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秋水范文

時間:2023-03-24 03:25: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莊子秋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jīng)流之大,兩涘(sì)渚(zhǔ)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shǎo)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nán)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dài)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2、翻譯:秋天的洪水隨著季節漲起來了,眾多的河流注入黃河.水流巨大,兩岸的水邊洲島之間,不能辨別牛馬.在這個時候,河神非常高興,沾沾自喜,認為天下所有盛美的東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順著水流向東行進,到了渤海.面向東看看不見水的盡頭.在這個時候,河神才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看法,抬頭仰望著海神感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說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啊.而且我還曾經聽說有人認為孔子的學識少,認為伯夷的節義輕.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無邊無際,我如果不到你面前來,那就危險了.我會永遠被有學識的人所譏笑.”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作者簡介:唐小林(1961-),男,四川內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網球、乒乓球教學、訓練與理論。

摘要:采用技術統計法、臨場觀察法、現場訪問法、比較分析法揭示我國優秀男雙選手與世界優秀男雙選手在基本技術與戰術運用、得失分結構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通過對比分析得出世界優秀男雙選手競賽特點與我國男雙選手存在的主要不足。建議:進一步提高發球質量,以適應當今男雙比賽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強化前四拍的進攻理念,努力提高第三拍的進攻能力;以加強網前技術訓練為基礎,不斷提高雙上攻擊能力;加強接發球訓練,提高接發球能力;加強戰術意識的培養,提高戰術運用能力。

關鍵詞:網球;男子雙打;競技水平;對策

中圖分類號:(G845.739/2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06)05-0714-03

第二屆中國網球公開賽于2005年9月12-24日在北京市光彩體育中心舉行,是中國目前網球最高級別賽事之一。世界優秀網球選手如納達爾、科里亞等均參加此次比賽。比賽期間主要針對我國兩對雙打選手參加的兩場雙打比賽(共4盤)、男雙前8名、半決賽、決賽(共6盤)進行全程觀摩、技術統計與分析。通過對即得技術數據的對比分析找出我國網球男雙選手與世界優秀網球男雙選手間存在的主要差距并對世界優秀網球雙打特點及趨勢進行判斷,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建議,為提高我國網球男子雙打競技水平提供科研支持與服務。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我國兩對參賽選手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與我國選手同場競技的國外選手和本次比賽前8名、半決賽、決賽選手為比較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技術統計法 本文所有技術統計資料均來源于2005年中國網球公開賽并由專人負責統計并整理。為保證技術統計的客觀性與數據的公證性,本文以比賽過程中球拍是否觸及球體作為得失分歸屬判定的主要依據。比賽過程中本(對)方球拍觸及到對(本)方的有效擊球但造成失誤即判定本(對)方失分:因對(本)方球拍未能觸及到本(對)方的有效擊球而造成的回合結束即判定本(對)方得分;本文對運動員所有臨場戰術運用情況的統計均由一人負責以保證戰術運用統計數據的準確性與統計數據的一致性。

1.2.2 臨場觀察法 課題主要成員對所有比賽場次進行臨場觀察,對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技戰術運用及運用效果、運動員臨場比賽意識等情況進行觀察。

1.2.3 現場訪問法 對部分國家隊教練員就我國選手臨場競賽表現及我國選手與國外選手比賽特點等問題進行現場訪問以對比賽情況進行正確分析。

1.2.4 比較分析法 通過對即得技術數據的統計,重點對中外優秀選手技戰術運用等進行對比分析,從而作出判斷并得出結論。

2 結果與分析

2.1 發球技術及能力的比較分析 從表1看,雖然我國選手比同場競技國外選手和國外優秀選手在一發成功率、ACE球及雙誤比率幾方面在數據上并未處于下風,甚至發球雙誤比率略低于其它選手,但從臨場比賽觀察情況與對發球落點所處區域的統計數據看,我國選手的發球能力與國外選手及優秀選手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的不足:1)發球力量、速度欠佳,對接發球方未能造成有效壓迫,致使對手回擊本方發球時常能主動發力進攻,本方發球威力未能得到體現且易陷于被動;2)發球落點變化與戰術結合運用的有效性及為本方第三拍進攻創造機會的能力較差。本次比賽臨場重點觀察發球方隨發球落點的變化所采用的進攻手段的變化。從表2可知,國外優秀選手發球外角比率低于我國選手近8%,內角比率略高于我國選手,“其它”比率高于我國選手近4%。此種情況符合國外優秀選手的臨場戰術運用情況。通過觀察,國外優秀選手在發球落點處于對方內角和追身區域時,結合第三拍主動出擊的次數較多。因為,當發球落點處于內角或追身時接發球方可回擊角度和區域相對變小,有利于發球方對對方回擊路線做出判斷,為第三拍的進攻和發球后迅速上至網前、形成雙上網以爭得主動。所以,國外優秀選手發球落點內角及其它的比率高,而外角的比率低。

2.2 接發球技術能力的比較分析 雙打比賽中,對運動員接發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接發球在雙打比賽中的重要性也更為突出。從表3得知,我國選手接發球失誤率40.3%,國外選手25%,失誤率高出近15%,接發球被攻次率和失分率均高于國外選手,說明我國選手接發球能力同國外選手有相當差距。從臨場觀察得知,國外選手發球速度快、落點好,造成我國選手接發球直接失誤和被對方第三拍搶攻的次數多,有時連續接發球失誤丟掉一局比賽。國外優秀選手接發球被攻次率14.1%、失分率10.6%,均高于我國選手近4%,說明在優秀選手之間的比賽中,雙方第三拍的進攻能力強,發球后進攻手段的銜接好,這方面我國選手同國外優秀選手相比差距相當大。

