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23:53: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國文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現在翻開臺灣關于華裔美國文學作品能夠清楚地看到其在研究華裔美國文學上呈現出一種過分依賴美國批評動向的路線,過多地采用美國多元文化中的后殖民主義、女性主義、少數族裔文化等研究理論去研究華裔美國文學,偏離了華裔美國文化的獨特價值和理論意義。這樣不僅沒有形成臺灣獨特的華裔美國文化的視角,也沒能抓住華裔美國文化的核心和主流,無法彰顯華裔美國文化的獨特魅力。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與學者本身的求學經歷有關,臺灣研究華裔美國文學的學者大部分都曾有美國留學經歷,或者在美國完成華裔美國文化的碩士、博士論文,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他們對美國國內的批評動向非常敏感,聯系緊密。盡管如此,臺灣對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也取得了較高的成績,對大陸研究美國華裔文學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臺灣學者開創性研究華裔美國文學并取得的諸多成績和創建的基礎框架,為后學者研究華裔美國文學奠定了基礎。
二、具有“文化中國”情節的大陸視角
大陸對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較晚一些,主要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有所了解,到90年代大陸所有關于華裔美國文學的論文一共不超過5篇。大陸最初對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并不是純粹自己的見解,或多或少地會受到美國本土多元文化和臺灣學者對華裔美國文學理解的影響,這一階段屬于大陸研究華裔美國文學的探索階段。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大陸對華裔美國文學研究逐漸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為華裔美國文學多元化的發展注入新的思想。國內對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并不像中國臺灣境內的學者那樣“步調統一”,在對華裔美國文學的思考研究方面,出現了兩類不同文學背景的研究學者:一類是以中文文學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海外文學的中文系學者,另一類則是以英語文學為研究背景研究華裔美國文學的英語系學者。大陸對海外文學的研究開始階段主要是對一些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小范圍的海外華人的中文作品進行研究。隨著對海外文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除了對港臺地區的海外文學感興趣外,逐漸向世界范圍內所有華人文學研究擴展,包括東南亞文學、新加坡、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華人聚集比較密集的國家和地區。相較于以英語系學者為主要研究人員的中文系海外文學研究,研究成員隊伍更加龐大,具有非常深厚的中國本土文學的文化內涵。他們在研究華裔美國文學的過程始終以“文化中國”的角度切入,分析、理解華裔美國文學,并且試圖將海外華人文學與母語文學緊密聯系起來。他們發表的多篇博士論文和文學著作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華裔美國文學的多元化研究。與中文系研究海外文學研究隊伍不同,由英語系組成的研究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隊伍最初是以翻譯華裔美國文學為主線,側重于將中國文學與華裔美國文學進行對比。恰逢21世紀初,大陸對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進入到了持續升溫的時期,大陸境內各個大學、期刊紛紛設立華裔美國文學研究機構或者期刊專欄,關于華裔美國文學的論文和文學作品已增加到近兩百篇。這樣,華裔美國文學也漸漸進入到了國內大學英語語言學習的課程,為英語系培養了一批專門研究華裔美國文學的碩士、博士,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績。無論是中文系的海外文學研究還是英語系的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都是從華裔文學的屬性入手,強調其與中國文化的淵源,分析中國文化對華裔美國文學的引導和向度。從近幾年發表的有關華裔美國文學作品可以看出,其主題已不再僅僅以華裔美國文學為主要方向,一般都要與“中國文化”、“中國文學創作”、“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的交融與沖突”等角度一同展開。在大陸,雖然對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還在持續升溫,但都與國內本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地區,華人對自己故鄉的思念和中華文化的深深烙印是不隨時間和空間改變的。
三、美國多元文化下華裔美國文化的差異文化政治
人都是一樣的,無論到了什么地方始終不變的是自己民族文化的深深影響和思想觀念。美國自稱是一個自由國家,也是一個移民大國,隨著移民而來的是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沖突、融合、創新,這就像一個文化熔爐維系著美國多元文化的發展。但是美國國土無論多么的開放、自由,美國社會各民族的特點、民族的文化價值思想和民族精神是無法完全融合、同化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語言、思想和政治觀念,他們對一些主流的美國政治觀念并非完全能夠接受,因而形成了美國多元文化下的差異文化政治。在一個多元化語境之下,美國文化試圖通過同化的方式來消除民族的文化差異和不同的政治觀念。如果美國完全丟棄族裔的文化特點,而以白人種族文化作為文化同化的方向,勢必是一種文化霸權主義,所謂的文化多元主義只不過是一紙空談。差異文化政治最主要的特點是思想上的多元化,避免單一性和同質性,新時期的差異文化政治要求文化的知識性、文化性和政治性。對華裔美國文學,貫穿整個文化脈絡的是在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對美國主流的文化來講,華裔美國文學是少數族裔的文化傳統。但是無論文化差異沖突和融合,華裔美國文化應該呈現出一種具有正面、正統中國儒家文化和獨特的政治思想。在美國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開創出具有獨特地位、背景的自己族裔文化的文學成就,并能夠形成影響美國文化,贏得自己生存空間的獨樹一幟的差異文化政治。
四、中國文化與華裔美國文化
篇2
