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新技術范文

時間:2024-05-30 17:21: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字經濟新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數字經濟新技術

篇1

【關鍵詞】數字經濟信息經濟知識經濟

一、信息經濟的內涵

“信息經濟”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馬克盧普和波拉特對于知識生產的有關研究。馬克盧普1962年在《美國知識的生產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關于信息產業的核算體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經濟”概念的基礎。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業分類的四次產業劃分方法,獲得廣泛認可。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保爾?霍肯在《未來的經濟》中明確提出信息經濟概念,并描述信息經濟是一種以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技能貫穿于整個社會活動的新型經濟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經濟運行過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質成分占主導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對經濟的貢獻。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范圍內拉開了討論“信息經濟”概念及理論體系的序幕。目前,比較成熟的研究觀點認為信息經濟可以從微觀和宏觀角度理解。從宏觀經濟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為生產要素在經濟系統中的運作規律。這種觀點同知識經濟相通,屬于同一個范疇;而從微觀經濟角度看,信息經濟所涉及到的重點研究內容是分析信息產業和信息產品的特征、以及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力度。這種觀點強調信息經濟是信息產業部門經濟。由于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的微觀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因而相當多的專家學者更傾向認為信息經濟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產業經濟。

二、網絡經濟的內涵

“網絡經濟”概念的提出同上個世紀90年代全球范圍內因特網的興起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網絡經濟又被稱為因特網經濟,是指基于因特網進行資源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為主的新形式的經濟活動。在網絡經濟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及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隨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大量新興行業不斷涌現,資源配置得以進一步優化,構成網絡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帶來虛擬網絡交易模式,傳統交易活動演變成通過國際互聯網進行的網絡交易活動,構成網絡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和數字經濟相比,網絡經濟這一術語的區別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網,并將基于國際互聯網進行的電子商務看視作網絡經濟的核心內容。

三、知識經濟的內涵

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科技進步,全球知識生產、流通速度不斷提高,分配范圍不斷擴大,社會經濟面貌煥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當多的學者也開始關注知識與經濟社會之間的聯系,知識經濟的概念逐漸形成。例如,美國丹尼爾?貝爾和日本屋太一等學者分別從“后工業社會”、“知識價值社會”的角度論述了知識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這些論述雖然還沒有提出知識經濟的基本概念,但卻已經涉及到了知識經濟的基本內容。

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年度報告《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中認為,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直接依賴于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應用。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知識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高于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因而“知識經濟”是一種知識為基礎要素和增長驅動器的經濟模式。特別是隨著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知識和信息的傳播和應用達到了空前的規模,知識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更加明顯,已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實現經濟增長的引擎。正如美國學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強化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換言之,知識經濟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識的創造以及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較及總結

通過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之間的確存在差異。知識經濟強調知識作為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信息經濟強調信息技術相關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網絡經濟強調因特網進行資源分配、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的經濟活動;數字經濟則突出表現在整個經濟領域的數字化。但正是存在差異,才產生必然聯系性。雖然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識經濟”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視卻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知識經濟的產生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并最終孕育了信息技術和因特網的誕生。同時,信息技術和因特網的廣泛應用更加促進人類知識的積累,并加速人類向數字時代的過渡。知識經濟、信息(產業)經濟、網絡(因特網)經濟這些概念在同一個時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復,而是從不同方面描述當前正處于變化中的世界。“知識經濟――信息(產業)經濟、網絡(因特網)經濟――數字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基礎內容――催化中介――結果形式”。知識的不斷積累是當今世界變化的基礎;信息產業、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是當代社會發生根本變化的催化劑;數字經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和表現形式。因而這幾個概念相輔相成,一脈相傳。

圖1 數字經濟等相關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參考文獻

[1]烏家培,肖靜華.信息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吳季松.知識經濟學[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3]烏家培.信息社會與網絡經濟[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2.

[4]紀玉山.網絡經濟學引論[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劉列勵.信息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

篇2

關鍵詞: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技術保障體系;新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7)01-0194-01

電子政務信息與國家安全、國家經濟以及公民隱私等諸多方面聯系密切,一旦一個國家的電子政務信息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整個國家的安全,因此提高我國電子政務信息的安全保障系統至關重要。解決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問題首先要滿足《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的規定,其次,需要提升我國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的技術人員的能力。信息通信新技術作為21世紀人類的一大進步事件,需要我國相關技術人員,能夠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發展,以國家為主。保證技術的情況下,完善管理體制,為電子政務信息安全題提供保障。

1 信息通信新技術的推進

更快、更強、面向應用是信息通信新技術的一大特點,在現代社會,信息網絡越來越大程度的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本文建議電子信息政務組的相關人員能夠對3G、WiMAX等寬帶無線移動網絡進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其重視程度,對于最后一英里的接入問題以及安全保障問題切實的推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電子政務網絡中應用 WiMAX(Wor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技術可以有效解決3G網絡的劣勢問題,原因如下:

1.1 技術優勢

城域網建設中“最后一公里”無線接入問題,采用WiMAX能夠有效的解決,這種技術不僅能夠改善傳統電纜、DSL等方式接入手段的弊端,更有助于消除偏遠地區不具備條件的數字鴻溝問題。

1.2 產業動態

最具發展潛力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是WiMAX,在業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我國WiMAX基礎研究差,但產業規模增長快。

1.3 安全性能優勢

WiMAX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不僅具有X.509公鑰證書的單向認證,還具有RSA和三重DES密碼的連接模式。加密子層的設置,使其能夠支持更多的系統,包括128位、192位以及256位加密系統。另外采用數字證書進行認證,更保證了無線網絡內傳輸的信息安全。

2 安全保障策略的強化

對于信息通信新技術的安全保障策略的強化,最重要的一點是強化網絡、信息和人設計。劃分好電子政務網絡的安全區域,對于敏感信息做好分類以及相關人員身份的切實管理。

2.1 網絡安全域分類

安全域可以定義為一種由主體與客體的集合,主要為實施共同或相似安全策略。劃分安全域需要注意四個相似,分別是系統功能與應用、信息資產價值、安全需求以及環境威脅。安全域的劃分標準分為兩類,分別是物理與邏輯。按照網絡系統所處的物理位置的劃分方法是物理劃分,包括地理位置、建筑大樓等。依據國家政策與管理規范的劃分方法是邏輯劃分,包括政府專網,政府外網等。邏輯劃分更適用于安全政策的保障。

2.2 敏感信息分類

政府信息的敏感類型較多,通常分為四種,分別是完全公開信息、系統與系統(部門與部門)共享信息;本系統或本部門的共享信息;特定個體公開信息。不同的信息資源會按照不同的分類進行公開,由于其保密級別、需求程度和共享服務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政府信息需要更好的互操作性。

3 自主可控技術的推動

由于我國電子政務的自主品牌、相關技術、采購情況等方面較差,在信息通信新技術環境下,自主可控技術的推進成為了信息通信新技術的一項基礎保障,本文提出以下三點建議:(1)統一設計信息技術安全標準以及知識產權政策,制定兩者的壟斷路徑,找到可以攻關的幾個核心技術點,與有實力的相關企業共同針對所掌握的核心專利制定技術標準;(2)加大科研機構與重點院校對新技術的預研投入力度,使之在技術創新方面能夠占有一定高度;(3)鼓勵企業進行創新,找到典型系統,開創主體地位,對自主知識產權的共性技術進行有力的推廣,并將其實踐于電子政務信息系統中,做到對產業化進程的加快,提高相應的競爭優勢。

4 結語

隨著科學的發展,信息通信新技術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而這種應用對于電子信息通信的安全保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同時也引出了更多的機遇。通常情況下,一項新技術的出現,會在整個市場上掀起波瀾,但剛剛出現的新技術,尚未經過大量的驗證,會存在很多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經驗。就信息通信新技術的安全保障問題而言,其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便存在了很多問題尚未解決,更未驗證,帶來挑戰的同時,更引人深思。在國際產業鏈與專利控制格局方面,信息通信新技術尚未占有一席之地,為了使我國能夠在新的國際競爭格局中取得優勢,占有一定的地位,需要加強信息通信技術的相關理論與研究,積極主動的參與國際合作,并與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流與學習。

參考文獻

[1]呂欣,楊月圓.信息通信新技術環境下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J].中國信息安全,2010,23(07):74-77.

