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書范文

時間:2023-04-01 20:41: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書

篇1

我的未來不是夢!我一直認為“未來盡在掌握”是要有規劃做前提的。做一份完美職業生涯規劃,對我的人生有莫大的幫助,畢竟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比隨遇而安好的多。經過一番斟酌,我決定將我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付諸于文字。但它所代表的僅是我想發展的大體框架,決不是細節,它所起的作用僅是鞭策我向自己的理想加快腳步,換言之,它是一種催化動力的添加劑。雖然這兩個“僅”字聽來有些微不足道,但它包括了職場生涯中的兩個重要元素:目標和動力。在擁有能力及動力的前提下為自己的目標擬訂職業生涯規劃書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當我在確定目標之前,我做了一番自我盤點。用“不妄自菲薄,不隨意浮夸”的態度看待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 及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盤點: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做事絕不拖拉。考慮事情詳盡周全。在學校曾擔任廣播站主播及主策劃員。擅長文科,大專文化和文字基礎非常扎實。學習中有種不完事不罷手、不完美不結束,鍥而不舍的態度和精神。好強的性格形成了我越挫越勇的學習態度。對待困難決不服輸,挑戰自我的個性非常明顯,當然這些是在自己所及的能力之內,從不耍嘴上功夫,而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一切!

劣勢盤點:感性化,稍微欠缺理性思考,很執白,心直口快,不會拐彎抹角。好強的性格同時也常常導致我急功近利,做事情太過要求完美。

我的社會角色是大專院校二年級學生,待考的職業證書有英語四/六級和PHOTOSHOP大師認證,這些對我實現職業目標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學無止境的,如果有機會,今后還要進行各個方面,對專業有幫助的強化。我的性格:開朗、活潑、外向型且極度好強。興趣愛好很廣泛:音樂、唱歌、跳舞、書法、寫作、繪畫、藝術設計,在社會上喜歡與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這樣的興趣愛好使我愿意做的事情很趨向挑戰化,超越化。我不喜歡老套的東西,而是喜歡推塵出新,21周歲的我正值花季,大好的前途與光陰正是這個年齡所擁有的,所以我很滿意這個年齡段的自己,目前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如果沒有穩定的基礎與過硬的本領,是不能為事業做基石的,除此之外,我關注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現在的職業行情,IT事業的走向以及趨勢,這些對自己的就業道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學習一個專業并非是為了一時的興趣,而是為了日后的謀生所積聚能量,然而又并非為了謀生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專業是興趣,謀生則是根本與結果,所以,靜觀其態,在發展所需要的IT行業中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專業,這樣就具備了根本的目標,朝著這個有彼岸的目標前行是不會出現盲目追溯的可能,擁有韌性個性的自己相信會成就一番事業的!

解決問題

現在就讀的專業也是我兒時的夢想、現在的夢想。我也相信有了興趣才能學得好。對于處事情緒化、不理智的缺點,我正努力在一點一滴的在生活瑣事中將其縮小并糾正。對于學歷文憑的缺陷,我希望可以繼續深造,并拿下一些技術類證書,同時也用社會經驗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職業取向

我性格開朗,喜歡新鮮的事物,屬于比較“前衛”的女生。整天做老套的工作和壓模式的生產作業一定不適合我。結合自己的專業以及興趣愛好和特長,我認為自己比較適合創新、策劃動漫的工作,這兩種工作和我的專業相符,也算學以致用。目前為止,我不想刻意地把自己限定在具體的哪個工作崗位上,但藝術設計和動漫設計師一定是我的首選。

具體規劃

根據對職業生涯發展的研究,我認為自己正處于過渡期,在離開大學之前,也就是選擇專業的過程中,我已經為自己將來的職業趨向埋下了伏筆,而現在,這種職業趨向也已經基本穩定。因此,我做了這樣的規劃:

A—2008年~2009年 取得大專院校畢業文憑以及英語四/六級證書,有實習成果和經驗并提高自身素質。

B—2009年~2010年 修讀動漫學院并正式工作、適應工作。在此期間,我允許自己轉換數次工作,以親身實踐讓自己清楚:到底要從事哪一種工作。

C—2010年~2014年 為自己的職業定位,熟悉工作,修讀一些對自己工作有幫助的課程并攻下證書。工作上軌道,能對自己職場生涯中所發生的問題及困惑應對自如,從一個職場新人變成一名職場干將。

D—2014年~2024年 用10年的時間,為自己的事業努力奮斗,至少在自己的單位和崗位上小有成就。

E—2024年~2027年 尋找其他契機,發展自己,離開原來的工作單位,嘗試其他的工作,并確定未來10年自己要干什么。

篇2

Abstract: Taking the "Civilization Style" competition for the carrier is conducive to recognize and rationally use the commonality among vocational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professional courses, cultural foundation courses and the second class, so as to greatly play the guidance role of career planning.

關鍵詞: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文明風采”競賽

Key words: vocational;career planning;"Civilized Style" competition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29-0246-02

0 引言

為了優化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提升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的實效性,以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以下簡稱“文明風采”競賽)為載體開展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改革。有利于挖掘、整合第二課堂中潛藏的隱形德育資源,為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和思考。“文明風采”競賽是一項由國家教育部職成教司組織,面向全國中職生一年一度的常規德育實踐活動。以“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為平臺開展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改革具體措施如下:

1 以“文明風采”競賽為載體,對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整合,開發實踐模塊

針對專業對口行業、對口企業的用工需求展開調查,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參照。組織研究中職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觀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評價體系及預期目的及效果,結合專業教學和對口專業崗位群對從業者的要求,開發教學模塊和職業生涯規劃崗位認識多媒體教學課件。結合“文明風采”競賽內容設計教學的項目和任務,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德育實踐活動、完成相應的項目和任務來達成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目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該活動課型教學跨度為三年,即對于三年制全日制普通中職生而言,該活動課型貫穿一個人才培養周期始終,主要分為“認識教育模塊――參與教育模塊――實踐教育模塊”三大教學模塊進行。

2 以組織“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為載體,開展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認識教育活動

通過參加“文明風采”競賽,切實實現“為學生提供知識轉化和實踐的平臺,豐富學校德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發展意識,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育目標。在認識教育教學模塊,著重以分類指導的方式開展職業規劃教學中的職業啟蒙教育,具體操作如下:①組織專業教師在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展專業介紹和形勢教育,以企業常見工種設置為例向對口專業學生介紹就業前景。②組織語文教師、德育教師對學生開展輔導,組織學生參與“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中的“創業之星”等征文賽事,達到推動學生自主了解專業內涵、學習意義的目的。③組織社團輔導教師對學生開展輔導,組織學生參與“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中的“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等主題攝影比賽以及微電影比賽,使學生在從多個側面參與及相關比賽項目的過程中,能夠將抽象中職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和相關德育知識具象化并加以實踐、體驗,從而內化為自身的認識體系。

