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范文
時間:2023-04-02 12:07: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實施土地整理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整理區的農田土壤碳含量。整理區農田土壤碳含量提高程度的不同與各整理區土質,土地整理工程施工方式等原因有關,開展適宜的土地整理規劃設計,實施合適的土地整理工程,有利于農田土壤含量的固定。
此研究報告刊登于《農業工程學報》2011年第8期,題為“土地整理對農田土壤碳含量的影響”,第一作者為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研究生譚夢。通訊作者為黃賢金教授。對于正處于經濟發展階段的中國來講,要在2005年基期的基礎上到2020年單位GDP減少40%~45%碳減排的目標,需要尋找替代手段來減少或者抵消碳排放,全球的土壤中存留大量以有機質形式存在的碳,平均而言,約為植被碳儲量(5.5×1017克)的3倍,大氣碳儲量(7.5×1017克)的2倍,因此,土壤是個不能忽視的巨大的碳庫。而據估計,美國土壤有機碳的歷史損失量為5×1015克,但是通過保護性措施后使農田土壤有機碳年增加量約1.4×1014克,由此可見,通過一定的保護性措施完全可以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土地整理項目是我國改善農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對促進基本農田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優化國土開發具有重大意義。隨著土地整理在中國大范圍地開展,這種對土壤碳庫的強擾動必然會打破原有生態系統碳平衡,加劇人類活動對土壤碳庫的影響。為了了解土地整理對農田土壤碳含量的影響,南京大學結合國土資源部對不同類型區土地整理模式的有關研究成果,選擇3個土地整理項目進行實證評價,分析不同土地整理方式對碳排放效應的影響,為提高土地整理項目實施的碳匯效應提供科學依據。研究者選擇江蘇省丹陽市、興化市、泗陽縣三個土地整理區進行研究,通過實地采樣采集了三個土地整理區土地整理前后土樣進行有機質測定,分析了不同土地整理區土地整理前后土壤碳含量變化及其變化差異原因。結果顯示,三個土地整理區土壤碳含量都有得到提高。其中,蘇南丹陽土地整理區碳質量分數提高了26.05%,碳密度提高23.87%,提高幅度最大,碳密度變化方向與碳含量變化具有一致性,但提高幅度低于碳含量;水田碳質量分數( 17.20克每公斤)顯著高于旱地碳質量分數(14.78克每公斤),但是經過土地整理旱地碳含量提高幅度大于水田,水田在整理前后碳含量變化幅度不大。
以上結果可能與各整理區土地整理工程施工方式有關。如丹陽和興化整理區在土地平整中都是表土分離,即在整理過程中先移走表層熟土,完成挖填深度后,再把熟土層歸還地面,這樣會加快表土的熟化過程,減輕破壞;同時,也與各整理區原有土質所具有的固碳潛力有關。這些原因導致不同整理區在土地整理后農田碳含量盡管都有提高,但是提高程度有所不同。
隨著我國土地整理大范圍的展開,研究其對農田土壤碳含量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我國土地整理多為農地整理,國際上關于此方面的研究偏少,國內也多是對土地利用方式改變的研究,但針對土地整理的研究尚不多見。這項研究成果提示,在土地整理項目實施前應制定適宜的土地整理規劃,從工程措施和結構調整措施兩方面入手,注意表土分離、水利條件改善和旱地向水田的結構調整,實施有利于土壤固碳的土地整理工程。
篇2
【關鍵詞】數詞成語;成語探源;古漢語
數詞成語也是一種固定詞組,是在漫長的人類語言變化發展中逐漸演變、積累、沉淀而來,形成了其形式簡潔,意義卻高度濃縮、精煉的特點。由于成語是在漢民族語言發展的歷史中逐漸形成,漢語數詞成語還有歷史性特點及民族性的特點。追尋數詞成語的歷史源流,對于我們認識了解漢民族文化、理解運用數詞成語有極大幫助。
一、來源于人民群眾的數詞成語
源于勞動人民口頭創作的數詞成語,其生活氣息較文人墨客所創、歷史典籍所載的數詞成語所包含的生活氣息濃厚,且更加通俗易懂,這類成語是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和日常交際中產生,并在大眾中流行開來,而這類成語卻被以書面文字的的形式被記載下來為我們所用。例如,“三三兩兩”、“一干二凈”、“一五一十”、“三長兩短”、“說三道四”、“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天下烏鴉一般黑”、“五花八門”、“七上八下”、“六親不認”等等。
二、來源于古代文獻的數詞成語
中華文化的傳承不僅需要人民大眾代代口口相傳、心心相授,更主要的依賴于浩如煙海的各類典籍對博大精神文化的記載。對古代寓言故事的概括、歷史故事的概括、古書中名言警句的摘錄或者截取而形成的數詞成語,雖然形式短小,可表達的意義卻十分完整,“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例如:
(一)含有數詞“一”的成語來源
漢民族自古尊崇“一”,將“一”放于整數之首,尊“一”為萬事之源、萬數之首。帶數詞“一”的成語深深地印上了漢民族的文化烙印――“一”作為一切的本源,《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有開始和存在的文化內涵,并由此引申出多種含義。如,“一人有慶”,出自《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孔傳:“天子有善,則兆民賴之,其乃安寧長久之道。”后來常用作歌頌帝王的政災詞。
(二)含有數詞“二”的成語來源。
“二”是偶數之首,其他偶數均為“二”的倍數,漢民族認為偶數是吉祥的數字,由“二”組成的成語也多含褒義。如:“言無二價”,謂貨價說一不二。語出自《后漢書?逸民傳?韓康》:“常采藥名山,買于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余年。”;“二惠競爽”,出自《左傳?昭公三年》:“二惠競爽猶可,又弱一個焉,姜其危哉。”指對人兄弟的稱頌之辭,比喻兩兄弟都是好樣的。
(三)含有數詞“三”、“九”的成語來源。
“中國自古以來就使用十進位制,在十為足數的系統中,‘九’是個到頂的數字,超過‘九’就要進位,所以在一至九中,相對于‘一’來說,‘三’就表示多,‘九’就表示極多。”清代汪中《述學?釋三九》:“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九,以見其極多。”
中國古代文化體系中,“三”是吉祥數字,三生萬物,“九”作為“三”的倍數,和“久”諧音, 又是最高數,也受人民喜愛。在語義中,“三”、“九”表示多、極多的意思,有表實指的,有表虛指的。如“折臂三公”,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解》:“人有相羊祜父墓,后應出受命君。 祜惡其言,遂掘斷墓后,以壞其勢。相者立視之曰:‘猶應出折臂三公。’俄而祜墜馬折臂,位果至公。”后以“折臂三公”為大臣墜馬之典;“三百甕齏”,宋?趙與顏《娛書堂詩話》上卷:“舊傳一貧士死,見陰更,為言‘當年生,汝有三百甕齏祿未盡。’”指長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貧。齏,咸菜。三百甕,極言其多,一時吃不完;“九仞一簣”,《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比喻功敗垂成;“九牛一毫”,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四)含有漢語數詞“六”的成語來源
“六”不管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是當今社會里,都以其獨特的美麗贏得人們的鐘愛,它是一個具有濃厚的吉祥如意的數字,象征吉祥美好,人們愛用“六”命名,如自然有“六氣”,宇宙有“六合”,人有“六欲”, 婚禮由六禮,人體有六腑等等,總之,漢民族對“六”非常尊崇和迷信。 如“六韜三略”,《后漢書?何進傳》李賢注:“太公《六韜篇》第一《霸典文論》,第二《文師武論》,第三《龍韜主將》,第四《虎韜偏裨》,第五《豹韜校尉》,…”《隋書?經籍志》:“《三略》,下邳神人撰。”《六韜》、《三略》:都是古代的兵書,后泛指兵書、兵法;“六尺之”,《后漢書?明帝紀》:“并可以受六尺之托,臨大節而不撓。”謂受囑托撫育遺孤。
三、源于佛教文化的數詞成語
篇3
以六年級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成語王國之旅》的一節準備課為例,作為任課教師的我,應好好地進行反省:教師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角色定位。
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讓學生自己組織、主持活動,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但這不等于教師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者、參與者與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師生雙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對話與交流。這是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
首先,教師應制定學習活動的目標,對學生提出明確的活動目標。目標的確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應當從當地學生的實際出發,重點放在培養學生進行語文活動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
我當時預設本課的活動目標是:1. 通過上網、閱讀書籍、調查訪問等途徑,對成語有不同層面的了解。2. 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熱愛祖國成語的博大精深。回顧這堂課之始,我通過PPT.投影并強調了活動建議。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這種課型,學生們還比較陌生。如果我能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把這堂課的活動建議印發在紙上,派到學生們的手中,讓他們盡快了解本節課的活動目標,就既能讓他們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又能節約時間。
我在教學設計中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專題有:1. 成語來源的研究:⑴寓言故事⑵歷史故事;2. 組成成語的字數的研究;3. 與數字有關的成語研究;4. 帶有動物名字的成語研究;5. 與四季有關的成語研究;6. 帶有表揚意思的成語研究……而實際上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是:1. 幫助別人改正缺點的成語有哪些?2. 含有數字的成語有哪些?3. 成語在文章中有哪些妙用?4. 描寫人的外貌的成語有哪些?5.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有哪些?6. 關于勸學的成語有哪些?7. 含有表揚意思的成語有哪些?8. 成語的來源是怎樣的?我當時只是把學生們的問題直接板書在黑板上(浪費了一定的時間),就開始讓學生去選擇研究專題和分組。于是在學生確定研究專題的時候,便出現了一面倒的傾向。光在“選擇專題、自由分組”這個環節便反復進行了三次,很浪費時間。原因是大部分的學生選擇同一專題,而另一些專題門前冷落,有的甚至無人問津。
