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調整范文

時間:2023-03-26 07:27: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事調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事調整

篇1

同志們:

首先向在座的各位并通過你們向全體干部職工拜年。剛才×××宣布了黨組的三項決定,在此我代表局黨組向為國土資源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即將離退休的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新提拔和調整工作崗位的人員表示衷心的祝賀并寄予殷切的希望。此次黨組的三項決定是在廣泛征求意見,結合局實際情況,經過充分醞釀,黨組認真討論研究的基礎上作出的。下面,我提三點要求:

一、要顧全大局,服從組織安排。這次人事調整涉及人員較多,涉及面較廣,涉及對象較復雜,既有因政策原因申請提前離退休人員,又有新提拔人員,因崗位需要調整的人員。我希望大家顧全大局,服從安排,迅速在新的崗位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即將離退休人員都是在國土資源戰線工作了幾十年的同志,都是單位骨干,中堅力量,一直以來,服從組織安排,在各自的崗位上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為國土資源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此次因兩項改革,政策的原因,各位顧全大局,作出了選擇,申請提前離退休,為全體職工樹立了榜樣,為局分了憂,在此我代表局黨組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關心國土資源事業,離崗不離心。

篇2

市場難做了,各個空調廠家的行動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進入05年,空調業最大的動作莫過于內部的調整和資源整合。先有華凌被美的集團全盤收購,紀京松、陳小石等原管理高層紛紛出走,美的空調原商用總經理劉亮危難之際接盤。

在市場競爭的關鍵時刻——2月底,南京某媒體率先曝出素有“價格殺手”之稱的奧克斯空調總經理吳方亮,因集團高層換崗等因素,走馬上任中央空調事業部總經理,轉而由原負責手機業務的鄭宏偉接任。而頗為低調的新科空調,原總經理吳勇也因為身體原因,離開了征戰多年的空調市場,轉由曾負責新科DVD、洗衣機業務的劉慶接任。

就連雙菱這家區域性空調廠家,也在內部實施積極調整策略。其下屬品牌雙鹿空調銷售總經理姚立中在春節過后隨即去職,雙菱集團副總于立將雙菱、雙鹿兩個空調品牌一肩挑,壓力雖大,但資源整合之心昭然。

內部調整頻頻

與往年空調市場表現迥異的是,今年空調冷年啟動之后,整個市場便沉靜在一片無聲之中,偶爾傳出一些廠家召開經銷商會議的信息。之后人們盼望已久的大品牌通過價格洗牌戰并沒有出現。此時,一些空調廠家內部的調整卻在迅速拉開大幕。

作為行業專業雜志——《空調商情》曾對國內空調廠家的05年的變動進行了盤點:除了上述的人事調整外,最大的變化來自于市場策略和經營重點的變化。

原樂華空調銷售老總梁偉空降長虹空調,擔當銷售總經理。對此,長虹空調總經理李進發表了熱情洋溢的“三打破”講話,即打破原國企的用人機制、用人方式、薪酬方式,開啟了長虹空調入市六年多來的首次革命性變化,也表明了長虹集團將在今年加大對空調產業的支持力度,而內部調整只不過是長虹發力05年空調市場的一個序幕,之后出現的大力度渠道政策、促銷支持、廣告宣傳,表明了長虹空調的決心。

之后,梁偉又因其它原因離開長虹,并加盟正在進行全面產能擴張的格蘭仕空調。梁偉的一進一出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一些廠家都在積極地通過內部的調整,管理優化,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一些廠家希望通過調整和革新,為今后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此時,我們再看待吳方亮此次調任,雖屬意外卻也在情理之中。據筆者了解,早在去年9月,奧克斯就一改往日的低價策略,提出“不打價格戰,要打價值戰”的口號。特別是在其得心應手的事件營銷方面,也沒有任何動作,反而是不辭勞苦地在各個區域輪回召開經銷商會議,加強對渠道的深耕和管理。同時,還在內部增設中間管理層,實現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的分拆,明確相關層次的權責利。

當調整對一個企業而言證明是必須時,個人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其戰略位置已經不明顯,一切要服從大局,順應市場的變遷。對此,LG、松下、日立等外資品牌也不例外。

LG空調一改往日追求規模迅速增長的思路,轉而求規模與利潤雙向增長,盡管強調了規模的穩定,但是經營利潤的穩步提升才是LG所倚重的。而來自日立空調的態度更為堅持,在日立中國迎來10周年之際,日立空調要立足華東,走高端路線,以技術優勢保持利潤空間,通過充分整合日立在中國各個區域的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提升運營質量。

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品牌在穩步發展之際,也在內部進行調整和優化。朱江洪稱05年格力小家電將介入空調渠道操作,而空調則正式進軍四級鄉鎮市場。美的在今年對制冷事業本部構架重新劃分,商用空調、家用空調、海外事業、國內營銷、技術中心和冰箱公司五大事業部,單獨運營。同時又將原全國四大片區重組為五大銷售公司,使其獨立核算、實體運作。海爾的調整較小,主要是內部流程和渠道組織方面進行重組,以前是各個產品本部單獨開會,現在是所有產品本部統一開會。

調整背后的猜想

無論是人動、還是結構優化,都預示空調廠家內部正在掀起一場大變革。而這種變革的背后,受制于市場環境變化下空調廠家經營思路的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由上規模向要效益變化。前期,一些空調廠家,特別是二三線品牌為了追求短時間沖銷量、上規模,希望通過規模化產生邊緣效益,從而找到企業規模與效益的盈虧平衡點。竟不惜一切代價,拼命向市場拋出特價機、戰斗機,“一分錢空調”、“999放心空調”等低價產品就在這種背景下層出不窮。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短短幾年時間,空調行業的均價就下降了50%,雖然這其中不乏暴利因素,但試問那些走低價路線的廠家,你們是否贏利?你們又虧了多少?

當現在空調廠家的利潤空間被一漲再漲的原材料價格擠到墻腳跟時,那些整天叫嚷著價格的廠家,或偃旗息鼓,或不見身影,或收縮戰線。廠家在這種狀況下徹底沉靜下來。當我們耳邊遠離了往日的價格戰硝煙之時,一些廠家需要清楚地認識地:規模化效益不是上百萬套銷量后就會自然產生,還要以適度的利潤為前提。奉勸一些廠家不要再做“只賺眼球不賺錢”的傻事了。

第二,由粗放式向精細化管理轉變。近年來,一些空調廠家為了進入一些空白市場,雖然明知虧損,仍采取了不計成本式的投入方式,短時間內集中幾百萬資源砸向市場,最終只獲得了百萬元的銷售額。這只是廠家粗放式管理的一個縮影。筆者對去年某品牌的市場投入方式記憶猶新。該品牌為進入一大型家電連鎖系統,先是承諾給予其高達18點的銷售費用支持,而海爾等品牌的銷售費用不足9個點。在進入這一連鎖渠道后,該品牌在其許多門店實際銷售額不足20萬,而前期投入費用卻高達30多萬。這一巨大地投入產出比失衡,為企業的粗放式管理敲響了警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前些年,許多空調廠家都在盲目地參與市場份額的爭奪。最明顯的例子,一些導購員為了能夠實際銷售,對買一臺空調竟贈送七件禮品。之后,廠家并沒有因此而處理導購員,反而認為其也是為了推動銷售。贏利與否,都不重要。一切以銷售為根本,一些廠家因此拼紅了眼,1.5匹空調你能賣1299元,我就敢賣1199元。我不能比別人差,只要我能夠將這段時間年撐過去,今后的日子就好過了。不知道是有這種想法的廠家太多,還是市場競爭太激烈,一個個品牌都在這種粗放式市場操作中倒下,一年內品牌淘汰96個之多。

面對這種情況,雙菱集團老板黃東方曾說過:做空調是要賺錢的,賺多賺少是另外一回事,但我的原則是做一臺賺一臺。雙菱集團在空調行業的規模雖不大,市場競爭也偏安一隅,但內部管理很細致,嚴格確保企業的運營質量。