篇3

關鍵詞:發展;前景探討;電子技術

如今我們身處的這個信息時代,當然不能缺少信息科學與技術這方面的人才,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專業前景是不錯的。展望未來,電子產業(包括方興未艾的光電子專業)還將繼續站在世界技術發展的最前沿,一如既往的帶動全球經濟的發展。

一、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未來發展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從事以下領域的研究:通信與廣播電視、厘米波與毫米波技術、傳感與自控、雷達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超導電子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集成電路系統的研究、微電子技術、電子離子光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信息顯示、光電子技術和真空微電子學、傳感技術與應用系統等方向。

專業基礎課程為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計算機編程語言、英語、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等。

專業主干課程為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高頻電路、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微機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數字圖像處理、信息論基礎等。

我國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曾經在“信息技術與微電子產業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未來10年是我國發展微電子產業的關鍵時期,國家將微電子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優先扶植發展。而大力發展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先導的高科技產業及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無疑是國家加速結構重組進程的重要手段。現在電子信息產業對GDP的貢獻也逐步提高,郵電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就由1994年的1.10%上升到1998年的3.03%。電子信息產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最大的產業,成為推動國民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麻省理工學院是世界上最早開設電子信息學專業的學校,并且一直與世界最新科技發展保持同步,取得了許多科技成果,培養出了許多著名人士,例如我國搜狐的總裁張朝陽就是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我國最早開設本專業的是清華大學,并且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我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1999年招生34342人,占招生人數的2.24%,并且每年的招生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二、本專業在國防及國民經濟中的應用

毋庸置疑的是,信息技術無論是在國防還是國民經濟中都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據我比較了解的通訊行業和信息產業來說,人們常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在通訊行業中,十幾年前手機還是人們炫耀的資本,計算機還是不為人們所熟識的陌生物,但是今天,手機和計算機已越來越多地走入尋常百姓的家庭,漸漸地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這期間,微電子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模擬電路、以及集成電路系統等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十年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光令人們詫異,更讓人們看到未來的希望,下一個十年會是什么樣,沒有任何人可以精確地做出預測,因為發展的速度大大超出人們的想象。

而信息產業可謂是國家鼎力支持的一個產業,幾年前部委改革時就單獨成立了一個信息產業部,而且信息產業部的地位一步一步地在提高,這當然不是國家行政干預的結果,而是政府積極適應市場的一種行為。國家已經預見到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而且預見到信息產業在未來經濟地位中重要作用,所以國家積極調整政策,以順應這種發展的趨勢。國家對信息產業的大力扶持可以說就是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畢業生的最大鼓勵與幫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市場做大了,信息產業對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多了。雖然從根本上來說是市場自發運作的結果,但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也是功不可沒。對于高速發展的信息產業來說,人才可說是必不可少的劑;同樣的,迅速擴大的信息產業市場也為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

畢業后從事任何與電子信息通信領域相關的工作,就業前景廣闊,社會需求量大,可以成為:

通信系統設計工程師――各種有線及無線通信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工作。

電路設計工程師――各種電子電路、設備及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工作。

計算機開發人員――計算機應用領域的軟硬件開發。

信息技術已是經濟發展的牽動力量,而在關系到一國生死存亡的軍事領域,電子工業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現代戰爭越來越向高技術、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電子戰已經成為殺傷敵人的一種強大手段。任何國家都不想在全球的信息戰中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比較有“實力”的國家,對于信息技術的投入都非常大,即便是非常“燒錢”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國家也不惜重金投入,以期在新時代經濟及戰略爭奪中居于主動地位。下面我就談談本專業在當代軍事高技術中的應用。

篇4

一、國際高新技術產業轉移情勢在我國的現狀

隨著技術創新進步和擴散速度的加快以及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高,發達國家不僅繼續將高新技術產業的加工組裝環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而且將配套的零部件生產、物流、營銷甚至部分研發活動等也通過項目外包和業務離岸化等方式向外轉移,主要表現在:

(一)加工貿易的繼續發展

發達國家在把資本密集、技術密集、關鍵零部件生產等高附加值部分留在國內的同時,繼續將高新技術產業的加工組裝環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2000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主要是計算機、通訊設備和電子類產品)出口額中,加工貿易產品比例高達88.6%。由于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短期內難以占據主要地位,出口企業短期內難以形成自己的全球營銷網絡,就業壓力和勞動力資源優勢使我國發展以勞動密集為特征的加工貿易具有比較優勢,再加上跨國公司將全球生產基地和采購中心加快向中國轉移,因而加工貿易將長期作為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要方式。

(二)項目外包的蓬勃興起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大型跨國公司越來越專注核心業務,而把非核心的生產、營銷、物流等分包給成本低的發展中國家企業或專業化公司完成。

以IT市場的外包為例,IT業務外包在眾多大型跨國制造企業中業已蔚然成風,愛立信、諾基亞、寶潔和波音等世界500強都已加入外包IT業務的行列。我國IT外包市場真正開始于1998年,根據專業機構的研究報告,中國外包服務業規模還很小。2005年,中國軟件外包出口的總量大約為9.6億美元,僅占全球軟件外包出口總量的2.3%,其他外包服務業的市場份額更小。在生產者服務中,以IT為基本手段的研發和IT本身的設計、研發是我國服務加工貿易的核心。因為在所有服務加工貿易中,IT服務加工貿易的市場量最大,行業涉及面最廣,在我國也具有比較優勢。

(三)跨國公司研發全球化的深入開展

隨著世界科技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產品的開發周期進一步縮短,更新換代愈來愈快,研發成本愈來愈高。以海外研發支出的增加、海外研發機構的迅猛發展和專利的國際化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研發全球化是全球新一輪先進生產力轉移的必然趨勢。隨著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斷加強,受潛在的巨大市場吸引、當地研發成本較低、豐富的人力資源、政府公關的新手段和信息情報站的功能等因素的影響,根據科爾尼的統計預測,跨國公司在今后三年,會進一步將IT、業務處理、聯絡中心、知識管理和分銷物流等職能轉移出去,但這些顯然都不如研發轉移的吸引力來得大。根據科爾尼信心指數的統計結果,在“未來三年最受青睞的研發投資目的地”一項中,中國和印度分別獲得了17%的支持率。2005年,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的研發機構已達600多家。同時,盡管面臨印度和東歐等地的挑戰,我國在吸引研發投資上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這甚至會帶來FDI在中國流動的結構性變化。根據科爾尼的統計預測,未來三年中,在全球離岸業務中,中國的研發和工程項目將占到其吸引的全部業務總量的18%,而在印度這一數字僅為10%。

二、內資企業的具體表現

2005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達到4159.7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7.3%,繼續保持了高增長,同時擴大了自2004年才開始的順差,從40.2億元達到205.4億元。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占商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從1998年的15.3%上升到了2005年的29.2%。從企業類型看,三資企業是高技術產業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如圖1所示,三資企業在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從1998年到2005年逐年上升,尤其是外商獨資企業發展迅速,從1998年的近40%上升到了接近七成,這也說明了在高新技術產業中外商獨資化的傾向正在加強。雖然內資企業在這個過程中,產品出口的絕對數量在增長,但是比例一直在減少,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屬于內資企業的空間越來越小。

三、內資企業的優劣勢分析

(一)優勢分析

1.從成本與專業化水平的角度來看,在目前跨國公司面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許多跨國公司將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業務的培育上,如果內部成本大于外包成本,他們就會把這部分分工外包出去。同時,內外資企業分別獨立從事各自的生產經營活動將更具專業化,從而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2.從產業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產業分為幼小產業、成長產業、成熟產業和衰退產業。在幼小產業階段,由于市場容量小,產品還沒有實現標準化,這個時候跨國公司具有自制傾向;等到了成長和成熟階段,由于產品逐漸實現標準化,國外模仿能力的不斷提升,這時價格的競爭就成為了主要方面。所以,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開始在全球尋求低成本的生產地,這為內資企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3.從產業集群與技術外溢的角度來看,基于產業的本地聯系、企業的衍生、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過程和知識外溢的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為提升聚集區內企業的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我國目前許多大城市中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這種聚集現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4.從轉移情勢的角度來看,當前新一輪全球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業轉移進入,跨國公司開始將更高技術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環節和研發機構向外轉移,這為拓展加工貿易的空間、提升加工貿易的層次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新的比較優勢。

