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3-19 17:24: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如何寫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于《山居歲月》讀后感熱門范文 這周,我看完了由美國作家珍·克雷赫德·喬治寫的國際大講小說《山居歲月》這本書與《魯賓遜漂流記》差不了哪去。都是獨自一人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生存,只不過魯賓遜是在一個孤島上,而《山居歲月》的主人公是在一個森林里。
這本書主要講了紐約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離開了家,他要到克斯奇山尋找曾祖父遺留下來的葛博禮農場。一把小刀,一捆繩索,一把斧頭,一些打火石和鋼片是他為這次出走準備的所有東西。對山姆而言,這不是一次短暫的旅行或露營,他要像樹一樣在森林中長久地,獨立的生存。
跟隨著山姆深入森林的腳步,“野外生存”這四個字漸漸的不再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和虛幻的想象,他的真實,艱辛和迷人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所有沒有勇氣和機會進入的我們。()如何用打火石和鋼片點燃火種,如何把木頭削成魚鉤在溪水中釣魚,如何在沒有魚的時候尋找扇貝和山慈菇果腹。
群居在舒適,安逸的城市中,我們既喪失了一種來自本能的生存意志,也錯過了無數來自生命深處的感動。同學們,讀讀這本書吧,讓你們學會生存!
關于《山居歲月》讀后感熱門范文 《山居歲月》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山姆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尋找曾祖父留下的葛博禮農場,而走進了大森林,開始了森林里的生活。
書中是這樣描寫的:紐約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離開了家,走向了大森林。他在去之前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小刀、一捆很結實的繩索、一把大斧頭、一些打火石和一些鋼片。看到這里,我不禁感嘆:“哇,去森林要帶這么多的東西呀!”我也認識到了大自然的冷酷無情。而且對山姆而言,他要在那里渡過漫長的一生,并不是像游客一樣只在那里旅行或露營,因為那里是他的“故居”。
我讀了這篇文章后,也有一些躍躍欲試的感覺,因為我知道了去大森林探險需要帶什么東西了,還知道鹽是人體必需的,外出一定得要帶足夠多的鹽巴,還要帶足夠多的水。水可是占人體75%的',在野外生存還需要食物,必須在池塘邊露營,因為在河里可以撈到點貽貝吃。
我非常想要去大森林,因為我們現在對大自然了解的太少,我們應該融入大自然,傾聽大自然的語言,會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我想對全世界說:“我們的生活太科技化,完全沒有考慮到大自然的心情。多去了解大自然,會對我們生活更有幫助。”
關于《山居歲月》讀后感熱門范文
在一個假期中,最不可缺少的便是書,這個好朋友可以帶我們去冒險、去了解哪些古老神秘的古城、穿越時代去看歷史人物的故事;在這個假期我的朋友《山居歲月》帶我到森林里經歷了一場有驚無險的森林之旅。
他帶我看到了一個勇氣可佳的美國男孩在危機重重的森林里生活的故事:紐約男孩山姆在五月里的一天離開了家,來到克斯奇山尋找曾祖父留下的葛博禮農場。
一把小刀、一捆繩索、一把斧頭、一些打火石和鋼片,這些是他此次出行所準備的東西。這次外出對于山姆來說并不是短暫的旅行,而是像樹一樣長久的在森林中生存。
在森林中山姆有兩位好朋友,分別是他的獵鷹:驚風,黃鼠狼男爵。從那以后他們便展開了一次有驚無險的冒險。
篇2
關于《父母課堂》讀后感通用范文 自從訂購《父母教堂》以后,感覺受益匪淺,也更深刻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的發展前途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里面選用的文章在教育孩子的很多方面都給我們做父母的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家庭教育其實是很復雜的,家長有教育子女的權利和義務,但自己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呢?任何職位都的經過培訓才能上崗所以做為家長也不能例外,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有資格教育好孩子。通過學習這本書,我發現了自己一些教育孩子的誤區。例如:有一次,老師通知我兒子在校午睡不聽話,被值日老師懲罰。我覺得孩子太不聽話了,對他說:“你以后不可以這樣了,要不然媽媽的臉都給你丟光了,以后不敢見老師了”。我這樣說會另孩子理解成父母為他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面子,他反而會變得反叛了。
在過往的人生中,大多數父母并沒有學習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只是在潛意識里習慣性的重復自己或原生態家庭的舊有的模式,而這種模式更多的是指責和批評。所以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要調整好自己,但是父母怎樣調整好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呢?
