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牛的詩詞范文
時間:2023-03-29 01:36: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含有牛的詩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小學古詩詞 教學 培養審美情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19-01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讀古典詩詞,應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讀古典詩詞時,必須指導學生在咀嚼、體會、感悟和創新上下功夫,放手讓學生自主誦讀,從整體上去感知詩詞的音樂美,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步入詩的意境,最終獲得思想的啟迪,達到積累祖國語言、提高審美情趣的目的。
1 多氛圍啟發想象,感知美的畫面
詩和畫雖然有某些共同的審美特征,但是,畫是視覺藝術,詩是語言藝術。畫是用線條、色彩、形體、構圖等來表現的,具有直觀性;詩是用語言描述的“無形畫”,具有間接性。因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必須通過語言這個媒介,啟發學生去想象,才能使學生感受詩中的畫面美。如《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人著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樹陰、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點,用清新活潑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靜謐、溫馨而富于生機的“泉池小荷”圖。
如何啟發學生們的想象,讓學生感受古詩中的畫面美呢?第一,教師應注意語言,語言要生動,形象,老師敘述生動的故事能讓學生感受到美麗的畫面。第二,教師要從生活當時提取有用素材。如《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老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的心情愉悅時放聲歌唱的快樂場景,生活中捉蜻蜓的感覺,使學生能出現詩中描繪的美好的畫面,讓學生感受詩中美好的畫面。第三,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去感受景物。第四,教師要善于運用幻燈、繪畫等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詩中的畫面美,加深對詩的理解。
2 多角度體會情感,領悟美的意境
所謂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的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正如古詩詞,詩人往往將自己的感情,愿望,希望賦予在對客觀事物的描述,使自然的東西一樣也有人的感情,從而創造是藝術領域的融合。怎樣指引學生體會并領悟古代詩詞中美的意境呢?詳細來說的話,有兩點是需要我們做到的:首先,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情動之,教師在授課之時要自己先進入那種意境中,用自己的感情激發學生的感情,讓學生情感的脈搏得以奏響,與教師一起融入傷感或者快樂的情境里。這些都需要教師從動作,或者語言,或者表情上都要富于感情,切忌面無表情、無動于衷的一般講解。其次,教師在講解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不同特點的詩詞,從具體的文字語言著手,啟發學生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3 多形式品析詞句,把握美的語言
古詩詞用詞非常精練,一字一詞都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電教媒體能克服時空限制,通過形、聲、光、色等形式,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文字,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詩中的詩眼或者含義深刻的詞語,反復推敲、理解,體會語言文字的妙處。如《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體會,而運用錄像恰當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生”字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畫面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巒疊嶂,而香爐峰此時正被煙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學生積極思考,觀察,很快從香爐峰云不斷上升的動態畫面感受“生命之美”,含有“產生”意味著香爐峰總是處于云霧繚繞之中。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把握了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其精練的美。
4 多啟發探求理趣,理解美的哲理
古詩詞固然以抒情見長,重在以情感人,但其藝術的魅力總是與思想的光輝水融的,因而更能震撼人心,益人神智,令人久誦不厭。正是那些在理智上獨見機巧、給人以深刻啟示的詩詞,在鮮明生動的形象中蘊含著“理趣”,閃耀著真理與智慧之光,具有一種獨特的藝術力量。這就是詩詞中的哲理美。諸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些蘊含哲理的妙語佳句,是人類生活經驗提煉的結晶,放射著自然辯證法的光芒,具有豐富的美感作用。教學這類古詩詞,對于詩詞中的哲理不宜生硬灌輸,而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在頭腦中再現藝術形象,借助形象領悟自然的規律、人生的真諦,獲得奮進的力量,喚起對“美”的追求。
5 多策略鏈接拓展,積淀美的文化
之所以說古詩詞和學生舉例遙遠,因為有大量的詩歌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創造的,這就對學生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一個考驗。在學習詩歌之前要閱讀,收集大量的詩歌和相關的材料,為了更好的和更深入的了解。在這些一次次的積累中,學生的語言技能和理解的理解逐步厚重起來。一首古詩詞學完之后,就可以把更多知識做相關鏈接。如學完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拓展學習蘇軾的《立春》詞,詞頗有趣味:“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全詞中用了七個“春”字,首句都是從立春的習俗發端。“春牛、春杖、春幡、春勝”,都表示了春天來臨的氣息,勾畫出作者慕春惜春之感情。
篇2
一、文章輔助教學。
我想作為初中生都學過《死海不死》一課,這篇科普說明文,它不僅說明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的形成,死海的昨天和明天,而且還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傳說大約兩千年前,羅馬統帥狄杜進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邊,下令處決俘虜來的奴隸,奴隸們并沒有沉到水里淹死,卻被波浪送回岸邊。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把奴隸扔進海里,但是奴隸們依舊安然無恙。狄杜大驚失色,以為奴隸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只好下令將他們全部釋放。”但當我講到世界地理的“亞洲”時,學生還沒有學到這篇課文,我便用這個典故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至于死海為什么會叫死海,它是如何形成的等方面的知識,暫且不講,而是讓學生自己課下去閱讀《死海不死》的課文,下一節課我提問時發現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搞清楚了死海不死的謎底,當然,兩千多年前的羅馬統帥狄杜將軍在當時是無法明白俘虜淹不死的原因的,而把它歸咎為俘虜有神靈的保佑。這樣把地理教學和語文知識穿插起來。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詩歌增光添彩。
我國古代的許多詩歌,語言優美,對仗工整,韻律和諧朗朗上口,易讀易背,其中有不少是描寫我國自然風光的,它不僅是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它們所反映出來的自然現象,對地理的課堂教學也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在課堂上若能根據教材內容,恰當的選擇其中的一二首典型作品穿去,既娓娓動聽,又詩情畫意,會使學生對相關的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對學生來說受益匪淺,對教師教學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講我國地形中的內蒙古大草原時,我先讓他們看著視頻中的北朝民歌《敕勒川》對內蒙古草原自然風光的描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莽莽,風吹草低現牛羊。”同學們馬上進入了狀態,用自己的話語描述詩的意思:“一馬平川的敕勒草原,坐落在陰山的腳下。四垂的天象個蒙古包,籠罩著坦蕩的原野。天是那么深邃蔚藍,地是那么廣闊無邊。豐茂的牧草被風吹得一起一伏,一群群 的牛羊現在眼前。”詩歌中描繪了大草原的優美風光,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景象,儼然是一幅游牧民族的典型的風俗畫,而且生動準確地表達了內蒙古高原的地形(平坦,遼闊),氣候(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植被(溫帶草原)和主要從事的職業(畜牧業)等,這樣內蒙古草原的特點不言而喻。
三、諺語生動活潑。
諺語是群眾中流傳的固定的語句,常用簡單的通俗語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言簡意賅,其中不少與地理知識有關的,上課時若能靈活引用,也可以成為我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幫手請看“耕南山,住北屋。”其大意是:發展林業生產的山應該是坐南朝北的,而人居住的房子卻正好要坐北朝南,理由何在呢?由于太陽的東升西落和黃赤交角的存在,如果北半球的房子坐南朝北,相對來說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則顯得陰涼,這恰好是適合林木的生長,坐北朝南的房子卻獲得較多的太陽輻射,而較溫暖,對于人的居住來說再合適不過了,特別是舊社會缺醫少藥的年代,溫暖的環境,對于人的生活,生產就更顯得重要了,連同家庭飼養的牲畜都會生長得更好,因此“住北屋”更能人丁興旺,以前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是把它歸咎那是“風水”好,其實這是地理科學,在房屋建造上的運用,而并非迷信。同樣現代的許多建筑也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一方面是較溫暖,另一方面是因為太陽的東升西落,這樣可以避免陽光直射房間,做到冬暖夏涼。關于天氣方面的諺語更是不勝枚舉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東轟隆西虹雨。”“日暈三更魚,月暈午時風。”“日出東方紅,無雨便是風。”等等,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的過程中對天氣變化規律的一種總結。
當然上面所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一些詩詞、民謠、諺語,如: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繪的是天氣特征。
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個時節反映我國春末夏初的時節,其降雨類型屬于:鋒面雨。
3、“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國西北內陸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征之一,說明其日溫差大。