(二)劣勢分析

1.從加工貿易方式的角度來看,我國的加工貿易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只是低技術水平的一般加工裝配生產規模的擴大,產業關聯度低,產品配套能力差,中間產品國產率不高,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材料,未能達到利用加工貿易提高產業結構,波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發展的目的。以電子產品為例,生產高附加值的芯片、軟件的美國獲得全世界電子行業60%左右的利潤,生產關鍵性電子器件的日本、韓國等國家獲得20%左右的利潤,而我國等發展中國家從事一般部件生產及裝配工作,只獲得10%左右利潤。

2.從技術存量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0%,設備投資60%依靠進口,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只有39%,由于“技術空心化”,在短時間內實現自身技術的替代幾乎是沒有可能的。我們存在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缺乏自己的營銷網絡,加工貿易附加值低等深層次問題。例如我國的手機產業,很大一部分制造企業以CKD、SKD為主,甚至OEM國外的品牌,大多數國產品牌手機采用國外設計公司提供的參考設計,手機的核心芯片(基帶、射頻芯片)更是絕大多數靠從國外采購。我國目前由于國內軟件市場特別缺少含有高附加值的通用系統軟件、支撐軟件和應用軟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流軟件產品較少,其市場占有率僅占到1/3左右。我國軟件市場的高端產品如系統軟件、數據庫軟件、行業應用管理軟件基本上為國外企業所壟斷,國內企業只在低端產品如殺毒軟件、中文信息處理及部分行業應用等領域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3.從技術增量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較弱,根據有關研究報告,2004年,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在49個主要國家(占世界GDP92%)中位居第24位,處于中等水平。相關資料表明,目前全國大中型企業中71%沒有技術開發機構,2/3沒有技術開發活動。特別是航空設備、精密儀器、醫療設備、工程機械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技術含量產品80%以上尚依賴進口;即便一些國企引進了技術,但是消化吸收和二次創新能力明顯不足。陷入了“落后――引進――再落后――再引進”的陷阱。基礎研發費用投入不足是目前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的軟肋。大中型企業的研發經費只占銷售額的0.39%,即便高新技術企業也只占0.6%。根據經濟普查的數據,我國僅有一成工業企業開展科技活動,研發經費只占企業銷售收入的0.56%。根據國際經驗,技術研發投入占銷售額比例在1%以下的企業是難以長期生存的,比例為2%左右的企業僅可以簡單維持,只有比例達到5%的企業才有競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國家競爭力。目前,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企業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申請的專利數是中國企業的兩倍。其中計算機類占70%,生物技術類占87.3%,信息類為92.4%,半導體類為90%。顯而易見,跨國公司在高新技術領域已經對中國的專利市場形成壟斷。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事實告訴我們,先進技術是買不來的,要想提高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只有著力于自主創新。這主要體現在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扶持以及創造良好的風險投資體系,營造良好的自主創新的環境;加強法制建設,加大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切實維護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的轉化等方面。

(二)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建立跨國研發聯盟

篇5

【關鍵詞】北宋 經書典籍 刊刻 宋學

【中圖分類號】G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853(2012)03-0099-06

談到北宋經史子籍刊刻,就不能避談中國學術一以貫之的傳統。什么是中國學術的傳統呢?答案無疑是“經學”和“子學”。然而中國學術的此種傳承,依靠的卻是經書子籍的歷史累積和注疏支撐。由此就隱含著一層深意:即中國學術講究的是典籍的連貫性,而非“主義”的連續性。或者說,中國學術自古貫穿的是以“典籍”為中心,而非以“問題”為中心的主義。一方面,中央集權制度認可的典籍支撐了中國學術的歷史主流。另一方面,以典籍為中心,紙張、書寫、印刷等技術更新又推動著學術的發展進步。

1 典籍中心:經子學問的歷史迷失

魯迅說:“尊孔,崇儒,專經,復古,由來已經很久了”(《十四年的“讀經”》)。而由來已久的,更表現為古代典籍的累積傳承。

在抄寫時代,“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說的是子游、子夏掌握典籍文獻最多,而孟子出于說理需要,也多引述《尚書》《詩》《論語》等典籍。自從某些儒家書籍在漢代成為官方經典,歷代儒經注疏的工作就一直在進行。這在客觀上造成典籍及其疏證受政教的需要,不斷累積增厚。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儒學十三經。前人統計“十三經”字數為147560個字。到清代阮元主持校刻時,其收錄漢至宋代經學家對“十三經”的注疏,總字數已有一千萬字,成為卷帙浩繁的巨著。而《老子》《莊子》等子籍經過歷代學者如王弼、郭象等人的研讀闡釋,也出現了多家注本。歷代解經、注經的持續,中國學術才形成以典籍為中心的“經書子學”。對此,黑格爾也說:“中國人存有若干古代的典籍……中國人把這些文書都稱為‘經’,做他們一切學術研究的基礎。”因為中國傳統思維是主體以自身為對象的意向型思維,而不是以自然為對象的認知型思維。人們遵循“述而不作”的傳統,而非根植于現實恒常問題的自我生發和創造。加之,社會文明初始階段,兼有文字載體簡陋、書寫困難、詞匯有限等客觀條件限制,也導致人們思想即便有發明,亦不能詳盡闡述。故先秦以來,諸子百家撰述的著作相比于今天并不長篇浩繁。然這些著作歷經“焚書坑儒”,口耳相傳,孔宅壞壁,其傳承之艱難,使后世學者對于殘存的古籍累增崇敬。闡釋起來尚嫌不足,更遑論修正與發明。于是,歷代學者所關注的不再是現實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而是固化在典籍中的疑惑,他們所做的工作僅是對流傳的“經典”予以注釋或闡發大義微言。具體到某個朝代的學者,其注解與前人不同的只是文字多寡及程度上的差異,彼此沒有本質性的區別。這就導致春秋爭鳴以后,中國就少有自我生發的“主義”,缺少原創性的學術及思想。因此,關于“經書子學”,與其說是關于“經書子籍內容”的學問,毋寧說是一種“研究經書子學的歷史”。由此,章學誠才提出“六經皆史”的觀點。

事實上,從周公、孔子直至秦漢,中國人的學問中就沒有“史學”這一類別概念。《漢書·藝文志》將天下圖書分為“六藝”“諸子”“詩賦”等七略(類),并無“史略”。《春秋》這類史書由此被歸屬到“六藝略”中。由于班固是根據劉歆《七略》撰寫《藝文志》,將官方的“王官學”和民間的“百家言”嚴格區分,故天下學術也就此分為“經學”和“子學”兩類。自此以后,中國學術主體就是關于“經學”“子學”兩類典籍的歷史性研究。隨著典籍注疏的歷代累積,這就逐漸形成中國學術的顯著特點——即典籍歷史化。對于這樣的學術,黑格爾建議西方學者“用不著深入考究,因為這種歷史本身既然沒表現出有任何進展,只會阻礙我們歷史的進步”。

當然,僅是說明典籍注疏的歷史累積還不夠,我們還要看到此種“專經”學術的內趨動力所在。究竟是什么導致“崇儒、專經”的學術傳統呢?自西漢以來,由于官方集權政治的需要,漢武帝發現儒家學說對于皇權獨尊的肯定。于是,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幌子下,漢武帝故意迫使士人進行“皓首窮經”的閱讀,抑制異端思想的產生,強化自己的集權統治。一旦研讀儒家典籍成為士人仕宦當官、實現社會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學術研究的動機就更加遠離“解決問題”的初衷。讀書人對于社會、人生,沒有懷疑,沒有分析,也自然談不上批評與反叛。如此一來,漢朝皇帝就擺脫了秦人當初“焚百家言,以愚黔首”的簡單草率,更具有一種思想輿論導向的智慧。因為長期研讀某一類典籍,對于思想所產生的抑制作用更甚于禁止讀書地“愚民”。北齊顏之推曾舉鄴下諺語,說“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顏氏家訓》卷3),借以嘲笑儒生的迂腐。以此為例,很能說明中國學術本源性的迷失。