3 以組織“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中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比賽為載體,開展中職職業生涯規劃參與教育活動

3.1 該階段的主要教育對象是二年級學生,因為“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6月開展,此時二年級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不僅對專業、行業、職業有了較深刻的認識,而且即將面臨為期長達一年的頂崗實習,具有較強烈的擇業需求和了解崗位的愿望,這一階段組織學生參加“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中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比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既能利用學生參與實習的強烈愿望,對學生開展職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寫作指導;另一方面又能將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與求職應聘準備工作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頂崗實習的企業,做出理性分析和選擇。

3.2 運用所開發的職業生涯規劃崗位認識多媒體教學課件開展課堂教學,用形象具體生動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崗位群的認識。該課件應具有下列作用:

①是教師開展專業介紹和崗位認識教學的輔佐工具,職業生涯規劃崗位認識多媒體教學課件應是對本校本專業學生近年實習、就業情況進行總結、歸納、提煉后所開發本專業對口常見崗位群的具體介紹,每一崗位應包含名稱、從業要求、圖片、學生就業實例等內容,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對指導同一專業的學生具有積極的感性認識教育作用;②是學生自主學習、主動認識崗位要求的輔佐工具。職業生涯規劃崗位認識多媒體教學課件應設有人機交互的互動功能,除了滿足教師在對本專業對口常見崗位群進行介紹的需求之外,學生還能在熟悉課件內所列崗位群的基礎上運用課件完成自己三年內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通過組織學生使用該課件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推動學生進一步了解對口專業所需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及創業素質,強化學生對崗位的認識,推動學生開展職業選擇。

3.3 在指導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時候,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制訂短期規劃及中長期規劃各一份,其中短期規劃的年限為一至三年,目的在于對學生即將開展的頂崗實習進行規劃和指導;中長期規劃的年限為五至四十年,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本專業的職業發展形成較為完整、具體的認識。長計劃與短安排相結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起到崗前培訓、職前指導的作用。

4 通過追蹤三年級學生頂崗實習情況,開展中職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教育活動,在此基礎上構建效果評價體系

①通過班主任、任課教師、頂崗實習帶隊教師、實習回訪教師、學生管理部門、就業指導部門、用人企業反饋、實地考察、問卷調查以及查看學生實習報告等渠道,由職業生涯規劃任課教師從職業生涯規劃落實的層面來考查學生頂崗實習的表現,并將學生頂崗實習表現與其所做的職業生涯短期規劃設計書中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分析學生所制訂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其頂崗實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企業要求、崗位能力素質要求是否匹配,如若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與實踐情況反差較大的話還可以運用現場面談、通訊媒介、作業載體、網絡平臺等方式聯系學生分析反差原因。通過學生頂崗實習表現反證其職業生涯規劃學習所得,變傳統的單一學科知識評價、學業成績評價為綜合素質評價,從而避免理論考核方式的片面性,以達到系統、全面地掌握學生的職業素質發展狀況的目的。

②該階段的主要教育對象是三年級學生,因為三年級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生產實踐經驗,對從業崗位的了解由平面到具體,由理想化到現實化,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重新修改、調整、完善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此時學生所制訂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更趨向理性化、合理化,達到“在總結完善中循環提高”的教育目的。

③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分為認識教育、參與教育、實踐教育三大模塊,相應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學生參與“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情況成績、學生撰寫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書成績(含機試作業成績)、學生頂崗實習成績三大部分構成,此基礎上構建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5 對離校實習的畢業生進行追蹤調查,從中驗檢教改效果,進一步修正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方案

綜上所述,以“文明風采”競賽為載體,在實施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了打破學科教學封閉性的作用,承認并合理運用中職職業規劃課程教學與專業課程、文化基礎課程、第二課堂教學的共通性,能使職業生涯規劃應有的職業指導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從而對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課題研究組.中職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教程[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篇3

關鍵詞:自主性;引導式教育;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1―0107―02

何為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即職業生涯設計,是指主體根據對自身的主觀因素和客觀環境的分析,確立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由此制定相應計劃及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簡而言之,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及人-職匹配。可以說,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貫徹在大學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生指明方向,合理規劃大學生活,為將來職業發展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大學生人才培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通過花都區三所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及實地走訪調查的資料了解到,卻在民辦高校針對職業生涯規劃教學資源等方面不斷豐富的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卻并未引起同學們的廣泛關注及重視,本文將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出現的問題尋找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民辦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產生的原因

1.1客觀原因

(1)系統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歷程短。

職業生涯規劃最初起源于20世紀初葉的美國,并在20世紀90年代作為新興事物傳入中國,其普及程度不高,且中國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究正處于初級探索階段,有關職業生涯的研究和實踐仍很欠缺。教育部辦公廳在2007年印發了關于《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要求》的通知,指出“從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并作為公共課納入教學計劃,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該通知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上了日程,系統化、現代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逐漸在高校落實。自2008年至今,其發展歷程較短。筆者根據對花都區三所民辦高校的實地走訪調查發現,在民辦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普遍缺乏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隊伍,其次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系統的引進和就業指導中心機構成立也是近年來才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尚未真正形成,教學模式多以理論課程為主。

(2)學校職業生涯規劃資源未能盡其用。

為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較好開展及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高校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服務體系構建,如購買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系統、建立就業指導中心、提供團體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培訓、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服務等,然而根據花都區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資源利用效果并不顯著,學校所提供的職業生涯規劃資源并不為學生所周知,67.65%的學生未運用過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系統,僅有32.35%的學生用過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系統。其中60.87%的學生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的原因是因為不知道學校有此系統,826%的學生是因為學校測評系統繁瑣、難以操作。此外,學生主要通過課程理論講授的方式被動地了解和認識職業生涯規劃概念。據調查結果得知花都區民辦高校大學生對于如何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最需獲得指導與幫助,其中職業能力傾向測評占60.48%;就業信息定期分析占52.1%;相關社會實踐平臺占45.21%,所學專業的職業方向占34.75%。由上述數據可得知,職業能力傾向測評、就業信息定期分析及相關社會實踐平臺所占的比例較大,且學校對其已配置的職業生涯規劃等資源宣傳力度不夠,資源未得到廣泛利用等因素,引致學校資源與學生需求方面沒有較緊密的聯系起來。

