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改革方案范文

時間:2023-04-06 01:56: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綜合改革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綜合改革方案

篇1

經濟學院于2014年前半年進行了專業自評估,根據我院自評估情況,計劃對金融學專業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進行綜合改革。改革方案將從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教學方式方法、實踐教學、教學管理幾個方面展開。其中改革的亮點主要體現在:網絡課程的大范圍開設;教學大綱的調整將緊密結合各類專業證書的考試大綱來制定;課程考核形式的大幅改革;對專業選修課的課時進行整體規劃,開設小課等。

【關鍵詞】

綜合改革;改革方案

【基金項目】

本論文由西北民族大學金融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支持,項目編號為001-10013501。經濟學院于2014年前半年進行了專業自評估,根據我院自評估情況,計劃對金融學專業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進行綜合改革。

一、改革目標

本次專業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標為:圍繞著培養適應民族地區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這個目標,對現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團隊建設、實踐教學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改革,以期更好的實現培養目標??偰繕酥杏衅邆€子目標,每個子目標服務于總目標。第一,完成對金融專業的網絡課程建設,以網絡課程來帶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的全面改革。第二,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來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徹底轉變教學中師生的位置,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第三,將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落實在教學的每門課程和每一個教學環節上。第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徑,以校企合作來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實踐資源、科研資源等,強化學院與實習基地的合作關系,以期建立穩定的長期合作機制。第五,對金融學所有課程的內容進行綜合改革,緊密結合金融專業各類證書考試。第六,改進實踐教學工作,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工作較好的銜接,并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整個本科培養過程中的作用。第七,建設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的教學科研互相促進的團隊,包括科研方向將逐步轉向實務領域,教學團隊的成員的實務能力的培養等。

二、現狀概述

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可簡述為能從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專業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金融學專業現有在編教師12位,校外實習基地外聘教師多位,專業方向分為銀行、證券、保險、理論四個方向,其中在編教師中證券方向4人,銀行方向3人,理論方向4人,保險方向主要依托于保險教研室的師資。金融學專業現開設課程60門,總修讀學分為170學分。所有課程分為四個模塊:通識平臺課、學科平臺課、專業平臺課、實踐創新平臺課,四個模塊之間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在教學內容上,主要圍繞以上四個方向展開,以2012版修訂后的《金融學課程教學大綱和實驗教學大綱匯編》為依據。教學方法以多媒體輔助的傳統講授為主導,并依托金融實驗室開展實驗與部分課外實踐活動。在考核方面,分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專業基礎課已基本實現計算機組卷考核,選修課和主要專業課的考核形式多以閉卷考試或課堂考查為主。實踐教學方面,主要有課內實驗、課外實驗開放項目、各類實習、畢業論文幾個方面。近幾年取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開辦了多期全校性的“模擬炒股大賽”、“期貨模擬交易比賽”;實驗室開放項目成果對實驗教學的支持作用表現突出;學生參與各類科研項目的比重不斷增加;畢業論文的整體質量不斷提升。教學管理方面,主要依托于學校與學院層面的相關制度開展工作,目前,金融學專業教研室層面主要從事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監督,對新進教師進行輔導,定期針對教學、科研集中開會等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內部機制。

三、改革方案

本次專業綜合建設改革的亮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第一,網絡課程的大范圍開設,學科平臺中的大部分課程和專業平臺中的所有課程借助教師發展中心的BLACKBOARD平臺開設網絡課程,力爭在3年內徹底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由選課的自和自愿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對所有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調整,將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注冊金融分析師考試、金融英語等級考試、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初級會計師考試的內容與相關課程的教學結合起來,并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鼓勵學生考取這些證書。第三,考核形式的改革,主要分三個方面:1.基礎理論課程要進一步加強題庫建設與閉卷考試,除了期末采取計算機組卷的閉卷考試外,還應加入計算機組卷的單元考試。2.專業課程的考核形式要向多樣化方向發展,課程總評成績的構成成分將有重大創新。比如:與資格證書考試相關的課程考核將加入資格證書考試的成績作為總評成績的部分;期貨、股票等金融產品的限期模擬交易的收益率以及排名將作為考核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現場答辯、上機操作、當日行情分析講解等將作為期末考查的新形式。3.與實習基地的合作單位共同進行課程內容的建設與考核改革。部分選修課程將實行考教分離,考核環節由證券公司或銀行等合作單位與任課教師共同制定考核方案,由合作單位完成評分環節,最終由任課教師、教研室審核評分工作。第四,對專業選修課的課時進行整體規劃,開設小課。加入體現金融理論前沿研究成果的課程,服務于計劃保送研究生和考研的學生。針對以上四個方面,具體的改革措施將從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教學方式方法、實踐教學、教學管理幾個方面展開。

(一)團隊建設改革

目前金融學專業教師12人,其中教學副院長1名、院長1名、川大在讀博士1人、專職輔導員2人、兼職輔導員1人、特殊情況休假1人、實際以教學工作為主的人員只有6人。根據目前的情況,團隊建設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加強與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將一些有教學能力的,對教學工作有熱情的,長期從事實踐工作的人員吸收到專業的團隊建設中來。這樣既可以解燃眉之急,又可以提升實踐教學的水平。在實施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以在編教師為主導??梢钥紤]每年定期向教務處、人事處報送外聘計劃,該計劃包括外聘人員的基本信息、擬從事的工作(課程建設、課程考試、獨立授課、課外指導等)、人員的工作業績考核。第二,鼓勵在編教師考取金融領域的職業證書,對于國際性的、考試費用較高的證書考試,學院給與一定的資金支持。三年之后,金融學專業的年輕任課教師的授課資格方面,應考慮其是否持有金融領域中與課程相對應的證書。該項條件也可作為后續進人的標準之一。第三,組建科研團隊。目前金融學專業的教師科研方向不統一,專業背景差異大,需要進一步作資源整合。另外,為了達成培養目標,日后的科研內容應側重于實際的、微觀領域的問題研究??蒲袌F隊的建設可以考慮加入合作單位的人員。第四,繼續引進人才。近幾年可以抓住國有銀行降薪的契機,引進銀行的一些管理人員、證券公司的中高級投資顧問等。