篇4
關鍵詞:英漢語言;文化;差異;跨文化交際
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7)11020801
1歷史文化差異
歷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歷史發展進程和社會遺產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發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積淀形成的歷史文化也不相同。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交際時,會經常遇到由于歷史文化差異而出現的交際、理解難題。
例如,“東施效顰”這一漢語成語典故,對中國人來說,不難理解其文化內涵,但對于不甚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西方人來說,若僅僅理解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沒有準確、形象地表達和再現原典故的含義。東施是誰?西施又是誰?就沒有交待清楚。為了讓西方讀者能了解這一成語的內涵,比較合適的做法是采用加注的方法: 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Tung shih was an ugly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這樣,就會使讀者一目了然。
對于有些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可采用類比的理解方法。據說,有一次陪外國客人觀看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翻譯作了很多說明也沒能讓外國客人弄懂故事內容。此時,提示翻譯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中國的羅米歐與朱麗葉。通過這一類比,外國客人馬上明白了劇情的主題思想。
中國歷史燦爛悠久,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與此相聯系,中國的歷史成語典故俯拾即是,意蘊濃厚,如:臥薪嘗膽、負荊請罪、亡羊補牢、塞翁失馬、濫竽充數、朝秦暮楚、毛遂自薦、班門弄斧、名落孫山、三顧茅廬以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中無大將,寥化作先鋒”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等等,每一個歷史典故和成語都包含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都是一個生動的歷史故事。因此在交際、理解時,應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礎上,注重文化之間的差異,采取恰當的交流、表達方法。
中國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經》中僅收入辭典的典故就有700條,莎士比亞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輝,有些莎士比亞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
2地域文化差異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處地域、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現在不同民族對同一種現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在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南面為主,北面為朝”,南為尊北為卑的傳統,人們經常說“從南到北,南來北往”,“南”的方位在說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語文化卻恰恰相反,英美人從英語地域文化上來理解漢語中的“從南到北”,自然是“from north tosouth”,“北屋”為“a room with southern exposure”。諸如“西北”、“西南”、“東北”、“東南”之類的方位詞語,英語方位在說法上也和漢語文化相反,分別為“northwest ”,“southwest”,“northeast”,“southest”。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東風”象征“春天”、“溫暖”,它吹綠了中華大地,使萬物復蘇,故有“東風報春”之說,所以中國人偏愛東風。而英國的“東風”(east wind)則是從歐洲大陸北部吹來的,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國人討厭“東風”。不過英國人喜歡“西風”,它給英倫三島送去春天,故有“西風報春”之說。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就曾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在詩的最后,詩人名傳千古的佳句表達了他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念:Oh,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風,假如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理解此詩時應對這一地域文化差異作一注釋,否則會給缺乏英國地域文化知識的一些漢語讀者造成困惑或誤解。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異,使得不同民族在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上存在著差異。有些事物在一種語言文化里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聯想,而在另一種語言文化里卻平淡無奇,毫無文化意義。這就是文化的個性和差異。比如,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耕牛是勤勞的象征,人們常把那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比喻為具有老黃牛精神。古往今來我國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魯迅先生曾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明代名臣蔣冕年邁衣錦還鄉后,皇上御詩,稱其為“江南――老牛”,蔣冕也作詩謝辭:“老牛用力已多年,勁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以牛耕為主,耕牛與農民朝夕相處,且勤勞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國人對牛的熱愛和贊譽。與中國不同,英國古代主要靠馬耕,牛則很少干活,因此馬在英美文化中則是勤勞和吃苦耐勞的象征。
3風俗文化差異
風俗文化指的是貫穿于日常社會生活和交際活動中由民族的風俗習慣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稱謂、道謝、恭維、致歉、告別、打電話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規定和習俗。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常用的幾句客套話是“你到哪兒?”“你要干什么?”“你吃過飯了嗎?”,這幾句話中國文化里并無多深的含意,只不過是無關緊要的,禮節性的打招呼的一種形式。然而西方人對這幾句卻很敏感和認真,“你去哪兒?”“你要干什么?”在他們看來純屬自己的私事,別人不能隨便打聽,除非是親密的朋友。而“你吃過飯了嗎?”則使他們不知所措,對方會以為你想請他(她)吃飯。像這樣的見面問候,應視具體情況做相應的文化轉換,改為英語慣用語“hello”,“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
各民族的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東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異導致的個性的東西。
4宗教文化差異
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意識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國的三大宗教,這三大宗教在中國民眾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閻王”,有神話中的“龍王”,有“開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爺。而這些概念歐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歐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對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異,在交流、理解時應予注意。例如,英國翻譯家大衛•霍克斯在翻譯《紅樓夢》劉姥姥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時,把它英譯為“Man prop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備,漢語成語巧對英語諺話。但由于兩者存在著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層的文化差異,譯文就有使劉姥姥由信佛變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為嚴格地說,此例中的“天”與“God”并不完全對應。在此認為用“Heaven”來代替“God”更忠實于原文。
總之,文化差異是一個內容十分豐富而又極其復雜的問題。要在兩種語言之間交流、交際、表達,除了通曉兩國的語言文字外,還必須有深厚的兩種語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不僅做到語言意義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義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際中做到得心應手、揮灑自如。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英詞典[S].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8.
[2]R•R•k哈特曼,著.黃長著等譯.語言與語言學詞典[S].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
[3]王春暉.英語課堂教學中東西方文化差異與跨文化非語言交際[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
[4]張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0.
