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桂花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28 00:57: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含有桂花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玫瑰花粥
長期食用玫瑰花,不僅可使人擁有清馨體香,還可活血,理氣平肝,促進血液循環,使膚色紅潤,美麗。而熬花粥,最好采用經過脫水處理的尚未開放的小小玫瑰花蕾,所有營養物質都含苞在尚未開放的花蕾之中。
用新鮮粳米熬制成粥,煮熟后加入適量的小玫瑰花蕾,待粥熬成粉紅時,即可食用。常食玫瑰花粥,可悅人容顏,使皮膚更加細膩有致,還可治療肝氣郁結引起的胃痛,對情緒方面還有鎮靜、安撫、抗憂郁的功效。
茉莉花粥
茉莉花含有多種有機物和維生素,以及糖和淀粉等有益于人體的營養元素,是十分理想的美容佳品。每年7~8月,將尚未完全開放的茉莉花采集后經脫水處理制成千茉莉花,既可泡茶,又可熬粥。
用新鮮粳米100克煮粥,待粥快好時,放人干茉莉花3~5克,再煮5~10分鐘即成。茉莉花粥味甜清香,十分爽口,茉莉花的香氣可上透頭頂,下至下腹,解除胸中一切陳腐之氣,不但令人神清氣爽,還可調理干燥皮膚,具有養肌艷容,健身提神,防老抗衰的功效。
粥
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如今,又到了食的季節。中含有香精油。素,腺嘌呤、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物質,可抑制皮膚黑色素形成及活化表皮細胞以及有很好的美容護膚作用,也稱其為延年益壽之花。
將新鮮粳米100克熬粥,待粥將熟時放人5~10克,再用文火煮5分鐘左右即可。粥色鮮亮微黃,氣味清香。還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等功效,經常服用還可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病,對高血壓患者還有一定的降壓效果。
桃花粥
古人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說法,現代研究證明,桃花含有山奈酚,香豆精、維生素A、B、C等,這些物質能擴張血管,疏通脈絡,潤澤肌膚,加快排泄促使人體衰老的脂褐素,可預防和消除雀斑,黃褐斑及老年斑。
取新鮮粳米100克熬粥,待粥將熟時放人桃花,看著美麗的花朵在雪白的米粥中翻滾,真有一種“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經常服用此粥,還可治療女性因肝氣不疏,血氣不暢所導,致的面色晦暗,皮膚干燥等現象。也可將桃花鮮品搗爛敷面,久而久之可令顏面潤澤光潔,富有彈性,潔白如玉。杏花粥杏花具有補中益氣,祛風通絡,美容養顏的作用。將杏花熬粥服用,可以借米谷助其藥力,讓腸胃充分吸收其內含抑制皮膚細胞酪氨酸酶活性的有效成分,以預防粉刺和黑斑的產生。
荷花粥
荷花含有槲皮素和樨草素等成分,清香化痰,具有清暑寧神的作用,不失為鎮心益氣和養顏的美容佳品。
用粳米100克煮到將熟時,放人已清洗干凈的荷葉和荷花,再煮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粥色碧綠微亮,令人食欲大開。常服荷花粥,能改善人的面部油脂分泌,減輕痤瘡,使面色紅潤,容光煥發。另外,荷葉泡水當茶飲,還具有減肥、降血脂,瘦身的效果。
秀色鮮花餐
萬紫千紅的鮮花色拉
材料:白玉蘭花、玫瑰花花,小黃花、紫藤花各適量。
做法:將上述鮮花清洗干凈,放到開水中稍煮一下,再用涼水過一下后撈出,裝在盤子里擺好形狀,拌入色拉醬即可。
特點:玉蘭花的白色和玫瑰花的紅色,加上小黃花的黃色和紫藤花的紫色,一個萬紫千紅的鮮花大餐即展現在你的面前,視覺上的愉悅保證令你食欲大開。
冰清玉潔的曇花肉片湯
材料:曇花2朵,肉片2兩
做法:將曇花洗凈后用手撕成一條條的,放人已熬好的骨頭湯里煮5分鐘左右,再放人肉片,煮到肉片熟后就可裝盆,再撒入一點蔥花,即可食用。
特點:湯色乳白鮮亮,湯味清香撲鼻,再加上幾點碧綠的蔥花點綴其中,真的令人有不忍下箸的感覺。
營養豐富的蟹肉西蘭花
材料:熟新鮮蟹肉250克,西蘭花500克,蛋白2只。
做法:西蘭花洗凈,切成小花狀,用鹽水浸片刻,放到鍋里煮熟后撈出待用;將蟹肉加入鹽等調料拌勻,放鍋內蒸5分鐘后取出,再加入蛋白拌勻:將西蘭花排放碟上,淋上蟹肉及蛋白即可食用。
特點:蟹肉鮮嫩,西蘭花清香爽口,整道菜不僅視覺舒服,營養也豐富。
治療氣喘的木棉花雞蛋湯
材料:木棉花5朵,雞蛋2個。
做法:將木棉花清洗干凈后,撕
成小塊;鍋里放油,待油七八成熟時倒人雞蛋炒熟備用;再在鍋里倒人骨頭湯,將木棉花放人湯中煮3~5分鐘,再倒入雞蛋即可。
