害企業競爭力,所以,兩者是負相關關系(Walley和Whitehead,1994)。
修正學派則認為,不能把企業的環境改善活動與企業競爭力看成是此消彼長的取舍關系,環境管理有利于創新,企業環境管理與競爭力是“雙贏”的關系(Porter和VandeLinde,1995b)。有些學者指出,兩者關系爭議很大
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管理態度問題。例如,Hussey和Eagan(2007)對458家小型制造業企業調查表明,全球中小制造業企業環境管理績效現狀并不樂觀,主要表現為中小企業并不遵從環境管制,很少有企業去關注環境污染問題,去實施環境管理系統,利用生命周期管理或采取其他主動的環境管理實踐,而其主要原因是中小制造企業尚沒有認識到改善環境管理會為企業帶來提高組織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等利益。
此外,有些學者將競爭優勢相關變量引入到環境管理研究中,從戰略角度探討環境管理和企業經濟績效的關系(Karagozoglu&Lindell,2000)。Shanna和Vredenburg(1998)介紹了在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環境中進行的兩階段研究結果。第一階段通過比較案例研究,證實了公司在環境響應范圍內以資源為基礎導向的觀點的適用性;第二階段,在案例研究期間通過郵寄問卷調查檢驗了環保戰略與組織能力的關系。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基于公司資源觀,企業可以通過采取積極性的環保戰略來取得競爭優勢。一方面,建立在商業與生態問題之間的內在不確定性基礎上的積極響應性環保戰略將帶來組織的特有能力的出現,這種特有能力對企業的競爭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另一方面,通過比較案例研究發現,采取積極的環境戰略,自覺披露與環境有關的活動、接受外界多方面監督的企業,其利益相關者整合的能力、高階學習能力、持續創新能力都得到發展。Claver等(2007)運用訪談調查法,基于環境戰略,對環境管理與企業經濟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區分和比較,他指出采取積極性環境管理政策將為企業帶來積極的環境效益,開拓性的環境戰略將有助于企業開發新的環境資源和能力,增加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可能性;即開拓性的環境戰略與企業經濟績效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
另外,有些學者將環境管理和創新聯系起來,指出環境管理的相應政策措施通過鼓勵創新能夠對企業績效產生積極效應。Claver等(2007)指出,自愿性環境標準比強制性的環境法規能夠更好的提高企業創新的主動性。然而,有些學者卻指出,集中于技術而不是環境績效的環境管理不會促進企業創新,并且超出了法律約束。
3 環境績效和經濟績效的關系
企業在追求經濟績效最大化的同時,是否一定會帶來環境污染的加劇,導致環境績效的下降?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對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悖論關系的探討。Stanwiek等人(1998)通過對多個行業共120多家企業的研究發現,企業收益率與排污總量數據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經濟績效與環境績效是負相關關系。Klassen&Whvbark(1999)、Wagner(2003)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環境管理績效的提升往往伴隨著企業經濟績效的下降,即兩者之間呈現負相關關系。
然而也有不少研究指出,良好的環境績效能夠帶來好的經濟績效。Ⅺassen和Laughlin(1996)指出,企業環境績效(企業受到的環境獎勵或懲罰)會影響投資人對企業未來經濟績效的預計,在有效市場中,股票價格將反映環境績效的經濟收益,他們對制造業、石油開發等行業共162個樣本進行研究,實證結果表明企業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4 環境績效測量及其評估方法
環境績效是指企業經營行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隨著環境成本上升以及公眾和相關政策的壓力,運用有效的工具測量環境績效變得越來越重要。一些研究采用環境管理中的變量測量環境績效(Sharma&Vredenburg,1998)。然而,有關環境管理績效測量以及環境管理變量,在不同的實證研究中的具體操作方式差異很大。Hussey和Eagan(2007)對馬爾科姆?波多里奇卓越績效標準(MalcolmBaldrige Criteria,2001)建立的環境績效模型進行了改進,將波多里奇基于企業整體設立的指標替換為專注于考察企業環境管理方面的指標,比如在領導能力上,將組織領導能力、公共責任和公民權修改為高級領導層的方向、環境績效和公共責任。然后通過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塑料制品業的中小企業的環境績效改進模式的發展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擬合統計量驗證了全模型的適用性,但有的路徑并不顯著,如領導才能與環境結果模式的系統構成,并指出,對環境績效的界定需要進一步改進。Hermann等(2006)則在整合生命周期評估(LCA)、層次分析法(AHP)和環保績效指標的基礎上,提出一種環境績效評估方法,即"COMPIJMENT"法并通過對泰國紙漿業的案例研究,證明了COMPLIMENT方法的有效性,并且指出了該方法所具有的優勢:作者稱其為一種“從搖籃到天堂”(cradle-to-gate)的綜合性方法,并且該方法保留了生命周期評估(LCA)方法中為預防問題而轉換環境影響的計算和程序方面的優勢。不僅如此,作者還指出COMPLIMENT方法采用了智能分步數據收集方式,從環保指標開始,擴展了IEA的數據收集范圍,并且將輸出結果整合為一個指數進行描述,從而為企業行為對環境影響的全面評價提供詳盡的信息。
5 結論、討論與展望
通過對國外學者關于企業環境管理績效的研究文獻進行的梳理與總結,可以發現如下基本結論:
5.1總體研究方面
(1)在研究范圍上。目前國際上對于企業環境管理績效的研究主要可以歸納為環境管理實踐與環境績效的關系、環境管理與經濟績效的關系、環境績效與企業經濟績效的關系以及環境績效的測量與評估等四個方面。在研究對象上,制造業企業是主要的研究對象,其中中小型制造業企業是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在研究方法上,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特征,基于定性闡述基礎上的定量研究成為研究的主流。總起來看,國外學者采用了因子分析、多元回歸、層次分析法(AHP)、數據包絡分析(DEA)、結構方程模型(SEM)、多層線性模型(I-ILM)、生命周期評估(1EA)等多種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是得到廣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此外有多篇文章采用了典型公司的個案分析方法。