首先,整理好自我,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多種選擇的人,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成為一個能覺察到自己的內在而且能夠把內在表達出來。一個人只有把自我的部分處理好,他才能夠去應對外界各種各樣的問題。
其次,接納自己的成長。很多父母有一種心理:自己童年中越缺失的東西,成為父母后就要給孩子補償,比如零食和玩具、自由與尊重。父母具有這種心理,說明他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成長,他甚至討厭自己的成長,因為他不能忘記自己對父母的渴望。
所以,整理好自我,接納自己的成長,放下對父母的渴望,是成為好父母的一個前提條件。這樣,父母不僅具有愛的能力,還具有愛的方法,能和孩子有更深的連接。
關于《父母課堂》讀后感通用范文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訂閱了《父母課堂》。自從收到第一本開始,書里的內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關注”及時準確地根據社會熱點進行評論,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隨筆”為我們帶來了成功的經驗,受益匪淺;
“家校頻道”指導家長如何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校配合了解孩子;“海外視窗”、“美文共賞”更是開闊了眼界,取長補短;“父母忌語”、“孩子心聲”讓父母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愛護孩子;
“教子良方”和“專家講堂”,使得家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能結和其他家長的實踐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
《家長課堂》的20xx年09月和20xx年10月的兩期連載文章“弱在哪里補哪里”,對我的觸動很大。文章中的父親將女兒從幼兒到成人,從調皮淘氣的小丫頭到15歲獨立出國留學的優秀少年的成長歷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通過文章的字字句句,列舉的點點滴滴事例,無一處不包含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對孩子成長的良苦用心。讀完文章讓我在對女孩的優異成績由衷贊嘆之余,更多的是對那個父親的敬佩和自愧不如。
兒子剛上一年級,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和這個女孩當初一樣,開始我急燥心煩,看過文章后也能靜下心來想想如何幫兒子適應學習和學校生活。
兒子的口算剛開始的時候也有點跟不上,按老師的要求回家后每天必做口算練習,并且記錄時間,我還隨機根據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和兒子練習口算。
比如要吃飯了,我問他一共幾個人吃飯,需要幾雙筷子,他回答后,我只給他一部分,然后問他夠不夠,還差幾雙,回答正確我會親親他的小臉,兒子也很高興地去擺筷子了。
還有語文拼音和英語,我們也會進行隨時的口頭練習和交流。
比起文章中的父親,我的付出和用心還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象那個父親一樣堅持不懈,對于兒子的學習和今后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20xx年01月那期中的文章“找準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給我了一些啟發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中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于別
關于《父母課堂》讀后感通用范文
作為父母,如何與小孩溝通?相信很多家長有很多心得,很多經驗,而這些心得和經驗是否有效,則見仁見智,《父母課堂》是一本多方位、多角度講述如何與小孩溝通交流的讀物。雖然對文中的一些數據和觀點不堪了解,如趙石屏訪談的孩子焦慮問題,整個社會處于焦慮中,家長,小孩能不焦慮嗎?不過這本書仍不失為教育小孩的參考書。
我們要清楚教育目的是什么?傳授知與識!把生產技術和行為道徳傳承下一代。從孔子的有教無類,到現在的個性發展,從西方的真,純,喜,樂到中國的禮,義,廉,恥,忍等。我的教兒會走中庸之道,根據小孩的性格確定方法,動靜相互結合,理性與感性貫通,文明與野蠻共存。
篇3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700字
《汪曾祺散文》描繪了各個地區風情,人物特色,民風習俗,以及地方特產,這一切,都使人耳目一新
人物傳記,上到文學家,下至普通平民,一切都是汪曾祺先生所接觸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吳大和尚和七拳半》這個故事。書中描寫了兩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含辛茹苦的吳大和尚和矮的出奇的七拳半。他們都是舊社會的普通平民,他們都有燒餅店,卻擁有不同的故事,吳大和尚開燒餅餃面店,有妻小,本來是個幸福的家庭,結果他的妻子跑了,留下了他孤單一人看家;七拳半是個體戶,他也有個燒餅店,而且生意興隆,作者對其充滿了期望。他們的故事真切再現了舊社會的平民風貌,仿佛再現了那時的鄉村生活,其樂融融的家庭,街頭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農民在田里辛勤的勞動.這一切有苦有甜。媽媽讀了這本書后,津津樂道:“我好像回到了童年!”雖然我是沒有體驗過鄉村生活,但在汪曾祺的散文中,仿佛能感到鄉村生活的酸甜苦辣。相信汪曾祺先生也是很懷念吧!
汪曾祺先生寫的小說,我感到的是一種親切,一種情調。他在寫人的時候,總是對別人表達一種尊敬;寫景物的時候,總是顯現對江山大河的熱愛;寫美味的食物的時候,是一種向往。字里行間都是很實在的,不像別的一些文章,描繪的龍飛鳳舞,其實文章只是空蕩蕩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更是純真的,美好的。我們應該像他一樣,對人他友好,對事物認真。書中也描繪了他的老師為人處事,待客之道,也應該值得的我們學習。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說生活小事。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700字
這是我第一次碰觸汪老先生的文字。之所以用“碰觸”是因為我無法在匱乏的詞庫里找出一個更貼切的詞來形容這種久違的辛勞,篤實,清甜微苦的細珠潤語。汪老是經過那場革命考驗過的人,卻在字里行間有著不同于老舍的超俗;不同于冰心的細潤;不同于秋沅的詼諧。這點在于我是難能可貴的。
品著品著,伴著午后微暖的陽光,透過窗拍打在我的身上。我恍惚間有種若即若離,童真,無奈,幽默,心酸之矛盾感;恍惚間有種赤足漫步于沙灘邊,撿拾水花清潤的觸感,那種幸福的溫度,是無法言喻的。試想著,有個足夠明亮的花園,生長著巴根草,芝麻,虎耳草,紫蘇;棲息著土蜂,蟬,天牛,螳螂,斑鳩如此種種生靈的樂土,我的童年可以暢快淋漓,無畏的度過,那必是一個優美的意境;試想著,有個足夠多水的地方,那里有河堤,墻垛子,竹蒿,大船,也有貼水飛的野鴨子,撐蒿人,船老板的家眷,和四面撲打的魚鷹,我必可以在那里——水鄉高郵。肆意的赤足奔跑,任憑將那冷冷的笑聲與煩惱都改寫成那午后的每一抹暖入心扉的陽光。嗬,心都醉了。
我于是便摸索著,這蒼勁的筆鋒必是經歷了歲月的沉淀,風吹過,雨淋過,宛如幽谷里一朵安心的幽蘭;霜欺過,雪壓過。宛如月光里默默沉思的綠荷。另一方面,我始終無法理解這樂觀幽默的語言為何書在那個特殊的時期——文化*革命,就像在冬日黝黑卻堅韌的樹枝,在寒冬映襯下宛若水墨畫的樹枝,突兀的生長著一朵極艷麗飽滿的花。那花是毫不忌諱的長著,如此駭俗又如此平實。使人在驚嘆其美麗的同時又無疑對它的遭遇感到惋惜;在惋惜之余又為它產生敬佩和畏意了。
再準備從窗前的躺椅上起身時,卻再也離不了那種純凈,真實樸實的語言。它雖沒有如我最愛的秋沅的文字那般如散發暖暖光芒的珍珠,打磨著我柔軟的心,卻也有閃爍著正義和尊嚴,友誼和愛,繼而成為引領我走向成功智慧的那一方凈土。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700字
我一直討厭散文,不止是因為考試要考,而且還因為呆板無趣,看著想讓人睡覺,每次看著看著都是迷迷糊糊,讓人討厭。所以我的書架上什么書都有,就是沒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實在是除了被迫才讀幾篇,否則幾乎不看,因為這是在太無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認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輕松自在,而且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絲隱秘的幽默,讓人嘴巴一咧,會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總會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幾句看似文不對題的幾句話,卻又在無意間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有人評價: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汪曾祺則是要從內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種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或“綠色藝術”,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引領人們到達精神世界的凈土。