特點:湯味滑爽,木棉花還有治氣喘的功效。
滿口生香的桂花湯圓
材料:桂花糖,糯米粉各適量
篇2
春花亦養人
姹紫嫣紅的各類鮮花不僅能讓人感到賞心悅目,其中的許多品種更是藥食同源的養生佳品。史料記載,慈禧70歲時卻仍面容姣好,身體健康,就與她以花養生的習慣分不開。因此在這萬物生長的春季,我們不妨在觀賞它們的同時,對它們的養生功效也做些具體的了解。
桃花
桃花為中國傳統的園林花木,樹態優美,枝干扶疏,花朵豐腴,色彩艷麗,為早春重要觀花樹種。
花語:在中國,桃花一直以來都離不開愛情兩個字,人們常說桃花運,就是因為桃花能給人帶來愛情的機遇,因此它的花語為愛情的俘虜。
性味歸經:性苦,平。入心、肝、大腸經。
功效:桃花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能疏通經絡,擴張末梢毛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營養和氧供給,滋潤皮膚。防止色素在皮膚內慢性沉淀,有效地清除體表中有礙美容的黃褐斑、雀斑、黑斑。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悅澤人面”的記載。陶宏景《肘后方》也載“服三樹桃花開,則面色紅潤悅澤如桃花也。”婦女若常食用,能活血調經、通便排毒,進而達到美容駐顏的目的。
茉莉
茉莉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其葉色翠綠,花朵顏色潔白,香氣濃郁,是最常見的芳香性盆栽花木。
花語:茉莉花的花語表示忠貞、尊敬、清純、貞潔、質樸、玲瓏、迷人。許多國家將其作為愛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間,互送茉莉花以表達堅貞愛情。它也作為友誼之花,在人們中間傳遞。把茉莉花環套在客人頸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與友好,成為一種熱情好客的禮節。
性味歸經:性溫,辛、甘。歸肝、脾、胃經。
功效:茉莉花所含的揮發油性物質,具有行氣止痛,解郁散結的作用,可緩解胸腹脹痛,下痢里急后重等病狀,為止痛之食療佳品。且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內服外用,可治療目赤,瘡瘍,皮膚潰爛等炎性病癥。
櫻花
櫻花每支三朵到五朵,成傘狀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為白色、粉紅色。花3月與葉同放或葉后開花,花色幽香艷麗,常用于園林觀賞,產地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等。
花語:櫻花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征,代表著高雅,質樸純潔的愛情。櫻花宛如懵懂少女的,安靜得在春天開放,滿樹的白色粉色的櫻花,是對情人訴說愛情的最美語言。花語為生命、幸福 一生一世永不放棄,一生一世只愛你。
性味歸經:性辛,平。歸肺經。
功效:櫻花具有很好的收縮毛孔和平衡油脂的功效,而且還含有豐富的天然維生素A、B、E,櫻葉黃酮還具有美容養顏,強化黏膜,促進糖分代謝的藥效,是可以用來保持肌膚年輕的青春之花。此外可用于咳嗽、發熱等癥狀。
玫瑰
玫瑰是中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素有“花中皇后”之美稱。花期玫瑰可分泌植物殺菌素,殺死空氣中大量的病原菌、有益于人們身體健康。
花語:在古希臘神話中,玫瑰集愛與美于一身,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血液。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每到情人節,玫瑰更是身價倍增,是戀人、情侶之間的寵物。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脾經。
功效:玫瑰初開的花朵及根可入藥,有理氣、活血、收斂等作用、主治月經不調,跌打損傷、肝氣胃痛,乳臃腫痛等癥。玫瑰果的果肉,可制成果醬,具有特殊風味,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維生素P,可預防急、慢性傳染病、冠心病、肝病和阻止產生致癌物質等。玫瑰露還可以改善皮膚質地,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
牡丹花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素有"國色天香"、“富貴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稱。