4、“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一詞是指:來源于太平洋上的東南季風 。
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繪的是我國的橫斷山區的自然景觀,是氣候垂直變化的形象寫照。
各科之間是相輔相成,在教學中我們得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樣我們才會從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只有在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上下工夫,才能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當然也不能扯得太遠、太多,否則就會喧賓奪主了。
向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學習。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身上集中體現了當前社會所倡導的優秀品質,他們生動的體現了當前社會對于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向他們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對職業道德修養的認識。
篇3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秦風·蒹葭》
這是一首抒寫懷人之情的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輕柔飄渺地描寫出對一方伊人纏綿的追求與愛慕。詩中“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點明了時間的延續,體現了時間這一概念。而“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交代了男主人公對“伊人”的一番苦苦探尋,同時也是空間的轉換。“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既是空間的轉移,又寫出了女主人公的神秘莫測,給人一種朦朧美妙之感。《蒹葭》中主人公與伊人之間始終一衣帶水,無論他如何尋找,溯流而上還是順流而下,伊人始終在水一方,讓人可望而不可及。正是這樣的距離讓伊人變得更加神秘、令人向往,也使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愈加純真、美好,使得詩情雋永,回味無窮。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五代]牛希濟《生查子》
這是一首送別詞。此詞的獨到之處在于作者沒有像描寫平常男女主人公離別時那樣淚流滿面、傷心難過,而運用了隱喻象征的手法,委婉地寫出了女主人公對遠行情郎的叮嚀和希冀。女主人公想說的話或許很多,但最終只凝成一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其實,女主人公希望對方不要忘了自己,但并沒有直白地說出來,而以綠羅裙自比:如果你記得臨別時我穿的那件綠色的羅裙,那么你走到哪里都會愛上綠草地的。睹物思人,女主人公是希望男子無論走到哪里,只要看到綠草地,就會想到自己,思念自己。由此可以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用如此含蓄、委婉的方式訴說著女主人公內心深深的炙熱愛戀,表現得如此清新,如此美好,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令人回味,令人陶醉。
說到詩的朦朧美,不可不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李商隱《錦瑟》
詩的首聯把音樂和年華相連讓人覺出無窮的情味,而五十弦訴說的心事更包含千回百轉的朦朧意蘊。接著,詩人用那游蛇之筆,運用莊周夢蝶和杜鵑啼血的典故,把讀者帶入一個飄渺的意境中。飄渺的意境展現的是詩人朦朧的內心世界,如此悲戚怨憤,似有說不盡的委婉心情,道不盡的滿腹悲切。可詩人到底為誰而愁?此詩歷來眾說紛紜,也被譽為難解之詩。或許是一種迷惘的心情,或許是生活或政治上的一種無奈……一切的一切都讓人難以揣測,有著多樣的解讀,多樣的感受。難怪梁啟超先生在談到李詩時會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祠》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得到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不可否認,正是這種不可名狀的感受,讓讀者有多重想象的空間,更確切地感受到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朦朧美感。而這謎一樣散發著永久魅力的佳作,正是在心理距離作用下譜就的絕唱。
這類詩在表面上給人難以理解不可琢磨的感受,但它擴大了審美客體與審美主體之間時空上的距離,讓人不能確解詩歌的內涵,從而生發出諸多揣測,引發諸多聯想。另一方面,詩人把審美主體的心靈與審美客體無限拉近,讓審美主體能夠用自己的經歷、感悟去貼近詩人的心靈,體悟詩人的內心世界,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審美感悟。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講,詩歌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心理距離。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巴山夜雨》
這首詩是李商隱寓居蜀地時所作。身居“巴山”,又值秋季“夜雨”,在羈旅寂寞中自然會引發思念之情。在這樣的雨夜,作者思念妻子,卻寫思念自己的妻子“君問歸期”,“未有期”是作者的回答。縱然身處異地,作者卻跨越空間與妻子展開對話。這一虛一實,把自己思念妻子,妻子也在思念自己,這彼此間的深摯情感表現得尤為動人。作者運用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讀者和作者的距離。詩的后兩句更是別具匠心,造成了時間上的錯位,話將來憶過去,而所憶的過去正是今日之雨夜。作者設想將來在西窗之下與妻子一道剪燭夜話,共同回憶這相思的夜晚。然而待到那時,今日的相思之苦,都化成了甜蜜的回憶了。借這一特殊的巴山雨夜,巧妙地連綴過去和未來,造成時空的交錯,使詩文別具韻味,情感真摯深切,創造出朦朧的美感和深遠的意境。
篇4
關鍵詞:化學教學;教學藝術;“詩教”藝術;方法與技巧
文章編號:1005-6629(2012)11-0023-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1、化學教學“詩教”藝術的內涵及特點
1.1 化學教學“詩教”藝術的內涵
“詩言志”,運用詩進行教育,稱作“詩教”。詩教,堪稱我國傳統教育中的一朵奇葩。詩教這一概念,最早出于《禮記》中孔子的一段話:“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于《詩》者也。”到了近現代,“詩教”依然閃爍出熠熠的光彩。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湖南第—女子師范學校時曾說:“中國古代溫柔敦厚的‘詩教’,今天的學校教育中還用得著。”可見,“詩教”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教育形式廣為流傳下來。
科學是嚴謹的,詩是浪漫的,這兩者之間似乎隔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然而,愛因斯坦卻指出:“科學的思維中,永遠存在著詩的因素。”浩瀚宇宙,縱橫時空,賦予詩人多少遐思和靈感,給了科學家多少征服的欲望、頓悟的快慰和洞悉的通達!藝術唯美,科學求真,而藝術和科學這兩朵人類智慧最耀眼的火花,在我們探尋真理與謳歌自然的歷程中,已愈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交相輝映,科學詩無疑是真與美統一的生動體現。高士其說過,科學詩是科學與詩的結晶,它有聲音之美,有藝術的魅力,有形象的語言,有鮮艷的色彩,有哲理,有生活。
化學有其科學嚴謹的一面,也有浪漫的一面。“氫在電火花的吸引下,與氧灑下晶瑩的淚滴”、“鉀投入水的懷抱,化成縷縷淡紫的清煙”的描述,為化學賦予了詩意的解讀,化學也成為了一個充滿創新和創造的神奇領域。化學教學內容中許多知識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是融情與景、意與境于一體的。教師如果恰當地用化學詩歌形式表現化學教學內容,就會使其鮮明生動,產生強烈的感染力,以至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詩教”被引入課堂,成為一種教學藝術手段。
所謂化學教學“詩教”藝術就是教師引用蘊含化學知識的古今詩詞或自編化學詩歌,將化學教學“詩”化,運用嫻熟的教學技能、技巧,通過詩歌形象來揭示化學奧秘,讓學生領會和探尋化學知識,體悟化學美學價值的獨創性教學藝術。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化學教學“詩教”藝術體現了科學與人文內涵的統一,展現了化學教學藝術美,給學生提供了主動探究知識的美的意境,開啟了學生審美的想象和思維,也發揮了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學習金屬活潑性知識時,教師可從化學角度,讓學生分析劉禹錫《浪淘沙》中名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在自然界中多以單質存在,在風化侵蝕、雨水沖淋的作用下,同泥沙混合成含金極少的沙金礦。由于金的密度比石英砂大得多,故在沖沙淘金時易先沉降。沙里淘金是十分古老而又艱辛的采金方法。而我們在學習中,要獲得豐碩成果,又何嘗不是“吹盡狂沙始到金”呢!這一詩句,既有科學原理,又有哲理意蘊,激人聯想,發人思索,耐人咀嚼,讓學生感悟到積極健康的藝術魅力與美學趣味。
1.2 化學教學“詩教”藝術的特點
化學教學“詩教”藝術具有自己的特點。研究其特點,有助于在化學教學中更好地運用“詩教”藝術,展現它的魅力。化學教學“詩教”藝術特點表現為:
創造性。“詩是語言的藝術”。語言具有抽象性,需要邏輯思維;而藝術具有直覺性,需要形象思維。詩將理性號情感整合在一起,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能。化學教學“詩教”藝術的創造性是指教師通過精選古今詩詞,或師生創作化學詩歌,用高度凝練的字、詞,按照—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表達高度概括的景、情、意的文學體裁,讓師生產生心理“共鳴”,誘導學生內心世界中潛藏的創造潛能,使之得到充分的發展。
情感性。“詩是情感的藝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情感體驗,都有頓悟發現。這些情感體驗、頓悟發現用語言表述出來就是詩。如講到“環境保護”內容時,教師描述自然環境從“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小橋流水人家”,“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到“千里黃云白日曛”、“大漠風塵日色昏”的變化;從過去是“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而現在卻是“兩只麻雀鳴蔫柳,一股沙塵上青天”。如此“詩教”,能使課堂充滿情感的互動和交融,產生思維共振、情感共鳴的教學藝術效果。
審美性。詩誦讀起來鏗鏘有聲,瑯瑯上口,頓挫有節,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樂感,讓人感受到其中順暢的音韻美和均勻有力的節奏美。在學習pH和酸堿指示劑的知識時,可向學生介紹,正因為有一些物質在不同酸度條件下能顯示不同顏色,大自然才會這樣瑰麗多彩。正如朱熹寫道“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以及杜牧的《山行》中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學生都能感受到詩中所蘊含的意象、情趣之美,激起美的漣漪和想象。
意會性。詩歌的構成要素是意象。意象是情感的載體,是詩人為了傳達某種朦朧模糊、隱曲微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思意緒而創造出來的藝術符號。化學教學“詩教”藝術的意會性強調師生共賞的詩詞內容和化學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不是精確的定性定量的分析,而是著重意念分析,追求師生的心靈體驗和感悟,從而以詩詞之軀,入化學之魂。
2、化學教學“詩教”藝術的功能
2.1 激發興趣