自漢以來,儒家經典對于學術起著絕對標準的作用。人們惟有通過對古代經典的學習,向古人求教如何解決今世的問題。面對如此“崇儒、專經”的結果,顏之推總結說:“學之興廢,隨世輕重。漢時賢俊,皆以一經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時,下該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顏氏家訓》卷3)這句話的意思是,學問的興廢,不同時代的重視程度有所不同。漢代學者只要掌握某一種世人認可的所謂“圣人”經典,就可升官發財。此情況沿續到宋代,名利誘惑之下,蘇軾認為惟有人君才能做到“不在求名與求知,不為章句科舉計也”。而世俗之人多是由習學“典籍”直接聯想到“卿相”,反而跨越“圣人之道”,失卻了學術的純粹。故宋人陳鵠也說:“學問當以《孝經》《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為主。此數書既深曉,然后專治一經,以為一生受用。”人們視“經典”高于一切,其流俗泛濫的后果必然是對名祿的追求。

面對此種問題,就要反思中國學問出發的本源。無疑,談到本源,任何學術最初都是因人而存在,是為解決現實問題而存在的。假若沒有關注社會生活中人的問題,學問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從“圣人”身份的確認,我們或可窺見中國學問的初衷。《周易》解釋道“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意謂圣人制作(創造)為萬民所仰望。《風俗通》有言:“圣者,聲也。言聞聲知情,故日圣。”《洪范》說,“思日睿”“睿作圣”。《說文》解釋,“圣,通也。”孔子也認為,所謂圣人者,其“德合于天地,變通無方。窮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孔子家語·五儀解》)。緣此,馮友蘭認為,“中國的圣人,不是高高在上,不問世務底圣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圣外王底人格。內圣是就其修養的成就說,外王是就其在社會上底功用說。”這些記載,一則說“圣人”通達事理,具有較高智慧及

思維能力,二則說圣人還能順應自然法則,掌握自然規律,和順地影響其所處的世界且惠及他人。按古人的認識,要想成為圣人,除了天賦異稟之外,更重要是學結前人留下的經驗教訓,并用之以實踐。故孔子說:“夫不讀《詩》《書》《易》《春秋》,則不知圣人之心,又無以別堯舜之禪、湯武之伐也。”(《孔叢子·論書》),自稱從《尚書》中的《堯典》《舜典》,看到了堯、舜的圣道。然而,畢竟普通民眾多目不識丁,更不能知曉古代文獻的奧義。如此,掌握文獻的圣人逐漸被賦予神的色彩。是故,“圣人之道”本應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聯系在一起的,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產生的。只是在沒有實證思想方法的古代,圣人之言作為過去經驗的總結,自然被視作“真理(神喻)”,成為推證的前提、證明的論據或作為思維活動的結論。于是,學術步入權威崇拜和信仰的歧途,“唯圣”的思維方式和習慣開始左右或壓抑著人們的創見。

眾所皆知,如果學術不關心現實問題,僅作為書籍本身而存在,加上書籍數量稀少,知識階層局限在少數特殊人群,那么學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為學術典籍固化流傳千年,沒有突破、質疑的結果,必然失去原生活力。雖然學術以“問題”為中心,問題盡管有其恒常性,但是人們對于問題的關注,更應體現為人類在不同的歷史生存語境下的深化、發展或變形。然而,中國學術奉行的“典籍中心主義”,恰使得學術本身缺乏這樣的變化和關注。德國學者韋伯認為造成此種情形的原因,是因為“一個處于絕對的權力地位,同時又壟斷官方祭司功能的世襲官僚階級,除了保持一種注重典籍的傳統主義的心態之外,別無其他選擇。只有典籍的神圣性本身可保證支撐官僚系統之地位的秩序的合法性”。于是,“官僚體系就必須限制它(典籍)本身的理性主義”,他們僅是希望天下士人對典籍奉若神明,沒有絲毫理性的質疑。此種情形發展到宋代,由于印本傳播的繁盛發展,閱讀(質疑)人群的擴大,壟斷被打破,學術才恢復些許原生的活力。

宋代作為經學發展的重要時期,主要得益于雕印技術的普及。這一時期,中央及地方印書機構對于經子書籍印刷尤其熱衷。宋代科舉雖屢經改革,但推崇經義和詩賦的格局并沒有變。這在客觀上也導致整個社會對于經書文獻有著廣泛的需求。所以,在印本誕生之初,這類書籍的印刷自然成為優先重點。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是,經學的師徒相承雖然在形式上依然存在,但是印本經典的廣泛傳播,使得這樣的師徒關系遭到了嚴峻挑戰。師傅所說的并非絕對正確,因為印本書籍的流傳,學生有更多的渠道獲取標準的典籍來驗證師傅解讀的對錯。陸游記載,北宋實行三合法時,有教官以《易義》出題,問為什么“乾為金,坤亦為金”?有學生懷揣國子監版本的《易經》到老師面前,忐忑請教:“先生恐怕是看了福建的麻沙印本。如是監本,這句應是‘坤為釜’。”教授對照監本后,惶恐愧謝學生(《老學庵筆記》卷7)。這個事例說明,普通學生有經書印本在手,就可較為容易地發現教師的錯誤。由此,表面上似乎維護了典籍尊嚴,實則上打破了典籍的權威,提升了質疑的勇氣。因為典籍在流傳過程中,從寫本傳抄到多種印本的印刷,這樣的錯誤事實上是無法避免的。假若有這類舛誤產生,人們又該如何對待這類經典呢?如此一來,最終啟發的是宋人“問古疑經”的精神。故錢謙益說:“十三經之有傳注、箋解、義疏也,肇于漢、晉,粹于唐,而是正于宋。”。錢謙益“正于宋”的說法,一是指宋代歐陽修、王安石、朱熹等人對十三經的懷疑和修正:另一個即是暗示十三經在北宋均得以定本、版印成書,天下學人得以是正。

2 北宋經子印本與“碘籍中心”思想修正

我們知道,自有印刷技術后,經書子籍的傳播情形出現了重大變革。首先,只要刊刻無誤,印本載體保證典籍的正確流傳。在印本出現之前,經書傳播依靠人們的背誦、手抄。這樣的傳播方式,很難保證經書準確無誤。東漢熹平年間,為了維護儒家經典的正確流傳,蔡邕曾“自書丹于碑,使工鐫刻”,特地在太學門外立下石經。然而,這樣的典籍傳播仍需學子現場背誦摹寫,結果是“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輛,填塞街陌”(《后漢書·蔡邕傳》)。

信息多元、文化多元終會導致思想多元,這是人類社會的進步。晚唐五代有了雕版印刷之后,時空限制被打破,傳統學問以師徒口耳相傳的界限也被打破。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印本典籍,從而達到更為有效的知識傳播。北宋延續了五代以來的儒家經典刊刻和傳播工作,并且更加卓有成效。

北宋國子監作為中央機構,因負有更多社會文化傳承的責任,其印刷主要以經、史、醫三方面書籍為主,而地方機構印書則是經、史、子、集多有涉獵,尤與中央機構所印書籍加以區別。由于官方的書籍刊刻主要以經史書籍為主,從《周易》《周易正義》《尚書》《尚書正義》《左傳》《論語》《孟子》等經傳注疏,以及輔助閱讀的《九經字樣》《禮部韻略》《經典釋文》等宋版的經類書籍中,我們可以察覺到經書刊刻對于支撐宋代經學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根據《五代兩宋監本考》《讀書敏求記》《皕宋樓藏書志》《經籍訪古志》《日本訪書志》等書記載的宋版書籍,我們可以看到北宋官方幾乎出齊《詩》《書》《禮》《易》《春秋》在內的歷代所有經書子籍及其注疏刊本。據說,宋人刻印書籍約有數萬部,雖然歷經千年,頻遇戰火,十亡七八。據統計,幸存至今,僅署名宋人的著作就有4855種,這還不包括那些從先秦流傳下來、歷朝歷代不斷增添的典籍。就目前所看的北宋經部印本書籍,也僅僅是北宋當年大量經籍印刷的九牛之一毛。