花語:牡丹一直被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唐代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等膾炙人口的詩句,生動描述了當時當時人們傾城觀花的盛況。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辛.入心、肝、腎三經。
功效:將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貴的中草藥,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經之作用,降低血壓、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壽。此外還能養血和肝,散郁祛瘀、適用于面部黃褐斑,皮膚衰老,常飲氣血活肺,容顏紅潤,改善月經失調,痛經,
止虛汗,盜汗。
以花入茶 品味春的味道
花之美,美在不僅可以賞心悅目,還可以進一步娛樂味蕾。當色彩各異的花瓣與清香濃郁的茶湯相溶,在這場鮮花與春天的邂逅里,你將不僅只看到絢爛的色彩,更能于清雅的茶水中品味到春的氣息。
花茶亦養生
正所謂“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作為最契合的自然之物、養生媒介,飲茶能“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有著極大的養生功效。具體到四季來講,又有春飲花茶夏吃綠,秋飲青來冬要紅之說。
之所以說春天要選用花茶,主要是因為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風復蘇,陽氣生發,在給萬物帶來生機的同時,也會讓眾人普遍感到困倦乏力,昏昏欲睡,俗稱春困現象。而春天多飲花茶,正好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因為春季的花茶普遍甘涼兼芳香辛散之氣,有利于散發積聚在人體內的冬季寒邪、促進體內陽氣生發,令人神清氣爽,使“春困”自消。中醫也說:“春天宜養陽氣”,那么借花茶濃郁的香茶來升發體內陽氣,自然可以讓人重新抖擻精神,使氣血、精神、情志重新煥發光彩,實現“以使志生”的春季養生之道。
花茶代表――碧潭飄雪
作為四川花茶的代表,碧潭飄雪外形緊細挺秀,白毫顯露,香氣持久,回味甘醇。采用早春嫩芽為茶坯,與含苞未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它,花香、茶香交融,并保留了干花瓣在茶中。沖泡后茶湯黃亮清澈,朵朵白花漂浮其上如同天降瑞雪,頗具觀賞性和美感,香氣清悠品味高雅,有濃郁的茉莉花香氣,選用蓋碗泡飲,可看到就像碧潭上飄了一層雪,令人賞心悅目。
談及制作此茶的初衷,身處徐公茶文化研究所的碧潭飄雪的創始人徐金華老先生告訴我們,之所以在眾多鮮花中選擇了茉莉花作為花茶的原料,是因為他所居住的新津縣城盛產茉莉,每到春季,清新潔白的茉莉花總是隨處可見,且品質優良,因此他便萌生了以茉莉花入茶的想法。幾經嘗試,最終終于做出了時下令人交口稱贊的碧潭飄雪。而它名字的由來,則是指茶湯碧綠,茶器如潭,潔白的茉莉像雪花般漂浮水面之上,猶如一幅潑墨山水畫卷。
時下,碧潭飄雪這一成就了一座城市記憶味覺的載體,更是被徐公交予竹葉青茶葉有限公司發揚光大。懷著對徐公的敬意,竹葉青茶業出品的碧潭飄雪將最初碧潭飄雪4-5次窨制的制茶方式發展到6-9次窨制,融合出了茉莉花茶的至高韻味。而“自由自在 碧潭飄雪”的文化內涵,則概括出了一種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狀態,也演繹著中國頂級花茶追求自然、無拘束、同時又心懷至高標準的精神造詣。其中自由二字,主要取自于莊子的名著《逍遙游》,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的觀點,在亂世中保持獨立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正是碧潭飄雪揮灑靈感,追求自然的寫照。自在則是一種生活狀態,也是四川人和成都人休閑生活狀態、生活理想的一種定義,碧潭飄雪誕生于四川,創始人徐公正是在自在逍遙、向往無拘無束生活的追求下,才締造出了既滿足香味口感、又滿足形色氣質的茉莉花茶。
品茗花茶從沖飲開始
融茶葉之味,鮮花之香于一體,飲花茶猶如品賞一件茶的藝術品,能讓人從內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要是只因沖泡方法的欠妥而影響了花茶的口感,必定讓人感到十分遺憾。以春季常見的茉莉花茶為例,除了要保證維持香氣不致無效散失和顯示特質美的大原則外,從備具到品飲的過程,無一不有所講究。