《簡•愛》作為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史上一部偉大的經典之作,一直深受世界各國讀者尤其是青年女性的青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簡•愛》譯介到我國,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在我國,《簡•愛》不但被多次復譯,而且還登上了銀幕與舞臺。無論是哪一種藝術形式,都被奉為“經典”。然而,縱觀《簡•愛》譯介到我國文化場域的漫長歷程,由于受到不同歷史時期歷史、政治、文化語境的影響,其經典地位的確立并非一帆風順。1927年,武光建把《簡•愛》節譯成中文,取名為《孤女飄零記》,但直到1935年12月,才與中國讀者見面。第一部完整版的《簡•愛》是1933年7月李霽野完成的,1936年9月生活書店印行,書名《簡愛自傳》。黃源深先生翻譯《簡•愛》是在1992年,當時中國剛剛走出八十年代末的經濟蕭條,迎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時期。黃源深先生重譯《簡•愛》,一方面是由于長期以來對這部小說的喜愛,小說中男女主人公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另一方面,在他看來,一部外國文學巨著好比一處儲量豐富的礦藏,每個譯本代表著對它的一次挖掘,只有多次詮釋和傳達,才能慢慢地接近對這一作品的確切認識和理解。而不同譯者的審美觀點、價值取向、翻譯風格、語言特點因人而異,且隨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變化。所以無論是同一年代還是不同年代,都需要通過對這一作品不斷重譯和復譯來體現這種差別和變化。
二、意識形態與譯者對文本的理解
意識形態操縱外國文學經典的建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表現在對文本的選擇上,還影響并制約著譯者對文本的理解。譯者在解讀原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中,總是不可避免地受所處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支配,同時將個人的觀念、觀點、階級立場、思維模式等因素滲入其中。尤其當源語與譯入語文化背景差異很大、或者出現文化沖突時,譯入語文化語境中主流社會意識形態會無形地制約譯者對原作的理解與闡釋,甚至會使譯者歪曲原作信息、曲解原作人物形象。由此,《簡•愛》這一外國文學經典在中國建構的過程,絕不單純是文字的轉換活動,就本質而言,它是一種主流意識形態操縱譯者,進而為本土政治、文化服務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正是因為如此,李霽野先生的《簡•愛》譯本出現在“五四”的社會背景下,簡以敢于斗爭、勇于追求自由與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出現在國人面前,順應了當時中國社會的歷史潮流。總之,外國文學譯作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的不僅是原文本的文化與信息,更能反映譯入語文化場域中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強有力的操縱。
三、意識形態重構外國文學經典的文化功能
既然翻譯是一種“文化改寫”,也是一種“文化操縱”,外國文學經典建構就是譯入語文化場域中“主流意識形態”出于某種目的而解構并重建該文學作品文化功能的過程。具體而言,譯入語文化場域既具有掩蓋和消解外國文學經典原有文化功能的力量,又能為這些作品賦予(或者強行施加)新的文化功能與社會意義。尤其在諸如民族存亡、政治動蕩、制度更迭等特殊時期,在意識形態的操縱下,譯者特意選擇那些能為某一階級或團體服務、具有政治利用價值的文學作品,并對其進行本土化傳譯,就是希望這些作品能發揮其典范作用,從而“強化意識形態話語,鞏固其在文化多元系統中的主導性地位”。李霽野翻譯的《簡•愛》譯本中體現的革命精神,以及近乎歸化成中國革命女性的“簡”的形象正符合“五四”社會環境的需要,但是客觀地說,當時譯入語場域中的社會、歷史、文化環境強加給譯者太多的內容,譯作在很多方面已經脫離了原文本。
四、結語
篇3
外國文學之所以受到歡迎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還在于其語言的生動,這是外國文學的語言藝術重要的表現之一。語言生動實際上就是通過語言的表達,使所描寫或者象征的人或者事物更加形象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能夠使外國文學顯得真實而傳神,甚至讓讀者深陷其中的世界,猶如身臨其境。在外國文學中的許多作品都是完全由文學語言來進行對自我內心情感和思想的表達,看似簡單的語言中卻包羅著深刻的哲理,充滿深意和意境。甚至在作品中沒有一句多余的廢話,似乎每一句語言的設置、每一個情節的設定都有其存在的獨特意義。在作品中,讀者可以清晰的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以及人們的生活狀態。
二、語言形象
在文學領域范圍內,文學語言是主宰文學的命脈的,因此文學語言對于文學而言有著不容小覷、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外國文學也是一樣。在文學語言中,形象性是最基本的一個語言特征也是語言藝術應用中的基本特征。所謂語言的形象,與生動是有差別的,語言的生動可以使讀者了解作品中作者表達的內容,而語言的形象能使文學在更高的層次上。這就涉及到一個詞匯——感知。
對比語言生動而言,形象有兩個方面的性質。首先是其抽象性,換句話說,形象并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人們根據自己的感知能力在思維中幻想出來的形象;第二就是表象性,無論是在讀者還是作者的頭腦中,都形成了固定的形象,從這一點上來講,形象具有表象性。這兩個性質是形象矛盾的兩個極端,但是又符合外國文學中的語言藝術。
這實際上作者通過這里用這種語言藝術方法對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進行描繪,展現給讀者,成功的讓讀者在其中體會深意。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19世紀英國著名的小說家簡•奧斯丁創作的《傲慢與偏見》,在這本書中,作者對人物的性格沒有直接的描寫,而是通過人物的對話內容和行為等表現出來,詳細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把作品中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具象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三、結論
篇4
本文作者:孟歡歡作者單位:銅川職業技術學院
許多大學生在求職壓力及社會價值取向的驅動下,普遍存在著重應用技能、輕人文修養的功利主義傾向。高校出于現實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也紛紛提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口號,這就有意無意地強化了功利導向,淡化了人文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上不同程度地發生了偏差。教育的提出,在某種意義上也正是為了從根本上糾正這種偏差。因此,外國文學教學作為藝術審美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實施教育過程中將成為淡化功利導向、強化人文教育的重要體現。在教學實踐中,應突出兩個導向。
第一,引導學生重視人文修養,提高綜合素質。啟發學生認識到,未來社會需要的是通曉中外文化,了解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具有全球意識和世界眼光的高素質人才。外國文學是外國文化的具體體現,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形象縮影。熟悉了解外國文學的著名作家、經典作品及其文化內涵,不僅可以得到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審美享受,而且可以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人生境界,而這恰恰是未來社會高素質人才所必需的人文修養。