1.2主觀原因

(1)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不全面。

從學生方面出發,大學生對于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普遍處于模糊和朦朧的狀態,未能全面地認識職業生涯規劃。造成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認識職業生涯規劃時間短。由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未能在中學教育中普及,普遍大學生對于自身職業生涯規劃起步晚,據花都區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花都區民辦高校大學生選擇現在專業是由于個人興趣愛好的僅占33.83%;因就業前景好的占19.16%;因家長或老師推薦的占16.77%;因高考成績所限或學校調劑的占24.85%。由以上數據可得知,66.17%的學生并不是按照自身的興趣愛好選取專業的,更是未能在選擇自身專業提前設計好自身職業生涯規劃。二是認識和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途徑少。基于職業生涯規劃在中國發展歷程短,國民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社會環境的熏陶,本土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處于探索研究中,理論尚未完全形成。

從學校方面出發,學校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根據對花都區民辦高校走訪調查得知,部分高校并未真正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學校與學生彼此之間發展的作用。片面注重招生以及大學生臨畢業時的“就業培訓”,將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混淆一談,并未全面認識職業生涯規劃。

(2)缺乏主觀能動性,依賴性較強。

由于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不全面,大學生對于職業生涯教育的需求往往僅停留在潛意識階段,普遍仍未能喚醒意識并付之于行動或實踐。大學生僅在學校傳統教育模式下吸取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處于似懂非懂對狀態,并沒有結合探索自身需求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付諸實踐。同時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模式,父母過于寵溺孩子,包辦孩一切的教育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目標缺失,也是造成學生主觀能動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學學習階段,學生以考上理想大學作為目標,激發其學習的動力。然而在大學生活中,安逸輕松的學習環境使之迷失了方向,養成懶惰散漫的學習態度。

(3)缺乏持之以恒的態度。

職業生涯規劃與時俱進,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與社會發展、自我改變和自我認知不斷地修改和完善自身職業生涯規劃,其目標的達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態度。然而學生由于年級的遞增以及社會就業競爭壓力日趨激烈,出現了急于求成的心理特征與職業生涯規劃目標實現過程漫長、成效慢相悖,使學生難以堅持執行已制定的職業生涯規劃。持之以恒是職業生涯規劃對自身起作用的必要條件之一。

2解決方案

2.1樹立正確職業生涯規劃觀念

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觀念能引導學校、學生進行正確的抉擇,促進其更好的發展。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觀念需要有大環境的熏陶,如通過媒體宣傳、大型活動宣傳,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習吸收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其次,學校對于職業生涯規劃觀念應有比較深刻地認識,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不應持有“任務式”的態度,在對學生傳授引導過程中,應給予學生正確的職業生涯觀念,提高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的意識,并積極推進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重視教學質量及其成果。從學生方面出發,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觀念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第一步,能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動力。大學生作為社會潮流發展的主力軍,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應聯系自身接受并認可職業生涯規劃,自主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知識。

2.2加快形成系統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促進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提高

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提出,個體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除受到自我心理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社會環境和遺傳素質的影響。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校為促進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提高,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應加快建設系統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加快組建專業化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隊伍,組織老師外出交流學習,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提供教師隊伍的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三是加強教學時間的連貫性,不同年級實現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在大一階段,可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使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知識有大體的了解,懂得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在大二階段,應注重課外實踐活動的驗證。根據大一階段設計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社會活動的檢驗,在實踐的過程中檢驗所制定規劃的合理性、實用性,并進行修改、完善。在大三階段,應培養自身發展所需的技能,考取相關證書,進行相關能力的拓展。在大四階段,應著重學習就業面試的技巧,獲取實踐平臺,為實現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目標邁出關鍵的第一步。系統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對自身大學生活及未來職業生活做出有效的規劃。

2.3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體系,調動學生積極性

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體系是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途徑之一,能為學生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幫助。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體系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一是加大現有職業生涯規劃資源的宣傳力度,擴寬影響力。通過學校各組織工作的相互配合,將職業生涯規劃資源信息傳遞給學生,如通過輔導員信息傳遞、宣傳欄海報粘貼等。其次,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職業發展規劃部門應將部門職能透明化,增強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部門工作的了解,根據自身需求尋求幫助。二是民辦高校可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實踐實訓活動調動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積極性。同時,民辦高校可加強校企合作,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臺,例如通過“展翅計劃”、校企實踐基地,使學生將個人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職業信息,更好地進行人-職匹配,科學地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此外,學校可通過學生社團平臺,舉辦與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活動。通過參加活動,能使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進一步的了解,調動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積極性。同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需要學校與學生的相互配合。學生應調整自身的學習態度,面對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體系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務,學生應積極主動的參加。學生還應善用學校資源,運用學校現有課程知識,結合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系統及網上搜索職業信息,進行初步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再利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自我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結合社會實踐修訂職業生涯規劃。

參考文獻

[1]張再生.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119.

[2]教育部辦公廳.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Z].2007.

[3]許溪沙,王若光,張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培養與職業生涯教育探討[C].創新沈陽文集,20090827.

[4]王麗.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個案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20130501.

篇4

[論文關鍵詞]網絡環境;高校圖書館;館員;職業生涯規劃

1職業生涯概念及其發展

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職業生涯又稱之為職業發展,它是一個人在職業崗位上工作活動的連續經歷…。為了有效地實現自我價值,任何人都需要對個人要從事的職業、要擔負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發展道路進行全面的規劃,也就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設計。職業生涯設計是一個動態的、逐步展開的過程,是隨著個人的職業經歷、年齡變化以及社會的要求不斷變化、波動、調整的。實踐證明,職業生涯設計并不純粹是個人的事情。在職業生涯中,隨著提升的競爭、技術的改革、經濟的全球化等因素的影響,組織與個人需要的平衡越來越困難,這就促使組織參與到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中去,和員工一起制定合適的職業生涯發展道路,對員工的職業生涯進行開發和管理。