柏拉圖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都十分強調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國現代數學家華羅庚也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最直接的動力。學習興趣分為直接的興趣和間接的興趣兩種。直接的學習興趣是由學習材料、學習活動及過程本身引起的。間接的學習興趣是由學習活動的結果引起的,它具有明顯的自覺性。“詩教”藝術,讓師生共同感悟詩歌的審美性、情感性和創造性,可激活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
2.2 陶冶情操
詩詞,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她們的迷人光澤、絢麗色彩,陶醉了無數炎黃子孫。其中有不少名言佳句,不僅蘊涵了豐富的化學知識與原理,而且又有哲理意蘊,激人聯想,發人思索,耐人咀嚼,讓學生感悟到積極健康的藝術魅力與思想陶冶。在學習碳酸鹽的性質時,廣大化學教師經常引用明代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來描寫CaCO3的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作者在無意中以獨特的視角,用詩的語言提煉了石灰生產這—重要過程,把詩與化學融合起來,在詩的恢弘氣勢中體現了化學的美和壯觀,以濃郁優雅的詩人的情懷表達自己剛正不阿、永葆清白的情操。“詩教”藝術以它的溫柔敦厚,打動學習者的心靈,學生往往會被作者采天地之正氣、蓄生活之美好的高潔品質所感染。
2.3 活躍氣氛
化學教學好比一片土地,教師是園丁,學生是地上的花花草草,要這花花草草長得好,除了陽光雨露還要有好的生長環境,這生長環境指的就是課堂教學氣氛。好的課堂氣氛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化學教學“詩教”藝術因其材料的節奏性、韻律性正好可以幫助教師擊退“枯燥無味”的化學課堂教學氛圍,既能維持科學知識的學習,又給化學教學課堂氛圍的活躍增加亮點,添上動人心弦的元素。
2.4 啟發思維
有些化學問題用詩詞編成通俗、押韻、趣味性強的韻文,容易喚起學生積極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在24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在一首詩中表達了物質不滅的觀點,“無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東西也不會消滅,看起來萬物是死了’但是實則猶生;正如一場春雨落地,霎時失去蹤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長成花葉果實,依然欣欣向榮。”請你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說明物質不滅。如此問題表述,情景親切,源于生活,學生似曾相識,回味無窮,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激活學生多元思維功能,使其頭腦中形象思維活動與理性思維活動產生碰撞、交迭,從而認識和發現化學世界的本質特征。
2.5 幫助記憶
將詩歌引入到化學教學中,形成詩情浸潤的化學課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創造最佳的記憶心理狀態,促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
例如,針對學生普遍感覺化學難學難記的特點,廣東的鄧添華老師曾創造性地用詩歌的形式,編寫成活潑有趣、生動易記的各種化學詩歌,生動形象、簡明易懂描述抽象化學概念和原理,教學效果出奇的好。比如,講授化學平衡時,他用詩喻為“兩軍對陣看誰強,弱者為寇強為王,化學平衡移向哪,增強—方勝對方。”講授電解質時,他用詩解為“離子像小舟,投入水中游,小舟把人渡,離子載電流。”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的化學詩詞讓學生很快將知識理解并記住。20多年來,鄧老師創作化學詩詞1000多首融入化學教學,深受學生歡迎。
3、化學教學“詩教”藝術的方法與技巧
3.1 精選化學詩詞,領略化學變化關
精選化學詩詞是指教師要深入挖掘,精心選擇古代化學詩詞。對這些詩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巧析詩中描寫,領略化學的變化美。學習金屬冶煉時,可引用李白《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赦郎明月夜,歌曲動前川”,一曲出口,古代金屬冶煉場景赫然在目。在學習硅酸鹽工業時,可選擇杜甫詩云“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以及唐代陸龜蒙在《秘色瓷器》中的“九秋風露越窯過,奪得千峰翠色來”,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爐火純青的陶瓷技術的同時,感受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在學習有關黑火藥的組成和化學反應時,可向學生介紹,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_,黑火藥在三國時代就有記載。宋代王安石《元日》中“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學習碳酸鈣內容,除了有《石灰吟》詩篇之外,還有北周庚信《奉和趙王隱士》詩“洞風吹戶里,石乳滴窗前”。在化學課里吟這樣的詩句決不是讓學生去欣賞古代山野隱士聽山風、數水滴的隱逸風度,而是因為詩中描述了鐘乳石的化學形成過程的美。
3.2 穿插化學詩詞,探尋化學之奧秘
穿插化學詩詞,探尋化學之奧秘,是指教師利用精選的化學詩詞,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感悟化學原理。在學習氮的氧化物的知識時,江蘇的張靜恒老師引用王安石的《元豐行示德逢》中詩句:“雷蟠電掣云滔滔,夜半載雨輸亭皋。”然后提問:“這電閃雷鳴時發生了哪些化學變化?”讓學生思考、討論,寫出化學方程式。然后,又引用學生十分熟悉的句子,黃庭堅的《念奴嬌》中有“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宋代李重元在《憶王孫·夏詞》中的“過雨荷花滿院香”。為什么在雷雨過后,人們會感到心曠神怡,覺得山格外綠,花分外香?這僅僅是人們的主觀感覺嗎?最后教師講解,在閃電的作用之下,少量O2會變成O3,而O3易分解:O3=O2+O,分解出來的氧原子有消毒、殺菌作用。所以,雨過天晴后,空氣倍加新鮮,天地也更開闊明朗,更亮麗空靈,是符合科學原理的。化學詩詞寓于化學教學過程之中能讓學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體味到語言之美,收獲到意外的驚喜,激發學生科學探究意識。
3.3 編寫化學詩歌,促進研究性學習
化學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求學生以化學題材寫詩,進行研究性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想象力。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本學期內化學學習內容寫—首詩歌,如元素化學、物質結構和性質、化學反應原理等。詩歌與科學本身有著許多共同點,而創作化學詩歌就是用美麗動人的詩句描寫化學科學,好比在進行獨立的研究工作,是化學研究性學習的體現。湖北的覃孔彪老師進行化學研究性教學過程中穿插詩歌教學,學生撰寫的堿金屬的性質與用途的化學詩篇,增強了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加強了化學知識與社會、與相關學科的聯系,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嘗試,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思維能力,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嘲。
3.4 編寫化學歌謠,巧記化學內容
化學教學中有許多缺乏邏輯聯系、難于識記的內容。教學中可以采用自編的化學詩歌歌謠方法,賦予那些枯燥的化學材料以人為的或有“邏輯聯系”的意義,從而幫助學生變死記為巧記。為此,教師應結合化學教學內容創造性地編寫、改編化學詩或歌謠。根據化學學習內容創作的歌謠,要具有新穎、有趣、言簡意賅,讀起來朗朗上口,雋永幽長,極富美感等特點。例如,姚有為老師編寫以七言詩的韻律表達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固體需匙或紙槽,手貼標簽再傾倒。讀數要與切面平,量簡仰低俯視高。移液管和滴定管,仰俯誤差恰顛倒。滴管懸空頭在上,清水洗凈要記牢。試紙測液先剪小,棒沾液體測最好。試紙測氣先濕潤,粘在棒上向氣靠。酒燈加熱用外焰,三分之二為上限。火柴點燃燈帽滅,四分之一為下限。硫酸入水攪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濺。”這樣的詩短小精煉,有助于學生形成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良好認知結構。
3.5 習題編制中滲透古詩詞,誘發學習情趣
常規化學習題使學生感到波瀾不驚,往往是為了做題而做題,為了考試拿高分而做題,許多學生對此毫無興趣。習題編制中可以將學生熟知的或通俗易懂的古詩詞句子作為化學試題,要求學生先對句子本身有所理解,再進一步作出與化學知識有關的正確判斷。例如,下列描寫中一定含有化學變化的是( ):(A)白玉為床金作馬;(B)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C)日照香爐生紫煙;(D)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講到粒子速率受溫度影響時,可出題:“花氣襲人只驟暖”說明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加快,當時周邊的氣溫突然_______。學生在做習題的同時,也能領略到祖國文化瑰寶的意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化難為易,變枯燥為有趣,從而獲取知識,達到樂學的境界。
4、化學教學“詩教”藝術實施的基本要求
(1)化學教學詩教藝術應以科學性為前提。無論是教學語言、教學行為都要符合學科本身所具有的科學性。選擇“詩教”材料時要注意其規范性,許多被用到的詩詞都是古人的作品,這些詩詞的某些表達方式也可能和現代漢語有所出入,教師在使用這些材料時必須先搞清這些詩詞的本意,詩詞的描述是否符合客觀現實,如有出入棄之不用,若是斷章取義,一定要跟學生解釋清楚,不能誤導學生,使學生形成錯誤的認識。
(2)化學教學“詩教”藝術要注重啟發性。選用的“詩教”藝術的素材要包含潛在的化學信息內容,體現化學科學素養,能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舉一反三,聯系已知去解決未知,把化學學習帶到更廣闊的思維領域,使化學教學藝術化。
(3)化學教學“詩教”藝術要有針對性。“詩教”藝術的素材要針對所學教學內容、學生的接受能力兩個方面。所選用的素材必須與教學內容相關,有益于教學進程,不能因為詩歌有趣、而不理會其是否跟教學內容有關而作盲目的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要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興趣后,根據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出選擇。
篇5
一、細觀詞題
標題是一首詞的眼睛,詞題往往包含很多信息:或直接點明詞創作的時間、地點、事件,或提示詞作的類型和內容等。許多詞作蘊含的情感,細觀標題便可知其大概。
[例1]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思路點撥:解答時,先細觀詞題“思遠人”,可以初步看出本詞是一首思念懷人之作;再聯系全詞綜合考慮加以驗證。
參考答案: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借助注釋
命題者為了便于同學們理解,往往在原詞的后面附有注釋:或交作的時代背景,或交代創作的緣由,或交代作者的人生際遇,或交代作者與作品中人物的關系等。總之,出現在高考古詩鑒賞題中的所有信息都應看做是有效信息。解題時,借助注釋可以更準確,更全面地把握詞人的情感。
[例2]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卜算子?海棠為風雨所損
劉克莊
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種千般巧。
朝見樹頭繁,暮見枝頭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風吹了。
注:劉克莊,南宋著名詞人。渴望為抗金復國做出貢獻,卻不為當朝重用,屢遭遷廢,仕路坎坷。
上闋寫“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闋寫“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揚,具有“味外之旨”,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思路點撥:注釋說,詞人“渴望為抗金復國做出貢獻,卻不為當朝重用,屢遭遷廢,仕路坎坷”,由此可知作者借對大自然風雨摧殘花事的不滿,曲折地表達自己有心報國卻生不逢時的復雜心情。
