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簡歷范文
時間:2023-03-30 06:01: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本會計簡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這種變化源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以及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為此,成本會計應采取以下應對措施加強成
本理論的研究,提高我國成本會計水平成本會計工作者應更新觀念,增強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意識推進成本
會計電算化學習外國先進的經驗和方法總結完善和推廣我國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方法完善成本會計組織,
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和素質。
關鍵詞成本會計變化趨勢對策
成本會計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本
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不斷更新。會計電算化已經或
正在取代手工記賬,而且在企業建立內部網
情況下,實時報告成為可能。二是成本會計的應
用范圍不斷拓展。以往對成本控制并不關注的行業
如醫院、計算機生產廠商、航空公司等都對成本控制
投入了越來越多的精力。實際上,不論是銀行、快餐
連鎖店、專業組織還是政府機關,成本控制已變得不
可或缺。
成本會計的變化源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以及
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后兩者又起因于外部環境
的變化。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
方面一是大多數產品供過于求,造成市場競爭日趨
激烈二是產品需求多樣化,顧客對產品質量也日益
苛求三是國際間分工合作日趨密切,競爭更加殘酷
四是新技術、新工藝的創新蔚然成風。以上外部環境
的變化既要求企業的制造環境有別于往昔,又要求對
管理理論與方法進行創新。
一、新制造環境對成本會計的沖擊
新制造環境具體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彈性制造
系統。它是指使用機器人及電腦控制的材料
處置系統并結合各種獨立的電腦程式機器工具進行
生產,它有益于產品制造程序的彈性化。使用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從事多樣化產品的生產,解決對產
品多樣化、精致化的需求。第二,電腦輔助設計
、電腦輔助工程及電腦輔助制造
系統。電腦輔助系統不但提高了電腦的功
能,并且為廠商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使用電
腦輔助系統可減少人工成本、節省時間和提高工作效
率。第三,制造資源規劃。它是指制造業所
采用的電腦管理信息系統。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規
劃〕是的前身。有助于管理者
進行及時、有效的投資與生產經營決策。第四,電腦
整合制造系統。它是指以電腦為核心,結合
、〕、、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統形成自
動化的制造程序,實現工廠無人化管理。
面對企業新制造環境的沖擊,傳統的成本會計技
術與方法如果繼續使用,將造成產品成本計算不
正確。因為在新制造環境下,機器人和電腦輔助生產
系統在某些工作上已經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從
傳統制造環境下的一降到了現在的不足
。但制造費用劇增并多樣化,其分攤標準如果只
用人工小時已難于正確反映各種產品的成本。
成本控制可能產生反功能行為。傳統成本會計,將預
算與實際業績編成差異報告,即將實際發生的成本與
標準成本相比較。在新制造環境下,這一控制系統將
產生反功能的行為。例如,獲得有利的效率差異的動
機,可能導致企業片面追求大量生產,造成存貨的增
加。另外,為獲得有利價格差異,采購部門可能購買
低質量的原材料,或進行大宗采購,造成質量問題或
材料庫存積壓等等。
針對傳統成本會計不適應新制造環境的情況,美國會計學者提出了作業成本法淺
,現刁。法就是把為生產一種產品所發生
的所有作業,如質量檢驗、機器維修和顧客服務等分
配到產品成本中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這種方法較
傳統成本計算方法更為精細,成本數據更加準確。
法在美、日和西歐諸國的企業,尤其是競爭激烈
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術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
用。法將制造費用按作業類別歸集到不同的成
本庫中,然后分別采用各自的分配標準來分配制造費
用。在此基礎上,丑法又發展為作業基礎管理
獷,。簡單地說,
就是以法為基礎,利用作業成本信息,幫
助管理人員找出不增值但消耗資源的作業。以二法
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能夠促使管理人員重新設計整
個價值鏈上的作業活動以節省企業資源。
二、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對成本會計的影響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
現,管理理論與方法也在不斷創新,大大促進了成本
會計學科的發展并豐富了其內容。其中對成本會計
系統有影響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適時制,。它是
一種嚴格的需求帶動生產制度,要求企業生產經營管
理各環節緊密協調配合,原材料、零部件、產成品保質
保量并適時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銷售環節。其目的
是使原材料在產品及產成品等中的各類存貸保持在
最低水平,盡可能實現“零存貨”,以降低存貨成本。
在存貨水平很低的情況下,會計人員為簡化存貨計
價,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即當產品完工或銷售時,倒
過頭來計算在產品、產成品等生產成本。因為在采用
的企業中,從收到原材料到產品制成所耗用的時
間大幅縮短,而且期末存貨量也變得很小,使得傳統
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詳細記錄各類存貸的必要性受
到懷疑。由成本一效益原則,對少量的存貨做詳盡精
確的追溯,無疑得不償失。這樣,倒推成本法便應運
而生。
第二,全面質量管理腸,
。是世紀年代從傳統質量管理發
展起來的,隨著國際國內市場環境的變化,已經
發展成為一種企業競爭的戰略武器,一種由顧客的需
要和期望驅動的、持續地改進產品質量的管理哲學。
的目標就是公司在生產的各個環節追求產品
“零缺陷”,并由顧客最終界定質量。對計量和
報告員工業績的會計來講,就是產生了質量會計這一
新學科。由于提高質量所產生的收益難以計量,質量
會計發展的重點就放在質量成本的確認、計量和報告
上。一般認為,質量成本由五大類構成。預防成
本檢驗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外部失敗成
本外部質量保證成本。另外,在‘情況下,
會計人員績效衡量標準包括了產品的可靠度、服務的
及時性等促使管理人員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的非貨幣
吐指標。
第三,戰略管理。所謂戰
略管理,就是著眼于對企業發展有長期性、根本性影
響的問題進行決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場中取得競
爭優勢,確保有效實現公司目標。戰略管理思想對成
本會計系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戰略成本管理
的提出方面。戰略成本管理就是
運用成本數據和信息來發展及確認能促進公司竟爭
優勢的最優戰略。戰略成本管理所包括的范圍,目前
還沒有定論,一般包括三個方面價值鏈分析
市場定位成本動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
豐富的內容。
第四,基準管理玫和
持續改進。管理方法的新
趨勢就是基準與持續改進的結合。所謂基準就是以
公司外部或內部最優的業績標準來衡量自身的生產
活動,持續改進意味著管理人員不是一次性確定基
準,基準的確定是持續不斷地改進和提高的過程。日
本豐田公司是貫徹基準管理與持續改進的典型。基
準和持續改進被稱為“永無終點”的比賽?;鶞使芾?/p>
與持續改進對成本會計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管理
人員和會計師們認識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業最好的
公司學習,以同質產品的最低成本作為基準,了解自
身與最優者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進而實行企業再
造工程以增強競爭
力。
第五,限制理論,。
根據,每個公司至少有一個瓶頸制約著它的發
展,否則無論公司定下什么目標如利潤最大化都會
實現。企業限制因素通??煞譃橘Y源、市場、政策、原
材料和后勤五類。限制理論把企業看成一系列鏈狀
相連的過程,如果薄弱的連接處得到了加強,那么整
個鏈也就得到了加強,但是如果加強了其他的連接
處,整個鏈就不會得到加強。限制理論對成本會計系
統的影響使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認識到,在有些情況
下,不能一味強調降低成本和費用,要有逆向思維,要
在企業的薄弱環節加大投入,“為了省錢而花錢”。如
果企業待解決的瓶頸是更新設備,引進新型設備會發
生一筆較大的支出,但在今后設備使用期間,因設備
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產出加上設備維修費用降
低的綜合效益,可能抵補支出而有余。就總體而言,
效益可有所增加,這也是“成本一效益”原則的另一種診釋。
第六,目標管理。按目
標進行管理,要求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應當確定總
的奮斗目標,如利潤總額、資金利潤率等,并據以指
導、組織、動員員工為實現企業總目標而努力。圍繞
這個總目標,企業各部門、各環節乃至每個人都應當
制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如銷售目標、成本目標、技術目
標等,并制定實現目標的措施,以保證總目標的實現。
實行目標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和積
極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目標
管理對成本會計系統的影響就是目標成本的制定、分
解、控制和分析。我國的目標戰術管理,已初步形成
比較完整的體系。
以上六種管理理論與方法在我國都已不同程度
地得到應用。但總體來說,我國的企業管理還比較落
后,各種管理理論與方法落實到成本會計系統上,除
目標成本、質量成本還差強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戰
略成本管理等幾乎無人問津。成本會計系統作為企
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應加快其發展步伐。只
有把企業管理搞好了,成本會計才能得以革新與發
展。
三、對策
面對現代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即作業成本法與
作業基礎管理的興起以及目標成本的推廣應用,我國
的成本會計工作如何順應國際國內市場環境以及企
業制造環境的變化,結合國情,引進、吸收、消化各種
新的管理理論與方法,并總結我國自己的成功經驗,
值得我們深思。
一加強成本理論的研究,提高我國成本會計
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方法體系,
理論研究者必須沖破傳統會計觀的束縛,解放思想,
勇于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應本著創新精
神、務實態度和嚴謹作風,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同實際
工作者密切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廣泛開展案
例分析,從理論高度提煉成功經驗,同時,理論研究應
針對我國成本會計實際問題致力于將理論研究成果
轉化為生產力。在此基礎上,講究實效,建立成本會
計理論研究成果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
成本理論研究對成本會計實踐的指導作用。
二成本會計工作者應更新觀念,樹立成本效
益和成本回避思想
充分發揮成本會計的職能作用。長期以來,我們
在評價企業成本工作績效時,往往把成本升降作為唯
一標準。這種做法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因為成本只
表現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各種勞動耗費,至于這種耗
費效益如何,卻不是產品成本指標本身所能反映出來
的。所以,成本工作績效考核應根據投人與產出關系