在這本書中他的《跑警報》很有意思寫出了西南聯大在昆明時逃飛機轟炸時的許多趣事,當預行警報的燈籠掛出,人們從驛道撤入郊區的深山老林,警報響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門口等人,直到女生出來了以后上去“嗨”一聲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門帶著閑適的心,嘴里啃著零食,又因為是跑警報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帶一些危險感,但還是顯得不緊不慢。讓人不得不感慨道:“原來跑警報也可以這樣”
又比如說《五味》他用了風趣的筆法寫出了全國各地的飲食習慣以及一些趣聞,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無錫的甜,當然包括全國各地的人都喜歡的臭豆腐。是的,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為世界之冠。 當我仔細回想一下后,也就發現原來《舌尖上的中國》應該是根據這篇文章改變的吧。我當然也喜歡他的《端午的鴨蛋》就連上課時也很想知道老師到底是怎樣上這節課的。
我比較喜歡的還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對父子之中并不需要過多的語言,那無與倫比的“孩子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時候帶著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戀時,父親在一旁給我出餿主意,這種父親哪里能夠看見: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從孩子身上學會不怕擔干系,只是本著同學有難就要兩肋插刀的的淳樸精神而去幫助他們。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來設計。
篇4
一、循序漸進,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正如前文所提,小學生由于受年齡和思維的局限,語言表達和謀篇布局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作文時無從下手,或無話可說,或有話不知如何說,語言枯燥,作文時常常抓耳撓腮,冥思苦想也不得其果,久而久之,作文成了學生學習的一大攔路虎,每每提及作文便眉頭緊縮,心生畏懼。而小練筆卻是從最簡單的一句話或一段話入手,打消學生的畏難情緒,再通過簡單的仿寫訓練,使學生從大師無聲的語言中得到啟發,領悟到文章的寫作方法。如本人曾布置學生寫時光匆匆易逝的話題作文,學生難以捕捉,更不知如何下筆。而學了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后,我讓學生仿照課文第三自然段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寫法寫片段,學生便文思泉涌,侃侃道來。通過這個小練筆,學生對時間的感悟及表達方法便有了更感性、更深刻的認識,然后再寫有關“感悟時間”的習作就容易得多了。同樣如寫讀后感,學生往往大段摘文,對于“感”就可謂“言簡意賅”了。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常降低要求,先要求學生寫自己讀文后的真實感受,然后再指導學生寫完整的讀后感。這種小練筆,時間短而快,不僅能使學生及時地把在閱讀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遷移到習作中去,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作文難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不再害怕作文,有效激發了學生的習作興趣。
二、突出重點,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由于小練筆不拘泥于形式,甚至不拘泥于教材,因此其訓練便有了更大的空間和靈活性,教師可根據訓練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酌情安排小練筆。如指導寫人的習作,教師可先將其內容分解訓練,有側重、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分項練習,明確如何寫好細節,如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然后運用到整篇文章;為了指導學生學會選材,避免習作時文不對題,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進行片段的區別描寫,如讓學生寫“補交作業”這個練習,學生往往用大篇幅寫有關趕作業時的情景。而如果先讓學生進行“補交作業”和“趕作業”兩個片段的對比練習,學生選材時便會仔細斟酌、區別,就不至于犯選材上的偏差或混淆。這種有針對性的練習,把習作化整為零,相機突破習作重點,使學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習作的基本技法,逐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三、形式靈活,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與小練筆相比,小學語文教學每冊教材的六到八次習作雖說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但其內容和形式畢竟受到局限,而小練筆的形式卻靈活多樣,最常見的有生活日記、仿寫、填補空白、寫閱讀感悟,還有學文后的續寫和想象,如續寫《窮人》、《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身邊》等;有古詩改寫;還有口語交際式的“我說誠信”、人物評價等片斷練習,以及寫廣告語、班干部競選發言等等,形式多種多樣,練習的空間大。而在不斷進行的小練筆訓練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得到了全面的培養和發展。
第一,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感悟能力。課標強調:“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我們知道,在小練筆的模仿等訓練中,往往是擷取課文中最精彩、最值得細細體味、富于表現力的一些重點句、段,通過品讀后而進行的。這種練習不僅是讓學生在品讀中學習作者表達方法的一種遷移訓練,反之也使學生在小練筆訓練中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更深入地體會作者情感的表達以及表達的效果,在讀寫結合中有效地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第二,閱讀感悟,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和評價能力。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閱讀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布置一些有針對性的小練筆,通過對閱讀內容的感受、理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如學完了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課文《兩小兒辯日》一文后,布置小練筆“孔子(或兩小兒)告訴我……”;學了六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以謳歌人間真情為專題的內容)后,我讓學生以”真情”為話題進行小練筆,學生有的寫對真情的理解,有的以記敘文的形式寫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真情,有的在習作中還真切感受到了要學會感恩等等,學生的習作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充分表達出自己閱讀后獨特的心理感受和見解,其欣賞和評價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篇5
課外閱讀這么重要,那么怎樣讓小學生愛上課外閱讀這種語文的“零食”呢?