2.3 運用發球雙上網及破網能力的比較分析 表4統計結果表明,我國選手雙上網使用次數均高于國外選手及國外優秀選手,得分率我國選手低于國外選手近13%。失分率我國選手49.7%,國外選手25.7%,國外優秀選手25.4%,低于我國選手24%,說明我國運動員雙上網的得分能力同國外優秀選手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通過臨場觀察,比賽中我國選手運用發球雙上網時發球隊員上網速度較慢,中場攔擊失誤偏多,網前技術欠佳,失去許多得分機會,這是我國選手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破網能力方面,得分率我國選手37.5%,國外選手64%,國外優秀選手56.1%,高出我國選手26%,臨場比賽也看出,我國選手破網的手段較單一,線路、落點變化不夠理想,故破網得分率較低。

2.4 前四拍主動進攻能力的比較分析 從表5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選手第三拍主動進攻使用次數高于國外選手,低于國外優秀選手,得分率我國選手38.9%,國外選手54.1%,國外優秀選手75%,分別低于國外選手與國外優秀選手14%與36%,而失分率我國選手44.4%,略低于國外選手45.9%,高于國外優秀選手15.6%。說明第三拍進攻能力同國外優秀選手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據臨場觀察,一是我國選手的發球質量差,給同伴創造的進攻機會少;二是隊員網前捕捉機會的能力較差,不夠大膽和果斷,這也是我國男雙選手的致命弱點。由于我國選手接發球能力較差,比賽中基本上不能給同伴創造第四拍進攻機會,由于當前男子第三拍進攻比較兇狠,國外優秀選手之間比賽時,第四拍的進攻也相當少。

2.5 主要技戰術得分趨勢 從表6可知,我國選手主要得分集中在雙上網和中前場截擊方面占43.3%,國外選手主要得分集中在雙上網和前四拍進攻方面占48%,國外優秀選手主要得分集中在雙上網和前四拍進攻方面占54.5%。從得分

分布情況說明,男子雙打比賽網前是雙方爭奪的焦點,前四拍是制勝的關鍵。我國選手前四拍得分率為11.7%,國外選手18.9%,國外優秀選手28.8%,在前四拍主動進攻的能力上,我國選手與國外優秀選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臨場觀察比賽中,國外優秀選手的發球局幾乎全部采用發球雙上網打法,抓住前四拍的機會主動進攻,特別是第三拍的進攻尤為突出,這是男子雙打發展的方向和必然趨勢,所以,國外優秀選手比賽中得分主要集中在在雙上網和前四拍。

3 結論

3.1 國外優秀網球男雙選手比賽特點

3.1.1 以發球“雙上網”打法貫穿比賽全部 國外優秀選手在比賽中幾乎全部采用發球“雙上網”打法,網前是雙方爭奪的焦點,比賽中充分利用發球的力量、速度及落點的變化壓制對方,迅速上網至有利位置,在網前實施各種進攻手段,平均每盤在網前的得分率為54.5%(表6),是比賽中主要的得分手段。

3.1.2 注重發球后與第三拍的進攻與戰術配合 從統計數據顯示及臨場比賽觀察,國外優秀選手在發球、接發球這一環節中,注重發球后與第三拍進攻手段的配合。

3.1.3 注重破“雙上網”的連續進攻及落點、線路變化 從比賽中觀察,國外優秀選手的接發球局由于雙方發球的威力大,接發球幾乎沒有能力上網,也很難出現第四拍的進攻機會,接發球局基本上是在底線破對方的“雙上網”,國外優秀選手在攻擊對方腳下、中路、小斜線的變化中能有效把握時機,具有較強的連續進攻能力,把握得分機會的能力強。

3.1.4 比賽節奏快,網前短兵相接的搏殺局面成主流 臨場比賽觀察,國外優秀選手比賽節奏相當快,以雙上對雙上,雙上對雙底的局面主導整個比賽,一分球的爭奪,均在前幾拍結束。

3.2 我國選手存在的主要不足

3.2.1 發球、接發球技術及第三拍的攻擊性有待提高 我國選手比賽中,一方面由于發球的速度、力量欠佳,為第三拍搶攻創造的機會少,另一方面網前隊員把握機會的能力差,發球和第三拍搶攻的戰術配合不默契,平均每盤得分率低僅為11.7%。接發球方面,失誤率太高為40.3%,高出國外優秀選手15%,有時連續接發球失誤輸掉比賽。

3.2.2 發球雙上網及網前攔擊能力需加強 我國選手雙上網使用次數均高于國外選手及國外優秀選手,但得分率低于國外選手13%。

3.2.3 對付雙上網能力差,缺乏破網手段 在當今世界男子雙打比賽中,接發球局幾乎是對付雙上網,這也是男雙比賽的特點。臨場比賽觀察,我國選手破網的手段較單一,變化少,連續進攻的能力欠佳,導致成功率低。

參考文獻:

[1]劉青.中國網球女子雙打研究[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1]劉青,唐小林,等.對2004年法國網球公開賽我國女子雙打技、戰術水平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1):112-114.