而目前空調廠家的市場競爭,從最初的盲目式價格戰、不限量特價機,到階段性特價機的投放,以及逢周末限量推出特價機等一系列方法的改變,都在表明一些廠家的管理正走向精細化。

實際上,市場競爭的必然結局是隨著市場成熟度的提高,競爭策略從單一走向多樣化、從簡單邁向復雜。原先是價格因素立竿見影,現在卻要通過促銷、產品、渠道、服務等多種手段的整合推出,才能夠取得一定的增長。日前,美的、格力、松下等廠家相繼將產品包修期從三年延長到六年,證明了這點。

調整背后的影響

對于目前廠家的各種調整,特別高層人事的變動,將會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產生不小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將體現在幾方面:

一是內部的影響。主要是來自于眾多中層管理人員。他們在思想上就存在對新老高層的對比性認識,對新老經營策略的分歧性看法,很容易產生一些不理解和不接受,一旦他們產生反抗和抵制心理,就將對工廠公司的各項調整工作的執行造成阻礙。因此,內部的調整一定要做好員工的思路工作,攘外必先安內,否則你在市場競爭激烈白熱化的背景下,遭遇后院起火,將面臨兩難格局。

二是外界對于廠家人動和經營思路調整的種種猜測和不利傳聞。最主要的就是分銷渠道中經銷商的理解和認識。例如,一改低價路線轉走高端路線,商家是否會接受,不接受是否就會造成渠道資源的流失?工廠管理層調整后,原先的政策能否兌現,原先的操作思路能否繼續實施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經銷商最為關心的。在經歷了前幾年的市場變遷后,樂華、迎燕、萬家樂等盛極一時的品牌紛紛倒下,造成了商家如驚弓之鳥,任何風吹草動對于他們一種打擊。因此,如何對他們進行合理的解釋和引導,以及忠誠度的保持,至關重要。

篇3

人物簡介:

鄭守仁,1940年生于安徽潁上縣。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63年畢業于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水工專業。在長江水利委員會先后擔任葛洲壩、隔河巖工程設計代表處處長、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兼三峽工程設計代表局局長。先后負責烏江渡、葛洲壩、隔河巖、三峽工程設計。他負責的工程設計項目,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一等獎各1項、二等獎2項;國家優秀設計金獎2項、銀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著作3部。曾獲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稱號。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精心設計優質工程

1974年,鄭守仁風塵仆仆從貴州烏江渡來到葛洲壩工地,擔負起導流圍堰和大江截流設計的重任。當時正值“”后期,工作和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在導流圍堰施工的幾個寒暑,鄭守仁幾乎天天蹲在現場。辦公住地離現場有五六里路,他每天至少跑一趟,大多時候是每天兩三趟,風雨無阻。施工進入最關鍵階段,鄭守仁干脆晝夜“泡”在工地。頭班的工人下班了,他又參加第二班的施工,當第三班來接班時見他還在工地,工人們都從心底里敬佩他。

1986年秋,清江隔河巖工程匆匆上馬,湖北省委、省政府將技術決策和設計重任交由長江委全面負責。搞工程的都知道,大型水電工程從初步設計到技術設計頗費時日,不能一揮而就。然而,隔河巖工程雖然有前期工作的基礎,并且1970年曾有過開工的準備,但工程從決定動工到導流隧洞招標,時隔僅一個月。工地一片荒山野嶺,現場設計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一切工作都得從頭開始。時任長江委副總工程師、隔河巖工程設計代表處處長的鄭守仁,既要千方百計組織力量突擊招標文件,又要分出精力四處奔波,聯系解決現場設計人員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條件。

設計任務火燒眉毛,必須爭分奪秒。鄭總和同是工程技術人員的愛人高黛安索性在工地“安營扎寨”,夫妻倆住進了一間簡陋的辦公室。夫妻倆天天和鉆探工人一起吃食堂,有時從工地回來誤了吃飯,就泡兩包方便面草草對付。宜昌距隔河巖不過幾十公里,兩個多小時就可到達,又有車接送,但鄭總和愛人卻很少回宜昌的家。7個春節,夫妻倆就這樣在工地囫圇過去。

鄭總親力親為,處處以身作則,他無聲的行動深深感染了廣大設計人員。大家都自覺地以他為榜樣,不講條件,不分晝夜,一切為了保證工程用圖。畫圖的桌子不夠,就用床板代替;下工地沒有車,就靠兩條腿。因為設計的“糧草”供應充足,被稱為“亞洲之最”的隔河巖導流隧洞不到一年就提前竣工通水,為工程提前建成并全面發揮效益奠定了基礎。

1993年,帶著葛洲壩、隔河巖兩大工程成功的喜悅,鄭總來到三峽工地。此時,他已是長江水利委員會的總工程師,除全面負責長江委的各項技術工作外,還受長江委黨組的委托,負責主持三峽工程設計總成及現場勘測、設計和科研工作。

三峽工程號稱“全球一號水電工程”,有20多項經濟技術指標名列“世界之最”,有人形象地稱之為“科技博物館”、世界級難題“題庫”。要描繪這一巨型工程的設計藍圖,往往要挑戰技術極限。鄭總作為長江委的前方總指揮,他總攬全局,組織協調勘測、規劃、水文、科研和設計各方面的工作,確保三峽工程的技術供應,并直接駐扎工地,組織現場的技術服務。

為了使三峽工程的設計細致周密,鄭總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博采眾長。對張光斗、潘家錚等水利水電領域的著名權威、學者和專家,鄭總十分敬重,并虛心請教,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一一答復,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一件件落實。由退居二線的老專家組成的長江委技術委員會是鄭總十分倚重的“智囊團”、“聚寶盆”。這些老專家為三峽工程的論證、上馬傾注了畢生的聰明才智,是三峽工程的寶貴財富。因此,鄭總每年都要請他們來三峽工地考察,這些老專家的點撥、提醒,讓他受益匪淺。

雖然鄭總自身工程實踐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又是前方的“一號首長”,但他從不將個人意見強加于人。技術民主、科學決策是他的一貫作風。每遇重大的技術問題,他都要組織開會討論,集思廣益,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然后慎重作出決策,并主動承擔責任。十年來,在他的組織、主持下,長江委關于三峽工程的設計技術問題討論會共舉辦300多次,現場設計技術討論會達1600多次,形成的會議紀要達4400多萬字,由他親筆撰寫的現場設計工作簡報共250余期、200多萬字。這些看似繁瑣、枯燥的工作簡報和會議紀要是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也是鄭總一步一個腳印走在三峽工地最真實、最細致的寫照。

人們常說“設計是工程的靈魂”,鄭總就是長江委設計工程師的靈魂。三峽工程每一項重大設計、每一個重大技術難題的解決,都凝聚著鄭總的心血和汗水。

“千年大計,國運所系”,三峽工程的質量關乎中華民族的千秋大業。作為設計單位的總工程師,鄭總的雙肩一邊馱著神圣的使命感,一邊馱著高度的責任感。在他的心中,工程質量高于一切,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和對歷史負責是他始終不渝的信念。大會小會,他必講工程質量,反復強調三峽工程的成敗首先在設計,一流的設計才有一流的工程。他叮囑設計人員,要牢記當年在葛洲壩的諄諄教誨,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竭盡全力把三峽工程設計工作做好。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一塊大壩基礎、每一項分部工程、每一個項目工程的驗收,他都嚴格要求設計人員,同時也嚴格要求參建各方。

1996年春節期間,左岸非溢流壩8號壩段進行基礎驗收。經過幾個來回,直到大年三十,該壩段都未能達到驗收標準。正月初一一大早,鄭總憂心忡忡地趕到施工倉面。施工單位認為大過年的,驗收可能會輕松一些,并已作好開倉澆筑準備。但沒想到一向溫和的鄭總就是不給面子,他力排眾議,指出基礎處理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并強調三峽主體大壩基礎萬萬不能馬虎,要不折不扣地按設計要求將基巖裂隙和松動塊石等地質缺陷處理好,否則將留下無窮隱患,后果難以設想。他的這種對工程高度負責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打動了參加驗收的各方代表。最后,施工單位按照他的要求,當天下午就將地質缺陷處理妥當,他這才同意進行驗收。