參考答案:上闕“道是天公不惜花”是揚,下闕“道是天公果惜花”是抑,欲抑先揚,抑揚之間流露出詞人對大自然風雨摧殘花事的不滿,以婉約之筆曲折地表達了自己才不見用,遭受壓抑的愁苦情懷,流露出對當權者壓制、迫害和摧殘人才的不滿。
三、聯系作者
高考所選作品,大多是大家之作,這些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鑒賞時先聯系作者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人生際遇及思想主張,知其人、論其世,對把握詩歌的情感將大有裨益。
[例3]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菩薩蠻
王安石
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這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思路點撥:王安石變法是在宋神宗時期,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但宋神宗去世變法就結束,此詞作于他所推新法遭到廢除,落職出京之時。所以,聯系詞人人生際遇可知此句不僅是時光流逝,物是人非之感,更有其壯志難酬之憂。
參考答案:一夕春風來,吹開萬紫千紅,風光正似去年。表現了作者對花事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對時光流逝、老之將至的嘆息,更包含著他壯志未酬的憂愁。
四、捕捉詞眼
詞眼,指全詞中最精彩和關鍵性的字或句子。抓住了詞眼,便抓住了解讀詞作主旨的鑰匙。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字詞雖然不是詞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進行認真分析。
[例4] 閱讀下面的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對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
思路點撥:解答本題,只要抓住了詞眼,便抓住了解讀詩歌感情的鑰匙。范詞的詞眼是“愁”,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之情;秦詞的關鍵詞是“久長”,重點強調的是感情堅貞與長久。
參考答案:范詞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重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
五、分析意象
意象是指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在詩詞中,許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義,寄托著特定的情感。在把握詞作的思想情感時,有時還要以解讀詞所運用的意象為突破口。古詩中常見的意象,如“流水”“殘月”“紅豆”“落花”“梧桐”“長亭”等,都有相對固定的含意。因此,同學們在分析意象時,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便可迅速把握作者的感情脈搏。
[例5]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江城子
秦 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①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縱使。
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
思路點撥:盡管在詩詞中“楊柳”“飛絮”的內涵是固定的,即“留別”“飄忽”;但也要依據詞作的情境進行具體分析。從詞作內容與其中“動離憂,淚難收”“人不見,水空流”“流不盡,許多愁”等字眼可見本詞“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還有對春光易逝的留戀、感傷之情。
參考答案:“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無依、離愁別緒。這首詞抒發了暮春傷別之情及愁情別恨。
六、關注典故
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來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它可以使表達豐富而含蓄。鑒賞詞作時,關注典故,有助于解讀、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6] 閱讀下面的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鵲橋仙
陸 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O洲煙雨②。鏡湖③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注:①這三句是追憶當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②占斷:占盡。O洲煙雨:指長滿O草、煙雨空韉姆綣狻"劬島: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會稽當道士,玄宗詔賜他鏡湖一角。
詞的結尾借用了賀知章的故事,這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
思路點撥:唐代詩人賀知章老去還鄉,玄宗曾下詔賜鏡湖一角以示矜恤。陸游借用這一故事翻出新意,以此句作結,表現他夷然不屑之態,憤慨不平之情。
參考答案:含蓄地表達了對統治者的不屑以及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閑散,鏡湖風月原本就屬于閑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賜呢?再說,天地之大,何處容不下我一個閑散之人,誰稀罕你皇帝的恩賜!
七、忠于原詞
忠于原詞,指對詞作情感的解讀,要將其置于一定的語境中,要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闕”“闕不離篇”的解讀原則,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不要主觀臆斷,亂貼標簽,任意拔高。
[例7]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南鄉子
陸 游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相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
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卻恐他鄉勝故鄉。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陸游自蜀東歸。這首詞為臨近武昌時舟中所作。
“卻恐他鄉勝故鄉”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心情?請作簡要分析。
思路點撥:陸游的詩詞作品廣為人們所熟悉,但此詞對思想內容的考查理解,同學們很容易貼上“收復失地,壯志難酬,年華老去”等標簽。陸游詩詞創作的基本特征是現實主義,但時有浪漫主義色彩很濃。愛國主義是他創作的主旋律,但他也有大量詩作寫日常生活、朋友交往、琴棋書畫,絲毫不涉江山社稷、民生疾苦。這就告訴我們對詩詞的理解最重要的不是從作家出發,而是忠實原詞,從作品實際出發。
參考答案:表達了詞人想回故鄉又怕回鄉的矛盾心情。詞人久別故鄉,迫切希望回鄉,但又擔心故鄉變舊離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鄉更深的寂寞和傷感。
篇6
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節慶文化系列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創意活動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傳統節日“端午節”創意活動一
活動主題: 快樂端午 你我共享 活動內容: 某月某日各班召開《快樂端午 你我共享》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有關端午節的詩詞和端午粽子的故事等等。
活動目的: 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節慶文化系列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努力營造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節日氛圍。
活動準備: 以電子文稿圖文并茂為形式,了解端午的由來、習俗以及有關端午節的詩詞等方面端午文化。完成2份電子文稿,于某月某日前交到班主任處。
活動過程:
一、去年端午節如何過 主持人:同學們,快樂的端午節到了。今天就讓我們歡聚在一起,共同度過一個愉快的節日。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班同學×去年是如何在家與家人度過端午節的。 視頻片斷出示。 主持人:誰來說一說他們是如何度過去年的端午節的? 同學說。 主持人:那去年你家里是如何度過端午節的呢? 攝影圖片出示,請圖片中的主人公上臺介紹自己如何度過端午節的。 主持人:還有哪些同學愿意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去年度端午節的故事的? 同學上臺。
二、今年端午節我們準備怎么過 主持人:看了聽了同學們介紹的去年度端午節的故事后,那今年的端午節同學們準備怎么度過呢? 請同學上臺說自己的想法。 主持人:說得真好,也希望同學們能夠把自己和家人一起度過端午節的過程用攝像、攝影的方式記錄下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再開一次這樣的活動,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年自己度過端午節的故事。
三、攜手共享 端午送祝福 主持人:我們同學們在家中和自己的家一起幸福地過著端午節,可是在四川、在汶川等地,那些遭受地震之害的和我們一樣大的小伙伴們卻無法與家人共同度過端午節。同學們,你們對此,有什么想法嗎? 同學們說自己的感受。 主持人:是的,讓我們一起制作一些賀卡,寫上自己的祝福。然后,我們將會以班級為單位,一起把這些賀卡寄給那些的孩子們。衷心祝愿他們能夠和我們一起共同度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傳統節日“端午節”創意活動二
活動一:端午信物制作比賽
佩香囊,是端午習俗之一。香囊內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術、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蘇合香、冰片、牛黃、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民間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確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錦制作,也稱“錦囊”或“錦香袋”。香囊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雞心形、菱形等各異的形狀,上繡精美圖案,給節日增添了無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紹:用兩塊邊長都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齊,用彩色筆在上面畫上自己喜歡的簡單形狀,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絲線縫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繼續縫合。
活動二:端午咸蛋彩繪
在南北朝時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述:“浸鴨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說的就是咸鴨蛋。咸蛋彩繪也是端午習俗之一
活動準備:
掏空的咸鴨蛋若干個(建議里面填滿其他不易變質物品,填物的蛋殼底部可以考慮加上底托)、顏料、顏料筆、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參加人員自己的愛好進行發揮創造,以符合端午節日文化為主要依據。
活動三:“亮眼看設計”傳統節日活動標志物有獎征集活動