對于我國的研究學者而言:①結構方程模型、多層線性模型等較新的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借鑒使用;②典型個案分析方法具有分析問題透徹、深入的優點,值得嘗試,使用的要點在于個案的選擇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調查收集數據是否全面、客觀。實際使用時,可以結合直接觀察法、重點訪談法(如企業的管理者、員工、客戶等)以及文獻檔案分析法等,以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Claver等,2007)。
(2)目前國外學者在環境管理實踐與環境績效的關系、環境管理與經濟績效的關系、環境績效與企業經濟績效的關系等諸多方面的研究結論都存在較大的分歧,甚至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可能在于:①樣本來源差異,由于研究的國別不同、地區有別、行業差異、企業類型各異等原因
造成結論大相徑庭。②指標設置差異,如環境污染指標有采用工業三廢的,也有僅采用固體廢物的(如Sarkis和Dijkshoom的研究),在經濟績效指標的選取上,有采用投資回報率如Klassen&Whybark(1999)的研究,還有的采用公司市場價值等其他指標。③研究方法的差異和缺陷:不同的研究方法會導致研究結果的差異,而研究方法的缺陷則加劇了彼此的差異。如DEA方法的數據導向嚴重,隨樣本不同,即使影響因素完全一樣,結果也可能大不相同。④環境影響的長期性、緩慢性,如勞動力的工作時間投入、技術投資等因素對環境績效的影響可能是慢性的、長期的,而不是短期內能夠完全顯現出來的(Sarkis和Dijkshoom,2007)。
以上分析說明,目前關于企業環境管理績效的研究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沒有形成較為權威一致的觀點、方法和結論。因而,無論是企業環境管理績效的實踐層面,還是理論研究層面都需要我國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彌補目前國際研究的空間不平衡導致的研究結論的不全面,從而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企業的環境管理績效問題;另一方面為企業的環境管理實踐和政府決策提供更有實際價值的對策建議。
5.2改善企業環境管理績效方面
盡管國外學者在企業環境管理績效的研究結論上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但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些研究中總結出一些較為一致的結論,并可以得到一定的啟示:
(1)在環境管理理念上,預防性的源頭治理比末端治理更能帶來環境績效的改善。環境管理績效可能與企業從事環境管理實踐的態度密切相關,主動的積極的環境管理活動更有可能帶來企業經濟績效和環境績效的提升。可以將環境績效納入企業績效的評估體系中,建立由經濟績效、環境績效以及競爭優勢組成的綜合的企業績效評估體系可能是有效的策略。
(2)社區壓力、社區環保偏好對環境污染產生重要的影響,增加社會公眾參與、增強社會壓力是減少企業污染排放的重要途徑,因而可以通過建立志愿性社區環保衛士群體、發揮環保集群效應來抑制環境污染。
(3)中小制造業企業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部門,而且是環境管制較為薄弱的污染部門。大多數中小企業不會主動進行環境管理,也沒有認識到環境管理對企業經濟績效的提升作用。可以通過采取發放環保獎勵的正向激勵措施,鼓勵中小企業建立開拓性的環境戰略,吸納利益相關者進入企業環境管理決策等方式改善環境績效,并進而提升其經濟績效。
5.3未來研究展望
篇7
一、綠色貿易壁壘的背景
隨著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帶來了諸如資源短缺、環境污染、臭氧層被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生態失衡等一系列世界性環境惡化問題,特別是涉及全球環境的臭氧層耗竭與生物多樣性缺失,以及環境污染對食物鏈的危害等,使人類認識到環境污染、自然生態系統失衡,最終將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同時,由于環境所具有的外部性特點,使得某一地區的環境破壞產生的污染,可通過空氣、河流、貿易以及人員的流動而造成地區性和全球性環境外部性問題。因此,自1970年代以來,全球聚焦環境生態保護,并演化為當代全球綠色浪潮,主要表現在:
——國際性組織高度重視。1950年代之前,涉及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才6個,目前已制定簽署了180多個,其中20多個含有貿易條款。這些成就的獲得,得力于聯合國、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GATT/WT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性組織的推動。聯合國于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環境大會,發表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從此拉開了全球環境合作的序幕。1992年6月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有全世界178個國家的118位國家首腦和萬余名政府官員參加。會議通過了《21世紀議程》、《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等重要文件。這次大會是人類發展史上有關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里程碑。GATT/WTO高度重視環境問題,在其《1994年關貿總協定》、《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農產品協議》、《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等一系列文件中,均包含相應的環境政策。在WTO宗旨中,增加了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同時,在WTO組織結構內設立“貿易與環境委員會”,直屬總理事會。許多國際環境公約對以往國際貿易中忽視的環境問題進行了規范,增加了貿易在內的制裁條款。
——政府組織大力推動。生態政治化與政治生態化是推動政府組織重視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動力。在許多國家,特別在發達國家,生態環境問題不只是生態環境問題,而是政黨政治問題。在選擇政黨特別是執政黨時,選民往往以該黨的生態理念、環保政策為重要考量標準。因而各國政黨、政府或首腦日益重視環保問題,在執政中更加重視培育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這種背景之下,許多國家的政府積極推動環境立法,實施綠色技術,倡導綠色消費,制定綠色貿易壁壘。如美國、歐盟、日本等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貿易、綠色消費、廢物綠色回收處理的法律法規。
——民眾環保意識提高(發達國家尤甚),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偏好“綠色”。同時,企業順應民眾“綠色”偏好,生產“綠色”產品。據有關機構調查,67%的荷蘭人、77%的美國人、94%的加拿大人、82%的德國人以及多數日本人在購物時,會選擇“綠色”產品。另據統計,1990年新產品中,只約有5%的“綠色”產品,到了1996年,這一比重上升到60%左右。