(二)課程與教學改革

第一,借助BLACKBOARD平臺使用翻轉教學法,對專業課程進行網絡平臺課程建設。網絡平臺課程建成后要能實現三個目標:1.所有課程重修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課程的資源完成對課程完整的學習。2.網絡課程的資源豐富,足以支持對該課程有興趣的學生完成自學,并能通過課程考試。3.教師的課程教學工作將從傳統課堂講授轉變為課堂案例討論、在線答疑解惑、組織考試三部分工作。網絡課程建設成形后,選修課部分可以允許學生提前選擇網絡課程學習形式獲得學分。4.采用網絡課程教學后,大幅度豐富教學內容,難度較低的知識點全部由學生課外自學完成,課程的總體信息量比傳統講授模式下要有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對課程學時進行調整。選修課部分可以采取課程學時分割、課程配對選擇的新模式。本次自評估中,專家提議開設18—20學時的小課,以提高授課效率及課程之間的關聯性。根據本條建議,本次教學改革將銀行、保險、證券三個方向的選修課進行重修整合,對關聯性較高的兩門同方向選修課程壓縮課時,兩門課總共36學時,一門課18學時,1個學分。學生在選課時,必須兩門課同時選擇。在開課時,兩門課同一學期開設。例如:證券方向的選修課中《金融衍生工具》與《期貨理論與實務》兩門課程關聯緊密,內容疊加較多,可以在同一學期開設,學生必須兩門課程同時選擇。前半學期開設《金融衍生工具》,18學時,后半學期開設《期貨理論與實務》18學時。在二年級初次進行選修課選擇時,給學生安排一次選課指導,主要介紹課程組合對專業方向與個人職業發展的影響。第三,結合專業類證書考試,對課程的內容進行調整。目前,根據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金融學專業的師資情況來看,主要針對以下幾個考試進行課程內容調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注冊金融分析師考試、金融英語等級考試、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初級會計師考試。課程內容調整的大致思路如下,以證券方向為例?;A課部分:證券方向主要結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和期貨從業資格考試。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包括五門課程:《證券基礎知識》、《證券投資基金》、《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交易》、《證券投資分析》。根據目前的培養方案,《證券投資學》為該方向的基礎課程,該課程在進一步調整教學大綱時應以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的《證券基礎知識》課程為藍本進行課程內容調整。該課程需要進行網絡課程建設,網絡授課資源與課堂講授資源的內容加總起來,必須全部涵蓋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證券基礎知識》考試大綱中的所有考點。選修課部分:《證券投資分析》對應《證券投資分析》;《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對應《證券發行與承銷》;《基金管理》對應《證券投資基金》,這些選修課全部進行網絡課程建設,使學生可以提前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盡早考取證券從業資格證書。再比如,《金融英語》課程應直接與金融英語考試掛鉤,在每年前半年開設,因為金融英語后半年考試。該課程的教材選用金融英語考試的指定用書,并配備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輔導用書。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幫助學生考取金融英語初級證書。該課程需要建設網絡課程資源。銀行方向、保險方向也將以以上思路展開課程改革。近幾年,金融學專業從事保險專業工作的人員較少,建議壓縮保險類課程門數。第四,加入體現金融理論前沿研究成果的課程,主要有《Matlab在金融領域的應用》、《ARCmap在經濟領域的應用》、《ARCview在經濟領域的應用》、《金融物理學導論》、《金融地理學》、《金融職業道德操守》(參考注冊金融分析師一級考試必考課程《金融職業倫理道德操守規則》)等課程。這些課程有一定難度,主要服務于科研。因此,每門課在正式開課的前學期,先開設幾次課外講座,為任課教師積累一些教學經驗。另外,該類課程主要適合于計劃考研、保研的同學學習,因此在課程選擇時應設置一定的基點標準,符合標準的同學可以選擇該課程,該課程的考核應盡量寬松,目的只是為有這方面興趣的同學普及該課程得基本知識。第五,考核方式的改革??己烁母锏闹鲗枷胗兴模?.無論專業基礎課還是專業選修課都應加強分階段考核;2.強化計算機組卷閉卷考試在基礎課中的作用;3.選修課的考核形式要趨于多樣化;4.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參與考核。下面針對以上幾點,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改革思路。例如《證券投資分析》是一門選修課,其總評成績可以分為三部分:考勤、收益率排名、期末現場投資分析三部分,各占一定的比重。其中,收益率排名可以針對選課的同學開一學期的模擬證券投資組合大賽,即學生通過實驗室的比賽,自由選擇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產品組合,最終期末時由系統自動生成的總收益率排名來確定該項成績。最后期末時,教師選擇當日的一支股票或其他金融產品,由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一個分析報告,該報告交由與我院合作的證券公司評分,評分標準應事先由證券公司與任課教師共同制定。再比如《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是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可以考慮建設計算機題庫,題目的選擇應加入銀行從業考試的題目。題庫建成后主要用于階段性考試,期末考試采用上機操作加現場答辯的形式分小組進行。上機操作主要使用金融實驗室的《商業銀行綜合柜員業務模擬軟件》。第六,積極聯系實習基地,邀請其工作人員參與到我院的教材編寫、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方方面面。

(三)教學方式方法改革

教師的課程教學工作將從傳統課堂講授轉變為課堂案例討論、在線答疑解惑、組織考試三部分工作。網絡課程建設成形后,選修課部分可以允許學生提前選擇網絡課程學習形式獲得學分。另外,翻轉教學法在當下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基礎課全部采取網絡課程———翻轉教學法和傳統接受兩種教學模式并行,以供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聽課方式。各門課程在教學方法改革中,都應注意同一個問題,就是不再將一些簡單的理論講授來占用課堂的寶貴時間,基本概念、理論等簡單內容全部放到網絡資源中去,由學生自學。課堂上應大量使用案例和討論等新形式。為了更好的整合教學資源,計劃在部分課程中,留出2到4學時的課時,使用在線視頻由合作實習基地的人員參與或在線視頻或音頻講授課程。

(四)實踐教學改革

第一,模擬比賽改革。目前,金融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但與理論教學的聯系還不是很緊密,基本處于單獨運行的狀態。下一步對于實踐教學的改革應著力于將實踐教學的工作逐步分解到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學生課外自學平臺等多個方面中去。例如:股票模擬大賽與期貨模擬大賽可以逐步變為經濟學院對外宣傳的途徑之一,以及為全校學生普及金融知識的平臺,而不再作為專業實踐環節的主要構成部分。日后將直接面向不同的課程,根據課程的需求,專為金融班學生開設比賽,比賽的規則設定將更為嚴格。比如,當前期貨模擬大賽的起始資金為1000萬,而日后的專業性比賽中,起始資金僅10萬元,操作不慎極易暴倉。比賽的結果也會在相應的課程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第二,畢業論文改革。本專業意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但目前的畢業論文撰寫完全遵照學術論文的撰寫模式進行,與培養目標相背離。計劃加入體現實踐性的行業研究報告、行情預測分析報告、銀行金融產品設計方案等新形式,計劃在未來三年中,實踐性論文題目應占到論文總題目的50%。教研室在進行論文題目擬定時,可以邀請合作單位參與,共同給出論文題目,最后的論文答辯學術型題目和實務型題目分開答辯,實務型題目的答辯必須由合作單位的參與。第三,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改革。目前我院申報的該類項目中,金融占比最高,但創新項目全部屬于學術研究類,創業項目與金融完全無關。建議下一步創新項目應與實務創新或科研領域涉及MATLAB、金融地理等前沿掛鉤,創業項目應鼓勵學生使用立項資金進行證券投資或是投向銀行理財產品,項目運作過程邀請實習基地的相關單位參與指導。

(五)教學管理改革

這部分改革主要涉及教研室的制度建設問題。在學校和學院的框架下,進一步給出具體的措施來保障以上改革的順利進行。除以上幾方面外,還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內容簡單闡述。首先,充分發揮大學生學本營的作用,除了招募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輔導外,還應加入各類專業證書的輔導。改進獎懲機制,對于輔導同學考取證書的導生應按考取證書的人數給與獎勵。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邀請導生,申請教室和實驗室的使用,自發性的開展學習。鼓勵導生自定輔導課程計劃,招募學生開展證書考試類的輔導,學院給與一定的資金支持。其次,由于教學改革的工作量巨大,金融教研室人力有限,可以考慮借助大學生學本營,為需要助教的老師招募網絡課程建設助理。第三,對于每門課程的建設思路與規劃,應由教研室主任單獨約見每位教師共同商討,關聯課程的改革方案應由相關課程教師與教研室主任共同討論,及時將改革進展報送主管院長。第四,改革過程本著轉變思想、兼顧各方利益的原則推進。一方面要積極培養年輕教師的教學與科研能力,提高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給老教師足夠的空間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調整,充分發揮老教師的科研長項,與年輕教師和校外合作人員組建教學科研團隊。

作者:孫光慧 楊黎瓊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篇2

關鍵詞:三電灌區、水價改革、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3.2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b)-0000-00

1.項目概況

榆中縣三電灌區地處黃土高原,氣候干燥,雨量稀少,屬溫帶半干旱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6.6℃,極端最高氣溫34.5℃,極端最低氣溫-27.2℃,年平均降水量406.7mm,年降水量變率大,最大年為最小年的2倍。年平均空氣濕度62%,年平均蒸發量1406.8mm,干旱指數2.2,年平均日照時數2665.9h,年平均無霜期153天,年平均降雹期2天,多年平均風速1.5m/s,定時觀測最大風速15m/s,最大積雪深度16cm,最大凍土深度118cm。

2.改革目標

(1)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以三電灌區取水許可9800萬m3為最高用水總量紅線,以水權制度改革確定的年定額配水量7390萬m3為農業供水總量控制目標,明晰農業水權。并在完善計量設施基礎上,實現終端計量和精確配水,逐步推行分作物種類定額配水。

(2)配套完善末級渠系,提高水利用率。利用中央財政1000萬元的末級渠系改造補助資金,對示范區末級渠系的渠道和量水設施進行改造,建成一個工程完好、配套齊全的工程體系,并實現精準配水。使示范區末級渠系工程完好率達到80%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數由目前的0.57逐步達到0.73。

(3)完善水價形成機制,探索分類水價和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對三電灌區骨干工程農業供水價格進行成本監審,通過增加財政“兩費”補貼、擴大灌溉面積增加配水量、發展非農用水產業等途經降低供水成本,并適當提高農業水價,使執行水價達到運行成本水平。制定分類價格政策,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實行不同供水價格。在作物定額管理基礎上,制定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促進農業節水。

(4)建立農業節水精準補貼機制和節水獎勵機制。通過政府財政支持、實行分類水價、超定額累進加價等渠道籌集資金,建立農業節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通過對農民用水戶協會和種植用水大戶的獎勵,鼓勵推廣滴灌、壟膜溝播等灌溉和農業節水技術,提高農業用水戶節水的效益和積極性。同時,鼓勵農民用水自治和產業化種植結構調整。