在傳統節日活動中創作出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動標志物,對于我院節日文化活動開展有著極大的引領和推進作用。為此,可征求2~3個具有中華民族特點的傳統節日活動標志,能結合法院特色設計出能體現我們中華民族節日文化特點的標志物,并且根據自己選定的標志物運用智慧,來盡情想象和說明標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動四:端午節散文詩歌繪畫書法征集
端午作為我國傳統節日,其文化背景源遠流長,可結合法院特色,進行端午主題散文詩歌繪畫書法征集活動。
活動五:組織養老院或孤兒院慰問活動
活動六:“明端午歷史”端午節知識競賽
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其獨特的由來傳說和習俗活動,因此了解端午節蘊含的相關知識,這是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首要內容。可以組織全體人員進行一些端午節知識趣味競賽。
活動七:旱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重要習俗之一,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可組織旱龍舟比賽。比賽形式有兩種。
1、長條板凳式。準備長條板凳若干條,以兩到三人為一組,跨板凳奔跑。板凳兩頭可掛上簡易龍頭修飾。
2、雪橇式。準備長條木板若干條,在木板上釘三到四對腳套,參賽隊員左右腳各套一條木板,向前奔跑。
傳統節日“端午節”創意活動三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了 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 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 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激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打算】
1 故事錄音
2 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 米 皮筋 點心盤 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 引出話題。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 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 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 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 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五月節 端五 等等。雖然名稱不 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 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 趣!
二 品嘗粽子,并講述。
1 熟悉粽葉。
老師:粽子的形狀真有 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 幼兒品嘗。
老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打算了 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 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篇7
[關鍵字] 煉字;要求;技巧;詩眼;意響
1 煉字的要求
1.1 必確。唐代大詩人杜甫,歷來被視為錘煉字句的圣手。杜甫《曲江對雨》中有句:“林花著雨胭脂濕”,因題在院壁,“濕”字被蝸涎所蝕,令后輩學人頗費心思,蘇軾用“潤”、黃庭堅用“老”、秦觀用“嫩”、佛印用“落”補缺,都不及“濕”字下得精確,詩人乃寫長安亂象,與色彩明快之“潤”“嫩”不合,花在雨中,不一定就“落”,也未見得就“老(色暗)”,此處“濕”正為用得恰到好處的詩眼。
1.2 必顯。袁枚在《隨園詩話》曾記載,“隨園擔糞者”在農歷十月中報告主人,梅樹“有一身花矣”,作者將這句話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細品味詩句中的“霜”、“孕”兩字,真是奇妙無窮!這里的“霜”,不僅點明了霜重天寒的季節,更主要的是寫出在萬物蕭疏、百花凋零的環境里,唯獨梅花能臨寒不懼,傲霜斗雪,從而烘托出高潔不屈的品格。
1.3 必響。嚴羽說:“下字貴響,造語貴圓”。所謂響者。致力處也。前人以聲響字代聲啞字之例極多,如杜甫《謇宿左省》:“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英華集》把“寢”字作“寐”。黃生《杜說》中云:“本言“不寐”改為“寢”字方響”。古詩人認為:五盲宜煉第二、三等字,七言宜煉二、四、五、七等字。如李商隱《漢宮詞》:“青雀西飛競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起句中的“竟”字便是響字,含意十分豐滿。
1.4 必情。戴叔倫的《題三閶大夫廟》:“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其中一“怨”字,從結構上看,緊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蘊深長,既寫出了江水的長流不盡,也寫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又領起后兩句,既讓眼前的秋風與楓葉景中含情,又讓人聯想起屈原筆下的秋風與楓葉,讓人體會到屈原詩中濃重的“怨情”。
1.5 必自然。陸游曰:“文章本天然,妙手偶得之”。即主張自然純熟。然自然并非平淡,必須含有深致方屬上乘。謝榛《四溟詩話》云:“僧處默有詩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陳后山煉成一句吳越到江分:或謂簡妙勝原作,然余以為陳詩到字未穩,若改吳越一江分“方為天然”。黃庭堅分析說:到江吳地盡之到字自然,吳越到江分之到字,即有削痕跡。改到為‘一’,始變生硬為自然。”
2 煉字的技巧
2.1 從詞性的角度煉字。
①錘煉動詞。離開了煉動詞,煉字藝術就會黯然失色。如譚敬昭《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江上青山山外江,遠帆片片點歸艘。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其中一“帶”字極佳,詩人在此運用了比擬(擬人)的手法。老鶴與鐘聲之間本無聯系,一個“帶”字,把無形的鐘聲物態化,把老鶴擬人化,不僅寫活了老鶴,而且也寫活了鐘聲,從而使整首詩在動與靜、聽覺與視覺、實寫與虛寫幾方面有機結合,耐人尋味。
②錘煉狀詞。如果說動詞能夠增加詩歌的生動性,那么形容詞能夠增強詩歌的意蘊美。詩歌中寫景狀物,形象具體,記人敘事,明顯逼真。能承擔這種任務的只有形容詞。如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其中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所以“破”“深”兩字把眼前人事和永恒時空的對比,使讀者能夠感覺到詩人內心的更強烈地荒涼寂寞。
《迢迢牽牛星》在疊字運用上堪稱典范。全詩僅十句,用了六組疊詞:即“迢迢”、皎皎、“纖纖”、“盈盈”、“脈脈”。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質樸、清麗,情趣盎然。特別是后兩句,一個飽含離愁的形象若現于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③錘煉副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地錘煉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如李商隱的“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此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其中“但”和“應”都屬于副詞。能夠很好的把李商隱想念對方,望月懷人,深夜難眠之情描繪出來。她不心痛我心痛,借人映己,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回百轉,神情燕婉。
④錘煉數詞。數詞單純來看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巧妙地運用它,進行藝術加工,嵌入詩歌,結構精巧,能使詩歌形式奇異。讀起來瑯瑯上口,趣味橫生,可以產生豐富雋永的詩情。如徐文長的詩:“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梅花都不見。”此詩的前三句用的都數詞。但又有變化,由小變而大變,由漸變而突變,恰如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猛,最后突然一轉,以“都不見”收尾,詩味頓出。
⑤表顏色的詞。色彩是事物最鮮明顯著、最富于感性直觀的特征,能給予人極強烈的視覺刺激并迅速引起人的美感。如李賀的《殘絲曲》:“垂楊葉老鶯哺兒,殘絲欲斷黃蜂歸。綠鬢年少金釵客,縹粉壺中沉琥珀。花臺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回風舞。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描寫青年男女在暮春中宴游,詩僅八句,就接連疊用了黃鶯、黃蜂、濃綠的楊柳、青色的榆錢、粉紅的落花、綠鬢的少年、金釵女子……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紊亂錯雜的青春行樂圖,而詩人悵惘的惜春情緒,卻滲透在這色彩雜亂的畫面中。
2.1.1 從藝術手法的角度煉字。①詞的活用,有時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能,在錘煉字眼時詩人也很重視。如周邦彥的“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將鶯雛與梅子的變化與風雨聯系到了一起,“老、”“肥”經由形容詞轉成動詞后,有如靈丹,在句中起到了點鐵成金的作用。
②修辭手法地運用。張先的名句:“云破月來花弄影”王國維贊:“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其中的“弄”字6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原來未必盡情顯現的花的豐姿神采此時在月光映照下婆娑弄影,搖曳生姿的景致;相對于上半闋的傷感,襯出了作者流連光景不勝情的淡淡哀愁中閃爍出的一星快樂的火花。
③表現手法地運用。古代詩歌中有些字用得獨一無二,完全在于他們善于運用一些表現手法(點面結合、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聲色結合、虛實相生等等),從而使詩歌的意境全出。李白的名句“遙看瀑布掛前川”其中的“掛”字化動為靜,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3 煉字的注意事項
3.1 所煉之字不能僅是詩眼。呂居仁曰:“每句中須有一兩字響,響字乃妙指,……予竊以為字字當活,活則字字響”。無獨有偶,劉熙載也說:“余謂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體之眼,有數句之眼,前前后后,無不待眼光照映”。也就是說:詩中需要錘煉的不一定只一個字,可以更多。如杜甫的《=送蔡都尉詩》中“身輕一鳥過”、“飛燕受風斜”,其中“過”、“受”都是句中的響字,都值得我們去錘煉。
3.2 所煉之字不僅要求適應句,更要適應全詩。說到所煉之字與全句全篇的關系,還是吳大受說得好:“一句之靈,能使全篇俱活。”也就是說:詩人煉字,要具備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藝術功力。所煉的字要與整句詩乃至整首詩高度地融洽。不能因追求奇響而影響整首詩的氣韻。因此古人寫詩,不是就字選字,而是要就全句,甚至全篇選字。
篇8
1 成語與物理的“碰撞”
成語以其語言簡潔、寓意深刻而廣受學生喜愛.若大家能在解釋成語時運用一些物理的知識,而在學習物理時又能聯想起相關的成語,真不失為一種融會貫通,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在講到聲音的傳播這一節內容時,可以用“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意思是說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還在繞著屋梁回旋,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耐人尋味.從物理角度來說由于聲波遇到障礙物被多次反射,此時即使聲源停止振動,但聲波仍在媒質中傳播 即回聲.