——ISO14000系列標準的頒布、實施與推廣。由于許多國家的環境管理標準是根據本國國情制定的,在跨境使用時常易引發糾紛與摩擦。這點在國際貿易領域體現尤甚。國際標準化組織為了統一全球環境管理標準,緩解、消除由此引發的糾紛與摩擦,1997年實施了國際統一的環境管理標準——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標準。包含環境管理系統、環境考核、環境標志、環境行為評估、產品生命周期分析等廣泛領域。全球環境管理標準的統一與實施,極大地推動了世界性環保運動的深化。目前,許多國家已經或正在著手將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
二、綠色貿易壁壘的主要表現類型
所謂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領域,進口國以保護環境、資源以及維護人類健康的名義,憑借其經濟、科技優勢,通過立法或制訂嚴格的強制性、高標準的環境技術標準以及利用國際社會已制定的環境與經濟、環境與貿易的國際性公約,對來自外國的產品或服務進行限制、制裁的手段和措施。綠色貿易壁壘本是協調環境與貿易兩者關系的共生物,但其在國際貿易的實踐中,卻被某些發達國家所濫用,越來越發展成為取代關稅壁壘而成為非關稅壁壘的主要形式,并成為新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頻頻引發貿易糾紛與沖突。
由于綠色貿易壁壘具有名義合理、內容廣泛、形式合法、方式隱蔽、手段靈活等組合特點,從而為發達國家借環保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提供了方便。實施以來,引發的雙邊或多邊貿易沖突、貿易摩擦日益增多,越來越激化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環保-貿易問題利益上的矛盾。目前,綠色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中,主要呈現以下7種類型:
1、綠色技術標準。綠色技術標準是各國根據本國經濟技術發展的水平制定。由于發達國家經濟發達、技術水平高、消費購買力強、市場容量大,其他國家都想把產品和服務打入發達國家市場,以謀求更多的貿易利益。而發達國家憑借其上述優勢,在環保、人類健康的旗號下,通過國內立法或其控制的國際性、區域性組織立法,以限制國外產品或服務的輸入。如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標準是由發達國家控制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環保現狀較難達到。雖然這套標準是一種自愿性的標準,但在國際貿易實務中,不符合這套系統標準的產品很難進入發達國家市場。
2、綠色環境標志(標簽)。綠色環境標志是依據有關的環境法律和標準,由政府部門及其指定的認證機構,按照嚴格的程序確認并頒發給廠商附印于產品及包裝上的一種標志。這種標志向消費者證明該產品從研制、開發、生產、消費、回收處理的各個環節均符合環保要求,對環境或健康無害或危害極小。它是國際貿易中的“綠色通行證”。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在取得發達國家頒發的綠色環境標志的情況下,才能比較順利地進入發達國家市場。1978年原西德率先實行環境標志制度,推出“籃色天使”的標簽。隨后,北歐四國、歐盟、加拿大、日本等推出了相應的綠色環境標簽。
由于綠色環境標志是各國國內環境政策的產物,在國際貿易中容易構成潛在的貿易歧視和現實的貿易沖突。尤其當環境標志起到誘導消費者的選擇,并影響出口產品的市場份額時,它就起到了貿易壁壘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實施了環境標志制度。
3、綠色衛生檢疫制度。GATT烏拉圭回合通過了《衛生與動植物衛生措施協議》,該協議規定了一整套有關衛生與動植物衛生檢疫的國際標準。規定成員國人畜食物為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劑影響,確保人類健康免遭進口動植物攜帶疾病的傷害,有權采用相應的管制措施。但該協議同時要求各成員國政府做到提高透明度、非歧視、遵循科學原則,保證對貿易的限制不超過環保目標所需程度。明確規定各國在制定本國衛生與動植物衛生檢疫標準時應以國際標準為基礎。在實際操作中,發達國家往往將它用來控制外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產品入境的重要工具。
4、綠色包裝制度。指規范商品包裝(物)、包裝材料要符合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易于回收使用或自然分解,不污染環境要求的有關包裝方面的法律、規章。在發達國家,為推行綠色包裝,各國紛紛制定相應的法律、規章,賦予“綠色包裝”以強制約束力。例如,日本頒布并強制推行《回收條例》、《廢棄物清除條件修正案》;德國頒布了《德國包裝廢棄物處理的法令》;英國包裝材料重新使用的法令要求2000年前使包裝廢棄物的50-75%重新使用;美國規定了包裝廢棄物處理的減量、重復使用、再生、焚化、填埋5項優先順序指標;丹麥要求所有進口的啤酒、礦泉水、軟性飲料一律使用可再裝的容器。一些國家為推行綠色包裝,還利用稅收優惠或處罰等經濟手段鼓勵回收使用再生包裝材料。
5、綠色關稅和市場準入。綠色關稅是指進口國以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為由,對其認定的污染環境、危害健康的進口產品,除了課征正常進口關稅外,再另外加征環境進口附加稅。市場準入是指進口國以污染環境、危害人類健康以及違反有關國際環境公約或國內環境法律、規章而采用的限制外國產品進口的措施。1993年7月,德國頒布了第一個禁止在紡織品上使用20種偶氮染料等致癌化學品的法律。從1998年4月1日起在德國境內禁止出售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含違禁物質染料的紡織品。美國、歐盟也出臺了禁止紡織品、服裝進口中含有害物質的規定。1994年美國環保署規定,進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質必須低于有關標準,否則禁止進口。
6、綠色補貼與反補貼。指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財稅上補貼出口企業,或在出口產品成本中末包含環境與資源消耗成本(環境成本外部化),或在國際貿易中實行較低的環境標準,從而使產品價格明顯低于進口國同類產品價格,影響進口國同類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招致進口國采取反綠色補貼措施。2001年初,美國就以綠色補貼為由,對來自巴西的人造橡膠鞋和來自加拿大的速凍豬肉提出了反補貼。
7、綠色貿易制裁。指對違反國際環境保護、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保護公約等,而導致環境污染、野生動植物多樣性缺失的行為,所采取的一種貿易制裁措施。如1994年,克林頓援引美國國內法《培利修正案》,以臺灣使用犀牛角與虎骨等野生動物器官做中藥材而認定其保護野生動物不力,違反了有關國際公約為由,對臺灣農產品進行貿易制裁,限制臺灣的鱷魚皮、珊瑚等產品進口,造成約2500萬美元的損失。
三、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