篇5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則故事,并用自己的話復述。
2. 學會“饞、酸”等8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夠、成熟、一貫”等詞語。
3. 用比較閱讀的方法理解故事,從兩則故事中初步感受寓言的特點,并從故事的寓意中獲得教益。
教學過程
一、?在前后對比中導入
1.?本單元,我們先后學習了成語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今天我們再走近寓言故事。你們都看過或者聽過哪些寓言故事?指名說說。
2.?揭題《伊索寓言》,簡介:《伊索寓言》是《伊索寓言集》的簡稱。請大家打開課本到64頁,閱讀一下關于《伊索寓言集》的介紹。指名讀關于《伊索寓言(集)》的概括介紹。
二、?在“酸”與“不酸”中閱讀《狐貍和葡萄》
1.?板書:狐貍和葡萄。指導寫字:貍、葡
2.?輕聲讀故事,思考: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指名讀,注意正確認讀下面的字詞;交流思考題。
3.?默讀故事,仔細想想:這幾串葡萄酸還是不酸?說出自己的理由。
引導學生從課文插圖(晶瑩透亮、青里透紫)、對葡萄的直接敘述(成熟)、間接地對葡萄架下狐貍的描寫(饞得直流口水)三個方面綜合思考。
交流,適時指導朗讀:我們大家看到那幾串成熟的葡萄了?葡萄隱藏在枝葉間了,沒有垂下,狐貍的口水流下來了?
4.?面對成熟得如此誘人的葡萄,狐貍可能想哪些辦法去夠呢?
“夠”換個詞可以理解為??(摘),“夠”是怎樣地摘?(努力地摘)。
狐貍可能想了哪些辦法,努力地摘?(跳躍、搬來凳子、找來竹竿、用泥塊砸……)
“白費勁”告訴我們結果怎樣?從“無望、只好”兩個詞語中你讀出了狐貍怎樣的眼神和表情?(無可奈何、無能為力)
5.?在“酸”與“不酸”的自相矛盾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狐貍?(虛榮心強、愛面子、生怕別人笑話、表里不一、無能為力,卻又不敢承認――即狐貍的形象)
6.?這則寓言給我們什么教訓?齊讀故事最后一句話(不要吃不到葡萄倒說葡萄酸;事情做不了,要正視問題,不要為自己找借口;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失敗,并坦然接受,我們不可能事事如愿……)
三、?在兩處“狼來了”中閱讀《牧童和狼》
1.?請大家放聲讀故事,盡量再現牧童叫喊的神態和語氣。指名讀。
2.?再輕聲讀故事,思考前后兩處“狼來了”有什么異同?交流:
叫喊的內容相似――狼來了!
叫喊的原因不同――前面是尋開心,后面是求救。
叫喊的語氣不同――前面輕松、幸災樂禍,后面害怕、緊張。
叫喊引起的反應不同――前面村民驚慌失措地趕來,后面是大家不予理睬。
叫喊的結果不同――前面牧童哈哈大笑,后面垂頭喪氣(羊兒被叼走)。
叫喊的本質不同――前面是假話,后面是真話。
3.?討論:為什么村民相信他的假話,卻不相信他的真話?
出示:“一貫說謊的人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會相信。”
聯系上下文,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牧童“一貫”說謊?
4.?小組合作:想象村民驚慌失措地跑來,沒有見著狼,反而看到牧童哈哈大笑時,會怎樣指責牧童;或者想象村民后來聽到牧童再喊“狼來了”時,不予理睬的表情、語言。
匯報,可以加上表演。
5.?說說你對牧童或者牧童說謊的認識,也可以聯系自己談一談閱讀感受。齊讀最后一句話。
四、?在中外比較中認識寓言
1.?快速默讀這兩個寓言故事,畫出其中畫龍點睛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2.?聯系以前讀過的我國寓言故事,說說你對寓言的印象。
出示: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往往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這里的“諷刺”,含有批評的意思;“勸誡”就是告訴我們以后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五、?在新舊比較中預習
比較閱讀《狐貍和烏鴉》《蟬和狐貍》,這兩則寓言有哪些相同之處?蟬和烏鴉不同結局的原因是什么?我們下節課交流。
六、?在比較中識字、寫字
1.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8個生字,讓我們再讀一讀。
哪些音節需要我們相互提醒?比較“貍、萄”作為單音節和在“狐貍、葡萄”中的讀音有什么不同?
2. 仔細觀察獨體字“貫、戒”和合體字“饞、謊、酸”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要求筆筆到位,注意姿勢正確。
板書設計
1. 狐貍和葡萄
成熟
愛面子、表里不一
酸
2. 牧童和狼
尋開心
狼來了!???一貫說謊,說了真話別人也不信!
篇6
所謂歷史活動探究課,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教學內容和進度,以課堂為基本陣地,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基本特點,讓學生通過自主活動、自主探討、自主實踐,在歷史情境中、活動中去體驗歷史的一種新的課堂教學形式。歷史活動課是在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是新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目前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的教學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許多學校和初中歷史教師對歷史活動探究課不夠重視,對活動課教學內容進行“冷處理”,直接跳過不講,有的將歷史活動探究課當作課外活動,讓學生自己活動去;初中歷史課課時少,如福建省晉江市英林中學初中歷史課按省綱要求編排每周只有2個課時,影響了活動課的開展;一些歷史教師不知道活動探究課是什么形式的課,更不知道活動課如何組織,使活動課不能有效開展;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類型較多,有研討交流類、演講表演類、訪談調研類等,操作、實踐起來具有一定挑戰性。
二、初中開展歷史活動探究課的意義
北師大版歷史教材每單元都設置了“學習與探究”課,這種活動探究課的設置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主角的具有一定實踐的課程,已被定性為“新課改”教學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增進師生互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拓展學生歷史知識、開闊視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歷史活動探究課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形式;許多歷史活動探究課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活動課可以讓學生找到良好的解決歷史問題的學習方法,善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還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歷史問題能力的提高有幫助。在活動課的探究過程中,會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和自我反思,有助于激發他們新的靈感。
三、上好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應遵循的原則
盡管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具體的組織形式因不同教師、不同學校而異,但在學科課程占主導地位環境下的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也有一些共同遵循的原則。1.全體性活動探究的對象必須是全班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來,展示自我。首先,應該選擇大眾化的題材與形式,比如調查采訪、演講歷史故事、編寫歷史小報、歷史知識競賽等這種大家都能接受的形式,使學生的整體興趣愛好、實踐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其次,還要考慮參與學生的特殊性,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和能力素質都是不同的,達到全面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全體學生都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展示自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個人意愿,綜合各方面因素,編成幾個活動小組,使大家團結互助、奮發向上,鍛煉其團隊合作精神。2.實效性教師在上歷中活動課時還要考慮學生相應年齡階段的認識規律,活動必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能與實際脫離,使活動過程具有真正效果。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體現學生對歷史專題知識的掌握程度,展示學生平時的學習方法。活動課的教學不是只看課堂上的活躍表象,還要注意學生思維的活躍、情感的體驗,真正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3.開放性歷史活動課的場所和內容應該是開放的,活動的具體內容不應局限于課本,應當深化和拓寬,盡量為學生提供可供選擇的余地。只要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且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就應該大膽采用。活動的地點不應該局限于教室,可以走向寬廣的社會生活領域,活動的時間也可以從課內向課外延伸。4.現實性今天是昨天的發展,其間含有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所以探究歷史決不能脫離現實,必須與現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如《圖說》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討:不僅聯系了當今熱點,還組織討論“精神”在今天還有沒有提倡的價值,既培養了學生以古鑒今、認識現實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他們對歷史學科價值的認識。5.趣味性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習知識的向導,也是學習的動力,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看教師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行的北師大版活動探究課在選擇題材內容上,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基本出發點,是比較符合其心理要求的。因此,我們在選擇活動形式時,應當考慮寓教于樂,根據學生愛模仿、好動、喜表演等諸多特點,創設力所能及的實踐活動,以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四、歷史活動探究課的步驟