一、得到家長的配合
時下,電視、網絡等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真正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卻不多。再加上少數家長仍受著應試教育的影響,急功近利,認為課外書是“閑書”,不主張或不允許孩子看課外書,只支持孩子讀“作文選”“參考題解”、“輔導材料”等單一的輔助教學用書,讓孩子一味地鉆在書本里。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能不深思:如何及早讓學生和家長形成“讀書好”的共識?語文教師可利用校迅通,對家長做一些宣傳解釋工作,傳授教學方法,使家長們真正認識課外閱讀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環節,還課外閱讀以應有的地位,切實幫助家長轉變觀念,為孩子們提供寬松的課外閱讀環境,創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讓孩子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閱讀小天地。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讀書對于做人、學習、生活都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進而在思想上產生“我要讀書”的強烈愿望。
二、贏得學生的青睞
要讓小學生真正喜歡閱讀,書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你一下子硬要塞給它中外名著,他們或許一下子還真接受不了。
選擇書的時候首先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需求。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離開了這點,我們提倡的課外閱讀就顯得毫無意義。學生因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的需求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低中年級學生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開始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女同學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男同學則對史地、體育、軍事、科學方面的感興趣。所以教師引薦讀物時就可根據孩子的閱讀需求有的放矢了。
還要適應孩子的時尚需求。近年來,像楊紅纓的系列校園小說,冒險小虎隊系列叢書,英國作家羅琳的《哈利.波特》風靡校園,那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的長發小男孩成了眾多男孩女孩的偶像,每人都為自己能有與哈利.波特同樣的魔力而陷入遐想之中。這種校園時尚、兒童時尚應該成為課外閱讀及課外閱讀指導的寶貴契機和資源。我們教師不僅要自己積極地親身體驗這種時尚,同時還要積極地在校園中,在班級里引領這種時尚。曾有報道,一位香港的小學老師,她能親自為學生朗誦《哈利.波特》片斷,能和學生一起穿上帶有“哈利.波特”標志的衣服,招搖過市地去觀看電影《哈利.波特》,這位老師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
引領孩子親近經典,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閱讀古典名著、童話、經典著作,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經典是人類書籍里真正的精品。然而,閱讀經典名著是課外閱讀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個成熟的閱讀者必須經歷的一段生命歷程。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認為,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名著奠基可以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溫暖他們的心靈,打開他們美好而又人道的感知世界,激發他們心中善良的、溫柔的一面。對兒童而言,經典名著并不僅僅是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也不僅僅是格林和安徒生的童話,它還包括當代甚至是當下的一切富有眼力的喜愛和推崇。成人世界的經典當然可以成為兒童的經典,但是他們更有自己的經典:《長襪子皮皮》《魯濱遜漂流記》《蟋蟀的住宅》《窗邊的小豆豆》《時代廣場的蟋蟀》等。然而,并非所有的經典都是孩子們喜歡的,教師可以抓住有利的契機進行引導:我們可借助學生喜歡看電視來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有一次,我給學生看了電視水滸傳中的《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學生看了對魯智深這個人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布置學生去讀水滸傳當中關于魯智深的有關情節,如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火燒瓦罐寺,大鬧野豬嶺等,學生可以是迫不及待地去看了。我們可常常利用晨會課時間給學生講故事,講到故事精彩處嘎然而止,學生迫切想知道故事發展的結果,便會想方設法去閱讀。
三、教給讀書的方法
1.讀書方法指導課
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上網查找資料,提高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會學生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等四種常用的閱讀方法,在閱讀時還應讓他們學會以下幾種讀書本領,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等。題讀法,閱讀時抓住文章題眼,猜測文章會寫些什么,怎樣寫。閱讀后,對照自己的猜測,從而了解題目與文章內容間的關系。摘錄法,一邊閱讀,一邊摘錄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詞、句或有關片段。批注法,邊讀邊想,邊用自己習慣的符號在自己的書上作批注,勾劃有關內容,還可在邊上簡潔地寫上自己的感受。
2.讀書筆記指導課
教師主要向學生介紹摘抄型、提綱型、感想型、評價型等四種讀書筆記的寫法指導,指導學生如何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等。一、二年級可以填空式讀書筆記為主,三、四年級可寫摘錄式讀書筆記,五、六年級可采用摘錄好詞佳句和感想相結合等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切不可硬性規定學生完成多少篇或多少字數的讀書筆記,以引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反感,而應該注重讀書筆記的質量,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寫讀書筆記是自己喜歡的一種讀書方式。
3.讀后交流評論課
篇6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紅樓夢暑假讀書筆記800字范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書筆記800字1紅樓,多么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問世以來,多少紅學家前仆后繼,傾其一生只為解得其中真味。對于這部自成學問的奇書,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奧秘。
當我拿到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大“百科全書”時,我的心不得不為之驚嘆,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讀書本來就要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不然怎能領會其中奧妙?于是便下定決心,這個寒假,就糾纏上這本“頑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著頭腦,其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則是讓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霧里,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著,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并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系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復雜。我學會借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著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上查詢,終于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獲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后,我終于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為書中還有很多內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秘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獲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選擇了在網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后,便有豁然開朗、撥云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秘也才逐漸隱現。
隨著進一步深入了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興趣。也許讀書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鉆研,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和興趣也許就更多。最終,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們受益無窮。
紅樓夢讀書筆記800字2“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一部懷金悼玉的紅樓夢,一首暗示著興敗繁衰的荒唐詩,在這白玉為堂金做馬的賈府中,在這光鮮的浮華后,又暗藏著什么呢?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從此,一塊紛紛擾擾的石頭隕落人間,牽系起一群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紅樓女。在那浮華的賈府中演繹著“美中不足今方信,如花美眷空蹉跎”的凄美故事。浮華的悲劇,即將開幕。
賈元春,賈府第一個傳奇人物,賈家嫡系孫女,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大觀園真正的主人,可謂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享盡榮華的她用二十年的青春看清了這人間是非。一曲“恨無常”道出了她悲、美的一生。同時也說出了她那華麗的鳳袍下掩蓋的無限的悲傷和痛苦。可憐薄命女,生因浮華,死亦因浮華。
一個道金玉良緣,一個念木石前盟,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一個孤高自詡,一個處事圓滑,一個肌膚如雪,一個嬌花似水。一個薛寶釵,一個林黛玉。只可惜了兩個薄命女,入了富貴家,卻不知那浮華之門易進不易出啊。“可嘆停機德,甚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富貴一生只落得個空勞牽掛,枉自嗟呀!敗落的大觀園,沒有了昔日的繁華,瀟湘館在那幾束翠竹的襯托下顯得那樣清幽,可是里面卻沒了顰兒的笑音和哀嘆。寶釵啊,當你再一次看到這景象是想必也會為那“登上青云”的追求而后悔吧!