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出口商品結構不合理的缺陷。出口商品中勞動、資本密集產品比重高,大多技術含量、檔次不高。雖然近年來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在我國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出口商品結構。但從具體出口產品類別分析,出口的機電產品大多是低附加值產品,供給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角多為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商品結構的現狀,決定了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容易受到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和沖擊。我國受綠色貿易壁壘影響和沖擊的出口商品主要涉及農產品和食品、輕紡(服裝)產品、醫藥產品、機電產品等類別。特別是發達國家和地區法規中規定的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量,陶瓷產品的含鉛量,皮革的PCP殘留量,機電產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標,煙草中的有機氯含量,包裝物的可回收性指標,汽車廢氣排放標準,紡織品、服裝染料有害物質指標,保護臭氧層的受控物質等標準使中國的凍肉、茶葉、保鮮蔬菜、紡織品、服裝、油漆、涂料、建筑材料、清潔用品,紙張、紙制品、電池與保護臭氧層的受控物質及其產品(如含氟里昂的空調、冰箱等)、機電產品、鞋類、橡膠制品等出口商品遭受較大的沖擊。1989年中國出口日本的綠茶因農藥殘留量超標而被退貨,蘑菇罐頭因存在葡萄球菌腸毒素污染而被美國扣留。
(二)對出口市場的影響
自9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注意出口市場多元化的問題,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像2001年我國外貿出口總額比2000年增長6.8%,但對拉丁美洲卻增長了14.6%,對非洲增長了19.1%。由于這兩個區域總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購買力不高,實際出口總值卻不多。目前,我國出口重心仍然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地域。2001年我國外貿出口總額2661.5億美元,其中:出口美國524.8億多美元,占出口總額20.4%;出口日本449.57億美元,占16.9%;出口歐盟409億美元,占15.37%。以上三者共18個國家就占我國外貿出口總額的52.67%。國家是全球環保意識最強、環保標準最高、環保執法最嚴,因而其綠色貿易壁壘種類最多,限制與懲罰性措施最嚴。僅歐盟1996年禁止進口的非綠色產品價值就達220億美元,發展中國家占90%以上。因此,隨著綠色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領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優化非一朝一夕就可達到,中短期內必然對我國產品的出口市場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出口市場產生嚴峻的沖擊,如不采取積極應對措施,我國在發達國家的出口市場份額就可能停滯不前甚至出現萎縮。像2001年我國家用陶瓷器皿、玩具、合成短纖與棉混紡機織物的出口即受綠色貿易壁壘影響,出口值分別比2000年下降22.1%、7.4%、10.6%。
(三)對出口貿易增長速度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出口貿易保持了近20年的兩位數持續增長速度。1978-1996年,我國外貿出口以年增15%以上的速度增長。1997年以后,外貿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其原因除了出口基數、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沖擊外,主要因素就是綠色貿易壁壘日益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新的重要工具而被廣泛應用。2001年,我國外貿出口總額增長6.8%。這個速度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拉動,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尤其如此。不難預見,今后影響國際貿易的環境規則將日益增多。貿易與環境問題將是未來國際貿易談判中最棘手的議題,在當前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由富國制定的背景下,廣大發展中國家成為國際貿易中環境條款的最大直接受害者將是不爭的事實。我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已經深受綠色貿易壁壘之累,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期待我國出口貿易重現1978-1996年的輝煌是不現實的。
(四)對出口成本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涉及產品本身和出口貿易的各個環節,從產品研制開發、生產加工、包裝、儲藏運輸到銷售、廢棄物回收處理等。由于我國出口商品中,勞動密集型產品比重較大,其競爭優勢在于成本低、價格便宜。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使出口商品的研制開發成本、生產成本、包裝成本、流通成本、認證檢驗成本等開支提高。出口商品環境成本內部化(出口商品成本中包含環境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出口商品成本,換匯成本提高,改變了以往的貿易條件和比較競爭優勢,影響了外貿出口的經濟效益。僅以出口商品包裝為例,我國出口商品包裝與發達國家標準相差較大。從1998年開始,美國、加拿大、英國、歐盟單方面對我國出口商品的木質包裝進行嚴格的檢疫處理或實施新的苛刻的檢疫標準,其中木質包裝僅經過熏蒸處理這個環節,出口商品成本就將增加20%左右。
(五)對國際貿易關系的影響
1990年代中期以來,發達國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屢屢打著環保的旗號,采取單方面的貿易措施,限制外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產品的進口,頻頻引發雙邊或多邊貿易摩擦與糾紛。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是明顯的。出口商品經常受到進口國特別是發達國家設置的綠色貿易壁壘的沖擊。許多出口商品被銷毀、退貨、禁止進口,不僅使我國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引發我國與進口國之間的貿易摩擦與糾紛,嚴重的引發貿易戰,對雙邊、多邊貿易關系甚至外交關系產生消極影響。
但是在看到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負面影響的同時,也要看到其推動產業技術結構升級,保護環境實行可持續發展積極影響的一面。
四、我國外貿應對全球綠色貿易壁壘的對策
首先,要認真組織對全球綠色貿易壁壘的研究。建議由外經貿部牽頭,全面搜集、整理、分析全球綠色貿易壁壘,特別是我國主要出口市場綠色貿易壁壘的資料。在對國際環保公約、國際貿易協議條款的研究中,要充分挖掘某些公約、協議條款內針對發展中國家國情而附加的免受發達國家貿易歧視的保障條款(如給予發展中國家達到標準的過渡期、非歧視原則、補償原則等),建立綠色貿易壁壘資料庫,并與各省市外經貿廳連網,細化主要出口國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具體出口商品影響,提出相應對策。