進行評價。一是產出的投入越少越好圈,二是投人的
產出越多越好,三是投人增長慢于產出增長為好,四
是投人減少快于產出減少為好,五是投人下降,產出
上升為好。在實踐中片面強調降低成本,勢必挫傷企
業為未來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來高昂但卻必要的
費用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企業技術革新和產品更新換
代。由于過去我們未能正確理解成本效益思想,導致
了有些企業在競爭中往往注重采用低成本戰略,而忽
視了采用差異化戰略。因為企業投產新型差異化產
品,從短期看往往開支較大,但實際上這些新型差異
化產品可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從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
益。所以,為未來增效而正視樹立成本效益思想,有
利于企業競爭戰略的制定。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發生,使
挖掘降低成本潛力向預防性方向發展。我國傳統降
低成本的方法,從范圍上看局限于生產領域,從內容
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從時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
成本控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降低成本的方
法已經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成本回避將降低成本視
野重點轉移到產品開發、設計階段以及采購、制造、銷
售和使用階段從內容上著,擴大到整個產品生命周
期成本,包括生產者成本開發設計成本、制造成本、
物流成本、營銷成本和消費者成本使用成本、維護
保養成本、廢棄處置成本從時效上看要求防患于未
然,進行事前成本控制。總之,成本回避立足于早期
回避可以避免發生的成本。我國成本會計的改革應
構思成本回避的具體方法,并力求在實踐中應用。
現代成本會計的七個主要職能是成本預測、成本
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
本考核閉。成本決策是成本會計的重要環節,在成本
會計中居于中心地位,它同成本會計其他職能是密切
聯系的。成本預測是成本決策的前提,成本決策是成
本計劃的依據,成本控制是實現成本決策既定目標的
保證,成本核算是成本決策預期目標是否實現的最后
檢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實現成本決策目標的有
效手段?,F代成本會計職能歸根到底是一種行為職
能。在行為科學逐漸受到重視的今天,企業應把激勵
貫徹始終,其核心是創造一種適當的激勵環境,充分
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群策群力,發揮成
本會計職能作用,共同致力于整體目標的實現。
三推進成本會計電算化
利用以計算機技術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
為現代成本會計的必然發展趨勢。企業成本會計工
作以電子計算機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饋速度,增強了業務處理能力,對于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
測、決策和核算,有效實施成本控制,全面考核、分析
成本,都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實現成本會計電算
化是當務之急,是實行新的成本會計方法的技術前
提。但是,當前會計電算化應用中還存在以下的間
題一是簡單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階段,只能
進行事后反映,無法進行科學決策、預測和事中控制。
二是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采購、營銷、人事、財會
等子系統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機聯系的企業管理信
息系統。三是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一般只是財務會
計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需求的信
息。因此,為了推動會計電算化深人發展,必須加快
會計電算化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將會計信息系統
有機地融入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通過電算化的應用,
為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四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和方法,博采眾長,為
我所用
西方成本會計是一門生機勃勃的學科。特別是
隨著適時制、戰略管理、基準管理、限制理論、行為科
學、運籌學、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各種科學技術
成就在成本會計中的廣泛應用,新型的著重管理的經
營型成本會計已經形成。例如,適合我國當前多數企
業實際需要的標準成本會計、責任成本會計、目標成
本計算、質量成本會計、成本決策、成本預測和近十幾
年孕育的適時制與倒推成本法、作業成本法與作業管
理、成本企劃、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會計以及戰略成本
管理等。對此,我們應結合國情和不同企業的具體情
況認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進,有些方法應加
以改進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數具備條件的企業
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傊?為了發展完善我國
的成本會計,借鑒西方成本會計理論與方法是非常必
要的。但是這種學習要有創新,而創新只能與我國國
情相結合,這樣才能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
現代成本會計體系。
五總結完善和推廣我國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
方法
我國企業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
成本會計經驗,如編制成本計劃階段的項目測算法,
成本指標歸口分級管理,包括班組經濟核算在內的廠
內經濟核算制,實際上都是強調“以人為本”,充分調
動廣大職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積極性、創造性,至今
仍不失為現代成本會計的有效方法。邯鋼“模擬市場
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的經驗,以及濰坊亞星集團有限
公司實行的“購銷比價管理”,把企業管理成本的重點
從以內部生產為中心,延伸到對供、產、銷全過程的控
制。這些都是值得總結和學習的。總之,近十幾年來
我國企業管理成本總結的經驗層出不窮,為發展成本
管理、豐富成本會計內容作出了很大貢獻,值得會計
學術界同仁深人學習,認真總結,并將實踐經驗上升
到理論,加以總結完善。
六完善成本會計組織,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和
素質
為了適應現代成本會計的發展,必須完善成本會
計的組織,建立和健全成本會計規章制度,實行全方
位、全過程、全員管理成本,使決策層和所有部門、單
位都重視成本,人人關心成本,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和
素質。對于成本會計人員來說,他們除了應具備會計
職業道德之外,不僅要懂會計和財務管理,還要懂經
營管理,特別是要熟悉生產技術,學會運用價值工程、
成本最優化理論和方法,同時還要熟悉并掌握現代成
本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學會預測、決策和控制,學會使
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筆者認為,根據成本會
計人員職責的要求,我國一些工業企業在成本崗位上
篇2
[關鍵詞]成本會計;理論;基點;問題
中圖分類號:TD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7-0365-01
一、問題的提出
(一)成本不屬于價值范疇。
馬克思早在《資本論》第3卷第1章指出,成本具有一種假象,似乎它是價值本身的一個范疇。不僅指明是假象,并且正面指出,成本這一范疇,同商品的價值的形成或同資本的增值過程毫無關系。由此可見,半個世紀以來借助從商品二重性人手來解說成本,從根本上是誤會,從惟理上終于未能將成本是什么說明白。
(二)不能脫離生產力論成本。
過去只是從概念推導得出成本本質是必要生產費的一部分,卻未真正理解社會生產力才是區別必要與非必要生產費的分水嶺,而生產力又可由人力推進而變動不居的??墒沁^去的成本文獻中再不涉及從必要費與非必要費二者的區別中探討從不同途徑謀求降低成本的措施的可能性。這無疑是根本性的欠缺。
二、生產二重性
從商品二重性的分析入手來闡述成本,不僅在理論上站不住腳。并且因為忽視生產力水平對成本的決定性意義,從此脫離成本與生產力以及產品和市場之間依存制的聯系和關系,局限于就成本論成本,使成本會計從理論上走向死胡同。
從分析生產二重性出發,再從生產的耗費直接引出成本的概念和定義,從生產的目的和結果引向產品和市場。從此成本和產品再不是彼此分離、孤立的概念,永遠是矛盾的對立和統一。分析生產二重性,一方面從生產耗費引出成本,再從成本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引出成本本質,再從本質與非本質部分的區分引出如上所述如何分別采取不同途徑謀求降低不同部分成本的相應措施。僅就此而論,這樣的邏輯順序不僅順理成章,而且符合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進程。
三、我們的對策
面對現代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我國的成本會計工作如何順應國際國內市場環境以及企業生產環境的變化,筆者認為,我們應采取的對策是:
1、加強成本理論的研究,提高我國成本會計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方法體系,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同實際工作者密切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理論研究應針對我國成本會計實際問題致力于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在此基礎上,建立成本會計理論研究成果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成本理論研究對成本會計實踐的指導作用。
2、成本會計工作者應更新觀念,樹立成本效益(Cost?Benefit)、成本回避(Cost Avoidance)思想。充分發揮成本會計的職能作用
長期以來,我們在評價企業成本工作績效時,往往把成本升降作為唯一標準。這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因為成本只表現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各種勞動耗費,至于這種耗費效益如何,卻不是產品成本指標本身所能反映出來的。所以,成本工作績效考核應通過投入與產出關系進行評價:一是產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產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長慢于產出增長為好,四是投入減少快于產出減少為好,五是投入下降,產出上升為好。過去由于我們未能正確理解成本效益思想,導致有些企業在競爭中往往注重采用低成本戰略,而忽視采用差異化戰略。所以,為未來增效而正視樹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業競爭戰略的制定。
成本回避立足于早期回避可以避免發生的成本。我國成本會計的改革應構思成本回避的具體方法,使挖掘降低成本潛力向預防性方向發展。并力求在實踐中應用。
現代成本會計的7個主要職能是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預測是成本決策的前提,成本決策是成本計劃的依據,成本控制是實現成本決策既定目標的保證,成本核算是成本決策預期目標是否實現的最后檢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實現成本決策目標的有效手段。毋庸置疑,現代成本會計職能歸根到底是一種行為職能。
3、推進成本會計電算化
