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剪窗花范文
時間:2023-03-22 17:23: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如何剪窗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使用這個按鍵后點擊了窗口,就不會再對這個窗口進行操作。
3、wins+d:最小化所有窗口,再次點擊還原,到達電腦開始頁面。
4、wins+m,最小化所有窗口,抵達了電腦壁紙頁面。
篇2
關鍵詞: 班級文化創建和諧“精神家園”
人作為一個社會個體,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熏陶中成長起來的。實踐表明,在同一校園文化中,不同的班級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差異。這種差異,不但體現了不同班級間的個性特征,還反映了各班級間發展水平的差異。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已成為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那么什么是班級文化呢?班級文化是指本班學生在班主任的引導下,朝著班級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主要內容包括:物質層方面,如張貼名人名言、懸掛國旗和班訓、出黑板報等教室內環境的布置;制度層方面,如一日常規、課堂常規和各種獎罰制度等;精神層方面,如班級目標、班級風氣等。下面我就如何創建和諧的班級文化略談幾點體會。
一、規范班級的制度文化
建設班級文化需要制度保障,否則,整個班級就沒有約束,如一盤散沙。
1.組建班委會。
班長和班委會成員的產生可以采取民主競選制和平等輪任制。班長由學生輪流擔任,班委會成員由班長提名,全體同學表決通過,形成一種班主任―班長―班委―同學的互相監督管理體制,同學能做的事情,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事情,班長不做;班長能做的事情,班主任不做。從而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主任的助手,既減輕教師的負擔,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多層次、全方位的輪流競爭“上崗”,不僅能加大班級工作的透明度,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民主意識。
2.共同制訂班規班紀。
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和全班同學共同協商制訂符合本班實際情況的班規班紀。學生自己制訂班規班紀,有利于他們自覺執行,也有利于培養“自由之人格,獨立之精神”的現代中學生。
(1)制訂崗位責任制。班主任可以和學生一起商定班長、團支部書記、班委具體成員及課代表的具體分工和職責等。
(2)制訂班級公約。建立班級公約可以對班級每位學生的行為予以規范。
(3)制訂各種常規。班主任可以和學生一起制訂一日常規、一周常規、一月常規、學期常規等。
(4)制訂其他制度。如考勤制度、班費制度等。
由于班級制度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是在班主任的正確引導下由學生自己來生成的,因此這種制度充滿著生機和活力。
二、豐富班級的物質文化
班級的物質文化建設,主要是通過對教室環境的布置,營造一種外部顯性的文化環境。這個文化環境體現著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以及教育教學的主旨。
杜威指出:“學校是一種特別的環境,它用專門的設備來教育孩子。”作為一個班集體學習和受教育的重要基地――教室,應當是窗明幾凈,桌椅整潔有序,舒適、文明的學習環境。
1.教室的整潔衛生是班級文化環境的基礎。
干凈的教室不是靠打掃的,而是靠保持的。因而每個學生都要具有主人翁的責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
2.教室的布置要有特色。
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來布置教室,從而創造出有特色的文化環境。例如,可以在教室兩側的墻壁上貼上一些激勵人奮進的名人字畫、人物肖像等;把教室的四角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書法角等活動場;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張貼班級的座右銘,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或其它警句、格言等;黑板報由學生自行參與設計,并定期更換;在黑板的兩側貼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同時,教室的布置應當和諧統一,如以熱愛自然為主題,可以按照四季的變化來布置環境,從而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級現有的物質條件,不斷開發新的資源,加強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使教室成為體現班級個性的育人場所。
三、培植班級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設在班級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一個班級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學識談吐、價值觀、精神面貌等直接反映出班級管理理念,直接反映精神文化建設的實際狀況,所以在精神文化建設中,班集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班級工作中,如何進行精神文化建設呢?
1.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價值觀。
班主任在帶領學生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時,要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宣傳欄、黑板報等傳播媒介,讓好人好事上墻、上報,久而久之,少部分不和諧的價值觀念就逐漸被主流價值觀念所取代。班主任還可以利用其他手段來進行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例如,利用心理強化手段來引導正確思想的形成等。
2.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班級文化建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和人生態度。例如,開學初,筆者給所帶班級提出了一個口號:追求一種理念,追求一種過程,保持永恒而純潔的友誼。于是師生們把班級變成了舞臺,傳播知識,傳播歡樂,傳播友誼,傳播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3.形成優良的“班風”。
篇3
一、加強學習材料的實用性
首先,學數學來干嘛?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搞清楚。小孩子學習數學無非是為了用,為了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為了長大后能在社會上生存。因此,我們的數學不能遠離生活,不能脫離現實。例如:在教《100以內的連減》時,一上課,我帶著全班同學的作業本進了教室,舉行了一個頒獎儀式:先讓作業得"優"的14名女生到講臺上站成一排,每人發一朵小紅花,又讓作業得“優”的8名男生到講臺上站在第二排,每人發一面小紅旗,并讓全班同學鼓掌向他們表示祝賀。然后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還有多少名同學的練習冊沒有得"優"嗎?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說說你的想法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計算?這個內容實際上就是本節課所要教學的例題,只是我把它換成了學生熟悉的情境,他們就能很自然的找到兩種解法,可以從總人數里去掉14,再去掉8,也就是連減。也可以先想想兩次一共有多少名同學站到了講臺上領獎,再從總人數里一起去掉。這樣不但讓學生比較形象、直觀地理解了連減的意義,牢固掌握了連減的計算方法,而且表揚了作業優秀的同學,激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二、把學習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