其次,積極推廣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和環境標志認證制度等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基礎性工作。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和環境標志認證制度是我國出口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必須跨越的環境標準,也是我國出口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門票”。它不僅有利于提高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從根本上推動我國環境整體水平上升。自1996年開始進行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的試點,到2000年4月通過認證的企業僅有263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比重很低。我國環境標志認證制度則從94年5月17日中國環境標志認證委員會成立之日起開始的。筆者認為,今后我國推廣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和環境標志認證制度,重點應放在:
(1)變等待為主動。宣傳動員企業實施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標準和進行環境標志認證。(2)與國際接軌。我國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標準要與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接軌。我國環境標志中產品生產污染物的排放標準、產品質量標準、安全性能標準等應與國際接軌。(3)抓好我國環境標志的雙邊、多邊國際互認。目前,環境標志產品還沒有國際統一的標準,通過環境標志的雙邊、多邊國際互認,可以增強我國環境標志認證的國際有效性,使我國通過認證的企業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
第三,完善法規,綠化外貿出口商品結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外貿發展模式。以國際標準為標準,調整和修改我國某些不合時宜的外貿政策法規、環保政策法規,使其適應國際市場綠色貿易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并充分體現我國要履行的國際環保公約的義務,綜合考量貿易活動中環境影響、環境成本內部化等問題。外貿發展模式要從粗放型模式向集約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轉變。要從環保標準、產品質量標準、安全性能標準來更新生產設備,改良工藝技術,強調污染預防、全過程的環境管理與控制,最大限度地改善產品設計、生產、使用、廢棄回收對環境的影響和對消費者的危害。要用經濟、行政、法律手段鼓勵綠色產業、綠色產品的發展,促使企業以國際標準為標準,提高產品環保標準、質量標準、安全性能標準,綠化外貿出口商品結構。
篇8
位于長江口的江蘇省太倉瀏河碼頭,歷來是來自江蘇、浙江、上海的大小漁船和運輸船歇腳、裝卸之處。不過,8月24日,當《財經》記者來到碼頭所在的漁港路,或許是因為正值休漁期,這里顯得頗有些寂寥。
“原來可熱鬧了,來這里買賣海鮮的車,塞滿了一路。”一家名為“周記商店”的老板娘對《財經》記者說。
在過去十年中,這樣的場景正在逐漸淡去。由于在長江口捕獲到的水產品越來越少,而船用燃油的價格越來越高,入不敷出的漁民不得不另謀生計。
如今,這里的漁民只有出海十幾個小時到遠海中,才能有所收獲。原來專做漁具生意的周記商店,不得不兼賣香煙、鞭炮之類,以維持生計。
長江口,不過是全球日益嚴峻的“海洋荒漠化”的一個縮影。美國弗吉尼亞海洋研究所教授羅伯特迪亞茲(Robert Diaz)在8月15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稱,在全世界范圍內,這樣的魚類等水生生物無法生存的沿海“荒漠區”已超過400個,總面積達24.5萬平方公里。
或許,如同美國環保作家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當年發出“寂靜的春天”的警告一樣,現在是敲響“寂靜的海洋”警鐘的時候了。
“海洋荒漠區”
所謂“海洋荒漠區”,是指海洋中存在的低氧、缺氧區域。由于缺乏必要的氧氣,水生生物往往無法生存,所以也被稱為“死海區”。一旦海水中氧氣濃度降至3毫克/升以下,大多數魚類和貝類如果不能逃離,都將窒息死亡。
早在上世紀50年代,“荒漠區”現象就首先在亞德里亞海地區被發現。此后,每過十年,全球死海區的面積就增加1倍。
迪亞茲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世紀70年代,全球沿海還只有87個荒漠區;現在已達到405個,并且這一數字仍在不斷上升。
其中,中國東海、波羅的海、波羅的海與北海之間的卡特加特海峽、黑海以及墨西哥灣,是目前面積最大的幾個“海洋荒漠區”。
200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2003全球環境展望》中,也首次就“死海區”的威脅提出了警告,稱不久后這將會成為重要的“全球環境問題”。
今年2月,該組織在新的《死水之中》(In Dead Water)的報告中,再次對海洋面臨的這一威脅發出了警告。
以歐洲北部被九個國家包圍的波羅的海為例,由于含氧量嚴重不足,其大片的海底已演化為“水下荒漠”。科學家在總共47處被調查區域中僅發現四片動植物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而在37片區域中,幾乎已沒有任何生命活動的跡象;實際上,在水面以下50米到60米的區域,含氧量已接近零。這塊全球最大的荒漠區,總面積大約為8.4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整個重慶市。
而中國沿海,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早在2006年10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中,就已經將長江口和珠江口明確列入了新增加的海洋荒漠區名單中。
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道季告訴《財經》記者,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一次調查中,發現長江口溶解氧含量在2毫克/升以下的缺氧區面積,就已經達到了1.37萬平方公里。這個面積,甚至比崇明島加上四個太湖的總和還要大。
2005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也開始對長江口及毗鄰海域進行調查,調查區域包括江蘇省沿江八個市、浙江省沿海六個市、上海市以及長江口外和杭州灣附近海域,涉及陸域面積10.36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結果發現,3.8萬平方公里海域范圍內,從海底采集上來的樣品中,三分之一沒有任何底棲生物,海底“沙漠化”現象較為嚴重。
人禍為烈
到底是什么導致出現這些海洋缺氧區?