波的形成與傳播,往往被很多學生視為比較難學的一節,在新授課堂上不失時機地應用成語隨波逐流 ,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隨波逐流,《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隨波浪而起伏,隨流水而漂蕩,比喻跟著別人行動.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波是由振動產生的,波傳播的是能量和振動形式.如果水不流動時,那么漂浮在水面的漂浮物會隨著波浪在原來位置上下振動.如果水是流動的,則漂浮物除振動外,還隨著水一起水平流動.即漂浮物既作上下振動,又作水平移動.隨波逐流十分準確地描述了這種運動情況,直觀易懂. 類似的用成語來表述物理概念的還有很多,例如:
勞而無功――花了力氣卻沒有功效.這句成語居然和一種物理現象不謀而和:有力的作用,而沒有沿力的方向上的位移,那么這個就沒有做功.
立竿見影――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光線遇到竿子之類不透明的物體時,便在竿子后面,光不能到達的區域產生了影子.
引吭高歌――因為聲音的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當人拉開嗓子歌唱時,由于加大了聲帶的振幅,所以,聲音的響度也變大了.
刻舟求劍――比喻拘泥固執,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此人錯選了參照物.因船相對劍是運動的,則船和劍的相對位置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所以刻舟人自然找不到劍了.
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以成語為載體的物理問題,不僅有利于突破學科本位,淡化學科界限,強化知識滲透,而且可使課堂教學生動、活躍,大大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都能起到推動作用.
2 詩詞與物理的“碰撞”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詩歌是浪漫的,它屬于社會科學的范疇;物理是抽象的,它是屬于自然科學的.詩人在創作時巧妙地借用了許多物理知識,使其作品大放異彩;教師在物理課堂中巧妙地運用古詩詞,不經意地就把學生帶入了詩情畫意的意境.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聞其聲而不見其人”,這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物理教師都知道,這是由于聲波繞過障礙物傳播的結果.波繞過障礙物繼續向前的叫做“波的衍射”.在講“波的衍射”這一節課時,我們可以給學生朗誦王昌齡這首《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詩的大意是,一群漂亮的少女(畫面上只有一位少女且不漂亮)穿著與荷葉一樣顏色的衣裙進入荷花池中采蓮,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采蓮少女若隱若現,若有若無,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人掩映于荷葉荷花之中,雖聞歌聲卻不見少女們的身姿面容.詩的優美意境,讓學生興趣盎然,在詩的余韻中師生一起探討了波發生衍射的有關問題.聲波波長較長,容易繞過障礙物發生衍射,而光波的波長很短,很難發生衍射,幾乎是沿直線傳播的.這就是“聞其聲而不見其人”的道理.
我們在上到機械能守恒這一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大聲朗讀唐朝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的最后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意思是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沖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的氣勢.期中包含的物理意義“飛流直下”的水的動能在增加,水的重力勢能在減小,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總和保持不變,這就是機械能守恒定律.同學們“欣賞”著廬山瀑布壯觀的景象同時也掌握了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原理.
再有李白的最后一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以及我國古書《考靈曜》上記載有“人在舟中閉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覺”,這些都是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生動描寫,選用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狀態也往往不同.用生動形象的詩詞引入物理概念,學生覺得有趣易懂,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不知不覺進入詩情畫意的境地.
綜上,我們發現詩詞和物理并不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者之間其實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很好的運用詩詞,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牢固的掌握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3 諺語與物理的“碰撞”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很多諺語,諺語不僅言簡意賅,形象生動,簡單的話反應某種經驗和道理,期中還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很好地反映了自然或社會的規律.比如說:
開水不響,響水不開:水沸騰之前,由于對流,水內氣泡一邊上升,一邊上下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壓力下破裂,其破裂聲和振動聲又與容器產生共鳴,所以聲音很大.水沸騰后,上下等溫,氣泡體積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開來,因而響聲比較小.
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氣溫度驟然變冷(溫度低于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覺.雪熔化時要需吸收熱量,使空氣的溫度降低,所以我們有“雪后寒”的感覺.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大風來臨時,高空中氣溫迅速下降,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相當于許多三棱鏡,月光通過這些“三棱鏡”發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暈,故有 “月暈而風”之說.礎潤即地面反潮,大雨來臨之前,空氣濕度較大,地面溫度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鹽分容易吸附潮濕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預示大雨將至.