利用以計算機技術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為現代成本會計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但是,當前會計電算化應用中還存在以下的問題:一是簡單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階段,只能進行事后反映,無法進行科學決策、預測和事中控制。二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采購、營銷、人事、財會等子系統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機聯系的整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三是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一般只是財務會計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需求的信息。因此,為了推動會計電算化深入發展,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將會計信息系統有機地融入企業整個管理信息系統。
4、學習外國一切先進的經驗和方法,博采眾長,為我所用
西方成本會計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生機勃勃的學科。特別是隨著適時制、戰略管理、基準管理、限制理論、行為科學、運籌學、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各種科學技術成就在成本會計中的廣泛應用,形成了新型的著重管理的經營型成本會計。我們應結合國情和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完善發展我國的成本會計,借鑒西方成本會計理論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5、總結完善和推廣我國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方法
近十幾年來我國企業管理成本新鮮經驗層出不窮,為發展成本管理、豐富成本會計內容作出了很大貢獻,值得會計學術界深入學習,認真總結,將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加以總結完善。
6、完善成本會計組織,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和素質
為了適應現代成本會計的發展,必須完善成本會計的組織,建立和健全成本會計規章制度,實行全方位。筆者認為:對于成本會計人員來說,除了應具備會計職業道德之外,不僅要懂會計和財務管理,還要懂經營管理,特別是要熟悉生產技術,學會運用價值工程、成本最優化理論和方法;同時還要熟悉并掌握現代成本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學會預測、決策和控制,學會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
參考文獻
[1] 湯谷良《財務案例研究》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
篇3
關鍵詞:資本;成本會計;必要性
一、建立資本成本的的必要性
(一)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構想協調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
計這兩個會計分支學科。因為當展的總體特征,總是表現為分化與融合的辯證統一,會計學科也不例外。管理會計確認和計量一切成本包括顯現成本和隱含成本。而現行的財務會計卻僅僅確認和計量顯現成本,對隱含成本卻視而不見。兩者之間缺乏統一性,既對會計學科的理論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也為它們的實際帶來諸多不便之處。例如:在投資項目立項時,按管理會計要求對此項目進行評價,當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后,卻由財務會計來評價和考核,由于兩者的評價標準不一致,使得人們無法據以了解投資項目立項時,所要求達到的投資報酬率在以后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是否實現。資本成本會計理論構想解決了這個無法回避而又亟待解決的。它不僅統一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成本”口徑,而且協調了投資項目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這兩個會計分支學科。
(二)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理論構想使的凈利潤更具有經
濟意義。實現了對會計利潤的經濟學改造,使會計利潤向經濟利潤靠攏,也拓展了會計學的視野,將會計學成本概念及其計量引入產權領域。在現行財務會計程序和下,凈收益包括股權資本成本和真實的凈收益兩部分。把股權資本成本當作企業凈收益的一部分,虛增了企業的凈收益,從而高估了企業的經營成果。資本成本會計理論構想還其本來面目,使企業的凈收益真實地揭示了企業的經營成果。這樣,會計學的凈收益實際上就是經濟學界流行的經濟增加值。經濟增加值是近年來最引人注目和廣泛使用的企業業績考核指標,它是企業息稅前利潤與企業全部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從而消除了會計學與經濟學對企業利潤在認識上的差異。
二、資本成本會計的相關影響
(一)對會計的影響。第一,對會計理論的影響。資本成本會計理論構想沖淡了傳統資本要素的地位沖破了現行會計理論與以資本為中心的局限,突出地強調公司主體權益,拓展了會計學的視野,溝通了會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會計學就是產權經濟學。第二,對會計核算的影響。根據主體觀念,資本成本會計的確認與計量,把會計恒等式變為: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主體權益。使債權人、投資者和經營者的權益在會計上得到充分的展示,改變了傳統的會計觀念。
股權資本成本會計的建立將使公司成本發生三大變化:首先,利息費用將廣義化為企業的資本成本,既包括債務資本成本也包括股權資本成本,利息費用不再是一項期間費用,而應將其視為一項成本核算處理;其次,企業存貨成本和銷貨成本中將包含占用的或生產產品所耗用的資本成本;第三,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不管公司的盈虧,投資者都可以取得股權資本成本,所以公司的經營風險從投資者轉向經營者,從而大大地降低了經營者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有利于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傳統會計把股權資本成本當作凈收益的組成部分,從而高估了凈收益,使凈收益的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可能導致公司管理階層和股東等信息使用者決策失誤。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主要表現在:首先,能夠揭示有關市場風險的信息,而這方面的信息是凈收益計量所無法揭示的;其次,它消除了企業資本結構差異的效應,減少了傳統的銷售收益比率和凈資產收益比率所產生的信息誤導,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對公司的影響。第一,將現有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合并設立一個監事機構,該機構處于重大經營決策的備案和監督地位,經營者應定期向監事機構報送財務報表,但其仍保留解聘或聘任經營者的權利。該機構人員由股東和債權人構成,對股東大會和債權人負責。若該監事機構未履行或不盡力履行其職責,而給股東及債權人帶來損失,要承擔及責任。第二,當公司實現利潤時,?應按規定比例計提風險準備金,當風險準備金達到股東權益的50%時,可不再計提;當公司發生虧損時,可用風險準備金彌補虧損,補虧后的風險準備金不得低于股東權益的
25%;當累計虧損額達到風險準備金時,應準予其破產。第三,經營者加入本公司,可根據股東的要求或雙方協商確定,由經營者先期注入一定的風險準備金。當監事機構發現經營者從事高風險業務時,可要求其退出該項業務,或要求其提高計提的風險準備金率。
總之,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理論構想,使經營者得到更大的權力,肩負起更大的責任。資本成本會計是以理想的獎勵或激勵報酬為基礎,它使因(管理行為或決策)與果(主體權益的創造)緊密地連在一起另一方面使經營者從被利潤束縛中解放出來,敢于投資于長期才能見效的項目,而不必顧及短期效益。明確經營者的受托責任,也有利于更好地在會計上反映經營者履行受托責任的情況。資本成本會計融合了經營者和股東雙方的觀點。
參考文獻:
篇4
《成本會計學》課程是會計學與財務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同時也是一門專業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本課程的實習,是財會專業實踐學習的重要環節,天目學院的會計實踐教學通過依托母體及自身的摸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在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若不及時解決,將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進而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成本會計學》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經濟管理類的應用型學科,實踐教學是成本會計課程必不可少的內容。目前校內成本會計模擬實習是天目學院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但是,會計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對會計人才需求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對會計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特別對是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要求。因此傳統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已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它的局限性以及與素質教育的不適應性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實踐教學的應用層次較低,涉及面較窄。在校內教室來模擬企業的某些成本會計核算工作還是目前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說實踐教學的教學層次尚處于成本會計工作的最基礎層即成本會計核算這一層次,雖說成本核算在成本會計、成本控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畢竟還很不全面。成本會計的其他應用領域,如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控制、成本計劃及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還較少或基本沒有涉及。
(2)實踐教學的內容簡單、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目前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主要是圍繞成本會計的操作規程進行的一般簡單的動手能力的訓練,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成本會計的實訓課程中很難體現。實訓內容是以成本會計核算方法為主,核心是成本會計核算方法運用,實施的是如何計算成本、如何記賬的訓練。這些實踐訓練,一般是以工業制造業為主設計的,行業單一,內容簡單,對學生業務訓練的程度遠遠不足。實踐教學缺少能激發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各種方法手段創造性地分析復雜現實問題并分別情況提出不同決策方案的內容,欠缺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實踐教學的技術方法落后。雖然學院配置了相關的成本會計實習軟件,但由于場地及實踐教學時間安排的限制,目前本院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基本是手工模擬作業,教學情景與實際成本會計崗位尚有較大距離。教學內容反映信息化、網絡化和綜合分析的實踐教學內容較少。
(4)教師實踐指導能力欠缺。我院沒有配備專門的成本會計實踐指導教師,實踐性教學活動往往是由財會專任教師來完成的,而這些財會專任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本身就缺乏系統的財會工作的實踐,對企業實際工作中存在的財會問題認識不足,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難出色完成指導任務。
(5)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不夠。我院成本會計的課程實習安排在臨近期末考試前的一兩周內進行,學生在這個時候既要進行實習又要準備專業考試,壓力很大。因而,有些學生為了考出好成績,往往很難集中精力來搞好模擬實習,甚至會出現對模擬實習敷衍了事的情況。
總之,現行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側重于基層業務數據的操作,已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職業提出的要求,需要按照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相應的創新與發展。