小學階段是基礎,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如何在把抽象、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愛數學,主動地用數學。我認為關鍵是要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抽象陌生的數學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讓數學知識生活化。例如:在教學《比高矮》,課前教師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邊框上,一上課教師故作驚奇的說:"咦,黑板擦怎么跑那么高,誰愿意幫我把它拿下來?"上來拿的學生由于個子矮,夠不著,他就跳起來很吃力地夠著拿,還是夠不著。老師微笑著說:"還是讓我來拿吧。"老師動手拿下了黑板擦。并問:"同學們,剛才為什么他很費力也拿不到,而我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學生紛紛發言:因為老師個子高,學生個子矮;說老師個子比他高,他比老師個子矮;老師你都長到黑板那兒了,所以一下子就夠著了……。老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馬上叫剛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學生上來站在老師身邊,再次比高矮,并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三、模擬實際情境,增加實際體驗
篇4
關鍵詞:建筑;蘇州博物館;建筑形式;園林設計
“在現代做建筑設計應該是現代主義,不能往后走,要往前走,但是傳統的東西也要恰當的使用,我相信持續的藝術,但是創新必須有一個深厚的源頭,我在時代,地域和出現的問題中尋找創新。”――貝聿銘
1 設計理念和總體布局
蘇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是中國江南地域文化的代表,自然人文景觀獨具特色,享譽中外的蘇州園林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建筑思想的載體。作為蘇州古典園林代表的拙政園,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園林的代表。蘇州博物館新館正是位于蘇州古城核心的拙政園歷史街區,它北鄰拙政園,東接忠王府,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在這樣一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環境中,設計一座現代建筑,既需要非凡的勇氣、卓越的智慧,更需要創新的理念。
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獨特的文化內涵,促使貝老更加重視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理念的完美結合。設計中,他很好地遵循了蘇州城市發展“雙面繡”的理念,按照“既是蘇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的思想,本著“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設計原則,充分尊重所在街區的歷史風貌,使新館建筑與古城風貌和傳統的城市肌理相融合,從而使蘇博新館成為繼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典范。
新館建筑整體布局坐北朝南,采用了傳統的合院布局形式,自西向東分成三段式布置,中部為主入口、中央大廳和中心庭院,西部是博物館主展區,東部為次展區和行政辦公區,修舊如舊的忠王府古建筑作為蘇州博物館的一部分,西接次展區,中軸線上的中心庭院隔北墻直接銜接拙政園。為保護所在街區的歷史風貌,新館建筑的高度和體量充分考慮了周邊古建筑的因素,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采用地下一層,地面一層為主、局部二層,主體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以內,入口大廳和西部展廳安排了局部二層,高度16米。總體布局上,新館建筑采用了與周邊古典園林一致的院落式組合,延續了蘇州傳統民居的中軸布局模式,同時亦采用了傳統園林的不對稱、不整齊、不均衡、不規則的造園手法,在設計中力求變化,避免重復,營造幽深的意境。正是這種新老庭院的相互交融,高度、體量上的相互匹配,形式、色彩上的高度和諧,使新館建筑與周邊歷史建筑相互呼應,宛若天成。
2 建筑的形式和色彩
蘇博新館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震驚,大面積的玻璃屋頂與石屋頂呈幾何形構圖,極具現代特征,好像完全脫離了傳統,待細細品味之后,方才明白貝老先生通過對蘇州傳統的飛檐翹角建筑形式的重新解讀,將自現代建筑元素中提煉出的三角形和幾何體,與江南傳統建筑屋頂的潛在三角形、線形的圍墻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間,通過錯落有致的布局,并融入粉墻、黛頂、漏窗等蘇州傳統建筑的元素,簡潔、抽象、富于變化,潛移默化中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轉換。
新館建筑在單體設計、建筑材料和室內設計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創意。
擁有八個角的中央大廳位于入口前庭與中心庭院之間,作為博物館的門戶與客廳,貝老一改傳統的四方形空間,將大廳設計成八角形,并通過墻體高度的遞增而變換造型,深灰色的花崗巖邊飾強調出各個形體的轉折,形成了豐富、充滿節奏的空間效果,同時傳承了錯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頂的建筑特色。內部空間融合了傳統園林建筑“廳空間”的要素,相對封閉但又通透,四向不同程度的開敞,正對中心庭院的一整面落地玻璃,使庭院景色一覽無余,而兩側的墻面上有兩個菱形的漏窗,分別對著室外的一簇竹林和亭子,以窗框物,像極了兩幅掛在墻上的畫。大廳的屋頂借鑒了傳統的“老虎窗”做法,但窗戶開在了屋頂的中間部位,形成一個折角,光影交錯,使整個空間簡潔大氣,現代中蘊涵著古典美。吊燈也是獨立設計的,將傳統中式花燈取其形,再利用方形與菱形的結構將傳統精神完美地與現代材料結合而成。貝老塑造空間的語言是簡單的幾何形,但這些現代的設計元素通過穿插與組合,創造出的卻是充滿傳統味道的空間氣質。
中國傳統的古建筑極為看重色彩的運用,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風格。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江南,為了使建筑的色彩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相協調,色彩運用得比較淡雅。蘇州作為江南文化的代表,黑白灰的色彩延用了千年,古城的風貌仿似黑白相間的水墨山水畫。在新館的設計中,貝老承續了蘇州清秀淡雅的色調,外墻與內墻都以純凈的白色作為主基調,為了追求材質上的統一,傳統的小青瓦坡頂和窗框,被顏色更為均勻的深灰色石材所取代。在高低錯落的建筑中,深灰色花崗巖屋面和邊飾與白墻相配,清新雅潔,完全融入了蘇州傳統的城市色彩肌理之中,彰顯出明凈致遠而又深遠含蓄的江南士風和文化。
3 園林設計的創新
蘇州的古典園林,一向被稱為“文人園林”。他的特色不僅在于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在大的布局上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筑,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在小的表現手法上,通過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的精美藝術品點綴園林,其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在新館的設計中,貝老通過大的中心庭院和四個精巧的小內庭院,將內外空間相互串聯,使建筑融于自然。