1、備具
一般品飲花茶的茶具,選用的是白色的有蓋瓷杯,或蓋碗(配有茶碗、碗蓋和茶托), 如沖泡茶坯特別細嫩,為提高藝術欣賞價值,也可采用透明的玻璃杯。
2、燙盞
就是將茶盞置于茶盤,用沸水高溫沖茶盞、茶托,再將蓋浸入盛沸水的茶盞轉動,爾后去水,這個過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清潔茶具。
3、置茶
用竹匙輕輕將花茶取出,按需分別置入茶盞。用量結合各人的口味按需增減。
4、沖泡
向茶盞沖入沸水,通常宜提高茶壺,使壺口沸水從高處落下,促使茶盞內茶葉滾動,以利浸泡。一般沖水至八分滿為止,沖后立即加蓋,以保茶香。
5、聞香
花茶沖泡靜置3分鐘后,即可提起茶盞,揭開杯蓋一側,用鼻聞香,頓覺芬芳撲鼻而來。有興趣者,還可湊著香氣作深呼吸狀,以充分領略香氣給人的愉悅之感,人稱“鼻品”。
6、品飲
經聞香后,待茶湯稍涼適口時,小口喝入,并將茶湯在口中稍時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配合的動作,使茶湯在舌面上往返流動1-2次,充分與味蕾接觸,品嘗茶葉和香氣后再 咽下,這叫“口品”。所以民間對飲花茶又有“一口為喝,三口為品”之說。
另外,花茶一般可沖2―3泡,接下去即使有茶味,也很難有花香之感了。
春花盈盈入膳來
據說吃花是云南人最先開始的,他們非常愛花,覺得只有把花吃進肚子里才能充分表現自己對花的愛意。現代研究也表明,鮮花含有豐富的營養,如蛋白質、脂肪、糖類、氨基酸,以及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鐵、鎂、鉀、鋅等,還有酶、激素、黃酮類化合物以及豐富的核酸。吃鮮花時,會攝入一定量的花粉,它更是一種濃縮型的完全營養劑,常吃可以起到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神經、提高機體免疫力。
作為一家以推崇健康菜品為理念的私房菜館,坐落在寬窄巷子的寬巷子3號院,便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春季,帶來了一系列以花為主題的菜品。
大廚出鏡 劉全剛 寬巷子3號行政總廚
桂花粉玫瑰
主料:玫瑰、桂花
步驟:1、玫瑰洗凈拌成花瓣。
2、桂花醬加純凈水,少量蜂蜜拌勻即可。
點評:這是一道甘甜味的菜品。有著鮮艷色澤的玫瑰花配上香甜的桂花醬,品入口中的,除了玫瑰本身的爽口,更有著一股春天的氣息竄入口腔,讓人從內心身處感受著春的美好。
春意雙色
主料:青豆、黃
步驟:1、青豆入水汆熟,黃洗凈。
2、加橄欖油、芥末籽拌勻即可。
點評:碧綠的青豆配上金黃的,透著的就是一股清清爽爽的氣息。在配以橄欖油和芥末籽,略感辛辣的芥末香氣給口腔帶來沖擊的同時,也讓人對它別樣的味覺體驗記憶猶新。
黑胡椒碎
主料:油菜花
步驟:1、油菜花洗凈飛水。
篇3
關鍵詞:園林;花木;花木文化;花木特征;植物配置
園林作為休憩和賞景的場所,在人們休閑娛樂和審美情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中國的園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當今的園林建設中,傳承中國的園林文化,并使其與生態環境相結合,是我們園林設計者應當承擔的責任。花木是建園的基礎,是園林的靈魂,園林設計必須發揮花木在園林中優化環境和美化環境中的作用。這就需要了解花木文化和花木特征之間的關系,并將這種關系運用到園林植物配置中,既達到植物配置的科學性,又達到它的藝術性,營造園林的優雅環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1.花木在園林中的作用
園林就是人們利用改造天然地貌或人為開辟山水地貌,結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局,形成供人們觀賞、游憩和居住的環境。也就是說,園林是人對自然界改造的結果,是人類營造的自然環境。而山水、花木和建筑,三者相互依賴、相互補充,構成園林的3大要素。其中花木是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園林中如同畫龍點睛之筆。據說,漢武帝在修上林苑時,群臣曾自各方獻名果異卉3000余種。可見,園林的營造離不開花木的種植,也可換句話說:造園就是以種植花木而起家,以花木為基礎。有了花木,園林才舒適宜人、惟妙惟肖。
1.1美化環境作用
按照美化環境的需要,園林中的山水、建筑和花木,要相互搭配、融為一體。而花木的作用,就是把山水和建筑聯系起來,達到裝點山水、襯托建筑的目的。園林的美化,就是借助花木的顏色、形態、氣味等,呈現給人們美景。正如楊鴻勛在《江南園林論》中所提出,園林花木具有九大造園功能:“隱蔽園墻,拓展空間;籠罩景象,成蔭投影;分隔聯系,含蓄景深;裝點山水,襯托建筑;陳列鑒賞,景象點題;渲染色彩,突出季相;表現風雨,借聽天籟;散布芬芳,招蜂引蝶;根葉花果,四時清供”。這是對花木美化環境作用比較全面的概括。