金銀散盡,家業凋零,有恩逃生,無情報應,欠命命已還,欠淚淚已盡。食盡鳥投林,皆因浮華散盡!一卷紅樓落幕,不禁慨嘆:“陋室空堂芴滿床,衰草枯楊歌舞場。金箱垠箱又怎樣,只可惜你命不長。浮華門里唱大戲,那結局怎一悲字了得!莫要不舍富貴鄉,浮華皆可拋!
紅樓夢讀書筆記800字3《紅樓夢》這本書以林黛玉和賈寶玉凄美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個家族從興旺到衰敗的過程。
放下這本名著,我沉思許久,我隨著主人公的喜而喜,隨著主人公的悲而悲,下面就讓我來說說讀后的感受吧!
走進熙熙攘攘的大觀園,一個個形形的人物展現在我的眼前:有慈祥的賈母;刀子嘴豆腐心的鳳姐;直性率真地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最難忘的,就要屬林黛玉、史湘云、惜春和晴雯了。下面讓我一一介紹一下吧!
“天下掉下個林妹妹”,這個“心比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總是讓我悄然淚下。她多愁善感,無論是悲歡離合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淚如雨下。她同時也是一個情感豐富的女孩。她不愿看花兒隨風飄零,就給它們建造了一個花冢,讓它們有了自己的家。
史湘云卻恰恰和林黛玉相反。她是一個心直口快、樂觀大方的女孩。雖然她只是賈母的遠堂親戚,很少來賈府,卻和大家玩得那么開心,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不僅僅如此,她還在詩社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她的詩也是非常樂觀的。
惜春是賈府的第四個姑娘。她性格溫柔、隨和。有一次,賈母要惜春將整個大觀園給劉姥姥。要知道畫整個龐大的觀園要畫差不多一年。可惜春還是微笑著點頭答應下來,經過她的不懈努力,終于將整個大觀園畫了下來。我想:要是我,早就不耐煩了!沒錯,惜春不僅有著溫柔的性格,還有著驚人的毅力。
一提起晴雯,很多人讀后不理解地問:“這個不值一提的小丫頭你為什么喜歡她呀?”我覺得晴雯是最有反抗能力的丫頭。她敢愛敢恨。在抄撿大觀園中其它的丫頭都逆來順受,只有她站起來反抗。雖然晴雯被趕了出去最后灑淚告別,但她永遠活在我的心中。她使我明白了:做一天獅子也比做一輩子的綿羊強這個道理。晴雯你雖然是個丫頭,但是在我心中是最勇敢的姑娘!
《紅樓夢》真不愧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那形形的人物特征,引人入神的情節,我相信每一個讀過它的人,都會像我一樣陶醉其中,愛不釋手!
紅樓夢讀書筆記800字4“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曾經,我一直認為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溫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臟的一面。小說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溫柔與多才。我也并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嘆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后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悅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說錯了什么或做錯了什么,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著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哭,恨已經無濟于事了,黛玉帶著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為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紅樓夢讀書筆記800字5《紅樓夢》,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
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琢磨著《紅樓夢》,雖然幾個月就把它給看完了,但我還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紅樓夢》主要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述了賈家榮、寧國府之間,表現在婚姻、建筑、文化、財產等各方面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則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云,就連作者寥寥幾筆勾勒的晴雯、紫鵑、雪雁等丫鬟,都成為了我國文學畫廊中的著名藝術典型。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大家庭,原本榮華富貴,后來因家庭成員獲罪以致被抄家,逐漸走向沒落,終于繁華成空的大悲劇。
因此,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作為主力呈現,也適度傳出了《紅樓夢》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寶玉的悲劇,肇始于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決定,子女本身并沒有資格決定。賈寶玉的父親命他娶薛寶釵,他就非娶不可,盡管實際上他心里喜歡林黛玉。婚姻大事他無法自主,最終導致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悲劇。
當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和《苦絳珠魂悲傷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時,聽著悲傷的音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那不爭氣的眼淚始終還是把那頁給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為結局會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與公主生活只是童話故事而已,然而,這么悲慘的結局我卻怎么也想不到。
當黛玉聽完傻大姐的話后,就直吐鮮血。不住地流淚。因為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黛玉她恨寶玉,恨他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寶玉送給她的那絹子往火上一撂,頓時化為灰燼。熬了一天,黛玉已經奄奄一息。突然,她高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狠心兩個字還沒來得及說,只見黛玉兩眼一翻,一縷芳魂就這樣隨風而逝。
黛玉死的時候,正是寶玉娶寶釵的同一個時辰。只因瀟湘館離新房很遠,聽不到瀟湘館這邊悲慟的哭聲。
這真的是個不朽的悲劇啊!