與中央大廳相對的中心庭院,東、西、南三面被新館建筑相圍,北與拙政園相鄰,是貝老在蘇州古典園林基礎上創新出的現代山水園,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等組成,既不同于蘇州傳統園林,又傳承了蘇州古典園林的人文氣息和神韻。中心庭院內最吸引人的是北墻下的片石假山,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的處理手法,不僅楔合傳統園林書畫構圖的原則,又創造出別具一格的園林景觀,仿似一幅水墨山水躍然紙間,呈現出“平遠”的意境,與北墻外的拙政園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一體。“新的建筑不能配老的園林,蘇州園林是過去鼎盛時期的產物,現在無論怎么造都無法超越,只有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謙和的大師,不愿步前人的后塵,在這里為我們展示出獨到的匠心,通過對傳統園林藝術的不斷挖掘提煉,創新出不同于蘇州傳統園林,而又傳承于蘇州傳統文化的園林景觀,為中國未來園林設計理念的創新打下了基礎。
在造景手法上,貝老可謂獨具匠心。以傳統手法營造的宋代民居――“墨戲堂”,是貝老有感于宋代文化在蘇州文化發展中所處的特殊地位,用來展現宋代文人文化之內涵,以及展示宋代傳統木結構建筑藝術的。由于宋代木結構的古建筑現已不存在,“墨戲堂”是根據古畫,參考《營造法式》建設的。
中心庭院內的池塘作為空間意義上的“留白”,也是取自書畫處理的留白手法,通過大面積的水池與周邊緊湊布局的建筑,形成統一的畫面,在疏密的對比中,水色天光,庭院仿似擴大一倍,水中建筑的倒影隨陽光的入射角度而不時變化著,虛實相生,如夢如幻,渾然一體。
漏窗作為蘇州園林建筑中的“眼”,被貝老在新館設計中廣泛使用,菱形、海棠形、六方形如同反復出現的旋律,沿著長長地墻而設,令參觀者產生遠景如畫的錯覺,體現 “尺幅窗,無心畫”的意境。
4 結語
篇5
1.以化學教材為基礎,培養學生愛祖國、愛集體、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整個化學發展史就是一部發現、發明、創造的歷史,其中不乏化學家們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頑強毅力及為科學而獻身的忘我精神,學習這些態度和精神至關重要。同時在學習新知識時也應緊密結合我國的化工生產以及人類生存生活的實例。例如,結合《緒言》講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中就有三項與化學知識密切相關;還有許多化學工藝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足以引起華夏人的自豪感。在講到元素符號時,簡述無錫人徐壽的杰出貢獻;在講到鹽時,聯系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為當代中國人贏得的榮譽。在講到空氣、水污染時介紹天氣預報公布的空氣質量指標、厄爾尼諾現象、“保護母親河行動”等,使學生強烈地感覺到為祖國、為人民、為家鄉做貢獻的責任感。
2.重視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為學生進行創新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通過典型化學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同時與思維聯系起來,以利于知識與技能素養的形成;再加以拓展和延伸,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其次,以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素養教育為契機,全面滲透創新思想。
例如,在學習物質的分解與化合、正負電荷、陰陽離子、溶解與結晶等內容時,讓學生初步認識對立、統一及辯證法的根本規律。在學習混合氣體的爆炸極限、核電荷數不同引起元素種類改變,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同使元素化學性質不同等知識時,說明量變、質變規律,還有內因與外因關系等。在學習過常見酸的性質和酸的通性后,讓學生結合教材領悟共性與個性的區別和聯系,從而讓學生的創新神經末梢得以充分伸展。
3.變“教教材”為“用教材去教”,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
以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地傳授課本上的知識,不注重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不注重用課本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我們要轉變觀念,學會“用教材去教”。例如,在學習空氣成分時,簡述拉瓦錫在重復前人實踐的基礎上,敢于創新,錯誤學說,創立嶄新的“氧化”學說。該實驗如按課本演示,現象不太明顯,我們就改在試管中進行,既簡單,效果又明顯,讓學生在剛接觸化學時,就“不唯書本”。
二、改進教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創新思維
第一,成功的教學方法往往是以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激勵參與作為切入口,千方百計讓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進而才能不斷創新。我們教師除在教育教學中經常進行細致的思想教育外,在作業批改中,對學生的作業點評也要以激勵性批注為主,如“學貴于疑”、“認真學習是你的優點,望能保持”、“專心聽講與認真作業的結合,將使你的成績更上一層樓”等等,以此鼓勵每個學生,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第二,善于創設寬容、理解、和諧的氛圍,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
第三,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精神。
第四,注重與其他各學科的結合,開闊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給創新思維插上理想的翅膀。
第五,重視化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特征和化學實驗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日后的工作和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探究式學習――學生創新的有效途徑
“探究式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的知識或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探究性學習”是與“接受性學習”相對立的一個概念,它不僅僅是轉變學習方式,而是通過轉變學習方式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它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因此,“探究性學習”具有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著鮮明的時代精神,對創新能力的發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探究性學習的實施首先要求師生共同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問題的提出要有新奇性、興趣性、梯度性,能觸及學生的感覺神經末梢,刺激他們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然后經過討論,提出核心問題,誘發學生探究的動機,在此基礎上發現隱含的爭議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去認識、解決問題。
篇6
關鍵詞 信息化建設 創新 檔案工作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標識碼:A
檔案現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設,是檔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事業的日益發展,檔案信息量劇增,傳統的手工管理和單純的實體管理模式己不能適應和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檔案工作要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必須開拓創新,而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需要,也是創新檔案工作的重要內容。