二、改進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措施
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時間
天目學院《成本會計學》的實踐教學安排在理論教學之后,臨近期末考試,學生因此重視程度不夠,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學生的培養方案著手,改變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將其分散安排在1—16周,或者是將成本會計的理論與實踐合并為一門課程,使實踐教學能夠與理論教學同步。
這樣一來,既能避免與復習迎考的時間沖突,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實踐的積極性,又能將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在成本會計理論教學的事前、事中與事后將實踐教學的各種形式與手段進行廣泛、有效地應用,同時,由于將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在1-16周,學生便可錯時使用成本會計的實習軟件,實習模式不再局限于手工模擬,運用專門的實習軟件,能拓寬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范圍,除了成本核算以外,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等及考核和成本分析方面的內容也可以融合進來,加大反映信息化、網絡化的實踐教學內容。
2、“引進來”和“送出去”相結合,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在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育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成本會計的實踐教學也不例外。成本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實踐課程的指導教師必須有著豐富的實務經驗,為了給鼓勵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模式進行相應的創新與發展。
二、改進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措施
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時間
天目學院《成本會計學》的實踐教學安排在理論教學之后,臨近期末考試,學生因此重視程度不夠,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學生的培養方案著手,改變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將其分散安排在1—16周,或者是將成本會計的理論與實踐合并為一門課程,使實踐教學能夠與理論教學同步。
這樣一來,既能避免與復習迎考的時間沖突,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實踐的積極性,又能將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在成本會計理論教學的事前、事中與事后將實踐教學的各種形式與手段進行廣泛、有效地應用,同時,由于將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在1-16周,學生便可錯時使用成本會計的實習軟件,實習模式不再局限于手工模擬,運用專門的實習軟件,能拓寬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范圍,除了成本核算以外,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等及考核和成本分析方面的內容也可以融合進來,加大反映信息化、網絡化的實踐教學內容。
篇5
一、賬簿理論的演進①
意大利會計主導了15世紀和16世紀的會計領域,但之后失去了領導地位,在18世紀其地位更是急劇下降。盡管幾位意大利學者Anastasio(1803),Bornaccini Scandellari(1803)和Bornaccini (1818)在19世紀早期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卻仍然挽回不了這種局面。最初“侵入”意大利會計領域的學者是法國人Edmond Degrange Sr (1795, 1801)。Degrange簡化了18世紀異常復雜的會計體系,將會計賬戶的數量減少至五個(現金、貨物、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利潤和損失,后又增加了第六個賬戶,雜項)。他獨特的貢獻是發明了所謂的“美式簿記系統”,采用一覽表的形式將日記賬與分類賬綜合到一個單獨的表中。
18世紀 Edward (Thomas) Jones [1767-1833]的著作《瓊斯的英國式簿記》(Jones 1796/1816),試圖將單式簿記和復式簿記結合起來(后來他出版了《簿記科學》(1832))。該系統由三欄式流水賬、分類賬、按字母順序排列的賬目圖表和日記賬構成。根據Chatfield(1996)所述,該系統未顯示當前采購和銷售的余額,因此需要另外計算收益。此外, Jones還被視為復式記賬重要的批評者。為滿足19世紀的需求,他在后期的著作中使用了表格賬簿及一些適合盧卡·帕喬利(Luca Pacioli)會計體系的工具。
在19世紀涌現了很多賬簿理論(theories of accounts)。這些賬簿理論旨在探索記賬的基本規律,試圖解開“神秘”的復式記賬。這些理論大多已經采用推理和解釋的方式進行闡述,但仍屬于“賬簿”理論而非現代意義上的“會計理論”。這些理論可以歸納為兩個主要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解釋一個賬戶”。“賬戶”僅僅是一種假想,還是它代表著一個人或人以外的重要東西。第二個問題是“哪些類別的賬戶應作為基礎賬戶?”根據不同的分類方式,這些賬簿理論可以歸為以下類別:
(一)賬系學說 要正確理解“記賬科學”需要多少種賬戶?學者們陸續提出——賬系理論(one-series theories) (認為所有賬戶基本是一樣的)、兩賬系理論(two-series theories) (例如,宣稱資產賬戶和權益賬戶存在基本區別(basic difference))以及多賬系理論(multi-series theories) (比如在資產或權益賬戶基礎上對賬戶再進行細分)。
其中對二到四賬系理論做出最大貢獻的是意大利學者Giuseppe Cerboni、Giovanni Rossi和Fabio Besta。Giuseppe Cerboni [1827-1917]在其關于邏輯記錄(logismografi)的書中(Cerboni(1873,1877,1878,1886-94))不僅試圖找到一種“合理”的復式記賬方法,而且嘗試將這種方法應用于政府系統(此前復式記賬主要在私人企業使用)。他的體系包括兩個總賬,一個記錄業主,另一個記錄人和顧客。這個系統嘗試在日?;A上而不僅僅在年末,揭示一個實體的財富結構。他還使用了一種特殊的表格(giornale logismografico),為分類賬中的二級及多級明細賬的創建打下了基礎。Giovanni Rossi[1845-1921]傾向于從法律與數學層面對簿記(原理和技術)進行詮釋。受Gneist(1882)的啟示,Rossi開發出一種相當復雜的會計棋盤理論(今天被稱為“矩陣理論”)。Rossi(1889: 64)甚至建議將會計矩陣轉化為機械計算矩陣。不過這一設想太過超前,漸被遺忘。Fabio Besta[1845-1922]的四卷著作(Besta 1891-1916)對新趨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Besta的目標是將這些經濟控制和管理控制應用于各類企業,包括公眾企業。Schneider (2001)高度評價了Besta的貢獻,他認為:Besta依據Ricardo的價值理論采用了重置價值(replacement values),關注不動產和租賃物的現值 (Ertragswert)計算,是首次將會計與經濟理論聯系起來的學者之一。
(二)擬人化賬戶和物化賬戶 對于把賬簿看作人還是物,賬簿理論陸續出現了擬人化(personalistic)賬戶和物化(materialistic)賬戶兩種理論。擬人化賬戶理論將每一個賬戶都看作一個人,賬戶的增減變化,可以看作是這個人的收入和付出。而物化賬戶理論則放棄了采用具體的人來識別非人格賬戶的構想?!皵M人化賬戶”的杰出代表人物和作品有:意大利的D'Anastasio(1803)、Cerboni和Rossi,法國的Degrange Sr (1795,1801)和Quiney (1817,1839);瑞士政府會計師Hügli(1887,1900)等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物化賬戶理論變得更有說服力。被Melis(1950:745)稱為“意大利現代會計之父”的Francesco Villa,甚至提出了混合賬戶理論(Villa 1840-41)。
(三)業主(權益)理論和實體理論 根據企業與股東是否被看作同一主體,賬簿理論先后出現了業主(權益)理論(proprietary theories)和實體理論(entity theories)兩種觀點。業主理論的主要特征是強調資本賬戶和資本保全,后來認為資產負債表應占更多的主導地位。這種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企業與其所有者是一個完整且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該理論的焦點從僅僅關注交易及其交換價值轉移到為所有者盈利。實體理論的主要特點是將企業(如公司)與其所有者從概念和法律上區分開來,并明確區分二者的資金和年度收益。資產有時被看作是未來的費用,如此所有者要求權和債權人要求權的區別可能就不太明顯,因為兩者都被看作實體。該理論的另一特點是將債務利息作為一種收入分配。
業主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意大利的Besta(1891 -1916);英國的James W. Fulton (1800)和Cronhelm (1818);奧地利的Hautschl(1840)和Kurzbauer(1850);德國研究通貨膨脹會計的Augspurg(1852-55)和調查會計發展的L?觟w (1860);美國的Thomas Jones (1841),以及Sprague和Hatfield (1909)等。在瑞士,Hügli(1887,1900)詳細闡述了早期德國作家的作品, 并通過代數方程式論證了會計平衡,成為業主理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瑞士學者Johann F. Sch?觟r [1846-1924]使用數學符號分析問題的方式非常接近業主理論,他還開創了會計倫理學及企業經濟倫理學。
經Littleton[1886-1974](1933)證實,實體理論在19世紀中葉以前就出現了,但是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過Nicklisch[1876-1946](1903,1912)和其他學者的宣傳才得到普遍認可。相較“業主理論”,實體理論更好地滿足了現代企業(眾多的股東、有限責任、利益的可移植性,更重要的是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的需要。但是業主理論與實體理論之間的爭議一直持續到20世紀,直至20世紀后半葉,實體理論才完全取代業主理論。
(四)其他會計理論 19世紀還出現了其他會計理論。例如,價值循環理論(value cycle theory),強調通過不同賬戶反映企業里持續的價值轉換。K?覿fer (1966: 12-18)列出了其代表人物,包括Léon Gomberg[1866-1936](瑞士籍的俄羅斯學者)及其主要作品(Gomberg 1897,1908,1912),Harry C. Bentley (1911), René Delaporte (1926)和Wilhelm Rieger[1878-1971](1928)。Veit Simon [1856-1914]是這一階段非常關鍵的先驅性人物,他寫了第一部有關有限公司的系統條約(見Simon 1899)。
20世紀初,瑞士學者Sganzini (1908)提出了所謂的“現實賬簿理論”,并開發出完整的動態會計。Schmalenbach、Walb和Rieger全面細化了Sganzini的想法,并闡述了他們的不同看法。司法會計理論(juridical Bilanztheorien) 在發展初期,認為收入確認是會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目的,并與靜態會計理論(static Bilanztheorien)并存; 靜態會計理論②特別關注資產和所有權評估,并將其作為會計的中心目的。相反,后來的動態會計理論再次強調利潤表和收入確認。
整個19世紀都充滿了富有激情而又祥和有序的學術研究與爭論,有的甚至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這些爭論催生了很多出版物,極大促進了這個學科的發展。盡管也有美國學者研究賬簿理論,但是歐洲大陸仍是賬簿理論研究及其爭議的主戰場。到20世紀,從法國、德國到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和俄羅斯,各種賬戶圖表和會計科目表成了討論的熱點。英國開創了審計與注冊會計職業。
二、成本會計的發展
19世紀的成本會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上半葉法國學者提出了很多原創性的想法,對成本會計發展作出了突出性貢獻,而到了下半葉,由于德、英、美等國的鐵路和工廠的擴張促使成本會計的發展重心轉移到了德國、英國和美國。