篇3

《莊子》.

課文知識要點提示

1.作家作品

本文節選自《莊子·秋水》。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人。莊子和老子合稱“老莊”,同屬道家學派。莊子在哲學上主張順應自然,提倡無為而無不為。莊子散文是先秦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多采用寓言形式。

2.文章主旨

在無限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因而是有限的。在客觀上,這一主旨給今人的啟迪是學無止境,認識無止境,不能滿足,應努力進取。

3.寓言說理

《秋水》一文通篇采用了寓言的方式說理。文中的主要人物北海若和河伯是莊子虛構出來的神話人物。北海若是莊子思想的化身。文章通過兩個神話人物的對話來展開說理,闡明觀點,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文學性。

篇4

教學依據:

1.《莊子》一書的思想和藝術都極具特色,初中生理解起來,有很大的困難。課本節選的兩則故事,意在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了解,而不要求他們對莊子有較全面的、深入的把握。因此,教學不宜挖掘過深,理解文章大意,對文章內容有所感悟評價,對莊子思想和作品簡單了解即可。

2.兩則故事都具有開放性,即故事內容只是對當時的活動情景和語言做了客觀描述,沒有評價性的語言,這便于讓學生多角度去理解文本,訓練學生開放型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①以讀貫穿教學始終,通過通讀、誦讀、評讀等多種形式、多層次的讀來理解內容;②注重感悟,注重學生多方位的體驗;③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個性感悟。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積累必要的文言詞義、句義。

2.引導學生初步感受莊子寓言的藝術風格。

3.感知惠子和莊子思想、性格、氣質上的差異,理解莊子的志趣。

教學重點:1. 理解文意,積累實詞;2. 理解莊子的志趣。

教學難點:1. 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2. 兩則故事每個故事最后一句話的意思;3.對惠子和莊子觀點的理解與評價。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景導入,引出新課

師: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產生了諸子百家學說,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為千秋萬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財富。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接觸了儒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墨子及其作品,對他們的作品和思想主張有了簡單的了解,那么今天我們來了解哪個時期哪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呢?他是一個獨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恣肆,他的寓言想象奇特,他的風格幽默詼諧。他是誰呢?他就是莊子。誰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莊子?(教師補充:他繼承老子的衣缽,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和孔子一樣,同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智者。但莊子與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在他文章中,我們讀到的是機敏、幽默與詼諧。)學習完本課后,你也許會對莊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以讀促悟,學習課文

(一)《惠子相梁》

一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注意字音節奏。

通過自由朗讀與個別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初步了解這篇文章。讓學生在自由讀的過程中參照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或通過質疑等方式,明確難句的停頓。

二讀課文,默讀課文,讀懂大意,積累實詞。

學生在當前古文閱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難于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預設:“仰而視之”、“嚇”的主語是誰,是鴟還是?采用自主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解答,如果還不明確,教師點撥、明確:主語是鴟,是莊子自比,鴟是指惠子。腐鼠代表梁國或功名利祿等。莊子講這個故事是在諷刺惠子。)教師需要強調的重點實詞:相、止、國、或、安、于是等。

三讀課文,有感情誦讀,互相評價,引發感受。

1.有感情誦讀,注意語氣、語調,讀出文章的韻味。讀后互相評價。讓學生練一練,可讀給同桌聽,可搖頭晃腦地讀。然后通過自我推薦、推舉代表、教師指讀與范讀等方式朗讀。(注意:讀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確:莊子的語氣,“嚇”的語調,“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的質問、嘲諷等。)

2.通過讀,你體會到莊子與惠子身上的哪些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預設: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莊子的清高與機智等,具體語句略。)

3.莊子講的的故事用意是什么?他想說明什么?(明確: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余味不盡的效果。)

(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1.自由朗讀,理解大意,積累實詞。不懂之處質疑。(預設1:學生可能難于理解“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這一句式。明確:它是倒裝句,正常語序是“子全不知魚之樂矣”,譯為“你完全不知道魚是快樂的”。預設2:最后一句有些學生可能轉不過彎來,引導學生多讀幾遍。明確:莊子在這里把惠子的問題“安知魚之樂”即“你怎么知道魚是快樂”曲解為“你從什么地方知道魚是快樂的”。所以說,莊子回答,“我知之濠上也。”屬于偷換概念。)

2.有感情誦讀,臺前表演,引發爭論。

①準備一會兒,兩人一組,表演這個片段,把握好內容,注意語氣與動作。(設計意圖:以表演的形式取代古板的翻譯全文,加深學生對文意的理解,體會莊子、惠子論辯的亦莊亦諧,風趣幽默。)

②你贊成莊子和惠子誰的觀點?(注意:如果學生一開始是淺層次的爭論,那么教師要注意把爭論引向深入,理解惠子從邏輯出發從而做出理智的判斷,莊子帶著欣賞的眼光去感知大自然,去體驗自然萬物的美好。)

③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從二人的思想、性格、氣質差異上來看待這段充滿機智的對話。惠子是名家,好辯,更多地是從事物的邏輯角度看問題,對于在自由活潑的生命中感受到愉悅的莊子來說,他們之間自然也就缺乏理解與認同。而莊子追求“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和萬物平等共生,與外界契合無間,認為魚“樂”,其實也就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莊子還推崇“自然”,反對“人為”,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這是符合莊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斷定魚兒“樂”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三、遷移延伸,進一步理解莊子