檔案信息化建設就是在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檔案管理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處置、管理和為社會提供服務,加速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進程。是檔案管理模式從以檔案實體為重心向以檔案信息為重心轉變的過程,使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真正做到準確、快捷、高效,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求,從而極大地提高檔案管理和利用現代化的水平。
一、應用信息化建設創新檔案工作的意義
(一)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檔案工作創新的客觀需要。
信息化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檔案信息化是傳統檔案走向現代檔案的一個重要標志。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和利用檔案信息資源,對于創新檔案工作十分重要。檔案信息化要求檔案工作者面對檔案管理的新情況,樹立新觀念,掌握新知識、信息化管理與服務的新方法,最終實現檔案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檔案信息化使檔案管理部門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檔案的保管和利用職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務職能轉變,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科學管理,為社會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二)檔案管理信息化是檔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開展,用計算機管理檔案軟件的開發、利用為主體的檔案現代化管理技術已經在檔案管理系統廣泛應用。縮微、掃描、光盤技術的應用,存儲密度比紙質檔案高出許多倍,大大增加檔案信息的存儲量,開發利用速度快、直觀、易操作,促進檔案信息化管理。目前檔案管理部門信息管理技術利用的廣度和深度遠遠不夠,改變當前檔案現代化管理水平、利用服務手段滯后的現狀,需要研究解決檔案管理現代化、信息化所需要的經費、手段、技術應用等問題。
(三)檔案管理信息化是拓展檔案工作的服務領域的根本途徑。
檔案管理歸根結底是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開發利用的效果取決于開發的時效和利用的廣泛程度。檔案信息化,可一次投入,多次產出,遠程服務,資源共享;可縮短二次文獻信息的編著時間,提高檔案信息利用的時效性。現代化管理手段儲存大量信息,更便于利用和開發,能產生更廣泛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計算機調閱各類信息用于工作,對于開發檔案資料十分便捷,拓寬服務領域,充分體現現代化管理的優勢。
二、應用信息化建設創新檔案工作的保障和措施
(一)樹立現代化管理觀念是創新檔案工作的前提。
管理觀念現代化是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靈魂。檔案信息化的首要內容是管理思想的現代化。如果檔案人員沒有現代化意識,就會影響檔案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的進程。沒有檔案管理信息化觀念,即使有一流的檔案管理設施設備,也不能實現檔案管理的現代化。因此檔案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的觀念,樹立“檔案是信息資源的觀念”,建立和時代合拍的檔案意識,切實轉變對檔案重管理輕利用、封閉保守等思想觀念,實現檔案管理的被動式服務為主動開放式服務。檔案工作人員具備新的信息觀念,熟悉和使用網絡,才有能力利用信息資源,積極主動地去挖掘、搜集、利用有利于檔案工作開展的各種信息,敏銳地感受社會信息的變化,認識檔案是信息資源的重要性,為開創檔案工作的新局面創造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是創新檔案工作的關鍵。
檔案信息化的基礎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檔案部門應具備相應的技術力量支持,能夠做好正常維護、安全保護和故障處理等日常工作,還要隨時進行技術更新和升級。要有信息技術力量為支撐,才能增強檔案信息化成果的高科技含量和標準化水平。另一方面檔案工作者不再是傳統的檔案管理員,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現代檔案人員應由傳統的“檔案保管者”變為“檔案信息資源的管理者和傳播者”,不僅應具備過硬的檔案業務知識和技能,還應掌握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運用數據庫建設、圖像處理等方面的知識,滿足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需要。這就需要檔案管理部門加強檔案信息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上崗培訓,將信息化管理知識的內容納入繼續教育和上崗資格的考試中,作為一項常規檔案教育培訓內容,創造條件讓檔案管理人員及時了解檔案發展趨勢和現代科技在檔案工作中的應用,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為創新檔案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三)豐富檔案信息資源是創新檔案工作的基礎。
檔案信息數字化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數字檔案館建設的基本條件和前提,無數字化檔案資源庫,數字檔案館就沒有發揮其職能的物質基礎;沒有檔案資源數字化,檔案智能化服務、檔案信息網上傳遞就無從談起,檔案對外開放與信息交流,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也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檔案信息化中的“信息”實質上是指“檔案信息資源”,它是檔案信息本身和支持檔案信息運動的物質基礎,需要主動挖掘、搜集各種有價值的信息,敏銳地感受社會信息的變化;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創造條件,將其視為一種社會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檔案信息資源作為檔案信息在活動中的基本資源,通過在積累上達到一定的數量,經過整合之后才能普遍地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只有不斷豐富和完善檔案資源建設,使檔案信息不斷“數字化”,檔案工作才能實現其價值目標,這是創新檔案工作的基礎。
(四)改善服務機制是創新檔案工作的目標。
應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后,出現大量的電子文件與數字檔案,必須創新管理手段,建設現代化的檔案管理與服務系統。通過檔案信息化,檔案的日常管理、分類、查詢、利用、編研等工作都可以由信息系統來完成,通過計算機錄入大量的檔案信息并編制各種專題目錄,真正實現檔案資料方便快速檢索,實現手工檢索向計算機檢索過渡,大大提高檔案檢索的效率;全面啟動檔案館館藏檔案目錄數據庫、檔案全文數據庫和多媒體檔案數據庫建設;建設互聯互通的現行文件、檔案信息平臺和查詢利用系統,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社會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館的社會服務功能,成為面向大眾服務的信息中心和文化陣地。在檔案利用服務模式上,逐步建立起電話咨詢、計算機聯網等檔案利用服務體系,準確、及時、滿足利用者對檔案信息的不同需求。