(一)19世紀上半葉成本會計的發展 19世紀上半葉成本會計領域,法語區域首先提到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 Battaille (1804), Delorme (1808), Isler (1809), 尤其是Payen (1817)。Payen使用了訂單成本法和分步成本法、轉移定價,將間接費用分配到產品成本(盡管沒有識別出特定的分配基礎),并將復式記賬原理引入成本會計。de Cazaux (1824、1825)不僅以確定“真實”利潤為目標,而且分析了利潤的來源,構建出“空閑時間”概念,并將利潤區分為正常經營利潤和持有收益。其次提到的法語專家及作品有Feigneaux (1827)、Godard (1827)。Godard (1827)不僅研究了工業企業成本流的路徑,而且分析了平均成本、遞延成本和機會成本,也涉及到原材料核算、間接提到“在產品”,并確定了已售商品成本。Jeannin (1829)使用了“在產品”和“完工產品”賬戶。F.N. Simon (1832)認為應該將諸如租金、管理者薪酬和稅金分配到間接費用。最后,其他屬于“法國成本會計黃金時代”的作者還有:Ouvrat(1835),Coffy(1832),Queulin(1840)及其永續盤存制,Deplanque (1842)和Willame (1842)。此外,Jacques Savary在其有關法國1673年《商事王令》(Ordonnance de Commerce)的著名評論(1675)中就引入了成本與市價孰低原則。但直到1806年,德國學者Leuchs(1806)才開始使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Leuchs(1806)還將取得成本劃分為銷售相關成本和獨立(或固定)成本。
在英國,領先企業摸索著進行成本核算,并常常能使其正常運轉。James Fulton(1800)和Cronhelm (1818)開創了成本會計。Cronhelm(1818)還用代數方法解釋了復式記賬,探討了永續盤存制,并闡述了確定已銷產品成本核算的系統。后來,愛爾蘭人Dionysius Lardner[1793-1859](1850)更清晰系統地闡述了成本產出變動,并給出了周密的成本分配方案。在英格蘭,出現了兩個重要的有關成本會計的原創想法。其一來自數學家Charles Babbage [1792-1871],在其著作《機械和制造經濟》(On the Economy of Machinery and Manufactures)(1827)中,提出了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概念。其二來自1836年對物價變化進行指數化測量的想法。這一時期其他作品還有:美國的W.Jackson (1801)與Gerisher (1817), Bennet (1820), Thomas Jones (1841),和John Fleming(1854)。瑞典的Synnerberg(1813)和Pholmann(1838),西班牙的Brost(1825)和Christantes Y Canedo(1838); 波蘭的Barciński(1833)。不過Forrester (1998)證實,依據文獻的創新程度來看,這些作品的重要性都沒有超過法國學者的貢獻。
(二)19世紀下半葉成本會計的發展 到了19世紀下半葉,特別是80年代—90年代,由于德國、英國和美國的鐵路和工廠的擴張、其他行業的巨額投資以及折舊、成本分配、價格確定和預算等問題的出現,促使成本和制造會計迅速發展起來。
成本會計在德國的發展。Seicht(1970)參照德國鐵路的律例指出, 1873年12月3日,德國商業法最高法院(Reichsoberhandelsgericht)的判決,認可了未來導向的資產負債表,同時促進了資本的理論估價(capital-theoretic valuation)。Von Wilmowski(1895)也很關注折舊問題,并于1896年在其關于普魯士所得稅法的評論中預期了動態會計的重要方面。接著Schmalenbach通過一系列文章 Schmalenbach(1899,1908-09, 1911-12)發展了其成本—產出可變性理論和其他基本思想,最終形成了其備受爭議的“動態會計”(Schmalenbach 1919),及后來頗具影響力的會計科目表(Kontenrahmen)。Schmalenbach的成本和定價理論區分了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并且為了確定有競爭力的價格只將可變成本分配進產品成本。相反,德國工程師,特別是A.Messerschmitt,主張在勞動力成本基礎上分配大多數成本項目。而德國學者Ballewski(1877)認為成本在不同的產出水平上有不同的習性,并描述了一個綜合性的價格決定系統;Tolkmitt(1894)分析了成本核算在管理決策中的作用, Lilienthal(1907)分析了成本會計的不同方面。
物價變動會計開始受到重視。Chatfield(1996)指出:1850年以后,美國鐵路公司投機活動開始由最初的夸大利潤向低估利潤轉變。至1880年,英國審計師已經執行將過時或損壞的貨物成本減計至“成本或市價”較低者的標準程序。美國戰后通貨緊縮期間,鐵路公司與州際商務委員會(the Interstate Commerce Commission)之間出現的有關“價格設定”(rate setting)的爭論引發了歷史成本與重置成本之間的辯論。最后,最高法院在1898年支持鐵路公司以“財產的公允價值”(a fair value of the property)為基礎估價。這些例子表明物價變動會計問題受到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關注。而德國學者Augspurg(1852-55,1873)早在19世紀50—70年代就研究了購買力下降的問題。
標準成本成績斐然。美國軍官Henry Metcalfe[1847-1927]寫了首批《現代成本會計》(1885)書籍,要求通過工作單和勞動卡來恰當分配成本,介紹了訂單成本核算系統(job-order costing system),并將成本會計和財務會計聯系起來。Arnold(1899)和Diemer(1900)進一步擴展了Metcalfe的工作。美國著名工程師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引入了系統工作標準設定,并開展了時間研究,從而開創了標準成本之路。之后,G.P. Norton [1858-1939](1889),開發了分步成本計算系統,促進了轉移定價和單獨的利潤中心的發展。美國伯明翰大學教授Lawrence R. Dicksee [1864-1932](1911)完善了利潤中心。英國學者A.Hamilton Church [1866-1936](1901-02),建立起標準成本理念,發展了諸如“生產中心”和“閑置生產能力”等設想,使人們注意到“正常成本”與“異常成本”的差異以及“科學機器工時率”。J. Lee Nicholson[1863-1924](1909)在機器工時基礎上強調“成本中心”和“測量單個部門的利益”。Whitmore(1908)主張應將閑置生產能力成本歸集到一個單獨的賬戶(以備注銷)。美國效率工程師Harrington Emerson(1908-09),寫了有關標準成本的經典之作。Garry(1903)探討了數量差異和價格差異。Sir John Mann [1863-1955](1891,1904)支持將營業間接成本分解成銷售費用和制造費用,并進一步提議按照機器工時率進行成本分配。
工程師會計團隊Garcke and Fells 于1887年出版了著名的有關工廠會計(Factory Accounts)的書籍。這部著作不僅貫穿了企業內部的成本流,而且將成本會計和復式財務會計結合起來。它還指出分配間接費用是沒有意義的,并提出了“邊際成本”這一開拓性成果。英國著名經濟學家Alfred Marshall [1842-1924](1890)不僅區分了“主要成本”和“輔助成本”,而且區分了短期過程和長期過程成本。E.J. Smith(1899)在英國開創了統一的成本會計。
法語地區,Guilbault(1865)明確提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重要區別。Eugene Leautey[1845-?]和Adolphe Guilbault[1819-96](1889-1895)用數學和科學原理來闡述會計。Hernández Esteve (1996:548)認為:Reymondin(1909)及其會計參考書目和Monginot(1854),Mézière(1862)以及Courcelles-Seneuil(1867,1870)等其他法國作家對西班牙會計產生了很大影響。
三、19世紀會計理論在其他領域的發展
(一)政府會計和預算初現端倪 政府會計方面,維也納教授Josef Schrott(1871,1882),開創了意大利邏輯記錄(logismography)概念的研究,并探討了傳統的政府會計(包括財政分配和預算標準與實際結果并行的實踐) 與企業復式記賬體系的關系 (Schrott, 1852)。德語區域,von Sonnenfels[1733-1817](1804)研究了政府會計; Rau(1822)探討了財政主義。
預算方面,英國的Bastable[1855-1945](1892)提出了零基預算(ZBB)(即使用一個新的預算基礎,避免舊偏見)的初始理念,并且其思想和實踐在1902-1917年間得到了發展。美國工程師H.M. Lane(1897)撰寫了有關預算的文章。Hess 1903年的著名文章中已經出現了彈性預算的萌芽,其內容包括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比較的的圖形處理。Sterling H. Bunnell (1911)提出了固定預算。此外,Solomons(1968)指出Sir John Mann在1904年就知道“盈虧平衡圖”(break-even-charts)。但Ferrara(1996)認為Hess[1864-1922](1903)是“最早涉及盈虧平衡圖的作品”。
(二)會計教育碩果累累 在會計教育方面,很多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德國和奧地利地區:Fredersdorff(1802)已經劃分了金融會計和工廠會計; von Puteani[1782-1847](1818)的會計基礎、Maisner(1828)的初學者入門。法國教授Malot(1841)寫了一本具有很高教育價值的會計教科書。意大利學者自Francesco Villa [1801-84]及其巨著(magnum opus)(Villa 1840-41)開始,重點研究了賬簿理論及其相關教育,恢復了一些他們在會計研究領域的地位。他們放棄原先普遍采用死記記賬規則的學習方式,轉而采用一種邏輯清晰的代數方法來解釋記賬規則,由此“日記賬”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分類賬和資產負債表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美國教育家Silas S.Packard [1826-98],是第一個將科學和哲學方法結合起來促進美國會計發展的學者。銀行家Ezra Sprague[1842-1912]出版了關于投資和會計哲學問題的書籍,與Charles W. Haskins[1852-1903]一起促進了美國大學的會計教育改革,并且成為美國會計行業發展的先鋒。與此同時, 美國學者George Soulé[1834-1926],研究了會計的科學和哲學基礎、審計和商業教育。美國伯明翰大學教授Lawrence R. Dicksee[1864-1932]以批評折舊程序不足而聞名。他還出版了暢銷的審計書(Dicksee 1892,1905),并成為美國Robert H. Montgomery[1872-1953]審計教科書的樣板。
(三)其他國家的會計發展 19世紀其他國家會計發展方面也涌現出了很多代表人物和作品:西班牙會計理論發展的代表人物有Castano Dieguez(1863)、 Salvador y Aznar(1846)、 López Toral(1878)和Oliver Casta?er (1885)等。葡萄牙會計理論發展的代表人物有Magel?觔hes Peixoto(1910)和Ricardo de Sá(1912)。荷蘭的兩位作者,Kreukniet(1896)和Heykoop(1897)以研究一般會計和商業知識而聞名。與此同時,在日本,學者Alexander Shand[1844-1930](1873)、Yukichi Fukuzawa[1834或1835-1901](1873)、Naotaro Shimono[1865或1866-1939](1895)將復式簿記學引入日本。在中國,根據郭道揚教授(1996)所述,蔡錫勇在1905年就第一次出版了西式風格的復式入門書籍。除了Léon Gomberg[1866-1936]早期著作外, 很多俄羅斯學者在19世紀很出名并對20世紀的會計文獻做出了貢獻。F. Ezersky強調存貨永續盤存系統。S.Ivanov關注主要成本“基本生產成本”。I.Valitsky依據流動與非流動進行分類,設計了國家和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E. Feldhausen引入了標準成本。L.Gomberg創造了具有原創性的理論“生態經濟學”(economology),并把會計理論納入了這個系統。
四、啟示與思考
19世紀關于賬簿理論的探討精彩紛呈,隨著分析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簿記學原理的認識更為全面和透徹,賬系學說討論的是應該有多少基本賬戶才能解釋簿記科學,擬人賬戶和物化賬戶探討了賬戶代表的是人還是物。業主理論和實體理論的爭論焦點是企業和所有者是否為同一主體,業主理論的出現將簿記理論研究的焦點從僅僅關注交易及其交換價值轉移到為所有者盈利,這對20世紀的會計理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實體理論的出現則為公司制企業的壯大和發展鋪平了道路。靜態會計理論和動態會計理論爭論的焦點是如何確認資產和收入,以及報表的構成項目等問題,其中研究靜態會計理論的學者已經注意到破產清算和持續經營兩種狀態下的資產確定的不同,而動態會計理論則注重資本的價值運動與資本在企業內外部循環的問題,把對業益的維護與保障放在資本的循環運動中。這些爭論大大拓展了會計的內涵和外延。