2網絡環境下館員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的必要性

2.1館員個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進人2l世紀以來,網絡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現代的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更為高校圖書館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要完成提供綜合性、戰略性、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的任務,館員要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組織、傳播,要求館員的知識結構從單一型、封閉型、被動型轉變為復合型、開放型、主動型而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即高校圖書館就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并適應網絡時代的圖書館員。也就是說,館員的工作由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轉向網絡信息管理模式。因此,在網絡化的管理模式下所產生的競爭激勵機制和優勝劣汰的工作方式,促使館員個體為適應工作環境而必須對自己現在和未來的生存及發展進行統籌規劃,即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2.2圖書館整體發展的需要隨著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各高校大多實行崗位聘任制,人才流動頻繁。圖書館也在實行崗位聘任制之行列。因此,對高校圖書館組織來說,在網絡環境下對館員進行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既可以通過給館員提供確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來滿足館員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實現個人目標,增強館員對圖書館的忠誠度;又可以了解員工的具體情況,發現具備潛能的館員,以更好地制定管理計劃;還可以有效改善圖書館人才閑置等人事狀況,激活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改善人才流失的狀態,從而保障高校圖書館隊伍的發展。

3館員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的具體措施

3.1館員自我職業生涯的規劃設計館員自我職業生涯設計的目的,絕不僅是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使館員真正了解自己,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也就是說,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引導館員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引導館員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引導評估館員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進行合理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使館員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1自我評價館員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要全面了解自己,要對目前現狀進行客觀評價。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年齡、職稱、學歷、工作能力、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人際關系和諧與否,是否達到所要從事的工作要求等等。即要弄清網絡環境下,館員自我在圖書館工作領域里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應該干什么、或在圖書館以外的工作領域里(眾多的職業面前)進行怎樣選擇等。

3.1.2確立目標確立目標是館員制訂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如自我積極主動地完成提高工作技能或提高管理水平的短期培訓,或在計劃時問內完成提高學歷培訓或取得碩士、博士學位證書等。短期目標更具體,對館員的影響也更直接;中期目標,如階段性創造在晉升職稱(從初職晉升為中職,再從中職晉升為高職)的過程中所必需的相關條件,或進行課題研究,撰寫學術論文、論著等;長期目標,一種指的是選擇管理職業生涯路徑,另一種是指選擇職稱職業生涯路徑,但不管選擇哪條路徑,都需要館員經過長期努力、不懈奮斗才有可能實現。確立長期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人生目標,即館員樹立為圖書館的事業發展做貢獻的終身奮斗目標。

3.1.3環境評價館員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還要充分認識與了解相關的環境,如工作環境、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等,都需要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

3.1.4職業定位館員要了解本專業(館員個體的學科背景)、本行業(現從事的工作)的地位、形式以及發展趨勢來進行職業定位,即定位于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職業定位就是要為職業目標與館員自我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館員自我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的。

3.1.5實施策略即館員要制定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為措施來保證。行動方案和行為措施,是指館員在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中努力去創造必需的條件和實施的步驟、方法等。如果沒有實際行動,職業目標只能是一種夢想。因此,既要制定周詳的行動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實這一行動方案,整個職業生涯規劃要在實施中去檢驗,看效果如何,及時診斷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綜上所述,館員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與基礎上進行的。

3.2圖書館組織對館員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

高校圖書館館員職業生涯發展與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具體過程,圖書館組織需要根據每個館員的具體情況和實際工作的不同要求,設計不同的職業生涯道路,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每位館員的最大潛能,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出良眭的互動的職業生涯發展道路。

3.2.1三階梯激勵機制圖書館館員一般分為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職務差別體現在管理層次上,而技術人員的職務差別體現在技術部門的不同上。另外,他們之間還存在職稱上的差別,根據高校圖書館的具體情況,可以實行技術階梯、管理階梯、職稱階梯三階梯并行的激勵方式。一條是管理職業生涯路徑,即傳統的“一般技術人員——部門負責人——副館長——館長”的激勵途徑,隨著管理階梯的提升意味著館員享有更多的決策權和承擔更多的責任;一條是管理職業生涯路徑,這是為那些擁有廣博知識的人員量身定做的,他們可以在采訪、編目、咨詢、情報、技術支持等各個不同部門的不同專業技術崗位上平行移動,也可以同時主持多個專業領域的研究項目,擁有更強的獨立性和更多的從事專業研究的資源;一條是職稱職業生涯路徑,即“助理館員——館員——副研究館員——研究館員”路徑,它適合在某一專業領域有專長的館員。三條職業生涯路徑平行運行又相互聯系。技術職業路徑的技術人員可以向管理生涯或職稱生涯發展,管理人員也可以向職稱生涯邁進,但是管理人員向技術職業生涯橫向轉移應盡量避免,以保障技術階梯隊伍的整體水平。

篇5

一.師范生職業規劃要堅持未來的教師職業角色定位

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在于尋找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職業,實現個體與職業的匹配,實現個體價值的最大化。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針對初中起點的五年制高等師范學校,學生初中畢業后考取師范學校,目標不確定,加之可塑性極強,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不應該臨近畢業才著手,而應該從師范生一入校就幫助他們逐步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其盡快適應崗位需求。

目前教師崗位得到社會、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即使在不包分配的情況下,師范生還是大多選擇從事教師行業,因此師范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目標應該以教師為主,教學基本功、專業素養、教師職業道德都應成為學生發展的主要方面,不能舍本求末。作為實施職業規劃的重要階段、主要環境的師范學校,必須堅持以師范教育為主,為小學培養優質師資,采取多種方式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在一主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為其今后擇業增強就業競爭力。如加強師范生書法、普通話、教師禮儀、藝術特長培訓,邀請師德專家舉辦講座、與名師對話、帶領學生經常深入小學、課堂教學滲透教師職業道德、校園文化體現師德師風,師范學校的這些傳統特色還應成為師范生職業生涯規劃中潛移默化的主流影響。

二.師范生要根據個性特征、專業特征規劃職業生涯

在以教師角色為主的前提下,實施職業規劃要切實和學生實際相結合,要符合學生實際目標,作為師范生只有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樹立和增強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才能為將來成長為名教師而積極進行生涯規劃設計。

每位師范生入學都有自己的專業,要經過一定的專業訓練,具有某一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每個人的優勢所在。如師范生都要經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普通話培訓等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且都有自己的專業,每個專業都有一定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這就是師范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依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一般首先選擇的是畢業生某專業方面的特長,師范生邁入社會后的貢獻,主要靠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來實現。因此,師范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離開所學專業,否則無形當中增加了許多“補課”負擔,個人的價值就難以實現。