三、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創新檔案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實施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檔案信息化建設投入較大,包括網絡管理系統的開發建設,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光盤刻錄機、復印機以及光盤、磁盤、移動硬盤等設備。建設數字化檔案館室,要加強庫房建設、館藏室藏建設、檢索工具建設、規章制度建設、檔案隊伍建設等。加強檔案管理現代化軟硬件基礎設施和檔案信息應用系統建設,推進計算機管理檔案,提高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應用程度,逐步提高檔案信息化水平。
(二)推進檔案資源數字化建設。
檔案資源數字化是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方面。目前大量電子文件的產生推進了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現代化管理的重點是對電子文件的收集歸檔與管理上,既要努力收集到歸檔單位以前產生的、屬于歸檔范圍的電子文件,又要實現與辦公自動化的有效接軌,及時接收各歸檔單位新產生的電子文件,為歸檔單位和利用者提供服務。檔案管理部門要根據檔案管理的要求,加強對收集歸檔的電子文件進行有效管理。研究電子檔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術方法,對電子文件積累、鑒定、著錄、歸檔等工作進行監督指導,保證各單位產生的有價值的電子文件真實、完整、有效,最后實現檔案信息處理計算機化、信息存儲數字化。
(三)加強檔案信息網絡建設。
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縮微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加速實用、通用軟件的研制,加快檔案信息數字化處理步伐。通過軟件系統對所有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鑒定、統計、檢索、利用、編研等各個方面能夠實行計算機的有效管理、控制,實現檔案工作自動化。該系統是以檔案館為中心,覆蓋歸檔單位的應用系統。隨著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日趨普及,通過信息網絡實現資源共享。
(四)開展檔案數據庫建設。
數據庫是網絡的信息資源,數字檔案館必須加強數據庫建設。首先加強文件目錄數據庫建設,然后開展對重要檔案的數字化建設,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全文信息數據庫,最后將所有館藏檔案全部數字化。檔案工作部門要抓住信息化建設的大好機遇,全面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積極探索信息時代檔案工作的新思路,以開創新時期檔案工作的新局面。
四、結語
檔案工作是各項事業的基礎工作,起著重要的憑證和依據作用。“十二五”時期迎來檔案工作快速發展的良好契機,內容更加豐富,載體形式多樣。加快應用檔案信息化建設,逐步構建起檔案信息平臺,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開發利用檔案資源信息,提升服務質量,使檔案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安徽省望江長江河道管理局,檔案館員)
參考文獻:
[1]孟世恩. 對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的理論思考. 檔案學通訊,2004.
篇7
關鍵詞:土建工程;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 A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建筑業在產業規模和產業結構上不斷發展和提高,建筑技術水平和建筑材料的選用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一些單項技術已躋身世界前沿。建筑行業正向全新的高度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該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增強競爭力,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在建筑施工技術和建筑材料上做足功夫,不斷采用新技術和新型建材,并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創新,加大利用率,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在此,本文從土建工程的施工技術發展的整體態勢、高新技術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創新與應用等兩個方面出發,對土建工程施工技術創新應用中出現的問題,做以下簡要分析:
一.土建工程的施工技術發展的整體態勢
作為土建工程施工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技術創新,與工程設計創新及施工材料創新有著密切聯系。且新技術的應用,能夠明顯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在推動建筑行業發展的同時,還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針對當前土建工程施工技術發展的整體態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其做如下歸納:
(一)土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提高
結合當前土建企業的發展局面,在面對同行業的競爭中,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其核心在于積極學習及采用新的施工實際,確保施工程序的合理化與科學化,在節省施工成本的同時,還能從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員的施工效率,科學的縮短施工時間。與此同時,面對當前新穎的工程設計,若沒有與之相應的施工技術,無法保證土建工程的審美效果。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在開展施工活動時,能夠結合著工程設計的實際狀況,積極與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加強施工人員培訓,確保施工技術與工程設計的完整性。
(二)土建工程施工新技術的經濟發展
受土建工程的影響,土建工程施工技術的涉及范圍較廣,除了必要的施工技術及建筑施工材料外,還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建筑施工設計及建筑工程技術等多個方面,再加上土建工程自身的功能性,導致土建工程在施工建設中,還涉及了建筑空間的平面組合及建筑結構等幾個方面。在實際應用中,與之不同的是,土建工程建造有著固定的地點,且在開展施工活動時,只有具備一定的地區適應性,才能確保施工技術在施工工程中的合理使用。一般來講,土建工程單位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離不開該單位的人力資源及設備材料資源部門的指導與幫助,同時結合著建筑物的實際位置需求,對其進行合理安排,在確保建筑設計獨特、新穎的同時,還能從根本上避免施工混亂及工程設計“清一色”的現象發生。這就要求土建工程單位在開展施工活動時,能夠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結合著建筑工程中的實際狀況,對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時,還能為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土建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實踐
土石方施工、梁板柱施工、鋼筋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是土建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主要方面。
1. 土石方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的技術創新實踐