第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專業教育,拓寬知識面,加強文化基礎。中國高校現行的專業設置和專業教育,有其對經濟社會發展適應性和針對性較強的一面,也有專業面過窄,文化基礎過弱,不利于學生優化知識結構、全面發展的一面。事實上在大學生中已經存在著只重視學習應用性、技術性專業,輕視基礎理論和人文學利‘,學歷高而文化修養差的不良晴況。如前所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因此,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切實改變外國文學只是中文系學生必修課的片面認識,給其他系科學生增設和加強外國文學課程教學,而且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增強學習了解外國文學的自覺性。啟發他們認識到:專業設置和專業教育是相對的,模糊專業和學利‘交叉已成為大趨勢,僅有狹窄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許可以勝任某項具體的技術工作,但很難成為具有創造精神的專家。外國文學知識夕、專業技術應用的角度來看,也許是可有可無的,但從人的生存發展來看,則是必需的。它是現代人知識結構和文化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帶給我們的不是謀生的技能,而是生存的自覺意識。換言之,缺乏必要的外國文學知識,事業發展難成大家,生存質量難致高境,無論是對l比奢還是對個人,都是一種缺憾。
總體而言,提升就我國職業院校的外國文學教學水平,不僅需要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人文主義思想教育,也應注意到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魯迅的“拿來主義”應作為我們批判吸收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中的準則,讓外國文學教育在篩選中為高職高專的人文素質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
篇5
論文摘要:在外國文學中,英美文學文化占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通過透視《圣經》剖析英美文學的來源及文化背景,研究英語文學和英語語言,以期提高欣賞外國文學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語語言。
要了解外國文學,我們就不得不談到《圣經》,中世紀的文學很多地方都搬照了圣經故事,如《亞伯拉罕潘祭獻子》搬照了亞伯拉罕祭獻以撒的故事,《挪亞及其兒子們》搬演了洪水方舟故事。它們主要演繹圣經故事,宣傳教義,間或也穿插了世俗生活的內容。彌爾頓三大詩作《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三孫》的主體材料都得自圣經,其中《失樂園》的題材主要取自伊甸園神話,《復樂園》的題材取自《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等。對讀者來說了解這些成果無疑是一件大有稗益的事情,本文重點就國外文學中的英美文學談談與《圣經》之間的聯系。
一、英美文學與《圣經》的聯系
中國研究圣經與西方文學關系的先驅朱維之先生曾指出:“許多歐美第一流的作品,無論是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織著圣經的引句和典故,我們讀者若沒有一些關于圣經的知識,便不能了解并欣賞這些杰作。”的確,西方不管是中世紀、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還是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文學,都與圣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英語語言的形成與完善和《圣經》有很大的直接聯系,宗教改革以后,為了順應時代形勢,西方各國都開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語言來翻譯《圣經》,《圣經》的翻譯促進了英語語言的發展。用英文譯成的《圣經》有許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標準的英語范本。它的詞句、章法對應用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規范作用。在基督教宣傳其教義的過程中,以及在《圣經》的一些故事中,出現了一些宗教術語,大大豐富了英語詞匯。現在有些宗教名詞已民俗化,運用到全民語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這些基督教中的術語,已被人們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學大多源于《圣經》
《圣經》是基督教的經典著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來人創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猶太教,產生于公元一世紀中期,基督教徒們把記載基督教的傳播、發展等文字,起名為《新約》。《新約》和猶太教經典《舊約》合二為一,就成為現在的《圣經》。《圣經》對英語語言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英美語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習俗、語言等兒方面,有必要談到基督教及《圣經》與英美文化之間的關系。《圣經》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賦予英美兩國人們的世俗生活一種神圣色彩,它以獨特的象征意義顯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獨特功能。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著名詩人彌爾頓的三部偉大史詩《失樂園},K復樂園》以及《力士三孫》都直接取材于《圣經》。除《復樂園》以《新約》為基礎外,《失樂園》和《力士三孫》都以《舊約》為基礎。拜倫的詩劇也是根據《圣經》中該隱毅弟的故事寫成,只是其側重點不同罷了。美國作家梅爾唯爾的成名作《白鯨》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舊約·列王記》中的以色列國王亞哈為原型去探索人與宇宙的關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運的問題。亞哈一意孤行、剛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鯨》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謀而合、如出一轍。更重要的是,該小說的敘述者,唯一生還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經》人物伊希梅爾完全一樣。另一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詩《人生頌》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塵土,仍要回歸塵土”這句原話,“上帝”的字眼也經常提到。
(二)英美文學大多取材于《圣經》