需要強調的是,師范生對所學的專業知識要精深、廣博,除了要掌握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精深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拓寬專業知識面,掌握或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相近的若干專業知識和技術。例如會唱歌、跳舞的老師一般比只會講課的老師受學生喜歡。職業生涯規劃必須堅持個性化和專業相結合的原則,結合五年的學習過程進行,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師范學校與師范生的主次關系。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終生過程,學校只是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一個階段,社會、經濟、心理、教育、生理及機遇等因素都影響個人的生涯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可能很簡單,也不是通過一個兩個學期就完成的,不能把這個過程簡單化。在實施中,起到主導力量的始終是學生本身,學校、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不能將自己的意識強加到學生身上,要立足于指導位置,不能越俎代庖。

三.師范學校要加強職業規劃課程體系建設

師范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困難和需求是多方面的,只有系統的課程體系才能夠幫助他們學會科學地規劃自己的學校生涯和職業生涯。師范階段是職業發展的準備階段,在師范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安排上,除了讓師范生學習和掌握作為未來教師必備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外,把重點要放在如何切實結合自身實際和社會發展需求,幫助師范生規劃自己師范階段的學習與生活。所以職業生涯規劃在課程內容上不能簡單照搬目前社會上出版的各種生涯規劃和職業輔導方面的書籍。

課程設計要包括職業生涯設計的基礎知識,包括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培養,以及匹配理論、生涯發展論以及發展心理學等方面的內容,又要考慮到師范生五年在校期間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階段實施不同的教育計劃,設置更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課程。

如一年級新生可以開設生活指導課,幫助新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開展學業生涯設計、專業教育,養成獨立生活、自主學習和人際交往能力。引導師范生進行學業生涯設計,進行自我分析與評價,實現正確的自我認知,利用目標對人的激勵作用,要求他們在上師范之初盡快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思考如何走好未來五年的學業之路。

三年級是五年生活的轉折時期,也容易出現學習倦怠、目標不確定的傾向,針對這一階段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學校可以開設青春期教育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方向,不斷完善自我,對學業生涯進行修正與完善,加強自我管理,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有目的地開展學習和實踐,通過社會實踐全面了解社會對師范生素質的要求,提高綜合素質,完善知識結構,全面樹立準職業人的意識。

五年級面臨畢業,學校開設職業就業指導課,主要面向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職業導航教育,指導學生如何了解就業政策、就業工作程序和相關法規;指導師范生掌握獲取、運用就業信息的手段和技術;幫助學生掌握擇業的技巧,調適就業心態,積極面對職場競爭。

在課程建設中,可能每所師范學校都會形成各自的課程特色,但必定有相對的共性,目前,師范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應注意整合資源,尋求更權威的支持與指導,面對體制轉型而更新觀念,貼近學生需求,建立更為普遍性的職業課程指導,為學生的多元擇業就業、學生的終身發展進行深入的研討規劃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師范學校要盡快打造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充分體現學校的教育功能,需要配備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隊伍。作為從中專提升上來的高等師范學校,在以往包分配的體制下沒有職業指導的概念,更沒有這樣的師資隊伍。但是師范學校多年來擁有良好的教育心理學師資,這些教師經過集中培訓和學習,可以較快地轉變為職業指導師資力量。

建立一支專業化、專家化、科學化的職業生涯指導隊伍,經常開展職業指導、咨詢、推薦等服務工作,必將成為師范生的“燈塔”,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師范生求職的需求,才能幫助師范生確立正確的職業意識。

五.師范學校應進行職業規劃指導的軟硬件建設

由于五年制高師職業規劃起步晚,但需求迫切,因此學校應注重經費投入,加強軟硬件建設。

硬件如人才測評系統、網絡信息平臺、心理測量器械、職業咨詢輔導室等。師范生的職業心理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過程,要探究其真實狀態需要借助于科學的心理測試工具。學校可采用心理測量及自我評定等方法,尤其是優秀的人才測評系統,能夠較準確地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樣才能避免設計中的盲目性。在國外,人才測評是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必備的指導手段,只有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測評,才能進行一個更為科學、客觀的自我評估。學生掌握了測量結果,就能很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傾向、興趣、個性等方面心理特質,進行合理的生涯規劃,激發他們的潛力,消除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的迷茫。

軟件上還要完善職業生涯、就業指導的管理制度,為學生創建職業規劃的軟環境。師范學校要運用各種手段開展師范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測試和心理測試,提供個別咨詢,給出職業發展意見與建議。

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注意整合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資源

師范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也受到社會、家庭的影響。如社會上有各種名目繁多的資格證書,但是許多師范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花費大量精力考取的證書也只是一張不起作用的證書。有的學生主動進行職業探索,包括投入精力參與教育和技能培訓,但是社會體制的不健全,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往往會被一些社會現實所打擊。

家庭中,一些家長不認同職業生涯規劃,有的認為自己的孩子太小,大了以后才做職業生涯規劃,有的認為孩子的職業發展客觀因素遠遠大于主觀因素,有的家長認為現在最主要的是學習,其余的是次要的。對于許多師范生來說閑暇時間最多,但閑暇時間很少關注外出實踐,了解實際生活中的職業世界,更多的是用于上網、逛街、游玩。

篇6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高校圖書館;服務方式

一、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就是個體根據對主觀因素和客觀環境的分析,確立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然后選擇能夠實現這一目標而又適合自己的職業。為確保職業的順利發展,要預先制定出不同時期與職業相對應的教育和培訓計劃,并采取必要的行動具體實施該計劃,以最終實現其職業生涯目標的整個過程。高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有目的、有步驟的對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整個過程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剖析,從而在客觀、全面地認識主、客觀因素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定位,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選擇實現目標的職業,制定相應的培訓、教育、工作開發計劃,并按照設定的時間安排,采取各種積極的行動去完成職業生涯目標。

二、圖書館在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的作用

現階段,在畢業生就業前景不樂觀的背景下,每個高校都把就業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作為在校期間對于就業的預設,即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都得到了高校管理者的重視,幾乎在每個高校都設有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培訓課程,建有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部門,也配有專職的指導教師為學生進行具體指導。但是由于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尚處于形成階段,就業觀還尚未形成,對未來職業的選擇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對社會的競爭以及就業的趨勢沒有確切的了解,即使有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也有專門的教育機構,還是不能完全解決學生對職業認識上的一些困惑。因為學生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需要大量的信息,包括自己所學專業的優勢、就業的趨勢、即將設計職業的前景、以及將設計職業的發展目標等等。這些都需要通過大量的信息查尋,才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認識,這樣制定出的規劃才有客觀性和可行性,而制定出的要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須的培訓、教育、工作開發計劃也更合理,設定具體的時間安排才能得以具體實施。這些大量的信息恰恰只有圖書館才能夠提供,所以說圖書館在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中發揮這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基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高校圖書館服務方式