2003年末,廊道發生漏水現象,鄭總心急如焚,就在12月31日的夜晚,在人們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慶氣氛中時,鄭總卻專門請長江科學院的爆破專家一起,冒著寒風、踩著積水到廊道里仔細檢查滲漏情況。從工程開工到大江截流,從澆筑第一方混凝土到大壩巍然聳立,從臨時船閘通航到永久船閘建成,十年如一日,他為三峽工程質量精益求精、一絲不茍,默默地履行著組織賦予他的職責。

1997年,鄭總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但是三峽工程重點部位的基礎驗收,他仍要親自到現場,以無私無畏的胸懷團結參建各方嚴把質量關。曾長年跟隨鄭總的現水利部副部長劉寧由衷地贊佩道:“鄭總為了三峽工程質量能達到一流水平,就是舍棄他自己的一切也在所不惜。”

大膽創新,攻克難關,確保三峽截流成功

眾所周知,葛洲壩大江截流是一道世界級難題,全世界都睜大了關注的眼睛。鄭守仁率領技術人員奮力攻關,苦苦探尋破題良方。1981年的冬天,寒風刺骨,驚濤拍岸,鄭守仁在堤頭整整守了一周。最終,他提出的“鋼筋石籠”龍口護底方案在眾多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并被采納。截流施工中,大大減少了進占拋投料的流失,確保了大江截流一舉成功。人類首次腰斬長江,世界為之震驚。

1997年的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是在葛洲壩工程形成的水庫中實施的,水深達60多米,超出一般的特大型工程截流水深的2~3倍,而且江底是20多米深的松軟淤沙,截流難度之大,世所未有,三峽工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全世界更是都睜大了關注的眼睛。

多次水工模型試驗表明,截流戧堤進占過程中,由于深水中高堤重壓,淤沙滑出,堤頭隨時存在不同程度的坍塌,施工安全潛藏著巨大的威脅。鄭總立即告誡身邊的設計人員,實現高質量的截流,首先要保證施工安全,如果戧堤坍塌,造成設備安全事故和人員傷亡,貽誤戰機,作為設計單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原諒自己。此后一個多月,責任心一向極強的鄭總,心頭一直沉甸甸的,終日冥思苦想,夜不能寐,常靠服安眠藥才能強行休息一會。幾番殫精竭慮,幾番耿耿難眠,鄭總集中群體智慧,以試驗成果為依據,創造性地提出了“人造江底,深水變淺”預平拋墊底方案。就是用70多萬方石渣料把江底淤沙壓住,在正式截流前將江底抬高到安全高程。預平拋墊底方案一經實施,大江截流有驚無險!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設計獲國家優秀設計金獎,其技術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并躋身于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列。浩浩長江上聳立起中國治水史上一座豐碑,鄭守仁的名字當之無愧地鐫刻在上面。

繼大江截流之后,導流明渠截流又是水電截流史上一次更為嚴峻的挑戰。明渠截流規模雖不及大江截流,但其流量大,落差高,龍口合龍單寬能量世界第一,而且其江底為人工開挖修整形成,平整光滑,截流拋投材料難以站穩,施工條件復雜,綜合難度世所罕見。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截流前夕,鄭總顯得格外輕松,他胸有成竹地對外宣稱:截流合龍已是勝券在握。這份自信源于他多次參與截流設計的豐富經驗,也源于他率領的長江委設計人員為完善截流方案所作的精心技術準備。

在鄭總的帶領下,長江委設計人員全力以赴,日夜奮戰,對多種截流方案反復比較,最終確立了截流方案:截流進占前,對光滑平整的明渠底部,先在圍堰龍口部位拋投鋼架石籠和合金鋼絲網石兜,墊底加糙,形成一道水下攔石坎,以阻止截流合龍時拋投物料流失;上下游兩道截流戧堤同時進占,以分擔落差,降低截流難度;做好二期上、下游圍堰拆除,保證良好的分流條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隨時掌握水情和截流技術參數,進行動態決策。鄭總作為這一戰略方案的制訂者,采取了一系列技術措施,以確保一舉成功。

在國務院組織的明渠截流前驗收會議閉幕式上,時任水利部部長汪恕誠作為國務院三峽樞紐工程驗收組組長,對長江委的設計技術水平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2002年11月6日,奔流千古的長江再一次被人類的偉力腰斬——導流明渠截流一舉成功。鄭總的預言變成了萬民歡騰的現實,化作了三峽建設者獻給黨的十六大的一份厚禮,導流明渠截流在全國院士大會上被評為2002年十大科技新聞之一。

鄭總常常語重心長地對設計人員講:“工程設計上畫的一條線,工人干得滿身汗,國家花錢成千上萬”。為了節約國家投資,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鄭總始終堅持優化設計。他虛懷若谷、廣納良策,用驚人的毅力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創下了十幾項優化設計成果。在他的倡導下,設計部門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創造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關技術成果,還榮獲了一系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全國優秀設計獎。

三峽工程開工以來,在鄭總的主持下,一期混凝土縱向圍堰節省混凝土24萬多方,二期工程左導墻節省混凝土16萬多方,三期上游土石圍堰節省土石方10萬多方。據不完全統計,僅主體工程混凝土工程量一項,經優化設計節省混凝土合計100多萬方,為國家節約投資3億多元。在這些巨額數字的面前,誰能無動于衷呢?數字的背后,是鄭總高度負責的主人翁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是他帶領廣大設計人員辛勤工作的心血和汗水。

深入一線,身體力行,工地就是他的家

鄭總有一本特殊的“日歷”,上面沒有節假日,逢年過節,人家往家里趕,他往工地趕。他還有一張特別的“作息時間表”,上面沒有白天、黑夜,除了必不可少的吃飯、睡覺,剩下的全是工作,同事們都心疼地說他是“工作狂”。他自己記不清有多少個新年除夕是在工地過的,他只記得有一年除夕,同在三峽工地、同是工程技術人員的妻子與他隔江相望,未能團圓。他也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不是蹲在現場,就是在前方辦公室審閱文件、圖紙,他只知道白天沒有干完的工作晚上接著干,今天的事不能拖到明天。但是,同志們的心里明白,三峽工程的10年,所有的春節,他都在工地值班;10年中的“五一”和“十一”,除了參加進京的勞模觀禮,他沒有休息過一天。如此超負荷、高強度的運轉,不是一年、兩年,而是10年!一名高級領導干部、一位工程院院士 ,在工地現場這種干法,誰能不肅然起敬。

也許長江委以外的人不會相信,10年來鄭總只是去年才在武漢安了一個家,而他卻很少在里面呆過。去武漢開會、辦事,他就住在單位招待所。委領導多次要給他在武漢安排房子,他一直不肯要。那么,他的“家”究竟在哪兒呢?在宜昌,我們代表局給他安排有一套臨時住房,可以算是一個家,但就是這套房子,他也沒住過一天,白天在宜昌開會,他總是當天連夜就趕回三峽工地,也不知他幾過家門而不入了。

大家都知道,他真正的家在工地,工地就是他的家。他長期與妻子擠在一間10多平方米、堆滿雜物的小房間,夫妻倆一年四季吃食堂。直到去年,他才同意增加了一間同樣面積的小房間,達到了三峽工地高級工程師公寓的標準。

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后,鄭總在蘇州的女兒發來一封祝賀電報。一句“爸爸,您辛苦了”,勾起他多少酸楚的回憶。鄭總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很多人并不知道,長期以來,他對獨生女兒一直藏著一份深深的歉疚。女兒出生在烏江渡工地,因為夫妻倆工作忙,女兒不滿周歲就被送到遠在蘇州的外婆家。夫妻倆總說,等忙完了這一陣兒就把孩子接回來。可沒想到這一忙就忙了30余年。30年來,鄭總同女兒見面的日子加起來還不到兩個月!女兒出嫁時因忙于三峽工程的開工,他也沒能到場。現在,女兒也已成家立業,女兒的許多同事至今都不知道她還有一位搞工程并且頗有成就的父親。