土石方工程施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技術問題主要是出現在對土方的開挖、基坑的支護防排水措施、開挖面暴曬時間的控制等方面。現階段對土石方工程施工常見的技術處理的方法是在土石方開挖前仔細勘察鑒定基坑開挖土方,也要依次排查基坑的開挖防排水系統。確保開挖土石方土質鑒定與設計的一致性、建筑施工中基坑土石方開挖支護措施方案的合理性。完成基坑開挖后,要嚴格控制其暴曬時間,與下一道施工工序緊密銜接,在放樁過程中要對定位樁基的標高軸線進行嚴格的測量,堅決避免樁基出現錯位。
2. 建筑上部框架的梁板柱施工常見的技術創新實踐
梁板柱施工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其模板加工的質量。現階段我國建筑施工普遍使用的是木模板,很多企業為了能夠在材料上節約成本,擴大利潤,對所使用的模板經常周轉使用,致使模板出現變形受損,, 拼裝的梁 板 柱混凝土構件模板存在封閉不嚴及大幅度變形等情況,嚴重影響混凝土成型構件質量。針對以上問題相應的管理措施是:要對拼裝現澆混凝土構件的模板進行嚴格的檢查,禁止使用變形、受損的模板;嚴格檢查拼裝好的混凝土構件模板,確保其封閉嚴實、模板支架搭設的牢固性;在澆筑混凝土之前要對拼裝模板內部進行徹底清理,清理干凈后再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完成混凝土的澆筑后要對建筑結構的梁板柱的定位軸線、標高復查,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構件達到規定的拆模時間后拆模,拆模時的步驟是“先側模、后地模”,并且要注意不要對混凝土成型構件的棱角造成損傷,確保其完整性。
3. 鋼筋施工中的技術創新實踐
鋼筋施工的問題體現在:鋼筋選材、鋼筋加工的工藝、施工現場鋼筋作業三個方面。鋼筋選材時要避免選取再生鋼材,因為其無法到達要求的抗壓強度。鋼筋加工工藝比較復雜,如果不合格將會直接導致材料浪費和拖延施工進度。鋼筋施工問題主要體現在混凝土構件中的搭接布設上,一旦出現錯位,就會影響構件的強度。
鋼筋作為建筑結構的骨筋,施工單位在選材時一定要把好關。即對嚴格把關進入施工現場的鋼筋質量,檢查材料的生產合格證書。對進入施工現場的鋼筋材料也要進行力學試驗鑒定,實驗不合格的鋼筋禁止使用。同時要嚴格檢查復查鋼筋的綁扎、焊接、搭接、布設,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
4. 混凝土施工是現代建筑施工的關鍵
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好壞與建筑物后期的安全使用密切相關。目前建筑工程采用較多的是便于施工的商品運輸混凝土,但是其需要經過一定的距離才能到達施工的現場,在運輸過程中有可能因為其攪拌導致混凝土水灰比的變化,不符合混凝土設計的要求。混凝土的施工問題還體現在對混凝土振搗方法不合理、混凝土構件振搗不密實,導致其成型后出現麻面、空洞、蜂窩等問題。
主要解決措施是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合理把握施工現場拌和站對于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嚴格控制外加劑的添加。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確保振動器的直上直下,振動器操作時要快插慢拔。振動過程中藥避免混凝土出現下沉、冒泡、泛漿等情況,確保混凝土表面的密實、平坦。大體積的混凝土構件的澆筑時要留置施工預留縫,這樣可以防止成型后的混凝土構件由于變形對混凝土構件造成破壞。
三、結束語
要提高土建工程項目的質量,就必須重視施工技術,任何一項好的建筑項目的施工,不但要有一個好的設計,更需要有優良的施工技術作為保證,這樣才能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建筑產品,使房屋建筑創出全優的工程質量。在現代土建工程施工過程中,土建工程施工技術及建筑材料對工程規劃、進程、完善、監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要不斷加強技術研究、建材應用創新,在生產構造多樣化、競爭多樣化的行業內部增強競爭力,實行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在滿足土建施工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推動我國土建行業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土建工程施工技術大全》2011年5月21日
[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標準》工學教育2011年5月27日
篇8
一、用簡筆漫畫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
小學低年級學生用文字記錄日常生活的能力相對不高,美術課中,以漫畫日記的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創作的興趣,而且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自己一天當中發生的特別能表達情感的事情,用畫筆記錄自己開心的、生氣的、難過的、平常的事情。在漫畫日記過程中,學生的興趣遠比用文字記錄高,在創作中對學生進行簡筆的訓練,通過定時定量的訓練,形成良好的創作習慣,同時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培養興趣。通過簡筆漫畫日記的創作,不僅提高學生漫畫創作水平,更能讓他們感受到觀察生活的快樂。
二、用簡筆漫畫表現自己眼中的世界
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多彩的,美術課堂中,教師應啟發學生用手中的筆,以簡筆漫畫形式來盡情表現,在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及多種教法,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簡筆畫興趣。先將簡筆畫歸納為器物類、植物類、家禽、家畜類、野生動物類、飛禽類、水族類、昆蟲類、人物類等,然后從簡單的器物類符號造型人手,學習簡化、概括物象的方法,掌握簡筆畫的造型特點和規律。從臨寫開始到改寫、寫生、默寫逐步達到自己設計的能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乏味、厭倦,隨時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好學、樂學,從而提高簡筆畫的教學質量。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具有一雙賞識的慧眼,對每一個孩子的作品認真評價,肯定學生的每一幅作品,激發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鼓勵學生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 用簡筆漫畫表現古詩詞意境
文學中的詩歌與美術的淵源最深,關系最密切。中國的國粹“國畫”一直以來沿襲著詩畫相配的原則,用文字和畫面兩種形式完整地表達畫者的心聲。文字給人以足夠的想象空間,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給學生廣闊的創作空間。教師可以用一個故事或者一首兒歌、詩歌來調動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根據聽到的內容設計一個畫面,這樣不僅對文字有深入的了解,也會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培養。從小學階段的古詩來看,作者的寫法大都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學生為古詩配畫更能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形象直觀的畫面,再現出詩歌表達的空間與色彩形象、詩化,讓傳唱千年的古詩文在學生心靈的琴弦上跳躍出最美麗的音符。在為《絕句》這首古詩配簡筆畫時,我一邊播放悠揚的輕音樂,一邊用語言表述這首詩的詩意來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青山綿延起伏、山腳綠水環繞,柔嫩的柳枝上突然出現兩只美麗的黃鸝鳥,在不停地跳動,樣子十分活潑可愛,還不時地發出"啾啾"聲,遠山腳下,一行白鷺展翅,飛向藍天。學生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我的語言表述,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在感悟了詩的意境,理解了詩的內涵后,學生創作時就一定會胸有成竹,就能創作出一幅幅富有詩情畫意的作品來。