北宋科舉與印本典籍的平民化普及,也客觀上導致“治學”若沒有經學書籍征引,文章引文沒有出處,在當時宋人看來,成為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石林燕語》(卷8)記載蘇軾當年參加省試時,“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賞忠厚之至論》,以為似《孟子》”。然蘇軾文章中,“引皋陶日‘殺之三’,堯曰‘宥之三’,事不見所據”。等到放榜,蘇軾中了第二名。梅堯臣終以所疑問之。蘇軾卻回答:“想當然耳,何必須要有出處?”梅堯臣大駭,然人已無不服其雄俊。梅堯臣“大駭”的原因,當然是蘇軾引述的內容居然沒有出處,全憑自己“想當然”。這則事例,一則說明當時由于北宋科舉與印本書籍的普及較廣,以致梅、歐等人見到蘇軾文章所引內容時,首先考慮到典籍中必定有。如果沒有,除了所看版本不同外,還有可能是自家看書時不夠仔細。所以待到考試結束后,歐、梅等考官馬上去問蘇軾“典出何處?”再則,科舉與典籍平民化也透露出以蘇軾為代表的創新派人物對于典籍的態度開始有所轉變。這種轉變即是典籍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不是拘泥于典籍,而是它在具體實踐中的“經世致用”。如此轉變,也驗證了北宋涌現出二程、張載、邵雍、周敦頤等儒學大師也并非偶然。

據記載,當年“蘇季明嘗以治經為傳道居業之實,居常講習,只是空言無益,質之兩先生(二程)”。

正叔先生(程頤)日:“治經,實學也。‘譬諸草木,區以別矣。’道之在經,大小遠近,高下精粗,森列于其中。譬諸日月在上,有人不見者,一人指之,不如眾人指之自見也。如《中庸》一卷書,自至理便推之于事。如國家有九經,及歷代圣人之跡,莫非實學也。如登九層之臺,自下而上者為是。人患居常講習空言無實者,蓋不自得也。為學,治經最好。茍不自得,則盡治《五經》,亦是空言。今有人心得識達,所得多矣。有雖好讀書,卻患在空虛者,未免此弊。”

程頤與弟子蘇季明的答問,一是說北宋治經被稱為實學,為當時學術之首要,二是蘇季明發現每天講習經書,未切要實際問題,只是空言無益。而程頤的回答卻是“茍不自得,則盡治《五經》,亦是空言”。此語何意?按程頤的看法,“治經”的確是實學,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治經”要方法得當。所謂方法得當,即是“自至理便推于事”。意思是要從經書中發現其理(道理)而推及于事(實際問題)。因為“道”,本來就在經書之中,只是有人可見,有人看不見而已。重要的是自己要極力窮究,自見其理。這個說法后來被朱熹推衍為“格物致知”。蘇、程二人的對話恰可說明,經籍在北宋的傳播甚廣,使得相關學問在當時得到很大的提升。二程等人正是基于這樣的典籍普及程度,才能跳出“典籍中心主義”的窠臼,從經籍中見他人所未見,得他人所未得,脫穎而出,成為北宋一代儒學大師。總之,北宋由于印本的普及,科舉平民化的追求,使得北宋士人多有機會和條件得以廣泛研習經籍。

《石林燕語》(卷8)載:“熙寧以前,以詩賦取士,學者無不先遍讀《五經》。余見前輩,雖無科名人,亦多能雜舉《五經》,蓋自幼學時習之爾,故終老不忘。”北宋典籍“閱讀門檻”和“科考門檻”的降低,導致北宋官方擁有如邢昺、歐陽修、司馬光等飽學之臣,民間則出現二程、張載、邵雍等鴻儒大師。

承上所說,我認為印本經籍的廣泛傳播最大的益處是,它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挑戰傳統私塾式口耳相傳的師徒傳承制度。由此,自有印本傳播以來,學生除社會生活、私塾業師之外,得到額外獲取真知的渠道。由于媒介和傳播方式的改變,導致信息由過去單一的口耳相傳變為眼睛、文字、書面的傳播。信息多元導致接受者必須對信息進行甄別、篩選,并做出自己符合理性的判斷。這也成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最好注解。如此一來,也逐步開啟北宋學術發明或改善發明的源頭。

朱熹有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二首》)按培根的觀點,如果學術的傳承仍是傳統“師徒的傳承,而不是發明者與進一步改善發明者的繼承”,那么,由此“流行的知識必然大多是只供爭辯和文飾之用的、停滯的、僵化的,如同偶像,只受人崇拜的知識,不能幫助人們尋求真理、征服自然”。經學發展到宋代,其學術發展的確呈現出與前代異樣的特點。過去,漢儒講“章句之學”,特重“師法”,學生要遵守老師的傳授。宋儒則講“義理之學”,主張依個人的心得體會來解釋古代經典,力求從“圣經賢傳”中尋找立說的根據。清代經學大師皮錫瑞曾說:“宋人不信注疏,訓至疑經:疑經不已,遂至改經、刪經、移易經文以就己說,此不可為訓者也。”又說:“且宋以后,非獨科舉文字蹈空而已,說經之書,亦多空衍義理,橫發議論,與漢、唐注疏全異。”因而,雖然宋代與漢唐相比,版圖和氣勢都遜色許多,但作為傳統的注解經書的工作卻是更為出色。由于印本書籍在北宋大量存在,造成北宋文人相比于唐代文人,一方面擁有更多的書本獲取途徑,宋人書籍閱讀的范圍也更為廣博。由此,客觀上也造成北宋擁有比唐代更為普及的文人閱讀和創作群體。另一方面,因為北宋科舉錄取及文人創作的數量要超過唐代,識字文化階層的擴大直接導致他們的作品擁有更多的、更大范圍的讀者層次與數量。

隨著讀者水平和數量的提高,追求原創、追求超越的北宋學人開始普遍質疑某些儒家經典的正確性及其章句的真正含義,其出色之處正如劉子健所說:

同前代相比,宋儒將經作為闡發自己理論的基礎,更加孜孜不倦地為這些權威書籍講解作注。從總體上看,大部分北宋經學研究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挑戰性和原創性。而到了南宋解經著作的質量開始下降,變得喜歡爭辯,過于關注細節,研究的范圍趨向狹窄,文字冗長啰嗦,缺乏學術的多元性和創造性。

劉子健認為,宋代經學盡管仍將經學作為自己闡發的基礎,但是經學有了挑戰性和原創性。“原創性”,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評價。事實上,經學發展到宋代,由于經學典籍的廣泛印刷和傳播,才從過去的“我注六經”發展成為“六經注我”。這或許是信息傳播快捷多元催生思想多元的一次成功范例,其原因當然并非僅是印刷術那么簡單,但是印刷術的出現,所導致的印本典籍的廣泛傳播,無疑對宋代經學的影響是巨大的。皮錫瑞考查了《唐書經籍志》,認為“唐人自為之書二萬八千余卷,《五經》義說著于錄者凡數十種,則亦未為匙矣。而今所傳不及什一,由于其時刊本未出,傳鈔不易,一遇兵燹,蕩為煨燼”,而“宋則刊刻已行,流傳甚易,宜其存多佚少。今所傳宋人文集說部皆十倍于唐人,非止經說”。因此,皮錫瑞總結說:“宋人說經之書傳于今者,比唐不止多出十倍,乃不以為盛而以為衰者,唐人猶守古義而宋人多矜新義也。唐人經說傳世絕少,此亦有故……逮兩宋而刻本多。此宋以后之書所以多傳于今日也。”

自然,歷史上對于典籍的理解,還有一點需要了解。這就是“作為儒家編著書籍通稱的‘經’這一名詞的出現,應在戰國以后。而‘經’的正式被中國封建專制政府‘法定’為‘經典’,則應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那些沒有得到官方認可的書籍盡管也可以自稱為“經”,但它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發揮一點作用,不可能對社會人生發生重大影響。故所謂“經學”概念中的“典籍”,只有在它具有法定地位,被官方認可后,才擁有其法定性、權威性和適用性。“經”固然是具有法律涵義的文化表征,但是“經”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經”的地位和權威性會隨著時代需要而不斷變遷。原先不是“經”的可以成為經。比如《論語》《孟子》在宋代以前一直位列“諸子”之中,只是到了宋代才成為科舉考試的重要經典。而原來位列經典的“五經”及其義疏,在宋以后則被長期束之高閣,雖然名義上仍然是“經”,但實際上已經無人問津,實際上失去了經典的現世權威性。此種情形與中國社會的文化慣性需求密切相關。由于中國社會自漢朝開始就奠定了思想上“儒家獨尊,諸子輔佐拱衛”的集權格局,這就導致中國的經史子集書籍貫穿千年,流傳綿延不絕。