英美文學是英美人對自己人生體驗的文化表現的一種形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可以促進人們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觀點、價值評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認知態度。英美文學是對時代和生活的審美表現,是英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創造性使用英語語言的產物。英語表意功能強,文體風格變化多樣,其豐富的表現力和獨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閱讀優秀的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語富有樂律性的語調和豐富多彩的語匯語言運用方法。開展外國文學研究,有助于我們開闊眼界,了解外國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繁榮我們國家的文學創作和方法
《呼嘯山莊》是英國19世紀著名小說家兼詩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馬喬里·伯恩斯教授曾評價說:“在這部小說中,伊甸園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過純潔與和諧、誘惑與墮落的重現,使得這一令人喜愛的與世隔絕之境的意象得以體現。”
許多模仿伊甸園故事或參照天堂與煉獄而設計的情節在《呼嘯山莊》中并存著。第六章中,當人們第一次透過艾米莉再現的窗戶看到畫眉田莊時,它看上去就像一個令人安享舒適的世界,簡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園。在田莊里尋求快樂的埃德加和伊莎貝拉即是這座“伊甸園”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顧第一章中對呼嘯山莊的描述,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獄般的特征:“呼嘯”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內地形容詞,形容這地方一年到頭的風暴天氣;房屋盡頭有幾棵矮小的極樹過度傾斜,還有那一排瘦削的荊棘都向著一個方向伸展枝條,仿佛在向太陽乞討溫暖;在正門的附近,上面雕刻著許多殘破的怪獸。山莊里的凱瑟琳與希刺克厲夫,兩個備受責罵、不被寵愛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們闖進畫眉田莊這個圣地,打破阻礙,攪亂了這座“伊甸園”中的平靜氛圍。在這4個角仁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關于愛情與復仇的糾紛之后,畫眉田莊這座“伊甸園”又重歸平靜,由小哈里頓和小凱瑟琳這一對新生代的“亞當’與“夏娃”所掌管。
通過此書,艾米莉把一個多元的伊甸園展現在人們面前,即危機四伏的伊甸園、失落的伊甸園以及重新構建的伊甸園。在此,她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無論是粗暴的反叛者還是激烈的騷亂最終都將臣服于上帝的榮光。
另外,20世紀美國文學還常常借用基督受難的形象作為無辜的人為眾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結尾處老人肩背桅桿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釘在十字架的故事。顯然,耶酥這一形象表明圣地亞哥像耶酥一樣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將不惜千辛萬苦去實現所追求的目標。福克納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與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難日星期五被殺害,借以說明,即使耶酥生在現世,仍然不能見容于世人,仍將遭到世人的殺害。還有,許多現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標題均直接取自《圣經》。美國戲劇家米勒表現現代人的社會生存問題的《墮落之后》,斯坦貝克的《伊甸園之東》都寓意于人間并無樂園之說。海明威的著名戰爭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其標題就直接取自《圣經·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二、透視(圣經》剖析國外文學特點
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文學,都與圣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與文化和文學的隔膜,中國讀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經典故。對圣經的盲視使讀者付出很大的代價。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解圣經對理解文學的重要性,并積極投人到圣經與文學關系的研究中,撥開迷霧,進人到我們過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讀者無從體驗作者的用心,從而造成作品意義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閱讀體驗的缺失。其次,讀者會對那些與圣經關系極為密切或隱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無法深人進去。再次,讀者可能會因此而誤解或歪曲作品的意義,并影響對作家的評價。此外,它還可能影響到我們對東西方文學史的理解和認識。實際上,我們長期以來對圣經和基督教的集體無知已經為歐美及俄羅斯文學的研究和評價積累下了很多錯誤的認識和偏見,而這些“成果”也已經成為許多讀者的前理解,引導新的錯誤的偏頗的閱讀。
語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圣經中的語言,這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西方許多國家的語言文學都是在圣經翻譯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那時圣經閱讀和宗教活動就是人們的日常文化生活。因而文學作品的語言中到處滲透著圣經的因素,小到一個詞,大到一個句子,一段話,甚至是整個篇章。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以各種方式援引圣經中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能收到特殊的效果。比如,簡·愛被舅媽送到勞涅德學校后,雖然生活條件惡劣,但卻贏得了自尊和自信,于是感嘆道:“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在和羅切斯特深深相愛時,她說自己是丈夫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當得知羅切斯特已經結婚時,她描述自己的心境就像《出埃及記》中埃及一夜之間家家被殺盡第一胎男嬰的一片哀號。這些語句都恰當地表現出了簡·愛的感受,而語句背后的圣經背景更強化了它們的表現力。
篇6
1.1就業指導內容與方式的比較中國高校就業指導的內容與方式比較單一,高校主要是宣傳國家的就業政策,為學生提供招聘信息等內容,而關于就業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比較少,缺乏對學生的針對性指導;而美國高校對學生就業指導的方式比較多,比如有集體輔導、個體輔導,也會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輔導內容,他們在積極舉辦各種招聘會的同時,也會開展各種職業交流洽談會、讓學生在暑期開展各種實習和工作,提高他們的就業經驗,同時還將就業指導課納入必須課程中。