四、用簡筆漫畫創作成語故事
成語是漢語詞匯的精華,它以豐富的內涵和凝練的形式成為中華民族語言中的瑰寶。成語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語文學習內容。創作成語漫畫必須要深刻理解語義,并懂得該成語比喻什么,然后尋找題材。教師指導學生應該根據語義的延伸去發揮,把盡量發揮想象,鼓勵他們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他們創作出許多有趣的作品。像“夸父追日”表現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堅強決心;“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去辦事,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聞雞起舞”則是對某一歷史事件的概括來激勵人們珍惜時間勤奮讀書;“囊螢映雪”表現了古人克服艱苦條件認真讀書的勵志故事等,學生在展示美術創作的同時,也起了美術的德育教育效果,可謂一舉幾得。
五、用簡筆漫畫創作系列連環畫
結合語文課中經典童話和和小小說,在美術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和啟發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創作和設計童話連環畫,我還經常給學生讀一些膾炙人口的詩歌、童話,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把會讀、會背、優美的詩句融化在自己的大腦中,和自己創造的畫結合起來,學生有了一定的簡筆畫造型基礎后,根據兒歌、兒童故事、成語故事等作為題材,先選定題目,再構思如何設計形象,最后動手繪制。如為《龜兔賽跑》設計簡筆連環畫時,首先分析烏龜和小白免的形體結構,讓學生記住龜和兔的神態特點,按資料上的形式畫出來,再要求學生大膽地進行變形練習,啟發學生,或者把脖子增長、或者把形體變胖,或者頭部前后轉動,并且引導學生再把頭部的眼和嘴進行擬人化、兒童化處理,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初步完了龜、兔的形象設計,然后結合構圖指導學生設計一幅幅各具特點的龜和兔的漫畫形象。
篇9
【關鍵詞】社區文化 主動性 創造力
黨的十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隨著我國特別是我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進程地日益加快,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突出。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是整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新型農村社區活力,帶動新型農村社區整體發展與進步具有深遠的影響。如何創造性地進行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并不斷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轉變并確立推進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理念
當今時代,我們正處在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只有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和本領,遵循農村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才是抓住了新型農村社區發展的根本。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從根本上講就是在社區積極培育和踐行十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素質的建設。因此,我們必須保證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公益性,以政府投入為主,切實把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作為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的重點,以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為根本,大力培養農村文化人才,建立專業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和體制,搶占農村社區文化的主陣地,構建和諧的新型農村社區,努力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思想保障。
二、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尋求并拓展社區文化建設的特色
發揮地域優勢,尋求社區文化的個性特色,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具有本地區特色的社區文化,是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努力方向。以人為本,尊重個性,平等參與,共同發展,是文化發展的趨勢,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建設同樣也不例外。由于歷史、地理、政治、經濟以及民族性格、人文思想內涵等方面的差異,各地區文化都不盡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點。因此,我們倡導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文化應注重以人為本,營造具有本地區特點,且凝聚中華民族人文精髓的社區文化。我國農村社區的主要功能是傳播黨的政策、法律、宣傳高尚的精神追求,宣傳健康與科學的生活方式以及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提高居民素質,這是毋用置疑的,但要注意的是不應把社區變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教育場所。新型社區文化建設應緊緊抓住社區居民是“社會人”這一特點,并充分發揮社區居民作為“社會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滿足不同人對社區文化的不同要求,才能豐富社區文化的內容,加深社區文化的底蘊。新型農村社區文化陣地的生命力在于以富有地區特色和傳統特色的活動來吸引群眾,因此,新型農村社區開展文化活動,要注重融入當地的文化內涵。
三、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激發農民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主動性與創造力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個新生事物,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廣大農民群眾甚至部分干部都還比較陌生。因此,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櫥窗等有效載體,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傳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工作,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工作的知曉率,努力增強廣大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促使其自覺、積極地參與到新型農村社區文化活動中。