此外,19世紀末20世紀初,還出現了會計“一般化”(generalizing)的趨勢,會計不僅僅被應用于企業和政府,而且其“控制”職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T?觟ndury [1883-1937](1933)認為:一般化會計觀點的新奇之處不在于要求企業及其分支機構都要記賬,而是會計及其系統分析的概念會隨著會計在企業里職能的變化而變化。Léon Gomberg是較早系統闡述一般化會計觀點的學者之一。一般化的趨勢推動了會計服從企業經濟學中更廣泛的規律,也促進了會計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
從地域上看,19世紀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會計研究各有其特點。意大利有關簿記學的書籍很多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原創性,并有較強的系統性。而在成本會計領域,法國學者做出了突出貢獻。法國學者在19世紀上半葉及之前就提出了成本與市價孰低原則、訂單成本法和分步成本法、轉移定價,將間接費用分配到產品成本,復式記賬與成本會計的結合、空閑時間、區分正常經營利潤和持有收益、平均成本、遞延成本和機會成本,原材料核算、在產品及其賬戶、完工產品賬戶、已售商品成本的確定等概念和設想。這些具有原創性的設想比其他國家的相關研究至少早了半個世紀。不過由于這些想法過于超前,而未受到當時的學者和實務工作者的重視。但是他們的想法為后面的學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英美兩國的學者對標準成本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標準成本和預算的發展,凸顯出會計的管理職能的重要性。標準成本和預算的發展促進了管理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同時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發展也拓寬了會計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德國則在法律制度的建設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這一時期成本會計研究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理論研究與實務工作聯系的非常緊密,很多問題的緣起都來自實踐中面臨的困難。不過這一時期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未能明確區分資本和收入、資本支出和收益支出、混淆了折舊和資產會計等。
在實踐方面,隨著鐵路公司等大型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展開成本控制方面的探索,成為會計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另外,1890年之后,隨著金融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新的商業立法及更高層次的商業教育的需求劇增。由此,許多國家不得不修改原有的商業和工業法律,并且被迫建立新的法律。在19世紀90年代,出現了具有大學地位的商業學院,后來大多轉型為成熟的大學。商業教育的蓬勃發展也極大推動了會計研究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19世紀建立了20世紀會計研究的主要方向:(1)賬簿理論,特別是“會計理論”;(2)會計和管理中的倫理問題;(3)一般會計報表的會計估價和表述;(4)通貨膨脹問題及其解決方法;(5)折舊和其他分配問題;(6)成本計算、定價和效率任務;(7)審計、標準設置和稅務問題。
注釋:
①本文第一至第三部分根據《會計研究二百年:國際視角下的人物、思想與成就》第二章十九世紀會計研究縱覽(The nineteenth century:An international survey)整理得到。
②靜態會計理論形成于19世紀末期的歐洲大陸,它是隨著擬人賬戶理論退出歷史舞臺而應運而生的一種簿記理論。其基本特點是以資產負債表(靜態報表)為中心來建立會計方程式,進而以代數的正負法則確定借貸平衡關系。
參考文獻:
[1]許家林:《西方會計理論演進:基本階段與主要成果 》,《會計之友》2009年第1期。
[2]郭道揚:《會計史研究:歷史·現時·未來(第三卷)》,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版。
[3]許家林:《 會計理論發展通論(上)》,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題》,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5]郭道楊:《郭道揚文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
篇6
關鍵詞: 能力本位 《工程測量》 課程體系改革
隨著科技的發展,測量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測繪科學不斷地分化和綜合[1]。面對日益發展的現代測繪科學技術,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必須與高速發展的測繪技術相適應。因此,加強測繪教學改革,以能力培養為本,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使學生與快速的社會發展相適應。為適應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市場的需求,我校測繪工程教研室以能力本位為指導思想,對《工程測量》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課程體系的構建
由于《工程測量》教學比較復雜,它既有理論知識的教學,又有實踐能力的教學,必須克服困難、大膽創新、承前啟后、勇于改革。因此,我們從我校學生實際出發,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對測繪專業的《工程測量》課程體系進行了初步嘗試,并對原來的舊的課程體系進行了拓展,將其分為測量基本技能模塊(包含普通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和全站儀的使用)、控制測量模塊(包含三四等水準測量、導線測量和GPS靜態測量)、地形測量模塊(包含紙質測圖和數字化測圖)、施工測量模塊(傳統方法作業測量和動態RTK測量、全站儀施工放樣測量等)和變形測量模塊(包含沉降監測、位移變形監測和傾斜監測等)五個模塊。改革后的課程體系突出了能力本位,加強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改革的措施
2.1以能力為本位,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過去我校將《工程測量》作為專業基礎課定位,往往由于時間倉促與安排粗略,使部分學生無法將課堂知識與技能聯系起來(表1為改革前《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教學情況)。舊的培養方案中理論與實踐課時比例不盡科學,造成學生雖然對測量理論熟悉,但對數據處理能力和綜合運用相對較弱的情況。為此我們針對崗位技能的特點,根據測量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社會需要,對其進行改革,改革后《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教學情況如表2所示。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測量形勢,我們對教學計劃每年討論修改一次。
由表1和表2的對比可以看出,改革后的工程測量課程橫跨三年,使工程測量技能的培養達到“三年不斷線”的要求;理論與實踐課時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實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互相配合,著力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
2.2以能力為本位,對實驗實習進行改革。
傳統的測量實習,存在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弊端[3]。為保證《工程測量》課程改革的成功,我校把測量實習分為校內、校外兩個階段,同時對工程測量實習基地進行改建,在2008年新建1個校外測量實習基地――周立波故居測量實習基地,實習場地面積增至近6平方公里,能實現各測量模塊的一體化教學,同時承擔200多人的測量實習。并在測量儀器室的基礎上建立測繪實踐教學中心,主要用于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為“崗位零適應期”的目標提供硬件支持,并專門引進工程測量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壯大專業教師的力量。
通過對2011級、2012級和2013級測繪工程專業的《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改革后,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后,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質的飛躍。特別是在第四學期結束后的測量工鑒定考試中,學生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成績顯著(如表3所示)。表3反映出在使用新的工程測量課程體系后,考試通過率有大幅度提高,理論成績通過率與實習成績通過率最高分別達到87.36%和98.28%;鑒定考試通過率有很大提高,特別是中級工,參加鑒定和通過鑒定的人數為歷年之最,通過率遠遠高于全省平均值。這充分說明課程改革對操作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據實習單位的反饋,2011級學生對測量崗位的適應時間比往屆學生縮短,運用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在每兩年一次的湖南省測繪技能競賽中,2010年我校參賽選手獲得了個人第二名和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在2012年湖南省舉辦的“拓普康杯”測繪技能競賽中,我校參賽選手獲得個人第一名和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從上可以看出,經過改革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2.3以能力為本位,加強《工程測量》教學方法的改革。
面對快速發展的現代測繪技術,特別是GPS、RS和GIS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測繪教育的要求[4]。為此,我們成立了多媒體課件開發小組,定期舉辦多媒體課件展評和上網交流會,切實提高教師的軟件應用能力和多媒體教學能力。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學生在課堂獲得的理性知識與實踐獲得感性知識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了采用現代的教學手段外,我們還根據測量實訓的特點采用任務型教學。任務型教學就是設定幾個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工程測量的技能。教師根據各測量模塊的要求,結合測量的儀器、場地,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對內容進行再加工,精心設計各種教學任務。同時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體現教學成就,引導學生對這些學習成果進行積極評價,從而達到實訓的目的。
2.4以能力為本位,改革成績考核方法。
傳統的課程考核方法都是以期末考試為主,這樣不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為此我們把理論和閉卷答題為主要的考試形式改為以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為主的考核方式[5],以課業綜合考核為主,以筆試考核為輔的考核模式。綜合考核包括學生的實驗實習報告、施工放樣、數字測圖和變形監測等多種形式,通過書面測試和操作測試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己朔绞降母母铮沟脤W生的學習情況得到比較科學合理的評價。另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承認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專業技術等級考試,提高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普海.水利水電工程測量[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2]吉星升.突出能力本位,強化教學改革――談《土木工程測量》課教學改革[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23(1):104-105.