我為黛玉和寶玉感到悲哀,寶玉最后竟然出家當了和尚,因為他知道林妹妹是為自己而死的。便在靈柩前放聲大哭。
篇7
關鍵詞:習作教學;高效課堂;對策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4-0035-01
長期以來,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師生的一大難題。因此,與之相適應的對策探析勢在必行。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的習作教學進行探析。
一、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寫作形式單一
習作教學不僅教學生學會如何寫作,也是教學生如何表達心中的所思所想。在如今語文習作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命題的方式,命題中的訓練點沒有一定的序列性,重復命題,重復訓練,導致習作形式極其單一,讓學生喪失了對習作的興趣,從而沒有辦法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2. 內容不真實
積累素材是開始寫作前的必要準備,生活中處處都有素材,但前提是要真實,與生活相貼切,能夠反映真實的感受。隨著許多優秀范文的出現,一些學生為了省時省力就模仿范文的寫作方式、技巧,更有甚者,還會大段落或整篇抄襲。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學生體驗生活、發現真知,阻礙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習作成了學生說假話、空話和套話的“偽表達”。
3. 讀和寫脫節
讀與寫是相輔相成的,要切實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必須加強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許多教師由于過分強調寫作的技巧,供學生學習和研讀的文章與學生的作文能力之間出現了脫節的現象,致使學生寫作的內容和結構公式化、成人化。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寫作,只閱讀跟作文要求相關的材料或范文,這樣的閱讀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習作教學的對策探析
1. 豐富習作形式,提高習作興趣
習作興趣是強化習作技巧和能力的重中之重。在習作訓練的過程中,我們應讓命題更多樣化起來,強化學生的自主發揮。通常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來進行自主選題創作,給學生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不用受字數、材料、命題等問題的束縛,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體現其個性與水平。另外,還可以采用作文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自選素材,自定題目作文,字數不限。通過這樣的習作訓練,可以讓學生在自己所選擇的命題中找到興趣點,從而寫出真情實感的文字。訓練習作是讓學生享受習作,不是應付習作。
2. 激活內需,寫出真情實感
(1)捕捉生活情境。學生生活是習作的源泉,“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習作教學相互聯系起來,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的靈感,再將習作的技巧和體驗融入到生活之中,拉近學生本體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意選取生活中的一個片段,選擇家庭生活里的人、事、飲食、旅游等,引發學生想象,進行寫作。
(2)創設實物情境。通常,我們可將實物情境按照實物的類型進行再次分類,分為實物觀賞類型的情境和實物演示情境。例如,在學習《安塞腰鼓》一課,可以提前準備關于安塞腰鼓表演時候的照片、視頻,不僅加深了學生們的印象,還給他們積累了寫作的素材。
(3)創設藝術情境。藝術情境的創設可以分為圖畫、表演和音樂。音樂是無國界的,且魅力無法估量。在寫作教學中,創設音樂情境,受音樂的熏陶,學生更容易進入寫作的過程中去。例如,在指導“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的作文時,就可以給學生播放《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曲,激情澎湃的曲調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之情會油然而生。這時,教師再指點一下行文思路和具體內容,學生會寫出風格各異且有質量的文章。
3. 加強讀與寫的結合,以讀促寫
(1)引導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還可以為寫作積累下很多素材。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推薦符合學生心理和興趣的書籍,開展讀書活動、讀書比賽等。此外,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時,還應引導學生養成邊讀邊記的好習慣,摘抄好詞佳句,寫讀后感,總結文章梗概等。在每次上寫作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做一個閱讀分享,談一談自己看過的書籍和自己的感想。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對于擴大閱讀量效果顯著。
(2)強化多項練筆,提升寫作量。學生寫作水平無法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實際的操練太少。所以,在寫作教學中加強多項練筆,提升學生的寫作量是十分必要的,在反復實踐中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字駕馭能力,從量變到質變。這可以通過讓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縮寫、仿寫、改寫、續寫、擴寫來實現。例如,在學習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的結尾,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故事來一個續寫,寫寫他們腦海中希望發生的關于高爾基和兒子的故事。除課堂上既定的寫作訓練外,還可以多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我練筆,包括寫寫信件、周記、演講稿、打油詩等,使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自主進行寫作學習,無形中實現寫作水平的提高。
要切實優化習作教學,教師就要從習作形式和習作內容上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活學生表達的內需,寫出真情實感,并有效促進讀寫一體化,實現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相互遷移,全面提高學生的習作素養。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農村中學;名著;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5-0059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古人的書,可以承傳古圣先賢的精神遺產,讀現代人的書,可以與同時代人作精神上的交談,因此,新課標也要求學生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但在實際教學中,筆者所在的農村中學,課外閱讀不容樂觀,令人堪憂,又令人迷惘。因此,筆者就農村中學閱讀流失的原因以及該采取的閱讀對策,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閱讀流失的原因
1. 功利目的沖擊課外閱讀
閱讀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閱讀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狀態,是閱讀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機。學生在原生態的閱讀中明顯存在三大傾向:急功近利――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大量零散的語段閱讀;浮光掠影――為了獲取信息,而閱讀一些短、平、快的“文化快餐”;輕松愉悅――為了消遣,閱讀娛樂性強但缺少歷史厚重和人文品性的書刊。如《男生女生》《校園江湖》、網絡游戲類的漫畫書都深受學生的歡迎。由此可見,名著閱讀已經陷入低谷,而且課外閱讀不能在短時間內在試卷上體現出成績的提高,有時間倒不如多做點數學題目,拉拉總分。因此,在現行的教育考評機制下,急功近利的教師、學生、家長在這一點上形成了“高度共識”――拒絕課外閱讀,強化習題訓練。
2. 學生沒有時間看書
多彩的電視節目更多地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使他們無暇顧及課外書籍,甚至還影響了對功課的溫習。根據調查,在寒假中百分之九十的學生一天中有十個小時交給電視機,沉浸在那些泡沫劇里不可自拔,還有網絡的誘惑,沉迷于游戲和聊天,另外還有升學的壓力,從早到晚做練習,沒有時間讀書,各科作業繁、重、多,制約了他們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尤其到九年級總復習階段更顯疲乏。
3. 沒書讀
雖然農村中學也有圖書館,但藏書少、更新慢。就拿筆者所在學校來說,藏書僅1.7萬余冊,人均每人十本,且大都是八九十年代的書籍,已有三、四年沒有購買新書,所藏的書缺乏文學性、時代性、可讀性,因此,學生在閱覽室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和喜愛的書籍。