或許,不同的海洋荒漠區,背后的原因并不完全一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973”項目“中國近海有害赤潮發生的生態學、海洋學機制及預測防治”首席科學家周名江對《財經》記者表示,長江口的缺氧區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存在。
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道季認為,在存在水體交換的區域,缺氧區的形成與洋流這樣的物理過程有關。他對《財經》記者解釋說,每年夏季氧氣含量較低、鹽度較高的臺灣暖流從南向北入侵,到長江口以北被相對穩定的黃海冷水團阻礙。而長江徑流注入大量含氧量高的淡水,在海洋上層形成很強的溫度、鹽度落差,即上層較輕、下層較重。這就限制了表層高含氧量海水與底層低含氧量海水的對流,容易形成缺氧區。
不過,李道季也承認,即使考慮到洋流等物理因素,水體的富營養化,仍然是長江口、珠江口這樣的海域出現大面積缺氧的重要“助推器”。
隨著污染加劇,長江徑流攜帶入海的氮、磷營養鹽也在不斷增加。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長朱明遠告訴《財經》記者,和農田施肥的原理一樣,海洋的營養鹽污染給藻類的生長提供了物質基礎;一旦遇到合適的溫度、光照條件,就會導致藻類大范圍爆發,從而形成赤潮。而赤潮到了后期,將營養鹽消耗殆盡后就開始沉落海底并被細菌分解,這個過程會消耗大量氧氣,從而形成缺氧區。
200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長江口及毗鄰海域水質普遍受到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的影響,超標嚴重,最大超標倍數分別為11.1倍和3.1倍。珠江口的污染負荷亦如是,根據2006年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中心的監測,污水年入海總量達82.98億噸;而在五年前,這個數字只有50億噸左右。
在相對封閉的墨西哥灣、黑海、波羅的海,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在海洋荒漠區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則更加明顯。
以墨西哥灣為例。今年7月15日,美國政府就發出警告,2008年墨西哥灣北部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死海區面積將達到創紀錄的2.2萬平方公里。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監測,由于中西部地區玉米種植面積大幅增加,今年4月到6月間,流入墨西哥灣的無機氮有81.7萬噸,比往常多出了三分之一以上;有機磷更多達8.5萬噸,比往常多出了85%。
美國弗吉尼亞海洋研究所的迪亞茲教授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死海區問題一度是發達國家的象征,因為工業化、食品結構的升級和人口增長,都會導致化肥過度使用和廢物排放的增加;而如今,這個問題已經漸成全球性問題,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難以幸免。
求治之難
要徹底恢復海洋中荒漠區的勃勃生機,絕非易事。
根據美國科學家的估計,僅僅把墨西哥灣的死海區減少三分之一,就需削減密西西比河的富營養鹽45%的排放量。而且,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了治理工程的艱巨程度。隨著海平面溫度上升,海面浮游生物的生長也變得更加容易。
根據中國國家海洋局公布的海洋質量公報,2007年,全國入海排污口排海的主要污染物總量仍有1219萬噸,雖然比上一年下降了6%,但仍然居高不下。
海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結果也顯示,中國約53%的排污口鄰近海域生態環境質量處于差和極差狀態,底棲環境質量未見好轉。排污口鄰近海域生物質量低劣,底棲經濟貝類幾近絕跡。
而通過主要河流排入海洋的污染物,則仍然保持著增長態勢。統計顯示,2007年由長江、珠江、黃河和閩江等主要河流攜帶入海的主要污染物總量為1407萬噸,比上一年增長了1.8%。
海洋富營養化的直接結果是赤潮頻發。每年夏天來自江河的營養鹽污染,都會在浙江中部沿海,長江口、杭州灣和渤海灣引發大面積赤潮。從上世紀70年代起,中國有紀錄的赤潮有300多次,發生次數以每十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其發生規模也呈急劇擴大的趨勢。
早在199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倡導的“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全球行動計劃”(GPA)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政府間會議上獲得通過,并發表了《華盛頓宣言》,中國是該計劃的108個成員之一。該計劃旨在應對人類陸地活動所引起的對海洋及沿海環境的健康、繁殖及生物多樣性的威脅,提出在由地方、國家、區域到全球各級參與的基礎上采取統一的跨領域的行動舉措。
2006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GPA第二次政府間審查會上,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就了《中國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國家報告》,以作為中國編制國家行動計劃的基礎技術文件。
國家環境部污控司海洋環境處裴相斌博士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兩年前公布的報告,總結了當時中國海洋環境污染的現狀,但具體的行動計劃目前仍在匯總各個部門的意見,“還沒出來”。不過,針對長江口的碧海行動計劃初稿已完成,進入征求意見階段,珠江口的碧海行動計劃也正在制定過程中。
目前,中國沿海各種類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處,其中半數分布在渤海、黃海沿岸,其余則分布在東海、南海沿岸。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烴、重金屬污染物及有機物污染物等。而工業污水、廢物、石油和其他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質一旦進入海洋后,就極容易引起大面積海域嚴重缺氧,從而造成海鳥與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不過,治理起來更為棘手的,或許仍是來自入海河流的污染。
篇9
[關鍵詞]資源;環境;產業;復合生態系統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08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06-0-02
由于人類的無限制需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行資源開發活動,大規模的開發活動帶來了建筑污染和高消耗問題,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給社會的后續發展帶來很多問題,比如:社會的生產問題、生活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國一直強調可持續發展問題。目前,大眾整體素質不是很高、生態保護意識低下及管理方式存在缺陷,導致整體環境不斷惡化。對于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大家往往集中在工程建造、經濟增長等方面,因此,現在急需關注生態管理問題,改善生態環境,避免過度的消費造成環境進一步惡化。
1 管理缺失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環境污染的問題,近幾年,連南極和北極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由此造成的生態危機問題日益嚴重。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無限制向大自然索取,并且所進行的保護措施和力度都不夠,效果也不明顯。在索取后進行利用的過程中,進一步造成了生產消費污染及副產品污染,還有一些資源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就舍棄,造成了資源浪費。這些都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資源是有限的,但是人類的索取是無限的。很多人只看到現在短時利益,忽視長久的發展。其實質就是人們只注重的經濟利益,忽視了生態利益,導致環境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