有一件事是鄭總心頭揮之不去的隱痛。那一年,參加完高考的女兒趁著暑假,興沖沖從蘇州來到葛洲壩工程的建設現場,她想親眼瞧瞧長江上這座最宏偉的工程,分享父親創業的喜悅。這是父女倆第二次見面,鄭總多么想多陪陪女兒,帶女兒參觀親手修建的大壩,彌補沉淀在心頭的父愛。可是每天的工作排得滿滿的,他就對女兒說:明天吧,明天爸爸一定陪你去看工程。就這樣,日復一日,一直到女兒臨走的時候,他也沒能抽出時間。女兒帶著遺憾離開了工地,含著委屈的眼淚留下了一句令人心酸的話:爸爸愛工程勝過愛女兒。

1993年隔河巖水利樞紐提前半年發電,國家重獎有功之臣,鄭總榜上有名,獎金5萬元,可他分文未取。他將3萬元資助近百名工地職工子女求學,將1萬元支援宜昌市五峰縣的小水電建設,另1萬元寄回母校,贊助設立嚴愷教育基金。1995年,鄭總榮獲首批“三峽工程優秀建設者”稱號,獲獎金5000元,他同樣一分未留,懇請長江工會轉贈5位水文勘測系統外業退休職工每人1000元。

這10年來,鄭總陸續得到的稿費、講課費以及院士津貼等,也大多用于集體福利事業和送給生活困難的同志。

長期待在工地,鄭總積勞成疾,他患有肝病和高血壓。醫生要求他住院治療,他不肯。單位領導幾次讓他到外地療養一段時間,他也不同意。每次吃飯,他總是去得很晚,沒趕上吃飯時間,就吃碗面條,或拎上兩個饅頭。三峽總公司領導非常關心他的飲食,要在餐廳給他開小灶,他一口謝絕,每天和大家一樣,揣著飯卡排隊買飯。

篇4

借條,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一般由債務人書寫并簽章,表明債務人已經欠下債權人借條注明金額的債務。借條是指借個人或公家的現金或物品寫給對方的憑證,也就是借條。

在民間借款中,很多當事人在寫借條時習慣找一個見證人簽字,并認為見證人在借條上簽字就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其實不然,見證人,顧名思義,僅僅只是對該次借款的一個見證,而見證人對借款是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大家要將見證和保證區分開來,保證人在借條上簽字才能產生保證責任。在此,本律師建議:在借款給他人時,雙方簽署內容完整、有效的借款協議,要求保證人在協議上簽字時注明其保證人的身份,并明確保證人的保證方式、保證期限、保證內容等,否則難以向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變遷

(一)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制度。從1994年初開始至2005年,國務院及相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自改革開放以來最為深刻的外匯制度改革方案。此次匯制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外匯體制的根本性改革階段。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匯率并軌,建立統一、規范、有效率的外匯市場。禁止在境內外幣計價、結算和流通;二是外匯體制的局部調整階段。1996年1月29日,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取消經常項目下尚存的其他匯兌限制,同年12月1日宣布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并制定和頒布了相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三是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深入階段。2001~2005年我國改變了“寬進嚴出”的管理模式,調整了“內緊外松”的管理格局,轉變了“重公輕私”的管理觀念,規范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外匯收支;與此同時,減少行政管制,外匯管理逐步從直接管理轉向主要監管金融機構的間接管理,從主要進行事前審批轉向主要依靠事后監督管理。

(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升值2%;銀行間一籃子貨幣兌人民幣的每日收市價,作為翌日買賣中間價,上下波幅3‰(后將非美元貨幣兌人民幣波幅擴大至上下3%)。從此,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按照中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在此基礎上測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水平的變化。

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現階段的意義

(一)緩解了對外貿易不平衡。近年來,我國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持續擴大,加劇了國際收支失衡。到2008年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1.95萬億美元,對外貿易順差迅速擴大,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適當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有利于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貿易條件。

(二)擴大內需以及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適當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有利于貫徹以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提高金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保持物價穩定,降低企業成本;有利于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

(三)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需要。適當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有利于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效果;有利于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三、金融危機對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影響

2008年開始的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人民幣現行匯率制度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到2008年9月底,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了21.4%,對主要貿易伙伴貨幣的平均匯率水平累計升值了13.4%。然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日益嚴重,人民幣升值步伐放緩。

(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由單邊升值轉為雙向波動,匯率彈性明顯增強。2008年10月以來,隨著美元在國際市場上對除日元外的其他主要貨幣匯率大幅走強,境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雙向波動性也有所增強。

(二)境內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轉為貶值預期。2008年3月底以來,境外不交割遠期(NDF)美元貼水開始收窄,升值預期逐漸縮小,9月中旬后又進一步轉為美元升水(人民幣貶值),并且升水幅度不斷增大。10月中旬起,境內各期限美元對人民幣遠期價格也由美元貼水轉為美元升水,并且升水幅度不斷擴大。

(三)外匯即期市場出現劇烈波動。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價格波幅擴大,2008年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匯價日均波幅126個基點,較上半年增加32個基點。其中,12月的第一周,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格相對當日匯率中間價出現連日觸及跌停或在跌停價附近成交的情況。

四、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一)解決國際收支失衡,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長時期的“雙順差”所導致的國際收支嚴重失衡是產生人民幣巨大升值壓力的重要因素。要減輕人民幣的升值壓力,維護中國對外經貿環境總體上的穩定,就必然改變中國目前的國際收支格局,用好外匯儲備。

(二)調整經濟結構。依據當前世界經濟形勢,適時調整中國經濟對外需過高依賴的局面,調整貿易差額并使之回復到平衡狀態。

篇6

為完善流動人員管理政策,促進人才合理流動,現對流動人員檔案工資調整問題通知如下:

一、國家機關、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調整工資時,凡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管理人事檔案并保留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的流動人員,本人符合國家規定的升級條件,可由該機構按照國家規定的調資政策,核定其增資額,記入本人檔案。

二、流動人員原所在單位是國家機關的,按國家機關工資調整的政策和標準核定;流動人員原所在單位是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按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工資調整的政策和標準核定;流動人員原所在單位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按全民所有制企業單位工資調整的政策和標準核定。

三、流動人員再進入全民所有單位工作時,其工資待遇按原勞動人事部《關于職工調動工作后工資待遇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勞人薪〔1987〕24號)執行。

篇7

[關鍵詞]精細調整 綜合調整方案 產量不降

中圖分類號:Y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3-0375-01

一、概況

(1)油水井生產情況

某區塊共有油水井327口,其中采油井219口,注水井108口。

2013年12月,該區塊采油井開井215口,日產液5411t,日產油448t,綜合含水91.72%,流壓3.55MPa,累積產油1131.37×104t;注水井開井99口,日注水量6464m3,平均單井劃分層4.0個注水層段,平均單層段注水21.97m3/d,累積注水5059.11×104m3,2013年水平自然遞減4.69%,地層壓力10.0MPa。

(2)區塊目前現狀

從注采現狀來看,水驅儲量控制程度較低,全區為0.71,具有一定的注采系統調整潛力。

從注水現狀來看,2013年12月,注水井108口,其中分層井99口。分注率達到了91.67%,分層注水合格率為90.69%。從連續三次以上吸水厚度情況看出,目前該區塊砂巖和有效吸水厚度比例分別為60.9%、65.3%,從分井網上看,砂巖吸水比例最高的是基礎井網,而二三次調整井網則最低。

從采油井現狀來看,統計該區塊70口井環空測試資料,出液砂巖、有效比例為63.42%和68.23%,出液層含水88.50%,出液強度2.04t/d.m。從分井網分油層組來看,一次調整井網中葡I組含水級別最高,薩III組含水級別最低,二三次加密井網薩II組含水級別最高,葡I組次之。