二、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效果的對策
1. 隨時閱讀
閱讀無處不在。平時學習的間隙、生活閑暇之時,可以培養學生坐下來隨便翻翻的習慣:手里拿著一份報紙,或是一本雜志,每天都能翻一翻,每天都能品一品,了解一些社會新聞,洞悉一些時事動態,學習一些文化風情,捕捉一些生活訊息,也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培養學生的情感。
2. 誦讀古典詩文
所謂“誦讀”,就是出聲朗讀,要讀準字音、讀出語調、讀出情感、讀出韻味。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不乏精美的詩文,這些詩文或意境深遠、或韻味十足、或語言雋永,讀來如飲醇釀,如啜芳茗。如《論語》《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通過誦讀此類經典佳作,領略中華語言文字的奇妙、詭譎……因此,新教材附錄中的古詩詞誦讀共六十首,必須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背誦及鑒賞。
3. 讀中外名著
初中語文新教材的書后都有名著導讀的推薦,每本三篇,共十八篇,不妨讓學生在三年內讀完。因為一部好書,就是一部“生活用書,它濃縮了人類的精華,流動著生活的韻律。而經典文學名著的閱讀,正是中學生走近社會、走近生活的“綠色長廊”,能增加其生活厚度,強化其角色意識,提升其人文素養,豐富其文化底蘊,使學生成長為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三國演義》《水滸傳》《人類群星閃耀時》《老人與海》等。這些作品真實地反映較長時段、較寬領域的典型化生活場景,從中易于領悟人生的真諦、生活的酸甜苦辣,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享受與作者、作品中人物“對話”的愉悅,充實、凈化情感世界。從學習語文的角度來講,這些作品涉及了眾多的生活場景描寫,運用了豐富的語匯,能體現出作家作品的風格,可以讓學生有多方面的收獲。
4. 閱讀方法:不動筆墨不看書
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求“學生學會學習”。邊動筆墨邊看書,正是學生會閱讀、會學習的具體表現。要讓學生養成動筆閱讀的習慣。在進行閱讀的同時,能將精彩的詞句勾畫出來:有疑問的作好記號;有異議的寫上自己的觀點;有共鳴的寫上感悟;對寫作有啟發的重點標出、做摘記等。
的確,我們的許多學生閱讀并不少,但讀完就如過眼云煙,收效甚微。因此,要培養學生邊看書邊動筆的習慣,可以具體地指導學生摘錄美詞、美句,作讀書筆記,批注、寫感悟、續寫等。以《紅樓夢》為例,交流自己看到的好詞、好句,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介紹紅學家金圣嘆如何寫眉批,布置學生閱讀作業,你最欣賞小說的哪個人物,林黛玉這種為人處世,在當代社會里行得通嗎?你覺得賈寶玉在性格上有軟弱的一面嗎?學做一道《紅樓夢》中所寫到的“菜肴”。相信通過這種讀思結合的閱讀活動,必能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所益處。
5. 開展精彩紛呈的閱讀活動
班級、學校還可舉行每日名著導讀、課外閱讀、故事會、讀書報告會、精彩詩文朗誦會、寫讀后感、定期向學生推薦新書等,激起學生課外閱讀的渴求欲望。至于各年級有少數“早熟”的學生“偷看”一些言情小說、校園文學、情愛理論等書籍,教師、家長大可不必視為“洪水猛獸”,應先肯定其積極性,然后引導,把他們那種“好奇性”“跟著感覺走”的讀書欲望,引導他們步入理性的讀書軌道上,培養正確、健康、合理的閱讀興趣,調節精神,擴展閱讀,去棄糟粕,吸取精華。
篇9
一、從語文課堂學習和教材中發現主題
語文課堂是學校實施語文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實現語文課程目標、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發展和提高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資源,其中蘊藏了豐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主題,有待教師和學生發現。
1.著眼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
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富有啟迪,能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濃厚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抓住時機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的運用和提高。例如,學習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一》與《秋天的圖畫》一組內容,在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學生們非常激動,紛紛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觸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看到學生們熱情高漲的樣子,教師順勢布置了“尋找秋天”的活動任務,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用圖畫和照片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記錄下來,并準備開展一個交流會。在交流會上,教師先請學生根據自己準備的圖畫和照片,用一句話說說找到的秋天;然后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協商,互相合作,把圖畫和照片進行歸類,貼成美麗的“秋天風景圖”;最后再請小組代表用幾句話介紹貼圖的內容。
在這則案例中,教師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對課堂教學進行了拓展延伸,圍繞“尋找秋天”的主題,把學生由教材世界引領進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在觀察、畫畫、拍照、討論協商、展示介紹等活動中,靈活而富有創造地運用了課內所學關于秋天的詞匯和語句,有效地促進了語言的積累,培養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語言運用的能力。
2.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
語文教材集中體現了編者的意圖,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不能等同于教學內容,也不能自動地轉化成為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對教材加工處理,進行二度開發,使之適合教學的需要。語文教材的二度開發給綜合性學習創造了條件和機會。例如,《春天來了》一課是以介紹春天景物為內容的口語交際課。教材配有一幅美麗的春景圖,提示了交際內容;“講給大家聽”的練習要求提示了交際的對象和“當眾進行”的口語交際要求。如何上這堂課,才能體現“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的教學要求呢?有教師這樣進行教學:我牽著孩子們的小手來到校園里,和小伙伴一起,用眼睛看,用小手輕輕摸摸,用小鼻子聞聞,找一找春天在哪里。接著讓孩子們說出自己找到的春天以后想干什么。
有的背起了關于春天的古詩,一首接一首,從《春曉》《草》到《村居》,由單個背到齊背,到賽背;有的說起關于春天的成語:春暖花開、春光明媚;還有的唱起了關于春天的歌兒:《小燕子》《春雨沙沙》;有的干脆趴在地上,畫起了春天……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沒有受教材內容的限制和束縛,而是直接將學生帶到了大自然的情境中,并超越了口語交際的單一教學目標,不留痕跡地進行了一次生動活潑的“找春天”的綜合性學習,把觀察和表達結合了起來,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豐富的語言積累,既達到了教材預定的口語交際教學的要求,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才華得到了展示,個性得到了張揚。
3.可從名家名篇中提煉追隨名家的主題
如在五年級有老舍先生的四篇文章《風》、《草原》、《林海》、《養花》,通過學習,學生充分體驗老舍先生在寫景抒情中細膩而豪放的寫作風格,熱愛生活、向往美好的高尚情懷,也不由自主地產生敬佩之情。高年級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確立《走近老舍先生》的綜合性學習主題,去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去賞析老舍文章的精彩片斷,寫讀后感等。讓學生感受名家名篇的語言魅力,達到積累、感悟、體驗祖國語言文字魅力的目的。
二、從小學學科整合中提煉主題
綜合性學習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在活動中,要打破傳統語文教學的學科壁壘,與音樂、美術、科學、社會等其他學科溝通,整合不同學科的力量,讓學生徜徉于學科之間,汲取多方面的營養,綜合性地學語文,用語文,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請看以下一位教師的教學案例: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畫報上看到了一張震撼心靈的畫頁,標題為:西部――希望的田野。我忽然很想抓住這個主題,讓孩子們去關注一下西部,關注一下那片希望的田野!