3.改革措施

3.1確定農業水權

項目區按照灌區9800萬m3取水許可量為最高用水總量紅線,以水權制度改革確定的年定額配水量7390萬m3為農業供水總量控制目標,明晰農業水權。以土地承包確權登記在冊的耕地面積為基礎,將三電灌區水權核定到21個協會和58個行政村,將水權逐級分配到行政村或協會,并將其中示范區的所屬6個協會和具備條件的1個行政村、1個協會的水權核定、分配到戶。首先根據土地承包登記在冊的耕地面積,對58個行政村和21個農民用水戶協會的初始水權進行確權和水權證發放。

3.2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

3.2.1國有水利工程成本測算

經榆中縣物價局監審,近三年總成本為13044335.68元。其中:制水成本821650.44元、輸水成本10471231.47元、期間費用1751454.21元。三年平均供水量為23661819m3。經測算近三年單位運行維護成本為0.55元/m3。

3.2.2末級渠系水價

末級渠系水價由合理的管理費用、末級供配水人員勞動補貼、末級渠系維修養護費用等三部分構成。

三電灌區自2009年以來,已成立21個農民用水戶協會,參與用水戶8063戶,管理灌溉面積54282畝。平均每個協會管理費用1.6萬元,依此作為管理費用計算的依據,計算管理費用34.5萬元。協會管理的灌區末級渠系供水的固定資產測算值230萬元,其維修養護費用按照資產的1.5%計算,維修養護費用3.45萬元。末級渠系供水費用=管理費用+配水人員勞務費用+維修養護費用=37.95萬元。

三電灌區近三年協會農田灌溉平均年供水量948萬m3,目前灌區支口已實現了精準計量,但田間計量設施配套還不完善,因此灌區末級渠系計量點按支口計量,終端供水量為948萬m3。末級渠系水價=末級渠系供水費用÷終端供水量=0.04元/m3

3.2.3灌區終端水價

終端水價等于國有水利工程供水水價與末級渠系水價之和,國有水利工程運行成本水價為0.55元/m3,末級渠系水價0.04元/m3,三電灌區農業終端運行成本水價為0.59元/m3。

3.3建立農業節水精準補貼機制和節水獎勵機制

3.3.1建立農業節水精準補貼機制

為了促進種植結構調整和節約用水,項目區將探索建立完善的農業節水精準補貼機制和節水獎勵機制。重點對節約用水的農民用水協會、土地流轉用并集中種植高原綠色蔬菜的用水大戶(50畝以上)進行補助,激勵農民節水,鼓勵調整種植結構和生產模式,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3.3.2建立節水獎勵機制

建立節水獎勵基金,制定規范基金管理的相關制度。通過適當提高水價、推行分類水價、超額累進加價措施增加的水費收入全部進入節水基金,每年年末從節水基金中提取70%作為節水獎勵資金,剩余的30%由用水戶協會作為管護經費使用。用水戶協會根據提取的獎勵資金規模和工程當年節水量計算出獎勵單價,再按照用水戶水權額度和實際用水量的差值確定其節水量,由此得出用水戶的節水獎勵金額。通過實施獎勵措施,推動灌區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技術和壟膜溝播農業技術的普及和高原綠色蔬菜的種植規模。

3.4實行水權轉讓

探索建立水權交易市場及可操作的水權交易辦法。用水戶依法取得的農業初始水權在采取節水措施后,其節余水量可在其所屬的用水戶協會內自主交易;用水戶協會結余的水量可在灌區范圍內進行交易;灌區結余的水量由政府以不低于灌區現執行水價進行回購,通過調節功能向工業、城市用水轉移。通過回購政策,體現政府對享有初始水權農民利益的保護,讓節水農戶充分享受水利改革帶來的紅利,激發農民群眾節水的積極性,變“要我節水”為“我要節水”。

4.效益分析

4.1經濟效益

項目實施后,提高了渠道水的利用率,斗渠灌溉水利用系數由0.8提高到0.92,農渠灌溉水利用系數由0.85提高到0.9,經計算畝均節水69m3,總節水量為141萬m3,每方水現行水價按0.395元計算,節水效益為56萬元。本項目實施后,末級渠道改建后改善了田間灌水條件,有利于適時適量灌溉,能有效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水要求,從而提高產量及品質,同時可促進種植結構的優化調整,收到增產增收的效果。本項目可改善灌溉面積20457畝,根據當地類似工程調查資料分析,年增產值可達651.45萬元。按效益分攤系數0.5計算,增產效益325.73萬元。根據已建田間工程統計資料,渠道配套完善后灌溉速度快,澆地效率高,可縮短灌水時間,節省灌水用工,按每畝年節省人工1個,每個工以80元/日計算,20457畝地每年可節約費用約163.66萬元。綜上所述,本項目年增效益總值為545.39萬元。項目區總人口11577人,農民年增加毛收入471元。

4.2社會效益

農業綜合水價改革試點項目實施后,項目區水利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區域生態環境,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通過完善計量設施、明晰工程權屬、建立水價機制、組建用水戶協會、建立農業節水精準補貼機制等一系列舉措,可有力推動項目區節水和工程良性運行,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對促進本區域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通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增強農田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文輝,莊浪縣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建設及農村水價改革情況探討,水利水電建設,2015年第15期

[2]王薇,苑先動,孫力,禹城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實踐,中國水利,2015.8

[3]盧竹生,劉品章,梁金文,江西大型灌區農業水價分擔模式探討,中國水利,2015.12

篇3

一、總體目標

從年至年底,用兩年時間基本完成鄉村干部墊交兩稅債務的化解任務,同時進一步健全控債工作機制,嚴格控制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的產生,并適時推進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化解工作。

二、主要內容

(一)化債范圍

1、鄉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是指鄉村干部墊交農業稅及農業特產稅(不含煙葉稅)而形成的債務,所提墊交農業稅及農業特產稅債務是指2005年全省免除農業稅前,鄉村干部為完成上級下達農業特產稅收繳任務,替村民墊交稅款形成的“上清下不清”債務。鄉村干部墊交的稅收附加和其他稅收、鄉統籌、村提留、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各種集資收費等形成的債務以及鄉鎮政府和村級組織、企事業單位墊交農業稅費形成的債務,均不納入此次化債范圍。

2、鄉村干部墊交農業稅及農業特產稅債務本金均以年12月30日前債務臺賬為依據確定,其中墊交農業稅截止時間為年底,墊交農業特產稅截止時間為年底。債務利息計算截止時間為年6月30日。

3、對于歷年形成的農業稅尾欠,按照《國務院關于做好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農改〔號)的要求,仍然實行掛賬處理,繼續執行暫不清收的政策。

(二)重要問題的處理

1、手續不規范、票據不齊全債務的處理。鄉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時沒有原始借據或借條的一律不予認定。有原始借據(借條),但沒有簽訂正規借款協議,或原保存的稅票遺失,或手續不完備的,應當由相關證人提供證明,并由縣化債辦組織進行公示。如出現異議,由縣化債辦進一步調查核實,查證異議理由是否屬實,以確保債務認定公平準確。公示結束后,應形成書面公示結論,作為審計認定的有效證據使用。

2、牽涉多方利益債務的處理。對于鄉村干部墊交稅費時間較長,期間負債通過多次轉移和演變成為了“連環債”、“三角債”、“債中債”等多頭債務,牽涉到多個利益主體,債務鏈不清晰的,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以證據為主線,以政策為標準,收集充分的界定信息,進行必要的審計取證,合理認定債務數額。

3、債務利息的處理。債務發生時雙方未協商明確利息的,一律不計息,按所欠本金計算債務。已經明確利息的,按照“分段計息,息不轉本,利不滾利”的原則,合理確定債務利息。如約定利率高于同期金融機構貸款法定基準利率,按同期金融機構貸款法定基準利率分段計息;如約定利率低于同期金融機構貸款法定基準利率,按雙方協商確定的利率計算。對于原已多付的利息,應當用于抵頂債務本金或收回。

(三)債務償還順序

債務償還應遵循以下順序:一是優先償還生產生活困難、遭受自然災害的債權人的債務。二是優先償還已離任的鄉村干部債務。三是優先償還債務本金。

三、組織保障

成立化解鄉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工作領導小組,由鄉值班負責人任組長,財政所長、經管站長、預算會計、村賬會計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鄉財政所。