(1)資源建設的實用性。豐富的館藏資源是圖書館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基礎。高校圖書館在資源建設方面要側重于本院校的專業設置,無論是紙質圖書還是數字資源,都要考慮到本學校的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的實際需要,要側重于就業信息的收集和征訂,進行有目的的采購。然后在日常的讀者服務中,做到有針對性的服務,可以設置一個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或者就業指導書庫,把有關職業生涯規劃或和就業指導的圖書放在一起,更方面于讀者。期刊的資源建設也是圖書館資源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還因為在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需要全面掌握即將設定職業的行情以及此職業就業的前景。據有關部門統計,全球65%~70%的信息都是由期刊提供的,而報刊上則刊登大量的招聘信息,所以圖書館一定要做好期刊、報刊的征訂工作,加強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和指導部門、以及各個專業學生的聯系,讓他們參與期刊和報刊的選訂工作,以求達到和職業生涯規劃甚至是與就業指導相關的期刊、報刊能夠全面系統地得以收藏。(2)對館藏職業生涯規劃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為了使豐富的專業館藏資源能夠得以充分的利用,圖書館非常有必要對現有的職業生涯規劃信息進行整合,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為學生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資源。例如對歷年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信息進行搜集、分類和整理,對一些職業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對當前的就業形勢、職業需求、就業政策法規以及相關的文件精神等進行分析,為學生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有針對性的提供指導服務。在這方面成功的經驗是營口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該館提供的服務就能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提供很大的幫助。該館在自編的《高教文摘》中專門開辟了一個專欄,將與學校相關的就業信息進行了加工和提煉。這個專欄涵蓋的內容包括職業市場調查與分析、就業信息和就業動態等。同時,該館在《高教文摘》中還開設了企業專欄,對與學生就業相關的行業或本地區的企業進行了介紹,使學生對未來的求職單位有進一初步的了解,知曉企業的需求,所以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有很大幫助。(3)利用網站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服務。每個高校圖書館都有專門的網絡技術人員對網站進行設計和維護。圖書館網站所涉及的內容也十分豐富,既有讀者服務,又有數據庫以及相關網站的鏈接等,為大學生學習和開拓視野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基本上都是圖書借閱、自助服務、文獻傳遞、用戶培訓、通知服務、咨詢服務、書刊推薦、以專利信息檢索、專利文獻檢索等為主的信息服務等,都普遍缺少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服務,也很少涉及對大學生提供就信息的業服務。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省境內有25所大學,筆者對這25所大學的圖書館網站逐一進行了調查,發現沒有一所大學的圖書館有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指導服務,也沒有就業信息的服務。不僅浙江的大學如此,全國范圍內的高校圖書館大致也是這樣的狀況,為學生就業提供網上服務的為數不多,就更不用提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服務。如果圖書館能夠開辟一個職業生涯規劃專欄,把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信息進行整合以后到這個專欄中,不僅對正在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大一學生有所幫助,對于大二、大三,尤其是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大四學生而言,更是大有益處。(4)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職業心理輔導。學生在設計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前景、對未來職業所需要的素質與自身素質之間的差距等都會有一定的認識,都或多或少的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嚴重的會產生心理障礙,對未來的就業產生恐懼心理,直接導致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失敗。所以對學生的心理輔導不能單單依靠學校的心理輔導部門來完成,圖書館館藏中有心理輔導的書籍和期刊,從在數據庫中還能收集大量的心理輔導信息,在圖書館的網站上還可以鏈接到許多心理輔導的網站,這些都是圖書館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職業心理輔導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圖書館應該充利用這方面的資源優勢,備有專門的館員對這些資料和信息進行整合和處理,為學生提供職業心理的輔導,以緩解學校的心理輔導部門的壓力。這些方式方法都可以讓大學生們客觀的分析自己,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能夠客觀、有效的制定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為了高校學生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各種需求,高校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有針對性的采取服務方式。充分利用圖書館的人力、物力資源,創造性的拓展服務渠道,就一定能夠滿足大學生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需求,為高校培養新時代復合型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 考 文 獻

[1]相前.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探討[J].信息服務.2011(5)

[2]黃宇.高職院校圖書館參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探討[J].信息服務.2010(1)

篇7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專業對口就業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現狀及原因

(1)課程引入時間短,師資少,課程的形式照搬照抄公辦高校模式,課程指導意義缺失,課程體系不完善。該課程的教師多數為輔導員老師兼任,且輔導員多數又是從大學畢業后直接從事輔導員工作,沒有社會工作經驗,外出參加各類培訓機會又不多,只能照本宣科,容易出現“大孩子”講給“小孩子” 聽和“空”對“空”現象。

(2)課程針對性不強,開設效果不佳。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課程,需要由資深教師和專任教師來擔綱。盡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設了,也已列入必修課,但多數流于形式。針對民辦高校學生而言,學生各種興趣愛好廣泛,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理論性較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課堂效果不理想。

二、民辦高校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率現狀及原因分析

(1)民辦高校辦學規模上去了,就業率年年也能在90%以上,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率卻不足10%。例如:財務管理作為財經類專業,往往一個專業一個年級就達到500人以上,班級數在10個班以上,如此多的學生畢業后要找到對應專業崗位來就業,難度較大。

(2)學生追求專業對口就業率的意愿不強。部分學生家長本身為企業家,學生入學時就按照所報考專業來完成企業的接班使命,學生無就業壓力;部分學生高考報考時選擇熱門專業,畢業后再考慮就業問題,想得更多的是成為“白骨精”(白領、骨干和精英),事實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部分學生存在著“等、靠、要”的就業想法,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就業由父母操心;剩下為數不多的學生結合所學專業,認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三、提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和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率

針對民辦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和專業對口就業現狀、原因,如何提高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有效促進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高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1)盡早作職業生涯規劃。從大一年級入學開始,要求每位新生都要為自己設計大學生涯規劃,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俗話說:“良好開端是成功一半。”學生若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大學生涯的學習和生活一定豐富多彩,才能使引導學生對口就業成為可能。

(2)科學制訂職業生涯規劃。應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科學制訂生涯規劃。應結合民辦高校學生的生源特點,引導學生按照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要求,對個人的性格、特長、愛好、氣質和經歷進行分析,從而制訂出適合自己所學專業的人生規劃。

(3)注重職業生涯規劃過程。職業生涯規劃一經制訂并不意味著規劃永恒不變,大學生應在大學三年或四年的學習、生活、實踐和工作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生涯規劃設計書,保留合理部分,對不合理部分及時進行修正。

(4)凸顯民辦高校特色和優勢。結合民辦高校在辦學方面特色,在不背離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的組織結構進行調整,課程內容可以效仿安徽新華學院,采用“主題+專題+模塊”的方式,整合教學內容,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平臺。

總之,盡早規劃,科學規劃,注重規劃過程,凸顯民辦高校特色和優勢, 量體裁衣,創新規劃課程,最終才能提高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有效促進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

參考文獻:

[1]楊 東,張換珍.以就業意向調查為依托,探析民辦高校大學生擇業觀[J].經濟研究導刊,2013(29).