社會、經濟、自然是三個不同性質的系統,但其各自的生存和發展都受其他的系統結構功能的制約,因此,必須當成一個復合系統來考慮,可以稱其為自然生態復合系統。社會的發展都是在這個系統中進行,要讓社會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這個系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因此,這也是一門永無止境的學科,讓我們子孫后代都去認識它、學習它、愛護它,才能發現更多的能量。只有對這個生態系統進行系統的管理,轉變以前的思想態度,調節系統的靈活性、多樣性與穩定性,使人類和大自然生態系統達到一種共贏、共生的狀態,才能實現和諧發展。
2 復合生態管理的研究動態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需提升。當前,社會生存壓力大,也給自然環境到來不小的問題。因此,很多科學家呼吁大家愛護自然,隨著近幾年經濟的迅猛發展,這種呼聲越來越高,環境的變化也越來愈大。國際上也開始聯合行動,為減少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采取一些措施,并組織很多活動和科學研究,具體研究主要在以下4個方面。
①對土地的利用程度和管理問題,這包括森林面積、植被覆蓋面積以及人類的利用率等;②由于社會發展迅速,造成社會活動增加,由此產生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人口壓力增大、引發的安全問題增多,造成社會資源的利用度增加,環境資源也越來越少,這就需要對環境和人類的安全健康進行研究探索,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維護和改革;③全球環境破壞,導致很多的地質災害、環境的變化和資源的利用變化,并帶來了人口變化和人類的安全問題,這需要對全球環境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④產業的升級改革,社會的進步也使很多產業發生變化,這需要對經濟進行管理和監測,制定調控政策,還要對通訊、能源、生產、食物、住行等方面進行研究。
為了保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需要有一定要求和控制,對于環境資源不能一味地消費利用,毫無節制地利用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會給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當然這些不能只靠個人或單一部門解決,它需要人們的共同努力。
對復合生態系統進行管理需要注重各種自然生態因素、技術因素及社會文化發展因素,他們具有多樣性、差異性、等級性和重要性等特點。社會的經濟能力水平、社會自我調節水平以及城市的健康活力水平,這都是對復合生態系統的要求。正因為這些要求和需求,促成了幾門生態學科的形成,促進了人們對系統的認知和保護意識。這些學科中包含:①產業生態管理,這就是對工農業進行研究處理,對其生產的資源,生產過程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附屬品,最后的成品以及成品的包裝宣傳進行研究,這些鏈接式為一體的研究,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并且對附屬產物盡量加工利用,做到不浪費、不奢侈;②城鎮生態管理,讓城鎮的交通設施、住宅、消費以及其他的基礎設施與周圍的自然生態系統融為一體,相互利用為居民提供更適宜的生存、成長環境;③區域生態系統,對城鎮的生態系統、城市的發展系統及鄉村的生態系統所需的格局進行維護,按照景觀的要求、生態的承載能力要求以及服務要求進行規劃;④生態資產管理,生態資源的管理包含風、水、熱等能源的利用,還有對生物多樣性的維護。
3 區域資源-環境-經濟的復合生態管理
3.1 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的現狀
近年來,社會各界和政府都已經認識到生態系統破壞所帶來的嚴重影響,所以很重視環境問題,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維護。當前,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有所提升,但是區域內的資源保護效果仍然不明顯,環境并沒有多大的改善,甚至有的區域環境還呈現繼續惡化的趨勢。對于這些令人擔憂的問題,歸根結底,也是因為一些地區和政府只是對于污染的表象進行整改,對于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沒有究其源頭,也沒有對生態的機制有一個很明確的規劃,盲目照搬其他地區的模式,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對于復合生態環境,應探索出一個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地區的生態管理模式。在我國特有的條件和技術下,進行一場大范圍的改革。對于區域生態系統,只有地方整改效果好,大環境才有可能得到改善。在區域生態管理中,在時間和空間上都需對環境進行管理,同時也要避免因環境跨度所帶來的影響。管理辦法也應從應急型、消耗型轉變為預防型、效力型,采取跨區域、跨部門、跨學科的生態管理辦法,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
3.2 實現復合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復合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依賴于這個生態系統的活力面貌,其中包含這個區域內的一花一草一木,還有其生存的氣候、土壤、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的強弱與這個地區生態系統鏈的長度有關。只有實現復合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才能讓生態系統保持一定的活力,讓自然與社會共同協調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需要較高的生態農業的技術層次和系統的管理方法,因為我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和僅占世界淡水資源6%的淡水養活了世界21%的人口,創造了世界奇跡。但是,我國的農業發展還只是停留在原始層級上,低技術、小規模所帶來低效益,甚至很多地方僅有的少量耕地還被占用。因此,只有讓農業同工業結合起來,實現工農循環,從小農變大工,從低層級的農業轉變為大規模的經濟化產業園,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使中國的農村也實現現代化發展,才能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3 提高復合生態系統可持續能力
人類的發展和進步必須依賴于環境。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總結出3個對于生態系統的管理控制原理。第一是對資源的有效利用與再利用,分析資源的優勢和劣勢,達到資源的完美利用;第二是要正確認識人的存在是依賴于自然的,人類的一切都是來源于自然,同時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要愛護自然環境,實現共生和可持續發展;第三是要通過對自然和社會的有機結合,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方式,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共生環境中的穩定發展。
4 結 語
復合生態管理科學的發展就是用系統、科學的手段和方式對生態系統進行維護和控制。復合生態系統的管理不僅僅對環境的控制維護,也包括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讓自然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只有對復合生態系統進行科學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環境污染所帶來的被動局勢,才能讓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如松,李鋒,韓寶龍,等.城市復合生態及生態空間管理[J].生態學報,2014(1).