[3]寧津生.測繪工程專業和測繪學[J].測繪工程,2000,9(2):70-74.
[4]汪祖民.對非測繪專業測量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測繪通報,2002(8):59-60+65.
篇7
現代社會,企業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優勝劣汰成為必然。產品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很多,如價格、款式、質量、售后服務等,但價格是最重要的因素。價格決定于成本。在企業成本管理中,重視和加強對這些管理決策成本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損失。本小組通過調查都江堰市宏達鋼鐵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為例,對該公司的成本工作進行分析,針對成本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設計公司成本會計管理體系。
一、都江堰市宏達鋼鐵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
都江堰市宏達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達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公司擁有一流的冶金技術人員,目前宏達公司主導產品包括:棒材、線材、型材、熱軋板、冷軋板、鍍鋅板、彩涂板、焊管等系列,幾乎涵蓋市場需要的所有規格。主要產品均獲得國家和省優質稱號采用先進技術,專業制造、銷鋼生產線整套設備,呂板彩涂整套生產線設備,技術先進,質量上乘。公司產品采用進口優質原料及專業配方的高品質涂料,規格齊全,質量好,屬于國家重點鼓勵開發項目。
二、分析宏達公司的財務情況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它是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和依據的經濟應用學科。
(1)營業收入的增長越來越慢,2009—2011年從10%下降到2%;
(2)營業成本的增長較快,2009—2011年從11%上升到17%;
(3)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在2011年得到控制;
(4)凈利潤呈下降趨勢,2009年—2011年從18.95%下降到-31.30%;
綜上所訴,可以認定宏達公司創利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營業成本大幅度升高。成本失控問題已嚴重影響公司經營效益,制約公司后繼發展。因此,加強成本管理,建立科學、有效的成本會計管理體系是宏達公司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
三、成本管理是企業提的增高經營效益的核心手段
成本管理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項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學管理行為的總陳。企業通過加強成本管理,實現經營成本降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參與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管理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成本管理控制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
四、宏達公司成本會計工作體系設計
(一)、設計成本會計結構
1、總成本:主要是由產品制造成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構成。是反映一定期間內公司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開支狀況。
2、制造費用:制造費用包括產品生產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資以外的其余一切生產成本,主要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車間、分廠)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一切費用。(車間生產和行政管理部門的固定資產所發生的固定資產維修費列“管理費用”。)具體有以下項目:各個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職工福利費,房屋建筑費、勞動保護費、季節性生產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等。制造費用一般是間接計入成本,當制造費用發生時一般無法直接判定它所歸屬的成本計算對象,因而不能直接計入所生產的產品成本中去,而須按費用發生的地點先行歸集,月終時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計算對象間進行分配,計入各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中。
3、財務費用: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凈損失(有的企業如商品流通企業、保險企業進行單獨核算,不包括在財務費用)、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如債券印刷費、國外借款擔保費等。
4、經營費用:一般是指流通企業對在經營過程中發生除經營成本以外的所有費用。
5、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成本是指產品已全部完工時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
6、銷售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被銷售后,由于庫存產品減少了,就需要將該產品成本從庫存成本中減少,而減少的這部分產品成本即成為了“產品銷售成本”。
(二)、成本會計核算流程
1、生產費用審核
對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本企業的有關制度、規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
2、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企業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并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3、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
對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并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4、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
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5、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
(1)歸集開發產品費用
本文以鋼材開發項目的工程內容和工期進度作為確定成本歸集對象的主要依據,對大的開發項目應該按不同的開發期進行分塊,便于費用的歸集和成本結算,充分發揮成本核算的作用。
(2)正確劃分成本項目
客觀地反映產品成本的結構,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徑。按現行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開發成本”作為一級成本核算科目,企業應在該科目下,根據自己的經營特點和管理需要,選擇成本項目,并據此進行明細核算。選擇成本項目不能太多,對于發生次數較少、特別是單筆發生的費用,應盡量合并。而對金額較大、并陸續發生的費用應單獨設立科目核算。
(3)計算并結轉已完開發產品實際成本
計算已完開發項目從籌建至竣工驗收的全部開發成本。并將其結轉進入“開發產品”賬戶,即借記“開發產品”賬戶,貸記“開發成本”賬戶。
五、宏達公司成本會計管理體系設計
(一)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根據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采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按規定的成本項目,通過各費用要素的歸集和分配,計算出各成本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既是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耗費進行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進行反饋和控制的過程。通過成本核算可以反映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并進行成本預測、編制下期成本計劃提供可靠的資料,同時也為以后的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必要的依據。
(二)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等資料與本期計劃成本、上年同期實際成、本企業歷史先進成本以及國內外同確定商品類品先進成本進行比較,用以揭示產品成本差異并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以便采取相應措施,改進管理,降低耗費,提高經濟效益。
(三)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指根據成本的有管數據,以及可能發生的企業內外環境變化和可能采取的各項措施,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對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發展趨勢所作出的科學估計。通過成本預測,可以減少生產經營管理的盲目性,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學性與預見性。
(四)成本決策
成本決策是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根據其它有關資料,在若干個與生產經營和成本有關的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以確定目標成本。做出最優化的成本決策是編制成本計劃的前提,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
(五)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是根據成本決策的所決定的目標成本,具體規定出在計劃期內為完成規定的任務所應達到的水平,并提出為達到規定的成本水平所應采取的各項措施。成本計劃是進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據。