統計該區塊各項資料,經過分析,目前未射孔的3854個低未水淹層中動用差的有2136個層,已經動用的有800個層,未動用的918個層是下一步措施挖潛的主要對象。

二、油水井各類方案制定、執行情況

(1)該區塊主要方案及執行情況

2013年以來,計劃實施調整工作量180井次,截止到6月底,已經實施完124井次。

結合多學科研究成果,尋找油井剩余油潛力,不斷完善注采關系,進行以油水井補孔和壓裂為主的措施調整

一是為了完善窄小河道砂注采關系,縮小薄差油層注采井距,對油井實施補孔措施。2014年,補孔12口井,平均補開砂巖厚度15.5m,有效厚度3.7m,前后對比,日產液量上升了158t;日產油量上升了31.8t;綜合含水下降了3.9個百分點;平均流壓由上升了0.51MPa,平均單井日增液14.4t,日增油2.9t。油井措施后,注水井進行了方案調整,日實注增加138m3,目前仍達到日增油31.1t的效果。

二是對油層動用差、地層壓力高、有一定剩余可采儲量的油井實施壓裂改造措施,提高油層動用厚度,改善油田開發效果。2014年,實施油井壓裂5口井,其中3口井因出現套損等情況未完全執行壓裂方案,統計其余2口井,平均壓裂砂巖厚度6.4m,有效厚度1.6m,前后對比,日產液量上升了18t;日產油量上升了4.2t;綜合含水下降了1.7個百分點;平均流壓下降了0.09MPa,平均單井日增液9t,日增油2.1t。油井措施后,注水井進行了方案調整,日實注增加44m3,目前仍達到日增油4.0t的效果。

結合“三提三控一穩”調整思路,對注水井實施測試調整,重點針對以往措施井和地層壓力較低的井區

2014年上半年,該區塊測試調整分兩批執行:第一批是執行綜合調整方案,執行13口井,日實注增加53m3;第二批因考慮到該區塊的注水量高于運行曲線,執行以減水為主的注水方案,制定方案25口井,從4月份開始,已執行完17口井,日實注減少431m3。

近兩年該區塊進行注水方案調整后,地層壓力有所回升。同井號對比地層壓力38口井,2014年與2013年對比,地層壓力上升了0.30MPa,從壓力分級情況來看,壓力分布更加趨于合理。

繼續優化層段組合,縮小層間差異,進行注水井細分調整

按照“656”細分調整原則,結合實際情況。2014年進行注水井細分調整30口井,注水層段數增加了53個,日實注增加150m3。

統計前后單次有同位素資料的13口井,層數、砂巖及有效吸水比例分別提高了10.4、12.7和8.2個百分點。

三.取得的效果和認識

(1)開發形勢變好

2014年上半年該區塊總的油田開發形勢是:受鉆關恢復及注水方案調整及新井注水時率、措施增注影響油田注水量有所上升,地層壓力上升,受措施增產、注水受效影響產油量保持穩定。

2014年上半年,受鉆關恢復、細分調整及注水方案調整影響使得階段注水量上升

2014年上半年該區塊平均日注水量為6433m3,與去年對比,增加647m3。受控水方案及吸水能力下降的影響,水平注水量有所下降。

注水量增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鉆關恢復12口井,日注水量增加135m3;二是上年新井6口井,日注水量增加213m3;三是注水井細分、測試調整31口井,日注水量增加482m3;四是措施增注7口井,日注水量增加134m3。

注水量減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方案下調8口井,日影響注水量115m3;二是時率影響6口井,日均影響注水量102m3;三是吸水能力下降2口井,日均影響注水量51m3。

同井號地層壓力對比38口井,由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回升了0.30MPa。

2014年上半年,措施增產、注水受效彌補了含水上升、供液變差、泵況變差的影響,使得該區塊產油量保持穩定

2014年6月份,油井開井210口,日產液量5450t,日產油量460t,綜合含水91.56%,平均流壓3.86MPa,與去年12月份對比,日產液量上升41t,日產油量上升12t,綜合含水下降0.16個百分點,平均流壓上升0.31MPa。

(2)取得的階段性調整效果

一是連續兩年產量、注水量保持了穩定。區塊的自然遞減由2012年至今分別為13.03%、4.69%、1.70%,產量保持了穩定,注水量也沒有大的變化,維持在5930m3左右。

二是油層動用厚度提高。通過油井補孔,層數、砂巖及有效的出液比例分別提高了7.81、9.01和6.19個百分點。因注水井細分及測試調整、調剖等措施,層數、砂巖及有效的出液比例分別提高了7.03、7.04和4.99個百分點。油層動用厚度較調整前都有所提高。

三是地層壓力不均衡的矛盾得到緩解,壓力分布更加趨于合理。經過調整后,高壓層、低壓層比例不斷減少。

(3)認識

一是通過油水井補孔完善注采關系,提高水驅控制程度,有效減緩產量遞減和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篇8

【關鍵詞】任務驅動式教學 教材調整 教材重組

在傳統教學中,我們總認為學生學習新知必須由易到難,如此讓教學常常缺乏挑戰性,學生的學習缺乏激情,許多情況下沒有學習的激情也就沒有學習的熱情。

贊可夫在《教學與發展》一書中指出:“教學不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昨天,而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明天作為方向。”他提出了以高難度進行教學的原則,含義之一是指克服障礙,另一個含義是指學生的努力,“以高難度進行教學,能引起學生在掌握知識時產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動過程。”

由此想到,有一位家長把孩子送去學鋼琴,孩子剛學不久,鋼琴老師就讓他練一首有難度的曲子。孩子練了很長時間還是疙疙瘩瘩,家長見此認為老師很不負責,老師也不作解釋,而是給孩子換了一首比較簡單的曲子,結果孩子彈奏得很流暢。

不難發現,這位鋼琴老師采用了贊可夫的“高難度教學法”。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要求任務應該具有挑戰性,有時候就可以采用“高難度教學法”。此時的“由難到易”有兩種理解和兩種作用。

一、由“難”開場,發揮“以一帶十”功能

這種“由難到易”的任務驅動,所起作用更多為了知識的導入,以激起學生挑戰的興趣,之后的教學走一條“由易到難”的探究之路,此時往往改變的是一節課教材的編排。

這種采用“由難到易”的教材調整,有一種做法是在知識鏈上截取位于后段、相對較復雜的一點作為知識的引子。例如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釘子板上的多邊形”一課,教材有兩條遞進的知識線,一是“形內釘子數”依次遞增,二是“邊上釘子數”依次遞增。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有一位教師采用了讓多邊形更復雜以及使“邊上釘子數”較多作為知識的引子(如圖1),然而學生發現數方格也很方便,這一任務設計也就沒達到“難住學生”的作用。還有一位教師換了一種角度,讓多邊形“形內釘子數”較多,并且用常用面積公式計算或用數格法都有困難作為知識的引子(如圖2),如此由易到難進行探究就成了需要,最后再回過來解決這一難題,學生能夠深切體會到皮克公式的“有用”。由此可見,什么是“難”,有時候不在于量變――數量之非常多,而在于質變――結構之非常規。

還有一種“由難到易”的教材調整,是把練習階段的知識應用(應用題)提到前面作為知識的引子。例如原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表面積的變化”一課,教材分為“拼拼算算”和“拼拼說說”兩大板塊:“拼拼算算”中有三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個活動引導學生用兩個相同的正方體拼出長方體,體驗到兩個正方體拼成長方體后表面積減少了原來兩個面的面積。第二個活動引導學生用3個、4個甚至更多個相同的正方體橫著排成一排,拼成長方體,探索拼成前后表面積的變化規律。第三個活動用兩個相同的長方體拼成大長方體,體驗不管怎么拼,每次都會減少兩個長方形面的面積,而減少的面積越少,拼成的大長方體的表面積就越大;“拼拼說說”主要引導學生應用前面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其中最后一題是10盒火柴的包裝問題。

如果用任務驅動式教學來設計“表面積的變化”一課,那么我們就可以把最難的編排在教材最后的屬于知識應用的“10盒火柴的包裝問題”前置到課首,使之成為一個挑戰性任務,讓學生為了完成“10盒火柴,怎樣包裝最節省包裝紙?”這一研究任務而轉化成數學問題“10個長方體,怎樣擺拼表面積最小?”的研究活動。此時,學生自然而然會采用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思路,這與教材編排的三個層次的活動不謀而合。