1.讓學生說一說學習文章后,心中的莊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并推薦于丹的《〈莊子〉心得》一書。

2.課外閱讀《逍遙游》(節選)和《秋水》(節選),進一步體會莊子散文的特色。

逍遙游(節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秋水(節選)

篇5

[論文摘要]就文化翻譯而言,涉度文化個性很強的文化信息翻譯時,譯者一般應遵循“內客先于形式”的原則。本文運用此原則采分析《紅樓夢》中書名的英譯,初步得出以下結論:遵循了“內容先于形式”原則的譯文一般都能做到“迭意”;反之,譯文則未能剝開語言外殼,顯露內核。

《紅樓夢》作為文化巨著,包含著大量而豐富的文化信息,單從其中出現的歷史作品這個小小的側面就能看出這一點。在文化翻譯理論中,文化信息的傳譯有一定的原則,它們在這些實際翻譯的操作中,理應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文化信息傳譯理論

按照喬治·斯坦納在他有關翻譯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中所言,翻譯就是一種闡釋,而這種闡釋的運作包括四步:“信任”、“侵人”、“吸收”、“補償”。基于任何一個譯者都相信文本中“存在意義”這樣一種“信任”感,翻譯活動由此而始;而這一原始的“信任”往往遭遇文本的抵抗和考驗,難以輕而易舉地接近原文的意義。正因如此,便有了帶有積極進取性的第二步“侵人”,即在遭遇理解障礙時不能退卻,在文本表層所構成的屏障中不能迷失自我,而是要知難而進,甚至強行進人,人于內而悟其意,正如中文所說的“得意忘言”,透過語言的表面,透過文本的表面,直指文本的深處,在字里行間把握文本的意義,否則,將會水遠在文字的表面徘徊,或為其字面意義所迷惑,或采取簡單主義的轉換方式,在字詞的層面進行譯解。在翻譯的這一步中,斯坦納一再強調要“剖開語言的外殼,顯其意義”,從這個視角,我們可以看出,文本的“意義”,特別是那些內涵豐富的文本的“意義”.在翻譯活動中應該永遠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因而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就不得不考慮到如何處理“意義”及其載物,簡言之,即內容與形式的問題。

奈達在他的翻譯理論中信息傳譯一節強調,譯者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傳譯信息內容,盡可能避免信息走失或走樣;譯者必須盡可能完善圓滿地傳譯文化信息的聯想意義;在保證信息內容和聯想意義得到圓滿傳譯的前提下,譯者可以盡量顧及信息表達形式的傳譯。這也就是說,在文化翻譯的過程中,為了盡可能圓滿地傳譯文化信息,內容往往先于形式,在此基礎上,才能再考慮形式的同一。

筆者認為,奈達的這種觀點在劉毖慶的翻譯理論中也得到了體現。劉毖慶在總結文化信息的表現手段時提出了幾種方法.他認為,為了免得讀者費解,對于文學作品中的專名和典故,最好的辦法就是本乎原語中的“tenor"本意)在譯語中另找“替身”。這就是所謂的’‘替代”,大致相當于傳統譯論中的意譯。對于有文化或形象通感的文化信息,才能用到“模仿”的方法,即用目的語模仿原語的文化信息表現式,大致相當于傳統譯論中的直譯。其次是“闡釋”,大致相當于譯文加注。

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在文化翻譯的過程中,在翻譯那些文化個性很強的文化信息時,透過文字“看”文本,攫取其中真正內涵才是至關重要的。

將這些理論運用到作品的衡量中,則好壞曲直立見端倪。通過下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紅樓夢》的楊憲益英譯本中書名譯文(即劉亦慶所言之“專名和典故”)遵循了這種指導思想,幾乎都能不折不扣的傳達原文的文化信息;譯文則在信息傳譯上有所欠缺,容易使讀者費解或產生誤解。

二《紅樓夢》中部分書名譯文例舉

《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鴻篇巨著,也被稱為清代中國社會的百科全書。解讀《紅樓夢》,就是解讀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沉淀。在小說中,為了行文需要,也為了烘托、渲染、反襯、伏筆等寫作目的,作者不斷地引經據典,歸納一下,大致有這么幾類:

文:《離騷》《文選》《王摩潔全集》《西廂記》《牡丹亭》《白蛇記》《滿床筋》《南柯夢》《西游記》《劉二當衣》

史:《左傳》《國策》《公羊》《谷梁》

哲:《四書》《五經》《秋水》《南華經》《參同契》《五燈會元》

對于這些歷史文化含義極其豐富的文化元素,譯者大致采取了這樣幾種翻譯手法:

(1)直譯

《王摩潔全集》Wang Wei ‘s Regular Pentasyllabics

《西廂記》T7ie Western Chamber

《牡丹亭》Peony Pavillion

《白蛇記》The White Serpent

《西游記》Pilgrimage to the West

《四書》Four Books

《五經》rive Classics

(2)直譯加注

《南柯夢》11te Dream of the Sothern Tributary State

注: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ur, 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just an empty dream

(3)意譯

《南華經》zhuangzi

《參同契》Taoism

《五燈會元》Zen Buddhism

(A)意譯加注

《滿床貧》Every Son a High Minister

注:A story about Guo Ziyi of the Tang Dynasty

(S)直意相融

《左傳》Zuo Annals

《國策》Anecdot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公羊》《谷梁》the Commentation of Gong Fang and Gu Liang

《秋水》Autumn Water. Zhuangzi

(6)音譯加注

《離騷》Li Sao

注:Long narrative poem by Chu poet Qu Yuan in the fourth century B . C .