四、工作步驟

根據省、市、縣有關要求,我鄉化解鄉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工作分五個階段進行。

(一)組織動員階段(年8月)。成立化債工作領導機構,并根據上級政策精神,組織進行調查摸底,科學制定化債工作方案。

(二)自查清理階段(年9月-10月)。鄉、村兩級按照政策規定自查清理相關債務,逐筆登記造冊上報縣化債辦,并對債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準確性作出書面承諾,承擔相應責任。

(三)上報鎖定階段(年11月-年2月)。主要任務是按程序審計認定債務并申請省市縣復查,最終鎖定剝離債務。

(四)償還兌付階段(年2月-9月)。主要任務是根據上級批準同意的化債方案,啟動和完成償還兌付工作。

(五)申請省市驗收(年10月-12月)。完成化債工作任務后,向省、市、縣財政部門提出書面驗收申請。驗收合格后,申報結算相關獎補資金。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工作責任。本次化債工作由鄉化解鄉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工作領導小組代表鄉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各成員單位要密切協調配合,有序推進化債工作。鄉財政所負責債務清理化解工作的組織協調,牽頭制定有關化債政策文件。各村場、站所嚴格按照政策規定清理上報債務,配合鄉化債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二)抓好債務監控。依托債務監管系統,進一步提高化債信息化管理水平,對債務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和定期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債務化解和資金運行情況,建立上下聯動的債務動態監控機制,實現對鄉村墊交稅費債務的實時監控。

篇4

[關鍵詞] 人才 培養方案 改革 實踐

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的重點工作。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應以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為根本,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彰顯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的特點,落實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近年來,在探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過程中,選擇了“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作為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試點,立項了吉林省教育教學科研課題,通過課題研究與實踐取得了相應的成果。

一、人才市場調查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機電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復雜程度逐漸增加,控制系統日趨先進,這使得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被高度重視,設備的維護、保養、修理和技術管理工作凸顯重要。這就要求必須不斷提高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但是,根據目前對該專業人才市場掌握的初步情況,設備維修與管理行業的技術人員,無論是從人才的質量上,還是隊伍的數量上均不能滿足專業人才市場的需求,在對省內外生產企業的專業人才市場進行調研中,通過現場座談會、調查問卷、個別訪談、實地考察等方式,對該專業崗位群結構、技術隊伍基本狀況、近年畢業生就業情況、用人單位對學校現行的人才培養方案意見和方案改革的建議等問題進行了綜合性信息收集。其主要信息點包括:(1)關于培養目標;(2)關于人才規格;(3)關于專業口徑;(4)關于知識結構;(5)關于能力培養;(6)關于學制。經過對上述信息點的提煉和綜合分析,確定了“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方案》改革思路

開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綜合改革,宗旨是打破過去傳統教學模式下的人才培養思路,在充分的社會需求調研的前提下,進行科學的崗位能力解析、合理的課程結構設置、優化的教學內容安排、強化的專業技能訓練,突出以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職業綜合素質教育,解決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問題,更好地實現教育對社會的服務功能。

1.基本思路

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包括人才的能力結構、知識結構和全面素質教育的基本體系;構建技術應用能力強、適應人才市場需要的、具有相當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水平,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具有勇于創新、樂于探索的開拓意識的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方案。改革重點是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

(2)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大力整合課程體系;

(4)深化改革教學內容。

2.基本框架

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綜合改革,要明確“按照人才市場的需求,把握教育規律,突出職業技術教育的特色。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人才綜合素質提高為目標,培養高質量技術緊缺型人才,服務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理清“以職業崗位(崗位群)、技術領域對人才規格的要求為依據確定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構建符合職業技術教育特點和鮮明專業特色的具有較強適應性、針對性、科學合理的專業教育實施方案”的工作目標。即由人才市場調研入手,準確地把握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確定專業培養目標,根據專業崗位和崗位群所必需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構建人才規格。在明確人才培養規格的基礎上,設計人才能力要素的構成及所需的知識支撐和訓練方式,從而合理配置知識結構、選擇適應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條件,完成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形成科學的教育運行機制。

三、《方案》改革探索

1.關于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構建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只有明確人才的培養方向,才能明確定位人才培養規格。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應以從事機電設備維護、檢修、質量監測、故障診斷與處理、設備運行技術管理與生產管理方向的基層技術人員為目標,以中小型企業中機電修配廠、機修車間的工段長、技術員、質量檢查員為基本崗位。其培養目標定位是:“面向機電設備維修行業,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機電設備維修行業生產第一線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從事機電設備維護、檢修、運行與管理等方面技術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關于人才的規格

人才規格定位涉及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的構建。人才規格從根本上講應包括基本素質、從業能力和社會品質等方面。在基本素質中包括了政治思想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關于業務規格,在以就業面向的崗位所應具備的從業能力為基本依據的同時,應考慮知識的儲備、能力的拓展,以保證繼續學習的需要。

3.關于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高職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實踐技能和較高的職業素質。根據對企業和畢業生的調查分析,結合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著重研究本專業學生在知識培養、能力訓練和素質教育方面的現實要求,確定了專業知識配置框圖及解析系統、專業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框圖及解析系統,即以對應關系構建了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相互作用框圖和解析表。其職業能力分為: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將每項專業能力或基本素質進一步細化形成能力要素,對應著每一單元能力要素匹配知識支撐,最終將知識支撐組合設置為課程。這樣的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基本依據的逆向性開發設計課程模塊,構建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主線的教育方案。

4.關于課程設置與整合

在確定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前提下,課程的設置是形成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內容。要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突出專業特色,強調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實用性,課程體系構建的科學性,最大程度地體現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服務于能力培養和全面素質提高的原則。在建立課程體系中加大課程整合力度和教學內容的更新調整與重新組合。堅持了以下原則:一是公共課必須、夠用的原則;二是職業基礎課精選、實效的原則;三是職業技術課的針對性、實用性原則。據此,對原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與整合。同時科學地調整了教學內容,盡可能壓縮理論教學時數,盡可能減少課程門數,避免了知識重復與交疊,打破了傳統的課程模式,切實保證課程設置服務與能力培養。

5.關于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指導思想。培養適應社會需要、成功就業的人才,關鍵強調的是職業能力。突出技能培養,完善職業能力訓練方案,是職業教育根本任務。《方案》改革的研究重點亦緊緊圍繞這一主題,將本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分成三個層面,即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和綜合能力實訓。每個層面上既注重現場實踐教學的技能訓練,又注重理論教學中的能力培養,把專業主干課程的理論教學與能力訓練相互融合、教學做統一,在課內教學中加大了課程實訓學時,確保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得以完成。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中級維修電工、高級鉗工技能鑒定考證工作。《方案》中,實踐教學總時數達894學時,占總學時的比例為42%。課題組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能力訓練方案編寫了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綜合技能實訓教材》,在各實訓環節中付諸使用。與此同時,不斷完善機電設備檢修實訓基地建設,并組織構建了職業技能鑒定實施方案。

6.關于實踐與理論有機結合的改革

傳統的教育模式,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各自形成獨立的體系,雖然強調相結合,但實際運行中的“脫節”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將實踐環節規劃為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三個階段,其中認識實習屬參觀性質的走馬觀花;畢業實習多數是為畢業設計收集素材;真正解決專業實踐的是生產實習,但往往這一實習安排的時間集中,涵蓋的內容又多,效果非常不好。更主要的是實習安排在課程結束后,完全背離了課程實踐的應時性。據此,必須打破實踐環節與理論環節相對獨立的體系,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對應時效,構建相融交匯的教學模塊。在教學中把講授和訓練有機結合,該講就講、說練就練,有相當部分職業技術課和專業課均可在實訓基地進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實習,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按能力培養要求穿插融匯成一個教學單元,由主課教師設計教學實施方案,學生在教室和實訓室交替進行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

7.關于專業方向

專業方向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制約這個問題的因素有兩個:其一,是在現場生產崗位調查中發現,管理體制上機電是不分家的,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技術人員應該是機電并舉、兩項全能。但事實上并不是如此,企業生產的管理中,機械與電氣是有分有合而技術人員則各有側重。其二,是緊缺型人才的培養周期為3年,單靠在校內的各教育環節中完成機械和電氣兩個專業方向的全部能力訓練是不現實的。研究認為,機電設備維護與修理可設定兩個研究方向,即“以機為主、以電為輔”方向和“以電為主、以機為輔”兩個專業方向下的教育模式。

“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綜合改革”課題研究,踐行了高職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過程,相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研究工作在高職教育的創新與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年回眸――高等職業教育的探索與創新[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改革與建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應智國.論專業群建設與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J].教育與職業,2006,(5).