當然,我們可以把火柴盒改成磁帶盒,一是磁帶盒生活中更常見,二是磁帶盒形狀上更規整,便于學生操作和觀察,三是磁帶盒數據上更有特點,在研究“用4個磁帶盒拼成大長方體,怎樣拼表面積最小呢?”活動中,學生在只重合一種面的情況中比較得出表面積最小的是“重合6個大面”的拼法,接著在重合兩種面的情況中比較得出表面積最小的是“重合了4個大面和4個中面”的拼法,最后要比較“重合6個大面”和“重合了4個大面和4個中面”哪種拼法得到的長方體表面積最小時,因為磁帶盒的4個中面正好相當于1個大面,4個大面和4個中面就相當于5個大面,所以學生不計算就可以直接得出“重合6個大面減少的面積最大,表面積最小”這一結論。

二、由“難”開刀,發揮“以一當十”功能

這種“由難到易”的任務驅動,所起作用更多為了知識的攻關,以掀起學生挑戰的,之后的教學走一條“由難到易”的遷移之路,此時往往改變的是一個單元教材的編排。

例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單元,編排了這樣一些循序漸進的例題。

例1,把60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班,每班分得多少支?要求口算。

例2,把120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班,每班分得多少支?要求口算。

例3,把46個羽毛球平均分給2個班,每班分得多少個?要求筆算。

例4,(1)每根跳繩3元,36元可以買多少根跳繩?(2)65元可以買多少根跳繩,還剩幾元?要求筆算。

例5,把5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2個班,每班分得多少個?要求筆算。

……

在教學例3的時候,學生都很不愿意用豎式計算,因為此題沒有挑戰性,學生感覺不難,用口算很容易得到結果:40÷2=20,6÷2=3,20+3=23。這一口算思路在學生腦海中簡化為(如下圖):

于是,此題用豎式計算就成了無源之水,學生反而感到困惑和奇怪:“老師為何非要讓我們用豎式計算?”

如果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要讓任務具有挑戰性,我們不妨重組教材,改變教材編排順序,教學例1和例2之后,可以直接跳躍到例5這一高難度教學內容,如此一來,列豎式的時候還可以避免先教學例3時學生可能列出的如此的豎式:

也就是說,先教例5可以讓學生一開始就站得高、看得遠,不必在不明就里的情況下很不情愿地根據教學進程和教師的要求不斷修改自己的行為。

不過,例5依然難不倒許多聰明的學生,他們會這樣口算:50÷2=25,2÷2=1,25+1=26。由此,我們不妨再增加例5的難度,修改數據變成“把51個羽毛球平均分給3個班,每班分得多少個?”以上分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除的口算方法就遇到了困難,此時這一題才真正對學生構成了挑戰,等學生掌握了此題的筆算方法,就會體會到用豎式計算的價值所在,再回過來計算較簡單的52÷2再到更簡單的46÷2,學生就會自覺采用豎式計算。

篇9

關鍵詞: 人事爭議仲裁調解 特點 問題 完善

一、前言

構建和諧社會這是全國人民的事情,但也不是幾句話可以實現的。這不但需要國家法律法規的協調,還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參與才行。

但是人多了總會有矛盾產生,這就需要人事爭議仲裁調解部門發揮自身職能,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中,調解是化解人事爭議糾紛的主要方式,一直以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從事實中可以看出,人事爭議仲裁調解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與矛盾,需要進一步去完善。

二、人事爭議仲裁調解的特點

過去的仲裁都是法律和法規來實施的,但是帶來了許多的問題。在這種情形之下,調解應運而出,成為了仲裁一把亮劍。但是,經過事實檢驗之后可以發現調解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1. 調解形式自由靈活

采用這種調解是形式多想且自由靈活的。在人事爭議仲裁的爭議案件中,其實都可以采用調解的辦法,來化解當事雙方矛盾。

人事仲裁的程序普遍都是人事爭議仲裁部門按照職權,主動開始調解,當然也有從當事人的申請開始例子。經過仲裁機構進行調解之后,當事雙方可以進行自我調解,最后達成共識撤掉訴訟的案例。

也就是說有一些經過調解無效,鬧到法庭的。也有經過調解和解,最終撤銷訴訟的案例。從這些可以看出,這種事情的自由靈活的。

2. 調解化解快省時省力

調解主要是實事求是的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追究誰對誰錯。主要是以道德來量責任,多用責任講承擔。而且,調解也沒有嚴格程序要求,所以調解進程比較快,根本不需要話費多少時間去周旋在繁瑣的程序中,能夠快速解決問題。

3. 仲裁方式比較溫和

人事爭議仲裁調解的最大的特點應該說是溫和了,因為這里面主要是調解,那就勸導為主。如果能夠溫和的勸導糾紛雙方化解矛盾,肯定有利于建設和諧社會。

中國從古代就有‘忍讓和好’等許多的以和為貴的處事之說,這一思想也根深蒂固的種植在人們心中。在現實中,一旦發生了糾紛肯定兩方的關系就比較緊張乃至對立。這個時候只要仲裁部門出面對雙方做做思想工作,很容易讓雙方冷靜下來思考,最后就能夠達到各退一步,互體互諒的結果。

4.改善交流且促進溝通

采用調解方式本來就是一個交流過程。其實,很多的爭議主要來源于交流不夠,最后導致一些矛盾發生。其調解就是提供一個交流平臺,讓雙方達到一致的協調意見,解決彼此之間的誤會。

5. 調解遵循自愿履行

在經過人事爭議仲裁調解之后,或者當事人彼此之間自我調解。這樣當事雙方都自愿遵守彼此的協議,且彼此都是心甘情愿的履行。這樣,雙方的心理上都是接受的,也都樂意去履行。

三、人事爭議仲裁調解的問題

作為人事爭議仲裁的調解,經過多年的實施之后雖然取得了好的成績,但也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1.過份分清是非延長調解時間

在人事爭議處理制度里明確提出來: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這一規定確實沒有什么不對,但是任何一個糾紛都一定要分清是非,將事情來龍去脈搞的明明白白,肯定要延長調解過程的周期。甚至在一定的情況之下,會引起某方當事人的反感,對調解不利。

2. 將調解看的過重

當將事情弄到仲裁機構之后,一些工作人員過分看重調解。認為自己將這些糾紛處理不了,調解不成功那就是自己的辦事能力不強。于是,為了調解成功往往采取以誘促調、以裁逼調、強行需找調解來息訴的現象。采用這些讓人不能信服的調解,就是成功了也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3. 調解不透明

現在很多調解方式還不透明,采取的就是仲裁庭和每一個當事人協商。這樣,就造成雙方的當事人不能面對面的交流,而是靠仲裁機構進行傳話。

這樣的調解就造成暗箱操作嫌疑。因為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意見,彼此都在猜測。很如果造成當事人對仲裁機構的懷疑,認為他們偏向于另一面的當事人。彼此有了質疑,就會影響調解的效果。

當然,人事爭議仲裁調解不僅僅這些問題,還有比如收費等方面的不足之處,都需要進一步優化調解機構制度。

四、人事爭議仲裁調解的完善

調解的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還需要該機構從實例中尋找出問題所在,進一步完善方法和制度。

1. 公平調解,為此仲裁的公信力

當當事雙方鬧到仲裁調解機構的時候,彼此都十分矛盾對方,希望贏得對方。當然,彼此既然鬧到了仲裁庭那就是一種信任,相信仲裁庭能夠將這事情處理好,但是彼此對仲裁庭還是存在著質疑。

只要有了質疑,那么在庭審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言語過激以及和仲裁庭不配合的事情。出現了這種情況,仲裁人員就不能認為自己受氣了,要發泄一下。這個時候一定要秉公辦事,注意及時和彼此交換意見,讓當事人感覺你處事比較公平,這樣仲裁講出的話才有份量,才愿意聽你的話。

2. 提升仲裁人員的親和力

當當事雙方在傾訴的時候,仲裁人員一定要耐心認真的傾聽,不要表現出一幅不耐煩或者傾向一方的表情,給人厭惡之感。只有當事人感覺到仲裁機構可親可敬,才會將自己內心所想之話說出來。有了他們彼此的真心話,才能夠最后的調解帶來信息,這樣調解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