篇6

“之”

(一)代詞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當句中的賓語。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譯作"這樣做",分別充當"欲"和"為"的賓語)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國也》之:提到動詞"有"之前的賓語,指代前面所說的情況。)

(3)野語有之曰。(《莊子。秋水》之:指代"野語"的內容,可譯為"這樣的話",充當"有"的賓語。)

(4)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馮諼客孟嘗君》之:指代馮諼,充當"見"的賓語)

(5)公賜之食,食舍肉。(《段于鄢》之:指代潁考叔,充當"賜"的近賓語。)

用于賓語前置的結構中,復指提到動詞之前的賓語。此時原有的代詞詞匯意義消隱,

只起提賓的語法作用。例如:

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我之謂:謂我。)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段于鄢》其是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吧。)

其李將軍之謂乎?(《李將軍列傳》其李將軍之謂乎:也許說的就是李將軍這類人吧。)

惟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陳言之務去:務去陳言。)

(二)連詞(結構助詞)

1.置于名詞性偏正結構(定中結構)的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表示多種修飾關系,通常可譯為"的"。

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為?(《季氏將伐顓臾》)

(2)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國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諫逐客書》)

2.置于主謂短句的主語后、謂語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獨立性,使之變成名詞性偏正結

構,在更復雜的句式中充當主語、賓語、狀語、定語等。此時根據上下文,通常可譯作"的"、"……的時候"、"……的樣子"、"……的情況(條件)下"等,也可不譯出。例如:

(1)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國也》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對于國家的治理。充當全句的主語。)

(2)李伶之為嚴相國至矣。(《馬伶傳》李伶之為嚴相國:李伶扮演的嚴相國。充當句中主語。)

(3)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莊子。秋水》爾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為河水滿溢而自我炫耀的樣子。充當"似"的賓語。)

(4)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前赤壁賦》東方之既白:東方已亮。充當"知"的賓語。)

(5)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李將軍列傳》廣之將兵:李廣帶兵的時候。充當狀語。)

(6)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張中丞傳后敘》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南霽云向賀蘭進明求救的時候。在全句中充當狀語。)

(7)此吾之所為師也。(《馬伶傳》吾之所為:我師從的,充當"師"的定語。)

(三)動詞

表示"去"、"往"、"到……去"、"到達"等意思。如:

驅而之薛,使吏民如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卷。(《馮諼客孟嘗君》之薛:到達薛地)

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李將軍列傳》所之:去的地方、去處)

“其”

(一)代詞

可指代人、事、物等。與"之"不同的是,上古漢語中"其"時常隱含結構助詞"之"的

意思,與后續詞語組成名詞性結構,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語。魏晉以后,"其"的適用范圍有所擴大,也可用作主語。例如:

(1)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寡人之於國也》前一"其"指河內,可譯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東,可譯為"河東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莊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譯為"他的")

(3)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五代史伶官傳序》其:指代前事,可譯為"此"、"這".)

(4)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張中丞傳后敘》其:指代當地百姓,充當主謂結構中的主語。)

(5)夫其以李伶為絕技,無所干求。(《馬伶傳》其:指代馬伶,可譯為"他",充當句中主語。)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古漢語中"其"的指代對象可以靈活多樣,作為指示代詞,可用作特

指、遠指、近指;指代人物時,不僅可指代第三人稱,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稱,這都需要根據上下文確定。例如:

(1)長者聞之,得無厭其為迂乎?(《報劉一丈書》其:此為作者自指,可譯為"我")

(2)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答李翊書》其:指李生,這里可譯為"你")

(二)語氣詞

作為語氣詞,"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種語氣。

1.表揣測語氣,可譯為"大概"、"恐怕"、"也許"、"可能"等。例如:

(1)雖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書》)

(2)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馮諼客孟嘗君》)

(3)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種樹郭橐駝傳》)

2.表叮囑、勸勉、期望、命令等語氣,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譯為"一定"、"千萬"等。例如:

(1)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傳序》其無忘:可譯作"千萬不要忘記")

3.表反問語氣。可譯作"豈"、"難道"、"哪里"等。例如:

雖如是,其敢自謂幾于成乎?(《答李翊書》)

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段于鄢》

4.強調語氣,可譯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張中丞傳后敘》)

(三)連詞

連結并列的句式表示選擇關系,可譯作"是……還是"或"……還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答李翊書》)

“者”

起輔助作用的代詞。與一般代詞不同的是,"者"不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必須附著于其他詞或短語之后,共同構成名詞性結構,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當主語、定語、賓語、中心語等。可以與"者"組合的詞類較多,意義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與名詞組合:

主要可分兩類:

復指名詞或名詞性主語,引出謂語。此時"者"通常可以不譯,也可視需要譯為

"……此人"、"……這個人"、"……的情況"等。例如: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李將軍列傳》)

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馬伶傳》)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2.復指名詞或名詞結構,充當動詞賓語。此時"者"通常可以不譯,也可視需要譯為"……此人"、"……的人(情況)"等。例如:

(1)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馮諼客孟嘗君》)

與數量詞組合:

表示數量的種類。可譯為"種"、"樣"、"類"、"方面"等,也可不譯。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2)此三者,吾遺恨也。(《五代史伶官傳序》)

(3)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諫逐客書》)

(4)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諫逐客書》)

與時間詞組合:

表示一定的時間范圍,可譯為"……的時候"等。例如:

(1)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季氏將伐顓臾》)

(2)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書》)

與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組合:

將原有的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變成名詞性結構,可酌情譯為"……的"、"……的人

(或情況、東西、事情等)".例如:

(1)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諫逐客書》)

與動詞或動詞短語組合:

將原有的動詞或動詞性短語變為名詞性結構,也可酌情譯為"……的"、"……的人

(或情況、東西、事情等)".例如:

(1)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將伐顓臾》)

(2)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3)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諫逐客書》)

(4)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將軍列傳》)

(5)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張中丞傳后敘》)

(6)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賦》)

此外,"者"字結構有一類是提示或強調結果,以引出對緣由的解釋,此時可譯為"……的原因"等。例如: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莊子。秋水》)

篇7

就莊周的文章而言,他是獨樹一幟的。他的作品充滿野味,具有一種濕漉漉的水韻。不似孔孟荀韓論調中令人生厭的仁禮忠恕、戰爭臣民,莊子的文章表現為一派自然的天籟絕響。無論是令人景仰的大鵬,還是怒氣沖沖的螳螂;無論是自得其樂的斥,還是悠閑暢游的魚群,莊子都以一顆一塵不染的心去描繪,如晨風中的野花,幽芳獨放,搖曳多姿,神韻天成。

然而,在這種種背后有隱藏了多少辛酸淚,對于人世間的荒唐與罪惡,他自知不能以一枝禿筆相抗,只好借用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之物與之周旋。這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我又怎能不悚然面對,肅然起敬,油然生愛?

在這超絕而神秘的文風之中,我窺見了莊周的人格。不同于墨子的苦行俠人格,楊朱的貴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莊周則表現為獨來獨往不吝去留的美麗與灑脫。這也許便是我敬仰墨子孟子,尊重楊朱,佩服荀子卻心儀莊周的原因吧。

先秦的諸子,誰不想做官?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然而濮水邊上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莊周先生卻如此選擇――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這令我這俗人暗自汗顏。這正是莊子超凡脫俗的大智慧生長出的驚人內力。盡管我不會如此抉擇,但我仍十分慶幸在一個文化屈從權勢的文化傳統中有這么一個堅決不合作的莊子。

面對名利權勢也許有許多人會淡薄隱逸,然而又有哪一位會如莊子一般在理智時刻像哲人般清醒,如蛇行草上,不粘不滯,寒氣滲透又敏銳無比,在每時每刻卻又如詩人般沉醉,如鴿立檐間,不怨不怒,憐憫四溢而柔情萬種。當別人在都市中熱鬧地沸反盈天爭執得不可開交之時,莊子獨自遠遠地站在世外冷笑,而當人們注意他時,他又背過身去,直走到那個云水蒼茫的天地中去了,而如我這班俗人也只能面對他的背影發呆。

我常常在想,莊子的世界是怎樣的呢?那一定是一個無情卻多情的世界。莊子可以擊缶而歌,可以憑幾而噓,或形似槁木,或心如死灰,有時也許會躊躇滿志洋洋自顧,有時也許會或歌或哭,不任其聲,亦或南首而臥為高士,拊脾雀躍為頑童。正是因為這樣莊周才會“不失其性命之情”“恢恢乎游刃有余”,才會“無不忘也,無不能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

這便是莊周,一個柔情四溢,心腸極熱的莊周。

這便是莊周,一個尖銳無比,眼神極冷的莊周。

篇8

2、餐腥啄腐:出自《莊子·秋水》:“夫鹓雛,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雛過之,比喻追求功名利祿;

3、鳥窮則啄:出自《荀子·哀公》:“鳥窮則啄,獸窮則攫。”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

4、眾啄同音: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篇9

關鍵詞語 莊子 美學 核心

《莊子》33篇,分內、外、雜三個部分。《莊子》在其內容上、表現手法上都在表現出莊子個人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他“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莊子崇尚自然,主張以樸素為美,同時又是在精神上翱翔于“無何有之鄉” ,穿越時空的局限,進入無古今、無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莊子的體道人生,實為一種藝術的人生,與藝術家所達到的 精神狀態有相通之處。這種哲學思想的表現形式,具有明顯的文學特質也表現了最為理想主義的審美思想。