1.2就業信息渠道比較獲取就業信息是大學生實現就業的基礎,通過中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渠道(表2)與美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渠道(表3)的對比發現:我國高校提供的提供的就業信息平臺比較少,政府部門缺乏與職業相緊密的具體信息,而美國在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與預測信息,我國大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各種招聘會,而美國則是由高校提供信息,民間機構提供針對性的就業信息,是對高校就業信息的補充。
2國內外就業指導對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啟示
2.1構建合理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一是整合就業信息的渠道。高校要做好對就業政策的宣傳工作,以便學生能夠及時的了解各種就業政策,高校在宣傳就業政策時一定要克服狹隘的視野觀念,擴大宣傳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QQ、微博、微信等工具,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收到并且深入了解就業政策。同時也要加大服務的力度,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就業信息,增加招聘會的次數,尤其是積極開展專場招聘會;二是充分發揮社會以及校友力量提供就業信息。優秀的社會人士以及校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就業提供建議,避免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同時也可以發揮他們的社會力量將各種就業信息傳遞給學生;三是加強高校與政府、企業以及其它用人部門的合作。高校要積極吸取國內外就業經驗,發揮社會的力量,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為高校學生就業提供各種服務。
2.2樹立職業生涯發展理念一是將職業指導與生涯規劃相結合。目前由于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教育,我國每年畢業的高校生數量遠遠高于社會崗位需求,為此就形成了就業難的巨大社會壓力,在此情境下,高校就業指導的理念還是強調工作本位需求,忽視了學生本位需求,這樣對于學生的長期職業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和學生要樹立職業指導與生涯規劃相結合的模式,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業指導部門由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二是加強大學生的全程指導。全程化指導就是將大學生的整個生涯發展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涯和規劃中,每個學生遇到的情況不同,他們在不同的時間遇到的問題是有區別的,因此要深入分析不同階段的問題,并且針對不同的問題制定不同的生涯規劃。
2.3構建以學生為主的就業指導思想首先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基于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大學生要改變傳統的擇業觀,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正確觀念,合理的引導學生根據社會發展動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就業期望值等,讓學生懂得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在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的基礎,不斷地尋求機會,發展自己;其次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社會是不斷變化的,學生要想被社會認可就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因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保證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最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因此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學生要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就業指導者要合理的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綜合素質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幫助他們制定具體的職業發展規劃,實現人職匹配,這要求就業指導工作要由行政事務轉為加強培訓和輔導實踐、將學習、心理以及事業相結合等方面。
3結束語
篇7
一、整合專題安排
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選文較為集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進行順序和形式上的整合,不能每篇課文都詳細地講解,需要有一定的取舍。比如,在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選有《我有一個夢想》《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不自由 毋寧死》等,這幾篇文章都是以演講詞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的。所以,教師需要詳細講解前兩篇或者自己認為較為重要的兩篇,讓學生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和價值觀,也讓學生掌握演講詞的表現形式。剩下的兩篇就讓學生自己根據教師的講解過程去揣摩體會,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情感展現方式和演講的形式,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對外國文學的了解。
除了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以外,教師也可以根據講課進度引進一些文學性較強的外國作品,帶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教師可以更好地擴大文學視野,深化學生對外國作品的體驗。比如,教師可以引進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或是《戰爭與和平》,它們都是具有很強代表性的外國作品,很好地表現了作者的情感和當時的社會狀況,展現形式也比較經典,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對外國文學的理解。
二、改進學習方法