根據以上幾個原則制定歷史活動探究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操作步驟:第一,使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第二,師生商討,確定活動形式。歷史活動探究課的主要形式有:教師可以采用比如歷史故事講解、專題人物(事件)講座、評論歷史影視作品、評析歷史人物、撰寫歷史小論文等較為可操作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對歷史進行藝術加工,把它編成戲曲,也可以是歌舞、小品或相聲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和愛好特長;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編輯報刊、繪制歷史地圖、制作幻燈片、古船模型和古建筑物等,或者編制歷史視頻、電腦軟件等,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綜合能力;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紀念館和博物館,也可以采訪名人,去考察史跡和歷史旅游等,讓歷史活動課由校園走向社會,開闊學生的視野。第三,教師向學生介紹活動資源。第四,教師針對活動形式進行分組、分工,確定準備時間,使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第五,在歷史活動課結束前,教師必須進行總結。先點評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進步與收獲;再獎勵表揚出色表現者;最后針對活動課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五、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的教法借鑒
1.課堂擂臺競賽法教師把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可以選出一個代表,教師當主持人,和學生共同制定記分方式和比賽規則,按分數評出優秀選手,并頒發紀念品或獎狀以次鼓勵,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如七年級上冊第25課《成語歷史故事競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2.分類研究主題法教師讓每組選擇不同的主題,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主題去研究,由組內代表人把研究成果總結成文,其他組的同學可以進行質疑,研究主題組進行解答,如果遇到解答不合理時,教師可以作補充或引導。如七年級下冊第9課《“貴姓何來”:中華諸姓的來歷》教師可用這種方法。3.動手制圖法活動課前,教師先確立一個共同的主題,布置全班學生去準備,分配各自的任務。作品須有圖片和解說稿兩部分,繪圖黑白、彩色、手工、電腦不限,這些活動在課前必須完成,并交給老師審核,教師從中選出8~10個較好作品在課上進行解說,并選出學生代表對作品進行評分,最后宣布評比結果,并讓得獎的學生上臺介紹經驗。此種方法特別適用于與地圖相關的歷史事件,如八年級上冊第16課《圖說》適合采用這種方法。4.專欄辦報評比法在文本體裁上,可有專題論文、社論、小知識,也可以是大事件、統計表、詩歌、圖片、歌曲等,甚至英文版也可以;在排版上,可以自由發揮,圖文并茂。總之,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大,這也是追求個性的一種表現。這種方法適用的范圍很廣,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戰爭等均可,且不會受學校教學條件的制約。
總之,歷史活動探究課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課改的新需要。身為教師,必須時刻加強自身學科專業素養,想方設法,創造出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形式、方法,讓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作者:闕冬妹 單位:福建省晉江市英林中學
參考文獻:
[1]黎信科.淺析如何上好初中歷史活動探究課[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版),2013,(52).
篇7
論文摘要:歷史教師應該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點燃他們對歷史探索的熱情,改變當前初中歷史教學尷尬的局面。
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學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學歷史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長期以來,中學歷史被人當作“副”科,是“死記硬背”的代名詞,往往只有在高中甚至直到高三才能喚起學生的重視,這在當今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費解的。而初中歷史更是可憐,某些地區把它排除在中考科目之外,成為“門外漢”,因而往往被學生認為“可學可不學”。“學好學壞都無所謂”。我們認真反思初中歷史目前“可憐”的處境的原因,認為沒有學習興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樂知者。”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證明:初中生年齡尚小,注意力不易穩定集中,意志力比較薄弱,往往憑興趣認識事物。因此,培養初中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是走出當前初中歷史教學困境的契機。然而興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
一、上好起始課,誘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的一半。“歷史是副科”,不少學生尚未學習就有此認識,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說要使初中歷史教學有一個好的起點和基礎,上好起始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精心準備,在課堂上要深入地討論和講述學習歷史的目的和意義,糾正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不正確的認識,引起學生應有的重視。這是誘發學生興趣的奠基性的工作。如我在認真分析教材第1課《歷史告訴我們什么》時,通過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和結合當前形勢的特點后認為:這一課首先要告訴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應做怎樣的人。所以講這一課時,我這樣開頭:“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或讀過許多歷史故事,看誰能講出秦始皇、曹操、秦檜、岳飛分別是什么時期的人物?他們是怎樣的人?”這一問題的提出,頓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不少學生七嘴八舌在議論。我先后叫了幾個學生來回答,但他們的答案都不夠準確。這時,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別屬于哪個時期。在學生聚精會神地聽時,我板書第1課課題《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導入新課:“歷史上的人物形形,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岳飛,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遺臭萬年,象奸臣秦檜,長跪地上向人民請罪。”進而激勵學生:“我們學習了歷史,就應懂得怎樣做人。我們應當做象岳飛那樣的人,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氣節,將來才能為建設祖國多作貢獻。”這樣的開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事實證明,如果教師能把起始課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橫生,融智怡情,賞心悅目的話,那將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把學生的心緊緊地拴住,使他們懷著無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我上起始課時,往往用圖片和錄像把學生有所了解的歷史人物展示出來,讓學生自由地討論和評價,然后我再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正本清源,幫助學生去偽存真,使學生深深地認識到“歷史并不是死記硬背的”。因此,一節精彩的起始課將會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二、講好插圖,引發興趣
新編歷史教科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插圖多,直觀性強,形象生動。講好課文中的有關插圖,對引發學生興趣,增進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記憶,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學中,由于插圖很多,限于課時,教師不可能每圖都講,只能根據教材要求和講課需要選擇講解。有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插圖如果沒有向學生講解,就會使學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經過教師講解,既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知識。如七年級下冊第1課《開運河創科舉》中的《隋朝大運河圖》。因為“隋朝大運河的開鑿”是這一課的重點。通過多媒體顯示《隨運河圖》,要求學生在圖中找出涿郡、余杭、洛陽的位置,找到永濟渠、通濟渠、溝、江南河、及它們溝通的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并讓學生探究問題: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原因及要求學生聯系中國地形的特點,使學生認知大運河的巨大作用。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被吸引往了,達到了引發學生興趣的效果。