篇5

高考不分文理對現在的中小學生有何影響?下面采訪省教育廳權威解讀

14門科目列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 2019 年入學高一學生實行新方案

東莞時間網訊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全面推進我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明確要求。

3日,記者就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熱點問題采訪了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

1、改革亮點

體現廣東特色,分項目分步驟推進改革

問: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有何亮點和特點?

省教育廳:《實施意見》明確了我省高考改革的五大任務和23條具體措施。我省改革方案體現了廣東特色,如分類考試招生制度、一年多考制度和高校招生綜合評價錄取模式等都是我省的改革特色。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通過全面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一年多考制度、分類考試制度等,有效地引導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考試負擔,增加了學生成長發展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我省改革方案按照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分項目、分步驟穩步推進我省高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如2019年的高考加分政策調整,2019年的調整和優化二本招生錄取批次,2019年增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2019年出臺高考綜合改革方案,2021年高考實施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等改革內容,既有已啟動的單項考試招生改革,也有未來改革的任務和路線圖。

2、中小學招生

實行學區制度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

問:如何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

省教育廳:《實施意見》對中小學招生制度進行了總體設計、統籌推進,對改革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標準化發展,破解中小學擇校難題。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具體辦法,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深化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積極推進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為依據錄取高中階段學校新生;全省統一取消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完善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的招生辦法,逐步擴大優質高中指標到校比例。

具體改革辦法由各地市制定。

3、學業水平考試

14門科目列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

問: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科目和次數是多少?

省教育廳: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學考)主要檢驗學生學習程度,成績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國家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均列入學考范圍,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和體育等14門。學考分散安排在各學期進行,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個科目兩次參加考試的機會,同時計最好成績為最終結果。

從2019年開始,我省學考就已提供1年2次考試;全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閱卷、統一評定成績。學考考試管理與高考一樣,全部在標準化考點和考場進行,考試全程監控錄像。省教育廳將于2019年制定完善學考制度的實施方案,對實施學考工作作出具體的規定。

4、綜合素質評價

今年制定方案實行631錄取模式

問:怎樣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基于高考基礎上綜合評價錄取是指什么?

省教育廳:綜合素質評價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我省實施綜合素質評價,一是規范評價內容,確保全面真實。如實記錄反映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活動和表現并收集相關事實材料,全面、充分反映學生高中階段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注重考查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做到有據可查。二是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和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客觀真實準確地記錄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情況及突出表現。三是規范管理,強化監督。建立綜合素質評價監督管理機制,嚴格記錄和評價程序,建立公示、申訴和誠信責任追究制度,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要進行公示,確保公開透明、內容真實準確。

省教育廳將于2019年制定完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的實施方案,對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作出具體的規定。

2019年,我省在南方科技大學試點進行基于高考基礎上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招生改革,即在學校錄取的標準中,高考成績占60%,學校測試占30%,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占10%,簡稱631錄取模式。

5、改革銜接

今明兩年入學高中生仍執行現方案

問:我省高考綜合改革什么時候啟動?從現在到實行新的高考方案期間,我省高考實行什么方案?

省教育廳:《實施意見》明確我省2019年出臺我省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新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方案、新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2021年高考開始實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高考綜合改革具體方案將在2019年制定并公布。

我省2019年出臺高考綜合改革方案,2021年高考實行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即2019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實行新的高考方案,現在在讀的高中學生以及2019年、2019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仍執行目前的高考方案,考試科目、內容和方式不變,從2019年起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國卷。

在實施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前,這幾年過渡期,各中學和考生要按照目前的高考方案要求安排好教學和備考工作。

6、考試科目

不分文理科,學業水平、外語可考兩次

問:新一輪高考改革是否分文理科?考試科目如何組成?哪些科目提供一年多考?

省教育廳:考試科目設置是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實施意見》對此已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即實行3+3考試模式,也就是普通本科院校實行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和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試方式,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分值不變,每科滿分150分??忌呖伎偝煽冇山y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門科目成績組成。計入高考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所報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考試科目組合上不分文、理科。

為減輕考生集中應考的壓力,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和統一高考的外語科目,將創造條件為考生提供兩次考試機會,由考生結合自身實際選擇參加考試,并選擇最好的成績使用。

7、高考錄取

篇6

《通知》說,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2016年安排招生規模6萬人,較2015年增加1萬人。地方專項計劃定向招收各?。▍^、市)農村學生,安排招生計劃原則上不少于各地省屬重點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規模的3%,實施區域、報考條件和錄取辦法由各地確定,要求實施區域對民族自治縣實現全覆蓋。高校專項計劃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農村學生,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承擔,安排招生計劃不少于有關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規模的2%。

針對規范和管理環節,《通知》提出,有關省(區、市)要嚴格執行國家專項計劃確定的實施區域,不得擅自擴大范圍。要求嚴格考生資格審核,擴大部門信息共享,完善監督機制,建立省、市、縣三級的教育、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審核工作機制,確??忌鷳艏W籍真實準確。

同時,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特別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的經濟資助,對專項生入校后的學習和生活給予更多關懷,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教育部表示,將完善舉報機制,依據有關規定及時妥善處置問題。對在專項計劃招生中出現的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規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偽造、變造、篡改、假冒戶籍學籍等信息或以其他方式騙取專項計劃報考資格的考生,以及在考核、錄取過程中出現違規違紀行為的學校、單位和個人,要依紀依規嚴肅處理。

據報道,3月30日,北京市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已由教育部審批完成,將于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至此,全國已有十多個省份正式公布高考改革方案。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幾個鮮明的特點。

“統考+選考”模式增加考生選擇性

在高考成績的計算上,幾乎所有已公布改革方案的省份都選擇“統考+選考”模式,即語、數、外3科統考成績加上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的成績。稍有不同的是,有些省份選擇的是“6選3”,有的省份給出的是“7選3”,但是本質相同,即從6門或7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計入高考成績。

錄取批次合并錄取更加公平

這些已經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多個方案都提到高考錄取批次的“合并”。

河北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2016年將合并本科二、三批錄取批次。江西省也提出,今年將合并文史、理工類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稱為本科第二批次;2018年起將合并藝術、體育類第二、第三本科批次;從2020年起,進一步減少錄取批次,優化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辦法。北京市也提出將取消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并。

變“學校+專業”為“專業+學?!?/p>

篇7

1、問: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答:按照國家部署,積極有序推進選拔方式、制度設計、保障機制、管理辦法的改革,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推動素質教育深入實施,促進考試招生公平公正,提高各類人才選拔水平,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

2、問:我省《實施意見》是如何制訂的?

答:2019年9月,國家頒發了《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為推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要求。我省現行的高考方案在維護教育公平,多元選拔人才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存在著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特別是評價標準、選拔方式、入學通道等相對單一的問題,難以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的需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省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和要求,并認真制定好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秾嵤┮庖姟犯迓犎×烁魇?、縣(市、區)教育局、中學、省內高校以及有關教育專家、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在廣泛聽取意見、充分醞釀、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形成了《實施意見》,并在2019年上半年先后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和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教育部今年2月同意備案后向社會公布。

3、問: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需要,從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科學選拔各類人才和維護社會公平出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考試招生制度的正確導向作用,積極推動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的培養,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提供有力保障。

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正確育人導向。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二是堅持公平公正。把促進公平公正作為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在科目設置、考試組織、錄取實施等環節著力完善規則,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切實保障考試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三是堅持科學選才。注重人才評價的系統性和綜合性,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滿足學校多元化的人才選拔要求和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選擇,提高選拔水平,促進科學選才,確??荚囌猩ぷ靼踩咝А⒂行驅嵤K氖菆猿钟行蛲七M。按照統籌規劃、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的要求,統籌推進考試、招生和管理制度綜合改革,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積極有序推進各項改革,確??荚囌猩贫雀母镯樌七M、穩妥進行、不斷深化。

4、問: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有何亮點和特點?