1.1.1視覺景觀。花木的色彩和形態為人們提供視覺美感,人們對色彩的需求不是單調的。花木色彩的多樣性,恰恰滿足了人們對色彩的需要。綠色是生命之色,它有益于人們開闊視野;紅色是熱烈之色,它使人們感情奔放;白色是純潔的象征,給人以淡雅和清新的感覺;紫色是神秘的色彩,給人高雅的感覺。另外,花木的姿態參與園林視覺景觀的形成,為人們提供形態美感。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這種特性顯得大巧若拙。柳以柔為美,微風拂來,垂柳依依,“輕盈裊裊占年華,舞榭妝臺處處遮”。總之,花木的色彩和形態,為人們提供了視覺美感。
1.1.2聽覺、嗅覺等景觀。花木不單是一種視覺藝術,而且還涉及到聽覺、嗅覺等感觀。例如,在蘇州園林拙政園的“留聽閣”,可領略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之情,也體現了荷葉“聽雨”的功能;“聽雨軒”取“雨打芭蕉淅瀝瀝”之意,是借雨打芭蕉而產生的聲響效果來渲染雨景氣氛。花木的香味沁人心脾,令人身心爽朗。將花香用于園林造景,更可以悅性怡情,倍增游興。例如蘇州園林留園中的“聞木樨香”,拙政園中的“雪香云蔚”和“遠香益清”(遠香堂)等景觀,無非都是借桂花、梅花、荷花等的香氣襲人而得名的,從而吸引游人前來分享花木的芳香。
1.2優化環境作用
花木在園林中不僅具有美化環境的意義,還具有優化環境的作用。花木在凈化空氣、改善小環境的氣候、凈化水源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1.2.1花木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大氣的污染表現在氣體灰塵增加上,隨之而來的是細菌的繁殖。而花木正是通過滯留、吸附、過濾灰塵,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凡是有花木的地方,氣體中的塵埃量可減少56.7%,使霉和細菌減少50%。郁郁叢生的花木之所以能給人帶來空氣清新、環境宜人的感覺,是花木凈化空氣作用的體現。
1.2.2花木有改善小環境氣候的作用。人們的生存環境,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工業大氣的排放導致溫室效應,為了緩解,則需要借助植物的力量。花木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種植花木,可以使氣溫降低3-5%,可以使空氣的濕度提高10%-20%。在炎炎盛夏,凡是花木繁茂之處,都會為我們帶來清爽宜人的感覺。
1.2.3花木有凈化水源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存環境需要優質的水源。工業廢水的排放,使我們生活用水的質量下降。治理水污染,凈化水源,除了遏制污水的排放之外,就是借助于花木。許多花木是通過吸收水中有害物質來凈化水源的。有些花木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斷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物質,這樣污染物質就作為營養成分儲藏到植物體內,從而使水質得到凈化和改善。
2.花木文化與花木特征
文化是人們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對外部事物認識的成果。花木文化就是人對花木認識的成果。花木文化的形成,需要人們認識花木的特征,并對其產生美的感受。研究花木文化,了解花木特征,才能實現對園林植物的最佳配置。
2.1花木文化
所謂花木文化,就是花木在發展過程中,與其它文化門類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相互融合,形成與花木關聯而又獨立的文化現象和文化信息的總和。花木文化,是人們在對花木的本質與特征的認識以及人們對自身美好愿望的表達中產生的。自然界為我們提供了五彩繽紛、形態各異的植物,這些植物成為我們欣賞的對象,也成為構建花木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說花木文化是美麗的花朵,而花木則是支持花朵生長的水分和營養。此外,人們對情感的抒發和對理想的追求,往往是借助于花木來實現的。比如,我們經常說,“姑娘像綻放的花朵,美麗動人”;“英雄如挺拔的松柏,意志堅強”,這實際上都是通過花木來表達人的思想和愿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花木文化,可見,花木文化是人和花木相結合的產物。