3.增強仲裁人員的控制力

在調解的時候,采用哪種方法要因人而宜,仲裁人員要靈活掌握整個案情,快速的做出調解方案。而且,在調解的時候要能夠控制住整個局面。不能任由當事雙方先是彼此陳訴,到了后面彼此罵成一片,導致整個局面混亂不堪。

五、結束語

要讓人事爭議仲裁調解服務于民,就要從現階段的不足之處出發,根據實際案例中的現象提出一套合理的解決辦法,進一步完善調解的功效和提高調解的真正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志岐,人事爭議仲裁調解的優勢、缺陷及完善,中國人力資源,2008年

篇10

關鍵詞均衡經濟增長科學發展觀要素稟賦

三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我國政府在三年多的時間里一直頂住國際上的巨大壓力,堅持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今年7月下旬,人民幣匯率從原來的1美元兌8.27人民幣升值為1美元兌8.11人民幣,同時人民幣不再單純釘住美元,而是改為釘住一攬子貨幣,并且可以在上下1.5%的范圍內圍繞1:8.11進行浮動。

然而,人民幣小幅升值盡管在短期內緩解了升值的壓力,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它在不遠的將來仍然會浮現出來,這是由經濟增長差異的內在規律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也就意味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匯率會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的一個重大問題,那么人民幣匯率調整是否是必要的,它與科學發展觀是否有內在的聯系?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理解匯率調整的影響,后者與政策調控的目標息息相關。

一、我國政策調控的目標

我國是個大國,人民幣升值與否應該以是否有利于我國維持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實現科學發展觀、是否有利于實現工業化、是否有利于宏觀經濟穩定為指針,既不能因國際壓力而使人民幣升值,也不應因國際上的政治壓力和金融投機壓力而維持現狀。匯率制度改革和匯率水平調整會導致我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并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后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它們是由我國經濟的基本因素決定的,因此匯率改革和調整的進程必須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相適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一再強調,匯率調整“要按照內部改革的邏輯和內部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壓力,來設計我們所要進行的改革,不管是稅收、利率還是匯率”,正是這個意思。

經濟增長、價格穩定、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是政策調控的四大目標。由于存在著內在的沖突,它們不可能同時實現。經濟增長的階段不同、國情不同、形式不同都會影響政府對這些目標的偏好。當價格穩定更重要,當局就會偏好能夠控制通貨膨脹的政策工具,如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英美政府;當充分就業更重要,當局就會偏好能夠促進就業的政策工具,如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當外部均衡相對于內部均衡更重要,這大體上只存在于那些規模比較小的經濟體中,此時外部均衡實現與否是內部均衡實現與否的先決條件,這種情況下政府就會更偏好那些有利于外部均衡的政策工具;如果經濟增長的要求壓倒其他目標,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工具和選擇就成為政府的首選,如二戰后日本和韓國成功實施的產業政策。

由于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異常復雜,需要根據具體國情和經濟增長的具體階段對政策目標的選擇進行具體分析。那么,我國的政策目標是什么呢?

我國的首要任務是實現經濟的現代化,而現代化某種意義上就是工業化,實際上如果沒有工業化,那么經濟增長就缺乏堅實的基礎。首先,工業化具有規模效應,而只有當經濟增長具備相當規模的時候,占人口絕大部分的人群才會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其次,工業化是其它產業產生的基礎和發展的動力。盡管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第二產業也即工業和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小,但它們無一例外是以發達的工業為基礎的。沒有發達的工業,人們的收入水平就會偏低,自然不會出現對服務業的需求;第三,工業化對其它產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工業會為其它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先進的設備,也會解放更多的工業人口和農業人口,他們會投身于第三產業,也會形成新的產業,這些都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

經濟增長不是絕對的,而是有條件的、受限制的。經濟增長的第一個限制條件是通貨膨脹,如果經濟增長的速度過快,它必然會催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會破壞長期經濟增長的基礎。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這種關系在我國也是存在的,超過資源承受能力的經濟增長往往引起通貨膨脹,而要控制通貨膨脹就要部分地犧牲經濟增長的速度,1988年和1992年的通貨膨脹都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經濟動蕩,不得不采取嚴厲的措施制止通脹的惡化以維護經濟在合理水平上的增長。因此,經濟增長的上限就是不催生通貨膨脹的增長。

經濟增長的第二個限制條件是就業率。盡管各國政府都追求充分就業,但充分就業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定義和比率,在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要求。我國勞動力規模龐大,如何使更多的公民盡可能地享有工作的權利是政府不得不時時刻刻掛在心上的事情。顯然,沒有經濟增長,也就沒有就業。為了使就業率維持在某個水平上,就需要經濟增長達到一定的水平。這也就同時決定了經濟增長的下限,即使就業維持在某個水平之上的增長。

通貨膨脹和就業是政策必須兼顧的兩個目標,盡管有時候政策會偏向于其中的一個,但同時卻不能不同時考慮另外一個,即如果為了控制通貨膨脹造成的失業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會引發社會問題;反之亦然,即如果為了促進就業而造成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就會形成不穩定的預期,影響經濟的長期增長。

由通貨膨脹率決定的經濟增長的上限和由失業率決定的經濟增長的下限會構成一個閉區間,可以將處于這個區間內的經濟增長定義為均衡經濟增長。當經濟處于均衡增長狀態,既不會導致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也不會導致經濟衰退和大規模失業,這就是均衡的含義所在,它是平穩的經濟增長,是在比較長的時期內能夠持續的經濟增長。均衡經濟增長意味著經濟增長的模式與要素稟賦是一致的,因為只有與要素稟賦相一致,經濟增長才會是最集約、付出成本最小的。經濟增長也才既不會催生通貨膨脹,也不會導致高失業率,它既能保證經濟增長的速度,也能保證經濟增長的質量,從而是可持續的。從這個角度講,均衡經濟增長就是與科學發展觀相一致的經濟增長。

當然,經濟增長會改變要素稟賦,經濟增長的方式應該隨著要素稟賦的變遷而改變。均衡經濟增長不但是與要素稟賦相適應的經濟增長,而且應該是隨著要素稟賦變遷而變化的經濟增長,這也就是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增長。

將經濟增長與價格以及就業聯系起來并非是我們的首創,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弗里德曼(1968)和費爾普斯(1967)就分別獨立地提出了自然失業率的概念,這實際上是限定了經濟增長的上限;后來,莫迪利亞尼(1975)又提出了“非加速通貨膨脹失業率”(NAIRU)的概念,它是指不催生通貨膨脹或者不使通貨膨脹趨于惡化的失業率,它同樣是規定了經濟增長的上限。我們提出的均衡經濟增長與自然失業率和非加速通貨膨脹失業率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區別。相同之處在于都結合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來規定經濟增長,即經濟增長都是有條件的受到限制的經濟增長。區別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不但規定了經濟增長的上限,還規定了經濟增長的下限,這是根據我國國情對經典的自然失業率和非加速通貨膨脹失業率理論的發展;二是價格和就業不再完全是一體的,而是分別規定了經濟增長的上限和下限,這樣就避免了菲利普斯曲線斜率變化的影響,可以使政策工具的選擇更靈活。

二、匯率調整有利于科學發展觀的實現

在開放經濟下,要素的供需不僅僅由國內要素的價格所決定,還會受到匯率的影響。匯率是決定國內外要素相對價格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匯率水平下,國內外要素的相對價格是大不一樣的。由于均衡經濟增長是一個區間,與經濟基本面(我們稱它為要素稟賦)相對應的最合適的匯率水平必定也是一個區間,并且是有限的區間,這個區間對應[來

的匯率可以定義為均衡匯率。如果現實世界中的匯率處于區間內,那它就是與經濟基本面相一致的,是不偏離的;如果它處于區間之外,那么匯率就與經濟基本面不相一致,是偏離的;距離區間越遠,偏離程度越大,國內外要素價格的差異也就越大。國內外要素價格的偏離,就會出現對要素進行套匯的空間,對國內外要素的需求就會出現差異。