自然美一直是學術界的難題,尤其是《莊子》中的自然美思想,迄今為止尚未有定論。學術界有人認為《莊子》中沒有自然美,他們以莊子生在亂世以及《莊子》中人生觀的核心是“全生”、“保身”為由,認為莊子無暇也無“雅興”去關注自然界的美丑。還有人通過《齊物論》中的“萬物齊一”以及“道亦存在丑的事物中”來否認《莊子》自然美思想的存在,提出美不是《莊子》所宣揚和贊賞的東西。而承認《莊子》中存在自然美的學者,也大多是從自然精神這個層面展開論述的,而忽視了《莊子》中對自然景物美的發現和描述。我認為,這是不夠客觀和準確的。鑒于自然美在中國美學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我以為很有必要對自然美,尤其是《莊子》文本中所包含的自然美思想進行重新的審視和解讀。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認為“天道自然無為”,不是人為的力量可以改變的。因此,他提出“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主張尊重客觀事物本身的規律,而不應當以人的主觀愿望去改變它。莊子自然主義的哲學觀反映在《莊子》一書便形成了“樸素為美”和“法天貴真”的美學思想。莊子認為,美在自然,任何人為的藝術都是對自然美的破壞。他在《齊物論》中以天籟、地籟、人籟三者比較來說明這種自然美:“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人籟是指人們用絲竹管弦演奏出來的,是人為的東西,屬于等而下之的聲音;地籟是風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竅而發出的聲音,它要借助于風力的大小和孔竅的不同形狀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籟是眾竅自鳴而成、不依賴以任何外力作用天然之音。

天地之“大美”。莊子在專談“天道無為”的《知北游》里面,無意地透露出了他對于“大而美”的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莊子論證圣人應當效法天地萬物自然無為的狀態,做到“不言”、“不議”、“不說”,從而無為不謀。同時,在《秋水》一文中,莊子對“天地之大美”有一段意味深長的描述:“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而不虛……’”莊子以河伯喻有為的小知,以北海若喻無為的大知,而以河伯見北海若而自愧引發下文北海若關于萬物齊一思想,贊美“大美”之無限而揶揄“小美”,把審美主體的感受與審美對象的磅礴氣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自然樸素之真美。崇尚自然美,也就是崇尚樸素美,因為樸素是一切事物的自然狀態。莊子說:“既雕既琢,復歸于樸。”尚樸一定要主張“順物自然”而反對雕飾,然而莊子并不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只是反對違反事物自然本性的人為摧殘。他指出:“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莊子及其后學在《漁父》中還借客之口提出“法天貴真”說,對于“天”,莊子認為“無為為之謂天”,而對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莊子·漁父》進一步說,就是“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在內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言簡意駭。

“虛靜”、“物化”說; 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經》里提出"致虛極,守靜篤"的說法,莊子繼承發展了老子 "虛靜"的學說,認為它是進入道的境界時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狀態。《莊子·大宗師》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莊子的"坐忘"就是 "虛靜",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拋棄一切知識,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莊子認為虛靜必須在"絕學棄智"的基礎上方可達到,然而也只有達到虛靜,才能對客觀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認識,才能自由地進行審美觀照,藝術創造力才最為旺盛,才能創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莊子的"虛靜"說對后世影響極大,后世的文學家和文學理論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莊子的"虛靜"說的影響。 "物化"說:莊子的"物化"說是與他的"虛靜"說聯系的。莊子認為 "虛靜" 是認識"道"的途徑和方法,是進入道的境界時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狀態。從創作主體來說,必須具備"虛靜"的精神狀態,這是能否創作合乎天然的藝術之關鍵。而從創作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來說。必須要達到"物化"的狀態。什么是"物化"呢?在莊子看來,進入虛靜狀態之后,人拋棄了一切干擾和心理負擔,就會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覺器官的束縛和局限,而達到認識上的"大明"。作為創作者來說,主體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體的"自然"(天)和客體的"自然"(天)合而為一,這就是進入了"物化"的境界,這就叫做"以天合天"。處在這樣狀態下的創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在養生學上,莊子說明虛靜無為能使人安逸快樂而不被憂患所困擾,從而年壽長久。而在美學上則說明虛靜之美,也就是無為之美、樸素之美,所謂一而三、三而一者也。“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⑩這里主要闡述養生學,列舉了二十四種困擾、侵蝕和削損人之真性的因素,歸納起來,實際上是三項:“勃志”(擾亂意志)、“謬心”(束縛心靈)、“累德”(拖累德行)、“塞道”(蔽塞大道)。只有清除他們德干擾和役累,才能回復虛靜無為的自然本性、達到養生美學所要求的目的。

《天道》說:“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莊子所說“意之所隨者”就是“道”,語言可以表達具有“形色名聲”的事物,但對于沒有“形色名聲”的“道”,語言是無法表達的,莊子“言不盡意”討論的雖然是道與言的關系,但對于文學藝術美的啟示和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文學語言的藝術,離開了語言也就沒有了文學;但問題還有另一方面,那就是文學之中最精妙、最美好、最有魅力的東西,又往往是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文學之中的美是那些微秒的意趣、復雜的情感、玄遠的境界、悠長的韻味等等。

《莊子·外物》篇說:"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莊子看來,言是不能完全表達意思的,即言不盡意。他說:"語之所貴者,意也。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天道》)莊子強調語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復雜的思維內容充分地表達出來,這種認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認識實踐的實際情況,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過莊子的以言不盡意為根據的"得意忘言"說對文藝創作卻影響深遠。文學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總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莊子的"得意忘言"說,恰恰道出了文學創作中言、意關系的奧秘。這對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在魏晉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學理論,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注重"意在言外"的傳統,并且為意境說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在《天運》中,莊子還論述了“天籟”的特點:“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郭象注:“此乃無樂之樂,樂之至也。”這實際上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聲”。意思都在于反對以部分的、有限的聲樂,破壞或代替自然全美之聲。《莊子·外物》篇說:“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謂“得意忘言”說。在莊子看來,言是不能完全表達意思的,即言不盡意。莊子強調語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復雜的思維內容充分地表達出來,這種認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認識實踐的實際情況,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過莊子的以言不盡意為根據的“得意忘言”說對文藝創作卻影響深遠。文學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總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莊子的“得意忘言”說,恰恰道出了文學創作中言、意關系的奧秘。這對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在魏晉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學理論,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注重“意在言外”的傳統,并且為意境說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總之莊子的美學思想對于后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對于美和人生的追求永遠是一個向上的過程。強調個體生命的自由,才能達到美與丑、善與惡、歡喜和悲傷上升到緣于自然的境界。重視自我,人性與生活完全和諧統一,這才是莊子最想要留給后人美學的思想精髓。