答:《實施意見》按照國家頂層設計的要求,結合我省教育工作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工作實際,對全面深化我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做出了具體部署,明確了改革的五大任務和23條具體措施。

主要的亮點和特點:

一是堅持正確方向,體現廣東特色。我省改革方案把國家對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頂層設計要求貫穿于全過程,既落實了國家頂層設計的改革方向、思路和重大決策,又總結了我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經驗,體現了廣東特色,如分類考試招生制度、一年多考制度和高校招生綜合評價錄取模式等都是我省的改革特色。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促進科學選才。我省改革方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考試、招生和管理制度綜合改革,通過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改革高校招生錄取機制和改革監督管理機制,改變單一評價標準、評價方式,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體現了人才選拔培養規律,較好地滿足了高校多元化的人才選拔要求。

三是堅持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發展。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通過全面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一年多考制度、分類考試制度等,有效地引導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考試負擔,增加了學生成長發展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篇8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機制;創新;難點

經過2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研究生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08年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已達135萬人,從規模上看我國成為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但是,從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原則角度考察,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的質量與要求之間尚存在不小差距。為扭轉這一局面,教育部開始選擇一些院校作為試點進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至2008年,試點院校已從當初的三所學校擴大至所有設置研究生院的普通高校,隨著改革范圍的擴展,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成為了各高校乃至整個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基于此背景,本文嘗試對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創新點及難點進行初步分析,以饗讀者。

一、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創新

在教育部“創新是靈魂,導師是基礎,科學研究是核心”的指示精神及其他配套政策的指導下,各試點院校均制定并公布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方案,縱覽這些改革方案,大致涉及招生制度、研究生獎助制度、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科研創新基金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經過各試點院校改革方案的對比分析,筆者認為,本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創新點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調整了考生錄取類別,革新了現行收費制度。改革之前,錄取類別分為非定向、定向、委托培養及自籌經費四種形式,其中被錄取為非定向及定向類的考生無須繳納培養費,其中非定向類學生每月還可以領取數百元的生活津貼;被錄取為委托培養類及自籌經費類的考生,均需向學校繳納培養費,而且不享有補貼生活費的待遇。改革之后,各試點院校基本均原有的招生錄取類別,學費成為獎助體系的一部分,未獲得獎助學金的學生需全額交納學費。

2.深化了科研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厘清了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導師的責權利。研究生培養機制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全面提高我國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而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導師的積極參與及努力,因此,主管教育高層領導提出應建立“科學研究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大部分試點院校也均將深化科研主導的導師負責制作為培養機制改革的重點之一。通過分析各試點院校的改革方案可以發現,以科研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進一步明確和理順了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責任、權利及利益關系,同時,作為該制度的集中體現,不少試點院校創立了“導師資助制度”,即導師在招收研究生時必須提供一定數額的助研資金。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設立該制度的試點院校均照顧到了學科差異及學科特點的不同且規定的等級性資助額度,但該制度還是遭到了不少社科類專業導師的強烈反對,作為極端性事例,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包偉民甚至發表了“告考生書”,做出了放棄招收研究生的決定。本次改革的原則之一為“導師是基礎”,導師負責制改革的本意即是突顯導師的基礎性作用,但是,具體制度制定時卻遭到部分導師如此激烈的反對,個中原因值得深思。

3.采用了動態化獎學金制度,統籌構建了科研創新基金體系。改革之后,各試點院校的獎學金制度基本實現了與國際通行的獎學金制度接軌。筆者認為,其顯著的特征體現為三點:首先,加大了獎學金的覆蓋面,比較分析各試點院校的改革方案可以發現,博士生基本可以100%獲得獎學金,碩士生的資助范圍最少的院校也達到了60%;其次,提高了獎學金的資助額,有些院校還同時延長了獎學金的資助年限;此外,最為重要的特征是,新的資助制度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舊制度,實現了有利于激發學生進步及創新積極性的動態化評價體系。此外,為體現“創新是靈魂”及激勵學生科研創新,大部分試點院校均統籌設立了科研創新基金。

4.完善了“三助”崗位制度,提高了研究生生活津貼。為了保障和提高全日制非在職學生的生活津貼,試點院?;揪O立或完善了助教、助研及助管的“三助”制度,并制定了相應的執行辦法或實施方案。這一制度的設立及完善,不僅在物質上對研究生提供了資助,客觀上輔助了學校的教學管理,更重要的是,該制度為研究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鍛煉及嘗試的機會。尤其其中的助教及助研制度,在國外的研究型大學中具有悠久的歷史并且是學??蒲薪虒W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制度之一,如哈佛大學早于上世紀30年度既已確立該制度。可以預見,隨著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及研究生培養機制的逐漸成熟,各試點院校在本次改革中確立的“三助”制度將會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難點

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是教育部部署的謀取能夠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一次系統性、全方位的改革。由于改革的涉及面廣,對舊制度的革新力度大,隨著試點院校的增加及改革的深入,在進一步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必須要正視的難點:

難點1:核算研究生培養成本,明確研究生的分擔標準。培養機制改革后,研究生入學時均需向學校交納一定的培養費用,即在本質上由受教育者承擔部分高等教育成本。教育收費化雖然是國際化趨勢及關于教育成本改革的方向,但是,就我國而言,全面實施收費制度必須妥善解決兩個前提性問題:首先,如何科學合理地核算出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培養成本;其次,如何公平合理地確定受教育者應承擔的教育成本比例,即如何明確制定針對研究生的培養成本分擔標準。只有穩妥地解決了這兩個先決性條件,才能合理設定政府、高校及受教育者的利益關系,切實平衡各利益主體間的權益沖突及有效解決各利益主體間的利益矛盾。

難點2:建立有效的研究生考核評價機制,確保獎助制度的公平及公正。研究生培養改革之后,作為研究生資助體系的獎學金評定及“三助”崗位分配均實行了動態管理,作為動態管理的配套規定,各試點院校在其改革方案中均確立了提高研究生質量及科研創新能力的目標性規定,也提出了以學習成績及科研工作等綜合表現為指標的考核評定原則,但是隨著導師及研究生所在院系在新體制下大大擴張的權力,如何在制度的執行中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定機制,以及如何才能有效保證考核評定機制公平公正的執行,成為本次培養機制改革的難點之一。

難點3:合理設定不同學科導師的助研政策,切實調動導師培育研究生的積極性。研究生導師制是我國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礎性制度,導師在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方面是關鍵性因素。因此,能否切實調動導師在研究生培養環節的責任心及積極性,應是本次以“科學研究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為主導的培養機制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次改革中,較為明確地界定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責任、權力及利益關系是各試點院校改革方案的一個核心,而這個核心的焦點則突出表現在導師在每年招收研究生的名額與導師的科研經費及資助能力密切相關,即要求導師不僅要“授業解惑”,還必須提供研究生培養的資金支持。這一制度對人文基礎學科尤其一些冷門學科來說,由于課題項目較少,甚至常年沒有課題項目,這些學科的導師顯然很難接受提供助研資金的新制度。因此,如何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平衡各學科的實際差別,并科學合理地解決某些學科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公平妥善地加強對冷門學科的政策扶持,是本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難點4:制定公平合理的“三助”報酬標準,建立公正有效的“三助”考評機制。綜合考察各試點院校的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方案不難發現,各試點均十分重視“三助”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各試點均將該制度作為新資助體系的一個支撐性制度。但是,仔細分析各試點的“三助”制度也不難發現,各試點在以下兩方面的規定并不完善:首先,所有試點院校都回避了“三助”崗位在實際上所存在的差異,各試點院校對所設置的三助崗位無論責任及強度的大小均支付同樣的報酬,即普遍存在同酬不同工的現象;其次,雖然各試點院校的改革方案基本上均確立了關于“三助”崗位考評的規定,但都是宣示性或原則性規定,缺乏實際操作性。因此,如何制定出公平合理的“三助”報酬標準以及建立公正有效的“三助”考評機制,也是本次改革中應積極面對的一個難點。

參考文獻

[1]梁傳杰.陳晶.論研究生培養機制的系統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8,3:30-33.