花木文化有著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文學藝術是其中一種。我國的古詩充滿了對花木的贊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這是對柳樹的贊美,把柳比作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美女;“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滿地黃花堆積”等,這些詩句都是通過描寫的特征,來表達詩人的情感。除了詩句外,還有許多成語,如““胸有成竹”、“出水芙蓉”、“人面桃花”等都是借助花木達到對人的姿態和品質的贊譽。民俗節日和生活習慣,也是花木文化的表現形式。“母親節”往往和康乃馨相聯系,為了表達母愛,人們將康乃馨獻給偉大的母親;“情人節”和婚禮儀式總是和玫瑰、百合相伴隨,情侶和愛人之間,用這些花卉來表達愛的熱烈和永恒的感情;贈送老人牡丹或翠柏,以表達健康長壽的祝福;在外交活動中,常以橄欖表達和平的愿望。這些都是最為常見的花木文化表現形式。
2.2花木特征決定花木文化
花木文化所表達的不僅僅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多的是花木本身令人驚奇的造化。花木文化是以對花木特征的認識為基礎的,當然在花木文化中也滲透了人的許多情感。松、竹、梅謂之“歲寒三友”。因為人們把這3種植物視作具有共同的品格。松蒼勁古雅,不畏霜雪風寒的惡劣環境,能在嚴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巔,具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的品格。因此在園林中常用于烈士陵園,紀念革命先烈。竹是中國文人最喜愛的植物,它被視作最有氣節的君子。難怪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梅更是廣大中國人民喜愛的植物,詩詞中用“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來贊賞梅花不畏的獨特氣質、虛心奉獻的精神以及象征其堅貞不屈的品格。
梅、蘭、竹、菊號稱“四君子”。“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趨炎熱。合而觀之,有一共同點,都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于是,它們常被文人雅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其中,蘭被認為最雅,綠葉幽茂、柔條獨秀,無嬌柔之態,無媚俗之意,香最純正、幽香清遠、馥郁襲衣,堪稱清香淡雅。耐寒霜,晚秋獨吐幽芳,贊賞不畏風霜惡劣環境的君子品格。
另外,蓮花被譽為品德的高尚。“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出了蓮花的高潔,體現了有道德的人是十分可貴的。“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表現出作者清新素雅的居住環境,突出了其高潔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喻冬雪,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景象,同時字里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
正是因為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像人形的臃腫的根,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才使得魯迅留戀在百草園中自由快樂的童年;正是因為白楊樹的偉岸,參天聳立,不折不撓,人們才高度贊美白楊樹平凡的形象,歌頌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和頑強的斗志;正是因為鳳仙花的美麗和迷人的香氣,才使得泰戈爾在詩中寫到“這是三月的明月之夜,風仙花的芳香在空氣中彌漫,我的長笛被丟棄在地上,你的花環還沒有編完”。這樣美麗的詩句。總之,花木文化反映了植物特征。
3.園林植物配置原則