要素稟賦是不斷變化的,象我國這種處于現代化過程中的國家,要素稟賦變化得尤其劇烈而快速。

經濟增長初期,由于資本等要素相對稀缺,勞動力和資源是相對豐裕的,為吸引資本、技術、知識等經濟增長必需的要素的一個可行的選擇是低估本幣,以外幣計價的本國勞動和資源的價格相對便宜,這就會吸引其它要素進入本國,也會促進本國資源的利用,這種經濟增長是由最初的要素稟賦決定的。

經濟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改變要素稟賦的過程。經濟增長會降低資本、技術和組織管理等要素的稀缺性,同時提高資源的稀缺性。這種相對變化必然會改變不同要素包括資本、勞動力、科學技術和資源等的相對比價,也只有要素的相對比價隨著要素稟賦的變遷而變化,它才能使資源實現最優配置。

然而,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匯率是相對穩定的,其調整必然會滯后于要素稟賦的變遷,這就會使國內外要素的價格出現偏離,這種偏離就產生了對要素套匯的空間。當本國要素價格偏低,本國資源是套匯的對象,會導致對本國資源的過度利用,并導致經濟的過熱;當本國要素價格偏高,外國資源是套匯的對象,本國經濟又會陷入蕭條。這就意味著,匯率的不適當定值是宏觀經濟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國自2002年以來的經濟過熱是國內要素價格偏低的結果,其傳導機制有兩種:(1)將低估資源用于出口的機制。當資源價格低估,將資源用于生產貿易品出口到國際市場上就會因要素價格的低估而享有價格優勢,這必然會促進貿易品部門的發展,也會促進出口的增加,結果會出現持續的貿易順差。(2)FDI對資源進行套匯的機制。由于資源價格是低估的,FDI就會積極流入本國以對資源進行套匯,尤其會大量進入貿易品部門,因為這可以對資源價格低估進行雙重的套匯。這兩種機制的共同結果是對國內資源的過度使用,這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從而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背道而馳。

匯率調整可以矯正要素價格和要素稟賦之間的關系,使要素價格能夠反映要素稟賦的現狀,使要素稟賦能夠得到最有效最集約地利用。具體說來,如果匯率不根據要素稟賦的變遷而調整,那么以前不怎么稀缺現在卻很稀缺的資源如原材料,由于其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的差異,就會受到過度使用,未來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進口目前正在過度使用的資源,這必然會危及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相反,以前由于資本相對缺乏而不能滿足的需求,如專利和科學技術在匯率不進行調整的情況下,它們的人民幣價格必然會較高,這就需要花費較多的資源才能換得回來,這對于科學技術的利用從而經濟結構升級是不利的。顯然,匯率調整是使要素價格與要素稟賦相適應從而使各種要素都能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條件,從而也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方面。

或許有人認為,匯率低估會使我國的貿易順差增大,這就相當于持有更多的對國外資源的要求權,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原材料,以此保證我國經濟增長所需資源的供給。然而,現實情況并非如此,因為市場經濟體系下,經濟主體必然是以利潤為導向的,人民幣匯率低估的必然結果是我國資源的價格低于國際市場上同類資源的價格,這就會產生套匯的空間,是不同于對貨幣性資產套匯的對實物性資產的套匯,這種套匯方式更多地集中于貿易品部門,因為成本是用人民幣計價,而銷售價格卻可以用外幣如美元計價,這里面除了由市場決定的平均利潤外,還有不同貨幣計價產生的套匯利潤,這必然會導致對本國資源的濫用,而不可能依靠利用國際市場上的資源維持經濟增長。

由此可以推論,并不是任何類型的貿易順差都是有利的,只有那些有利于提高經濟可持續增長能力從而能夠促進科學發展觀實現的貿易順差才是有利的;并非任何類型的匯率低估都是有利的,只有那些能夠提高經濟可持續增長能力從而能夠促進科學發展觀實現的匯率低估才是有利的;在匯率低估不利于經濟可持續增長時,就要選擇匯率升值,通過匯率調整促進科學發展觀的實現。

三、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與政策建議

我國的貿易依存度一直是比較高的,一直穩定在40%左右,這就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升值主要通過對進出口部門的沖擊影響我國經濟,而這種沖擊又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門。因為我國對進口品的需求彈性比較小,而外國對我國出口品的需求彈性卻比較大,匯率小幅度升值對進口的影響要小于對出口的影響。

筆者事前曾經就人民幣匯率變動對進出口部門尤其是出口部門的沖擊作了小范圍調研。比較普遍的看法是人民幣升值盡管會加大出口成本,但幅度在10%以內不會造成根本性影響。由此可見,盡管匯率升值對出口的影響要大于對進口的影響,但2%的升值是我國出口部門能夠承受的。然而,他們又都表示,盡管小幅升值不可怕,但匯率浮動卻是他們難以承受的,因為我國缺少成熟的外匯市場,也缺少相應的避險工具,匯率波動讓他們很難鎖定成本,而如果不能鎖定成本,收益就是很不確定的。

顯然,匯率制度由原先釘住美元改為釘住一攬子貨幣并允許在較大的范圍內進行浮動對出口商的影響要遠大于2%升值的影響。以前,中央銀行承擔了全部的匯率風險,企業可以集中精力做好產品和市場開發。現在,中央銀行將一部分匯率風險分散給了企業,這盡管對于長遠的人民幣外匯市場的建立有積極意義,但企業在目前的情況下卻很難通過遠期交易鎖定生產成本,因此會時刻面臨著匯率變動的沖擊。這種沖擊并不會因為匯率波動幅度較小而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企業經營的績效是按照“年”這個單位來計算的,但匯率波動卻時刻都在發生

著,企業經營的績效是按“年”這個單位來計算的,但匯率波動卻時刻都在發生著,企業經營的成本也就時刻在變,如果企業總是在高點買入而在低賣出,那累積起來的損失也是非常可觀的。因此,企業就不可能完全不顧匯率波動而只關心經營、開發和銷售這些實際事務,還要關心貨幣事務。

我國現代化的關鍵是生產能力的形成,這又必須依靠企業的壯大。匯率升值盡管有利于產業結構升級,但匯率波動顯然不利于企業經營。由于未來20年是我國經濟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沖銷匯率波動的影響,從而為企業成長創造一個平穩的貨幣環境,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是我國面臨的重大課題。

首先,為了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更集約的經濟增長,促進科學發展觀的實現,要靈活利用匯率工具。具體而言,就是在時機成熟時主動小幅升值,同時輔之以利率小幅調整的貨幣政策,使人民幣匯率在經濟的穩定增長過程中穩定地升值。匯率升值不是壞事,它是對有效率經濟增長的褒獎,匯率貶值才是對低效增長和不增長的懲罰。

其次,要致力于建設一個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外匯市場。所謂深度,就是市場規模應該足夠大,不是一般規模的資金就能控制、操縱得了的,這樣才有利于匯率穩定;所謂廣度,就是市場覆蓋面要足夠廣,交易主體是多元化的,只有這樣,預期才不至于是同一方向的,只有當預期是多元的且能在某種程度上互相抵消時,預期才可能是穩定的,它對經濟的沖擊也才會最小(李天棟等,2004,2005)。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外匯市場是企業能夠避險的必要條件。

再次,要致力于金融工具的建設,只有當金融工具是多樣化的,既能覆蓋即期交易,也能覆蓋遠期交易時,企業才能通過外匯市場進行避險(李天棟等,2004)。其中,遠期金融工具尤其重要,因為它是鎖定成本、規避匯率風險的主要工具。目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其它股份制銀行如招商銀行都可以進行遠期交易,但是,目前的問題是品種單一、市場規模小,當[來然,企業缺乏相關意識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盡管匯率制度改革對企業有許多負面影響,但卻能夠促使企業更多地關注匯率風險,也有利于外匯市場、交易主體和金融工具的培育。當然,企業也會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政府一方面要實行積極而穩定的匯率政策,避免匯率劇烈波動的消極影響,另一方面要著力創造能夠平滑匯率波動的外匯市場和金融工具。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適應匯率升值和波動的影響,也才能保障現代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