(六)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根據成本計劃,對成本發生和形成過程以及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進行限制與監督,使之能按預定的計劃進行的一種管理活動。通過成本控制可以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主要的基本程序為:
(七)成本考核
篇8
能夠熟練操作Word、excel等辦公自動化軟件及用友軟件、新中大財務軟件。 熟悉商業、餐飲業、雙軟企業、高新企業等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做賬及報稅流程。擁有會計資格證書;熟悉國家財經制度及相關政策法規。
成本管理員簡歷自我評價二
本人對財務知識具有豐富的會計操作經驗,并能迅速掌握與公司相關業務知識,在工作方面有較強的協調、溝通人際交往關系。對工作認真、細心、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并能吃苦耐勞。有耐心、有毅力、團隊合作精神強、易溝通。環境的適應能力強。面對問題時能沉著、冷靜、應對。
成本管理員簡歷自我評價三
曾在上市公司財務部工作23年,有多年會計工作經驗,從出納、成本到財務科長,工作范圍涉及多個行業:工業生產銷售、建筑業、物業管理等;在民營企業材料生產銷售公司工作2年。具有二十五年大型國企會計工作經驗,工作規范、制度完善、作風嚴謹;兩年私企會計工作經驗,讓我能適應各種工作環境。能獨立處理全盤賬戶,熟悉財務各工作流程和納稅申報流程,能使用金蝶、用友、浪潮等各種財務軟件。多年來,本人對工作認真負責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在工作中能夠靈活地運用原則處理業務;具有較強的適應和勾通能力,有忠誠度,有團結協作精神,能夠勝任各行業財務工作。
篇9
熟練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熟悉計算機網絡;
熟悉SQL SERVER數據庫操作和網絡協議TCP/IP;
熟悉掌握Office常用的基本操作,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熟悉應用財務軟件。
專業技能:
計算機中級證、會計中級電算化證、會計上崗證?詳細個人自傳?興趣特長:看書、打羽毛球、運動
自我評價:
本人性格開朗大方,為人熱情善良,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和不斷向上的進取心,在校三年期間順利完成了所有的課目。在專業上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夠熟練操作用友Windows Office+系列軟件,動手能力強并且有財務軟件(用友)實際操作能力,熟悉納稅流程。能有效地完成工作。
獲獎情況:
2006/2007 ?榮獲勞動積極分子
2007/2008 ?榮獲全勤生
專業主干課程:
篇10
設計與制作出一份卓有成效的求職簡歷是打開求職成功之門的鑰匙,使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特色,使供與求之間找到一個切合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會計簡歷模板范文,以供大家參考。
會計簡歷模板范文一:姓名: 許小姐
性別: 女
出生日期: 1988-07-16
民族: 漢族
身高: 161
體重: 45
籍貫: 廣東省
目前所在地: 廣東省
學歷: 中專
政治面貌: 團員
畢業院校: 惠州商業
畢業時間: 20XX年6月
所學專業類別: 管理類
專業名稱: 財務會計
教育背景/培訓經歷
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 惠州商業學校 專業:財務會計
財務所學課程:會計電算化、會計基礎、會計真賬實操(工業企業會計、商業企業會計)、會計實務、成本會計、統計學、經濟法;
其他培訓情況:商場管理、市場營銷、財務專業;
商場管理所學課程:物品管理、顧客心理學、人際心理學、公關語言等;
市場營銷所學課程: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市場分析、市場戰略分析、市場營銷策略分析、網絡營銷、國際市場營銷;
相關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電算化證、珠算證、助理經營師證;
專業情況及特長:
外語語種: 英語 外語水平: 一般
計算機能力: 良好 普通話程度: 標準
專業介紹及其他專長
主修課程:會計電算化、會計基礎、會計真賬實操(工業企業會計、商業企業會計)、會計實務、成本會計、統計學、經濟法;
選修課程:商場管理、市場營銷;
個人實踐、工作經驗
20XX年09月-20XX年02月 深圳市龍崗區“深興照明”有限公司擔任會計員工作;
工作范圍:主要負責費用支出成本賬;收付現金;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同時兼職采購文員:主要負責跟蹤采購訂單、入庫、采購支付等;
求職意向
求職類型: 全職 月薪要求: 面議
希望應聘的崗位: 會計師 應聘的其它崗位: 文員/電腦打字員/操作員
希望工作地點: 廣東省 其它工作地點: 深圳
自我評價
1.性格隨和,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能與上司、同事齊心協力在壓力下完成工作;
2.誠實向上,有責任心,不怕勞苦、創新務實,不斷求索完善自我;
3.能獨立掌握人、物、時、事各項日常工作事物,懂得品質理論知識,能做好各種訂單、聯系單等工作;
4.熟練運用OFFICE辦公軟件、計算機應用,打字速度快;
5.熟悉賬務賬,財務軟件,倉庫盤點、成本費用的收付;
興趣愛好:舞蹈、唱歌、上網、看書;
會計簡歷模板范文二:民
族: 漢族 體
重:60公斤 身 高:163厘米
政治面貌: 共青團員 健康狀況:健康
婚姻狀況: 未婚 出 生 地: 江蘇省
生日: 1984-11-21 郵政編碼:530022
證件名稱: 身份證 即時聊天: qq:
證件號碼: 聯系電話: 159 0771-
e-mail: 通訊地址: 廣西
最高學歷: 大專(沒有學位) 畢業日期:2006-6-1
畢業院校: 四川省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所在院系: 會計系
第一專業: 會計 專業類別1: 工商管理財務類會計學
第二專業: 漫畫,平面設計 專業類別2: 藝術類繪畫,藝術設計
電腦水平: 精通 第一外語:英語 水平:英語三級
工作年限: 1年 第二外語:
興趣愛好: 畫畫,設計
求職單位性質: 不限 希望工作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或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應聘職位類別①: 會計/會計師 職位名稱①:出納,會計 (不限)
應聘職位類別②: 文員/文檔管理 職位名稱②:行政主管,文員
應聘職位類別③: 美術/圖形設計 職位名稱③:手繪、平面設計
月薪要求: 800--2000 職稱:
可到職日期: 馬上 人才類型:普通人才
其他要求:
工作性質穩定并能持續一年以上
教育背景、
工作經歷、
技能信息:
教育背景:
2003-9-10至2006-6-8就讀于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大專學歷,管理會計專業;
描述:在校期間曾兩年時間擔任會計系宣傳部長
工作經歷:
2006-11-27至2008-5-27就職于廣西有限公司,職位客服代表,月薪1000元;
描述:在職一年,合同期滿意后為了更好的發展而離開該崗位。在職期間,與同事相處融洽,工作適應能力強,擔任的是客服代表的職務,單位證明人是黃麗霞。
2008-5-27至2008-11-6就職于廣西有限公司,職位河池分公司主管,月薪1500元;
描述:在職期間擔任該公司河池金城江河池分公司主管,并擔任出納的所有工作,由于家在南寧,所以申請離職。
2007-5-28至2008-2-14就職于廣西區氣象局,職位實習會計
描述:在該單位實習
工作心得:
畢業后工作已有三年時間,做過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出納、文員、行政主管、產權交易、擔保,主專業是管理會計,想今后從事會計、出納相關的工作。
技能信息:
技能名稱:手繪、平面設計
技能水平:一般
證書:無
描述:雖然沒有進行過專業的培訓,沒有在專業學校學習過,但是有這方面多年的經驗和畫畫時間,有待提高。
技能名稱:精通word、excel操作
技能水平:熟練
證書:無
描述:熟練掌握word、excel操作
技能名稱: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技能水平: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技能名稱:英語三級
技能水平:英語三級
證書:英語三級
描述:英語三級
會計簡歷模板范文三:姓 名: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XX年X月X日
健康狀況:良好
年 齡:X 歲
婚姻狀況:未 婚
畢業院校:中國XX大學
學 歷:本 科
工作年限:X 年
專 業:財務會計
求職意向:
XX公司財務部會計主管職位
工作經歷:
2004年6月至今:××超市財務部收入會計職位。
所屬行業:批發/零售
財務部 收入會計
主要職責:
從2004年6月入職并擔任財務部收入會計一職,收入會計主要職責是向與公司有往來合作關系的供應商從銷售貨款中扣收合同約定的相應各種收入,以及合同外臨時約定的各項收入;
由于財務?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鋇髡?,?005年8月開始擔任稽核會計一職,其主要職責是監督公司各項流動資金的月底未達帳項的對帳,銷售未達帳項的后續跟蹤,以及核查結算付款流程中是否有違規和超授權付款現象,收入扣收方面是否有漏收或未經申請用不同收入項目補虧現象等,并對其他部門中涉及的違規現象應總部要求進行核查并將結果上報總部,執行核查、反映、監督的職能;
同樣因財務人員有離職等調整,從2006年9月開始擔任費用會計一職,費用會計主要負責整個湖北省內所有國美電器下屬各門店及行政職能各部門的每半年度費用預算的開展、匯總、審核、上報;及費用預算批準后在各門店和職能部門中每月的分解;各費用項目在日常支出與預算之間的進度比較和監督;各種費用報銷單據審核,制止違規報銷行為,對超進度費用項目進行跟蹤并反映超支原因,提醒費用項目使用部門申報追加費用額度等。在整個財務部中屬相對獨立的工作崗位,但與公司其他部門緊密相關,其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武漢國美公司各部門的日常運作甚至部門之間的協作,在實際工作中能與各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并維持良好的協作關系。
離職原因:個人有獨立創業的意向主動辭職。
1999/10—2004/04 克拉瑪依市金龍特種油公司武漢分公司
所屬行業:石油/化工/礦產/地質
財務部 會計經理/會計主管
主要職責:
負責分公司全套帳務處理,其中包括各經濟往來業務的會計科目處理,增值稅的計算、申報,處理與工商、稅務、銀行各方面的關系及各種證照的年審工作;兼部分業務方面的工作協助處理。
離職原因:由于國企內部改制,將該分公司撤銷導致離職。學會計論壇
1996/09—1999/08 武漢田田營銷公司大連、溫州分公司
所屬行業:制藥/生物工程
財務部 會計
主要職責:
作為田田口服液及相關產品在大連、溫州等地的分公司的主管會計,負責分公司全套帳務處理,其中包括各經濟往來業務的會計科目處理,增值稅的計算、申報,以及分公司與總部之間往來帳務的核對與處理,并處理與工商、稅務、銀行各方面的關系及各種證照的年審工作。離職原因:保健品市場急劇萎縮,各地分公司相繼撤銷導致離職。
1993/10—1996/07 寧波證券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
所屬行業:金融/投資/證券
財務部 會計
主要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