教師若想更好地引導學生了解外國文學作品,自身應該有較高的語文素養和文化底蘊。教師自己應該對外國文學有很深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教師首先應該對語文課堂中的外國文學教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外國文學作品富有人文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了解外國的風土人情、人物特征等,教師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語言文字的應用,把握文章的整體語感,了解文章的結構特征。因此,教師一定要具備極好的文學素養,熟悉外國文學史,應對教材所涉作家的寫作風格有深入的了解。這樣在講解的時候才可以幫助學生從一個更深更廣的角度解讀文章,理解其中的情感。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進入作品的情境中,這樣可以更好地體驗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主人公的情感,感悟到文章中更深喲蔚哪諍。舉個例子,在學習《歐也妮?葛朗臺》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歐也妮的父親老葛朗臺,從他身上感悟出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本質,讓學生將自己帶入歐也妮這個身份中去體會主人公的無助和悲哀。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地體會出資本主義的丑陋面貌,進一步肯定社會主義,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外國文學作品和中國文學作品進行對比,這樣學生會有更強烈的體驗。
三、加強興趣引導
教師在學生外國文學作品學習中起到的是指導的作用,而不是強制學生去閱讀,否則會讓學生失去閱讀體驗的興趣。適當地引導可以激發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喜愛,讓學生自己積極地閱讀。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進行恰當指點,在閱讀的思路和方法方面加以指導,具體想要表達的情感和內涵則需要學生自己去揣摩,通過自我的閱讀得出。例如,必修教材里面節選有莎士比亞的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教師應指導學生正確體會全文中兩個人物的情感,從而激發他們對于閱讀莎士比亞其他文學作品的興趣,深入地了解這位英國作家,更好地理解這位作家的作品。
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外國文學作品閱讀,不止是教材上的文章,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興趣。學生的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試,更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讓學生暢游在文學的海洋中,體會語言文字帶來的愉悅,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去閱讀,到學校圖書館借閱書籍,拓展自己的語文知識面和思維。學生也可以去市里的公共圖書館借閱或者在書店里購買一些外國文學作品閱讀,拓寬自己的文學知識,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在大量的閱讀中不斷積累知識,從而加深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積極性。教師還應讓學生意識到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而不是停留在原地。學生應該對這種新的知識領域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提高自己的思維創新能力,接觸更多形式的外國文學作品,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素養。
篇8
一、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內涵和發展
在古希臘,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身心平衡發展而健全的人。古羅馬繼續并發揚了古希臘的文明,在教育上著重于利用文化來陶冶一個健康的人的理念。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喜好原則”、“親身經歷”、“適應個性”和“社會競爭”等教學理念和方法對后世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彼得拉克、維多里諾及荷蘭的伊拉斯謨等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自由教育,倡導博雅教育,尊重學生個性,關心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充分體現了教育的人文關懷。
近代人文教育思想伴隨著自然科學的重大發展而發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理性的人。20世紀下半葉盛行于美國的“人本化教育”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主張教育應培養整體的、自我實現的和創造型的人。人本化教育家主張“課程人本化”,“強調學校應該創造自由的心理氣氛”,提出“學校為學生而設,教師為學生而教”的學生中心理論。
在“人本化教育”逐漸走向極端并受到社會輿論質疑的時候,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了“科學人道主義”的概念摘要:“科學人道主義”是人道主義的,因為它的目的是關心人及其福利;它又是科學的,因為它的人道主義內容要通過科學對人和世界的知識領域繼續不斷地做出新貢獻而加以規定和實現[1]。
在歷史的各個階段人文主義思想帶有顯著的時代特征,但“以人為本”的核心沒有變。目前,中國提倡素質教育,正是人本主義的體現。
二、人文主義語言教學法
1、人文主義和語言教學結合的基礎——認知和情感的需求
語言教學和人文主義思想的結合不是偶然的。正如亨特所言,“人文主義跟英語教學的關系由來已久”[2]。16世紀聞名的英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就在語言教學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認為,教育中的人文主義就是用文學去鑄成人的心智[3]。在阿卡姆看來,拉丁文學中的一些經典著作凝聚了人類思想精華,而且語言風格美麗典雅,是鑄造兒童心靈的最好的材料。
當代科學探究更為二者的結合提供了科學依據。認知是情感發生的前提,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心理學界較為一致的肯定。實證探究表明,諸如記憶、思維等人類認知加工過程都受到各種情感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約翰·舒曼,情感和認知是可區分但不可分割的[2]。神經生物學家安東尼·戴馬西也斷言摘要:“我們的情感生活是理智機器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2]所以,語言學習作為一種認知活動,極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教師要把學生當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來對待,既要擴展學生語言知識,也要加強情商的培養。
人文主義心理學強調人際關系和個人情感因素對語言能力和語言習得的影響,認為在語言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學習環境和氣氛,學習者只有在放松和協調的狀態下才能最有效地學習和把握語言知識。這從心理學的角度進一步驗證了語言活動中認知和情感緊密結合的必要性。
正是基于對認知結構的科學和心理的探究,現代語言學家積極推動人文思想和語言教學的結合,產生了不少人文主義教學流派。