篇8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 創業教育 體系設計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形成,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已經成為一種戰略。黨的十明確提出"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鼓勵青年創業"、"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等一系列新任務、新要求,當前,很多高校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多種服務和幫助,但是,在現有條件下,大學生創業教育要取得實效,必須從學生自身特點出發,結合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把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使大學生客觀認識自己,依據個人特定情況選擇適合自己潛力的職業發展方向和階段目標。本文以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為基礎,提出了相對穩定的創業教育五階段工作體系。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

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創業教育已經成為提高大學生就業素質,拓寬就業渠道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一般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一)開展創業專題講座培訓;(二)開設創業相關理論課程;(三)舉辦各類創業計劃書和技能大賽。各種途徑以不同的側重點來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構建創業知識結構,完善創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重講座輕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創業教育是業余時間教育"等問題依然存在。同時,創業教育大多從學校角度出發,采用標準化、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很少有從創業學生自身特點角度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從而實現符合學生個性的創業教育。

二、將職業生涯規劃引入創業教育的意義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引導方向是幫助大學生進行未來的職業定位,創業

教育的主導是培養大生的創業能力,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作用,又相互聯系。將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當中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理論引入創業教育有以下幾點意義:(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指導大學生進行創業定向,使學生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創業方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合理地選擇并確定未來的創業目標和方向。(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調整大學生的創業期望值,提高大學生的創業選擇能力,為畢業生的創業選擇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實現社會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依據自我潛能,進行創業設計,為未來創業做好充分準備。

三、基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創業教育方案

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著眼于"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使創業教育融入到系統的學生成長成才教育體系中。而該體系的發展方向是以創業教育為抓手,不斷促進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就業指導的融合,對學生創業素質和潛在能力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構建和拓展,反映了大學生個體成長成才規律。

按照高校教育教學安排的特點,我們可以確定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的創業教育體系內容,可分為自我認知、環境分析、創業目標確定、創業計劃實施和創業評估和保障等五個階段。

(一)自我認知階段。此階段為創業教育基礎階段。高校應結合開展的就業指導與職業規劃課程,對學生職業興趣與價值取向進行測評,普及職業規劃知識,使學生能夠全面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合理定位,對未來創業做好規劃設計。通過職業認知,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人格特征,選擇有創業特質或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進人后續培養階段。

(二)環境分析階段。此階段為創業教育深入階段,高校應通過思想教育、課堂教學和創業教育網站等途徑,廣泛宣傳社會、政府和學校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宣傳校內外的創業事跡,及時報道創業實踐動態。經常性的組織以創業為主題的校園科技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各類論壇(講座),以及創業成果展示、創業項目推薦,營造"鼓勵創業、支持創業、服務創業"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讓具備創業意向和素質的大學生認清組織和社會環境,正確評估創業機會,確定創業目標。

(三)創業目標確定階段。此階段為創業教育確定階段。高校應以創業教育的課堂教學為基礎,建立系統的大學生創業課程體系,有目的地使創業教育融入到常規教育中去。幫助大學生明確創業目的,了解創業方向,掌握創業基本技能,設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創業目標,并制定出對應的創業規劃。

(四)創業計劃實施階段。此階段為創業教育實踐階段,高校可以通過積極開展"挑戰杯"等與創業教育相關的學科競賽活動,創建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與企業開展合作,提煉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資助和咨詢服務,并利用社會力量和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本階段目標在于提升創業能力,積累和檢驗創業知識,培養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為未來走向社會創業做好充分準備。

(五)創業評估和保障階段。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為確保創業教育的有序、順利開展,應該完善創業教育制度、制定相關配套政策,保證教育師資、扶持經費的持續投入。對大學生的創業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以保證創業教育落到實處,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為其進行科學職業規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巍巍,蔡曉群.基于提升就業力的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J].黑龍江教育

[2]范霞.國外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綜述仁[J].繼續教育研究

[3]顧驚雷.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國際比較-背景、政策效果與借鑒[D].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篇9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業

職業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當分階段進行,但由于種種原因,當前很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模糊,對自身的定位和未來的職業方向并沒有明確的目標,而且學校對這方面所提供的指導和服務也不盡完善,有的學校甚至還是一片空白,所以了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認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已經迫在眉睫。

一、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現狀

(一)學生自我認識模糊,職業期望過高

經調查,50.5%的學生“了解自己最不喜歡和最喜歡的職業”,45.6%的學生“了解自己的個性、興趣、能力”,40.3%的學生“清楚自己在職業發展中的優勢與劣勢”,33.0%的學生“清楚自己畢業時將進行的職業選擇”,28.8%的學生“清楚自己未來三至五年的發展計劃”,26.4%的學生“了解自己將來從事職業的具體工作內容”,19.0%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潛力有明確認識”。

不少大學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業、大機關)、“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單位,很少有人主動愿意去欠發達地區。不少大學生選擇以考取學位和證書作為發展的主要路徑,以考研來作為自己職業設計的目標,還有些大學生“為保險起見”準備了四條以上的發展路徑,但這些路徑的結果懸殊較大,路徑之間也缺乏內在聯系,發展方向和路徑的模糊不清勢必導致在實際選擇中的猶豫不決,不利于核心職業目標的實現。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不科學

有些大學生對經濟學上講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樂道,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尋找“完美規劃”上,希望“一次規劃,終身受益”,在做規劃時面面俱到,不愿舍棄,在行動中也不愿從小事做起,碰到困難就不知所措,不會靈活采取調整措施。實際上,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一個人幾乎是無法做出一個十全十美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況且,由于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認識、能力的提高,職業生涯規劃也是需要不斷調整、與時俱進的。

(三)學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的指導力度不夠

從學校現有的人才培養與職業發展的服務來看,學校為學生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定期舉辦的各種與就業相關的講座和召開的校園招聘會、及時提供的各種等級證書和各種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培訓等,說明學校比較重視職業理論的灌輸、就業信息的提供和就業素質的培養。但由于就業指導課程開設較晚而且略顯倉促,講座、培訓帶有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授課教師往往不是職業指導專家,水平欠高而收效不大,故難以達到絕大多數學生滿意。