篇6

[關鍵詞]數字巖心;測井;應用與展望

中圖分類號:P618.13;P63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5-0393-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油氣資源已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建設,我國對油氣田的勘探開發已逐步由常規儲層轉向非常規儲層,開展了對巖石物理更為廣泛的研究。然而在實際的物理實驗時,卻遇到了諸多困難,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巖心技術出現了,它可根據巖石微觀結構信息構建反映巖石真實孔隙空間的三維數字巖心,對進行巖石物理實驗模擬意義重大。我國在數字巖心技術研究領域起步較晚,但它已成為當前一些科研機構特別是石油科技領域的研究熱點。

一、數字巖心技術研究概述

數字巖心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分析巖心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據二維掃描電鏡圖像或三維CT 掃描圖像,運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通過一定的算法完成數字巖心重構,該技術主要應用在常規碳酸鹽巖和砂巖等領域。數字巖心的建模方法可以分為兩種:其一是物理實驗法,利用CT成像儀、掃描電鏡、高倍光學顯微鏡等高精度儀器來獲取巖心的平面圖像,之后對平面圖像進行三維重建,來獲得數字巖心;其二是數值重建法,利用巖心平面圖像等少量資料,通過對圖像進行分析來提取建模信息,再采用數學方法建立數字巖心。

二、基于數字巖心技術的巖石物理數值模擬研究

(一)聲學特性模擬

物理領域一直存在著這樣一個研究熱點,即探索巖石孔隙結構與巖石聲學特性之間的關系,弄清巖石骨架、孔隙結構和流體如何影響巖石聲學參數。與傳統的巖石聲學實驗難以定量研究巖石各種因素對巖石聲學特性參數的影響規律相比,三維數字巖心技術能較為準確地反應巖石的孔隙結構,并定量計算出孔隙特征參數。另外,利用數字巖石物理實驗,還可以研究流體替換對巖石彈性參數的影響,找出對流體變化敏感的參數,以對流體性質進行更有效地識別。

(二)電學特性模擬

孔隙空間流體的性質和分布以及微觀孔隙結構特征都決定了巖石的電學特性,三維數字巖心中,每個像素代表了不同的巖石組分。假設巖心骨架中不含導電物質,數字巖心則由絕緣的孔隙流體和巖石骨架組成。并且對于單相流體飽和巖石而言,三維數字巖心可視為由單相巖石骨架和孔隙流體組成的雙相復合材料;而雙相流體飽和巖石則可視為由巖石骨架和油、水組成的復合材料。

(三)滲流特性模擬

基于數字巖心滲流特性模擬主要是計算巖石的絕對和相對滲透率,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采用格子波爾茲曼方法進行計算,該方法是一種流體力學數值模擬方法;二是提取反映真實孔隙空間的網絡模型,采用逾滲理論計算,由于該方法進行滲流模擬速度較格子波爾茲曼方法要快,已成為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

(四)核磁共振特性模擬

基于數字巖心模擬巖石的核磁共振特性,目前主要采用隨機行走算法,該方法由Arns等人首次提出,通過對大量數字巖心樣品進行數值模擬后,他們得出了核磁共振的T1和T2弛豫時間。其具體模擬步驟為將粒子隨機放在孔隙空間中,若粒子進入巖石骨架后存活下來,那么它的位置就不會發生改變,與此同時進行時間的更新。通過對大量粒子重復這個過程,就可以得到隨機行走粒子的生命分布曲線,進而通過計算就可以得到核磁共振的T2譜分布。

三、數字巖心技術在測井中的應用

(一)實現對頁巖評價的有效分析

由于頁巖巖石的強非均質性以及油氣在頁巖的儲存空間與滲透主要是微小裂縫和孔隙,因此頁巖巖石物理研究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三維數字巖心由于其高分辨率的獨特優勢在頁巖儲層評價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利用數字巖心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包括有機質孔隙、獨立空隙和連通孔隙度的分析,也可以實現對有機質含量和干酪根含量的分析,并計算出氣水相對滲透率和絕對滲透率,測試毛細管壓力。

(二)求取復雜條件下的測井解釋模型參數

在對一些處于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油井進行測井解釋評價時,求取其模型參數是非常困難的,而數字巖心技術則可以將巖心與巖石物理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數字巖石物理實驗,可對測井資料進行精細化、快速化的處理與解釋評價。

(三)分析研究低電阻率儲層成因機理

巖石的巖性、潤濕性、微孔隙、導電礦物和孔隙結構等這些微觀因素會對巖石的電性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數字巖心技術則實現了對這些因素的充分考慮。地層水電阻率是測井評價中的重要參數,利用電阻率測井資料可以計算出含油或含水飽和度,采用數字巖心技術可以模擬低電阻率儲層的電學特性,并對其成因機理進行定量分析,從而可以更好地進行測井評價,提高電阻率油氣層的符合率和解釋水平。

四、數字巖心技術測井展望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字巖心技術在測井領域的作用越來越大,其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有:①針對頁巖、碳酸鹽巖、致密砂巖這類非常規油藏,由于其孔隙空間都在納米尺度,為了更好地研究它們的孔隙結構特征,應建立適合于這類儲層納米級分辨率的三維數字巖心。②由于儲層孔隙結構的多尺度特性,為了全面研究孔隙結構,需要建立包括宏觀次生孔隙和微觀基質空隙等多分辨率的三維數字巖心。③結合核磁共振和電成像等成像測井技術,利用數字巖心技術實現全三維數字測井模擬;④開展更加深刻和廣泛的數字巖石物理實驗,實現測錄井等多學科的結合;⑤豐富的測井資料可以保證測井解釋與數據處理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要利用多種手段收集測井資料,如核磁共振資料、壓汞資料、錄井巖屑資料、粒度資料、電成像測井資料等,以構建一個更為精確的數字巖心。

結束語

數字巖心技術在測井中的應用能夠為油田的勘探和開發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數字巖心,利用數字巖石物理實驗不僅可建立多種物理屬性間的內在聯系,實現對一些如頁巖、碳酸鹽巖等取心困難的巖石物理屬性的分析,對了解儲層參數對巖石物理屬性的影響也有很大幫助。總之應用數字巖心技術我國的油田勘探開發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建孟,姜黎明,劉學鋒等.數字巖心技術測井應用與展望[J].測井技術,2012,13(01):1-7.

篇7

您好!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我是__學校的一名應屆畢業生。在經濟信息管理及計算機應用專業通過三年的學習,我已具備了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功底。我有信心接受貴公司的任何面試與考核。

在校期間,我始終努力學習,成績優異(獲獎學金),掌握了pascal,c語言,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微機系統,等專業基礎知識。同時,通過大量的上機操作,我熟練掌握了dos,windows操作系統,并對unix有一定的了解,能夠獨立運用word。photoshop,excel等應用等軟件,有一定的語言編程基礎,具備了網絡操作能力。

作為一名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我認識到互聯網將在未來經濟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所以,業余時間我刻苦自學了很多網絡知識。首先,在internet基礎應用方面,比如瀏覽網頁,搜索引擎的使用,網上查找,下載所需信息等都很熟練 。而且,我還不滿足于此,進一步學習了html語言,和frontpage,dreamweaver,等網頁編輯軟件,firework,flash等網頁圖形處理軟件,可以自如的進行網頁編輯。現在我在互聯網上,就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個人主頁***,并用遠程文件傳輸協議(ftp)進行維護和管理。不斷的努力使我的網頁日趨成熟。

當然一個高素質人才除了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具有豐富的人文知識。我從小熱愛文學,廣覽群書,為我的寫作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讀書以來,不斷參加校內外征文活動,發表過作品數篇。特別在大學期間,被特邀為校報記者,參賽文章多次獲獎。此外,在英語的學習方面,我已具備了一定的聽,說,寫和會話能力,可以用英語進行日常的交流。

未來社會需要的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學習之余,我參加了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做家教,去商場做過促銷員,從而鍛煉了自己吃苦耐勞,一絲不茍的工作做風。

鮮花和榮譽只能代表過去,未來的社會于我完全是一個陌生的世界,更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世界。年輕的我,有的是旺盛的精力和不服輸的信念,但卻缺乏鍛煉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沒有您伯樂的眼光,我將無法施展自己所學的知識。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夠成為貴公司的一員。我將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環境中去,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

愿公司的明天更美好!

懇盼回函

此致

敬禮!