2、人文主義語言教學流派
人文主義教學思想認為,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全身心的參和來提高外語教學水平。羅杰斯在1969年就于《學習的自由》一書中概括出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要素摘要:人類具有天然的學習潛能,但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只發生在所學內容具有個人相關性和學習者主動參和之勢[4]。
較明確的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出現在二十世紀60-70年代。60年代,結構主義語言學家接受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論,開創了聽說法。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人們熟悉到外語教學中學生本身因素起著很大功能,強調外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最典型的教學流派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羅的“沉默法”,美國的教育家庫蘭的“集體語言學習法”,保加利亞人羅扎諾夫的“暗示法”等。雖然他們所提倡的教學形式和課堂活動全然不同,但共同點是將學生看成既有聰明又有情感的完整個體,重視學生自我意識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功能,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常被統稱為“人文主義流派”。從80年代起,教育從傳授知識轉向培養學生能力,90年代則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在這一背景下,人文主義心理學、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便又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根據教授觀點的差異,人文主義教學流派又可以分為浪漫人文主義和實用人文主義。
浪漫人文主義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鼓勵學生發展自我。課堂教學應主要關注學生情感,經歷和觀點。學生要學的東西就在他們自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即是所有的教學活動的目標,無論是語法練習,考試和翻譯,都是基于學生的經驗。但當教學過于關注學生個人經驗,學生接觸到的語域和語體相當有限,所以這一教學觀點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戴威克是實用人文主義的代表。他認為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態度,調整自己教學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發展和展示創新和合作能力,學會表現的自我和批判的自我的協調。在斯戴威克最近的著作中強調了教師對學生需要的關注。另一方面,斯戴威克還認為,過分強調人文方法會帶來負面影響。在關注學生自我發展的目標的前提下,教師決不能放棄自己的職責,即對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技巧的把握。除了情感因素外,學生最重要的還應發展語言能力、記憶、動機和認知能力。
現代外語教學實踐中,人文思想已經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除以上所述的人文流派外,許多教學流派也反映了人文思想,如認知教學法,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具體操作各不相同,但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從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斯戴威克的實用人文主義思想,是人文教育思想更理性化的表現。
三、人文主義語言教育對國內外語教學的啟示
多年以來我過大學英語一直以大班為主,課堂教學多數以教師為中心。教學以考試為目標,尤其是全國性的
四、六級考試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風向標。這造成了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標準過于理性化,教學過程重知識傳授,輕學生需求,尤其是個體發展的需求。這和人文思想和素質教育的目標相距甚遠。外語教學中提倡人文教學勢在必行。
加強課堂教學的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英語教學的瓶頸,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道路。加強人文性,要注重摘要:
(1)正確理解人文教學法的含義。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以學生為中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師的指導功能必不可少,課程目標不能取消。人性化和語言教學不是格格不入的。語言技能的培養是在個體主觀意志的調動下積極地語言習得。
(2)明確外語教育的目的。教師應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鼓勵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在語言教學中融入人文觀,指導學生意識到個體發展的需求,既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又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3)恰當組織課堂教學。教師要勇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會提問,變被動為主動。課堂形式要多樣化,促使學生動手又動腦,充分發揮學生的智商和情商。要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得到表現自己、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機會。幫助學生形成探索創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參考文獻摘要:
[1EdgarFaureetalLearningtoBe[CParis摘要:Unes
co,1972.26。
[2范琳,試論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1)摘要:58-62。
篇9
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孩子們對于他們看到的自然世界已經構造出了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所以,孩子們對于自然界的解釋和想法通常和成人是不一樣的,甚至是錯誤的。在一些文獻中,孩子們的這些不同的概念叫做“前概念”、“迷思概念”、“錯誤概念”等。有大量的文獻事實表明,孩子們是帶著大量的先前概念走入正規教育的課堂的,這些概念會影響到孩子們后來的進一步學習,而且在孩子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即便經過老師的講授,這些概念仍然會存在。國內外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兒童的概念發展進行了研究,其中,概念轉變理論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該理論認為兒童可通過對原有概念的轉變和重建來獲得正確的概念。在針對兒童概念轉變的策略上,很多研究者做了探索。對于幼兒園的教師們,應該了解概念轉變導向教學的用法以及它的重要性,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應該重在發掘學生的前概念,消除學生的錯誤概念。在幼兒科學教育中,關注幼兒前概念,努力引導其接近科學概念并在此過程中發展科學思維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