三、質疑設問,引發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后激勵他們去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會產生一種。這種又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我在講授第19課《昌盛的秦漢文化》第一目“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地認識到我國發明的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時,我作了這樣的設計,我先提問:“同學們都知道,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哪個同學能夠說出首先發明紙的國家和時間?”當學生作出“中國”和“西漢前期”的正確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個問題:“有誰知道我國在紙發明以前用什么做書寫材料?”有同學回答“龜甲、竹木簡或帛”后,我簡要向學生介紹在紙張發明前我國書寫材料的變革:殷商-主要是龜甲和獸骨,也有銅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銅器;春秋-竹木簡盛行,并開始用帛書寫;東漢-竹木簡和帛仍是重要的書寫材料。繼而我又提出第三個問題:“與紙相比,竹木簡和帛的缺點是什么?”在學生回答:“竹木簡太笨重,帛的價格昂貴”后,我指導學生看彩圖27“漢代木簡,”指出這就是漢代以前的書。看到這種用繩子串木簡做成的書,引發了學生很大的興趣,這時我又加上一句話:“要是你們的書包里的學習材料還是木簡的話,該有多少木簡?會有多重?”學生聽后,情不自禁地議論紛紛,都感到紙的發明太偉大了。我緊接著提出第四個問題:“西漢發明了紙,為什么東漢蔡倫又要改進造紙術?”由于課文中沒有涉及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很難準確,而這個問題又是必須了解的。我告訴學生:“在蔡倫之前造的紙質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改進。”我又指著《蔡倫》圖說:“東漢宦官蔡倫在公元105年改進了造紙,造紙原料請同學們在書中找出。”這樣一環扣一環的設疑解難,把學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這樣既激發了興趣,又掌握了知識,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的偉大意義。所以說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問題時,才能引起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巧妙地質疑設問,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打開學生心靈之窗,從而引發學習的興趣。
四、運用歷史故事,激發興趣
歷史是一門有血有肉,內容豐富,同時趣味性又很強的學科。它包括一定時間。一定地點,一定條件下人物的動態和事件的發展。因此,它是有情節有過程的,是有善惡是非和喜怒哀樂的,歷史本身就含有構成故事的各種因素。初中歷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實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師照本宣科。一堂歷史課盡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條條框框,不見情節和過程,那么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對新鮮事物尤其感興趣。根據這一興趣特點,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將歷史知識揉入故事情節中,把史實故事化,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這樣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注意力集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最終將學生引入樂而忘返的勝境。例如在講授《春秋五霸》時,我插入了“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和“臥薪嘗膽”等成語故事。這樣學生興趣相當濃厚,從而輕松地掌握了這些內容。
總之,在教學方面,教師要切實把握初中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改進教學。針對初中生的好動、好樂、好奇、好勝的特點,加強興趣誘導,培養學生特長。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想方設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積極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索問題。
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作為一名教師也需要做一些改變,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應從以下去改變自己: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性,應采取多種方式,我們在教學中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腦:注重學生的思想活躍,態度積極,從而使其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例如通過閱讀、演示、辯論、競賽、用第一人稱介紹歷史人物事跡等方式,使學生投入其中,直接參與教學活動,積極與教師配合與呼應,通過師生的互動和生生的互動,共同完成教學的任務。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學生的參與,是全體學生的參與,而不是只有個別學得好的學生參與。要改變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的狀況,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習模式,使得課堂教學呈現出活躍而和諧的氣氛。
其次,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以人格魅力感化學生。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熟悉教材,擴大知識面,增強自己的業務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不能儀僅停留在興趣上。教師往講臺上一站,這種客觀存在要產生既有形又無形的一種力量、一種威勢、一種信心,這就是一種人格魅力。要有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質方面,要有深厚的業務功底,對教材有駕輕就熟的水平,對知識有旁征博引的能力及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有才氣,這最重要的是展現在課堂上。教無定法,同樣的課題、同樣的課堂,不同的教師,其精彩度、影響力絕對不一樣。
篇8
關鍵詞: 邯鄲 成語典故 戰爭 軍事
邯鄲歷史悠久,轄區有三處曾是中原和黃河以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我國的成語典故是隨著社會歷史發展而在漢語中產生的一種語言文化現象。作為一種穩定而有序的詞組,它具有結構嚴謹、形式簡潔、含義精深、言簡意賅的特點。成語典故高度概括地濃縮了一段歷史故事和一個深刻道理,因此成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而別具特色的載體。邯鄲作為成語典故之鄉,其成語典故中蘊含了大量的有關古城邯鄲的戰爭、軍事文化。
一、直接記錄戰爭
邯鄲成語典故中有不少成語直接記錄在邯鄲及其周邊發生的戰爭。邯鄲作為趙國都城,是趙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軍事地位非常重要,從而成為各國必爭之地。
四戰之國。典源:《史記?樂毅列傳》:燕王姬喜用其宰相栗腹之策攻趙,有人反對,說:“趙國是四面受敵經常作戰的國家,百姓熟悉軍事,不可以攻伐。”
肉投餒虎。典源:《史記?魏公子列傳》:戰國時,魏信陵君急切中欲率少數門客車騎抗秦救趙;陳余認為自己提兵擊秦救張耳如以肉投餓虎,是白白送死,沒有意義。
窮龐。典源:《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情見勢屈。典源:《史記?淮陰侯列傳》:趙軍謀士廣武君李左車向韓信獻良策:如今將軍要率領疲憊勞苦的士兵,停頓在燕軍堅守的城池下面,想戰恐怕拖得太久,一下子不能攻克它,實情暴露了,聲勢削弱了,日子一久,糧食耗盡,而弱小的燕國不肯降服,齊國必然據守邊疆,使自己強大起來。
竊符救趙。典源:《史記?魏公子列傳》:在邯鄲告急,趙國面臨城破國滅的緊迫情況下,魏信陵君以國家利益為重,采納贏侯建議,借助如姬竊得兵符,殺死晉鄙,奪得兵權。
邯鄲虱。典源:《韓非子?內儲說上?七上》:戰國時,秦相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議出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將其比為“口中虱”,言其易被吞并。
割地求和。典源:《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虞卿對趙成王說:趙國被秦圍困,天下慶賀戰爭的勝利一定在秦國一方了。所以不如迅速割地求和,使各國揣測秦、趙兩國的關系已經修好,不敢進攻趙國,而且可以緩解秦國的敵意。
沉灶產蛙。典源:《國語?晉語九》:趙襄子“乃走晉陽,晉師圍而灌之,沉灶產蛙,民無叛意”。春秋時,智伯讓韓康子、魏桓子的軍隊跟自己一起攻趙之晉陽,并用水灌城,灶坑里都產生了蛤蟆,百姓仍沒有背叛襄子的意思。
不翼而飛。典源:《戰國策?秦策三》:“秦攻邯鄲,十七月不下。莊曰:‘……今君雖幸于王,不過父子之親;軍吏雖賤,不卑于守閭嫗。且君擅主輕下之日久矣。’聞‘三人成虎,十夫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故曰:‘不如賜軍吏而禮之。’王稽不聽,軍吏窮,果惡王稽杜摯以反”。秦王怒誅王稽。
紙上談兵。典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傳》:趙孝成王聽信了秦國間諜散布的謠言,以趙括替代屢建戰功的廉頗為將。趙括代廉頗之后,更改了原來的紀律法令,作戰死搬教條,自以為是,結果沒有多久,就打了敗仗。趙括被秦軍射死,40萬大軍全部覆沒。同出一源的成語還有“不識大體”、“長平冤氣”。
猶豫不決。典源:《戰國策?趙策三》:秦軍包圍邯鄲,魏王懼怕強秦,命令救趙之魏軍駐扎在蕩陰不進,同時又派辛垣衍潛入邯鄲,勸說趙王“尊秦為帝”。趙相平原君心里猶豫,沒有作出決斷。
易子而食。典源:《史記?趙世家》:“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
一舉兩取。典源:《戰國策?趙策三》:趙武靈王說:我與齊、韓、魏一起進攻秦國,都會遭到破壞的。大臣司馬淺說我們約結三國以沒有和中山國講和為借口,不參與進攻秦國,三國必定同它斷交,使中山孤立。假設我們滅亡中山后,用剩余兵力與三國一起攻打秦國,這是我們一舉從秦國和中山兩處割地的好辦法。
一飯三遺矢。典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廉頗為求起用,年老強飯,一飯斗米,肉十斤,還披甲上馬,表示可用,趙使因受郭開賄賂,假說廉頗坐談間解三次大便,使趙王以為廉頗年老體衰,不予召用。另有“上馬視廉頗”于此同出一源。
武安震瓦。典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傳》:趙國時,秦伐韓,趙奢率軍救韓,兩軍對陣于武安西,秦軍鼓噪吶喊之聲使武安屋瓦為之振顛。
義不帝秦。典源:《戰國策?趙策三》:秦國包圍趙國邯鄲,魏王派辛垣衍勸說趙國尊秦為帝,平原君猶豫不決。魯仲連出面向辛垣衍陳述利害,經過激烈辯論,終于說服魏趙兩國不尊秦為帝,秦軍因此退卻50里。