篇8

論文摘要數字化校園網的不斷發展改變了校園的學習和生活,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環境。對校園網中出現的網絡新技術進行闡述,繼而論述其對創新環境建設所起的作用。

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數字化的校園環境。數字化校園環境建設的基礎是IT,而IT的發展有賴于持續的、無止境網絡技術的發展。因此,網絡新技術的發展會給數字化校園網創新性環境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環境。

校園網建設中出現的新一代網絡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與融合,現代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嶄新的網絡信息時代。網絡技術是一個新老更替、優勝劣汰的發展過程,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日新月異、層出不窮,新技術的發展是以應用為目的,因此以Internet為代表的新一代網絡技術革命正逐步走近校園網的建設。

一個復雜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物聯網走近校園網

物聯網的完整定義是:指通過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1]。其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

物聯網不僅僅提供了傳感器的連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處理的能力,能夠對物體實施智能控制。物聯網將傳感器和智能處理相結合,利用云計算、模式識別等各種智能技術,擴充其應用領域。從傳感器獲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處理出有意義的數據,以適應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發現新的應用領域和應用模式。目前,物聯網已用于校園網的安防管理,著手建立基于校園網的信息管理平臺。然而,隨著傳感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在學校的應用也將進一步深入。將物聯網應用于專業教學和建設,為相關專業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模擬實訓基地提供技術保障成為可能。

新一代網絡技術——三網融合應用于校園網

所謂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有線電視網、和互聯網的網絡資源融合[2]。其目的是通過優化現有網絡配置、綜合利用、整合現有網絡資源、采用全數字化連接、寬帶數據交換與傳輸、高度集成業務、簡化終端接口、智能化管理與控制等方式改造多媒體信息網絡,向用戶提供視頻、數據、語音等多媒體信息服務。

“三網融合”利用原有的電視設備對其進行改造,形成數字化電視網,實現寬帶接入、程序下載、多應用多業務等功能。在此基礎上電視網、電信網與互聯網結合,相互補充,實現基于“三網融合”技術的校園網由光纖以太網、閉路電視網升級的HFC雙向網絡組成,即電視與廣播子網采用數字技術與數字廣播技術,把電視信號與廣播信號轉為IP包,在局域網內廣播,形成校內的廣播與電視臺,網內任何一臺電腦終端都可接收。

無線局域網與3G入住校園

無線局域網絡(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相當便利的數據傳輸系統,它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RF)的技術,取代舊式礙手礙腳的雙絞銅線(Coaxial)所構成的局域網絡,使得無線局域網絡能利用簡單的存取架構讓用戶透過它,達到“信息隨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目前,無線網絡已應用于高校校園分布較遠的校區之間、分布不規則的校園建筑物和建筑物內部、會議廳、校園公共休息場所、教工宿舍樓及各學校與教研網中心的接入和互聯。

3G即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的典型特征是能夠同時提供語音及數據的高速無線移動服務,速率一般在幾百kbps以上。校園網利用3G網絡為基礎建設,以TD-HSDPA網絡作為主體網絡,以WLAN網絡覆蓋方式對于宿舍、圖書館等室內熱點地區進行輔助補充,使得“無線校園”網絡具有靈活布設、高帶寬和無線接入優勢。

新一代網絡技術——云計算探索校園

狹義云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廣義云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它是網絡中協同工作的一組虛擬的服務器群,通過網絡強大支持,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提供基礎設施、平臺和軟件應用服務來實現特定連接后在網絡中的分布式數據處理[3]。它是一種基礎架構管理方法論:把大量的高度虛擬化的資源管理起來,組成一個大的資源池,用來統一提供服務(IBM)以公開的標準和服務為基礎,以互聯網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數據存儲和網絡計算服務(Google)統一的特征。

云計算應用于校園網需要其提供IT基礎架構,而不需購買昂貴的硬件設備。可以在信息傳輸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實現覆蓋全面化、性能最優化、規模最大化、費用最低化,同時還能滿足教育網絡所需的實用性、穩定性、安全技術先進性等多方面需求。  校園網中新技術對創新環境建設的影響

在教育創新與創新教育的大背景下,需要建立創新教育環境,特別是學校創新環境。網絡新技術應用于校園網的建設,改變了原有的校園教學、學習、生活環境,利用系統設計的思想將新技術運用于校園的創新環境建設成為可能。

物聯網建設智能化教學

創新環境首先是課堂環境的創新。利用物聯網對傳統課堂和虛擬實驗進行拓展:可以利用智能標簽識別需要學習的對象,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行為記錄,調整學習內容;建立泛在學習環境;在空間上和交互環節上,通過實地考察和實踐,增強學生的體驗。例如,實驗教學中需要學生運用各種實驗器材,可以為每種實驗器材粘貼帶有二維碼的標簽,學生看到這種器材后,除了可以知道它的名字,還可以用手機識別二維碼從教學平臺上獲得其相關擴展內容。物聯網還解決校園網的安全認證問題,創新性環境建設需要一個開放的網絡資源系統,然而開放必然會引發不安全因素。而網絡新技術物聯網提供了校園安全認證。

三網合一創建全面的資源利用平臺

三網融合進入校園是信息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推進信息化戰略的必然選擇。它充分利用已有的網絡資源,在原有的視頻網基礎上采用數字技術改造,使其適應于IP網絡。通過改造電視網絡或終端,與電信網、互聯網重新組成一個新的系統。新網絡可以承載更多的業務、實現更多的功能,可以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上資源,通過各種方式得到最前沿的知識、技術,從而影響改變人的思維。創新環境的建設首先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觀念的轉變,三網融合實現了多種途徑、方式獲取知識。而且三網融合可以更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開展遠程教育,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

無線網絡與3G技術創造普適學習模式

普適學習是普適計算環境下的學習方式,透過無所不在的運算環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設備提供給學習者持續而合適的學習資訊。普適學習的主要特征在于:永久性,易于獲取,即時性,交互性,教學活動真實性,適應性,協作性。普適學習環境應該是多維度的,能提供視、聽、讀或者其結合,才能對知識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超脫其原有學習情境,才能給人以更廣闊深遠的思考,繼而擴展遷移到其他領域,實現創新。無線網絡與3G技術實現了校園內隨時隨地都能上網,并且可以多人同時上網,并提供了更快的網速,創造了校園普適學習環境。

云計算構建更新的網絡學習環境

云計算的服務模式是將設備的更新換代的任務交給了服務的提供者——數據中心的建立者或者是相關服務的提供商。這樣,云計算模式就為教育領域擴展出一個嶄新的學習空間,也為信息共享、信息協作和學習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即可以使學習者通過云計算提供的服務更好地利用信息資源和服務。

結束語

置身于最尖端的環境才能更好地創新。新一代網絡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在校園網中的應用也在不斷地深入。技術重在應用,隨著網絡新技術更好地發展,如何能更好的應用校園網創建校園的創新性環境值仍需要我們努力。

參考文獻

[1]楊丙根.物聯網在平安校園建設中的應用[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93-95

篇9

關鍵詞: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天使投資;融資需求;融資渠道;風險投資

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小企業與高新技術企業的有效結合,它融合了中小企業與高新技術企業的優勢,近年來,已逐漸成長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實現技術進步的生力軍,在緩解就業壓力,擴大需求和拉動民間投資,改善現有經濟結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在目前卻正遭遇資金難題,一方面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需求極其旺盛;另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發育又不夠完善,不能滿足其融資需求。化解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難題,對促進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快速轉變意義重大。

一、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動機

作為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的一類企業,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在高科技領域擁有一定的知識產權,固定資產比例小,研發投入大,產品市場潛力巨大。但在目前,許多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正遭遇資金瓶頸,融資動機明顯:

1.技術研發過程中的資金投入不足。技術成果研發是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源泉,但目前,國內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資金來源單一,絕大多數企業的R&D資金來自于留存收益且普遍投入不足。在R&D階段,時間跨度較大,而外界環境變化迅速,現金流匱乏的高新企業管理者很可能會為解決債務危機,中止甚至放棄暫時未見效益的技術研究項目,將項目資金投向高額回報的短期投資市場,導致資金浪費甚至錯失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良機。如果能順暢彌補資金缺口,就能維護R&D的繼續進行。

2.技術成果轉化過程中的資金缺口巨大。一般把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實驗室階段、研究與開發成果產品化階段、成果商業化階段和產業化階段。為保證技術成果轉化過程順利進行,必須連續不斷地為各個階段投入資金。