有了這個打算,我很快就想到我們第九冊的語文課本上有幾篇課文就是和西部有關的,像《可愛的草塘》《在希望的田野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白楊》《高粱情》……我想,其它學科的課本上也肯定能挖掘到一些和西部有關的內容。于是,我翻開了第九冊的音樂書、美術書、社會書。果真,本學期的社會書上有《認識行政區劃》,這對學生了解西部大開發的大致面貌肯定是有幫助的。而下學期的社會書上,有西部一些省份的專門介紹,這當然也可作為學生的閱讀材料。音樂書上,有一首《誰也離不開誰》,不就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團結協作嗎?除了這首歌,我的腦海中突然又冒出那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南泥灣》,相信孩子們也曾聽過吧!至于美術課呢,它提出了想象畫的要求,這自然又多給了學生一個發揮自己特長的空間。根據這個設想,形成了較為清晰的活動流程。首先,引導學生利用星期天搜集、交流有關西部的資料,由學生匯報介紹懂得了什么,共享彼此的收獲,然后在社會課上初步認識西部。其次,利用語文課,以“西部課文”強烈撞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語言文字中感受、品味西部。再次,音樂課上把《誰也離不開誰》這首歌也提前教,并補充教學一首《南泥灣》,除了唱以外,課堂上更多地穿插學生的說,讓學生說感受,說暢想。并且通過圖片和音樂的組合,讓學生向往西部風情、贊美西部人民。美術課上則安排了想象畫練習。最后,在對西部有了很多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星期天為西部做一件最想做的事。讓學生在極其深刻的體驗之后,進一步自由地表現自我。
案例中的教師在畫報的啟發下,敏銳地抓住“西部”這個“整合點”,充分利用語文與其他學科中與西部相關的內容,協同社會、音樂、美術這幾門學科確定了“關注西部”的學習主題。并調整了各學科的進度,將這些內容按比較科學的邏輯順序整合起來。整個活動貫穿了“關注西部”的主題,綜合運用了搜集資料、匯報交流、讀書品味、唱、說、畫等多種形式,最終形成了西部圖片集、西部特產小寶庫、西部傳統節日匯編,還有學生給西部小朋友寫了熱情洋溢的交友信,引人注目的想象畫等等。把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實現了學習內容的整合,提高了教學的整體效益。
三、從小學生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取主題.
1.生活是兒童的存在方式,是兒童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兒童對于自然、社會、人生具有強烈的探究意識和追問的欲望,有了這種探究和追問,生活才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內容,兒童也因此實現自身的成長。但是,由于兒童生活閱歷的局限,對生活的認識容易停留于事物或現象的表面,難以看清事物或現象的本質,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往往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需要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綜合性學習應該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從中提取綜合性學習主題,發揮“其內在的生活意義”喚醒人的生命意識,啟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構人的生活方式,以實現人的價值生命。”[1]
例如,在生活中,用一次性塑料袋買菜的現象非常普遍,面對這樣一個學生可能熟視無睹的現象,教師設計了《關注“菜籃子”》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市場調查,觀察有多少人買菜用籃子,多少人用一次性塑料袋,大概統計一下這一個菜市場一天用掉多少一次性塑料袋。接下來。采訪父母長輩、朋友鄰居等,了解過去買菜用什么,為何塑料袋取代了菜籃子。讓學生充分地觀察和體驗生活。然后,再去查閱資料,點擊相關網站,了解一次性塑料袋的生產原料、生產過程、成本及其危害。通過調查,學生們了解到這種一次性塑料袋埋在地下幾年、幾十年都不能腐爛掉,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正侵蝕著我們的生存空間。孩子們再也坐不住了,決定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
圍繞“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的活動主題,學生又協商確定了活動計劃:1. 發倡議。認真學習如何寫倡議書,如何增強其感染力、說服力、號召力。2. 搞宣傳。打起自制的綠色小旗,走向社區、鬧市區、菜場進行宣傳。用設計圖文并茂的小報展吸引人們駐足觀看;用有理有據的宣講打動爺爺奶奶、叔叔、阿姨。3. 做“籃子”。自己找材料、請師傅做“籃子”。4. 送“籃子”。把自己做的籃子送給左鄰右舍,用行動喚起了大家的環保意識。5. 說感受。把活動過程、活動體會、活動收獲寫成文,編成詩,繪成畫,譜成歌,并進行交流。
在這個例子中,教師發揮出了對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專業引領功能,促進了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形成,讓學生自己從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形成活動主題,學生真正成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創造者和開發者
2.從地方風俗文化活動中發掘主題。地方文化包含了地方的節日慶典、文藝活動、民間工藝、民間習俗等內容,這些內容是學生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為學生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語文綜合性學習要引導學生關心當地的文化生活。教師可以“依據兒童當前的經驗、需要、興趣等等,選擇某一普遍化或理想化的文化生活的側面,尋找足以滿足和培育這些需要的材料,從而使兒童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和環境有更深的理解。”[2]在了解和促進地方文化事業的發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全面的語文素養。
3.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背景中挖掘綜合性學習主題。社會生活,天地廣闊,是語文學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鮮活事例里發掘主題。如在八月中秋這樣的良辰美景和詩情畫意里,我們就可以圍繞“中秋”話題開展綜合性學習。讓學生通過查尋中秋節的來歷,以“月亮”為主題收集歷代文學家的詩詞賦,中秋對聯大薈萃,再通過多種形式把他展示和交流出來,會收到極好的效果。
四、從小學生游戲活動中構建主題
依據皮亞杰的兒童心理發展觀,處在小學階段年齡的主要特征以游戲為主,愛好游戲活動是每個兒童的天性,也是感知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徑。如果教學的主題能與將游戲活動和諧地結合起來,并加以指導,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根據學生的興趣挖掘綜合性學習主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積極開展研究學習,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學習了《小猴子下山》與《狼和小羊》等童話故事后,可讓學生練習排練課本劇;學習《撈鐵牛》這課后,可組織學生收集資料,討論和設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撈鐵牛”的方案。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