篇9
Abstract: Imagery is also used in many English poems. When translating the poems into Chinese, the translator ought to first identify and interpret the imagery correctly and explore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n to make a proper treatment of the imagery on the basis of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in using imagery in the two languages.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ry in the translated poems involves the translator's effort to represent the aesthetic innovation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orm and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poems. Meanwhile, the translator ought to make corresponding alteration and adjustment considering the TL reader'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 In this way, the translated poems may well suit the TL reader's demand for a harmonious beaut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關鍵詞: 詩歌;翻譯;意象
Key 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imagery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6-0230-03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2010年專項科研計劃項目(2010JK027);寶雞文理學院重點科研項目(ZK0819)。
作者簡介:王衛強(1967-),男,陜西眉縣人,寶雞文理學院外語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英美文學。
0 引言
在詩歌的諸多美感要素中,意象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詩歌的靈魂和詩意存在的重要條件。由于意象的存在,詩才成為詩,而非日常的文本。注重意象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這種傳統被介紹到西方之后,對西方的詩歌傳統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并引發了以龐德為代表的美國文學史上的“意象派運動”,使意象創造和運用成為美國詩歌創作的自覺手法。雖然英美詩歌傳統在意象派運動之前沒有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但這并不能說英美詩歌中就沒有意象運用。實際上,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表達人文精神的詩歌,到十七、十八世紀的強調理性、溫和的新古典主義詩歌,到注重精神情感和想象力的浪漫主義詩歌,再到用試驗性創作手法表現人在工業化影響下的精神空虛的現代派詩歌,都可以從中找到各種意象的創造性使用,這為詩歌之美和恒久魅力增色不少。
意象是詩歌翻譯的基本單位,詩歌翻譯不僅要考慮意象的辨識、闡釋,而且要考慮在譯詩中意象的合理構建,這關乎譯詩的詩性是否能夠保存,原詩藝術效果是否能夠得以對應傳遞,譯詩讀者是否能夠獲得相似的審美體驗(即美感)等方面成與敗的關鍵。本文將從詩歌的意象概念出發,通過分析英文詩歌中的意象創造,找出詩歌意象構建的有效方法,并對譯例做出評估和鑒賞。
1 詩歌中的意象
意象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神思》中的“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意思是說:“有獨特見解的工匠,憑著意象來進行創作”[1]。通過后繼唐宋詩家的補充和發展,“意象”說逐漸完善。按照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詩人總是“立象”以“盡意”,“象”為“意”設。意象是一種復合體,它包含詩人對生活的理性認識和感性體驗,“意”通過“象”來呈現[2]。中國人講求的詩歌意境,可以通過意象排列組合疊加而在人的心理產生某種特殊的藝術效果而感受出來。例如馬志遠的《天凈沙?秋思》就是由并置的12個意象構成,有一種自然顯現的關系構成了一個荒遠、古樸、寂寥的景致,生成了意味無窮的意境,從而表現出語言顯現的魅力[3]。
受中國詩歌意象傳統的影響,龐德在他的詩《在一個地鐵車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只用了短短的兩行:“這些面孔似幻象在人群中顯現;/一串花瓣在潮濕的黑色枝干上”(江楓譯),就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自己在巴黎地鐵車站下車后所看到的景象:他突然瞧見一張美麗的臉龐,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地出現。本來他已把這種印象用30行的長詩寫下來,但他有意地將詩所建成了現在的兩行,而每一行中都包含有感官體驗而產生的意象,共同構成了一幅美好的圖畫,這真頂得上千言萬語。(Kennedy, 1990:73)這種意象的使用使詩歌產生了靈動、別致的詩歌之美。
那么,意象到底是什么?有人說是“表意的象”[4],有人說是“詩人對自我思想感情意念表達的間接性和對表現對象的陌生化的尋求”[5],還有人說是“一個情感的、引起讀者再創造形象的語言符號”[6],而埃茲拉龐德說意象是“在一剎那同時呈現一個知性和感性的復合體”[7]。從這些對意象概念的界定中,我們可以說意象具有幾個特點:一是意象具有二重性,即“意”和“象”、“知性”和“感性”;二是意象是將思想情感理念寓于物象之中,所謂“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具有隱喻性和象征性;三是意象具有創造性和新穎性,是“陌生化”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人特有的心理體驗;四是意象一般表現為語言。
詩歌的意象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根據內容,意象可分為自然的、社會生活的、人類自身的、人創造的、人虛構的等五種;根據人的感覺,意象可分為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和動覺意象;按組合方式,意象可分為疊加意象、并列意象、拼合意象、輻射意象等;意象類型的劃分是相對的,是相互滲透的,具有“復合性”和“復雜性”特征[7]。
意象的美感之處在于,意象對于人類共通的情感進行了抒發宣泄,使讀者對生命有了進一步的感悟,是生命產生凈化和升華,是海德格爾所理解的“詩意的存在”[6]。意象通過一種移情投射,召喚人們按照自己的生命境遇闡釋藝術品[3],創造性的形成了自我獨特的生命意義。所以,研究詩歌意象是闡釋理解詩意存在的重要方面,也是研究詩歌譯作恰當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2 英詩中的意象及其翻譯
意象作為詩歌的基本單位,對于詩歌意境的產生有重要的作用。雖然意象運用是漢語詩歌的傳統,但我們也會發現在英語詩歌中意象的使用也不是沒有。當然,意象在英語詩歌中不像在漢語詩歌中那樣密集,詩行間的意象的相關性更大、獨立性較低,所能引起的語義聯想范圍相對較小。這樣,在英詩漢譯時,單個意象的處理相對輕松。但考慮到英漢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文化審美差異,譯者不能不做出一些努力處理詩歌意象的問題。而且,要達到美譯,譯者要更加注意原詩的審美交際意圖,也要考慮譯語讀者的審美期待,譯者的意象構建不可謂不是一項重大任務和使命。
約翰?多恩(1572-1631)是十七世紀英國風格獨特的“玄學派”詩人,采用極富想象力的比喻和奇怪玄妙的夸張手法來闡釋和強調他的詩歌主題。有時候,他的比喻新穎別致、令人稱奇,有時候又顯得夸張離譜、晦澀難懂。他的詩歌中也有意象的創設,不過與漢語詩歌不同,兩個意象是通過隱喻的方式并置在一起的,一般形成本體和喻體在不同“域”之間的映射[8]。多恩有一首詩《別離辭:節哀》,其中有這樣的意象并置:“兩個靈魂打成了一片”,“像金子打到薄薄的一層”;“就算兩個吧,兩個卻這樣/和一副兩腳規情況相同”(卞之琳譯)。在另一首詩《致死神》中則將死神比作是“命運、機會、君主、亡命徒的奴隸”,“和毒藥、戰爭、疾病同住在一起”(楊周翰譯)。一般情況下,英詩的意象在相鄰詩行間獨立性較低一些,比較容易使讀者在較小的范圍內產生語義聯想;而且英詩中在兩個意象間使用“像”或“是”之類的陳述詞的情況要多一些。在譯詩中,由于譯者經常要滿足英詩的形式需要,所以保留這樣的本體和喻體并置的形式,并使用陳述詞。這樣做就使譯詩詩性在漢語讀者看來大打折扣。
在威廉?布萊克(1757-1827)的詩《倫敦》中,詩人運用了很多意象,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一幅資產階級統治者壟斷下道德墮落、身心腐敗、社會風氣淪喪的倫敦社會生活的真實場景,對詩人所處的時代人們的生存境遇做了澄明敞開式的描繪,給人以深刻而難于釋懷的審美體驗。詩中既有視覺的意象,如chartered street(chartered Thames, 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 every blackening church, palace walls, midnight street, new born infant's tear, marriage hearse等,又有聽覺的,如cry of every man, mind-forged manacles,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chimneysweeper's cry, hapless soldier's sigh, youthful Harlot's curse等,每個意象就像畫家拿起畫筆在畫布上的一抹一涂,排列在一起,構成了倫敦社會的完整畫面(要知道,詩人也是個畫家,有大量的版畫作品)。譯文中對這些意象必然經過譯者的精心處理和著力構建,否則肯定會影響到詩歌意境和情緒的順暢傳遞。有了譯者的努力,我們才可以讀到下面精美的詩行:
多少掃煙囪孩子的叫喊
震驚了一座座熏黑的教堂,
不幸兵士的長嘆
化成鮮血流下了宮墻。(郭沫若譯)
同樣是對倫敦的描寫,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在他的《倫敦,1802》中創造了不同的詩歌意象,把倫敦比作“一潭死水”(stagnant waters),把自己對倫敦的感性認識用物象的形式象征性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指出他從法國返回倫敦后所感受到的虛飾和招搖:
…altar, sword, and pen,
Fireside, the heroic wealth of hall and bower,
Have forfeited their ancient English dower
Of inward happiness…
……教會,朝廷,武將,文官,
廟堂上的英雄,宅第里的公侯,
都把英國的古風拋丟,
失去了內心的樂。…… (王佐良譯)
譯者在翻譯這幾行詩時,沒有簡單地將altar, sword, and pen, fireside, the heroic wealth of hall and bower等意象以字面對等的方式譯出,而是考慮到在特定社會文化語境下這些意象所產生的意蘊內涵,根據意象所具有的象征性特征,對意象進行了重建,使其更加適應譯語讀者的認知框架,做到意義之真和形式之美的恰當結合。
再看布萊克《掃煙囪的孩子》一詩中孩子對路人的傾訴:
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s of woe.
… …
And are gone to praise God and Priest & King,
Who make up a heaven of our misery.
他們就把我拿晦氣的黑衣裳一罩,
他們還教我唱起了悲傷的曲調。
…………
就跑去贊美了上帝、教士和國王,
夸他們拿我們苦難造成了天堂。(卞之琳譯)
原詩中用了the clothes of death, notes of woe, God, Priest, King, heaven,譯者分別譯為:晦氣的黑衣裳,悲傷地曲調,上帝,教士,國王,天堂等。應該說譯者的意象構建恰到好處,不但準確傳遞了是人的意念和情感,而且在感性認識上做到了與原詩的對應,而且符合漢語讀者的認知體驗,有利于他們產生符合原詩交際意圖的語義聯想。特別是the clothes of death的處理,譯成“晦氣的黑衣裳”不但在語言形式和音韻效果上非常恰當,而且用“黑衣裳”這一意象更能觸發譯詩讀者的文化系統和心理圖式。
3 組合意象的翻譯:以《過沙洲》為例
意象組合構成意境,并列在一起的意象在相互間產生被約束的心理表征,共同接近主題。組合起來的意象具有了趨同的引申和比喻意義,相互照應,表現出相同范疇的共有特征。在翻譯中,譯者不光要考慮單個意象的翻譯,而且要考慮組合意象對詩歌主題的支撐作用,單個意象的處理不可能脫離了主題傾向性的制約,不可能不考慮并置組合的意象間的相互影響。譯者在詩歌翻譯中要抓住核心意象或意象組合,在譯文中加以變通或重建,即所謂的協調或調適性重構。
英國十九世紀著名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勛爵(1809-1892)的詩歌《過沙洲》中擁有豐富而意味深長的意象和意象組合:
Crossing the Bar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out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st home.