要注重進行多種形式的、全方位的社區文化建設,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農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積極指導社區創建民間公益性組織,逐步做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通俗文化與高雅文化相結合、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廣泛吸收適合廣大農民群眾的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與文化項目,以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為依托,通過開展包括文藝表演、科普宣傳、思想教育等在內的多種活動,吸引社區群眾的廣泛參與并形成社區文化認同,構建適合新型農村社區發展特點的文化,改善新農村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閑方式。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工程。在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中,應更加注重適應農村形態和農民素質轉型的需求,不斷提升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水平,實現農村社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帶動地區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推動社會整體協調發展,進而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和構建和諧農村社會的進程。
篇10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生物化學檢驗技術;病歷錄入;教學
生物化學檢驗技術是醫學檢驗專業的主要專業課之一,也是醫學檢驗技能競賽的主要考核部分[1]。在以往對于中職業學校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社會的定位以及學校的教學都只是一味追求提高學生的操作熟練程度,而忽略對學生解釋檢驗結果臨床意義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在檢驗操作日趨機械自動化的時代背景下,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將更像是自動化加工流水線上的技術工人,終日重復簡單而機械的勞動。因此,我們要不斷嘗試,打破現有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不僅要緊抓學生基礎操作能力的培養,也要幫助其建立合理的臨床思維模式,這樣在其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才能獨立去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教學改革的契機
生物化學檢驗技術作為一門以實踐為主的重要專業學科,要想持之以恒地提高其教學水平,最好的辦法便是借助參加全國檢驗技能競賽的契機,不斷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及內容,以求高效且與時俱進[2-5]。隨著近年全國性的中職院校技能競賽逐漸加入對臨床意義認知的考核,即不僅要求選手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樣本各項指標的檢測工作,并且要求選手能夠結合具體的臨床病例分析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這一新規的提出促使我們不得不對以往的選拔標準以及培訓方案進行修訂,即摒棄以往的只要選出本專業中操作能力較好的同學,進行疲勞式反復訓練幾套競賽規定考核的操作流程,雖然這曾經為我校贏得較好成績,但就目前要應戰的2017年全國中職院校的醫學檢驗技術競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發現,無論學生自身的實驗操作能力如何,他們對于生化檢驗結果的分析能力普遍弱,盡管本專業一直對二年級的學生開設《疾病概要》,但是一直以來成效并不顯著,于是我們教研組借與高校合作辦學的機會,承擔醫學院附屬醫院臨床課題組的病歷材料收集錄入工作,旨在利用醫院龐大的病例資源幫助學生熟悉臨床常見疾病的診治過程及加深對疾病發生機制的理解。
2資料與方法
2.1學生的分組與選拔
2015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共78人,根據每位同學在一年級期間專業基礎課程的平均分,先把以上人員分為三個層次,其中專業基礎課程平均分80以上的有16人,80—60的47人,60以下的有15人,而后,分別隨機分配三個層次的學生組成實驗組(平均分80以上8人+80—60分23人+60分以下8人)和對照組(除已納入實驗組的,其余均為對照組)。
2.2教學安排
對照組的同學,在二年級第一學期延續使用傳統《疾病概要》教學,實驗組則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加入臨床病歷資料錄入培訓,培訓一律在機房進行,由于病歷信息均事先拍照儲存,所以學生打開電腦既能看到病歷信息,教師一邊講解病歷的構成及需要采集的信息,一邊在電腦上操做示范,培訓共用6個學時,而后會定期組織集中上機錄入,每次集中錄入均有教師在場進行指導,每位同學在獨立完成2個病歷錄入后,教師會對其錄入結果進行評價,并就存在的問題與學生面對面講解修正,最后全部實驗組的同學均能完成指定病歷信息的錄入。由于每次病歷錄入均在機房統一完成,其有教師在場,極大程度上杜絕了病案材料中關于患者的個人信息的泄漏、外傳。
2.3教學效果評價
本學期結束時,對兩組學生進行本課程的理論知識、綜合技能操作及檢驗結果分析三方面的考核,將考核的成績進行比較分析。
2.4統計分析
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對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進行比較分析。
3結果分析
期末考核評價列表(見表1)顯示,實驗組同學的考核成績無論在理論知識、綜合技能操作還是檢驗結果分析方面均優于對照組,且三個方面的比較均表明兩組同學的期末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根據以上結果可以認為,對中等職業學校的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進行病歷資料采集錄入的培訓能幫助學生熟悉臨床常見疾病,借以鞏固理論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不僅表現在對化驗單結果臨床意義的詮釋,更能體現在技能操作上。本次教學干預中未對技能操作這一方面進行培訓,導致實驗組技能操作成績也有所提高的原因可能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扎實掌握有關,由于在本次實驗中未對兩組學生學習興趣進行調查,所以不排除在接觸臨床病歷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起的作用。
4討論
提高中職生的實踐能力不應該只體現在對于某項操作的熟練程度,尤其是對與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隨著醫學檢驗方法的飛速更新,如果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和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終將被行業所淘汰,而以上的研究結果就是最好的證明,在不改變原有的操作教學的情況下,通過加深學生對臨床相關疾病的認識以及臨床思維的培養,幫助其形成最優知識架構,從而最終實現將理論付諸于實踐,也進一步說明了,實踐能力的提高不僅是某項操作練了多少遍,而是對這項操作中每一個步驟所以達到的效果的預知。
參考文獻:
[1]曹勵歐,牟姍,倪兆慧,等.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的比較研究——以在泌尿系統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6):79-80.
[2]李寶棟.關于高職高專醫學檢驗專業開展技能競賽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7):30+32.
[3]歸改霞.基于技能競賽提高生物化學檢驗實踐教學質量的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6(14):120-121.
[4]吳星祿.保證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公平性的要求[J].衛生職業教育,2015(2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