2了解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關注幼兒的年齡差異
幼兒期是思維開始發展的時期。幼兒早期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幼兒中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末期抽象思維開始萌芽。幼兒期兒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量是實物概念。從幼兒期的發展趨勢看,下定義的水平隨年齡增長有所提高。不會說或不會解詞的人數在四歲前所占的比例較大,4~5歲以后有所縮小,5歲以后顯著降低,而達到初步概念的人數,則在5歲以后顯著增加。幼兒不同的年齡階段對科學概念的學習和獲得水平是有差異的。因此,在教授科學概念方面,教師要了解幼兒科學概念發展的普遍情況,分析其概念發展的不同水平以及各水平的特點,重視幼兒的年齡和個體差異。教師應根據科學教育的總要求,制定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科學教育目標,選擇合適的內容,制定教學方法。同時,要遵循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此外,教師還應在科學教育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教學方法。
3重視幼兒課堂上科學活動的運用
幼兒掌握科學概念是一個十分復雜而漫長的建構過程,它需要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智慧的引導。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以主題的方式組織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更符合年幼兒童的學習特點。幼兒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科領域范圍、幼兒的基本經驗,選擇、生成不同的科學探究活動的主題。幼兒教育要把幼兒探索自身和周圍世界的活動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程序中。科學活動的主題多以游戲方案的形式進行,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激起幼兒的活動熱情。幼兒科學教育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獲得知識、經驗的重要途徑。針對幼兒年齡的特點,需要合理地安排科學教育內容,多渠道地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精心地指導科學教育活動,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目的。
4顯性教學和隱性教學相結合
內隱學習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方式。人類有兩種學習方式: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外顯學習是指人們有意識地利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對環境刺激作出恰當的反應。與外顯學習相對,內隱學習是指人們自動地、無意識地獲得某種規則,習得知識和技能。內隱學習是兒童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兒童沒有刻意地去學習規則,也沒有意識到學習材料里隱含的規則,卻在無意識的過程中習得知識。有研究者比較了兩種教學方法對幼兒獲得科學概念和科學解決技能的影響,這兩種教學方法分別是反應性教學(RT)和反應性與顯性教學的結合(RT+EI)。實驗結果發現,兩種教學方法幼兒都能更好地學習科學概念,而且反應性教學和顯性教學結合組的兒童學習了更多的科學概念和詞匯。這些發現表明,當顯性教學和反應性教學結合一起運用時,孩子們能更好地學習科學概念和科學問題解決技巧。也就是說,在教授新概念和詞匯過程中,隱性和顯性教學策略的結合比隱性教學策略更有效。
5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
篇10
建國后,我國的醫學教育制度演變體現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
1.1949-1988
這個時期,國內絕大部分醫學教育培養其實都是短學制形式,通常在3-5年之間,6年制醫學本科院校也在,不過很少。5年制本科是這個階段發展的主流。不過,3年制大中專醫學院校比例也相當可觀。
2.1988年至今
隨著國家整體教育體制改革以及國內形勢變化,醫學教育培養體制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轉變。雖然5年制依然是主流,不過,臨床醫學的長學制開始進入發展行列之中,并獲得了相應的發展,原來的教育部曾在國內相當一些有著較高醫學教育水準的高校試行7年制臨床醫學本碩連讀,而更有極少數教學水平更好的大學實行了8年制本碩博連讀培育體系。截止目前,全國實行7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已超過50所(實際達到54所),而試行8年制醫學教育培養的高校也達到12所之多。可見,我國的醫學教育學制正在逐步向國際主流方向發展。這也符合當前國內的現實發展及國際醫學培養教育需求。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隨著國家整體發展水平提升以及國民對于衛生醫療的需求增加,3年以下學制的醫學人才培養體制會日益走進歷史。國內相應的學制將會向高端醫學人才培養方向發展。
二、先進國家高等醫學教育制度的參考與啟示
5年以上的醫學教育學制的好處在于,學生可以學到更多更扎實的理論。畢竟對于醫學而言,屬于高精尖科技領域,而且其所包含的學術內容眾多,沒有一定的時間積累,學生很難學到更多更實用的醫學知識,這對于學生本人的職業生涯發展不利,對于國家整體醫療事業的發展而言也沒有好處。縱觀當今諸如美國、德國、英國等這些經濟發達國家,它們對于醫療技術人員的培養教育極為重視,所以,他們的高等教育對于醫療人才的培養歷史至為悠久,也正因此,這些國家的醫療水平才與其政治、經濟保持了某種程度上的相適應。而且這些國家的國內醫學教育培養在學制方面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美國目前國內有醫學院校141所,該國高等醫學教育必需在4年本科獲取學士學位后才可以進行。且其醫學學位只有博士一級。在這個國家,如果想成為一名執業醫生,以下過程是必需的經歷:文理學院(4年)+醫學院(4年)+專科醫師和住院醫師培訓(3-年),也就是說,最少必需要有11年,才能從事這個行業,最多則達到16年。其之所以實行如此嚴格的行業準入,意在強化技術能力及職業素養。因為,人的健康是根本,作為公眾健康的守護神的一名醫療從業人員,不具備過硬的職業技術與職業素養,是很難完成行業要求及公眾健康需求期待的。事實上,有些國家對于醫生的準入門檻相當的高,比如法國,沒有博士學歷,根本不可能從事醫生這個行業,而且,法國根本就不設醫學學士或者醫學碩士這些學位,目的很明確想當醫生必需是博士。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