魏齊首。典源:《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魏齊,戰國時魏相。因其錯疑范睢私通齊國,使范遭難。后范逃至秦國為相,并借秦國實力迫使趙王交出魏齊之首。
圍魏救趙。典源:《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公元前353年,魏發兵圍攻趙都邯鄲,應趙請求,齊威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發兵救趙。孫臏提計:魏主力攻邯鄲,國內必然空虛,不如去攻打大梁,這樣魏必然回救。田忌依計而行,遂解邯鄲之圍。
盛氣凌人。典源:《戰國策?趙策四》:“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觸龍言愿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
深溝高壘。典源:《史記?淮陰侯列傳》:漢將韓信與張耳率兵數萬,從井陘攻打趙國。趙軍廣武君李左車向趙將成安君獻策:“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后。……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于戲下。”
二、邯鄲成語典故中透露出邯鄲與鄰國友好相處
邯鄲作為趙國都城,在軍事上和其他國家有戰爭,在策略上與鄰國交好,更有以策略應付大國的挑釁。
代妤摩笄。典源:《戰國策?燕策一》:代妤,指春秋時代王之妻,趙襄子之姊。襄子趙毋為了吞并代地而使人殺死代王。代妤聞之,摩笄自刺而死。代妤死之地為摩笄山。
捉刀人。典源:《世說新語?容止》:三國時,曹操接見匈奴的使者,認為自己的相貌不足震懾外域,便使崔季代替自己接待來使,自己則捉刀立在床頭前,以充侍御。然后他派人探聽使者對魏王的印象,來使卻認為床頭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三、說客舌戰
一些戰事因說客而起,但是也有一些為挑起戰爭的事端因為說客的三寸不爛之舌而平息。
談笑卻秦。典源:《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魏派客將軍辛垣衍出使趙國,要說服趙王尊奉秦昭王為帝。魯仲連去見辛垣衍,竭力說服他不要這樣做,不僅如此,更應該支持趙國抵抗秦國的威脅,共同扼止秦國的向外擴張。與之同出一源的還有“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典源:《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秦軍包圍趙都邯鄲,形勢危急,平原君趙勝赴楚救趙,楚王不答應。趙勝的隨員毛遂,很會說話,他說服楚王,當場簽訂了派兵救趙的盟約。趙勝很高興,夸獎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同出一源的還有成語“錐處囊中”、“脫穎而出”、“歃血為盟”。
四、趙國與其他國家的外事交流
趙國與其他各國的外交中既有友善的外事活動,更有國家安危懸于一線的危急時刻。
西缶之辱。典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元前279年,藺相如隨趙惠文王赴澠池與秦王相會。會上,秦王強使趙王為其鼓瑟,而秦王卻不肯為趙王擊缶。藺相如以“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相威脅,終于迫使秦王“為一擊缶”,從而為趙雪恥。
完璧歸趙。典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傳》:秦國愿以15城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藺相如識破了秦國想通過訛詐得到和氏璧的陰謀后,詭稱璧有瑕,將璧奪回。藺相如依靠勇敢和機智,巧妙地使寶璧安然回到趙國。同出一典的成語還有“相如折秦”、“布衣之交”。
五、直接描述趙國周圍的軍事環境
腹心之患。典源:《史記?趙世家》:武靈王趙雍請樓緩一起謀劃,說我先王根據世事的變化,來做南邊屬地的君長,現在屬地雖然不小,但大功尚未告成。如今中山國是我心腹之患,四面有這樣長的邊界,卻沒有強大的兵力自救,這是要亡國的。
六、結語
邯鄲成語典故所包含的史料頗多。本文從軍事、戰爭文化的角度對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歸納整理,以為以后更進一步地研究提供資料。
參考文獻:
[1]郝在朝.邯鄲成語典故集[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
篇9
一、古詩教學要引導學生預習
古詩高度凝煉的語言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帶給學生的信息是大量的。但由于年代久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很大距離。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主動從網絡資源中了解古詩的時代背景和創作背景,不但能引導學生走近詩人的內心,與詩人感同身受,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當前,很多與課文相關的內容都能通過網絡搜集到,學生自己也基本能讀懂,所以引導學生課前自學古詩,課堂上進行交流和討論,課后根據課堂的交流進行延伸學習,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而且使得一首二三十字的古詩也變得異常豐滿。
為了使得學生在預習中學會自學,教師要著重引導。三年級的學生既學過兩年古詩,又開始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所以自學古詩可以從他們開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室進行演示,指導學生現場嘗試,讓他們充分感受網絡知識的豐富,網絡學習的方便和奇妙。課前教師為學生設計好一份學案,讓學生自行學習,包括詩人簡介、創作背景、詩句意思等。教師演示在百度里輸入關鍵詞,跳出的相關信息可能有幾十、幾百條甚至更多,這就需要進行甄別,也是教師必須教給學生的一個本領。首先,輸入的關鍵字要精準,不宜多。然后依次打開前幾條,逐條了解內容,挑選比較通俗易懂的、和本首古詩關聯密切的內容,先讀讀再摘選下來。如果教師能經常這樣指導、要求學生,他們一定會被網上豐富的內容吸引,對古詩學習充滿興趣,也會產生滿滿的自豪感。
二、古詩教學要誘導學生吟誦
相對于一般的課文,一首古詩短短的二三十個字,教師往往要花整整一節課的時間進行分析,而且較多的是停留在字、詞、句意思的理解和記憶上,學生自然提不起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著力誘導學生吟誦。古詩的語言講究合轍押韻,字數、句數整齊、均衡,誦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感受到悅耳順暢的音韻美,均勻和諧的節奏美,是吟誦訓練的好教材。
當然,吟誦也應該是有層次的。首先是要讀正確,因為古詩的言語習慣和現在不一樣,還經常會出現一些生僻字,當學生接觸到一首新的古詩時,只要求讀正確即可。咬字準確吐字清晰,這是吟誦古詩的基礎,也是學習古詩的基礎。其次是讀出古詩的節奏和音韻。世間萬物都是有節奏的,在古代,詩歌、舞蹈、音樂是混合的,它們共同的命脈就是節奏。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朗讀節奏和平仄的指導,讓學生了解平聲和仄聲的特點以及朗讀方法。平聲是現代漢語中的一二聲,三四聲則是仄聲。平聲有綿延之感、強調之意,朗讀時音長而響亮;仄聲短促有力,含有頓挫之意。讀出了平仄,詩的節奏感也就充分體現了,這樣多遍朗讀,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其意思。第三層次是吟唱。相比較,上兩個層次是在學習古詩之初,這個層次則是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根據古詩的韻律和節奏,不急不慢地高聲吟唱,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更能將學生帶入詩的意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了解詩人此刻的情感,從而真正明白詩歌的內涵。吟唱是有難度的,是需要一定功底的,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有很多青年教師專門在學習吟唱古詩,這是他們對古詩熱愛的表現,也能為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教學古詩奠定基礎。
三、古詩教學要指導學生品詞
文章有文眼,古詩有詩眼。每首古詩都有一個鮮明的中心,都有詩人特別提煉的幾個字,能充分又形象地表達詩人的情感。這些字眼教師平時教學中肯定都會關注到,但是往往只是理解一下意思并要求學生記住就結束了。這種過于簡單的教學方式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字眼是詩人反復錘煉所得,凝聚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若不是細細咀嚼品味,是很難理解和領悟的。眾所周知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的一個“綠”字,詩人先后用了“到”“過”“入”“滿”等十幾個字,但是都不滿意,都認為不妥,不能很好很精準地表達他眼中的、心中的春風和江南形象。直到找到這“綠”字他才滿意,春風無跡可尋,但春風一到江南倏地綠了,那么突然又那么自然,描繪出了江南春風的氣韻。同時引出下句“明月何時照我還”,情和景和諧地融于一體,人與物交融。“春風又綠江南岸”成為文學史上的名句,王安石千錘百煉煉字煉意也成為文學史上的佳話。如此厚重的一個綠字,教師真該領著學生好好咀嚼、品味,領悟其內涵。
如筆者在教學白居易的《池上》時也引導學生品詞,讓他們說說最有感覺的字或詞。學生首先說的是一個“偷”字,有的說這個“偷”字把小娃寫得很逼真,特別是聯系第三行的“不解藏蹤跡”,使得小娃的形象更加天真更顯可愛。有的說“偷”字讓他感受到這個小娃非常得意,因為他自己也有偷偷做事的經歷,成功時是特別開心的。有的說“偷”字似乎讓他看到小娃采蓮時的樣子,小心翼翼的,可能又四處張望的,小船又在搖啊晃的,緊張、害怕、得意勁兒都有,好一個頑皮的孩子。接著有學生說到“藏”字,小娃既不想讓人發現卻又不懂得隱藏自己的蹤跡,讓他的天真可愛“原形畢露”。“開”字徹底暴露了小娃的秘密,這是一種善意的嘲笑,更增添了小娃幼稚可愛的天性。“撐”字展示了小娃的動作,年幼的他學著大人的樣子,拿著竹竿有模有樣,但撐的時候肯定力氣花了不少,小船東搖西擺的,很好玩。詩人用了一連串的動詞表現了一連串的動作,讓小娃天真可愛的形象呼之欲出,讀來仿佛一幅栩栩如生的小娃采蓮圖就在眼前,也讓人的思緒又回到了天真爛漫的童年。這就是品詞的功效,這樣的品詞讓學生離詩人又近了一步。
四、古詩教學要倡導學生拓展
由于古詩語言的高度凝煉,學生理解其內涵的難度較大,如果只見文字不見言外之意,只有眼前文字而不見文字背后的文山意海,那么理解就索然無味,古詩的情趣無從談起。鑒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有限,但又要讓他們通過跳一跳來摘到桃子,可以采用拓展的方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詩句的內容合理、恰當地延伸,詩句的意思就能以更豐滿的形象展示在學生眼前。
篇10
摘要:
成語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成語原內容反映了人們的認識,蘊含了雋永的哲學道理。本文運用哲學觀,從七個方面闡述了成語的哲學意蘊。(1)物質與意識;(2)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3)運動觀;(4)聯系發展觀;(5)質量互變規律;(6)對立統一規律;(7)認識與實踐觀。哲學作為最本質的學科,對于現實中我們生產生活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成語;哲學;意蘊;指導;意義