二、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困難

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高成長性決定了其需要資金的高投入;高風險決定了其融資的高難度;資金需求數額少,頻率高;自有資本金偏少,抵押擔保落實難。縱觀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現狀,呈現出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內部融資乏力。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自有資金缺乏。據國際金融公司的最新研究資料,業主資本和內部留存收益分別占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資金來源的30%和26%,公司債券和外部股權融資不足1%。嚴重影響了企業內在的發展要求。

其次,債務融資障礙。(1)風險承受限制。銀行貸款是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外部融資渠道,但是,由于其初創期風險大,銀行對企業信用評級缺少評信數據,也難以找到公認的權威評級機構。為減少壞賬損失,銀行一般不愿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放貸,即便放貸獲批,銀行主要提供的也只是流動資金以及固定資產更新資金,而很少提供長期信貸。(2)抵押資產限制。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銀行不會接受大風險的無形資產作為抵押品,一般只會接受具有價值增值性的有形資產。而對于中小高科企業來說,其核心生產能力的結構構成往往是技術、機器設備、原材料等,有形資產所占比重很低,不能滿足銀行抵押貸款要求,無法取得銀行貸款。

再次,資本市場約束。目前,我國滬、深兩大證券市場的功能主要是扶持大中型國企改制,向國有大中型企業融資傾斜。相對于國際股權融資市場的較為寬松的上市條件,國內對在正式的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有十分嚴格的資格條件限制,如達到一定的規模、經營年限、連續盈利年限等。這些要求對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來講股票上市的“門檻”太高,對具有高成長、效益前景好但尚未取得成功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很難在股票市場上進行直接融資。

最后,風險投資阻力。風險投資的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外部融資的困難,但規模有限,且投資方向、數量、運行機制等有著嚴格的限制。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非對稱信息的影響帶來融投資運作摩擦。高技術項目的know-how需要保守秘密,而為技術項目融資卻需要對外一些重要的信息,因為風險投資者若不掌握有關這一項目的詳細信息,他們就不能決定該項目是否值得冒險去投資,二者的矛盾持續不能得到單方或雙方妥協解決,就會造成許多項目缺乏資金支持。(2)由于風險投資者承擔了高于銀行貸款產生的信貸風險,通常要取得更高的回報。因此,風險投資現在更多應用于特定的經濟部門和行業。(3)風險投資通常在所投資企業運營一段時間后通過所投資公司上市而置換出原始投資。這樣,就要求風險投資所投資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有較高的成長性,并有極其嚴格的選擇條件限制,這就使大多數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被風險投資者排除。三、突破融資瓶頸的四大融資政策

(一)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資本市場是企業直接融資的理想場所,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籌集長期資金。《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要求:“積極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建立加速科技產業化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國內主板和中小企業板上市。”在路徑選擇上,首先,做大做強國內主板市場,支持有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融資。其次,以中小企業板為基礎,研究和創造條件,建立真正的創業板市場,向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行上市提供“綠色通道”。再次,加快建設全國性的場外交易市場,包括柜臺交易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為達不到上市資格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二)以高經濟回報,吸引天使投資

篇10

【關鍵詞】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系統 應用途徑

1 前言

汽車類電子通信系統是指一種建立在傳感網絡技術以及智能交通系統上的,應用于汽車上的技術手段,可以利用無線電通信技術實現交通智能化以及信息化,達到安全、便捷駕駛的目的,有效的減少手機通信帶來的危險駕駛行為、避免經過擁堵路線等,同時還可以通過系統實現導航、定位、上網以及郵件等功能。

2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

2.1 安全協議

常見的安全協議有三種:

2.1.1 SAODV

其驗證手段是數字簽名,可以起到有效防止修改、攻擊鏈路等行為。

2.1.2 SRP

是指通過安全連接以及共享密鑰來驗證信息,保證信息的安全級別以及轉發的優先級別,從而完成節點身份的認證,到達阻止攻擊的效果。

2.1.3 Ariadne

其主要通過單向散列消息鑒別碼進行驗證鏈路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起到確保節點身份可信度的效果,通過發送端以及接收端之間的身份認證來起到對黑洞攻擊等惡意行為的阻止效果。

2.2 密鑰的管理安全技術

最常見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之一就是加密,通過使用加密技術來實現身份認證,確保信息的隱私、完整以及安全性,防止信息外泄或者確實對車主造成損害。加密技術需要有效的密鑰管理安全技術,而傳統的密鑰管理技術有兩種,證書認證以及密鑰分發。實現秘鑰管理的途徑有三種:

2.2.1 局部分布式認證

其利用公鑰加密后通過Shamir的計算方法來分配私鑰并且進行證書簽部,從而組成完整有效的證書,并且對其進行定期更新。

2.2.2 完全分布式認證

其利用Shamir密鑰共享的機制進行各個節點的私鑰分配,從而達到離線反應能力的提高效果。

2.2.3 自發式證書認證

這種管理方式是指節點自行證書,這樣有利于系統安全性以及靈活性的提高。

2.3 入侵的安全檢測技術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除了要做好安全防護外,還需要充足的補充措施,如:入侵檢測等。即通過數據的分析進行行為是否安全、合法的檢查以及法桐是否遭受攻擊的檢查,從而達到有效保護通信安全的效果,對信息的安全提供實時的保護。

3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的應用途徑

3.1 私家車的應用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應用于私家車上可以使得車主一方面能夠對路況進行實時了解 ,幫助車主避免擁堵的路線,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行導航,幫助車主選擇最佳的駕駛路線。除此之外,還能將通信從手機中解放出來,實現便捷溝通,避免因為手機通信造成車禍的后果。總而言之,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應用于私家車上保證了其出行的安全以及便捷性。

3.2 公交車的應用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對公交車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公交的工作,也有利于市民的出行,如:第一,可以通信安全技術將客流信息以及路況信息反饋給公交公司,以便車輛安排管理,進行合理的預報以及調度。在客流量較多的時候合理多給予車輛,在發生交通擁堵的時候,適當的改變路線,避免路過擁堵路口,即滿足人們出行,又提高交通效率。以此第二,可以通過導航以及GPS定位技術,公布公交車的位置,方便市民進行實時查詢,使得市民能夠清楚公交車的位置,確定等待的時間,方便市民的出行。

3.3 軌道交通列車的應用

軌道交通列車的載客量比較大,是群眾遠行的首選,所以對于軌道交通列車的合理調度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安全系統可以使得列車駕駛員以及總調度室對列車實行實時監控,可以及時發現列車的運行情況,列車上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可以及時的采取應對措施。

4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不足之處以及解決方法

4.1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在判斷外界入侵中存在缺陷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需要對外界的入侵進行不斷地檢測,才能保證其通信系統的安全以及穩定性。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系統不斷的檢測以及分析數據,當發現外界的入侵時候,可以以及進行有效的實時防護。然而目前的技術只能實現本地入侵的檢測,對于外界入侵以及一些異常情況無法進行準確的判斷。

4.2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在信息管理中存在缺陷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對于信息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密鑰來確保信息的安全以及穩定性,但是目前的密鑰管理安全技術更多是實現身份認證這一功能,對于信息不能給予更強的保密性。

4.3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其他方面的缺陷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還存在著其他方面的缺陷,如:防范意識差、管理松散,對于信息的辨識能力差,其安全性以及效率有待加強;由于信息的不及時等造成無法及時了解路況以及車輛情況,造成對車主、乘客的困擾,信息的及時性以及準確度有待加強等。

4.4 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缺陷的解決方法

有以下的解決方法:

(1)通過不斷提高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完善其安全機制來確保其通信系統的安全性。

(2)通過完善汽車類電子通信密鑰的管理制度、建立相對應的網絡防火墻來確保信息的安全以及穩定性。

(3)通過加強對于信息的保密力度以及對傳播虛假信息、入侵他人系統的違法犯罪手段的懲罰力度,確保信息的真實性。

5 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的出現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同時也為人們帶來了其他的隱患,比如信息的泄露以及由于信息的延遲以及不準確造成人們的困擾等。我們只有通過不斷提升汽車類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在開發其更多功能的同時確保其安全性、穩定性以及準確性,才能使其更好的為我們的生活復服務。

參考文獻

[1]高強.基于光纖通信技術的車載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1(06):158-159.

[2]楊波.車載電子通信安全技術研究[J].信息通信,2013,21(03):186.

[3]孫龍君.車載電子通信安全技術分析[J].科技視界,2014,02(08):59.