參考文獻

1.陳引馳.莊學文藝觀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 1993

2.曹礎基.莊子淺論.第一版.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

3.劉紹瑾.莊子與中國美學.第一版.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陳鼓應.莊子淺說.第一版.三聯書店,1999

4.張榮明.莊子說道.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王孝魚.莊子內篇新解 莊子通疏證.第一版.岳麓書社,1983

篇10

在一個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中,莊子是一棵孤獨的樹,是一棵孤獨地看守心靈月亮的樹。當我們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時,月亮為什么沒有丟失?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鮑鵬山《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鮑鵬山為什么在文章中這樣評價莊子,他的思想對我們現代人有什么樣的啟示呢?今天我們就從《逍遙游》出發,超越時空,去尋訪那位獨守潔凈靈魂的千古奇才、精神巨子。莊子在《逍遙游》中曾用這樣的話“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大概意思是說遵循宇宙萬物的規律,把握“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莊子以《逍遙游》為題,就是提倡沒有任何束縛地、絕對自由地遨游在永恒的精神世界之中。那么莊子一個重要的思想就凸顯出來了――追求精神自由。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是無法達到和實現的,但是在這里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莊子會產生這樣的精神追求也是很正常的。莊子生活在社會矛盾極其復雜的亂世,當時,諸侯征戰不已,暴君奸臣殺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負無法在現實中實現,無法獲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來逃避紛亂的現實,希望在精神上天馬行空無所羈絆,讓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為形體的生命,從而達到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我們來看一些有關莊子的故事,從中探尋一下莊子的另一些思想:

1、名利觀。《莊子?秋水》載: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報告惠子,道:“莊子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惶恐,想阻止莊子,派人在國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莊子從容而來拜見他道:“南方有只鳥,其名為鳳凰,您可聽說過?這鳳凰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這時,有只貓頭鷹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只腐爛的老鼠,恰好鳳凰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仰頭視之道:‘嚇!’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人生在世,從古至今,很難看破的就是名與利這兩個字,莊子告訴我們:淡泊外在,注重內心;淡泊物質,注重精神。

2、生死觀。《莊子?至樂》載: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莊子卻正在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歌。惠子說:“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輩子,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傷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著瓦缶唱起歌來,這也太過分了吧!”莊子說:“不對哩。這個人她初死之時,我怎么能不感慨傷心呢!然而仔細考察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曾具有形體,不只是不曾具有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氣。夾雜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變化而有了元氣,元氣變化而有了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如今變化又回到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死去的那個人將安安穩穩地寢臥在天地之間,而我卻嗚嗚地圍著她啼哭,自認為這是不能通曉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這是流傳甚廣的《鼓盆而歌》的故事。莊子認為生與死都是一樣的,人死只是又回到了事物的本源,雖然屬于唯心主義的思想,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人們破除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

3、治理觀。《莊子?螳臂當車》載:將閭苑拜見季徹說:“魯國國君對我說:‘請讓我接受你的指教。’我一再推辭可是魯君卻不答應,我已經對他說了,不知道對還是不對,請讓我試著說給你聽。我對魯國國君說:‘你必須躬身實行恭敬和節儉,選拔出公正、忠誠的臣子管理政務而沒有偏護與私心,這樣百姓誰敢不和睦!’”季徹聽了后俯身大笑說:“像你說的這些話,對于帝王的準則,恐怕就像是螳螂奮起臂膀企圖阻擋車輪一樣,必定不能勝任。況且像這樣,那一定會把自己置于危險的境地,就像那高高的觀樓和亭臺,眾多事物必將歸往,投向那里的人也必然很多。”將閭吃驚地說:“我對于先生的談話實在感到茫然。雖然這樣,還是希望先生談談大概。”季徹說:“偉大的圣人治理天下,讓民心縱放自由不受拘束,使他們在教化方面各有所成,在陋習方面各有所改,完全消除傷害他人的用心而增進自我教化的思想,就像本性在驅使他們活動,而人們并不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像這樣,難道還用得著尊崇堯舜對人民的教化,而看輕渾沌不分的狀態嗎?希望能同于天然自得而心境安定哩!”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么,規定什么,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為”(偽),所以要擯棄它。看到“禮樂教化、仁義勸導”好像似曾相識,這是影響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儒家思想。在這一點上,儒家與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各執一詞,實際上,儒家和道家相濟相生,無所謂對與錯,也無所謂積極與消極。它是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特殊存在狀態,無論是儒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都對我們當代人生活狀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要能夠恰如其分地運用好儒、道兩家思想,既要腳下有一片踏實的土地,更要在頭頂上有一片理想的天空。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要登高而望遠,泰然而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