Abstract:
Idiom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idioms reflec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contains a philosophical truth meaningful. We use the Marx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Idioms from seven aspects. (1) the material and consciousness; (2) the unity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gularity; (3) the concept of motion; (4) development view; (5) the quality of exchange law; (6) the law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7) understanding and view of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y as a discipline, for the reality of our production and life has a strong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diom; philosophy; implication; guide; significance
目錄
一、成語所蘊含的哲學思維…………………………………………1
(一)物質與意識……………………………………………………………… 1
(二)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2
(三)運動觀…………………………………………………………………… 5
(四)聯系發展觀……………………………………………………………… 5
(五)質量互變規律…………………………………………………………… 5
(六)對立統一規律…………………………………………………………… 6
(七)認識論與實踐觀………………………………………………………… 6
二、成語的現實指導意義………………………………………… 7
(一)"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7
(二)"厚德載物"的寬容精神…………………………………………………… 7
(三)"同心協力"的團結精神…………………………………………………… 8
參考文獻 ………………………………………………………………………… 10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于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來自于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成語的意思精辟,往往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
成語是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言簡意賅的定型語,是經過人們一再推敲、反復錘煉而成的語言精華,是人們認識的結晶,它概括了人們在探知客觀世界奧秘中的實際體驗與思維成果,包含了深刻的哲學道理。
一、成語所蘊含的哲學思維
(一)物質與意識
1.物質是在意識之外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隨物賦形”。它說的雖是作畫之理,即畫畫要針對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態,給予形象生動的描繪。但同時也說明了物質是可以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的。
“掩耳盜鈴”。偷鈴的人怕別人聽到鐘聲而捂住自己的耳朵,這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做法。“在人之外,不以人為轉移。”聲音是客觀存在的。決定它的也是客觀性的東西,不論你怎樣捂住耳朵,它都不會因此而消失。此類成語還有:畫蛇添足;憑空捏造;杞人憂天;無中生有……。
2.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意識要發生作用必須以物質為基礎。因而,過分地強調意識的作用都是錯誤的。如:“畫餅充饑”。“畫餅”只是人們頭腦中餅子觀念的表現,就如房屋設計圖案只是關于房子觀念的表現一樣,實質上還是思想形態的東西。企圖以畫餅來充饑,無異于用精神代替物質,用幻想代替現實,其結果是陷入唯心主義的空想。此類成語還有:望梅止渴;白日做夢;描鬼畫神……。
(二)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1.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如“觸類旁通”。接觸過某方面的事物能了解同類的另一些事物。這說明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事物,而且能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促使認識的深化。
意識活動對客觀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表示這一含義的成語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定勝天;愚公移山……。
然而,有時人們會忽略意識的能動作用。如:“因噎廢食”、“飲鴆止渴”就是一種消極悲觀的態度。
2.物質都有其客觀的規律性。物質的規律性是客觀的,違背了客觀規律就要遭到客觀規律的懲罰。如:“揠苗助長”本來是想莊稼長得快,但因違背了莊稼的生長規律,其結果是莊稼歉收,受到了客觀規律的懲罰。
3.要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要主觀符合客觀,主客觀相統一。在成語中,有些內容反映的卻是主觀脫離客觀的思想。這類成語有:鉆冰求火;竹籃打水;抱薪救火……。
(三)運動觀
1.物質的運動是多樣的、復雜的。反映哲學這一意義的成語有:千變萬化;變幻莫測;瞬息萬變……都是運動的一般形式,而靜是運動的特殊形式。成語“百動不如一靜”,反映的就是動與靜的對立統一關系。而有些成語反映的卻是否認了物質的運動。如:“刻舟求劍”,劍掉在水里,人卻不立刻下水找劍,而只是在船上刻下掉劍的地方,等船停了再找劍。這樣自然是找不到劍了。船是運動的,水是運動的,掉劍的地方肯定就會變了。
2.物質運動總是同時間、空間相聯系的。如:“光陰似箭”,形容時間過得快。這種快是與人的一生或一段長時間相比較而言的,體現了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的關系。
時間是指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時間與空間是不可分割的。如:“遠水救不得近火”,時間是以物質在空間的運動來度量和認識的。這個成語一“遠”一“近”有著鮮明的空間特征;一“緩”一“急”又有著鮮明的時間特征,用空間特征借喻時間特征,表示空間與時間的不可分割的聯系。
(四)聯系發展觀
1.聯系是客觀的、普遍的。反映聯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的成語如:“礎潤而雨”。意思是柱下石濕潤,預示天將下雨。人們根據生活經驗,從某些自然現象的聯系中推論出各種事物之間有普遍聯系。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說明了“唇”與“齒”兩者之間關系密切。“唇”與“齒”相互依存,生死與共。任何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客觀的、現實的。
聯系具有多樣性、條件性的特點。如:“洛陽紙貴”。“洛陽”與“紙貴”本來是不相干的兩個事物。但由于左思的《三都賦》風行洛陽,從而使紙價上漲。把“洛陽”與“紙貴”聯系了起來。這表明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復雜多樣的,有直接聯系,也有間接聯系。
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對待問題、看待事情。而有些成語反映的是一種孤立的觀點。這樣的成語有:管中窺豹;盲人摸象;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2.唯物辯證法中的發展是指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發展具有上升性和前進性的特點。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全句強調青“勝于”藍,表明了事物的發展不是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后來居上,新事物高于舊事物。事物的發展是上升前進的。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說明舊事物內部雖已衰亡,但表面上依然很強大,新事物戰勝舊事物必然要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 世界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反映這一哲學思想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成語中反映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的也有很多。如:蹈規循矩;墨守成規;因循守舊……。
(五)質量互變規律
1.質是事物成為它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所固有的規律性。如:“非驢非馬”。它所蘊含的哲理是說:事物都有自己的質的規定性,不能混淆不同事物的不同質的界限。在認識事物時,既要看到不同事物的區別,驢是驢,馬是馬,不應當驢馬不分,同時又要看到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承認中間狀態的存在。
2.質與量的統一就是度。只有在一定的度內才會做好事情。成語如:“哀而不傷;過猶不及;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反映的就是這種思想。
如果超過一定的限度或者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度,那么正確的行動也變成了錯誤的了。這類成語如:差若毫厘,謬以千里;功虧一簣……。
3.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的兩種形式或兩種狀態。量變轉變為質變,首先要有量的積累。反映量積累的成語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量的積累引起量變,量變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結果。同時又是新的量變的開始。反映這一哲學思想的成語有:滴水穿石;積土成山;繩鋸木斷……另外如成語“五十步笑百步”,所表達的哲學含義是質相同的事物,量可能不相同。
(六)對立統一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動力和實質的內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相互之間存在的、有機的、不可分割的聯系。體現這一哲學含義的成語有:并行不悖;不是冤家不聚頭;剛柔相濟……