篇10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X34 文獻標識碼:A
1 低碳經濟提出的背景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全球氣溫明顯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資源枯竭、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世界各國已經充分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既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又可以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各國紛紛開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發展低碳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目標,并對經濟政策進行了調整。全球低碳經濟爭霸已經全面展開,一場綠色投資的戰爭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悄然展開。
2 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及特點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隨著實踐的發展,低碳經濟的內涵不斷得到拓展。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對低碳經濟的理解。目前大多數學者認同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主要特征,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經濟形態上講,簡單來說,低碳經濟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的。低碳經濟的實質在于提升能效技術、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這是從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化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3 低碳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狀況
3.1 英國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在全球實施“碳預算”的國家,也是首個把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納入法律框架的國家。早在2003年,英國就在其的《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能源白皮書中,提出到2005年英國能源戰略的主要任務是從根本上把英國變成一個低碳經濟的國家。2008年公布的《氣候變化法案》在以往全國二氧化碳排放計劃之上,明確地規定了全新的更具法律約束力的全國性排放目標,其核心條款就是2009年4月實施的碳預算體系,該預算中確定,在1990年的基礎之上,2050年英國碳排放至少要減少80%。同年7月,英國政府又了《英國低碳轉換計劃》以及3個配套的計劃―《英國低碳工業戰略》、《可再生能源戰略》及《低碳交通計劃》。此外,英國還通過氣候變化稅、氣候變化協議、氣體排放貿易機制、碳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經濟政策工具的運用,達到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目的。英國政府在2010年3月18日了在碳預算體制下的首份碳排放報告,報告稱英國2008年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量約相當于6億噸二氧化碳,碳預算目標正穩步實現。
3.2 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工業強國,主要通過資金支持、法律支持和出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關政策等幾個方面來實現向低碳經濟發展的轉型。早在2005年8月8日,美國布什政府就頒布了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等11個方面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2009年美國眾議院提出了“綠色能源”法案,以確保美國產業的競爭力,推動綠色就業和勞動者轉型,并出口低碳技術,應對氣候變化,這些政策法案的實施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2月,奧巴馬政府宣布了以發展新能源為重點的“美國復興和再投資計劃”,計劃在3年內投入1500億美元,使得美國新能源產量與現在的能源產量相比增加1倍。同年2月,美國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2012年起將對排污、排放收費,到2050年將減排83%;以每臺補貼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來鼓勵混合動力汽車的大規模使用等,再度增加用于新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的投資,投資總額高達7870億美元,主要用于發展高效電池、智能電網、碳儲存和碳捕獲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和太陽能等)。
3.3 日本
日本各屆政府一直在宣傳推廣節能減排,主導建設低碳社會。從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關于促進利用再生資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資源利用法》、《廢棄物處理法》、《化學物質排出管理促進法》、《2010年能源供應和需求的長期展望》等法案。自2002年以來,日本的太陽能發電、太陽能電池產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據了世界總體產量的半壁江山。2004年,日本環境省設立的全球環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會情景”研究計劃。同年,日本出臺了以燃料電池為重點的“新產業創造戰略”,降低日本對石油的依賴程度。2007年6月,日本內閣會議審定通過《21世紀環境立國戰略》,提出“建設國際循環型社會”的戰略方針。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藍圖”,其減排目標是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目前減少60%~80%,將日本打造成為世界首個“低碳社會”。 2008年提出《面向低碳社會的十二大行動》,預計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將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成本減少一半,同時大力發展風力、太陽能、水力、生物質能和地熱等,爭取到2020年使碳捕獲與埋存技術實用化。
3.4 中國
自2007年中國首次明確要發展低碳經濟以來,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特別是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截止2010年9月底,共批準2685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預計2010年減排量近5億噸CO2當量,其中有953個在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成功注冊,占全球注冊項目的40%。我國新能源占能源生產總量比重超過9%。國家發改委公布“4萬億”投資清單中,用于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的投資達2100億。2010年,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在1500萬~1700萬千瓦之間,累計裝機容量將超過400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約55%,躍居世界第一。低碳技術投資呈增長趨勢。中國最近幾年用于“綠色行業”風險投資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總投資的19%。據估計到2020年將達到2680億美元,其中太陽能產業的開發利用世界領先。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根據政府規劃,到2011年,中國將年產50萬輛新能源汽車。
“十二五”期間,科技部將高度重視和發展低碳技術,把低碳技術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與相關技術產業發展規劃。預測中國的風能發電能力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的目標將會提前實現。我國低碳發展將朝四個方向努力,即形成合理的消費模式;選擇高效節能的生產消費結構;加快技術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低碳高效的能源工業,將以煤為主的傳統能源結構改變為煤炭、油氣、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減排的重點也要從目前工業部門為主轉變為工業、建筑和交通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