二、對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路

大學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站,對就業力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低年級開始,制定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了解職業,并通過各種社會活動,有意識地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并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不斷調整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樹立人職匹配的就業觀。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落實到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實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一)在大學各階段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在大學各階段進行教育,對大學生就業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職業生涯規劃基礎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大學生適應大學生活,了解專業前景,樹立職業規劃意識。

對大一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專業教育、就業形勢教育和職業意識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找準定位。在大二大三階段,強化職業認知教育,引導大學生科學確定職業目標,加強綜合素質教育培養,開展初步職業經驗培養,加強社交能力的培養、求職技能培養,引導學生自我檢測,使大學生對職業目標作好充分的準備。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學四年級是一個沖刺期。除部分大學生目標是考研外,大多數大學生直接面臨著擇業就業。因此,對于大多數大學生來講,順利就業和成功就業是他們面臨的主要矛盾。為幫助大學生理想擇業,實現成功就業,高校應當加強擇業、就業觀教育,強化就業心理素質教育。引導大學生選擇合適的方向,作出個人發展的合理定位和科學規劃,并付諸于實際的自覺行動,促進大學生成功就業。

(二)加強和引導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其專業性和職業針對性

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增強其專業性和職業針對性。在了解社會的同時,對其所學專業的應用以及將來可能從事的相關職業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感性認識。通過這些專業性和職業針對性強的參觀、考察乃至實踐,使大學生不僅在心理上接納自己將要從事的工作,也進一步明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學校應加大力度建立相關的專業社會實踐、實習和就業基地,組織和安排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到相關工作崗位上去鍛煉,這應成為學校今后加強職業指導的一個努力方向。

(三)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的專業化培養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既是一項神圣的事業,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充分體現高校的教育功能,需要具備一支具有較強專門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隊伍。這就需要通過集中培訓和學習,建立一支專業化、專家化、科學化的職業生涯指導隊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一方面要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講授,幫助學生了解自我,了解外部職業世界,確定切合實際的職業生涯目標;另一方面要通過職業測評和職業咨詢服務,幫助學生解決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難題,同時結合職業世界不斷變化的各種內容對學生進行集中講座輔導,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職業規劃需要。經常開展畢業生的職業指導、咨詢、推薦和服務工作,成為大學生的“職業導航師”。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大學生求職的需求,才能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意識。

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有利于大學生主動尋找人生真實的使命,最終實現人生目標。有利于大學生實現學業與職業的良好對接。有利于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全面推進就業工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發展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永恒的話題。

參考文獻:

[1]李進宏.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17.

[2]王本賢.淺談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Jl.教育與職業,2003,(3).

[3]趙迎春,杜耀卿.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4(3)

[4]李病寬,劉啟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05(1)

[5]陸竹.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探討[J].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2)

[6]趙素云,趙志川.準確定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和關鍵[J].中國成人教育,2004(5).

篇10

[關鍵詞]藥學;職業生涯規劃;就業

據有關統計,藥科類畢業生從總體上看,供小于求,各醫藥公司、制藥廠是吸收這類畢業生的大戶,制藥業對人才的需求是穩中有升,中國藥科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等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總體供需比達到1:3~1:4。然而,就藥學專業本身而言,在藥學專科類高校普遍擴招,綜合類高校增設藥學專業的形勢下,每年的藥學畢業生在大幅增加,而應屆畢業生想要找到一份滿意度高的工作,難度很大。

一、藥學專業學生職業選擇現狀

藥學類學生就業具有明顯的地域選擇性和專業領域選擇性。首先,從地域角度看,藥學類畢業生主要選擇在京、津、滬和浙、蘇、粵、魯等沿海城市、省會城市就業,這就導致在沿海和省會城市的藥學專業人才較為集中,就業競爭激烈。而一些著名的大型藥企由于地域問題,很難招到滿意的人才。其次,從專業領域看,藥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到制藥廠和醫藥研究所從事各類藥物開發、研究、生產質量保證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從事醫藥代表工作。畢業生到制藥企業從事生產和銷售居多,這方面人才也是企業招聘的主體。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等醫科類的學校畢業的藥學專業畢業生,學生的就業志愿主要是三甲醫院的藥房。

二、對藥學專業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經驗

1.培養專業教師,提高授課質量。組織培養具有藥學專業背景的師資隊伍,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教育納入學校教學體系,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在學生成長成才中的積極作用,使職業生涯教育與專業相結合,并讓其貫穿于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不斷加強課程建設,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內容,建立各類精品示范課程,為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教育提供立體式服務。

2.全程輔導,結合專業輔導。職業生涯規劃課要從大一開始,并在大學期間進行全過程跟蹤輔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重在計劃實施,大學生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后,輔導員要幫助、督促大學生實施分目標階段計劃,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跟蹤管理,并指導大學生做好階段總結和評估。不能讓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停留在作品方案的設計上,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書設計好后,關鍵在于行動。同時,對學生進行分階段、有側重、循序漸進地全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并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和專業就業形勢,及時調整規劃的內容。以我校藥學專業的學生職業訓練為例,構建我校學生職業訓練教育模式。(1)進校第一年:主要開展校內職業訓練準備,以專題講座的形式,介紹職業訓練形式、內容,從思想上認識職業訓練的意義,這一年主要有學校教師考核職業訓練教育的效果;(2)進校第二年:組織學生校企合作職業訓練,部分學生在校內實驗室進行真實的職業訓練,部分學生分批進企業職業訓練,這一年由學校教師和實習單位共同考核職業訓練教育的效果:(3)進校第三年:在實習單位讓部分部學生頂崗實習,檢查學生是否具備本專業完整的專業技能,這一年通過調查實習單位,考核職業訓練教育的效果。(4)進校第四年:在實習單位讓全部學生頂崗實習,與實習單位建立就業意向,實現實習向就業的真正轉變,這一年通過調查實習單位,考核職業訓練教育的效果。

3.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專業交流平臺。利用日益發展的網絡技術,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教育由傳統的書面教材轉化為網絡學習平臺的方式,選擇這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寓教于樂。同時,利用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各自的工作特點,指導學生通過網絡交流平臺,互通專業知識、實驗技能、求職信息,通過與同專業同學的交流明確職業發展方向,現在比較熱門的幾個藥學類交流網站有丁香園、小木蟲、鴨綠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