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互相排斥的屬性。這樣的成語有:冰炭不同爐;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此外,成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雖然也含有矛盾的斗爭性,但只是反映了矛盾雙方的激烈斗爭的形式和一方戰勝另一方的結局,反映的對立性不全面。
2.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原因。內部矛盾是內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反映內因這一哲學含義的成語有:禍起蕭墻;物腐蟲生……反映外因這一哲學含義的成語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而內因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內外因是相互聯系的。反映這一關系的成語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泥而不滓;自力更生……矛盾的同一和斗爭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反映這一哲學含義的成語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月滿則虧;泰來否極。
3.矛盾是客觀的普遍的。成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反映了矛盾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而成語“諱疾忌醫”、“模棱兩可”卻否認了矛盾的客觀性。
對待問題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反映這一哲學思想的成語有:打蛇打七寸;釜底抽薪……。
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分析客觀事物時,要把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相結合。對待具體問題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反映這一哲學思想的成語有: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體裁衣……。
在分析矛盾時,要用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下面這些成語反映的內容正好脫離了這種方法。如:截長補短;拆東墻補西墻;割肉補瘡……。
(七)認識論與實踐觀
1.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論就是一種反映論。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是可知論,如成語“格物致知”。唯心主義的反映論卻是不可知的,如成語“蝶化莊周”。 既然認識論是一種反映論,那么這種反映有時難免會片面化、表面化。反映這—哲學思想的成語有:不求甚解;井底之蛙;淺嘗輒止……。
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的動力,反映實踐對認識的影響的成語有:多見廣識;孤陋寡聞;熟能生巧;百聞不如一見;老馬識途;……我們強調“知行合一”,有理論就要靠實踐來證明,認識的目的是實踐。反映認識對實踐的影響的成語有:開卷有益;運籌帷幄;必躬必親;游刃有余……。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而看問題處理事情要理論聯系實際,反映這一哲學觀點的成語有:兵無常勢;審時度勢;實事求是……在認識論中,還存在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的思想。成語如:生搬硬套;依葫蘆畫瓢;紙上談兵……。
綜上所述,成語所表現的人們的主觀意識,是人們對客觀現實進行細致觀察、周密思考、深入辯析、反復驗證而形成的,它的哲學含蘊是廣泛而深刻的。
二、成語的現實指導意義
成語作為中華文化千百年沉淀的精髓,至今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成語的作用是巨大的,小到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引導我們樂觀、積極地生活,保證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大到提高國民素質及道德水平,使我們每個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原”。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于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余條成語源出《周易》經傳。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其中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堪稱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某個方面內容的經典概括,對后世影響持久而深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當繼續發揮這種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一)“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進取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語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的“自強不息”這條成語,就是對這種精神的經典概括。作為一種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自強不息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拼搏進取、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力量源泉。
民國時期,梁啟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并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此后,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后來又逐漸演變成為清華校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譯為: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岱年先生把中華民族精神概括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國學大師,他終生勤勉,致思學問,造福祖國的文化學術事業,堪稱一代學人楷模。
(二)“厚德載物”的寬容精神
寬容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寬容就是不計較,事情過了就算了。每個人都有錯誤,如果執著于其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懷、放不開,限制了自己的思維,也限制了對方的發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夠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堅強的人,也將以他堅強的心志在氛圍中占據主動,以其威嚴更能夠給人以信心、動力,因而更能夠防止或減少背叛。
語出《周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的“厚德載物”這條成語,就是對這種精神的經典概括。它要求一個人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像大地承載萬物、生長萬物那樣,在為人處世方面心胸開闊,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形容寬容的成語有很多,比如,筆下超生:超生:佛家語。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大度包容:形容氣量大,能寬容人。多可少怪:可:許可,允許;怪:責怪。允許的多,責怪的少。指對人比較寬容大度。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寬容而有氣量。蒲鞭之罰:比喻對下屬的過錯持寬容的態度。克逮克容:指能和順而寬容。寬以待人,寬:寬容。以寬宏大度的態度來對待別人。
(三)“同心協力”的團結精神
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
中華民族一向對團結統一有著深刻的認識,自古就有“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荀子·王制篇》)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的思想,認為只要內部和諧團結,上下齊心合力,力量就會增大,就能無往而不勝。《周易·系辭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之語,這段話后來形成了兩條成語:一條是“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意思是說兩個人一條心,力量很大,好像鋒利的刀劍能斬斷銅鐵;一條是“金蘭之友”,用來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兩條成語均是強調團結的力量。形容團結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同仇敵愾……。
同樣,作為“四書五經”的《禮記》,記載有很多至今仍有現實指導意義的成語典故。比如,天下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后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老有所終,解釋是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出自《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姑息養奸,解釋是為求茍安,無原則地寬容。無原則地寬容,只會助長壞人作惡。出自《禮記·檀弓上》:“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利不虧義,解釋是有利在前,能夠不虧損正義,出自《禮記·儒行》。臨財不茍,解釋是面對錢財不隨便求取,廉潔自好,出自《禮記·曲禮》。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成語作為其中的一種承載工具,記載著很多文化知識和內涵,更承載著我們當代人的一種責任和義務,讓更多的人了解成語、學習成語、運用成語,勢必將會使我們的中華文化很好的傳承開來、將繼往開來。
參考文獻:
[1]漢大成語大詞典[K],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