篇9

關鍵詞:基礎實驗;專業實驗;綜合設計實驗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GPS定位技術、GIS理論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不少高校的測量學實驗課程教學在內容和模式上都在進行改革探索。

一、測量學實驗教學改革方案

以我院為例,目前我院所開設的地理相關專業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這兩個專業都有開設測量學課程,針對各個專業的特點制訂新的實驗計劃和大綱,選定或編寫新的實驗教材。

根據實驗教學對象和內容,按以下方案構建測量學實驗課程新體系:

1.第一層次為基礎性實驗

該部分實驗三個專業都開設。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術,熟悉實驗儀器,學會實驗方法,為專業實驗準備條件、打好基礎。

2.第二層次為專業性實驗

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按專業不同而不同。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主要針對該專業的特點開設專門的為城鄉規劃類所服務的實驗內容。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主要針對本專業的特點開設為資源環境類所服務的實驗內容。

3.第三層次為綜合設計性實驗

實驗課程內容以研究性和設計性實驗為主,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自主實驗、初步培養科研能力。本部分實驗主要面向大四的本科學生做本科畢業設計的時候使用。

二、測量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條件

為了保證測量學實驗教學改革方案的順利實施,并達到預期的改革目標,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爭取學校、院系領導的重視,進一步完善校內實習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3.編寫測量學實驗教材,形成適應測量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教材體系

4.更新實驗室設備,完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5.加大學校在測量學方面的宣傳力度,在學校的范圍內組織跨學科的學術活動

篇10

銀行控股公司控制著美國96%的銀行資產,這一事實使得銀行控股公司成為研究美國銀行監管和銀行業務運營繞不過去的領域。

根據美國《銀行控股公司法》和美聯儲Y條例的定義,銀行控股公司(Bank Holding Company,簡稱BHC)是指直接或間接控制一家或多家銀行的公司,控制的認定標準為以下三種情況之一:一、持有被控制銀行25%或以上有表決權的股票;二、擁有選舉過半數董事的權限;三、擁有支配經營的權限。

要準確理解該定義,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第一,銀行控股公司是指控制銀行的公司,而不是指銀行控制其他機構;第二,銀行控股公司不包括銀行參資入股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情形。根據其控股銀行子公司的數量,又可分為單銀行控股公司(One-Bank Holding Company,OBHC)和多銀行控股公司(Multi-Bank Holding Company,MBHC)。

銀行控股公司制的組織結構在美國最為流行,它最初是規避政府對設立分支機構進行管理的產物,之后發展成為一種常見的金融機構組織形式。

2007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控股公司自身的脆弱性、倒閉后對整個金融體系的沖擊以及銀行控股公司監管薄弱問題,都引發了人們的深刻思考。

一是監管機構對于大型、相互關聯、高杠桿的銀行控股公司對金融體系和整個經濟的危害缺乏足夠重視。

二是資本要求和流動性要求過低。監管部門并未要求銀行控股公司持有足以覆蓋交易性資產、高風險貸款與表外承諾項的充足資本,也未要求企業在經濟情況良好時增資,為經濟情況不好時做準備,同時沒有要求企業作出計劃來應對流動性的嚴重緊縮等。

三是監管分割導致并表監管不充分,監管套利嚴重。

2009年6月17日,美國財政部了《金融監管改革――新基礎:重建金融監管》,在諸多改革建議中,特別強調了對大型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控股公司的監管改革。

本文在分析美國銀行控股公司的監管改革方案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金融集團監管和銀行控股股東監管的相關建議。

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認定

此次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創設了一個新的監管類別:一級金融控股公司(Tier 1 FHC)。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認定,主要依據三方面因素:機構的倒閉將給經濟及金融體系帶來較大影響;機構的規模、杠桿率(含表外風險暴露)及對短期融資的依賴程度;機構作為家庭、企業、州及地方政府的重要信貸來源,以及作為金融系統流動性的重要來源。美聯儲將在與財政部協商的基礎上,對此類機構的認定和監管制定專門的規則。

改革方案強調,一級金融控股公司應該受到比普通金融機構更嚴格、更審慎的監管。

根據方案,一級金融控股公司不局限于銀行控股公司,任何可能對金融體系和經濟造成嚴重沖擊的金融機構,不管目前是否被界定為銀行控股公司,不管是否控股保險存款機構,都可被視為一級金融控股公司。

此舉旨在解決一些大型金融集團(如AIG)通過不控股銀行,或控制不被《銀行控股公司法》列為“銀行”定義的聯邦保險存款機構(federally insured depository institutions),從而逃避銀行控股公司監管的問題。

改革方案同時還建議,對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應覆蓋整個公司,包括母公司及其所有美國境內和境外的子公司(不管這些公司之前是否接受監管),而并非單單其子銀行。與過去美聯儲強調以銀行為中心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模式相比,新方案格外注重對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的并表監管。

金融監管改革報告建議,作為目前對銀行控股公司實施審慎監管的主體,美聯儲應繼續擔負監管包括當前主要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在內的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責任,并承擔對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認定責任。

改革方案認為,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重點應該是宏觀審慎,充分考慮其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因此,美聯儲需要對其監管框架和監管理念作一定的調整,以適應新的監管責任。

例如,對銀行控股公司的監管不應僅僅局限于子銀行的安全和穩健,而要將該公司作為一個整體考量其給金融體系帶來的風險;引入新的監管技術等。美聯儲應在2009年10月1日之前,就組織架構與治理改革提出一攬子建議。

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建議,取消《金融服務現代化法》中對美聯儲監管金融控股公司的限制。根據《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對于金融控股公司中已經接受功能監管的子公司,美聯儲在獲取信息、檢查、制定嚴格監管標準和限制其業務行為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

例如,《銀行控股公司法》和《金融服務現代化法》規定,美聯儲應該最大限度地接受銀行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已經提供給其他監管機構的報告,并且應該尊重其他監管機構的檢查,盡可能地以審查其他機構業已做出的檢查報告作為替代。

金融監管改革方案認為,上述條款限制了美聯儲作為并表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不利于美聯儲真正從整個機構的視角監管銀行控股公司,從而弱化了系統性風險的監管有效性。由此可見,改革方案特別強調美聯儲作為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核心機構的權威性,上述限制一旦取消,無疑將極大地增強美聯儲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責任和監管權力。

改革方案還建議取消美國證監會(SEC)的“投資銀行控股公司監管計劃”(Supervised Investment Bank Holding Company program),對投資銀行控股公司的并表監管改由美聯儲承擔。證監會對投資銀行控股公司的監管權力是早在1934年的《美國證券交易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中就明確規定的,這一改革同時也極大提高了美聯儲在金融監管中的地位。

審慎監管標準

鑒于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重要性,改革方案要求美聯儲就一級金融控股公司認定標準及風險監管標準等問題,征求新成立的金融服務監督理事會(Financial Services Oversight Council)的意見。

金融服務監督理事會的職責是加強信息共享、討論交叉監管事項、填補監管漏洞、促進政策合作、識別金融機構和市場行為中新出現的風險等。監管改革方案認為,金融服務監督理事會應有權推薦機構納入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范圍。

而且,針對危機中暴露出的問題,金融監管改革方案要求以美聯儲為主的金融監管機構提高對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審慎監管標準。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的內容。

一、資本要求。一級金融控股公司應持有足夠的優質資本,以抵御經濟衰退對其造成的壓力;經濟向好時,應注重增加資本以保證經濟突然衰退時仍能滿足最低資本要求;除了資本充足率要求,美聯儲還應及時對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本實力進行監管評估,包括嚴重壓力下的資本充足率測試、機構的信貸資產質量等。

二、及時矯正機制。當一級金融控股公司資本充足率下降時,一級金融控股公司及其監管機構要及時采取矯正措施。這一提議,實際上把一級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本監管納入了《存款保險促進法》(FDICIA)確定的及時矯正機制框架內。

三、流動性標準。改革方案認為,美聯儲應針對一級金融控股公司,制定更嚴格的流動性風險管理要求,建立明確的流動性風險敞口限額,要求其將流動性風險納入整個風險管理架構。一級金融控股公司需要定期進行不同情景下的流動性壓力測試,既包括短期壓力情景,又包括持久壓力情景;既有單個機構的情景,又有整個市場的壓力情景。壓力測試的范圍不僅要包括表內敞口,也要包括表外敞口,甚至一些非合約化債務。

四、全面風險管理。一級金融控股公司要有效識別、計量和控制整個機構的集中度風險,包括信貸、業務條線、流動性等緯度的集中度風險。一級金融控股公司要建立合適的集中度風險限額并有效控制。

五、市場準則與信息披露。一級金融控股公司必須進一步改善信息披露,使市場更有效地評估其風險水平、風險管理能力和資本充足狀況。

六、非金融業務限制?!睹绹y行控股公司法》規定銀行控股公司的非金融業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建立商業與銀行業務之間的防火墻。金融監管改革方案明確提出,不管是否控股聯邦保險的存款機構,一級金融控股公司都必須遵守銀行控股公司法,因此也必須受到非金融業務限制。對于此前不受銀行控股公司法監管的一級金融控股公司,方案建議允許其在五年內過渡到符合非金融業務限制。

七、快速處置計劃。方案提出,美聯儲應要求一級金融控股公司制定和及時更新嚴重壓力下的快速處置計劃。這一要求有助于金融機構更好地監測和簡化組織結構,并使政府、投資者、債權人和交易對手等更有效地提前做好應對機構倒閉的準備。美聯儲定期對該方案的充分性進行審核。