Twilight and evening bell,
And after that the dark!
And may there be no sadness of farewell,
When I embark;
For though from out our bourne of Time and Place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I hope to see my Pilot face to face
When I have crossed the bar.
過沙洲
夕陽墜,晚星出,
一個呼聲喚我多清楚!
河口沙洲莫悲哭,
當我出海去。
海深邃,洋空闊,
流水似睡靜無皺。
滿潮水悠悠,
潮來深海總須回頭流。
暮色降,晚鐘起
鐘聲之后便是幽幽夜?
離別時分莫哽咽,
當我登船去。
人間小,人生促,
這潮卻能載我去遠方。
但愿當面見領航,
過了沙洲后。(陳維航譯)
《過沙洲》這首短詩共十六行,采用了隔行韻,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優美,意境盎然,顯示了詩人注重本能和自然的特點。這是丁尼生晚年的作品,雖不是最后一部,但被視為詩人辭世時的告別作。詩人對自然中事物的屢屢關照,隱喻出詩人內心的對晚年人生境遇的直覺和頓悟,將感性與知性在自然萬物的身上結合起來,表達出詩人對死亡的期待和無所畏懼的本能狀態。對詩人來說,死亡就像那神秘的海洋,自己就像那離岸遠行的旅者,通往死亡的神秘海洋的旅途既莊嚴又歡快。
一般說來,英文詩歌首先在語言表現出形式上的完整,其次是單個意象在詩行間的獨立性要差一些,是讀者產生的語義聯想的范圍也小一些。雖然如此,《過沙洲》這首詩比較獨特,前兩行詩就已短語形式并列出三個相對獨立的意象:sunset(夕陽)、evening star(晚星)和one clear call(一個清楚的呼聲),預留出較廣闊的感受和思想空間,節奏上也短促有力,節奏感強,用簡筆畫的手法很快勾勒出詩意畫面,創設出悲壯而又自信歡快的詩歌意境。隨后的詩行中,詩人繼續使用語海洋有關的意象,用twilight(暮色)、evening bell(晚鐘)、the dark(黑夜)、bourne of Time and Space(時空界限)隱喻悲壯的人生暮年;用tide(潮水)、boundless deep(無邊無際的深海)、flood(潮水)等隱喻死亡的歸宿,毅然決然而且歡快、無所留戀。
從譯詩中可以看出,譯者并非簡單地在英漢雙語間移植意象,而是根據意象的組合疊加,重構出適合漢語表達形式的意境,使譯詩更顯得意蘊優美、意境深遠、音韻動聽自然,具有漢語古詩詞的韻味和氣象。譯者對意象的處理不是孤立的進行的,而是用重組和調整的方式進行的,因此譯詩中就有了這樣的表達意象的詩句:“夕陽墜,晚星出,/ 一個呼聲喚我多清楚!”“海深邃,洋空闊,/ 流水似睡靜無皺。”“暮色降,晚鐘起 / 鐘聲之后便是幽幽夜?”“人間小,人生促,/ 這潮卻能載我去遠方。”譯詩將原詩的語言風格、韻律特征、意象特征和意境特點都恰當地再現出來,這為讀者提供了獨特的審美享受,從而豐富了他們的審美體驗。可見,詩歌翻譯中對并置意象的調適性重構極為重要。
4 結語
意象是詩歌審美的關鍵因素之一,意象的翻譯關系到詩美的傳遞。由于中西方詩歌創作傳統和語言形式的差異,對意象的重視程度和意象的運用技巧也有不同。如何在詩歌翻譯中恰當傳遞意象的形式和意蘊,對于詩歌之美的表現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組合意象的處理,因為事關意境的再現,譯者需要在在準確把握原詩意象和意境的基礎上,通過考慮譯語讀者的美感體驗習慣加以變通或重構,對組合意象進行協調或調適性重構,以便使譯詩達到意蘊、情感和音韻上的和諧之美。
參考文獻:
[1]劉勰.文心雕龍[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2]李小平.中西方詩歌意象比較研究[J].中州學刊,2010,(1).
[3]牛宏寶.美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鄭新安.論詩歌意象的創造[J].鄭州大學學報,2007,(4).
[5]鄒建軍.論詩歌意象的審美特性[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4).
[6]魏全鳳.詩歌意象美的傳遞――以唐詩英譯為例看詩歌翻譯[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7,(6).
篇10
【關鍵詞】藝術;個性;語言;愛心;美育
語文教學博大精深,個性化的語文教學獨到的展現著一位語文教師的風采。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必須有輕松幽默的一面,真正體現寓教于樂的特點。輕松的教學、幽默的啟發,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創設教學的情趣和氛圍,產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歡樂中不乏啟發的教學效果。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必須要有生動、精彩描寫的另一面。那么,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又體現在那幾個方面呢?
一、語言藝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課堂教學藝術首先是語文教學語言藝術。那么,語文課堂教學在運用語言時,有哪些藝術技巧呢?
(1)情由言生。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講課不能是一種簡單的灌輸,而應該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鳴的基礎上,真正做到理中蘊情,通情達理。在語文課教學中,教師要帶著飽滿的熱情講課,做到情動于衷,形諸于外,激生情,啟其疑,引其思,使學生心理處在興奮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2)形由言繪。教學中運用語言的表現功能,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過渲染環境,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使之進入課文所烘托的氛圍,更容易地理解課文的內容、意境。
(3)趣由言出。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學生覺得語文課“有趣”,關鍵在于教師講授能設疑激趣,扣人心弦,饒有情趣,寓莊于諧,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
二、引導藝術
愛因斯坦曾說過:“只有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偉人的話,都強調了興趣對學好一門功課的重要性。思維規律告訴我們,思維啟動往往以驚奇和疑問開始。語文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其學習的內動力,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多為學生制造懸念和創設意境,使學生不單純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解決,這樣就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渴望,使他們融會貫通的掌握知識并發展智力。
(1)注重導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比如我在講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我選錄了崔景浩的《父親》這首歌。當悠揚的旋律響起時,當感人肺腑的歌聲流動時,教室靜極了,每個孩子都在腦中勾畫著自己父親的形象,很多學生為此動容。好的開端,讓這節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用音樂導入,我們還可以運用詩詞、故事、問題、實驗等導入,好的導入可以創造各種情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課堂在情境中擴大,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教學中一但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2)因勢利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興趣須從微觀人手,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上一堂專題為“具體是記敘文的靈魂”的作文指導課時,我不是講解概念、原理,而是從學生熟悉的詩句入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同是表現愁的情緒,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意象將抽象的愁具體化,使它有形有色,有動有靜,感人至深,可見“具體”對語文寫作是何等地重要。這樣一講,學生的興致一下就提了起來。
(3)深入探導,加深學生理解。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激發者、引導者、指導者,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應讓學生去學,去探索,去實踐,教師在其中只是“向導”,起“引路”作用,為學生在自學 、思考、答疑中當“參謀”、當“顧問”。
三、愛心藝術
個性化的語文教學必須有愛的一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師愛是一種高尚情感的凝結,是溝通師生之間心靈的橋梁。
無私鑄就師愛。教師本身是極其平凡的人,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讓他人踩著自己的肩膀向上攀,而自己始終默默無聞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不求有轟轟烈烈的生命,不求他人的回報,內心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學生會飛的那一刻。
真誠奉獻師愛。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在教學中以情動人,以誠感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人,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自我教育。
公正升華師愛。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把愛心分給每一個學生,就像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冷笑中有愛迪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是公正的愛的升華。
嚴格體現師愛。愛學生就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嚴中有度,真正地做到寬嚴相濟。正所謂“愛中有嚴愛更深,愛中有教教更長”。
四、審美藝術
作為文化基礎課的語文與美育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離不開“美”的教育,只有把語文中各種“美”的東西發掘出來,引導學生去欣賞,去感受,在潛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越來越濃厚。
語文教材中充溢著“美”的因素,有的描繪了祖國的壯麗山河,有的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有的鞭撻了社會的假、惡、丑,有的贊揚了人性的真、善、美。《觀舞記》的舞蹈,《核舟記》的雕刻,《中國石拱橋》的建筑是直接表現藝術美的代表;《荷塘月色》、《春》反映了大自然的風光美;《驛路梨花》表現了人性美;《愚公移山》、《黔之驢》等寓言故事,含有耐人尋味的哲理美。讓他們在“美”的海洋中遨游,領略到“美”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時,學生們會一反常態,不再認為語文課枯燥、單調乏味,而認為語文課是一種集多種藝術為一體的享受。
面對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只有加強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增強語文課的吸引力,才能使學生真正回到課堂,不再認為語文課枯燥、乏味。通過藝術化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中充滿“學”與“樂”,達到樂中求學的效果,盡顯語文個性化教學的風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