以上的論述表明,花木文化是人們在認識花木中逐漸形成的,又對園林的植物配置發揮了引導作用。我們所進行的園林植物配置,就是把花木文化應用到建園中。如何使花木文化在園林植物配置中得到充分體現,實現植物配置的合理與審美需要,就要遵循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在園林設計中,對于植物的配置,應當做到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既要使植物適應生態環境,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植物的意境美。
3.1科學性原則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制宜是園林植物配置科學性的基礎。植物個體的生態習性不同,對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空氣等都有特殊的要求,群體中還涉及各種植物相互關系,這就要營造多種植物生長所需的生態環境,因此,如果要對風景林進行改造,必須尊重土壤的理化性質。在城市土壤中,多磚礫瓦塊、鋼筋水泥、石灰,一方面要選擇對這種土壤抗性強的樹種,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改良這種土壤。由于城市土壤密實度很高,土壤中缺乏空氣,很多植物的須根扎不下去,就從鋪裝、磚縫中鉆了出來。因此,在這種條件下,土壤中如果沒有一點磚礫瓦塊,對根系的生長并不利,但是過多的磚礫瓦塊又導致灌溉水的流失。研究表明:土壤中磚礫瓦塊的含量在20%-30%比較合適。又如,城市中高層建筑林立,由于冬夏太陽的高度不同,一天當中從早到晚的光照強度和四季的光照強度不同,因此建筑四周陰影里的光照情況不同,只有了解了這些地點的光照情況,以及需要栽植在陰影里的植物所需光度,才能事先判斷該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長發育。
3.2藝術性原則
園林植物配置中的藝術性,就是把形式美的法則應用到植物配置之中,以便給人們提供美的享受。這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3.2.1整齊一律與多樣統一的原則。植物配置時,樹的形態、顏色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相似性,這樣既生動活潑,又和諧統一。變化太多,整體就會顯得雜亂無章,但如果平鋪直敘,又會單調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的原則。運用重復的方法最能體現植物景觀的統一感。如街道綠帶中的行道樹,用等距離配植同種、同齡喬木樹種,或在喬木下配植同種、同齡花灌木,這種精確的重復最具統一感。
3.2.2對比與調和的原則。植物配置時要注意相互聯系與配合,體現調和的原則。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產生協調感。相反,用差異和變化可產生對比的效果,具有強烈的刺激感,形成興奮、熱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常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主題或引人注目,分為形態的對比和色彩的對比。如南京中山陵兩側用高大的雪松與雄偉莊嚴的陵墓相協調,又如綠籬中紫葉小檗與金葉女貞的搭配,色彩對比強烈,呈現跳躍新鮮的效果。
3.2.3對稱與均衡的原則。將體量、質地各異的植物種類按均衡的原則配植,景觀就顯得穩定。色彩濃重、體量龐大、數量繁多、質地粗厚、枝葉茂密的植物,給人以沉重的感覺。相反,色彩素淡、體量小巧、數量簡少、質地細柔、枝葉稀疏的植物,則給人以輕盈的感覺。如一條蜿蜒曲折的園路兩旁,在路右側若種植1棵高大的雪松,則鄰近的左側須植以數量較多,單株體量較小,成叢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3.2.4韻律和節奏的原則。在植物配置中,要掌握有規律的變化原則。無論是植物的顏色還是形態,以大體等距離的時間或空間重復出現,都會產生節奏。而韻律又表現出一種特有的韻味和情趣。如相隔50m或100m就配植1棵高大的行道樹,人們在沿徑游賞時,就會有韻律感的變化。
3.2.5比例與尺度的原則。世界上事物的形式是豐富多彩的,關于事物形體的比例也是多樣的。人們最常見的一種恰當的比例關系,就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的“黃金分割”(0.618:1)。德國數學家阿道夫?蔡辛曾斷言:宇宙之萬物,不論是樹木花草,還是飛禽走獸,凡是符合黃金律的總是最美的形體。在植物配置中,必須處理好植物距離的比例關系,使之盡可能地符合黃金分割律,這樣才能讓人感到植物之間的和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