擴大監管范圍

金融監管改革方案,擴大了銀行控股公司的范圍。

按照美國銀行控股公司法,“銀行”被定義為:(1)吸收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2)從事商業貸款(commercial loan)業務的機構。這一特殊的銀行定義,被很多美國銀行法專家和監管者認為難以理解(Macey,2001)。按照該定義,長期以來控制儲貸機構、信用卡銀行、工業貸款公司、接受聯邦存款保險的信托公司、“非銀行的銀行”的公司都不被視同銀行控股公司監管。

監管改革方案認為,這些機構長期以來規避了美聯儲的并表監管和銀行與商業相分離的監管政策,傾向于用低資本、高杠桿過度承擔表內外風險。監管改革方案認為,上述機構都應按照銀行控股公司進行監管。

其次,監管改革方案也加強了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本和管理監管?!督鹑诜宅F代化法》提出,銀行控股公司要轉為金融控股公司應滿足資本良好、管理良好的條件,但并沒有要求金融控股公司成為資本良好、管理良好的機構。

在過去的監管實踐中,美聯儲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現場和非現場監管,明顯弱于對一般商業銀行的監管。例如,金融控股公司的現場檢查沒有固定的檢查周期;一般不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全面的現場檢查,而是根據非現場監測和監管會談中的發現,進行專項的現場檢查。在實際中,一般也不對非銀行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除非這些非銀行子公司威脅到了銀行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穩健性。

次貸危機表明,許多金融控股公司持有的資本不足以應對其承擔的風險。監管改革方案認為,金融控股公司應在并表基礎上持續保持資本良好、管理良好的狀況,加強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力度。

第三,進一步加強銀行與其附屬機構間的防火墻。監管改革方案認為,對于銀行與附屬機構間的場外衍生產品交易和證券融資交易,監管機構應施加更多限制。銀行與附屬機構間的關聯交易必須全額、滿期擔保。

借鑒意義

美國有關銀行控股公司的最新改革方案,對于進一步加強中國的銀行監管和金融集團監管具有諸多積極的借鑒意義。

第一,對銀行控股公司的監管,實際上是對銀行股東監管的一種延伸。有不少對銀行控股公司的解讀,誤認為銀行控股公司是指銀行控制其他金融機構,例如,銀行參資入股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實際上,銀行控股公司是指控股銀行的公司或股東。

前一種情形下,有關的風險監管可以通過銀行的并表監管實施,不專屬于銀行控股公司監管范疇。美國對銀行控股公司的監管,長期以來實際上就是對銀行股東監管的延伸,美聯儲Y條例將銀行的股東分為“控股股東”(controlling shareholder)和“大股東”(principal shareholder),前者指直接或間接持有銀行25%或25%以上有投票權股份的股東,后者指直接或間接持有銀行10%或10%以上(但低于25%)有投票權股份的股東。

在市場準入監管中,美聯儲對兩類股東幾乎同樣關注。任何機構有意購買某美國銀行超過10%的股份,不論其是作為積極投資者還是作為被動投資者(passive investor),都必須報經美聯儲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事實上也賦予了銀監會對股東的監管權。該法第十七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變更持有資本總額或者股份總額達到規定比例以上的股東的,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對股東的資金來源、財務狀況、資本補充能力和信用狀況進行審查”;第三十七條第(四)款規定,銀監會可以“責令控股股東轉讓股權或者限制有關股東的權力”。上述法律條文,為中國進一步制定銀行控股股東監管規章提供了上位法基礎。

第二,當前有必要制定專門的規章,加強對中國銀行控股股東的監管。商業銀行控股股東通常對商業銀行的經營和管理具有較強的影響力甚至操縱權,一旦控股股東濫用控制權,就會嚴重侵害商業銀行和存款人利益。在監管改革方案中,美國格外強調關聯交易以及銀行業務和商業業務的分離,很大程度上也是源自對控股股東風險的擔憂。

中國正處在經濟轉軌時期,更容易出現股東把旗下的銀行作為融資平臺,從銀行惡意圈錢的敗德行為。

隨著中國銀行改革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股權日益多元化,現實中大量的工商企業已經參資入股銀行。例如,青島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曾經合計持有青島市商業銀行44%的股份,實際上已經控制了該銀行。

中國大多數工商企業參資入股銀行后,并沒有將它們對銀行的股權或控制權與其商業活動相隔離,導致關聯交易盛行。有些企業表面上沒有直接從銀行取得貸款,但背地里大量通過其設立的子公司或其他關聯機構從銀行獲得貸款,或者操縱銀行使用吸收來的資金從事高風險業務,嚴重威脅了銀行的安全性。

因此,針對控股股東的重要性和高風險性,有必要制定專門的審慎監管規章規范控股股東的行為,對控股股東進行持續監管,以實現三個方面的主要目的:一是防止控股股東濫用控股權,損害銀行的安全性與穩健性;二是防止控股股東的非銀行子公司及其他關聯機構的風險向其所控股的銀行傳遞,嚴格控制工商企業股東與所持股銀行間的關聯交易風險;三是完善銀行控股股東監管規章體系。

第三,中國將來選擇何種金融集團的組織模式、監管當局是否有必要以及如何引導金融集團模式等問題,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從全球看,金融集團的組織模式主要有三種:全能銀行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異業子公司模式。有必要進一步就相關問題開展深入研究。首先,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等是國際上明確引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經濟體,但從這些經濟體有關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看,它們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定義與美國以銀行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有明顯區別,不清楚這些經濟體是否注意和真正領會到了美國金融控股公司的含義。

其次,異業子公司模式盡管可能存在資金調動容易黑箱操作、監管難度較大等缺點,但業界有觀點認為,異業子公司模式管理成本低,便于銀行高層統一管理和協調,更符合中國金融機構的實際管理水平。

再次,國際上的很多討論認為,金融機構實行哪種模式開展綜合經營并不重要,監管當局也未必需要干預,關鍵是金融集團自身的治理、風險控制要有效。

第四,迄今為止,國內現行的任何一部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的規章,都從未提及“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集團”的字眼,也從未對“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集團”下過嚴格的定義。

《公司法》第12條在關于一家公司向其他公司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50%的相關規定中提及,“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時用了控股公司字眼,但并未明確是指“金融性”控股公司。

相比之下,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批實質上(de facto)的金融集團。這些銀行控股公司,一方面作為商業銀行的控股股東或大股東,影響或控制著銀行的決策;另一方面,它們通常還下設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乃至證券公司,事實上形成了跨行業、跨市場經營的格局。

從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看,為了減少金融集團監管盲點,防止控股公司母公司風險和非銀行子公司風險向其所控股的銀行傳遞,應考慮逐漸啟動相關立法工作,規范金融集團行為。

第五,為了加強金融集團監管的有效性,將來應將監管評級作為金融集團規制和監管的重要內容和手段。通過監管評級,可以實現對金融集團的全面評價和持續監管,并有助于對金融集團進行風險預警,合理分配監管資源。美聯儲開發的BOPEC/F-M風險評級體系,既考慮到了控股公司自身的財務實力和風險狀況,又考慮到了銀行子公司和非銀行子公司的財務實力和風險狀況;既包括定量分析,又考慮到了很多重要的定性因素。盡管在危機中暴露出了一些薄弱點,但很多內容對于我們今后制定金融集團立法和具體實施監管,仍有積極借鑒意義。

第六,加強銀行客戶信息保密。銀行控股股東和金融集團有義務尊重和保護客戶的非公開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和機密性。美國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和美聯儲Y條例中,均對客戶信息保密作出了專門規定,要求銀行控股公司建立信息安全制度,確??蛻粜畔⒌陌踩捅C堋?/p>

美國法律專家認為,這些規定對于保護客戶信息免受任何未經授權的使用的侵害非常必要。中國相關立法亦應就相關義務提出明確規定,要求銀行控股股東或金融集團建立綜合信息安全制度,不得利用控股股東地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獲得或使用被控股銀行的客戶信息。

第七,金融集團的監管需要清晰的職責劃分和密切的監管合作,這將對中國監管能力和部門協調構成較大挑戰。只有在加強監管協調和監管信息共享的基礎上,由主要監管機構實施并表監管,才有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金融機構的總體經營情況和面臨的整體風險。

英國的英格蘭銀行、英國金融服務局與英國財政部之間簽訂有維護金融穩定的諒解備忘錄,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協調互動機制。在最近應對美國次貸危機給英國市場的影響中,該協調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中國建立金融集團監管的協調機制有積極的借鑒意義。英國今年7月公布的金融改革方案,建議進一步成立由英格蘭銀行、英國金融服務局與英國財政部組成的金融穩定理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